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68380C - 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68380C
CN100468380C CNB2006100873200A CN200610087320A CN100468380C CN 100468380 C CN100468380 C CN 100468380C CN B2006100873200 A CNB2006100873200 A CN B2006100873200A CN 200610087320 A CN200610087320 A CN 200610087320A CN 100468380 C CN100468380 C CN 10046838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length
block
card
variable mult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8732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86724A (zh
Inventor
曹会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tevi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tevi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tevi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tevi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61008732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68380C/zh
Publication of CN1010867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67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6838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6838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读卡设备使存储卡进入到旁置状态;当存储卡进入旁置状态后读卡设备通过向存储卡发送命令使存储卡进入传送状态;在传送状态中读卡设备通过命令设置多块数据传输的块数量;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在存储卡传输命令列表中添加可变长多块数据读命令和可变长多块数据写命令,当多块数据传输的块数量设置完毕后,通过上述添加的命令完成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的读写。本发明对数据的传输操作既灵活方便又提高了传输的效率。

Description

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存储卡数据传输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普通的存储卡如MMC/SD卡在与读卡设备间传输大量数据时,读卡设备和存储卡之间可以通过多块数据传输操作来完成,该数据传输操作包括多块数据读和多块数据写,其过程状态转换图如图1所示。如果读卡设备想要和存储卡完成大量的数据传输,可使存储卡进入到旁置状态110,当存储卡进入旁置状态110时读卡设备通过向存储卡发出CMD7命令120使存储卡进入传送状态130,在传送状态130中读卡设备可以通过CMD16命令140设置数据块长度,通过CMD23命令设置多块数据传输的数量,然后分别通过CMD18命令150和CMD25命令160完成多块数据读写操作。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出一旦通过CMD16命令140设定了数据块长度,在后续的多块传输过程中就只能以该数据长度来完成后续的数据传输。也就是说,普通的存储卡与读卡设备间传输大量数据只支持定长的多块数据传输。但是在具体的应用中(如网络应用),根据业务和应用的不同,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数据包的包长可能会有很大的变化,从应用层向数据链路层逐级将这些数据包写入存储卡中或从存储卡中读出需要事先将这些数据包拆分成等长的数据包,这样要读卡设备将这些数据拆分成等长的数据包需要完成大量的冗余操作,所以在对这些数据进行拆分和组装的过程中会降低读卡设备对数据的处理速度,同时操作也不是很灵活。
举例说明如下,如果要完成两个数据包传输,其中一个是64Byte长的小包,另一个是1514Byte长的大包,要将这两个数据包传输到存储卡中可按如下步骤进行:1)可使存储卡进入到旁置状态110;2)在传送状态130中读卡设备可以通过CMD16命令140设置数据块长度为512Byte;3)通过CMD23命令设置多块数据传输的数量为4;4)然后通过CMD25命令160完成多块数据写操作。如果将步骤2)中数据块长度定为1514Byte长的话,虽然可以通过两次块传输来完成数据的传送,但是每个数据块的长度都是1514Byte长,这样在整个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浪费了(1514-64)*8=11600个时钟周期。从上面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读卡设备要想将一个64Byte长的小包和一个1514Byte长的大包传给存储卡,需要事先将这两个数据包拆分成4个512Byte的数据块,然后才能进行传输;同理,再回传的过程中也要经历同样的过程,所以在对这些数据进行拆分和组装的过程中会降低对数据的处理速度;如果将块长度设置得较大又会因为浪费了传输的时钟周期而导致传输的速度大大下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对数据的传输操作既灵活方便又提高了传输的效率,适用于MMC卡或SD卡的数据传输。
本发明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读卡设备使存储卡进入到旁置状态;当存储卡进入旁置状态后读卡设备通过向存储卡发送命令使存储卡进入传送状态;在传送状态中读卡设备通过命令设置多块数据传输的块数量;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在存储卡传输命令列表中添加可变长多块数据读命令和可变长多块数据写命令,当多块数据传输的块数量设置完毕后,通过上述添加的命令完成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的读写;
在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读操作过程中,在读数据部分前面加入数据长度字段,这样,每块读数据分成数据长度和数据内容两个部分,其中数据长度表示该数据块的数据内容长度,数据内容表示该数据块实际传输的数据内容;
在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写操作过程中,在写数据部分前面加入数据长度字段,这样,每块写数据分成数据长度、数据内容和循环冗余码三个部分,其中数据长度表示该数据块的数据内容长度,数据内容表示该数据块实际传输的数据内容,循环冗余码部分表示对该块数据进行循环冗余码校验的值;
上述存储卡为MMC卡或SD卡。
按上述方案,可变长多块数据读命令和可变长多块数据写命令的命令格式如下表:
 
CMD索引 类型 参数 响应 缩写 命令描述
CMD21 adtc [31:0]数据地址 R1 READ_MULTIPLE_NO_LIMITED_BLOCK 从给定地址开始,从卡中读出多个可变长度的数据块
CMD22 adtc [31:0]数据地址 R1 WRITE_MULTIPLE_NO_LIMITED_BLOCK 从给定地址开始,向卡中写入多个可变长度的数据块
按上述方案,在1线传输模式,数据长度字段为32bit;在4线传输模式,数据长度字段为8bit;在8线传输模式,数据长度字段为4bit;其中,1、4、8线传输模式是指在传输数据时所用的不同的总线宽度。
按上述方案,如果读出的数据块个数达到了设置的多块数据的块数量或读卡设备发出停止命令,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读操作结束。
按上述方案,存储卡通过循环冗余码校验向读卡设备确认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存储卡将返回循环冗余码校验结果作为每条数据线上的循环冗余码状态令牌,如果发生传输错误,存储卡将返回一个负的循环冗余码状态‘101’;如果没有传输错误,存储卡将返回一个正的循环冗余码状态‘010’。
按上述方案,如果某个数据块的循环冗余码校验错误,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写操作结束。
按上述方案,当某个数据块的循环冗余码校验完毕后,如果写入的数据块个数达到了设置的多块数据的块数量或读卡设备发出停止命令,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写操作结束。
由于采用了上述处理步骤,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普通的存储卡与读卡设备间传输大量数据只支持定长的多块数据传输,针对这种实际情况,本发明在多块数据传输前不进行数据块长度的设置,而是在每块数据前面的固定字段中加入该数据块的长度信息,实现了可变长多块数据传输,这样对数据的传输操作既灵活方便又提高了传输的效率。
对比背景技术中的例子举例说明如下,如果要完成两个数据包传输,其中一个是64Byte长的小包,另一个是1514Byte长的大包,根据本发明,要将这两个数据包传输到存储卡中可按如下步骤进行:1)可使存储卡进入到旁置状态;2)然后通过CMD22命令完成可变长多块数据写操作。因为可变长多块数据写操作的块长度在数据块的开始部分且是可变的,所以我们选择第一个数据块长度为64Byte,第二数据块长度为1514Byte,并将这两个块长度分别在每块的数据字段前进行标识,这样对数据的传输操作变得灵活方便,同时也提高了传输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普通MMC存储卡与读卡设备数据传输过程状态转换图;
图2为本发明的存储卡与读卡设备数据传输过程状态转换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可变长多块数据读操作时序图;
图4是普通MMC存储卡的多块数据读操作时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可变长多块数据读操作停止时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可变长多块数据写操作时序图;
图7是普通MMC存储卡的多块数据写操作时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可变长多块数据写操作停止时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可变长多块数据读操作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可变长多块数据写操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过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的设计构思: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存储卡与读卡设备间传输大量数据,增加可变长的多块数据传输方式,即在多块数据传输前不进行数据块长度的设置,而是在每块数据前面的固定字段中加入该数据块的长度信息,表明该数据块的数据长度,以实现可变长多块数据传输。
为了实现上述设计构思,本发明在技术上作了一系列的改进,下面以MMC存储卡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但不限于MMC卡的具体命令、命令格式、响应、响应格式、状态指示和寄存器标志或MMC卡本身,也可以是MMC其它未用到的或已用到的采取复用方式的命令、命令格式、响应、响应格式、状态指示和寄存器标志或SD卡来实现)对本发明的技术要点进行描述:
1.在存储卡传输命令列表中添加CMD21(可变长多块数据读)和CMD22(可变长多块数据写)命令,具体的命令格式如表1:
 
CMD索引 类型 参数 响应 缩写 命令描述
CMD20 adtc [31:0]数据地址 R1 WRITE_DAT_UNTIL_Stop 从给定地址开始,向读卡设备写入数据流,直至收到Stop_TRANSMISSION命令
CMD21 adtc [31:0]数据地址 R1 READ_MULTIPLE_NO_LIMITED_BLOCK 从给定地址开始,从卡中读出多个可变长度的数据块
CMD22 adtc [31:0]数据地址 R1 WRITE_MULTIPLE_NO_LIMITED_BLOCK 从给定地址开始,向卡中写入多个可变长度的数据块
表1
2.存储卡与读卡设备数据传输过程状态转换:
如图2所示,步骤一:读卡设备使存储卡进入到旁置状态230;步骤二:读卡设备通过发送CMD7命令250使存储卡进入传送状态260;步骤三:在传送状态260中读卡设备可以通过CMD23命令240来设置多块数据传输的块数量;步骤四:通过CMD21命令210和CMD22命令220来完成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的读写。
3.可变长多块数据读写过程时序:
如图3所示为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读操作时序,如图5所示为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读操作停止时序。从图中可以看出,可变长多块数据读操作时序是在普通MMC卡的多块数据读操作时序(如图4所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具体过程是在普通MMC卡的多块数据读操作时序的读数据部分410前面加入数据长度310字段,这样,本发明的可变长多块数据读操作时序的读数据部分分成两个部分:数据长度310和数据内容320,其中数据长度字段表示该数据块的数据内容长度,数据内容表示该数据块实际传输的数据内容;在读数据的过程中,读卡设备如果发送CMD12停止命令510(如图5所示),之后存储卡必须停止向读卡设备发送数据,并且作出响应520。
在1线传输模式,数据长度字段为32bit;在4线传输模式,数据长度字段为8bit;在8线传输模式,数据长度字段为4bit。其中,1、4、8线传输模式是指在传输数据时所用的不同的总线宽度。数据长度字段用32bit表示,所以在1线传输模式,数据长度字段为32bit*1;数据长度字段用8bit表示,所以在4线传输模式,数据长度字段为8bit*4;数据长度字段用4bit表示,所以在8线传输模式:数据长度字段为4bit*8。以下举例说明数据总线宽度与本发明实现的关系:
比如:1)读卡设备从存储卡读64bit长的数据包,其数据内容为:01010101_01010101_01010101_01010101_01010101_01010101_01010101_01010101。
在1线传输模式下,其数据长度与数据内容的关系如表2:
Figure C200610087320D00091
表2
在4线传输模式下,其数据长度与数据内容的关系如表3:
Figure C200610087320D00092
表3
在8线传输模式下,其数据长度与数据内容的关系如表4:
Figure C200610087320D00093
表4
2)读卡设备从存储卡读32bit长的数据包,其数据内容为:10101010_10101010_10101010_10101010。
在1线传输模式下,其数据长度与数据内容的关系如表5:
表5
在4线传输模式下,其数据长度与数据内容的关系如表6:
Figure C200610087320D00102
表6
在8线传输模式下,其数据长度与数据内容的关系如表7:
Figure C200610087320D00103
表7
如图6所示为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写操作时序,如图8所示为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写操作停止时序。从图中可以看出,可变长多块数据写操作时序是在普通MMC卡的多块数据写操作时序(如图7所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具体过程是在普通MMC卡的多块数据写操作时序的写数据部分710前面加入数据长度610字段,这样,本发明的可变长多块数据写操作时序的写数据部分分成三个部分:数据长度610、数据内容620和CRC(Cyclic RedundancyCode,循环冗余码)630,其中数据长度表示该数据块的数据内容长度,数据内容表示该数据块实际传输的数据内容,CRC部分表示对该块数据进行CRC校验的值,存储卡通过CRC校验向读卡设备确认数据传输的正确性。数据内容后紧接着是CRC校验比特,存储卡将返回CRC校验结果640作为每条数据线上的CRC状态令牌。如果发生传输错误,存储卡将返回一个负的CRC状态‘101’;如果没有传输错误,存储卡将返回一个正的CRC状态‘010’;在写数据的过程中,读卡设备如果发送CMD12停止命令810(如图8所示),之后读卡设备必须停止向存储卡写数据,且存储卡要作出响应820。
在1线传输模式,数据长度字段为32bit;在4线传输模式,数据长度字段为8bit;在8线传输模式,数据长度字段为4bit。其中,1、4、8线传输模式是指在传输数据时所用的不同的总线宽度。数据长度字段用32bit表示,所以在1线传输模式,数据长度字段为32bit*1;数据长度字段用8bit表示,所以在4线传输模式,数据长度字段为8bit*4;数据长度字段用4bit表示,所以在8线传输模式:数据长度字段为4bit*8。
以下是完成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读写操作的详细流程:
1.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读操作
如图9所示,步骤一:通过CMD23命令设置数据块个数910;步骤二:发送可变长多块数据读CMD21命令920;步骤三:按可变长多块数据读操作时序(如图3)读取数据930;步骤四:判断可变长多块数据读操作是否结束940,其结束条件为:读出的数据块个数达到了设置的数据块个数或读卡设备发出CMD12停止命令(如图5),如果操作未结束返回步骤三,否则结束后返回。
2.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写操作
如图10所示,步骤一:通过CMD23命令设置数据块个数1010;步骤二:发送可变长多块数据写CMD22命令1020;步骤三:按可变长多块数据写操作时序(如图6)写入数据1030;步骤四:判断该数据块的CRC校验是否正确1040,如果正确进行步骤五,否则结束;步骤五:判断可变长多块数据写操作是否结束1050,其结束条件为:写入的数据块个数达到了设置的数据块个数或读卡设备发出CMD12停止命令(如图8),如果操作未结束返回步骤三,否则结束后返回。
注1:本发明时序图中用到的时序值如表8:
 
符号 最小 最大 单位
N<sub>CR</sub> 2 64 时钟周期
N<sub>AC</sub> 2 10*(TAAC*F<sub>OP</sub>+100*NSAC)<sup>1</sup> 时钟周期
N<sub>WR</sub> 2 - 时钟周期
N<sub>ST</sub> 2 2 时钟周期
N<sub>BL</sub> 2 5 时钟周期
表8
其中,FOP是读卡设备用于读操作的存储卡时钟频率。下面是一个计算的例子:
TAAC的CSD(特定卡数据寄存器,提供了有关如何存取卡内容的信息)值为0x26,等于1.5mSec;NSAC的CSD值为0;主机频率FOP为10MHz;则:
NAC=10×(1.5×10-3×10×106+0)=150,000时钟周期。
本发明时序图中的缩写形式如表9:
 
S 起始比特(=‘0’)
T 传送比特(主机=‘1’,卡=‘0’)
P 一个周期上拉(=‘1’)
E 结束比特(=‘1’)
Z 高阻抗状态
表9
注2:本发明为了叙述上的方便引用了《多媒体卡体统规范4.1版》中相应的CMD7、CMD12、CMD16、CMD18、CMD23、CMD25命令,其命令的基本格式如表10所示,其命令的表述如表11所示,其他细节请参阅《多媒体卡体统规范4.1版》。
 
比特位置 47 46 [45:40] [39:8] [7:1] 0
宽度(比特) 1 1 6 32 7 1
值描述 ‘0’起始比特 ‘1’传输比特 X命令索引 X参数 XCRC7 ‘1’结束比特
表10
 
CMD索引 类型 参数 响应 缩写 命令描述
CMD7 ac [31:16]RCA[15:0]填充比特 R1b<sup>1</sup> SELECT/DESELECT_CARD 在旁置和传输状态之间或者编程和断开连接状态之间锁定卡的命令。在这两种情况下卡被自己的相对地址被选中,任何其它地址可取消选定,地址0可取消选定。   
CMD12 ac [31:0]填充比特       R1b Stop_TRANSMISSION 强制卡停止传输
CMD16 ac [31:0]块长度         R1 SET_BLOCKLEN 为以后的块命令(读和写)设置块长度(以字节为单位),默认的块长度在CSD中指定。
CMD18 adtc [31:0]数据地址 R1 READ_MULTIPLE_BLOCK           从卡到主机连续传送数据块直至收到停止命令或者所请求的数据块传送完毕。    
CMD23 ac [31:16]置为0[15:0]块数量         R1 SET_BLOCK_COUNT 定义了即将执行的多个块的读或写命令中所要传送的块的数量。如果参数全为0,则接下来的读/写操作是无限制的      
CMD25 adtc [31:0]数据地址 R1 WRITE_MULTIPLE_BLOCK          连续写入数据块直至收到Stop_TRANSMISSION命令或所请求的数据块全部接收到
表11

Claims (7)

1、一种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读卡设备使存储卡进入到旁置状态;当存储卡进入旁置状态后读卡设备通过向存储卡发送命令使存储卡进入传送状态;在传送状态中读卡设备通过命令设置多块数据传输的块数量;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存储卡传输命令列表中添加可变长多块数据读命令和可变长多块数据写命令,当多块数据传输的块数量设置完毕后,通过上述添加的命令完成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的读写;
在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读操作过程中,在读数据部分前面加入数据长度字段,这样,每块读数据分成数据长度和数据内容两个部分,其中数据长度表示该数据块的数据内容长度,数据内容表示该数据块实际传输的数据内容;
在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写操作过程中,在写数据部分前面加入数据长度字段,这样,每块写数据分成数据长度、数据内容和循环冗余码三个部分,其中数据长度表示该数据块的数据内容长度,数据内容表示该数据块实际传输的数据内容,循环冗余码部分表示对该块数据进行循环冗余码校验的值;
上述存储卡为MMC卡或SD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可变长多块数据读命令和可变长多块数据写命令的命令格式如下表:
  CMD索引 类型 参数 响应 缩写 命令描述 CMD21 adtc [31:0]数据地址 R1 READ_MULTIPLE_NO_LIMITED_BLOCK 从给定地址开始,从卡中读出多个可变长度的数据块 CMD22 adtc [31:0]数据地址 R1 WRITE_MULTIPLE_NO_LIMITED_BLOCK 从给定地址开始,向卡中写入多个可变长度的数据块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1线传输模式,数据长度字段为32bit;在4线传输模式,数据长度字段为8bit;在8线传输模式,数据长度字段为4bit;其中,1、4、8线传输模式是指在传输数据时所用的不同的总线宽度。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读出的数据块个数达到了设置的多块数据的块数量或读卡设备发出停止命令,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读操作结束。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存储卡通过循环冗余码校验向读卡设备确认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存储卡将返回循环冗余码校验结果作为每条数据线上的循环冗余码状态令牌,如果发生传输错误,存储卡将返回一个负的循环冗余码状态‘101’;如果没有传输错误,存储卡将返回一个正的循环冗余码状态‘01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某个数据块的循环冗余码校验错误,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写操作结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某个数据块的循环冗余码校验完毕后,如果写入的数据块个数达到了设置的多块数据的块数量或读卡设备发出停止命令,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写操作结束。
CNB2006100873200A 2006-06-07 2006-06-07 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传输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8380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873200A CN100468380C (zh) 2006-06-07 2006-06-07 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传输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873200A CN100468380C (zh) 2006-06-07 2006-06-07 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传输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86724A CN101086724A (zh) 2007-12-12
CN100468380C true CN100468380C (zh) 2009-03-11

Family

ID=38937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8732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8380C (zh) 2006-06-07 2006-06-07 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6838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7260B (zh) * 2013-12-26 2018-05-29 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解压缩方法、装置以及扫描系统
CN104317836B (zh) * 2014-10-10 2018-03-27 山东中创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批量生成数据文件的方法及装置
CN109992542B (zh) * 2017-12-29 2021-11-30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搬运方法、相关产品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GB2585260B (en) 2019-12-27 2021-08-04 Imagination Tech Lt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toring variable length data blocks in memory
CN116802599A (zh) * 2021-03-30 2023-09-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存储方法及存储控制器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SPI协议的MMC 卡读写机制的实现. 周煜,付宇卓.计算机仿真,第22卷第1期. 2005
基于SPI协议的MMC 卡读写机制的实现. 周煜,付宇卓.计算机仿真,第22卷第1期. 2005 *
嵌入式Linux下的MMC/SD卡的原理及实现. 纪竞舟,付宇卓.计算机仿真,第22卷第1期. 2005
嵌入式Linux下的MMC/SD卡的原理及实现. 纪竞舟,付宇卓.计算机仿真,第22卷第1期. 200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86724A (zh) 2007-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68380C (zh) 存储卡可变长多块数据传输方法
CN101325090B (zh) 通过使循环冗余码线路相对于数据线路偏移改善等待时间
CN101162449B (zh) Nand flash控制器及其与nand flash芯片的数据交互方法
CN102147778B (zh) 基于半双工串行总线的数据传输系统及传输控制方法
CN1993687B (zh) 用于控制数据访问的消息管理器和方法以及通信组件
CN100437456C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主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1374082A (zh) 一种单总线传感器网络协议
CN101124552A (zh) 用于存储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CN104038450B (zh) 基于pcie总线的报文传输方法与装置
CN104428836A (zh) 环形拓扑状态指示
CN109471824A (zh) 基于axi总线的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5207794A (zh) 统计计数设备及其实现方法、具有统计计数设备的系统
CN107703815A (zh) 循环地址式三线spi通讯系统
CN102591812A (zh) 计算机系统的操作方法
CN100498753C (zh) 通过i2c接口访问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内部存储器的方法
CN101261611A (zh) 一种外围设备间的数据传输装置和传输方法
CN108322482A (zh) 一种协议转换的方法及装置
US20050144339A1 (en) Speculative processing of transaction layer packets
CN101594305B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EP1253520A2 (en) Apparatus for issuing command for high-speed serial interface
CN107832249A (zh) 三线实现和带有spi接口外设进行通讯的系统及方法
CN113169811B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矩阵存储器
CN100358320C (zh) 一种数据包存储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8920299A (zh) 储存媒体
CN102142093A (zh) 一种存储卡操作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CHINA PUT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CHINA PUT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two, 6 North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Haidian

Patentee after: Putian IT Tech Inst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two, 2 street,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Putian Ins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CHINA POTEVIO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PUTIAN IT TECH INS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91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917

Address after: 100080, No. two, 2 street, Zhongguanc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China Potevio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0 Beijing, Haidian, North Street, No. two, No. 6, No.

Patentee before: Putian IT Tech Inst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PUTIAN IT TECH INS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HINA POTEVIO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120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1202

Address after: 100080 Beijing, Haidian, North Street, No. two, No. 6, No.

Patentee after: Putian IT Tech Inst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0, No. two, 2 street, Zhongguanc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China Potevio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11

Termination date: 2015060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