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82567C - 绞磨机的差速机构 - Google Patents

绞磨机的差速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82567C
CN100482567C CNB2007100197698A CN200710019769A CN100482567C CN 100482567 C CN100482567 C CN 100482567C CN B2007100197698 A CNB2007100197698 A CN B2007100197698A CN 200710019769 A CN200710019769 A CN 200710019769A CN 100482567 C CN100482567 C CN 10048256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tep disk
planetary wheel
group
cam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71001976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24473A (zh
Inventor
王炯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CHANGFU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CHANGFU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CHANGFU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CHANGFU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71001976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82567C/zh
Publication of CN1010244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244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256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256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绞磨机的差速机构,属于电力施工装备技术领域。包括:一具一对左、右凸轮的凸轮轴,左、右凸轮上设有一对左、右行星齿轮;一输出轴,一端扩设有用于与左、右行星齿轮联结的轴盘,轴盘上延设有一组彼此间布的用于与左、右行星齿轮联结的齿轮销轴;一与左、右行星齿轮保持偏心并与轴盘保持同心的且与左、右行星齿轮相啮合的齿圈;一对分别用于供输出轴、凸轮轴枢置的彼此还联结在一起而挟持齿圈的左、右端盖,特点是:一组齿轮销轴在穿过左、右行星齿轮后的轴端联结有一支承盘,支承盘枢置在凸轮轴上。优点:通过支承盘使一组齿轮销轴由原来的悬臂式变为整体的框架结构,能同时受力,在使用中齿轮销轴不会出现变形、断裂而有助于保障安全。

Description

绞磨机的差速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绞磨机的差速机构,配置在作为电力输变电线路施工、维护中作牵引、紧线、竖杆、竖塔、电力设备如变压器和配电柜之类的吊装等等的专用设施的绞磨机上,起到变换速比的作用,属于电力施工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中国专利CN2848809Y所涉及的绞磨机的差速机构推出以前,由于绞磨机的变速箱内共同地容纳有差、变速机构,也就是将差速机构、变速机构共同地设置在变速箱内,故存在四处弊端,一是为了能使变速箱内配置前述的二大机构,必须将变速箱的体积适当增大,尽管如此仍使箱内零部件拥挤,给装配、维护检修带来麻烦,因为不可能允许变速箱的体积不受制约地无限增大;二是变速箱内的各零部件直接承受每一级输出,要求各部件的结构强度能充分保障,从而给零部件的加工难度增大,工艺要求严苛;三是由于变速箱内空间的制约,变速的档数少,使绞磨机对不同吨位的牵引适应性小;四是差速机构的传动比小,为了得到理想的传动比,通常需用多对齿轮来获得相应的传动比。然而,上述缺陷俱由CN2848809Y公开的技术方案巧妙地消除。
虽然CN2848809Y表现有极致的技术效果,但从其公开的结构并且结合说明书内容的教导仍存在有美中不足之缺憾,该专利的具体结构由图3所示(图中标记由申请人作了重新标注),包括一用于与来自于绞磨机的变速箱的动力输出轴连结的凸轮轴1,具一对左、右凸轮11、12,左、右凸轮11、12上设有一对左、右行星齿轮111、121;一用于与绞磨机的绞磨盘连结的输出轴2,一端端部扩设有轴盘21,轴盘21与左、右行星齿轮111、121联结;一与左、右行星齿轮111、121保持偏心关系并与轴盘21保持同心关系的且与左、右行星齿轮111、121在其齿圈腔相啮合的齿圈3;一对用于固定到绞磨机的机座上去的并可输出轴2、凸轮轴1枢置的彼此还连结在一起而藉以使齿轮圈3位于其间的左、右端盖4、5。上述方案中的轴盘21是通过延设其上的一组套置有轴套2111的齿轮销轴211穿过左行星齿轮111上的第一销轴孔1111后进而穿入右行星齿轮121上的第二销轴孔1211而实现与左、右行星齿轮111、121联结的。由此而知,一组齿轮销轴211处于悬臂状态,也就是说一组齿轮销轴211的顶端(图示右端)无任何部件给予联结性管束,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变形,甚至因疲劳而引发断裂造成重大事故。而且,申请人对上述结构的一组齿轮销轴211进行了实际测试观察和分析,结果是一组齿轮销轴211不能良好地体现共同作用,即不能同时受力,往往表现为一组中的每2根在与左、右凸轮11、12呈垂直的情况下才受力作用,其余则处于消极状态,从而也加剧了变形、断裂的几率。从理论上讲似乎不会出现上述情形,但是由于加工精度、装配工艺客观上受到制约,因而不可避免存在上述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能使轴盘上的一组齿轮销轴同时受力而可有效地避免齿轮销轴出现变形、断裂现象发生的绞磨机的差速机构。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绞磨机的差速机构,它包括:一具一对左、右凸轮的凸轮轴,左、右凸轮上设有一对左、右行星齿轮;一输出轴,一端扩设有用于与左、右行星齿轮联结的轴盘,轴盘上延设有一组彼此间布的用于与左、右行星齿轮联结的齿轮销轴;一与左、右行星齿轮保持偏心关系并与轴盘保持同心关系的且与左、右行星齿轮相啮合的齿圈;一对分别用于供输出轴、凸轮轴枢置的彼此还联结在一起而挟持齿圈的左、右端盖,特点是:所述的一组齿轮销轴在穿过左、右行星齿轮后的轴端联结有一支承盘,支承盘枢置在凸轮轴上,所述的一组齿轮销轴的端部凹设有卡簧槽,所述的支承盘的盘面上间设有一组数量与所述的一组齿轮销轴相等的并且位置相对应的销轴孔。
本发明所述的凸轮轴上设有支承盘轴承座,所述的支承盘的中央设有支承盘轴承,支承盘轴承与支承盘轴承座相配合。
本发明所述的右端盖所面向支承盘的一侧构成有盆形腔,所述的支承盘容纳于盆形腔中,盆形盘的腔口设有台阶槽,台阶槽内设有密封圈。
本发明所述的左、右凸轮之间突设有用于防止左、右行星齿轮彼此相摩擦的膈。
本发明所述的一组齿轮销轴的数量为3-8根,彼此以等距离相间隔。
本发明由于作了上述设计,通过支承盘使一组齿轮销轴由原来的悬臂式变为整体的框架结构,能同时受力,在使用中齿轮销轴不会出现变形、断裂而有助于保障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应用实例图。
图3为已有技术中的绞磨机的差速机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一枚凸轮轴1,该凸轮轴1的中部以对称状态地加工有一对左、右凸轮11、12,左、右凸轮11、12上分别设置左、右行星齿轮111、121,具体是在左、右行星齿轮111、121的中央分别安装有第一、第二轴承1112、1212,藉由第一、第二轴承1112、1212而实现将左、右行星齿轮111、121设置于左、右凸轮11、12上。左、右凸轮11、12之间扩设有一个膈14,能使左、右行星齿轮111、121的齿轮面之间保持膈14的厚度程度的间隙,避免相互摩擦。在左、右行星齿轮111、121的轮缘上各布满有依需数量的齿,如果齿数为51齿,那么凸轮轴1每转动360°即一圈,左、右行星齿轮111、121仅传动一个齿的工位,故可将传动速比体现为51:1,又如果齿数为50或52,那么速比为50:1或52:1,依此类推。作为实施例,按轴盘21上所延设的并且各携有轴套2111的一组齿轮销轴211的数量6根为例,在左、右行星齿轮111、121的轮面上分别开设孔形优选为圆形的第一、第二销轴孔1111、1211,并且应确保第一、第二销轴孔1111、1211的位置充分与齿轮销轴211相对准。凸轮轴1左端的轴头15伸展到置于轴承21中央的轴头轴承212上,而凸轮轴1右端的轴连接头16在伸展到右端盖5外通过联轴器7(图2示)与绞磨机的变速箱的输出轴联结。
以图中所示的位置状态为例,凸轮轴1为动力输入轴,而输出轴2则担当着动力输出的作用,藉以驱使与输出轴2联结的绞磨盘8工作。由图见,输出轴2的左端通过左端盖4上的左端盖轴承41而枢置于左端盖4上,优选的方案是采用一对左端盖轴承41,在输出轴2伸至于左端盖外的轴端与绞磨盘8联结,也就是说,绞磨盘8是固设在输出轴2的左端的,前面提及的轴盘21扩设成形于输出轴2的右端。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在轴盘21所面对左、右行星齿轮111、121之一侧以60°间隔地垂设6根各套设有轴套2111的齿轮销轴211,它们共同地依次穿过左行星齿轮111上的对应的第一销轴孔1111、右行星齿轮121上的对应的第二销轴孔1211、支承盘6上的对应的销轴孔62,然后由卡掣件如卡簧固定。因为在每根齿轮销轴211的端部各凹设有卡簧槽2112,因此只要用卡簧卡入卡簧槽2112中,便可使齿轮销轴211可靠地与支承盘6联结,从而使6根齿轮销轴211由原来(已有技术)表现为悬臂状态改变成框架联结,保障了6根齿轮销轴211能共同受力,杜绝变形乃至断裂现象的发生。经申请人将本发明结构与图3所示的结构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惊讶地发现各齿轮销轴211的受载能力可提高4-5倍,由此证明齿轮销轴211的弯曲变形、断裂问题得以根绝。上面提到的支承盘6是通过其中央所设置的支承盘轴承61而设于凸轮轴1的支承盘轴承座13上的。
齿圈3的齿圈腔供左、右行星齿轮111、121容纳,并且左、右行星齿轮111、121上的齿与齿圈3内壁上的内齿31相啮合,由于凸轮轴1上的一对左、右凸轮11、12的作用,更进一步地讲由于左、右行星齿轮111、121是设在左、右凸轮11、12上的,因此左、右行星齿轮111、121能与齿圈3保持偏心关系,而齿圈3则与轴盘21保持着同心关系。在齿圈3的外壁上间设有一组用于对齿圈3进行限位安装定位槽32。
左端盖4上所形成的轴盘腔43供前述的轴盘21容纳,右端盖5上所形成的盆形腔51供支承盘6容纳,右端盖5中央的右端盖轴承53供凸轮轴1的右端置入,用一组螺钉44穿过左端盖4上的左端盖固定孔42直至穿及右端盖5上的右端盖固定孔52再施以螺母固定。由图见,一组螺钉44的中部恰好座落在齿盘3上的安装定位槽32中,对齿圈3进行了有效的限位。左、右端盖4、5之间的密封是靠嵌设在右端盖5上的密封圈511来保障的。
在图2中,清楚地揭示了输出轴2在穿过左端盖4后与绞磨机的绞磨盘8相联结的情形,以及凸轮轴1在穿过右端盖5后通过联轴器7与绞磨机的变速箱的输出轴相联接的情形。
申请人依据图1、图2叙述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当绞磨机的动力机构(一般为柴油机或汽油机)工作,且由离合器使绞磨机的变速机构(变速箱)与动力机构实现动力联结,经变速机构变速后,便由变速机构的动力输出轴将动力传递给由联轴器7联结的本发明的差速机构的凸轮轴1,使凸轮轴1旋转,每当凸轮轴1旋转一圈(360°),则由于凸轮轴1上的一对左、右凸轮11、12的作用而使左、右行星齿轮111、121仅转过一个工位即一个齿位的角度,从而使变速的速比大并且稳定,并使左、右行星齿轮111、121的转动平稳。尤其是输出轴2的动力是通过其轴盘21上的一组齿轮销轴211来获取的,而一组齿轮销轴211是由左、右行星齿轮111、121来带动的,因此为了使一组齿轮销轴211能整体地受力,本发明在一组齿轮销轴211的末端固联有支承盘6,藉由支承盘6而使所有齿轮销轴211受力一致。随着左、右行星齿轮111、121在齿圈3的内齿31上的缓慢运动,则轴盘21的转动也表现为缓慢而平稳地运动,最终使与输出轴2直接联结的绞磨盘8平稳运动。在整个工作过程中,齿轮销轴211不会发生变形乃至断裂,因此安全性较好。凸轮轴1的顺或逆旋转取决于绞磨机的变速箱上的手动换挡操作手柄即离合器手柄的操作。

Claims (5)

1、一种绞磨机的差速机构,它包括:一具一对左、右凸轮(11、12)的凸轮轴(1),左、右凸轮(11、12)上设有一对左、右行星齿轮(111、121);一输出轴(2),一端扩设有用于与左、右行星齿轮(111、121)联结的轴盘(21),轴盘(21)上延设有一组彼此间布的用于与左、右行星齿轮(111、121)联结的齿轮销轴(211);一与左、右行星齿轮(111、121)保持偏心关系并与轴盘(21)保持同心关系的且与左、右行星齿轮(111、121)相啮合的齿圈(3);一对分别用于供输出轴(2)、凸轮轴(1)枢置的彼此还联结在一起而挟持齿圈(3)的左、右端盖(4、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齿轮销轴(211)在穿过左、右行星齿轮(111、121)后的轴端联结有一支承盘(6),支承盘(6)枢置在凸轮轴(1)上,所述的一组齿轮销轴(211)的端部凹设有卡簧槽(2112),所述的支承盘(6)的盘面上间设有一组数量与所述的一组齿轮销轴(211)相等的并且位置相对应的销轴孔(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磨机的差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轮轴(1)上设有支承盘轴承座(13),所述的支承盘(6)的中央设有支承盘轴承(61),支承盘轴承(61)与支承盘轴承座(13)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磨机的差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端盖(5)所面向支承盘(6)的一侧构成有盆形腔(51),所述的支承盘(6)容纳于盆形腔(51)中,盆形盘(51)的腔口设有台阶槽,台阶槽内设有密封圈(5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磨机的差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凸轮(11、12)之间突设有用于防止左、右行星齿轮(111、121)彼此相摩擦的膈(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磨机的差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齿轮销轴(211)的数量为3-8根,彼此以等距离相间隔。
CNB2007100197698A 2007-02-08 2007-02-08 绞磨机的差速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256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0197698A CN100482567C (zh) 2007-02-08 2007-02-08 绞磨机的差速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0197698A CN100482567C (zh) 2007-02-08 2007-02-08 绞磨机的差速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24473A CN101024473A (zh) 2007-08-29
CN100482567C true CN100482567C (zh) 2009-04-29

Family

ID=38743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01976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2567C (zh) 2007-02-08 2007-02-08 绞磨机的差速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82567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9638B (zh) * 2012-09-21 2014-09-10 常熟市电力线路起重机有限公司 绞磨机的摆线轮减速装置
CN102849639B (zh) * 2012-09-21 2014-09-10 常熟市电力线路起重机有限公司 绞磨机的摆线轮差速装置
CN103787217A (zh) * 2014-02-21 2014-05-14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南宁局 少齿差传动的轻型手摇绞磨及其使用方法
CN110375051A (zh) * 2019-06-04 2019-10-25 刘江 一种绞磨机差速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24473A (zh) 2007-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1588B (zh) 通过周转齿轮传动链用于一对反向旋转螺旋桨的驱动机构
CN100482567C (zh) 绞磨机的差速机构
CA2811737C (en) Gear carrier frame
CN101449083B (zh) 用于风轮机的齿轮系统
JP2016533459A (ja) エピサイクリック減速歯車用遊星キャリア
CA3032494C (en) Wheel drive transmission
SG184521A1 (en) Gear train unit and arrangement for a stamping press
CN105889452A (zh) 一种双输入行星轮系差速器
CN106461028B (zh) 波动齿轮装置的波动发生器及波动发生器的制造方法
EP2337970A1 (en) Epicyclic reduction gear device with balanced planet wheels
CN105782355B (zh) 单输入双输出的传动装置
CN103764497B (zh) 风力发电设备的轮毂
KR101760152B1 (ko) 크라운 기어를 위한 동력 장치가 제공되는 그라인더
CN104455226A (zh) 一种三片式摆线轮rv减速器
CN201012886Y (zh) 绞磨机的差速机构
CN102242795A (zh) 精密摆线减速器
CN102829171A (zh) 整体式行星架
CN207309971U (zh) 一种六轴工业机器人手腕结构
CN203670518U (zh) 转子轴和齿轮的转子结构
CN107002822A (zh) 铰接式支承的行星柱
KR101253947B1 (ko) 유성 스프로킷 체인 감속기
CN105782409B (zh) 扭力轴装置、齿轮箱及风力发电机
CN219623221U (zh) 立磨齿轮箱输出结构、齿轮箱传动组件、行星齿轮箱和动力总成
CN108138942A (zh) 行星齿轮传动装置
CN221033875U (zh) 一种分体式主动锥齿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29

Termination date: 2014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