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11427C - 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11427C
CN100411427C CNB2004100631791A CN200410063179A CN100411427C CN 100411427 C CN100411427 C CN 100411427C CN B2004100631791 A CNB2004100631791 A CN B2004100631791A CN 200410063179 A CN200410063179 A CN 200410063179A CN 100411427 C CN100411427 C CN 10041142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minance signal
vertical line
calibration object
value
dif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6317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74915A (zh
Inventor
板仓启二郎
藤井俊哉
河野明启
加藤良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novaseme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749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49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1142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1142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60Noise processing, e.g. detecting, correcting, reducing or removing noise
    • H04N25/63Noise processing, e.g. detecting, correcting, reducing or removing noise applied to dark curr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5/00Constructive types of pipe joi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L13/00 - F16L23/00 ; Details of pipe joi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or insulating means
    • F16L25/0036Joints for corrugated pipes
    • F16L25/0063Joints for corrugated pipes with two corrugated pipes being directly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15/00Screw-threaded joints; Forms of screw-threads for such j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60Noise processing, e.g. detecting, correcting, reducing or removing noise
    • H04N25/68Noise processing, e.g. detecting, correcting, reducing or removing noise applied to def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forming Light Signals Into Electric Signals (AREA)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其处理通过预定的顺序的多个垂直电荷耦合器件和一个水平电荷耦合器件从二维排列的感光元件输出的亮度信号,并且输出图像信息,其包括:一记录单元,用于在其中记录一识别一条像素校正对象垂直线的x地址,所述像素校正对象垂直线相应于一条其中存在点缺陷的垂直电荷耦合器件;一校正值计算单元,其根据下列(i)和(ii)计算一校正值,(i)是相应于位于由x地址标识的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预定位置上的像素的亮度信号,(ii)是相应于位于另一条垂直线的一预定位置上的像素的亮度信号;以及一校正单元,其根据所述计算的校正值,校正相应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亮度信号的值。

Description

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缺陷校正设备,该设备处理通过以预定顺序排列多个垂直CCD(电荷耦合器件)和一个或多个水平CCD,从二维排列的感光元件输出的亮度信号,并且输出的图像信息,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使因垂直CCD的点缺陷造成的显示图像中的白线或白点不明显的技术。
(背景技术
包括家用摄影机和数字静态图片相机的图像设备近年来得到广泛的使用。
一些图像设备使用固态图像传感设备,在其中二维排列的感光元件接受光并输出亮度信号亮度信号,该亮度信号是多个垂直CCD(电荷耦合器件)和一个或多个水平CCD以预定顺序输出。
其间,此类固态图像传感设备能显示几百到几千像素,并且不可避免一定比率的制造的半导体晶片存在感光底层缺陷。
由于以上原因,在批量生产中,如果每个具有至少一个点缺陷的制造产品都被认为是有缺陷的产品,则生产率将明显降低,这将增加生产成本。实际上,为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了缺陷产品的标准,这样就使生产率升高到合适的水平。
例如,批量生产显示约500,000像素的固态图像传感设备时,在感光元件或垂直CCD中有两个或三个点缺陷的固态图像传感设备产品被认为是合格产品。
在此要注意,一般地,感光元件中的一个点缺陷在显示的图像中被显示为一个白点,无论接收到多少光,其相应的亮度亮度信号总是指示一个高亮度级。
在此传统技术的一个例子中,日本已公开的专利申请No2,565,261公开了一个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其存储的数据包括(i)固态图像感应设备中的缺陷像素的位置和(ii)输出信号缺陷部份的等级,并参考电荷存储时间校正该缺陷。
一般地,当一垂直CCD有一个点缺陷时,所有通过该点缺陷的亮度信号都具有高亮度级,并且在显示图像中形成了一条垂直线。
另一方面,许多当前的图像设备都有视频拍摄功能和静态图像拍摄功能,或手工模糊校正功能。
日本已公开的专利申请No.07-38799公开了一个图像系统,该系统在不降低分辨率以及不增加设备体积和能量消耗的情况下,提供了一种手工模糊校正功能,同时该系统也是一个传统图像系统。
如果在一个感光元件中有一个点缺陷,在图像中就显示一个不显眼的白点。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垂直CCD有一个点缺陷时,在图像中就显示一条垂直白线。由于垂直白线很显眼,就需要进行校正以使这条线不显眼。
在由于感光元件中的点缺陷造成的白点的情况下,可以用白点周围的像素数据取代该白点的像素数据来校正该白点,达到使人眼看不到该白点的程度。该技术可应用到在每个产品中一定数量的点缺陷。
然而,用周围像素数据取代该像素数据的方法不能用于因一垂直CCD的一个点缺陷造成的一条白线。这是因为用这种校正方法实际上降低了水平方向的分辨率,并且随着校正像素数量的增加,校正的像素将比较显眼。
同时,一亮度信号的传输包括一个被称为传输停止时期,在该传输停止时期停止从感光元件到垂直CCD的亮度信号的传输。该传输停止时期是,比如,正常传输时间的两到三倍。如果垂直CCD中存在一个点缺陷,相应于该点缺陷的输出亮度信号的值将与传输停止时期的长度成比例增加。这就在显示屏上产生一个所述的白缺陷,该白缺陷是一个明显的白点并且在垂直白线上的像素中是最大的。
同样,当拍摄静态图像时或执行手工模糊校正功能以减少分辨率的降低时,执行一高速扫描发射,在其中可以以高速输出亮度信号。高速扫描发射的传输时间是,例如,正常传输时间的十分之一。因此,如果垂直CCD存在一点缺陷,在高速扫描发射中输出的亮度信号的值是正常正常时间中输出的亮度信号值的十分之一。
从上述描述可以理解,尽管与屏幕上垂直白线相应的亮度信号值高于屏幕的其它部分,但是该值不是必然连贯的。这意味着需要一种校正屏幕上图像缺陷的方法,其可以处理屏幕上每条垂直白线的不同亮度信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图像缺陷校正的设备及方法,其能够使由垂直CCD的点缺陷产生的白线不再明显,同时阻止分辨率的实质性降低。
(C-01)上述目的由一个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实现,该设备处理通过预先确定好顺序的多个垂直电荷耦合器件和一个水平电荷耦合器件,从二维排列的感光元件输出的亮度信号,并输出图像信息,该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包括:一个记录单元,其中可以记录一用于标识像素校正对象垂直线的X地址,该校正对象垂直线对应于存在点缺陷的垂直电荷耦合器件;一个校正值计算单元,可从根据以下(i)和(ii)的值计算校正值,(i)相应于至少一个位于由X地址标识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预定位置上的像素的亮度信号,(ii)相应于至少一个位于另一条不是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一预定位置上的像素的亮度信号;和一个校正单元,其可基于计算的校正值,校正对应于该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亮度信号的值。
(C-02)上述目的也由用于图像缺陷校正设备的图像缺陷校正方法实现,该方法处理通过预定顺序的多个垂直电荷耦合器件和一个水平电荷耦合器件,从二维排列的感光元件输出的亮度信号,并输出图像信息,,其中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包括一个记录单元,其中可记录一用于标识像素校正对象垂直线的X地址,该校正目标处置线对应于存在点缺陷的垂直电荷耦合器件。该图像缺陷校正方法包括:一校正值计算步骤,其用于根据以下(i)、(ii)的值计算校正值,(i)相应于至少一个位于由记录的X地址标识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预定位置上的像素的亮度信号,(ii)相应于至少一个位于另一条不是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一预定位置上的像素的亮度信号;和一校正步骤,其可基于计算的校正值校正对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亮度信号的值。
(E-01)通过上述结构,可以从亮度信号中消除由于垂直CCD中存在点缺陷而产生的暗电流的影响,并使显示图像中的垂直白线不显眼。
这使得用来筛选产品的垂直CCD中点缺陷数量的增加,提高产量并减少生产成本。
(C-03)在上述图像缺陷校正设备(C-01)中,校正值计算单元可计算以下(a)和(b)之间的差值,作为校正值,(a)是下列(i)、(ii)和(iii)中的任何一个,(i)是相应于光屏蔽区域内的一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而该光屏蔽区域位于一个有效像素区域外部,(ii)是对应于垂直空区域内的校正目标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值,该垂直空区域内不具有任何感光元件,(iii)是利用以下(iii-1)、(iii-2)的值计算获得的值,(iii-1)是相应于位于该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iii-2)是相应于该垂直空区域内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位置的亮度信号,(b)下列(iv)、(v)和(vi)中的任何一个,(iv)是对应于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另一条不是校正对象的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v)是对应于垂直空区域内的另一条不是校正对象的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vi)是使用以下(vi-1)和(vi-2)的值进行计算而获得的值,(vi-1)是对应于该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另一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vi-2)是对应于垂直空区域内的另一垂直线上的一位置的亮度信号。
(C-04)在上述图像缺陷校正设备(C-01)中,校正值计算单元可以计算以下(a)、(b)和(c)的值作为校正值:(a)是以下(i)和(ii)之间的差值,(i)是相应于位于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像素的亮度信号,而该垂直光屏蔽区域位于一有效像素区域外部,(ii)是对应于所述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另一条不是校正对象的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b)以下(iii)和(iv)的值差值,(iii)是相应于垂直空区域内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该垂直空区域不具有任何感光元件,(iv)是相应于垂直空区域内的另一条不是校正对象的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c)是以下(v)和(vi)之间的差值,(v)是使用以下(v-1)和(v-2)的值计算而获得的值,(v-1)是相应于该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一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v-2)是相应于垂直空区域内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vi)是使用以下(vi-1)和(vi-2)的值计算而获得的值,(vi-1)是相应于该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另一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vi-2)是相应于垂直空区域内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
(C-05)在上述图像缺陷校正方法(C-02)中,校正值计算步骤可以计算以下(a)和(b)之间的差值作为校正值:(a)是(i)(ii)(iii)中的任何一个,(i)是相应于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该垂直光屏蔽区域位于有效像素区域外部,(ii)是相应于垂直空区域内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该垂直控区域不具有任何感光元件,(iii)是使用以下(iii-1)和(iii-2)的值计算而获得的值,(iii-1)是相应于该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iii-2)是相应于垂直空区域内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而(b)是下列(iv)(v)和(vi)中的任何一个,(iv)是相应于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另一条不是校正对象的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v)是相应于垂直空区域内的另一条不是校正对象的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vi)是使用以下(vi-1)和(vi-2)值计算而获得的值,(vi-1)相应于该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v-2)是相应于垂直空区域内的另一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
(C-06)在上述图像缺陷校正方法(C-02)中,校正值计算步骤可以计算以下(a)、(b)和(c)的值作为校正值,(a)是以下(i)和(ii)的值的差值,(i)是相应于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该光屏蔽区域位于有效像素区域外部,(ii)是相应于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另一条不是校正对象的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b)以下(iii)和(iv)的值的差值,(iii)是相应于垂直空区域内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该垂直空区域不具有任何感光元件(iv)是相应于垂直空区域内的另一条不是校正对象的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而(c)是以下(v)和(vi)的值的差值,(v)使用以下(v-1)和(v-)的值计算而获得的值,(v-1)是相应于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v-2)是相应于垂直空区域内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vi)是使用以下(vi-1)和(vi-2)的值计算而获得的值,(vi-1)是相应于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vi-2)是相应于垂直空区域内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
(E-02)利用上述构造,可以根据垂直光屏蔽区域和垂直空区域的其中一个或所有两个来计算校正值。这使得能以一种稳定的方式计算校正值,而不受拍摄图像的影响,并增加校正的准确度。
(C-07)在上述图像缺陷校正设备(C-03)中,在垂直方向上传输的亮度信号的数目可能多于真实区域垂直方向上的亮度信号数目,该真实区域由有效像素区域、垂直光屏蔽区域和垂直空区域组成,并且真实区域外的亮度信号包括空传输信号,该空传输信号不对应于真实区域的任何位置,其中该校正值计算单元计算以下(a)和(b)之间的差值作为校正值,(a)是(i)、(ii)、(iii)和(iv)中的任何一个,(i)是相应于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该垂直光屏蔽区域位于有效像素区域外部,(ii)是相应于垂直空区域内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该垂直空区域不具有任何感光元件(iii)是相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空转换信号的值,(iv)使用以下(iv-1)、(iv-2)和(iv-3)中的至少两的值计算而获得的值,(iv-1)是相应于直光屏蔽区域内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iv-2)是相应于垂直空区域内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iv-3)是相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空传输信号,而(b)是(v)、(vi)、(vii)和(viii)中的任何一个,(v)是相应于垂直光屏蔽区域内另一条不是校正对象的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vi)是相应于垂直空区域内的另一条不是校正对象的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vii)是相应于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空传输信号的值,(viii)是使用以下(viii-1)、(viii-2)和(viii-3)中的至少两个的值计算而获得的值,(viii-1)是相应于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另一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viii-2)是相应于垂直空区域内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viii-3)是相应于另一个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空传输信号。
(C-08)在上述图像缺陷校正设备(C-04)中,在垂直方向上传输的亮度信号的数目可能多于在实际区域的垂直方向上的亮度信号的数目,所述实际区域由有效像素区域、垂直光屏蔽区域,垂直空区域组成,并且实际区域外部的亮度信号包括空传输信号,这些空传输信号不与实际区域的任何位置对应,其中该校正值计算单元计算以下(a)、(b)、(c)或(d)作为校正值,(a)是以下(i)和(ii)的值的差值,(i)是相应于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该垂直光屏蔽区域位于有效像素区域外部,(ii)是相应于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另一条不是校正对象的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b)是以下(iii)和(iv)的值的差值,(iii)相应于垂直空区域内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该垂直空区域不具有任何感光元件,(iv)是相应于垂直空区域内的另一条不是校正对象的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c)是以下(v)和(vi)的值的差值,(v)是相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空传输信号的值,(vi)是相应于另一个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空传输信号的值,(d)是以下(vii)和(vii)的值的差值,(vii)是使用以下(vii-1)、(vii-2)和(vii-3)中的至少两个值计算而获得的值,(vii-1)是相应于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vii-2)是相应于垂直空区域内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vii-3)是相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空传输信号,(viii)是使用以下(viii-1)、(viii-1)和(viii-1)中至少两个值计算而获得的值,(viii-1)是相应于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viii-2)是相应于垂直空区域内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viii-3)是相应于另一个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空传输信号。
(C-09)在上述图像缺陷校正方法(C-05)中,在垂直方向上传输的亮度信号的数目可能多于在实际区域的垂直方向上的亮度信号的数目,所述实际区域由有效像素区域、垂直光屏蔽区域、和垂直空区域组成,并且实际区域外部的亮度信号包括不与实际区域的任何位置对应的空传输信号,其中校正值计算步骤可以计算以下(a)和(b)的差值作为校正值,(a)是(i)、(ii)、(iii)和(iv)任何中的任何一个,(i)是相应于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而该垂直光屏蔽区域位于有效像素区域外部,(ii)相应于垂直空区域内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该垂直空区域不具有任何感光元件,(iii)是相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空传输信号的值,(iv)是使用以下(iv-1)、(iv-2)和(iv-3)中至少两个的值计算而获得的值,(iv-1)是相应于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iv-2)是相应于垂直空区域内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iv-3)是相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空传输信号,(b)是(v)、(vi)、(vii)、(viii)中任何一个,(v)是相应于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另一条不是校正对象的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vi)是相应于垂直空区域内的在另一条不是校正对象的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vii)是相应于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空传输信号值,和(viii)是使用以下(viii-1)、(viii-1)和(viii-1)中的至少两个的值计算而获得的值,(viii-1)是相应于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viii-2)是相应于垂直空区域内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viii-3)是相应于另一个垂直线上一个位置的空传输信号。
(c-10)在上述图像缺陷校正方法(C-06)中,在垂直方向上传输的亮度信号的数目可能多于在实际区域的垂直方向上的亮度信号的数目,该实际区域由有效像素区域、垂直光屏蔽区域和垂直空区域组成,并且实际区域外部的亮度信号包括不与实际区域的任何位置对应空传输信号,其中,校正值计算步骤计算以下(a)、(b)、(c)或(d)作为校正值,(a)是以下(i)和(ii)的值的差值,(i)是相应于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的亮度信号,该垂直光屏蔽区域在有效像素区域外部,(ii)是相应于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另一条不是校正对象的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b)以下(iii)和(iv)的值的差值,(iii)是相应于垂直空区域内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该垂直空区域不具有任何感光元件,(iv)是相应于垂直空区域内的另一条不是校正对象的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c)是以下(v)和(vi)的值的差值,(v)是相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空传输信号的值,(vi)是相应于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空传输信号的值,(d)是以下(vii)和(viii)的值的差值,(vii)是使用以下(vii-1)、(vii-2)和(vii-3)中至少两个的值计算而获得的值,(vii-1)是相应于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vii-2)是相应于垂直空区域内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vii-3)是相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上一个位置的空传输信号,(viii)是使用以下(viii-1)、(viii-2)和(viii-3)中至少两个的值计算而获得的值,(viii-1)是相应于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另一垂直线上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viii-2)是相应于垂直空区域内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viii-3)是相应于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空传输信号。
(E-03)根据上述构造,可以用空传输信号来计算一个校正值。这就能以一种稳定的方式计算校正值,而不受拍摄图像的影响,并增加校正的准确度。
通过平均大量的空传输信号,也可以消除不具有空间域的波动而只由于时间域的波动而造成的误差。
从这点可以理解,在计算校正值时使用空传输信号提供了明显的有益效果。
(C-11)在上述图像缺陷校正设备(C-07)中,该校正单元可以根据实时计算的差值,校正相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亮度信号的值。
(E-04)根据上述构造,可以实时执行校正,由于校正不受温度变化或时间变化的影响,从而增加了校正的准确度。
(C-12)在上述图像缺陷校正设备(C-11)中,记录单元可以进一步记录在其中记录Y地址,该Y地址用于识别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点缺陷的位置,且该校正值计算单元可计算以下(a)或(b)中任何一个,(a)是(a-1)第一差值和(a-2)第二差值,(a-1)是以下(i)和(ii)的值的第一差值,(i)是相应于在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内并且在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亮度信号,该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在屏幕上的有效像素区域之上,(ii)是相应于在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在另一条不是校正对象的垂直线上的一个亮度信号,(a-2)是以下(i)和(ii)值的第二差值(i)是相应于一个位于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内并且在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亮度信号,该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在屏幕上的有效像素区域之下,(ii)是相应于位于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内并且在另一条不是校正对象的垂直线上的一个亮度信号,(b)是(b-1)第三差值和(b-2)第四差值,(b-1)是以下(i)和(ii)的值的第三差值,(i)是相应于位于上部垂直空区域内并且在垂直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亮度信号,(ii)是相应于位于上部垂直空区域内的并且在另一条不是校正对象的垂直线上的一个亮度信号,(b-2)是以下(i)和(ii)的值的第四差值,(i)是相应于位于下部垂直空区域内并且在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亮度信号,该下部垂直空区域在屏幕下部,(ii)是相应于位于下部垂直空区域并且在另一条不是校正对象的垂直线上的一个亮度信号,之后通过从相应于高于记录的Y地址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部分的每个亮度信号中减去计算的第一或第三差值,以及通过从相应于低于记录的Y地址的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一部分的每个亮度信号中减去计算的第三或第四差值,校正单元执行校正。
(E-05)利用上述构造,可以独立地计算相应于上部或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或者上部或下部垂直空区域的差值,并在校正中使用该计算的差值。这就可以处理上部和下部部分所要求的校正数量不同的情况。
(C-13)在上述图像缺陷校正设备(C-11)中,记录单元可以进一步在其中记录一个Y地址,该Y地址用于识别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点缺陷的位置,并且该校正值计算单元可计算以下(a)或(b)中任何一个,(a)是(a-1)第一差值或(a-2)第二差值,(a-1)是以下(i)和(ii)的值的第一差值,(i)是相应于位于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内并且在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的一个亮度信号,该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在屏幕上的有效像素区域之上,(ii)是相应于位于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在另一条不是校正对象的垂直线上的一个亮度信号,(a-2)是以下(i)和(ii)的值的第二差值,(i)是相应于位于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内并且在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亮度信号,该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在屏幕上的有效像素区域之下,(ii)是相应于位于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内并且在另一条不是校正对象的垂直线上的一个亮度信号,(b)是(b-1)第三差值或(b-2)第四差值,(b-1)是以下(i)和(ii)的值的第三差值,(i)是相应于位于上部垂直空区域并且在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亮度信号,该上部垂直空区域在屏幕上部,(ii)是相应于位于上部垂直空区域内并且在另一条不是校正对象的垂直线上的一个亮度信号,(b-2)是以下(i)和(ii)的值的第四差值,(i)是相应于位于下部垂直空区域内并且在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亮度信号,该下部垂直空区域在屏幕下部,(ii)是相应于位于下部垂直空区域并且在另一条不是校正对象的垂直线上的一个亮度信号,之后该校正单元通过一个预定的计算,根据已经算出的第一或第二差值,计算得到未计算的第一或第二差值,并且通过一个预定的计算,根据已经算出的第三或第四差值,计算得到未计算的第三或第四差值,并且通过从对应于高于记录的Y地址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部分的每个亮度信号中减去计算得的第一或第三差值执行校正,并通过从对应于低于记录的Y地址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部分的每个亮度信号中减去计算得的第二或第四差值,该校正单元执行校正。
(E-06)利用上述构造,可以独立地计算相应于上部或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或者上部或下部虚构的垂直区域的差值,然后计算其它相应部分的差值,独立校正该上部和下部部分。这就可以处理上部和下部部分所要求的校正数量不同的情况。
(C-14)在上述图像缺陷校正设备(C-13)中,当拍摄一个静态图像时,该校正单元可通过一个转换公式,从已经算出的第一或第二差值,计算得到尚未计算的第一或第二差值,其中该转换公式依据一个高速扫描发射的传输时间和一个正常传输时间的比值,并且通过该转换公式,从已经算出的第三或第四差值,计算得到未计算的第三或第四差值。
(E-07)利用上述构造,可以从对应于正常传输的差值获得对应于高速扫描发射的差值。因此可以处理在拍摄一个静态图像之前所有像素都由高速扫描来发射的情况。
(C-15)在上述图像缺陷校正设备(C-11)中,记录单元可以进一步在其中记录一个Y地址,该Y地址用于识别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点缺陷的位置,并且该校正值计算单元可计算以下(a)或(b)中任何一个,(a)是差值(a-1)或差值(a-2),(a-1)是以下(i)和(ii)的值的差值,(i)是相应于位于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内并且在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的一个亮度信号,该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在屏幕上的有效像素区域之上,(ii)是相应于位于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在另一条不是校正对象的垂直线上的一个亮度信号,(a-2)是以下(i)和(ii)的值的差值,(i)是相应于位于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内并且在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亮度信号,该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在屏幕上的有效像素区域之下,(ii)是相应于位于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内并且在另一条不是校正对象的垂直线上的一个亮度信号,(b)是差值(b-1)或差值(b-2),(b-1)是以下(i)和(ii)的值的差值,(i)是相应于位于上部垂直空区域并且在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亮度信号,该上部垂直空区域在屏幕上部,(ii)是相应于位于上部垂直空区域内并且在另一条不是校正对象的垂直线上的一个亮度信号,(b-2)是以下(i)和(ii)的值的差值,(i)是相应于位于下部垂直空区域内并且在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亮度信号,该下部垂直空区域在屏幕下部,(ii)是相应于位于下部垂直空区域并且在另一条不是校正对象的垂直线上的一个亮度信号,其中计算的差值相应于正常传输时间,并且当执行手工模糊校正功能时,校正单元通过利用高速扫描发射中的传输时间和正常传输时间的比率,将计算得的对应于该正常传输时间的差值进行转换,而获得一个对应于高速扫描发射的差值,还获得位于有效像素区域外并且在高速扫描发射中发射的像素的数目,同时通过从对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中的每个亮度信号值中减去计算的对应于正常传输时间的差值,其中所述亮度信号不包括与高速扫描发射中发射的像素数目相同并与记录的Y地址像素相邻的亮度信号,还通过从对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亮度信号中的每个亮度信号的值中减去计算的对应于高速扫描发射的差值,并且所述亮度信号也是与高速扫描发射中发射的像素数目相同并与记录的Y地址像素相邻的亮度信号,校正单元执行校正。
(E-08)利用上述构造,可以从相应于正常传输的差值,获得对应于高速扫描发射的差值。因此可以使用该二个差值来适当地校正亮度信号。因此可以处理当执行防止分辨率下降的功能时,比如手工插值校正功能,由该高速扫描发射部分像素的情况。
(C-16)在上述的图像缺陷校正设备(C-01)中,记录单元可以进一步在其中记录一个Y地址,该Y地址用于识别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点缺陷的位置,并且该校正单元进一步通过转换该计算的校正值,获得一个转换校正值,其中该转换基于一个正常传输时间和一个亮度值传输停止的时间的比值,并且该校正单元根据转换的校正值,校正由记录的X地址和记录的Y地址所标识的点缺陷的值。
(E-09)利用上述构造,可以根据计算的差值计算一个相应于点缺陷的亮度信号的校正值。这就能适当地校正对应于点缺陷的亮度信号。
(C-17)上述图像缺陷校正设备(C-01)可进一步包含一个点缺陷检测单元,其可以在拍摄图像前,通过停止从感光元件到垂直电荷耦合器件的亮度信号传输,以及将从该垂直电荷耦合器件到水平电荷耦合器件的垂直传输停止一预定的时间,然后输出亮度信号,其中具有不低于一个预定值的输出的亮度信号被认为是点缺陷,来检测垂直电荷耦合器件中的点缺陷,并且该点缺陷检测单元在记录单元中记录该检测到的点缺陷的地址的信息。
(C-18)上述图像缺陷校正方法(C-02)可进一步包含一个点缺陷检测步骤,该步骤在拍摄图像前,通过停止从感光元件到垂直电荷耦合器件的亮度信号传输,以及将从该垂直电荷耦合器件到水平电荷耦合器件的垂直传输停止一预定的时间,然后输出亮度信号,其中输出的具有不低于一个预定值的亮度信号被认为是点缺陷,来检测在垂直电荷耦合器件中的点缺陷,并且该点缺陷检测单元在记录单元中记录该检测到的点缺陷的地址的信息。
(E-10)利用上述构造,可以检测垂直CCD中的点缺陷。因此可以处理在一预定时间内点缺陷的数量增加的情况,以及由于操作环境变化而造成的点缺陷数量变化的情况。
(C-19)在上述图像缺陷校正设备(C-01)中,校正单元可以为每个要校正的亮度信号判断亮度信号是否饱和,并且可以不校正已经被判断为饱和的亮度信号。
(E-11)根据上述构造,如果在试图校正前判断出亮度信号是饱和的,那么就不校正该亮度信号。这防止了过度的校正。
(C-20)在上述图像缺陷校正设备(C-01)中,该校正单元可以为每个将被校正的亮度信号判断该将被校正的亮度信号周围的亮度信号是否饱和,并且如果该亮度信号周围的亮度信号被判断为饱和,则不校正该亮度信号。
(E-12)根据上述构造,如果判断出该亮度信号周围的亮度信号是饱和的,则不校正该亮度信号。这防止了过度的校正。
(C-21)在上述图像缺陷校正设备(C-01)中,该校正单元可以为每个将被校正的亮度信号判断亮度信号是否饱和,计算如果进行校正时,一饱和的亮度信号预期将具有的预期值,将该预期值与该饱和亮度信号邻近的一个亮度信号的值进行比较,如果该饱和亮度信号的预期值低于其邻近的亮度信号的值,就用该邻近的亮度信号的值替换该饱和亮度信号的值。
(E-13)根据上述构造,如果要校正的亮度信号是饱和的,亮度信号值被其周围的一个亮度信号的值代替,并且如果要执行校正,该亮度信号值将小于其周围亮度信号的值。这防止了过度校正。
(C-22)上述图像缺陷校正设备(C-01)中可进一步包含:一个可用来选择一标准模式或一混合模式的模式选择单元,其中,在该标准模式中,与从每个感光元件输出的一个电荷一致,输出亮度信号,而在该混合模式中,与从一个预定数量的感光元件输出电荷的一个混合一致,输出一个亮度信号;一个地址表示转换单元,如果选择了混合模式,其可以将标准模式的地址表示转换为混合模式的地址表示;以及一个地址转换单元,其可以通过利用一个预定的换算公式,对记录的X地址执行一个计算,将该记录的X地址转换为一个转换的X地址,其中该转换的X地址符合混合模式的地址表示,并标识了对应于点缺陷的校正对象垂直线,其中如果选择混合模式,校正值计算单元和校正单元使用该转换的X地址,而不使用X地址。
(E-14)利用上述构造,可以处理混合模式,在混合模式中,与从一个预定数量的感光元件中输出电荷的一个混合一致,输出一个亮度信号。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一个成像系统的结构。
图2A是在电影模式中垂直CCD进行的垂直传输期间观测到的传输脉冲示意图。
图2B是在电影模式中显示的一个没有缺陷校正的图像的示意图。
图2C是在电影模式中显示的缺陷校正后的一个图像的示意图。
图3A是在静态模式中垂直CCD进行的垂直传输期间观测到的传输脉冲示意图。
图3B是在静态模式中显示的没有缺陷校正的一个图像的示意图。
图3C是在静态模式中显示的缺陷校正后的一个图像的示意图。
图4显示一个本发明实施例1的成像系统中检测垂直CCD中的点缺陷的过程。
图5显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成像系统执行的第一图像拍摄的过程。
图6显示本发明实施例1中由成像系统执行的第二图像拍摄的过程。
图7显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成像系统的结构。
图8A是当执行手工模糊校正功能时在垂直CCD执行的垂直传输期间观测到的传输脉冲的示意图。
图8B是当执行手工模糊校正功能时显示的一个没有缺陷校正的图像的示意图。
图8C是当执行手工模糊校正功能时显示的一个缺陷校正后的图像的示意图。
图9显示当由本发明实施例2的成像系统执行手工模糊校正功能时的图像拍摄过程;
图10显示在本发明变化1中的成像系统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概要>
实施例1的成像系统,在拍摄一个图像之前,通过停止从感光元件到垂直CCD的传输亮度信号,并通过将垂直传输停止一预定的时间,检测在垂直CCD中的点缺陷,然后输出亮度信号,并且在拍摄图像期间,计算对应于一个″垂直无效区域″的亮度信号的值之间的差值,这区域是(i)有效像素区域外部的垂直光屏蔽区域或(ii)不包含任何感光元件的空区域,并且从相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的每个亮度信号中减去该计算的差值。这消除了随垂直CCD中点缺陷的出现而产生的暗电流的影响,并使显示图像中的白垂直线不明显。
<结构>
图1显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成像系统的结构。
如图1所示,实施例1中的嵌入到诸如摄像机或数字照相机的成像设备中的成像系统接收光,允许该接收的光穿过镜头通过聚焦形成一个图像,在形成的图像上进行一光电转换,并输出作为该图像信息的电信号。该成像系统包括一个固态图像传感装置1,一个信号处理单元2以及一个驱动单元3。
当为了拍摄图像驱动驱动单元3时,该固态图像传感装置1,允许光线穿过一镜头(未图示)并到达二维排列的感光元件,这些感光元件将接收的光转换为表示亮度等级的电信号。亮度信号从这些感光元件被传输给垂直CCD(电荷耦合器件),然后通过一水平CCD输出到信号处理单元2。
这里应当注意,尽管在本实施例中只使用一个水平CCD,但可以使用多个的水平CCD。
在接收光以后,每个感光元件输出一个与接收的光量成比例的电压。在此假定输出电压的标准输出大约是350mv到700mv,并且最大输出电压大约是700mv到1500mv。
在此应当注意,标准输出是拍摄一预定亮度级的标准图像时的电压输出。
如图1所示,固态图像传感装置1包括:由光电二极管等二维排列的感光元件11、多个垂直CCD12和一个水平CCD13。固态图像传感装置1如下所示向信号处理单元2输出亮度信号。在一时域中作为感光元件11的光电转换的结果而产生的全部亮度信号,在该时域中一次性传输给垂直CCD12其中时域指的是一个预定的时间段。然后每个垂直CCD12向水平CCD13传输一个亮度信号,这可被称为一个垂直传输。换句话说,在一个垂直传输中,向水平CCD13传输了与垂直CCD的数量一样多的亮度信号,然后输出到信号处理单元2。这个过程被重复的次数等于每个垂直CCD中的亮度信号的数目。
在此,通过一个例如有120,000像素分辨率(300垂直像素×400水平像素)的固态图像传感器,更详细地描述亮度信号的输出。此实例包括120,000个感光元件11,400个垂直CCD12以及一个水平CCD13。每个像素的地址通过(X地址,Y地址)=(n,m)表示。像素地址与感光元件11一一对应,X地址的取值范围从″0″到″399″,Y地址的取值范围从″0″到″299″。在排列像素的平面里,X地址“n”随像素位置从左到右的移动而增加,Y地址“m”随像素位置从上到下的移动而增加。因此,左上角的像素表示为(0,0)而右下角的像素表示为(399,299)。在垂直传输中,从垂直CCD到水平CCD的第一传输包括对应于同一水平线上的像素(0,0),(1,0),…(399,0)的400个亮度信号。第二传输包括对应于同一水平线上的像素(0,1),(1,1),(399,1)的亮度信号。传输以类似方式继续,并且最后的传输包括对应于同一水平线上的像素(0,299),(1,299),…(399,299)的亮度信号。
信号处理单元2包括一个模拟信号处理单元21(以下称为CDS),一个模拟-数字转换单元22(以下称为A/D)以及一个数字信号处理机23(DSP),该信号处理机向驱动单元3发出一个驱动指令,接收从固态图像传感装置1输出的亮度信号,处理接收的亮度信号,并向外部输出图像信息。
驱动单元3按照由信号处理单元2发出的驱动指令驱动固态图像传感装置1。
所述CDS21消除从固态图像传感装置1输出的亮度信号中的干扰,并放大该亮度信号。
在此假定亮度信号的放大率根据固态图像传感装置1的标准输出设定,因此放大亮度信号的标准输出就是700mv,并且范围从0mv到1500mv。例如,当固态图像传感装置1的亮度信号的标准输出是350mv时,放大比率被设置为2倍,而当固态图像传感装置1的亮度信号的标准输出是700mv时,放大比率被设置为1倍。
A/D22将从CDS21中输出的被放大的模拟亮度信号转换为数字亮度信号,并输出该数字亮度信号。
在此假定A/D22将范围从0mv到1400mv的模拟亮度信号转换成具有范围从“0”到“1023”的10位的值的数字亮度信号。
DSP23通过对A/D22输出的数字亮度信号进行数据处理,产生图像信息。
如图1所示,DSP23包括一个点缺陷检测单元24,一个地址记录单元25,一个校正值计算单元26和一个校正单元27。
在拍摄一个图像之前,点缺陷检测单元24检测垂直CCD12中的点缺陷。这点将更详细地描述。点缺陷单元24首先驱动驱动单元3,于是固态图像传感装置1停止从感光元件11到垂直CCD12亮度信号的传输,并也将从垂直CCD12到水平CCD13的垂直传输也停止一预定时间。然后点缺陷检测单元24允许固态图像传感装置1输出亮度信号,并在从A/D22中接收到的对应于输出的模拟亮度信号的数字亮度信号中,搜索具有其值超过一个预定值的亮度信号(以下称超过该预定值的值为超高值)。检测到具有这样的超高值的亮度信号说明在垂直CCD12中存在点缺陷。
上述点缺陷检测单元24要停止垂直传输的预定时间按如下方法计算。在此假定一个像素在垂直CCD中的正常传输时间是100μs。同时还假定如果在输出的亮度信号中包含的超高值不少于1%,则判定这些超高值由垂直CCD中的一个点缺陷引起。垂直传输停止的该预定时间按如下的方法计算。
(一个像素的标准传输时间)/(超高值百分比)=100μs/1%(1/100)=10ms
地址记录单元25在其中记录由点缺陷检测单元24检测到的点缺陷的地址。
在此应当指出点缺陷检测单元24可在拍摄图像之前或之后检测点缺陷。然而,如果在用户开始拍摄图像和实际拍摄图像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延迟,用户可能觉得该图像设备不易使用。因此,优选的是不要在检测一个点缺陷之后立刻拍摄图像,并且,例如,点缺陷检测单元24检测一个点缺陷,并在用户关闭主电源或停止拍摄图像之后立刻记录该地址。
在以下描述中,假设点缺陷A的地址是(100,100)并且点缺陷B的地址是(300,200)。
校正值计算单元26计算以下(i)和(ii)两个值的差值:(i)是相应于由记录单元25记录的X地址所识别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预定位置的亮度信号,(ii)是对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附近的另一个垂直线上预定位置的亮度信号,并且将该计算差值作为校正值,以校正该校正对象垂直线。
更准确地说,校正值计算单元26在拍摄图像期间计算以下(i)和(ii)两值的差值,(i)相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和“上部垂直无效区域”的亮度信号,(ii)相应于该校正对象垂直线附近的另一个垂直线上的预定位置以及该上部垂直无效区域的亮度信号,以及计算以下(i)和(ii)两值的差值,(i)相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和“下部垂直无效区域”的亮度信号,(ii)对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附近的另一个垂直线上预定位置以及该“下部垂直无效区域”的亮度信号。
在此应当指出,这些“无效区域”是屏幕上的区域,其是有效像素区域外部的区域或者不具有任何感光元件的空区域。其中,有效像素区域外的上部和下部屏幕区域被称为“垂直无效区域”,并且,其中位于屏幕上部的无效区域被称为“上部垂直无效区域”,而屏幕下部的无效区域被称为“下部垂直无效区域”。同样,位于屏幕两边的无效区域被认为是“水平无效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假定上部垂直无效区域的范围是从(0,0)到(399,4),而下部垂直无效区域的范围是从(0,295)到(399,299)。据此假定,对于点缺陷A(100,100),其位于校正对象垂直线所对应的范围是从(100,0)到(100,299)的垂直像素组中,校正值计算单元26计算以下(i)和(ii)两值的差值α1,(i)是像素(100,2)的亮度信号,该像素位于校正对象垂直线上并且在上部垂直无效区域内,(ii)是像素(99,2)或(101,2)的亮度信号,该像素在另一条邻近校正对象垂直线的垂直线上,并且在上部垂直无效区域内,并且计算以下(i)和(ii)两值的差值α2,(i)是像素(100,297)的亮度信号,该像素在校正对象垂直线上并且在下部垂直无效区域内,(ii)是像素(99,297)或(101,297)的亮度信号,该像素在另一条邻近该校正对象垂直线的垂直线上并且在下部垂直无效区域内。同样地,对于点缺陷B(100,100),其位于校正对象垂直线所对应的范围从(300,0)到(300,299)的垂直像素组中,校正值计算单元26测定以下(i)和(ii)两值的差值β1,(i)是像素(300,2)的亮度信号,该像素在校正对象垂直线上并且位于上部垂直无效区域内,(ii)是像素(299,2)或(301,2)的亮度信号,该像素在另一条邻近校正对象垂直线的垂直线上,并且位于上部垂直无效区域内,同时计算以下(i)和(ii)两值的差值β2,(i)是像素(300,297)的亮度信号,该像素在校正对象垂直线上并且位于下部垂直无效区域内,(ii)像素(299,297)或(301,297)的亮度信号,该像素在另一条邻近校正对象垂直线的垂直线上并且位于下部垂直无效区域内。
这里应当指出,尽管在本实施例中,校正值计算单元26计算对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亮度信号和对应于该校正对象垂直线附件的另一条垂直线的亮度信号的值之间的差值,校正值计算单元26也可以计算以下(i)和(ii)两值的差值:(i)从多个对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亮度信号中获得的一个值(例如,一个平均值),(ii)从对应于该校正对象垂直线附近的另一条垂直线的多个亮度信号中获得的一个值(例如,一个平均值)。
同样,这里应当指出,尽管在本实施例中,在拍摄图像期间,校正值计算单元26计算对应于一个垂直无效区域的亮度信号之间的差值,在拍摄图像之前,校正值计算单元26可以通过仅从感光元件到垂直CCD传输的相关的亮度信号,并通过按同拍摄图像中的方法一样执行垂直传输,来计算和保持对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上和另一个邻近该校正对象垂直线的垂直线上的预定位置(例如,中心,定端或底端)的亮度信号之间的差值。
这里也应注意,尽管在本实施例中,校正值计算单元26计算亮度信号值之间的差值作为校正值。然而,校正值计算单元26可以测定对比度的值,该值是亮度信号的值之间的一个比值,并在随后的校正过程中使用该对比度的值作为校正值。
校正单元27通过从每个对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亮度信号中减去由校正值计算单元26计算得到的一个差值,来校正对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亮度信号的值。
在本实施例中,校正单元27利用不同的校正值校正相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亮度信号的值,该不同的校正值分别用于高于和低于检测到的点缺陷的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两个部分。也就是说,校正单元27使用上部垂直无效区域中的亮度信号的值之间的差值,校正校正对象垂直线上部的亮度信号的值,并使用下部垂直无效区域中的亮度信号的值之的间的差值,校正校正对象垂直线下部的亮度信号的值。
更准确地说,对于点缺陷A(100,100),校正单元27通过从对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上部的像素(100,0)到(100,99)的每个亮度信号值中减去值α1,校正这100个像素的亮度信号的值,,并通过从对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下部的像素(100,101)到(100,299)的每个亮度信号值中减去值α2,校正这199个像素的亮度信号的值。同样,对于点缺陷B(300,200),校正单元27通过从对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上部的像素(300,0)到(300,199)的每个亮度信号值中减去值β1,校正这200个像素的亮度信号值,并通过从对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下部的像素(300,201)到(300,299)的每个亮度信号值中减去值β2,校正这99个像素的亮度信号。
当在校正过程中校正单元27使用比率的值而不是差值时,亮度信号可以乘或除这个比率的值,来代替从亮度信号中减去该差值,由此实现亮度信号减少。
校正单元27可以存储一个预定的公式并在校正过程中使用此公式。该预定公式可以相应于操作环境如温度而变化或相应于校正对象亮度信号值的变化。该预定公式可以以测量或逻辑为基础预先建立。
在当前实施例中,校正单元27对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上部和下部使用不同的校正值的原因是,用该设计,可以处理根据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上部和下部会输出不同数量的超高值的情况。例如,当电荷的高速扫描发射恰在从感光元件到垂直CCD的传输亮度信号之前执行时,根据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上部输出的超高值的数量比根据下部输出的超高值的数量少。
同样,校正值计算单元26可以计算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上部或下部的值间的差值,并且校正单元27可以通过执行某一计算获得其它部分的差值。此外,当为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上部和下部,输出同样数量的超高值时,校正值计算单元26可以计算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上部或下部的值间的差值,并且校正单元27可以将该差值同时用于上部和下部。
更特别地,假定高速扫描发射期间的传输时间是10μs,具有下列等式:
(高速扫描发射期间的传输时间)/(正常传输时间)″=10μs/100μs=1/10
同样,由于根据上部输出的超高值的数量是根据下部输出的超高值的数量的一半,在拍摄一个静态图像时具有下列等式:
α1×10=α2
β1×10=β2
因此可以首先计算上部或下部值之间的一个差值,然后按上述等式计算其它部分值之间的差值。同样,在拍摄一个视频图像的情况下,由于上部和下部输出的超高值数量一样多,为上部或下部计算的差值可被用来校正对应于这两个部分的亮度信号的值。
校正单元27进一步通过将由校正值计算单元26计算得到的差值乘以一个预定值,来获得一个点缺陷上的像素的校正值,并使用获得的校正值校正该点缺陷上的像素的亮度信号。
更准确地,假定在拍摄图像时,从感光元件到垂直CCD的亮度信号的传输停止的预定时间是200μs,用来乘以校正值计算单元26计算获得的差值的预定值按如下获得:
乘法的预定值
=(传输停止时间)/(每个像素的正常传输时间)
=200μs/100μs=2
结果,校正单元27通过从点缺陷A(100,100)的亮度信号值中减去乘以2的α2,来校正对应于点缺陷A(100,100)的亮度信号,并通过从点缺陷B(300,200)的亮度信号值中减去乘以2的β2,来校正对应于点缺陷B(300,200)的亮度信号。
其间,在本实施例中,具有不小于一预定亮度值的值的亮度信号被判断为“饱和”。例如,如果一个从A/D22中输出的亮度信号具有值“1023”,该亮度信号被判断为饱和。
为了避免过度校正校正单元27可以执行下列过程。也就是说,校正单元27可以判断要校正的亮度信号是否饱和,如果判断是饱和的,则可以不校正该亮度信号。同样如果该亮度信号周围的亮度信号被判断是饱和的,校正单元27可以不校正亮度信号。同样,校正单元27可以为多个将要被校正的亮度信号的每个判断亮度信号是否已饱和,如果进行校正,计算该饱和的亮度信号的预期将具有的亮度值,将该预期亮度值与一个具有该预期亮度值的亮度信号邻近的亮度信号值进行比较,并且如果预期亮度值小于具有该预期亮度值的亮度信号周围的亮度信号值,可以将具有该预期亮度值的亮度信号的值用该亮度信号周围的亮度信号的值替换,而不是校正它。
驱动单元3按照信号处理单元2发出的驱动指令驱动固态图像传感装置1。
具有驱动指定的驱动单元3连同驱动指令一起接收模式指定,其是电影模式或静态模式,并在指定模式下驱动固态图像传感器1。
电影模式是拍摄视频图像的设定,而静态模式是拍摄静态图像的设定。
图2A是在电影模式中垂直CCD进行的垂直传输期间观测到的传输脉冲示意图。
图2B是在电影模式中显示的一个没有缺陷校正的图像的示意图。图2C是在电影模式中一个缺陷校正后的图像的显示示意图。图2C是在电影模式中显示的缺陷校正后的一个图像的示意图。
在电影模式中,亮度信号垂直传输的速度是恒定的,因此亮度信号通过一个点缺陷的速度是恒定的。这使得像素垂直组的亮度信号具有以同样的值递增的值。如果具有这样递增值的亮度信号不被校正,将在显示图像中显示一条亮度均匀的垂直线。
图3A是在静态模式中垂直CCD进行的垂直传输期间观测到的传输脉冲示意图。
图3B是在静态模式中显示的一个没有缺陷校正的图像的示意图。图3C是在静态模式中显示的一个缺陷校正后的图像的示意图。
在静态模式中,恰在从感光元件11到垂直CCD12的亮度信号传输前执行高速扫描发射,因此亮度信号通过一个点缺陷的速度不是恒定的。更准确地说,点缺陷上面的像素的亮度信号通过该点缺陷的速度与该点缺陷下面的像素的亮度信号通过该点缺陷的速度不同。当这种情况发生时,点缺陷上面和下面像素的亮度信号增加不同的值。如果具有这样的增加值的亮度信号不被校正,在显示的图像中将出现一条两倍亮度级的垂直线。
<操作1>
图4显示一个在本发明实施例1的成像图像系统中检测垂直CCD中的点缺陷的过程。
下面描述检测垂直CCD中的点缺陷的过程。
(1)成像系统等待用户执行任何特定操作(步骤S1)。更准确地说,成像系统判断用户是否执行了以下任一操作:(i)关闭主电源,和(ii)停止拍摄图像。
(2)如果判断用户执行了关闭主电源的操作,在主电源关闭前执行在步骤S2中的下列操作;如果判断用户执行了停止拍摄图像的操作,在停止拍摄图像后执行步骤S2中的下列操作。点缺陷检测单元24驱动驱动单元3,以使固态图像传感装置1停止从感光元件11到垂直CCD12的亮度信号的传输,并将从垂直CCD12到水平CCD13的垂直传送停止一预定的时间(步骤S2)。在此假定执行高速扫描发射后,垂直传输停止10ms。
(3)点缺陷检测单元24然后驱动驱动单元3,以使固态图像传感装置1在正常传输中输出亮度信号(步骤S3)。
(4)CDS21消除固态图像传感装置1输出的亮度信号中的干扰,并放大该亮度信号(步骤S4)。
(5)A/D22将CDS21中输出的被放大的模拟亮度信号转换为数字亮度信号,并输出该数字亮度信号(步骤S5)。
(6)点缺陷检测单元24在从A/D22接收的数字亮度信号中搜索数值不小于“511”的亮度信号,该“511”相当于700mV(步骤S6)。
(7)地址记录单元25在其中记录点缺陷检测单元24检测到的点缺陷的地址(步骤S7)。
在此假定记录了点缺陷A(100,100)和点缺陷B(300,200)。
<操作2>
图5显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成像系统执行的第一图像拍摄的过程。
在第一图像拍摄操作中,为上部和下部垂直无效区域计算亮度信号值之间的差值。
以下描述第一图像拍摄操作的过程。
(1)在接通电源或类似操作时,初始化固态图像传感装置1(步骤S11)。该初始化包括,例如,感光元件11、垂直CCD12和水平CCD13等的电荷发射。
(2)判断系统是处于电影模式还是静态模式(步骤S12)。
(3)如果判断系统处于电影模式,在一时域内在作为感光元件11的光电转换结果产生的全部亮度信号,在该时域内被一次性发送到垂直CCD12(步骤S13)(4)在静态模式的情况下,系统等待用户按下快门(步骤S14)。
这里应当指出,在步骤S14中,直到按下快门,在电影模式中才可以拍摄视频图像,并显示在该成像设备主体的液晶显示器(未图示)上。
(5)在按下快门之后,光线只在一预定时间内通过一个镜头,该预定时间对应于设定的快门速度,使得在感光元件11上形成一个图像,然后该感光元件在形成的图像上进行光电转换以产生亮度信号(步骤S15)。
(6)对全部像素执行高速扫描发射,来从垂直CCD12和水平CCD13中发射电荷(步骤S16)。
(7)将步骤S15中产生的亮度信号从感光元件11传送到垂直CCD12(步骤S17)。
(8)不管电影模式还是静态模式,固态图像传感装置1以正常传输输出亮度信号(步骤S18)。
(9)CDS21消除固态图像传感装置1输出的亮度信号中的干扰,并放大该亮度信号(步骤S19)。
(10)A/D22将CDS21中输出的放大的模拟亮度信号转换为数字亮度信号,并输出该数字亮度信号(步骤S20)。
(11)校正值计算单元26计算以下(i)和(ii)两值的差值:(i)是地址记录单元25记录的X地址识别的对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亮度信号,并且该像素在上部垂直无效区域内,(ii)对应于在校正对象垂直线周围的另一个垂直线的亮度信号,并且该亮度信号在上部垂直无效区域内。校正值计算单元26还计算以下(i)和(ii)两值的差值,(i)对应于在下部垂直无效区域内内的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亮度信号,并且该亮度信号,(ii)对应于在校正对象垂直线周围的另一个垂直线的亮度信号,并且该亮度信号在下部垂直无效区域内(步骤S21)。
(12)校正单元27将校正对象垂直线分为上部和下部,使用上部垂直无效区域中的亮度信号间的差值,校正校正对象垂直线上部的亮度信号值,并使用下部垂直无效区域中的亮度信号间的差值,校正校正对象垂直线下部的亮度信号值(步骤S22)。
(13)校正单元27通过将由校正值计算单元26计算得到的差值乘以一个预定值,来获得位于一点缺陷的像素的校正值,使用获得的校正值校正位于该点缺陷的像素的亮度信号,输出图像信息,并回到步骤S12(步骤S23)。
<操作3>
图6显示本发明实施例1中由成像系统执行的第二图像拍摄的过程。
在第二图像拍摄操作中,校正值计算单元26计算下部垂直无效区域中像素的亮度信号值间的差值。
以下描述第二图像拍摄操作的过程。
(1)在接通电源或类似操作时,初始化固态图像传感装置1(步骤S31)。该初始化包括,例如,感光元件11、垂直CCD12和水平CCD13等的电荷发射。
(2)判断系统是处于电影模式还是静态模式(步骤S32)。
(3)如果判断系统处于电影模式,在每个时域作为感光元件11的光电转换结果产生的全部亮度信号,在该时域内被一次性发送到垂直CCD12(步骤S33)。
(4)固态图像传感装置1在正常传输中输出亮度信号(步骤S34)。
(5)CDS21消除固态图像传感装置1输出的亮度信号中的干扰,并放大该亮度信号(步骤S35)。
(6)A/D22将CDS21中输出的被放大的模拟亮度信号转换为数字亮度信号,并输出该数字亮度信号(步骤S36)。
(7)校正值计算单元26计算以下(i)和(i)两值的差值,(i)对应于由地址记录单元25记录的X地址所标识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并且该像素在下部无效区域内,(ii)对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周围的另一个垂直线的亮度信号,并且该亮度信号在下部垂直无效区域内(步骤S37)。
(8)校正单元27使用在步骤S37中计算的差值,校正校正对象垂直线上部及下部的亮度信号值,并跳到步骤S48(步骤S38)。
(9)在静态模式中,系统等待用户按下快门(步骤S39)。
这里应当指出,在步骤S39中,直到按下快门,在电影模式中才可以拍摄一视频图像,并显示在该成像设备主体的液晶显示器(未图示)上。
(10)在按下快门之后,光线只在一预定时间内通过一个镜头,该预定时间对应于设定的快门速度,使得在感光元件11上形成一个图像,然后该感光元件在形成的图像上进行光电转换以产生亮度信号(步骤S40)。
(11)对全部像素执行高速扫描发射,来从垂直CCD12和水平CCD13中发射电荷(步骤S41)。
(12)步骤S41中产生的亮度信号从感光元件11传送到垂直CCD12(步骤S42)。
(13)固态图像传感装置1在正常传输中输出亮度信号(步骤S43)。
(14)CDS21消除固态图像传感装置1输出的亮度信号中的干扰,并放大该亮度信号(步骤S44)。
(15)A/D22将从CDS21中输出的被放大的模拟亮度信号转换为数字亮度信号,并输出该数字亮度信号(步骤S45)。
(16)校正值计算单元26计算以下(i)和(i)两值的差值,作为一个正常传输的差值,(i)对应于由地址记录单元25记录的X地址识别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并且相应像素在下部无效区域内,(ii)对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周围的另一个垂直线的亮度信号,并且该亮度信号在下部垂直无效区域内(步骤S46)。
(17)校正单元27通过将步骤S46中计算得到的差值乘以一个下式的结果值,获得用于高速扫描发射的差值:“(高速扫描发射期间的传输时间)/(正常传输时间)”(步骤S47)。
(18)校正单元27将校正对象垂直线分为上部和下部,校正单元27利用在步骤S47中获得的高速扫描发射的差值,校正校正对象垂直线上部的亮度信号的值,并且利用在步骤S46中获得的正常传输的差值,校正校正对象垂直线下部的亮度信号的值(步骤S48>。
(19)校正单元27通过将校正值计算单元26计算得到的差值乘以一个预定的值,获得位于一点缺陷的像素的校正值,利用该获得的校正值校正位于点缺陷上的像素亮度信号,向外部输出图像信息,并返回到步骤S32(步骤S49).
<总结>
如上所述,实施例1的成像系统可以测量由于垂直CCD中的点缺陷的出现而实时产生的暗电流的影响的量,并且从亮度信号中消除相应于该影响的部分。这就通过处理白缺陷和和高速扫描发射,使得显示的图像中的白垂直线或白缺陷不显眼,且精度高。
这样的改进可以放宽垂直CCD中的点缺陷的数量,而该点缺陷是用于筛选产品的。这就提高了产量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实施例2
<概要>
实施例2中的发明从亮度信号中删除了相应于伴随垂直CCD中的点缺陷的出现而产生的暗电流的影响,并且在执行手工模糊校正功能时,使垂直白线不显眼,该手工模糊校正功能在例如公开号为07-38799的日本专利申请中揭露。
在执行手工模糊校正功能中,每时域中的用于高速扫描发射的像素的数量都不同。结果,每时域中的用于高速扫描发射的像素的数量就要从每时域之外获得,从获得的数量和在垂直CCD中的点缺陷的地址中识别相应于该高速扫描发射的亮度信号,并作出正确的校正。
<结构>
图7表示了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成像系统的结构。
如图7所示,实施例2中的合并在诸如摄像机或数码静态照相机中的成像系统,接收光,允许接收的光穿过镜头利用聚焦形成图像,在形成的图像上执行光-电转换,并将电信号输出为图像信息。该成像系统包括一固态图像传感装置4、一信号处理单元5和一驱动单元6。
固态图像传感装置4与实施例1中的固态图像传感装置1相同。
信号处理单元5包括一CDS51、一A/D52、一时间轴转换单元53、一图像运动检测单元54、一控制单元55以及一DSP56,其向驱动单元6发出驱动指令,接收固态图像传感装置4输出的亮度信号,处理接收的亮度信号,并且向外部输出图像信息。信号处理单元5包括。
CDS51与实施例1中的CDS21相同。
A/D52与实施例1中的A/D22相同。
如果输入的数字亮度信号相应于一个在屏幕上比需要的区域的尺寸小的较小尺寸的区域,时间轴转换单元53将该亮度信号的显示周期扩展为要求的显示周期。
根据输入的数字亮度信号,图像运动检测单元54检测图像的运动。
根据图像运动检测单元54检测的运动,控制单元55驱动驱动单元6控制固态图像传感装置4输出的亮度信号的范围。控制单元55也控制时间轴转换单元53输出的亮度信号的范围。
当执行手工模糊校正功能时,控制单元55每时域就输出值γ1和γ2,其中γ1表示由在从感光元件11向垂直CCD传送亮度信号之前执行的高速扫描发射发射的像素的数量,而值γ2表示由在从感光元件11向垂直CCD传送亮度信号之后执行的高速扫描发射发射的像素的数量。
通过对时间轴转换单元53输出的数字亮度信号的数字处理,DSP56产生图像信息。
如图7所示,DSP56包括一点缺陷检测单元57、一地址记录单元58、一校正值计算单元59以及一校正单元60。
点缺陷检测单元57与实施例1中的点缺陷检测单元24相同。
地址记录单元58与实施例1中的地址记录单元25相同。
在图像的拍摄期间,校正值计算单元59计算表示相对于校正对象垂直线并且在上垂直无效区域内的亮度信号的值(i)和表示相对于一在校正对象垂直线周围的另一垂直线上的预定位置并且在上垂直无效区域内的亮度信号的值(ii)之间的差值(a),或者计算表示相对于校正对象垂直线并且在下垂直无效区域内的亮度信号的值(i)和表示相对于一在校正对象垂直线周围的另一垂直线上的预定位置并且在下垂直无效区域内的亮度信号的值(ii)之间的差值(b),其被看作是与正常传输期间的差值。
当执行手工模糊校正功能时,在每时域期间,校正单元60从控制单元55接收一个表示有效像素区域之外的并且高速扫描发射为其发射了亮度信号的像素数量的值,同时通过利用高速扫描发射中的传输时间与正常传输时间的比率,将由校正值计算单元59计算的相对于正常传输时间的差值转换,而获得相对于高速扫描发射的差值。然后,通过从相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亮度信号中的每个信号中减去计算的相对于正常传输时间的差值,其中该亮度信号不包括位于记录的y地址上的像素的亮度信号以及数量与由从控制单元55接收的值表示的并与y地址上的像素相邻的像素的亮度信号,同时通过从每个亮度信号值中减去相对于高速扫描发射的计算差值,其中亮度信号相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中的亮度信号,并且其数量与从控制单元接收的值表示的像素的数量相同并是与记录的y地址上的像素相邻的像素的亮度信号,校正单元60进行校正。
这点将伴随具体实施例更详细地解释。当执行手工模糊校正功能时,校正单元60从控制单元55接收每时域的值γ1和γ2,其中,其中γ1表示由在从感光元件11向垂直CCD传送亮度信号之前执行的高速扫描发射发射的像素的数量,而值γ2表示由在从感光元件11向垂直CCD传送亮度信号之后执行的高速扫描发射发射的像素的数量。对于点缺陷A(100,100),校正单元60利用下面的公式转换差值α2:
转换的差值=α2×10μs/100μs=α2/10。然后校正单元60从相应于垂直连续像素(100,0)至(100,99-γ1)和(100,101+γ2)至(100,299)的每个亮度值中减去差值α2。校正单元60也从相应于垂直连续像素(100,100-γ1)至(100,99)和(100,101)至(100,100+γ2)的每个亮度值中减去差值“α2/10”。类似的,对于点缺陷B(300,200),校正单元60通过转换差值β2计算转换的差值“β2/10”。然后校正单元60从相应于垂直连续像素(300,0)至(300,199-γ1)和(300,201+γ2)至(300,299)的每个亮度值中减去差值β2。校正单元60也从相应于垂直连续像素(300,200-γ1)至(300,199)和(300,201)至(300,200+γ2)的每个亮度值中减去差值“β2/10”。
通过将校正值计算单元59计算的差值乘以一预定值,校正单元60进一步地获得在每个点缺陷上的像素的校正值,并且利用该获得的校正值校正该点缺陷上的像素的亮度值。
校正单元60对点缺陷上的像素的亮度的校正的详细实例参见实施例1中提供的例子。
依据信号处理单元5发出的驱动指令,驱动单元6驱动固态图像传感装置4。
当执行手工模糊校正功能时,驱动单元6从控制单元55接收表示由高速扫描发射发出的像素的数量的值γ1和γ2,并且在控制固态图像传感装置4输出的亮度信号的范围时,驱动该固态图像传感装置4。
图8A是当执行手工模糊校正功能时在垂直CCD执行的垂直传输中观察到的传输脉冲的一个示图。
图8B是当执行手工模糊校正功能时显示的没有缺陷校正的一图像的示图。图8C是当执行手工模糊校正功能时校正缺陷之后显示的一图像的示图。
<操作>
检测垂直CCD中的点缺陷的过程与实施例1中的现同。
图9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成像系统在执行手工模糊校正功能时拍摄图像操作的过程。
在执行手工模糊校正功能时,执行下面的图像拍摄操作过程。
(1)在启动或类似时刻,初始化固态图像传感装置4(步骤S51)。该初始化包括:例如,从感光元件11、垂直CCD12以及水平CCD13等发射电荷。
(2)驱动单元6从控制单元55接收值γ1和γ2,其每个都表示高速扫描发射发出的像素的数量(S52)。
(3)驱动单元6驱动固态图像传感装置4,用以在高速扫描发射中从垂直CCD12发射出由在步骤52中接收的值γ1表示的数量个像素(步骤S53)。
(4)在每个时域中作为感光应元件11的光电转换的结果而产生的所有亮度信号,都在该时域内一次性传输到垂直CCD12(步骤S54)。
(5)驱动单元6驱动固态图像传感装置4,用以在高速扫描发射中从垂直CCD12发射出数量与由步骤52中接收的值γ2表示的数量相等的像素(步骤S55)。
(6)固态图像传感装置4输出预定数量的在正常传输中的亮度信号(步骤S56)。
(7)CDS51删除固态图像传感装置4输出的亮度信号中的噪音,并且将该亮度信号放大(步骤S57)。
(8)A/D52将CD51输出的放大模拟亮度信号转换成数字亮度信号,并输出该数字亮度信号(步骤S58)。
(9)校正值计算单元59计算表示相对于校正对象垂直线并且在上垂直无效区域内的亮度信号的值(i)和表示相对于一在校正对象垂直线周围的另一垂直线上的预定位置并且在上垂直无效区域内的亮度信号的值(ii)之间的差值(a),或者计算表示相对于校正对象垂直线并且在下垂直无效区域内的亮度信号的值(i)和表示相对于一在校正对象垂直线周围的另一垂直线上的预定位置并且在下垂直无效区域内的亮度信号的值(ii)之间的差值(b),其被看最是与正常传输期间的差值(步骤S59)。
(10)校正单元60利用高速扫描发射中的传输时间与正常传输时间的比率,将校正值计算单元59计算的相对于正常传输时间的差值进行转换,而获得相对于高速扫描发射的差值(步骤S60)。
(11)通过从相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亮度信号中的每个信号中减去计算的相对于正常传输时间的差值,其中该亮度信号不包括位于记录的y地址上的像素的亮度信号以及数量与高速扫描发射中发出的像素的数量相同的并与y地址上的像素相邻的像素的亮度信号,同时通过从每个亮度信号值中减去相对于高速扫描发射的计算差值,其中亮度信号相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中的亮度信号,并且其数量与高速扫描发射中发出的像素的数量相同并与记录的y地址上的像素相邻的像素的亮度信号,校正单元60进行校正(步骤61)。
(12)通过将校正值计算单元59计算的差值乘以一预定的值,校正单元60进一步地获得在每个点缺陷上的像素的校正值,利用该获得的校正值校正该点缺陷上的像素的亮度值,向外部输出图像信息,并且返回到步骤S52(步骤S62)。
<总结>
如上所述,实施例2的成像系统可以在执行手工模糊校正功能时利用垂直无效区域,实时检测伴随垂直CCD中的点缺陷的出现而产生的暗电流的影响的量,计算相应于高速扫描发射的差值,并且从亮度信号中除去相应于该影响的部分。这就使得,在经过对白缺陷和高速扫描发射的处理后,显示的图像中的白垂直线或者白缺陷不显眼,且精度高。
这样的改进可以放宽垂直CCD中的点缺陷的数量,而该点缺陷是用于筛选产品的。这就提高了产量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变形1
目前,对高分辨率静态图像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另一方面,由于数据传输时间的限制,而使视频图像的分辨率受到限制。
无论静态图片或视频,也存在在图像拍摄期间改变分辨率的需求。
根据这样的需求,市场上的各种图像设备包括:可以拍摄静态和视频图像的图像设备,其静态图像比视频图像具有更高的分辨率,以及在使用时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分辨率的图像设备。
这样的图像设备具有固态图像传感装置,其具有足以获得静态图像的最高分辨率的像素。当用最高分辨率拍摄静态图像时,该图像设备的每个感光元件都输出一个亮度信号,但是当用较低的分辨率拍摄静态图像或者视频图像时,该图像设备的每一组相邻的感光元件输出一个亮度信号。
本发明通过向构成实施例1或2的元件中增加用于选择分辨率的设备以及用于转换点缺陷的地址的设备,也可以满足上述需求。
其中,实施例1的变形被表示为变形1。
图10表示了本发明变形1的成像系统结构。
如图10所示,变形1的成像系统除了实施例1的成像系统的部件外还包括:一分辨率选择单元61、一地址表示转换单元62以及一地址转换单元63。
分辨率选择单元61选择一个标准模式或一个混合模式,其中在标准模式中,相应于每个感光元件输出的一个电荷,输出一个亮度信号,而在混合模式中,相应于一预定数量的感光元件输出的电荷的混合,输出一个亮度信号。
模式的选择将通过选取来进行解释,例如,一个固态图像传感装置具有1,080,000的像素分辨率(900个垂直像素×1,200个水平像素)。这里假设此例子包括1,080,000个感光元件11、1200个垂直CCD12以及一个水平CCD13。在标准模式中,每个像素的地址由(x地址,y地址)=(n1,m1)表示。X地址“n1”是范围从“0”到“1199”的值,而y地址“m1”是范围从“0”到“899”的值。在排列了像素的平面中,x地址“n1”随着像素位置从左到右的移动而增加,而y地址“m1”随着像素位置从顶端到底部的移动而增加。在垂直传输中,从垂直CCD到水平CCD的第一传输包括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像素(0,0),(1,0),...(1199,0)的1,200个亮度信号。第二传输包括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像素(0,1),(1,1),...(1199,1)的亮度信号。传输以相似的方式继续,并且最后的传输包括在相同水平线上的亮度信号(0,899),(1,899),...(1199,899)。
在下面的描述中,假设点缺陷A1具有地址(301,303),而点缺陷B1具有地址(902,607)。
这里假设在混合模式中,相应于从9个感光元件(3个垂直像素×3个水平像素)输出的电荷的混合,输出一个亮度信号。也就是说,在混合模式中,固态图像传感装置被作为具有120,000像素分辨率的固态图像传感装置驱动(300个垂直像素×400个水平像素)。
如果选择了了混合模式,地址表示转换单元62转换表示地址模式的地址为表示混合模式的地址。
更准确地说,地址表示转换单元62将范围为(0,0)到(1199,899)的标准模式的地址转换成范围为(0,0)到(399,299)的混合模式地址。
如果选择混合模式,地址转换单元63通过在记录的点缺陷地址上执行一预定的转换过程,将记录在地址记录单元25中的每个点缺陷的地址转换成每个转换的地址。转换的地址按照混合模式的地址表示,并且标识了点缺陷。
上述地址转换中的预定的转换处理包括:(1)将记录的地址加“1”,(2)除以混合像素的数量,并且(3)去掉余数,或去掉小数部分。
更详细地解释该预定的转换过程。标准模式中的点缺陷A1(301,303)被如下转换:对于x地址,(1)301+1=302,(2)302/3(水平方向上的混合像素的数量)=100,余数为2,并且(3)去掉余数“2”保留“100”;对于y地址,(1)303+1=304,(2)304/3(垂直方向上的混合像素的数量)=101,余数为1,并且(3)去掉余数“1”保留“101”。结果,相应于标准模式中的点缺陷A1(301,303)的地址,混合模式中的点缺陷的地址就是(100,101)。
同样的,标准模式中的点缺陷B1(902,607)被如下转换:对于x地址,(1)902+1=903,(2)903/3=301,余数为0,并且(3)由于没有余数,得到“301”;对于y地址,(1)607+1=608,(2)608/3(垂直方向上的混合像素的数量)=202,余数为2,并且(3)去掉余数“2”保留“202”。结果,相应于标准模式中的点缺陷B1的地址在(902,607),混合模式中的点缺陷的地址就是(301,202)。
如果选择了混合模式,点缺陷检测单元24和校正单元27就使用地址转换单元63产生的地址。
变形2
在实施例1或2或变形1的成像系统中,在一个屏幕的垂直方向上传输的亮度信号的数量(即,每个垂直传输中的水平线的数量)可以大于一实际区域的垂直方向中的亮度信号的数量(即,水平线的数量),该实际区域由有效像素区域、垂直光屏蔽区域和垂直空区域组成。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实际区域外部的亮度信号包括不对应于实际区域的任何部分的空传输信号。在这种情况中,校正值计算单元将计算值(i)和值(ii)之间的差值,其中值(i)为包含在对应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亮度信号中的空信号,值(ii)为包含在对应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的亮度信号中的空信号,该差值作为校正值。
更特别地,假设实际空间中的水平线的数量用“M”表示,一屏幕的水平线的数量用“N”表示。那么,如果M=N,所有的输出亮度信号就相应于该实际区域的任何部分;但是如果N>M,即使输出的从第一到第M水平线的亮度信号对应于实际区域的任何部分,输出的第M+1到第N条水平线的亮度信号,也就是输出(N-M)水平线的亮度信号,也是不对应实际区域的任何部分的空传输信号。
更进一步,在输出相应于实际区域的M条水平线的亮度信号之后,输出空传输信号。结果,输出的空传输信号包括相应于该M条传输线的亮度信号分量,该亮度信号分量被归为存在于一部分垂直CCD中的点缺陷。另外,在传输相应于第M+1到第N水平线的过程中,从实际区域的垂直CCD输出的亮度信号并没有被传输,也没有增加新的亮度分量。结果,每个空传输信号都具有与通过垂直CCD传输的M个水平线输出的亮度信号大致相同的分量。
这里应当注意,使用“大致相同”的表达的原因在于:由于时域的波动并且垂直CCD中的差值变大不能被忽视,例如两个相应于相同部分的亮度信号的亮度信号分量并不必须完全相同。
假设,例如M>L,在垂直CCD中存在相应于第L条水平线的点缺陷,其使得每个通过该点缺陷的亮度信号被加强。在此种情况下,每个亮度信号就不需要增加相同的值,而由于温度域或时域的影响,要增加一个其大小不能被忽略的值。
如果空传输信号用于计算校正值,就会消除源于时域影响的的错误,并且可以增加校正值的精确性。下面将详细解释这一点。
相应于包括M条水平线的实际区域的亮度信号逐条水平线输出。相应于第M+1到第N条水平线的亮度信号具有大致相同的分量和源于时域波动的误差。
通过将相应于第M+1到第N条水平线的亮度信号平均化,其可能仅仅消除了源于时间域而不具有空间域的波动的误差。在均匀空传输信号的过程中,包括相应于实际区域的第M条水平线的亮度信号。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减小芯片的尺寸,位于屏幕底边的垂直空区域并不存在或者具有少量的水平线。在这种情况下,相应于该垂直空区域的亮度信号不能用于校正值的计算,而在该计算中使用空传输信号代替。
这里应当注意,当利用空传输值计算一个校正值时,例如在使用垂直光屏蔽区域和垂直空区域的计算校正值的情况下,使用一个根据空传输信号的传输时间的系数。
校正值计算单元可以计算(a)和(b)之间的差值作为校正值,其中,(a)是(i)、(ii)和(iii)中的任何一个,(b)是(iv)、(v)和(vi)中的任何一个,而(i)是相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该校正对象垂直线位于有效像素区域外部的垂直光屏蔽区域内,(ii)是相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此校正对象垂直线位于不具有任何感光元件的垂直空区域内,(iii)是利用(iii-1)和(iii-2)的值执行的一个计算而获得的值,(iii-1)是相应于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iii-2)是相应于垂直空区域内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iv)是相应于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该垂直线不是校正对象并位于垂直光屏蔽区域内,(v)是相应于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该垂直线不是校正对象垂直线并位于垂直空区域内,(vi)是利用(vi-1)和(vi-2)的值执行的一个计算而获得的值,(vi-1)是相应于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vi-2)是相应于垂直空区域内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
另外,校正值计算单元可以计算(a)和(b)之间的差值作为校正值,其中,(a)是(i)、(ii)、(iii)和(iv)中的任何一个,(b)是(v)、(vi)、(vii)、(viii)中的任何一个,而(i)是相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该校正对象垂直线位于有效像素区域外部的垂直光屏蔽区域内,(ii)是相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此校正对象垂直线位于不具有任何感光元件的垂直空区域内,(iii)是相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空传输信号的值,(iv)是利用(iv-1)、(iv-2)和(iv-3)的值中的至少两个执行一计算而获得的值,(iv-1)是相应于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iv-2)是相应于垂直空区域内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iv-3)是相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一个位置的空传输信号,(v)是相应于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该垂直线不是校正对象垂直线并位于垂直光屏蔽区域内,(vi)是相应于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该垂直线不是校正对象垂直线并位于垂直空区域内,(vii)是相应于另一条垂直线的一个位置的空传输信号的值,(viii)是利用(viii-1)、(viii-2)和(viii-3)的值中的至少两个执行的一个计算而获得的值,(viii-1)是相应于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另一条垂直线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viii-2)是相应于垂直空区域内的另一条垂直线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viii-3)是相应于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空传输信号。
工业适用性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诸如家用摄像机和数字静态照相机的图像设备。本发明提供了一个固态图像传感装置,其可以使屏幕上的垂直白线不显眼,并且有助于提高该图像设备的图像质量。
使屏幕上的垂直白线不显眼的作用是可以放宽垂直CCD中的点缺陷的数量,而该点缺陷是用于筛选产品的。这就提高了产量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其有助于降低该图像设备的价格。
本发明也可以用于各种图像设备,其并不局限于面向家庭使用的那些图像设备。
尽管已经以参照附图的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完整的描述,但是应当理解,它的各种改变和改进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都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除了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改变和改进外,其它的改变和改进都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35)

1. 一种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其处理通过预定顺序的多个垂直电荷耦合器件和一个水平电荷耦合器件从二维排列的感光元件输出的亮度信号,并且输出图像信息,所述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包括:
一记录单元,用于在其中记录一用于标识像素校正对象垂直线的X地址,该校正对象垂直线相应于一条其中存在点缺陷的垂直电荷耦合器件;
一校正值计算单元,其可以计算a和b之间的差值作为所述校正值
所述a是下列i、ii和iii之中的任何一个,i是相应于由所述记录的X地址标识的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该校正对象垂直线位于一有效像素区域外部的垂直光屏蔽区域内,ii是相应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而此校正对象垂直线位于不具有任何感光元件的一垂直空区域内,iii是利用iii-1和iii-2的值执行的一个计算而获得的值,iii-1是相应于所述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所述亮度信号,iii-2是相应于所述垂直空区域内的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所述亮度信号;以及
b是下列iv、v和vi中的任何一个,iv是相应于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此垂直线不是校正对象并位于所述垂直光屏蔽区域内,v是相应于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此垂直线不是校正对象并位于所述垂直空区域内,vi是利用vi-1和vi-2的值执行的一个计算而获得的值,vi-1是相应于所述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vi-2是相应于所述垂直空区域内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以及
一校正单元,其可以根据所述计算的校正值,校正相应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亮度信号的值。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垂直方向上传输的亮度信号的数量大于一实际区域的所述垂直方向中的亮度信号的数量,所述实际区域由所述有效像素区域、所述垂直光屏蔽区域和所述垂直空区域组成,并且
所述实际区域外部的亮度信号包括不与所述实际区域的任何部分相应的空传输信号,其中
所述校正值计算单元计算a和b之间的差值作为所述校正值
a是下列i、ii、iii和iv中的任何一个,而i是相应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此校正对象垂直线位于一有效像素区域外部的垂直光屏蔽区域内,ii是相应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此校正对象垂直线位于不具有任何感光元件的垂直空区域内,iii是相应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空传输信号的值,iv是利用iv-1、iv-2和iv-3的值中的至少两个执行的一个计算而获得的值,iv-1是相应于所述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所述亮度信号,iv-2是相应于所述垂直空区域内的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所述亮度信号,iv-3是相应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一个位置的所述空传输信号,以及
b是下列v、vi、vii、viii中的任何一个,而v是相应于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此垂直线不是校正对象并位于所述垂直光屏蔽区域内,vi是相应于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此垂直线不是校正对象并位于所述垂直空区域内,vii是相应于另一条垂直线的一个位置的空传输信号的值,viii是利用viii-1、viii-2和viii-3的值中的至少两个执行的一个计算而获得的值,viii-1是相应于所述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另一条垂直线的一个位置的所述亮度信号,viii-2是相应于所述垂直空区域内的另一条垂直线的一个位置的所述亮度信号,viii-3是相应于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所述空传输信号。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校正单元根据所述实时计算的差值,校正相应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亮度信号的值。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单元进一步在其中记录一识别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所述点缺陷的位置的y地址,以及
所述校正值计算单元可以计算a第一差值a-1和第二差值a-2或b第三差值b-1和第四差值b-2,其中:a-1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第一差值,i是相应于一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此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在屏幕上位于所述有效像素区域上面,ii是相应于所述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a-2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第二差值,i是相应于一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此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在屏幕上位于所述有效像素区域下面,ii是相应于所述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b-1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第三差值,i是相应于位于屏幕上部的一上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ii是相应于所述上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b-2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第四差值,i是相应于位于屏幕下部的一下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ii是相应于所述下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以及
通过从相应于高于所记录的y地址的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一部分的每个亮度信号减去所计算的第一或第三差值,并且通过从相应于低于所记录的y地址的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一部分的每个亮度信号减去所计算的第二或第四差值,所述校正单元执行所述校正。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单元进一步在其中记录一识别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所述点缺陷的位置的y地址,以及
所述校正值计算单元可以计算a或b,a是第一差值a-1或第二差值a-2,b是第三差值b-1或第四差值b-2,其中:a-1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第一差值,i是相应于一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此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在屏幕上位于所述有效像素区域上面,ii是相应于所述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a-2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第二差值,i是相应于一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此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在屏幕上位于所述有效像素区域下面,ii是相应于所述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b-1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第三差值,i是相应于位于屏幕上部的一上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ii是相应于所述上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b-2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第四差值,i是相应于位于屏幕下部的一下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ii是相应于所述下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以及
所述校正单元通过一预定的计算从已经计算的第一或第二差值的其中之一获得尚未计算的第一或第二差值的其中之一,并且通过一预定的计算,从所述已经计算的第三或第四差值的其中之一获得尚未计算的第三或第四差值的其中之一,以及
通过从相应于高于所记录的y地址的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一部分的每个亮度信号减去所计算的第一或第三差值,并且通过从相应于低于所记录的y地址的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一部分的每个亮度信号减去所计算的第二或第四差值,所述校正单元执行所述校正。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拍摄一张静态图像时,通过利用根据高速扫描发射中的传输时间与正常传输时间之间的比率的一转换公式的计算,所述校正单元从已经计算的第一或第二差值的其中之一获得尚未计算的第一或第二差值的其中之一,并且通过利用所述转换公式的所述计算,从已经计算的第三或第四差值的其中之一获得尚未计算的第三或第四差值的其中之一。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单元进一步在其中记录一识别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所述点缺陷的位置的y地址,以及
所述校正值计算单元可以计算a或b,a是差值a-1或差值a-2,b是差值b-1或差值b-2,其中:a-1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差值,i是相应于一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此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在屏幕上位于所述有效像素区域上面,ii是相应于所述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a-2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差值,i是相应于一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此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在屏幕上位于所述有效像素区域下面,ii是相应于所述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b-1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差值,i是相应于位于屏幕上部的一上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ii是相应于所述上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b-2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差值,i是相应于位于屏幕下部的一下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ii是相应于所述下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其中所述计算的差值相应于一个正常传输时间,以及
当执行手工模糊校正功能时,所述校正单元利用高速扫描发射中的传输时间与正常传输时间的比率,通过转换所述计算的相应于正常传输时间的差值,获得相应于高速扫描发射的差值,获得所述高速扫描发射中发射的并且位于所述有效像素区域外部的像素的数量,同时通过从相应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亮度信号中的每个亮度信号值中减去所计算相应于正常传输时间的差值,其中所述亮度信号不包括与高速扫描发射中发出的像素的数量相同并与该纪录的y地址上的一个像素相邻的像素的亮度信号,以及
通过从每个亮度信号值中减去相应于高速扫描发射的所述计算的差值,其中该亮度信号是相应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中的所述亮度信号以及与其数量所述高速扫描发射中发出的像素的数量相同并与记录的y地址上的一个像素相邻的亮度信号,执行所述校正。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校正单元根据所述实时计算的差值,校正相应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亮度信号的值。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单元进一步在其中记录一识别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所述点缺陷的位置的y地址,以及
所述校正值计算单元可以计算a第一差值a-1和第二差值a-2或b第三差值b-1和第四差值b-2,其中:a-1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第一差值,i是相应于一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此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在屏幕上位于所述有效像素区域上面,ii是相应于所述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a-2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第二差值,i是相应于一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此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在屏幕上位于所述有效像素区域下面,ii是相应于所述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b-1是下列和ii的值之间的第三差值,i是相应于位于屏幕上部的一上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ii是相应于所述上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b-2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第四差值,i是相应于位于屏幕下部的一下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ii是相应于所述下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以及
通过从相应于高于所记录的y地址的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一部分的每个亮度信号减去所计算的第一或第三差值,并且通过从相应于低于所记录的y地址的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一部分的每个亮度信号减去所计算的第二或第四差值,所述校正单元执行所述校正。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单元进一步在其中记录一识别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所述点缺陷的位置的y地址,以及
所述校正值计算单元可以计算a或b,a是第一差值a-1或第二差值a-2,b是第三差值b-1或第四差值b-2,其中:a-1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第一差值,i是相应于一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此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在屏幕上位于所述有效像素区域上面,ii是相应于所述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a-2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第二差值,i是相应于一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此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在屏幕上位于所述有效像素区域下面,ii是相应于所述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b-1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第三差值,i是相应于位于屏幕上部的一上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ii是相应于所述上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b-2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第四差值,i是相应于位于屏幕下部的一下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ii是相应于所述下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以及
所述校正单元通过一预定的计算从已经计算的第一或第二差值的其中之一获得尚未计算的第一或第二差值的其中之一,并且通过一预定的计算,从所述已经计算的第三或第四差值的其中之一获得尚未计算的第三或第四差值的其中之一,以及
通过从相应于高于所记录的y地址的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一部分的每个亮度信号减去所计算的第一或第三差值,并且通过从相应于低于所记录的y地址的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一部分的每个亮度信号减去所计算的第二或第四差值,所述校正单元执行所述校正。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拍摄一张静态图像时,通过利用根据高速扫描发射中的传输时间与正常传输时间之间的比率的一转换公式的计算,所述校正单元从已经计算的第一或第二差值的其中之一获得尚未计算的第一或第二差值的其中之一,并且通过利用所述转换公式的所述计算,从已经计算的第三或第四差值的其中之一获得尚未计算的第三或第四差值的其中之一。
12.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缺陷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单元进一步在其中记录一识别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所述点缺陷的位置的y地址,以及
所述校正值计算单元可以计算a或b,a是差值a-1或差值a-2,b是差值b-1或差值b-2,其中:a-1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差值,i是相应于一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此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在屏幕上位于所述有效像素区域上面,ii是相应于所述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a-2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差值,i是相应于一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此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在屏幕上位于所述有效像素区域下面,ii是相应于所述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b-1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差值,i是相应于位于屏幕上部的一上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ii是相应于所述上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b-2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差值,i是相应于位于屏幕下部的一下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ii是相应于所述下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其中所述计算的差值对应于正常传输时间,以及
当执行手工模糊校正功能时,所述校正单元利用高速扫描发射中的传输时间与正常传输时间的比率,通过转换所述计算的相应于正常传输时间的差值,获得相应于高速扫描发射的差值,获得所述高速扫描发射中发射的并且位于所述有效像素区域外部的像素的数量,同时通过从相应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亮度信号中的每个亮度信号的值中减去所计算的对应于正常传输时间的差值,其中所述亮度信号不包括与高速扫描发射中发射的像素的数量相同的并与记录的y地址上的像素相邻的亮度信号,以及
通过从每个亮度信号值中减去相应于高速扫描发射的所述计算的差值,其中该亮度信号是相应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中的所述亮度信号以及与所述高速扫描发射中发射的像素的数量相同的并与记录的y地址上的像素相邻的亮度信号,执行所述校正。
13. 一种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其处理通过预定顺序的多个垂直电荷耦合器件和一个水平电荷耦合器件从二维排列的感光元件输出的亮度信号,并且输出图像信息,所述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包括:
一记录单元,用于在其中记录一用于标识像素校正对象垂直线的x地址,该校正对象垂直线相应于一条其中存在点缺陷的垂直电荷耦合器件;
一校正值计算单元计算a、b或c作为校正值,其中a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差值,i是相应于由所述记录的x地址标识的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该校正对象垂直线位于一有效像素区域外部的垂直光屏蔽区域内,ii是相应于另一条垂直线的一位置的亮度信号,该垂直线不是校正对象并且在所述垂直光屏蔽区域的范围内,b是下列iii和iv的值之间的差值,iii是相应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而此校正对象垂直线位于不具有任何感光元件的一垂直空区域内,iv是相应于垂直空区域内的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c是下列v和vi的值之间的差值,而v是通过利用下列v-1和v-2的值执行的计算而获得的值,v-1是相应于所述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v-2是相应于所述垂直空区域内的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vi是通过利用下列vi-1和vi-2的值执行的计算而获得的值,vi-1是相应于所述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vi-2是相应于所述垂直空区域内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以及
一校正单元,其可以根据所述计算的校正值,校正相应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亮度信号的值。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垂直方向上传输的亮度信号的数量大于一实际区域的所述垂直方向中的亮度信号的数量,所述实际区域由所述有效像素区域、所述垂直光屏蔽区域和所述垂直空区域组成,并且
所述实际区域外部的亮度信号包括不与所述实际区域的任何部分相应的空传输信号,其中
所述校正值计算单元计算a、b、c或d作为校正值,其中a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差值,i是相应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该校正对象垂直线位于一有效像素区域外部的垂直光屏蔽区域内,ii是相应于另一条垂直线的一位置的亮度信号,该垂直线不是校正对象并且在所述垂直光屏蔽区域的范围内,b是下列iii和iv的值之间的差值,iii是相应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而此校正对象垂直线位于不具有任何感光元件的一垂直空区域内,iv是相应于垂直空区域内的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c是下列v和vi的值之间的差值,v是相应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空传输信号的值,vi是相应于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空传输信号的值,d是vii和viii之间的差值,vii通过利用下列vii-1、vii-2和vii-3中的至少两个的值执行的计算而获得的值,vii-1是相应于所述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vii-2是相应于所述垂直空区域内的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vii-3是相应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空传输信号,viii是通过利用下列viii-1、viii-2和viii-3中的至少两个的值执行的计算而获得的值,viii-1是相应于所述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viii-2是相应于所述垂直空区域内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viii-3是相应于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空传输信号。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校正单元根据实时计算的差值,校正相应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亮度信号的值。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单元进一步在其中记录一识别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所述点缺陷的位置的y地址,以及
所述校正值计算单元可以计算a第一差值a-1和第二差值a-2或b第三差值b-1和第四差值b-2,其中:a-1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第一差值,i是相应于一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此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在屏幕上位于所述有效像素区域上面,ii是相应于所述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a-2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第二差值,i是相应于一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此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在屏幕上位于所述有效像素区域下面,ii是相应于所述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b-1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第三差值,i是相应于位于屏幕上部的一上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ii是相应于所述上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b-2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第四差值,i是相应于位于屏幕下部的一下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ii是相应于所述下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以及
通过从相应于高于所记录的y地址的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一部分的每个亮度信号减去所计算的第一或第三差值,并且通过从相应于低于所记录的y地址的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一部分的每个亮度信号减去所计算的第二或第四差值,所述校正单元执行所述校正。
17.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单元进一步在其中记录一识别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所述点缺陷的位置的y地址,以及
所述校正值计算单元可以计算a或b,a是第一差值a-1或第二差值a-2,b是第三差值b-1或第四差值b-2,其中:a-1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第一差值,i是相应于一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此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在屏幕上位于所述有效像素区域上面,ii是相应于所述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a-2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第二差值,i是相应于一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此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在屏幕上位于所述有效像素区域下面,ii是相应于所述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b-1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第三差值,i是相应于位于屏幕上部的一上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ii是相应于所述上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b-2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第四差值,i是相应于位于屏幕下部的一下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ii是相应于所述下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以及
所述校正单元通过一预定的计算从已经计算的第一或第二差值的其中之一获得尚未计算的第一或第二差值的其中之一,并且通过一预定的计算,从所述已经计算的第三或第四差值的其中之一获得尚未计算的第三或第四差值的其中之一,以及
通过从相应于高于所记录的y地址的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一部分的每个亮度信号减去所计算的第一或第三差值,并且通过从相应于低于所记录的y地址的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一部分的每个亮度信号减去所计算的第二或第四差值,所述校正单元执行所述校正。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拍摄一张静态图像时,通过利用根据高速扫描发射中的传输时间与正常传输时间之间的比率的一转换公式的计算,所述校正单元从已经计算的第一或第二差值的其中之一获得尚未计算的第一或第二差值的其中之一,并且通过利用所述转换公式的所述计算,从已经计算的第三或第四差值的其中之一获得尚未计算的第三或第四差值的其中之一。
19.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单元进一步在其中记录一识别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所述点缺陷的位置的y地址,以及
所述校正值计算单元可以计算a或b,a是差值a-1或差值a-2,b是差值b-1或差值b-2,其中:a-1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差值,i是相应于一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此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在屏幕上位于所述有效像素区域上面,ii是相应于所述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a-2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差值,i是相应于一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此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在屏幕上位于所述有效像素区域下面,ii是相应于所述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b-1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差值,i是相应于位于屏幕上部的一上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ii是相应于所述上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b-2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差值,i是相应于位于屏幕下部的一下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ii是相应于所述下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其中所述计算的差值相应于正常传输时间,以及
当执行手工模糊校正功能时,所述校正单元利用高速扫描发射中的传输时间与正常传输时间的比率,通过转换所述计算的相应于正常传输时间的差值,获得相应于高速扫描发射的差值,获得所述高速扫描发射中发射的并且位于所述有效像素区域外部的像素的数量,同时通过从相应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亮度信号中的每个亮度信号值中减去所计算的相对应正常传输时间的差值,其中所述亮度信号不包括与高速扫描发射中发射的像素的数量相同的并与记录的y地址上的像素相邻的亮度信号,以及
通过从每个亮度信号值中减去相应于高速扫描发射的所述计算的差值,其中该亮度信号是相应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中的所述亮度信号以及与所述高速扫描发射中发射的像素的数量相同的并与记录的y地址上的像素相邻的亮度信号,执行所述校正。
20.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校正单元根据所述实时计算的差值,校正相应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亮度信号的值。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单元进一步在其中记录一识别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所述点缺陷的位置的y地址,以及
所述校正值计算单元可以计算a第一差值a-1和第二差值a-2或b第三差值b-1和第四差值b-2,其中:a-1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第一差值,i是相应于一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此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在屏幕上位于所述有效像素区域上面,ii是相应于所述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a-2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第二差值,i是相应于一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此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在屏幕上位于所述有效像素区域下面,ii是相应于所述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b-1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第三差值,i是相应于位于屏幕上部的一上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ii是相应于所述上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b-2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第四差值,i是相应于位于屏幕下部的一下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ii是相应于所述下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以及
通过从相应于高于所记录的y地址的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一部分的每个亮度信号减去所计算的第一或第三差值,并且通过从相应于低于所记录的y地址的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一部分的每个亮度信号减去所计算的第二或第四差值,所述校正单元执行所述校正。
22.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单元进一步在其中记录一识别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所述点缺陷的位置的y地址,以及
所述校正值计算单元可以计算a或b,a是第一差值a-1或第二差值a-2,b是第三差值b-1或第四差值b-2,其中:a-1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第一差值,i是相应于一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此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在屏幕上位于所述有效像素区域上面,ii是相应于所述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a-2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第二差值,i是相应于一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此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在屏幕上位于所述有效像素区域下面,ii是相应于所述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b-1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第三差值,i是相应于位于屏幕上部的一上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ii是相应于所述上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b-2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第四差值,i是相应于位于屏幕下部的一下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ii是相应于所述下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以及
所述校正单元通过一预定的计算从已经计算的第一或第二差值的其中之一获得尚未计算的第一或第二差值的其中之一,并且通过一预定的计算,从所述已经计算的第三或第四差值的其中之一获得尚未计算的第三或第四差值的其中之一,以及
通过从相应于高于所记录的y地址的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一部分的每个亮度信号减去所计算的第一或第三差值,并且通过从相应于低于所记录的y地址的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一部分的每个亮度信号减去所计算的第二或第四差值,所述校正单元执行所述校正。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拍摄一张静态图像时,通过利用根据高速扫描发射中的传输时间与正常传输时间之间的比率的一转换公式的计算,所述校正单元从已经计算的第一或第二差值的其中之一获得尚未计算的第一或第二差值的其中之一,并且通过利用所述转换公式的所述计算,从已经计算的第三或第四差值的其中之一获得尚未计算的第三或第四差值的其中之一。
24.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单元进一步在其中记录一识别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所述点缺陷的位置的y地址,以及
所述校正值计算单元可以计算a或b,a是差值a-1或差值a-2,b是差值b-1或差值b-2,其中:a-1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差值,i是相应于一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此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在屏幕上位于所述有效像素区域上面,ii是相应于所述上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a-2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差值,i是相应于一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此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在屏幕上位于所述有效像素区域下面,ii是相应于所述下部垂直光屏蔽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b-1是下列和ii的值之间的差值,i是相应于位于屏幕上部的一上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ii是相应于所述上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b-2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差值,i是相应于位于屏幕下部的一下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亮度信号,ii是相应于所述下部垂直空区域并且位于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亮度信号,其中所述计算的差值对应于正常传输时间,以及
当执行手工模糊校正功能时,所述校正单元利用高速扫描发射中的传输时间与正常传输时间的比率,通过转换所述计算的相应于正常传输时间的差值,获得相应于高速扫描发射的差值,获得所述高速扫描发射中发射的并且位于所述有效像素区域外部的像素的数量,同时通过从相应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亮度信号中的每个亮度信号的值中减去所计算相应于正常传输时间的的差值,其中所述亮度信号不包括与高速扫描发射中发射的像素的数量相同的并与记录的y地址上的像素相邻的亮度信号,以及
通过从每个亮度信号值中减去相应于高速扫描发射的所述计算的差值,其中该亮度信号是相应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中的所述亮度信号以及与所述高速扫描发射中发射的像素的数量相同的并与记录的y地址上的像素相邻的亮度信号,执行所述校正。
25. 一种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其处理通过预定顺序的多个垂直电荷耦合器件和一个水平电荷耦合器件从二维排列的感光元件输出的亮度信号,并且输出图像信息,所述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包括:
一记录单元,用于在其中记录a一用于标识像素校正对象垂直线的x地址,该校正对象垂直线相应于一条其中存在点缺陷的垂直电荷耦合器件;和b一用于标识在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点缺陷位置的y地址,
一校正值计算单元,用于从i和ii的值计算校正值,i是相应于由记录的x地址标识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预定位置上的至少一个像素的亮度信号,并且ii是相应于在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预定位置上的至少一个像素的亮度信号;以及
一校正单元,通过根据正常传输时间和传输亮度值被停止的时间的比率将所计算的校正值进行转换,进一步获得一转换的校正值,以及
所述校正单元根据所述转换的校正值,校正由所记录的x地址和y地址标识的所述点缺陷的值。
26. 一种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其处理通过预定顺序的多个垂直电荷耦合器件和一个水平电荷耦合器件从二维排列的感光元件输出的亮度信号,并且输出图像信息,所述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包括:
一记录单元,用于在其中记录一用于标识像素校正对象垂直线的x地址,该校正对象垂直线相应于一条其中存在点缺陷的垂直电荷耦合器件;
一校正值计算单元,用于从i和ii的值计算校正值,i是相应于由记录的x地址标识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预定位置上的至少一个像素的亮度信号,并且ii是相应于在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预定位置上的至少一个像素的亮度信号;
一校正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计算的校正值校正相应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亮度信号的值;以及
一点缺陷检测单元,其可以在拍摄图像前,通过将从所述感光元件到所述垂直电荷耦合器件的亮度信号的传输停止一预定的时间,同时也将从所述垂直电荷耦合器件到所述水平电荷耦合器件的垂直传输停止一预定的时间,然后输出亮度信号,其中输出的具有不低于一预定值的值的亮度信号被认为是点缺陷,来检测在所述垂直电荷耦合器件中的点缺陷,并且所述点缺陷检测单元将关于所检测到的点缺陷的地址的信息记录到所述记录单元中。
27. 一种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其处理通过预定顺序的多个垂直电荷耦合器件和一个水平电荷耦合器件从二维排列的感光元件输出的亮度信号,并且输出图像信息,所述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包括:
一记录单元,用于在其中记录一用于标识像素校正对象垂直线的x地址,该校正对象垂直线相应于一条其中存在点缺陷的垂直电荷耦合器件;
一校正值计算单元,用于从i和ii的值计算校正值,i是相应于由记录的x地址标识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预定位置上的至少一个像素的亮度信号,并且ii是相应于在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预定位置上的至少一个像素的亮度信号;
一校正单元,对于每个将被校正的相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亮度信号,所述校正单元判断亮度信号是否饱和,并且根据计算的校正值,不校正被判断为饱和的亮度信号,校正被判断为不饱和的亮度信号。
28. 一种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其处理通过预定顺序的多个垂直电荷耦合器件和一个水平电荷耦合器件从二维排列的感光元件输出的亮度信号,并且输出图像信息,所述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包括:
一记录单元,用于在其中记录一用于标识像素校正对象垂直线的x地址,该校正对象垂直线相应于一条其中存在点缺陷的垂直电荷耦合器件;
一校正值计算单元,用于从i和ii的值计算校正值,i是相应于由记录的x地址标识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预定位置上的至少一个像素的亮度信号,并且ii是相应于在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预定位置上的至少一个像素的亮度信号;以及
一校正单元,对于每个将被校正的相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亮度信号,所述校正单元判断所述将被校正亮度信号周围的亮度信号是否饱和,并且根据计算的校正值,不校正被判断为被饱和的亮度信号包围的亮度信号,校正不饱和的亮度信号。
29. 一种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其处理通过预定顺序的多个垂直电荷耦合器件和一个水平电荷耦合器件从二维排列的感光元件输出的亮度信号,并且输出图像信息,所述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包括:
一记录单元,用于在其中记录一用于标识像素校正对象垂直线的x地址,该校正对象垂直线相应于一条其中存在点缺陷的垂直电荷耦合器件;
一校正值计算单元,用于从i和ii的值计算校正值,i是相应于由记录的x地址标识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预定位置上的至少一个像素的亮度信号,并且ii是相应于在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预定位置上的至少一个像素的亮度信号;以及
一校正单元,所述对于每个将被校正的相应于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亮度信号,所述校正单元判断亮度信号是否饱和,如果进行校正就计算期望的饱和的亮度信号将具有的期望值,将所述预期值与所述饱和的亮度信号的相邻的亮度信号的值进行比较,并且如果所述饱和亮度信号的期望值低于所述相邻的亮度信号的值,就用所述相邻的亮度信号的值代替所述饱和的亮度信号的值。
30. 一种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其处理通过预定顺序的多个垂直电荷耦合器件和一个水平电荷耦合器件从二维排列的感光元件输出的亮度信号,并且输出图像信息,所述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包括:
一记录单元,用于在其中记录一用于标识像素校正对象垂直线的x地址,该校正对象垂直线相应于一条其中存在点缺陷的垂直电荷耦合器件;
一校正值计算单元,用于从i和ii的值计算校正值,i是相应于由记录的x地址标识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预定位置上的至少一个像素的亮度信号,并且ii是相应于在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预定位置上的至少一个像素的亮度信号;
一校正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计算的校正值校正相应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亮度信号的值;以及
一模式选择单元,其可以选择一个标准模式或一个混合模式,其中在所述标准模式中,相应于每个感光元件输出的一个电荷,输出一个亮度信号,而在所述混合模式中,相应于一预定数量的感光元件输出的电荷的混合,输出一个亮度信号;
一地址表示转换单元,如果选择了混合模式,其可以将所述标准模式的地址表示转换成所述混合模式的地址表示;以及
一地址转换单元,如果选择了混合模式,其可以通过利用一预定的关于所记录的x地址的转换公式执行一计算,将所记录的x地址转换成一转换的x地址,其中所述转换的x地址标识相应于所述点缺陷的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
其中,如果选择了混合模式,所述校正值计算单元和所述校正单元使用所述转换的x地址来代替所述x地址。
31. 一种用于一图像缺陷校正设备的图像缺陷校正方法,其处理通过以一预定的方式的多个垂直电荷耦合器件和一个水平电荷耦合器件从感光元件输出的亮度信号,并且输出图像信息,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包括
一记录单元,用于在其中记录一识别一条像素校正对象垂直线的x地址,所述像素校正对象垂直线相应于一条其中存在点缺陷的垂直电荷耦合器件,
所述图像缺陷校正方法包括:
一校正值计算步骤,其用于计算a和b之间的差值作为所述校正值
所述a是下列i、ii和iii之中的任何一个,i是相应于由所述记录的x地址标识的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该校正对象垂直线位于一有效像素区域外部的垂直光屏蔽区域内,ii是相应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而此校正对象垂直线位于不具有任何感光元件的一垂直空区域内,iii是利用iii-1和iii-2的值执行的一个计算而获得的值,iii-1是相应于所述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所述亮度信号,iii-2是相应于所述垂直空区域内的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所述亮度信号;以及
b是下列iv、v和vi中的任何一个,iv是相应于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此垂直线不是校正对象并位于所述垂直光屏蔽区域内,v是相应于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此垂直线不是校正对象并位于所述垂直空区域内,vi是利用值vi-1和vi-2的值执行的一个计算而获得的值,vi-1是相应于所述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vi-2是相应于所述垂直空区域内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以及
一校正步骤,其用于根据所述计算的校正值,校正相应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亮度信号的值。
32. 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图像缺陷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垂直方向上传输的亮度信号的数量大于一实际区域的所述垂直方向中的亮度信号的数量,所述实际区域由所述有效像素区域、所述垂直光屏蔽区域和所述垂直空区域组成,并且
所述实际区域外部的亮度信号包括不与所述实际区域的任何部分相应的空传输信号,其中
所述校正值计算步骤计算a和b之间的差值作为所述校正值
a是下列i、ii、iii和iv中的任何一个,而i是相应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此校正对象垂直线位于一有效像素区域外部的垂直光屏蔽区域内,ii是相应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此校正对象垂直线位于不具有任何感光元件的垂直空区域内,iii是相应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空传输信号的值,iv是利用iv-1、iv-2和iv-3的值中的至少两个执行的一计算而获得的值,iv-1是相应于所述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所述亮度信号,iv-2是相应于所述垂直空区域内的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所述亮度信号,iv-3是相应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一个位置的所述空传输信号,以及
b是下列v、vi、vii、viii中的任何一个,而v是相应于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此垂直线不是校正对象并位于所述垂直光屏蔽区域内,vi是相应于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此垂直线不是校正对象并位于所述垂直空区域内,vii是相应于另一条垂直线的一个位置的空传输信号的值,viii是利用viii-1、viii-2和viii-3的值中的至少两个执行的一个计算而获得的值,viii-1是相应于所述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另一条垂直线的一个位置的所述亮度信号,viii-2是相应于所述垂直空区域内的另一条垂直线的一个位置的所述亮度信号,viii-3是相应于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所述空传输信号。
33. 用于一图像缺陷校正设备的图像缺陷校正方法,其处理通过以一预定的方式的多个垂直电荷耦合器件和一个水平电荷耦合器件从感光元件输出的亮度信号,并且输出图像信息,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包括
一记录单元,用于在其中记录一识别一条像素校正对象垂直线的x地址,所述像素校正对象垂直线相应于一条其中存在点缺陷的垂直电荷耦合器件,
所述图像缺陷校正方法包括:
一校正值计算步骤计算a、b和c作为校正值,其中a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差值,i是相应于由所述记录的x地址标识的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该校正对象垂直线位于一有效像素区域外部的垂直光屏蔽区域内,ii是相应于另一条垂直线的一位置的亮度信号,该垂直线不是校正对象并且在所述垂直光屏蔽区域的范围内,b是下列iii和iv的值之间的差值,iii是相应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而此校正对象垂直线位于不具有任何感光元件的一垂直空区域内,iv是相应于垂直空区域内的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c是下列v和vi的值之间的差值,而v是通过利用下列v-1和v-2的值执行的计算而获得的值,v-1是相应于所述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v-2是相应于所述垂直空区域内的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vi是通过利用下列vi-1和vi-2的值执行的计算而获得的值,vi-1是相应于所述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vi-2是相应于所述垂直空区域内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以及
一校正步骤,其用于根据所述计算的校正值,校正相应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亮度信号的值。
34. 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图像缺陷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垂直方向上传输的亮度信号的数量大于一实际区域的所述垂直方向中的亮度信号的数量,所述实际区域由所述有效像素区域、所述垂直光屏蔽区域和所述垂直空区域组成,并且
所述实际区域外部的亮度信号包括不与所述实际区域的任何部分相应的空传输信号,
所述校正值计算步骤计算a、b、c或d作为校正值,其中a是下列i和ii的值之间的差值,i是相应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该校正对象垂直线位于一有效像素区域外部的垂直光屏蔽区域内,ii是相应于另一条垂直线的一位置的亮度信号,该垂直线不是校正对象并且在所述垂直光屏蔽区域内,b是下列iii和iv的值之间的差值,iii是相应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的值,而此校正对象垂直线位于不具有任何感光元件的一垂直空区域内,iv是相应于垂直空区域内的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c是下列v和vi的值之间的差值,v是相应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空传输信号的值,vi是相应于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空传输信号的值,d是vii和viii之间的差值,vii通过利用下列vii-1、vii-2和vii-3中的至少两个的值执行的计算而获得的值,vii-1是相应于所述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vii-2是相应于所述垂直空区域内的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vii-3是相应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空传输信号,viii是通过利用下列viii-1、viii-2和viii-3中的至少两个的值执行的计算而获得的值,viii-1是相应于所述垂直光屏蔽区域内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viii-2是相应于所述垂直空区域内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亮度信号,viii-3是相应于另一条垂直线上的一个位置的空传输信号。
35. 一种用于一图像缺陷校正设备的图像缺陷校正方法,其处理通过以一预定的方式的多个垂直电荷耦合器件和一个水平电荷耦合器件从感光元件输出的亮度信号,并且输出图像信息,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包括
一记录单元,用于在其中记录一识别一条像素校正对象垂直线的x地址,所述像素校正对象垂直线相应于一条其中存在点缺陷的垂直电荷耦合器件,
所述图像缺陷校正方法包括:一校正值计算步骤,用于从i和ii的值计算校正值,i是相应于由记录的x地址标识的校正对象垂直线上的预定位置上的至少一个像素的亮度信号,并且ii是相应于在不是校正对象的另一条垂直线上的预定位置上的至少一个像素的亮度信号;
一校正步骤,用于根据所述计算的校正值校正相应于所述校正对象垂直线的亮度信号的值;以及
一点缺陷检测步骤,其用于在拍摄图像前,通过将从所述感光元件到所述垂直电荷耦合器件的亮度信号的传输停止一预定的时间,同时也将从所述垂直电荷耦合器件到所述水平电荷耦合器件的垂直传输停止一预定的时间,然后输出亮度信号,其中输出的具有不低于一预定值的值的亮度信号被认为是点缺陷,来检测在所述垂直电荷耦合器件中的点缺陷,并且所述点缺陷检测单元将关于所检测到的点缺陷的地址的信息记录到所述记录单元中。
CNB2004100631791A 2003-05-15 2004-05-14 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142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37758 2003-05-15
JP137758/03 2003-05-15
JP137758/2003 2003-05-15
JP120413/04 2004-04-15
JP2004120413A JP3914216B2 (ja) 2003-05-15 2004-04-15 画像欠陥補正装置、及び、画像欠陥補正方法
JP120413/2004 2004-04-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4915A CN1574915A (zh) 2005-02-02
CN100411427C true CN100411427C (zh) 2008-08-13

Family

ID=33032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6317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1427C (zh) 2003-05-15 2004-05-14 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483063B2 (zh)
EP (1) EP1478175B1 (zh)
JP (1) JP3914216B2 (zh)
KR (1) KR20040098587A (zh)
CN (1) CN100411427C (zh)
DE (1) DE602004022482D1 (zh)
TW (1) TW20050763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48441A (ja) * 2004-11-18 2006-06-08 Konica Minolta Photo Imaging Inc 撮像装置
US9318053B2 (en) * 2005-07-04 2016-04-1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JP4859223B2 (ja) 2006-10-24 2012-01-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欠陥補正装置、画像欠陥補正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222625B2 (ja) 2007-06-01 2013-06-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CN101557473B (zh) * 2008-04-11 2011-07-2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及其亮度调节方法
CN101764926B (zh) * 2008-09-29 2012-05-30 凹凸电子(武汉)有限公司 缺陷像素检测纠正设备、系统及检测纠正缺陷像素的方法
JP2010139782A (ja) 2008-12-11 2010-06-24 Sony Corp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335614B2 (ja) * 2009-08-25 2013-11-06 株式会社日本マイクロニクス 欠陥画素アドレス検出方法並びに検出装置
JP5379664B2 (ja) * 2009-12-11 2013-12-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673142B2 (ja) * 2011-01-27 2015-02-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2497575B (zh) * 2011-12-09 2013-11-27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多片面阵ccd的筛选测试系统
CN107004260A (zh) * 2014-12-12 2017-08-01 爱克发医疗保健公司 用于校正直接射线照相图像中的有瑕疵像素伪影的方法
CN105262963B (zh) * 2015-10-15 2018-10-16 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暗像素阵列、替换控制电路系统及方法
CN109565558B (zh) * 2016-07-29 2021-03-26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292A (zh) * 1992-06-09 1994-02-16 索尼公司 视频信号处理设备
CN1295255A (zh) * 1999-10-27 2001-05-16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影像信号处理装置及像素缺陷的检测方法
CN1396764A (zh) * 2001-07-06 2003-02-12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图像数据的修正方法及图像信号处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00734A (en) * 1981-10-28 1983-08-23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lumn defect compensating apparatus for CCD image sensor
JPH01253372A (ja) * 1988-04-01 1989-10-09 Victor Co Of Japan Ltd テレビジョンカメラ
JPH0738799A (ja) 1993-07-20 1995-02-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手振れ補正装置
DE19734717A1 (de) * 1997-08-11 1999-02-25 Sirona Dental Systems Gmbh Verfahren zur Kompensation des Dunkelstroms bei der Erstellung von zahnärztlichen Panorama- und/oder cephalometrischen Schichtaufnahmen
US6819358B1 (en) * 1999-04-26 2004-11-16 Microsoft Corporation Error calibration for digital image sensors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EP1143706A3 (en) * 2000-03-28 2007-08-01 Fujitsu Limited Image sensor with black level control and low power consumption
US6747697B1 (en) * 2000-07-12 2004-06-0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gital image defect correction and noise filtering
US6741754B2 (en) * 2001-02-19 2004-05-25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rrecting for defects in a digital image taken by an image sensor caused by pre-existing defects in two pixels in adjacent columns of an image sensor
US6900836B2 (en) * 2001-02-19 2005-05-31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rrecting defects in a digital image caused by a pre-existing defect in a pixel of an image sensor
JP2003078821A (ja) * 2001-08-31 2003-03-14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撮像装置
US6987577B2 (en) * 2001-09-14 2006-01-17 Eastman Kodak Company Providing a partial column defect map for a full frame image sensor
US6873728B2 (en) * 2002-01-16 2005-03-29 Eastman Kodak Company Vertical black line removal implementation
US7015961B2 (en) * 2002-08-16 2006-03-21 Ramakrishna Kakarala Digital image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bining demosaicing and bad pixel correc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292A (zh) * 1992-06-09 1994-02-16 索尼公司 视频信号处理设备
CN1295255A (zh) * 1999-10-27 2001-05-16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影像信号处理装置及像素缺陷的检测方法
CN1396764A (zh) * 2001-07-06 2003-02-12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图像数据的修正方法及图像信号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4915A (zh) 2005-02-02
DE602004022482D1 (de) 2009-09-24
KR20040098587A (ko) 2004-11-20
US7483063B2 (en) 2009-01-27
US20040263649A1 (en) 2004-12-30
EP1478175B1 (en) 2009-08-12
TW200507638A (en) 2005-02-16
EP1478175A1 (en) 2004-11-17
JP2004364266A (ja) 2004-12-24
JP3914216B2 (ja) 2007-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11427C (zh) 图像缺陷校正设备及方法
US8659691B2 (en) Solid-state imaging apparatus, imaging system, and drive method of solid-state imaging apparatus
CN100502474C (zh) 固态成像装置、驱动固态成像装置的方法和图像拾取设备
US8400543B2 (en) Imaging system
CN101312504B (zh) 固态成像装置、信号处理装置和信号处理方法和成像设备
US9832391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JP6480712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130293736A1 (en) Image sensor, control method of image sensor, and imaging apparatus
US8836806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image sensor
US10630968B2 (en) Solid-state image sensor and imaging apparatus
US9648222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that controls supply of amperage when reading out pixel signal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1806988A (zh) 摄像装置和摄像方法
CN101753859A (zh) 摄像传感器及其驱动方法和摄像设备
CN104641276B (zh) 摄像装置及信号处理方法
CN103581578A (zh) 图像拾取装置和图像拾取方法
JP4739998B2 (ja) 撮像装置
JP4620780B2 (ja) 感度補正方法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04153705A (ja) 増幅型固体撮像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システム
CN103517003B (zh) 固态成像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和电子设备
JP6758964B2 (ja) 制御装置、撮像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US11336846B1 (en) CMOS image sensor with image black level compensation and method
JP2018170703A (ja) 撮像素子、撮像装置、及び撮像素子の制御方法
JP6929117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2016092594A (ja) 撮像装置及び固体撮像素子の駆動方法
JP2017112501A (ja) 撮像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Hol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05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Pannovasemec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 Hold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