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80088C - 特别适用于两门汽车的可向前移动的汽车座椅 - Google Patents

特别适用于两门汽车的可向前移动的汽车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80088C
CN100480088C CNB2005100754599A CN200510075459A CN100480088C CN 100480088 C CN100480088 C CN 100480088C CN B2005100754599 A CNB2005100754599 A CN B2005100754599A CN 200510075459 A CN200510075459 A CN 200510075459A CN 100480088 C CN100480088 C CN 10048008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limit stops
motion mechanism
lever
stop mo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7545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12269A (zh
Inventor
B·拜克尔
W·班耐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hnson Controls Metals and Mechanisms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C Rob Hammerstein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 Rob Hammerstein GmbH filed Critical C Rob Hammerstein GmbH
Publication of CN17122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122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008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008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and tiltable
    • B60N2/123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and tiltable and provided with memory lo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向前移动的汽车座椅包括座椅靠背(20)和带有座椅零件的座椅框架。这种汽车座椅可被在正常使用位置与一个被向前移动了的位置之间移动。一个锁定装置与座椅框架相关连,座椅靠背(20)具有一座椅靠背铰链(32)和一止动装置(40)。只要座椅框架是处在其移动路径的一前面部分(72),该止动装置(40)就能把座椅靠背(20)保持在被向前扳转了的位置。在所述座椅框架处在移动路径的一后面部分(74)时,止动装置(40)能够释放座椅靠背(20)而允许把座椅靠背(20)向上扳转到正常使用位置。止动装置(40)具有第一限位止动件(50)和第二限位止动件(52),两个限位止动件中之一安装在座椅框架上,而另一个安装在座椅靠背(20)上。保持杠杆(48)成形为一个折叠杠杆。

Description

特别适用于两门汽车的可向前移动的汽车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别适于用作两侧各有一个车门的汽车的前排座的可向前移动的座椅。众所周知,把汽车的前排座向前移动就便于乘员上车进入其后排坐。座椅的向前和向后移动都可以用手来进行。移动座椅所需要的力由使用者施加在座椅上,具体地说,需要使用者握住座椅靠背的上部把整个座椅向前推到一个前位或从一个前位把整个座椅向后拉到正常使用位置。为了容易进行座椅的前后移动,需要使用者为此而施加的力应尽可能小。
背景技术
已有技术中已有各种可向前移动的汽车座椅,例如可参见文件DE 10151762A1和US 5,352,019。
较佳的是,这种型式的可向前移动的汽车座椅还装备有一个记忆单元。它储存着正常使用位置,并且在座椅从一个前位向正常使用位置返回时能够找到并就位于正常使用位置。
可以采用适当的结构措施把座椅的框架连接于汽车的车身底板。本发明既涉及座椅框架也涉及汽车座椅,这种框架备有一个纵向调整装置,其包括可用一个锁定装置锁住的两对导轨,而这种汽车座椅可被用以铰链连接在座椅零件与车身底板之间的关节臂向前运动。
上述文件DE 10151762 A1揭示了一种可向前移动的汽车座椅,其中有一个与座椅靠背连接处相关的止动装置。在一个第一止动位置,这个止动装置把座椅靠背保持在正常使用位置。在一个第二止动位置,这个止动装置把座椅靠背保持在一个被向前枢转了的位置上。有一个专用的传动装置可确保这种止动装置能够使所述第二止动位置处在向前移动路径的前面部分而不是处在其后面部分。DE 10151762A1中揭示的内容本文引用。
那种可向前移动的汽车座椅会引起下述问题:为使座椅从一个被向前移动了的位置向后返回,需要施加一个致动力,这个致动力通常是施加于座椅靠背。由使用者施加的这个致动力也作用于止动装置并把止动装置压到比没施加致动力时更深的止动位置。用以确保止动位置的两个限位止动件被压得互相靠在一起,以由座椅靠背形成的杠杆臂来传递致动力,其结果是增大了两个限位止动件之间的接触力。其结果,与未施加致动力时相比,在返回移动过程中更难以使两个止动件分离。所以,如果在返回移动过程中不施加更大的力,就不能使止动装置产生动作和脱离。
发明内容
这就是提出本发明之原因所在。本发明旨在改进DE 10151762 A1中揭示的可向前移动的汽车座椅,使其止动装置在对汽车座椅靠背施加一致动力时以及在欲将座椅返回原位的过程中能够容易地脱离开来。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向前移动的车辆座椅,所述座椅包括一个座椅靠背和一个有一个座椅零件并能够在一个正常使用位置与一个向前移动了的位置之间移动的座椅框架,所述座椅靠背能够处在被向前扳转的位置,在这一位置上它被相对于所述座椅零件向前扳转了,以及,在所述座椅框架被向前推动时所述座椅能够处在被向前移动了的位置,所述座椅框架包括一个锁定装置,以及所述座椅靠背能够被相对于所述座椅框架保持在所述正常使用位置并能够绕一个枢转轴调整,只要所述座椅框架处在其移动路径的一前面部分,一个止动装置就能够把座椅靠背保持在与座椅靠背相关的所述被向前扳转了的位置,在所述座椅框架处在其移动路径的一后面部分时,座椅靠背能够被释放而向上扳转到所述正常使用位置,所述止动装置还包括一个第一限位止动件和一个与第一限位止动件相关的第二限位止动件,两个限位止动件中之一连接于所述座椅框架,而两者中的另一个安装在所述座椅靠背上,所述座椅框架还包括一个脱离系统,在所述汽车座椅处在其移动路径的该后面部分时,该脱离系统能够释放所述止动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限位止动件两者中的至少一个被构造成为一个可转动的零件和/或被构造成一个保持杠杆的一个自由臂,并且所述保持杠杆成形为一个折叠杠杆。
与DE 10151762 A1所揭示的可向前移动的汽车座椅相比,本发明的止动装置的至少一个或另一个限位止动件被构造成可用尽可能小的致动力从一个止动位置自由地拉出。因此,用手施加的力就足以能将止动装置释放而把可向前移动的汽车座椅返回原位置。
通常用一个传动装置,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是用一个波登软轴(Bowden cable),把止动装置连接于座椅框架的、在移动过程中有相对运动的一个区域,就是说例如是在纵向调整装置的两根导轨之间或是在连接于汽车车身底板的两个关节臂和零件之间。这一传动装置只允许提供和传递一定的力,就是间接地来自致动力的力。由于两个限位止动件中的至少一个的减摩构造(friction-reducing configuration),与已有技术相比,现在使止动装置脱开所需要的力小得多。
止动装置的两个限位止动件中的至少一个是一个卷轴,和/或至少一个限位止动件被构造成是一个折叠杠杆的一个自由臂。在止动装置处在止动位置时,卷轴或折叠杠杆的自由臂靠在另一个限位止动件上。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可以用相当小的力使止动装置释放。在已有技术中,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其中的两个止动零件只有在一个克服摩擦力沿着另一个运动时才能互相分离,就是说两者之间有互相摩擦滑动。由此产生的摩擦力相当大,以至于在返回运动中用一般所能施加的力不能克服这种摩擦力。
本发明中不存在已有技术中会产生的滑动摩擦。本发明中,只存在滚动摩擦和/或折叠杠杆的偏斜。在采用一个折叠杠杆的情况中,处在止动位置时两个限位止动件的互相接触的两个区域之间不存在互相摩擦的运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例中,移动路径的后面部分相当短,例如仅为5—10mm。这可确保在座椅框架的返回运动完成之后把座椅靠背只向上拉就能使其回到正常使用位置。后面部分是需要一定的路径,但是如果为其设置的路径太长,就不能确保座椅靠背在任何情况中都能被止动装置释放,也不能确保座椅靠背在座椅框架的返回运动完成之前被允许回到其正常使用位置。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特点和优点将在下文的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中以及权利要求书中变得更加明显,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作为例子给出的,各附图中:
图1是一个汽车座椅的侧视图,其基本上是一个取在x-z平面内的剖视图;
图2是一个类似于图1的视图,不过它表示的是采用折叠杠杆的另一实施例;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4是图3的那个局部处于另一状态时的视图,其止动装置正在被推动释放;
图5是一个类似于图3的视图,不过其表示的是另一个实施例;
图6是一个类似于图1的视图,不过它是另一个实施例的局部详图,其中座椅靠背表示在被向前扳转了的位置并被止动装置保持住;以及
图7是与图6一样的视图,不过其中座椅靠背是处在正常使用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可向前移动的汽车座椅具有一座椅靠背20和一座椅支承件22。座椅支承件22具有一左侧和一右侧零件24。座椅靠背20通过座椅靠背铰链32连接于座椅支承件22。属于座椅靠背铰链32的一个下连接件34连接于座椅支承件22而能够绕座椅靠背20的枢轴36枢转。一些众所周知的结构,例如下连接件34上的扇形齿轮以及设置在座椅支承件22上的对应的止动块,都没有表示出来,座椅靠背20的角度位置可以改变并固定。还设置有一个可绕枢轴36枢转的上连接件38,这个上连接件38固定连接于座椅靠背20,并且较佳的是它与座椅靠背20的框架侧面部分构成一个整体。止动装置40设置在下连接件34与上连接件38之间,止动装置40由多个零件构成,这将在下文说明。在汽车座椅处在正常使用位置时,止动装置40允许下连接件34和上连接件38接合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单元。在止动装置40被释放时,可将座椅靠背20从其正常使用位置向前枢转,而下连接件34和上连接件38互相相对枢转。另外,止动装置40可把座椅靠背20保持在任一被向前枢转了的位置(见图1)。
一个脱离构件(disengagement member)42设置在座椅靠背20上并且位于座椅靠背20的上部的侧面。脱离构件42通过一牵拉装置44连接于脱离杠杆46,脱离杠杆46具有两个布置成L形的臂。脱离杠杆46可枢转地铰接于上连接件38。在其运动范围内,设置有一个保持杠杆48,它也是可枢转地铰接于上连接件38。这个保持杠杆48具有一个呈臂形式的第一限位止动件50,它从图1中的铰接轴线基本上向正的x轴方向突出以及还有点向负的z轴方向突出,并且端部有一个钩子。第一限位止动件50与第二限位止动件52协同动作,而第二限位止动件52是用一个螺钉做成的可自由转动的卷轴。这个螺钉的轴线是在下连接件34上。在图1没有表示的止动状态,那个钩子啮合在所述螺钉的后面。而在图1所述的位置,钩子啮合在可自由转动的螺钉的前面并且有点在其下面,这样可确保座椅靠背20处在枢转了的位置,也就是说,是在这样的一个位置,在该位置上它从正常使用位置向前枢转了一个在约45到50°范围的角度,或者说是从z轴算起一个在约20到30°范围的角度。
第一传动装置54被构造成一个波登软轴。在上端,这个软轴的芯轴安装在上连接件38上,而其套管由下连接件34支承。在下端,它连接于有一上导轨58和一下导轨60的一纵向调整装置的一锁定装置56。所述纵向调整装置被设计成连接于汽车的车身底板62,其在图中没有表示,下面将详细讨论之。
还有,设置有一个第二传动装置64。它也是一个波登软轴,它的芯轴作用于有一个长孔的保持杠杆48,而它的套管由下连接件34支承。在下端,它的芯轴紧固于一个能够沿着记忆单元的记忆条(memory bar)68自由滑动的滑块66,而套管由一个连接于上导轨58的支承部位70支承。滑块66和支承部位70构成控制装置的一部分。所述控制装置和第二传动装置64构成一个脱离系统。可通过第二传动装置64控制止动装置40的保持杠杆48的运动。其控制过程如下:
在图1的位置,第一传动装置54已经被致动,锁定装置56随之被释放了,因此可使座椅向前移动。只要有对应的力施加于座椅,诸如施加于座椅靠背20,就可使座椅向前移动,因而使上导轨58相对于固定的下导轨60运动。支承部位70随之接近滑块66。在第二传动装置波登软轴64的上端区域,其芯轴被拉出其相关的套管同样的程度。这允许保持杠杆48在一个偏压弹簧(见图5中的弹簧86)的作用下逆时针地枢转到止动位置,就是到达第二限位止动件可转动的螺钉52的前面的一个位置。但是,这种情况只有在这一运动已经达到移动路径的前面部分72才是可能的。在后面部分74里,保持杠杆48被保持在也是如图1所示的位置,所以不可能采取这一止动位置。
在以后把汽车座椅向后移动时,首先是滑块66在记忆条68上滑动直至它碰到设置在记忆条68上的一个碰锁。通过使座椅进一步向后运动,在第二个波登软轴64的下端区域其芯轴再一次被拉出其套管。而在上端区域,芯轴缩进套管里并且保持杠杆48被从其止动位置拉出,由于这样做的结果,这时可把座椅靠背20向上枢转到正常使用位置。
在下连接件34上设置有一个凹部76,它的形状符合于保持杠杆48的形状,更具体地说,是符合于其第一限位止动件50。在座椅靠背20被从图1所示的位置开始向后枢转到正常使用位置时,保持杠杆48啮合进这个凹部76。保持杠杆48的第一限位止动件50与凹部76一起形成一个把座椅靠背20定位在正常使用位置的保持装置。在要使座椅向前运动时,所述保持装置的释放过程如下:一旦操动脱离构件42,脱离杠杆46的下臂就枢转而靠到保持杠杆48的脱离侧上,使保持杠杆48枢转而离开其靠在凹部76的前侧(沿x方向看)上的位置。这时就可把座椅靠背20向前枢转。图1表示出座椅靠背20已经被向前枢转了的状态,而座椅框架还是处在正常使用位置。
图2—4表示出第二个示例性实施例。这一个实施例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在这里,按照本发明降低止动装置40的区域里的摩擦不是用一个转动零件尤其不是用一个卷轴来达到,而是用一个折叠杠杆来达到。这里保持杠杆48是铰接于下连接件34。第二传动装置波登软轴64的芯轴仍然是保持杠杆48的横臂,它的套管由下连接件34或固定地连接于下连接件34的一个零件支承。第二传动装置64的下端连接于导轨58、60或连接于一个记忆装置,其连接方式没有表示,不过下文将详细说明。可以再一次明确:在前面部分72,保持杠杆48是处于图2和3所示的状态。在这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保持杠杆48被构造成一个折叠杠杆并为此设置有第一限位止动件50。第二限位止动件52由一个紧固于上连接件38的销子或螺钉来形成。在一种替代的办法中,可以像图1的实施例那样,把所述销子构造成一个可转动的卷轴。只要止动装置40处在图2和3所示的止动位置,这一折叠杠杆结构的两个臂就是伸展开的,也就是说,各铰接点基本上处在一条直线上。其差别应是在自锁范围内。在拉动第二传动装置64时折叠杠杆就开始折叠,对应的状态如图4所示。一旦达到一种超过自锁范围的折叠状态,在维持施加于座椅靠背上的力时折叠运动就自动地继续进行,而不必用第二传动装置64牵拉。
从图3和4可清楚地看出:枢转铰链78大致位于脱离杠杆46的铰接点49与第二限位止动件52之间的中点处。为了使折叠杠杆结构不能运动超过180°的位置,设置了一个可靠在第二限位止动件52的一个对应台阶上的碰锁80。因此,只有在图2—4中的枢转铰链78被向前并向下斜拉也就是沿着x和z方向拉时,图2—4中的折叠杠杆才能被折叠。
在保持杠杆48的自由端,也就是在第二限位止动件52处,成形有一个倾斜的接触表面81和一个突块82。倾斜的接触表面81取向为,保持杠杆48依靠自身不能脱开而是能靠在倾斜的接触表面81上并且靠在对它横向取向的突块82上。突块82可确保在整个角度范围内允许座椅靠背20相对于下框架运动,保持杠杆48在x方向保持在第二限位止动件52的前面,也就是说,不允许保持杠杆48到第二限位止动件52的后面去。
设置有一个弹簧84,这里它是一个有两臂的扭力弹簧,其安装在枢转铰链轴78上,力图将折叠杠杆的两个杆偏压在互相成180°的位置。还设置有一个弹簧86,它也是一个有两臂的扭力弹簧,其两个臂分别作用于下连接件34和保持杠杆48,把保持杠杆48的一个臂向顺时针方向偏压,这与前面的实施例是一样的。
图5所示的实施例类似于图1的实施例,其也是采用一个卷轴,它构成固定地连接于座椅靠背20的第二限位止动件52。在这里,保持杠杆48又是一个整体零件,但其几何形状类似于图2—4表示的第二个示例性实施例。同样,用扭力弹簧86向顺时针方向偏压保持杠杆48的一个臂。突块82可确保第二限位止动件52总是靠在保持杠杆48的同一侧上。可以用一个塑料的卷轴或可转动的销子、可转动的螺钉、橡胶轮之类的零件作为第二限位止动件52。
图6和7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表示出一种利用滚动摩擦的构造。其中,保持杠杆48铰接于下连接件34并连接于第二传动装置波登软轴64的芯轴。它有一个可转动的卷轴50。一个设置在座椅靠背20的上连接件38上的螺钉用作第二限位止动件52,在一种替代办法中,它也可以是一个卷轴。螺钉52同时构成脱离杠杆46的枢转轴,也是成形有一个突块82。在保持杠杆48上还成形有一个起保险作用的尾部88,它可与侧板24上的一个起保险作用的轮廓90协作,该保险轮廓(securingcontour)90也可以设置在连接于侧板24的下连接件34上。
这种结构布置要这样地选择:只要座椅靠背20还没有被从正常使用位置向后扳转得很远,例如扳转到向后仰的位置,以及例如被从设计位置向后枢转超过约10°,保险尾部(securing tail)和保险轮廓就不发生相互作用。在这种情况中,保险尾部88和保险轮廓90不互相协作。但是,如果座椅靠背20被向后扳转超过了一个限制值,例如其被扳转到完全向后仰的位置,保险尾部88就与保险轮廓90接触,并且保持杠杆48被禁止与第二限位止动件52协作,而总是停在第二限位止动件52的下面,使得限位止动件50和52不能互相作用。换言之,在座椅靠背20被通过作用于脱离构件42而不是通过作用于座椅靠背20的正常调整装置从向后仰位置向上扳转时,保险系统88和90阻止止动装置40进入啮合状态。只要保险系统88和90在起作用,它就使止动装置40不起作用。
至于其它方面,止动装置40是被构造成类似于图5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只是这里减摩零件不是特别地相对于保持杠杆48布置的,也不是与座椅靠背20相关,而是卷轴52可转动地安装在保持杠杆48上并与固定的螺钉50互相协作。这允许把螺钉50用于另外的用途。也是设置有一个倾斜的接触表面,不过在这里它是由卷轴52形成的。在图6所示的止动位置,即第一限位止动件的螺钉50啮合于由卷轴52和突块82形成的一个凹窝。
基本上从脱离杠杆46向外向后突出的轮廓92或鼻部是设置在这个脱离杠杆上,操动时脱离杠杆46顺时针地转动。于是,轮廓92接触于卷轴52并推它而使它离开止动位置。可用也是铰接于上连接件38的一个控制凸轮94来操动脱离杠杆46。控制凸轮94由牵拉装置44(未示)驱动,并通过对脱离杠杆46的另一臂的抵靠使脱离杠杆46顺时针转动。
在用一个卷轴作为限位止动件的替代作法中,这个卷轴可采取各种形式。它可以是任何可转动的零件。它的外周不能超过360°,例如90°的较小的角度就可满足需要。卷轴的表面可以是硬的或弹性的,例如它可以用一个顺从性好的橡胶O形圈来成形。这个卷轴上还可以设有许多齿。

Claims (10)

1.一种可向前移动的车辆座椅,所述座椅包括一个座椅靠背(20)和一个有一个座椅零件并能够在一个正常使用位置与一个向前移动了的位置之间移动的座椅框架,所述座椅靠背(20)能够处在被向前扳转的位置,在这一位置上它被相对于所述座椅零件向前扳转了,以及,在所述座椅框架被向前推动时所述座椅能够处在被向前移动了的位置,所述座椅框架包括一个锁定装置,以及所述座椅靠背(20)能够被相对于所述座椅框架保持在所述正常使用位置并能够绕一个枢转轴(36)调整,只要所述座椅框架处在其移动路径的一前面部分(72),一个止动装置(40)就能够把座椅靠背(20)保持在与座椅靠背(20)相关的所述被向前扳转了的位置,在所述座椅框架处在其移动路径的一后面部分(74)时,座椅靠背(20)能够被释放而向上扳转到所述正常使用位置,所述止动装置包括一个第一限位止动件(50)和一个与第一限位止动件(50)相关的第二限位止动件(52),两个限位止动件(50,52)中之一连接于所述座椅框架,而两者中的另一个安装在所述座椅靠背(20)上,所述座椅框架还包括一个脱离系统(62,66,72),在所述汽车座椅处在其移动路径的该后面部分(74)时,该脱离系统能够释放所述止动装置(40),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止动件(50,52)两者中的至少一个被构造成为一个可转动的零件和/或被构造成一个保持杠杆(48)的一个自由臂,并且所述保持杠杆(48)成形为一个折叠杠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向前移动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转动的零件是一个卷轴,并且在所述被向前扳转的位置时所述卷轴靠在两个所述限位止动件(50,52)中的另一个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向前移动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被向前扳转的位置时,所述保持杠杆(48)的自由臂和一个铰接点(49)处于一个基本上伸展开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向前移动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装置(40)的、被构造成为所述保持杠杆(48)的一个自由臂的所述限位止动件包括一个倾斜的接触表面,该接触表面接触于处在所述被向前扳转的位置的所述另一个限位止动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向前移动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装置(40)的、被构造成为所述保持杠杆(48)的一个自由臂的所述限位止动件包括一个突块,该突块接触于处在所述被向前扳转的位置的所述另一个限位止动件,并且在从汽车向前行驶的方向观看时该突块总是在两个所述限位止动件(50,52)中的另一个的前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向前移动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限位止动件(50,52)中的一个是一个固定的螺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向前移动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椅框架与两个所述限位止动件(50,52)中一个之间安装有一个传动装置(54);以及,在所述座椅框架上设置有控制装置(66,67),其用于操动所述传动装置(54),以便把所述座椅从其所述移动路径的前面部分(72)移动到其移动路径的后面部分(74);并且,所述传动装置(54)能够操动两个所述限位止动件(50,52)中之一而能够使所述止动装置(40)达到释放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向前移动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装置(40)包括一个保险系统(88,90),在所述座椅靠背(20)被从一个相对于所述正常使用位置向后运动了的位置向上扳转时,以及一脱离构件(42)被操动时,该保险系统能够阻止所述止动装置(40)啮合。
9.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可向前移动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装置(40)包括一个保险尾部(88)和一个保险轮廓(90),它俩中的一个安装在所述保持杠杆(48)上,而另一个连接于座椅支承件(22)。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向前移动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一个突出的轮廓(92),它被可运动地安装成靠近两个所述限位止动件(50,52)中之一,并且在操动所述轮廓(92)时它能够把该限位止动件推出止动位置。
CNB2005100754599A 2004-06-22 2005-05-31 特别适用于两门汽车的可向前移动的汽车座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008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4030169.7 2004-06-22
DE102004030169 2004-06-22
DE102004061139.4 2004-12-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12269A CN1712269A (zh) 2005-12-28
CN100480088C true CN100480088C (zh) 2009-04-22

Family

ID=35453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7545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0088C (zh) 2004-06-22 2005-05-31 特别适用于两门汽车的可向前移动的汽车座椅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80088C (zh)
FR (1) FR2871745B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1298B (zh) * 2009-08-31 2015-03-25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折叠及下潜式座椅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645755A1 (en) * 2006-04-06 2007-10-11 Intier Automotive Inc. Stand up seat
DE102008017018A1 (de) * 2007-06-29 2009-01-08 C. Rob. Hammerstein Gmbh & Co. Kg Vorverlagerbarer Kfz-Sitz, insbesondere für 2-türige Fahrzeuge
DE102008062189B4 (de) * 2008-12-13 2010-11-18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Einstellung eines Beifahrersitzes in einem Kraftfahrzeug
DE102009027464A1 (de) * 2009-07-03 2011-01-05 C. Rob. Hammerstein Gmbh & Co. Kg Sitzgestell eines Kraftfahrzeugsitzes
FR2957562B1 (fr) * 2010-03-22 2013-04-26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un siege de vehicule.
DE102012001281A1 (de) * 2012-01-25 2013-07-2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itzeinrichtung, Fahrzeugsitz und Kraftfahrzeug
US9187012B2 (en) * 2013-12-12 2015-11-1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ivoting and reclining vehicle seating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52019A (en) * 1993-06-18 1994-10-04 Firma C. Rob. Hammerstein Gmbh Motor vehicle seat movable in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in the tipped state
FR2779689B1 (fr) * 1998-06-11 2000-08-18 Faure Bertrand Equipements Sa Siege de vehicule comportant un dossier basculable vers l'avant pour permettre un coulissement libre de l'assise
DE10043404C2 (de) * 2000-09-04 2003-12-04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 Co Rastvorrichtung für eine klappbare Rückenlehne
DE10106044B4 (de) * 2000-09-04 2005-01-20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 Co. Kg Rastvorrichtung für eine klappbare Rückenlehne
DE10151762B4 (de) * 2001-10-19 2007-08-16 C. Rob. Hammerstein Gmbh & Co. Kg Vorverlagerbarer Kraftfahrzeugsitz mit Zugang zu einem Fondsitz durch eine Vordertü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1298B (zh) * 2009-08-31 2015-03-25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折叠及下潜式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2871745A1 (fr) 2005-12-23
CN1712269A (zh) 2005-12-28
FR2871745B1 (fr) 2011-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80088C (zh) 特别适用于两门汽车的可向前移动的汽车座椅
US7533937B2 (en) Forwardly movable automotive vehicle seat, more specifically for a two door vehicle
US6631952B1 (en) Automobile seat
US7963608B2 (en) Vehicle seat assembly capable of performing an easy entry function and memory return
EP1126992B2 (en) Easy access seat assembly with full memory
CN108349412B (zh) 车辆座椅
JP4143264B2 (ja) 出入りしやすい中間位置メモリーシート
US7963604B2 (en) Forwardly movable motor vehicle seat
CN102126449A (zh) 具有位置记忆的交通工具座椅容易进入组件
US5722727A (en) Articulated fitting for vehicle seats, in particular motor vehicle seats
US20040051361A1 (en) Motor vehicle seat
US8182040B2 (en) Forward tiltable motor vehicle seat with hinge mountings
US5611600A (en) Catch hook for the releasable locking of the backrest connected with the seat part of a vehicle seat such that the backrest can swivel forward
CN105793100A (zh) 适于车辆座椅的向前枢转机构和车辆座椅
US20060113816A1 (en) Device for connecting a vehicle seat to a vehicle floor
US7140683B2 (en) Motor vehicle seat
US6641218B2 (en) Seat apparatus for automobile
JP4712036B2 (ja) 自動車用座席
CN1792668B (zh) 具有一个下框架和两对导轨的可向前移动的车辆座椅
US20020195857A1 (en) Slide rail structure of seat for vehicle
KR100503454B1 (ko) 차량의 시트이송트랙용 록킹장치
US8016358B2 (en) Forward tiltable motor vehicle seat
KR100575399B1 (ko) 차량의 시트트랙용 록킹기구
KR20150063694A (ko) 차량용 시트의 워크인 메모리 장치
KR100503448B1 (ko) 차량용 시트이송트랙 록킹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22

Termination date: 201805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