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09353C - 减小记录介质上轨道之间串扰的方法、记录设备和编码器 - Google Patents

减小记录介质上轨道之间串扰的方法、记录设备和编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09353C
CN100409353C CNB2003801078836A CN200380107883A CN100409353C CN 100409353 C CN100409353 C CN 100409353C CN B2003801078836 A CNB2003801078836 A CN B2003801078836A CN 200380107883 A CN200380107883 A CN 200380107883A CN 100409353 C CN100409353 C CN 10040935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code words
streams
bit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3801078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32532A (zh
Inventor
J·A·H·M·卡尔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riginal Assignee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ublication of CN17325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325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935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935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4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4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 G11B20/1403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two levels
    • G11B20/1423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 G11B20/1426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conversion to or from block codes or representations thereof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22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for reducing distor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4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 G11B20/1403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two levels
    • G11B20/1423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 G11B20/1426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conversion to or from block codes or representations thereof
    • G11B2020/1457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conversion to or from block codes or representations thereof wherein DC control is performed by calculating a digital sum value [DSV]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为了减小记录介质上相邻轨道的记录数据之间的串扰,利用控制点控制将数据流编码成码字。通过选择与第二轨道相应的比特位置尽可能多的不同的比特位置的码字的控制点的值,来改变在第一轨道上的码字,其中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都与同样的第三轨道相邻。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相应的比特位置具有相反的比特值,导致这些比特位置对第三轨道上存储的码字产生最低的影响。

Description

减小记录介质上轨道之间串扰的方法、记录设备和编码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信道编码将输入的字流编码成码字流,以用于在包括用于存储该码字流的轨道的记录介质上存储该码字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用于在记录载体上记录数据的记录设备、记录载体、重放设备和编码器来说,将输入的字流编码成码字流。
背景技术
为了将记录载体上邻近轨道之间的串扰保持在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上,轨道以相对较远的间距进行配置。间距越远串扰越低,因此串扰限定了一个轨道间的最小距离,即最小的轨道间距。与这个最小的轨道间距相关的问题是其产生了最大的记录密度(每平方厘米比特),即在给定物理尺寸的记录载体上利用的最大记录容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个可减小最小轨道间距而不增加相邻轨道间的串扰的方法来克服这个问题。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该方法的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输入的字数据流或码字流中确定一个控制点,其中在该控制点上输入的字数据流或码字流可以通过变换被改变。
在第一轨道中的一组码字和与邻接于第一轨道的第三轨道相邻的第二轨道中的一组码字之间,为一组N个可能的变换中的每个变换确定一个表示对应于该变换影响第三轨道的串扰的串扰值。
选择一个最优变换,其中该最优变换是N组变换中具有最低串扰值的变换。
利用该最优变换改变数据流。
控制点是数据流中的一个点,其可以影响数据流的随后部分。通过在控制点为每个选项计算数据流随后部分的结果,并在该控制点选择记录载体上所给定的点中产生最低串扰结果的选项,可以降低该串扰。为减小的轨道间距,这个较低的串扰随后可以以常规的方式被交换。因此,通过应用依据本发明的方法,串扰的改善以及信噪比结果的改善允许选择其它影响该信噪比的参数,因此该已改善的信噪比再次达到可接受的最小值。当应用依据本发明的方法时,不仅可以减小轨道间距,而且具有较差信噪比的记录系统,例如记录介质结果具有减小的信噪比。
通过简单地让所有其它影响信噪比的参数不被改变,在存储介质上进行读和写期间当然也可以使用该方法来增加信噪比以获得较低的比特错误率。
该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其特征在于N=2。通过将N限定到2,单一的比特或仅仅2个选项的一个选择就足以控制串扰。这简化了由记录设备和重放设备所执行的计算。
该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点是一个比特插入点。为了允许重放设备辨别插入的比特,通过在预定位置将一个比特插入到数据流中,可以影响随后的数据流的编码。当一个值为“0”的比特被插入到比特插入点,随后一个值为“1”的比特被插入时,将产生一个不同的编码数据流。对编码数据流进行计算后,与产生最低串扰值的已计算数据流相对应的比特被插入到数据流的比特插入点中并被编码。可以为随后数据流执行上述计算直到下一个比特插入点,以使得在比特插入点之间的数据流部分对串扰分别进行优化。
该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其特征在于控制点是一个码字替换点。
可以选择码替换字替换比特插入点。
许多码具有当对数据流进行编码时从不出现的码字。这样的码字可以用来改变串扰。创建一个记录设备和重放设备都了解的表。当记录设备遇到该表中的一个码字时,它可以选择将该码字留在已编码数据流中,或者根据该表用替换码字替换该码字。通过从一组从不出现的码字中选择替换码字,该重放设备可以从编码数据流的其它码字中识别出该替换码字,并且用对应于该表中的码字替换该替换码字。与用于EFM-plus中的编码和解码方法相比较,替换码字的选择可以依赖于编码器的状态。用替换码字改变数据流的方法已经在专利申请号EP 02076424.7中被披露。记录设备根据在串扰中的计算效果选择是否用替换码字替换该码字。由于NRZI编码器被用于将已编码数据流编码成适于记录介质的NRZI格式,该替换码字通过将一个奇数与要被替换的码字相比较来使得数字为“1”的比特数不同,而可以影响随后的NRZI已编码数据流。将数字为“1”的比特数从偶数变为奇数或者从奇数变为偶数意味着所有随后从NRZI编码器中出来的NRZI已编码比特将改变极性,因为进入NRZI编码器的一个“1”意味着在NRZI编码器输出端的电平的改变。
该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其特征在于通过在第一轨道的码字组和第二轨道的码字组中执行逐位同或运算,从而计算连续的数字和值来确定串扰值。
当第一轨道的比特具有与第二轨道的比特相反的极性时,轨道之间的串扰是最低的。由于不能获得理想的情况,因为如果那样的话,一个轨道的内容将指示第二轨道的内容必须是第一轨道内容的精确的反转,所以该方法确定一个数字和值以获得一个位于相互接近的但是在第二轨道上极性相反的比特量的指示。同或运算确定第一轨道上的比特是否与第二轨道上的比特的极性相反,该第二轨道配置在对应的比特位置。以这种方式完成第一轨道的比特组与第二轨道的比特组的逐位比较。如果数字和低,那么第一轨道中的比特组的极性与第二轨道中的比特组的极性实质上不同,即串扰是低的。如果数字和高,那么第一轨道中的比特组的极性与第二轨道中的比特组的极性类似,即串扰是高的。
该方法的再一个实施例,其特征在于第一轨道的码字组被限制在第一轨道的一个区域,并且第二轨道的码字组被限制在第二轨道的一个区域,并且第一轨道的上述区域以垂直于第一轨道的读取方向和第二轨道的上述区域对准。
代替计算全部轨道的数字和,也可以仅执行在垂直于读取方向上对准的轨道的一个区域的计算。这个需要用更多的控制点,但这导致在允许较好优化的较小区域内对串扰的控制得到改善。这当然需要对具有包含在逐位同或运算中的轨道区域进行精确地对准,即第一轨道的开始区域必须安排在与第二轨道对应的开始区域,并且第一轨道的结束区域必须安排在与第二轨道对应的结束区域。
在不影响本发明效果的情况下,数据可以以多种方式存储在轨道上:
光记录介质上的以凹坑表示的数据
光记录介质上的以轨道位置调制表示的数据
光磁或磁记录介质上的以磁区域表示的数据
无论怎样,数据是由记录介质的物理差别来表示,以及数据的读出方式是在大约接近要被读取的比特的比特会增加由串扰引起的读或写噪音值,都可以应用本发明。
本发明也可以应用到通过显示串扰的传输信道进行数据的并行传输。当调整传输时,数据的编码可以包括将控制点与第二信道中的数据相比较,以减少由第一和第二信道作用于第三信道的噪音值,其中在根据本发明的控制点上,第一信道上的数据编码可以被改变。
附图说明
现在将根据附图描述本发明。
为了更清楚地区别整体编码器和包括在整体编码器中的编码器,将在整体编码器中包括的编码器称为“编码装置(coder)”,而将整体编码器称为“编码器(encoder)”。
图1A显示了相邻轨道的一部分。
图1B图示了串扰的概念和对应的比特位置。
图1C图示了串扰的概念和与另一个读光点形状对应的比特位置。
图2显示了由同心圆轨道构成的盘状记录载体。
图3显示了由螺旋轨道构成的盘状记录载体。
图4显示了用于编码要被记录在轨道上的数据的编码器。
图5显示了又一个用于编码要被记录在轨道上的数据的编码器。
图6显示了减小串扰的软件执行流程图。
图7显示了指示串扰值的数字和值的曲线图。
图8显示了包括本发明的记录设备。
图9显示了重放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显示了相邻轨道的一部分。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配置成与第三轨道3相邻。
为了减小第三轨道3中的串扰,在相邻的轨道1、2中的比特的比特值应该具有相反的极性。在当前的实施例中,在除了第8位置P8、第11位置P11和第12位置P12外的所有位置处,第二轨道2的比特值不同于第一轨道1的比特值。应该清楚的是第二轨道2的比特不能具有与第一轨道1的比特值完全相反的比特值,因为那样就没有信息能被记录在第二轨道2上。第三轨道3的比特位置显示了一个“无关的”比特值,因为其实际存储的值对本发明是不重要的。本发明的方法仅仅考虑相邻的轨道1、2。相邻轨道1、2上的比特值引起了串扰。通过在第一轨道1上产生“1”,同时在第二轨道2上的相应位置上产生“0”,以及在第一轨道1上产生“0”,同时在第二轨道2产生“1”平衡串扰,存储在第三轨道3上数据对相邻轨道1、2的整体影响减小了。
由于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在位置P8的比特值都是“0”,则这些比特值不是相反的,并且以同样的方式产生串扰,因此增加了在第三轨道3的位置P8的数据比特的串扰和噪音值。对于第12位置P12也是如此,在该位置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的比特值都是“1”,因此不能彼此平衡,但以同样的方式产生串扰。
存储在第二轨道2上的数据应该与存储在第一轨道1上的相应比特位置的数据尽可能多地完全相反。
图1B图示了串扰的概念和对应的比特位置。
显示了存储了数据的三个轨道1、2、3。所示的圆表示读取光点4B的大小。当轨道间距减小时,包含在第三轨道3的相邻轨道1、2中的数据比特4C、4D被包括在读取(或写入)光点4B所覆盖的区域内,因此当读取第三轨道的数据比特4A时,产生噪音值。那些包含的数据比特4C、4D在这个文件中被描述成与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的相对应的比特位置。
每一个轨道的读取方向是轨道的延长方向。
参考图1B中所示的读取光点4B,包含在读取(或写入)光点中的数据比特4C、4D与读取方向垂直地和将被读出的数据比特4A对准。
图1C图示了串扰的概念和与另一个读光点形状对应的比特位置。
显示了存储了数据的三个轨道1、2、3。所示的倾斜的椭圆表示读取光点5B的大小。当轨道间距减小时,包含在第三轨道3的相邻轨道1、2中的数据比特5E、5F被包含在读取(或写入)光点5B所覆盖的区域内,因此当读取第三轨道的数据比特5A时,产生噪音值。应该清楚的是根据读出或写光点的形状,在影响串扰的相邻轨道上的数据比特相对于将被读出或写入的数据比特可以具有不同的位置。即使产生将被读出的数据比特的噪音值的数据比特5E、5F不再与要被读出的数据比特垂直对准,该产生的数据比特5E、5F仍然被认为是位于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对应的比特位置。如果读出光点5B是圆形时将产生噪音值的数据比特5C、5D,在图1C所示的椭圆形延伸的情况下将不再产生噪音值,因此不用再考虑其在相应的比特位置上。
图1C也图示了由于读出光点和写入光点的形状,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中的多个比特可以包含在光点中,并且每个比特可以被包含在该光点中在0到100%之间。因此这不仅有利于应用于确定在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中以最高百分比包含在光点中的比特的串扰,而且应用于直接与这些比特相邻的比特。为了反映产生的较低串扰,权重函数被应用。该权重函数可以反映引起串扰的比特和被影响的比特之间的物理距离,由于串扰是距离的正函数。该权重也可以基于读出光点、写光点的物理形状或凹坑的形状。
图2显示了具有同心圆轨道的记录载体。
由于同心圆轨道的每条轨道具有比相邻的轨道略微不同的数据量。由于应该彼此尽可能多的相反的轨道具有不同的数据量,它在理论上产生一个问题。由于具有许多轨道并且轨道被非常靠近地在一起,因此第一轨道21和第二轨道22之间的数据量的不同是非常小的。
当局部地观察轨道时,例如所示的扇形部分24,由于轨道的半径和凹坑大小,该轨道可以被认为是直线的并且是平行分布于与串扰相关的轨道的那个部分,所以曲率是非常小的。
此外,不需要对所有的位置获得轨道的完全相反的极性,由于无论如何在轨道之间产生不同的信息都必须被存储。因此,轨道中具有不同的数据量也是没有问题的,由于通过对尽可能多的比特位置争取相反的极性,而在第三轨道23中产生一个低的比特错误率(Bit Error Rate),这可以整体减小串扰。
图3显示了具有外螺旋轨道的记录载体。当局部地观察轨道时,例如所示的扇形部分34,由于轨道半径和与轨道半径相比更接近的轨道,曲率是非常小的。彼此相邻的轨道部分可以被认为是相邻的同心圆轨道的部分,如图2所描述的那样,代替螺旋轨道的部分。因此,图2中的描述对具有单一螺旋轨道、内或外螺旋轨道的情况也是有效的。
图4显示了一个由编码装置41构成的编码器40。要被记录在记录载体上的数据被提供给编码装置41的输入端,被编码装置41编码,并且该被编码的数据被提供给编码装置41的输出端。被编码的数据从该编码装置41的输出端传给第一比特插入装置42A的输入端,以及第二比特插入装置42B的输入端。该第一比特插入装置42A将比特“0”插入到被编码数据流中的预定控制点。该第二比特插入装置42B将比特“1”插入到被编码数据流中的预定控制点。该第一比特插入装置42A将在预定控制点处具有比特“0”的被编码数据流提供给对数据进行编码的第一NRZI编码装置43A,并且将根据在预定控制点的具有比特“0”的数据被NRZI编码的数据结果提供给第一延迟装置44A和第一同或装置45A的输入端。该第二比特插入装置42B将在预定控制点处具有比特“1”的被编码数据流提供给对数据进行编码的第一NRZI编码装置43B,并且将根据在预定控制点处具有比特“1”的数据被NRZI编码的数据结果提供给第二延迟装置44B和第二同或装置45B的输入端。该第一延迟装置44A将来自第一NRZI编码装置43A的数据在一个轨道期间进行延迟,并且将被延迟的数据提供给第三延迟装置47A和选择装置48的第一输入端48A。该第二延迟装置44B将来自第二NRZI编码装置43B的数据在一个轨道期间进行延迟,并且将被延迟的数据提供给第四延迟装置47B和选择装置48的第二输入端48B。第三延迟装置47A将来自第一延迟装置44A的已延迟数据在一个轨道期间进行延迟,并将该数据提供给第一同或装置45A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一NRZI编码装置43A的输出相比较,该数据现在已被延迟了两个轨道期间。
第四延迟装置47B对来自第二延迟装置44B的已延迟数据在一个轨道期间进行延迟,并将该数据提供给第二同或装置45A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二NRZI编码装置43B的输出相比较,该数据现在已被延迟了两个轨道期间。该第一同或装置45A的输出被提供给第一积分装置46A的输入端,其中该第一积分装置对第一同或装置提供的输出数据进行积分,并且将该积分结果提供给选择装置48的第三输入端48C。该第二同或装置45B的输出被提供给第二积分装置46B的输入端,其中该第二积分装置对第二同或装置提供的输出数据进行积分,并且将该积分结果提供给选择装置48的第四输入端48D。该选择装置48确定是第一延迟装置44A的内容还是第二延迟装置44B的内容产生较低的串扰,并且将该延迟装置的内容提供给选择装置48的输出端。由选择装置的输出所选择的内容被提供给编码器40的输出端49。
对存在于第一延迟装置44A和第二延迟装置44B中的数据的一个部分进行确定。一旦作出选择,积分装置46A、46B就会被复位以便开始对下一个数据部分进行确定。
同或装置确定当前数据和已被延迟2个轨道期间的数据之间的区别。当前数据与图1所示的第三轨道3相一致。已被延迟两个轨道期间的数据与图1所示的第二轨道相一致。
因此,同或装置45A、45B确定图1所示的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之间的每一个比特位置的区别。忽略对图1所示的第三轨道3的确定,由于它仅仅是串扰的受害者,而不是产生者。
积分器46A、46B有效地计算与延迟装置44A、44B的内容和被延迟数据之间相等的比特位置的数量。来自积分器的数量高表示许多具有相等的比特值的比特位置。来自积分器的数量低表示许多具有不等的比特值的比特位置。因为在预定的控制点插入的比特值为“0”和为“1”时都执行决定,所以选择装置就接收两个指令,一个是来自第一积分器46A,表示“0”被插入的情况下的串扰量,一个是来自第二积分器,表示“1”被插入的情况下的串扰量。通过选择与提供最低积分输出值的积分器相对应的数据,可以在记录载体上获得最低的串扰。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上述的例子使用了在预定控制点插入比特的产生最低串扰的并行确定,并且图解了硬件结构的例子,但是在下列方式中同样适合执行这个原理,即首先确定插入的比特值为“0”的串扰,然后确定插入的比特值为“1”的串扰,然后选择产生最低串扰的插入的比特并且利用那个插入的比特值编码数据以用于记录在记录载体上。当然这也可以用处理装置中的软件来代替硬件实现。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本发明利用在预定控制点插入比特进行图解说明,但是其它影响存在的编码和解码数据方式的方法也可以很容易地应用。其中的一个例子是根据预定表在对一些码字编码期间对一些码字进行码字替换,或由编码装置41用其他从不出现的码字替换码字序列。上述从不存在的码字影响由NRZI编码装置43A、43B编码数据的方式,例如,通过从替换码字中区别出具有“1”的奇数,可以因此影响串扰量。在解码器91进行解码期间,为了恢复原始数据,代替移除被插入的比特,用与预定表中相对应的码字替换从不出现的码字。
图5显示了一个与图4中编码器40相似的编码器50,但是现在对其进行修改以保证由编码器50产生的码字结果遵守信道约束。图4中的元件42A、42B、43A、43B、44A、44B、45A、45B、46A、46B、47A、47B、48A、48B和49对应于图5中的元件52A、52B、53A、53B、54A、54B、55A、55B、56A、56B、57A、57B、58A、58B和59。图5中的编码装置41被分割成两个同样的编码装置51A、51B,由于数据流的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控制点插入的比特具有比特值“0”,一种是在控制点插入的比特具有比特值“1”,必须被编码以确定哪个在控制点插入的比特的比特值产生最低串扰。
为了保证最终的码字遵守信道约束,比特插入装置52A、52B被移动到代替图4中的第一编码装置41和第二编码装置43A、43B之间的第一编码装置51A、51B之前的位置。当在被编码的数据流中插入一个比特时,如图4所示,比特被插入到第一编码装置41之后时,就违反了信道约束。当比特在数据流还没有被编码的编码装置51A、51B之前被插入到数据流中的预定控制点时,插入的比特包括在编码中。所有的由编码装置51A、51B产生的码字都遵守信道约束。因此如同5所示的编码器50的码字也遵守信道约束。
图6显示了执行本发明的软件的步骤。从输入流中取出一个数据块。该数据块位于两个控制点之间。
下一步,连续地或者并行地执行两个操作。首先为控制点选择一个值,并且从这个控制点到下一个控制点之间的数据块被编码。将处理的比特与先前轨道之前的轨道中的对应位置的比特进行比较。这个也可以通过对被编码的比特和在先前轨道之前的轨道的对应位置上配置的比特(即,被延迟两个轨道的比特)进行逐位同或运算来获得。
上述同或运算对每个位置产生“1”,在该位置中被编码的比特和在先前轨道之前的轨道的对应位置配置的比特具有相同的比特值,即,都具有比特值“0”或都具有比特值“1”。使用积分器计算来自同或运算的结果为“1”的数量。通过计算“1”的数量,获得表示串扰的值。“1”的数量高意味着将产生高的串扰。
“1”的数量低意味着串扰低和随后对正被处理的两个轨道之间的轨道上的数据产生的噪音值低。
然后,为控制点选择第二值并且从该控制点到下一个控制点之间的数据块被再次编码,但现在具有不同的控制值。将处理的比特与先前轨道之前的轨道的对应位置的比特进行比较。这个也可以通过对被编码的比特和对先前轨道之前的轨道的对应位置的比特(即被延迟两个轨道的比特)进行逐位的同或运算来获得。
同或运算对每个位置产生“1”,在该位置中被编码的比特和在先前轨道之前的轨道的对应位置配置的比特具有相同的比特值,即,都具有比特值“0”或都具有比特值“1”。
使用积分器计算来自同或运算的结果为“1”的数量。通过计算“1”的数量,获得表示串扰的值。“1”的数量高意味着将产生高的串扰。
“1”的数量低意味着串扰低和随后对正被处理的两个轨道之间的轨道上的数据产生的噪音值低。
将上述两个积分器的结果进行比较,并且随后选择产生在两个结果中产生最低编码的控制点的值。
这个值被赋值给控制点并且现在进行重复编码以产生要被记录在记录载体上的最终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最后的编码步骤可以通过使用一个缓冲器而被省略,在该缓冲器中存储被编码数据块的两种形式,并在比较积分器的结果以后,对应于积分器的最低结果的被编码数据块的形式代替重新计算而从缓冲器读出。
图7显示了对第一控制点CP1和第二控制点CP2之间的数据块,通过对同或的输出进行积分所计算的数字和值。因为它是对应于具有相等比特值的比特位置的数量的积分,所以该数字和的值只可以增加。显示了两条曲线,对应于具有第一控制点值CPV1的被编码的数据块的第一曲线,对应于具有第二控制点值CPV2的同样的被编码的数据块的第二曲线。
当在编码时使用第一控制点值CPV1,第一终点值EP1是在数据块末端处积分的最终值。当在编码时使用第二控制点值CPV2,第二终点值EP2是在数据块末端处积分的最终值。
选择两个终点值EP1、EP2中最低的,用于数据块开始时的控制点CP1。这产生引起相邻轨道间的最低串扰的被编码数据块,如上所述的那样。
图8显示了由本发明构成的记录设备。
该记录设备80包括编码器50,用于从输入端83接收将存储在记录载体上的数据。编码器50包括图5所示的编码器50的功能。被编码的数据随后被传送到比特装置81(the bit engine),该装置用于处理数据以及以常规方式将数据记录在记录载体82上。比特装置81和编码器50都由例如微控制器的控制装置84再次以记录设备的常规方式进行控制。
图9显示了重放设备。
重放设备90包括比特装置81,用于从记录载体上重现、处理被记录的数据,并将该数据提供给解码器91。解码器以常规方式执行编码的相反过程,并且移除在预定控制点插入的比特。原始数据因此被恢复,并且解码器91可以将插入的比特已移除的已解码数据提供到重放设备90的输出端92。
再次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本发明利用在控制点插入比特的方式表述,但是可以简单地应用其它影响存在的编码和解码数据方式的方法。其中的一个例子是在编码一些码字期间根据一个预定表替换码字,由编码装置41用从不存在的码字或者码字序列替换。从不存在的这些码字影响了由NRZI编码装置编码数据的方式,例如通过从被替换的码字中区别具有“1”的奇数,可以因此影响串扰量。解码器91进行解码期间,为了恢复原始数据,代替移除被插入的比特,用与预定表中相对应的码字替换从不出现的码字。

Claims (12)

1. 一种使用信道编码将输入的字流编码成码字流以用于在包括用于存储该码字流的轨道的记录介质上存储该码字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输入的字流编码成码字流,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输入的字流或码字流中确定一个控制点,其中在该控制点上输入的字流或码字流可以通过变换被改变;
在第一轨道中的一组码字和与第二轨道中的一组码字之间,为一组N个可能的变换中的每个变换确定一个表示对应于该变换影响第三轨道的串扰的串扰值,其中该第三轨道位于该第一轨道和该第二轨道之间;
选择一个最优变换,其中该最优变换是一组N个变换中具有最低串扰值的变换;
利用该最优变换改变流。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使用信道编码将输入的字流编码成码字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2。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使用信道编码将输入的字流编码成码字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点为比特插入点。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使用信道编码将输入的字流编码成码字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点为码字替换点。
5. 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使用信道编码将输入的字流编码成码字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点在输入的字流中被确定。
6. 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使用信道编码将输入的字流编码成码字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点在码字流中被确定。
7. 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使用信道编码将输入的字流编码成码字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第一轨道的一组码字和第二轨道的一组码字中执行逐位同或运算来计算数字和值,从而确定串扰值。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使用信道编码将输入的字流编码成码字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轨道的一组码字被限制在第一轨道的一个区域,并且第二轨道的一组码字被限制在第二轨道的一个区域,并且第一轨道的该区域以垂直于第三轨道的读取方向与第二轨道的该区域对准。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使用信道编码将输入的字流编码成码字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逐位同或运算包括一个反映物理距离的权重函数。
10. 一种使用信道编码将输入的字流编码成码字流以用于包括用于存储该码字流的轨道的记录介质的编码器,该编码器包括用于将输入的字流编码成码字流的编码装置,该编码器的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控制点变换装置,具有-个用于接收数据流的输入端,以及一个与编码装置相连的输出端,其中该控制点变换装置用于确定输入端处数据流中的控制点,在该点上数据流可以被改变,并且在接收到输入的变换指令时改变控制点的变换指令;
串扰确定装置,具有一个连接到编码装置的输出端的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用来确定第一控制点变换的第一串扰值和第二控制点变换的第二串扰值;
选择装置,具有一个连接到串扰确定装置的输出端的输入端,和一个连接到变换指令输入端的输出端,用于选择对应于第一串扰值和第二串扰值中的最低串扰值的控制点变换。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编码器,其特征在于当确定表示影响第三轨道的串扰的串扰值时,串扰确定装置处理记录介质中第一轨道的一组码字和记录介质中第二轨道的一组码字,其中该第三轨道位于该第一轨道和该第二轨道之间。
12. 包括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编码器的记录设备。
CNB2003801078836A 2002-12-30 2003-12-01 减小记录介质上轨道之间串扰的方法、记录设备和编码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935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2080584.2 2002-12-30
EP02080584 2002-12-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32532A CN1732532A (zh) 2006-02-08
CN100409353C true CN100409353C (zh) 2008-08-06

Family

ID=32668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8010788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9353C (zh) 2002-12-30 2003-12-01 减小记录介质上轨道之间串扰的方法、记录设备和编码器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486206B2 (zh)
EP (1) EP1581948A1 (zh)
JP (1) JP4411217B2 (zh)
KR (1) KR100994946B1 (zh)
CN (1) CN100409353C (zh)
AU (1) AU2003303417A1 (zh)
TW (1) TWI336466B (zh)
WO (1) WO200405964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3300670A1 (en) * 2003-01-16 2004-08-10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for key generation for digital rights control, recording medium, player, recorder and system for copy right control
ATE397267T1 (de) * 2004-06-03 2008-06-15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ufzeichnungsträger mit einer rom-markierung und wiedergabeeinrichtung zum abrufen der rom- markierung
JP4830810B2 (ja) * 2006-11-24 2011-12-07 シンフォニア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磁気データ書込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磁気データ書込方法
US7573259B1 (en) * 2008-04-15 2009-08-11 Globe Motors, Inc. Multi-track sense magnet with reduced cross-talk
US8654471B2 (en) * 2011-09-30 2014-02-18 Lsi Corporation Disk-based storage device having write signal compensation for magnetization polarity of adjacent bit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451852A (en) * 1920-11-11 1923-04-17 Joseph Zylstra Clutch-spring remover
US5295841A (en) * 1992-10-30 1994-03-22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Supportable contact and chip carrier socket for use with an assembly/disassembly tool
US5604725A (en) * 1993-12-16 1997-02-1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collector and distributor for recording information
US6091698A (en) * 1997-07-17 2000-07-18 Hewlett Packard Company Overwriting phase change media by varying data patterns
EP1244105A2 (en) * 2001-03-14 2002-09-25 Fujitsu Limited Apparatus for reproducing recorded data
CN1380652A (zh) * 1996-07-31 2002-11-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扰频数据的方法,记录信息的方法及代码记录和再现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45360A (ja) * 1990-02-23 1991-10-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DE69813727T2 (de) * 1997-06-04 2003-12-18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Optischer aufzeichnungsträger und abtastgerät dafür
JP3984426B2 (ja) * 2001-03-13 2007-10-03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情報再生装置、信号処理装置、情報再生方法および光学式記録媒体
JP2003085890A (ja) * 2001-09-12 2003-03-20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情報記録方法および情報記録媒体
JP3781286B2 (ja) * 2001-12-25 2006-05-31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データ再生装置
WO2003085667A1 (en) * 2002-04-11 2003-10-1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tochastic dc control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451852A (en) * 1920-11-11 1923-04-17 Joseph Zylstra Clutch-spring remover
US5295841A (en) * 1992-10-30 1994-03-22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Supportable contact and chip carrier socket for use with an assembly/disassembly tool
US5604725A (en) * 1993-12-16 1997-02-1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collector and distributor for recording information
CN1380652A (zh) * 1996-07-31 2002-11-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扰频数据的方法,记录信息的方法及代码记录和再现设备
US6091698A (en) * 1997-07-17 2000-07-18 Hewlett Packard Company Overwriting phase change media by varying data patterns
EP1244105A2 (en) * 2001-03-14 2002-09-25 Fujitsu Limited Apparatus for reproducing recorded dat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512706A (ja) 2006-04-13
EP1581948A1 (en) 2005-10-05
TWI336466B (en) 2011-01-21
TW200423043A (en) 2004-11-01
KR100994946B1 (ko) 2010-11-18
US7486206B2 (en) 2009-02-03
AU2003303417A1 (en) 2004-07-22
WO2004059646A1 (en) 2004-07-15
CN1732532A (zh) 2006-02-08
JP4411217B2 (ja) 2010-02-10
KR20050088344A (ko) 2005-09-05
US20060072418A1 (en) 2006-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48428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dulation encoding data for storage on a multi-level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CN1828754B (zh) 盘驱动控制器芯片组
US5731768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codes with maximum transition run length
US5537112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run length limited codes in partial response channels
EP0830678B1 (en) Trellis code with diminution of error propagation
JP2547299B2 (ja) 2値符号記録媒体
EP0554638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PRML codes with maximum ones
EP1231715B1 (en) Reproducing method,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EP0316084A2 (en) Data storage apparatus
CN100409353C (zh) 减小记录介质上轨道之间串扰的方法、记录设备和编码器
US6604219B1 (en) DC control of a multilevel signal
US4571575A (en) Synchronization-promoting data coding method
US618833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having cascaded decoding for multiple runlength-limited channel codes
US6188336B1 (en) 7/13 channel coding and decoding method using RLL(2,25) code
EP0880234B1 (en) Data modulation and transmission
CN1143305C (zh) 记录装置
KR20050101174A (ko) 디지털 권한 제어용 키 생성방법, 기록매체, 재생기,레코딩장치 및 저작권 제어 시스템
CN1258884C (zh) 采用有限游程长度调制的数据编码和解码方法
JP4027774B2 (ja) 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情報再生装置
US7167524B2 (en) Method of inserting sync data in modulated data and recording medium containing the sync data
KR100552944B1 (ko) 최대 전이 런 길이 코드
CN100395842C (zh) Dvd设备的编码装置及其方法
US20070006052A1 (en) Method for storing information on an optical disc
CN100437803C (zh) 在数据存储介质上记录数据或从其再现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JPH11507159A (ja) 局所サーボアドレス符号化の符号率n/n+1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06

Termination date: 2012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