CN100506674C - 连接粘结带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连接粘结带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06674C
CN100506674C CNB2004100699489A CN200410069948A CN100506674C CN 100506674 C CN100506674 C CN 100506674C CN B2004100699489 A CNB2004100699489 A CN B2004100699489A CN 200410069948 A CN200410069948 A CN 200410069948A CN 100506674 C CN100506674 C CN 10050667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tape
band
workpiece
connecting device
t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6994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76213A (zh
Inventor
森本政和
生岛伸祐
夏目雅好
石黑繁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762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62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667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667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7/00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devic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auxiliary operations
    • B65H37/002Web delivery apparatus, the web serving as support for articles, material or another web
    • B65H37/005Hand-held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51Automobil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7Surface bonding means and/or assemblymeans with work feeding or handl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7Surface bonding means and/or assemblymeans with work feeding or handling means
    • Y10T156/1788Work traversing type and/or means applying work to wall or static structure

Landscapes

  • Adhesive Tape Dispensing Devices (AREA)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Abstract

一插入在带供应滚筒和带导向器之间形成的带插入间隙内的粘结带,供应到连接滚筒,同时,在引导下卷绕在带供应滚筒上。在带插入间隙处,粘结带的一侧边缘滑动接触地引导到一带定位器,沿带的宽度方向将粘结带的一侧边缘定位,此外,插入和移动粘结带T,同时,允许粘结带朝向粘结带的另一侧边缘移动。

Description

连接粘结带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粘结带连接方法以及一用于该方法的粘结带连接装置,粘结带用于这样的情形中,例如,一粘结带连接到一诸如汽车门框的弧形的工件上。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汽车制造过程中,研制出一种连接技术,用连接一黑色粘结带来替代涂敷到门框上的黑色涂层。已有人提出用于供应和连接一粘结带的装置,粘结带用一弧形的带连接表面在一工件上形成一连续的弧形,工件到达一压力滚筒,同时,一连接装置在引导装置的引导下沿着工件移动(例如,见JP-A2001-328573)。
以上提出的粘结带连接装置具有的特征在于,粘结带可光滑地连接到弧形工件上,而不需任何大型的设备。然而,它在工件的弧形部分处的连接特性上,仍具有很多改进的空间。
这就是说,在上述的装置中,供应的粘结带插入到一形成在压力滚筒(即,连接滚筒)和一可打开的带导向板之间的带导向装置内,然后,卷绕到压力滚筒上,以便由此引导到被连接的部分。这样,粘结带以保持在压力滚筒和带导向板之间的状态移动通过带导向装置。
当粘结带随着连接的工件前进而通过工件内的带粘结表面的弧形部分时,在引导装置的引导下也供应与连接表面的弧形相一致的粘结带的弧形部分。然而,如上所述,围绕压力滚筒的粘结带的卷绕开始部分保持在压力滚筒和带导向板之间,此外,压力滚筒用橡胶状的弹性件覆盖,由此,减小表面的滑动性并使粘结带难于移位,这样,粘结带转到一约束的状态,其中,粘结带的定向或位置几乎不变。因此,当粘结带的弧形部分在如上所述的约束部分处引导时,带的一侧端边缘被强烈地压迫或刮擦定位表面,其结果,易于在粘结带上产生一折痕。因此,当粘结带通过粘结带连接表面处的弧形部分时,使粘结带缓慢地和小心地通过,同时,在装置的移动速度和装置的姿态的变化之间花费大量时间。因此,从可操作性的观点来看,还要求有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情况,本发明已达到上述的目标。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粘结带连接方法,它能方便地将粘结带光滑地连接到带连接表面处的弧形部分上,而不需特别小心的操作和其相关的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纳下列的结构。
在一粘结带连接方法中,该方法用来将形成与工件内的带连接表面的弧形相一致的弧形的粘结带供应到一连接滚筒,同时,沿着具有弧形带连接表面的工件移动粘结带,然后,在压力下将粘结带连接到带连接表面,该方法包括以下诸步骤:将插入在带供应滚筒和带导向装置之间形成的带插入间隙内的粘结带供应到连接滚筒,同时,在引导下通过带供应滚筒卷绕粘结带;以及可滑动地将粘结带的一侧边缘引导到一带定位器,以便沿带的宽度方向将粘结带的一侧边缘定位在带插入间隙处,此外,插入和移动粘结带,同时,允许粘结带朝向粘结带的另一侧边缘移动。
在根据本发明的粘结带连接方法中,由连接滚筒加压的粘结带连续地连接到带连接表面,该带连接表面在工件内线性地或基本上线性地延伸,其通过带供应滚筒引导和供应粘结带到连接滚筒,同时,沿处于预定姿态的工件移动连接滚筒。在此情形中,在带供应滚筒和带导向器之间形成的带插入间隙处,粘结带的一侧边缘以滑动接触引导到带定位器,由此,沿带的宽度方向定位,以使粘结带能平行地连接到带连接表面,而沿带的宽度方向没有任何的对齐不准。
此外,当装置随着连接工件前进而到达带连接表面处的弧形部分时,连接滚筒和带供应滚筒的姿态根据工件的弧形而变化。这里所使用的粘结带先前已经形成与工件内的带连接表面的弧形相一致的弧形。粘结带围绕带供应滚筒在引导下卷绕在其弧形的部分。
在此情形中,形成在带供应滚筒和带导向器之间的带插入间隙不是如保持粘结带那样地狭窄,它适于仅引导粘结带的一侧边缘,它与边缘滑动接触的程度能防止粘结带与带供应滚筒任何大的脱离。此外,粘结带可沿带的宽度方向容易地移动,即使在这样的状态下:通过带供应滚筒本身的表面滑动性,粘结带卷绕在带供应滚筒周围。其结果,粘结带的弧形部分不能约束在带的插入间隙处,而可自由地通过那里,由此,在强制的引导下防止在粘结带上产生任何的折痕。
当装置通过带连接表面的弧形部分而到达另一线性的或大致线性的带连接表面时,连接滚筒沿着工件移动,同时,还将连接滚筒相对于工件保持在预定的姿态中,粘结带被连续地供应和连接,同时,粘结带的一侧边缘滑动接触地定位在带插入间隙处。
因此,粘结带可光滑地和容易地连接在带连接表面的弧形部分,不会产生任何的折痕,因此没有必要特别小心地操作。
在一粘结带连接装置中,其用来将一形成为与带连接表面的弧形相一致的弧形的粘结带连接到一具有弧形带连接表面的工件上,该装置包括:一移动和引导第一导向滚筒,它以与工件的一部分接合的方式而滚动和移动,它在沿工件内的带连接表面移动和操作的一主体内;多个姿态保持导向滚筒,以便在与工件的另一表面接触的引导下、相对于工件将主体保持在一预定姿态下;一连接滚筒,其在弹性压力下用来将供应的粘结带连接到工件的带连接表面;一带供应滚筒,其用来在卷绕引导下将粘结带引入到连接滚筒;以及一带导向器,其用来防止任何的带的分离,其平行地和相对于带供应滚筒设置而带有间隙。在该装置中,沿形成在带供应滚筒和带导向器之间的带插入间隙的带的宽度方向的一端被释放,此外,一用来接纳和引导粘结带的一侧边缘的带定位器形成在带插入间隙的另一端。
在根据本发明的粘结带连接装置中,粘结带的弧形部分不能约束在带的插入间隙处,但通过释放沿形成在带供应滚筒和带导向器之间带插入间隙的带的宽度方向的一端,可自由地通过弧形部分,此外,形成带定位器来接纳和引导在带插入间隙的另一端处的粘结带的一侧边缘。
顺便提及的是,槽应较佳地形成在第一导向滚筒的周缘侧上。采用该结构,第一导向滚筒滚动和移动而接合工件的一部分,此外,可显现出这样的功能:允许一操作者感觉到工件以动态的阻力等到达弧形部分。
此外,较佳地应设置多个第二导向滚筒,它们沿设置的方向串联地设置,其中,第一导向滚筒位于移动方向的前面。采用该结构,在粘结带连接装置中,可稳定滚动运动的行程导向。
此外,较佳地是,带定位器应设置有一沿带纵向方向的平的表面,而且,在平表面的一带引入侧上的角形成为一弧形表面。更加较佳地是,在带定位器里的一带引出侧的角形成为一弧形表面。采用该结构,可通过光滑地引导粘结带的一侧边缘,在连接线性的或基本上线性的带的处理过程中,滑动接触带定位器的平的表面,由此,较佳地定位沿带的宽度方向的粘结带的一侧边缘。此外,当粘结带的弧形部分通过带插入间隙时,粘结带可滑动接触地光滑地移动,而无任何的钩住或干扰,即使粘结带的侧边缘作用在平表面的带引入侧上的角上。
此外,带定位器可构造成将粘结带的侧边缘定位在一销的弧形表面处,或者,带定位器可构造成将粘结带的侧边缘定位在一被一销以松弛可转动的方式支承的滚筒的弧形表面处。
此外,较佳地是,连接滚筒在其表面处应覆盖海绵的橡胶层。采用这种结构,由于橡胶层弹性地变形,所以粘结带可在合适的压力下连接到工件上。
此外,较佳地是,带供应滚筒的表面应采用相对于粘结带有良好滑动性的材料制成,采用该结构,粘结带可沿带的宽度方向容易地移动,即使在这样的状态下:粘结带通过带供应滚筒本身的表面可滑动性,卷绕在带供应滚筒上。其结果,通过摩擦或阻力可防止在粘结带上产生任何的折痕。
此外,较佳地是,各个第一导向滚筒、姿态保持导向滚筒以及连接滚筒应根据工件的技术规格进行位置调整。采用该结构,可光滑地和容易地连接在带连接表面处的弧形部分的带,不管工件的技术规格如何,不会产生任何的折痕。
附图的简要说明
为了说明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若干个目前优选的形式,然而,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所示的精确的结构和方法。
图1是一前视图,示出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粘结带连接装置的一连接状态;
图2是示出粘结带连接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粘结带连接装置的局剖前视图;
图4是示出粘结带连接装置的局剖侧视图;
图5是示出粘结带连接装置的平面图,其中,主要部分显示为截面图;以及
图6是一侧视图,示出粘结带连接装置的一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给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粘结带连接装置的描述。
这里,图1是一前视图,示出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粘结带连接装置A,将粘结带T连接到一弧形的工件W上的一连接过程。图2是示出粘结带连接装置A的外貌的立体图;而图3是示出粘结带连接装置A的前视图。在优选实施例中的工件W是一汽车中的门框。一黑色粘结带连接到门框的弧形侧表面上,以代替黑色涂层。
通过将一具有如图6所示的横截面形状的由金属板片制成的周缘的框架件弯曲成一要求的形状并经焊接连接而获得工件W。窗玻璃插入槽m1形成在内周长上,而且,一挡风雨条附连槽m2形成在外周缘上。形成这些槽的T形周缘框架f的侧表面是一带连接的表面S。
如图1所示,采用一分离部分宽于工件W的弧形带连接表面S的粘结带作为粘结带T,它先前已切下形成一与带连接表面S的弧形相一致的弧形。
如图2所示,一粘结带连接装置A沿一工件的纵向方向手工地移动,在引导下与工件W接合。通过相继地螺栓连接一第一支架1a,其形成为一沿装置的移动方向变细的正方形的杆,一沿垂直方向平的厚的第二支架1b,一弯成L形的连接的第三支架1c,以及一垂直的板形的第四支架1d,由此构造一粘结带连接装置A中的主体1。顺便提及的是,为了简便起见,在下文的描述中,在连接操作过程中装置移动的方向X称之为前向;相反,垂直于方向X的方向称之为侧向方向。
如图2和3所示,在第一支架1a的侧向侧表面处,沿装置的移动方向串联地设置一带有一槽的第一导向滚筒2和第二导向滚筒3,第一导向滚筒可松弛地在一略微倾斜的侧向轴线上转动,在串联设置中第一导向滚筒2位于前面。在第一支架1a的下表面上的后部分处设置有一对前和后的第三导向滚筒4,它通过一支承板5松弛地在一垂直轴线上转动。
这里,如图6所示,带有一槽的第一导向滚筒2接合工件W中的T形周缘框架f的一上端边缘,以将粘结带连接装置A引导向前X,而且,首先接触工件W的弧形部分焊接点,以便显示这样的功能:允许一操作者感觉到工件以运动的阻力等到达弧形部分。这里,第一导向滚筒2对应于根据本发明的用来移动和导向的第一导向滚筒。
两个第二导向滚筒3深深地向下插入到工件W内的挡风雨条附连槽m2的底表面,而且,两个第三导向滚筒4压迫地接触挡风雨条附连槽m2的侧框架。一包括这些导向滚筒的组压靠和接合工件W的一预定的部分,以使粘结带连接装置A构造成在导向下与呈一预定连接姿态的工件W接合。这里,第二导向滚筒3对应于根据本发明的一第二导向滚筒,此外,第三导向滚筒4对应于保持根据本发明的导向滚筒的一姿态。如图4所示,在第二支架1b的下表面处是一对前和后连接滚筒6以松弛转动的方式在垂直轴线上枢转。该连接滚筒6的构造是用一海绵橡胶层9以松弛转动的方式配装在一固定芯轴7周围覆盖一圆筒形的轴8。在粘结带连接装置A接合呈一预定姿态的工件W的状态中,连接滚筒6定位地设定成:连接滚筒6的外周缘压靠在工件W的带连接表面S上,同时,在一合适的水平上弹性地变形。
在第四支架1d的前部处,连接到第三支架1b的侧向外端以便向下延伸的是,一平行于前连接滚筒6的带供应滚筒10以松弛转动的方式在一垂直轴线上枢转。带供应滚筒10由一滑动性极佳的硬质树脂材料制成,并以松弛配装的方式支承在一固定柱11上。
在第三支架1b的侧向外表面的下部处,牢固地固定到一带导向器12上,它形成为一方形杆并由一硬质枢转材料制成。带导向器12以向上悬臂的方式竖立,以面对带供应滚筒10,它带有一足够大于带厚度的带插入间隙c。带插入间隙c向上释放,而且,一在带插入间隙c的下端具有一平表面的带定位器13台阶形地形成。插入带插入间隙c内的粘结带T的下侧边缘被接纳和支承在带定位器13,以使粘结带T定位在宽度的方向。如图3所示,引入带定位器13的侧边和相对侧边的各带上的一角e,形成为具有一相对大的曲率的弧形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粘结带连接装置A的构造如上所述。接下来,下面将参照图1来描述使用上述的粘结带连接装置A进行粘结带连接的过程。
首先,带有分离部分的粘结带T插入地加载到粘结带连接装置A内,通过包括导向滚筒的组与呈预定姿态的工件W接合。即,插入到带插入间隙c内的粘结带T在带供应滚筒10的引导下引入到连接滚筒6。
接下来,分离部分st从粘结带T的一端分离,由此,暴露出一粘结表面。粘结表面手工地定位和连接到工件W的连接表面S的一端。
此后,具有暴露的粘结表面的粘结带T卷绕在连接滚筒6上,并弹性地压靠在连接表面S上,同时分离在连接滚筒6前面的分离部分st。在此状态中,粘结带连接装置A沿工件W向前X移动,以使粘结带T可相继地连接到带连接表面S上,同时,定位粘结带T。
当操作者感觉到带有槽的第一导向滚筒2接触到弧形部分的焊接点时,带连接表面S的前半部完成连接。此时,粘结带连接装置A的姿态变化得与工件W的弧形相一致。在此情形中,粘结带T的弧形部分通过形成在带供应滚筒10和带导向器12之间的带插入间隙c。带插入间隙c足够大于带的厚度,此外,粘结带T借助于带供应滚筒10本身的表面滑动性可任意地沿带的宽度方向移动,甚至在粘结带T卷绕在带供应滚筒10上的状态中。其结果,粘结带T的弧形部分不能约束在带插入间隙c,但可自由地通过其间。因此,在粘结带T上没有由强制的引导造成的折痕的产生。
当粘结带连接装置A通过带连接表面S的弧形部分,并到达另一线性的或基本上线性的带连接表面S时,粘结带连接装置A沿工件W向前移动,同时,保持粘结带连接装置A相对于工件W呈预定的姿态;因此,粘结带以与前半部相同的方式连续地连接到带连接表面S的后半部。
在此情形中,带定位器13在光滑的引导下沿带宽度方向定位粘结带T的一侧边缘,并在以线性或基本上线性的方式连接带的过程中与平表面保持滑动接触。此外,由于角e形成为一弧形,即使当粘结带T的弧形部分通过带插入间隙c时,粘结带T的侧边缘作用在带定位器13的带引导侧上的角e上,所以,粘结带T不会钩在或干扰在角e上,这样,粘结带T可光滑地通过带插入间隙c。
顺便提及的是,在一后处理过程中,从带连接表面S延伸的一带部分折回和连接到具有带连接表面S的T形周缘突缘f的背侧,这样,可获得的外貌类似于通过涂敷过程所获得的外貌。同时,包括导向滚筒的组的位置和连接滚筒6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其它技术规格的工件W进行调整。鉴于这一点,第一支架1a以位置调整的方式沿前后的方向连接到第三支架1c;具有固定在其上的第三导向滚筒4的支承板5以位置调整的方式沿向后的方向固定到第一支架1a上;第二支架1b以位置调整的方式沿侧向方向连接到第三支架1c;连接滚筒6本身以位置调整的方式沿侧向方向连接到第二支架1b。此外,根据带宽度的变化沿垂直方向在位置上调整带导向器12,带定位器13可沿带宽度方向进行位置的调整。
本发明不限制于上述的实施例,但可修改如下。
(1)尽管第三导向滚筒设置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但在改型中可不设置第三导向滚筒。
(2)尽管具有平表面的带定位器13是阶梯形地形成在上述实施例中的带插入间隙c的下端,但其它的改型可如下地构造。例如,粘结带T的侧边缘可由一销定位,或定位在由一销以松弛转动的方式支承的滚筒的弧形处,或具有一形成在其上的弧形角的杆形件可在其中心处枢转,以使其两端垂直地摆动。采用该结构,可产生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相同的效果。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主要特征的前提下,本发明可实施为其它的特殊的形式,因此,应参照附后的权利要求书,而不是上述的说明书来指明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粘结带连接方法,该方法用来将形成与工件内的带连接表面的弧形相一致的弧形的粘结带供应到一连接滚筒,同时,沿着具有弧形带连接表面的工件移动粘结带,然后,在压力下将粘结带连接到带连接表面,该方法包括以下诸步骤:
将插入在带供应滚筒和带导向器之间形成的带插入间隙内的粘结带供应到连接滚筒,同时,在引导下通过带供应滚筒卷绕粘结带;以及
可滑动地将粘结带的一侧边缘引导到一带定位器,以便沿带的宽度方向将粘结带的一侧边缘定位在带插入间隙处,此外,插入和移动粘结带,同时,允许粘结带朝向粘结带的另一侧边缘移动。
2.一粘结带连接装置,其用来将一形成为与带连接表面的弧形相一致的弧形的粘结带连接到一具有弧形带连接表面的工件上,该装置包括:
一移动和引导第一导向滚筒,它以与工件的一部分接合的方式而滚动和移动,它在沿工件内的带连接表面移动和操作的一主体内:
多个姿态保持导向滚筒,以便在与工件的另一表面接触的引导下、相对于工件将主体保持在一预定姿态下;
一连接滚筒,其在弹性压力下用来将供应的粘结带连接到工件的带连接表面;
一带供应滚筒,其用来在卷绕引导下将粘结带引入到连接滚筒;以及
一带导向器,其用来防止任何的带的分离,其平行地和相对于带供应滚筒设置而带有间隙,其中,
沿形成在带供应滚筒和带导向器之间的带插入间隙的带的宽度方向的一端被释放,以及
一用来接纳和引导粘结带的一侧边缘的带定位器形成在带插入间隙的另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结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一槽形成在第一导向滚筒的周缘侧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结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沿设置方向串联地设置的第二导向滚筒,其中,第一导向滚筒沿移动方向位于前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结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带定位器沿带的纵向方向设置有一平表面,而且,在平表面的一带引入侧上的角形成为一弧形表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粘结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带定位器里的一带引出侧的一角形成为一弧形表面。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结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带定位器构造成将粘结带的侧边缘定位在一销的弧形表面处。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结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带定位器构造成将粘结带的侧边缘定位在一被一销以松弛可转动的方式支承的滚筒的弧形表面处。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结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滚筒在其表面处覆盖海绵的橡胶层。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结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带供应滚筒的表面采用相对于粘结带有良好滑动性的材料制成。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结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第一导向滚筒、姿态保持导向滚筒以及连接滚筒可根据工件的技术规格进行位置调整。
CNB2004100699489A 2003-07-14 2004-07-14 连接粘结带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667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274048 2003-07-14
JP2003274048A JP4293859B2 (ja) 2003-07-14 2003-07-14 粘着テープ貼付け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6213A CN1576213A (zh) 2005-02-09
CN100506674C true CN100506674C (zh) 2009-07-01

Family

ID=33475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6994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6674C (zh) 2003-07-14 2004-07-14 连接粘结带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299845B2 (zh)
EP (1) EP1498375A1 (zh)
JP (1) JP4293859B2 (zh)
CN (1) CN10050667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06618A (ja) * 2005-04-01 2006-11-09 Nitto Denko Corp 粘着テープ貼付け装置
JP2006282047A (ja) * 2005-04-01 2006-10-19 Nitto Denko Corp 粘着テープ貼付け方法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粘着テープ貼付け治具
JP2008007249A (ja) 2006-06-28 2008-01-17 Nitto Denko Corp 粘着テープ貼付け装置
JP2008214031A (ja) 2007-03-05 2008-09-18 Nitto Denko Corp 粘着テープ貼付け装置
JP4778016B2 (ja) * 2008-04-08 2011-09-21 光成企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シャーシのテープ付着装置
CN102216807B (zh) * 2008-11-21 2016-08-17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平铺式辐射检测器的组装方法
JP5210240B2 (ja) 2009-05-01 2013-06-1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テープ貼付け装置
JP5210239B2 (ja) 2009-05-01 2013-06-1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テープ貼付け方法と両面粘着テープ貼付け装置
US8978905B2 (en) * 2010-07-02 2015-03-17 Liko Research & Development Ab Lift systems with continuous in-rail charging
US9902449B2 (en) 2015-04-20 2018-02-27 Honda Motor Co., Ltd. Door garnish mounting device
US10279563B2 (en) 2015-09-29 2019-05-07 Honda Motor Co., Ltd. Sash garnish press system and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96351B1 (en) * 1997-11-17 2004-09-28 Lintec Corporation Tape application device
JP2000238958A (ja) * 1999-02-18 2000-09-05 Ougi Shokai:Kk 衣装性テープ貼付治具
JP4304393B2 (ja) * 1999-07-28 2009-07-29 関西ペイント株式会社 粘着性テープ貼付け治具
US6748993B1 (en) * 1999-10-07 2004-06-15 Kansai Paint Co., Ltd. Adhesive tape applicator
JP2001123127A (ja) 1999-10-26 2001-05-08 Kansai Paint Co Ltd 粘着性テープ貼付け治具
JP4219531B2 (ja) * 2000-05-22 2009-02-04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テープ貼付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KR100376808B1 (ko) * 2000-11-13 2003-03-19 현대프린텍 주식회사 자동차 도어샤시의 테이프 부착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011613A1 (en) 2005-01-20
US7299845B2 (en) 2007-11-27
CN1576213A (zh) 2005-02-09
JP4293859B2 (ja) 2009-07-08
JP2005035724A (ja) 2005-02-10
EP1498375A1 (en) 2005-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6674C (zh) 连接粘结带的方法和装置
US20070068212A1 (en) Folding system for a cutting blade
EP1707339B1 (en) Adhesive tape joining apparatus
JP4106023B2 (ja) 回動アーム折り曲げローラを有するシート折り曲げ装置
US11173651B2 (en) Film application device and film application method
CN112846771A (zh) 一种用于管道的焊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US6691388B1 (en) Strip fitting tools
CN115008517B (zh) 一种自动切断修齐设备
JPH0813517B2 (ja) タイヤビード部の潤滑剤塗布装置
AU2004216128B2 (en) Roll forming apparatus for forming sheet material into multiple shapes
CN109654096A (zh) 贴胶工装
CN202240090U (zh) 焊枪调节装置和自动焊机
JPH07328506A (ja) 刷毛式塗布装置
US20220250307A1 (en) Film application apparatus and film application method
CN211605269U (zh) 极耳成型装置
CN207788027U (zh) 一种自动制筒设备
CN114310755B (zh) 一种夹具装置
CN216834455U (zh) 一种自动封边机
CN214868073U (zh) 一种辅助过渡装置
CN212045075U (zh) 一种离型纸打孔装置及复检装置
JP2001062363A (ja) 塗装装置
CN216066349U (zh) 一种用于钢卷的切割装置
US6331222B1 (en) Splicer for joining thin sheets
JP4482497B2 (ja) 車両用ドアガラス位置決め方法及び同装置
JPS6116085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1

Termination date: 201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