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66039C - 等离子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66039C
CN100466039C CNB2005101140698A CN200510114069A CN100466039C CN 100466039 C CN100466039 C CN 100466039C CN B2005101140698 A CNB2005101140698 A CN B2005101140698A CN 200510114069 A CN200510114069 A CN 200510114069A CN 100466039 C CN100466039 C CN 10046603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area
zone
predetermined distance
plasmia indic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11406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63818A (zh
Inventor
李鹏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763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638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6603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6603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22Electrodes, e.g. special shape, material or configuration
    • H01J11/24Sustain electrodes or scan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22Electrodes, e.g. special shape, material or configuration
    • H01J11/32Disposition of the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10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 H01J11/12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with main electrodes provided on both sides of the discharge sp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22Electrodes
    • H01J2211/32Disposition of the electrodes
    • H01J2211/323Mutual disposition of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面板优选地减少面板的显示区域上的亮度差异。通过至少下列二者之一来实现亮度差异的减少:改变在面板的不同区域中相应的扫描/维持电极对的相应扫描电极或相应维持电极之间的距离,或改变扫描/维持电极对的扫描和维持电极之间的间隙。

Description

等离子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本申请要求与2004年10月18日在韩国提交的专利申请No.10-2004-0083311的优先权,将其全部内容包括在此并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且更为具体的说,涉及等离子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通常,等离子显示面板是包括上基片、下基片和在上基片和下基片之间制造的阻挡条的显示设备。每个单元主要填充有比如Ne、He或Ne+He的惰性气体,且还包括惰性气体,比如少量氙。在通过施加高频电压放电的情况下,惰性气体产生紫外线(优选真空紫外线),由此通过在下基片和/或阻挡条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以实现图像。这种等离子显示面板相对薄且重量轻,相比CRT或LCD,优选地作为下一代显示设备。
图1是示出了等离子显示面板的电极布置的结构视图。如图所示,等离子显示面板的电极布置包括多个扫描电极Y1到Yn和多个维持电极Z1到Zn,其一一分别配对。从扫描电极焊盘21和维持电极焊盘22且在上基片100上生成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通过上基片100在多个扫描电极之间的距离均匀地维持在误差范围内,且通过上基片100在多个维持电极之间的距离均匀地维持在误差范围内。另外,在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之间的距离维持均匀一致。
在具有这种电极结构的等离子显示面板中,在放电单元中的电极结构如图2所示。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放电单元中的电极结构包括分别在上基片上,在放电单元的两侧形成的扫描电极101和维持电极102的总线电极b,以及分别在形成每个总线电极b的两侧上形成的扫描电极101和维持电极102的透明电极a,使得它们彼此相对,同时使放电单元的中心在它们之间。
在下基片上相应的寻址电极与在每个放电单元中的总线电极b和透明电极a交叉。虽然没有示出,在放电单元中单元具有荧光材料,用于在单元放电的情况下发射R、G和B光线。
在具有放电单元中的这种电极结构的等离子显示面板中,如果将相应的电压提供到单元中的扫描电极101和维持电极102的相应的透明电极a和相应的寻址电极,在单元中发生放电,且荧光材料发射光线,由此显示图像。
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每个区段中的亮度特性如图3所示。如果将相应的信号,也就是,180V,1.14A的信号,加到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的每一个,区段A1到A5展示出159.2的平均亮度,区段A6到A10展示出156.2的平均亮度,区段A11到A15展示出153的平均亮度,区段A16到A20展示出157.4的平均亮度,且区段A21到A25展示出160.8的平均亮度。换句话说,如果将相同的信号加到在等离子显示面板中形成的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等离子显示面板的上基片100中的每个区段展示出不同亮度。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和缺点。
本发明提供了优选地减少等离子显示面板的亮度差异的等离子显示面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等离子显示面板包括上基片、在上基片上形成的多个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且其特征在于将上基片垂直划分为上区段、中心区段和下区段,使得位于上基片的中心区段中在相邻的扫描电极之间的距离和在相邻维持电极之间的距离不同于位于上基片的上区段或下区段中在扫描电极之间和在维持电极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等离子显示面板包括上基片、在上基片上形成的多个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且其特征在于将上基片垂直划分为上区段、中心区段和下区段,使得位于上基片的中心区段中在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之间的距离不同于位于上基片的上区段或下区段中在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等离子显示面板包括上基片、在上基片上分别由透明电极和总线电极组成的多个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且其特征在于将上基片垂直划分为为上区段、中心区段和下区段,使得在位于上基片的中心区段中在扫描电极的透明电极和维持电极的透明电极之间的距离不同于位于上基片的上区段或下区段中在扫描电极的透明电极和维持电极的透明电极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等离子显示面板包括上基片、在上基片上形成的多个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且其特征在于将上基片垂直划分为上区段、中心区段和下区段,使得位于上基片的中心区段中在相邻的扫描电极之间的距离和在相邻维持电极之间的距离不同于位于上基片的上区段或下区段中在扫描电极之间和在维持电极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基片的中心区段被设置为在从上基片的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的中心线垂直方向上上基片的整个垂直平面的10%。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位于上基片的中心区段中在相邻的扫描电极之间和在相邻的维持电极之间的距离被定义为小于位于上基片的上区段或下区段中在扫描电极之间和在维持电极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基片被垂直地划分为分别具有相同长度的上区段、中心区段和下区段,在每个区段中包括的扫描电极之间和维持电极之间的每个距离分别相同。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基片被垂直地划分为分别具有相同长度的上区段、中心区段和下区段,且包括在上基片的每个区段中的扫描电极之间和维持电极之间的每个距离,随着其从上基片的中心区段逐渐前进到上基片或下基片中,分别以恒定量增加。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分别仅由总线电极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等离子显示面板包括上基片、在上基片上形成的多个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且其特征在于将上基片垂直划分为上区段、中心区段和下区段,使得位于上基片的中心区段中在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之间的距离不同于位于上基片的上区段或下区段中在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基片的中心区段被设置为在从上基片的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的中心线垂直方向上上基片的整个垂直平面的10%。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位于上基片的中心区段中在相邻的扫描电极之间和在相邻的维持电极之间的距离被定义为小于位于上基片的上区段或下区段中在扫描电极之间和在维持电极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基片被垂直地划分为分别具有相同长度的上区段、中心区段和下区段,包括在每个区段中的扫描电极之间和维持电极之间的每个距离分别相同。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基片被垂直地划分为分别具有相同长度的上区段、中心区段和下区段,且在上基片的每个区段中包括的扫描电极之间和维持电极之间的每个距离,随着其从上基片的中心区段逐渐前进到上基片或下基片中,分别以恒定量增加。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分别仅由总线电极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等离子显示面板包括上基片、在上基片上分别由透明电极和总线电极组成的多个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且其特征在于将上基片垂直划分为上区段、中心区段和下区段,使得位于上基片的中心区段中的扫描电极的透明电极和维持电极的透明电极之间的距离不同于位于上基片的上区段或下区段中在扫描电极的透明电极和维持电极的透明电极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基片的中心区段被设置为在从上基片的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的中心线垂直方向上上基片的整个垂直平面的10%。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位于上基片的中心区段中在相邻的扫描电极之间和在相邻的维持电极之间的距离被定义为小于位于上基片的上区段或下区段中在扫描电极之间和在维持电极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基片被垂直地划分为分别具有相同长度的上区段、中心区段和下区段,在每个区段中包括的扫描电极之间和维持电极之间的每个距离分别相同。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基片被垂直地划分为分别具有相同长度的上区段、中心区段和下区段,且在上基片的每个区段中包括的扫描电极之间和维持电极之间的每个距离,随着其从上基片的中心区段逐渐前进到上基片或下基片中,分别以恒定量增加。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分别仅由总线电极构成。
通过一等离子显示面板能够部分地或整体地实现该目的,该等离子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成对电极,每个成对电极包括在第一方向的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多个寻址电极,其在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和多个单元,每个单元在相应的成对电极和寻址电极的交叉点或其附近形成,其中该多个单元被划分为多个区域,其中,该多个区域包括上区域、下区域和在其间的中心区域,每个区域包括至少两个成对电极,使得该至少两个成对电极包括第一和第二对,且在第一对的扫描电极和第二对的扫描电极之间、或在第一对的维持电极和第二对的维持电极之间、或在第二方向的单元之间形成规定距离,其中至少一个区域的规定距离不同于至少一个其它区域的规定距离,其中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包括透明电极和总线电极,并且中心区域中的每个单元中的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的透明电极之间的间隙小于上区域或下区域的每个单元中的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的透明电极之间的间隙。
通过一等离子显示面板能够部分地或整体地实现该目的,该等离子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扫描电极,其以第一方向布置;和多个维持电极,其以第一方向布置,该多个扫描电极和多个维持电极形成多个电极对,且每个电极对的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由规定距离的间隙隔开,其中该多个电极对分布在多个区域之间,其中,该多个区域包括上区域、下区域和在其间的中心区域,每个区域具有至少一个电极对,且至少一个区域的规定距离不同于至少一个其它区域的规定距离,其中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包括透明电极和总线电极,并且中心区域中的每个电极对中的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的透明电极之间的间隙小于上区域或下区域的每个电极对中的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的透明电极之间的间隙。
通过一制造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方法能够部分地或整体地实现该目的,该方法包括:提供具有多个成对电极的上基片,每个成对电极包括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提供具有多个寻址电极和多个阻挡条的下基片,每个放电单元被形成在相应的成对电极和寻址电极的交叉点或其附近,其中至少下列情况之一:(a)该多个单元被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包括至少两个成对电极使得该至少两个成对电极包括第一和第二对,且在第一对的扫描电极和第二对的扫描电极之间、或第一对的维持电极和第二对的维持电极之间、或在第二方向的单元之间形成规定距离,并且至少一个区域的规定距离不同于至少一个其它区域的规定距离,或(b)成对电极的扫描电极和成对电极的维持电极由规定距离的间隙隔开,多个成对电极分布在多个区域之间,每个区域具有至少一个成对电极,且该至少一个区域的规定距离不同于至少一个其它区域的规定距离。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的和特征将在随后的说明中部分地描述,经过以下检验或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学习,上述优点、目的和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可以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部分,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等离子显示面板的电极布置的结构图;
图2是示出了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放电单元中的电极结构的视图;
图3是说明在作为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显示平面的上基片中展示出的亮度特性的视图;
图4是示出了等离子显示面板的结构的视图;
图5A是说明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等离子显示面板的电极布置的结构图;
图5B-5D说明了图5A的细节;
图5E是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另一电极布置的结构图;
图6是说明了具有图5A或图5E的电极结构的等离子显示面板中每一个区域的亮度特性的视图;
图7是示出了在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放电单元中的电极结构的视图;
图8是说明了在具有图7的电极结构的等离子显示面板中每个区域的亮度特性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结构图。上基片100用作其上显示图像的显示平面,且下基片110作用背平面。上基片100和下基片以预定距离平行组合。
上基片100包括成对的扫描电极101和维持电极102,也就是,成对的扫描电极101和维持电极102,其具有由透明ITO(铟锡氧化物)材料制成的透明电极101a和102a以及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总线电极101b和102b,用于引起单元中的放电并且维持单元中的放电。扫描电极101和维持电极102覆盖有用于限制放电电流和用于使电极对绝缘的介质层103,和在介质层103上用于改进放电条件的氧化镁(MgO)的保护层104。可以意识到,可以使用一种绝缘材料来代替介质层和保护层。
下基片110包括平行布置的条形(或井形(well shape))的阻挡条111,其用于产生多个放电空间,也就是,放电单元。另外,平行于阻挡条111平行布置多个寻址电极112。下基片110被覆盖有基于单元放电而发射可见光以显示图像的R、G、B荧光物质。在寻址电极112和荧光物质113之间设置介质114,用于保护寻址电极112并将从荧光物质发射的可见光反射到上基片100。在可供选择的实施例中,除了在寻址电极的方向的阻挡条,还能够在扫描/维持电极的方向形成阻挡条。等离子显示面板可以具有以三角形形状形成的R、G、B单元,而不是行形状的R、G、B单元。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
图5A是说明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等离子显示面板的电极布置的结构图。如图中所示,上基片10上,多个扫描电极Y1到Yn和维持电极Z1到Zn分别成对且被布置在放电单元中。扫描电极起始于电极焊盘51或从扫描驱动器(没有示出)提供扫描电极。维持电极起始于电极焊盘52或从维持驱动器(没有示出)提供维持电极。因为电极焊盘和/或驱动器的细节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熟知的,省略这种描述。
上基片100优选地被划分或分类为:上区域,包括区域S1和S2,例如,区段A1-A10;中心区域,包括区域S3,例如,区段A11-A15;和下区域,包括区域S4和S5,例如区段A16-A25。如图所示,位于中心区段的电极对的扫描电极之间的距离d或电极对的维持电极之间的距离d不同于位于下区域或上区域的电极对的扫描电极之间的距离(d+Δd或d+2Δd)或电极对的维持电极之间的距离(d+Δd或d+2Δd)。优选地,位于中心区段的扫描电极之间或维持电极之间的距离小于位于下区域和/或上区域的扫描电极之间或维持电极之间的距离。
应该注意到,在扫描电极之间和在维持电极之间的距离指的是在相邻电极对的扫描电极之间或在相邻电极对的维持电极之间的距离,如图5B-5C所示。可作为选择的,距离可以被定义为在相邻列单元之间的距离,如图5D所示。虽然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优选地由透明电极和总线电极组成,扫描电极或维持电极也可以是单一的透明电极或单一的总线电极以减少材料成本和/或单元大小。
因为位于中心区域的扫描电极之间或维持电极之间的距离小于位于下区域或上区域的扫描电极之间或维持电极之间的距离,所以在面板的中心区段相比在上区段和下区段中提供更大的放电或更亮的发光。
图5A示出了本发明的新颖的和非显而易见的方面。虽然对于上、中心和下区段示出了两个电极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每一区段分类和/或划分中的电极对的数目是基于分辨率的。例如,如果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水平分辨率是480,其中优选地具有480个电极对,也就是,Y1Z1到Y480Z480,规定数目的电极对被分来为上、中心和下区域。在其中每个区域中有多个电极对的情况,在电极对的下列电极之间或列方向的单元之间测量在扫描电极或维持电极之间的距离(d、d+Δd、d+2Δd等):
(a)在扫描电极Yn和扫描电极Y(n+1)之间的距离,其中n=1,3,5,7,9等(奇数);或
(b)在维持电极Zn和维持电极Z(n+1)之间的距离,其中n=1,3,5,7,9等;或
(c)在列方向上在行单元Cn和C(n+1)之间的距离,其中n=1,3,5,7,9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电极对或单元的标记是任意的。如果将第一电极对Y1Z1标记为Y0Z0,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理解n=0,2,4,6,8等(偶数)。
图5E说明了图5A的实施例的变化。在该变化实施例中,在每个区域中存在多个电极对的情况,在电极对的下列电极之间或列方向的单元之间测量扫描电极或维持电极之间的距离(d、d+Δd、d+2Δd等):
(1)在扫描电极Yn和Y(n+1)之间的距离,其中n=1,2,3,4,5,6,7等;或
(2)在维持电极Zn和Z(n+1)之间的距离,其中n=1,2,3,4,5,6,7等;或
(3)在列方向上单元Cn和C(n+1)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其中n=1,2,3,4,5,6,7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电极对或行单元的标记是任意的。如果将第一电极对Y1Z1标记为Y0Z0,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理解n=0,1,2,3,4,5,6,7等。另外,图5B-5D的细节可应用于该实施例。
虽然优选地上基片的中心区段的大小或面积被设置为等于上基片的上区段和下区段的,以促进生产上基片上电极的过程,上基片的中心区域被设置为在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的中心线的向上和向下方向上上基片的整个垂直平面的至少10%,以使得能够如上所述地调整扫描电极之间和维持电极之间的每一距离。例如,如果存在480个电极对,在区段A11-A15的中心区域设置至少48个电极对。这是易于根据等离子面板设备的分辨率调整的。
这是为了降低在上基片上呈现出的亮度差异。就是说,如果上基片的中心区段被设置为大于从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的中心线向上和向下方向上上基片的整个垂直平面的至少10%,使得能够如上所述地调整扫描电极之间和维持电极之间的每一距离,那么上区段和下区域可以展示出比中心区域更好的亮度特性,其导致总体上均匀一致的亮度。
在两个实施例中,位于上基片的上区段、中心区段和下区段的每一个中的扫描电极之间和维持电极之间的距离优选不同。图5A和5E,在区段A1-A5和区段A6-A10的上区域中和在A16-20和区段A21-A25的下区域中的扫描电极之间和维持电极之间的距离,从位于区段A11-A15的中心区域的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线的中心线增加Δd(距离d的若干分之一)。
例如,在位于上基片100的包括区段A11-A15的中心区域S3上的两个扫描电极或两个维持电极之间的每一距离都是d。在位于中心区域S3之下和/或之上,也就是,包括区段A16-A20的区域S4和/或包括区段A6-A10的区域S2的扫描电极之间和维持电极之间的每一距离都是d+Δd。进一步地,在包括区段A1-A5的区域S1和/或包括区段A21-A25的区域S5中扫描电极或维持电极之间的每一距离都是d+2Δd,其比在先前的上区域和/或下区域之间的距离大Δd。
虽然没有示出,如果在区段A1-A5之上和/或在区段A21-A25之下设置另外的上区域和/或下区域,该另外的区域优选地包括距离d+3Δd,且之后距离d+4Δd。在中心区段之上和/或之下的区段的数目取决于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大小和/或亮度特性。根据区段的数目,距离能增加mΔd,其中m=1到8,但是优选地m不大于4。
在说明的实施例中,优选地在中心区域之上和之下的区域数目相等,但是并不绝对需要这种区域数目相同。例如,在中心区域之上的区域可以比在中心区域之下的区域的数目多,例如,虽然上区段的大小和/或面积等于下区域,但是上区域可以比下区域的划分数目更多或更少。
另外,图5A和5E说明了在大小和/或面积上相同的区域。但是,因为每个区域不需要在大小和/或面积上相同,这个说明是示例性的。例如,中心区域(A11-A15)的大小/面积可以小于或大于上区域(A6-A10或A1-A5)的大小/面积和/或下区域(A16-A20或A21-A25)的大小/面积。可作为选择的或另外,上区域(A6-A10)的大小/面积可以小于或大于下区域(A16-A20)的大小/面积,在该情况中,上区域(A1-A5)的大小/面积相对大于或小于下区域(A21-A25)的大小/面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基于本公开可以容易地理解其它变化。
图5A和5E还说明了均匀一致增加的Δd,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和下区域中均匀一致增加。例如,上区域可以以2Δd的增量增加,而下区域以Δd的增量增加,或者反之亦然。可作为选择地,和/或另外地,在区域S4(A16-A20)中的距离可以是d+Δd而在区域S5(A21-A25)中的距离可以是d+3Δd,然而上区域S1和S2中的距离均匀一致地增加。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基于本公开可以容易地理解其它变化。
图6说明了如果将180V、1.14A的信号加到每个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在具有如图5A或5E所示的这种电极结构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每个区段中展示出的亮度特性。上基片的包括A1到A5的区域S1展示出156的平均亮度,包括A6到A10的区域S2展示出156.2的平均亮度,包括A11到A15的区域S3展示出157的平均亮度,包括A16到A20的区域S4展示出156.6的平均亮度,而包括A21到A25的区域S5展示出156.6的平均亮度。
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在上基片的垂直方向展示出在相对较小的误差范围内的基本上恒定的亮度。因此,可以减少等离子显示面板中的垂直亮度差异。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
图7是示出了在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放电单元中的电极结构的图。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放电单元中的电极结构被划分为类似于图5A和5E的区域S1-S5。但是,这个实施例可以与先前实施例的距离d的改变一起使用,或分开使用,其中距离在区域S1-S5中保持恒定。
电极对的扫描电极101和维持电极102包括透明电极a和总线电极b。在位于中心区域S3的放电单元80中扫描电极101和维持电极102的透明电极之间的距离跨度或间隙g不同于,例如,小于在位于下区域S1、S2或上区域S4、S5上的放电单元81或82中的扫描电极101和维持电极102的透明电极之间的距离跨度或间隙,例如,g+xΔg,其中,Δg是间隙g的若干分之一,且x在1到8之间,但是优选地不大于4。
虽然优选地上基片的中心区段的大小或面积被设置等于上基片的上区段和下区段的大小或面积,以有利于在上基片上生产电极的过程,将上基片的中心区域设置为从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的中心线在向上和向下方向上上基片的整个垂直平面的至少10%,使得可以如上所述调整在扫描电极和在维持电极之间的每个距离。例如,如果存在480个电极对,在区段的中心区域A11-A15中提供至少48个电极对。这是可以基于等离子面板设备的分辨率来容易地调整的。在这个实施例中,对于具有480分辨率的等离子面板设备,g优选地是60微米(μm)且Δg优选地是10-20μm。
虽然没有示出,如果在区段A1-A5之上和/或在区段A21-A25之下设置另外的上区域和/或下区域,另外的区域优选地包括距离g+3Δg,并且之后距离g+4Δg。在中心区段之上和/或之下的区段的数目取决于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大小和/或亮度特性。
在说明的实施例中,优选地在中心区域之上和之下的区域数目相等,但是不绝对需要这种区域数目相同。例如,在中心区域之上的区域可以比在中心区域之下的区域的数目多,例如,虽然上区段的大小和/或面积可以等于下区域,上区域也可以比下区域的划分数目更多或更少。
类似于对于图5A和5E的描述,每个区域不需要在大小和/或面积上相同。例如,中心区域(A11-A15)的大小/面积可以小于或大于上区域(A6-A10或A1-A5)的大小/面积和/或下区域(A16-A20或A21-A25)的大小/面积。作为选择的或另外的,上区域(A6-A10)的大小/面积可以小于或大于下区域(A16-A20)的大小/面积,在该情况中,上区域(A1-A5)的大小/面积相对大于或小于下区域(A21-A25)的大小/面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基于本公开可以容易地理解其它变化。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和下区域中增量相同。例如,上区域的间隙可以以2Δd的增量增加,而下区域的间隙以Δd的增量增加,或者反之亦然。作为选择地,和/或另外的,在区域S4(A16-A20)中的间隙可以是d+Δd而在区域S5(A21-A25)中的间隙可以是d+3Δd,然而上区域S1和S2中的距离均匀一致地增加。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基于本公开可以容易地理解其它变化。
根据该实施例的放电单元中具有该电极结构的等离子显示面板优选地减少等离子显示面板中的垂直亮度差异,因为对于中心区域透明电极之间的间隙相对小。因此,在位于上基片的中心区域的放电单元中,通过施加相同信号产生的发射量相对大。
图8是示出了如果将相同的信号,也就是,180V、1.14A的信号加到每个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时,具有图7的电极结构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每个区段中亮度特性的视图。上基片的包括A1到A5的区域S1展示出156.8的平均亮度,包括A6到A10的区域S2展示出157.4的平均亮度,包括A11到A15的区域S3展示出157.6的平均亮度,包括A16到A20的区域S4展示出156.6的平均亮度,且包括A21到A25的区域S5展示出156.8的平均亮度。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基本上在上基片的所有垂直区域展示出具有相对小的误差范围的恒定亮度。
因为在中心区域中包括的放电单元中的透明电极之间的间隙或距离跨度相对小,且透明电极的总面积相对大,使得通过施加相同信号而产生的发射量在中心区域中相对大,在具有放电单元中的这种电极结构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减少等离子显示面板中的垂直亮度差值。虽然因为扫描/维持电极对的长度在上和下区域中相比中心区域更长的缘故扫描/维持电极对的电感不同,这种亮度差异的减少是可能的。
前面所述的实施例和优点仅是示范性的,不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公开的内容可应用于其他类型的装置。本发明的说明书是说明性的,并不限制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动都是显而易见的。在权利要求书中,装置加功能的句子意在包含在此所描述的实现所引用的功能的结构。不仅是结构的等效物,也包括等效的结构。

Claims (16)

1.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其包括:
多个成对电极,每个成对电极包括在第一方向的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
多个寻址电极,其在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和
多个单元,每个单元在相应的成对电极和寻址电极的交叉点或其附近形成,其中
该多个单元被划分为多个区域,其中,该多个区域包括上区域、下区域和在其间的中心区域,每个区域包括至少两个成对电极,使得该至少两个成对电极包括第一和第二对,且在第一对的扫描电极和第二对的扫描电极之间、或在第一对的维持电极和第二对的维持电极之间、或在第二方向的单元之间形成规定距离,其中
至少一个区域的规定距离不同于至少一个其它区域的规定距离,其中该扫描电极和该维持电极包括透明电极和总线电极,并且中心区域中的每个单元中的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的透明电极之间的间隙小于上区域或下区域的每个单元中的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的透明电极之间的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该中心区域是总显示区域的至少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该上区域、下区域和中心区域具有相同的面积或大小,或该上和下区域相比中心区域具有不同的面积或大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该中心区域的规定距离小于上区域或下区域的至少一个的规定距离,和/或上区域的规定距离小于或大于下区域的规定距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该上区域包括多个第一区域,而下区域包括多个第二区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和第二区域的数目相同或不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该规定距离从与中心区域相邻的第一区域到离中心区域最远的第一区域均匀地增加,或规定距离从与中心区域相邻的第一区域到离中心区域最远的第一区域不均匀地增加。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该规定距离从与中心区域相邻的第二区域到离中心区域最远的第二区域均匀地增加,或规定距离从与中心区域相邻的第二区域到离中心区域最远的第二区域不均匀地增加。
9.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其包括:
多个扫描电极,其以第一方向布置;和
多个维持电极,其以第一方向布置,该多个扫描电极和多个维持电极形成多个电极对,并且每个电极对的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由规定距离的间隙隔开,其中
该多个电极对分布在多个区域之间,其中该多个区域包括上区域、下区域和在其间的中心区域,每个区域具有至少一个电极对,并且
至少一个区域的规定距离不同于至少一个其它区域的规定距离,其中该扫描电极和该维持电极包括透明电极和总线电极,并且中心区域中的每个电极对中的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的透明电极之间的间隙小于上区域或下区域的每个电极对中的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的透明电极之间的间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该中心区域是总显示区域的至少10%。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该上区域、下区域和中心区域具有相同的面积或大小,或该上和下区域相比中心区域具有不同的面积或大小。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该中心区域的规定距离小于上区域或下区域的至少一个的规定距离,和/或上区域的规定距离小于或大于下区域的规定距离。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该上区域包括多个第一区域,而下区域包括多个第二区域。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和第二区域的数目相同或不同。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该规定距离从与中心区域相邻的第一区域到离中心区域最远的第一区域均匀地增加,或规定距离从与中心区域相邻的第一区域到离中心区域最远的第一区域不均匀地增加。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该规定距离从与中心区域相邻的第二区域到离中心区域最远的第二区域均匀地增加,或规定距离从与中心区域相邻的第二区域到离中心区域最远的第二区域不均匀地增加。
CNB2005101140698A 2004-10-18 2005-10-18 等离子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603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40083311A KR20060034156A (ko) 2004-10-18 2004-10-18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20040083311 2004-10-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63818A CN1763818A (zh) 2006-04-26
CN100466039C true CN100466039C (zh) 2009-03-04

Family

ID=35744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1406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6039C (zh) 2004-10-18 2005-10-18 等离子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477018B2 (zh)
EP (1) EP1648014A1 (zh)
JP (1) JP2006120633A (zh)
KR (1) KR20060034156A (zh)
CN (1) CN100466039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39594B1 (ko) * 2005-12-08 2007-07-1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889533B1 (ko) * 2008-03-13 2009-03-1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51712A (ja) * 1993-02-26 1994-09-09 Pioneer Electron Corp フラットパネル型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5587624A (en) * 1994-02-23 1996-12-24 Pioneer Electronic Corporation Plasma display panel
CN1420520A (zh) * 2001-11-15 2003-05-28 Lg电子株式会社 等离子显示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56781A (ja) * 2000-05-31 2002-02-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WO2002019367A1 (en) * 2000-08-29 2002-03-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Gas discharge panel
US20050041001A1 (en) * 2001-05-28 2005-02-24 Sumida Keisuke ` Plasma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KR100488449B1 (ko) * 2002-09-12 2005-05-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US7329990B2 (en) * 2002-12-27 2008-02-12 Lg Electronics Inc. Plasma display panel having different sized electrodes and/or gaps between electrodes
TWI229369B (en) * 2004-06-30 2005-03-11 Formosa Plasma Display Corp Transparent electrodes of plasma display panel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51712A (ja) * 1993-02-26 1994-09-09 Pioneer Electron Corp フラットパネル型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5587624A (en) * 1994-02-23 1996-12-24 Pioneer Electronic Corporation Plasma display panel
CN1420520A (zh) * 2001-11-15 2003-05-28 Lg电子株式会社 等离子显示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120633A (ja) 2006-05-11
CN1763818A (zh) 2006-04-26
KR20060034156A (ko) 2006-04-21
EP1648014A1 (en) 2006-04-19
US7477018B2 (en) 2009-01-13
US20060082309A1 (en) 2006-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77704B2 (en) AC-type gas discharge display with elliptical discharge tube
US20070114924A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CN100538977C (zh) 等离子管阵列
CN100466039C (zh) 等离子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US20040174120A1 (en) Plasma display
KR20060088670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JP2006228702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US6515419B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with barriers and electrodes having different widths depending on the discharge cell
CN101635243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JP4579769B2 (ja) アレイ型表示装置
JPH11238462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EP1921652A2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JPH06251712A (ja) フラットパネル型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7274146B2 (en) Electrode structure of a plasma display panel
CN101501810B (zh) 等离子体显示设备
KR100781843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1110324A (zh) 等离子显示器
JP5188891B2 (ja) 発光管アレイ型表示装置及び輝度補正方法
JP2010204441A (ja) 表示装置
US7629733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plurality of curved gas discharge tubes
KR20040076337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425483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US20050052132A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KR20010004230A (ko) 플라즈마디스플레이패널 구조
KR100692042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04

Termination date: 2014101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