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13529C - 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13529C
CN100413529C CNB2004100969717A CN200410096971A CN100413529C CN 100413529 C CN100413529 C CN 100413529C CN B2004100969717 A CNB2004100969717 A CN B2004100969717A CN 200410096971 A CN200410096971 A CN 200410096971A CN 100413529 C CN100413529 C CN 10041352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atile oil
weight portion
chinese medicine
standby
hou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9697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85392A (zh
Inventor
崔晓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uo Yonglin
Original Assignee
Zuo Yongli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uo Yonglin filed Critical Zuo Yonglin
Priority to CNB20041009697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13529C/zh
Publication of CN17853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853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1352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1352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一定比例的石菖蒲、益智仁、乌药、萆薢、甘草制成;制备方法是先提取石菖蒲、益智仁、乌药中的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萆薢、甘草乙醇回流提取得清膏;醇提药渣与提取挥发油药渣再水煮提取,加入澄清剂,与醇提清膏合并,混匀,加入常规辅料,制成各种临床可接受的剂型。本发明组合物具有解热、抑菌、消炎、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前列腺炎。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前列腺炎是中年男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年龄15-55岁,可分为:急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后者可分为:细菌性前列腺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痛等三种。前列腺炎的症状繁多,个体差异较大,目前把前列腺炎的症状统称为前列腺炎综合症,大概可分为以下四类:①尿道症状:尿频或总有尿意,尿不尽感,轻微尿痛,尿道口疼痛,尿道偶有溢出白色粘液;②局部症状:下腹部坠胀、隐痛;阴部或睾丸疼痛或不适感,会阴潮湿感,腹股沟区疼痛、腰酸、乏力;③性功能异常:早泄、阳痿,性欲减退;④精神症状:烦躁,多虑,多梦,失眠,心悸。以上四类症状,不是所有病人都会出现,根据病情的轻重,治疗情况的不同,临床上有较大的差别。
中医虽无前列腺炎这一病名,但从本病所出现的临床症状看,属于中医的“悬痈”、“白浊”、“白淫”、“劳淋”、“膏淋”、“精浊”“肾虚腰痛”范畴。
目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成药有前列康、前列通瘀胶囊、癃闭舒胶囊等,这些中成药虽然均有一定的疗效,但效果不够显著、治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该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石菖蒲4-12重量份  益智仁4-12重量份  乌药4-12重量份
萆薢4-12重量份    甘草2-6重量份;
上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的优选配比为:石菖蒲4重量份、益智仁12重量份、乌药4重量份、萆薢12重量份、甘草2重量份;石菖蒲12重量份、益智仁4重量份、乌药12重量份、萆薢4重量份、甘草6重量份或石菖蒲8重量份、益智仁8重量份、乌药8重量份、萆薢8重量份、甘草4重量份。
取上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按药剂学常规方法,制备成各种临床可接受的剂型,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剂型当中的一种:注射制剂、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滴丸、口服液体制剂等。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取石菖蒲、益智仁、乌药加6-10倍量水,浸泡1-4小时,提取挥发油3-9小时,收集挥发油,每1ml挥发油用3-9克β-环糊精进行包合,4℃冷藏过夜,抽滤,45℃以下干燥2-6小时,研细,过筛备用,药液另器收集备用,提取挥发油药渣备用;
萆薢、甘草加6-10倍量60-80%乙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1-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25~1.28的醇提清膏,备用;
醇提药渣与提取挥发油药渣再加8-12倍量水煎煮1-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原药材与药液重量比为1∶5,60~70℃水浴保温1-2小时,4℃静置24-36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25~1.28的清膏,与醇提清膏合并,再与上述用β-环糊精进行包合的挥发油合并,混匀,即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提取物;
取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提取物,加入常规辅料,制备成各种临床可接受的剂型,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剂型当中的一种:注射制剂、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滴丸、口服液体制剂等。
上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中,滤液减压浓缩至原药材与药液重量比为1∶5后,对滤液进一步澄清,即按每100ml药液中加入浓度为1%的ZTC1+1-II型天然澄清剂B组分2ml,再加入浓度为1%的ZTC1+1-II型天然澄清剂A组分4ml,搅匀,再按上述步骤进行制备。
取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提取物,加2倍量乳糖及β-环糊精包合物,采用流化喷雾制粒法可制得本发明颗粒剂(即前列宁颗粒)。一次5g,一日3次。
药效学试验表明,本发明颗粒剂对大肠杆菌性内毒素引起的家兔体温增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白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正常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无明显影响;可明显增加绵羊红细胞诱导的小鼠循环抗体水平;显著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能不同程度地减少羧甲基纤维素刺激诱发的腹腔渗出液量,又能显著减少腹腔渗出液中的白细胞数;对大鼠棉球肉芽组织增生有显著抑制作用;以上试验说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具有抑菌、解热、消炎、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下面实验例用于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本发明。
实验例1:本发明颗粒剂对家兔的解热作用
取家兔32只,实验前测基础体温,连续2天,取体温在38.0-39.5℃之间的动物用于实验,并将动物按体温平均分成4组,每组8只。各给药组灌胃给药一次,模型组在同等情况下给蒸馏水,给药0.5小时后各动物耳缘静脉注射内毒素液1.0ml/kg进行致热,分别测致热后30min、1h、1.5h、2.0h的肛温,以致热后不同时间肛温与基础体温之差值为体温变化的指标,结果采用差值t检验组间比较,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见表1。
表1前列宁颗粒剂对大肠杆菌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的退热作用
Figure C20041009697100081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结果显示:前列宁颗粒的三个剂量组对大肠杆菌性内毒素引起的家兔体温增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
实验例2:本发明颗粒剂体外抑菌作用
试验方法:用肉汤培养基将各药物(前列宁颗粒、青霉素胶囊和制霉菌素)做1∶2-1∶64倍倍比稀释后,加至24孔细胞培养板上,每个稀释度各设2孔,每孔加入药液0.9ml,再加入104个菌/ml的菌液0.1ml,置37℃温箱中培养24小时,观察各孔中细菌生长情况。同时设细菌对照和阳性对照药对照。结果见表2
表2前列宁颗粒剂体外抑菌试验
Figure C20041009697100091
-:表示对所试菌株无抑制作用
+:表示有细菌生长
表2结果显示:经24小时培养后,细菌对照管均有细菌生长。前列宁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白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均为:20mg/ml。抑菌效价为1∶8。
实验例3本发明颗粒剂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
(一)对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的影响
试验方法:碳粒廓清法。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前列宁三个剂量,正常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蒸馏水,0.25ml/10g,每天2次,连续给药7天,第8天称体重后,尾静脉注射印度墨汁稀释液(1∶10)0.1ml/10g体重,于注射后1分钟、5分钟用玻璃毛细吸管分别从眶后静脉丛取血20ul,溶于3ml0.1%的Na2CO3溶液中摇匀,在波长650nm条件下,测定光密度值(OD值)。最后将小鼠颈椎脱臼处死,分别称取肝、脾重量。按下式计算廓清指数K或校正廓清指数α,结果采用组间比较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Figure C20041009697100101
表3前列宁颗粒对正常小鼠血中碳粒清除速度的影响
Figure C20041009697100102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结果显示:前列宁颗粒在所试剂量范围内对正常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无明显影响(P>0.05)。
(二)对绵羊红细胞诱导的循环抗体水平的影响
方法:血清凝集素测定法。取健康雄性LACA小鼠,体重18-20g,按体重随机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或水7天。在给药后第一天用浓度为10%的羊红细胞悬液,按0.5ml/只小鼠腹腔注射进行免疫。免疫后第四天眼眶采血,分离血清。用生理盐水将每份血清做对倍稀释。将不同稀释度的血清分别加入血凝板内,每孔0.5ml,在加入0.5%的羊红细胞悬液0.5ml,混匀,加盖置37孵箱温育3小时。观察血球凝集程度,按5级(0-4)记录,并按下式计算抗体积数,结果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抗体积数=∑(S1+2S2+3S3+...nSn)
式中1、2、3、n代表对倍稀释的指数,S代表凝集程度的级别,抗体积数越达表示血清抗体水平越高。
表4前列宁颗粒对小鼠血循环抗体水平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P<0.05  **P<0.01
表4结果显示:前列宁颗粒在0.44、0.22g/kg/d剂量时可明显增加绵羊红细胞诱导的小鼠循环抗体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P<0.01)。
实验例4本发明颗粒剂抗炎作用
(一)对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抑制作用
试验方法:小鼠按体重随机分组后,一次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受试药物,0.25ml/10g,1小时后,尾静脉注射0.5%伊文思兰液体0.2ml/10g,立即于去毛腹部皮肤上滴加二甲苯40ul,15分钟后处死动物,取兰染皮肤剪碎,放于蒸馏水∶丙酮(3∶7)溶液中,测光密度值,结果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表5前列宁颗粒对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Figure C20041009697100112
与对照组比较:**P<0.01
表5结果显示:前列宁在所试剂量范围内,均能显著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二)对大鼠白细胞游走的影响
试验方法: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分别给予前列宁大、中、小及阳性对照药,对照组给予相同药液容积的蒸馏水。每次按1ml/100g灌胃给药,每日2次,连续7天。第8天腹腔注入1.5%羧甲基纤维素3ml/只,3小时后处死大鼠,抽取腹腔液,测其体积,并计数白细胞总数,结果采用组间比较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见表6。
表6前列宁对大鼠白细胞游走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P<0.01  **P<0.05
表6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给药组既能不同程度地减少羧甲基纤维素刺激诱发的腹腔渗出液量,又能显著减少腹腔渗出液中的白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三)对大鼠慢性肉芽肿形成的影响
试验方法:取大鼠60只,乙醚浅麻醉后无菌条件下作腹部切口,然后在两侧腹股沟皮下植入20mg的灭菌棉球。术后随机分组。手术当天开始分组给药,1ml/100g,每天一次,连续7天,第8天先称体重,药后1小时将大鼠断头处死,剥离并取出棉球肉芽组织。称取湿重后于60℃烘箱内干燥12小时后称重,减去原棉球重量,即为肉芽肿净重,比较各组肉芽肿重量,同时取出大鼠的肾上腺、胸腺及脾脏测定脏器指数,结果采用组间比较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见表7。
表7前列宁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的影响
Figure C20041009697100122
与对照组比较:**P<0.01
表7结果显示:前列宁大、小剂量组对大鼠棉球肉芽组织增生有显著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实施例1
取石菖蒲4kg、益智仁12kg、乌药4kg、萆薢12kg、甘草2kg,按药剂学常规方法制备成注射制剂,每支10ml,20ml/60kg.d。
实施例2
取石菖蒲12kg、益智仁4kg、乌药12kg、萆薢4kg、甘草6kg,按药剂学常规方法制备成滴丸,每次10丸,每日二次。
实施例3
取石菖蒲8kg、益智仁8kg、乌药8kg、萆薢8kg、甘草4kg,按药剂学常规方法制备成丸剂,每丸6克,每日服2丸。
实施例4
取石菖蒲8kg、益智仁8kg、乌药8kg、萆薢8kg、甘草4kg,按药剂学常规方法制备成颗粒剂。5g/袋,一次5g,一日3次。
实施例5本发明片剂的制备
石菖蒲4kg、益智仁12kg、乌药4kg、萆薢12kg、甘草2kg;
以上五味,分别粉碎成粗粉,备用;取石菖蒲、益智仁、乌药加6倍量水,浸泡3小时,提取挥发油3小时,收集挥发油,每1ml挥发油用9克β-环糊精进行包合(30℃恒温搅拌1小时),4℃冷藏过夜,抽滤,45℃以下干燥6小时,研细,过筛(120目)备用,药液另器收集备用;萆薢、甘草粉碎成粗粉,加6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1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28(60℃)的清膏,备用;醇提药渣与提取挥发油药渣再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原药材与药液重量比为1∶5,每100ml药液中加入浓度为1%的ZTC1+1-II型天然澄清剂B组分2ml,再加入浓度为1%的ZTC1+1-II型天然澄清剂A组分4ml,搅匀,60~70℃水浴保温1小时,4℃静置36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28(60℃)的清膏,与醇提清膏合并,混匀,加入常规辅料,压片,即得。每片0.3克,每次3片,每日三次。
实施例6本发明胶囊剂的制备
石菖蒲12kg、益智仁4kg、乌药12kg、萆薢4kg、甘草6kg;
以上五味,分别粉碎成粗粉,备用;取石菖蒲、益智仁、乌药加10倍量水,浸泡1小时,提取挥发油9小时,收集挥发油,每1ml挥发油用3克β-环糊精进行包合(30℃恒温搅拌1小时),4℃冷藏过夜,抽滤,45℃以下干燥2小时,研细,过筛(120目)备用,药液另器收集备用;萆薢、甘草粉碎成粗粉,加10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28(60℃)的清膏,备用;醇提药渣与提取挥发油药渣再加12倍量水煎煮1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原药材与药液重量比为1∶5,60~70℃水浴保温2小时,4℃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28(60℃)的清膏,与醇提清膏合并,混匀,加入常规辅料,加入胶囊,即得。每粒0.3克,每次3粒,每日三次。
实施例7本发明颗粒剂的制备
石菖蒲8kg、益智仁8kg、乌药8kg、萆薢8vg、甘草4kg;
以上五味,分别粉碎成粗粉(10目),备用。取石菖蒲、益智仁、乌药加8倍量水,浸泡2小时,提取挥发油6小时,收集挥发油,每1ml挥发油用8克β-环糊精进行包合(30℃恒温搅拌1小时),4℃冷藏过夜,抽滤,45℃以下干燥4小时,研细,过筛(120目)备用,药液另器收集备用;萆薢、甘草粉碎成粗粉,加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1.5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28(60℃)的清膏,备用;醇提药渣与提取挥发油药渣再加10倍量水煎煮1.5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原药材与药液重量比为1∶5,每100ml药液中加入浓度为1%的ZTC1+1-II型天然澄清剂B组2ml,再加入浓度为1%的ZTC1+1-II型天然澄清剂A组分4ml,搅匀,60~70℃水浴保温1小时,4℃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28(60℃)的清膏,与醇提清膏合并,混匀,加2倍量乳糖及β-环糊精包合物,采用流化喷雾制粒法制成颗粒5g/袋,一次5g,一日3次。

Claims (15)

1. 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取原料药:
石菖蒲4-12重量份  益智仁4-12重量份  乌药4-12重量份
萆薢4-12重量份    甘草2-6重量份;
取石菖蒲、益智仁、乌药加6-10倍量水,浸泡1-4小时,提取挥发油3-9小时,收集挥发油,每1ml挥发油用3-9克β-环糊精进行包合,4℃冷藏过夜,抽滤,45℃以下干燥2-6小时,研细,过筛备用,药液另器收集备用,提取挥发油药渣备用;萆薢、甘草加6-10倍量60-80%乙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1-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25~1.28的醇提清膏,备用;醇提药渣与提取挥发油药渣再加8-12倍量水煎煮1-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原药材与药液重量比为1∶5,60~70℃水浴保温1-2小时,4℃静置24-36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25~1.28的清膏,与醇提清膏合并,再与上述用β-环糊精进行包合的挥发油合并,混匀,即得中药组合物提取物;取中药组合物提取物,加入常规辅料,制备成临床接受的注射制剂、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滴丸或口服液体制剂。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取石菖蒲、益智仁、乌药加6倍量水,浸泡3小时,提取挥发油3小时,收集挥发油,每1ml挥发油用9克β-环糊精进行包合,4℃冷藏过夜,抽滤,45℃以下干燥6小时,研细,过筛备用,药液另器收集备用,提取挥发油药渣备用;萆薢、甘草加6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1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25~1.28的清膏,备用;醇提药渣与提取挥发油药渣再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原药材与药液重量比为1∶5,60~70℃水浴保温1小时,4℃静置36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25~1.28的清膏,与醇提清膏合并,再与上述用β-环糊精进行包合的挥发油合并,混匀,即得药物组合物提取物;取药物组合物提取物,加入常规辅料,压片,制得片剂。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取石菖蒲、益智仁、乌药加8倍量水,浸泡2小时,提取挥发油6小时,收集挥发油,每1ml挥发油用8克β-环糊精进行包合,4℃冷藏过夜,抽滤,45℃以下干燥4小时,研细,过筛备用,药液另器收集备用,提取挥发油药渣备用;萆薢、甘草加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25~1.28的清膏,备用;醇提药渣与提取挥发油药渣再加10倍量水煎煮1.5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原药材与药液重量比为1∶5,60~70℃水浴保温1小时,4℃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25~1.28的清膏,与醇提清膏合并,再与上述用β-环糊精进行包合的挥发油合并,混匀,即得药物组合物提取物;取中药组合物提取物,加2倍量乳糖及β-环糊精包合物,采用流化喷雾制粒法可制得颗粒剂。
4. 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原料药为:
石菖蒲4重量份  益智仁12重量份  乌药4重量份
萆薢12重量份   甘草2重量份。
5. 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原料药为:
石菖蒲12重量份  益智仁4重量份  乌药12重量份
萆薢4重量份     甘草6重量份。
6. 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原料药为:
石菖蒲8重量份  益智仁8重量份  乌药8重量份
萆薢8重量份    甘草4重量份。
7. 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方法制成:
取原料药:
石菖蒲4-12重量份  益智仁4-12重量份  乌药4-12重量份
萆薢4-12重量份    甘草2-6重量份;
取石菖蒲、益智仁、乌药加6-10倍量水,浸泡1-4小时,提取挥发油3-9小时,收集挥发油,每1ml挥发油用3-9克β-环糊精进行包合,4℃冷藏过夜,抽滤,45℃以下干燥2-6小时,研细,过筛备用,药液另器收集备用,提取挥发油药渣备用;萆薢、甘草加6-10倍量60-80%乙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1-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25~1.28的醇提清膏,备用;醇提药渣与提取挥发油药渣再加8-12倍量水煎煮1-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原药材与药液重量比为1∶5,60~70℃水浴保温1-2小时,4℃静置24-36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25~1.28的清膏,与醇提清膏合并,再与上述用β-环糊精进行包合的挥发油合并,混匀,即得中药组合物提取物;取中药组合物提取物,加入常规辅料,制备成临床接受的注射制剂、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滴丸或口服液体制剂。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方法制成:
取石菖蒲、益智仁、乌药加6倍量水,浸泡3小时,提取挥发油3小时,收集挥发油,每1ml挥发油用9克β-环糊精进行包合,4℃冷藏过夜,抽滤,45℃以下干燥6小时,研细,过筛备用,药液另器收集备用,提取挥发油药渣备用;萆薢、甘草加6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1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25~1.28的清膏,备用;醇提药渣与提取挥发油药渣再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原药材与药液重量比为1∶5,60~70℃水浴保温1小时,4℃静置36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25~1.28的清膏,与醇提清膏合并,再与上述用β-环糊精进行包合的挥发油合并,混匀,即得药物组合物提取物;取药物组合物提取物,加入常规辅料,压片,制得片剂。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方法制成:取石菖蒲、益智仁、乌药加8倍量水,浸泡2小时,提取挥发油6小时,收集挥发油,每1ml挥发油用8克β-环糊精进行包合,4℃冷藏过夜,抽滤,45℃以下干燥4小时,研细,过筛备用,药液另器收集备用,提取挥发油药渣备用;萆薢、甘草加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25~1.28的清膏,备用;醇提药渣与提取挥发油药渣再加10倍量水煎煮1.5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原药材与药液重量比为1∶5,60~70℃水浴保温1小时,4℃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25~1.28的清膏,与醇提清膏合并,再与上述用β-环糊精进行包合的挥发油合并,混匀,即得药物组合物提取物;取中药组合物提取物,加2倍量乳糖及β-环糊精包合物,采用流化喷雾制粒法可制得颗粒剂。
10. 如权利要求7、8或9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原料药为:
石菖蒲4重量份  益智仁12重量份  乌药4重量份
萆薢12重量份   甘草2重量份。
11. 如权利要求7、8或9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原料药为:
石菖蒲12重量份  益智仁4重量份  乌药12重量份
萆薢4重量份     甘草6重量份。
12. 如权利要求7、8或9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原料药为:
石菖蒲8重量份  益智仁8重量份  乌药8重量份
萆薢8重量份    甘草4重量份。
13. 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石菖蒲8重量份  益智仁8重量份  乌药8重量份
萆薢8重量份    甘草4重量份。
14. 如权利要求7、8、9或1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前列腺炎药物中的应用。
15. 如权利要求7、8、9或1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具有抑菌、解热、消炎或增强免疫力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
CNB2004100969717A 2004-12-07 2004-12-07 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3529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969717A CN100413529C (zh) 2004-12-07 2004-12-07 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969717A CN100413529C (zh) 2004-12-07 2004-12-07 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85392A CN1785392A (zh) 2006-06-14
CN100413529C true CN100413529C (zh) 2008-08-27

Family

ID=36783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9697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3529C (zh) 2004-12-07 2004-12-07 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13529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40692B (zh) * 2012-10-31 2014-06-04 成都医路康医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物组合物
CN104491661B (zh) * 2015-01-23 2017-08-29 湖南湘源美东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
CN109771543A (zh) * 2017-11-15 2019-05-21 广西西林县农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8079261B (zh) * 2018-02-05 2021-04-23 时存良 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8394A (zh) * 2003-08-28 2004-04-14 宁建刚 治疗前列腺疾病的中药胶囊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8394A (zh) * 2003-08-28 2004-04-14 宁建刚 治疗前列腺疾病的中药胶囊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 彭怀仁等,1663,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 卫生部,139,卫生部. 1989
(《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 彭怀仁等,1663,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 卫生部,139,卫生部. 198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85392A (zh) 2006-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64340B (zh) 一种改善睡眠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474375B (zh) 复方蛹虫草制剂及制法与应用
CN101695327B (zh) 一种保健肾茶
CN101647857B (zh) 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05742B (zh) 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8814A (zh) 一种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17402C (zh) 治疗急慢性前列腺炎的脂溶性中药栓剂及其生产工艺
CN100352463C (zh) 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48235C (zh) 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0413529C (zh) 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85307A (zh) 一种用于湿热体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405743B (zh) 一种用于小儿腹泻的药物制剂
CN101693086B (zh) 用于防治复发性口疮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755485B (zh) 一种小儿用消食健脾的中药制剂
CN101773620B (zh) 一种清热通淋药物
CN100394930C (zh) 决明子在制备促进排铅作用药品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CN1327874C (zh)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55611B (zh) 一种治疗小儿湿疹的护理膏制备方法
CN103735710A (zh) 用于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19895A (zh) 一种调理肠胃、治疗便秘的中药酒
CN109470788A (zh) 一种妇科千金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15779046B (zh) 一种防治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中药制剂与应用
CN105030887A (zh) 一种治疗小儿湿热型腹泻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943657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43860A (zh)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27

Termination date: 201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