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21825C - 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张力弯辊力综合优化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张力弯辊力综合优化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21825C
CN100421825C CNB2005100292034A CN200510029203A CN100421825C CN 100421825 C CN100421825 C CN 100421825C CN B2005100292034 A CNB2005100292034 A CN B2005100292034A CN 200510029203 A CN200510029203 A CN 200510029203A CN 100421825 C CN100421825 C CN 10042182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nsion
elongation
mrow
rolling
fo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2920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23391A (zh
Inventor
顾廷权
白振华
陈培林
连家创
李红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Yansh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Yan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Yansh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51002920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21825C/zh
Publication of CN1923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33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182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1825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张力弯辊力综合优化控制方法,它是在延伸率控制系统中,延伸率控制闭环的内环是轧制压力闭环和张力闭环,根据张力、轧制压力调节顺序的不同,可以形成先调节张力后调节轧制力控制延伸率方法或先调节轧制压力后调节张力控制延伸率方法,对延伸率和板形进行控制。所述先调节张力后调节轧制力的方法,是优先通过调节张力控制延伸率,当实际张力超出限定范围时,保持张力恒定,再通过调节轧制力控制延伸率;所述先调节轧制压力后调节张力的方法,是优先通过调节轧制力控制延伸率,当实际轧制力超出限定范围时,保持轧制力恒定,再通过调节张力控制延伸率。本发明可同时保证平整机延伸率精度和板形质量。

Description

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张力弯辊力综合优化控制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整机延伸率和板形综合优化控制方法。
(二)背景技术
现有的平整机一般都有延伸率和轧制压力两种控制模式(即恒延伸率控制模式和恒轧制压力控制模式)。
(1)恒延伸率控制模式。当延伸率实际值与设定值偏差超过一定范围时(延伸率允许偏差值),根据延伸率偏差值确定轧制压力或张力的调整量,通过调整轧制压力或张力,直到延伸率偏差值回到允许的范围之内为止。调整轧制压力减小延伸率偏差的方法即为通常所说的轧制压力方式控制延伸率,调整张力减小延伸率偏差的方法即为通常所说的张力方式控制延伸率。在一些平整机中只有轧制压力方式,如某钢厂1550冷轧退火机组平整机。在另外一些平整机中,同时具有轧制压力和张力两种方式,如某钢厂2030冷轧罩式退火机组后面的平整机组。两种方式的选择准则是:对于厚度超过某一定值的带钢选择轧制压力方式,对于厚度小于某一定值的带钢选择张力方式。为了确定消除某一延伸率偏差所对应的轧制压力或张力的调整量,除了该延伸率偏差之外,还需要有轧制压力对延伸率效率系数,即消除单位延伸率偏差所需要的轧制压力;张力对延伸率效率系数,即消除单位延伸率偏差所需要的张力。两个系数通常以经验表格或经验曲线方式给出,由于准确性一般不高,影响到延伸率控制效果。选择轧制压力方式时往往轧制力波动较大,影响平整出口板形质量;选择张力方式时,由于平整机前后张力的允许调整范围有限,往往出现延伸率超差现象。在调整轧制压力时,由于不对弯辊力进行跟随调整,出口板形质量受到了影响。
(2)恒轧制压力控制模式,即是延伸率开环控制方式,不管延伸率偏差是多少,都不采取调整轧制压力或延伸率方式控制偏差,始终保持轧制压力和张力恒定。该模式虽然有利于板形控制,但延伸率控制精度比较差。
现有的平整机延伸率一般是通过检测出口速度v1和入口速度v0来检测延伸率ε,从而实现延伸率的闭环控制。但延伸率闭环只能保证延伸率ε不变,而此时如果来料厚度H和出口厚度h同时发生变化,即带钢入口厚度从H改变为H′,出口厚度从h改变为h′,但仍保持延伸率恒定, ϵ = H h = H ′ h ′ , 如图1所示,轧制力将会发生变化,即从P改变为P′,并且P>P′,而弯辊又没有及时的跟随调节,因此相应的会造成板形的变化。实际上,即使H、h都不变,由于摩擦系数μ、变形抗力σs、后张力T0、前张力T1等参数发生变化,也会使轧制力P发生变化,对板形也会产生影响。同理,如果只采用恒轧制压力控制,延伸率要产生波动,不可能恒定。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张力弯辊力综合优化控制方法,该综合优化控制方法可同时保证平整机延伸率精度和板形质量。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张力弯辊力综合优化控制方法,同时保证带钢平整延伸率和板形,其特征是:
(1)根据带钢的厚度确定平整机延伸率的控制方式,综合发挥轧制力和张力对延伸率的调节作用,减小轧制力的波动,降低延伸率控制对带钢板形的不良影响:当带钢为厚度h<0.5mm的薄带钢时,优先选择先调节张力后调节轧制力方式控制延伸率;当带钢为厚度范围0.5mm≤h≤1.0mm的一般厚度带钢时,选择先调节轧制压力后调节张力方式控制延伸率,或者选择先调节张力后调节轧制力方式控制延伸率;当带钢为厚度h>1.0mm的厚带钢时,优先选择先调节轧制压力后调节张力方式控制延伸率;
(2)当轧制力发生调节变化时,对弯辊力进行自动跟随调节,降低轧制力调节变化对带钢板形的不良影响;
所述的控制方法由过程控制计算机和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平整机实施,其实现过程是:
A.向计算机输入带钢的钢种、厚度h和宽度b、延伸率给定值εsv、延伸率允许控制偏差Δε0、平整机设备能提供的最大张力Ts、最大轧制压力Ps、最大弯辊力Ss,选取前后张力的设定值Tsv和平整机设备参数;
B、根据所述的平整机延伸率控制方式确定控制方法,过程计算机自动确定或人工确定延伸率控制方式,经过程计算机内模型计算得到平整机设定值:轧制压力设定值Psv、弯辊力设定值Ssv、轧制压力对延伸率传递系数k、张力对延伸率传递系数kσε、弯辊力对轧制压力传递系数ksp,计算得到给定的上限张力Tmax、给定的下限张力Tmin、给定的上限轧制压力Pmax、给定的上限弯辊力Smax,发送给PLC作为平整机的控制参数;
C、在PLC延伸率控制系统中,延伸率控制闭环的内环是轧制压力闭环和张力闭环,根据过程计算机发送的延伸率控制方式,确定张力、轧制压力调节顺序:先调节张力后调节轧制力控制延伸率,或先调节轧制压力后调节张力控制延伸率,当轧制力发生调节变化时,对弯辊力进行自动跟随调节,实现对延伸率和板形的综合优化控制。
上述的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张力弯辊力综合优化控制方法,所述先调节张力后调节轧制力控制延伸率方式,是优先通过调节张力控制延伸率,当实际张力超出限定范围时,保持张力恒定,再通过调节轧制力控制延伸率,当调节轧制力时,对弯辊力进行相应的跟随调节。
上述的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张力弯辊力综合优化控制方法,所述先调节轧制压力后调节张力控制延伸率方式,是优先通过调节轧制力控制延伸率,当实际轧制力或弯辊力超出限定范围时,保持轧制力恒定,再通过调节张力控制延伸率,当调节轧制力时,对弯辊力进行相应的跟随调节。
本发明采用延伸率和轧制力/张力两个闭环,轧制力/张力作为内闭环,延伸率作为外闭环。考虑到平整延伸率的主要作用是消除带钢屈服平台和改善板形,有一定的精度即可,一般情况下不一定要达到很高的精度。因此,当延伸率设定值与实际反馈值的偏差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时,不对延伸率进行控制;当该偏差超出范围时,首先保持轧制压力恒定,通过补偿张力设定值进行调节,使延伸率回到要求的控制精度范围内,参见图2。若张力超过给定的上限值或低于给定的下限值时,再补偿轧制力设定值,减小甚至消除延伸率偏差,同时弯辊力跟随轧制压力的变化自动调整,以补偿轧制力调整对平整出口板形的影响,参见如图3。若轧制力调整过程中又出现轧制力或弯辊力超过给定上限值的情况时,说明该钢种规格带钢的初始延伸率设定值偏大,采用延伸率开环控制、保持张力和轧制压力恒定,或者采用减小延伸率设定值的办法使偏差值回到要求的控制精度范围内。
通过综合发挥张力和轧制压力对延伸率的控制作用,可同时保证平整机延伸率精度和板形质量。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单独的进行恒延伸率控制、或进行恒轧制压力控制的弊端,兼顾带钢板形和机械性能(延伸率控制精度)两方面的要求,对延伸率允许偏差值进行合理取值,一般情况下可以取延伸率目标控制精度的1/3左右。对于板形要求较高的带钢,延伸率允许偏差值的取值可以适当大一些,进行准恒轧制压力控制,当取很大的值时,类似传统意义的恒轧制压力控制模式。对于机械性能要求较高的带钢,延伸率允许偏差值的取值适当小一些,进行准恒延伸率控制,当取值很小时,类似传统意义的恒延伸率控制。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延伸率相同时轧制力变化示意图;
图2为延伸率、轧制力控制示意图;
图3为延伸率、轧制力、弯辊力控制示意图;
图4为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弯辊力和张力在线综合控制系统框图;
图5为先调节张力后调节轧制力的延伸率控制过程流程图;
图6为先调节轧制力后调节张力的延伸率控制过程流程图;
图7为一种轧制压力计算流程图;
图8为一种最佳弯辊力计算流程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张力弯辊力综合优化控制方法,由过程控制计算机和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平整机实施,包括:
A.向计算机输入带钢的钢种、厚度h和宽度b、延伸率给定值εsv、延伸率允许控制偏差Δε0、平整机设备能提供的最大张力Ts、最大轧制压力Ps、最大弯辊力Ss,选取前后张力的设定值Tsv和平整机设备参数;
B、根据所述的平整机延伸率控制方式确定控制方法,过程计算机自动确定或人工确定延伸率控制方式,经过程计算机内模型计算得到平整机设定值:轧制压力设定值Psv、弯辊力设定值Ssv、轧制压力对延伸率传递系数k、张力对延伸率传递系数kσs、弯辊力对轧制压力传递系数ksp,计算得到给定的上限张力Tmax、给定的下限张力Tmin、给定的上限轧制压力Pmax、给定的上限弯辊力Smax,发送给PLC作为平整机的控制参数;
C、在PLC的延伸率控制系统中,延伸率控制闭环的内环是轧制压力闭环和张力闭环,根据过程计算机发送的延伸率控制方式,确定张力、轧制压力调节顺序:先调节张力后调节轧制力控制延伸率,或先调节轧制压力后调节张力控制延伸率,当轧制力发生调节变化时,对弯辊力进行自动跟随调节,实现对延伸率和板形的综合优化控制。
参见图4,图4表示的是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弯辊力和张力在线综合控制系统框图。
参见图5,先调节张力后调节轧制力控制延伸率的控制过程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适用于各规格带钢的冷轧平整过程,尤其适用于较薄(如厚带<0.5mm)的带钢。该方法是优先通过调节张力控制延伸率,当实际张力超出限定范围时,保持张力恒定,再通过调节轧制力控制延伸率,其控制原理和控制流程如下(设当前控制周期为第n控制周期):
(1)如果延伸率设定值ε0与实际反馈值ε的偏差|Δε|=|ε0-ε|<Δε0(式中Δε0为设定的延伸率允许偏差),延伸率闭环不投入工作,即保持轧制压力、张力恒定,当前控制周期结束,进入第n+1控制周期。
(2)如果|Δε|≥Δε0,延伸率闭环投入工作。首先对当前控制周期的出口张力实际值T1是否超限进行检查,分两种情况:
(I)若当前控制周期的出口张力实际值T1小于等于上限张力Tmax、或者T1大于给定的下限张力Tmin,分别在入口张力给定值T00、出口张力给定值T10上叠加第n控制周期张力补偿量ΔTn(ΔTn=ΔTn-1+Δε·kσε),或者只在入口张力给定值T00上叠加张力补偿量ΔTn,对张力进行前馈补偿控制。当前控制周期结束,进入第n+1控制周期。
(II)若当前控制周期的出口张力实际值T1大于等于上限张力Tmax并且Δε·kσε>0、或者T1小于给定的下限张力Tmin并且Δε·kσε<0,保持张力恒定,不对张力进行前馈补偿控制。接下来对当前控制周期的轧制压力实际值P和弯辊力实际值S是否超限进行检查,又分两种情况:(a)如果轧制力实际值P小于给定上限轧制压力Pmax、并且弯辊力实际值S小于给定上限弯辊力Smax,在轧制力闭环的给定值P0上叠加第n控制周期轧制压力补偿量ΔPn(ΔPn=ΔPn-1+Δε·kσε),对轧制力进行前馈补偿控制,同时也在弯辊力闭环给定值S0上叠加第n控制周期弯辊力补偿量ΔS(ΔSn=ΔSn-1+ΔP·ksp),使弯辊力跟随轧制力变化自动调节。当前控制周期结束,进入第n+1控制周期。(b)若轧制力实际值P大于等于Pmax、或者弯辊力实际值S大于等于Smax,并且Δε·k>0时,延伸率闭环控制不投入工作,保持张力、轧制力恒定,当前控制周期结束,直接进入第n+1控制周期;或者将延伸率设定值ε0减去Δε,后进入第n+1控制周期。
参见图6,类似地,还可以采用先调节轧制力后调节张力控制延伸率的控制过程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适用于各规格带钢的冷轧平整过程,尤其适用于较厚(如厚带>1.0mm)的带钢。该方法是优先通过调节轧制力控制延伸率,当实际轧制力或弯辊力超出限定范围时,保持轧制力恒定,再通过调节张力控制延伸率,其控制原理和控制流程如下(设当前控制周期为第n控制周期):
(1)如果延伸率设定值ε0与实际反馈值ε的偏差|Δε|=|ε0-ε|<Δε0(式中Δε0为设定的延伸率允许偏差),延伸率闭环不投入工作,即保持轧制压力、张力恒定,当前控制周期结束,进入第n+1控制周期。
(2)如果|Δε|≥Δε0,延伸率闭环投入工作。首先对当前控制周期的轧制压力实际值P和弯辊力实际值S是否超限进行检查,分两种情况:
(I)若轧制力实际值P小于给定上限轧制压力Pmax、并且弯辊力实际值S小于给定上限弯辊力Smax,在轧制力闭环的给定值P0上叠加第n控制周期轧制压力补偿量ΔPn(ΔPn=ΔPn-1+Δε·k),对轧制力进行前馈补偿控制,同时也在弯辊力闭环给定值S0上叠加第n控制周期弯辊力补偿量ΔS(ΔSn=ΔSn-1+ΔP·ksp),使弯辊力跟随轧制力变化自动调节。当前控制周期结束,进入第n+1控制周期。
(II)若轧制力实际值P大于等于Pmax、或者弯辊力实际值S大于等于Smax,并且Δε·k>0时,保持轧制压力恒定,不对轧制压力进行前馈补偿控制。接下来对当前控制周期的出口张力实际值是否超限进行检查,又分两种情况:(a)若当前控制周期的出口张力实际值T1小于等于上限张力Tmax、或者T1大于给定的下限张力Tmin,分别在入口张力给定值T00、出口张力给定值T10上叠加第n控制周期张力补偿量ΔTn(ΔTn=ΔTn-1+Δε·kσε),或者只在入口张力给定值T00上叠加张力补偿量ΔTn,对张力进行前馈补偿控制。当前控制周期结束,进入第n+1控制周期。(b)若当前控制周期的出口张力实际值T1大于等于上限张力Tmax并且Δε·kσε>0、或者T1小于给定的下限张力Tmin并且Δε·kσε<0,保持张力、轧制力恒定,当前控制周期结束,直接进入第n+1控制周期;或者将延伸率设定值ε0减去Δε,后进入第n+1控制周期。
图5和图6中Tmax、Tmin、Pmax、Smax的取值方法如下:
Tmax=Min〔(0.25~0.4)σshb,αTTs〕         (1)
Tmin=0.1σshb
式中σs-带钢的屈服强度
    h-带钢厚度
    b-带钢宽度
    αT-安全系数,取αT≤1.0
    Ts--平整机张力系统能够提供的最大张力
Pmax=αPPs    (2)
式中αP-安全系数,取αP≤1.0
    Ps--平整机压下系统能够提供的最大轧制力
Smax=αsSs    (3)
式中αs-安全系数,取αs≤1.0
    Ss--平整机弯辊系统能够提供的最大弯辊力
在上述控制方法中轧制力对延伸率的传递函数k可以通过轧制力计算程序按下式计算:
k pϵ = ΔP Δϵ = P ( ϵ + Δϵ ) - P ( ϵ ) Δϵ - - - ( 4 )
式中P(ε),P(ε+Δε)——按轧制力计算模型在延伸率为ε、ε+Δε的轧制力预报值。
同时,弯辊力跟随轧制力变化的修改值可以按下式计算:
Δ(2S1)=kSPΔP    (5)
式中S1-延伸率为ε时最佳弯辊力的设定值
K SP = Δ ( 2 S 1 ) ΔP ——弯辊力对轧制力的传递函数,通过轧制力模型
和最佳弯辊力模型在线计算得到。
张力对延伸率的传递函数为:
k σϵ = Δ σ 1 Δϵ = Δ σ 0 Δϵ = - ∂ P ∂ ϵ / ( ∂ P ∂ σ 1 + ∂ P ∂ σ 0 ) - - - ( 6 )
其中, k pϵ = ∂ P ∂ ϵ 按(4)式计算,
Figure C20051002920300145
也按相同方法由轧制力模型计算得到。
图7列出了一种轧制压力P计算流程图,该流程的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可以参阅文献连家创发表于《重型机械》杂志1979年第2、3期的“冷轧薄板轧制压力和极限最小厚度的计算”一文。目前常见的总轧制压力计算方法比较多,具体优化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它的计算方法。图8列出一种最佳弯辊力S的计算流程图,该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可以参阅兵器工业出版社1995出版连家创、刘宏民著《板厚板形控制》一书,目前常见的最佳弯辊力和前张应力分布计算方法比较多,具体优化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它的计算方法。图7、图8中符号的含义如下:
h0-带钢入口厚度
b-带钢宽度
ε-平整延伸率
h-带材出口厚度,h=h0(1-ε)
v-平整速度
σs-带钢变形抗力
σ1-平均出口张应力,σ1=T1/(bh)
σ0-平均入口张应力,σ0=T0/(bh0)
E-带钢弹性模量
E0-轧辊弹性模量
v-带钢泊松比
v0-轧辊泊松比
R-工作辊半径
μ-变形区摩擦系数
l-塑性变形区长度
l0-塑性变形区长度迭代初始值, l 0 = R ( h 0 - h )
Δx0-出口弹性变形区长度
Δx1-入口弹性变形区长度
P1-出口弹性变形区与塑性区交界处单位压力
p0-入口弹性变形区与塑性区交界处单位压力
pm-塑性变形区平均单位压力
P-总轧制压力
ΔDwi、ΔDbi-工作辊及支承辊凸度分布值
Li、Hi-来料单位长度、厚度横向分布值
i-分割模型中的段号
Δ、Δ0-迭代收敛控制参数,一般情况下取值小于10-3
实施例1
钢种牌号DC51,厚度h=0.2mm,宽度b=1000mm,延伸率给定值εsv=0.8%,延伸率允许控制偏差±0.2%,平整机张力系统能够提供的最大张力Ts=90KN,平整机压下系统能够提供的最大轧制压力Ps=4000KN,平整机弯辊系统能够提供的最大弯辊力Ss=200KN,取前后张力的设定值Rsv=61KN,延伸率允许偏差Δε0=0.2%÷3=0.067%。
将上述参数分别输入过程计算机的轧制压力模型、最佳弯辊力模型等相关模型,通过计算得到轧制压力设定值Psv=1710KN,弯辊力设定值Ssv=101KN,轧制压力对延伸率传递系数k=61502KN,张力对延伸率传递系数kσε=12.8KN/mm2,弯辊力对轧制压力传递系数ksp=0.07。根据式(1)、(2)、(3),得到张力实际值的给定上限值Tmax=0.8Ts=0.8×90.0=72.0KN,轧制压力实际值的给定上限值Pmax=0.5Ps=0.5×4000.0=2000.0KN,弯辊力实际值的给定上限值Smax=0.8Ss=0.8×200.0=160.0KN。
根据图5的先调张力后调轧制压力控制延伸率流程图,某一控制周期内的控制过程如下:
若在某一延伸率控制周期内延伸率测量值为0.83%,延伸率设定值与测量值的偏差Δε=0.8%-0.83%=-0.03%,由于|-0.03%|<Δε0(=0.067%),故张力、轧制压力内环不作给定值调整,保持张力、轧制压力恒定,至此本控制周期结束,进入下一控制周期。
若在某一延伸率控制周期内延伸率测量值为0.71%,延伸率设定值与测量值的偏差Δε=0.8%-0.71%=0.09%,由于该偏差|0.09%|大于延伸率偏差给定值Δε0(=0.067%),将可能需要对张力控制环或轧制压力控制环的给定值进行调整,其中ΔT=kσε Δεbh=12.8×0.09%×1000×1.2=13.8KN、ΔP=kΔε=61502×0.09%=55.4KN、ΔS=kspΔP=0.07×55.4KN=3.9KN。设当前控制周期出口张力实际值T1=67.0KN、轧制压力实际值P=1780.0KN、弯辊力实际值S=99.0KN,前一控制周期出口张力补偿量ΔTn-1=3.9KN、轧制压力补偿量ΔPn-1=55.4KN、弯辊力补偿量ΔSn-1=3.9KN。由于当前控制周期出口张力实际值T1=64.0KN<Tmax=72.0KN,没有超过设定的张力上限值,那么当前控制周期张力控制内环按新的给定值Tsv+ΔTn-1+ΔT=61.0+3.9+13.8=78.7KN进行控制,至此本控制周期结束,进入下一控制周期。
若在某一延伸率控制周期内延伸率测量值为0.7%,延伸率设定值与测量值的偏差Δε=0.8%-0.71%=0.1%,由于该偏差|0.1%|大于延伸率偏差给定值Δε0(=0.067%),将可能需要对张力控制环或轧制压力控制环的给定值分别进行调整,其中ΔT=kσεΔεbh=12.8×0.1%×1000×1.2=15.4KN、ΔP=kΔε=61502×0.1%=61.5KN、ΔS=kspΔP=0.07×61.5KN=4.3KN。设当前控制周期出口张力实际值T1=73.1KN、轧制压力实际值P=1750.0KN、弯辊力实际值S=100.2KN,前一控制周期出口张力补偿量ΔTn-1=13.9KN、轧制压力补偿量ΔPn-1=36.4KN、弯辊力补偿量ΔSn-1=4.5KN。由于当前控制周期出口张力实际值T1=73.1KN>Tmax=72.0KN,超过了设定的张力上限值,并且kσεΔε>0,那么当前控制周期不对张力控制内环的给定值进行补偿,对轧制压力进行补偿控制。故当前控制周期轧制压力内环给定值按Psv+ΔPn-1+ΔP=1710.0+36.4+61.5=1807.9KN进行控制,相应地弯辊力控制环给定值按Ssv+ΔSn-1+ΔS=101.0+4.5+4.3=109.8KN进行控制。至此本控制周期结束,进入下一控制周期。
实施例2
钢种牌号DC51,厚度h=1.2mm,宽度b=1000mm,延伸率给定值εsv=0.8%,延伸率允许控制偏差±0.2%,平整机张力系统能够提供的最大张力Ts=90KN,平整机压下系统能够提供的最大轧制压力Ps=4000KN,平整机弯辊系统能够提供的最大弯辊力Ss=200KN,取前后张力的设定值Tsv=21KN,延伸率允许偏差Δε0=0.2%÷3=0.067%。
将上述参数分别输入过程计算机的轧制压力模型、最佳弯辊力模型等相关模型,通过计算得到轧制压力设定值Psv=2827KN,弯辊力设定值Ssv=156KN,轧制压力对延伸率传递系数k=87833KN,张力对延伸率传递系数kσε=4.4KN/mm2,弯辊力对轧制压力传递系数ksp=0.12。根据式(1)、(2)、(3),得到张力实际值的给定上限值Tmax=0.8Ts=0.8×90.0=72.0KN,轧制压力实际值的给定上限值Pmax=0.5Ps=0.5×4000.0=3200.0KN,弯辊力实际值的给定上限值Smax=0.8Ss=0.8×200.0=160.0KN。
根据图6的先调轧制压力后调张力控制延伸率流程图,某一控制周期内的控制过程如下:
若在某一延伸率控制周期内延伸率测量值为0.84%,延伸率设定值与测量值的偏差Δε=0.8%-0.84%=-0.04%,由于|-0.04%|<Δε0(=0.067%),故张力内环不作给定值调整,保持张力恒定,至此本控制周期结束,进入下一控制周期。
若在某一延伸率控制周期内延伸率测量值为0.7%,延伸率设定值与测量值的偏差Δε=0.8%-0.7%=0.1%,由于该偏差|0.1%|大于延伸率偏差给定值Δε0(=0.067%),将需要对轧制压力内环或张力控制环的给定值进行调整,其中ΔT=kσεΔεbh=4.4×0.1%×0.2×1000=0.88KN、ΔP=kΔε=87833×0.1%=87.8KN、ΔS=kspΔP=0.12×87.8KN=10.5KN。设当前控制周期轧制压力实际值P=2880.0KN、弯辊力实际值S=161.0KN、出口张力实际值S=21.3KN,前一控制周期出口张力补偿量ΔTn-1=0KN、轧制压力补偿量ΔPn-1=42.1KN、弯辊力补偿量ΔSn-1=5.1KN。由于当前控制周期轧制压力实际值P=2880.0KN<Pmax=3200.0KN,没有超过设定的轧制压力上限值,那么当前控制周期轧制压力控制内环按新的给定值Psv+Pn-1+ΔP=2827.0+42.1+87.8=2956.9KN进行控制,相应地弯辊力控制环给定值按Ssv+ΔSn-1+ΔS=156.0+5.1+10.5=171.6KN进行控制。至此本控制周期结束,进入下一控制周期。
若在某一延伸率控制周期内延伸率测量值为0.72%,延伸率设定值与测量值的偏差Δε=0.8%-0.72%=0.08%,由于该偏差|0.08%|大于延伸率偏差给定值Δε0(=0.067%),将可能需要对张力控制环或轧制压力控制环的给定值分别进行调整,其中ΔT=kσεΔεbh=4.4×0.08%×0.2×1000=0.7KN、ΔP=kΔε=87833×0.08%=70.3KN、ΔS=kspΔP=0.12×70.3KN=8.4KN。设当前控制周期出口张力实际值T1=21.7KN、轧制压力实际值P=3217.0KN、弯辊力实际值S=193.2KN,前一控制周期出口张力补偿量ΔTn-1=0KN、轧制压力补偿量ΔPn-1=338.7KN、弯辊力补偿量ΔSn-1=43.1KN。由于当前控制周期轧制压力实际值P=3217.0KN>Pmax=3200.0KN,超过了设定的轧制压力上限值,并且kΔε>0,那么当前控制周期不对轧制压力控制内环的给定值进行补偿,对张力进行补偿控制。故当前控制周期张力控制内环按新的给定值Tsv+ΔTn-1+ΔT=21.0+0+0.7=21.7KN进行控制。至此本控制周期结束,进入下一控制周期。

Claims (5)

1. 一种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张力弯辊力综合优化控制方法,同时保证带钢平整延伸率和板形,其特征是:
(1)根据带钢的厚度确定平整机延伸率的控制方式,综合发挥轧制力和张力对延伸率的调节作用,减小轧制力的波动,降低延伸率控制对带钢板形的不良影响:当带钢为厚度h<0.5mm的薄带钢时,选择先调节张力后调节轧制力方式控制延伸率;当带钢为厚度范围0.5mm≤h≤1.0mm的一般厚度带钢时,选择先调节轧制压力后调节张力方式控制延伸率,或者选择先调节张力后调节轧制力方式控制延伸率;当带钢为厚度h>1.0mm的厚带钢时,选择先调节轧制压力后调节张力方式控制延伸率;
(2)当轧制力发生调节变化时,对弯辊力进行自动跟随调节,降低轧制力调节变化对带钢板形的不良影响;
所述的控制方法由过程控制计算机和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平整机实施,其实现过程是:
A.向计算机输入带钢的钢种、厚度h和宽度b、延伸率给定值εsv、延伸率允许控制偏差Δε0、平整机设备能提供的最大张力Ts、最大轧制压力Ps、最大弯辊力Ss,选取前后张力的设定值Tsv和平整机设备参数;
B、根据所述的平整机延伸率控制方式确定控制方法,过程计算机自动确定或人工确定延伸率控制方式,经过程计算机内模型计算得到平整机设定值:轧制压力设定值Psv、弯辊力设定值Ssv、轧制压力对延伸率传递系数k、张力对延伸率传递系数kσε、弯辊力对轧制压力传递系数ksp,计算得到给定的上限张力Tmax、给定的下限张力Tmin、给定的上限轧制压力Pmax、给定的上限弯辊力Smax,发送给PLC作为平整机的控制参数;
C、在PLC延伸率控制系统中,延伸率控制闭环的内环是轧制压力闭环和张力闭环,根据过程计算机发送的延伸率控制方式,确定张力、轧制压力调节顺序:先调节张力后调节轧制力控制延伸率,或先调节轧制压力后调节张力控制延伸率,实现对延伸率和板形的综合优化控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张力弯辊力综合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先调节张力后调节轧制力控制延伸率方式,是通过调节张力控制延伸率,当实际张力超出限定范围时,保持张力恒定,再通过调节轧制力控制延伸率,其控制流程是:设当前控制周期为第n控制周期,
(1)如果延伸率设定值ε0与实际反馈值ε的偏差|Δε|=|ε0-ε|<Δε0,式中Δε0为设定的延伸率允许偏差,保持轧制压力、张力恒定,当前控制周期结束,进入第n+1控制周期;
(2)如果|Δε|≥Δε0,延伸率闭环投入工作,首先对当前控制周期的出口张力实际值T1是否超限进行检查,分两种情况:
(I)若当前控制周期的出口张力实际值T1小于等于上限张力Tmax、或者T1大于给定的下限张力Tmin,分别在入口张力给定值T00、出口张力给定值T10上叠加第n控制周期张力补偿量ΔTn,所述ΔTn=ΔTn-1+Δε·kσε,或者只在入口张力给定值T00上叠加张力补偿量ΔTn,对张力进行前馈补偿控制;当前控制周期结束,进入第n+1控制周期;
(II)若当前控制周期的出口张力实际值T1大于等于上限张力Tmax,并且Δε·kσε>0、或者T1小于给定的下限张力Tmin,并且Δε·kσε<0,保持张力恒定,不对张力进行前馈补偿控制;接下来对当前控制周期的轧制压力实际值和弯辊力实际值是否超限进行检查,又分两种情况:
(a)如果轧制力实际值P小于给定上限轧制压力Pmax、并且弯辊力实际值S小于给定上限弯辊力Smax,在轧制力闭环的给定值P0上叠加第n控制周期轧制压力补偿量ΔPn,所述ΔPn=ΔPn-1+Δε·k,对轧制力进行前馈补偿控制,同时也在弯辊力闭环给定值S0上叠加第n控制周期弯辊力补偿量ΔS,所述ΔSn=ΔSn-1+ΔP·ksp,使弯辊力跟随轧制力变化自动调节;当前控制周期结束,进入第n+1控制周期;
(b)如果轧制力实际值P大于等于Pmax、或者弯辊力实际值S大于等于Smax,并且Δε·k>0时,保持张力、轧制力恒定,当前控制周期结束,直接进入第n+1控制周期;或者将延伸率设定值ε0减去Δε后,进入第n+1控制周期。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张力弯辊力综合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先调节轧制压力后调节张力控制延伸率方式,是通过调节轧制力控制延伸率,当实际轧制力或弯辊力超出限定范围时,保持轧制力恒定,再通过调节张力控制延伸率,其控制流程是:设当前控制周期为第n控制周期,
(1)如果延伸率设定值ε0与实际反馈值ε的偏差|Δε|=|ε0-ε|<Δε0,保持轧制压力、张力恒定,当前控制周期结束,进入第n+1控制周期;
(2)如果|Δε|≥Δε0,延伸率闭环投入工作,首先对当前控制周期的轧制压力实际值和弯辊力实际值是否超限进行检查,分两种情况:
(I)若轧制力实际值P小于给定上限轧制压力Pmax、并且弯辊力实际值S小于给定上限弯辊力Smax,在轧制力闭环的给定值P0上叠加第n控制周期轧制压力补偿量ΔPn,所述ΔPn=ΔPn-1+Δε·k,对轧制力进行前馈补偿控制,同时也在弯辊力闭环给定值S0上叠加第n控制周期弯辊力补偿量ΔS,所述ΔSn=ΔSn-1+ΔP·ksp使弯辊力跟随轧制力变化自动调节;当前控制周期结束,进入第n+1控制周期;
(II)若轧制力实际值P大于等于Pmax、或者弯辊力实际值S大于等于Smax,并且Δε·k>0时,保持轧制压力恒定,不对轧制压力进行前馈补偿控制;对当前控制周期的出口张力实际值是否超限进行检查,又分两种情况:
(a)如果当前控制周期的出口张力实际值T1小于等于上限张力Tmax、或者T1大于给定的下限张力Tmin,分别在入口张力给定值T00、出口张力给定值T10上叠加第n控制周期张力补偿量ΔTn,所述ΔTn=ΔTn-1+Δε·kσε,或者只在入口张力给定值T00上叠加张力补偿量ΔTn,对张力进行前馈补偿控制;当前控制周期结束,进入第n+1控制周期;
(b)如果当前控制周期的出口张力实际值T1大于等于上限张力Tmax,并且Δε·kσε>0、或者T1小于给定的下限张力Tmin,并且Δε·kσε<0,保持张力、轧制力恒定,当前控制周期结束,直接进入第n+1控制周期;或者将延伸率设定值ε0减去Δε,后进入第n+1控制周期。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张力弯辊力综合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是给定的上限张力Tmax、给定的下限张力Tmin、给定的上限轧制压力Pmax、给定的上限弯辊力Smax的取值方法是:
Tmax=Min((0.25~0.4)σshb,αTTs)(1)
Tmin=0.1σshb
式中σs-带钢的屈服强度,h-带钢厚度,
b-带钢宽度,αT-安全系数,取αT≤1.0,
Ts-平整机张力系统能够提供的最大张力,
Pmax=αPPs    (2)
式中αP-安全系数,取αP≤1.0
Ps-平整机压下系统能够提供的最大轧制力,
Smax=αsSs  (3)
式中αs-安全系数,取αs≤1.0
Ss-平整机弯辊系统能够提供的最大弯辊力。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张力弯辊力综合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轧制力对延伸率的传递函数k可按下式计算得出:
k pϵ = ΔP Δϵ = P ( ϵ + Δϵ ) - P ( ϵ ) Δϵ - - - ( 4 )
式中P(ε),P(ε+Δε)——按轧制力计算模型在延伸率为ε、ε+Δε时的轧制力预报值;
所述弯辊力跟随轧制力变化的修改值可以按下式计算:
Δ(2S1)=kSPΔP    (5)
式中S1-延伸率为ε时最佳弯辊力的设定值,
k SP = Δ ( 2 S 1 ) ΔP ——弯辊力对轧制力的传递函数,通过轧制力模型和最佳弯辊力模型在线计算得到;
所述张力对延伸率的传递函数为:
k σϵ = Δ σ 1 Δϵ = Δ σ 0 Δϵ = - ∂ P ∂ ϵ / ( ∂ P ∂ σ 1 + ∂ P ∂ σ 0 ) - - - ( 6 )
其中, k pϵ = ∂ P ∂ ϵ 按(4)式计算,
Figure C2005100292030006C3
Figure C2005100292030006C4
也按相同方法由轧制力模型计算得到。
CNB2005100292034A 2005-08-30 2005-08-30 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张力弯辊力综合优化控制方法 Active CN100421825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292034A CN100421825C (zh) 2005-08-30 2005-08-30 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张力弯辊力综合优化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292034A CN100421825C (zh) 2005-08-30 2005-08-30 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张力弯辊力综合优化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3391A CN1923391A (zh) 2007-03-07
CN100421825C true CN100421825C (zh) 2008-10-01

Family

ID=37816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292034A Active CN100421825C (zh) 2005-08-30 2005-08-30 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张力弯辊力综合优化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21825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4367A (zh) * 2010-06-25 2011-12-28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校验平整机组延伸率测量系统的方法
CN102513351A (zh) * 2011-12-24 2012-06-27 东北大学 一种带钢冷连轧轧制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6695B (zh) * 2007-12-26 2010-06-02 燕山大学 一种平整轧制压力设定、预报及自学习方法
CN101491814B (zh) * 2009-01-14 2011-07-27 太原科技大学 五机架四辊冷连轧机组弯辊力综合设定方法
CN101927266B (zh) * 2009-06-25 2012-09-19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平整机组轧制模式的控制方法
CN102294365A (zh) * 2010-06-25 2011-12-28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轧制力计算精度的方法
CN101992212B (zh) * 2010-09-30 2013-02-13 秦皇岛中达四方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制作镍氢电池负极用基片带材的轧制设备
CN102485364B (zh) * 2010-12-01 2015-06-17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平整机张力稳定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641900B (zh) * 2010-12-01 2015-06-10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平整机延伸率控制方法及控制设备
CN102527741A (zh) * 2010-12-30 2012-07-04 鞍钢集团自动化公司 平整分卷线延伸率控制方法
CN102886383B (zh) * 2011-07-22 2015-03-04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轧带钢机械性能在线控制方法
CN102999645B (zh) * 2011-09-08 2015-04-0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稳定剪切的张力设定方法
CN102716914B (zh) * 2011-12-23 2014-10-29 首钢总公司 一种适合于平整机组的板形曲线补偿方法
CN103223522B (zh) * 2012-01-31 2016-02-24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酸轧机组圆盘剪前后基准张力的综合优化设定方法
CN102581028B (zh) * 2012-03-06 2013-11-13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控制带钢热轧成型工艺的硬度补偿方法
CN103372570B (zh) * 2012-04-24 2015-07-22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轧工艺段辅助辊自动调速方法
CN103076778A (zh) * 2012-12-27 2013-05-01 鞍钢集团自动化公司 冷轧盐酸洗线出口延伸率实现动态分配自动控制系统
CN103866214B (zh) * 2014-03-05 2016-03-30 首钢总公司 一种用于消除边折印的平整优化方法
CN104324950B (zh) * 2014-08-22 2017-11-17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一种轧钢系统及其方法
CN104550229B (zh) * 2015-01-22 2016-06-01 首钢总公司 一种热轧2250mm与1580mm平整机工艺设定的转换方法
CN107685075A (zh) * 2017-07-10 2018-02-13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应用于平整机预防浪形发生的方法
CN107457272A (zh) * 2017-07-25 2017-12-12 宝钢集团新疆八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含罩退工序if钢板形不良补救方法
CN111378829A (zh) * 2018-12-31 2020-07-07 瑨祥(宜昌)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通过拉矫机延伸率的测定在线调节退火炉的工艺方法
CN112139255B (zh) * 2019-06-27 2022-06-14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机架湿平整机延伸率控制方法
CN110918653B (zh) * 2019-11-28 2021-06-22 张家港扬子江冷轧板有限公司 一种不同硬度的同种硅钢优化轧制方法
CN111389929B (zh) * 2020-03-19 2021-11-19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轧机板型控制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CN111360078B (zh) * 2020-03-20 2021-12-17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重卷线拉矫机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951303A (zh) * 2021-02-19 2022-08-30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平整机轧制力前馈控制方法、系统及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09102A (ja) * 1996-10-04 1998-04-28 Nisshin Steel Co Ltd 準安定オーステナイト系ステンレス鋼帯の調質圧延方法およびレベラ加工処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09102A (ja) * 1996-10-04 1998-04-28 Nisshin Steel Co Ltd 準安定オーステナイト系ステンレス鋼帯の調質圧延方法およびレベラ加工処理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4367A (zh) * 2010-06-25 2011-12-28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校验平整机组延伸率测量系统的方法
CN102294367B (zh) * 2010-06-25 2013-05-01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校验平整机组延伸率测量系统的方法
CN102513351A (zh) * 2011-12-24 2012-06-27 东北大学 一种带钢冷连轧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513351B (zh) * 2011-12-24 2014-01-15 东北大学 一种带钢冷连轧轧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3391A (zh) 2007-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21825C (zh) 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张力弯辊力综合优化控制方法
CN100438998C (zh) 带钢平整延伸率和板形综合控制方法
CN101618402B (zh) 冷轧带钢平直度控制方法
CN103068502B (zh) 借助于铸坯直接轧制联合装置制造轧件的方法,用于铸坯直接轧制联合装置的控制装置和/或调节装置和铸坯直接轧制联合装置
CN101683659A (zh) 冷轧带钢平直度横向厚差综合控制方法
CN108555032B (zh) 一种热连轧带材尾部厚度控制方法
KR102645431B1 (ko) 제조 설비의 설정 조건 결정 방법, 압연기의 밀 셋업 설정값의 결정 방법, 압연기의 밀 셋업 설정값의 결정 장치, 제조물의 제조 방법 및 압연재의 제조 방법
CN103071683B (zh) 一种双机架s型四辊冷轧机综合调整轧制方法
CN103962391A (zh) 一种热连轧机精轧机组的轧制负荷优化方法
CN102950155A (zh) 一种基于秒流量计算厚度的agc控制方法
CN104148404A (zh) 一种热轧带钢平直度自动控制方法
CN102601124B (zh) 钢轨底宽通长波动控制方法
CN109420682A (zh) 一种冷轧薄带钢的板形控制方法
CN107900144B (zh) 一种酸洗在线平整机的延伸率复合控制方法
CN114178314A (zh) 一种低合金高强度热轧卷板q390c轧制工艺
JP4990747B2 (ja) 調質圧延方法
CN102510779A (zh) 基于模型求得用于宽带材热轧机组的轧制机架的非对称的执行机构的执行机构-理论值的方法
JP4986463B2 (ja) 冷間圧延における形状制御方法
RU2408445C2 (ru) Способ повышения стабильности процесса, в частности, абсолютной точности по толщине и надежности агрегатов при горячей прокатке стали или цветных металлов
KR20000023105A (ko) 연속 압연기용 판재 이송속도 제어장치
CN105195526A (zh) 一种板带轧制头部弯曲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655187B (zh) 一种适于可逆轧机的轧制温度最优控制方法
CN105983579A (zh) 一种控制平整液残留缺陷的方法
JP6801642B2 (ja) 走間板厚変更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641904B2 (ja) 圧延機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