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22957C - 数据收发系统、数据收发方法和记录再现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收发系统、数据收发方法和记录再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22957C
CN100422957C CNB2004800235266A CN200480023526A CN100422957C CN 100422957 C CN100422957 C CN 100422957C CN B2004800235266 A CNB2004800235266 A CN B2004800235266A CN 200480023526 A CN200480023526 A CN 200480023526A CN 100422957 C CN100422957 C CN 10042295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eproducing device
record reproducing
numerical data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8002352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36219A (zh
Inventor
山本章裕
茨木晋
森敏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36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62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295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295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4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multimedia data, e.g. slideshows comprising image and additional audio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6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audio data
    • G06F16/63Querying
    • G06F16/635Filtering based on additional data, e.g. user or group profiles
    • G06F16/637Administration of user profiles, e.g. generation, initialization, adaptation or distribu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6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audio data
    • G06F16/68Retrieval characterised by using metadata, e.g. metadata not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or metadata generated manual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6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audio data
    • G06F16/68Retrieval characterised by using metadata, e.g. metadata not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or metadata generated manually
    • G06F16/687Retrieval characterised by using metadata, e.g. metadata not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or metadata generated manually using geographical or spatial information, e.g. loc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2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separate auxiliary tracks of the same or an auxiliary record carrier
    • G11B27/327Table of contents
    • G11B27/329Table of contents on a disc [VTO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数据收发系统的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具有:抽出部(502),比较数据库文件(710)与接收到的数据库文件(610),抽出与记录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中但未记录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中的音频数据有关的信息;送出部(501),向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发送与由抽出部(502)抽出的记录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中但未记录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中的音频数据;删除决定部(701),通过确认数据库文件(710)的项目“复制源”、“复制目的地”和“优先度”,来决定是向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复制该乐曲,还是从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自身的存储部(101)删除。

Description

数据收发系统、数据收发方法和记录再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数据收发的系统,特别是涉及在两台记录再现装置之间收发数字数据的数据收发系统、数据收发方法和记录再现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车载音频系统中,将CD(CompactDisc,紧致盘)和用户记录的MD(MiniDisc,迷你盘)等可拆装媒体等拿到车里视听音乐的设备成为主流。近年,在车里搭载车载用硬盘,就能存储大量的音频数据。向这样的车载用硬盘中保存音乐的方法,有从半导体存储器等复制的方法,或者在能拿走硬盘的情况下与PC(个人计算机)连接后直接复制音频数据的方法。
但是,有使两台设备之间分别保持的文件相同的文件同步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在PC领域中复制文件时使用的技术,特别是在服务器/客户机之间,客户机为了使服务器与数据库的状态相同而经常使用。
作为这样的文件同步技术,已提出了在通过因特网连接的各个机器之间简单且高效地进行文件同步的文件同步系统和文件(例如,参照特开2001-229065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文件同步系统中,假设通信状态稳定的因特网环境,没有记载像汽车等这样的通信状态不稳定的环境中的效率高的文件同步。
此外,在一般的文件同步中,假定使双方机器的文件内容完全相同的状态。即使想要将这样的文件同步适用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与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之间,由于例如在车里听的音乐和在家里听的音乐的种类不同的用户也不少,因此,很多情况下不能进行用户要求的音频数据的复制。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鉴于上述事情,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收发两台记录再现装置之间的数字数据的数据收发系统、数据收发方法和记录再现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数据收发系统是具有进行输入数据的记录及再现的第一记录再现装置和第二记录再现装置、在上述第一记录再现装置与上述第二记录再现装置之间收发数据的数据收发系统,上述第一记录再现装置具有:第一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数字数据组和第一数据库文件,该第一数据库文件中存放包括表示上述数字数据组的各数字数据从何处复制的复制源信息和表示将上述各数字数据复制到何处的复制目的地信息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抽出单元,比较从上述第二记录再现装置发送的第二数据库文件与上述第一数据库文件,从上述第一数据库文件抽出与在记录在上述第一记录再现装置中但未记录在上述第二记录再现装置中的数字数据相对应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上述第二数据库文件中存放包括表示上述第二记录再现装置存储的数字数据组的各数字数据从何处复制的复制源信息和表示将上述各数字数据复制到何处的复制目的地信息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以及删除决定单元,基于被存放在上述第一数据库文件中的上述复制源信息和上述复制目的地信息,决定是否从上述第一存储单元删除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和与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相对应的数字数据;上述第二记录再现装置具有:第二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数字数据组和第二数据库文件;发送单元,向上述第一记录再现装置发送上述第二数据库文件。
此外,也可以是,在与存放在上述第一数据库文件及上述第二数据库文件中的各数字数据有关的信息中,包含表示该数字数据从上述第一或第二存储单元被删除了的删除信息;上述抽出单元基于上述删除信息,抽出与记录在上述第一记录再现装置中但在上述第二记录再现装置被删除的数字数据相对应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
这样,在一方的记录再现装置中已进行了数字数据的删除的情况下,能够在另一方的记录再现装置中确定在一方的记录再现装置中被删除了的数字数据,例如,能够按照用户的嗜好决定是否进行删除。
此外,也可以是,在与存放在上述第一数据库文件及上述第二数据库文件中的各数字数据有关的信息中,还包含表示优先度的信息;上述删除决定单元还基于该数字数据的上述优先度,决定是否删除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和与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相对应的数字数据。
这样,在一方的记录再现装置中已进行了数字数据的删除的情况下,能够在另一方的记录再现装置中按照用户的嗜好决定是否进行删除。
此外,也可以是,在与存放在上述第一数据库文件及上述第二数据库文件中的各数字数据有关的信息中,还包含表示优先度的信息;上述删除决定单元基于该数字数据的上述优先度,决定是否删除与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相对应的数字数据。
这样,在一方的记录再现装置中已进行了数字数据的删除的情况下,能够在另一方的记录再现装置中按照用户的嗜好决定是否进行删除。
在此,也可以是,上述删除决定单元从上述第一存储单元删除决定了删除的上述数字数据,并且,更新与删除的上述数字数据相对应的上述第一数据库文件中的上述删除信息。
这样,就能够仅删除数字数据,在第一数据库文件中仍保留与删除的数字数据相对应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的状态下,管理数字数据。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第一记录再现装置还具有送出单元,该送出单元向上述第二记录再现装置发送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和与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相对应的数字数据。
这样,就能够知道各数字数据的复制源和复制目的地,能够防止从另一方的记录再现装置复制已在一方的记录再现装置被删除的数字数据而无用地复原。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送出单元基于该数字数据的上述复制源信息和上述复制目的地信息,决定是否向上述第二记录再现装置发送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和与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相对应的数字数据。
这样,就能进一步按照用户的嗜好进行数据的复制。
此外,也可以是,与存放在上述第一数据库文件和上述第二数据库文件中的各数字数据有关的信息,包含表示优先度的信息;上述送出单元进一步基于上述优先度,决定是否向上述第二记录再现装置发送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和与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相对应的数字数据。
这样,就能够防止通过从另一方的记录再现装置复制已在一方的记录再现装置中删除了的数字数据而无用地复原。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第一记录再现装置和第二记录再现装置搭载在车上。这样,在车内也能够容易地利用另一方的记录再现装置中记录的数字数据。
此外,本发明涉及的记录再现装置是进行输入数据的记录和再现、并且与其他装置之间收发数据的记录再现装置,其具有: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数字数据组和第一数据库文件,该第一数据库文件中存放包括表示上述数字数据组的各数字数据从何处复制的复制源信息和表示将上述各数字数据复制到何处的复制目的地信息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抽出单元,比较第二数据库文件与上述第一数据库文件,从上述第一数据库文件抽出与记录在该记录再现装置中但未记录在上述其他装置中的数字数据相对应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该第二数据库文件中存放包括表示所接收的上述其他装置存储的数字数据组的各数字数据从何处复制的复制源信息、和表示将上述各数字数据复制到何处的复制目的地信息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并且被存储在上述其他装置中;删除决定单元,基于被存放在上述第一数据库文件中的上述复制源信息和上述复制目的地信息,决定是否从上述第一存储单元删除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和与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相对应的数字数据。
这样,在其他装置中已进行了数字数据的删除的情况下,能够在记录再现装置中确定已在其他装置被删除的数字数据,例如,能够按照用户的嗜好决定是否进行删除。
此外,本发明涉及的数据收发系统是具有进行输入数据的记录和再现的第一记录再现装置和第二记录再现装置、并在上述第一记录再现装置与上述第二记录再现装置之间收发数据的数据收发系统,其中,上述第一记录再现装置具有: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数字数据组和存放与上述数字数据组的各数字数据有关的信息的第一数据库文件;抽出单元,比较从上述第二记录再现装置发送的第二数据库文件与上述第一数据库文件,抽出与记录在上述第二记录再现装置中但未记录在上述第一记录再现装置中的数字数据相对应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请求单元,向上述第二记录再现装置发送上述第二记录再现装置所具有的上述第二数据库文件的发送请求、和与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相对应的数字数据的发送请求;上述第二记录再现装置具有: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数字数据组和存放与上述数字数据组的各数字数据有关的信息的第二数据库文件;响应单元,根据从上述第一记录再现装置发送的上述第二数据库文件的发送请求,向上述第一记录再现装置发送上述第二数据库文件,根据上述数字数据的发送请求,向上述第一记录再现装置发送相对应的上述数字数据;并且,在上述第一数据库文件和上述第二数据库文件中存储的有关各数字数据的信息中,包含优先度。
这样,在有存在于第二记录再现装置而不存在于第一记录再现装置的数字数据的情况下,能够高效地从第二记录再现装置向第一记录再现装置复制数字数据,能够简单且高效地进行两台记录再现装置间的数字数据的收发。
在此,最好是,上述请求单元在上述数字数据的发送请求中附加上述优先度后向上述第二记录再现装置发送,上述响应单元在根据上述数字数据的发送请求向上述第一记录再现装置发送上述数字数据时,基于上述优先度发送上述数字数据。这样,由于在向第一记录再现装置发送数字数据时,能够基于优先度发送数字数据,因此,例如,通过按照优先度高的顺序进行发送,即使在中断了通信时,也能够尽量早期地收发符合用户嗜好的数字数据。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请求单元基于该数字数据的上述优先度,决定是否请求与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相对应的数字数据的发送。这样,由于在向第二记录再现装置请求数字数据时,能够基于优先度决定是否请求数字数据的发送,因此,例如,通过不请求优先度低的数字数据的发送,就不收发不符合用户嗜好的数字数据,不进行无用的通信。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应答装置在根据上述数字数据的发送请求向上述第一记录再现装置发送上述数字数据时,基于与上述数字数据相对应的上述第二数据库文件中存储的上述优先度,发送上述数字数据。这样,在向第二记录再现装置请求数字数据时,即使不发送优先度,也能够基于第二数据库文件中存储的优先度发送数字数据,因此,例如,即使仅发送ID号等能够识别乐曲的信息,就能够基于优先度发送数字数据。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第一记录再现装置还具有优先度决定单元,该优先度决定单元基于上述数字数据的再现频率、上述数字数据的记录时间和用户的指定的至少一个,决定该数字数据的上述优先度。这样,就能够使优先度反映用户的嗜好和数字数据的新旧程度。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优先度决定单元基于上述第一记录再现装置的存储装置的空余容量,删除上述存储装置中存储着的上述优先度低的数字数据。
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利用存储装置。
此外,也可以是,在对上述第一记录再现装置接通了电源时,上述请求单元进行上述第二数据库文件的发送请求。
这样,就能够防止无用地消耗第一记录再现装置。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响应单元根据从上述第一记录再现装置发送的上述数字数据的发送请求,向可拆装媒体记录上述数字数据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第一记录再现装置中,从上述可拆装媒体向上述存储单元传送上述数字数据的至少一部分。
这样,即使在进行复制的数字数据的数据量多时,也能够迅速地完成复制。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抽出单元比较上述第二数据库文件与上述第一数据库文件,抽出与记录在上述第一记录再现装置中但未记录在上述第二记录再现装置中的数字数据相对应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并且,上述第一记录再现装置还具有向上述第二记录再现装置发送与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和与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相对应的数字数据的送出单元。
这样,在进一步有存在于第一记录再现装置而不存在于第二记录再现装置中的数字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够高效地从第一记录再现装置向第二记录再现装置复制数字数据,能够简单且高效地进行两台记录再现装置间的双向的数字数据的收发。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第二记录再现装置进一步具有压缩上述数字数据的压缩单元,在与上述第一数据库文件和上述第二数据库文件中存放的各数字数有关的信息中,包括表示该数字数据的数据量的信息,上述请求单元基于与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相对应的数字数据的数据量和上述第一记录再现装置的存储单元的空余容量,计算出压缩率,与上述数字数据的发送请求一起向上述第二记录再现装置发送指定上述压缩率的压缩指示,上述响应单元基于指定上述压缩率的压缩指示,向上述压缩单元指示与上述数字数据的发送请求相对应的上述数字数据的压缩,向上述第一记录再现装置发送压缩后的数字数据。
这样,即使第一记录再现装置的存储单元的空余容量少,也能够根据空余容量进行复制,因此,能够高效地利用存储装置。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请求单元基于上述优先度计算出上述压缩率。
这样,就能够按照用户的嗜好改变数字数据的品质。
此外,在与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相对应的数字数据中,包含1个以上的动态图像数据,上述第一记录再现装置还具有用户接口单元,该用户接口单元用于用户分别选择在上述数字数据的发送请求中是否包含上述动态图像数据。
这样,对于数据尺寸大的动态图像数据,能够仅复制被选择的数据,能够高效地进行数据的收发。
此外,本发明涉及的记录再现装置是进行输入数据的记录和再现、并与其他装置之间收发数据的记录再现装置,其具有: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数字数据组和存放与上述数字数据组的各数字数据有关的信息的第一数据库文件;抽出单元,比较存放与接收到的上述其他装置所存储的数字数据组的各数字数据有关的信息的第二数据库文件与上述第一数据库文件,抽出与记录在其他装置中但未记录在上述记录再现装置中的数字数据相对应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请求单元,向上述其他装置发送上述其他装置所具有的上述第二数据库文件的发送请求和与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相对应的数字数据的发送请求;与存放在上述第一数据库文件和上述第二数据库文件中的各数字数据有关的信息,包括表示优先度的信息。
这样,在有存在于其他装置而不存在于记录再现装置的数字数据的情况下,能够高效地从其他装置向记录再现装置复制数字数据。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抽出单元还具有送出单元,比较上述第二数据库文件与上述第一数据库文件,抽出与记录在上述记录再现装置中但未记录在上述其他装置中的数字数据相对应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并且,向上述其他装置送出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和与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相对应的数字数据。
此外,本发明涉及的记录再现装置是进行输入数据的记录和再现、并且与其他装置之间收发数据的记录再现装置,其具有: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数字数据组和存放与上述数字数据组的各数字数据有关的信息的上述数据库文件;响应单元,根据从上述其他装置发送的上述数据库文件的发送请求,向上述其他装置发送上述数据库文件,根据上述数字数据的发送请求,向上述其他装置发送相对应的上述数字数据;上述响应单元在根据上述数字数据的发送请求向上述其他装置发送上述数字数据时,基于在上述数字数据的发送请求中附加的优先度,发送上述数字数据。
这样,在有存在于记录再现装置中而不存在于其他装置中的数字数据的情况下,能够高效地从记录再现装置向其他装置复制数字数据。
再有,本发明不仅能够实现这样的数据收发系统,而且,也能够实现以这样的数据收发系统所具有的特征装置为步骤的数据收发方法,或者实现使计算机执行这些步骤的程序。然后,当然也可以通过CD-ROM等记录媒体和因特网等传输媒体来发送这样的程序。
从以上的说明可知,根据本发明涉及的数据收发系统,在一方的记录再现装置中已进行了数字数据的删除的情况下,能够在另一方的记录再现装置中特定已在一方的记录再现装置中进行了删除的数字数据,例如,能够按照用户的嗜好决定是否进行删除。这样,例如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和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中进行数字数据的收发的机会增多的今天,其实用价值极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数据收发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存储部中保存着的数据库文件的一例的模式图,(a)是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的存储部中、(b)是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的存储部中保存着的数据库文件的一例。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5和6涉及的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和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数据收发系统的结构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存储部中保存着的数据库文件的一例的模式图,(a)是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的存储部,(b)是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的存储部中保存着的数据库文件的一例。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由抽出部抽出的、与成为复制对象的音频数据有关的信息列表的一例的模式图,(a)是表示被抽出状态的数据列表,(b)是表示按照优先度高的顺序排列的数据列表的一例的模式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数据收发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和4涉及的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和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涉及的数据收发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10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涉及的存储部中保存着的数据库文件的一例的模式图,(a)是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的存储部中、(b)是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的存储部中保存着的数据库文件的一例。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涉及的对记录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中、但未记录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中的音频数据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涉及的对记录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中、但未记录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中的音频数据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涉及的存储部中保存的数据库文件的一例的模式图,(a)是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的存储部中、(b)是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的存储部中保存着的数据库文件的一例。
图1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涉及的存储部中保存着的数据库文件的一例的模式图,是从图13中表示的数据库文件删除了一部分音频数据时的数据库文件的一例。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涉及的、在抽出了一方的记录再现装置中不存在的音频数据后进行的数据库文件比较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涉及的数据收发系统结构的方框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涉及的对记录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中、但未记载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中的音频数据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涉及的数据收发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涉及的对记录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中、但未记录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中的数字内容数据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分别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在本实施方式1中,说明如下的数据收发系统,即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和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中,比较音频数据的数据库文件,从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复制(拷贝)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的数据库文件中缺少的音频数据。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数据收发系统结构的方框图。该收发系统是在两台记录再现装置之间收发数据的系统,具有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和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200。
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具有存储部101、通过因特网等与外部进行通信的通信部102、抽出部103和请求部104,所述存储部101是能够保存多个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等数字内容的例如硬盘等的大容量记录媒体。
另一方面,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200具有存储部201、通过因特网等与外部进行通信的通信部202和响应部203,所述存储部101是能够保存多个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等数字内容的例如硬盘等的大容量的记录媒体。在此,假设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和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200分别利用通信部102和通信部202,直接或通过因特网等网络进行通信的状况。
在存储部101和存储部201中保存着存储有多个音频数据和有关这些音频数据的信息的数据库文件。在此,所述有关音频数据的信息例如是艺术家姓名、标题、录音时间等。
图2是表示存储部中保存着的数据库文件的一例的模式图,(a)是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的存储部101中、(b)是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200的存储部201中保存着的数据库文件的一例。在此,为了简化说明,进行了文本化,但实际的数据库文件是电子数据。此外,以数据库文件中记录的与音频数据有关的信息是艺术家姓名、标题、录音时间的情况为例进行表示。
在数据库文件120中,保存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中的有关音频数据的信息,是与各音频数据相对应地、如图2(a)所示地按艺术家姓名、标题、录音时间等各项目存储着。另一方面,在数据库文件220中,保存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200中的有关音频数据的信息,同样地与各音频数据相对应、如图2(b)所示地按艺术家姓名、标题、录音时间等各项目存储着。
此外,当音频数据新保存到存储部101或存储部201时,在数据库文件120或数据库文件220中重新存储有关新保存的音频数据的信息,并更新内容。
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的抽出部103比较从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200发送的数据库文件220与数据库文件120,抽出记录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200中、但未记录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中的有关音频数据的信息。
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的电源接通时,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的请求部104通过通信部102向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200发送请求发送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200的数据库文件220的发送请求。此外,请求部104通过通信部102向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200发送请求发送与由抽出部103抽出的有关音频数据的信息相对应的音频数据的发送请求。
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200的响应部203根据数据库文件220的发送请求,通过通信部202向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发送存储部201中保存着的数据库文件220。此外,响应部203根据请求发送音频数据的发送请求,通过通信部202向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发送成为对象的音频数据。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比较自身装置的数据库文件与通信对象装置的数据库文件、并复制存在于通信对象装置但不存在于自身装置中的音频数据的功能,称作音频同步功能。
下面,说明在如上所述构成的数据收发系统中,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使用音频同步功能从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200复制音频数据时的工作。在此,若比较图2(a)、(b)中表示的数据库文件120与数据库文件220,则数据库文件120中没包含标题为“555”的乐曲、“666”的乐曲及“777”的乐曲。这样,若使用音频同步功能,该3个乐曲就被复制到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中,登记在数据库文件120中。
图3是表示执行音频同步功能时的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和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200的工作的流程图。在图3中,“DB”是数据库的简称。在以后的图中,“DB”也是指数据库。在此,是当发动汽车的发动机时接通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的电源、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200中一直供给电源而能够始终从外部进行存取的状态。
再有,在像音频数据这样的数字数据的复制中需要保护著作权,但由于这点不是本发明的主要问题,就不详细说明,设为遵守预先准备的著作权保护的规则。在不允许全部的复制的移动(Move)或检入(check-in)及检出(check-out)方式等中,本发明也能适用。
首先,对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接通电源(步骤S101)。接着,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的请求部104通过通信部102向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200发送音频同步功能执行指示(步骤S102)。即,请求部104向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200发送请求向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发送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200所具有的数据库文件220的发送请求。
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200接收从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发送的音频同步功能执行指示(步骤S103)。然后,响应部203通过通信部202向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发送ACK(acknowledgement即,确认应答)和存储部201中保存着的数据库文件220(步骤S104)。
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从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200接收对于音频同步功能执行指示的ACK和数据库文件220(步骤S105)。然后,抽出部103比较从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200接收到的数据库文件220与存储部201中保存着的数据库文件120(步骤S106)。即,抽出部103判断是否有存在于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200中而不存在于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中的音频数据,在有的情况下,抽出哪个音频数据不存在于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中的信息,向请求部104通知。请求部104通过通信部102向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200发送请求发送与该信息对应的音频数据,即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中不存在的音频数据的发送请求(比较结果)(步骤S107)。根据该信息,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200就能够知道应该复制哪些音频数据到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例如,在图2中表示的例子中,在数据库文件120中没包含存在于数据库文件220中的标题为“555”的乐曲、“666”的乐曲及“777”的乐曲。这样,请求部104就向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200发送与该标题为“555”、“666”、“777”的乐曲有关的信息。
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200接收从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发送的发送请求(步骤S108)。响应部203基于该发送请求,判断应该向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发送哪些音频数据,并通过通信部202向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发送成为对象的音频数据(步骤S109)。例如,在图2中表示的例子中,由于在发送请求中附加了用于确定标题为“555”、“666”、“777”的乐曲的信息,因此,响应部203就向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发送该标题为“555”、“666”、“777”的乐曲的音频数据。
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从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200接收不足的音频数据(步骤S110)。
如上所述地,通过比较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的数据库文件120与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200的数据库文件220,复制存在于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200中而不存在于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中的音频数据,就能够简单且高效地进行两台记录再现装置间的音频数据的收发。
在此,在例如热点(hot spot)等可进行高速通信的状态下进行图3中用虚线包围的步骤S109、S110中的数据收发。另一方面,在搭载了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的汽车停在自家车库时,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和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200能够用例如IEEE802.11a、11b、11g等无线LAN进行通信的状态下,进行除了步骤S109、S110以外的步骤。此外,被虚线包围的步骤S109、S110中的数据收发也可以在步骤S 108中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200从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接收了发送请求之后,过一段时间之后进行。这样,就能够构筑一种如下数据收发系统:只要完成数据库文件的比较,在接收大量的音频数据时,也不会因复制数据而拖延汽车的发动,高效地实现音频同步功能。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音频数据,但不限于此。例如,视频(动画)数据和图片(静止图像)数据等、或者汽车导航装置的地图数据等能够保存在记录再现装置中的数字数据,就能够构筑同样的系统。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作为记录再现装置以车载用和家庭用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便携式的记录再现装置,只要是两台记录再现装置能相互通信,就能够构筑同样的系统。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和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200分别由通信部102和通信部202利用无线LAN进行通信,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IEEE802.11a、11b、11g以外的无线通信。或者,作为有线通信也可以构筑同样的系统。
此外,图2中有关音频数据的信息是艺术家姓名、标题、录音时间,但不限于此,只要能够识别乐曲的信息就可以。另外,也可以包括例如种类等不能单独识别乐曲的信息。
此外,当发动机一发动时接通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的电源,但不限于此。例如,作为具有二次电池的结构,在发动机发动着的状态时,从电池供给电源,并且充电二次电池,在发动机没发动着的状态时,从二次电池供给电源,也能够构筑同样的系统。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在接通了电源时请求部104进行图3中的步骤S102中的音频同步功能执行指示的发送,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中设置构成“音频同步”的开关,在按下该开关时,请求部104开始处理。由于该音频同步功能执行指示的命令数据和数据库文件,容量比音频数据小,因此也能进行便携式电话的数据通信等,在汽车行驶中也能够进行。如先前说明,在使用二次电池等对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始终接通电源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200的数据库文件被更新时,接收表示已更新的信息,执行音频同步功能。或者,也可以从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200侧发送音频同步功能的执行指示。该情况下,可以构成为在还没对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接通电源时,在接收ACK之前每隔一定间隔、例如每隔1分钟就发出执行指示,在不接收ACK的情况下,将10设为超时。或者,也可以从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定期地确认是否已更新了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200的数据库文件,在已更新时发送音频同步功能的执行指示。或者,也可以与汽车导航装置联动,使用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等来管理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和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200的位置,若接近到规定的距离,就发送音频同步功能的执行指示。此外,关于发送音频同步功能执行指示后的数据库文件的发送和数据库文件比较等处理,即使在与本实施方式1所示的一侧相反的记录再现装置中进行,也能够构筑同样的系统。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在图3中的步骤S107中发送与不足的音频数据的音频有关的信息,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仅发送例如ID号(包含在数据库文件中)等能够识别是哪个乐曲的信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在例如热点等能高速通信的状态下进行图3中的用虚线包围的步骤S109、S110中的数据收发,但不限于此。例如,在回家时等情况下,进行直到将步骤S107中的不存在于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中的音频数据的发送请求发送给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200的工作,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200中将对象的音频数据记录到可拆装媒体。然后,在下一次外出时等,将可拆装媒体拿到车里,从可拆装媒体向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复制对象的音频数据。或者,也可以与除了步骤S109、S110以外的步骤同样地,利用无线LAN收发音频数据。或者,组合可拆装媒体和其他无线通信来构筑同样的系统。
(实施方式2)
在本实施方式2中,说明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数据收发系统中作为与音频数据有关的信息进一步使用优先度的数据收发系统。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数据收发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在该数据收发系统中,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300在实施方式1的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结构的基础上,还具有优先度决定部301,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400在实施方式1的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200结构的基础上,还具有优先度决定部401。再有,关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分,标记相同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5是表示在存储部中保存着的数据库文件的一例的模式图,(a)是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300的存储部101中、(b)是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400的存储部201中保存的数据库文件的一例。
如图5(a)、(b)所示,其不同点在于,数据库文件320、420是在图2(a)、(b)所示的数据库文件120、220的项目基础上,附加了称为“优先度”的项目。在该图5中表示的例子中,用“◎”、“○”、“△”、“×”4种符号表示优先度,“◎”的优先度最高,依次降低,“×”的优先度最低。根据用户收听该乐曲的频率,在各记录再现装置中由优先度决定部301和优先度决定部401分配该优先度。优先度决定部301和优先度决定部401决定优先度,例如按1个月中听了20次以上的乐曲为“◎”,听了10次以上不到20次的乐曲为“○”,听了5次以上不到10次的乐曲为“△”,仅听了不足5次的乐曲为“×”。另外,优先度决定部301和优先度决定部401分别将听了乐曲的次数也记录在数据库文件320、420中,更新优先度(图4中没有记载)。
本实施方式2中的执行音频同步功能时的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300和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400的工作,基本上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工作相同,用图3中表示的流程图表示。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2中的数据收发系统的工作与实施方式1的数据收发系统的工作的不同点。图6(a)是由抽出部103抽出的、包含在数据库文件420中而未包含在数据库文件320中的有关音频数据的信息的列表,图6(b)是将数据列表330的项目按照优先度高的顺序排列的数据列表。
在本实施方式2中,在步骤S107中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300的请求部302在进行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300中不存在的音频数据的发送请求时,附加如图6(a)所示的优先度的信息后发送。
此外,在步骤S109中,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400的响应部203将与发送请求一起接收到的音频数据的信息的列表,如图6(b)所示地按照优先度高的顺序进行重新排列。然后,响应部203按照已进行了该重排的顺序,通过通信部202向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发送成为对象的音频数据。
如以上所述,对音频数据付与优先度,先复制优先度高的音频数据。通过这样做,即使在汽车出发之前不能够复制成为复制对象的全部音频数据,但能够优先复制优先度高的音频数据。使优先度高的乐曲、即用户喜欢的乐曲在汽车出发前用无线LAN复制完成,优先度不高的剩余的乐曲利用目的地的热点进行下载,能够高效地执行音频同步功能。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2中,将优先度设为“◎”、“○”、“△”、“×”,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用数字设定优先度为“1”、“2”、“3“、“4”。此外,优先度的等级除了4级以外,也能构筑同样的系统。
此外,设定优先度的决定方法是,根据一个月中收听了该乐曲的频率进行决定,但不限于此。例如,期间也可以设定为一个月以外,根据收听的次数划分优先度的等级,也可以是本实施方式2中表示的次数以外的数值。此外,也可以根据记录的日期来决定优先度,例如可以将新数据设定为优先度高等。或者,也可以登记用户喜欢的种类,自动地识别种类后分配优先度。或者,用户任意地设定优先度,也能够构筑同样的系统。
此外,优先度高的乐曲用无线LAN复制完成,优先度不高的剩余的乐曲用目的地的热点进行下载,但不限于此。例如,若汽车出发之前还有时间,就连优先度不高的乐曲也复制完成,此外,在复制到中途的情况下,可以在目的地方继续进行下载。或者,在连优先度高的乐曲也没有时间复制的情况下,可以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在目的地下载全部的音频数据。在该情况下,通过具有优先度,用第一个热点下载优先度高的乐曲,用下一个热点下载剩余的乐曲等,能够高效地进行下载。
此外,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300中不存在的音频数据全部下载,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不下载优先度低的乐曲。该情况下,关于直到哪个优先度被设定为下载的对象,可以从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300向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400通知,或者事先设定。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在步骤S107中请求部302在进行音频数据的发送请求时原样附加数据库文件420中存储着的优先度后进行发送,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请求部302基于预先登记了发送的优先度的种类等信息进行变更。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在步骤S107中请求部302在进行音频数据的发送请求时附加优先度的信息后进行发送,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请求部302仅发送ID号(包含在数据库文件中)等能够识别是哪个乐曲的信息,响应部203根据该信息从数据库文件420读出该乐曲的优先度来使用。
(实施方式3)
在本实施方式3中,说明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和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中双向下载音频数据的数据收发系统。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数据收发系统结构的方框图。在该数据收发系统中,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500是在实施方式2的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300的结构基础上,具有送出部501。再有,关于与实施方式2相同的部分,标记相同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此外,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500具有图5中表示的数据库文件320,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具有数据库文件420。
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500的抽出部502比较从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发送的数据库文件420与数据库文件320,抽出记录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中但未记录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500中的有关音频数据的信息、和记录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500中但未记录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中的有关音频数据的信息。
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500的送出部501通过通信部102向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发送由抽出部502抽出的、记录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500中但未记录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中的音频数据。
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500的请求部503通过通信部102向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发送请求发送与记录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中但未记录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500中的有关音频数据的信息相对应的音频数据的发送请求之外,还发送记录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500中但未记录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中的有关音频数据的信息。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3中的执行音频同步功能时的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和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200的工作的流程图。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3中的数据收发系统的工作与实施方式2的数据收发系统的工作的不同点。再有,图8中表示的步骤S101~S106、步骤S108~S210,与实施方式2的情况相同。
在步骤S107’中,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500的请求部503通过通信部102向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发送与记录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中但未记录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500中的有关音频数据的信息相对应的音频数据的发送请求之外,还发送记录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500中但未记录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中的有关音频数据的信息。这样,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就得到是否存在从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500发送的音频数据,以及在存在的情况下得到是什么样的音频数据的信息。例如,在图5中表示的数据库文件320和数据库文件420的情况下,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500中保存着而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中没保存的成为复制对象的音频数据,是数据库文件320中的标题为“4444”的乐曲。这样,请求部503除了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如图6(a)所示的有关音频数据的信息的列表之外,还向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发送与数据库文件320中的标题“4444”的乐曲有关的信息。
在步骤S201中,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500的送出部501通过通信部102向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发送由抽出部502抽出的、记录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500中但未记录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中的音频数据。然后,在步骤S202中,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通过通信单元201接收从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500发送的音频数据。例如,在图5所示的数据库文件320和数据库文件420的情况下,送出部501向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发送数据库文件320中的标题为“4444”的乐曲的音频数据。
如以上所述,通过双向进行音频数据的下载,就能够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500和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的任一个设备中都共有新保存的音频数据。
再有,先进行图8所示的流程图内的用虚线包围的步骤S109和步骤S110中的数据收发,后进行步骤S201和步骤S202中的数据收发,但该时间上的关系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先进行了步骤S201和步骤S202中的数据收发的处理,然后进行步骤S109和步骤S202中的数据收发的处理。或者,也可以分别随时进行数据的收发,也能够时同上不具有先后关系而构筑系统。
(实施方式4)
在本实施方式4中,说明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和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中,在其中一个装置中发生音频数据的删除的情况下的数据收发系统。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涉及的数据收发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在该数据收发系统中,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在实施方式3的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500的结构基础上,还具有删除决定部701。再有,对与实施方式3相同的部分,标记相同的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10是表示在存储部中保存着的数据库文件的一例的模式图,(a)是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的存储部101中、(b)是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的存储部201中保存着的数据库文件的一例。如图10所示,其不同点在于,数据库文件710、610中,在图5中表示的数据库文件320、420的项目基础上,附加了所谓“复制源”和“复制目的地”的项目。该“复制源”是表示保存音频数据时从何处保存的信息,例如,是从“CD”或者“因特网”等。此外,“复制目的地”是表示在复制音频数据时向何处复制的信息,例如,是向“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或者向“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等。
此外,图10所示的数据库文件是从图5所示的数据库文件的状态开始利用音频同步功能完成了音频数据复制的状态的数据库文件。当如各实施方式所示地执行音频同步功能时,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和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分别保持相同的数据库文件和音频数据。
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的删除决定部701,通过确认数据库文件710的项目即“复制源”、“复制目的地”和“优先度”,来决定是向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复制该乐曲,还是从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自身的存储部101删除该乐曲。
下面,说明如上所述地构成的数据收发系统中,从图10所示的状态开始由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进行了音频数据的删除后执行音频同步功能时的工作。在此,假设已删除了优先度为“×”的音频数据、即数据库文件610中的阴影线部分。
基本的工作与实施方式3中的工作相同,依照图8所示的流程图。在本实施方式4的图8中的步骤S106中,对记录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中但未记录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中的音频数据的处理,与实施方式3不同。图11是表示对记录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中但未记录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中的音频数据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删除决定部701确认成为对象的乐曲、即由抽出部502抽出的存在于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的数据库文件710中而不存在于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的数据库文件610中的乐曲在数据库文件710中的复制源和复制目的地(步骤S301)。在此,由于在该复制源和复制目的地没成为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的情况下(步骤S301中的“否”),意味着该乐曲对于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来说是成为新登记的对象的乐曲,因此,将是复制对象的乐曲的内容作为数据库的比较结果(步骤S304),结束处理。之后,在图8的步骤S107’中,与其他信息一起向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发送该乐曲的存在。
另一方面,在复制源或复制目的地成为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的情况下(步骤S301中的“是”),意味着该乐曲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已被删除。于是,删除决定部701确认该乐曲的优先度(步骤S302)。在该优先度比规定的等级高的情况下,例如在“△”以上时,删除决定部701判断为优先度高,在其他情况下判断为优先度低。在此,在判断为优先度高的情况下(步骤S302中的“是”),意味着该乐曲被判断为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中必需。因此,删除决定部701决定原样保持该乐曲(步骤S303),并结束处理。反之,在判断为优先度低的情况下(步骤S302中的“否”),意味着该乐曲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中被删除,并且被判断为对于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来说不需要。因此,删除决定部701删除该乐曲(步骤S305),结束处理。
例如,在图10的情况下,在数据库文件610中被删除的乐曲“444”和“999”,在数据库文件710中复制源都为“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乐曲“4444”的复制目的地为“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由于“444”的优先度是“×”,因此被删除;由于“4444”的优先度是“△”,“999”的优先度是“○”,因此仍原样保持。
这样地,对于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中存在但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中不存在的乐曲,通过用数据库文件710的项目确认“复制源”、“复制目的地”和“优先度”,来决定是向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复制该乐曲,还是从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自身的存储部101删除。这样地,通过利用数据库文件的项目“复制源”、“复制目的地”和“优先度”,也不会错误地删除在家中一般不听、但在车里经常听的乐曲。此外,能够构筑实现如下音频同步功能的数据收发系统,即该音频同步功能不无用地复制在家中不需要的乐曲。
下面,说明从图10所示的状态开始,由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进行了音频数据的删除后,执行音频同步功能时的工作。在此,假设乐曲“777”的音频数据、即数据库文件710中的阴影线部分已被删除。
基本工作与上述的工作相同,依照图8中表示的流程图。在图8中的步骤S106中,对于记录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中但未记录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中的音频数据的处理,与实施方式1~3不同。图12是表示对记录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中但未记录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中的音频数据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删除决定部701确认成为对象的乐曲、即由抽出部502抽出的存在于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的数据库文件610而不存在于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的数据库文件710的乐曲在数据库文件610中的复制源和复制目的地(步骤S401)。在此,由于在该复制源和复制目的地没成为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的情况下(步骤S401中的“否”),意味着该乐曲对于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来说是成为新登记的对象的乐曲,因此,将是复制对象的乐曲的内容作为数据库的比较结果(步骤S402),结束处理。之后,在图8的步骤S107’中,与其他信息一起向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发送该乐曲的存在。
另一方面,在复制源或复制目的地成为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的情况下(步骤S401中的“是”),判断为已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中删除了该乐曲,结束处理。
例如,在图10的情况下,由于在数据库文件710中被删除的乐曲“777”在数据库文件610中的复制目的地成为“车载用记录再现装”,因此,意味着在过去从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复制后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被删除了,因此不成为复制的对象。
这样,对存在于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但不存在于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的乐曲,通过用数据库文件610的项目确认“复制源”、“复制目的地”和“优先度”,来决定是否向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复制该乐曲。这样,通过利用数据库文件的项目“复制源”、“复制目的地”和“优先度”,就能够构筑实现如下音频同步功能的数据收发系统,该音频同步功能防止再次复制一度已被删除的乐曲、即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中判断为不需要的乐曲。
如以上所述,在实现音频同步功能的数据收发系统中,通过利用数据库文件的项目“复制源”、“复制目的地”和“优先度”,就能够符合用户的喜好来决定对仅在一方的记录再现装置存在的乐曲的处理,能够构筑用户使用方便的数据收发系统。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4中,对记录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中但未记录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中的音频数据的处理中,对于被判断为已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被删除了的音频数据,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侧没进行基于优先度进行删除的处理,但不限于此。例如,与对记录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中但未记录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中的音频数据的处理的情况相同地,对于判断为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被删除了的音频数据,也可以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侧进行基于优先度进行删除的处理。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4中,利用了数据库文件的项目“复制源”、“复制目的地”和“优先度”,但也可以不使用“优先度”来构筑系统。在该系统中,也能够防止再次复制一度已被删除的乐曲。
(实施方式5)
在本实施方式5中,说明已在实施方式4中说明的、在一方的装置中有音频数据的删除时的数据收发系统的其他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系统结构与图9所示的结构相同。
图13是表示存储部中保存着的数据库文件的一例的模式图,(a)是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的存储部101中、(b)是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的存储部201中保存着的数据库文件的一例。其不同点在于,图13所示的数据库文件720、620是,在图5所示的数据库文件320、420的项目基础上,附加了所谓“删除”的项目。该“删除”项目为“○”的音频数据意味着已在该设备中被删除了,虽然在数据库文件上存在,实际的音频数据不存在。
图13中表示的数据库文件是从图5所示的数据库文件的状态开始利用音频同步功能完成了音频数据复制的状态的数据库文件。即,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和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分别保持同样的数据库文件和音频数据。
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的删除决定部701通过确认数据库文件720的项目“删除”和“优先度”,来决定是向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复制该乐曲,还是从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自身的存储部101删除。
下面,说明在如上所述构成的数据收发系统中从图13中表示的状态开始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进行了音频数据的删除后,执行音频同步功能时的工作。在此,与实施方式4同样,假设已删除了优先度为“×”的音频数据、即数据库文件610中的阴影线部分,删除后的数据库文件示于图14。如上述的说明,在数据库文件620’中,已删除了音频数据的乐曲从数据库文件中不被删除,而是“删除”项目成为“○”。
基本的工作与实施方式4中的工作相同,依照图8所示的流程图。在本实施方式5中,在图8中的步骤S106中,抽出部502的处理方法不同。图15是本实施方式5中的使用了“删除”项目的抽出部502的数据库比较处理的流程图。
再有,图15所示的工作是在结束了实施方式3中说明的数据库比较处理之后进行的。即,假设关于仅存在于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或者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的某一方中的音频数据,已经由抽出部502抽出。“删除”项目为“○”的乐曲,由于不存在音频数据但存在于数据库文件中,因此,在该数据库比较处理中不成为对象。
详细说明图15的流程图。首先,抽出部502对数据库文件620’的各个乐曲,确认“删除”项目是否为“○”(步骤S501)。最终,抽出部502从数据库文件620’抽出全部的“删除”项目为“○”的乐曲。在“删除”项目不是“○”的情况下(步骤S501中的“否”),意味着音频数据存在于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和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的双方,因此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在“删除”项目是“○”的情况下(步骤S501中的“是”),删除决定部701对成为对象的乐曲、即由抽出部502抽出的“删除”项目为“○”的乐曲,确认数据库文件720中的优先度(步骤S502)。在该优先度比规定的等级大的情况下,例如在“△”以上时,判断为优先度高,否则判断为优先度低。在此,在判断为优先度高的情况下(步骤S502中的“是”),意味着该乐曲被判断为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中必需。因此,删除决定部701决定原样保持该乐曲(步骤S503),结束处理。反之,在判断为优先度低的情况下(步骤S502中的“否”),意味着该乐曲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被删除,并且对于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来说不需要。因此,删除决定部701删除该乐曲(步骤S504),结束处理。
例如,在图14的情况下,由于在数据库文件620’中“删除”项目为“○”的乐曲“444”在数据库文件720中的优先度是“×”,因此,将数据库文件720的“删除”项目置为“○”,该音频数据被删除。由于“4444”和“999”在数据库文件720中的优先度都是“△”以上,因此仍原样保持。
这样,对存在于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中、但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中被删除的乐曲,通过确认“删除”和“优先度”来决定是否从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自身的存储部101删除。通过这样利用数据库文件的项目“删除”和“优先度”,就不会错误地删除在家中一般不听、但在车里经常听的乐曲。此外,能构筑实现如下音频同步功能的数据收发系统,即该音频同步功能不无用地复制在家庭不需要的乐曲。
下面,说明从图13所示的状态开始由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进行了音频数据的删除后,执行了音频同步功能的情况。该情况下,由于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700中不存在音频数据,但数据库文件中留有已删除的乐曲的信息,因此,即使进行数据库比较,也不作为复制对象从抽出部502抽出。此外,如实施方式4中所述,还想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中删除已删除的乐曲等情况下,确认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600中的优先度,决定是否删除。
如以上说明,在实现音频同步功能的数据收发系统中,通过利用数据库文件的项目“删除”和“优先度”,就能够构筑防止再次复制被删除的乐曲,或者在另一方的记录再现装置中反映已删除的信息的用户使用方便的数据收发系统。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5中,利用了数据库文件的项目“删除”和“优先度”,但也可以不使用“优先度”来构筑系统。在该系统中,也能够防止再次复制一度被删除的乐曲。
(实施方式6)
在本实施方式6中,说明在实施方式2说明过的数据收发系统中,考虑了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的存储部的空闲容量的数据收发系统。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涉及的数据收发系统结构的方框图。在该数据收发系统中,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900是,在实施方式2的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400的结构基础上,还具有压缩部902。再有,对于与实施方式2相同的部分,标记相同的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
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800的请求部802在进行与记录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900中但未记录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800中的有关音频数据的信息相对应的音频数据的发送请求时,基于该音频数据的数据量和存储部102的空余容量,决定是否进行音频数据的压缩指示。
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900的响应部901根据音频数据的发送请求中是否包含压缩指示,进行向压缩部902的压缩指示。在向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发送存储部202中保存着的音频数据时,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900的压缩部902压缩音频数据。
本实施方式6中的执行音频同步功能时的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800和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900的工作,基本上与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工作相同,用图3所示的流程图表示。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6中的数据收发系统的工作与实施方式2的数据收发系统的工作的不同点。图17是表示对记录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900中、但未记录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800中的音频数据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再有,设数据库文件中包含着各音频数据的数据量。
在存在由抽出部103抽出的、记录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900中但未记录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800中的有关音频数据的信息的情况下,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800的请求部802确认该音频数据的数据量和存储部102的空余容量(步骤S601)。在此,在复制该音频数据所需的存储部102的空余容量充分的情况下(步骤S601中的“是”),与实施方式2同样地进行音频数据的发送请求(比较结果发送)(步骤S107)。
另一方面,在复制该音频数据所需的存储部102的空余容量不充分的情况下(步骤S601中的“否”),请求部802基于音频数据的复制所需的容量和存储部102的空余容量求出压缩率,决定压缩指示(步骤S602)。然后,请求部802与实施方式2同样地,与音频数据的发送请求(比较结果发送)一起,同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900发送该压缩指示(步骤S107)。
接收了音频数据发送请求的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900的响应部901,确认是否包含着压缩指示。其结果,在包含着压缩指示的情况下,响应部901对压缩部902指示音频数据的压缩。在没包含压缩指示的情况下,对压缩部902指示不压缩音频数据。在指示压缩的情况下,压缩部902压缩音频数据后发送,在指示不压缩的情况下,不压缩音频数据就发送。
这样,通过考虑存储部102的空余容量决定是否进行压缩,并且在进行压缩的情况下决定压缩率是多少,就能够构筑有效利用了存储部102的数据收发系统。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实施方式2说明了复制记录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900中但未记录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800中的音频数据的情况,但不限于此。在如实施方式3所述地双向进行复制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数据库文件的发送时,发送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900的存储部202的空余容量,用压缩部902压缩从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800发送的音频数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压缩部仅表示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900侧,但是,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800侧也可以设置,能构筑同样的系统。该情况下,根据从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800接收到的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中进行压缩,向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800发送压缩指示即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复制的音频数据的数据量和存储部的空余容量来判断是否进行压缩,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用户预先设定压缩率。或者,根据优先度改变该压缩率,例如优先度高的音频数据不压缩,优先度低的音频数据压缩等。此外,删除优先度比规定值低的音频数据,增加空余容量,由此也能够构筑同样的系统。
(实施方式7)
在实施方式1~6中,以音频数据为例说明了数字数据的数据收发系统。在本实施方式7中,说明收发的数字数据包括2种以上的不同内容时的数据收发系统。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涉及的数据收发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在该数据收发系统中,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0成为在实施方式5的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800上连接用户I/F部1001的结构。再有,对于与实施方式5相同的部分,标记相同的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
将在实施方式1~6中称为音频同步功能的功能称为数字内容同步功能,表示除了音频数据以外、还进行图像(动图像)数据、图片(静图像)数据等各种数字内容数据的收发的功能。在此,以收发音频数据和图像数据混合存在的数字数据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在此,图像数据同音频数据相比,其数据大小非常大。
在本实施方式7中,执行数字内容同步功能时的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0和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900的工作与图3所示的流程图基本相同。在本实施方式6中,在图3中的步骤S106中,对记录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0中但未记录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900中的数字内容数据的处理与实施方式5不同。图19是表示对记录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0中、但未记录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900中的数字内容数据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0的抽出部1002与实施方式1~6同样地,抽出记录在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900中、但未记录在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1000中的有关数字内容数据的信息(步骤S701)。然后,抽出部1002确认在抽出的成为复制对象的数字内容数据中是否存在图像数据(步骤S702)。在此,在存在图像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702中的“是”),向用户I/F部1001输出抽出的成为复制对象的数字内容数据的列表。由用户从该列表中选择进行复制的数字内容数据。抽出部1002向请求部802通知与被选择的数字内容数据的信息,与各实施方式同样地进行数字内容数据的发送请求(比较结果发送)(步骤S107)。这样,仅复制被选择的数字内容数据。
另一方面,在不存在图像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702中的“否”),在本实施方式中意味着进行复制的对象仅是音频数据,请求部802与各实施方式同样地进行音频数据的发送请求(比较结果发送)(步骤S107)。
如以上所述,对于数据大小大的图像数据不复制全部数据,而仅复制用户选择的数据,由此能构筑进行有效的数据收发的数据收发系统。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7中,混合存在的数字内容数据是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同样地使用图片数据及其他的数字内容数据。此外,在混合存在的数字内容数据的种类为2种以上的情况下,也能构筑同样的系统。
此外,由用户选择并决定是否复制图像数据,但不限于此。例如,音频数据也可以由用户来选择。此外,也可以根据数据的文件大小和传输路径的状态来决定是否选择。或者,图像数据同音频数据同样地,用实施方式1~6中说明过的方法来决定复制的对象,也能够构筑同样的系统。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以上说明,本发明涉及的数据收发系统能够在两台记录再现装置间简单且高效地进行数字数据的收发,例如,对于进行车载用记录再现装置与家庭用记录再现装置之间的数据的收发十分有用。

Claims (10)

1. 一种数据收发系统,具有进行输入数据的记录和再现的第一记录再现装置和第二记录再现装置,在上述第一记录再现装置与上述第二记录再现装置之间收发数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记录再现装置具有:
第一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数字数据组和第一数据库文件,该第一数据库文件中存放包括表示上述数字数据组的各数字数据从何处复制的复制源信息和表示将上述各数字数据复制到何处的复制目的地信息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
抽出单元,比较从上述第二记录再现装置发送的第二数据库文件与上述第一数据库文件,从上述第一数据库文件抽出与记录在上述第一记录再现装置中但未记录在上述第二记录再现装置中的数字数据相对应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上述第二数据库文件中存放包括表示上述第二记录再现装置存储的数字数据组的各数字数据从何处复制的复制源信息和表示将上述各数字数据复制到何处的复制目的地信息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以及
删除决定单元,基于被存放在上述第一数据库文件中的上述复制源信息和上述复制目的地信息,决定是否从上述第一存储单元删除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和与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相对应的数字数据;
上述第二记录再现装置具有:
第二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数字数据组和第二数据库文件;
发送单元,向上述第一记录再现装置发送上述第二数据库文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收发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与存放在上述第一数据库文件和上述第二数据库文件中的各数字数据有关的信息中还包括表示优先度的信息;
上述删除决定单元还基于该数字数据的上述优先度,决定是否删除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和与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相对应的数字数据。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收发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记录再现装置还具有送出单元,该送出单元向上述第二记录再现装置发送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和与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相对应的数字数据。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收发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送出单元基于存放在上述第一数据库文件中的该数字数据的上述复制源信息和上述复制目的地信息,决定是否向上述第二记录再现装置发送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和与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相对应的数字数据。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收发系统,其特征在于,
与存放在上述第一数据库文件和上述第二数据库文件中的各数字数据有关的信息,包括表示优先度的信息;
上述送出单元基于上述优先度,决定是否向上述第二记录再现装置发送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和与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相对应的数字数据。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收发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记录再现装置和第二记录再现装置搭载在车上。
7. 一种记录再现装置,进行输入数据的记录和再现,并且与其他装置之间收发数据,其特征在于,具有: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数字数据组和第一数据库文件,该第一数据库文件中存放包括表示上述数字数据组的各数字数据从何处复制的复制源信息和表示将上述各数字数据复制到何处的复制目的地信息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
抽出单元,比较第二数据库文件与上述第一数据库文件,从上述第一数据库文件抽出与记录在该记录再现装置中但未记录在上述其他装置中的数字数据相对应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该第二数据库文件中存放包括表示接收的上述其他装置所存储的数字数据组的各数字数据从何处复制的复制源信息、和表示将上述各数字数据复制到何处的复制目的地信息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并且被存储在上述其他装置;
删除决定单元,基于被存储在上述第一数据库文件中的上述复制源信息和上述复制目的地信息,决定是否从上述存储单元删除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和与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相对应的数字数据。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记录再现装置还具有送出单元,该送出单元向上述其他装置发送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和与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相对应的数字数据;
并且,上述送出单元基于被存放在上述第一数据库文件中的上述复制源信息和上述复制目的地信息,决定是否向上述其他装置发送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和与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相对应的数字数据。
9. 一种数据收发方法,是与其他装置之间收发数据、并管理记录着的数据的记录再现装置中的数据收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抽出步骤,比较被存储在上述其他装置中的第二数据库文件与被存储在上述记录再现装置中的第一数据库文件,从上述第一数据库文件抽出与记录在该记录再现装置中但未记录在上述其他装置中的数字数据相对应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其中,上述第二数据库文件中存放包括表示接收的上述其他装置所存储的数字数据组的各数字数据从何处复制的复制源信息、和表示将上述各数字数据复制到何处的复制目的地信息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上述第一数据库文件中存放包括表示该记录再现装置所存储的数字数据组的各数字数据从何处复制的复制源信息和表示将上述各数字数据复制到何处的复制目的地信息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
删除决定步骤,基于被存放在上述第一数据库文件中的上述复制源信息和上述复制目的地信息,决定是否删除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和与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相对应的数字数据。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收发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收发方法还包括发送送出步骤,该发送送出步骤基于被存放在上述第一数据库文件中的上述复制源信息和上述复制目的地信息,决定是否向上述其他装置发送由上述抽出步骤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和与上述抽出的有关数字数据的信息相对应的数字数据。
CNB2004800235266A 2003-08-21 2004-05-12 数据收发系统、数据收发方法和记录再现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295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297362 2003-08-21
JP297362/2003 2003-08-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6219A CN1836219A (zh) 2006-09-20
CN100422957C true CN100422957C (zh) 2008-10-01

Family

ID=34213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2352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2957C (zh) 2003-08-21 2004-05-12 数据收发系统、数据收发方法和记录再现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271599A1 (zh)
EP (1) EP1657643A1 (zh)
JP (1) JP4485472B2 (zh)
CN (1) CN100422957C (zh)
TW (1) TW200509629A (zh)
WO (1) WO20050200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76922B1 (en) 2004-06-30 2014-03-18 Google Inc. Automatic proxy setting modification
US7437364B1 (en) * 2004-06-30 2008-10-14 Goog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accessing a document efficiently through multi-tier web caching
JP4508028B2 (ja) * 2005-08-01 2010-07-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8694684B2 (en) * 2006-08-21 2014-04-08 Citrix System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symmetric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 compression
US8812651B1 (en) 2007-02-15 2014-08-19 Goog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lient cache awareness
JP5029113B2 (ja) * 2007-04-13 2012-09-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バックアップシステム、バックアップ装置、バックアップ要求装置及びバックアップ方法
EP2347383A4 (en) * 2008-10-14 2012-10-03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AGGREGATING MEDIA CONTENT FROM SEVERAL CLIENTS TO A SERVER
GB2503655A (en) * 2012-06-28 2014-01-08 Ibm Secure storage and deletion of objects
TWI514811B (zh) * 2013-11-28 2015-12-21 Synology Inc 網路系統的操作方法
WO2015178644A1 (en) * 2014-05-19 2015-11-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nverting apparatus, contents converting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23256B1 (en) * 1997-07-22 2001-04-24 Hewlett-Packard Company Computer cache memory with classes and dynamic selection of replacement algorithms
WO2002031696A1 (en) * 2000-10-09 2002-04-18 Maximum Availabilit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processing
JP2002244906A (ja) * 2001-02-13 2002-08-30 Information & Mathematical Science Laboratory Inc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情報共有方法
CN1409235A (zh) * 2001-08-13 2003-04-0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设备的主动资料复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78389A (en) * 1996-05-23 1998-07-07 Electronic Data System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ynchronizing computer file directories
JP4215334B2 (ja) * 1998-03-03 2009-01-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
US6339786B1 (en) * 1998-03-03 2002-01-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Terminal device
US6625622B1 (en) * 1999-05-14 2003-09-23 Eisenworld,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fering information between platforms
JP4242553B2 (ja) * 2000-12-28 2009-03-25 ヤマハ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オーディオ信号録音装置
WO2003021449A1 (en) * 2001-08-29 2003-03-13 Ramzi Nassar Armored data services
US6948163B2 (en) * 2002-01-29 2005-09-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mote electronic file builder
US7143114B2 (en) * 2002-04-18 2006-11-2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utomatic renaming of files during file management
US7051053B2 (en) * 2002-09-30 2006-05-23 Dinesh Sinha Method of lazily replicating files and monitoring log in backup file system
US7136885B2 (en) * 2002-12-20 2006-11-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ree space managemen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23256B1 (en) * 1997-07-22 2001-04-24 Hewlett-Packard Company Computer cache memory with classes and dynamic selection of replacement algorithms
WO2002031696A1 (en) * 2000-10-09 2002-04-18 Maximum Availabilit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processing
JP2002244906A (ja) * 2001-02-13 2002-08-30 Information & Mathematical Science Laboratory Inc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情報共有方法
CN1409235A (zh) * 2001-08-13 2003-04-0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设备的主动资料复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6219A (zh) 2006-09-20
TW200509629A (en) 2005-03-01
JP4485472B2 (ja) 2010-06-23
JPWO2005020076A1 (ja) 2006-10-19
US20060271599A1 (en) 2006-11-30
WO2005020076A1 (ja) 2005-03-03
EP1657643A1 (en) 2006-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30176C (zh) 多种同步源的交叉混合
JP3750504B2 (ja) データ更新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EP1938192B1 (en) Peer-to-peer distributed backup system for mobile devices
CN102857511B (zh) 用于便携式媒体设备的远程内容更新
CN101068420B (zh) 移动通信终端及控制其的方法
US8990299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control program
EP1331569A1 (en) Entertainment system for controlling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CN100422957C (zh) 数据收发系统、数据收发方法和记录再现装置
CN101238519B (zh) 更新具有媒体文件的便携式通信装置
US20030097379A1 (en) Remote-directed management of media content
EP1931112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download method, download interruption method, download resuming method, and program
JP2002055864A5 (zh)
CN103200216A (zh) 基于网络性能管理从基于网络的数字数据储存库的下载
EP1146674A3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producing audio dat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roducing audio data to be used in a vehicl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storing a computer program
US7395054B2 (en) Content distributing method
JP2001117800A (ja) 共用機器と1つ以上の端末機器のデ−タ同期システムおよび共用機器および端末機器
CN101426023A (zh) 用于促进基于位置的分布式待执行列表的方法和装置
JP5121231B2 (ja) データ処理装置
US20070033192A1 (en) Attribute information acquiring method
EP1168762A2 (en) Information providing system
EP1926101A1 (en) Media server device, media server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CA246107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data items
US7000104B2 (en) Terminal device for authorizing use of content distributed through a network
US20080098034A1 (en) Method Of Updating Content Of A Portable Device
JP2003296487A (ja) 価値情報交換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