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19139C - 交叉铺网机 - Google Patents

交叉铺网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19139C
CN100419139C CNB2005100558004A CN200510055800A CN100419139C CN 100419139 C CN100419139 C CN 100419139C CN B2005100558004 A CNB2005100558004 A CN B2005100558004A CN 200510055800 A CN200510055800 A CN 200510055800A CN 100419139 C CN100419139 C CN 10041913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less belt
belt conveyer
arm
lapping
reverse roll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5580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76693A (zh
Inventor
莱格尔·若阿基姆
巴斯蒂安·彼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Original Assignee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filed Critical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Publication of CN16766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766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1913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1913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25/00Lap-forming devices not integral with machines specified abo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在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驼峰式交叉铺网机中,以夹设的方式,在两个延伸经过交叉铺网机各个臂的环形传送带之间,从进料区域导引待铺设以形成毛绒织物的纤维网,直至其在铺网区域中卸下。环形传送带延伸经过输出传送器上的铺网区域,由此覆盖新铺设在输出传送器上的纤维网,以避免纤维网受到交叉铺网机的铺网臂的运动所产生的有害气动效应的影响。在一实施例中,纤维网缓冲装置以环形传送带也延伸通过该纤维网缓冲装置的方式与该交叉铺网机结合。

Description

交叉铺网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驼峰式交叉铺网机,包括:进料臂,其枢转地支撑于固定的下枢转轴中;向下延伸的铺网臂,其在平行于所述下枢转轴延伸的上枢转轴中枢转地支撑于进料臂的上端,所述铺网臂具有导引于至少近似笔直延伸的运动路径中的下自由端;环形的输出传送器,其大体平行于所述上枢转轴及下枢转轴延伸并具有位于所述铺网臂下自由端的运动路径下方的铺网区域;环形纤维网传送装置,其导引于所述进料臂及所述铺网臂之上,用于基于进料臂及铺网臂的枢转运动,而在进料区域中接收纤维网并在铺网区域中将该纤维网铺设在所述输出传送器上;及用于移动所述纤维网传送装置、进料臂、铺网臂以及输出传送器的驱动装置。
此类型的交叉铺网机是公知的,且例如在书(“Vliesstoffe”,VerlagWiley-VCH,Weinheim,2000,第160页)中所描述的。
背景技术
在将纤维网铺设至输出传送器上时,驼峰式交叉铺网机的铺网臂进行枢转运动,其中铺网臂的下自由端靠近地在输出传送器上方相对输出传送器之传送方向横向运动。如果铺网臂的上端枢转地连接在枢转安装的进料臂上,则进料臂也进行枢转运动。在已知的驼峰式交叉铺网机中,铺网臂的下端耦连至托架,该托架相对输出传送器的传送方向横向可动地导引于轨道上。托架连接至驱动装置,从而通过此驱动装置的辅助,完成铺网臂的枢转运动及可能的进料臂的枢转运动。
交叉铺网机的铺网臂卸下纤维网的速度可以超过200m/min。瞄定300m/min范围内的速度。因此,铺网臂的自由端必须在输出传送器上相应快速的运动,以防止所铺设的纤维网中的材料加厚及产生折褶。高速导致由气动效应引起的问题。铺网臂所铺设的纤维网部由于气动拉扯可能抬起其基部并且开始颤动。已经考虑布置一个附加压力辊,其将新铺设的纤维网的纤维与布置在下方的已经铺设的纤维网层的纤维压结。因为铺网臂通常在其两个运动方向上卸下纤维网,需要在铺网臂上安装两个这种压力辊,这增加了其重量。此外,必须指出的是由该等压力辊产生了相对减速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类型的驼峰式交叉铺网机,其可以以相对高的铺网速度工作并同时防止在所制造的产品上气动效果的不利影响。
此目的通过上述类型的交叉铺网机实现,其中所述纤维网传送装置由两个环形传送带构成,其以彼此平行且压在一起的状态导引于至少从进料臂的下枢转轴延伸至铺网臂的下自由端的路径部中,且该两个环形网传送带在此路径部中形成一纤维网的夹紧部分,该夹紧部分终止于铺网臂下自由端处的卸下缝隙中,该等环形传送带由卸下缝隙沿相反方向在靠近输出传送器的上方横穿铺网区域并在铺网区域中覆盖该输出传送器,该等环形传送带导引至一反向辊,从该处该等环形传送带返回通过铺网臂及进料臂直到进料区域,且所述反向辊支撑于一共同托架中,该共同托架布置在输出传送器之下并可移位地相对该输出传送器横向导引。
根据本发明的交叉铺网机设计为使得待铺设的纤维网在两个纤维网传送带之间,从其供应至交叉铺网机的进料区域至其由铺网臂卸下的卸下缝隙,安全地导引至输出传送器的铺网区域,而不会运行通过没有全部或仅在一侧支撑纤维网的部分,如以至少两个往复托架工作的现有驼峰式交叉铺网机中或也称为卧式交叉铺网机中那样。此外,将传送纤维网经过进料臂及铺网臂的相同环形传送带也用于在铺网区域中覆盖已铺设的网层。可以控制铺网臂自由端的运行速度,使得其与环形传送带的网供应速度一样高,这样,覆盖新铺设的网层的环形传送带相对于新铺设的网层没有速度差。
这实际上通过包绕输出传送器的铺网区域的环形传送带的行程以结构简单的方式实现。两个环形传送带绕铺网区域导引至输出传送器的下侧,在该处它们每个包绕一个反向辊并由此处沿铺网臂延伸,经过进料臂返回至进料区域。两个反向辊可旋转地支持于一个共同下托架上,该共同下托架可相对输出传送器于该输出传送器下方移动。
所述托架及所述铺网臂的自由端优选经由牵引绳、牵引链或有齿带相互连接,使得铺网臂的自由端及下托架彼此间同步移动。牵引绳、牵引链或有齿带可运行通过驱动轮,从而借助这些轮产生铺网臂的枢转运动。
在铺网臂的自由端上,优选地,将传送带导引过偏转辊,该等偏转辊与传送带一起形成卸下缝隙,该卸下缝隙将网卸下至铺网区域上。在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中,可以在托架中支撑有两个偏转辊,铺网臂的下端绕布置在该等辊之间的枢转轴铰接。托架可导引于轨道中且在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中,其可以耦连至根据铺网臂的运动方向来抬起位于运动方向前部的偏转辊而降低另一个偏转辊的装置。通过此办法,可以抬起位于铺网区域之上且其下当前没有放置纤维网的传送带部,以减少环形传送带的该部与铺设在下面的纤维网之间的摩擦。可能的是,位于输出传送带之后环形传送带由其导引通过的偏转辊可以另行以它们可以抬起及降低的方式进行支撑。
因为铺网臂的枢转铺网运动并非始终如一的而且必须在到达运动反向点之前减速并在每个运动冲程停止后再次加速,所以必须调节环形传送带在卸下缝隙处输出纤维网的速度,以避免在运动反向点的区域中所铺设的多层纤维毛绒织物网的加厚。另一方面,生产纤维网的梳理机的纤维网输出以恒定的速度进行。纤维网必须由交叉铺网机以此速度拾取。为了使此进入交叉铺网机的进料区域的纤维网的恒定进料速度与在卸下缝隙处的纤维网的波动输出速度相适应,本发明有利实施例的交叉铺网机设置有纤维网缓冲装置,且两条环形传送带也都以下述方式通过此纤维网缓冲装置,即,传送该纤维网的环形传送带部相互平行地由纤维网缓冲装置的供应区域延伸通过纤维网缓冲装置直到卸下缝隙,并由此以夹设的方式由该供应区域将纤维网连续导引至输出传送器上的铺网区域。
该纤维网缓冲装置优选适于使得其不仅可以实现所必需的平衡变化的卸下速度的纤维网缓冲装置功能,而且可对各个环形传送带的路径长度的变化进行补偿,这由交叉铺网机的进料臂及铺网臂的枢转运动在进料臂和铺网臂处产生。以下将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的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驼峰式交叉铺网机的侧视图,其纤维网缓冲装置处于进料臂及铺网臂收回的状态,且
图2示出了相似的视图,但是处于进料臂及铺网臂伸出的状态
因为示意图已经足以理解本发明,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本质特征。具体地,保持并支撑所说明的多个元件的机器架没有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具有进料臂2及铺网臂3的交叉铺网机1。进料臂2其下端可枢转地支撑于固定的下枢转轴4处。在进料臂2的上端,铺网臂3铰接支撑于上枢转轴5中。铺网臂3的下自由端可移位地导引于输出传送器6之上,该输出传送器6的传送方向平行于枢转轴4及5延伸。铺网臂3的下端耦连于上托架7,上托架7导引于轨道(未示出)中,且该轨道在铺网区域的两侧横向延伸穿过输出传送器6。
在上托架7上连接有牵引绳、有齿带或链8,牵引绳、有齿带或链8由支撑于一框架(未示出)中的偏转轮9而导引着环绕输出传送器6。一个或一对轮9(所述对由9a表示)由一马达进行驱动,其在图中具体示出,从而通过牵引绳、有齿带或链8,上托架7可以来回地相对输出传送器6横向移动,由此实现与上托架7耦连的铺网臂3及进料臂2的枢转运动。
传送待铺设的纤维网(未示出)的第一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0,11导引通过进料臂2及铺网臂3并在铺网区域的范围内围绕输出传送器6。环形传送带10及11确定有一个进料路径部,在该进料路径部中,第一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0及11在供应纤维网的供应区域A与处于铺网臂3下端的卸下缝隙B之间受到平行导引。这样,环形传送带10及11可以在其间夹入纤维网并支持此纤维网。该进料路径部由供应区域A延伸经由第一反向辊12、第二驱动反向辊13、靠近下枢转轴4的第一偏转辊14,通过进料臂2及支撑于上枢转轴5中的第二偏转辊15,直到位于铺网臂3的下端处的卸下缝隙B。卸下缝隙B由第三及第四偏转辊16及17确定,第三偏转辊16及第四偏转辊17支撑于托架7上,铺网臂3的下端铰接于托架7。
由卸下缝隙B开始,第一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0及11的路径分开。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一个第一环形传送带10横向延伸于输出传送器6之上,并进一步经由第五偏转辊18直到支撑于下托架20中的第三反向辊19,该下托架20布置在输出传送器6之下并可以在轨道(未示出)上相对输出传送器6横向移动。第三反向辊19反转第一环形传送带10的方向。然后,该第一环形传送带运行通过第六偏转辊21返回至铺网臂3的下端,在该处再经由第七偏转辊22,再经由布置在上枢转轴5区域中的上部的第八偏转辊23,沿进料臂2至下部的第九偏转辊24、第一驱动辊25及第四及第五反向辊26及27,直至位于供应区域A的范围中的第二驱动辊28,从而闭合第一环形传送带10的运行路径。
第二环形传送带11由铺网臂3下端处的卸下缝隙B运行经由第五偏转辊18并在输出传送器6之下到达第六反向辊29。该第二环形传送带11自第六反向辊29经由第六偏转辊21运行返回至安装于铺网臂3的下端附近的第十偏转辊30,沿铺网臂3至布置在上枢转轴5区域中的第十一偏转辊31,沿进料臂2并经过布置于下枢转轴4附近的第十二偏转辊42至第三驱动辊32,并通过第七及第八反向辊33及34到达布置在供应区域A的范围中的第四驱动辊35,从而闭合该第二环形传送带11的路径。
图1示出了进料臂2及铺网臂3处于收回状态的交叉铺网机。在卸下缝隙B处支撑第三及第四偏转辊16及17的上托架7位于示于图左侧的输出传送器6左侧。在此情况下,支撑第三及第六反向辊19及29的下托架20位于输出传送器6右下方。如果将此情况与图2中铺网臂及进料臂伸出的情况相比较,可以看出,通过将上托架7向右侧移位,下托架20也可以相同程度向左侧移位。相应于由此运动造成的第一环形传送带10在铺网区域上侧的进一步输出,下托架20已经朝向左侧退让,并同时使第二环形传送带11提供相应供应,其由牵引绳、有齿带或链8到下托架20的耦连所支持。
在将铺网臂3的下端由图1所示的位置移动至图2所示的位置中时,如果第一环形传送带10由其第三驱动辊32驱动的速度与上托架7的运动速度同样高,则支撑于上托架7上的第三偏转辊16在由其铺设的第二环形传送带11上滚动。因为纤维网以此速度由卸下缝隙B卸下,除了输出传送器所产生的横向于铺网臂3的铺设方向的纤维网传送速度,位于新铺设的纤维网上的第二环形传送带11部分相对于纤维网来说没有相对速度。在此运动期间,第一环形传送带10相对于进料区域的速度由上托架7的运行速度与第一环形传送带10的供应速度的总合组成。沿上托架7的反向运动方向,所述环形传送带也是这样。实践中已显示出覆盖已铺设的纤维毛绒织物网的第一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0及11与已铺设的纤维毛绒织物网之间的相对速度不会产生问题。可能需要小心的是,上托架7相对于铺网臂3绕水平轴枢转而使得在运动方向前部的第四偏转辊17及第三偏转辊16之一分别略微抬起,如已经描述的。
位于所示结构的进料臂2下端处、供应区域A与进料区域之间的部分形成纤维网缓冲装置,该纤维网缓冲装置整体由36表示。现在描述其结构及作用。
在由卸下缝隙B返回至供应区域A的途中,第一环形传送带10在离开进料臂2后运行经过已提到的第一驱动辊25,并由该处进入一个大体为U形的路径部,该U形路径部的顶点由第四反向辊26形成,并经由第五反向辊27及第二驱动辊28至供应区域A。
第二环形传送带11在其返回供应区域A的途中,在离开进料臂2后,经过第三驱动辊32、第七反向辊33位于其顶点的U形路径部、张紧的第八反向辊34及位于供应区域A中的第四驱动辊35而运行返回至供应区域A。
位于第一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0及11的路径中、形成所述U形路径部顶点的第四及第七反向辊26及33分别以可旋转方式支撑于安装框架37中,第一反向辊12也支持于此安装框架37处,第一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0及11的纤维网传送部分绕此安装框架37成对导引。安装框架37于框架形连杆38处可枢转地连接于第一反向辊12的轴上,连杆38在图中仅以虚线示意性示出,且其类似摆锤悬挂在交叉铺网机的机器架(未示出)中的枢转支承41处。
张紧的第八反向辊34安装在与机器架中的液压缸39相连的压力活塞上。由液压缸39施加于张紧的第八反向辊34上的压力张紧第二环形传送带11。此张紧传经第七反向辊33及安装框架37,并经过由安装框架37承载的第四反向辊26而作用于第一环形传送带10的返回部分之上,安装框架37起一个两臂式杆的作用并可绕第一反向辊12的轴线枢转。由此,第一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0及11两者可以通过一个单一的液压缸39张紧。
在通过臂2及3的途中,第一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0及11运行经过几个支撑于进料及铺网臂2及3上的导引辊40,这些导引辊中的一部分交替地接触成对的第一及第二环形传送带的部分的一侧及另一侧,以防止第一及第二环形传送带在臂2及3上的抖动。
现将考虑并描述不同的操作状况。
只要第二驱动反向辊13以及第一驱动辊25、第二驱动辊28、第三驱动辊32及第四驱动辊35具有相同的周向速度,则安装框架37保持处于其图1所示的状况。如果第二驱动反向辊13的周向速度比驱动辊的周向速度高,则第二驱动反向辊13通过成对的第一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0及11以及第一反向辊12将安装框架37拖曳至图1中的左侧,这使得第一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0及11的网传送部分的长度减小。同时,因为第四及第七反向辊26及33也移动至左侧,而第一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0及11的返回部分通过该第四及第七反向辊26及33以U形的方式反向且第四及第七反向辊26及33支撑于安装框架37上,则第一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0及11的返回部分的长度增加。在图中分别以12’,26’及33’表示以虚线示出的移动至左侧的第一反向辊12、第四及第七反向辊26及33的位置。
但是,如果第二驱动反向辊13的驱动速度相对于驱动辊的驱动速度减小,则安装框架37移动至图1中的右侧,从而第一反向辊12、第四及第七反向辊26及33到达在图1中分别以12”,26”及33”表示的位置。因为第一反向辊12、第四及第七反向辊26及33移位同样的范围,所以第一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0及11保持张紧。
在安装框架37运动的辅助下,在进料区域A与卸下缝隙B之间的第一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0及11的长度部分可以改变。由此,可相对于供应区域A处的网进料速度,临时改变在网卸下缝隙B处的纤维网卸下速度。由于卸下缝隙B(即上托架7)运动经过输出传送器6的速度不能为恒定的,这是因为在铺网臂3的运动反向点的区域中其速度必须减速下降至零且必须在相反方向上加速,所以对于交叉铺网机1来说此速度改变是必要的。如果在此减速及加速过程中,第一及第二环状传送带10及11进一步通过卸下缝隙B卸下纤维网,则会在交叉铺网机所铺设的纤维毛绒织物网的边缘区域中将产生增厚,这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应该避免的。因此,必须根据托架7运动经过输出传送器6的速度来改变第一及第二环状传送带10及11卸下纤维网的速度。第三及第四偏转辊16及17之间的卸下缝隙B处的纤维网卸下速度的波动可以通过相对于第二及第四驱动辊28及35的周向速度适当地控制第二驱动反向辊13、第一及第三驱动辊25及32的周向速度而进行操纵,其中安装框架37绕枢转支承41摆动运动,而在一方面的位置12’,26’及33’及另一方面的位置12”,26”及33”之间移动第一反向辊12、第四及第七反向辊26及33,并由此循环改变缓冲的网量。
示出的纤维网缓冲装置36的结构也可以完成另一功能。为此目的,参考图1及图2描述安装框架的另一运动组件。
图2示出了处于进料臂2及铺网臂3伸出状态的交叉铺网机1。可以容易的从图2中看出,第一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0及11在布置于臂2及3的铰链部分中的第二偏转辊15、第八偏转辊23及第十一偏转辊31上,以及在布置于进料臂2的固定枢转轴4的范围中的第一偏转辊14、第九偏转辊24及第十二偏转辊42上的包绕角度相对于图1所示的状况有所改变。然而,在第一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0及11的成对部分的包绕角度的改变,以及在位于臂2及3的铰链部分中的第八偏转辊23及第十一偏转辊31处的包绕角度的改变,都没有在第一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0及11上对第一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0及11的返回部分产生相反影响,图2中的第一环形传送带10的返回部分在第九偏转辊24上的包绕角度小于图1中的状态,而第二环形传送带11的返回部分在第十二偏转辊42上的包绕角度大于图1中的状态。由此,第一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0及11在最后提到的偏转辊上的包绕角度在相反方向上改变。第一环形传送带10在其返回部分中需要以增加运行路径之方式的改变,然而第二环形传送带11需要在其返回部分中以减小运行路径之方式的改变。两者都可以在由液压缸39作用的张紧的第八反向辊34的辅助下实现,在图2中该液压缸39将张紧的第八反向辊34压向右侧,从而使得安装框架37由其图1示出的位置在连杆38上逆时针枢转至图2示出的位置。第二环形传送带11的返回部分的长度得以减小,同时第一环形传送带10的返回部分的长度得以增加。
显然,因为在卸下缝隙B及在供应区域A处对第一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0及11的速度差的补偿以及对辊包绕角度在相反方向上的改变的补偿必须同时发生,所以安装框架37绕连杆38的枢转支承41的运动以及安装框架37在连杆38上绕反转成对第一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0及11的第一反向辊12的轴的枢转运动,在操作过程中相互叠加。如图所示,两者都可以借助尤其适用于驼峰式交叉铺网机的、机构极其简单的装置而实现。
对于实际实施例的尺寸,给出图1及图2所示装置的如下数据:
在示例中,铺网宽度是3,500mm。位于第十一偏转辊31处的铰链与臂的端部之间的臂2及3的长度每个都为2,800mm。每个环形传送带都具有21,500mm的长度。驼峰式交叉铺网机1的铺网臂3的下端的运动路径是4,000mm。在图1所示的臂2及3收回的状态中,臂形成约27度的角度,然而在图2所示的伸出状态中,它们形成约133度的角度。环形传送带产出的不均匀性通过以液压缸39将张紧的第八反向辊34调整约20mm进行补偿,上述传送带产出的不均匀性由第九偏转辊24及第十二偏转辊42上包绕角度的改变所造成的不同臂位置引起。悬挂安装框架37的框架形连杆38的有效长度(摆长)为1,400mm,而安装框架37上的第四反向辊26及第七反向辊33从第一反向辊12至传送带的距离每个都为520mm。为了容纳纤维网缓冲装置36,在驼峰式交叉铺网机1之前要有长度约为2,100mm且包括连杆装置31在内的高度约为1,740mm的空间。
显然,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在本发明的启示下进行各种变化。例如,支撑于安装框架37上的第一反向辊12可以形成为驱动辊,而第二驱动反向辊13可以是惰性反向辊。此外,支撑于安装框架37上的第四反向辊26及第七反向辊33可以是驱动辊,而第一驱动辊25及第三驱动辊32可以是惰性偏转辊。安装框架37可以枢转支撑于可移位的托架内,而不是悬挂在连杆38上。此外,交叉铺网机1可以设置有四个或更多的铰接的臂,以在不增加高度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铺网宽度,所述铰接的臂可根据剪切格的类型移动。然后,为此目的,可以设置将所述进一步铰接的臂的枢转运动与铺网臂的运动相协调的装置。在后一类型的装置中,环形传送带10及11成对地导引通过所有相互铰接的臂,使得纤维网在其整个进料路径上一直夹在两个紧密接触的环形传送带之间。
通过使用一个单对的环形传送带将纤维网缓冲装置、网导引经过进料臂及铺网臂、以及对输出传送器上的已铺设纤维毛绒织物网进行覆盖集成,不仅对于设备费用,而且对于产出的产品来说都相较现有技术具有极大有利性。用于生产毛绒织物的待铺设纤维网在此集成装置中,从供应区域至卸下缝隙,持续保持在环形传送带之间。并且在任何地方都没有如在上述已知的具有若干可运动托架的交叉铺网机的情况下那样,通过自由悬挂通过、通过张紧或通过由一个环形传送带至另一个环形传送带的机械加载。因为纤维网由一个环形传送带所伴随,即在离开卸下缝隙后直接将其覆盖的环形传送带,因而纤维网在离开卸下缝隙之后仍继续受到稳妥的处理。纤维网可以位于承载其并包括已铺设的毛绒织物的支撑物上,而不会暴露于不利的气动影响中。

Claims (17)

1. 一种用于由纤维网制造纤维毛绒织物的交叉铺网机,所述交叉铺网机包括:
进料臂(2),其下端可枢转地安装在固定的下枢转轴(4)处;以及向下延伸的铺网臂(3),其绕平行于所述下枢转轴(4)延伸的上枢转轴(5)枢转支撑于所述进料臂(2)的上端,所述铺网臂(3)具有下自由端,且所述下自由端导引于至少大体笔直延伸的运动路径中;
环形的输出传送器(6),其大体平行于所述上枢转轴(5)及下枢转轴(4)延伸,并具有位于所述铺网臂(3)的自由端的运动路径之下的铺网区域,
用于传送待铺设的纤维网的环形传送装置,所述环形传送装置导引于所述进料臂(2)及所述铺网臂(3)上,用于随进料臂(2)及铺网臂(3)的枢转运动,而在一进料区域中接收纤维网并在所述铺网区域中将该纤维网铺设在所述输出传送器(6)上,及
驱动装置(9a,25,32),其用于移动所述环形传送装置、枢转所述进料臂(2)及所述铺网臂(3)、及移动所述输出传送器(6),
其中,所述环形传送装置包括第一环形传送带(10)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1),所述第一环形传送带(10)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1)以相互平行且压在一起的状态导引于一进料路径部中,所述进料路径部至少从所述下枢转轴(4)延伸至所述铺网臂(3)的下自由端,且所述第一环形传送带(10)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1)在此路径部中形成一用于纤维网的夹紧部分,所述夹紧部分终止于所述铺网臂(3)下自由端处的卸下缝隙(B)处,
所述第一环形传送带(10)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1)从卸下缝隙(B)沿相反方向靠近所述输出传送器(6)横跨所述铺网区域延伸,并在所述铺网区域将所述输出传送器(6)覆盖,
所述第一环形传送带(10)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1)各自分别导引至相关的第三反向辊(19)和第六反向辊(29),从该处,所述第一环形传送带(10)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1)返回经过所述铺网臂(3)及所述进料臂(2),直到所述进料区域,及
所述第三反向辊(19)和第六反向辊(29)支撑于一个共同的下托架(20)中,所述下托架布置在所述输出传送器(6)之下并且可移位地相对该输出传送器横向导引。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铺网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铺网臂(3)的自由端与支撑所述第三反向辊(19)及第六反向辊(29)的下托架(20)经由牵引绳、有齿带或链驱动装置(8)之一相互连接,并连接至所述用于产生所述铺网臂(3)及进料臂(2)的枢转运动的驱动装置(9a)。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叉铺网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铺网臂(3)的自由端上支撑有第三偏转辊(16)及第四偏转辊(17),所述第一环形传送带(10)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1)分别绕所述第三偏转辊(16)及第四偏转辊(17)通过。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铺网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卸下缝隙(B)形成在支撑于一上托架(7)中的第三偏转辊(16)及第四偏转辊(17)之间,所述上托架(7)耦连至所述铺网臂(3)的自由端,所述第一环形传送带(10)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1)分别通过所述第三偏转辊(16)及第四偏转辊(17),
所述上托架(7)绕布置在所述第三偏转辊(16)及第四偏转辊(17)之间并平行于其延伸的轴枢转支撑于所述铺网臂(3)上,且
设置有适于根据所述铺网臂(3)的运动方向,以设于所述运动方向前部的偏转辊被抬起而其它偏转辊被降低的方式枢转所述上托架(7)的装置。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叉铺网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料臂(2)的下枢转轴(4)的上游设置有网缓冲装置(36),其中,在延伸至所述卸下缝隙(B)的部分中和一大体第一U形路径部分中,所述第一环形传送带(10)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1)从一供应区域(A)相互接触地受到平行导引,在该第一U形路径部分中,所述第一环形传送带(10)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1)共同运行经过一基本上半包绕的第一反向辊(12),
从所述进料臂(2)返回至所述供应区域(A)的环形传送带部分导引经过第二U形路径部分和第三U形路径部分,所述第二U形路径部分和第三U形路径部分相对于延伸至所述卸下缝隙(B)的部分之第一U形路径部分反向延伸,并且所述第二U形路径部分和第三U形路径部分各自分别大体半包绕第四反向辊(26)及第七反向辊(33),且
所述第一反向辊(12)、第四反向辊(26)及第七反向辊(33)可旋转地支撑于一共同安装框架(37)中,所述安装框架(37)支持在一个交叉铺网机的架子中,用于调整延伸至所述卸下部分(B)及由所述卸下部分(B)返回的环形传送带的部分的相关长度,使得所述安装框架(37)可以基本平行于所述延伸至所述第一反向辊(12)、第四反向辊(26)及第七反向辊(33)并由所述第一反向辊(12)、第四反向辊(26)及第七反向辊(33)返回的环形传送带的第二U形路径部分和第三U形路径部分而移位。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叉铺网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框架(37)通过摆锤装置(38)可移动地保持在所述交叉铺网机(1)的架子中。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叉铺网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框架(37)通过可移位的托架而可移动地保持在所述交叉铺网机(1)的架子中。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叉铺网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框架(37)绕所述第一环形传送带(10)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1)进料部分的第一反向辊(12)的轴被枢转地支持。
9.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叉铺网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环形传送带(11)的返回部分的第三U形路径部分导引经过另一大体被半包绕的张紧的第八反向辊(34),所述张紧的第八反向辊(34)可调整地安装在机器架上并通过一张紧装置(39)向朝所述张紧装置延伸的第二环形传送带(11)的路径部分的相反方向偏压。
10.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叉铺网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环形传送带(10)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1)各自分别导引经过一独立的第二驱动辊(28)及第四驱动辊(35)且其进料部分汇合经过共同的第二驱动反向辊(13),且为了相对于所述交叉铺网机在所述供应区域(A)处的进入速度而改变纤维网卸下速度,所述第二驱动反向辊(13)的周向速度相对于所述第二驱动辊(28)及第四驱动辊(35)的周向速度是可以改变的。
11.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叉铺网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环形传送带(10)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1)各自分别导引经过一独立的第二驱动辊(28)及第四驱动辊(35),且支撑于所述安装框架(37)中的第一反向辊(12)也是驱动辊,且为了相较于供应区域(A)处的交叉铺网机(1)进入速度改变纤维网卸下速度,所述第一反向辊(12)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驱动辊(28)及第四驱动辊(35)的周向速度而改变的周向速度被驱动。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铺网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环形传送带(10)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1)的进料部分导引于所述进料臂(2)及铺网臂(3)上,共同经过沿所述第一环形传送带(10)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1)的传送方向依此向后布置的多个导引辊(40),所述导引辊(40)交替接触成对导引的第一环形传送带(10)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1)的一侧及另一侧。
13.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叉铺网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环形传送带(10)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1)的进料部分导引于所述进料臂(2)及铺网臂(3)上,共同经过沿所述第一环形传送带(10)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1)的传送方向依此向后布置的多个导引辊(40),所述导引辊(40)交替接触成对导引的第一环形传送带(10)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1)的一侧及另一侧。
14.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交叉铺网机,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进料臂(2)与所述第二U形路径部分和第三U形路径部分之间的所述第一环形传送带(10)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1)返回部分各自分别导引经过一个由相应的第一环形传送带(10)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1)以超过90度包绕的第一驱动辊(25)及第三驱动辊(32)。
15.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交叉铺网机,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进料臂(2)与所述第二U形路径部分和第三U形路径部分之间的所述第一环形传送带(10)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1)返回部分各自分别导引经过一个由相应的第一环形传送带(10)及第二环形传送带(11)以超过90度包绕的第一驱动辊(25)及第三驱动辊(32)。
1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铺网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进料臂与所述铺网臂之间布置至少两个另外的进料臂,所述另外的进料臂相互铰接并连接至所述进料臂及所述铺网臂,所述另外的进料臂适于实现枢转运动,并设置有使所述另外的进料臂的枢转运动与其它臂的枢转运动配合工作的装置。
1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叉铺网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进料臂与所述铺网臂之间布置至少两个另外的进料臂,所述另外的进料臂相互铰接并连接至所述进料臂及所述铺网臂,所述另外的进料臂适于实现枢转运动,并设置有使所述另外的进料臂的枢转运动与其它臂的枢转运动配合工作的装置。
CNB2005100558004A 2004-04-02 2005-03-23 交叉铺网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913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4008051A EP1593761B1 (de) 2004-04-02 2004-04-02 Steilarm-vliesleger
EP04008051.7 2004-04-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76693A CN1676693A (zh) 2005-10-05
CN100419139C true CN100419139C (zh) 2008-09-17

Family

ID=34924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5580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9139C (zh) 2004-04-02 2005-03-23 交叉铺网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318255B2 (zh)
EP (1) EP1593761B1 (zh)
CN (1) CN100419139C (zh)
AT (1) ATE365239T1 (zh)
DE (1) DE502004004134D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7843A (zh) * 2009-02-06 2012-03-21 纺织品管理联合公司 储存和临时铺设二次地板表面的系统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363556T1 (de) * 2004-03-08 2007-06-15 Dilo Kg Maschf Oskar Speichervorrichtung
US7320154B2 (en) * 2004-03-08 2008-01-22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Ag Fleece laying device
DE502004004134D1 (de) * 2004-04-02 2007-08-02 Dilo Kg Maschf Oskar Steilarm-vliesleger
DE502006000950D1 (de) * 2006-02-01 2008-07-31 Dilo Kg Maschf Oskar Vorrichtung zum Legen eines Vlieses
EP1959038B1 (de) * 2007-02-15 2010-04-14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Vorrichtung zum Legen eines Vlieses
DE502007003930D1 (de) * 2007-03-30 2010-07-08 Dilo Kg Maschf Oskar Vliesleger
CN101671919B (zh) * 2008-09-09 2011-01-26 仪征市四方轻纺机械厂 一种交叉铺网机
EP2479330B1 (de) * 2011-01-19 2013-12-18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Vliesleger
EP2479321A1 (de) * 2011-01-19 2012-07-25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Vliesleger
EP3150753B1 (de) * 2015-09-30 2020-01-08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Vorrichtung zum fördern einer florbahn oder eines vlieses
CN108374240B (zh) * 2018-05-15 2023-09-26 常熟市振泰无纺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铺网机铝撑杆
CN108910523A (zh) * 2018-08-23 2018-11-30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气密检测设备中的机械手分料设备
CN109704266B (zh) * 2018-11-15 2024-09-13 湖州织里瑞茜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棉被生产铺网机
CN110438663A (zh) * 2019-07-31 2019-11-12 苏州鸿源特种纤维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非织造布的交叉铺网机及其生产工艺
WO2021141546A1 (en) * 2020-01-10 2021-07-15 Izoteh D.O.O. Pendulum folder for foldable material folding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38279A (en) * 1970-10-20 1972-02-01 Msl Ind Inc Cross lapper
US3906588A (en) * 1971-04-20 1975-09-23 Du Pont Air-laydown apparatus for assembling fibers into webs
GB1527230A (en) * 1975-12-04 1978-10-04 Wira & Mather Cross-lapper
CN86202052U (zh) * 1986-04-01 1986-11-19 长沙市被服厂 非织造织物铺网机
US4984772A (en) * 1989-05-15 1991-01-15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High speed crosslapper
US5007623A (en) * 1986-11-12 1991-04-16 Oy Partek Ab Method for feeding the primary web of a mineral wool web by means of a pendulum conveyor onto a receiving conveyor and an arrangement of such a pendulum conveyor
CN2208580Y (zh) * 1994-12-01 1995-09-27 张国芳 摆动式铺网机
US5590442A (en) * 1992-09-10 1997-01-07 Autefa Maschinenfabrik Gmbh Augsburg Device for producing a nonwoven fabric made of fiber material
US6662407B2 (en) * 2001-08-14 2003-12-16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 fiber flee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62772A (en) * 1957-10-18 1960-12-06 Proctor Silex Corp Movable carriage travel reversing mechanism
NL285404A (zh) * 1961-11-13 1900-01-01
DE4127172C2 (de) * 1991-08-16 1995-02-02 Heraklith Baustoffe Ag Vorrichtung zum Aufbringen von Vlies, insbesondere Mineralwollevlies, auf ein Auflageband
US7320154B2 (en) * 2004-03-08 2008-01-22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Ag Fleece laying device
ATE363556T1 (de) * 2004-03-08 2007-06-15 Dilo Kg Maschf Oskar Speichervorrichtung
DE502004004134D1 (de) * 2004-04-02 2007-08-02 Dilo Kg Maschf Oskar Steilarm-vliesleger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38279A (en) * 1970-10-20 1972-02-01 Msl Ind Inc Cross lapper
US3906588A (en) * 1971-04-20 1975-09-23 Du Pont Air-laydown apparatus for assembling fibers into webs
GB1527230A (en) * 1975-12-04 1978-10-04 Wira & Mather Cross-lapper
CN86202052U (zh) * 1986-04-01 1986-11-19 长沙市被服厂 非织造织物铺网机
US5007623A (en) * 1986-11-12 1991-04-16 Oy Partek Ab Method for feeding the primary web of a mineral wool web by means of a pendulum conveyor onto a receiving conveyor and an arrangement of such a pendulum conveyor
US4984772A (en) * 1989-05-15 1991-01-15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High speed crosslapper
US5590442A (en) * 1992-09-10 1997-01-07 Autefa Maschinenfabrik Gmbh Augsburg Device for producing a nonwoven fabric made of fiber material
CN2208580Y (zh) * 1994-12-01 1995-09-27 张国芳 摆动式铺网机
US6662407B2 (en) * 2001-08-14 2003-12-16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 fiber fleec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7843A (zh) * 2009-02-06 2012-03-21 纺织品管理联合公司 储存和临时铺设二次地板表面的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593761A1 (de) 2005-11-09
DE502004004134D1 (de) 2007-08-02
US20050217077A1 (en) 2005-10-06
CN1676693A (zh) 2005-10-05
US7318255B2 (en) 2008-01-15
ATE365239T1 (de) 2007-07-15
EP1593761B1 (de) 2007-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19139C (zh) 交叉铺网机
CN100510223C (zh) 毛绒织物铺设装置
US8495799B2 (en) Fleece layer
CN100593595C (zh) 交叉铺网机
CN101225558B (zh) 梳理网引导输送装置
CN102605485B (zh) 纤维铺设机
US7320154B2 (en) Fleece laying device
CN101275313A (zh) 纤维网铺网机
US7895715B2 (en) Fleece-laying device
US7146892B2 (en) Cutting installation with two gripper beams displaceable in opposite directions
US9725830B2 (en) Device for conveying a fiber web or a web of nonwoven
US7690086B2 (en) Fleece-laying apparatus
US10145032B2 (en) Cross lapper
CN101168871A (zh) 具有补偿功能的铺网机构
CN101070647B (zh) 驼峰式铺网机
CN110029411B (zh) 无纺布铺设器和运行方法
US20150218741A1 (en) Compensating device for fluctuating conveying speeds of a fibrous nonwoven
US6341685B1 (en) Ordering device for arranging products received in a loose state in an orderly succession
CN100368613C (zh) 用来在纤维生产线中引导丝束的方法和装置
JPH08284055A (ja) クロスレイウエブ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ITMI950653A1 (it) Dispositivo per il riempimento di vasi con sezione trasversale allungata ( vasi piatti ) su una macchina per filanda per esempio
CN103221592A (zh) 形成非织造织物的非织造网铺设设备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