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57464C - 墨盒及其外壳、墨水袋和喷墨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墨盒及其外壳、墨水袋和喷墨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57464C
CN100457464C CNB2003801048402A CN200380104840A CN100457464C CN 100457464 C CN100457464 C CN 100457464C CN B2003801048402 A CNB2003801048402 A CN B2003801048402A CN 200380104840 A CN200380104840 A CN 200380104840A CN 100457464 C CN100457464 C CN 10045746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print cartridge
shell
shells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38010484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20142A (zh
Inventor
村中政一
蛭间哲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201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01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5746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5746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墨盒及其外壳、墨水袋、喷墨记录装置、墨缸及成像装置。墨盒包括墨水容纳部件和第一到第三外壳。墨水容纳部件包括保持元件,该保持元件具有供墨口部件和密封的墨水填充口部件。第一外壳包括保持有墨水容纳部件的保持元件的保持部件。第二外壳的外形与第一外壳的外形相似。第三外壳从第一和第二外壳组件的供墨侧装配在该组件的侧面上。第一,第二和第三外壳可装配在一起且可拆开。

Description

墨盒及其外壳、墨水袋和喷墨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墨盒,用于其的外壳,墨水袋,喷墨记录装置,墨缸和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机是一种众所周知的成像装置(或图像记录装置),成像装置例如是打印机,传真机和复印机。喷墨打印机通过将墨水从记录头喷射到记录介质例如纸张(记录纸)上从而在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记录介质并不限于纸张。记录介质是指在其上可以形成图像的介质。例如,记录介质还可以是OHP(高射投影仪)片。喷墨打印机能够在高速、噪音减小,且低运营成本的情况下记录高清晰度图像。此外,喷墨打印机的另一个优点是易于使用多种彩色墨水记录彩色图像。
公知的用于传统喷墨记录装置中的作为墨水容纳部件的墨盒有:如美国专利NO.5,788,388(现有技术1)中所公开的墨盒,其具有由刚性矩形壳体构成的外壳和位于外壳中的充满墨水的储墨器;如美国专利NO.5,860,363(现有技术2)中所公开的墨盒,其具有带有墨水出口的柔性袋状储墨器和带有开口的框架(外壳),储墨器可经该开口插入且可经该开口抽出。
图1示出了另外一种传统的墨盒。图1的墨盒包括:容纳墨水的墨水容纳部件501,容纳墨水容纳部件501的圆筒状壳体502,覆盖该圆筒状壳体502的正面(开口)的盖元件503。墨水容纳部件501与保持元件504形成一体,在该保持元件上设置一用于为墨水容纳部件501填充墨水的密封圆筒状墨水填充口505和一用于供应墨水的圆筒状墨水供应口506。将保持元件504推入圆筒状壳体502中,从而保持元件504的突出部件504a与形成在圆筒状壳体502的壁表面上的配合孔502a相配合。结果,保持元件504固定并保持在圆筒状壳体502上。盖元件503配合在圆筒状壳体502的开口中。
近来,当获得更高的图像质量时,喷墨记录装置趋向于消耗更多的墨水。因此,在近来的喷墨记录装置中,一个小的辅助罐安装在滑架上,从而墨水从设置在装置主体上的主墨盒供应给小的辅助罐。这是因为在墨盒安装在滑架上的传统类型的喷墨记录装置中要求频繁地更换墨盒。
因此,墨盒的尺寸变得更大,且如果在现有技术1中公开的上述墨盒的使用之后墨盒应直接处理,这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需要墨盒能够有效地再利用。
现有技术2的墨盒仅仅是将储墨器容纳在一个框架中,从而储墨器可插入该框架中或从该框架中抽出。然而,按照这种结构,储墨器仍然是不稳定的,因此防碍了墨水的稳定供应。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即,将墨盒从装置的主体上面插入该主体中从而将墨盒装载在所述装置中且墨盒的供墨口朝下,储墨器在框架中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然而,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即,将墨盒从装置的主体前面插入该主体中从而装载墨盒且其供墨口朝侧向(水平方向)(在下文中,这种结构称为前装载结构),储墨器在框架中倾斜。因此,不可能将这种墨盒使用在前装载结构中。
此外,在如图1所示的墨盒的情况下,保持墨水容纳部件501的保持元件504必须从圆筒状壳体502的尺寸基本上等于保持元件504的开口中推入该壳体502中或从该壳体中抽出。因此,墨盒的组装或拆卸的可操作性不高。此外,在将墨水注入储墨器中时,如果将储墨器从框架502中抽出,则不能保证其稳定性。另一方面,如果储墨器放置在框架502中,则不能在将墨水注入储墨器中时检查墨水袋501的状况。
此外,喷墨记录装置由于其处理速度的增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商业目的。因此,需要降低每次打印的成本,这种成本的降低依靠墨盒容量的增加来实现。
然而,打印相对较少数量的印刷品的用户消耗少量的墨水,因此在墨水的推荐有效期之前不能用完大容量墨盒中的墨水。结果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墨水可能变质,从而导致喷射不稳定。此外,墨盒的单位进价升高,因此通常随装置的购买而一起购买的墨盒也变得昂贵,这样就给用户增加了负担。
此外,为了改进墨盒的组装能力和拆卸能力,可以检查墨水袋的状况,并可应用前装载结构,可以建议在墨盒中采用可分隔的外壳。然而,在应用可分隔外壳的情况下,外壳的刚性减小了。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总目的是提供一种墨盒,其可以消除上述的缺点。
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目的是提供一种墨盒,其能够保持在前装载结构中的墨水容纳部件,用于墨盒的外壳,能够在前装载结构中稳定地装入墨盒外壳并容易地从墨盒外壳中抽出的墨水袋,并提供一种应用该墨盒的喷墨记录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不考虑其形状的情况下可装载在成像装置中的单色墨缸,一种可安装这种墨缸的成像装置,一种具有可分隔外壳且刚性增强的墨缸,以及一种可安装该墨缸的成像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一个或多个目的是通过这样一种墨盒实现的,这种墨盒包括:墨水容纳部件,包括保持元件,该保持元件具有供墨口部件和密封的墨水填充口部件;第一外壳,包括保持有墨水容纳部件的保持元件的保持部件;第二外壳,其外形与第一外壳的外形相似;和第三外壳,该外壳从供墨一侧装配到第一和第二外壳的组件的侧面上,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外壳可组装在一起且可拆开。
按照上述的墨盒,第一,第二和第三外壳可组装在一起且可拆开。因此,易于更换墨水容纳部件。
本发明的上述一个或多个目的是通过这样一种用于容纳墨水容纳部件的墨盒外壳实现的,该墨盒外壳包括:第一外壳,包括保持设置在墨水容纳部件上的保持元件的保持部件;第二外壳,其外形与第一外壳的外形相似;和第三外壳,从第一和第二外壳组件的供墨一侧装配到该组件的侧面,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外壳可组装在一起且可拆开。
按照上述的墨盒外壳,第一,第二和第三外壳可组装在一起且可拆开。因此,易于更换墨水容纳部件。此外,能够稳定地容纳墨水容纳部件。从而,能够稳定地供墨。
本发明的上述一个或多个目的也是通过这样一种将墨水封装入其中的墨水袋而实现的,该墨水袋容纳在墨盒外壳中,该墨水袋包括:袋状部件,其由包括层状铝膜的构件形成;和保持元件,包括供墨口部件和密封的墨水填充口部件,其中,墨水袋通过设置在墨盒外壳上的啮合保持部件而啮合并保持,外壳为按照本发明的墨盒外壳。
如上所述的墨水袋可以稳定地容纳在墨盒中。此外,将第一,第二和第三外壳组装在一起之前对墨水袋的保持状态进行最后检查。
本发明的上述一个或多个目的也是通过这样一种喷墨记录装置而实现的,可将容纳有墨水容纳部件的墨盒从其前侧装入该记录装置中,其中,墨盒为按照本发明的墨盒。
按照上述的喷墨记录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墨盒可装入具有前装载结构的记录装置中。因此,当墨盒中的墨水用完时,能够仅更换墨水袋,且能够稳定地供墨。
本发明的上述一个或多个目的也是通过这样一种墨缸实现的,该墨缸可安装到成像装置的墨缸装载部件中且可更换,包括限定墨缸和设置在墨缸装载部件上的墨水注入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定位部件。
上述墨缸包括限定墨缸和设置在墨缸装载部件上的墨水注入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定位部件。因此,容纳相同颜色墨水但具有不同形状的多种类型的墨缸可安装到成像装置中。
本发明的上述一个或多个目的也是通过这样一种成像装置实现的,该装置包括:墨缸装载部件,墨缸可装入该墨缸装载部件中且可更换,其中,墨缸装载部件包括装载着容纳单一颜色墨水且具有不同形状的墨缸的定位部件。
上述的成像装置具有用于装载容纳单一颜色且具有不同形状的墨缸的定位部件。因此,容纳单一颜色的墨水且具有不同形状的墨缸可安装到成像装置中。
本发明的上述一个或多个目的也是通过这样一种墨缸实现的,该墨缸包括:容纳装有墨水的墨水袋的可分离外壳,其中,至少一个螺钉元件可用作紧固元件,以保持可分离外壳处于组合状态。
上述的墨缸应用至少一个螺钉元件作为紧固元件,以保证可分离外壳处于组装状态。因此,墨缸的墨水容纳部件(墨水袋)可以容易地更换。此外,可稳定地容纳墨水容纳部件,因此可以稳定地供墨。此外,外壳的硬度增加。
本发明的上述一个或多个目的也是通过这样一种成像装置实现的,该装置包括,墨缸装载部件,墨缸可安装于该部件中且可更换,其中,墨缸包括容纳装有墨水的墨水袋的可分离外壳,其中,至少一个螺钉元件可用作紧固元件,以保持可分离外壳成组合状态。
根据上述的成像装置,可以实现稳定的供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中的参照以下附图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为传统墨盒的分解透视图;
图2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墨盒的透视图;
图3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将第三外壳部件拆下的墨盒的透视图;
图4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墨盒的截面正视图;
图5A为容纳在墨盒中的墨水袋的侧视图,图5B为用于图解说明墨水袋充满墨水的状态的墨水袋底视图,图5C为形成墨水袋的主体的层状铝膜的截面图,图5D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墨水袋的供墨口部件的截面图。
图6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墨盒的第一外壳部件的侧视图;
图7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墨盒的第二外壳部件的侧视图;
图8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接合并保持墨水袋的第一外壳部件的侧视图;
图9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墨盒的第一种变型的透视图;
图10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墨盒的第二种变型的透视图;
图11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墨盒的第三种变型的透视图;
图12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墨盒的第三种变型的侧视图,用于图解说明将墨盒连接到装置主体上;
图13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墨盒的第三种变型的正视图;
图14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墨盒的第四种变型的透视图;
图15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即成像装置的正面透视图;
图16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正面透视图,其中墨盒装载部件的前盖是打开的;
图17为示意图,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机械部件的结构;
图18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图17的机械部件的局部平面图;
图19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墨盒装载部件和墨盒之间的关系;
图20为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墨盒装载部件的正视图;
图21图解说明了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不同形状的墨盒;
图22图解说明了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不同形状的墨盒与墨盒插入孔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23为按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墨盒的分解透视图;
图24为按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墨盒的局部截面图;
图25为按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墨盒处于装配状态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2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作为墨缸的墨盒1的透视图。参照图2,墨盒1包括一作为墨水容纳部件的墨水袋2,和一用于容纳墨水袋2的外壳3。外壳3包括第一外壳部件11,第二外壳部件12和第三外壳部件13。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11和12形成保护墨水袋(墨水容纳部件)2的X1和X2侧的外壳部件。也就是,外壳3分成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11和12,沿着平行于墨水供给方向(供墨方向)的平面收容墨水容纳部件2。
图3为墨盒1的透视图,第三外壳部件13从其上拆卸下来。图4为墨盒1的截面正视图。图5A到5D为示出了墨水袋2的示意图。图6为第一外壳部件11的侧视图。图7为第二外壳部件12的侧视图。
参照图5A和5B,墨水袋2为袋状部件21,该部件具有基本上呈四边形(在该实施例中为矩形)的外形,且具有保持元件22,袋状部件21固定到该保持元件22上。袋状部件21由层状铝膜制成,且具有柔性。保持元件22由树脂制成。在X2(X1)侧上袋状部件21的外形不限于矩形,还可以基本上呈圆形或基本上呈椭圆形。袋状部件21在X2(X1)侧上不必呈特定形状。
如图5C所示,袋状部件21采用一种层状结构的层状铝膜30,该层状结构通过将干叠片30b,铝薄膜30c,干叠片30d以及一层PA 30e依次层叠在一层LDPE(低密度聚乙烯)30a上而制成。该袋状部件21还可采用另一种结构的层状铝膜。如图5A和5B所示,两个层状铝膜30各自的外缘(在图5A中通过阴影线示出)彼此焊接在一起,并与保持元件22焊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一袋状形状,从而构成袋状部件21。
该袋状部件21省去其通常所采用的保持其形状的内部框架体,并且整体上是柔性的。因此,留存在袋状部件21上的墨水量充分减少。此外,构成袋状部件21的材料并不限于层状铝膜。然而,优选的是,制造袋状部件21至少包括层状铝膜。
保持元件22与用于对袋状部件21填充墨水的圆筒形开口(注墨口)部件23一体形成。在该圆筒状开口部件23内形成一通孔。墨水填充口部件23包括一密封部件24,该密封部件通过将墨水填充口部件23的中间部件熔化来密封其内部通孔而形成。
此外,参照图5D,保持元件22也与用于将墨水从袋状部件21的内部供给喷墨记录装置的圆筒状开口(供墨口)部件25一体形成。通孔25a形成在圆筒状开口部件25的内部。在内部固定有一弹性体26(例如橡胶)的盖元件27安装到供墨口部件25的端部。作为墨水引导部件的一空心供墨针(空心针)从记录装置的主体一侧刺入弹性体26中,从而在保持袋状部件21的密封状态的情况下,将墨水供给记录装置的主体侧。
参照图5A,供墨口部件25基本上沿垂直方向(Z1或Z2)设置在的墨水袋2的中间。因此(如图2所示)在呈直立状态使用墨盒1的情况下,与如图1所示的墨水出口设置在从墨水袋的中心向其端部偏离的位置的情况下相比较,墨水的流动更加平稳。结果是,能够确保袋状部件21中的墨水基本上用光。
此外,保持元件22与第一外壳部件11的啮合凸起28,29一体形成,啮合凸起分别与啮合爪51,52啮合(图4和6)。
对于通过将两个柔性薄膜30接合在一起而构成的墨水袋2,墨盒1的外壳3包括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它们可沿构成作为墨水容纳部件的墨水袋2的柔性薄膜30的厚度方向分离。
参照图2和3,分离的且基本上彼此类似的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11,12结合起来,第三外壳部件13安装于结合在一起的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11,12的前侧(Y2)的下部之中。结果是,第一到第三外壳部件11-13组装成大致呈矩形平行六面体形状的外壳3。如下文所述,当组装外壳3时,凹槽41和凸起部件(手柄部件)42形成在外壳3的后侧(Y1),开口53形成在外壳3的前侧(Y2),从而面对着将墨水供给记录装置主体的墨水供应口部件25。在将墨盒1安装到记录装置的主体上或将墨盒1从记录装置的主体上拆卸下来时,为了协助手指容易地抓住外壳3,形成凹槽41和凸起部件42。
参照图6,在X2(X1)一侧,第一外壳部件11具有基本上呈矩形的外形。在该第一外壳部件11的外围上与其一体地形成半凹槽41A,半凸起部件42A,切口43A,和引导部件44和45。半凹槽41A基本上是凹槽41的一半。半凸起部件42A基本上是凸起部件42的一半。切口43A的设置形成一个空间,在该空间中,墨水填充装置可进入以将墨水填充入保持在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11,12之间的墨水袋2中。引导部件44和45用于将墨盒1装载入记录装置的主体和墨水填充装置中。
此外,用于分别与第二外壳部件12的啮合爪66a,66b,66c(图7)啮合的啮合部件46a,46b,46c形成在第一外壳部件11的内壁表面上的三个角落处。此外,定位部件47和48设置在第一外壳部件11的内壁表面上,定位部件确定一个位置,在该位置上,墨水袋2的保持元件22啮合且固定到第一外壳部件11上并由第一外壳部件11保持,上述啮合爪51和52分别啮合并固定到保持元件22的啮合突起28和29上。定位部件47和48以及啮合爪51和52构成用于啮合并保持墨水袋2的保持元件22的啮合保持部件。
此外,用于构成开口53一部分的大致呈四分之一圆弧状的部件53A形成在第一外壳部件11的前侧(Y2)上。前侧是指在将墨盒1装载入记录装置的主体中的情况下的前导侧。即,在Y2侧面对记录装置的主体的情况下,将墨盒1装载入记录装置的主体中。
此外,一啮合槽59设置在第一外壳部件11上,当第三外壳部件13装配在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11和12上时,该啮合槽59与第三外壳部件13的啮合爪71啮合。
下面参见附图7,第二外壳部件12的外形基本上类似于第一外壳部件11的外形。半凹槽41B,半突起部件42B,切口43B,和识别部件64形成在第二外壳部件12的外围。半凹槽41B基本上是凹槽41的一半。半突起部件42B基本上是突起部件42的一半。切口43B的设置形成使墨水填充装置能够进入以将墨水填充入保持在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11和12之间的墨水袋2中的空间。识别部件64表示墨盒1的墨水袋2中盛装的墨水的颜色。
用于分别与第一外壳部件11的啮合部件46a,46b和46c啮合并被它们卡住的啮合爪66a,66b和66c与第二外壳部件12一体形成,并形成于其三个角落处。此外,配合部件67和68形成在第二外壳部件12的内壁表面上,配合部件67和68具有槽,墨水袋2的保持元件22装配于槽中。
此外,用于构成开口53的大致呈四分之一圆弧状的部件53B形成在第二外壳部件12的前侧(Y2)上。该前侧是指在将墨盒1装载入记录装置的主体中的情况下的前导侧。
此外,一啮合槽69设置在第二外壳部件12上,当第三外壳部件13装配在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11和12上时,该啮合槽与第三外壳部件13的啮合爪72啮合。
参照附图3,第三外壳部件13装配在形成于结合在一起的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11和12的前侧(Y2)上的切口43A和43B中。该前侧可以指墨水供应侧,因为墨水从外壳3或墨盒1的前侧供给至记录装置的主体。第三外壳部件13包括用于分别与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11和12的啮合凹槽59和69啮合的啮合爪71和72。此外,用于形成开口53的大致呈半圆弧状的部件53C设置在第三外壳部件13上。
参照附图8,在组装具有上述结构的墨盒1的情况下,对墨水袋2的保持元件22朝着第一外壳部件11的定位元件47和48施加压力,并由定位元件47和48定位。结果是,第一外壳部件11的啮合爪51和52分别啮合并保持墨水袋2的保持元件22的啮合突起28和29。因此,保持元件22与第一外壳部件11啮合并由其保持。
然后,第二外壳部件12叠置于第一外壳部件11之上,且对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11和12从它们各自的外侧朝向彼此地施加压力。结果是,第二外壳部件12的啮合爪66a到66c分别与第一外壳部件11的啮合部件46a到46c啮合,并由它们保持。这样,如图3所示的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11和12的组件就形成了。
然后,如图3所示,第三外壳部件13装配在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11和12的组件中。结果是,第三外壳部件13的啮合爪71和72分别与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11和12的啮合凹槽59和69啮合。这样,如图2所示的墨盒1组装完成。
在将墨水袋2从墨盒1中抽出并用一新的墨水袋2更换的情况下,上述过程以相反顺序进行。即,首先,第三外壳部件13从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11和12的组件上拆卸下来。然后,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11和12拆开。此时,第三外壳部件13通过啮合爪71和72以及啮合凹槽59和69轻微与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11和12啮合。此外,通过啮合部件46a到46c和啮合爪66a到66c,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11和12轻微啮合。因此,第三外壳部件13能够容易地从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11和12上拆卸下来,且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11和12能够容易地拆开。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墨盒1(即,第三外壳部件13)重复使用,则啮合爪71和72可能损坏。然而,可通过简单地将第三外壳部件13从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11和12上拆卸下来而检测啮合爪71和72的状况。如果发现啮合爪71和72中有一个损坏,则此时可以对墨盒1进行处理,从而能够减少操作步骤的数量。在最初对墨水袋2填充或再填充墨水期间,墨水袋2由第一外壳部件11保持。因此,能够将墨水注入墨水袋2中,并检查墨水袋2的状况。此外,由于墨水袋2由第一外壳部件11保持,因此能够在保持墨水袋2稳定的情况下,将墨水注入墨水袋2中。此外,在装配外壳3之前,能够对墨水袋2的保持状态进行最后检查。
因此,墨盒1的外壳3包括:固定墨水容纳部件2的保持元件22的第一外壳部件11,具有类似于第一外壳部件11的外形的第二外壳部件12,以及与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11和12的组件啮合的第三外壳部件13。此外,第一到第三外壳部件11到13可组装且可拆开。也就是说,第一到第三外壳部件11到13可以组装成外壳3,且外壳3可以拆卸成第一到第三外壳部件11到13。这就便于更换墨水容纳部件2。此外,墨水容纳部件2的保持元件22由单独的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11和12保持。通过这样地沿着平行于供墨方向的平面分割外壳3,即使在前装载结构中也能够稳定墨水袋2的位置。这就稳定了墨水的供应。
第一外壳部件11的啮合部件46a到46c和第二外壳部件12的啮合爪66a到66c可以互换。此外,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11和12的啮合凹槽59和69与第三外壳部件13的啮合爪71和72可以互换。也就是,啮合部件46a到46c可以设置在第二外壳部件12上,且啮合爪66a到66c可以设置在第一外壳部件11上。啮合凹槽59和69可以设置在第三外壳部件13上,且啮合爪71和72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11和12上。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在前装载结构中,墨盒1保持在竖直或垂直位置。然而,在前装载结构中,墨盒1可以保持在平的或横向位置。
接下来,将参照附图9到14对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墨盒1的各种变型进行说明。
图9为墨盒1的第一种变型的透视图。按照第一种变型,标签81(由双点划线表示)置于第一外壳部件11的外侧X1和第二外壳部件12的外侧X2上,从而增强第三外壳部件13的啮合爪71和72与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11和12的啮合凹槽59和69之间的啮合。从而即使在频繁装载和卸载墨盒1时也能够防止第三外壳部件13脱落。
图10为墨盒1的第二种变型的透视图。按照第二种变型,借助螺钉元件82(仅有一个在图10中示出),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11和12彼此扣紧并固定。这就防止了当频繁装载和卸载墨盒1时外壳3的自发解体。
图11为墨盒1的第三种变型的透视图。按照第三种变型,切口49A,49B分别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11和12中,且位于供墨口部件25和设置到所述墨水容纳部件的供墨口部件25的端部上的盖元件27的至少其中之一旁边。此外,切口79形成在第三外壳部件13中,且位于设置到供墨口部件25的端部的盖元件27和墨水袋2的供墨口部件25的其中之一旁边。
结果是,在沿着图11中的X轴方向减小了墨盒1的厚度的情况下,当针从记录装置的主体侧插入供墨口部件25中时,防止设置在针周围的针保护装置与第一、第二或第三外壳部件11、12或13相接触。
也就是说,如图12所示,针91从记录装置的主体侧插入到墨盒1的供墨口部件25中,从而供墨口部件25与记录装置的主体的供墨系统相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用于保护针91的针保护装置92设置在记录装置的主体侧上的针91的周围。当墨盒1的厚度减小时,开口53不能单独提供一个针保护装置92能进入的开口。因此,切口49A,49B和79分别形成在第一到第三外壳部件11到13中,且它们所处的位置限定开口53的外围,该开口位于供墨口部件25和设置到所述墨水容纳部件的供墨口部件25的端部上的盖元件27的至少其中之一旁边。结果是,如图13所示,在不与第一到第三外壳部件11到13中的任何一个接触的情况下,针保护装置92即可进入。也就是说,能够减小墨盒1的厚度。
图14为墨盒1的第四种变型的透视图。按照第四种变型,切口49A和49B分别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11和12中,且位于供墨口部件25和设置到所述墨水容纳部件的供墨口部件25的端部上的盖元件27的至少其中之一旁边。这样,根据切口49A和49B的位置,能够省去在第三外壳部件13中形成切口79。
下面,将参照附图15到18对使用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墨盒1的喷墨记录装置即成像装置进行说明。图15为喷墨记录装置的正面透视图。图16为喷墨记录装置的正面透视图,且其中墨盒装载部件104的前盖115打开。图17为示意图,示出了喷墨记录装置的机械部分的结构。图18为图17的机械部分的部分平面图。
喷墨记录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01,用于装载纸张的供纸盘102,用于堆叠其上记录(形成)有图像的纸张的出纸盘103。供纸盘102和出纸盘103与装置主体101相连接。装置主体101的上盖111的上表面(Z1)基本上是平的。装置主体101的前盖的前表面112(Y1侧)设置成相对于上盖111的上表面呈一定角度,从而沿着Z2和Y2方向之间的方向延伸。供纸盘102和出纸盘103设置在前表面112的下面,从而朝着前(Y1)侧(或Y1方向)凸出。
此外,作为墨缸装载部件的墨盒装载部件104设置在前表面112的X2端,且位于较上盖111低的位置处,从而从前表面112朝着前(Y1)侧凸出。包括操作键和显示器的操作部件105设置在墨盒装载部件104的上表面上。墨盒装载部件104包括前盖115,该前盖可以打开(图16)和关闭(图15),从而允许作为墨缸的墨盒1安装和拆卸。如图16所示,墨盒1从喷墨记录装置的前(Y1)侧装入喷墨记录装置中,即,在喷墨记录装置中采用前装载结构。
参照图17和18,在装置主体101中,导向杆131和固定装置(stay)132设置成在位于X1和XX侧上的侧板(在附图中未示出)之间延伸的导向元件。导向杆131和固定装置132固定滑架133,从而该滑架133可在主扫描方向或X1和X2方向上滑动。一主扫描马达(在附图中未示出)驱动滑架133,从而该滑架133在X1和X2方向上移动并扫描。
滑架133包括一记录头134,该记录头由四个喷射黄(Y),青(C),品红(M)和黑(Bk)各色墨滴的喷墨头构成。安装记录头134,从而使记录头134的喷墨口沿着与主扫描方向交叉的方向布置,且从喷墨口沿着Z2方向(向下)喷射墨水。
每个构成记录头134的喷墨头均可使用压电致动器(如压电元件),热致动器,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或静电致动器作为用于产生喷射墨水的能量的部件。热致动器应用液体的相变,液体的这种相变由使用电热换能器(如加热元件)而产生的薄膜沸腾产生。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应用由温度的变化而导致的金属的相变。静电致动器应用静电力。
用于为记录头134供应各种颜色墨水的四色副罐135安装在滑架133上。各色墨水分别由装载在墨盒装载部件104中的墨盒1经供墨管(在附图中未示出)供给相应的副罐135。
此外,设置一供纸部件,用于进给堆叠在供纸盘103的纸张堆叠部件(施压板)141上的纸张142。供纸部件包括一新月形辊(供纸辊)143,用于一张接一张地从纸张堆叠部件141分离并进给纸张142;还包括一由具有高摩擦系数的材料形成的分离垫144,该分离垫设置成与供纸辊143相对。分离垫144被朝着供纸辊143偏压。
此外,在记录头134下面(在记录头的Z2侧)设置有用于传送从供纸部件供给的每张纸142的传送部件。该传送部件包括:传送带151,计数辊(施压辊)152,传送导向件153,边缘施压辊155和充电辊156。传送带151通过使纸张142静电附着于该传送带151来传送纸张142。纸张142从供纸部件经导向件145供给,并在传送带151和计数辊152之间传送并保持。传送导向件153将纸张142的传送方向(基本上垂直地沿向上的方向(Z1))改变大致90度,从而将纸张142沿着传送带151传送。借助保持元件154将边缘施压辊155朝着传送带151偏压。充电辊156是对传送带151的表面进行充电的部件。
传送带151是一种环形带(没有端部的带或其端部连接在一起的带),且与传送辊157和张紧辊158配合,从而在它们之间延伸。传送带151沿带传送方向(在图18中指示出)旋转。传送带151包括一顶(外)层和一底(内)层。顶层用作可以粘附纸张142的纸张粘附表面。在没有阻抗控制(resistancecontrol)的情况下,该顶层由大约40μm厚的纯树脂材料形成,例如,纯ETFE(Ethylene Tetra Fluoro Ethylene)材料。底层由与顶层相同的材料构成,由碳提供阻抗控制。底层也可称为介质阻抗层或接地层。
在传送带151的底层(内)侧上,一导向元件161设置在与由记录头134执行打印的打印区域相对应的位置上。
此外,设置用于排出在其上已经由记录头134进行记录的每张纸张142的纸张排出部件。该纸张排出部件包括:用作将纸张142从传送带151上分离的分离机构的分离爪171,和纸张排出辊172和173。出纸盘103设置在纸张排出辊172的下面。分离爪41与传送带21接触。
用于双面打印(在纸张142的两侧进行打印)的一双面纸张进给单元(双面打印机构)181安装在装置主体101的后侧(Y2)上,从而可安装于其上,且可从其上拆卸下来。该双面纸张进给单元181借助传送带151的反向旋转接收(捕获)沿与带传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传送的纸张142。然后,双面纸张进给单元181将所接收到的纸张142翻转,并再次将该翻转后的纸张142进给到计数辊152和传送带151之间的空间。一手动纸张进给部件182设置在双面纸张进给单元181的上表面上。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喷墨记录装置,纸张142一张接一张地从纸张进给部件分离并进给,且每张纸142随后沿着向上的方向垂直进给,并由导向件145引导,在传送带151和计数辊152之间传送并保持。然后,所进给的纸张142的前缘由传送导向件153引导,并由边缘施压辊155压向传送带151。因此,纸张142的传送方向大约改变了90度。
此处,传送带151由充电辊156充电,从而,纸张142静电粘附于传送带151上并由该传送带151传送。然后,在移动滑架133时,通过按照图像信号驱动记录头134,墨滴以稳定状态喷射到纸张142上,从而完成一条线的记录。在传送纸张142预定距离之后,执行下一条线的记录。当接收到记录完成信号或指示纸张142的后缘已经到达记录区域的信号时,记录操作结束,且纸张142排出到出纸盘103上。
当任何一个副罐135中的剩余墨量接近零且检测到这种状态时,所需量的墨水从相应的墨盒1供给到副罐135中。
喷墨记录装置包括按照本发明的墨盒1。因此,当任何一个墨盒1中的墨水用完时,能够拆卸该墨盒1的外壳3,并只是更换一个新的内部墨水袋2。此外,即使在前装载结构中墨盒1放置成直立状态时,也能稳定地供应墨水。因此,即使当喷墨记录装置容纳在一个台架中或一个物体放置在装置主体101的上表面上,使得限制或占用了装置主体101之上的空间时,墨盒1也能够容易地更换。
接下来,参照图19和20对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即成像装置进行说明。按照第二实施例,作为墨缸的墨盒容纳相同颜色的墨水,但具有不同的形状,该墨盒可安装于作为墨缸装载部件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墨盒装载部件104上。图19图解说明喷墨记录装置的墨盒装载部件104和按照第二实施例的墨盒201y,201m,201c和201k(也指墨盒201或当它们之间不需要区分时共同称为墨盒201)之间的关系。图20为墨盒装载部件104的正视图。在该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且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装置主体101的墨盒装载部件104包括:分别用于接收墨盒201y,201m,201c和201k的墨盒插入孔202y,202m,202c和202k(也指墨盒插入孔202或当它们之间不需要区分时共同称为墨盒插入孔202)。
参照附图20,作为装置主体侧上的墨水注入部件的空心针91和如图12所示的针保护装置92设置在墨盒装载部件104的每个插入孔202的底部。
此外,导向槽204y,204m,204c和204k(也指导向槽204或当它们之间不需要区分时共同称为导向槽204)分别形成在墨盒插入孔202y,202m,202c和202k的内部上表面上,导向槽205y,205m,205c和205k(也指导向槽205或当它们之间不需要区分时共同称为导向槽205)分别形成在墨盒插入孔202y,202m,202c和202k的内部下表面上,它们的位置不同,且分别对应于可装载入墨盒插入孔202y,202m,202c和202k中的墨盒201y,201m,201c和201k的墨水颜色。
另一方面,肋206y,206m,206c和206k(也指肋206或当它们之间不需要区分时共同称为肋206),以及肋207y,207m,207c和207k(也指肋207或当它们之间不需要区分时共同称为肋207)分别设置在墨盒201y,201m,201c和201k的预定位置上,从而肋206y,206m,206c和206k可分别装配(啮合)在导向槽204y,204m,204c和204k中,且肋207y,207m,207c和207k可分别装配(啮合)在导向槽205y,205m,205c和205k中。肋206相对于供墨口部件25的位置在墨盒201之间根据墨盒中所容纳的墨水的颜色的不同而不同。肋207相对于供墨口部件25的位置在墨盒201之间也根据墨盒中所容纳的墨水的颜色的不同而不同。
在每个墨盒201的多个型式(类型)之间,所述型式包含相同颜色的墨水但具有不同的形状,肋206和207的位置与相应的墨盒装载部件104的空心针91的位置关系被限定,且在这种限定的位置关系之下形成肋206和207。
下面将参照附图21进行说明。这里墨盒201可以由两种型式实现:容纳具有相对较小容量的墨水袋2的墨盒201A,该墨盒201A的形状具有相对较小的厚度DA;容纳相对较大容量的墨水袋2的墨盒201B,该墨盒201B的形状具有相对较大的厚度DB(>DA)。在图21中,墨盒201A和201B分别由实线和虚线表示。在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11和12可分离的方向上或在构成墨水袋2的柔性薄膜30的厚度方向上测量墨盒201A和201B的厚度DA和DB。
参照附图21,分别与墨盒插入孔202的导向槽204和205啮合的墨盒201A的肋206和207以及墨盒202B的肋形成在与供墨口部件25相同的位置上。在图21的情况下,墨盒201A和201B的肋206形成在从供墨口部件25偏离距离D的同一位置上。同样的,墨盒201A和201B的肋206形成在从供墨口部件25偏离距离D的同一位置上。墨盒201A和201B具有相同的高度(沿着Y轴的方向),且其供墨口部件25也具有相同的高度。
在此,墨盒201的肋206和207指示容纳于其中的墨水的颜色。此外,由于肋206和207与供墨口部件25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上文所限定,肋206和207用作定位部件,限定墨盒201的位置与设置在墨盒插入孔202的底部处的空心针91的位置之间的关系。
即,在采用小容量的薄墨盒201A和大容量的厚墨盒201B的情况下,当墨盒插入孔202及其导向槽204和205的位置与大容量墨盒201B的肋206和207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如图22所示的限定时,小容量的墨盒201A也可以装配在墨盒插入孔202之中,即使墨盒201A具有肋206′和207′,它们与空心针91的位置关系(由这里的供墨口部件25表示)由图22所限定。
然而,如果肋206′和207′以如图22所示的位置关系形成,小容量墨盒201A可以装配在墨盒插入孔202中,但阻止供墨口部件25和空心针91的位置对准。结果是,墨盒201A不能安装到墨盒装载部件104中。
此外,不仅具有肋206′和207′的小容量墨盒201A可插入用于另外一种颜色的墨盒201的墨盒插入孔202中,而且墨盒201A的供墨口部件25也与墨盒插入孔202的空心针91对准,墨盒201A错误地插入墨盒插入孔中。这就导致了墨水颜色的混合,从而不能获得所需图像。
此外,如果肋206和207与供墨口部件25之间的位置关系在墨盒201之间不同,即尺寸和墨水容量不同,这对于用户来说是不理想的,因为这样就使在更换墨盒201时,肋206和207与导向槽204和205的对准变得困难且麻烦。
因此,用于定位的肋206和207与供墨口部件25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在容纳相同颜色的墨水但具有不同形状的墨盒201A和201B之间保持相同,因此,墨盒201A和201B可以装载在墨盒装载部件104的相同墨盒插入孔202中。也就是说,对于用作定位部件的肋206和207与用于将墨水供给至装置主体侧的供墨口部件25之间的位置关系来说,墨盒201与容纳相同颜色的墨水但具有不同形状的且可装载入同一成像装置中的另一墨缸(墨盒)是相同的。
在每个单独的墨盒201中,用作定位部件的肋206和207限定墨盒201与墨盒装载部件104的墨水注入部件(空心针91)之间的位置关系。
这样,按照第二实施例,通过形成肋,从而在用于容纳相同颜色墨水的墨盒之间,肋与供墨口部件(即,墨盒装载部件的墨水注入部件)之间的关系保持相同,即使墨盒的形状不同,所需墨盒也能够容易地安装到墨盒装载部件中。这就提高了墨盒的可操作性,并扩大了墨盒的选择范围。
也就是说,在上述情况下,对于用于容纳预定颜色墨水的墨盒201,在不考虑其墨水容量的情况下,小容量型(墨盒)201A和大容量型(墨盒)201B中的每一个都可安装到相应的墨盒插入孔202中。
在该实施例中,肋206和207形成在墨盒201上,且分别与肋206和207啮合的导向槽204和205形成在装置主体侧上的墨盒装载部件104中。然而,肋206和207可形成于墨盒装载部件104上,且导向槽204和205可形成在墨盒201中,从而肋206和207分别与导向槽204和205啮合。
接下来,参照附图23到25,对如上所述的按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外壳可分离的墨盒的外壳固定结构进行说明。图23为按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墨盒301的分解透视图。图24为墨盒301的局部的截面图。图25为在组装状态中的墨盒301的透视图。在该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且省略对其说明。
参照附图23,作为墨缸的墨盒301包括:作为墨水容纳部件的墨水袋2,用于容纳墨水袋2的外壳303。该外壳303由彼此分隔开的第一外壳部件311和第二外壳部件312构成。如上述的按照第一实施例的墨盒1,外壳303可以由三个可分离的部件(第一,第二和第三外壳部件)构成。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311和312可沿构成容纳在外壳303中的墨水袋2的柔性薄膜30的厚度方向(或沿图23中的X轴方向)分离。按照这种结构,墨水袋2可预先安装在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311和312中的一个内(例如,在第一外壳部件311内)。因此,可以容易地检测安装在第一外壳部件311中的墨水袋2的状态(例如如第一实施例的图8中所示)。
另一方面,即使在采用使用柔性薄膜制成的墨水袋的情况下,如果墨水袋与外壳一体形成,或该外壳可沿垂直于柔性薄膜的厚度方向分离,如果墨水袋沿纵向方向安装,则难于对安装的墨水袋作最后检测。因此,即使被安装的墨水袋变形成与所需形状不同的形状,也难于发现。
然而,如上所述的可分离的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311和312这样构成,使得当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311和312接合在一起时,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311和312的外缘围绕墨水袋2彼此接触。也就是,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311和312的接合部分的长度相对较长,因此,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311和312的组件或外壳303的硬度可能减小。如果为了消除硬度的减小而带来的缺陷,将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311和312的周缘放置在一起并全部焊接在一起,然而,外壳303就不能再次使用。此外,这也需要特殊的工具设备和大量的时间,这就导致了产量的降低。
因此,类似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图10中的墨盒1,通过在四个点处使用螺钉元件308作为扣紧元件,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311和312扣紧在一起。结果是,能够保证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311和312固定在一起,从而增强了硬度。此外,还能够将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311和312拆开。
参照附图23和24,有螺钉元件308旋入其中的螺套部件321a到321d沿相同方向形成在第一外壳部件311上的四个点处。有螺钉元件308的头部308a装入其中的凹槽322a到322d形成在第二外壳部件312中,且它们的位置与第一外壳部件311的螺套部件321a到321d相对应。用于螺钉元件308的通孔形成在凹槽322a到322d中的每一个的底部。
随着墨盒容量变大,墨盒的外壳和容纳在其中的墨水袋(墨水容纳部件)的尺寸也变大。因此,在将可分离外壳旋紧的情况下,需要在多个点处旋紧外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螺钉的方向在各点之间不同的话,仍然有一个螺钉是松弛的,或者旋紧的时间变长。
因此,在墨盒301中,螺套部件321a到321d形成在第一外壳部件311上(在图23的情况下),从而螺钉元件308沿相同方向上旋紧。结果是,可以在单一方向上执行多次旋紧操作。这就增加了旋紧的可操作性,也易于检查是否有螺钉未被旋紧。
此外,在使用螺钉元件308将分离的外壳部件311和312固定在一起的情况下,如果螺钉元件308的头部308a从外壳部件311或312中突出,则用于容纳墨盒301的空间容积增加。特别是,在上述的成像装置中,墨盒301通常并排放置。因此,用于容纳墨盒301的空间容积的增加(或墨盒装载部件104的墨盒插入孔202的开口面积的增加)就导致了整个成像装置尺寸的增加。
因此,对于墨盒301,螺钉308的头部308a配合入其中的槽322a到322d形成在第二外壳部件312中。这就防止了螺钉元件308的头部308a从第二外壳部件312的表面上突出。因此,就不需要使墨盒装载部件104中的用于容纳墨盒301的空间容积(或墨盒插入孔202的开口面积的增加)不必要地增大。因此,墨盒301以及包含墨盒301的成像装置的尺寸减小。
此外,如果用于紧固螺钉的螺套部件312a到312d设置在防碍墨水袋2的位置处,则墨水袋2就处于非正常形状的状态。因此,当大量墨水留存在墨水袋2中时,由于内压的升高,而可能产生墨水喷射失败或不理想的墨水滴落。另一方面,当剩余的墨水量减少时,墨水袋2不能正常变形,这样使大量未使用的墨水留存在墨水袋2中。
因此,对于墨盒301,为了防止上述问题的发生,用于紧固螺钉的螺套321a到321d设置在不防碍用于容纳墨水袋2的空间的位置处。
此外,为了减小成像装置的尺寸,墨盒的内部组件以较高程度一体化形成。因此,墨盒可以具有一个仅位于限定位置处的手柄部件,该部件用于将墨盒安装到装置主体中或将墨盒从装置主体中取出。特别地,在根据本发明的可沿柔性薄膜厚度方向分离的墨盒中,手柄部件可以设置在墨盒的装配部分的附近,在该装配部分中,墨盒外壳的可分离部件彼此装配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当装配或拆卸墨盒时,人为地施加一个力。因此,考虑到施加比期望值大的力。因此,由于变形而在装配部分的附近产生未对准,这对于操作来说是不理想的。
因此,在墨盒301中,螺套部件321b设置在手柄部件310(等同于图2中的突出部件42)的内部,从而在手柄部件301附近,第一和第二外壳部件311和312紧固在一起,增加了墨盒301的强度。
如上所述,与例如焊接的紧固方法相比较,使用螺钉的紧固结构不需要特殊的工具,保证了牢固的固定,且具有非常好的可再用性(可回收性)。另一方面,这种紧固方法可以被任何人所预料,因此可以将墨盒容易地拆开。特别地,由于用户出于好奇而对墨盒进行的拆卸可能无意地损坏墨水袋。如果这导致墨水的泄漏,则极可能污染其环境。此外,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即墨盒的设计可能由于螺钉从外部可见而大量作废。
因此,如图25所示,在墨盒301中,贴花331贴在第二外壳部件312的外表面上,从而遮盖至少一个螺钉元件308。该贴花331可以用标签所取代。一个例如可以遮盖螺钉元件308头部308a的盖的元件,可以用来取代贴花331或标签。
在上述实施例中,喷墨记录装置为连续式(往复式)喷墨记录装置,其中一滑架用于执行扫描。然而本发明还可以是一种具有行列式记录头的行列式喷墨记录装置。
除了喷墨打印机,按照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还可应用于传真机,复印机,以及包括打印机、传真机和复印机功能的多功能装置。
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多种变形和改变。
本申请要求于2002年12月6日申请的日本在先申请NO.2002-354958以及于2003年11月18日申请的在先申请NO.2003-387507的优先权,上述申请的全部内容包含在本文中作为参考。

Claims (21)

1.一种墨盒,其特征在于,该墨盒包括:
墨水容纳部件,包括保持元件,该保持元件具有供墨口部件和密封的墨水填充口部件;
第一外壳,包括保持有所述墨水容纳部件的保持元件的保持部件;
第二外壳,其外形与所述第一外壳的外形相似;和
第三外壳,该外壳从供墨一侧装配到所述第一和第二外壳的组件的侧面上,
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外壳可组装在一起且可拆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水容纳部件为包括袋状部件的墨水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水袋由包括层状铝膜的构件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第一和第二外壳啮合在一起的啮合机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外壳其中之一上的啮合爪,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外壳其中另一个上的啮合部件,所述啮合爪和所述啮合部件彼此啮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第三外壳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外壳啮合在一起的啮合机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外壳上的啮合爪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外壳上的啮合槽,所述啮合爪与所述啮合槽啮合。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外壳上的啮合槽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外壳上的啮合爪,所述啮合槽与所述啮合爪啮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施加到所述第一和第二外壳的每一个上的标签,从而加固所述第三外壳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外壳的啮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第一和第二外壳固定在一起的螺钉元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外壳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位于供墨口部件和设置到所述墨水容纳部件的供墨口部件的端部上的盖元件的至少其中之一旁边的切口。
12.一种容纳墨水容纳部件的墨盒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外壳包括:
第一外壳,包括保持有设置在墨水容纳部件上的保持元件的保持部件;
第二外壳,其外形与所述第一外壳的外形相似;和
第三外壳,从所述第一和第二外壳组件的供墨一侧装配到该组件的侧面,
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外壳可组装在一起且可拆开。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墨盒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第一和第二外壳啮合在一起的啮合机构。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墨盒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外壳其中之一上的啮合爪,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外壳其中另一个上的啮合部件,所述啮合爪和所述啮合部件彼此啮合。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墨盒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第三外壳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外壳啮合在一起的啮合机构。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墨盒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外壳上的啮合爪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外壳上的啮合槽,所述啮合爪与所述啮合槽啮合。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墨盒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外壳上的啮合槽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外壳上的啮合爪,所述啮合槽与所述啮合爪啮合。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墨盒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施加到所述第一和第二外壳的每一个上的标签,从而加固所述第三外壳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外壳的啮合。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墨盒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第一和第二外壳固定在一起的螺钉元件。
20.一种将墨水封装入其中的墨水袋,该墨水袋容纳在墨盒外壳中,其特征在于,该墨水袋包括:
袋状部件,其由包括层状铝膜的构件形成;和
保持元件,包括供墨口部件和密封的墨水填充口部件,
其中,所述墨水袋通过设置在墨盒外壳上的啮合保持部件而啮合并保持,所述外壳为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墨盒外壳。
21.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可将容纳有墨水容纳部件的墨盒从其前侧装入该记录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墨盒为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
CNB2003801048402A 2002-12-06 2003-12-02 墨盒及其外壳、墨水袋和喷墨记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746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54958/2002 2002-12-06
JP2002354958 2002-12-06
JP387507/2003 2003-11-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0142A CN1720142A (zh) 2006-01-11
CN100457464C true CN100457464C (zh) 2009-02-04

Family

ID=3593167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8010484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7464C (zh) 2002-12-06 2003-12-02 墨盒及其外壳、墨水袋和喷墨记录装置
CN 20052012231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39734Y (zh) 2002-12-06 2003-12-06 墨缸及成像装置
CN 200320113007 Expired - Lifetime CN2785858Y (zh) 2002-12-06 2003-12-06 墨盒及其外壳、墨水袋以及喷墨记录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12231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39734Y (zh) 2002-12-06 2003-12-06 墨缸及成像装置
CN 200320113007 Expired - Lifetime CN2785858Y (zh) 2002-12-06 2003-12-06 墨盒及其外壳、墨水袋以及喷墨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00457464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2560A (zh) * 2013-02-25 2014-08-27 泓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墨盒开闭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7464C (zh) * 2002-12-06 2009-02-04 株式会社理光 墨盒及其外壳、墨水袋和喷墨记录装置
CN104842647B (zh) * 2014-02-13 2017-05-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06274064A (zh) * 2016-09-28 2017-01-04 珠海欣威科技有限公司 墨盒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27458A (ja) * 1983-06-08 1984-12-20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ジエツト記録装置におけるインクカセツト
US6017118A (en) * 1995-04-27 2000-01-25 Hewlett-Packard Company High performance ink container with efficient construction
US6416166B1 (en) * 2001-08-16 2002-07-09 Eastman Kodak Company Ink cartridge with alignment features and method of inserting cartridge into a printer receptacle
CN2785858Y (zh) * 2002-12-06 2006-06-07 株式会社理光 墨盒及其外壳、墨水袋以及喷墨记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27458A (ja) * 1983-06-08 1984-12-20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ジエツト記録装置におけるインクカセツト
US6017118A (en) * 1995-04-27 2000-01-25 Hewlett-Packard Company High performance ink container with efficient construction
US6416166B1 (en) * 2001-08-16 2002-07-09 Eastman Kodak Company Ink cartridge with alignment features and method of inserting cartridge into a printer receptacle
CN2785858Y (zh) * 2002-12-06 2006-06-07 株式会社理光 墨盒及其外壳、墨水袋以及喷墨记录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2560A (zh) * 2013-02-25 2014-08-27 泓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墨盒开闭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85858Y (zh) 2006-06-07
CN1720142A (zh) 2006-01-11
CN200939734Y (zh) 2007-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11302B1 (ko) 잉크 카트리지, 그것을 위한 하우징, 잉크 백, 잉크-제트기록장치, 잉크 용기, 및 화상 형성장치
US8197045B2 (en) Ink container comprising an ink pack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ink container
US6997548B2 (en) Tank holder, liquid tank and tank attaching and detaching method
US8454143B2 (en) Liquid container, methods of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liquid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KR20050065685A (ko) 소형의 정면 조작 가능한 화상형성장치
CN100457464C (zh) 墨盒及其外壳、墨水袋和喷墨记录装置
JP4655503B2 (ja) 液体収容体
US9440447B1 (en) Ink container and inkjet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115783B2 (ja) インクタンク、該インクタンクに着脱自在な保護部材及び該インクタンクを保持するためのホルダを着脱自在に保持するキャリッジ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4276538A (ja) インク袋、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並びにインク充填方法、インク再充填方法、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リサイクル方法
US8651641B2 (en) Liquid container
JP200713687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7121644B2 (en) Ink supply port sealing cap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7062247A (ja) 記録液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613616B2 (ja) 液体収容体モジュール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21084379A (ja) インクパック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インクコンテナ並びに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11679593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4284093A (ja) インク袋保持部材、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22019607A (ja) 液体容器、液体供給装置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US10668734B2 (en) Ink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3581387B1 (en) Ink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6159720A (ja) 記録液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081304B2 (ja) インクコンテナ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4284094A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1018415A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204

Termination date: 201812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