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63299C - 连接器及使用该连接器的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及使用该连接器的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63299C
CN100463299C CNB200410070227XA CN200410070227A CN100463299C CN 100463299 C CN100463299 C CN 100463299C CN B200410070227X A CNB200410070227X A CN B200410070227XA CN 200410070227 A CN200410070227 A CN 200410070227A CN 100463299 C CN100463299 C CN 10046329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male connector
liquid crystal
backlight
single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7022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81595A (zh
Inventor
和田康行
渡边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ST Mf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ST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ST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ST Mf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81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815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6329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6329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88Arrangements for pow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04Pins or blades for co-operation with sock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8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by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on the contact members; by locking means on resilient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3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by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on the contact members; by locking means on resilient contact members by stamped-out resilient tongue snapping behind shoulder in base or case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及使用该连接器的液晶显示装置,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的可以适应高电压的DIP型的阳连接器,在该阳连接器(1)中,左右并列地容纳在前部为开口部(5)的箱状的基座壳体(3)内的两根针式接头(4)具有:接触针部(15),其从基座壳体(3)的后侧壁(6)向开口部(5)延伸;引线部(17,19),其从后侧壁(6)向下方延伸,从一面(53a)贯穿印制电路板(53)并焊接在另一面(53b)上;阴连接器(2)可以插入并嵌合到开口部(5)中,在基座壳体(3)的下部设置有下部隔板(50),该下部隔板(50)配设在两个引线部(17,19)之间,并且,向下方突出并贯穿印制电路板(53)。

Description

连接器及使用该连接器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应各种电子设备的高电压化的连接器以及使用该连接器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专利第3062924号公报
专利文献2:专利第3262726号公报
近年来,例如在笔记本电脑中,为了提高性能,具有在主体框架的允许范围内尽量加大液晶屏的趋势,随着液晶屏的扩大,作为其光源的背光灯(backlight)需要高电压。另一方面,向背光灯供电的逆变器基板安装在上述主体框架内,但是,如果像上述的那样加大液晶屏,则逆变器基板的安装面积受到限制,因此,不得不使其小型化。
伴随着这种逆变器基板的小型化,作为电气连接逆变器基板和背光灯的连接器,开发了小型的可适应高电压的产品(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由于这些连接器都能在作为双面基板的逆变器基板上使用,所以是所谓的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表面安装技术)型,阳连接器被安装在具有用来电气连接的印刷布线的面上。
此处,液晶显示装置由液晶屏、背光灯、逆变器基板、以及同时向逆变器基板和背光灯供电的电源基板构成,但是,为了进一步促进液晶显示装置整体相对于液晶屏大小的小型化和液晶显示装置整体的低成本化,可以考虑将以往的作为双面基板的逆变器基板和作为单面基板的电源基板一体化成一张单面基板,以实现小型化和低成本化。为此,作为将单面基板和背光灯之间进行电气连接的连接器,不是上述的SMT型,而必须使用所谓的DIP(Dual Inline Package:双列直插封装)型,即,把阳连接器安装在没有印刷布线的面上,把针式接头贯穿基板并焊接在相反侧的印刷布线上的类型。但是,在以往的DIP型连接器中,没有像上述SMT型那样的小型的适应高电压的产品。
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性能,例如,可以考虑在液晶屏的正下方配设更多的直管型背光灯和U字型背光灯。为此,在逆变器基板上,必须以狭窄的间隔来安装大量的阳连接器,需要更小型的适应高电压以及热的产品。但是,在SMT型中,小型且适应高电压的程度是有限的,以往的DIP型中也没有合适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以往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现小型化的同时,可以加大空间距离和沿面距离并可以适应高电压的高电压适应型的DIP型阳连接器、以及使用该连接器的液晶显示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第1结构的阳连接器中,左右并列地容纳在前部为开口部的箱状基座壳体(base housing)内的两根针式接头具有:接触针部,其从上述基座壳体的后侧壁向上述开口部延伸;引线部,其从上述后侧壁向下方延伸,从一面贯穿印制电路板并焊接在另一面上;阴连接器可以插入并嵌合到上述开口部中。并且,在上述基座壳体的下部设置有下部隔板,该下部隔板配设在上述两个引线部之间,并且,向下方突出并贯穿上述印制电路板。
根据该第1结构,在从一面贯穿印制电路板并焊接在另一面上的两个引线部之间,设置有贯穿印制电路板的下部隔板来作为基座壳体的下部,因此,在实现DIP型的同时,也能确保空间距离和沿面距离,可以实现小型化并且可适应高电压。另外,由于DIP型比SMT型所用的焊锡量多,所以,机械强度大,同时,抗热变动性也强,在不容易发生焊锡开裂这一点上也是有利的。
在该第1结构中,优选上述下部隔板比上述两个引线部的下端更向下方突出。另外,优选上述下部隔板的下端部向横方向延伸。另外,优选上述两个引线部以彼此向横方向远离的状态弯曲并延伸,其焊接部分的间距比上述两个接触针部的间距大。
本发明的第2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液晶屏;成为该液晶屏光源的背光灯;单面基板,其在单面上具有向该背光灯供电的电源电路和逆变器电路的印刷布线。并且,通过把上述第1结构的阳连接器的上述两个引线部贯穿上述单面基板并焊接在上述逆变器电路的输出部上,把上述阳连接器安装在上述单面基板上,与上述两个接触针部嵌合的上述阴连接器的两个插座接头通过电线与上述背光灯连接。
根据该第2结构,通过使用上述第1结构的阳连接器,把逆变器基板和电源基板一体化成1张单片基板,所以,可以进一步促进液晶显示装置整体相对于液晶屏大小的小型化和液晶显示装置整体的低成本化。
本发明的第3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液晶屏;成为该液晶屏光源的背光灯;电源基板,其在单面上具有向该背光灯供电的电源电路的印刷布线;逆变器基板,其在单面上具有同时向电源电路和上述背光灯供电的逆变器电路的印刷布线。并且,通过把上述第1结构的阳连接器的上述两个引线部贯穿上述逆变器基板并焊接在上述逆变器电路的输出部上,把上述阳连接器安装在上述逆变器基板上,与上述接触针部嵌合的上述阴连接器的插座接头通过电线与上述背光灯连接。
根据该第3结构,通过将大量的上述第1结构的阳连接器以狭窄的间隔安装在逆变器基板上,可以在液晶屏的正下方配设大量的背光灯,所以,可以进一步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阳连接器的斜视图。
图2是插入并嵌合到图1所示的阳连接器中的阴连接器的斜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阳连接器的俯视剖面图。
图4是图1所示的阳连接器沿着图1中的IV-IV线的剖面图。
图5是图1所示的阳连接器沿着图1中的V-V线的剖面图。
图6是图1所示的阳连接器的针式接头的斜视图。
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阳连接器的针式接头的变形例的斜视图。
图8是插入并嵌合到图1所示的阳连接器中的阴连接器的俯视剖面图。
图9是把阴连接器插入并嵌合在图1所示的阳连接器中的状态的侧视剖面图。
图10是把阴连接器插入并嵌合在图1所示的阳连接器中的状态的俯视剖面图。
图11是图1所示的阳连接器的背面剖面图。
图12是表示图1所示的阳连接器中的下部隔板的变形例的背面剖面图。
图13是表示图1所示的阳连接器中的下部隔板的另一变形例的背面剖面图。
图14是表示图1所示的阳连接器中的下部隔板的再一变形例的背面剖面图。
图15是图1所示的阳连接器的仰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斜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图。
图18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图。
符号说明:
1:阳连接器;2:阴连接器;3:基座壳体;4:针式接头;5:开口部;6:后侧壁;15:接触针部;17,19:引线部;19:焊接部分;19a:引线部的下端(焊接部分的下端);22:插座接头;41:液晶屏;42、72:背光灯;45:电线;50:下部隔板;50a:下部隔板的下端部;53、63、73:印制电路板(单面基板、逆变器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作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阳连接器进行说明。如图1的斜视图所示,该阳连接器将针式接头4容纳在前部是开口部5的箱状(扁平方筒状)的绝缘性基座壳体3中,如图2的斜视图所示的阴连接器2插入并嵌合到开口部5中。如图3的俯视剖面图所示,2根针式接头4左右并列地容纳在基座壳体3中,并且具有从基座壳体3的后侧壁6向开口部5延伸的接触针部15和引线部17,19。如图11的背面剖面图所示,引线部17,19从后侧壁6向下方延伸,从一面(此处为上面)53a贯穿印制电路板53并焊接在另一面(此处为下面)53b上。
此处,在基座壳体3的下部,设置有配设在两个引线部的焊接部分19、19之间,并且向下方突出并贯穿布线板53的下部隔板50,下部隔板50比两个引线部17,19的下端19a更向下方突出。下部隔板50的配设位置不限于正好在两个引线部的焊接部分19、19之间的中心上,只要是在焊接两个焊接部分19、19的焊锡(与所印刷的焊区图形宽度相同)51、51之间,也可以在左右方向上有偏移。如图12所示,下部隔板50的下部端50a可以向横方向延伸,也可以如图13所示,仅单侧向横方向延伸。另外,如图14所示,下部隔板50也可以形成二叉状并在下端部50a上设置向横方向外侧突出的爪,以使其在贯穿设置在印制电路板53(图10)上的孔时向横方向内侧弯曲。另外,如图3所示,两个引线部17,19在中间部分17上以彼此在横方向上远离的状态弯曲并延伸,如图11所示,焊接部分19的间距形成得比两个接触针部15的间距大。
对该阳连接器1和插入并嵌合在其中的阴连接器2进行更详细地说明。阳连接器1的基座壳体3如在图3中所清楚地示出的那样,设置了从后侧壁6的中央部分向开口部5突出的隔板7,隔板7如后述的那样,配设在针式接头4、4之间,并且比该接触针部15、15的末端15a、15a突出得长。并且,隔板7的两个侧面以基座壳体3的中心线(参照图10C)为基准形成左右对称的形状,此处,该两个侧面由与中心线平行延伸的短的基部平行面8、8以及与基部平行面8、8连接并形成末端细的楔形的锥面9、9形成。但是,前后方向的基部平行面8、8和锥面9、9的比例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只有末端7a的非常近的部分是锥面9、9,剩下的部分都是基部平行面8、8,也可以整体都是锥面9、9,没有基部平行面8、8。
另外,在与后侧壁6相邻的两个侧壁10、10的内侧面上,设置了用来卡合后述的阴连接器2的卡止突片28、28(图8)的卡止槽11、11,同时,在与开口部5相邻的两个侧面10、10的内侧面上设置了导向槽12、12。另一方面,在后侧壁6上设置了向后方延伸的隔板13。隔板13中也可以有中空部分(去掉板的部分)13a。
针式接头4、4是对铜、铜合金(黄铜等)的导电性金属板进行冲裁弯曲加工而形成的,如图6的斜视图所示,在接触针部15的后端连接设置有宽度较大的安装部16,连接设置在该安装部16后部的引线部17,19由彼此向相反方向的横外侧弯曲并延伸的中间部分17和从该中间部分17的外侧端向下方弯曲并延伸的焊接部分19构成。并且,如图3(或者作为图1的IV-IV剖面图的图4)所示,两个针式接头4、4将安装部16、16以贯穿的状态保持固定在后侧壁6上,接触针部15、15隔着隔板7以与基座壳体3的中心线平行的状态向开口部5突出,同时,如图11所示,开口部分19、19以彼此向横外侧方远离的状态配置,并被容纳在基座壳体3中。并且,在图6中,焊接部分19从中间部分17的外侧端暂时向前方弯曲并延伸,之后向下方弯曲并延伸,但如图7所示,也可以从中间部分17的外侧端直接向下方弯曲并延伸。
如图3所示,容纳并配设在基座壳体3内的两个针式接头4、4的接触针部15、15的末端15a、15a位于比隔板7的末端7a更靠近后侧壁6的位置上,其结果,即使减小两个接触针部15、15之间的间距,也可以使两个末端15a、15a之间的空间距离和沿面距离足够长,可以有效地防止高电压所引起的故障。另外,如图11所示,由于两个插针接触部4、4的焊接部分19、19之间的间距比两个接触针部15、15之间的间距大,所以,即使减小两个接触针部15、15之间的间距,也可以在印制电路板53的上面53a侧,确保两个焊接部分19、19之间的空间距离有防止高电压故障所需的足够的长度。
另外,由于存在设置在后侧壁6上的隔板13,在印制电路板53的上面53a侧,可以确保两个焊接部分19、19之间的沿面距离有足够的长度。所以,形成以下结构:即使通过使两个接触针部15、15之间的间距变窄而使基座壳体3变小,使阳连接器1整体小型化,在印制电路板53的上面53a侧,也可以使两个针式接头4、4之间的空间距离和沿面距离足够长,可以有效地防止高电压所引起的故障。
另一方面,在印制电路板53的下面53b侧,在与印制电路板53正交且包含两个焊接部分19、19的面(图11的纸面)上,焊接两个焊接部分19、19的焊锡(与所印刷的焊区图形宽度相同)51、51之间的空间距离CL成为问题,但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阳连接器,在从上面53a贯穿印制电路板53并焊接在其下面53b上的两个引线部17,19之间,设置有作为基座壳体3的下部的、贯穿印制电路板53的下部隔板50,所以,在采用DIP型的同时,也可以在包含上述两个焊接部分19、19的面上确保空间距离CL,能够实现小型化并可适应高电压。
特别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阳连接器1中,由于下部隔板50比两个引线部的下端19a、19a更向下方突出,所以,能确保空间距离CL更长。如图12所示,如果下部隔板50的下端部50a向横方向延伸,则能确保空间距离CL更长。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的阳连接器1中,由于两个引线部的焊接部分19、19的间距形成得比两个接触部15、15的间距大,所以,焊锡51、51的间距(焊区图形的间距)也变大,由此,也能确保空间距离CL更长。
另外,如图15的仰视图所示,在印制电路板53的下面53b侧,在其下面53b上,两个焊锡51、51之间的沿面距离CD成为问题,但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阳连接器1,由于下部隔板50在前后方向上也充分延伸,所以,在采用DIP型的同时,在印制电路板53的下面53b上也可以确保沿面距离CD,能够实现小型化并且可适应高电压。另外,该阳连接器是DIP型,如图11所示,焊锡51沿着焊接部分19凸起并附着,由于焊锡量比SMT型多,所以抗热变动性强,在不容易发生焊锡开裂这一点上也是有利的。
另外,如图1所示,在基座壳体3的两个侧壁10、10的前端下部嵌设有加固金属部件20、20。如作为V-V剖面图的图5所示,加固金属部件20也向下方延伸,从上面53a贯穿图11的印制电路板53并焊接在下面53b上。
插入并嵌合在第1实施方式的阳连接器1中的图2的阴连接器2由插座壳体21和2个插座接头22、22构成,该插座壳体21插入并嵌合到阳连接器1的开口部5(图1)中;如图8的俯视剖面图所示,该2个插座接头22、22连接2根电线45、45的端部,并分别被容纳在插座壳体21中。
如图2所示,插座壳体21的轮廓形状为扁平的长方体,前半部分上设置有与阳连接器1的隔板7(图3)卡合的缺口部23,并形成为由一对筒状体24、24构成的二叉状。如图8所示,各筒状体24具有分别容纳并保持插座接头22的空间部25,该空间部25一直延伸到插座壳体21的后端,与电线45连接的插座接头22从后端开口26插入,并被容纳在空间部25中。另外,在各筒状体24的前端部设置有针式接头4的接触针部15(图3)的插孔27。
另一方面,在两个筒状体24、24的前端部外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卡合到设置于阳连接器1的基座壳体3的内侧的卡止槽11、11(图3)中的卡止突片28、28。另外,如图2所示,在插座壳体21的后部两个侧面上,突设有用于卡合到设置于阳连接器1的基座壳体3的内侧的导向槽12、12(图1)中的导向突条29、29。上述缺口部23的相对置的两个侧面与隔板7的两个侧面相对应地形成。
图8的插座接头22在前部具有与接触针部15(图3)嵌合的承插部32,在后部具有电线的压接部33,在中间部位设置有防止脱出的切口(lance)34。把该阴连接器2插入并嵌合到第1实施方式的阳连接器1中的状态的侧视剖面图如图9所示,俯视剖面图如图10所示。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说明。如图16的斜视图所示,该液晶显示装置具有:组装在笔记本电脑等的主体框架40上的液晶屏41;成为该液晶屏41的光源的背光灯(此处为直管型)42及其反射板44;在单面(此处为下面)上具有向背光灯42供电的电源电路和逆变器电路的印刷布线的单面基板53。并且,通过把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阳连接器1的两个引线部的焊接部分19(图11)从上面53a贯穿单面基板53并焊接在下面53b的逆变器电路的输出部上,把阳连接器1安装到单面基板53上,把与上述两个接触针部15(图3)嵌合的上述阴连接器2的两个插座接头22(图8)通过电线45连接到背光灯42上。另外,阳连接器1的加固金属部件20(图1)也从上面53a贯穿单面基板53并焊接在下面53b上。另外,单面基板53也可以以印刷布线处于上面、即阳连接器1的基座壳体3(图1)处于下面侧的状态安装在主体框架40上。
将阴连接器2从阳连接器1的基座壳体3的开口部5(图1)插入时,缺口部23的锥面31、31(图8)与隔板7的锥面9、9(图3)卡合,同时,两侧的导向突条29、29(图2)卡合到导向槽12、12(图1)中,被引导到正确的嵌合位置上,阳连接器1的两个针式接头4、4的接触针部15、15(图3)通过插孔27、27(图8)进入到各筒状体24、24内,如图10所示,嵌合到插座接头22、22的承插部32、32中而被电气连接。而且,一旦完成了阳连接器1和阴连接器2的嵌合,则阴连接器2的两个卡止突片28、28卡合在阳连接器1的卡止槽11、11中,根据该卡合时的喀哒感可以确认正确的嵌合状态。
在第2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如上所述嵌合连接的阳连接器1的针式接头4、4和阴连接器2的插座接头22、22分别具有足够长的空间距离和沿面距离,因此,即使通过图16的单面基板53的电源电路和逆变器电路向背光灯42供给高电压电,也不会发生短路故障等障碍。另外,通过使用第1实施方式的阳连接器1,把逆变器基板和电源基板一体化成1张单片基板53,所以,可以进一步促进液晶显示装置整体相对于液晶屏41大小的小型化和液晶显示装置整体的低成本化。
接着,对作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说明。该液晶显示装置与图16的第2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相比,为了在液晶屏41的正下方配设多个背光灯42而使各部分的结构不同,在图17中示出不同的部分。该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液晶屏41(图16);成为该液晶屏光源的多个(此处为6根)直管形背光灯42及其反射板64;电源基板(未图示),其在单面上具有向该背光灯42供电的电源电路的印刷布线;逆变器基板63,其在单面(此处为下面)上具有同时向上述电源电路和背光灯42供电的逆变器电路的印刷布线。
而且,关于各背光灯42,通过把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阳连接器1的两个引线部的焊接部分19(图11)从上面63a贯穿逆变器基板63并焊接在下面63b的逆变器电路的输出部上,把阳连接器1安装在逆变器基板63上,把与一个上述接触针部15(图3)嵌合的上述阴连接器2的一个插座接头22(图8)通过电线45连接在背光灯42的右端子上。各背光灯42的左端子通过电线45等连接在未图示的其他基板上,但是这些侧不必适应高电压。另外,阳连接器1的加固金属部件20(图1)也从上面63a贯穿逆变器基板63并焊接在下面63b上。另外,逆变器基板63也可以以印刷布线处于上面、即阳连接器1的基座壳体3(图1)处于下面侧的状态安装在主体框架40(图16)上。
将阴连接器2从阳连接器1的基座壳体3的开口部5(图1)插入时,缺口部23的锥面31、31(图8)与隔板7的锥面9、9(图3)卡合,同时,两侧的导向突条29、29(图2)卡合到导向槽12、12(图1)中,被引导到正确的嵌合位置上,阳连接器1的两个针式接头4、4的接触针部15、15(图3)通过插孔27、27(图8)进入到各筒状体24、24内,如图10所示,一个接触针部15嵌合到插座接头22的承插部32中而被电气连接。而且,一旦完成了阳连接器1和阴连接器2的嵌合,则阴连接器2的两个卡止突片28、28卡合在阳连接器1的卡止槽11、11中,根据该卡合时的喀哒感可以确认正确的嵌合状态。
在第3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如上所述嵌合连接的阳连接器1的针式接头4、4和阴连接器2的插座接头22、22分别具有足够长的空间距离和沿面距离,因此,即使通过图17的逆变器基板63的逆变器电路向背光灯42供给高电压电,也不会发生短路故障等障碍。另外,通过把大量的第1实施方式的阳连接器1以狭窄的间隔安装在逆变器基板63上,可以在液晶屏41(图16)的正下方配设大量的背光灯42,所以,可以进一步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性能。
接着,对作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说明。该液晶显示装置与图16的第2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相比,也是为了在液晶屏41的正下方配设多个背光灯42而使各部分的结构不同,在图18中示出不同的部分。该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液晶屏41(图16);成为该液晶屏光源的多个(此处为3根)U字形背光灯72及其反射板64;电源基板(未图示),其在单面上具有向该背光灯72供电的电源电路的印刷布线;逆变器基板73,其在单面(此处为下面)上具有同时向上述电源电路和背光灯72供电的逆变器电路的印刷布线。
而且,关于各背光灯72,通过把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阳连接器1的两个引线部的焊接部分19(图11)从上面73a贯穿逆变器基板73并焊接在下面73b的逆变器电路的输出部上,把阳连接器1安装在逆变器基板73上,把与上述两个接触针部15(图3)嵌合的上述阴连接器2的两个插座接头22(图8)通过电线45连接在背光灯72上。而且,阳连接器1的加固金属部件20(图1)也从上面73a贯穿逆变器基板73并焊接在下面73b上。另外,逆变器基板73也可以以印刷布线处于上面、即阳连接器1的基座壳体3(图1)处于下面侧的状态安装在主体框架40(图16)上。
将阴连接器2从阳连接器1的基座壳体3的开口部5(图1)插入时,缺口部23的锥面31、31(图8)与隔板7的锥面9、9(图3)卡合,同时,两侧的导向突条29、29(图2)卡合到导向槽12、12(图1)中,被引导到正确的嵌合位置上,阳连接器1的两个针式接头4、4的接触针部15、15(图3)通过插孔27、27(图8)进入到各筒状体24、24内,如图10所示,嵌合到插座接头22的承插部32、32中而被电气连接。而且,一旦完成了阳连接器1和阴连接器2的嵌合,则阴连接器2的两个卡止突片28、28卡合在阳连接器1的卡止槽11、11中,根据该卡合时的喀哒感可以确认正确的嵌合状态。
在第4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如上所述嵌合连接的阳连接器1的针式接头4、4和阴连接器2的插座接头22、22分别具有足够长的空间距离和沿面距离,因此,即使通过图18的逆变器基板73的逆变器电路向背光灯72供给高电压电,也不会发生短路故障等障碍。另外,通过把大量的第1实施方式的阳连接器1以狭窄的间隔安装在逆变器基板73上,可以在液晶屏41(图16)的正下方配设大量的背光灯72,所以,可以进一步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性能。

Claims (5)

1.一种阳连接器,其包含左右并列地容纳在前部为开口部的箱状的基座壳体内的两根针式接头,所述针式接头具有:接触针部,其从上述基座壳体的后侧壁向上述开口部延伸;引线部,其从上述后侧壁向下方延伸,从一面贯穿印制电路板并焊接在另一面上,
阴连接器可以插入并嵌合到上述开口部中,
该阳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基座壳体的下部设置有下部隔板,该下部隔板配设在上述两个引线部之间,并且,向下方突出并贯穿上述印制电路板,
其中,上述下部隔板的下端部向横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下部隔板比上述两个引线部的下端更向下方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两个引线部以彼此向横方向远离的状态弯曲并延伸,其焊接部分的间距形成得比上述两个接触针部的间距大。
4.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液晶屏;成为该液晶屏的光源的背光灯;单面基板,其在单面上具有向该背光灯供电的电源电路和逆变器电路的印刷布线,其特征在于,
通过把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连接器的上述两个引线部贯穿上述单面基板并焊接在上述逆变器电路的输出部上,把上述阳连接器安装在上述单面基板上,
与上述两个接触针部嵌合的上述阴连接器的两个插座接头通过电线与上述背光灯连接。
5.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液晶屏;成为该液晶屏的光源的背光灯;电源基板,其在单面上具有向该背光灯供电的电源电路的印刷布线;逆变器基板,其在单面上具有同时向上述电源电路和上述背光灯供电的逆变器电路的印刷布线,其特征在于,
通过把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连接器的上述两个引线部贯穿上述逆变器基板并焊接在上述逆变器电路的输出部上,把上述阳连接器安装在上述逆变器基板上,
与上述接触针部嵌合的上述阴连接器的插座接头通过电线与上述背光灯连接。
CNB200410070227XA 2003-07-31 2004-07-30 连接器及使用该连接器的液晶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329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283446 2003-07-31
JP2003283446A JP4331990B2 (ja) 2003-07-31 2003-07-31 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81595A CN1581595A (zh) 2005-02-16
CN100463299C true CN100463299C (zh) 2009-02-18

Family

ID=34268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7022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3299C (zh) 2003-07-31 2004-07-30 连接器及使用该连接器的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4331990B2 (zh)
KR (1) KR101046010B1 (zh)
CN (1) CN100463299C (zh)
TW (1) TWI3680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3493B (zh) * 2006-06-30 2011-12-28 夏普株式会社 电源基板、基板连接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EP2048743A4 (en) * 2006-06-30 2014-04-02 Sharp Kk POWER CARD, CARD CONNECTOR, LUMINAIRE, DISPLAY,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KR101265372B1 (ko) 2008-05-02 2013-05-2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JP5632189B2 (ja) * 2010-04-26 2014-11-26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367122B2 (ja) 2012-05-10 2013-12-1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20140188086A1 (en) * 2012-12-31 2014-07-03 Biosense Webster (Israel), Ltd. Catheter connector
JP2014192035A (ja) * 2013-03-27 2014-10-06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CN109431462A (zh) * 2018-10-17 2019-03-08 南京沃福曼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加oct设备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20857A (ja) * 1995-10-24 1997-05-06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Ind Ltd 高電圧用コネクタ
JPH10125384A (ja) * 1996-10-23 1998-05-15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Ind Ltd コネクタ
JPH10172649A (ja) * 1996-12-16 1998-06-26 Nippon Atsuchiyaku Tanshi Seizo Kk コネクタ
CN1255757A (zh) * 1998-11-30 2000-06-07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高压连接器
CN1265527A (zh) * 1999-03-01 2000-09-06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高压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57948A (en) * 1992-12-14 1993-11-02 Molex Incorporated Printed circuit board mounting device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s
JP2002164110A (ja) * 2000-11-27 2002-06-07 Jst Mfg Co Ltd 高電圧用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20857A (ja) * 1995-10-24 1997-05-06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Ind Ltd 高電圧用コネクタ
JPH10125384A (ja) * 1996-10-23 1998-05-15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Ind Ltd コネクタ
JPH10172649A (ja) * 1996-12-16 1998-06-26 Nippon Atsuchiyaku Tanshi Seizo Kk コネクタ
CN1255757A (zh) * 1998-11-30 2000-06-07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高压连接器
CN1265527A (zh) * 1999-03-01 2000-09-06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高压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046010B1 (ko) 2011-07-01
CN1581595A (zh) 2005-02-16
JP2005050745A (ja) 2005-02-24
TWI368060B (en) 2012-07-11
TW200519456A (en) 2005-06-16
JP4331990B2 (ja) 2009-09-16
KR20050014730A (ko) 2005-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55215B (zh) 电连接器
KR100570581B1 (ko) 고전압용 커넥터
KR100327718B1 (ko) 금속쉘에의해형성된결합부분을가지는전기접속기
US6364706B1 (en)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flange support member
JP3262726B2 (ja) コネクタ
CN2735587Y (zh) 电源连接器
KR100659637B1 (ko) 고전압용 커넥터
CN100463299C (zh) 连接器及使用该连接器的液晶显示装置
US20030199197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supported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6719572B2 (en) Junction box
JP2010092811A (ja) 多連装電気コネクタ
US5628638A (en) Electric connector
JP4866223B2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組立体、並びに電気コネクタの組立方法
KR100810403B1 (ko) 단락 커넥터
US6334782B1 (en) Printed-circuit board
JP2006260858A (ja) カードエッジ型基板コネクタ
US7114965B2 (en) Structure of connection pin in electrical connector
KR200243895Y1 (ko) 단자대 모듈의 접지 구조
RU2251769C2 (ru) Электрическая монтажная плата и многоконтактный соединитель
US7303409B2 (en) Connector and base thereof
KR20030090523A (ko) 프린트 배선판용 커넥터
US783304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changeover of circuit board
JP2006313690A (ja) オンボードコネクタ
JP2005123163A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2409627Y (zh) 电子卡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218

Termination date: 2011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