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38349C - 允许主机和客户机相互检测的采集终端中的双向检测器 - Google Patents

允许主机和客户机相互检测的采集终端中的双向检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38349C
CN100438349C CNB2005100040211A CN200510004021A CN100438349C CN 100438349 C CN100438349 C CN 100438349C CN B2005100040211 A CNB2005100040211 A CN B2005100040211A CN 200510004021 A CN200510004021 A CN 200510004021A CN 100438349 C CN100438349 C CN 10043834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ient computer
main frame
frame portion
client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0402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38291A (zh
Inventor
李斗焕
尹正娥
俞明洙
金起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382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382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3834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3834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1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connectiv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1/00Shaping by thermoforming, i.e. shaping sheets or sheet like preforms after heating, e.g. shaping sheets in matched moulds or by deep-draw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1/18Thermoforming apparatus
    • B29C51/20Thermo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movable moulds or mould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1/00Shaping by thermoforming, i.e. shaping sheets or sheet like preforms after heating, e.g. shaping sheets in matched moulds or by deep-draw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1/10Forming by pressure difference, e.g. vacu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791/00Shaping characteristics in general
    • B29C2791/004Shaping under special conditions
    • B29C2791/006Using vacuu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采集终端中允许主机部和客户机相互检测的双向检测器。双向检测器包括主机部的客户机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连接到主机部的客户机;客户机识别单元,用于识别由客户机检测单元检测的客户机的类型;每个客户机中的主机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主机部;以及每个客户机中的开关单元,用于根据是否将电源施加到客户机上,确定是否将比较电源施加到客户机检测单元和主机检测单元上。在双向检测器中,客户机直接检测主机部以及管理该连接,从而减少主机部上的负载,无需执行主机部响应客户机的连接请求的步骤。

Description

允许主机和客户机相互检测的采集终端中的双向检测器
优先权
本申请2004年1月8日,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名为“BI-DIRECTIONAL DETECTOR WHICH ENABLES HOST ANDCLIENT DETECT EACH OTHER IN COLLECTION TERMINAL”,并指定序列号No.2004-1205的优先权,其内容在此引入以供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信息终端,以及更具体地说,涉及双向检测器,允许连接到各种功能扩展设备的采集终端中的主机和客户机相互检测。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扩展和对由这一无线通信扩展所允许的移动计算的请求增加,已经开发了采集终端,用于将便携式信息终端,诸如便携式电话或个人数字助(PDA)连接到各种设备。这一开发扩展了采集终端的功能。用于控制每个设备的采集终端的控制模块定义为客户机以及用于综合管理客户机的控制模块定义为主机部。
图1A和1B是示例说明采集终端的原理的框图。图1A是表示普通采集终端的框图。参考图1A,普通采集终端包括一个主机部11和连接到主机部11的多个客户机13至17。图1B是表示用作用于车辆的通讯单元的采集终端的框图。参考图1B,采集终端包括充电单元23、音频单元25、导航处理单元27、免提单元29和综合地管理这些单元23至29的控制单元21。在图1b中,控制单元21操作为采集终端的主机部。另外,充电单元23、音频单元25、导航处理单元27和免提单元29操作为用于控制相应设备的客户机。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传统的采集终端中,从客机接收连接请求信号(在下文中称为REQ)的主机部将确认信号(在下文中称为ACK)发送到客户机,以便客户机和主机部相互连接。
图2A和2B是示例说明采集终端的主机部检测客户机的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地,图2A是示例说明图1A中的采集终端的主机部11检测客户机13、15和17的连接和响应检测的方法的流程图。图2B是示例说明图1B中的控制单元21检测导航处理单元27和免提单元29的连接和响应检测的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2A,在步骤S31,主机部11从客户机13接收REQ以及在步骤S32中,根据客户机13的REQ,传送ACK。在步骤S33中,主机部11从客户机15接收REQ以及在步骤S34中,根据客户机15的REQ,传送ACK。在步骤S36中,主机部11从客户机17接收REQ以及在步骤S36中,根据客户机17的REQ,传送ACK。因此,当增加到采集终端的设备的类型和数量增加时,主机部11必须响应其他设备的连接请求同时控制每个设备。因此,系统变得过载。
参考图2B,在步骤S41中,控制单元21从导航处理单元21接收REQ,在步骤S42中,根据导航处理单元27的REQ,传送ACK,然后在步骤S43中,开始导航处理单元27的操作。如上所述,当在步骤S44中,控制21从另一客户机,例如免提单元29接收REQ,同时执行其重负载,诸如步骤S43中的导航操作时,控制单元21不能立即响应。即,在步骤S45,在预定延迟时间后,在步骤S46中,控制单元21将ACK传送到免提单元29,因为控制单元21在要求繁忙处理,诸如导航处理单元27的操作的管理的任务上花费系统资源。
图3是示例表示传统客户机检测器的框图。参考图3,客户机检测器包括主机部50和客户机60。主机部50包括客户机检测单元51、客户机识别单元53和第一接口单元(在下文中称为I/F)55。客户机60包括第二接口单元(在下文中称为I/F)61。
客户机或第二I/F61与主机或第一I/F55形成通信信道,将客户机60的REQ传送到主机部50,以及从主机部50接收ACK。
同时,第一I/F55从第二I/F61接收客户机60的REQ,将所接收的REQ传送到客户机检测单元51和客户机识别单元53,以及将用于REQ的ACK传送到客户机60。
客户机检测单元5151基于通过第一I/F55接收的REQ,检测客户部的客户机60,以及客户机识别单元53识别客户部中的所检测的客户机60的类型。
在上述传统方法中,主机部响应每个客机的REQ。因此,当主机部的中央处理单元(在下文中称为CPU)由于实现预定操作过载时,延迟主机部对客户机的REQ的响应。因此,当客户机检测与主机部的连接和对检测起反应时出现延迟。
同时,客户机必须通过通信信道定期校验与主机部的连接,即使已经执行过连接以及在与主机部的初始连接步骤中。因此,响应客户机请求,在主机部中出现CPU过载。主机部中的该CPU过载由客户机引起响应延迟。
发明内容
因此,已经做出了本发明来解决在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以及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用于减少响应客户机的连接请求请求的主机部中的负载的双向检测器。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双向检测器,其中连接端的客户机检测主机是否连接到客户机以及维持通信信道,从而减少主机部中的负担。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采集终端中的双向检测器,用于允许主机部和客户机相互检测,双向检测器包括主机部的客户机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连接到主机部的客户机;客户机识别单元,用于识别由客户机检测单元检测的客户机的类型;每个客户机中的主机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主机部;以及每个客户机中的开关单元,用于根据是否将电源施加到客户机上,确定是否将比较电源施加到客户机检测单元和主机检测单元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采集终端中的双向检测器,用于允许主机部和客户机相互检测,所述双向检测器包括:所述主机部的客户机检测单元,用于通过将比较电压与第一参考电压进行比较来检测多个客户机的至少一个是否连接到所述主机部;客户机识别单元,用于识别由所述客户机检测单元检测的所述客户机的类型;所述多个客户机的每一个中的主机检测单元,用于通过将所述比较电压与第二参考电压进行比较来检测所述主机部是否连接到所述客户机;以及每个客户机中的开关单元,用于根据是否将电源施加到所述客户机上,将所述比较电压施加到所述客户机检测单元和所述主机检测单元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在采集终端中用于允许主机部和多个客户机的每一个间的双向检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主机部通过将比较电压与第一参考电压进行比较来检测所述多个客户机的至少一个是否连接到它;识别每个检测的客户机的类型;所述多个客户机的每一个通过将所述比较电压与第二参考电压进行比较来检测所述主机部是否连接至所述客户机;以及每个客户机根据施加到所述客户机的电源,确定是否施加所述比较电压到主机部和客户机。
附图说明
从下述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显而易见,其中:
图1a和1b是示例说明采集终端的原理的框图;
图2a和2b是示例说明采集终端中的主机检测客户机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示意表示传统的客户机检测器的框图;
图4是示意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允许主机部和客户机相互检测的双向检测器的框图;
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允许主机部和客户机相互检测的双向检测器的框图;
图6是示例说明用于检测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双向检测器中的客户机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7是示例说明用于检测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双向检测器中的主机部的过程的流程图;以及
图8是表示根据客户机的类型,I/O检测电压值和客户信息等级值的示例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本发明的下述描述中,将省略其中包含的已知功能和结构的详细描述,当它会使本发明的主题变得反而不清楚时。
图4是示意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允许主机部和客户机相互检测的双向检测器的框图。参考图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允许主机部和客户机相互检测的双向检测器包括主机部100和客户机200。主机部100包括客户机检测单元110、客户机识别单元120和第一接口单元130。客户机200包括主机检测单元210和第二接口单元220。
第一接口单元130从第二接口单元200接收客户机200的连接请求信号,将所接收的信号传送到客户机检测单元110以及客户机识别单元120,以及将用于连接请求信号的确认信号传送到客户机200。
客户机检测单元110根据通过第一接口单元130接收的连接请求信号,检测客户机200的连接,以及客户机识别单元120识别客户机200的类型。
第二接口单元220通过第一接口单元130,接收确认信号,以及接收主机部100的连接信号以便将所接收的信号传送到主机检测单元210。
主机检测单元210检测通过第二接口单元220接收的主机部100的连接信号,从而识别出主机部100已经正常连接到客户机200。
根据如上所述的双向检测器,客户机200确定是否连接和正常操作主机部100,以及维持通信信道,以便能减小在校验客户机200是否正常连接到主机部100中产生的主机部100上的负载。
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允许主机部100和客户机200相互检测的双向检测器的电路图。
参考图4和5,客户机检测单元110包括将从客户机200传送的预定客户端电压与预先设置的第一参考电压Vref1进行比较的比较器。从比较器的比较结果,当客户端电压大于第一参考电压Vref1时,确定检测到客户机。
客户机识别单元120包括用于将从客户机200传送的预定客户端电压转换成数字值的模数转换器(在下文中称为A/D转换器),以及根据A/D转换器的输出值,识别客户机200的类型。即,如图8所示,根据客户机类型,连接到主机部的客户机具有不同I/O检测电压值和客户机信息等级值。因此,客户机识别单元120根据从客户机传送的电压值,判断这些值,以及由判断结果,识别客户机的类型。即,客户机识别单元120将从客户机200输入的I/O检测电压值转换成十六进制等级值,以及判断客户机200为对应于如图8所示的表中的最近值的客户机。
第一接口单元130和第二接口单元220检测主机部100和客户机200间的I/O,以及形成通信信道。
主机检测单元210包括将从主机部100传送的预定主机端电压与预先设置的第二参考电压Vref2进行比较的比较器。根据比较器的比较结果,当主机端电压大于第二参考电压Vref2时,确定检测到主机部100。
在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双向检测器,主机部100和客户机200检测其间的互连以及判断操作模式的过程。
当除客户机200外的新客户机连接到主机部100,或从已经连接到主机部100的客户机生成请求连接校验的信号时,由于在客户机200中生成电压VCC(client),包含在主机检测单元210中的晶体管操作,以及包含在主机检测单元210中的电阻器Rclient连接到地GND。然后,电压Vi施加到主机部100的比较器的一个输入端。即,将通过下述方程式1计算的电压Vi输入到比较器的输入端。
方程式1
Vi = VCC [ Host ] * Rclient Rhost + Rclient
包含在客户检测单元110中的比较器将预先设置的第一参考电压Vref1和电压Vi间的比较结果输出为客户机检测信号。即,启动客户机检测。
同时,通过方程式1计算的电压Vi也施加到客户机识别单元120。其中,根据主机部200中的电阻器Rclient的电阻,电压Vi可以具有不同值。因此,在每个客户机中设置不同电阻值,以及客户机识别单元120通过由电阻值不同地计算的电压Vi,识别相应的客户机。
如上所述,在每个客户机中不同设置的电压值的例子如图8所示。
同时,还将通过方程式1计算的电压Vi施加到主机检测单元210的比较器的另一输入端。因此,包含在主机检测单元210中的比较器将电压Vi和预先设置的第二参考电压Vref2间的比较结果输出为主机检测信号。即,启动主机检测。
同时,根据客户机的操作模式,晶体管操作为用于将比较电压提供到客户机检测单元110和主机检测单元210的形状。
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中,将通过是否施加电压VCC(client)和输出第二参考电压Vref2和电压Vi间的比较结果的比较器增加到客户机200。因此,客户机200还能检测主机部100,从而减小当仅通过主机部100检测客户机200的连接时,施加在主机部100上的过载。即,当客户机200检测主机部100时,客户机200不等待如在现有技术中的主机部100的响应,而是直接尝试与主机部100连接。如果在主机部100和客户机200间已经形成通信信道,根据客户机200的主机检测结果,维持通信信道。当客户机200或主机部100在异常模式中操作,而客户机200和主机部100正常操作时,如图5所示的本发明的双向检测器操作如下。
首先,当客户机200在待机模式中操作,或关闭客户机200的电源,而主机部100在正常模式中操作时,由于关闭电压VCC(client),接通连接在电阻器Rclient和地间的晶体管。因此,不将电压施加到主机检测单元210的比较器的输入端。因此,不启动主机检测。
相反,当主机部100在待机模式中操作,或关闭主机部100的电源,而客户机200在正常模式中操作时,电压VCC(host)为0V。因此,主机部100的I/O检测电压为0V。另外,当该电压通过主机检测单元210的比较器时,不启动主机检测。
在下文中,当主机部100和客户机200均在正常模式中操作时,将描述主机100和客户机200的操作。
首先,当主机部100检测客户机200的连接时,主机检测单元210识别所连接的客户机200的类型以及主机部100根据识别结果,执行相应的操作。
例如,在不需要双向通信的简单的客户机设备,诸如充电器或外部键盘的情况下,主机部100根据由客户机识别单元120判断的值,执行用于相应客户机设备的程序。相反,在要求用于与主机部同步的双向通信的客户机设备,诸如免提工具或通讯单元的情况下,主机部100根据由客户机识别单元120识别的结果,执行相应的操作。另外,主机部100执行与相应客户机设备的双向通信以便校验客户机设备是否正操作。例如,根据由客户机识别单元120的判断结果,当客户机设备是通讯单元时,主机部100执行通信发射机器以准备与客户机设备的通信。即,当主机部100从客户机设备接收连接请求包时,主机部100传送确认信号。然后,主机部100将各种音频相关信息传送到客户机设备,而主机中的PDA单元和通信发射器彼此通信。
同时,当客户机200检测到主机部100连接到客户机200时,客户机200将连接请求包传送到主机部100。其中,客户机200定期传送连接请求包直到主机部100传送确认信号为止。然后,当客户机200从主机部100接收确认信号时,客户机200识别用于通信的模式。如上所述,在识别通信模式后,客户机200执行相应的功能操作。即,客户机200接收从主机部100传送的音频相关信息,根据该信息,执行音频控制,或将事件传送到主机部100。
图6是示例说明用于检测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双向检测器中的客户机的过程的流程图。即,图6是表示主机部检测客户机以及根据检测结果操作的过程的流程图。
参考图6,当在步骤S305中,客户机检测单元110检测预定客户机,即客户机设备时,在步骤S310中,主机部确定客户机是否处于待机模式。当客户机处于待机时,在步骤S315,主机部执行用于客户机的唤醒过程,以及在步骤S320中,校验客户机的类型。相反,当客户机不处于待机模式时,主机直接执行校验客户机的类型的步骤S320,而不执行步骤S315。其中,通过参考图4和5所述,在每个客户机设备中不同设置的I/O电压值,识别客户机的类型。
在步骤S325中,在步骤S320中校验客户机的类型后,主机部设置主机部和客户机间的通信信道,以及在步骤S330中,通过通信信道,执行主机部和客户机间的通信。
在执行通信的状态期间,当客户机处于未启动状态,或关闭电源以及在步骤S340中识别出客户机处于缺少状态时,主机部结束通信。否则,如果在步骤S335中确定客户机处于启动状态,主机部连续执行通信。
图7是示例说明用于检测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双向检测器中的主机部的过程的流程图。参考图7,当主机检测单元210在步骤S405中检测主机部时,在步骤S410中,客户机与主机部通信。另外,在执行通信的状态期间,当在步骤S415中确定主机部不处于启动状态,即在未启动状态中时,客户机结束通信。否则,客户机连续执行通信。
如上所述,无需执行主机部响应客户机的连接请求的步骤,客户机直接检测主机部和控制连接,从而减小主机部上的负担。特别地,通过使用一个管脚,通过简单的电路,能由客户机有效地执行已经仅由现有的主机部执行的连接校验。另外,主机部和客户机能实时监视手动操作。因此,能降低成本以及能提高系统性能。
尽管已经参考某些优选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到在不背离如在附加权利中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形式和细节方面做出各种改变。

Claims (6)

1.一种采集终端中的双向检测器,用于允许主机部和客户机相互检测,其中所述客户机是用于控制每个设备的采集终端的控制模块,所述主机部是用于综合管理所述客户机的控制模块,所述双向检测器包括:
所述主机部的客户机检测单元,用于通过将比较电压与第一参考电压进行比较来检测多个客户机的至少一个是否连接到所述主机部;
客户机识别单元,用于识别由所述客户机检测单元检测的所述客户机的类型;
所述多个客户机的每一个中的主机检测单元,用于通过将所述比较电压与第二参考电压进行比较来检测所述主机部是否连接到所述客户机;以及
每个客户机中的开关单元,用于当将电源施加到所述客户机上时,将所述比较电压施加到所述客户机检测单元和所述主机检测单元上,当不将电源施加到所述客户机上时,不将所述比较电压施加到所述客户机检测单元和所述主机检测单元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检测器,其中,所述开关单元包括:
识别电阻器,根据连接到所述多个客户机的客户机设备的类型,具有不同值;以及
连接在所述识别电阻器和地间的晶体管,用于当将电源施加到所述客户机时,使识别电阻器接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检测器,其中,所述客户机检测单元进一步包括:
比较器,用于将所述比较电压与预先设置的第一参考电压进行比较,以及输出客户机检测信号,其中所述比较电压是与所述识别电阻器成比例的预定电压Vi;以及
连接在所述主机部的电源和用于预定电压Vi的所述比较器的输入端间的第一电阻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检测器,其中,通过下述方程式,计算所述预定电压
V i = VCC [ Host ] * R client R host + R client
其中,VCC[HOST]表示所述主机部的电源的电压,Rclient表示所述识别电阻器的电阻值,以及Rhost表示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电阻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检测器,其中,所述主机检测单元包括用于将Vi与预先设置的第二参考电压进行比较,以及输出主机检测信号的比较器。
6.一种在采集终端中用于允许主机部和多个客户机的每一个间的双向检测的方法,其中所述客户机是用于控制每个设备的采集终端的控制模块,所述主机部是用于综合管理所述客户机的控制模块,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主机部通过将比较电压与第一参考电压进行比较来检测所述多个客户机的至少一个是否连接到所述主机部;
识别每个检测的客户机的类型;
所述多个客户机的每一个通过将所述比较电压与第二参考电压进行比较来检测所述主机部是否连接至所述客户机;以及
当将电源施加到所述客户机时,每个客户机确定施加所述比较电压到主机部和客户机,当不将电源施加到所述客户机时,每个客户机确定不施加所述比较电压到主机部和客户机。
CNB2005100040211A 2004-01-08 2005-01-06 允许主机和客户机相互检测的采集终端中的双向检测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834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40001205A KR100576026B1 (ko) 2004-01-08 2004-01-08 종합 단말에서 호스트부와 클라이언트부의 양방향 검출장치
KR1020040001205 2004-01-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8291A CN1638291A (zh) 2005-07-13
CN100438349C true CN100438349C (zh) 2008-11-26

Family

ID=34737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0402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8349C (zh) 2004-01-08 2005-01-06 允许主机和客户机相互检测的采集终端中的双向检测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656888B2 (zh)
KR (1) KR100576026B1 (zh)
CN (1) CN100438349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40459A (ko) * 2006-11-03 2008-05-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털 인터페이스 인식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영상 표시장치
KR101409766B1 (ko) * 2007-06-18 2014-06-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외부 장치 접속 처리 방법 및 시스템과, 이를 이용하는휴대 단말기
CN102308562A (zh) * 2011-07-25 2012-01-0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移动终端
CN102608456B (zh) * 2012-03-02 2014-08-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并机线故障检测装置和系统
US8948575B2 (en) * 2012-12-13 2015-02-03 Reginald Webb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device with integrated time code generator, transmitter, and reader with interruptible feedback monitoring and talkback
CN104426524A (zh) * 2013-09-06 2015-03-18 扬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输出电路与检测连接端口接于负载的方法及影像输出电路
CN110971676B (zh) * 2019-11-18 2022-07-29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28508A (ja) * 1998-05-19 1999-11-30 Anritsu Corp カード処理装置
JP2000151748A (ja) * 1998-11-12 2000-05-30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通信システムの装置接続認識方法
JP2001177598A (ja) * 1999-12-16 2001-06-29 Yamatake Corp 通信装置
JP2003234787A (ja) * 2002-02-07 2003-08-22 Canon Inc 接触型送受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54504B2 (ja) * 1985-12-20 1995-06-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双方向バスのデ−タ転送制御方法
JPS62226265A (ja) * 1986-03-27 1987-10-05 Nec Corp プロセツサ間のデ−タ転送制御方式
JPS6464056A (en) * 1987-09-04 1989-03-09 Nec Corp Information processor for connecting serial interface bus
KR910001570A (ko) * 1989-06-30 1991-01-31 정용문 다수의 슬레이브 제어를 위한 버스방식
US5938746A (en) * 1996-02-29 1999-08-17 Sanyo Electric Co., Ltd. System for prioritizing slave input register to receive data transmission via bi-directional data line from master
KR19990076194A (ko) * 1998-03-28 1999-10-15 홍종만 싱글 라인을 이용한 마스터-슬레이브 통신 장치
KR19990076193A (ko) * 1998-03-28 1999-10-15 홍종만 싱글 라인을 이용한 마스터-슬레이브 통신 장치
US6308227B1 (en) * 1998-06-24 2001-10-23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 for detecting a wireless peripheral device by a host computer transmitting a hail message including a persistent host identifier and a host address generated
JP2000068922A (ja) * 1998-08-20 2000-03-03 Sharp Corp 携帯端末装置
KR100331865B1 (ko) * 1998-12-31 2002-05-09 서평원 다수의 보드간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US6725061B1 (en) * 1999-01-12 2004-04-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accessories coupled to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GB2346291B (en) * 1999-01-26 2004-01-2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Handling menu information
KR20010017264A (ko) * 1999-08-10 2001-03-05 전주범 데이터 통신 방법
SE516510C2 (sv) * 1999-09-21 2002-01-22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Portabel kommunikationsapparat med första och andra användargränssnitt, samt en tillbehörsanordning innefattande en knappsats och en display för en portabel radiotelefon
US6611697B1 (en) * 1999-12-21 2003-08-26 Ericsson Inc. Accessory for providing light based functionality to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GB2394080A (en) * 2002-10-10 2004-04-14 Nokia Corp USB host device which relinquishes host status upon detection of elevated bus voltage
US7171167B2 (en) * 2003-09-25 2007-01-30 Kun Ho Lie Mobile phone companion apparatus to provide voice link with land-line house telephone
US20060089103A1 (en) * 2004-10-25 2006-04-27 Osburn James P Wireless interference detecto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28508A (ja) * 1998-05-19 1999-11-30 Anritsu Corp カード処理装置
JP2000151748A (ja) * 1998-11-12 2000-05-30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通信システムの装置接続認識方法
JP2001177598A (ja) * 1999-12-16 2001-06-29 Yamatake Corp 通信装置
JP2003234787A (ja) * 2002-02-07 2003-08-22 Canon Inc 接触型送受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8291A (zh) 2005-07-13
US20050152282A1 (en) 2005-07-14
KR20050073026A (ko) 2005-07-13
KR100576026B1 (ko) 2006-05-02
US7656888B2 (en) 2010-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38349C (zh) 允许主机和客户机相互检测的采集终端中的双向检测器
CN100504932C (zh) 用于运输工具遥测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JP5918723B2 (ja) 車両診断システム
KR20170015855A (ko) 차량 검측 방법, 모바일 단말기와 차량 탑재 단말기
JP2016508314A (ja) 制御装置を使用する車両の動作を制御するシステムを遠隔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08958224B (zh) 一种车辆诊断方法、诊断终端及诊断盒
KR20230121023A (ko) 출입 관리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출입 관리 방법
CN104317417A (zh) 一种键鼠平滑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433923A (zh) 车辆远程诊断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3467409A (zh) 一种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的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
CN109088780B (zh) 一种信号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
CN201035741Y (zh) 一种分布式数据采集仪
CN104717273B (zh) 用于连接车辆的机头单元的终端装置和方法
CN105809788A (zh) 电子锁系统及其开锁方法
US20110037478A1 (en) Field device
JP4441556B2 (ja) 車両用発電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KR20060003754A (ko) 캔 통신 네트워크 시험장치 및 방법
CN104717092A (zh) 具有待机运行的主从通信系统
JP2008009985A (ja) 車両のサービスデータおよび診断データを車両と工場管理システムとのあいだで検出および/または伝送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5634862A (zh) 应用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8241309B (zh) 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2193023U (zh) 基于can数据传输的汽车照明元件控制系统
CN108305122B (zh) 一种车辆自动租赁中感应式异常还车系统及方法
KR20030080872A (ko) 주변 기기의 상태 체크 방법 및 장치
CN108063695B (zh) 通信指令组态方法、组态装置及数据采集方法、采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26

Termination date: 201901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