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75095C - 层叠床垫 - Google Patents

层叠床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75095C
CN100475095C CN 200510062659 CN200510062659A CN100475095C CN 100475095 C CN100475095 C CN 100475095C CN 200510062659 CN200510062659 CN 200510062659 CN 200510062659 A CN200510062659 A CN 200510062659A CN 100475095 C CN100475095 C CN 10047509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mattress
hardness
lamination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6265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98499A (zh
Inventor
西村章
田中良
嶋田由香
木暮贵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ramount Be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ramount Be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ramount Bed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ramount Bed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98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984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509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5095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7/00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 A47C27/14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with foamed material inlays
    • A47C27/148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with foamed material inlays of different resilien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7/00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 A47C27/14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with foamed material inlays
    • A47C27/142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with foamed material inlays with projections, depressions or cavities
    • A47C27/144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with foamed material inlays with projections, depressions or cavities inside the mattress or cush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7/00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 A47C27/14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with foamed material inlays
    • A47C27/15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with foamed material inlays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layer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一种层叠床垫,满足体压分散性与身体支撑性的同时,可以按照更多需求者的要求,且可以使用表面背面两面,以能够根据季节选择不同的躺卧感觉,用一个床垫就可以得到不同的躺卧感觉。在第1芯材(1)与第3芯材(3)之间层叠第2芯材(2)的3层构造的层叠床垫中,第2芯材(2)形成具有以与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为弯曲线的单向弯曲性的形状,上述第2芯材(2)由硬度最高的原材料形成,第1芯材(1)由硬度最低的原材料形成,所述第3芯材(3)由具有中间硬度的原材料形成,第1芯材(1)的厚度是15至30mm、所述第2芯材(2)的厚度是5至40mm,第3芯材(3)的厚度是35至50mm,所述第1芯材的硬度是20至60N,所述第2芯材的硬度是370N至600N,所述第3芯材的硬度是90至120N。

Description

层叠床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使用表面、背面两面,可按照所需得到不同的躺卧感觉的层叠床垫。
背景技术
为了消除压力集中到身体的一部分上引起的不适感,对作为寝具的层叠床垫,要求体压分散性,为了保持睡姿地支撑身体,要求有身体支撑性。另外,为了适用于近年受到注目的看护用床,也被要求柔软性,以便能够适应于将背侧部分相对水平而抬高70至80度左右的功能。还有,重视通气性以不积存潮气的床垫也正被开发。
图11是表示重视体压分散性和通气性的现有的层叠床垫的部分剖视图。在图1 1中,此层叠床垫是在外框材料11的表面、背面两面,在上下方向具有弹性的性质,且贴上无反弹力性质的表面材料12,使纤维方向成为上下方向地折叠成大致U字状,将构成使其折缝13的方向与床的横方向大致相同的具有通气性的保形构件14安装在上述外框材料11,并在外框材料11中设置了用于把空气吸入内部的通气孔(图省略)的床(专利文献1、段落0013、图4等)。
[专利文献1]专利第29300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上述现有的层叠床垫,具有不能同时有体压分散性与身体支撑性的问题。另外,由于不存在迎合人的体型以及睡姿等的中心构件,所以还存在躺卧感觉很大程度上受上面构件的硬度以及厚度影响的问题。
此外,如上述现有技术的公报说明书中所记载的“通过在外框材料的表面、背面两面贴附表面材料,构成无表面背面的床垫,就可不需要进行表面背面的确认”那样,基本上是不以表面背面的分别使用为前提的,存在着不能与使用者各种各样的要求相适应的问题。
还有,在想要将硬的芯材与柔软的芯材贴合在一起以两层构造分开使用表面、背面时,如对两芯材的硬度不赋予相当的差别,就难以知道不同,若赋予差别,只要不加厚各芯材,就寝在柔软的面上时就会产生碰底感觉(底づき)而没有最适值。另外,三层构造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若中间层不是较硬、向一个方向具有弯曲性的芯材,就难以区别表面背面的不同,或是变得容易在中间层碰底。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层叠床垫,其同时满足体压分散性与身体支撑性,并适应于更多的需求者的要求,且可以使用表面背面两面以便根据季节而选择不同的躺卧感觉,用1个床垫得到不同的躺卧感觉。
本申请发明的层叠床垫,是在第1芯材与第3芯材之间层叠第2芯材的3层构造的层叠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芯材形成具有将与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作成弯曲线的单向弯曲性的形状,所述第2芯材由硬度最高的原材料成形,所述第1芯材由硬度最低的原材料成形,所述第3芯材由具有中间硬度的原材料成形,所述第1芯材的厚度是15至30mm,所述第2芯材的厚度是5至40mm,所述第3芯材的厚度是35至50mm。
在本发明中,最好第1芯材的硬度是20至60N、所述第2芯材的硬度是370N以上或、所述第3芯材的硬度是90至120N。
在本发明中,最好将第1芯材或第3芯材的、与其体压集中的臀部以及脚后跟部相当的部分做成比其他部分更柔软,将与维持睡姿的腰部以及上腿部相当的部分作成比其他部分硬。此时,第1芯材或第3芯材,最好是通过氨基甲酸乙酯发泡压制而成的氨基甲酸乙酯泡沫,第2芯材最好由聚酯缓冲材料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层叠床垫,由于表面背面两面满足体压分散性与身体支撑性的两个特性,并具有不同的躺卧感觉,故通过将两面区别使用,可以广泛地对应于需要者的躺卧感觉的喜好。
在本发明中,将第1芯材至第3芯材做成规定的厚度,将硬度370或以上、最好具有370至600N的弯曲性的第2芯材进行层叠,以由硬度为20至60N的第1芯材与硬度为90至120N的第3芯材夹住,由此可使第2芯材迎合于体型和睡姿等,所以即使比较薄,也能够确保在表面背面两面良好的躺卧感觉、体压分散性以及身体支撑性,不会在表面背面碰底而获得不同的躺卧感觉。
在本发明中,通过将第1芯材或第3芯材的相当于体压集中的臀部以及脚后跟的部分做成比其他部分更柔软,将支撑睡姿的腰部以及上腿部的部分作成比其他部分更硬,则体压分散性与身体支撑性更加提高。
在本发明中,由于通过将第1芯材或第3芯材作成由氨基甲酸乙酯发泡压制而成形的氨基甲酸乙酯泡沫,将第2芯材作成聚酯缓冲材料,由此成为用氨基甲酸乙酯泡沫夹住聚酯缓冲材料两面的3层构造,所以比较薄的床垫不受材料的特性影响,可以廉价得到具有单靠氨基甲酸乙酯泡沫而不能得到的翻身性、身体支撑性的层叠床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形态的3层构造的层叠床垫的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形态形态的沿着3层构造的层叠床垫的纵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第3芯材的中央构件的立体图。
图4是图1的第3芯材的端部构件的立体图。
图5是图3的中央构件的俯视图。
图6是沿着图5的纵方向的侧视图。
图7是图5的B-B线的剖视图图。
图8是在图4表示的端部构件的俯视图。
图9是沿着图8的纵方向的侧视图。
图10是图8的B-B线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图1是对本发明实施形态的3层构造的层叠床垫的3个芯材予以分解后的分解图,图2是沿层叠床垫的纵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图1的第3芯材的中央构件的立体图,图4同样是图1的第3芯材的端部构件的立体图。
在图1,长方形平板状的第2芯材2的单面(图中下侧面)具有沿着宽度方向平行的半圆锥体状的突起,沿着长度方向的截面,如图2所示形成波浪形。由此,第2芯材具有图2中的上下方向的弯曲性。在这样的第2芯材2的上下两面上,分别层叠了长方形平板状的第3芯材3以及第1芯材1,形成了3层构造的床垫。
第2芯材2由厚度5至40mm的脊柱形状聚酯缓冲材料构成,在从第1芯材至第3芯材3中最硬。按照JIS K 6401法(规定了氨基甲酸乙酯泡沫的硬度试验方法)测定的第2芯材2的硬度是370N或以上,最好是370至600N。在本发明叫做硬度的时候,是指全部按照JIS K 6401法测定的硬度。
通过第2芯材2具有上下方向的弯曲性,可以满足例如适用于电动床的场合的弯曲迎合性。还有,在第2芯材2的图中下侧的截面为波形面侧的表面,在成形上产生表皮层的表面变硬。如此,在较硬的面即第1芯材侧有表皮层,可以得到更硬的躺卧感觉,在较软的面即第3芯材3侧具有无表皮层的柔软的一侧,碰底感觉就消失。
在第2芯材2的截面为波形面上层叠的第1芯材1,由厚度15至30mm的被称为分层缓冲(アブソ一バレイヤ一)的平板状的氨基甲酸乙酯泡沫而构成,其硬度比第2芯材2软,如20至60N。
层叠在相对于第2芯材2的截面为波形面的平面上的第3芯材3,由厚度35至50mm的氨基甲酸乙酯泡沫而构成,其硬度比第2芯材2软,比第1芯材度硬,第3芯材3的硬度是如90至120N。
第3芯材3如图1所示,由中央构件4与配置在中央构件4两侧的2个端部构件5构成。为了通过分别设置不同的表面形状而发挥对应于支撑身体的部位的功能,对中央构件4以及端构件5的表面实施改变其硬度的加工。
图3是放大第3芯材3的中央构件的立体图。在中央构件4上,沿着长度方向排列有多个沿着其宽度方向形成的相同宽度的半圆锥体状的突起。沿着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成为在图中分别具有5个半圆锥体状的突起的槽形板部4b(ギヤツチトレツド部4b)。在2个槽形板部4b的两边、比槽形板部4b稍长的中央部,成为在半圆锥体状的突起上沿着其长度方向还形成2种类的大小不同的小凹凸的臀部体压分散区域4a。
图5是图3所示的中央构件4的俯视图,图6是沿图5的纵方向的侧视图,图7是图5的B-B的剖视图。在图5中,在中央构件4上沿着长度方向排列有多个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相同宽度例如宽为40mm的半圆锥体状的突起41,具有由两侧部分的图中各5个半圆锥体状的突起41构成的槽形板4b与夹在其之间的臀部体压分散区域4a。
臀部体压分散区域4a的各半圆锥体状的突起41相互之间的凹陷42如图6所示,比其两侧的槽形板部4b中半圆锥体状的突起41之间的凹陷43例如还深4mm,比如是14mm。臀部体压分散区域4a与槽形板部4b之间的凹陷与臀部体压分散区域4a的突起41之间的凹陷42相同,例如是14mm,比槽形板部4b的突起41之间的凹陷43深。
在臀部体压分散区域4a,如图7中作为图5的B-B剖视图所示,在各半圆锥体状的突起41上,沿着其长度方向形成有凹凸面。该凹凸面,例如以8mm的间隔设置的、例如宽20至25mm的2个凸部44为1对,此1对凸部44,以比其相互间隔更宽的间隔例如以24mm的间隔形成有多个,对于1个半圆锥体状的突起41,设置有例如10个凸部44。
图4是将第3芯材3中端部构件5放大后的立体图。在端部构件5上,沿着长度方向排列着多个沿其宽度方向形成的半圆锥体状的突起,包括:形成有相同宽度的半圆锥体状突起的后跟体压分散性区域5a;具有与其几乎同样的长度、与上述的中央构件4的槽形板4b邻接配置且半圆锥体状突起的宽度向端部依次扩大而成的中央端部连接区域5b。后跟体压分散性区域5a与中央端部连接区域5b的半圆锥体状突起的表面除一部分之外,以大致相同间隔分别形成有2种大小不同的凹凸,其结果。后跟体压分散性区域5a的表面凹凸比中央端部连接区域5b的表面凹凸细。
图8是图4所示的端部构件5的俯视图,图9是沿图8的纵方向的侧视图,图1是图8的B-B的剖视图。在图8及图9中,在端部构件5上沿着长度方向排列着多个沿其宽度方向形成的半圆锥体状突起,具有:由多个、图中为8个相同宽度如例宽40mm的半圆锥体状突起51所构成的后跟体压分散区域5a;随着朝向端部而宽度依次变宽的、由例如60至100mm宽的半圆锥体状突起52至55所构成的中央端部连接区域5b。
在后跟体压分散区域5a与中央端部连接区域5b的各半圆锥体状突起之间,如图9所示分别设有相同深度的凹陷56。
在后跟体压分散区域5a与中央端部连接区域5b的各半圆锥体状突起上,除了后跟体压分散区域5a的端部的突起51外,如在图10中作为B-B的剖视图表示,沿其长度方向还形成有凹凸面。此凹凸面,以例如8mm间隔设置的2个凸部57为1对,此一对凸部57,以比其相互间隔例如宽8mm的间隔即以例如24mm间隔而形成4对,此4对8个与设在宽度方向端部上的1个凸部57的共9个凸部57,设置在1个半圆锥体状突起上。
另外,在端部构件5的凸部如图8所示,随着设有该凸部的半圆锥体状突起51至55的宽度变大,其宽度变宽。
如此,通过部分使第3芯材3的表面形状变化,来部分发挥不同的特性。即,通过将中央构件4中体压集中的臀部体压分散区域4a的表面凹凸做得比槽形板部4b细,来确保臀部体压分散区域4a的体压分散性。另外,通过将端部构件5中体压集中的体压分散区域5a的表面凹凸做得比中央端部连接区域5b的表面凹凸细,来确保后跟体压分散区域5a的体压分散性。还有,支撑腰部以及上腿部的槽形板部4b,以比较大的凹凸表面构成,且比其他部分要硬,以保持睡姿。
在沿着由中央构件4与配置在其两侧的端部构件5构成的第3芯材3长度方向的端部上,设有由硬质的氨甲酸乙酯泡沫而构成的实心边缘6(参照图1),由此,得以确保座在端部上时的稳定性。
采用本实施形态的层叠床垫,由于表面背面两面满足体压分散性与身体支撑形的两个特性,并具有不同的躺卧感觉,所以通过分开使用两面,可以广泛地适应需求者的躺卧感觉的喜好。即,在重视体压分散性的场合,将第3芯材3作为表面使用,在重视身体支撑性的场合,将第1芯材1作为表面使用。另外,在夏天,将较硬的面即第1芯材1作为表面使用,提高通气性,在冬天,将较软的面即第3芯材3作为表面使用,提高保温性等,使用者可以按照喜好来分别使用层叠床垫的表面背面。
以下,对本实施形态中数值范围等的限定理由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形态中,使第2芯材2在第1芯材1、第2芯材2以及第3芯材3中最硬,使第1芯材1比第2芯材2软,使第3芯材3作成第2芯材2与第1芯材1之间的中间硬度。通过将硬的第2芯材层叠在比其软的第1芯材1与第3芯材3之间,由与身体接触的第1芯材1或第3芯材3的厚度或硬度,大致确定作为层叠床垫整体的躺卧感觉、体压分散性。所以,通过将第1芯材1与第3芯材3的厚度以及最好是将硬度规定在后叙述的数值范围内,在表面背面两面躺卧感觉和体压分散性就不同,可以适应更多的需求。
通过将第2芯材2的单面做成截面为波形面,第2芯材2成为有弯曲性的芯材。所以,依靠不与身体部接触一侧的第1芯材1或第3芯材3产生挠曲,第2芯材2就迎合体型与姿势,对于由姿势变化等引起的负荷变化和冲击负荷,不会发生局部下沉,而是一边弯曲一边整体下沉,所以负荷变化减小,身体支撑性得以确保。
在本实施形态,第2芯材2的厚度是5至40mm。凭此可以减薄床垫整体的厚度,与单面做成截面为波形面相适应,可以确保弯曲性。一旦厚度比5mm薄,第2芯材2的弯曲性就会降低,弹性降低、发生碰底感觉。另一方面,一旦比40mm厚,床垫整体的厚度就变得过厚,弯曲性降低。
第2芯材2的硬度最好是370至600N。由此,身体支撑性得以确保,与用2层氨甲酸乙酯泡沫夹住聚酯胶垫材料的3层构造相适应,可确保例如仅用氨甲酸乙酯不能得到的翻身性。若第2芯材2的硬度低于370N,则身体支撑性变低,另一方面,若高于600N,则发生碰底感觉,翻身时,在大转子与肩等的骨突起部发生疼痛,有时出现翻身性欠佳的情况。
在本实施形态,第1芯材1的厚度为15至30mm。依此,在将第1芯材1作为上侧来使用的场合,能发挥第2芯材2的硬的感觉,并能肌使肤触感柔和。另外,第1芯材1作为下侧来使用的场合,可以确保在第2芯材2迎合体型弯曲时所必要的厚度。
若第1芯材1的厚度比15mm薄,则不能确保将第1芯材1作为下侧进行使用时的、使第2芯材2迎合体型弯曲所必要的厚度。另一方面,若第1芯材1的厚度超过30mm,则在将第1芯材1作为上侧来使用的场合,不能发挥第2芯材2的硬的触感。
第1芯材1的硬度最好是20至60N。由此,在将第1芯材1作为上侧来使用的场合,此第1芯材1可以根据人的体重而挠曲,配置在其内侧的第2芯材2就迎合使用者的体型而容易弯曲,可以适应宽大体型的使用者。第1芯材1的硬度低于20N或者高于60N,则不能得到第1芯材1与第2芯材2的组合的效果,即对宽大体型的使用者的体型迎合性。
在本实施形态,第3芯材3的厚度是35至50mm。由此,在将第3芯材3作为上侧来使用的场合,可以不使第2芯材2产生碰底感觉地对体压予以分散,在将第3芯材3作为下侧来使用的场合,可以保形成不使第2芯材2超过身体的凹凸而过分挠曲。若第3芯材3的厚度比35mm薄,则在将第3芯材3作为上侧来使用的场合,第2芯材2产生碰底感觉而不能得到体压分散性。另一方面,在第3芯材3的厚度比50mm厚、而将第3芯材3作为下侧来使用的场合,第2芯材2挠曲超过身体的凹凸,身体支撑性欠佳。
第3芯材3的硬度最好是90至120N。由此,容易确保体压分散性与身体支撑性的两个特性。若第3芯材3的硬度低于90N,则第2芯材2产生碰底感觉,施加在身体上的压力局部增高,有感觉到不适感的情况。另一方面,第3芯材3的硬度高于120N时,则有没有柔软的感觉,有时不能确保体压分散性。
以下,对满足权利要求范围的实施例的效果,与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比较例进行比较来具体说明。
实施例1
由在单面设有截面为波形面、向一个方向赋予弯曲性的聚酯缓冲材料所构成的第2芯材2的厚度做成40mm、硬度做成420N,在该第2 芯材2的截面为波形面上,层叠厚度20mm、硬度40N的第1芯材1,在相对于所述第2芯材2的截面为波形面的平面上层叠厚度40mm、硬度110N的第3芯材3,研制3层构造的层叠床垫,测试了将第3芯材3作为表面进行使用时的床垫特性。床垫特性与其测定方法如下。
体压分散性:综合评价在仰卧位的臀部最大体压以及75度抬高背部时的臀部最大体压,根据同一人的相对评价进行判断,体压分散性良好的用○,不好的用×表示。
身体支撑性:通过对翻身的容易性和睡姿进行官能评价测定时的主观评价,来判断身体支撑性,良好的用○,不好的用×表示。
仰卧位的臀部最大体压(臀部最大体压1):将用体压分布测定器对仰卧位施加在身体上的压力予以测定后的褥疮好发部位即骶骨附近的最大压力作为仰卧位的臀部最大体压。
75度抬高背部时的臀部最大体压(臀部最大体压2):在将床背抬高75度的状态下,将用体压分布测定器对仰卧位的身体施加的压力予以测定后的褥疮好发部位即骶骨附近的最大压力作为75度抬高背部时的臀部最大体压。还有,臀部最大体压(1)以及(2)是分别将身高180cm、体重92Kg的36岁男性作为被试验者进行测量的结果。
实施例2
除将第1芯材的厚度做成30mm之外,其余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形成3层层叠床垫,同样测定了床垫特性。
实施例3
除将第3芯材的厚度做成50mm、硬度做成90N之外,其余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形成3层层叠床垫,同样测定了床垫特性。
比较例1
除将第3芯材3的硬度做成80N之外,其余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形成3层层叠床垫,同样测定了床垫特性。
比较例2
除将第2芯材2的硬度做成350N之外,其余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形成3层层叠床垫,同样测定了床垫特性。
比较例3
除将第1芯材1的硬度做成80N之外,其余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形成3层层叠床垫,同样测定了床垫特性。
比较例4
除将第3芯材3的厚度做成20mm、硬度做成80N之外,其余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形成3层层叠床垫,同样测定了床垫特性。
比较例5
除将第2芯材2的厚度做成60mm、将第1芯材1的硬度做成100N之外,其余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形成3层层叠床垫,同样测定了床垫特性。
比较例6
除将第2芯材2的厚度做成60mm、将第1芯材1的厚度做成10mm、硬度做成1 5N之外,其余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形成3层层叠床垫,同样测定了床垫特性。
将实施例1至3以及对比例1至6的床垫特性的测定结果集中显示在表1中。
表1
Figure C20051006265900111
臀部最大体压(1)为仰卧位,(2)为抬高75度时的结果,单位都是(mmHg)
在表1中,由于实施例1至3进入本发明的范围,所以可以确保体分散性、身体支撑形以及在两面的躺卧感觉的不同。另外,在实施例1至3的仰卧位的臀部大体压(1)以及抬高75度时的臀部大体压(2),无论哪一个都比比较例低。
与此相对的是,由于比较例1的第3芯材3的硬度过软,不能进入本发明的范围,所以不能满足体压分散性。由于比较例2的第2芯材2的硬度过软,不能进入本发明的范围,所以不能满足两面的躺卧感觉的不同。由于比较例3的第1芯材1的硬度过软,不能进入本发明的范围,所以不能满足体压分散性。由于比较例4的第3芯材3的厚度过薄,且硬度过软,不能进入本发明的范围,所以不能满足体压分散性、两面的躺卧感觉的不同。另外,由于比较例5的第2芯材2的厚度过厚、第1芯材1的硬度过硬,不能进入本发明的范围,所以不能满足体压分散性。还有,由于比较例6的第2芯材2的厚度过厚第1芯材1的厚度过薄、且第1芯材1的硬度过软,不能进入本发明的范围,所以不能满足体压分散性。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满足体压分散性与身体支撑性、并能够在表面背面两面得到不同的躺卧感觉的本发明的层叠床垫,可以用于家具、尤其在寝具的领域中。
附图符号说明
1:第1芯材
2:第2芯材
3:第3芯材
4:中央构件
4a:臀部体压分散区域
4b:槽形板部
5:端部构件
5a:后跟体压分散区域
5b:中央端部连接区域
6:实心边缘
11:外框材料
12:表面材料
13:折缝
14:保形构件
41:半圆柱状突起
42:凹陷
43:凹陷
44:凸部
51~55:半圆柱状突起
56:凹陷
57:凸部

Claims (5)

1.一种层叠床垫,是在第1芯材与第3芯材之间层叠第2芯材后的3层构造的层叠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芯材形成具有将与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作成弯曲线的弯曲性的形状,所述第2芯材由硬度最高的原材料成形,所述第1芯材由硬度最低的材料成形,所述第3芯材由具有中等硬度的原材料成形,所述第1芯材的厚度是15至30mm,所述第2芯材的厚度是5至40mm,所述第3芯材的厚度是35至50mm,
所述第1芯材的硬度是20至60N,所述第2芯材的硬度是370N至600N,所述第3芯材的硬度是90至120N。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芯材或第3芯材的相当于其体压集中的臀部以及脚后跟部的部分比其他部分软,相当于维持睡姿的腰部以及上腿部的部分比其他部分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芯材或第3芯材是通过氨基甲酸乙酯发泡压制而成的氨基甲酸乙酯泡沫。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叠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芯材或第3芯材是通过氨基甲酸乙酯发泡压制而成的氨基甲酸乙酯泡沫。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芯材由聚酯缓冲材料构成。
CN 200510062659 2004-05-20 2005-03-31 层叠床垫 Active CN10047509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51023A JP4393269B2 (ja) 2004-05-20 2004-05-20 積層マットレス
JP2004151023 2004-05-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8499A CN1698499A (zh) 2005-11-23
CN100475095C true CN100475095C (zh) 2009-04-08

Family

ID=35474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62659 Active CN100475095C (zh) 2004-05-20 2005-03-31 层叠床垫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393269B2 (zh)
CN (1) CN100475095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D3586C2 (ro) * 2006-12-22 2008-12-31 Василий АРАБАДЖИ Saltea ortopedică pentru pat
HU3459U (en) * 2007-12-19 2008-07-28 Laszlo Turi Combined mattress
MD3951C2 (ro) * 2009-02-11 2010-03-31 Василий АРАБАДЖИ Saltea ortopedică pentru pat
JP5636223B2 (ja) * 2010-07-31 2014-12-03 株式会社 富士サポート マットレス
FR2972615B1 (fr) * 2011-03-14 2013-03-08 Fabienne Sportis Nouveau matelas adaptatif et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CN103202628B (zh) * 2013-03-29 2016-04-06 周升忠 双面软硬度不同的床垫及生产工艺
JP6013966B2 (ja) * 2013-04-23 2016-10-25 パラマウントベッド株式会社 プラットホーム化マットレス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JP6912471B2 (ja) * 2016-06-30 2021-08-04 株式会社エアウィーヴ マットレス用芯材およびベッド用マットレス
CN106109139A (zh) * 2016-06-30 2016-11-16 江苏永发医用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压疮床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329081A (ja) 2005-12-02
JP4393269B2 (ja) 2010-01-06
CN1698499A (zh) 2005-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5095C (zh) 层叠床垫
US9668584B2 (en) Meditation support
CA2044355C (en) Mattress with removable insert
EP3459348B1 (en) Pet bed
JP2013031667A (ja) ストレッチ補助クッション
EP3386349B1 (en) Efficient mattress having low pressure and alignment
EP1803375B1 (en) Ergonomic mattress
US20070143927A1 (en) Cushion and method of evaluating the cushion
JP2007061295A (ja) マットレス
KR101931519B1 (ko) 척추 질환의 예방을 위한 좌석 장치
KR20220146309A (ko) 돌아 눕기 보조 패드 및 돌아 눕기 보조 매트리스
JP2006346218A (ja) 局部高さ調節機能付き敷き布団
US20090229055A1 (en) Ergonomic pillow for neck and upper shoulder muscle release
JP7411994B2 (ja) 腰枕および腰枕セット
CN201536846U (zh) 背靠垫板结构
CN208693140U (zh) 一种医用座厕保健软板
JP2005087239A (ja) マットレス
CN216220831U (zh) 禅修垫
KR200346110Y1 (ko) 둔부받침용 좌식 방석
WO2022244310A1 (ja)
KR20180089181A (ko) 허리받침쿠션
JP2006034413A (ja) マットレス
JP4486156B1 (ja) 整体用ブロック
WO2021167476A1 (en) Ergonomic hygienic pad
TWM403949U (en) Elastic mattress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