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60621C - 折叠式帐篷 - Google Patents

折叠式帐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60621C
CN100460621C CNB038269392A CN03826939A CN100460621C CN 100460621 C CN100460621 C CN 100460621C CN B038269392 A CNB038269392 A CN B038269392A CN 03826939 A CN03826939 A CN 03826939A CN 100460621 C CN100460621 C CN 10046062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illar
unit
periphery
centre str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82693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20113A (zh
Inventor
越智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chi Industri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chi Industri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chi Industries Corp filed Critical Ochi Industri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201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01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6062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6062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00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32Parts, components, construction details, accessories, interior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nts, e.g. guy-line equipment, skirts, thresholds
    • E04H15/34Supporting means, e.g. frames
    • E04H15/44Supporting means, e.g. frames collapsible, e.g. breakdown type
    • E04H15/46Supporting means, e.g. frames collapsible, e.g. breakdown type telescoping and foldabl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00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32Parts, components, construction details, accessories, interior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nts, e.g. guy-line equipment, skirts, thresholds
    • E04H15/34Supporting means, e.g. frames
    • E04H15/44Supporting means, e.g. frames collapsible, e.g. breakdown type
    • E04H15/48Supporting means, e.g. frames collapsible, e.g. breakdown type foldable, i.e. having pivoted or hinged means
    • E04H15/50Supporting means, e.g. frames collapsible, e.g. breakdown type foldable, i.e. having pivoted or hinged means lazy-tongs typ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03/00Joints and connections
    • Y10T403/34Branched
    • Y10T403/341Three or more radiating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一种折叠式帐篷(1),其由多根支柱(2)和与支柱(2)连接的外周构架(3)及加强构架(4)支持天篷。其通过由外周构架(3)形成的、在平面图中的多边形的内部通过那样形成加强构架(4)。通过加强构架连接各支柱和多边形的中心那样配位,比现有的折叠式帐篷提高强度。另外,由于构成加强构架(4)的加强管单元(41、42)的单位管体的一部分相对设置面是水平或随着向中心方向向下倾斜,所以帐篷撤收时的加强管要素(41、42)的折叠可以顺利进行。另外,由于加强构架(4)具有在以支柱(2)或中心支柱(5)为基准的大致周方向的规定范围内可移动的间隙而被支持,故可以顺利地进行折叠。

Description

折叠式帐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在室外工作等时设置的折叠式帐篷。
背景技术
以前一直广泛使用结构为由多个支柱和与支柱连接的构架支持天篷的的帐篷。
在支柱和构架的结构中存在各种形态,其中,通过可滑动及转动地支持支柱和构架,成为容易折叠的折叠式帐篷,例如在日本国的专利第2949648号和特开2001-288933号公报中记述。
这些帐篷101如图16、17所示,在从地面等设置面向上方延伸的支柱102,设有连接支柱102之间曲折状的外周构架103。另外,外周构架103彼此用加强构架104连接,在作为该加强构架104的交点,即由外周构架103形成的多边形的中心设有中心支柱105。
如图16所示,成为该帐篷的屋顶部分的天篷106由外周构架103和中心支柱105支持。
但是,该现有的帐篷101中的加强构架104是平行于外周构架103形成的,在受到风等外力时,外周构架103有时变形,存在强度不足的问题。
另外,通过用中心支柱105支持天篷106,如图16所示,在该帐篷101中形成有顶点的屋顶。因此,设置时不会由于降雨在天篷上积水。
在此,中心支柱105下端部由加强构架104支持,但由于加强构架104和帐篷101的设置面平行地配位,为了使屋顶的顶点更高,必须延长中心支柱105的长度。而过度延长中心支柱105的长度,在有风等时很难稳定支持屋顶。
鉴于上述原因,本申请发明以提供一种具有足够的强度、容易组装、设置状态稳定的折叠式帐篷为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申请范围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折叠式帐篷,其由多个支柱和与该支柱连接的多个构架支持天篷,上述构架具有:确定该构架的外周形状的多个外周构架、在由该外周构架围成的在内部配位的多个加强构架,在各支柱的上部设有上述的外周构架,以便连接相邻的该支柱,这些外周构架在平面看至少构成以该各支柱为顶点的多边形,另外,在上述各支柱上设置朝着上述的多边形的中心方向的上述加强构架,在上述多边形的中心设有用这些加强构架支持的中心支柱,上述各外周构架和各加强构架各自组合两组管单元,在这些各个管单元上形成至少一个交叉点,在该交叉点上,一个管单元和另一个管单元可转动地结合,上述外周构架和加强构架通过改变上述管单元之间的角度可以折叠,天篷由上述支柱和外周构架及中心支柱支持,对于上述支柱与加强构架的连接及上述中心支柱与加强构架的连接,这些连接分别在两处的连接点进行,该连接点中,一侧的连接点能沿上下方向滑动,且可转动,另一侧的连接点不能沿上下方向滑动,而可转动,关于在上述一侧的连接点上上下滑动的长度,支柱侧比中心支柱侧长。
本申请范围的第二方面所述的发明提供第一方面所述的折叠式帐篷,其在上述的外周构架中的外周管单元由在折叠点可转动地连接的多个单位管体组成,在各外周管单元中形成至少两个上述的交叉点,之后,形成由该交叉点夹着折叠点,在该交叉点,一个外周管单元和另一个外周管单元的单位管体相互可转动地连接,该外周构架通过在上述折叠点的折弯而可以折叠,而上述加强构架中的加强管单元由在折叠点上可转动地连接的多个单位管体组成,在各加强管单元上至少形成两个上述交叉点,之后,形成由该交叉点夹着折叠点,在该交叉点,一个加强管单元和另一个加强管单元的单位管体相互可转动地连接,该加强构架通过在上述折叠点的折弯而可以折叠,在向水平面设置帐篷时,与对应上述的支柱的上述加强管单元下方侧的连接点相比,在对应中心支柱的上述加强管单元上方侧的连接点处于高位。
本申请范围的第三方面所述的发明提供第二方面所述的折叠式帐篷,其上述的加强构架中的加强管单元由在折叠点可转动地连接的多个单位管体组成,在向水平面设置帐篷时,至少一个上述单位管体是水平或随着向中心方向向下方倾斜。
本申请范围的第四方面所述的发明提供第一方面所述的折叠式帐篷,其对于上述支柱与加强构架的连接及上述中心支柱与加强构架的连接,至少在一个连接点上,上述加强构架具有可沿与上述的支柱或中心支柱相交的方向移动的间隙并被支持。
本申请范围的第五方面所述的发明提供第一方面所述的折叠式帐篷,其由外周构架确定的外周形状是由相对的两个长边和在该长边的两端配位的两个短边组成的长方形。
本申请范围的第六方面所述的发明提供第一方面所述的折叠式帐篷,其对于上述支柱与加强构架的连接及上述中心支柱与加强构架的连接,在支柱侧的连接点组和中心支柱侧的连接点组中至少一组中,该加强构架具有以支柱或中心支柱为基准,可以在大致周向所确定的范围内移动的间隙并被支持。
本申请范围的第七方面所述的发明提供一种第六方面所述的折叠式帐篷,其上述的各管单元由多个单位管体组成,关于这些单位管体中,相对支柱或中心支柱如上述那样具有间隙并被支持的部件,该支持通过设在支柱或中心支柱上的托架进行,上述托架具有相对的一侧内面和另一侧内面,上述单位管体的末端连接部配位在该两内面之间,单位管体由在上述托架的各内面之间配位的支持轴轴支持,以可在支持轴周围转动,上述单位管体的末端连接部在一方有平行于单位管体的纵向的平行面,在另一方具有随着向末端侧、成为与该平行面的距离变小的平面的倾斜面,呈现前端细的楔状形态,在该末端连接部中具有在垂直于平行面的方向上形成、贯通末端连接部、沿单位管体的长边方向延伸的长孔,从上述托架的一侧内面和平行面接触,从另一侧内面和倾斜面有间隙的状态,在直到上述托架的一侧内面和平行面有间隙,且另一侧内面和倾斜面接触的状态的范围内,上述的末端连接部可以相对托架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申请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实施例的帐篷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帐篷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使第一实施例的帐篷结构变形的示意图;
图4是有关第一实施例的帐篷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表示帐篷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A)是平面图、(B)是表示(A)的I部的主要部分部分放大立体图、(C)是表示(B)的II部的主要部分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帐篷的折叠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在第一实施例的帐篷上安装加强部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折叠图7所示的帐篷时的加强部件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9(A)(B)全是表示涉及本申请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帐篷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本申请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二实施例的帐篷结构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帐篷结构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加强构架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3(A)(B)全是表示加强构架的端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14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加强构架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折叠图8所示的帐篷时的加强部件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6是表示现有帐篷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现有帐篷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首先举本申请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帐篷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加强构架结构的示意图。
本申请发明的折叠式帐篷作为假设的帐篷,构成可以在野外等容易设置及撤收。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可折叠地把支柱2、作为与支柱2连接的构架的外周构架3及加强构架4和中心支柱5等组合成。如图16所示,通过在它们的上部覆盖并支持由软质树脂等制成的天篷,可以避免日晒和雨水。
支柱2是一端设在地面等设置面上、另一端在上方分别配位的棒状物。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帐篷1使用四根支柱2,该支柱2在平面看是大致正方形顶点的位置相对设置面垂直竖立。作为该支柱2的材质,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直线状的中空的方管。
该支柱2不限于上述说明的本实施例的形态,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实施。例如,可以使用折叠的棒状体,也可以作成相对设置面在斜方向配位的形态。
另外,也可以是连接多个棒状体而成。例如,也可以在大直径的中空棒状体的内部收纳小直径的棒状体作成可伸缩式,或通过在棒状体彼此接缝处设置铰链作成可折叠支柱,通过棒状体彼此嵌合,作成能接长的支柱。在这些场合,在棒状体上设有可调整长度的固定装置。这例如可由在各个棒状体的侧面形成的孔中插入可拔出插入的销,或在至少一个棒状体的侧面形成的孔中嵌入在另一个棒状体上配位的由弹簧加力的突起等形成。即只要不妨碍安装后述的外周构架3和加强构架4及沿支柱2可滑动的滑动部件2a的动作,可以采用各种形态实施。附带说明,本实施例的支柱2没有图示,其由两根棒状体组成,形成多个孔,通过在该孔中固定各棒状体,形成可调整三段长度的伸缩式。
另外,每个帐篷1的支柱2的根数在本实施例是四根,但不限于此,只要是三根以上的多根的、至少各支柱2是顶点、平面看构成多边形的,几根都行。这样,例如平面看为长方形(作为第二实施例将在后面叙述)和五边形等及六根柱的帐篷都包含在本申请发明中。进而,也可以在该多边形的内部配位支柱2,也可以把这样配位的支柱2兼作成后述的中心支柱5。
外周构架3连接相邻的支柱2的上部,外观为曲折状。该外周构架3在本实施例中组合作为直线状的棒状体的外周单位管体31a、31b、32a、32b而成,通过轴支承外周单位管体31a、31b、32a、32b的两端部分等可转动地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四根具有等长度的第一外周单位管体31a、31b和第二外周单位管体32a、32b在一对(两根)支柱2间配位。该外周单位管体31a、31b、32a、32b分别由直线状的棒状体组成,以两根为一组,组合成可转动地轴支承在曲折点31c、32c上,形成V字形管单元。这样,两组管单元在一对支柱2间配位。另外,该两组管单元的一个作为第一外周管单元31,第一连接点31d连接支柱2的上端部,使折叠点31c位于第一连接点31d下侧,而管单元的另一个作为第二外周管单元32,第二连接点32d连接在安装于支柱2上的滑动部件2a上,位于上述第一外周管单元31的第一连接点31d下方,折叠点32c位于第二连接点32d上侧。而在第一外周管单元31和第二外周管单元32相交的交叉点3a上,可转动地轴支承在各外周管单元31、32中的各外周单位管体31a、32a。另外,也可转动地轴支承各外周单位管体31b、32b。这样,本实施例在每一个各外周管单元31、32中,形成两个交叉点3a夹着折叠点31c、32c。
上述的各外周单位管体31a、31b、32a、32b不限于本实施例所示的形态。例如也可以是使用折叠的棒状体的管体,也可以增加构成各外周管单元31、32的每一组的外周单位管体的构成根数、如表示后述的第二实施例的图10那样,作成具有多个交叉点3a和折叠点31c、32c的形态。另外,与上述相反,也可以由各一根外周单位管体构成各外周管单元31、32,成为各外周管单元31、32只用一个交叉点3a轴支承的“X”形。
关于与各外周管单元31、32的支柱2相对的各连接点31d、32d,第一连接点31d,用轴支承等方法连接以通过固定在支柱2上端部的托架成为可转动。另外,第二连接点32d相对沿支柱2可滑动地设置的滑动部件2a,用轴支承等方法可转动地连接。
该滑动部件2a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成缠绕支柱2的外周是短筒状的部件。在该滑动部件2a的外部设有用于连接第二外周管单元32的托架。而在滑动部件2a和支柱2之间设有可装拆的固定装置,进行设置时的固定。这种装置例如可由在各个侧面上形成的孔中插入可插入拔出的销形成,或在支柱2的滑动部件2a中至少在某一个侧面上形成的孔中嵌合配位在另一个的由弹簧加力的突起等形成。
滑动部件2a不限于上述那样,也可以成为可在相对支柱2的内部滑动、并在外部设置托架那样的结构,只要是能使第二连接点32d沿支柱2滑动的结构,就可以改变成各种形态。
根据上述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外周构架3形成曲折状,随着使一对支柱2的间隔时近时远地运动,使各外周管单元31、32的角度变化,可以把外周构架3折叠或张开。
而外周构架3在平面看时,构成以支柱2的位置为顶点的多边形的各边,由此确定帐篷1的外周形状。
加强构架4在由外周构架3形成的上述多边形的内部、朝着其中心方向配位。该所谓“中心”不是意味多边形的几何中心,而是“内侧”程度的意思。在本实施例,由于该多边形是大致正方形,如图5(A)所示,加强构架4在平面看位于对角线上。而在上述多边形的中心的加强构架4的交点设有中心支柱5,在此支持天篷。即加强构架4在支柱2和中心支柱5之间配位。
本实施例,各加强构架4形成相等的长度,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把长度不等的加强构架4组合在一起。
在此,在现有的折叠式帐篷中,如图17所示,由于连结外周构架103而形成加强构架104,为使由外周构架103形成的多边形的部分具有涉及独立变形的强度,例如必须分别安装撑臂等加强部件(没有图示)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由外周构架3形成的大致正方形的对角线上形成加强构架4,上述强度比现有的折叠式帐篷高。这样,就不特别需要另外设计加强部件。如果在如图7和图10所示的设置加强部件6和辅助加强部件6’那样的加强部件时,可以使强度进一步提高。
由于该加强构架4的结构基本上与上述的外周构架3一样,故主要举出与外周构架3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在加强构架4的交点设置中心支柱5,天篷在此被支持。在本实施例那样设置中心支柱5的帐篷1中,形成以用中心支柱5支持的部分为顶点的倾斜,以便在天篷上不存留设置时由降雨产生的水。因此希望把中心支柱5的上端部配位在比较高的位置。但是,中心支柱5的长度过度延长,在有风等时很难稳定支持天篷。
对此,在本申请发明中,如图2所示,在向水平面设置帐篷1时,与在支柱2的加强构架4的支柱侧连接点42d相比,在中心支柱5的加强构架4的中心侧连接点42e设在高位,可以稳定稳定支持中心支柱5。另外,可以使帐篷内部的空间宽阔。
加强构架4和外周构架3同样由多个加强单位管体41a、41b、42a、42b组成,以两根为一组组合成V字形管单元。而该两组管单元在支柱2和中心支柱5之间配位。其中,这些加强单位管体41a、41b、42a、42b与外周构架3的外周单位管体31a、31b、32a、32b不同,全都不是相等的长度。
若具体说明,在支柱2和中心支柱5之间配位的一组加强构架4,如图2所示,由第一支柱侧加强单位管体41a、第二支柱侧加强单位管体42a、第一中心侧加强单位管体41b、第二中心侧加强单位管体42b组成。而第一支柱侧加强单位管体41a和第二支柱侧加强单位管体42a轴支承在支柱侧交叉点4a,第一中心侧加强单位管体41b和第二中心侧加强单位管体42b轴支承在中心侧交叉点4b。
另外,与外周构架3的情况一样,第一支柱侧加强单位管体41a和第一中心侧加强单位管体41b轴支承在折叠点41c,构成第一加强管单元41;第二支柱侧加强单位管体42a和第二中心侧加强单位管体42b轴支撑在折叠点42c,构成第二加强管单元42。
在此,在第一加强管单元41中,若把以各交叉点4a、4b和折叠点41c作为分界的区间的长度定义从支柱侧开始为第一区间L1、第二区间L2、第三区间L3、第四区间L4,则在本申请发明中,就有LI>L2、L2=L3、L3>L4,形成随着向中心侧逐渐变短。该关系对于第二加强管单元42也一样。这样,第一加强管单元41的支柱侧连接点41d和第二加强管单元42的支柱侧连接点42d间的距离H1、第一加强管单元41的折叠点41c和第二加强管单元42的折叠点42c间的距离H2、第一加强管单元41的中心侧连接点41e和第二加强管单元42的中心侧连接点42e间的距离H3的关系为H1>H2>H3。
另外,形成在外周构架3上的第一连接点31d和交叉点3a间的距离与第二连接点32d和交叉点3a间的距离之和与在加强构架4的第一加强管单元41上的支柱侧连接点41d和支柱侧交叉点4a间的距离(第一区间L1)和该第二加强管单元42上的支柱侧连接点42d和支柱侧交叉点4a的和相等,因此,外周构架3及加强构架4的动作可以顺畅地进行。
另一方面,第一加强管单元41在支柱2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柱2的上端部的支柱侧连接点41d;在中心支柱5设在中心支柱5的下端部上方,可滑动且可转动地连接在比支柱侧连接点41d高的位置上的滑动部件5a上的中心侧连接点41e。该滑动部件5a与设在上述支柱2上的滑动部件2a一样。
第二加强管单元42在支柱2可滑动且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柱侧连接点42d上,其设置在与上述第一加强管单元41的支柱侧连接点41d下方的滑动部件2a(本实施例中外周构架3也共用该滑动部件2a。)中;在中心支柱5,可转动地连接在设在中心支柱5的下端部、比支柱侧连接点42d更高的位置上的中心侧连接点42e上。
在此,在支柱2侧,第一加强管单元41的支柱侧连接点41d设在比第二加强管单元42的支柱侧连接点42d高的位置;在中心支柱5侧,与第一加强管单元41的中心侧连接点41e设在比第二加强管单元42的中心侧连接点42e高的位置。
如上所述,与外周构架一样,在折叠或张开加强构架4时,滑动部件5a中的中心侧连接点41e沿着中心支柱5,滑动部件2a中的支柱侧连接点42d沿着支柱2分别上下移动。这些各连接点41e、42d支柱2侧的移动长度比中心支柱5侧长。因此,根据杠杆原理,特别在设置帐篷1时,可以用小的力使中心支柱5上升,可以很容易地张开天篷,容易打开收起帐篷1。这不限于本实施例那样,各加强管单元41、42分别由两根加强单位管体组成,如后述的第二实施例那样,由三根加强单位管体组成和由超过以上根数的加强单位管体组成的产品也可以具有同样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柱侧加强单位管体41a和第二中心侧加强单位管体42b在设置帐篷1时,相对设置面水平配位。该部分在设计上作成比水平向上1~2°。但通过各加强管单元41、42的自重和后述的长孔41f、42f(41h、42h)偏移,实际在帐篷设置时,变成水平。
另一方面,与上述各加强单位管体41a、41b组合的第二支柱侧加强单位管体42a和第一中心侧加强单位管体41b在设置帐篷1时,相对设置面,在向着中心侧的上方倾斜配位。
在本申请发明中,不限于把上述各加强单位管体41a、42b象本实施例那样水平配位,也可以作成向着中心方向向下方倾斜。另外,各加强单位管体41a、42b中的一根也可以作成水平或向下方倾斜。因此,在撤收帐篷1时,使一对支柱2向变窄移动时,第一加强管单元41的折叠点41c可以顺利地向下方折叠。
在此,为了对比,在图3中表示本实施例的变形例。其与图2所示的上述结构不同,形成加强构架4向着上方。但是,在该实施方式,在撤收帐篷1时,当折叠加强构架4的各加强管单元41、42时,担心产生牵连。与此相反,在图2所示的加强构架4的结构,不会产生这样的牵连,对顺利地进行撤收作业是有利的。
在本实施例中,侧面看第二加强管单元42具有梯形形态,在强度方面也是稳定的,可以稳定支持天篷。
在本实施例中,在各中心侧加强单位管体41b、42b的中心支柱5侧的端部,如图4所示,形成在上述各管体41b、42b的长边方向延伸的长孔41f、42f。上述各管体41b、42b通过各长孔41f、42f分别在中心侧连接点41e轴支承在滑动部件5a,在中心侧连接点42e轴支承在中心支柱5。即在各连接点41e、42e上,沿与作为各中心支柱5相交的方向的各中心侧加强单位管体41b、42b的纵向可移动地轴支承。
在此,在平面看的外周构架3中,与设置成和大致正方形的边一致的情况相反,加强构架4与大致正方形的对角线上一致,且通过朝着中心支柱5方向,整体倾斜,在帐篷1的设置及撤收时,外周构架3和加强构架4的动作,具体而言,动作时的各构架3、4的移动距离不同。这样,支柱2或中心支柱5与加强构架4只是能单纯地转动连接,有时会发生偏移不能顺利地动作和不能折叠自身等情况。
因此,如上所述,通过各连接点在41e、42e中设置长孔41f、42f,该长孔41f、42f吸收上述的偏移,进行顺利的动作。这样,该长孔41f、42f是用于折叠帐篷1的极为重要的机构。另外,也可提高帐篷1的整体强度。
对于该长孔41f、42f的尺寸,也可以按照可以吸收在各连接点41e、42e上发生的偏移为条件适当地设定,具体的在以通过长孔41f、42f中的销的直径为基准时,为1.5~10倍,理想的是为2.5~4倍是适当的。另外,用尺寸表示时,为3mm~30mm、理想的是6mm~18mm是适当的。
与上述相反,如图5(A)所示,也可以把在中心侧连接点41e、42e侧的I部作成如图5(B)所示的圆孔41f、42f;把在支柱侧连接点41d、42d侧的II部作成如图5(C)所示的长孔41h、42h。这样地把II部形成长孔的场合与如上述那样把I部作成长孔的场合相比,可以较短地形成长孔,是有利的。另外,也可以在I部和II部两方都形成长孔,只要在和支柱2或中心支柱5相交的方向上可移动地支持加强构架4,就可以实施各种形态。
在本实施例,在加强管单元41、42侧设置长孔,但与此相反在加强管单元41、42侧设置圆孔、在支柱2和中心支柱5侧设置长孔并轴支承,也可以具有同样的效果。另外,只要能移动地轴支承中心侧连接点41e、42e或支柱侧连接点41d、42d,也可以采用长孔以外的方法。
如图2所示,中心支柱5由加强构架4支持,在本实施例中是在垂直方向配位的棒状体。
而苫布状的天篷配位,以分别覆盖支柱2和外周构架3及中心支柱5,中心支柱5的部分成为帐篷1的屋顶的顶部。
中心支柱5由于由上述的倾斜加强构架4支持,可以使中心支柱5的长度作得比较短,可以稳定支持帐篷1的屋顶的顶部。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帐篷1的设置方法进行说明。首先,把图6所示的折叠状态的帐篷配位,使支柱2的部分成向上下方向。在图6中,省略说明天篷。
之后,把支柱2张开成放射状,即向前后左右方向。因此,折叠成曲折状的外周构架3和加强构架4等被张开。
如上述所示,加强构架4由于随着向中心方向形成向斜上方的形态,故随着张开加强构架4,在中心由加强构架4支持的中心支柱5被推向上方。
这样,预先安装在支柱2、外周构架3和中心支柱5上的天篷被张开。
之后,根据需要,伸长支柱2等,举起天篷的被张开的屋顶。通过这些作业,设置好帐篷1。
支柱2的下端部分也可以只放在地面等设置面上,但为了防止由于风等导致的移动,也可以通过在设置面打入栓钉等固定,或堆放重物放置。
这样,由于本申请发明的折叠式帐篷1只用上述那样张开支柱2的作业就能简单地设置,故最低由两人就可以完成。
在撤收帐篷1时只要反过来进行上述的设置方法就可以。由于在设置状态下,构成支柱2的棒状体之间(由伸缩式等、组合多个棒状体的部件组成时)及支柱2和滑动部件2a之间用销等进行固定,故解除该销可进行撤收作业。
在此,如对上述加强构架4所说明的,由于第一支柱侧加强单位管体41a和第二中心侧加强单位管体42b在设置帐篷1时,相对设置面水平配位,所以在撤收帐篷1时,使支柱2变窄时,第一加强管单元41的折叠点41c向下方折叠,可以顺利地进行撤收作业。
作为本申请发明的帐篷1的支柱2、外周构架3、加强构架4的材质,可以使用实施了涂装和电镀等防锈处理的钢材、铝合金、塑料等各种材料。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中空的方管,但也可以使用圆管。另外,在塑料等轻材料中,不是管,是实心的材料也可以。如上所述,综合考虑重量、强度、耐久性、成本等,根据目的和顾客的要求采用最合适的材料。
上述的结构强度是足够的,如图7和图10所示,也可以在本实施例的帐篷1通过增加设置连接外周构架3和中心支柱5的加强部件6进一步加强强度。
图7所示形态的加强部件6是一端侧与滑动部件5a、另一端侧与外周构架3的图示下侧的折叠点31c连接的棒状体,该加强部件6在帐篷1折叠时,如图8所示,一端侧上升,另一端侧下降。
图10中所示的形态的加强部件6可折叠成在折叠点6a折弯为V字形。其中,与外周构架3的长边侧平行配位的加强部件6一端侧与滑动部件5a、另一端侧与外周构架3的位于短边侧中央的交叉点3a连接;与外周构架3的短边侧平行配位的加强部件6一端侧与滑动部件5a、另一端侧与外周构架3的位于长边侧中央的图示上侧的折叠点31c连接。该加强部件6在折叠帐篷1时,如图15所示,折叠点6a下降。
上述两种形态的加强部件6分别可以用于本实施例的帐篷1(参照图7)及后述的第二实施例的帐篷1(参照图10)的任何一个之上。
也可以和上述的外周构架3和加强构架4一样,使该加强部件6形成曲折状。
另外,如在图5(A)、图7、图10中用虚线所示,也可以在加强部件6之外进一步设置辅助加强部件6’。图7所示的辅助加强部件6’一端侧与滑动部件5a、另一端侧与外周构架3的交叉点3a连接;图10所示的辅助加强部件6’一端侧与滑动部件5a、另一端侧与外周构架3的折叠点32c连接。辅助加强部件6’与加强部件6一样,能成为一根棒状体或可折叠成折弯为V字形、或成曲折状等进行各种变化。
在图10所示的加强部件6中,设有覆盖折叠点6a的挡块6b,通过使该挡块6b沿加强部件6滑动,就可以切换加强部件6成固定状态和能折叠的状态,在帐篷1的设置中不会不小心折叠加强部件6。
在本实施例,把支柱2和外周构架3形成平面看为大致正方形,但不限于此,如图9(A)、(B)所示,以连接多个图1所示的帐篷1的形态(连栋型),用长方形和六边形等各种多边形,共用边实施联结。另外,也可以作成设置用于联结的部件等,以便只在必要时能联结多个帐篷1使用,可以实施各种变化。
在此,也可以不把帐篷1作成上述图9所示的连栋型,而作成与图1所示的帐篷一样的单栋型,平面看的形状为长方形。举本申请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0是表示本实施例中的帐篷1的结构的示意图,图11是表示加强构架4的结构的示意图。由于该第二实施例的帐篷1的结构基本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故主要对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点进行说明。
在该第二实施例中,由于在平面图中长边侧的长度比短边侧长,对于在长边侧的外周构架3,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外周管单元31、32的构成根数变多,具体的如图10所示,在一对(两根)支柱2间各使用两组外周管单元31、32,在每一组外周管单元31、32中,存在有四处交叉点3a、三处折叠点31c、32c。
同样,对位于长方形对角线的加强构架4,与第一实施例比,加强管单元41、42的构成根数变多。具体如图11所示,分别由第一支柱侧加强单位管体41a、第二支柱侧加强单位管体42a、第一中间侧加强单位管体41b、第二中间侧加强单位管体42b、第一中心侧加强单位管体41g、第二中心侧加强单位管体42g组成。而第一支柱侧加强单位管体41a和第二支柱侧加强单位管体42a的支柱侧交叉点4a、第一中间侧加强单位管体41b和第二中间侧加强单位管体42b的中间侧交叉点4b、第一中心侧加强单位管体41g和第二中心侧加强单位管体42g在中心侧交叉点4c各自可转动地轴支承。而第一支柱侧加强单位管体41a、第一中间侧加强单位管体41b、第一中心侧加强单位管体41g由折叠点41c、41c可转动地轴支承,构成第一加强管单元41;第二支柱侧加强单位管体42a、第二中间侧加强单位管体42b、第二中心侧加强单位管体42g由折叠点42c、42c可转动地轴支承,构成第二加强管单元42。
在此,本申请发明者试制了外周构架3的短边侧和长边侧的长度不同的帐篷1,在折叠时,当在按短边侧和长边侧之间的边的比率的移动距离使支柱2移动而不折叠和加强构架4在中途挂住、不能顺利折叠等时,有时不能折叠自身,这样使用时十分不方便。
为了解决该问题,在该第二实施例中,在作为加强构架4中的第一加强管单元41及第二加强管单元42各自的端部、在支柱2侧或中心支柱5侧的末端连接部7(参照图12)上,在第一实施例之外,以支柱2或中心支柱5为基准,设置可在大致周向的规定范围内移动的间隙,即可象振动头部那样移动间隙。具体如图12所示,把末端连接部7作成前尖端细的楔形,之后,如图13(A)、(B)所示,通过贯通末端连接部7形成的长孔7c,轴支承支柱2或中心支柱5。上述的楔形的状态在末端连接部7的一侧具有平行于具有末端连接部7的各单位管体41a、42a、41g、42g的纵向的平行面7a,在另一侧具有随着向着末端侧、与上述平行面7a的距离变小的平面的倾斜面7b。而长孔7c与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长孔41f、42f一样,是在垂直于平行面7a的方向上形成、沿各单位管体41a、42a、41g、42g的纵向延伸的形状。
另外,分别在第一加强管单元41的相对支柱2的支柱侧连接点41d和相对中心支柱5的中心侧连接点41e,第二加强管单元42的相对支柱2的支柱侧连接点42d和相对中心支柱5的中心侧连接点42e上,各自支柱2、支柱侧的滑动部件2a、中心支柱5、支柱侧的滑动部件5a设置托架21、51。这些托架21、51如图12及图14所示,具有相对的一侧内面21a、51a和另一侧内面21b、51b,由在该两内面间配位的支持轴21c、51c可转动地轴支承同样在该两内面间配位的上述的末端连接部7。
通过末端连接部7的形状和用长孔7c的轴支持,加强构架4可在以下范围内振动头部那样移动,即从如图12所示托架21、51的一侧内面21a、51a和上述末端连接部7的平行面7a触接且另一侧内面21b、51b和上述末端连接部7的倾斜面7b有间隙的状态到如图14所示托架21、51的一侧内面21a、51a和上述末端连接部7的平行面7a有间隙且另一侧内面21b、51b和上述末端连接部7的倾斜面7b接触的状态。这样,在折叠帐篷1时,即使支柱2移动距离的比率不按短边侧和长边侧的比率进行时,也能顺利地进行折叠。这样,该形状的末端连接部7是用于折叠帐篷1的极重要的机构。另外,也提高了帐篷1的整体强度。
该第二实施例中,支柱2侧和中心支柱5侧双方都设有上述那样的楔状的末端连接部7,但也可以只在支柱2侧或中心支柱5侧其中任一个设置该末端连接部7。
另外,如第一实施例那样,上述结构即使是平面看正方形的天篷,也可以同样发挥作用。上述的形状不限于长方形,也可以使用具有其它各种多边形形状的帐篷1,根据帐篷1的使用目的等,可以灵活地对应。
在图10中,作成设有连接外周构架3和中心支柱5的加强部件6。如上所述那样,在本申请的发明中,由于加强部件6的有无无关紧要,所以也可以省略加强部件6,反之也可以如图10中的虚线所示,进一步设置辅助加强部件6’。
本申请的发明具有下述的优秀效果。
根据本申请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发明,通过由外周构架形成的在平面图中通过多边形内部形成加强构架,使加强构架连接各支柱和多边形的中心那样配位,与现有的折叠式帐篷比强度提高。这样,不必象现在那样另设加强部件,在设置加强部件时能进一步提高强度。
并且,关于加强构架的连接点上的滑动长度,由于支柱侧一方比中心支柱侧一方长,根据杠杆原理,特别在设置时可以用小的力使中心支柱上升,可以很容易地张开天篷。
根据本申请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发明,除具有上述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发明的效果之外,在对应中心支柱的加强构架的上方侧的连接点比在对应支柱的加强构架的下方侧的连接点设在高位,可以稳定支持中心支柱。
根据本申请发明第三面所述的发明,除具有上述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发明的效果之外,由于构成加强管单元的棒状体的一部分相对设置面是水平的或向中心方向向下方倾斜,所以撤收时可以顺利折叠加强管单元。
根据本申请发明第四方面所述的发明,除具有上述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发明的效果之外,通过在加强构架的连接点上可沿加强构架与支柱或中心支柱相交的方向移动那地支持加强构架,可以吸收外周构架和加强构架动作时的偏差,可以顺利地进行帐篷的设置及撤收。
根据本申请发明第五方面所述的发明,除具有上述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发明的效果之外,可以提供一种能根据帐篷的使用目的灵活对应的长方形的折叠式帐篷。
根据本申请发明第六及第七方面所述的发明,除具有上述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发明的效果之外,在折叠帐篷时,即使支柱移动距离的比率不按短边侧和长边侧的比率进行时,也可以顺利地进行折叠。

Claims (7)

1.一种折叠式帐篷,其由多个支柱和与该支柱连接的多个构架支持天篷,其特征在于,
上述构架具有:确定该构架的外周形状的多个外周构架、在由该外周构架围成的内部配位的多个加强构架,
在各支柱的上部设有上述的外周构架,以便连接相邻的该支柱,
这些外周构架在平面看至少构成以该各支柱为顶点的多边形,
另外,在上述各支柱上设置朝着上述的多边形的中心方向的上述加强构架,
在上述多边形的中心设有用这些加强构架支持的中心支柱,
上述各外周构架和各加强构架各自组合两组管单元,
在这些各个管单元上形成至少一个交叉点,
在该交叉点上,一个管单元和另一个管单元可转动地结合,
上述外周构架和加强构架通过改变上述管单元之间的角度可以折叠,
天篷由上述支柱和外周构架及中心支柱支持,
对于上述支柱与加强构架的连接及上述中心支柱与加强构架的连接,
这些连接分别在两处的连接点进行,
该连接点中,一侧的连接点能沿上下方向滑动,且可转动,
另一方侧的连接点不能沿上下方向滑动,而可转动,
关于在上述一侧的连接点上下方向的滑动长度,支柱侧一方比中心支柱侧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帐篷,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的外周构架中的外周管单元由在折叠点可转动地连接的多个单位管体组成,
在各外周管单元中形成至少两个上述的交叉点,以由该交叉点夹着的方式形成折叠点,
在该交叉点,一个外周管单元和另一个外周管单元的单位管体相互可转动地连接,
该外周构架通过在上述的折叠点折弯而可以折叠,
而上述加强构架中的加强管单元由在折叠点上可转动地连接的多个单位管体组成,
在各加强管单元上至少形成两个上述交叉点,以由该交叉点夹着的方式形成折叠点,
在该交叉点,一个加强管单元和另一个加强管单元的单位管体相互可转动地连接,
该加强构架通过在上述折叠点的折弯而可折叠,
在向水平面设置帐篷时,与对应上述的支柱的上述加强管单元下方侧的连接点相比,对应中心支柱的上述加强管单元上方侧的连接点处于高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帐篷,其特征在于,
上述的加强构架中的加强管单元由在折叠点可转动地连接的多个单位管体组成,
在向水平面设置帐篷时,至少一个上述单位管体是水平或随着向中心方向向下方倾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帐篷,其特征在于,对于上述支柱与加强构架的连接及上述中心支柱与加强构架的连接,
至少在一个连接点上,上述加强构架以具有可在与上述支柱或中心支柱相交的方向移动的间隙的方式而被支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帐篷,其特征在于,由外周构架确定的外周形状是由相对的两个长边和在该长边的两端配位的两个短边组成的长方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帐篷,其特征在于,对于上述支柱与加强构架的连接,及上述中心支柱与加强构架的连接,
在支柱侧的连接点组和中心支柱侧的连接点组中至少一组中,该加强构架以具有可在规定范围内移动的间隙的方式而被支持,所述规定范围是以支柱或中心支柱为基准的大致周向的规定范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式帐篷,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各管单元由多个单位管体组成,
关于这些单位管体中的、如上述那样以相对于支柱或中心支柱具有间隙的方式而被支持的部件,
该支持通过设在支柱或中心支柱上的托架进行,
上述托架具有相对的一方侧内面和另一方侧内面,上述单位管体的末端连接部配位在该两内面之间,
单位管体由在上述托架的各内面之间配位的支持轴轴支持,以可绕支持轴转动,
上述单位管体的末端连接部在一方有平行于单位管体的长边方向的平行面,在另一方具有随着向末端侧、成为与该平行面的距离变小的平面的倾斜面,呈现前端细的楔状形态,
在该末端连接部中具有在垂直于平行面的方向上形成、贯通末端连接部、沿单位管体的长边方向延伸的长孔,
从上述托架的一侧内面和平行面接触、另一侧内面和倾斜面有间隙的状态开始,
到上述托架的一侧内面与平行面有间隙、且另一侧内面和倾斜面接触的状态为止的范围内,上述的末端连接部可以相对托架移动。
CNB038269392A 2003-09-02 2003-09-02 折叠式帐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062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3/011185 WO2005024158A1 (ja) 2003-09-02 2003-09-02 折り畳みテン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20113A CN1820113A (zh) 2006-08-16
CN100460621C true CN100460621C (zh) 2009-02-11

Family

ID=34260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82693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0621C (zh) 2003-09-02 2003-09-02 折叠式帐篷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299813B2 (zh)
JP (1) JP4557885B2 (zh)
KR (1) KR101021900B1 (zh)
CN (1) CN100460621C (zh)
AU (1) AU2003261882A1 (zh)
WO (1) WO20050241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12122Y1 (ko) * 2003-01-17 2003-05-09 카라반인터내셔날 주식회사 천막의 지주
US7240686B2 (en) * 2003-11-12 2007-07-10 Caravan Canopy International, Inc. Collapsible canopy having reduced length
CN2833012Y (zh) * 2005-04-25 2006-11-01 厦门革新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帐篷的架杆
KR200409541Y1 (ko) * 2005-11-29 2006-03-03 김영섭 절첩식 천막의 프레임 연결구조
US20090032079A1 (en) * 2007-08-01 2009-02-05 Ho Soon Choi Framework of Frame Tent
US20100065371A1 (en) * 2008-09-17 2010-03-18 Glenn Paul F Tree stand protection system
US8220477B2 (en) * 2009-07-31 2012-07-17 Caravan Canopy International, Inc. Canopy frame
JP5437015B2 (ja) * 2009-10-20 2014-03-12 株式会社サンエープロテント 折畳式テント
KR101095662B1 (ko) * 2010-05-25 2011-12-19 휴먼전자 주식회사 운반과 보관이 용이한 접이식 텐트
JP5716226B2 (ja) * 2010-12-13 2015-05-13 テイセン産業株式会社 寄せ棟型テント
WO2012154138A1 (en) 2011-05-06 2012-11-15 Bilgin Aydin A construction system
WO2012154139A1 (en) 2011-05-06 2012-11-15 Bilgin Aydin Construction system
CN203129697U (zh) 2013-02-05 2013-08-14 客贝利(厦门)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帐篷架杆
US8978680B2 (en) * 2012-05-04 2015-03-17 KD Kanopy Inc. Removably mountable roof frame for use with an expandable canopy
US9103138B2 (en) 2012-10-02 2015-08-11 Bravo Sports Sliding-eave mount mechanism for canopy structure
KR101285129B1 (ko) 2012-10-17 2013-07-11 이동학 유격 없는 견고한 캐노피
KR101285130B1 (ko) 2012-11-09 2013-07-19 이동학 유격 없이 견고한 대형 캐노피
JP2014105504A (ja) * 2012-11-28 2014-06-09 Gate Kogyo Kk 伸縮型テント
WO2014089496A2 (en) 2012-12-07 2014-06-12 Bravo Sports Canopy shelter link point
CN203257172U (zh) 2013-05-08 2013-10-30 客贝利(厦门)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一字顶帐篷改进结构
USD736884S1 (en) 2013-07-16 2015-08-18 Bravo Sports Adjustable locking leg assembly
US9528292B1 (en) 2013-08-09 2016-12-27 Bravo Sports Canopy with overhang
US9797157B2 (en) 2014-03-04 2017-10-24 Shelterlogic Corp. Canopy with detachable awning
USD737066S1 (en) 2014-03-06 2015-08-25 Bravo Sports Chair with integrated shade cover
AU2015203631A1 (en) * 2014-06-27 2016-01-21 Campvalley (Xiamen) Co., Ltd. High-Ceiling Tent Frame
US9995056B2 (en) * 2014-07-01 2018-06-12 Shengyong Yang Collapsible gazebo frame with single activation feature
JP6469997B2 (ja) * 2014-09-10 2019-02-13 株式会社キャラバンジャパン テントフレーム
US9867466B2 (en) 2014-12-15 2018-01-16 Shelterlogic Corp. Foldable chair
CN204571471U (zh) 2015-03-24 2015-08-19 客贝利(厦门)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连体帐篷
CN104746940B (zh) * 2015-03-25 2017-01-11 东南大学 一种无需组装的拉索锁定可折叠帐篷
CN104790721B (zh) * 2015-03-25 2017-01-04 东南大学 一种无需组装的可展环-连杆拉索锁定可折叠帐篷
US10246898B2 (en) 2015-06-01 2019-04-02 Xiamen Innovation Metal Products Co., Ltd. Centralized locking and unlocking mechanisms for tent frames and tent frames having same
US9995058B2 (en) 2015-06-01 2018-06-12 Xiamen Innovation Metal Products Co., Ltd. Automatically foldable tent frames and mechanisms for automatically folding and unfolding tent frames
CN205713426U (zh) 2016-04-07 2016-11-23 路华(厦门)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帐篷支撑架及具有该帐篷支撑架的帐篷
US10669738B2 (en) * 2016-07-26 2020-06-02 Shengyong Yang Collapsible canopy frame having a central lock
US10597897B2 (en) * 2016-07-26 2020-03-24 Shengyong Yang Collapsible canopy with a self locking central lock
US11299906B2 (en) * 2016-07-26 2022-04-12 Shengyong Yang Collapsible canopy with a central lock and reinforcement bars
CN205918220U (zh) * 2016-08-26 2017-02-01 吴国祥 防积水帐篷骨架
CN206128831U (zh) 2016-09-19 2017-04-26 客贝利(厦门)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连动收折的帐篷屋檐结构
CN206128828U (zh) 2016-09-19 2017-04-26 客贝利(厦门)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帐篷的屋檐结构
US20180106067A1 (en) 2016-10-13 2018-04-19 Campvalley (Xiamen) Co., Ltd. Eave structure and tent frame having same
USD854107S1 (en) 2016-10-17 2019-07-16 Campvalley (Xiamen) Co., Ltd. Tent frame with central upright pole and eaves
CN206190220U (zh) 2016-11-24 2017-05-24 成都保瑞特钻头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防泥包pdc钻头
US10472849B2 (en) 2017-02-01 2019-11-12 International E-Z Up, Inc. Multi-point fixed attachment system
USD859564S1 (en) 2017-04-17 2019-09-10 Campvalley (Xiamen) Co., Ltd. Tent frame with eaves
CN207260737U (zh) 2017-04-21 2018-04-20 客贝利(厦门)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双顶折叠帐篷
CN108468467A (zh) * 2018-05-18 2018-08-31 路华(厦门)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帐篷架杆的改进结构
CN108612390A (zh) * 2018-05-18 2018-10-02 路华(厦门)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帐篷架杆顶部的改进结构
US20190368220A1 (en) * 2018-05-29 2019-12-05 Zhejiang Jiansheng Leisure Products Co.,Ltd Structurally reinforced tent frame and central reinforcing structure thereof
CN108798202A (zh) * 2018-06-20 2018-11-13 路华(厦门)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帐篷支架
US11255104B2 (en) * 2018-06-20 2022-02-22 Campvalley (Xiamen) Co., Ltd. Tent support
USD884814S1 (en) * 2018-11-27 2020-05-19 Dongah Aluminum Corporation Tent frame
USD884813S1 (en) * 2018-11-27 2020-05-19 Dongah Aluminum Corporation Tent frame
USD884811S1 (en) * 2018-11-27 2020-05-19 Dongah Aluminum Corporation Tent frame
USD884812S1 (en) * 2018-11-27 2020-05-19 Dongah Aluminum Corporation Tent frame
CN109707210A (zh) * 2019-01-31 2019-05-03 路华(厦门)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帐篷的改进结构
CN109707209A (zh) * 2019-01-31 2019-05-03 路华(厦门)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伞形帐篷的改进结构
CN110159059A (zh) * 2019-06-03 2019-08-23 蔚孜电子商务(上海)有限公司 具有附件挂接装置的折叠帐篷
US11220835B2 (en) 2019-10-08 2022-01-11 Shelterlogic Corp. Pop-up canopy
AU2019101422A4 (en) * 2019-10-18 2020-01-02 Zhejiang Jiansheng Leisure Products Co., Ltd Folding tent with central self-lock structure
US11889828B2 (en) 2020-04-06 2024-02-06 Jeremiah Banfield Hunting blind
CN111927195B (zh) * 2020-06-08 2021-11-09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一种用于电力抢修的矩形检修屋
US11299907B1 (en) * 2020-11-13 2022-04-12 Caravan Canopy Int'l, Inc. Collapsible canopy and collapsible canopy frame
WO2023240289A1 (en) * 2022-06-10 2023-12-14 Gci Outdoor Llc Portable and collapsible canopy structur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42113U (zh) * 1989-08-30 1991-04-22
JP2597670B2 (ja) * 1987-08-26 1997-04-09 ジェームズ ピー.リンチ 天蓋構造物
JP3042113U (ja) * 1997-04-03 1997-10-14 明良 蔡 テント
CN2301500Y (zh) * 1997-09-15 1998-12-23 聚玛格工程有限公司 折叠便携式六角天篷
JP2001003604A (ja) * 1999-06-18 2001-01-09 North Pole Japan:Kk 折り畳み式テントの屋根の支持構造
CN2570395Y (zh) * 2002-09-11 2003-09-03 厦门进雄企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凉亭式帐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58713A (en) * 1982-10-29 1985-12-17 American Canvas Company Frame system and connectors for portable shelters
US5490533A (en) 1993-04-05 1996-02-13 Carter Mark C Collapsible shelter with elevated canopy
US5813425A (en) * 1993-04-05 1998-09-29 Carter; Mark C. Collapsible shelter with elevated canopy
US5794640A (en) * 1997-02-13 1998-08-18 Jang; Jung-Woo Quick assembly tent framework
JP3057223U (ja) * 1998-09-02 1999-04-09 正 宇 張 ワンタッチ組立式テントフレーム
US6138702A (en) * 1998-09-17 2000-10-31 Carter; Mark C. Resilient support for erectable shelter roof
JP3060081U (ja) * 1998-11-25 1999-07-21 昌煕 野村 折り畳み式テントの骨組構造体
JP2001006304A (ja) * 1999-06-23 2001-01-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磁気ディスク装置
JP3527877B2 (ja) 2000-04-05 2004-05-17 株式会社サンエープロテント 折畳みテントフレーム
US6598614B2 (en) * 2001-07-31 2003-07-29 Lausan Chung-Hsin Liu Foldable tent frame
JP3938873B2 (ja) * 2002-02-01 2007-06-27 株式会社ニューテックジャパン 折り畳み式テント
KR100429102B1 (ko) * 2002-03-28 2004-04-29 카라반인터내셔날 주식회사 절첩식 텐트 골조의 지붕형성 구조
JP3743754B2 (ja) 2002-05-01 2006-02-08 株式会社越智工業所 折り畳みテント
US6929017B2 (en) * 2002-10-29 2005-08-16 Taewoong Byun Collapsible canopy framework structure of a regular polygon
FR2849668B1 (fr) * 2003-01-06 2005-09-30 Boi Xavier Olivier Do Systeme de chandelle auto-bloquante pour tente a deploiement rapide
KR200331661Y1 (ko) * 2003-08-06 2003-10-30 카라반인터내셔날 주식회사 이동식 천막프레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97670B2 (ja) * 1987-08-26 1997-04-09 ジェームズ ピー.リンチ 天蓋構造物
JPH0342113U (zh) * 1989-08-30 1991-04-22
JP3042113U (ja) * 1997-04-03 1997-10-14 明良 蔡 テント
CN2301500Y (zh) * 1997-09-15 1998-12-23 聚玛格工程有限公司 折叠便携式六角天篷
JP2001003604A (ja) * 1999-06-18 2001-01-09 North Pole Japan:Kk 折り畳み式テントの屋根の支持構造
CN2570395Y (zh) * 2002-09-11 2003-09-03 厦门进雄企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凉亭式帐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5024158A1 (ja) 2005-03-17
JP4557885B2 (ja) 2010-10-06
KR20060063883A (ko) 2006-06-12
JPWO2005024158A1 (ja) 2006-11-02
KR101021900B1 (ko) 2011-03-18
AU2003261882A1 (en) 2005-03-29
US20070012347A1 (en) 2007-01-18
CN1820113A (zh) 2006-08-16
US7299813B2 (en) 2007-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60621C (zh) 折叠式帐篷
CA2550030C (en) A tent frame
KR20160000063U (ko) 폴딩 텐트 프레임
CN205277009U (zh) 一种凉篷架
CN203271255U (zh) 一种帐篷架杆
JP3131141U (ja) 大型内傾式テントの支柱
CN207619847U (zh) 立柱和盖梁施工用装配式可调节作业平台
CN201011148Y (zh) 一种凉篷
CN214737431U (zh) 一种桥梁施工支撑托架
CN209924575U (zh) 一种帐篷的改进结构
CN210396334U (zh) 一种拱顶帐篷架杆结构
CN203905612U (zh) 一种折叠帐篷
JP3131142U (ja) 折畳み式テントの側棒組
CN217897474U (zh) 一种金字塔结构的充气帐篷
CN211714749U (zh) 一种多功能伸缩折叠帐篷
CN112096095B (zh) Y型柱钢筋抱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JP2003321951A (ja) 折り畳みテント
CN211038063U (zh) 一种新型的帐篷架杆结构
CN212406170U (zh) 一种可调节的钢结构临时支撑架
CN209799537U (zh) 一种新型的帐篷
CN213471078U (zh) 维修平台
CN210659491U (zh) 电动救灾帐
CN211286918U (zh) 一种折叠帐篷支架及帐篷
CN216092207U (zh) 一种钢结构组合式玻璃漂流水滑道
CN217000739U (zh) 一种用于建筑辅助平台搭设的双排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211

Termination date: 20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