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21558C - 旋转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旋转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21558C
CN100421558C CNB2004100490401A CN200410049040A CN100421558C CN 100421558 C CN100421558 C CN 100421558C CN B2004100490401 A CNB2004100490401 A CN B2004100490401A CN 200410049040 A CN200410049040 A CN 200410049040A CN 100421558 C CN100421558 C CN 10042155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el
braking element
spinning
groove
moving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4904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72143A (zh
Inventor
菅原谦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572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21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155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1558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2Brake devices for re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A01K89/0108Pick-up 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Abstract

旋转绕线轮转子制动装置包括运动构件、制动构件和限制机构。运动构件枢转在转子上并当钩环臂运动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制动构件安装在绕线轮单元的安装凹槽上,并具有阻力部分,该阻力部分在运动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通过贴靠绕线轮单元和运动构件的伸出部分之一摩擦地滑动来产生制动力。限制机构形成在制动构件的内周上并在安装凹槽的外周上。限制机构限制制动构件相对于绕线轮单元的向后运动,使得制动构件不与安装凹槽的后端部分接触。采用本发明,可以稳定转子制动装置的制动力。

Description

旋转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一种转子制动装置。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制动可转动地安装在旋转绕线轮的绕线轮单元上的转子以响应在鱼线卷绕位置和鱼线释放位置之间枢转的钩环臂的枢转的旋转绕线轮的旋转绕线轮转子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旋转绕线轮上的转子通常设置用于将鱼线引导到卷筒上的钩环臂。钩环臂可采取卷绕鱼线时将鱼线引导到卷筒的周边上的鱼线卷绕位置和钩环臂从鱼线卷绕位置翻转使其在鱼线从卷筒放出时不形成障碍的鱼线释放位置。转子设置钩环翻转装置,该装置将钩环保持在鱼线卷绕位置和鱼线释放位置上,并随着转子在鱼线卷绕方向上的转动将钩环臂从鱼线释放位置返回到鱼线卷绕位置(见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出版物H10-4839)。
传统的钩环翻转装置例如包括安装在转子上并且其前端与其枢转点附近的钩环臂互锁的拨动弹簧、具有与其枢转点附近的钩环臂互锁的前端和相对于绕线轮单元前后运动的底端和设置在绕线轮单元上以便接触运动构件的转换突出部。拨动弹簧在两个位置之间拨动并压迫钩环臂,并将钩环臂保持在两个位置之一上。当钩环臂枢转到鱼线释放位置时,运动构件返回到与转换突出部接触的位置。接着,当转子在鱼线卷绕方向上转动时,转子向前推动转换突出部,拨动弹簧由于这种向前运动收缩,并拨动弹簧将钩环臂返回到鱼线卷绕位置。
具有改进转动传递效率的旋转绕线轮可在鱼线卷绕方向上方便地转动。当转子转动时,即使转子已经转动到适合于甩杆或捻动的转动相位,其转动相位容易趋于不对准。
在所述的传统构造中,接触绕线轮单元并制动转子的制动构件安装在运动构件上,以便防止转子在鱼线释放方向上的转动。当运动构件运动到接触位置时,制动构件接触绕线轮单元的前表面并压缩,因此制动转子。当钩环翻转并且转子如此弹性制动时,转于可被防止转动并当需要时还可以在鱼线卷绕方向上转动。
在所述传统构造中,安装在引导构件上的制动构件与绕线轮单元接触并压缩,因此制动转子。因此,如果由于制造误差或组装误差,运动构件的接触位置在前后方向上变化,制动构件的压缩量也将变化。如果压缩量变化,转子上的制动力也将变化,并且因此转子不能可靠地制动。因此,已经考虑将由弹性合成树脂制成的环形制动构件安装在绕线轮单元上,并在垂直于从制动构件的端部朝着外周表面的制动构件的压缩方向的方向上运动运动构件,由此使得运动构件与制动构件接触。
但是,考虑到此构造将产生制动力的不均匀,并且由于只有运动构件接触制动构件的一部分产生制动力,使得制动力不稳定。如果制动力变得不稳定,考虑到将不会产生大小一致的制动力,继而造成操作性能的下降。
为了解决此问题,其他人已经考虑设置由弹性合成树脂制成并与绕线轮单元摩擦接合以便相对其转动的环形阻力部分和包括与运动构件上的突出部接合的多个接合部分的制动构件,使得当运动构件上的突出部与接合部分接合时,阻力部分可与绕线轮单元摩擦接合。采用此构造,由于转子可通过整个阻力部分均匀制动转子,制动力可以稳定。
此类型的制动构件由弹性合成树脂制成并且阻力部分安装在形成在绕线轮单元的前端的外周上的安装凹槽上,使得阻力部分可与绕线轮单元摩擦接合。绕线轮单元还包括具有一侧敞开以便在其内部安装不同机构的主体部分和闭合该主体部分的开口的盖构件。这里,主体部分和盖构件之间的接合部在绕线轮单元前端上(即在安装凹槽的后端上)的凸缘部分处朝着前部暴露。采用此类型的绕线轮单元,由于制造误差或类似物,例如非常小的阶梯部分形成在主体部分和盖构件之间的接合部处,因此制动构件可与阶梯部分接触。当制动构件与形成在接合部处的非常小的阶梯部分接触时,制动构件可运动或者制动力可通过非常小的阶梯部分造成的向前的力改变,并且因此变得难以获得预定的制动力。
为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从此说明书中明白需要一种克服传统技术的所述问题的改进的旋转绕线轮转子制动装置。本发明满足现有技术中的此需要以及其他需要,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此说明书中将得以明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旋转绕线轮中稳定转子制动装置的制动力。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旋转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用来根据在鱼线卷绕位置和鱼线释放位置之间枢转的钩环臂的枢转制动可转动地安装在绕线轮单元上的转子。绕线轮单元具有位于其前端部分的外周上的安装凹槽。转子制动装置包括运动构件、制动构件和限制机构。制动构件安装在绕线轮的单元的安装凹槽上。制动构件具有阻力部分,该阻力部分在运动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通过贴靠绕线轮单元和运动构件的伸出部分之一摩擦地滑动来产生制动力。限制机构形成在制动构件的内周上并在安装凹槽的外周上。限制机构限制制动构件相对于绕线轮单元的向后运动,使得制动构件不与安装凹槽的后端部分接触。
此转子制动装置具有限制制动构件的向后运动的限制机构,使得制动构件不与安装凹槽的后端接触。这里,由于限制机构保护制动构件不与安装凹槽的后端接触,即使非常小的阶梯部分形成在安装凹槽的后端部分上,制动构件将难以与非常小的阶梯部分接触。因此,由于制动构件将不再运动并且制动力将不再改变,可以获得预定的制动力,因此可以稳定制动力。
按照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旋转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是本发明第一方面披露的装置,其中制动构件还包括当运动构件运动到第二位置时与运动构件的伸出部分不可转动地接合的接合部分。当运动构件的伸出部分与接合部分接合时,阻力部分贴靠绕线轮单元的安装凹槽摩擦地滑动。这里,由于阻力部分与安装凹槽可转动地并摩擦地接合,转子不如同现有技术那样只在一个部分上制动,而是在整个阻力部分上均匀制动,因此可以稳定制动力。
按照本发明第三方面的旋转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是本发明第二方面披露的装置,其中接合部分包括多个形成在制动构件的外周上的凹入部。因此,制动力可通过伸出部分与形成在安装凹槽的外周表面上的凹入部接合以及形成在制动构件的内周表面上的阻力部分贴靠安装凹槽滑动来可靠地获得。
按照本发明第四方面的旋转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是本发明第三方面披露的装置,其中制动构件还包括包含将伸出部分引导到接合部分的倾斜表面的倾斜部分。
按照本发明第五方面的旋转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是本发明第一方面披露的装置,其中当运动构件在第二位置时阻力部分贴靠运动构件的伸出部分摩擦地滑动。这里,由于运动构件的伸出部分直接接触阻力部分,可以容易获得制动力并可以简化制动构件的结构。
按照本发明第六方面的旋转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是本发明第一到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披露的装置,其中制动构件包括形成在其前侧上的第一环形部分和形成在其后侧上并具有大于第一环形部分的直径的直径的第二环形部分。这里,由于制动构件的截面形成变得大致L形状,运动构件上的伸出部分可以可靠地与形成在制动构件的后侧上的第二环形部分接触,第二环形部分具有大于其前侧上的第一环形部分的直径。
按照本发明第七方面的旋转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是本发明第一到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披露的装置,其中限制机构包括形成在制动构件的内周上的互锁凹槽和形成在安装凹槽的外周上并能够与互锁凹槽互锁的互锁突出部。这里,通过安装凹槽的互锁突出部与制动构件的互锁凹槽的互锁,可以限制制动构件的向后运动。
按照本发明第八方面的旋转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是本发明第一到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披露的装置,其中限制机构包括形成在制动构件的内周上的互锁突出部和形成在安装凹槽的外周上并能够与互锁突出部互锁的互锁凹槽。这里,通过制动构件的互锁突出部与安装凹槽的互锁凹槽的互锁,可以限制制动构件的向后运动。
按照本发明第九方面的旋转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是本发明第六方面披露的装置,其中阻力部分形成在第二环形部分处并当运动构件在第二位置时贴靠运动构件的伸出部分摩擦地滑动。
按照本发明第十方面的旋转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是本发明第一到第九方面中任一方面披露的装置,其中制动构件具有形成在其外周上的凹槽,并且限制机构还包括按照在制动构件的凹槽上的弹簧构件。
按照本发明第十一方面的旋转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是本发明第十方面披露的装置,其中制动构件具有两个半圆形制动构件部件。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的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从以下详细说明中将变得清楚,该说明结合附图披露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附图说明
现对于形成此原始披露一部分的附图进行参考:
图1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绕线轮的左侧视图;
图2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绕线轮的左侧截面图;
图3(a)和3(b)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绕线轮的旋转绕线轮第一转子臂的平面图;
图4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绕线轮的第一转子臂的放大截面图;
图5是表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绕线轮的钩环翻转机构的绕线轮主体的前视图;
图6是表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绕线轮的钩环翻转机构的绕线轮主体的局部底部视图;
图7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绕线轮的第一钩环支承构件的截面图;
图8是沿图7线VIII-VIII看到的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绕线轮的第一钩环支承构件的截面图;
图9(a)-9(c)是表示当钩环臂枢转时在限制状态下变化的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绕线轮的示意图;
图10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绕线轮的制动构件周围区域的放大截面图;
图11是按照本发明第一可选择实施例的旋转绕线轮的制动构件周围区域与图10相对应的放大截面图;
图12是按照本发明第二可选择实施例的旋转绕线轮的第一转子臂与图4相对应的放大截面图;
图13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第二可选择实施例的旋转绕线轮的钩环翻转机构的与绕线轮主体的图5相对应的前视图;
图14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第二可选择实施例的旋转绕线轮的钩环翻转机构的与绕线轮主体的图6相对应的局部底部视图;以及
图15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第二可选择实施例的旋转绕线轮的制动构件附近区域的与图10相对应的放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所选择的实施例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此说明书中将明白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只出于说明目的,而不作为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如图1和2所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绕线轮包括摇把1、可转动地支承摇把1的绕线轮单元2和卷筒4。转子3可转动地支承在绕线轮单元2的前部上。卷筒4用来围绕外周表面卷绕鱼线,并布置在转子3的前端处,使其可以前后运动。注意到摇把1在图1中安装在绕线轮单元2的左侧上,在图2中安装在右侧上。因此,摇把1可安装在绕线轮主体2的左侧或右侧。
绕线轮单元2包括其内部具有一个空间的绕线轮单元2和可拆卸地安装在绕线轮主体2a上以用来闭合绕线轮主体2a的内部空间的盖构件2b(见图1)。
绕线轮主体2a例如由铝合金制成,并在绕线轮主体2a的顶部上与水平延伸的T形杆连接腿部2c形成整体。如图2所示,绕线轮单元2a内的空间容纳用于传递摇把1的转动以便转动转子3的转子驱动机构5和用于通过前后运动卷筒4均匀卷绕鱼线的振动机构6。圆形凸缘部分2d和圆柱形部分2e形成在绕线轮单元2a和盖构件2b的前端上。圆柱形部分2e通向前部并且其直径小于凸缘部分2d的直径。如图2所示,安装凹槽2f形成在圆柱形部分2e上,使得具有D形截面的安装凹槽2f的后端部分2f1将变成凸缘部分2d的前端部分。
盖构件2d由例如铝合金制成,并例如在两个位置处旋在绕线轮主体2a上。如图5和6所示,下面描述的转换构件52在绕线轮主体2a和盖构件2b可以分开的部分处可拆卸地安装在凸缘部分2d上。
如图2所示,转子驱动机构5包括摇把轴10、主齿轮11和小齿轮12。主齿轮11随不可转动地安装有摇把1的摇把轴10一起转动。小齿轮12与主齿轮11啮合。小齿轮12是管状的,并且其前部12a穿过转子3的中央并通过螺母13固定在转子3上。小齿轮12的中间和后端部分通过绕线轮单元2分别经由轴承14a、14b可转动地支承。
振动机构6通过前后运动经由阻力机构71连接到卷筒4中央的卷筒轴15来前后运动卷筒4。
如图2所示,转子3包括转子单元16、安装在转子单元16的前端并在鱼线释放位置和鱼线卷绕位置之间枢转的钩环臂17和安装在转子单元16上并用来将钩环臂17从鱼线释放位置返回到鱼线卷绕位置的钩环翻转装置18。
转子单元16包括安装在绕线轮主体2a上使其围绕卷筒轴15自由转动的圆柱形部分30和在圆柱形部分30的侧部相对布置的第一转子臂31和第二转子臂32。圆柱形部分30、第一转子臂31和第二转子臂32由例如铝合金制成并形成整体。
前壁33形成在圆柱形部分30的前部上,并且突起33a形成在前壁33的中央。通孔形成在突起部分33a的中央,并且小齿轮的前部12a和卷筒轴15穿过通孔。螺母13设置成将转子固定在前壁33的前部上。圆柱形部分30的后表面由第三覆盖构件30a覆盖。
如图2-4所示,第一和第二转子臂31和32分别包括布置在圆柱形部分30的后部的外周表面上的第一和第二连接部分31a和32a、从第一和第二连接部分31a和32a向外弯曲并向前延伸的第一和第二臂部分31b和32b和覆盖两个连接部分31a和32a和两个臂部分31b和32b两者的第一和第二覆盖构件31c和32c。第一和第二连接部分31a和32a分别与圆柱形部分30在周向上形成平滑的连接。
第一和第二臂部分31b、32b与第一和第二连接部分31a和32a形成平滑连接并向前延伸与圆柱形部分30隔开。第一和第二臂部分31b和32b从其尖端到它们连接到圆柱形部分30的部分形成平滑连接。开口31d、32d分别形成在两个连接部分31a和32a以及两个臂部分31b和32b的外部,并且第一和第二覆盖构件31c、32c分别从外部闭合开口。容纳空间48形成在第一覆盖构件31c、第一连接部分31a和第一臂部分31b之间。
第一钩环支承构件40枢转地安装在第一臂部分31b的前端的外周侧上。如图3和4所示,用来引导钩环翻转机构18的下面描述的运动构件51的细长引导凹槽36、安装有为钩环臂17提供阻力的定时机构51(见图8)的安装孔3 以及其中具有螺纹孔以便枢转地安装第一钩环支承构件40的突起38形成在第一臂部分31b上。第二钩环支承构件42枢转地安装在第二转子臂32b的前端的外周侧上。
第一钩环支承构件40通过旋入第一转子臂31b的突起38内的螺纹连接销39连接在第一转子臂31b上。连接销39是具有六边形孔的螺栓,六边形孔没有毛刺,因此鱼线难以卡在其头部上。
如图3所示,将鱼线引导到卷筒4上的鱼线滚轮41和固定在第一钩环支承构件40上的固定轴盖47安装在第一钩环支承构件40的前端上,其中鱼线滚轮41布置在第一钩环支承构件40和固定轴盖47之间。鱼线滚轮41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钩环支承构件40的前端上。固定轴盖47具有带有尖锐尖端的变形锥形。通过将线材弯曲成大致U形的钩环43固定保持在固定轴盖47的前端和第二钩环支承构件42之间。第一和第二钩环支承构件40和42、鱼线滚轮41、钩环43和固定轴盖47形成将鱼线引导到卷筒4的钩环臂17。钩环臂17可在图3(a)所示的鱼线卷绕位置和图3(b)所示的作为从鱼线释放位置翻转位置的鱼线释放位置之间枢转。
钩环翻转机构18布置在第一转子臂31的容纳空间48内。钩环翻转机构18随着转子3的转动将钩环臂17从第一释放位置返回到鱼线卷绕位置,并将钩环臂17保持在这两个位置之一上。
如图3-6所示,钩环翻转机构18包括安装在容纳空间48内并枢转地安装到第一臂部分31b上的拨动弹簧机构50、安装在容纳空间48内使其大致前后运动的运动构件51、可拆卸地安装在凸缘部分2d上使其与运动构件51接触的转换构件52和当处于鱼线释放位置时限制钩环臂17返回到鱼线卷绕位置的定时机构75。
如图3所示,拨动弹簧机构50布置在第一转子臂31的内侧,使其可以采取钩环臂17位于鱼线卷绕位置的第一位置和钩环臂17位于鱼线释放位置的第二位置。拨动弹簧机构50用作将钩环臂17保持在鱼线卷绕位置和鱼线释放位置上的机构。拨动弹簧机构50包括杆55和螺旋弹簧57。杆55的一个端部与第一钩环支承构件40互锁,其另一端部沿第一臂部分31b延伸。螺旋弹簧57向外压迫杆55。
如图4所示,杆55的前端具有朝着第一钩环支承构件40弯曲的互锁部分55a以便与第一钩环支承构件40的接合孔40a互锁。杆55还包括位于其中间位置并用来与螺旋弹簧57的前端互锁的互锁突出部57和位于其后端并略微弯曲的弯曲部分55c。与螺旋弹簧57邻靠的垫片56安装在互锁突出部55b上,因此来自螺旋弹簧57的前端的动力均匀传递到杆55上。杆55布置成倾斜方式,使其后部径向向内定位。
螺旋弹簧57通过与安装在第一臂部分31b上的由例如聚酰胺树脂的合成树脂制成的引导片34接触来进行引导。引导片34包括壁部分34a,该壁部分弯曲使其引导螺旋弹簧57的一个侧表面并与其底端互锁。壁部分34a具有使其与螺旋弹簧57的横向部分和底端接触的高度。螺旋弹簧57布置成朝着后部径向向内倾斜。
与垫片56互锁的螺旋弹簧57的前端具有比其他部分小的螺旋直径。因此,在前端之外的其他部分,即使在螺旋弹簧57和杆55之间形成大的间隙,螺旋弹簧57也不容易变形,并且杆55不容易在螺旋弹簧57内改变其位置。注意到还可以通过设置覆盖突起部分和/或突起部分的外周表面与螺旋弹簧57的底部互锁,突起部分与螺旋弹簧57的底部的内周表面接触。另外,还可以将突起部分和覆盖部分安装在第一臂部分31b上,使其围绕平行于第一钩环支承构件40的枢转轴线的轴线枢转。例如,可以考虑圆弧形状突出部形成在突起部分的底端表面上,并且与圆弧形状突出部接合的圆弧形状凹入部形成在第一臂部分31b内侧,由此突起部分枢转。
以此方式拨动弹簧机构50布置成使得在鱼线卷绕位置和鱼线释放位置上杆55与第一钩环支承结构40接合的位置相对于线段F来说是不同的。线段F连接作为枢转轴线的螺旋弹簧57、底端的中央位置和第一钩环支承构件40的枢转轴线O(连接销39的轴线)。拨动弹簧机构50的死点(螺旋弹簧57受到最大压缩的位置)是位于线段F上的一个位置。因此,拨动弹簧机构50可在死点相对侧上的两个位置之间拨动钩环臂17,向两个位置偏压钩环臂17,并将钩环臂17保持在两个位置上。拨动弹簧机构50的死点向鱼线释放位置一侧运动。
移位构件51是由例如不锈钢的金属制成的线材,并且其两个端部在指向不同方向上弯曲成90度。运动构件51安装在第一臂部分31b上,使其在图3(a)所示的第一位置(缩回位置)和图3(b)所示的第二位置(接触位置)之间大致前后运动。如图3-6所示,运动构件51的前端部分51a向外弯曲,并且与形成在第一钩环支承构件40上的扇形接合凹槽40b互锁。中央部分51b沿第一臂部分31b在杆55的径向内侧延伸。
后端部分51c穿过引导凹槽36,向内延伸到略微与形成转子制动装置54的制动构件65的前端表面重叠的位置上,制动构件具有略微倒圆的后端表面。引导凹槽36的宽度大致与运动构件51的宽度相同。因此,运动构件51的中央部分51b的径向上的内侧在钩环臂17枢转时沿引导凹槽36前后引导。
当钩环臂17位于鱼线释放位置时,与接合凹槽40b互锁的运动构件51的接合端部比连接后端部分51c和钩环臂17的枢转中心的线段更加朝着鱼线卷绕位置定位。换言之,运动构件51定位成使得在两个第一位置(缩回位置)和第二位置(接触位置)上,运动构件51与第一钩环支承构件40互锁的位置相对于连接接触位置(图3b)上的后端部分51c的轴线和第一钩环支承构件40的枢转轴线的线段来说在相同一侧上。因此,当转换构件52压靠运动构件51的后端部分51c时,第一钩环支承构件40可返回倒鱼线卷绕位置。在此第二位置(接触位置)上,后端部分51c的端表面在制动构件65的前端表面的前部向下延伸并从其外周表面略微向内延伸。
转换构件52由例如聚酰胺树脂或聚缩醛的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如图5和6所示,它在绕线轮主体2a和盖构件2b分开的部分处可拆卸地安装在凸缘2d上。矩形切口53形成在绕线轮主体2a和盖构件2b相互分开的部分上。转换构件52包括锥形凸轮部分60,该凸轮部分具有两个倾斜表面60a、60b、与凸轮部分60形成整体的颈部61和边缘部分62。倾斜部分60a在鱼线卷绕方向(图6中箭头所示)上的下游侧比其上游侧更向前朝着转子3伸出。倾斜表面60b伸出的程度从倾斜表面60a的上游侧伸出部分在鱼线卷绕方向上向下游侧减小。伸出尖端60c是倾斜表面60a、60b的最向前的伸出点,并且伸出尖端60c的向前伸出的大小设置成使得当运动构件51的后端部分51c接触倾斜表面60a并朝着鱼线卷绕位置推动钩环臂17时拨动弹簧机构50通过拨动弹簧机构50的死点。
颈部61具有可以装配在切口53内的尺寸,并且其尺寸与凸缘部分2d的壁厚大致相同的间隙形成在凸轮部分60和边缘部分62之间。边缘部分62具有比颈部61大的截面,并接触凸缘部分2d的后表面。当设置倾斜表面60b并且钩环臂17位于鱼线释放位置时,即使转子3被迫反向转动(在鱼线释放方向上转动),并且运动构件51接触转换构件52,钩环翻转机构18的运动构件51通过转换构件52的倾斜表面60b平稳引导。因此,运动构件51不容易损坏。注意到具有两个倾斜表面60a、60b的此类型的转换构件52能够适用于与绕线轮单元2形成整体的转换部分内。
当盖构件2b连接到绕线轮主体2a上时,通过例如可简单地将颈部61装配在绕线轮主体2a侧部上的切口53内并用螺钉将盖构件2b紧固在绕线轮主体2a上,将转换构件51固定地连接到绕线轮主体2a上。
转子制动装置
转子制动装置54用来在钩环臂17枢转到鱼线释放位置时制动转子3,并包括运动构件51、安装在形成在圆柱形部分2e的底端侧上的安装凹槽2f上的制动构件65和形成在制动构件65的内周和安装凹槽2f的外周上的限制机构85。换言之,运动构件51不仅是钩环翻转机构18的一部分,而且是转子制动装置54的一部分。
制动构件65设置成当钩环臂17位于鱼线释放位置时随着转子3的转动通过贴靠运动构件51摩擦地滑动来产生制动力。制动构件65是由合成橡胶制成的弹性环构件,例如丁苯橡胶(SBR)、丙烯腈丁二烯橡胶、聚丁橡胶、异戊二烯橡胶、氯丁二烯橡胶、硅橡胶或聚氨酯橡胶。
如图10放大所示,制动构件65包括运动构件51的后端部分51c贴靠其摩擦地滑动的阻力部分65a和安装在安装凹槽2f内的环形部分65b。制动构件65的环形部分65b具有大致L形截面,并且包括第一环形部分65c和第二环形部分65d。第一环形部分65c形成在制动构件65的前部内。第二环形部分65d形成在制动构件65的后部内,其直径大于第一环形部分65c。在此实施例中,运动构件51的后端部分51c贴靠第二环形部分65d滑动。因此,阻力部分65a形成在第二环形部分65d的外周上。另外,互锁凹槽65e形成在制动构件65的内周侧上,并且可与互锁凹槽65e互锁的互锁突出部2h形成为连接到安装凹槽2f的外周上。因此,互锁凹槽65e和互锁突出部2h构成限制机构85。这里,通过形成在制动构件65的内周侧上的互锁凹槽65e和形成在安装凹槽2f的外周上的互锁突出部2h的互锁,制动构件65相对于凸缘部分2d的前后运动受到限制,使得制动构件65不与作为安装凹槽2f的后端的凸缘部分2d的前端接触。
定时机构75设置在钩环臂17的相对部分和转子3的第一臂部分31b之间。在钩环臂17布置在鱼线释放位置上时,该机构限制钩环臂17返回到鱼线卷绕位置,并当钩环臂17枢转到鱼线卷绕位置上时,在运动构件51的后端部分51c到达倾斜表面60a的伸出尖端60c之前,取消此限制。如图7和8所示,定时机构75包括安装在第一臂部分31b的安装孔37内的限制销76、朝着钩环臂17压迫限制销76的螺旋弹簧77和设置在第一钩环支承构件40上的推动部分78。
限制销76是具有大直径接触部分76a和小直径弹簧安装部分76b的金属销。螺旋弹簧77的前端在接触部分76a和弹簧安装部分76b之间接触台阶部分。螺旋弹簧77围绕弹簧安装部分76b的外周布置,并朝着第一钩环支承构件40压迫限制销76。推动部分78具有两个倾斜表面7ga、78b,并形成朝着第一臂部分31b伸出。当从鱼线释放位置枢转到鱼线卷绕位置时,推动部分78定位成使得限制销76通过推动部分78之上并在运动构件51的后端部分51c到达倾斜表面60a的伸出尖端60c之前取消此限制。更特别是,如图9(a)所示,当位于鱼线释放位置时,推动部分78定位在限制销76的上游(箭头所示的朝着鱼线卷绕位置的枢转方向),并且如图9(b)所示,在拨动弹簧机构50到达死点,同时枢转到鱼线卷绕位置之前,定位成通过限制销76之上。
在以此方式构造的钩环翻装置18内,拨动弹簧机构50可在图3(a)所示的第一位置和图3(b)所示的第二位置之间拨动。第一位置与钩环臂17的鱼线卷绕位置相对应,而第二位置与钩环臂17的鱼线释放位置相对应。另外,运动构件51的后端部分51c通过引导凹槽36引导,并在图3(a)所示的第一位置(缩回位置)和图3(b)所示的第二位置(接触位置)之间前后运动。第一位置(缩回位置)与鱼线卷绕位置相对应,而第二位置(接触位置)与鱼线释放位置相对应。在第二位置(接触位置)上,运动构件51的后端部分51c的端表面接触制动构件65的前表面,使得阻力部分65a略微压缩。因此,即使构件51位于第二位置(接触位置)时的位置在轴向上波动时,制动力将不改变。
另外,在第二位置(接触位置)上,当转子3随着摇把1在鱼线卷绕方向上转动时,运动构件51的后端部分51c冲击转换构件52的倾斜表面60a并转动。接着,运动构件51朝着第一位置(缩回位置)向外推动,并且当拨动弹簧机构50超过死点时,钩环臂17返回到鱼线卷绕位置。此时,由于定时机构75的限制销76造成的限制在拨动弹簧机构50通过其死点之前取消。
如图2所示,阻止和释放转子3的反转的防反转机构70布置在转子3的圆柱形部分30内。防反转机构70具有滚子类型的单向离合器,并且通过在操作状态和非操作状态之间转换单向离合器来阻止和允许转子3的反转。
卷筒4布置在转子3的第一转子臂31和第二转子臂32之间,并且布置在卷筒轴15的前端处,其中阻力机构71布置在卷筒轴15和卷筒4之间。卷筒4包括其外周上卷绕鱼线的筒体部分4a和与筒体部分4a的前端形成整体的凸缘部分4c。
绕线轮的操作
接着,将描述绕线轮的操作和运动。
当甩杆时,防反转机构70阻止转子3的反转,并且钩环臂17被手抓握,并脱开到鱼线释放位置。当钩环臂17翻转到鱼线释放位置时,第一钩环支承构件40和第二钩环支承构件42向后翻转,并且钩环翻转机构18采取图3(b)所示的第二位置。接着,在定时机构75中,当到达拨动弹簧机构50的死点时,推动部分78通过限制销76之上。当钩环臂17翻转到鱼线释放位置时,鱼线可便于从卷筒4放出。
当从鱼线卷绕位置枢转到鱼线释放位置时,第一钩环支承构件40的转动造成杆55在图3(a)在逆时针方向上枢转,使得拨动弹簧机构50逐渐缩回,并接着到达图3(b)所示的第二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杆55缩回直到通过死点为止。当杆55通过死点,螺旋弹簧57的压迫力向外推动杆55,并将钩环臂17转换到鱼线释放位置,并保持在相同位置上。当杆55通过死点,定时机构75的推动部分78还经过限制销76,并限制钩环臂17枢转到鱼线卷绕位置,并且在推动部分78已经通过限制销76之上的点处,限制销76将快速冲击第一钩环支承构件40并产生声音。
当钩环臂17枢转到鱼线释放位置时,运动构件51从缩回位置转换到接触位置,并且运动构件51的后端部分51c的尖端与制动构件65弹性接触。因此,制动转子3并保持其转动相位。但是,只通过与制动构件65的弹性接触产生的摩擦制动转子3,因此通过手或摇把1等转动转子3可简单地调整其转动相位。换言之,摩擦力制动转子3,并保持其转动相位,因此转子3在钩环臂17位于鱼线释放位置时不转动。
在这种情况下,甩动鱼杆,同时用保持鱼杆的手的食指抓握鱼线。因此,鱼线由于鱼具的重量以高能释放。如上所述,钩环臂17的引导受到定时机构75的限制,因此使得钩环臂17难以从鱼线释放位置返回到鱼线卷绕位置。更特别是,如图9(a)所示,由于限制销76定位在推动部分78通过限制销76之上的点处,因此干扰钩环臂17的运动,由于惯性力,钩环臂17难以围绕枢转中心O翻转。
在甩杆之后,例如当摇把1用左手在鱼线卷绕方向上转动,而钩环臂17始终保持在鱼线释放位置时,转子3通过转子驱动机构5在鱼线卷绕方向上转动。当转子3在鱼线卷绕方向上转动时,钩环臂17从钩环翻转转子18返回到鱼线卷绕位置。
更特别是,在图5和6中,运动构件51和转子3一起在顺时针转动。运动构件51的后端部分51c接合与固定连接到绕线轮单元2上的转换构件52的倾斜表面60a接触。这向前推动运动构件51,将其转换到图6虚线表示的第一位置(缩回位置),并将第一钩环支承构件40枢转到鱼线卷绕位置。拨动弹簧机构50的杆55接着从图3(b)所示的第二位置枢转到图3(a)所示的第一位置。接着,当拨动弹簧机构50在到达倾斜表面60a的伸出尖端60c之前通过死点时,螺旋弹簧57的压迫力向外推动杆55,并将钩环臂17转换到鱼线卷绕位置并保持此位置。来自限制机构75的阻力在到达拨动弹簧机构50的死点之后破坏。更特别是,如图9(b)所示,推动部分78通过限制销76之上,并且在拨动弹簧机构50到达死点之前,即拨动弹簧机构50布置在连接枢转中心O和拨动弹簧机构50的后端的线段上的位置处,推动部分造成的限制取消。因此钩环臂17可返回到鱼线卷绕位置,而不加强拨动弹簧机构50的压迫力。当钩环臂17返回到鱼线卷绕位置时,第一钩环支承构件40和第二钩环支承构件42两者位于向上延伸的直立位置,如图1和2所示。当钩环臂17返回到鱼线卷绕位置时,鱼线通过钩环臂17引导到卷筒4上,并卷绕在卷筒4的外周上。
采用此类型的转子制动装置54,通过形成在制动构件65的内周侧上的互锁凹槽65e和形成在安装凹槽2f的外周上的互锁突出部2h的互锁,限制制动构件65的前后运动,使得制动构件65不与作为安装凹槽2f的后端的凸缘部分2d的前端接触。这里,由于制动构件65不与凸缘部分2d的前端接触,即使非常小的台阶部分在凸缘2d的前端处形成在绕线轮主体2a和盖构件2b之间的接合部2g上(见图5和6),制动构件65将难以与非常小的台阶部分接触。因此,由于制动构件65将不再运动并且制动力将不再改变,可以获得预定制动力,并且可以稳定制动力。
其他实施例
现在参考图11-15,现在将描述按照本发明可选择实施例的转子制动装置。考虑到第一实施例和可选择实施例之间的类似性,与第一实施例的部件相同的可选择实施例部件将给出与第一实施例的部件相同的参考标记。此外,出于简明的目的,省略与第一实施例的部件相同的可选择实施例的部件的描述。
(a)在所述的实施例中,使用前阻力式旋转绕线轮作为实例。但是,本发明可适用于将钩环臂返回到鱼线卷绕位置的所有类型的旋转绕线轮的钩环翻转装置,例如后阻力式旋转绕线轮或杆制动式旋转绕线轮。
(b)在所述实施例中,运动构件51由金属线材制成,但制成运动构件的材料不局限于此,并且任何构造都是适合的,只要运动构件的后端部分可前后运动并接触制动构件的制动表面即可。
(c)所述实施例包括形成在制动构件65的内周侧上互锁凹槽65e和形成在安装凹槽2f的外周侧上并可与互锁凹槽65e互锁的互锁突出部2h,但如图11所示,还可以构造成包括形成在制动构件65的内周上的互锁突出部65f和形成在安装凹槽2f的外周上并与互锁突出部65f互锁的互锁凹槽2i。
(d)在所述实施例中,运动构件51的后端部分51c直接接触制动构件65,但如图12-15所示,还可以摩擦接合在制动构件165和安装凹槽102f之间。
如图12-14所示,转子制动机构154用来在钩环臂117枢转到鱼线释放位置时制动转子103并包括运动构件151和安装在形成在圆柱形部分102e的底端上的安装凹槽102f上的制动构件165。换言之,运动构件151不仅是钩环翻转机构118的一部分而且是转子制动机构154的一部分。
制动构件165设置成当钩环臂117位于鱼线释放位置时制动转子103。制动构件165包括两个构件,大致半圆形的第一制动构件部件165a和第二制动构件部件165b,并由例如聚缩醛树脂或聚酰胺树脂的合成树脂制成。第一制动构件部件165a和第二制动构件部件165b通过安装在形成在周边上的凹槽165e上的弹簧构件166压配合在圆形安装凹槽165d上。制动构件165包括与安装凹槽102f摩擦接合并允许转动的阻力部分165c和多个作为形成在制动构件165的外周表面上的多个凹入部并与运动构件151的后端部分151c接合的接合部分165d。接合部分165d在制动构件165的外周上隔开布置,使得后端部分151c与其接合。另外,朝着接合部分165d倾斜的倾斜部分165f在多个位置处形成在制动构件165上。倾斜部分165f是形成为引导后端部分151c到接合部分165d上的倾斜表面。
如图15放大所示,具有大致L形截面的制动构件165包括其内周上的阻力部分165c、形成在其前侧上的第一环形构件165g和形成在其后侧上并具有大于第一环形构件165g的直径的第二环形构件165h。另外,限制机构185包括形成在制动构件165的内周侧上的互锁凹槽165i和可与互锁凹槽165i互锁并形成在安装凹槽102f的外周上的互锁突出部102g。限制机构185还包括安装在形成在制动构件165的外周上的凹槽165e上的弹簧构件166。这里,通过形成在制动构件165的内周侧上的互锁凹槽165i和形成在安装凹槽102f的外周上的互锁突出部102g的互锁,限制制动构件165的前后运动,使得制动构件165不与作为安装凹槽102f的后端的凸缘部分102d的前端接触。
弹簧构件166是安装在形成在制动构件165的外周侧上的凹槽部分165e上的线形构件,并具有向内方向压迫的弹性力。注意到,尽管没有在附图中示出,缺口形成在弹簧构件166的一部分上以便安装在制动构件165上。
采用此类型的转子制动装置154,当钩环臂117从鱼线卷绕位置枢转到鱼线释放位置时,设置在转子103上的运动构件151的后端部分151c与制动构件165的接合部分165d接合,使得制动构件165与转子103一起转动。当制动构件165与转子103一起转动时,由于阻力部分165c与安装凹槽102f摩擦接合,由此制动转子103。这里,由于阻力部分165c与安装凹槽102f摩擦接合,使其可以转动,转子不仅仅如同现有技术那样在一个部分上制动,而是在整个阻力部分上均匀制动,因此可以稳定制动力。
这里,通过形成在制动构件165的内周侧上的互锁凹槽165i和形成在安装凹槽102f的外周上的互锁突出部102g的互锁,限制制动构件的前后运动,使得制动构件165不与作为安装凹槽102f的后端的凸缘部分102d的前端接触。因此,由于制动构件165不在前后方向上运动并且制动力不波动,可以获得预定的制动力并因此可以稳定制动力。
按照本发明,旋转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具有限制制动构件前后运动的限制机构,使得制动构件不与安装凹槽的后端接触,并因此可以稳定制动力。
如这里所使用的,以下方向术语“向前、向后、之上、向下、垂直、水平、之下和横向”以及任何其他的类似方向术语指的是装备有本发明的装置的方向。因此,用来描述本发明的这些术语应该相对于装备有本发明的装置进行解释。
这里使用的术语“构造”描述的是装置的部件、区段或部分,其包括构造和/或编程执行所需功能的硬件和/或软件。
此外,权利要求中表示为“装置加功能”的术语应该包括用来实施本发明所述部分的功能的任何结构。
这里使用的术语“大致”、“大约”和“近似”意味所修饰术语的偏差量,使得最终结果不显著改变。如果此偏差不否定其修饰词汇的含义,这些术语应看成包括所修饰术语的至少正负5%的偏差。
本申请要求日本专利出版物2003-168744的优先权。日本专利出版物2003-168744的所有披露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在只选择所选实施例描述本发明的同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此说明书中将明白的是可进行不同的改型和变型而不超出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描述只用作说明,并不用于限制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发明。

Claims (22)

1. 一种用于根据钩环臂的枢转来制动转子的旋转绕线轮转子制动装置,该钩环臂在鱼线卷绕位置和鱼线释放位置之间枢转,并且该转子可转动地安装在绕线轮单元上,该绕线轮单元具有位于其前端部分的外周上的安装凹槽,该旋转绕线轮转子制动装置包括:
运动构件,该运动构件设置在转子上,并且当钩环臂在鱼线卷绕位置和鱼线释放位置之间运动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第一位置与鱼线卷绕位置相对应,第二位置与鱼线释放位置相对应,运动构件具有当运动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朝着安装凹槽伸出的伸出部分;
制动构件,该制动构件安装在绕线轮单元的安装凹槽内,制动构件具有当运动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通过贴靠绕线轮单元和运动构件的伸出部分之一摩擦滑动来产生制动力的阻力部分;
其特征在于,旋转绕线轮转子制动装置还包括:
限制机构,该限制机构形成在制动构件的内周上,并在安装凹槽的外周上,限制机构限制制动构件相对于绕线轮单元的向后运动,使得制动构件不与安装凹槽的后端部分接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制动构件还包括当运动构件运动到第二位置时与运动构件的伸出部分不可转动地接合的接合部分;以及
当运动构件的伸出部分与接合部分接合时,阻力部分贴靠绕线轮单元的安装凹槽摩擦滑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接合部分包括形成在制动构件的外周上的多个凹入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制动构件还包括倾斜部分,该倾斜部分包括倾斜表面以便将伸出部分引导到接合部分。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运动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阻力部分贴靠运动构件的伸出部分摩擦滑动。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制动构件包括形成在制动构件前侧上的第一环形部分和其直径大于第一环形部分并形成在制动构件的后侧上的第二环形部分。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限制机构包括形成在制动构件的内周上的互锁凹槽和形成在安装凹槽的外周上的互锁突出部,互锁突出部与互锁凹槽互锁。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限制机构包括形成在安装凹槽的外周上的互锁凹槽和形成在制动构件的内周上的互锁突出部,互锁突出部与互锁凹槽互锁。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阻力部分形成在第二环形部分上,并且当运动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贴靠运动构件的伸出部分摩擦滑动。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制动构件具有形成在其外周上的凹槽;以及
限制机构还包括安装在制动构件的凹槽内的弹簧构件。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旋转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制动构件具有两个半圆形制动构件部件。
12. 一种旋转绕线轮,其包括:
摇把;
可转动地支承摇把并在其前端部分的外周上具有安装凹槽的绕线轮单元;
可转动地支承在绕线轮单元的前端上的转子,转子具有在鱼线卷绕位置和鱼线释放位置之间枢转的钩环臂;
布置在转子的前部以便前后运动的卷筒,卷筒用来将鱼线围绕其外周表面卷绕;以及
根据钩环臂的枢转制动转子的转子制动装置,转子制动装置包括:
运动构件,该运动构件设置在转子上,并且当钩环臂在鱼线卷绕位置和鱼线释放位置之间运动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第一位置与鱼线卷绕位置相对应,第二位置与鱼线释放位置相对应,运动构件具有当运动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朝着安装凹槽伸出的伸出部分;
制动构件,该制动构件安装在绕线轮单元的安装凹槽内,制动构件具有当运动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通过贴靠绕线轮单元和运动构件的伸出部分之一摩擦滑动来产生制动力的阻力部分
其特征在于,该旋转绕线轮转子制动装置还包括:
限制机构,该限制机构形成在制动构件的内周上,并在安装凹槽的外周上,限制机构限制制动构件相对于绕线轮单元的向后运动,使得制动构件不与安装凹槽的后端部分接触。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旋转绕线轮,其特征在于,
制动构件还包括当运动构件运动到第二位置时与运动构件的伸出部分不可转动地接合的接合部分;以及
当运动构件的伸出部分与接合部分接合时,阻力部分贴靠绕线轮单元的安装凹槽摩擦滑动。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旋转绕线轮,其特征在于,
接合部分包括形成在制动构件的外周上的多个凹入部。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旋转绕线轮,其特征在于,
制动构件还包括倾斜部分,该倾斜部分包括倾斜表面以便将伸出部分引导到接合部分。
16.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旋转绕线轮,其特征在于,
当运动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阻力部分贴靠运动构件的伸出部分摩擦滑动。
17.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旋转绕线轮,其特征在于,
制动构件包括形成在制动构件前侧上的第一环形部分和其直径大于第一环形部分并形成在制动构件的后侧上的第二环形部分。
18.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旋转绕线轮,其特征在于,
限制机构包括形成在制动构件的内周上的互锁凹槽和形成在安装凹槽的外周上的互锁突出部,互锁突出部与互锁凹槽互锁。
19.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旋转绕线轮,其特征在于,
限制机构包括形成在安装凹槽的外周上的互锁凹槽和形成在制动构件的内周上的互锁突出部,互锁突出部与互锁凹槽互锁。
20.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旋转绕线轮,其特征在于,
阻力部分形成在第二环形部分上,并且当运动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贴靠运动构件的伸出部分摩擦滑动。
21.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旋转绕线轮,其特征在于,
制动构件具有形成在其外周上的凹槽;以及
限制机构还包括安装在制动构件的凹槽内的弹簧构件。
22. 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旋转绕线轮,其特征在于,
制动构件具有两个半圆形制动构件部件。
CNB2004100490401A 2003-06-13 2004-06-11 旋转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 Active CN10042155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68744A JP4266719B2 (ja) 2003-06-13 2003-06-13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制動装置
JP168744/03 2003-06-13
JP168744/2003 2003-06-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2143A CN1572143A (zh) 2005-02-02
CN100421558C true CN100421558C (zh) 2008-10-01

Family

ID=33509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490401A Active CN100421558C (zh) 2003-06-13 2004-06-11 旋转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971599B2 (zh)
JP (1) JP4266719B2 (zh)
KR (1) KR101031523B1 (zh)
CN (1) CN100421558C (zh)
MY (1) MY127698A (zh)
SG (1) SG114664A1 (zh)
TW (1) TWI31104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8385A (zh) * 2017-09-22 2019-04-09 株式会社岛野 纺车式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51880B2 (ja) * 2005-09-07 2012-01-11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制動装置
JP4892416B2 (ja) * 2007-06-15 2012-03-07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リール本体
EP2074885A2 (en) * 2007-12-27 2009-07-01 Daiwa Seiko Inc. Fishing spinning reel
JP6964998B2 (ja) * 2017-03-08 2021-11-10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制動装置
CN111669014B (zh) * 2020-07-10 2024-05-07 揭阳市吉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微电机转子绕线的工位转换控制机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4839A (ja) * 1996-06-20 1998-01-13 Ryobi Ltd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EP1149529A1 (en) * 2000-04-25 2001-10-31 Shimano Inc. Bail tripping device for spinning reel
CN1329824A (zh) * 2000-06-23 2002-01-09 株式会社岛野 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
US6382542B1 (en) * 1997-06-24 2002-05-07 Shimano Inc. Rotor brake mechanism for a spinning reel and spinning re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7706721L (sv) * 1977-06-09 1978-12-10 Abu Ab Haspelrulle
JPS5627720Y2 (zh) * 1978-04-07 1981-07-02
JP2002306032A (ja) * 2001-04-16 2002-10-22 Shimano Inc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ベール反転装置
JP4572041B2 (ja) * 2001-04-16 2010-10-27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制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4839A (ja) * 1996-06-20 1998-01-13 Ryobi Ltd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US6382542B1 (en) * 1997-06-24 2002-05-07 Shimano Inc. Rotor brake mechanism for a spinning reel and spinning reel
EP1149529A1 (en) * 2000-04-25 2001-10-31 Shimano Inc. Bail tripping device for spinning reel
CN1329824A (zh) * 2000-06-23 2002-01-09 株式会社岛野 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8385A (zh) * 2017-09-22 2019-04-09 株式会社岛野 纺车式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
CN109588385B (zh) * 2017-09-22 2021-12-28 株式会社岛野 纺车式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27698A (en) 2006-12-29
TWI311041B (en) 2009-06-21
JP2005000104A (ja) 2005-01-06
KR101031523B1 (ko) 2011-04-27
US6971599B2 (en) 2005-12-06
SG114664A1 (en) 2005-09-28
KR20040107386A (ko) 2004-12-20
TW200507743A (en) 2005-03-01
JP4266719B2 (ja) 2009-05-20
CN1572143A (zh) 2005-02-02
US20040251361A1 (en) 2004-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22477B1 (ko) 듀얼 베어링 릴의 드래그 사운드 발생 장치
EP1958504B1 (en) Spinning reel handle assembly
US7175121B2 (en) Spinning reel sounding mechanism
CN100421558C (zh) 旋转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
CN102835368A (zh) 双轴承绕线轮的牵引机构
US7090160B2 (en) Sound generating device for a dual bearing reel
EP1149529A1 (en) Bail tripping device for spinning reel
EP1166628B1 (en) Spinning reel rotor braking device
US6957788B2 (en) Sound generating mechanism for a fishing reel
CN100415089C (zh) 旋转绕线轮的卷筒支承结构
US7118060B2 (en) Rotor for spinning reel
JP2002306032A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ベール反転装置
JP3111360B2 (ja) 魚釣り用リールのスプール往復動構造
US5988549A (en) Spinning reel with guard arm
EP2918168A2 (en) Bail support mechanism for a spinning reel
US6845934B2 (en) Rotor braking device for spinning reel
TW200412837A (en) Line guiding mechanism of spinning reel
CN100563435C (zh) 旋压式绕线轮的发声机构
EP1425965B1 (en) Spool support structure for a spinning reel
CN210695589U (zh) 一种鱼线轮悬浮式磁力刹车机构
US20050189446A1 (en) Rotor for spinning reel
JP2002306033A (ja) 両軸受リール
CN210695585U (zh) 一种鱼线轮中鱼发声机构
KR200227111Y1 (ko) 플라이 릴
KR20020085677A (ko) 스풀 제동력 순간 절환장치를 구비한 스피닝 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