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26256C - 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其区域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其区域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26256C
CN100426256C CNB2004800048908A CN200480004890A CN100426256C CN 100426256 C CN100426256 C CN 100426256C CN B2004800048908 A CNB2004800048908 A CN B2004800048908A CN 200480004890 A CN200480004890 A CN 200480004890A CN 100426256 C CN100426256 C CN 10042625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recording
area
recording carrier
zone
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8000489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54156A (zh
Inventor
井上信治
前田卓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541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41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625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625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 G06F3/0644Management of space entities, e.g. partitions, extents, poo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 G06F3/0607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by facilitating the process of upgrading existing storage systems, e.g. for improving compatibility between host and storage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 G06F3/0643Management of fi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73Single storage device
    • G06F3/0674Disk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73Single storage device
    • G06F3/0679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e.g. flash memory, one time programmable memory [OTP]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记录介质的区域管理方法,在可解释文件系统的种类或数量不同的机器之间,共用1个信息记录介质的情况下,实现维持机器之间的数据兼容性、并且防止误动作。将信息记录介质(110)的记录区域(114)分割成多个区域(114-1…114-n),将各个区域的位置或大小等区域信息保存在信息记录介质(110)内,而在各个信息记录区域(114-1…114-n)构筑不同的文件系统。依据来自信息处理装置(100)的命令,例如通过参照表示有效区域的标记信息(404),对信息处理装置(100)可读写的区域(114-1…114-n)进行切换。

Description

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其区域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各种文件系统管理所保存的数据的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其区域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半导体存储器、磁盘、或光磁盘等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区域保存的数据,是通过文件系统而实现对其进行管理的。文件系统中,将信息记录区域分割成作为最小读写单位的扇区、以及作为扇区的集合的簇(cluster)后进行管理,并将1个以上的簇作为文件进行管理。
作为以往使用的文件系统,可举出FAT文件系统一例(参照参考文献1)。FAT文件系统是一种个人计算机等信息机器中一般采用的文件系统,具有特征为,构成文件的数据的物理保存位置称作FAT(File AllocationTable,文件分配表),通过该表进行一维管理。通过FAT文件系统这样的文件系统进行数据管理的信息记录介质,由于在对同一文件系统进行解释的不同机器之间能够共用文件,因此可在这些机器之间收发数据。
但是,关于文件系统除FAT文件系统之外,还存在FAT32文件系统、NTFS(NT File System)、UDF(Universal Disk Format)等,各台机器解释的文件系统也会因机器而有各种不同。因此,即使在由多台机器共用相同的信息记录介质的情况下,假如记录数据的文件系统不同,则这些机器之间就不能收发数据。
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已公开了一种方法:在信息记录介质中设置保存多个文件系统管理信息的区域和保存公共的文件数据的区域(例如参照参考文献2)。该以往的方法中,在将信息记录介质插入机器之后,选择所使用的文件系统,并将保存该文件系统管理信息的区域的开头地址作为0号,读写文件系统管理信息。这样,通过在多个文件系统管理信息内,选择任1个并使用,就可对于解释不同文件系统的机器之间使用公共的信息记录介质并进行数据的收发。
但是,上述以往技术中存在如下这样的问题点。
以往的区域管理方法中,使文件系统管理信息与各个文件系统种类对应并保存多个,且文件数据相对各个文件系统仅保存公共的1种类型。这样,在由不同的文件系统对具有相同数据的文件进行处理的情况下,不需要保存多个数据的实体,还能够削减信息记录区域。但是,该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在于,在编辑1个文件时,需要对多个文件管理信息进行一齐变更,仅能可解释所有文件系统管理信息的机器对文件进行编辑。
并且,在识别不同文件系统的多台机器之间,在共用信息记录介质时,当以某种文件系统格式化后的信息记录介质被只能识别其它文件系统的机器使用时,可能会破坏信息记录介质内的源信息。
上述问题为,不论是在由不同的机器使用同一信息记录介质的情况下,还是在同一机器使用1种信息记录介质的情况下,在使该机器识别多个文件系统的情况下,都存在同样的问题。
参照文献1:ISO/IEC9293、“Information Technology-Volume and filestructure of disk cartridges for information”、1994年
参照文献2:特开平8-2725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其区域管理方法,当每台机器可解释的文件系统的种类或数量不同时或者在同一机器中可识别多个文件系统时,都能维持数据的兼容性并且能防止误动作。
本发明的第1区域管理方法,是一种信息记录介质的区域管理方法,具有保存数据的信息记录区域,且使在记录区域保存的数据通过文件系统作为文件进行管理。该区域管理方法中,将信息记录区域分割成分别由不同的文件系统管理的多个记录区域,并从信息记录介质的外部的外部,接受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进行受理来自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外部的读写的准备的命令,即初始化命令后,按照所述接受的初始化命令,选择多个记录区域中的1个作为从信息记录介质的外部可读写区域;接受到所述初始化命令之后,受理只对所述选择的1个记录区域的来自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外部的读写请求;在接收到了所述初始化命令之后的任意时刻,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外部,接受含有用来从所述多个记录区域中确定1个区域的信息的区域切换命令;按照所述区域切换命令,在所述多个记录区域中变更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外部可读写的区域。
还有,第1区域管理方法中,可先在信息记录介质中设定有效标记,该有效标记表示被分割的多个记录区域中成为当前有效的区域,并在读写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区域之前,参照有效标记选择可读写的1个区域。
并且,第1区域管理方法中,还可在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时,将有效标记设定为给定值,其后,按照从信息记录介质的外部输入的命令,重新设定有效标记。
而且,第1区域管理方法中,还可在信息记录介质中,先保存被分割的各个区域的大小的信息,并按照从信息记录介质的外部输入的命令对被分割的各个记录区域的大小进行变更。
还有,第1区域管理方法中,信息记录介质,在被分割的各个记录区域中,由在该区域构筑的文件系统进行管理,可包含:仅在确认与信息记录介质连接的机器的合法性的情况下,才可由该机器进行读写的保护区域,和不论机器的合法性是否被确认,都可由该机器读写的用户数据区域。
本发明的第2区域管理方法,是一种信息记录介质的区域管理方法,具有保存数据的信息记录区域,并将在信息记录区域保存的数据由文件系统作为文件进行管理。
第2区域管理方法中,将信息记录区域,分割成由分别不同的文件系统管理的多个记录区域。还有,将多个固定大小的存储块保存在信息记录介质的连续的信息记录区域,该存储块为设置在所述被分割的每个记录区域中,对作为与被分割的各个记录区域的文件系统使用的区域管理相关的信息的分区表进行保存。还有,保存表示存储块的有效块号码,该存储块含有被分割的记录区域中由外部区域可读写的区域对应的分区表。并基于从信息记录介质的外部输入的命令,参照有效块号码,从分区表存储部中选择1个存储块,并决定外部机器可读写的分区表。
第2区域管理方法中,可将分区表配置在信息记录介质的逻辑地址空间的开头。
第2区域管理方法中,分区表,可包含:文件系统管理的区域的开始地址;和该区域的大小,以使各分区表表示的区域相互不会重合。
信息记录区域,在被分割的各记录区域中,由在该区域构筑的文件系统进行管理,可包含:仅在确认与信息记录介质连接的机器的合法性的情况下,可由该机器读写的保护区域;和不管是否确认机器的合法性都可由该机器读写的用户数据区域。这种情况下,分别相对用户数据区域以及保护区域设置对应的分区表,并将被分割的同一记录区域对应的用户数据区域以及保护区域各自的分区表作为一组进行管理。
本发明的第1信息记录介质,是一种具有记录数据的数据记录区域的信息记录介质。第1信息记录介质中,数据记录区域被分割成多个区域,在各个被分割的数据区域分别构筑管理在该区域保存的数据的文件系统。并且,信息记录介质,含有:保存有效标记的区域信息存储部,该有效标记表示多个数据区域中,由外部机器可读写的1个区域;读写区域判定部,参照有效标记选择有效的1个数据区域,并由外部机器可读写该选择的1个数据区域;和命令接受部,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外部,接受进行受理来自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外部的读写的准备的命令,即初始化命令,以及含有用来从所述多个记录区域中确定1个区域的信息的区域切换命令;所述读写区域判定部,在所述命令接受部接受到所述初始化命令时,按照所述接受的初始化命令,从所述多个记录区域中选择1个作为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外部可读写的区域;接受到所述初始化命令之后,受理只对所述选择的1个记录区域的来自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外部的读写请求;在接受到了所述初始化命令之后的任意时刻,所述命令接受部接受到所述区域切换命令时,按照所述接受的区域切换命令,在所述多个记录区域中变更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外部可读写的区域。
本发明的第2信息记录介质,是一种具有保存数据的信息记录区域的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区域被分割成由不同的文件系统管理的多个记录区域。信息记录介质,具有:分区表存储部,其保存多个存储块,该存储块保存作为与被分割的各记录区域的文件系统使用的区域管理相关的信息的分区表;命令接受部,其从信息记录介质的外部接受命令;区域信息存储部,其对有效块号码进行保存,该有效块号码表示分区表存储部中的多个存储块内含有外部机器可参照的分区表的存储块;读写区域判定部,其基于从信息记录介质的外部输入的命令,并参照有效块号码,从分区表存储部中选择1个存储块,并决定外部机器可读写的分区表。
本发明的第3区域管理方法,是一种信息记录介质的区域管理方法,其对具有保存数据的信息记录区域的信息记录介质,在记录区域保存的数据由文件系统作为文件进行管理。第3区域管理方法,保存多个种类的由信息记录介质的外部可读写的信息记录区域的大小,并根据由信息记录介质的外部输入的命令,切换可读写的区域的大小。
第3区域管理方法中,可对有效区域信息进行保存,该有效区域信息是作为由信息记录介质的外部可读写的多个种类的信息记录区域的大小内,表示成为当前有效的大小的信息,并在读写信息记录介质内的信息记录区域之前,参照有效区域信息,识别可读写区域的大小,并判别是否可读写。
并且,第3区域管理方法中,可将有效区域信息,与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的同时,设定为保存着的多个大小中的1个大小,并通过从信息记录介质的外部输入的命令进行重新设定。
还有,第3区域管理方法中,可根据从信息记录介质的外部输入的命令,对保存着的各区域的大小进行变更。
加之,第3区域管理方法中,信息记录介质,在各记录区域中,可包含:仅在确认与信息记录介质连接的机器的合法性的情况下,可由该机器读写的保护区域;和不论是否确认机器的合法性都可由该机器读写的用户数据区域。
本发明的第3信息记录介质,是一种具有记录数据的信息记录区域的信息记录介质。含有多种可由外部读写的信息记录区域的大小的信息,还有,具有:区域信息存储部,其对表示这些多个大小内的,成为当前有效的大小的信息进行保存;读写区域判定部,其在读写信息记录介质内的信息记录区域之前,参照区域信息判定部,识别可读写的区域的大小,并判定是否可读写。
在信息记录介质中,通过在信息记录介质内保存多个种类的可由信息记录介质的外部读写的区域的大小,并根据从信息记录介质的外部输入的命令通过切换区域的大小,在每台机器可解释的文件系统的种类或数量不同的情况下,都能够实现维持在各机器之间的数据的兼容性,并防止误动作。
本发明的第4区域管理方法,是一种信息记录介质的区域管理方法,其对具有保存数据的信息记录区域的信息记录介质,并且将在该记录区域保存的数据由文件系统作为文件进行管理。第4区域管理方法,将提供信息记录区域的大小的信息保存在给定的寄存器,并在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的同时,将提供寄存器内的信息记录区域大小的信息,设定为提供比实际的信息记录区域的大小还小的给定值,并根据从信息记录介质的外部输入的命令,将提供寄存器内的信息记录区域的大小的信息,重新设定为提供实际的信息记录区域的大小。
第4区域管理方法中,在将寄存器内的信息记录区域的大小设定为0KB的状态下,信息记录介质也可以不接受从信息记录介质的外部输入的数据读出命令、以及数据写入命令。
并且,第4区域管理方法中,信息记录介质,可含有:在仅确认与其连接的机器的合法性的情况下,可由该机器读写的保护区域;和不论是否确认机器的合法性,都可由该机器读写的用户数据区域。这时,提供寄存器内信息记录区域的大小的信息,提供用户数据区域的大小。
本发明的第4信息记录介质,是一种具有记录数据的信息记录区域的信息记录介质,具有:寄存器,其保存提供信息记录区域的大小的信息;命令接受部,其从信息记录介质的外部输入命令;读写区域判定部,与信息记录介质初始化的同时,将提供寄存器内信息记录区域的大小的信息,设定为提供比实际的信息记录区域的大小还小的给定值,并根据从外部输入的命令,将提供寄存器内的信息记录区域的大小的信息,重新设定为提供实际的信息记录区域的大小。
信息记录介质中,将提供信息记录区域大小的信息保存在给定的寄存器,与信息记录介质初始化的同时,将区域信息保存寄存器内的信息记录区域的大小设定为给定值,并根据从信息记录介质的外部输入的命令,通过将区域信息保存寄存器内的信息记录区域的大小重新设定为实际的信息记录区域的大小,在每台机器可解释的文件系统的种类或数量不同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各台机器的误动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将信息记录介质内的信息记录区域分割成由不同的文件系统管理的多个区域,并将各个区域的开始位置或大小等多种信息保存在信息记录介质上,根据从信息记录介质的外部输入的命令,通过选择可读写的1个区域,就可构筑在1个信息记录介质内独立的多个文件系统,且在每台机器可解释的文件系统的种类或数量不同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各台机器之间数据的兼容性、以及防止误动作。
并且,在信息记录介质中,将多个存储块保存在信息记录介质内,该存储块为对作为与文件系统使用的区域管理相关的信息的分区表信息进行保存,根据从信息记录介质的外部输入的命令,选择1个存储块,并通过将其配置在信息记录区域的开头,就可构筑在1个信息记录介质内独立的多个文件系统,且在每台机器可解释的文件系统的种类或数量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各台机器之间数据的兼容性、并防止误动作。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由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信息记录介质构成的信息处理系统的图。
图2表示FAT文件系统的构成的图。
图3A~图3C表示FAT文件系统的数据保存例的图。
图4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区域信息存储部一例的图。
图5A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初始化处理的流程图。
图5B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区域信息存储部一例的流程图(初始化后的状态)。
图6A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区域切换处理的流程图。
图6B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区域信息存储部一例的图(区域切换处理后的状态)
图7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数据读出处理的流程图。
图8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区域大小设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9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区域删除处理的流程图。
图10A~10F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信息记录区域的区域大小的设定变更处理的说明图。
图11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区域分配变更处理的流程图。
图12A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中设置用户数据区域和保护区域的信息记录区域一例的图。
图12B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中在信息记录区域设置用户数据区域和保护区域时的区域信息存储部一例的图。
图13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中由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信息记录介质构成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构成的图。
图14表示主引导记录·分区表的构成的图。
图15A表示区域信息存储部一例的图,图15B表示分区表存储部一例的图以及图15C表示数据存储部一例的图。
图16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中,信息记录介质的逻辑地址空间的数据配置一例的图(有效块号码=1的情况)。
图17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中,信息记录介质的逻辑地址空间的数据配置一例的图(有效块号码=2的情况)。
图18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初始化处理的流程图。
图19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区域切换处理的流程图。
图20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数据读出处理的流程图。
图21A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信息记录区域中设置用户数据区域和保护区域的情况下的区域信息存储部一例的图。
图21B表示这种情况下的分区表存储部一例的图。
图22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中由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信息记录介质构成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构成的图。
图23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区域信息存储部一例的图。
图24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初始化处理的流程图。
图25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当前状态切换处理的流程图。
图26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主要求状态切换处理的流程图。
图27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数据读出处理的流程图。
图28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区域大小设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29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中在信息记录区域设置用户数据区域和保护区域时的区域信息存储部一例的图。
图30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中由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信息记录介质构成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构成的图。
图31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中存在用户数据区域和保护区域时的区域信息存储部一例的图。
图32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初始化处理的流程图。
图33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区域大小设定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区域管理方法,采用附图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说明中,作为实施本发明的区域管理方法的具体例,示出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信息记录介质来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记录介质构成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构成图。图1中,信息处理装置100,其构成包含:CPU101、保存在信息处理装置中执行的程序等的ROM102、暂时保存数据的工作存储器等中使用的RAM103、以及进行信息记录介质110对应的各种命令的发送和数据的收发的命令发送部104。
信息记录介质110,其构成包含:命令接受部111,其接受由信息处理装置100发送的命令和收发数据;信息记录部114,其通过文件系统的管理将数据作为文件进行保存;区域信息存储部112,其保存区域的开始位置或大小等与信息记录部114相关的信息;读写区域判定部113,对于来自命令接受部111的读写要求,根据保存在区域信息存储部112的信息决定读写信息记录部114的区域。读写区域判定部113除区域的决定处理以外还执行信息记录介质110的动作相关的各种处理。
信息记录部114的信息记录区域被分割成多个区域114-1、…114-n,在各区域114-1、…114-n,分别构筑与各个信息记录区域对应的文件系统。本实施方式中,文件系统采用FAT文件系统。
(FAT文件系统)
图2表示在被分割的1个信息记录区域中保存的FAT文件系统的构成。在1个信息记录区域114-n,在其开头存在用于管理该信息记录区域的管理信息区域200,接着存在保存文件内的数据等的数据区域210。
管理信息区域200,包含主引导记录·分区表201,其保存用于将1个信息记录区域114-n分割成多个称作分区的区域后进行管理的信息;分区引导扇区202,其保存1个分区内的管理信息;FAT表203、204,其表示文件中含有的数据的物理保存位置;以及根目录项目205,其对在根目录下存在的文件以及目录的信息进行保存。由于FAT表为表示文件中含有的数据的物理保存位置的重要区域,因此通常在信息记录介质内存在具有2个相同信息的FAT表203、204,被双重化了。
数据区域210被分割成多个簇并进行管理,在各个簇保存文件中所含有的数据。保存较多的数据的文件等使用多簇作为数据保存区域,各簇之间的联系,通过在FAT表203、204中保存的连接信息进行管理。
这里,采用图3A到图3C说明上述FAT文件系统中的文件数据的读出例。
在根目录项目205或数据区域210的一部分,保存目录项目301,该目录项目为如图3A所示这样的对文件名或文件大小等进行保存。作为文件数据的保存地址的数据区域210以簇单位进行管理,并给各簇附加唯一可识别的簇号码。为对保存文件数据的簇进行特定,在目录项目301对保存文件数据的开头部分的簇的簇号码(开始簇号码)进行保存。图3A的目录项目301的例子,表示具有叫做FILE1.TXT的名字的文件其从簇号码10开始以后存储数据。
当在多簇中保存数据的文件时,需要对开始簇号码以后连续的簇号码进行确定,且需跟踪保存数据的簇。因此必要簇的连接信息保存在FAT表中。图3B表示FAT表302的例子。FAT表302中,设置有与各簇号码对应的字段,在各个字段,分别保存表示各簇的连接信息的FAT项目。FAT项目,保存接下来连接的簇的簇号码。图3B的例中,由于作为与簇号码10对应的FAT项目保存11,因此簇号码10的簇,与簇号码11的簇连接。同样地与簇号码11对应的FAT项目保存有12,与簇号码12对应的FAT项目保存有13,以簇号码10、11、12、13的顺序连接。接着,虽然在与簇号码13对应的FAT项目保存有FFF,但是因为FFF是表示连接的终端,所以以簇号码10开始的连接,由10、11、12、13这4簇而结束。并且,在与簇号码14对应的FAT项目保存的0,该簇没有分配给文件,而是指作为空白区域。
根据图3A以及图3B,可确认分配给文件“FILE.TXT”的数据区域为簇号码10、11、12、13,实际上在读入“FILE.TXT”的文件数据的情况下,如图3C所示,为依次读入数据区域303的簇号码10、11、12、13的数据。
(区域管理动作)
以下就以上构成的信息记录介质对应的区域管理方法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将信息记录介质110内的信息记录部114的记录区域分割成多个区域,并由不同的文件系统独立进行管理,根据从信息处理装置100输入的命令,切换信息处理装置100可读写的区域。这样,在信息记录介质110内共存多个文件系统,就可在能够解释文件系统的不同机器之间使用公共的信息记录介质。
图4表示本实施方式区域信息存储部112的一例的图。
区域信息存储部112中,保存:作为用于唯一识别区域的号码的区域识别号码401、表示区域的开始地址的区域开始地址402、表示区域的大小的区域大小403、以及表示成为当前有效的区域的有效标记404。另外,在区域信息存储部112保存的地址为物理地址。
以这4个信息401~404为一组的信息与信息记录存储部114所分割的各个区域114-1~114-n对应,且仅存在信息记录部114的分割数量部分。图4的例中,信息记录存储部114分割成N个区域,1号区域为距信息记录部114的开头地址大小100MB的区域。同样地,2号区域表示从距信息记录部114的开头偏离100MB的位置开始的大小30MB的区域,3号区域表示从距信息记录部114的开头偏离130MB的位置开始的大小100MB的区域,N号区域表示从距信息记录部114的开头偏离1000MB的位置开始的大小24MB的区域。
有效标记404,表示1号~N号为止区域内,当前可读写哪个区域,图4的例中,设定1号的区域为当前可读写。
(初始化处理)
接着,关于本实施方式信息记录介质110的初始化处理进行说明。若信息处理装置100与信息记录介质110连接,则信息处理装置将初始化命令发送给信息记录介质,并进行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图5A为表示信息记录介质110内的初始化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初始化处理中,第1步,信息记录介质110的命令接受部111从信息处理装置100接受初始化命令(S501)。
接着,对信息记录介质110内的信息记录部114或其它处理部、寄存器等进行初始化,并使信息记录介质110成为可由外部进行读写的状态(S502)。
接着,将区域信息存储部112中含有的多个区域信息内,1号区域信息中含有的有效标记设定为“1”(有效)(S503)。
再接着,将1号区域信息以外的区域信息中含有的所有有效标记设定为“0”(无效)(S504)。
最后,将初始化处理已结束的信息经由信息记录介质的命令接受部通知给信息处理装置(S505)。
在上述初始化处理结束的时刻,信息记录介质110内的区域信息存储部112如图5B仅将1号区域设定为有效标记。这种状态下,信息处理装置仅能读写1号区域。
(区域切换处理)
以下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区域切换处理进行说明。区域切换处理,为切换有效区域的处理。本处理,为通过由信息处理装置向信息记录介质,指定要成为有效区域的区域识别号码后发送区域切换命令而执行。
图6A表示信息记录介质内的区域切换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区域切换处理中,最初,信息记录介质110的命令接受部111从信息处理装置100接受区域切换命令(S601)。区域切换命令表示为例如“Area_change(Num)”,为根据参数“Num”设定区域识别号码后指定要切换区域的区域识别号码的形式。
接着,判定信息记录介质110初始化是否结束(S602)。在没有被初始化的情况下,经由信息记录介质110的命令接受部111将错误响应发送给信息处理装置100,并结束处理(S606)。
当初始化结束时,参照由区域切换命令指定的区域识别号码,将区域信息存储部112内的该区域对应的有效标记设定为“1”(有效)(S603)。
接着,将在S603设定为有效标记的区域以外的区域信息中含有的有效标记全部设定为“0”(无效)(S604)。
最后,将区域切换处理已结束的信息经由信息记录介质110的命令接受部111通知给信息处理装置100(S605)。
图6B表示上述区域切换处理后的、信息记录介质110内的区域信息存储部112的一例。同图中,例示了指定2为表示切换地址的区域识别号码的参数Num。有效标记为仅对2号区域设定为有效(“1”),则信息处理装置100仅能读写2号区域。
(数据读写处理)
关于读写本实施方式信息记录介质110的顺序,以数据读出处理为例进行说明。
从信息记录介质110读出/写入数据,是在对信息记录介质110发送数据读出/写入命令后执行的。图7为信息记录介质110内的数据读出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数据读出处理中,最初信息记录介质110的命令接受部111从信息处理装置100接受数据读出命令(S701)。数据读出命令表示为例如Read(Offs、Size),其中第1参数“Offs”指定读出开始地址,第2参数“Size”指定读出大小大小的形式。这里,参数Offs表示从信息处理装置看的状态下的信息记录介质110的逻辑地址空间的地址(即距逻辑地址空间的开头的偏离值)。
其次,判定信息记录介质110是否为初始化结束(S702)。在没有被初始化的情况下,经由信息记录介质110的命令接受部111将错误响应发送给信息处理装置100(S710),并结束处理。
当初始化结束时,根据区域信息存储部112内的区域信息,检索作为有效标记为“1”(有效)的区域(S703)。
接着,基于该检索到的区域,获取该区域的区域大小AS(S704)。
再接着,将参数Offs的值加上参数Size的值后的值,与区域大小AS进行比较,并确认读出区域是否包含在所有可读写的区域内(S705)。当区域大小AS一方较小时,由于读出区域超过可读写的区域,因此经由信息记录介质110的命令接受部111将错误响应发送给信息处理装置100(S710),并结束处理。
当区域大小AS,比将参数Offs的值加上参数Size的值后的值大时,从区域信息存储部112的区域开始地址402获取检索到的区域的开始地址AO(S706)。
接着,求出信息记录部114的读出开始位置的物理地址Offs’(S707)。读出开始位置Offs’,通过将开始地址AO加上参数Offs算出。
然后,从读出开始位置Offs’的位置读出参数Size值的量的数据,并经由信息记录介质110的命令接受部111将数据发送给信息处理装置100(S708)。
最后,将数据读出处理结束的信息经由信息记录介质110的命令接受部111通知给信息处理装置100(S709)。
这样对在信息记录介质110内,成为当前有效的区域的信息进行管理,通过将信息处理装置100指定的读写位置转换为成为当前有效的区域的物理地址,就可对将信息记录部114的记录区域分割成的多个特定区域进行读写。
另,关于写入处理,通过指定写入地址和写入数据,也能够与读出处理同样被执行实现。
(区域大小变更处理)
下面关于本实施方式中对分割成多个区域的各个区域的区域大小进行变更(设定)的顺序进行说明。
区域大小变更处理,为通过由信息处理装置100向信息记录介质110指定要设定的区域的区域识别号码、和区域开始位置、大小后发送区域大小设定命令而执行的。图8表示信息记录介质110内的区域大小变更处理的流程。
在区域大小变更处理中,最初信息记录介质100的命令接受部111从信息处理装置100接受区域大小设定命令(S801)。区域大小设定命令,表示为Set_Area_Size(Num、Offs、Size),用第1参数“Num”指定要设定区域大小的区域的区域识别号码,用第2参数“Offs”指定区域开始地址,用第3参数“Size”指定区域大小的形式。
接着,判定信息记录介质是否结束初始化(S802)。在没有被初始化的情况下,经由信息记录介质110的命令接受部111将错误响应发送给信息处理装置100,并结束处理(S807)。
在初始化结束的情况下,确认由参数Offs、Size指定的区域是否包含在Num号的区域以外的区域(S803)。当包含了该区域时,由于区域大小设定后的Num号的区域与其它区域重叠,因此经由信息记录介质的命令接受部将错误响应发送给信息记录装置100,并结束处理(S807)。
在不包含该区域时,从区域信息存储部112中检索与Num号的区域相关的区域信息(S804)。
然后,在区域信息存储部112中,将与所检索到的Num号的区域相关的区域信息的区域开始地址、区域大小设定为参数Offs、Size的值(S805)。
最后,将区域大小设定处理结束的信息经由信息记录介质110的命令接受部111通知给信息处理装置100(S806)。
在区域大小设定处理中,当设定后的区域没有与其它区域重叠时,就可根据上述顺序设定区域大小。当使2个区域合并成1个区域等时,由于设定后的区域与其它区域重叠,因此一旦删除2个区域,就需要进行上述区域大小设定处理。以下,关于该区域的删除处理进行说明。
(区域删除处理)
图9为信息记录介质内111内的区域删除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区域删除处理中,最初,信息记录介质110的命令接受部111从信息处理装置100接受区域删除命令(S901)。区域删除命令,表示为Delete(Num),由参数Num指定删除对象区域的区域识别号码的形式。
接着,判定信息记录介质110是否初始化结束(S902)。当没有被初始化时,经由信息记录介质110的命令接受部111将错误响应发送给信息处理装置100,并结束处理(S906)。
当初始化结束时,从区域信息存储部112中检索Num号的区域相关的区域信息(S903)。
然后,将检索到的Num号的区域相关的区域信息的区域开始地址、区域大小均变更为0(S904)。
最后,将区域删除处理结束的信息经由信息记录介质110的命令接受部111通知给信息处理装置100(S905)。
经过以上的处理,本实施方式中,在读写信息记录介质110内的数据之前,通过发出区域切换命令,就可切换到所望的区域。因此,在将信息记录介质110内的信息记录部的记录区域分割成多块,分别在各个区域构筑不同的文件系统时,就可选择构筑本信息处理装置可解释的文件系统的区域,并进行读写。
关于进行以上区域大小变更处理以及区域删除处理的具体例采用图10A~图10F、图11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10A所示,当信息记录部114被分割成2GB的信息记录区域1和6GB的信息记录区域2时,可考虑这些区域大小分别变更为128MB、7.8GB时的处理。
图11中,信息记录介质110的命令接受部111从用户接受区域分配的变更指示(S1101)。接着,在分配变更中,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区域的删除(S1102)。若判断需要进行删除,则发出区域删除命令(S1103),并将该区域删除。例如,图10A的例中,为扩展信息记录区域2,由于需要删除信息记录区域1,因此删除区域记录信息1(参照图10B)。接着,发出区域大小设定命令(S1104),进行区域大小的变更。图10A~图10F的例中,将信息记录区域2扩展为7.8GB(参照图10C)。接着,进行格式化处理(S1105)(参照图10D)。然后,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其它区域的区域大小设定(S1106)。假如需要,则发出区域大小设定命令(S1107)。接着进行区域的格式化(S1108)。即,信息记录区域2格式化之后,如图10E所示将信息记录区域1的区域大小设定为128MB,之后,如图10F所示,对信息记录区域1进行格式化。
下面一边与多个文件系统对应,一边对用于更强化实现音乐数据等数字内容的著作版权保护的信息记录介质的构成进行说明。
为强化实现著作权保护,如图12A所示,将信息记录介质110内被分割的各记录区域分为一般用户能读写的区域(用户数据区域);和对一般用户的读写加以限制,使数据能够安全确切地保存的区域(保护区域)。
保护区域,为通过信息处理装置100和信息记录介质110之间相互交换识别信息的相互识别处理,仅在获取确认相互为合法机器的情况下才可读写的区域。因此,通过将音乐数据加密后并保存在用户数据区域,通过将该加密中采用的键保存在保护区域,就可在音乐数据等数字内容的著作版权保护中使用。
这时,由于使在用户数据区域保存的加密数据解密的键保存在保护区域,因此在将用户数据区域进一步分割成多个区域后管理的情况下,还需要将对应的保护区域也分割成同样数量的区域后进行管理。
图12B表示信息记录部114的记录区域分成用户数据区域和保护区域的情况下的区域信息存储部112b的一例。
与图4所示的例子不同点为,关于区域开始地址和区域大小,分别设置用户数据区域用和保护区域用2组信息(402a、402b)、(403a、403b)这点。区域识别号码401、有效标记403被两个区域共用。在区域切换处理中,同时向2个区域的信息切换。即,图12B的例子中,设定当前有效标记的区域识别号码为1的被识别的区域,为距用户数据区域的开头大小100MB的区域;和距保护区域的开头大小1MB的区域,通过区域切换处理,若向识别号码为“2”的区域切换,则从距用户数据区域的开头为100MB的位置开始的大小为30MB的区域;和从距保护区域的开头为1MB的位置开始的大小5MB的区域,为由信息处理装置可读写的区域。
这样,在信息记录部114的记录区域分离成用户数据区域和保护区域的情况下,通过将用户数据区域和保护区域作为一组并切换区域,就能容易对加密的内容和键的对应关系进行管理。
另外,对于用户数据区域和保护区域,初始化处理、数据读写处理等与前述同样。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虽然记述了区域信息存储部112将区域识别号码、区域开始地址、区域大小、有效标记这4种信息作为一组进行管理的例子,但是只要各个区域的位置和大小、当前有效的区域为可识别,则也可以是其它形式。例如,通过设置使各个区域必须连接这样的限制,就能够删除区域开始地址的信息。并且,Area_Change或Read等命令,也可以将本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参数以外的信息提供作为参数。并且,虽然关于在初始化处理时将1号区域的有效标记设定为“有效”的情况作了说明,但也可设置其它的特殊命令,可由信息处理装置100指定初始化处理时最初设定的区域。并且,在数据读出处理中,在进行读写超过有效区域的区域情况下,产生了错误,但是即使在超过有效区域的情况下,假如可读出该区域的数据,则也可设计使数据读出。
(第2实施方式)
图13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信息记录介质组成的信息记录系统的构成图。与第1实施方式的构成(参照图1)的不同点为:在信息记录介质110b中信息记录部114b含有分区表存储部1300、和数据存储部1310。
分区表存储部1300,由用于将信息记录部114b的信息记录区域分割成多个叫作分区的区域后进行管理的多个主引导记录·分区表201-1、…201-N组成。
各个主引导记录·分区表201-1、201-N,与在如图2所示的信息记录部114的开头地址保存的主引导记录·分区表201相同。即,分区表存储部1300,在如图1、2所示的各个文件系统中,从管理信息区域200仅抽出主引导记录·分区表201,并集中在1个地方后进行管理。数据存储部1310,可对所有保存在如图1所示的信息记录部114的信息进行保存,或者也可以对该所有信息中仅除去主引导记录·分区表201后剩下的信息进行保存。
各个主引导记录·分区表201-i(i=1、2…N)通常保存在512字节的固定大小的信息记录区域,并对作为与文件系统使用的区域管理相关的信息的分区表进行保存。图14表示主引导记录·分区表的构成。同图所示主引导记录·分区表201-i,含有主引导记录251、4个分区表252、标识字253。
主引导记录251,存在于信息记录区域的开头处,是一种对用于使保存在信息记录介质内的OS启动的引导代码(boot strip code)进行保存的区域。
分区表252,是一种对存在于信息记录区域的各个分区的开始位置或大小等信息进行保存的区域,可对4种分区信息进行保存。
标识字253,是一种保存记号的区域,该记号表示对主引导记录·分区表201-i(i=1、2、…N)进行保存的区域终端,通常保存ox55AA的2个字节。
分区表252,其构成包含:对判定引导时是否采用该分区的标记进行保存的引导指针、表示分区的开始位置的开始头/开始扇区/开始柱面(cylinder)、对由大小或者文件系统种类决定的标记进行保存的系统ID、表示分区的结束位置的结束头/结束扇区/结束柱面、从信息记录区域的开头位置开始以扇区数量表示分区开始位置的相对扇区、以扇区数量表示分区大小的总扇区。
这样就可在分区表252中,保存与分区的开始位置或大小相关的信息,并可识别分配各个分区的区域的位置。
本实施方式中,在分区表存储部1300对主引导记录·分区表进行集中管理,并通过切换在数据读写时参照的主引导记录·分区表,就可切换由信息处理装置100可读写的区域。
(区域管理动作)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区域管理方法进行说明。
图15A~图15C表示本实施方式区域信息存储部112b的分区表存储部1300和数据存储部1310的数据构成例的图。
分区表存储部1300由N个存储块构成,各个存储块为16KB的固定大小。在各个存储块中,保存主引导记录·分区表,该主引导记录·分区表记载与存在于分别不同区域的分区相关的信息。
数据存储部1310,在该区域分割成多个分区后,在各个分区分别构筑不同的文件系统。在分区表存储部1300保存的各个主引导记录·分区表,与数据存储部1310内的各个分区一一对应。
区域信息存储部112b由以下所示的6种信息构成。
(1)、分区表存储部开始地址
保存分区表存储部1300的开头位置地址(物理地址)。图15A的例子中,分区表存储部1300从地址1024MB开始。
(2)、分区表存储部的块大小
保存存在于分区表存储部1300的1个存储块的大小。图15A的例中,存储块的大小为16KB。各个存储块中,保存有各个主引导记录·分区表的信息。
(3)、分区表存储部的块数量
保存存在于分区表存储部1300的存储块的数量。图15A的例中,存储块为N个。
(4)、数据存储部开始地址
保存数据存储部1310的开头位置的地址(物理地址)。图15A的例中,数据存储部1310从地址0开始。
(5)、数据存储部大小
保存数据存储部1310的大小。图15A的例中,数据存储部1310的大小为1024MB。
(6)、有效块号码
保存存在于分区表存储部1300的多个存储块内的,为当前有效的存储块的号码。图15A的例中,分区表存储部1300的1号存储块为有效。
接着,采用图16关于信息处理装置可读写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地址配置进行说明。信息处理装置,如图16所示配置如图15B、图15C所示的分区表存储部1300以及数据存储部1310的数据。图16表示信息处理装置100识别的信息记录介质110b的逻辑地址空间。
图15A中由于有效块号码为“1”,因此如图16所示保存主引导记录·分区表1,分区表存储部1300的1号存储块,配置在逻辑地址空间的开头、即从逻辑地址0开始到16KB的区域A。数据区域与1号存储块连接,并将地址16KB的位置作为开头,配置在区域B、区域C、区域D、区域E。信息处理装置100,采用如图16所示这样的逻辑地址空间中的逻辑地址进行信息记录介质对应的各种处理。
信息处理装置100,读出存在于逻辑地址0的分区表的信息,并识别构筑文件系统的区域。图16的例中,主引导记录·分区表1配置在逻辑地址空间的开头,信息处理装置100,因为主引导记录·分区表1保存表示区域B的信息,因此读写在区域B保存的文件系统1,并执行数据的读写。即,图16的例中,信息处理装置100读写区域A和区域B。
图17为有效块号码中保存“2”的情况下,从信息处理装置100可见的逻辑地址空间的配置例的图。图17中,主引导记录·分区表2配置在逻辑地址空间的开头,因为主引导记录·分区表2保存表示区域C的信息,因此信息处理装置100读写在区域C保存的文件系统2,并执行数据的读写。即,图17的例中信息处理装置读写区域A以及区域C。
这样通过采用有效块号码并切换保存分区表的存储块,就可使在构筑存在于数据区域的分别不同的文件系统的多个分区内,仅特定的1个分区可使用。这样,就可选择对信息处理装置100解释的文件系统进行保存的区域并使用信息记录介质110b。
(初始化处理)
以下关于本实施方式的信息记录介质110b的初始化处理进行说明。若信息处理装置100与信息记录介质110b连接,则信息处理装置100将初始化命令发送给信息记录介质110b,并进行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图18为表示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本初始化处理中,最初信息记录介质110b的命令接受部111从信息处理装置100接受初始化命令(S1601)。
接着,对信息记录介质110b的信息记录部114b的记录区域或各个处理部、寄存器等进行初始化后,成为信息记录介质的外部可读写的状态(S1602)。
接着,将区域信息存储部112b中含有的有效块号码设定为“1”(S1603)。
最后,将初始化处理结束的信息经由信息记录介质110b的命令接受部111通知给信息处理装置100(S1604)。
在上述初始化处理结束的时刻,将区域信息存储部112b内的有效块号码设定为“1”,并使由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分区表时读写的区域,成为分区表存储部1300的1号存储块。
(区域切换处理)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信息记录介质110b对应的区域切换处理进行说明。区域切换处理,为由信息处理装置100向信息记录介质110b指定要成为有效的分区表存储部1300的存储块的号码后通过发送区域切换命令而执行。图19表示信息记录介质110b的区域切换处理的流程图。
本区域切换处理中,最初,信息记录介质110b的命令接受部111从信息处理装置100接受区域切换命令(S1701)。区域切换命令表示为例如“Area_change(Num)”,参数“Num”设定存储块号码,并指定要切换区域的存储块号码的形式。
接着,判定信息记录介质110b是否初始化结束(S1702)。在没有被初始化的情况下,经由信息记录介质的命令接受部111将错误响应发送给信息处理装置100(S1705),并结束处理。
当初始化结束时,将由区域切换命令指定的存储块号码设定为区域信息存储部112b的有效块号码(S1703)。
最后,将区域切换处理已结束的信息经由信息记录介质的命令接受部111通知给信息处理装置100(S1704)。
上述区域切换处理之后,将由区域切换命令指定的分区表存储块,配置在所述地址空间的开头,信息处理装置100便可读写在已指定的分区表存储块保存的分区表的信息。
(数据读写处理)
关于读写本实施方式信息记录介质110b的顺序,以数据读出处理为例进行说明。信息记录介质110b读出/写入数据,是在对于信息记录介质110b发送数据读出/写入命令后执行的。图20为表示信息记录介质内的数据读出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数据读出处理中,第1步,信息记录介质110b的命令接受部111从信息处理装置100接受数据读出命令(S1801)。数据读出命令,表示为Read(Offs、Size),其中第1参数“Offs”指定读出开始地址,第2参数“Size”指定读出大小大小的形式。这里,信息处理装置100指定的Offs的值,表示在逻辑地址空间的地址(距离逻辑地址空间的开头的偏离值)。
其次,判定信息记录介质110是否为初始化结束(S1802)。在没有被初始化的情况下,经由信息记录介质110b的命令接受部111将错误响应发送给信息处理装置100(S1814),并结束处理。
当初始化结束时,从区域信息存储部112b中,获取分区表存储部的块大小(BS)和数据存储部大小(DS)(S1803)。
接着,将Offs加上Size后的值,与BS加上DS后的值进行比较,并确认数据的读出区域是否包含在所有可读写的区域内(S1804)。当数据的读出区域不包含在所有可读写的区域内时,即Offs+Size>BS+DS时,则经由信息记录介质的命令接受部111将错误响应发送给信息处理装置(S1814),并结束处理。
当数据的读出区域包含在所有可读写的区域内时,即Offs+Size≤BS+DS时,接着,确认读出开始位置是否存在于分区表存储块内(S1805)。具体来说,通过比较BS和Offs而进行。当Offs比BS大时,不会产生读写分区表存储块。这时,将剩下大小Size’设定为Size的值,并进行步骤S1809的处理。
当BS比Offs大时,产生读写分区表存储块。这时,从区域信息存储部112b获取有效块号码、分区表存储部块大小以及分区表存储部开始地址,并基于有效块号码,算出与该有效块号码对应的主引导记录·分区表的开始地址(PA)(S1806)。主引导记录·分区表的开始地址(PA)由下式求出。
PA=分区表存储部开始地址+(有效块号码-1)×分区表存储部块大小
接着,将主引导记录·分区表的开始地址PA加上由信息处理装置指定的开始位置Offs,并算出数据的读出开始位置Offs’(S1807)。即,本步骤中,将由信息处理装置100指定的逻辑地址(Offs)转换为物理地址(Offs’)。
根据所算出的Offs’的位置读出Size量的数据,并经由信息记录介质110b的命令接受部111将数据发送给信息处理装置100(S1808)。这时,当发生超过分区表存储块的终端的读出时,将到分区表存储块的终端为止的数据发送给信息处理装置100,同时将剩下的数据大小,设定为剩下大小Size’的值,然后跳至步骤S1809的处理。在没有发生超过分区表存储块的终端的读出时,将剩下大小Size’的值设定为0。另外,以主引导记录·分区表的开始地址PA为基准,根据偏离值Offs的位置读出数据,是由于如图16、图17所示,在信息处理装置100识别的信息记录介质110b的地址空间,在其开头配置主引导记录·分区表。
在步骤S1809,确认有无剩下大小Size’(S1809)。当Size’为0时,由于所有数据读出结束,因此跳至步骤S1813。
若Size’不是0,则从区域信息存储部112b中获取数据区域存储部1310的开始地址(DA)(S1810)。
接着,算出数据读出位置的物理地址Offs’(S1811)。这里,求出的Offs’为信息记录介质110b的物理地址。具体来说,当Offs’在BS小时,设定DA作为Offs’。当Offs在BS以上时,将从Offs中减去BS后的值加上DA后的值设定作为Offs’。如图16、图17所示由于在逻辑地址空间的开头配置主引导记录·分区表,因此当Offs比BS大时,为算出数据区域的读出开始位置的物理地址,必需从由逻辑地址表示的读出开始位置(Offs)中减去分区表存储部块大小(BS)后求出距离数据区域开头的偏离值,需将数据区域开始位置的物理地址(DA)加上该偏离值。
接着,根据Offs’的位置读出Size量的数据,并经由信息记录介质的命令接受部将数据发送给信息处理装置(S1812)。
最后,将数据读出处理已结束的信息经由信息记录介质的命令接受部通知给信息处理装置(S1813)。
通过以上的处理,本实施方式中,在读写信息记录介质内的数据之前通过发出区域切换命令就可在信息记录区域的开头配置保存所望的分区表的存储块。因此,在将数据存储部分割成多个分区,在各个区域构筑分别不同的文件系统的情况下,通过选择与构筑本信息处理装置可解释的文件系统的区域对应的分区表,就可读写数据存储部内特定的分区表。
(保护区域)
以下关于信息记录介质110b的信息记录部114b的记录区域,分成一般用户可读写的区域(用户数据区域);和对一般用户的读写加以限制,且能够安全确切地保存数据的区域(保护区域)的情况进行说明。
保护区域,为通过信息处理装置100和信息记录介质110b相互交换识别信息的相互识别处理,仅在获取确认相互为合法机器的情况下才可读写的区域。例如,通过将音乐数据等加密后保存在用户数据区域,通过将采用该加密后的键保存在保护区域就可使用于音乐数据等数字内容的著作版权保护中。
这时,由于使在各用户数据区域保存的加密数据解密的密钥保存在保护区域,因此在将用户数据区域进一步分割成多个区域后管理的情况下,需要使对应的保护区域也分割成同样的区域后进行管理。
图21A表示将信息记录部114b的记录区域分成用户数据区域和保护区域时的区域信息存储部的一例。并且,图21B表示这种情况下含有对于用户数据区域和保护区域分别设置的存储块的分区表存储部的一例。如图21B所示,保护区域的1个分区表,相对用户数据区域的1个分区为一一对应。
与图15A所示的例子不同点为:在图21A所示的区域信息存储部112c中,关于有效块号码以外的信息,分别设置用户数据区域用和保护区域用2组2001、2002。这时,分区表存储部1300、数据存储部1310也分别设置用户数据区域用和保护区域用2组。有效块号码为用户数据区域用分区表存储块,和保护区域用分区表存储块两者公共使用的信息。由此,在根据区域切换处理切换存储块时,将相同的信息记录区域对应的用户数据区域以及保护区域分别对应的存储块作为一套同时进行切换。
这样,当信息记录部114b的记录区域分成用户数据区域和保护区域的情况下,以用户数据区域和保护区域为1组进行切换区域,就很容易对加密内容和键的对应关系进行管理。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虽然对采用作为区域信息存储部的分区表存储部开始地址、分区表存储部块大小、分区表存储部块数量、数据存储部开始地址、数据存储部大小、有效块号码进行管理的例子作了记载,只要是可识别各个区域的位置和大小、当前有效的区域则也可以是其它形式。并且,Area_Change或Read等命令,也可以将本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参数以外的信息提供作为参数。并且,虽然关于在初始化处理时将1号分区表存储块设定为有效块的情况作了说明,但也可以是设置其它的特殊命令,由信息处理装置指定在初始化处理时最初设定的存储块的方法。并且,在数据读出处理的说明中,虽然在进行超过有效区域的情况下产生了错误了,但是也可以是读入可读出数据的方法。
并且,图19所示的区域切换处理中,在切换读写区域时,虽然发出区域切换命令,但同时在一边切换多个区域一边进行数据读写的情况下,优选进行以下这样的处理。例如,信息处理装置100,从分区表存储部1300中,读出将要读写的几个区域的存储块内的信息,并对该信息进行缓存(cache)。信息处理装置100,其后在一边切换多个区域一边读写时,参照所缓存的信息,获取被读写区域的信息(开始位置、大小)后执行区域切换处理。这样,在区域切换时,不需要发出如图19所示这样的区域切换命令,能够降低区域切换时的管理费用。如本实施方式,因与区域相关的信息由分区表存储部1300综合管理,所以只要仅对分区表存储部1300的信息进行缓存,便可较现实地实施。但是,如第1实施方式,将记录区域分割成多个区域,在每个区域构筑文件系统的例中,由于应缓存的信息量较多,因此执行上述处理不现实。
(第3实施方式)
信息记录介质具有给定区域大小的可读写区域,在信息处理装置使用没有与该信息记录介质的区域大小对应的文件系统的情况下(例如信息记录介质由FAT32格式化后,信息处理装置只能识别FATA12/16的情况下),若该信息处理装置读写该信息记录介质,则有些情况下会破坏信息记录介质内的信息,或者产生信息处理装置的误动作。本实施方式中,对防止这样的不利情况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区域管理方法进行说明。
图22表示由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信息记录介质组成的信息记录系统的构成图。本实施方式中,信息记录介质内110c内的信息记录部114c的记录区域含有可读写的区域,可读写的区域,其区域大小设定为各种不同,这时,构筑与各个区域大小对应的文件系统。可读写区域以外的区域为不可读写区域。可读写区域为,使可读写区域的区域大小以及文件系统的组合,与格式一一对应,可有多个种类的格式。
即,本实施方式的信息记录介质110c中可读写的区域,由N个种类的格式中某一种格式化后生成。格式的状态(这里表示格式化后的可读写区域的区域大小和文件系统)由“状况”指定。例如,状况1是指区域大小为2048MB,文件系统1的格式。状况2是指区域大小为4096MB,文件系统2的格式。
图23为本实施方式信息记录介质110c中区域信息存储部112d的数据构成例的图。
区域信息存储部112d含有:N个状况2101、当前状况号2102、以及主要求状况号2103。各个状况2101,对区域大小和格式化时采用的文件系统进行规定。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对各个状况之间,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文件系统进行规定了,但是区域大小和文件系统的组合并没有特别限定。当前状况号2102,表示信息记录介质110c的当前状况(格式化的状态)。主要求状况号2103,表示信息处理装置100要求的信息记录介质110c的状况(格式状态)。
当信息处理装置100对于具有以上这样构造的信息记录介质110c进行读写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100,指定构筑可解释自己的文件系统的状况号码后进行读写。信息记录介质110c,在读写之前,将表示由信息处理装置100指定状况的主要求状况号,与表示当前设定状况的当前状况号码进行比较后,仅当两者一致的情况下允许读写。通过这样的区域管理,仅在信息记录部114d的记录区域构筑信息处理装置100可正确解释的文件系统的情况下,可允许信息记录介质110c进行读写。这样,即使在信息记录介质110c中构筑的文件系统和信息处理装置100可正确解释的文件系统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文件系统的破坏或者信息处理装置100的误动作。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信息记录介质110c对应的处理进行说明。
(初始化处理)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信息记录介质110c的初始化处理进行说明。若信息处理装置100与信息记录介质110c连接,则信息处理装置100将初始化命令发送给信息记录介质110c,并进行信息记录介质110c的初始化。图24为表示信息记录介质110c的初始化处理的流程图。
本初始化处理中,最初,信息记录介质110c的命令接受部111从信息处理装置100接受初始化命令(S2201)。
其次,对信息记录介质110c内的信息记录部114c的记录区域、各个处理部、寄存器等进行初始化后,成为信息记录介质的外部110c可读写的状态(S2202)。
然后,将区域信息存储部112d中含有的主要求状况号设定为“1”(S2203)。
最后,将初始化结束的信息,经由信息记录介质的命令接受部111通知给信息处理装置100(S2204)。
在使上述初始化处理结束的时刻,将区域信息存储部112d内的主要求状况号码设定为“1”。另外,使当前状况号码在初始化处理之前设定的值保持原值。当以前的状况号码为“1”时,由于在初始化之后,主要求状况号码和当前状况号码一致,因此在信息记录介质110c,就可读写在状况1表示的区域大小(2048MB)中保存的大小的信息记录区域。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信息记录介质的状况区域切换处理进行说明。状况切换处理,是在信息记录介质110c的信息记录区域格式化时,在格式化之前,通过信息处理装置100执行的。
状况切换处理中,对信息记录介质110c的区域信息存储部112d的当前状况号码2102进行重写。本处理为,从信息处理装置100向信息记录介质110c,指定作为对象的状况号后发送状况切换命令后执行的。这里被指定的状况号码,为表示格式化时采用的状况的种类的号码。例如,在以状况3对信息记录介质110c的信息记录区域进行格式化时,指定号码“3”。
图25表示信息记录介质110c的状况切换处理的流程图。
状况切换处理中,最初信息记录截获子110c的命令接受部111从信息处理装置100接受状况切换命令(S2301)。状况切换命令,表示为Status_Change(Num),由参数“Num”指定状况的号码。
其次,判定信息记录介质110c是否结束初始化(S2302)。在没有被初始化的情况下,经由信息记录介质110c的命令接受部111将错误响应发送给信息处理装置100(S2306),并结束处理。
当初始化结束时,将由状况切换命令指定的号码,设定为区域信息存储部112d内的当前状况号码2102(S2303)
接着,将相同号码也设定为主要求状况号码2103(S2304)。
最后,将状况切换处理结束的信息经由信息记录介质的命令接受部通知给信息处理装置(2305)。
上述状况切换处理后,信息处理装置100对信息记录介质110c进行格式化。以后,直到重新格式化之前,信息处理装置100都可仅对以在状况切换处理时指定的状况格式化的区域进行读写。
(主要求状态切换处理)
以下关于本实施方式的信息记录介质中的主要求状况切换处理进行说明。在主要求状况切换处理中,对信息记录介质110c的区域信息存储部112d的主要求状况号码2103进行重写。本处理为,从信息处理装置100向信息记录介质110c,指定所要求的状况号码后发送主要求切换命令而执行。本处理,可在信息处理装置100与信息记录介质110c连接之后,在读写之前仅进行一次,也可以在每次读写时在读写之前进行。
图26表示信息记录介质110c内的主要求状况切换处理的流程图。
本处理中,最初,信息记录介质110c的命令接受部111从信息处理装置100接受主要求切换命令(S2401)。主要求切换命令,表示为Host_Req_Status_Change(Num),由参数“Num”指定所要求的状况号码。
接着,判定信息记录介质100是否结束初始化(S2402)。在没有被初始化时,经由信息记录介质的命令接受部将错误响应发送给信息处理装置(S2405),并结束处理。
当初始化结束时,将主要求切换命令指定的号码设定为主要求状况号码2103(S2403)。
最后,将主要求切换处理结束的信息经由信息记录介质110c的命令接受部111通知给信息处理装置100(S2404)。
信息处理装置100在读写信息记录介质110c之前至少进行一次上述主要求切换处理,仅在要读写的区域的状况,与当前状况号码2102表示的状况一致的情况下,才可读写信息记录介质110c。
(数据读写处理)
关于读写本实施方式的信息记录介质110c的顺序,以数据读出处理为例进行说明。信息记录介质110c对应的数据读出/写入,是相对信息记录介质110c,通过发送数据读出/写入命令而执行的。
图27为表示信息记录介质110c内的数据读出处理的流程图。
数据读出处理中,最初信息记录介质110c的命令接受部111从信息处理装置100接受数据读出命令(例如Read(Offs,Size))(S2501)。
接着,判定信息记录介质110c是否结束初始化(S2502)。当没有被初始化时,经由信息记录介质100的命令接受部111将错误响应发送给信息处理装置100(S2509),并结束处理。
当初始化结束时,从区域信息存储部112d获取当前状况号码CN以及主要求状况号码HN(S2503)。
接着,确认所获取的当前状况号码CN和主要求状况号码HN是否一致(S2504)。当不是一致时,即信息记录介质110c的状况(格式的状态)和信息处理装置100要求的信息记录介质110c的状况(格式的状态)不一致的情况下,经由信息记录介质110c的命令接受部111将错误响应发送给信息处理装置100(S2504),并结束处理。
接着,从区域信息存储部112d获取与主要求状态号码HN对应的状态的区域大小AS(S2505)。
接着,将Offs加上Size后的值与AS的值进行比较,确认数据的读出区域是否包含在所有可读写的区域内(S2506)。当AS的值的一方较小时,由于读出区域超过可读写的区域,因此经由信息记录介质110c的命令接受部111将错误响应发送给信息处理装置100(S2509),并结束处理。
当AS的值的一方较大或者相等时,从Offs的位置读出Size量的数据,并经由信息记录介质110c的命令接受部111将数据发送给信息处理装置100(S2507)。
最后,将数据读出处理结束的信息经由信息记录介质110c的命令接受部111通知给信息处理装置100(S2508)。
(区域大小变更处理)
下面关于对本实施方式的各个区域的区域大小进行变更(设定)的顺序进行说明。区域大小设定处理中,对区域信息存储部112d的区域大小2101的值进行变更(设定)。本处理为,从信息处理装置100向信息记录介质110c,通过指定含有要设定的区域大小的状态号码,和其大小后发送区域大小设定命令而执行的。
图28为表示信息记录介质110c的区域大小设定处理的流程图。
区域大小设定处理中,最初信息记录介质110c的命令接受部111从信息处理装置100接受区域大小设定命令(S2601)。区域大小设定命令,表示为Set_Area_Size(Num、Size),第1参数“Num”指定要设定区域大小的区域的区域号码,第2参数“Size”指定区域大小。
其次,判定信息记录介质110c是否结束初始化(S2602)。当没有被初始化时,经由信息记录介质110c的命令接受部111将错误响应发送给信息处理装置100(S2605),并结束处理。
当初始化结束时,将区域信息存储部112d的Num号的状况(状况Num)的区域大小设定为Size(S2603)。
最后,将区域大小设定处理结束的信息经由信息记录介质110c的命令接受部111通知给信息处理装置100(S2604)。
如以上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对信息记录介质的当前状况,和信息处理装置要求的信息记录介质的状况进行比较,仅当两者一致的情况下,可由信息处理装置对信息记录介质进行读写。这样,仅能对在信息记录介质上构筑的文件系统能够正确解释的信息处理装置才可对信息记录介质进行读写,并可防止文件系统管理信息受到破坏或信息处理装置的误动作。
(保护区域)
以下关于信息记录介质110c的信息记录区域,分为一般用户可读写的区域(用户数据区域),和对一般用户的读写加以限制,并能对数据进行安全确切地保存的区域(保护区域)的情况进行说明。
保护区域与前面所述同样。当在保护区域仅保存加密密钥等大小比较小的数据时,可考虑使用对大小较小的信息记录区域进行管理的单一文件系统。这种情况下,优选切换状况后对信息记录介质可读写区域的文件系统以及区域大小进行切换的所述区域管理方法,仅对于用户数据区域适用。
但是,在保护区域也需要依据用途而构筑多个文件系统的情况下,与用户数据区域同样保护区域也可适用所述区域管理方法。以下,关于对用户数据区域和保护区域这2个区域进行区域管理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29表示当信息记录区域分为用户数据区域和保护区域的情况下的区域信息存储部112e的一例。
与图23所示的例子不同点在于:用户数据区域用的状况的组2701和保护区域用的状况的组2702存在两组。用户数据区域用各个状况2701,和保护区域用各个状况2702分别为一一对应。若切换当前状况号码2703、主要求状况号码2704,则同时切换与其对应的用户数据区域和保护区域的状况,这样,各个区域的区域大小便分别被切换。例如,在当前状况号码2703以及主要求状况号码2704为“1”时,参照状况1的值,将用户数据区域的区域大小设定为2048MB,将保护区域的区域大小设定为20MB。并且,若当前状况号码2703以及主要求状况号码2704切换为“2”,则参照状况2的值,将用户数据区域的区域大小切换为4096MB,保护区域的区域大小切换为40MB。
这样,在信息记录介质110c的信息记录区域分成用户数据区域和保护区域的情况下,以用户数据区域和保护区域为组通过切换区域大小,就可分别由多个种类的文件系统对用户数据区域和保护区域双方进行管理。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采用作为区域信息存储部的区域大小、当前状况号码、主要求状况号码进行管理的例子作了记载,但是只要可识别各个区域的大小、当前有效的区域,则也可以是其它形式。并且,Status_Change或Read等命令,也可将除本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参数以外的信息提供作为参数。并且,虽然关于在初始化处理时设定主要求状况号码为“1”的情况作了说明,但也可以设置其它的特殊命令,在初始化处理时由信息处理装置指定最初设定的状况号码。并且,在数据读出处理的说明中,虽然在超越有效区域进行读写时产生了错误,但是也可以是读入可读出的数据。
(第4实施方式)
有些情况下存在向信息记录介质发出对2GB以内的区域进行Read/Write命令的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可正常读写在2GB以内的信息记录介质,可读写信息记录介质上的文件系统。然而,通过扩展此后的信息记录介质,当信息记录介质的大小扩展到4GB时,在信息记录介质上4GB的区域构筑文件系统,另一方面信息处理装置却只能读写如以往的2GB以内的区域。
这样,当产生信息处理装置识别的信息记录介质可读写的区域大小(上例中为2GB),和在信息记录介质上构筑的文件系统的管理区域大小(上述例中4GB)不一致的现象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有可能产生或者文件系统的管理信息受到破坏,或者进行错误的记录再生动作。
例如,可考虑信息处理装置能够识别的记录区域为2GB,信息记录介质由可进行8GB的区域管理的新的文件系统进行格式化的情况。这时,信息处理装置一定仅能识别在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区域中原本的2GB以内的区域,但是因情况,逻辑上也可能会识别8GB的区域,这种情况下,关于超过2GB的区域虽然逻辑上信息处理装置能够识别,但是实际不能进行物理读写。即,当信息处理装置错误地对超过2GB的区域进行物理读写时,则恐怕不能读出该被读写的区域的数据,或者产生错误,或者可能使超过2GB的区域的数据受到破坏。
本实施方式中,为解决该课题,通过仅在向信息记录介质发出特定的命令的情况下允许读写信息记录区域,就可切断来自不知道特定命令的信息处理装置的读写,并防止文件系统的管理信息受到破坏或者信息处理装置的误动作。
以下,关于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信息记录介质采用图30以及图33进行说明。
图30表示本实施方式由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信息记录介质组成的信息记录系统的构成图。与第1实施方式的构成(参照图1)的不同点为:将信息记录介质110d的信息记录部114d的记录区域作为1个区域进行管理,而构筑的文件系统,和设置对信息记录区域的大小等信息进行保存的CSD寄存器180。
在信息记录介质110d中,安装作为用于使信息处理装置100识别信息记录部114d的记录区域的大小的机构的CSD寄存器180。信息处理装置100通过参照该CSD寄存器180,就能够获取信息记录部114d的记录区域的大小。例如,在使用半导体存储器的SD(Secure Disk)存储卡(登录商标)中,将信息记录区域的大小相关的信息等保存在CSD(Card-Specific Data)寄存器中,并从信息处理装置中读出。作为信息记录区域的大小等相关的信息的例子,有C_SIZE、C_SIZE_MULT以及READ_BL_LEN。C_SIZE、C_SIZE_MULT以及READ_BL_LEN为用于决定区域大小的给定参数,采用该值根据下式(1)算出记录区域的大小Total(字节)。
Total=(C_SIZE+1)×2(C_SIZE_MULT+READ_BL_LEN+2)     (1)
即,本实施方式中,C_SIZE、C_SIZE_MULT以及READ_BL_LEN的值保存在CSD寄存器180,信息处理装置100读出信息记录介质110d的CSD寄存器180,并采用上式算出信息记录区域的大小Total,决定读写信息记录介质110d的大小。
下面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区域信息存储部112f进行说明。
图3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区域信息存储部112f的一例的图。如图所示,区域信息存储部112f,分别对C_SIZE、C_SIZE_MULT以及READ_BL_LEN每两组进行保存。1组(C_SIZE1、C_SIZE_MULT1、READ_BL_LEN1),在信息记录介质110d的初始化时设定在CSD寄存器180,含有提供临时的信息记录介质110d的信息记录区域大小的参数值,另一组(C_SIZE2、C_SIZE_MULT2、READ_BL_LEN2),含有在初始化后设定的,提供正确的信息记录区域大小的参数值。将在初始化时设定的临时记录区域大小,设定为比信息记录介质110d的实际记录区域大小还小的值。这2组中的任何一组的值,依据信息处理装置100的命令保存在CSD寄存器180内的给定字段中,并成为可由信息处理装置100读出的状态。以下,关于本实施方式的信息记录介质110d对应的处理进行说明。
(初始化处理)
最初关于本实施方式的信息记录介质110d的初始化处理进行说明。若信息处理装置100与信息记录介质110d连接,则信息处理装置100将初始化命令发送给信息记录介质110d,并进行信息记录介质110d的初始化。图32为信息记录介质110d内的初始化处理的流程图。
初始化处理中,最初信息记录介质110d的命令接受部111从信息处理装置100接受初始化命令(S3001)。
其次,对信息记录介质110d内的信息记录区域或各个处理部、CSD寄存器180以外的寄存器等进行初始化,并成为信息记录介质的外部110d可读写的状态(S3002)。
接着,将区域信息存储部112f中含有的C_SIZE1、C_SIZE_MULT1、READ_BL_LEN1保存在CSD寄存器180内的给定字段中(S3003)。
最后,将初始化处理结束的信息经由信息记录介质110d的命令接受部111通知给信息处理装置100(S3004)。
上述初始化处理结束之后,将CSD寄存器180的C_SIZE、C_SIZE_MULT、READ_BL_LEN的字段,分别设定为0、0、9。采用式(1)算出信息记录区域大小为“2K”。即,信息处理装置100在初始化结束的时刻识别信息记录介质110d的大小为“2K”字节。并且,信息记录介质110d也同样识别“2K”字节,并拒绝对开头“2K”字节以外的区域进行Read/write读写。但是,该“2K”字节不是信息记录介质110d本来的区域大小。本实施方式中,为将信息记录介质110d的区域大小正确设定为原来值,并使信息记录介质110d为可读写,而采用区域大小设定命令。以下,采用区域大小设定命令对区域大小设定处理进行说明。
(区域大小设定处理)
图33为信息记录介质110d内的区域大小设定处理的流程图。本区域大小设定处理中,当接受区域大小设定命令时,将信息记录介质110d的区域大小设定为真值。
区域大小设定处理中,最初,信息记录介质110d的命令接受部111从信息处理装置100接受区域大小设定命令(S3101)。
接着,判定信息记录介质110d是否结束初始化(S3102)。当没有被初始化时,经由信息记录介质的命令接受部将错误响应发送给信息处理装置100(S3105),并结束处理。
当初始化结束时,提供信息记录介质110d的记录区域的区域大小的真值,并将区域信息存储部112f中含有的C_SIZE2、C_SIZE_MULT2、READ_BL_LEN2的值,设定在与CSD寄存器180内对应的字段(S3103)。
最后,将区域大小设定处理结束的信息经由信息记录介质的命令接受部通知给信息处理装置(S3104)。
在上述区域大小设定处理结束的时刻,将CSD寄存器的C_SIZE、C_SIZE_MULT、READ_BL_LEN中设定表示信息记录区域的正确区域大小的值。例如,如图31所示若将C_SIZE2=2000、C_SIZE_MULT2=3、READ_BL_LEN2=9的值代入式(1),则可得到作为区域大小的32MB。即,信息处理装置100,在区域大小设定处理结束的时刻可正确识别信息记录介质110d的大小,信息记录介质110d也同样可识别正确的大小,且允许大小内的Read/Write读写。
如上,本实施方式中,在信息记录介质110d初始化时,将与CSD寄存器180内的区域大小相关的信息设定为比实际的记录区域大小还小的值,当发出区域大小设定命令时对表示正确的大小的信息进行重新设定。因此,在信息记录介质110d的初始化之后,通过发出区域大小设定命令就可开始读写信息记录介质110d,防止不知道区域大小设定命令的信息处理装置100产生误动作。
例如,对于信息记录介质,可设定2种文件系统A、B,在文件系统A能够管理比文件系统B大的区域的情况下,在对于构筑文件系统A的信息记录介质进行读写之前按照采用特定的命令设定真正的记录区域大小而决定规格。这样,当由仅能识别文件系统B的信息处理装置,对构筑文件系统A的信息记录介质进行读写时,由于该信息处理装置不知道文件系统A对应的特定命令,因此识别在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时设定的值(最小值),并作为该信息记录介质的区域大小。这样,由于信息处理装置不会错误地对不能由文件系统B识别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区域进行读写,因此,能够防止文件系统B的管理信息受到破坏、或者读出、写入动作中的误动作。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虽然记录了在区域信息存储部112f中保存2组区域信息的例子,但是在信息记录介质110d的初始化时,假如是提供给定值的区域信息的构成,则也可以不将区域信息保存在区域信息存储部112f。并且,在信息记录介质110d初始化时设定的区域的大小不限定于2KB,假如是不能构筑0或16KB等文件系统的较小的值,则也可设定其它的值。并且,虽然记载了设置与初始化命令不同的区域大小设定命令一例,但是也可在初始化命令中附加是否进行区域大小设定的参数,使区域大小设定处理包含在初始化处理中。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也在信息记录介质110d中,设置:仅在确认与信息记录介质110d连接的机器的合法性的情况下,才可由该机器进行读写的保护区域,和不管是否确认机器的合法性,都可由该机器进行读写的用户数据区域。这种情况下,提供CSD寄存器内的信息记录区域的大小的信息,设定为提供用户数据区域的大小。
本发明,虽然关于特定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是显然根据使用者还会有其它的许多变形例、更正、以及其它利用。因此,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里特定的公开所示,也并不仅限于附加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所得。另外,本发明与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3-042859号(2003年2月20日提出)关联,通过参照这些内容而成立本文。
本发明是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其即使在1个信息记录介质内构筑独立的多个文件系统,且每台机器可解释的文件系统的种类或数量都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实现维持各台机器之间数据的兼容性,并防止误动作,有利于由各种文件系统管理在1个信息记录介质中保存的数据。

Claims (10)

1、 一种区域管理方法,是具有保存数据的信息记录区域,并将保存在该记录区域的数据由文件系统作为文件进行管理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区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信息记录区域,分割成由分别不同的文件系统进行管理的多个记录区域;
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外部,接受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进行受理来自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外部的读写的准备的命令,即初始化命令;
按照所述接受的初始化命令,从所述多个记录区域中选择1个作为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外部可读写的区域;
接受到所述初始化命令之后,受理只对所述选择的1个记录区域的来自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外部的读写请求;
在接收到了所述初始化命令之后的任意时刻,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外部,接受含有用来从所述多个记录区域中确定1个区域的信息的区域切换命令;
按照所述区域切换命令,在所述多个记录区域中变更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外部可读写的区域。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中,预先设置有效标记,该有效标记表示所述被分割的多个记录区域中成为当前有效的区域,
在读写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区域之前,参照所述有效标记选择可读写的1个区域。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区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时,将所述有效标记设定为给定值,
其后,按照由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外部输入的命令对所述有效标记进行重新设定。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中预先保存所述被分割的各个区域的大小,并按照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外部输入的命令对所述被分割的各个记录区域的大小进行变更。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在所述被分割的各个记录区域,由在该区域构筑的文件系统进行管理,包含:仅在确认与信息记录介质连接的机器的合法性的情况下,可由该机器进行读写的保护区域;和不管机器的合法性是否被确认,都可由该机器进行读写的用户数据区域。
6、 一种信息记录介质,具有记录数据的数据记录区域,其特征在于,
(a)所述数据记录区域被分割成多个区域,在各个被分割的数据区域中分别构筑管理在该区域中保存的数据的文件系统,
(b)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具有:保存有效标记的区域信息存储部,该有效标记表示所述多个数据区域中,由外部机器可读写的1个区域;读写区域判定部,参照该有效标记选择有效的1个数据区域,并可由外部机器读写所选择的1个数据区域;和命令接受部,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外部,接受进行受理来自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外部的读写的准备的命令,即初始化命令,以及含有用来从所述多个记录区域中确定1个区域的信息的区域切换命令;
(c)所述读写区域判定部,在所述命令接受部接受到所述初始化命令时,按照所述接受的初始化命令,从所述多个记录区域中选择1个作为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外部可读写的区域;
接受到所述初始化命令之后,受理只对所述选择的1个记录区域的来自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外部的读写请求;
在接受到了所述初始化命令之后的任意时刻,所述命令接受部接受到所述区域切换命令时,按照所述接受的区域切换命令,在所述多个记录区域中变更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外部可读写的区域。
7、 一种信息记录介质的区域管理方法,在具有保存数据的信息记录区域,并将保存在该记录区域的数据由文件系统作为文件进行管理,其特征在于,
将提供信息记录区域的大小的信息保存在给定的寄存器;
在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的同时将提供寄存器内的信息记录区域的大小的信息,按照提供比实际的信息记录区域的大小还小的方式设定,
根据从信息记录介质的外部输入的命令,将提供寄存器内的信息记录区域的大小的信息,按照提供实际的信息记录区域的大小的方式重新设定。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区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寄存器内的信息记录区域的大小设定为0KB的状态下,信息记录介质不接受从信息记录介质的外部输入的数据读出命令、以及数据写入命令。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区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包含:仅在确认与之连接的机器的合法性的情况下,才可由该机器读写的保护区域;和不管机器的合法性是否被确认,都可由该机器进行读写的用户数据区域,并将提供所述寄存器内的信息记录区域大小的信息,按照提供用户数据区域的大小的方式设定。
10、 一种信息记录介质,是具有记录数据的信息记录区域的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包含:
寄存器,其对提供信息记录区域的大小的信息进行保存;
命令接受部,其从信息记录介质的外部输入命令;
读写区域判定部,其在信息记录介质初始化的同时,将提供所述寄存器内的信息记录区域的大小的信息,按照提供比实际的信息记录区域的大小还小的给定值的方式设定,并根据从外部输入的命令,将提供所述寄存器内的信息记录区域的大小的信息,按照提供实际的信息记录区域的大小的信息的方式重新设定。
CNB2004800048908A 2003-02-20 2004-02-19 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其区域管理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2625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42859 2003-02-20
JP042859/2003 2003-02-20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48718A Division CN101604313B (zh) 2003-02-20 2004-02-19 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其区域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4156A CN1754156A (zh) 2006-03-29
CN100426256C true CN100426256C (zh) 2008-10-15

Family

ID=3290537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48718A Expired - Lifetime CN101604313B (zh) 2003-02-20 2004-02-19 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其区域管理方法
CNB2004800048908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26256C (zh) 2003-02-20 2004-02-19 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其区域管理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48718A Expired - Lifetime CN101604313B (zh) 2003-02-20 2004-02-19 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其区域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653796B2 (zh)
JP (1) JP4559359B2 (zh)
CN (2) CN101604313B (zh)
WO (1) WO20040750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57562B2 (en) * 2003-12-24 2010-02-02 Panasonic Corporation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US20050216552A1 (en) * 2004-03-24 2005-09-29 Samuel Fineberg Communication-link-attached persistent memory system
CN100580695C (zh) * 2004-04-23 2010-01-1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存储卡、存取装置及存储卡的处理方法
JP4724412B2 (ja) * 2004-11-25 2011-07-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データ記録装置
US7457910B2 (en) * 2005-06-29 2008-11-25 Sandisk Corpro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partitions in a storage device
WO2007034706A1 (ja) * 2005-09-22 2007-03-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情報記録媒体アクセス装置、及びデータ記録方法
US20070162481A1 (en) * 2006-01-10 2007-07-12 Millett Ronald P Pattern index
EP1999565A4 (en) * 2006-03-03 2012-01-11 Perfect Search Corp HYPER SPACE INDEX
US8266152B2 (en) * 2006-03-03 2012-09-11 Perfect Search Corporation Hashed indexing
KR100710271B1 (ko) * 2006-05-10 2007-04-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외부기기와 티브이의 데이터 재생 방법 및 장치
JP4653035B2 (ja) * 2006-07-26 2011-03-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映像記録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8051362B2 (en) * 2007-06-15 2011-11-01 Microsoft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data storage using erasure resilient coding
US7912840B2 (en) * 2007-08-30 2011-03-22 Perfect Search Corporation Indexing and filtering using composite data stores
KR101434297B1 (ko) 2007-09-11 2014-08-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파일할당표를 이용한 파일 디바이드 및 머지 방법
JP4935643B2 (ja) * 2007-11-20 2012-05-2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アレイ記憶システムとその新設・増設時における初期化方法、及び初期化プログラム
CN101237658B (zh) * 2007-12-18 2012-06-2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数据的存储方法及装置
TW200933362A (en) * 2008-01-30 2009-08-01 Coretronic Corp Memory card and accessing method and accessing system for the same
US8423592B2 (en) * 2008-04-11 2013-04-16 Sandisk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cessing a storage system with multiple file systems
US8032495B2 (en) * 2008-06-20 2011-10-04 Perfect Search Corporation Index compression
US8429391B2 (en) 2010-04-16 2013-04-23 Micron Technology, Inc. Boot partitions in memory devices and systems
US8924672B2 (en) * 2011-02-08 2014-12-30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Device with processing unit and information storage
US8538926B2 (en) * 2011-03-08 2013-09-17 Rackspace Us, Inc. Massively scalable object storage system for storing object replicas
CN105809050B (zh) * 2014-12-31 2018-10-02 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操作系统的隔离方法及装置
US9778845B2 (en) * 2015-02-02 2017-10-03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File management system
CN105025306B (zh) * 2015-06-30 2018-05-11 中国农业大学 基于虚拟管理分布式文件系统的视频存储方法及系统
CN107533523A (zh) * 2015-09-30 2018-01-02 慧与发展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使用存储器控制器基于存储器初始化状态指示符管理存储器的存取
US11200217B2 (en) 2016-05-26 2021-12-14 Perfect Search Corporation Structured document indexing and searching
KR102411290B1 (ko) * 2017-10-24 2022-06-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선택적으로 퍼지 동작을 수행하도록 구성되는 호스트 장치 및 스토리지 장치를 포함하는 스토리지 시스템
CN110308861B (zh) * 2018-03-20 2023-07-21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存储数据保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45962B (zh) * 2019-12-18 2023-06-09 湖南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sd卡数据保密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介质
HUE058873T2 (hu) * 2020-06-18 2022-09-28 Paragon Software GmbH Fájlrendszerek kompatibilitásának dinamikus megvalósítása valós idõben
US20230342049A1 (en) * 2022-04-21 2023-10-26 Micron Technology, Inc. Reading a master boot record for a namespace using a regular read operation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7915A (ja) * 1991-07-23 1993-02-05 Canon Inc 情報記録再生方式
CN1127043A (zh) * 1994-04-12 1996-07-17 Ntt数据通信系统公司 系统文件的更新和复原方法
CN1286777A (zh) * 1998-06-27 2001-03-07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多文件系统的灵活管理
WO2001063419A1 (fr) * 2000-02-28 2001-08-3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Procede de gestion de fichier
EP1154350A2 (en) * 2000-05-09 2001-11-14 Adaptec, Inc. Methods for selecting a boot partition and hiding a non-selected partition
JP2002108568A (ja) * 2000-09-27 2002-04-12 Zuimin Ryo ハードディスクを複数の独立した区域に分割する方法
JP2002207626A (ja) * 2001-01-11 2002-07-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情報記憶媒体のデータ管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6684A (en) * 1879-06-17 Improvement in stalk-cutters
FR2725537B1 (fr) * 1994-10-11 1996-11-22 Bull Cp8 Procede de chargement d'une zone memoire protegee d'un dispositif de traitement de l'information et dispositif associe
JPH08272541A (ja) 1995-03-29 1996-10-18 Sony Corp 情報記録媒体及び情報再生装置
US6185665B1 (en) * 1997-02-28 2001-02-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 management apparatus, file management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ontaining file management program
US6385707B1 (en) 1998-02-24 2002-05-07 Adaptec,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acking up a disk drive upon a system failure
US6205527B1 (en) 1998-02-24 2001-03-20 Adaptec, Inc. Intelligent backup and res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the same
US6374366B1 (en) 1998-02-24 2002-04-16 Adaptec, Inc. Automated drive repair systems and methods
US6289426B1 (en) 1998-02-24 2001-09-11 Adaptec, Inc. Drive preparation methods for intelligent backup systems
US6374363B1 (en) 1998-02-24 2002-04-16 Adaptec, Inc.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footprint image file for an intelligent backup and restoring system
JP3566152B2 (ja) * 1999-10-27 2004-09-1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ータ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US6963981B1 (en) * 2001-01-29 2005-11-08 Akama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te installation of an operating system over a network connection
US20020103996A1 (en) * 2001-01-31 2002-08-01 Levasseur Joshua T.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stalling an operating system
JP2003030613A (ja) * 2001-07-13 2003-01-31 Hitachi Ltd 記憶装置及び記憶装置を備えたデータ処理装置
JP3641239B2 (ja) * 2001-12-27 2005-04-20 株式会社東芝 メモリカードを制御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US20050216684A1 (en) 2003-11-21 2005-09-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region setting method of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7915A (ja) * 1991-07-23 1993-02-05 Canon Inc 情報記録再生方式
CN1127043A (zh) * 1994-04-12 1996-07-17 Ntt数据通信系统公司 系统文件的更新和复原方法
CN1286777A (zh) * 1998-06-27 2001-03-07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多文件系统的灵活管理
WO2001063419A1 (fr) * 2000-02-28 2001-08-3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Procede de gestion de fichier
EP1154350A2 (en) * 2000-05-09 2001-11-14 Adaptec, Inc. Methods for selecting a boot partition and hiding a non-selected partition
JP2002108568A (ja) * 2000-09-27 2002-04-12 Zuimin Ryo ハードディスクを複数の独立した区域に分割する方法
JP2002207626A (ja) * 2001-01-11 2002-07-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情報記憶媒体のデータ管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60195672A1 (en) 2006-08-31
JP4559359B2 (ja) 2010-10-06
CN101604313A (zh) 2009-12-16
CN101604313B (zh) 2012-07-04
CN1754156A (zh) 2006-03-29
US7653796B2 (en) 2010-01-26
JPWO2004075063A1 (ja) 2006-06-01
WO2004075063A1 (ja) 2004-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26256C (zh) 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其区域管理方法
CN101556529B (zh) 具有多个存储系统模块的存储系统
CN100419713C (zh) 对大容量存储器储存装置进行分割的方法
US7174351B2 (en) Method for deleting stored digital data from write-once memory device
CN100426255C (zh) 文件管理方法
DE60017870T2 (de) Eine halbleiterspeicherkarte-zugangsanordnung, ein rechnerlesbares aufzeichnungsmedium, initialisierungsverfahren,und eine halbleiterspeicherkarte
US6898681B2 (en) Computer storage systems
US882594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rearranging data and nonvolatile data storage apparatus
TW449690B (en) Data processing system, block erasing type memory device and memory medium storing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memory device
TWI394041B (zh) 用以增進通用串列匯流排快閃記憶體寫入效能之方法和裝置
EP2096546A1 (en) Write once recording device
CN100481024C (zh) 信息记录介质
CN101118516A (zh) 非易失性存储装置、数据存储系统和数据存储方法
CN100470660C (zh) 用于在存储介质上存储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JP2003248630A (ja) 媒体識別子に基づいてデータストレージ媒体へのドライブアクセスをセキュア化する方法
WO2002015010A1 (en) Write-once memory array controller, system, and method
KR102316271B1 (ko) 데이터 저장장치의 주소 맵핑 테이블 운용 방법
JPWO2005043394A1 (ja)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媒体に対するアクセス装置及びアクセス方法
CN114827178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2236609B (zh) 存储设备及其访问方法
CN101533663A (zh) 提高闪存介质数据存取速度的方法
CN100476759C (zh) 外存储器的虚拟分隔方法及其装置
JPS601670B2 (ja) 処理デ−タ伝送方式
CN109308267B (zh) 行车记录器的储存装置的控制方法与储存装置控制系统
JPS626321A (ja) 非消去型記録媒体の記録方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