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35188C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35188C
CN100435188C CNB2004100820064A CN200410082006A CN100435188C CN 100435188 C CN100435188 C CN 100435188C CN B2004100820064 A CNB2004100820064 A CN B2004100820064A CN 200410082006 A CN200410082006 A CN 200410082006A CN 100435188 C CN100435188 C CN 10043518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aforementioned
driving
signal
w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8200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77457A (zh
Inventor
佐野宽
森田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Display West Inc
Original Assignee
Tottori Sanyo Electric Co Ltd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09890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54372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19789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6018154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2022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6023589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ttori Sanyo Electric Co Ltd,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ttori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774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774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3518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3518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9/00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 G01N19/04Measuring adhesive force between materials, e.g. of sealing tape, of coa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8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14Type of force applied
    • G01N2203/0016Tensile or compressive
    • G01N2203/0017Tensil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2Details not specific for a particular testing method
    • G01N2203/022Environment of the test
    • G01N2203/023Pressure
    • G01N2203/0234Low pressure; Vacuu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防止依次传送的电源电压的电压下降,并防止驱动用IC的错误工作,能够提高显示质量。液晶显示装置在显示面板的周围边缘部上连接多个具有驱动用IC的驱动电路,邻接的驱动电路彼此之间通过在前述显示面板上形成的连接用布线连接,将驱动前述驱动用IC和前述显示面板所需要的电源电压从外部控制电路供给到前述多个驱动电路中的至少一个驱动电路,从该驱动电路向邻接的驱动电路依次供给前述电源电压,其中,前述驱动用IC具有图像数据输出控制电路,在输入的图像数据信号之中,将除了处理过的图像数据信号之外的其它图像数据信号输出到邻接的下一个驱动用IC。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或等离子显示装置等的显示装置,尤其涉及将由栅极驱动用IC以至源极驱动用IC构成的分别承载有多个驱动用IC的驱动电路串联连接而安装在显示面板的周围边缘上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和等离子显示装置等的显示装置,一般地,将显示面板和驱动这个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通过将驱动用IC安装在带状基板上的多个TCP(Tape Carrier Package)进行连接。这些TCP,分别由多个源极驱动用TCP和栅极驱动用TCP构成,这些TCP与外部电路基板连接,从该外部电路基板向各个TCP供给图像数据信号、电源电压等,通过在各个TCP上承载的由栅极驱动用IC以至源极驱动用IC构成的液晶驱动用IC来驱动液晶显示面板(参见下面的专利文献1和2)。
这样的TCP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工作原理在图7(包括图7A和图7B)和图8中表示。图7A是TCP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图,图7B是在图7A中承载的源极驱动用TCP(或者栅极驱动用TCP)的概略图,图8是说明各个源极驱动用TCP中的各个数据的流动的时间图。
在图7中,TCP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50具备:安装有TFT(Thin FilmTransistor)的主动矩阵型的液晶显示面板51的周围边缘上的用于向液晶显示面板51的栅极信号线以及源极信号线供给信号的多个栅极驱动用TCP52以及源极驱动用TCP53;用于向各个TCP52、53供给图像数据信号、时钟信号、IC驱动用电源电压、对置电极驱动用电源电压等的液晶显示面板驱动信号的外部电路基板54。
栅极驱动用TCP52和源极驱动用TCP53,如图7B所示具备:在柔性基板56上的比如源极驱动用IC55;用于向该源极驱动用IC55供给液晶显示面板的各种驱动信号的信号供给布线57;用于将从源极驱动用IC55输出的信号向液晶显示面板51供给的信号输出布线58。
前述各个TCP52、53的信号供给布线57,如图7A所示,与在液晶显示面板51的附近的外部电路基板54上的端子电连接,从设置在外部电路基板54上的图像数据处理用IC59(参见图8)以及图中未示出的电源电路等,将液晶显示面板驱动用信号导入到源极驱动用IC55。而且,将来自没有另外在图中示出的PC等的图像信号发生装置的图像信号输入到图像数据处理用IC59。
以源极驱动用TCP53的场合为例,对该TCP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50的工作原理,用图8进行说明。图8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50,比如具备4个源极驱动用TCP53A~53D,在这些源极驱动用TCP53A~53D上分别承载有源极驱动用IC55A~55D。而且,液晶显示装置50中,还连接有多个栅极驱动用TCP52,但在图8中仅仅记载了1个。
来自PC等的图像信号发生装置的图像信号,通过图像数据处理用IC59进行处理,在与时钟信号同步的一个扫描期间内,将预定的连续的图像数据信号a~d,通过各个信号供给布线57A~57D同时供给到在各个源极驱动用TCP53A~53D上承载的源极驱动用IC55A~55D。而且,该图像数据信号a~d,是对应于原来与各个源极驱动用IC55A~55D连接的液晶显示面板51的源极信号线的条数的数目的脉冲序列而形成的信号,但是在图8中为了容易进行说明,表示为包含图像数据信号a~d的单一的脉冲。
另一方面,向各个源极驱动用IC55A~55D分别供给与个别的预定的时间匹配的起始脉冲,比如,在向源极驱动用IC55A输入图像数据信号时,与图像数据信号a匹配地将起始脉冲供给到源极驱动用IC55A,使得源极驱动用IC55A对处理图像数据信号进行处理,并向液晶显示面板51的与各个像素连接的预定的源极信号线进行个别的输出。综上所述,虽然仅对源极驱动用TCP53A~53D进行说明,但是对栅极驱动用TCP52也进行同样的处理并在液晶显示面板51上进行预定的图像显示。
可是,设置了这样的TCP52、53A~53D的液晶显示装置50的图像数据信号以及电源电压等,由于从外部电路基板54向各个TCP个别地供给,所以在外部电路基板54上需要很多布线。因此,存在会产生外部电路基板54、TCP52、53A~53D以及液晶显示面板51的制造工序复杂化,提高成本以及降低可靠性等的问题。
因此,近年来,为了减少相对于这样的TCP的布线数量,开发了一种将输入到一个TCP的信号等依次向邻接的TCP传送的、采用所谓信号传送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参见下面的专利文献2)。
因此,为了便于对下面的本发明的理解,用图9对下面的专利文献2中揭示的采用信号传送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进行说明。而且,图9是在下面的专利文献2中揭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的俯视图。
该液晶显示装置1具备:安装有TFT(Thin Film Transistor)的主动矩阵型的液晶显示面板2;配置在该液晶显示面板2的周围边缘部分附近的控制电路基板3;与该控制电路基板3连接的、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2的一个周围边缘部分的多个、比如6个TCP上分别承载的源极驱动电路ST1~ST6。
而且,各个TCP上的源极驱动电路ST1~ST6,由配置在各个TCP上的源极驱动用ICSD1~SD6,和配置有用于向源极驱动用IC输入信号的信号输入布线、用于将来自源极驱动用IC的输出信号向液晶面板2输出的第1信号输出线、用于将来自源极驱动用IC的输出信号向邻接的TCP传送的第2信号输出线、用于驱动源极驱动用IC的电源布线等的物体构成。
而且,这些多个源极驱动电路ST1~ST6分别通过连接线L1~L6来串联连接,最初的源极驱动电路ST1和控制电路基板3用设置在柔性布线基板FPC上的信号等的供给线7来连接。控制电路基板3由图像数据信号控制用IC5以及电源电路6等构成,使得从图中未示出的PC等的图像信号生成装置传输过来的图像信号由IC5进行处理。
此外,在液晶显示面板2的其它的周围边缘上,同样地设置有在多个TCP上个别地承载的栅极驱动电路GT1(图9中仅示出1个),它们也是串联连接的,最初的栅极驱动电路GT1与源极驱动电路的场合同样地,通过图中未示出的信号等的供给线并经过柔性布线基板与栅极驱动用ICGD1连接。
设置这样的TCP的液晶显示装置1,比如,从控制电路基板3将图像数据信号、电源电压等经过供给线7、连接线L1而向第1源极驱动用ICSD1输入,此时,其中的一部分的图像数据信号用源极驱动用ICSD1进行处理并向对应的液晶显示面板2的各个像素的源电极输出,同时,其它的部分的信号以及电源电压等经过TCP上的布线以及液晶面板基板上的连接布线L2~L6依次向源极驱动用ICSD2~SD6输出,同样地通过各个源极驱动用ICSD2~SD6将对应的图像数据信号向液晶显示面板2的各个像素的源电极输出。
该场合,在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2的其它的周围边缘部上的栅极驱动电路GT1中,也同样地通过栅极驱动用ICGD1对栅极控制信号进行处理,并向对应的液晶显示面板2的各个像素的栅电极输出。
因此,根据该液晶显示装置1,与使用在先的控制电路基板和TCP的装置相比较,由于能够大幅度减少为了从控制电路基板3向TCP供给信号等而所需的布线数量,所以能够谋求制造成本的降低。
然而,使用这样的TCP的液晶显示装置1,由于是将输入到特定的TCP的信号等依次向邻接的TCP传输的方式,所以用于传输信号等的布线变长,存在布线阻抗增高的问题。
此外,TCP以及液晶显示面板,由于形成多个用于源极驱动用IC、栅极驱动用IC等的液晶驱动用IC的布线以及用于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的布线,所以用于形成传输信号等的布线的空间受到限制。由此,不能增加传输信号等的布线的宽度或厚度,其结果,布线阻抗增高。该布线的高阻抗化,导致传输的信号、尤其电源电压的电压下降,而成为液晶驱动用IC的错误工作的原因。换句话说,由于该电压下降的量,随着向传输方向下流侧而依次增大,所以从液晶驱动用IC输出到液晶显示面板的电源电压,在TCP的串联连接组之中的上流侧和下流侧之间产生差异。因此,比如想要在液晶显示面板的整个显示区域上进行同样灰度等级的显示的场合,在上流侧和下流侧中产生灰度等级的偏差,也成为显示质量降低的原因。
而且,在该液晶显示装置1中,发现在使用时产生在非常大的电磁干扰噪音(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下面,称为[EMI])。该EMI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源极驱动用的ICSD1~SD6的各个图像数据信号用输入端子,电并联连接同时供给图像数据信号,所以存在沿着液晶显示面板2的边缘的从一个端部的连接布线L1到另一个端部的源极驱动用ICSD6的范围中延伸的长的图像数据信号布线,由于在该长的图像数据信号布线中流动着向源极驱动用ICSD1~SD6同时并列供给的图像数据信号,其成为EMI产生的原因。该液晶显示装置1中,在液晶显示面板2的边缘上设置有多条布线,且该边缘的大小的增大关系到会无用地增加液晶显示面板2的图像显示无关的面积所以不能采用,因此不容易采用另外设置屏蔽线(shield line)等那样的用于改善EMI的公知的手段。
另一方面,作为解决这样的问题的液晶显示装置,考虑将串联连接的多个TCP的串联连接组在中央部被分成2部分,从各个分开的TCP的串联连接组的其中一侧向同一方向供给图像数据信号等的液晶显示装置。比如,考虑到如图10的液晶显示装置1’所示,将串联连接的多个TCP的串联连接组在中央部分每边3个地分成2部分,即分成由形成有源极驱动电路ST1~ST3的TCP构成的串联连接组,和由形成有源极驱动电路ST4~ST6的TCP构成的串联连接组,将各个串联连接组的最初的TCP的源极驱动电路ST1以及ST4通过在FPC2以及FPC1上形成的信号等的供给线7’和7与控制电路基板3连接,而构成为从该控制电路基板3向各个源极驱动电路ST1以及ST4进行信号等的供给。
根据采用该方法的液晶显示装置1’,由于将串联连接组分成2部分,所以分开的2个串联连接组的长度也变短,可以减少直到串联连接组的端部的电压下降,同时,将供给到各个串联连接组的图像数据信号减少了一半,所以也能实现减少EMI的效果。
但是,在这种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1’中,在分开的2个串联连接组之中的端部位于液晶显示面板的中央部分的TCP的源极驱动电路ST3的附近,由于与源极驱动电路ST1附近相比布线阻抗大,所以到该部分的电压下降也变大。与此相对,由于在邻接源极驱动电路ST3的另一侧的源极驱动电路ST4附近实际上不产生电压降低,所以导致在最显眼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中央部中,电源电压下降大的像素区域和电源电压下降小的像素区域成一线连接,会让人担心在这个部分产生显示不均匀现象。此外,由于控制电路基板3必须与处于分离的位置上的2个串联连接组的最初的TCP的源极驱动电路ST1和ST4连接,所以控制电路基板3的长度增加,而导致形成大型装置。
此外,下面的专利文献2中揭示的液晶显示装置,虽然通过在TCP上形成的信号布线或电源布线的配置场所或形状上面想办法来谋求实现信号布线或电源布线的低阻抗化,但是不能说做得充分。而且,在上述的在先技术中涉及的问题,虽然以液晶显示装置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在使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也会产生同样的问题。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开昭62-238684号公报(第1页右下栏1~13行,图2)
[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特开2001-056481号公报(权利要求的范围,段落[0002]~[0013],[0043]~[0047],图1)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这些在先技术中的问题而成的,其目的是,对于将向具有驱动用IC的一个驱动电路输入的信号等依次向邻接的驱动电路的传输的、采用所谓信号传输方式的显示装置,提供一种通过将流动在图像数据信号布线中的图像数据信号自身进行处理,从而显著地减少EMI的产生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能够通过下面的结构来实现。即,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下述的显示装置,其构成为:在显示面板的周围边缘部上连接多个具有驱动用IC的驱动电路,邻接的驱动电路彼此之间通过在前述显示面板上形成的连接用布线连接,将驱动前述驱动用IC和前述显示面板所需要的电源电压从外部控制电路供给到前述多个驱动电路的至少一个,从该驱动电路向邻接的驱动电路依次供给前述电源电压,其中:前述驱动用IC具有图像数据输出控制电路,在输入的图像数据信号之中,将除了处理的图像数据信号之外的其它图像数据信号输出到邻接的下一个驱动用IC。
在所述方式中,优选地,前述驱动电路由将前述驱动用IC安装在带状基板上的电路构成。此外,所述方式中,还可以由将前述驱动用IC安装在前述显示面板的周围边缘部上的电路构成。
此外,所述方式的显示装置中,优选地,前述驱动用IC具备图像数据输出控制电路,前述图像数据输出控制电路,将对应输入到前述驱动用IC的初始脉冲的图像数据信号之外的其它图像数据信号向邻接的下一个驱动用IC输出,此外,优选地,前述图像数据输出控制电路,由在向前述源极驱动用IC输入起始脉冲的期间不通过图像数据信号,在没有向前述源极驱动用IC输入起始脉冲的期间通过前述图像数据信号的电路构成。
这些显示装置,也可以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或等离子显示装置。
还有,根据所涉及的方式,也可以是一种下述的显示装置,在显示面板的周围边缘部连接N个(其中,N>2)具有驱动用IC的驱动电路,邻接的驱动电路彼此之间通过在前述显示面板上形成的连接用布线连接,将驱动前述驱动用IC和前述显示面板所需要的电源电压从外部控制电路供给到前述多个驱动电路的至少一个,从该驱动电路向邻接的驱动电路依次供给前述电源电压,其中:将串联连接前述N个驱动电路的串联连接组在中央部分成2部分,将来自前述控制电路的信号以及电压分别供给到夹住前述分割场所而邻接的2个驱动电路。
在所述方式中,优选地,前述驱动电路由将前述驱动用IC安装在带状基板上的电路构成,优选地,前述布线阻抗算出用布线以从构成驱动电路的带状基板经由前述显示面板再返回到前述带状基板的方式形成。此外,所述方式中,还可以由将前述驱动用IC安装在前述显示面板的周围边缘部上的电路构成。
此外,所述方式中,优选地,将连接前述控制电路和前述液晶显示面板的1条或2条柔性布线基板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周围边缘的中央。
进而,所述方式中,优选地,将从前述控制电路向夹住前述分割场所而邻接的2个TCP供给的信号的送出顺序设为,向一边的TCP为正方向的送出顺序,向另一边的TCP为逆方向的送出顺序,该场合,优选地,在前述控制电路和另一个TCP之间配置由线路存储器和总线驱动器的方向开关构成的定时控制器,通过前述定时控制器将从前述控制电路送出的正方向的送出顺序的信号转换成逆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由于在预定的驱动用IC中处理的图像数据信号对于其它驱动用IC来说是不需要的信号,所以从驱动用IC输出的图像数据信号在每通过驱动用IC时就会减少,所以即使存在沿着显示面板的边缘的从一个端部的驱动电路到另一个端部的驱动电路延伸的长的图像数据信号用布线,也能大量减少该图像数据信号引起的EMI的产生。
此外,在所述方式中,由于前述源极驱动用IC,处理与输入的初始脉冲对应的图像数据信号并输出到显示面板,所以能够通过将除了与该初始脉冲对应的图像数据信号之外的其它图像数据信号输出到邻接的下一个驱动用IC,来容易地将需要的图像数据信号输出到邻接的驱动用IC,而且,能够通过简单的开关电路就可以仅选择并输出需要的图像数据信号。
此外,根据所述方式,由于将串联连接多个驱动电路的串联连接组在中央部分成2部分,所以缩短了分开的各个串联连接组的长度,而且,由于来自前述控制电路的信号等分别供给到夹住分开场所而邻接的2个驱动电路,所以在减小了直到分开的各个串联连接组的端部的电压下降的同时使各自的电压下降量实际上相同,所以消除作为最显眼的场所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中央部中的显示不均匀现象的同时减少了在周围边缘部的显示不均匀现象的产生。此外,由于与控制电路连接的2个驱动电路夹住分开场所而邻接,所以能够用1条FPC至2条短的FPC与控制电路连接的同时,使得布线的连接容易进行。
进而,所述方式中,控制电路,由于与在分割场所处邻接的2个驱动电路连接,所以不必将布线一直延伸到液晶显示面板的端部,就能够使控制电路基板变小。而且,由于串联连接多个驱动电路的串联连接组在中央部被分成2部分,所以分别供给到2个串联连接组的图像数据信号减少了一半,所以EMI也减少。
该场合,如果将串联连接驱动电路的串联连接组在中央部被分成2部分,将来自控制电路的信号分别按原样供给到夹住前述分开场所而邻接的2个驱动电路上的驱动用IC的话,由于供给到一个驱动电路的信号为正方向的送出顺序而在另一个方向中为逆方向的送出顺序,所以在另一方向中不能进行正常的图像显示,但可以通过将供给到前述另一个的驱动电路的信号的送出顺序转换成逆方向,就能够进行正常的图像显示。而且,通过使用由线路存储器和总线驱动用的双方向开关构成的定时控制器,能够用简单的结构,将向前述另一个驱动电路供给的信号的送出顺序设成逆方向。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构成参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和源极驱动电路的连接关系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具备源极驱动电路的驱动用IC的结构的方块图。
图3是说明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各个源极驱动用TCP上的源极驱动用IC中的各个数据的流动的时间图。
图4是用于说明图3的源极驱动用IC的内部电路结构的方块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的部分俯视图。
图6是表示图5的信号DATA1~DATA3之间的时间的时间图。
图7A是TCP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图,图7B是图7A中承载的源极驱动用TCP(或者栅极驱动用TCP)的概略图。
图8是说明图7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各个源极驱动用TCP上的源极驱动用IC中的各个数据的流动的时间图。
图9是采用信号传输方式的在先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图。
图10是改良了图9中示出的信号传输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1’,1A-1C  液晶显示装置  2   液晶显示面板
3  控制电路                  4   基板
5  控制用IC                  6   电源电路
7  信号供给用FPC             11  模拟电源电压输入端子
12 灰度电源电压输入端子      13  模拟电源电压加算部
14 布线阻抗算出用电压生成部  15  灰度电源电压加算部
16 算出用电压输出端子        17  检出端子
18 布线阻抗算出部            19  模拟电源电压输出端子
20 灰度电源电压输出端子      ST1-ST6  源极驱动电路
SB1-SB7  柔性基板            SD1-SD7  驱动用IC
GT1  栅极驱动电路            GB1  柔性基板
GD1  驱动用IC                Ai   电源电压输入用布线组
Bi   控制信号输入用布线组    Ci   源极信号输出用布线组
Di   控制信号输出用布线组    Ei   电源电压输出用布线组
Fi   控制信号用连接布线组    Gi   电源电压用连接布线组
Hi   源极信号输入端子组      Ri   布线阻抗算出用布线
Rai  算出用电压输出侧布线    Rbi  面板侧布线
Rci  检出电压输入侧布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与本发明相关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形式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但是,下面所示的实施形式,仅仅是示出作为用于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具体化的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并不是将本发明特定于该液晶显示装置的,还可以同样地适用于使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等中的。而且,下面的说明中,与图9图~10所示的在先的例子的液晶显示装置同样的构成元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而进行说明。
[参考例]
由于参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1A的概略的构成与图9所示的在先的例子的液晶显示装置1大部分相同,所以对其进行采用,进而参照图1和图2对本参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1A进行说明。而且,图1是表示构成参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1A的液晶显示面板和源极驱动电路之间的连接关系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具备源极驱动电路的驱动用IC的构成的方块图。
如图9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A具备液晶显示面板2、在液晶显示面板2的周围边缘部上配置的控制电路3和多个驱动电路ST1~ST6、GT1而构成。
液晶显示面板2是比如使用TFT的主动矩阵型的液晶显示面板。使用TFT的主动矩阵型液晶显示面板,在主动矩阵基板和对置基板之间插设液晶层而构成,该主动矩阵基板中,与在玻璃等的透明基板上行列状地排列的多个像素电极分别对应地设置有作为开关元件的TFT;该对置基板中,在透明基板的基本整个表面上形成有一片公共电极。
主动矩阵基板,在透明基板上,形成相互平行的多个栅极信号线、和与栅极信号线正交的同时相互平行的多个源极信号线,在栅极信号线和源极信号线所划分的矩形区域内形成像素电极和TFT。TFT的漏极与像素电极连接,栅极与栅极信号线连接,源极与源极信号线连接。一方面,栅极信号线形成为它的一端延伸到透明基板的一边侧的周围边缘部,该一端部成为输入端子。此外,源极信号线也有一端延伸到透明基板的一边侧的周围边缘部,该端部成为输入端子。而且,由于栅极信号线和源极信号线,如上所述在相互正交的方向上形成,所以栅极信号线的输入端子形成的一边侧周围边缘部,和源极信号线的输入端子形成的一边侧周围边缘部,如图9所示,成为在透明基板上邻接的位置关系。
在源极信号线的输入端子上连接源极驱动电路ST1~ST6(在统称时,使用附图标记“ST”)。源极驱动电路ST,用TCP构成。例如,源极驱动电路ST1在柔性基板SB1上安装驱动用ICSD1的同时,形成大量的信号布线而构成。该信号布线之中,包含用于将从驱动用ICSD1输出的源极信号(施加在像素上的显示电压)供给到前述源极信号线的输入端子的多个源极信号输出用布线。通过夹设各向异性导电膜并进行热压接,来连接源极驱动电路ST1和液晶显示面板2,使得源极信号输出用布线和源极信号线的输入端子电连接。对于其它的源极驱动电路ST2~ST6,其结构以及与液晶显示面板2之间的连接关系,与源极驱动电路ST1相同。
此外,在栅极信号线的输入端子上连接栅极驱动电路GT1。图9中,仅示出1个栅极驱动电路GT1,但实际上连接有多个栅极驱动电路。栅极驱动电路GT1用TCP构成,具体而言,在柔性基板GB1上安装驱动用ICGD1的同时,形成大量的信号布线而构成。在该信号布线之中,包含用于将从驱动用ICGD1输出的栅极信号(TFT的导通/截止电压)供给到前述栅极信号线的输入端子的多个栅极信号输出用布线。通过夹设各向异性导电膜并进行热压接,来连接栅极驱动电路GT1和液晶显示面板2,使得栅极信号输出用布线和栅极信号的输入端子电连接。对于图中未示出的其它栅极驱动电路,其结构以及与液晶显示面板2之间的连接关系,与栅极驱动电路GT1相同。
这样地,在液晶显示面板2的周围边缘部上,连接有多个驱动电路ST1~ST6、GT1。这些驱动电路ST1~ST6、GT1根据从控制电路3供给的各种电源电压、图像数据以及控制信号而进行工作。控制电路3通过在基板4上形成控制用IC5、电源电路6和大量的信号布线而构成。控制电路3经由信号供给用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布线基板)7与液晶显示面板2连接。控制用IC5输出在液晶显示面板2上显示的图像数据、或控制驱动电路ST1~ST6、GT1的控制信号等。此外,电源电路6,生成并输出构成驱动用ICSD1~SD7、GD1的工作电源的模拟电源电压或用于进行液晶显示面板2的灰度显示的灰度电源电压等的各种电源电压。
包含从控制电路3输出的图像数据、控制信号、各种电源电压的各种信号,经由信号供给用FPC7供给到液晶显示面板2。在液晶显示面板2的周围边缘部上,形成有用于连接信号供给用FPC7和源极驱动电路ST1以及栅极驱动电路GT1的连接用布线,同时形成有用于连接相互邻接的驱动电路彼此的连接用布线。这样,从控制电路3所供给的各种信号,如图9所示,从源极驱动电路ST1到邻接的源极驱动电路ST2~ST6依次传输。此外,虽然在图9中没有记载,但对于栅极驱动电路也与源极驱动电路ST相同地,从控制电路3所供给的各种信号,从栅极驱动电路GT1到邻接的栅极驱动电路依次传输。
在本参考例中,对于这样的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1A,相对于位于电源电压供给方向的上流侧的源极驱动电路STi(i=1~6)的驱动用ICSDi,形成布线阻抗算出用布线,该布线基本等价于从该驱动用ICSDi直到邻接于电源电压供给方向的下流侧的驱动电路STi+1的驱动用ICSDi+1的信号布线。等价表示形成状态相同,具体而言,用同样的材料,而且长度、宽度、厚度都基本相同,或者不限定于用同样的材料或长度、宽度、厚度,表示布线阻抗值为近似值的意思。
而且,上述电流侧驱动用ICSDi构成为:通过在前述布线阻抗算出用布线的一端上施加算出用电压并检出另一端的电压,来算出布线阻抗值,基于算出的布线阻抗值来算出电压下降值,将根据算出的电压下降值进行相应的电压值上升的电源电压向下流侧驱动电路STi+1输出。下面,对布线阻抗算出用布线和驱动用ICSDi进行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参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1A中的液晶显示面板2和源极驱动电路STi之间的连接关系的俯视图。源极驱动电路STi具有这样的结构,在将驱动用ICSDi安装在矩形状的柔性基板SBi上的同时,形成大量的信号布线组Ai、Bi、Ci、Di、Ei和信号布线Rai、Rci。而且,信号布线组和信号布线,虽然柔性基板SBi形成在与液晶显示面板2对置的表面侧(内侧)上,但为了容易理解图2中在与液晶显示面板2对置的表面相反侧(表面侧)上记载了信号布线,将驱动用ICSDi的安装位置用双点划线表示。
在柔性基板SBi上,形成有电源电压输入用布线组Ai、控制信号输入用布线组Bi、源极信号输出用布线组Ci、控制信号输出用布线组Di、电源电压输出用布线组Ei。而且,在柔性基板SBi上,还形成有构成布线阻抗算出用布线Ri的算出用电压输出侧布线Rai和检测电压输入侧布线Rci。
在柔性基板SBi中,两个长边之中的一边侧成为与液晶显示面板2连接用的连接部。电源电压输入用布线组Ai,形成为从前述连接部到驱动用ICSDi的电源电压输入端子。控制信号输入用布线组Bi,形成为从前述连接部到驱动用ICSDi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子。源极信号输出用布线组Ci,形成为从驱动用ICSDi的源极信号输出端子到前述连接部。控制信号输出用布线组Di,形成为从驱动用ICSDi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子到前述连接部。电源电压输出用布线组Ei,形成为从驱动用ICSDi的电源电压输出端子到前述连接部。此外,算出用电压输出侧布线Rai,形成为从驱动用ICSDi的算出用电压输出端子到前述连接部。检测电压输入侧布线Rci,形成为从前述连接部到驱动用ICSDi的检出端子。
一方面,在液晶显示面板2的周围边缘部分上,如上所述地,配置有以将源极信号线延伸到端部的方式形成的源极信号输入端子组Hi,与液晶显示面板2的周围边缘部上连接源极驱动电路STi,使得柔性基板SBi的源极信号输出用布线组Ci和源极信号输入端子组Hi重叠并连接。
此外,在液晶显示面板2的周围边缘部上,在形成用于将源极驱动电路STi和与信号的传输方向上流侧邻接的源极驱动电路STi-1连接的连接布线组Fi、Gi的同时,形成有用于将源极驱动电路STi和与信号的传输方向下流侧邻接的源极驱动电路STi+1连接的连接布线组Fi+1、Gi+1。
连接布线组Fi是控制信号用的连接布线组,形成为从上流侧源极驱动电路STi-1的连接场所到源极驱动电路STi的连接场所。具体而言,控制信号用连接布线组Fi,从与上流侧源极驱动电路STi-1的控制信号输出用布线组Di-1重合的位置,到与源极驱动电路STi的控制信号输入用布线组Bi重合的位置,大致形成为U字状。
连接布线组Gi是电源电压用的连接布线组,形成为从上流侧源极驱动电路STi-1的连接场所到源极驱动电路STi的连接场所。具体而言,电源电压用连接布线组Gi,从与上流侧源极驱动电路STi-1的电源电压输出用布线组Ei-1重合的位置,到与源极驱动电路STi的电源电压输入用布线组Ai重合的位置,大致形成为U字状。
此外,连接布线组Fi+1是控制信号用的连接布线组,形成为从源极驱动电路STi的连接场所到下流侧源极驱动电路STi+1的连接场所。具体而言,控制信号用连接布线组Fi+1,从与源极驱动电路STi的控制信号输出用布线组Di重合的位置,到与下流侧源极驱动电路STi+1的控制信号输入用布线组Bi+1重合的位置,大致形成为U字状。
连接布线组Gi+1是电源电压用的连接布线组,形成为从源极驱动电路STi的连接场所到下流侧源极驱动电路STi+1的连接场所。具体而言,电源电压用连接布线组Gi+1,从与源极驱动电路STi的电源电压输出用布线组Ei重合的位置,到与下流侧源极驱动电路STi+1的电源电压输入用布线组Ai+1重合的位置,大致形成为U字状。
而且,在液晶显示面板2的周围边缘部上,形成有构成布线阻抗算出用布线Ri的面板侧布线Rbi。面板侧布线Rbi在从与源极驱动电路STi的算出用电压输出侧布线Rai重合的位置到与源极驱动电路STi的检出电压输入侧布线Rci重合的位置,围绕液晶显示面板2的周围边缘部而形成。
布线阻抗算出用布线Ri由算出用电压输出侧布线Rai、面板侧布线Rbi、检出电压输入侧布线Rci构成。布线阻抗算出用布线Ri,与从驱动用ICSDi到与电源电压供给方向的下流侧邻接的驱动电路STi+1的驱动用ICSDi+1的信号布线,用同样的材料,且长度、宽度、厚度也大致相同的方式形成。
通过形成上述那样的布线组和布线,将源极驱动电路STi与液晶显示面板2的周围边缘部连接,此时,从上流侧源极驱动电路STi-1输出的控制信号和电源电压,经由控制信号用连接布线组Fi和电源电压用连接布线组Gi,供给到源极驱动电路STi。此外,从源极驱动电路STi输出的控制信号和电源电压,经由控制信号用连接布线组Fi+1和电源电压用连接布线组Gi+1,供给到下流侧源极驱动电路STi+1。
这样的依次传输的控制信号中,包含有驱动用ICSDi的工作时钟信号或图像数据。此外,在依次传输的电源电压中,包含有成为驱动用ICSDi内部的模拟电路的工作电源的模拟电源电压,或相互电压值不同的多个灰度电源电压。多个灰度电源电压,在液晶显示面板2中进行灰度显示时,基于图像数据选择任何1个或2个电压,根据驱动用ICSDi内部的阶梯(ladder)阻抗,预定的电压作为源极信号供给到液晶显示面板2。
源极驱动电路STi的驱动用ICSDi,将供给的模拟电源电压作为工作电压而工作,基于时钟信号或显示数据等的控制信号执行预定的控制处理,将源极信号输出到液晶显示面板2。
此外,驱动用ICSDi,通过向布线阻抗算出用布线Ri的一端输出算出用电压并检出另一端的电压,来算出布线阻抗值,基于算出的布线阻抗值算出电压下降值,将根据算出的电压下降值进行相应的电压值上升的电源电压向下流侧源极驱动电路STi+1输出。输出的电源电压,通过柔性基板SBi上的电源电压输出用布线组Ei和液晶显示面板2上的电源电压用连接布线组Gi+1,供给到下流侧源极驱动电路STi+1的驱动用IC。
接下来,说明驱动用ICSDi的结构例子。图2是表示驱动用ICSDi的结构的方块图。而且,图2中表示用于布线阻抗值的算出的结构、和用于电源电压的电压值的加算的结构,省略了驱动用ICSDi本来进行的用于液晶显示面板2的显示控制的结构。
来自控制电路3的电源电路6或上流侧驱动用ICSDi-1的模拟电源电压,输入到模拟电源电压输入端子11,灰度电源电压输入到灰度电源电压输入端子12。模拟电源电压,作为IC内部的模拟电路的工作电源,在分别向包含生成源极信号的信号生成电路的多个模块供给的同时,还供给到模拟电源电压加算部13和布线阻抗算出用电压生成部14。此外,灰度电源电压,在供给到生成源极信号的信号生成电路的同时,还供给到灰度电源电压加算部15。
布线阻抗算出用电压生成部14,生成用于算出布线阻抗的算出用电压,并供给到算出用电压输出端子16。在算出用电压输出端子16上,连接有布线阻抗算出用布线Ri的一端,正确地说连接有算出用电压输出侧布线Rai的端部,算出用电压供给到布线阻抗算出用布线Ri。布线阻抗算出用布线Ri的另一端,正确地说检出电压输入侧布线Rci的端部,与检出端子17连接,从布线阻抗算出用布线Ri的另一端输出的检出电压,输入到检出端子17。
输入到检出端子17的检出电压,供给到布线阻抗算出部18。此外,供给到算出用电压输出端子16的算出用电压还向布线阻抗算出部18供给。布线阻抗算出部18,求出算出用电压的电压值和检出电压的电压值之间的差,基于求出的差来算出布线阻抗值。算出的布线阻抗值,供给到模拟电源电压加算部13和灰度电源电压加算部15。
模拟电源电压加算部13,基于供给的布线阻抗值,算出布线阻抗导致的电压下降的电压值(电压下降值),在从模拟电源电压输入端子11供给的模拟电源电压的电压值上,只加上算出的电压下降值(提高电压值),将电压值加算了的(被提高的)模拟电源电压,供给到模拟电源电压输出端子19。供给到模拟电源电压输出端子19的模拟电源电压,供给到下流侧的源极驱动电路STi+1的驱动用ICSDi+1。
此外,灰度电源电压加算部15,基于供给的布线阻抗值,算出布线阻抗导致的电压下降的电压值(电压下降值),在从灰度电源电压输入端子12供给的灰度电源电压的电压值上,只加上算出的电压下降值(提高电压值),将电压值加算了的(被提高的)灰度电源电压,供给到灰度电源电压输出端子20。供给到灰度电源电压输出端子20的灰度电源电压,供给到下流侧的源极驱动电路STi+1的驱动用ICSDi+1。
而且,图3中,虽然仅分别示出了1个灰度电源电压输入端子12、灰度电源电压加算部15和灰度电源电压输出端子20,但由于如上所述的驱动用ICSDi上供给电压值互不同的多个灰度电源电压,所以对应于各个灰度电源电压,设置有灰度电源电压输入端子12、灰度电源电压加算部15和灰度电源电压输出端子20。
如上所述,在液晶显示装置1A中,源极驱动电路STi的驱动用ICSDi,将按照使用布线阻抗算出用布线Ri算出的电压下降值进行了电压值上升的电源电压,朝向下流侧源极驱动电路STi+1输出。输出的电源电压,通过构成源极驱动电路STi的柔性基板SBi上的电源电压输出用布线组Ei、液晶显示面板2的电源电压用连接布线组Gi+1、下流侧驱动电路STi+1的电源电压输入用布线组Ai+1,而供给到下流侧驱动电路STi+1的驱动用ICSDi+1。
供给到下流侧的驱动用ICSDi+1的电源电压,虽然由于经过布线使电压值下降,但是由于在从上流侧驱动用ICSDi输出的时刻预先将电压值仅提高电压下降值,所以供给到下流侧驱动用ICSDi+1的电源电压,成为使得驱动用IC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值。从而,由于分别将合适的电压值的电源电压供给到下流侧驱动用ICSDi+1,所以能够防止驱动用ICSD的错误工作。这样,能够使液晶显示装置1A正常工作。
此外,液晶显示装置1A中,由于按照从构成源极驱动电路STi的柔性基板SBi经由液晶显示面板2再回到柔性基板SBi的方式形成有布线阻抗算出用布线Ri,所以能够形成与从驱动用ICSDi到下流侧源极驱动用ICSDi+1的信号布线基本等价的条件的布线阻抗算出用布线Ri。
换句话说,驱动用ICSDi和下流侧驱动用ICSDi+1之间的电源电压用布线分为,源极驱动电路STi的柔性基板SBi上的电源电压输出用布线组Ei、液晶显示面板2上的电源电压用连接布线组Gi+1、和下流侧源极驱动电路STi+1的柔性基板SBi+1上的电源电压输入用布线组Ai+1的3种布线。另一方面,布线阻抗算出用布线Ri,由于按照从构成源极驱动电路STi的柔性基板SBi经由液晶显示面板2再回到柔性基板SBi的方式形成,所以也分为,柔性基板SBi上的作为第1布线的算出用电压输出侧布线Rai、和液晶显示面板2上的面板侧布线Rbi、以及柔性基板SBi上的作为第2布线的检测电压输入侧布线Rci的3种布线。
而且,算出用电压输出侧布线Rai对应于源极驱动电路STi的柔性基板SBi上的电源电压输出用布线Ei,液晶显示面板2上的面板侧布线Rbi对应于液晶显示面板2上的电源电压用连接布线组Gi+1,检出电压输入侧布线Rci对应于下流侧源极驱动电路STi+1的柔性基板SBi上的电源电压输入用布线组Ai+1。从而,能够形成与从驱动用ICSDi到下流侧驱动用ICSDi+1的信号布线基本等价的条件的布线阻抗算出用布线Ri。这样,能够高精度地求出从驱动用ICSDi到下流侧驱动用ICSDi+1的信号布线的布线阻抗值和电压下降值。
可是,驱动用ICSDi和下流侧驱动用ICSDi+1之间的信号布线的材料、长度、宽度、厚度是在液晶显示装置1A的设计阶段中预先决定的。从而,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另外制成在设计阶段中所决定的材料、长度、宽度、厚度的信号布线并测量布线阻抗值,将得到的布线阻抗值存储在存储器中,利用存储的布线阻抗值来算出电压下降值,对模拟电源电压和灰度电源电压仅加算算出的电压下降值。然而,这样的方式容易产生下列的问题所以不是优选的。
首先第1,由于液晶显示面板2和源极驱动电路ST,通过夹设各向异性导电膜并热压接来进行连接,所以在连接部分上产生压接阻抗。因此,另外制成的信号布线中,难于考虑到压接阻抗的影响,存在不能正确地测量布线阻抗值的问题。
第2,虽然信号布线的材料、长度、宽度、厚度是在液晶显示装置1A的设计阶段中预先决定的,但在实际制造液晶显示面板2或源极驱动电路ST时,信号布线的长度、宽度、厚度分别存在公差,而产生制造上的偏差。从而,由于另外制成的信号布线和实际上制造的液晶显示装置1A中的信号布线之间的长度、宽度、厚度并不可能变得完全相同的,所以另外制成的信号布线中,存在不能测量正确的布线阻抗值的问题。
第3,存储器中存储有预先测量的布线阻抗值的场合,存储器的配置场所成为一个问题。首先,将存储器设置在驱动用IC的外部的情况中,由于需要增加新的部件,而成为提高成本的要因。此外,将存储器设置在驱动用IC的内部的情况中,也是由于增加了新的部件,而成为提高成本的要因。而且,如果利用驱动用IC内的已有的存储器的话,虽然不会因增加新的部件而导致成本提高,但是由于若液晶显示装置1A的规格发生变化则其布线阻抗值的值也发生变化,所以驱动用IC失去了凡用性,在每一次液晶显示装置1A的规格发生变化时,不得不制作新的驱动用IC,同样成为提高成本的要因。
根据上述原因,如本参考例那样,使用实际在液晶显示装置1A上制成布线阻抗算出用布线Ri来测量布线阻抗值的方式,能够得到正确的布线阻抗值,能够对信号布线导致的电源电压的电压下降进行合适的补偿。
此外,在液晶显示装置1A中,驱动用ICSDi的工作用模拟电源电压和供给到液晶显示面板2的灰度电源电压,其分别只加上由布线阻抗导致的电压下降值并供给到驱动用ICSDi。因此,由于向各个驱动用ICSDi上供给了合适的电压值的工作用电源电压,所以可防止驱动用ICSDi的错误工作。此外,由于灰度电源电压以合适的电压值供给到各个驱动用ICSDi,所以能够从各个驱动用ICSDi向液晶显示面板2分别供给合适的源极信号,能够降低灰度偏差等的显示不均匀现象,提高液晶显示装置1A的显示质量。
而且,上述的说明中,虽然仅仅对源极驱动电路STi进行了说明,但对栅极驱动电路GT,也可以以同样方式实施。此外,并不限定于液晶显示装置1A,如果是具有在显示面板的周围边缘部分上并行的连接有多个驱动电路的结构的显示装置,就可以以同样方式实施。而且,对在液晶显示装置的周围边缘部(玻璃基板)上直接安装驱动用IC的所谓COG(Chip On Glass)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也能够以同样方式实施。
此外,对控制电路3,与源极驱动电路STi同样地,也可以形成布线阻抗算出用布线,在从电源电路6输出电源电压的时候,输出按照电压下降值的电压值进行了提高的电源电压。
此外,在图1所示的结构例子中,虽然将一个信号供给用FPC与液晶显示面板2的角部连接,但还可以将另一个信号供给用FPC与液晶显示面板2的中间附近处连接。
此外,图2中,虽然存在模拟电源电压加算部13,但可以考虑不采用模拟电源电压加算部13的结构。该场合,最好使模拟电源电压具有足够高的值,使得即使布线阻抗中产生电压下降也不会发生错误工作。
[实施例1]
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1B的各个源极驱动用TCP中的各个数据流动的时间图。该液晶显示装置1B具有与如图9所示的在先例子的液晶显示装置1A大部分相同的结构,在此为了使说明简单,示出了仅使用4个源极驱动用IC的例子。该液晶显示装置与图9所示的在先例子的液晶显示装置1A不同的地方在于,
(1)各个源极驱动用TCP上的源极驱动用IC的图像数据信号用输入端子,相互不是并联连接的,在前段的源极驱动用IC中处理之后的图像数据信号传送到邻接的源极驱动用IC的图像数据信号用输入端子中,以及
(2)各个源极驱动用IC,对于输入的图像数据信号进行与在先例子相同的信号处理,并个别地输出到与液晶显示面板的各个像素连接的预定的源级信号线的同时,仅将在输入的图像数据信号中没有处理的图像数据信号传送到邻接的源极驱动用IC中。
而且,对应于这些图像数据的脉冲信号,本来,是由与源极驱动用ICSD1~SD4分别连接的液晶面板的源极线的条数对应的数目的脉冲序列构成的,但在图3中为了说明的容易,将每个对应于各个数据a~d的脉冲信号用单独的脉冲表示。换句话说,从外部电路基板3的控制用IC5得到的一个扫描期间中的连续的图像数据信号a~d,经由信号供给布线7、柔性布线基板FPC以及连接布线L1输入到设置在最初的TCP上的源极驱动用ICSD1。然后,源极驱动用ICSD1,相应于输入到其中的初始脉冲而对图像数据信号a进行处理,将图像数据信号输出到与液晶显示面板2的各个像素连接的预定的源极信号线,同时,该图像数据信号a是其它的源极驱动用IC中不需要的信号,因此将该源极驱动用ICSD1中没有被处理的剩下的图像信号b~d传送到邻接的源极驱动用ICSD2中。
源极驱动用ICSD2中,相应于输入到其中的初始脉冲而以同样方式对图像数据信号b进行处理,将图像数据信号输出到液晶显示面板2的源极信号线,同时,由于该图像数据信号b也是其它的源极驱动用IC中不需要的信号,所以将该源极驱动用ICSD2中没有被处理的剩下的图像信号c和d传送到邻接的源极驱动用ICSD3,然后,对源极驱动用ICSD3和SD4也依次以同样方式进行处理。
根据这样的结构的技术方案,使得成为连接布线L1流过图像数据信号a~d,而连接布线L2流过图像数据信号b~d,连接布线L3流过图像数据信号c和d,进而连接布线L4仅流过图像数据信号d的状态。因此,采用图9所示的在先的信号传送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A的连接布线L1~L6中全部流过图像数据信号,但由于流过本实施例的连接布线L1~L4的图像数据信号依次减少,所以连接布线从L1~L4产生的EMI大量减少。
这里,对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源极驱动用IC的具体例子用图4进行说明。而且,图4是用于说明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源极驱动用IC的内部电路结构的方块图。该源极驱动用IC与在先的源极驱动用IC相同,具备移位寄存器63、数据锁存器64、数据寄存器65、锁存器66、电平转换器67、灰度电压产生电路68、D/A转换器69、输出电路70之外,作为独自的结构,还具备从输入的图像数据选择预定的图像数据输出到下一阶段的图像数据输出控制电路71。
移位寄存器63与时钟信号同步进行移位工作,选择基于输入的预定的初始脉冲对图像数据进行采样的位,数据锁存器64将输入的图像数据暂时地储存并送出到数据寄存器65。数据寄存器65,根据来自移位寄存器63的指示,在从数据锁存器64时间上分割的输入的图像数据中,对预定的图像数据进行采样并送出到锁存器66。锁存器66中相应于选通输入将数据寄存器65的数据打包锁存,并送出到电平转换器67。电平转换器67中,将锁存的数据转换成模拟电路部电源电平并送出到D/A转换器69。灰度电压产生电路68将从外部输入的标准电压根据内部阶梯阻抗进行阻抗分配,产生γ校正的电压,送出到D/A转换器69。D/A转换器69,基于来自灰度电压产生电路68的γ校正电压将从电平转换器67输入的数字图像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送出到输出电路70。输出电路70,是由OP放大器和输出缓存构成的电压跟随电路(voltagefollow),向液晶驱动用输出端子输出模拟信号。
一方面,图像数据输出控制电路71,在根据移位寄存器63所指示的时间,在数据锁存器64锁存的图像数据中,将没有存储在数据寄存器65中的图像数据信号向邻接的源极驱动用IC输出。该场合,前述图像数据输出控制电路71,可以用在向前述源极驱动用IC输入初始脉冲的期间不通过图像数据信号,在没有向前述源极驱动用IC输入的初始脉冲的期间通过前述图像数据信号的开关电路这样的简单电路构成。
因此,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源极驱动用IC,由于通过在输入的图像数据信号之中,将除了处理的图像数据信号之外的其它图像数据信号送出到邻接的下一个源极驱动用IC的方式,向多段地串联连接的源极驱动用IC中送出的是依次减少了数据量的图像数据信号,所以即使图像数据信号布线很长也由于随着远离图像数据信号的输入端部图像数据信号量依次减少,因此EMI的产生大幅度地减少。
[实施例2]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1C的概略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图5的信号DATA1~DATA3之间的时间的时间图。该液晶显示装置1,与图9所示的在先例子的液晶显示装置1具有大部分相同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
(1)将串联连接的多数N个(N>2。这里N=6)的TCP的串联连接组在中央部分分割成2部分,换句话说分成由源极驱动电路ST1~ST3形成的3个TCP构成的串联连接组,和由源极驱动电路ST4~ST6形成的3个TCP构成的串联连接组,在分开场所邻接的各个驱动电路ST3和ST4分别通过在FPC1和FPC2上形成的信号等的供给线7以及7’与控制电路基板3连接,以及,
(2)设置在控制电路基板3上的控制用IC5具备接口51、由总线驱动器的方向开关构成的定时控制器52和线路存储器53
换句话说,在图9所示的在先例子的液晶显示装置1中,从PC等的图像数据信号产生装置送出的图像信号,如图6的DATA1所示,分别作为对应源极驱动用ICSD1~SD6的对应数据1~6的脉冲信号而传送过来。然后,对应这些数据1~6的脉冲信号,通过并未另外在图中表示的时间脉冲进行控制,比如,对应数据1的脉冲信号向源极驱动用ICSD1、对应数据2的脉冲信号向源极驱动用ICSD2这样地依次供给,向对应各个源极驱动用ICSD1~SD6的液晶显示面板2的各个像素的源极线路依次供给。而且,对应这些数据1~数据6的脉冲信号,本来,应该是由对应各个源极驱动用ICSD1~SD6连接的液晶面板的源极线路的条数的数量的脉冲序列构成的信号,但为了在图6中容易进行说明,将对应各个数据1~6的每个脉冲信号都用单独的脉冲表示。
当将这样的图6的DATA1所示的信号原样输入到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1C的时候,相对源极驱动用ICSD4~SD6是以正确的顺序传送过来的,但相对源极驱动用ICSD1~SD3是以相反的顺序传送过来的。即,对于源极驱动用ICSD4~SD6来说,对应数据4的脉冲信号向源极驱动用ICSD4,对应数据5的脉冲信号向源极驱动用ICSD5,对应数据6的脉冲信号向源极驱动用ICSD6,这样依次按照正确的顺序供给,因此液晶显示装置的左右任意一半能够正常地显示。然而,对于源极驱动用ICSD1~SD3来说,对应数据1的脉冲信号向源极驱动用ICSD3,对应数据2的脉冲信号向源极驱动用ICSD2,对应数据3的脉冲信号向源极驱动用ICSD1,这样以相反的顺序供给,使得液晶显示装置至少左右的任意一半不能够正常地显示。
在此,本实施例中,作为设置在控制电路基板3上的控制用IC5,使用具有接口51、由总线驱动器的方向开关构成的定时控制器52和线路存储器53的控制用IC,一旦从PC等的图像数据信号产生装置8传送过来的图像数据信号DATA1通过定时控制器52读取到线路存储器53,然后,通过定时控制器52,相对源极驱动用ICSD4~SD6,如图6的DATA2所示,以正确的顺序,即以数据4、数据5、数据6的顺序经由FPC1的信号等的供给线7输出到源极驱动用ICSD4,此外,相对源极驱动用ICSD1~SD3,如图6的DATA3所示,以相反的顺序,即以数据3、数据2、数据1的顺序经由FPC2的信号等的供给线7’送出到源极驱动用ICSD3。
这样,由于相对源极驱动用ICSD1~SD3,对应数据1的脉冲信号向源极驱动用ICSD1,对应数据2的脉冲信号向源极驱动用ICSD2,对应数据3的脉冲信号向源极驱动用ICSD3正确地供给,所以能够在液晶显示面板2的整个画面范围内正常地显示。
而且,对于由总线驱动器的方向开关构成的定时控制器52,相对源极驱动用ICSD4~SD6以正确的顺序送出数据的电路,是作为顺序电路(queue)(称为先进先出/first in first out(FIFO))而公知的电路,此外,相对源极驱动用ICSD1~SD3以相反的顺序送出数据的电路,也是作为堆栈电路(stack)(称为先进后出/first in last out(FILO))在本领域的人员中所公知的电路。
另外,本实施例中,由于液晶显示面板2的串联连接多个TCP的串联连接组在中央部分被分成2个部分,所以缩短了分成的各个串联连接组的长度,而且,来自前述控制用IC5的信号等分别供给到夹持分开场所处而邻接的2个源极驱动用ICSD3和SD4,因此减少了直到分开的各个串联连接组的端部的源极驱动用ICSD1和SD6的电压下降的同时其电压下降量实际上变得相等,由此避免了在最显眼的场所的液晶显示面板2的中央部中产生显示不均匀的现象而且减少了周围边缘部中产生显示不均匀的现象。
尤其,由于控制用IC5与在分开场所处邻接的2个源极驱动用ICSD3和SD4连接,所以不需要用将布线延伸到液晶显示面板2的端部,因此能够使电路基板3变小。另外,由于串联连接的多个TCP的串联连接组在中央部分被分成2部分,所以向2个串联连接组供给的数据信号,如图6的数据2和数据3所示,减少了一半,而且,该减少了一半的数据信号,最晚也要在下一个扫描期间内传送即可,所以能够放大脉冲的振幅,同样大幅度地减少了EMI。
而且,本实施例2中,虽然示出了如下装置,即作为液晶显示装置1C的控制电路基板3上配置的控制用IC5,使用具有接口51、由总线驱动器的方向开关构成的定时控制器52和线路存储器53的控制用IC,相对驱动用ICSD4~SD6以正确的顺序送出,此外相对驱动用ICSD1~SD3以相反的顺序送出,但是,如果在PC等的图像数据信号产生装置中使用预先将相对驱动用ICSD1~SD3的信号向相反方向产生的装置,那么也可以使用不特意变化相对驱动用ICSD1~SD3的顺序而原样送出的装置。此外,本实施例中示出的是作为连接液晶显示面板2和控制电路3的FPC使用了分成FPC1和FPC2这样的2个的FPC,但为了缩短两个FPC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合成1个FPC。

Claims (13)

1.一种显示装置,在显示面板的周围边缘部上连接多个具有驱动用IC的驱动电路,邻接的驱动电路彼此之间通过在前述显示面板上形成的连接用布线连接,将驱动前述驱动用IC和前述显示面板所需要的电源电压从外部控制电路供给到前述多个驱动电路中的至少一个驱动电路,从该驱动电路向邻接的驱动电路依次供给前述电源电压,其特征在于,
前述驱动用IC具有图像数据输出控制电路,在输入的图像数据信号之中,将除了处理过的图像数据信号之外的其它图像数据信号输出到邻接的下一个驱动用I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驱动电路由将前述驱动用IC安装在带状基板上的电路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驱动电路由将前述驱动用IC安装在前述显示面板的周围边缘部上的电路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驱动用IC具备图像数据输出控制电路,前述图像数据输出控制电路,将对应输入到前述驱动用IC的初始脉冲的图像数据信号之外的其它图像数据信号向邻接的下一个驱动用IC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图像数据输出控制电路,由在向前述源极驱动用IC输入起始脉冲的期间不通过图像数据信号,在没有向前述源极驱动用IC输入起始脉冲的期间通过前述图像数据信号的电路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显示装置是液晶显示装置或等离子显示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N个具有前述驱动用IC的驱动电路,将串联连接前述N个驱动电路的串联连接组在中央部分成两部分,并将来自前述图像数据输出控制电路的图像数据信号以及电源电压分别供给到夹住前述分割场所而邻接的两个驱动电路,其中,N>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驱动电路由将前述驱动用IC安装在带状基板上的电路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驱动电路由将前述驱动用IC安装在前述显示面板的周围边缘部上的电路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将连接前述图像数据输出控制电路和前述显示面板的一条或两条柔性布线基板配置在显示面板的周围边缘的中央。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从前述图像数据输出控制电路向夹住前述分割场所而邻接的两个安装在带状基板上的电路所供给的图像数据信号,在向一个安装在带状基板上的电路送出时的送出顺序设定为正方向,而在向另一个安装在带状基板上的电路送出时的送出顺序设定为逆方向。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图像数据输出控制电路和另一个安装在带状基板上的电路之间配置由线路存储器和总线驱动器的方向开关构成的定时控制器,通过前述定时控制器将从前述图像数据输出控制电路送出的正方向的送出顺序的图像数据信号转换成逆方向。
13.根据权利要求7~12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显示装置是液晶显示装置或等离子显示装置。
CNB2004100820064A 2004-03-30 2004-12-29 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518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98901A JP4543725B2 (ja) 2004-03-30 2004-03-30 表示装置
JP2004098901 2004-03-30
JP2004-098901 2004-03-30
JP2004197891 2004-07-05
JP2004-197891 2004-07-05
JP2004197891A JP2006018154A (ja) 2004-07-05 2004-07-05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4-202296 2004-07-08
JP2004202296 2004-07-08
JP2004202296A JP2006023589A (ja) 2004-07-08 2004-07-08 液晶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77457A CN1677457A (zh) 2005-10-05
CN100435188C true CN100435188C (zh) 2008-11-19

Family

ID=35049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8200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5188C (zh) 2004-03-30 2004-12-29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0766625B1 (zh)
CN (1) CN100435188C (zh)
TW (1) TWI2700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54250B (en) 2006-07-14 2011-12-11 Au Optronics Corp Display panel module
KR101437868B1 (ko) * 2007-11-14 2014-09-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1325362B1 (ko) * 2008-12-23 2013-11-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KR102290117B1 (ko) * 2015-01-28 2021-08-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게이트 드라이브 집적회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20220068446A (ko) * 2020-11-19 2022-05-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모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16386A (ja) * 1998-03-05 1999-11-16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US6052171A (en) * 1998-03-05 2000-04-1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electrically connected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opposite voltage line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 wirings
JP2001056481A (ja) * 1999-06-10 2001-02-27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2134644A (ja) * 2000-10-27 2002-05-10 Sharp Corp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搭載用基板
CN1460881A (zh) * 2002-05-15 2003-12-10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图像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33097B2 (ja) * 1989-10-12 2000-04-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3557007B2 (ja) * 1994-08-16 2004-08-25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液晶電気光学装置の周辺駆動回路
KR100848091B1 (ko) * 2002-03-06 2008-07-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간소화된 데이터 배선을 갖는 인쇄 회로 기판을 이용하는액정 표시 장치
KR20050068162A (ko) * 2003-12-29 2005-07-05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16386A (ja) * 1998-03-05 1999-11-16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US6052171A (en) * 1998-03-05 2000-04-1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electrically connected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opposite voltage line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 wirings
JP2001056481A (ja) * 1999-06-10 2001-02-27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2134644A (ja) * 2000-10-27 2002-05-10 Sharp Corp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搭載用基板
CN1460881A (zh) * 2002-05-15 2003-12-10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图像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270047B (en) 2007-01-01
CN1677457A (zh) 2005-10-05
KR100766625B1 (ko) 2007-10-15
KR20060044908A (ko) 2006-05-16
TW200540787A (en) 2005-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235C (zh) 提供电耦合到控制卡的远程定位外侧卡的方法和装置
CN100498443C (zh)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驱动方法
US7453450B2 (en) Display apparatus
KR101451796B1 (ko) 표시장치
CN101656057B (zh) 时序控制装置和具有该时序控制装置的显示设备
CN101276113B (zh) 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1169922B (zh) 时序控制器、液晶显示器和显示图像的方法
CN203085128U (zh) 老化测试系统
KR20140015777A (ko) 표시 장치
CN102112914A (zh) 液晶显示装置的试验方法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2478998A (zh) 具有触摸屏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14093275B (zh) 显示面板及终端设备
KR20180131745A (ko) 유기 발광 다이오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다이오드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광학 보상 방법
KR101205543B1 (ko)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CN103426415A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及波形驱动方法
CN100435188C (zh) 显示装置
CN104115439B (zh) 接收电路、通信系统、电子设备以及接收电路的控制方法
KR20120009632A (ko) 표시장치와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0356256C (zh) 玻板基芯片型液晶显示装置
CN103165059B (zh) 显示器驱动方法、驱动模块及显示装置
CN101022616A (zh) 双显示设备
CN106448580A (zh) 电平移位电路及具有该电平移位电路的显示面板
CN106448530A (zh) 显示装置
CN216084272U (zh) 一种TCON模组以及Tconless屏设备
KR101600392B1 (ko) 액정표시패널의 검사장치 및 검사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NYO ELECTRIC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Owner name: SEIKO EPSON COR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NYO ELECTRIC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0112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OSAKA, JAPAN TO: TOKYO, JAPAN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Co-patentee after: Sanyo Consumer Electronics Co.,Ltd.

Patentee after: Sanyo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Co-patentee before: Tottori Sanyo Electric Co.,Ltd.

Patentee before: Sanyo Electric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1125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Seiko Epson Corp.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Co-patentee before: Sanyo Consumer Electronics Co.,Ltd.

Patentee before: Sanyo Electric Co.,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ANKAI UNIVERSIT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EIKO EPSON CORP.

Effective date: 2011051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518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Sony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Seiko Epson Corp.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IPPON DISPLA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ONY CORPORATION

Effective date: 2012111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115

Address after: Aichi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Japan display West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Sony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19

Termination date: 2018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