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59926C - 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及被检体内导入系统 - Google Patents

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及被检体内导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59926C
CN100459926C CNB2005800218443A CN200580021844A CN100459926C CN 100459926 C CN100459926 C CN 100459926C CN B2005800218443 A CNB2005800218443 A CN B2005800218443A CN 200580021844 A CN200580021844 A CN 200580021844A CN 100459926 C CN100459926 C CN 10045992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system
subject
introducing device
subject introducing
case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8002184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76624A (zh
Inventor
藤森纪幸
本多武道
铃岛浩
折原达也
穗满政敏
中土一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76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766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5992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5992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4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mbined with photographic or television appliances
    • A61B1/041Capsule endoscopes for imaging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及被检体内导入系统。为了实现降低了绳状部件被拍摄进所拍摄的图像内的程度的胶囊型内窥镜,胶囊型内窥镜(2)包括:具有规定的主点的光学系统(18);拍摄通过光学系统(18)成像的光的摄像部(19);以及安装部(28),其配置在内置了光学系统(18)和摄像部(19)的外壳部件(17)的一部分、即具有透光性的窗口部(17a)上的规定位置上。胶囊型内窥镜(2)具有牵引部件(29),该牵引部件(29)一端固定在安装部(28)上,在从光学系统(18)朝向安装部(28)的位置的方向上延伸规定距离。由于牵引部件(29)具有这种结构,从而可以降低牵引部件(29)被摄像部(19)摄入。

Description

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及被检体内导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导入被检体内部、拍摄被检体内图像的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及具有被检体内导入装置的被检体内导入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内窥镜领域中提出了吞入式的胶囊型内窥镜。在该胶囊型内窥镜中设有摄像功能和无线通信功能。胶囊型内窥镜具有如下功能,即为了进行观察(检查),被从被检体的口部吞入后到被自然排出的期间,在体腔内,例如在胃、小肠等内脏器官内部伴随内脏器官的蠕动运动而移动,随着移动例如以0.5秒间隔进行被检体内图像的摄像。
在体腔内移动的期间,通过胶囊型内窥镜在体内拍摄的图像数据借助于无线通信被依次发送到外部,并存储在设于外部的存储器中。通过携带具有无线通信功能和存储器功能的接收机,被检体在吞入胶囊型内窥镜后到排出的期间,可以自由行动。在胶囊型内窥镜被排出后,医生或护士根据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图像数据,可以使显示器显示内脏器官的图像并进行诊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提出在胶囊型内窥镜的外封装部分附带牵引用的绳状部件。图9是表示带有这种绳状部件的胶囊型内窥镜的结构的示意图。具体讲,图9所示的胶囊型内窥镜100具有:外壳部件101,其具有与摄像部104的摄像视野相对应的摄像窗101a,并且该外壳部件101规定了外形;形成于外壳部件101上的安装部103;一端连接安装部103的绳状部件102。
绳状部件102用于从外部牵引被导入被检体内的胶囊型内窥镜100。具体讲,例如在拍摄食道部分的被检体内图像时,由于普通的胶囊型内窥镜快速移动,存在难以充分进行摄像动作的问题。因此,通过向图9所示的外壳部件101上连接绳状部件102的一端,医生等牵引另一端,可以调整胶囊型内窥镜100在被检体内的位置或移动速度。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即使在食道等区域中,也能够降低胶囊型内窥镜的移动速度来拍摄许多被检体内图像,并且能够对已经通过的区域再次拍摄被检体内图像。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3—19111号公报
但是,带有绳状部件的胶囊型内窥镜由于绳状部件102配置在摄像部104的摄像视野内,所以存在所拍摄的被检体内图像的质量下降的问题。以下说明这种问题。
在图9所示的胶囊型内窥镜中,摄像窗101a作为向配置于内部的摄像部104输入外部光的窗口部发挥作用。因此,在绳状部件102位于摄像窗101a相对于摄像部104的延长线上时,通过摄像部104拍摄的被检体内图像拍摄进了绳状部件102的像,质量降低。具体讲,如图10所示,在通过摄像部104拍摄的被检体内图像105中,在大范围内拍摄进了绳状部件像106,由于摄入了这种像,图像质量下降,有可能对医生等的诊断、观察带来障碍。并且,由于绳状部件102位于摄像视野中,不能否定以绳状部件102上的光的漫反射为起因的闪耀被拍摄进被检体内图像的可能性。这种闪耀的存在也有可能成为妨碍医生等进行诊断等的原因。
对此,通过把摄像部的摄像视野限定在没有配置绳状部件102的范围内,可以使绳状部件102的像不被拍摄进被检体内图像中。但是,在采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摄像部的摄像视野受到绳状部件102的限制,例如在图9的示例中,不能拍摄胶囊型内窥镜100的行进方向后方的被检体内图像,所以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实现在摄像部的视野附近配置牵引用绳状部件的胶囊型内窥镜等被检体内导入装置中,降低了绳状部件被拍摄进所拍摄的图像内的程度的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和使用被检体内导入装置的被检体内导入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之一的被检体内导入装置被导入被检体的内部,并在该被检体的内部移动,其特征在于,该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具有:使从外部输入的光在规定面上成像的光学系统;外壳部件,其内置所述光学系统,并且形成有使来自外部的光输入到所述光学系统的窗口部;形成于所述窗口部的规定部分的安装单元;以及牵引部件,其一端通过所述安装单元被固定,在从所述光学系统的主点朝向所述规定部分的方向的延长线上延伸规定距离而形成。
根据本发明之一,具有在从光学系统的主点朝向安装单元的位置的方向上延伸规定距离的牵引部件,所以能够减小通过光学系统成像于规定面上的像中的牵引部件的像,可以抑制通过光学系统得到的像的质量的下降。
并且,本发明之二的被检体内导入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所述安装单元形成于所述窗口部中处于所述光学系统的光轴延长线上的部分上,所述牵引部件配置成在所述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延长线上延伸规定距离。
并且,本发明之三和之四的被检体内导入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所述安装单元形成为其长度方向与从所述光学系统的主点朝向所述规定部分的方向一致。
并且,本发明之五~之八的被检体内导入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所述光学系统配置成其光轴方向与所述外壳部件的长度方向中心轴一致。
并且,本发明之九~之十六的被检体内导入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所述被检体内导入装置还具有:摄像单元,其根据通过所述光学系统成像的光生成图像数据;发送单元,其发送包含所生成的图像数据的无线信号。
并且,本发明之十七的被检体内导入系统具有: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其被导入被检体的内部,拍摄被检体内图像,发送包含所拍摄的被检体内图像的无线信号;和接收装置,其接收通过该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发送的无线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具有:使从外部射入的光在规定面上成像的光学系统;外壳部件,其内置所述光学系统,并且形成有使外部光输入到由所述光学系统确定的视野内的窗口部;以及牵引部件,其一端通过形成于所述窗口部的规定部分上的安装单元被固定,在从所述光学系统的主点朝向所述规定部分的方向的延长线上延伸规定距离而形成,所述接收装置具有:接收电路,其对通过接收天线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进行规定的接收处理;以及信号处理单元,其从通过所述接收电路进行了接收处理的信号中提取出图像信息。
本发明涉及的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和被检体内导入系统构成为,具有在从光学系统的主点朝向安装单元的位置的方向上延伸规定距离的牵引部件,所以能够发挥以下效果,即在通过光学系统成像于规定面上的像中,能够减小牵引部件的像,可以抑制通过光学系统得到的像的质量的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被检体内导入系统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被检体内导入系统具有的接收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被检体内导入系统具有的胶囊型内窥镜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胶囊型内窥镜的牵引部件附近部分的具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说明胶囊型内窥镜的优点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利用胶囊型内窥镜具有的摄像部拍摄的被检体内图像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变形例的胶囊型内窥镜具有的安装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另一变形例的胶囊型内窥镜具有的安装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以往的胶囊型内窥镜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利用以往的胶囊型内窥镜拍摄的被检体内图像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被检体;2胶囊型内窥镜;3接收装置;4显示装置;5便携式记录介质;6a~6h接收天线;9天线选择部;10接收电路;11信号处理部;12控制部;13存储部;14A/D转换部;15电力供给部;17外壳部件;17a、17b窗口部;17c圆筒体;18、21光学系统;20、22保持部件;19、23摄像部;19a、23a摄像元件;19b、23b摄像基板;24、25照明部;24a、25a照明基板;24b、25b照明元件;26发送部;26a发送基板;26b发送天线;27a、27b蓄电池;28安装部;29牵引部件;30主点;31受光面;32a被检体内图像;32b牵引部件像;33贯通孔;34防脱部件;35、36安装部;100胶囊型内窥镜;101外壳部件;101a摄像窗;102绳状部件;103安装部;104摄像部;105被检体内图像;106绳状部件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作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的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和被检体内导入系统。另外,附图仅是示意图,应该注意到各部分的厚度和宽度之间的关系、各部分的大小比率等与实物有所不同,当然各个附图中也包含彼此的尺寸关系和比率不同的部分。
首先,说明实施方式涉及的被检体内导入系统。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被检体内导入系统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被检体内导入系统包括:被导入被检体1内部、沿规定路径移动的胶囊型内窥镜2;接收从胶囊型内窥镜2发送的包含被检体内信息的无线信号的接收装置3;显示通过接收装置3接收到的无线信号中包含的被检体内信息的内容的显示装置4;进行接收装置3和显示装置4之间的信息交换的便携式记录介质5。
显示装置4根据通过接收装置3接收到的无线信号,显示由胶囊型内窥镜2拍摄的被检体内图像等,具有根据通过便携式记录介质5得到的数据进行图像显示的工作站等那样的结构。具体讲,显示装置4可以构成为利用CRT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等直接显示图像等,也可以构成为像打印机等那样把图像等输出到其他介质上。
便携式记录介质5相对于接收装置3和显示装置4是可自由装卸的,具有在安装到两者上时可以进行信息的输出和记录的结构。具体讲,便携式记录介质5在胶囊型内窥镜2于被检体1的体腔内移动的期间,被安装在接收装置3上,存储被检体内图像。并且,具有如下结构,即在胶囊型内窥镜2从被检体1排出后,被从接收装置3卸下并安装在显示装置4上,通过显示装置4读出所记录的数据。通过利用紧凑型闪存(CF)(注册商标)存储器等便携式记录介质5,进行接收装置3和显示装置4之间的数据交换,与接收装置3和显示装置4之间被有线连接时不同,即使在胶囊型内窥镜2于被检体1内部移动的过程中,被检体1也能够自由行动。
接收天线6a~6h例如使用环形天线形成。这种环形天线在分别被配置于被检体1的体表面的规定位置上的状态下使用,优选具有用于固定在被检体1的体表面上的安装部件。
接收装置3进行通过接收天线6a~6h中任一个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处理。图2是表示接收装置3的结构的方框图。如图2所示,接收装置3具有:天线选择部9,其从所存在的多个接收天线6a~6h中选择适合于无线信号接收的天线;接收电路10,其对通过由天线选择部9选择的接收天线6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进行解调等处理;信号处理部11,其用于根据进行了处理的无线信号,提取出被检体内图像等。并且,接收装置3具有:对所提取的信息的输出等进行规定的控制的控制部12;存储所提取的信息的存储部13;A/D转换部14,其对从接收电路10输出的与所接收的无线信号的强度对应的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和提供各个构成要素的驱动电力的电力供给部15。
天线选择部9从所具备的多个接收天线6a~6h中选择适合于无线信号接收的天线。具体讲,天线选择部9具有如下功能,即根据控制部12的控制选择规定的接收天线6,把通过所选择的接收天线6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输出给接收电路10。
接收电路10对通过所选择的接收天线6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进行解调等规定的处理。并且,接收电路10具有把与无线信号的强度对应的模拟信号输出给A/D转换部14的功能。
信号处理部11用于从通过接收电路10进行了规定的处理的信号中提取规定的信息。例如,在通过接收装置3接收的无线信号从具有摄像功能的电子设备发送来的情况下,信号处理部11从由接收电路10输出的信号中提取图像数据。
控制部12进行包括天线选择部9的天线选择动作在内的整体的控制。具体讲,控制部12具有如下功能,即将从信号处理部11输出的信息传送给存储部13进行存储,并且根据从A/D转换部14输出的对应于接收强度的数字信号(例如,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接收信号强度表示信号)),确定使用的接收天线6,并对天线选择部9进行指示。
存储部13存储由信号处理部11提取出的信息。作为存储部13的具体结构,可以通过具有存储器等使存储部13自身存储信息,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后面所述,存储部13具有向便携式记录介质5写入信息的功能。
下面,说明胶囊型内窥镜2。在本实施方式中,胶囊型内窥镜2作为权利要求中的被检体内导入装置的一例发挥作用。具体讲,胶囊型内窥镜2具有如下结构,即设置了牵引部件,该牵引部件用于在胶囊型内窥镜2被导入被检体内的期间从外部进行牵引。
图3是示意表示胶囊型内窥镜2的结构的剖面图。如图3所示,胶囊型内窥镜2具有:规定了外形、并内置了后述的构成要素的外壳部件17;使从外部输入的光成像的光学系统18;保持光学系统18的保持部件20;根据通过光学系统18成像的光,生成图像数据的摄像部19;使与光学系统18不同范围的光成像的光学系统21;保持光学系统21的保持部件22;根据通过光学系统21成像的光,生成图像数据的摄像部23。另外,胶囊型内窥镜2具有:照明部24,其向与通过光学系统18和摄像部19得到的被检体内图像对应的外部区域照射照明光;照明部25,其向与通过光学系统21和摄像部23得到的被检体内图像对应的外部区域照射照明光;发送部26,其生成包含通过摄像部19、23得到的被检体内的图像数据的无线信号,发送给接收装置3;蓄电池27a、27b,其向胶囊型内窥镜2内部具有的构成要素提供驱动电力。另外,胶囊型内窥镜2具有形成于外壳部件17上的规定位置上的安装部28;和通过安装部28与外壳部件17连接的牵引部件29。
外壳部件17规定了胶囊型内窥镜2的外形,并且内置光学系统18等构成要素。并且,外壳部件17分别形成有向光学系统18、21导入来自外部的光的透明窗口部17a、17b。具体讲,外壳部件17包括:配置在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半球圆顶状的窗口部17a、17b;配置在窗口部17a、17b之间,与窗口部17a、17b的连接部分水密地连接的圆筒体17c。
光学系统18、21使分别通过窗口部17a、17b输入的外部光成像于规定的受光面上。在图3中,光学系统18、21利用单透镜形成,但不必限于这种结构,只要是能够成像外部光的结构,则也可以利用多个透镜形成,还可以利用其他结构形成。
摄像部19、23根据分别通过光学系统18、21成像的光,生成与被检体内图像相关的图像数据。具体讲,摄像部19、23分别包括把输入光转换为电信号的摄像元件19a、23a;和形成有规定的电路的摄像基板19b、23b。
摄像元件19a、23a具有规定的受光面,对于通过光学系统18、21形成于受光面上的光,生成对应于光强度的电信号。具体讲,摄像元件19a、23a例如由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形成。
摄像基板19b、23b形成有根据从摄像元件19a、23a输出的电信号而生成图像数据的电路。通过这种电路形成的图像数据被输出给发送部26。
照明部24、25分别向通过摄像部19、23拍摄的被检体内区域输出照明光。具体讲,照明部24、25分别具有照明基板24a、25a和照明元件24b、25b。照明元件24b、25b例如由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形成,具有由形成于照明基板24a、25a上的规定电路所控制,输出照明光的功能。
发送部26生成包含通过摄像部19、23得到的图像数据的无线信号,发送给接收装置3。具体讲,发送部26具有:发送基板26a,其形成有进行调制等处理的电路,该发送基板26a生成无线信号;在所生成的无线信号的发送中使用的发送天线26b。
安装部28用于将牵引部件29固定在外壳部件17上。具体讲,安装部28具有在棒体状的端部形成有环的结构,被配置为使棒状体插入到形成于构成外壳部件17的窗口部17a上规定区域上的孔部中的状态,具有在环部分固定牵引部件29的功能。
牵引部件29在胶囊型内窥镜2被导入被检体内后,用于从外部调整胶囊型内窥镜2的位置或/和移动速度。具体讲,牵引部件29具有如下结构,即一端通过安装部28被固定在外壳部件17上,而另一端由延伸到被检体外部的绳状部件构成,医生等可以握持着另一端侧控制胶囊型内窥镜2的移动速度等。具体讲,例如在胶囊型内窥镜2通过被检体1内的食道时,通过牵引部件29向胶囊型内窥镜2提供与行进方向相反的方向的阻力,以降低胶囊型内窥镜2的通过速度,可以充分获取被检体内图像。
另外,优选牵引部件29和安装部28的表面实施防反射处理,以避免其被拍摄进被检体内图像中等,例如优选涂为黑色或藏青色。由于牵引部件29在胶囊型内窥镜2到达例如小肠时不被使用,所以可以利用生物体适合性材料形成,或者采用随着时间的经过被被检体1吸收的结构。
下面,说明安装部28和一端被安装部28固定的牵引部件29和光学系统18在胶囊型内窥镜2中的位置关系。图4是说明它们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牵引部件29形成为在从被安装部28固定的端部到规定距离1的部分中,其延伸方向与从光学系统18的主点30朝向安装部28的方向(图4中利用单点划线表示的箭头方向)一致。并且,安装部28配置在外壳部件17上,使得从主点30朝向安装部28的方向与其自身的长度方向一致。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部28除了上述条件,还配置在窗口部17a中位于光学系统18的光轴延长线上的部分上。结果,牵引部件29的延伸方向形成为与光学系统18的光轴方向一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系统18被配置成使其光轴方向与外壳部件17的长度方向一致。在被检体1的内部,由于胶囊型内窥镜2沿外壳部件17的长度方向移动,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胶囊型内窥镜2通过形成为将其光轴方向确定为与外壳部件17的长度方向一致,使牵引部件29的延伸方向与胶囊型内窥镜2的行进方向一致。
另外,规定距离1例如被设定为如下的值:使得光学系统18与安装部28之间的距离和距离1之和大于动作距离,更加具体地讲,使得相比光学系统18的焦点位置,牵引部件29的规定方向的延伸前端部分更远。并且,牵引部件29也可以构成为在按图4所示延伸距离1后在任意方向延伸。另外,由于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1内部移动,所以需要避免被检体1内部的生物体组织因沿规定方向延伸了距离1的牵引部件29而遭受到损伤。为此,牵引部件29利用例如富有弹性的部件或富有挠性的部件构成,使得在未被施加任何外力的期间,至少规定距离1的部分保持沿规定方向延伸的状态,在由于和被检体1内部的生物体组织接触等而被施加了外力的期间,其形状容易变化。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被检体内导入系统具有的胶囊型内窥镜2的优点。在本实施方式中,胶囊型内窥镜2采用以下结构,即,使牵引部件29与从光学系统18的主点朝向安装部28的方向一致地延伸规定距离1,在通过摄像部19拍摄的被检体内图像中,减少牵引部件29被拍摄进去的情况。
图5是说明牵引部件29被拍摄进通过摄像部19拍摄的被检体内图像中的发生原理的示意图。另外,在图5中,假设轴外物点P0、P0’分别位于近轴光学区域。如图5所示,在轴外物点P0、P0’分别位于通过光学系统18的主点30的同一直线上的情况下,借助光学系统18的作用而形成的像点P2、P2’也位于上述同一直线上。
即,从轴外物点P0放出的光的一部分成分沿光学系统18的光轴方向(图5中的横向)行进,并通过光学系统18折射,通过第2焦点F2。并且,从轴外物点P0放出的光的其他成分在通过第1焦点F1后入射到光学系统18,在从光学系统18射出后,借助光学系统18的折射作用,沿与光轴方向平行的方向行进。另外,从轴外物点P0放出的光的其他成分朝向光学系统18的主点30直线行进,通过光学系统18,保持原状态行进。结果,来自轴外物点P0的光通过光学系统18后,在点P2再次会聚,该点成为像点。这对于轴外物点P0’也相同,从轴外物点P0’放出的光的各成分在通过光学系统18后,在点P2’再次会聚,该点成为像点。因此,根据图5可知,像点P2、P2’形成在与通过轴外物点P0、P0’和主点30的直线为同一直线的直线上。
另外,图5的示例涉及轴外物点,不涉及位于光轴上的点即轴上物点。但是,在光轴上配置有多个轴上物点的情况下,与位于通过主点30的同一直线(=光轴)上的多个轴上物点对应的像点,形成于同一直线(=光轴)上,具有与图5所示的轴外物点和像之间的关系相同的关系。因此,虽然以下是涉及轴外物点的说明,但认为对轴上物点同样也成立来进行说明。
按图5所示,说明在将摄像元件19a配置成使受光面31配置在形成像点P2的位置的情况下,通过摄像元件19a得到的图像数据上的轴外物点P0、P0’的位置。如上所述,轴外物点P0、P0’的像点P2、P2’分别形成于通过主点的同一直线上。并且,由于该直线与受光面31在一点交叉,所以形成于受光面31上的轴外物点P0和轴外物点P0’在受光面31上在同一位置上形成像。另外,由于距光学系统18的距离不同而引起轴外物点P0’的像产生若干焦点偏移,所以各个像不是完全重合,在像的外周部分产生若干偏移。但是,产生焦点偏移时的外周部分的偏移是微小的,由于各个像的中心大致一致,所以可以解释为多个像实质上相互完全重合。
这样,在通过光学系统18的主点30的同一直线上存在多个轴外物点的情况下,对应该多个轴外物点的像在摄像元件19a的受光面31上相互重合。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这种原理,研究安装部28和牵引部件29的结构,抑制牵引部件29被拍摄进被检体内图像中。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把安装部28和牵引部件29的各部分视为图5中的轴外物点P0、P0’的集合,安装部28和牵引部件29配置成使轴外物点的集合相对于主点30均位于同一方向上。具体讲,把从主点30朝向配置安装部28的位置的方向作为基准方向,把安装部28和牵引部件29形成为使安装部28的长度方向和牵引部件29的延伸方向与该基准方向一致。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如参照图5说明的那样,在通过光学系统18成像、通过摄像部19拍摄的被检体内图像中,牵引部件29的各部分与安装部28的各部分的像相互重合。
图6是表示通过摄像部19得到的被检体内图像32a的内容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被检体内图像32a中,牵引部件像32b(和安装部像)大致表示为一点,可以避免如图10所示直线像在整个图像中延伸。因此,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被检体内导入系统可以抑制牵引部件29和安装部28被拍摄进通过摄像部19拍摄的被检体内图像中。因此,摄像部19可以拍摄高质量的被检体内图像,具有可以防止因牵引部件29等被拍摄进图像而给医生等的诊断、观察带来障碍的优点。
并且,由于被检体1内部极暗,胶囊型内窥镜2采用如下结构:具有输出照明光的照明部24,通过照明部24输出的照明光的返回光入射到光学系统18。因此,在照明光输出的方向上配置了牵引部件29和安装部28的胶囊型内窥镜2中,照明光和返回光的行进有可能受到牵引部件29等的妨碍。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牵引部件29和安装部28是按上面所述形成的,所以能够抑制牵引部件29等对照明光和返回光的行进的妨碍,可以向光学系统18入射拍摄所需的充足强度的光。并且,牵引部件29具有上述结构,所以牵引部件29中的照明光和返回光的漫反射也被抑制,可以抑制被检体内图像上的闪耀等的产生。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胶囊型内窥镜2具有如下结构,即光学系统18被配置成使光学系统18的光轴方向与外壳部件17的长度方向一致,而且牵引部件29和安装部28被配置在该光轴上。结果,牵引部件29的延伸方向如图3所示与外壳部件17的长度方向一致。通过形成为使牵引部件29的延伸方向与外壳部件17的长度方向一致,可以防止胶囊型内窥镜2随着使用牵引部件29的牵引动作而在与牵引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振动等,可以防止给被检体1带来损伤等,并且具有能够顺畅地牵引胶囊型内窥镜2的优点。
(变形例1)
下面,说明实施方式涉及的被检体内导入系统的变形例1。图7是表示变形例1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安装部35的结构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安装部35包括:形成于窗口部17a上,使牵引部件29的基端贯通于其中的贯通孔33、和防止贯通于贯通孔33的牵引部件29的基端脱出的防脱部件34。在采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与实施方式相同的优点。
另外,在本变形例1中,优选安装部35形成为使该安装部35的长度方向与从主点30朝向安装部35的位置的方向一致。具体讲,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优选安装部35形成为使贯通孔33的贯通方向与该方向一致。
(变形例2)
下面,说明实施方式涉及的被检体内导入系统的变形例2。图8是表示变形例2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安装部36的结构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采用使安装部36与窗口部17a形成为一体的结构时,也可以获得与实施方式相同的优点。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和被检体内导入系统,对于被导入被检体内并拍摄被检体内图像的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和具有被检体内导入装置的被检体内导入系统是有用的,特别适合于使用胶囊型内窥镜作为被检体内导入装置的被检体内导入系统。

Claims (10)

1.一种被检体内导入装置,该被检体内导入装置被导入被检体的内部,并在该被检体的内部移动,其特征在于,该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具有:
光学系统,其使从外部输入的光在规定面上成像;
外壳部件,其内置所述光学系统,并且形成有使来自外部的光输入到所述光学系统的窗口部;
安装单元,其形成于所述窗口部的规定部分;以及
牵引部件,其一端通过所述安装单元被固定,在从所述光学系统的主点朝向所述规定部分的方向的延长线上延伸规定距离而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单元形成于所述窗口部中处于所述光学系统的光轴延长线上的部分上,
所述牵引部件配置成在所述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延长线上延伸规定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单元形成为其长度方向与从所述光学系统的主点朝向所述规定部分的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单元形成为其长度方向与从所述光学系统的主点朝向所述规定部分的方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配置成其光轴方向与所述外壳部件的长度方向中心轴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配置成其光轴方向与所述外壳部件的长度方向中心轴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配置成其光轴方向与所述外壳部件的长度方向中心轴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配置成其光轴方向与所述外壳部件的长度方向中心轴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检体内导入装置还具有:摄像单元,其根据通过所述光学系统成像的光生成图像数据;发送单元,其发送包含所生成的图像数据的无线信号。
10.一种被检体内导入系统,该被检体内导入系统具有: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其被导入被检体的内部,拍摄被检体内图像,发送包含所拍摄的被检体内图像的无线信号;和接收装置,其接收通过该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发送的无线信号,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具有:
使从外部射入的光在规定面上成像的光学系统;外壳部件,其内置所述光学系统,并且形成有使外部光输入到由所述光学系统确定的视野内的窗口部;以及牵引部件,其一端通过形成于所述窗口部的规定部分上的安装单元被固定,在从所述光学系统的主点朝向所述规定部分的方向的延长线上延伸规定距离而形成,
所述接收装置具有:接收电路,其对通过接收天线接收的无线信号进行规定的接收处理;以及信号处理单元,其从通过所述接收电路进行了接收处理的信号中提取出图像信息。
CNB2005800218443A 2004-07-08 2005-06-27 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及被检体内导入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992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32/2004 2004-07-08
JP2004201932A JP4445812B2 (ja) 2004-07-08 2004-07-08 被検体内導入装置および被検体内導入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76624A CN1976624A (zh) 2007-06-06
CN100459926C true CN100459926C (zh) 2009-02-11

Family

ID=35783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2184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9926C (zh) 2004-07-08 2005-06-27 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及被检体内导入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177712B2 (zh)
EP (1) EP1769716B1 (zh)
JP (1) JP4445812B2 (zh)
CN (1) CN100459926C (zh)
WO (1) WO200600638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11892A (zh) * 2015-06-30 2015-11-04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 多管胶囊内镜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62522A4 (en) 2006-09-12 2013-03-27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ENDOSCOPIC CAPSULE SYSTEM, IN VIVO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DEVICE, AND ENDOSCOPIC CAPSULE
US8213698B2 (en) * 2006-09-19 2012-07-03 Capso Vision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psule camera control
JP2008142410A (ja) 2006-12-12 2008-06-26 Olympus Corp 被検体内導入装置
US20080177141A1 (en) * 2007-01-24 2008-07-24 Hsien-Ming Wu Memory-type two-section endoscopic system
JP5248911B2 (ja) * 2008-05-09 2013-07-31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カプセル型医療装置
WO2010057082A2 (en) * 2008-11-17 2010-05-20 Mayo Foundation For Medic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Diagnostic capsules, delivery/retrieval systems, kits and methods
US20100261976A1 (en) 2009-04-14 2010-10-14 Tyco Healthcare Group Lp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Surgery
US8532349B2 (en) 2010-02-02 2013-09-10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 Encapsulated image acquisition devices having on-board data storage, and systems, kits, and methods therefor
JP5551838B2 (ja) * 2012-06-08 2014-07-16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カプセル型医療装置
CN103222844B (zh) * 2013-04-25 2016-01-27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 可控胶囊内镜
CN103961048A (zh) * 2014-04-16 2014-08-06 姜泊 一种牵引式胶囊内镜
CN103961104A (zh) * 2014-04-16 2014-08-06 姜泊 牵引式可回收胶囊内镜
US9952270B2 (en) 2014-04-16 2018-04-24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Electroni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addressing external electromagnetic fields
KR101772763B1 (ko) * 2015-10-27 2017-08-29 금오공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가변 프레임 레이트를 갖는 무선 캡슐 내시경 및 그의 이미지 전송 방법
CN107569204A (zh) * 2016-07-05 2018-01-12 曾锦顺 蛋型大肠镜及行进控制方法
US11934491B1 (en) * 2020-05-01 2024-03-19 Given Imaging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age classification and stream of images segmentation
JP2023540578A (ja) * 2020-09-08 2023-09-25 ギブン イメージング リミテッド 手順の妥当性を推定するこ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19111A (ja) * 2001-05-20 2003-01-21 Given Imaging Ltd 生体内信号源の位置を探知するアレー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20030120130A1 (en) * 2001-08-06 2003-06-26 Arkady Glukhovsky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euvering a device in vivo
JP2003210393A (ja) * 2002-01-22 2003-07-2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カプセル型医療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L108352A (en) * 1994-01-17 2000-02-29 Given Imaging Ltd In vivo video camera system
CA2145232A1 (en) 1994-03-24 1995-09-25 Arie Avny View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particularly useful for viewing the interior of the large intestine
US5984875A (en) * 1997-08-22 1999-11-16 Innotek Pet Products, Inc. Ingestible animal temperature sensor
US6632171B2 (en) * 1997-12-22 2003-10-14 Given Imaging Ltd. Method for in vivo delivery of autonomous capsule
JP4472069B2 (ja) 1999-11-10 2010-06-0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医療用カプセル内視鏡
US6709387B1 (en) * 2000-05-15 2004-03-23 Given Imaging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 vivo camera capture and display rate
WO2002026103A2 (en) * 2000-09-27 2002-04-04 Given Imaging Ltd. An immobilizable in vivo sensing device
US7160258B2 (en) * 2001-06-26 2007-01-09 Entrack, Inc. Capsule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or diagnosing the intestinal tract
US6951536B2 (en) * 2001-07-30 2005-10-04 Olympus Corporation Capsule-type medical device and medical system
JP4744026B2 (ja) * 2001-07-30 2011-08-10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カプセル内視鏡およびカプセル内視鏡システム
JP4643089B2 (ja) * 2001-09-27 2011-03-0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カプセル型医療装置
US6866626B2 (en) * 2001-11-09 2005-03-15 Ethicon-Endo Surgery, Inc. Self-propelled, intraluminal device with working channel and method of use
JP2003260025A (ja) * 2002-03-08 2003-09-1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カプセル型内視鏡
US7662094B2 (en) * 2002-05-14 2010-02-16 Given Imaging Ltd. Optical head assembly with dome, and device for use thereof
WO2004039233A2 (en) * 2002-10-31 2004-05-13 Given Imaging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 vivo detection of h. pylori
JP3993550B2 (ja) * 2003-09-30 2007-10-1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消化管内検査装置
CN1897873B (zh) * 2003-12-17 2010-05-12 切克-卡普有限责任公司 内腔息肉探测装置
US7647090B1 (en) * 2003-12-30 2010-01-12 Given Imaging, Ltd. In-vivo sens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US7625338B2 (en) * 2003-12-31 2009-12-01 Given Imaging, Ltd. In-vivo sensing device with alterable fields of view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19111A (ja) * 2001-05-20 2003-01-21 Given Imaging Ltd 生体内信号源の位置を探知するアレー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20030120130A1 (en) * 2001-08-06 2003-06-26 Arkady Glukhovsky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euvering a device in vivo
JP2003210393A (ja) * 2002-01-22 2003-07-2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カプセル型医療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11892A (zh) * 2015-06-30 2015-11-04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 多管胶囊内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445812B2 (ja) 2010-04-07
JP2006020853A (ja) 2006-01-26
EP1769716A1 (en) 2007-04-04
WO2006006382A1 (ja) 2006-01-19
EP1769716A4 (en) 2009-08-05
US8177712B2 (en) 2012-05-15
EP1769716B1 (en) 2012-08-08
US20070232851A1 (en) 2007-10-04
CN1976624A (zh) 2007-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59926C (zh) 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及被检体内导入系统
CN100490732C (zh) 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和被检体内导入系统
US7833151B2 (en) In vivo imaging device with two imagers
KR101089395B1 (ko) 캡슐형 내시경
US7637865B2 (en) In vivo imaging device
JP2009521977A (ja) 生体内磁気位置決定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1868174A (zh) 被检体内导入装置以及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
CN101790344B (zh) 被检体内图像获取系统、被检体内图像处理方法以及被检体内导入装置
US10785428B2 (en) Single image sensor for capturing mixed structured-light images and regular images
CN101257831B (zh) 被检体内导入装置
JP2006043276A (ja) 被検体内画像取得システムおよび被検体内導入装置
US9443321B2 (en) Imaging device, endoscope system and imaging method using yellow-eliminated green data
KR101257783B1 (ko) 캡슐 내시경
JP2008183049A (ja) 撮像装置、カプセル型内視カメラ
US8830310B2 (en) Capsule endoscope
CN102245077B (zh) 被检体内导入装置
JP4573585B2 (ja) 被検体内導入装置および被検体内導入システム
EP3173010B1 (en) Passive capsule type endoscope for the intestine
Katayan et al. Wireless Imaging Module Assembly and Integration for Capsule Endoscopic Applications
KR20070023779A (ko) 피검체 내 정보 취득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211

Termination date: 201806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