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07350C - 带板簧的薄片以及使用了该带板簧的薄片的开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板簧的薄片以及使用了该带板簧的薄片的开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07350C
CN100407350C CN200510075802XA CN200510075802A CN100407350C CN 100407350 C CN100407350 C CN 100407350C CN 200510075802X A CN200510075802X A CN 200510075802XA CN 200510075802 A CN200510075802 A CN 200510075802A CN 100407350 C CN100407350 C CN 10040735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thin slice
heat insulating
leaf spring
insulating lamel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07580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07714A (zh
Inventor
岩间尚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077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077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735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735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0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 H01H13/70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s or ke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023Light-emitting indic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26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 H01H13/48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using buckling of disc spr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3Construction or mounting of dials or of equivalent devices;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us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9/00Miscellaneous
    • H01H2239/008Static electricity consider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一种不会因静电导致电子部件破坏并可以照光的带板簧的薄片以及使用了该带板簧的薄片的开关装置,该带板簧的薄片具备用于形成可动接点的板簧(4)和收容该板簧(4)的绝缘薄片(1),在绝缘薄片(1)的一个面上设有导电膜(5),在绝缘薄片(1)上设有透过来自发光部件(7)的光的第1透光部(2d),且在导电膜(5)上设有与第1透光部(2d)相对向的第2透光部(5a),板簧(4)被粘贴在绝缘薄片(1)或导电膜(5)上,导电膜(5)的外周缘形成得比绝缘薄片(1)的外周缘小。因此,在将该带板簧的薄片组入开关装置中时,可将导电膜(5)置于接地状态,即使静电移到绝缘薄片(1)侧也不会因静电产生电子部件的破坏或误动作。

Description

带板簧的薄片以及使用了该带板簧的薄片的开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使用在便携式电话机等电子设备上的带板簧的薄片以及使用了该带板簧的薄片的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图9是以往的带板簧的薄片及使用了该带板簧的薄片的以往的开关装置的以往的要部剖视图,下面基于图9来说明以往的带板簧的薄片的构成,由绝缘材料构成的平板状的绝缘薄片51具有平板部51a、被设在该平板部51a上的多个凹部51b、与平板部51a相连并通过压花加工设在凹部51b的位置的粘贴部51c。
由金属板构成,用于形成通过按压可变形的可动接点的板簧52呈圆顶状的同时,在内部的中央部设有向下方突出的接点部52a,该板簧52以位于凹部51b内的状态装配在绝缘薄片51上,且其上面与设在绝缘薄片51的粘贴部51c的下面的粘合剂53粘贴。
而且,以往的带板簧的薄片S由绝缘薄片51、被粘贴在该绝缘薄片51上的板簧52构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下面,基于图9说明以往的开关装置的构成,以往的开关装置SW由上述带板簧的薄片S、电路基板55、面板56、和被装配在该面板56上的按压部件57构成,其中电路基板55具有固定接点54a、54b及搭载在布线图形(未图示)上的电子部件(未图示),且按压部件57按压作为可动接点的板簧52。
在板簧52的外周部与固定接点54a相接触、接点部52a与固定接点54b相对向的状态下,带板簧的薄片S的绝缘薄片51层叠在电路基板55上,且通过粘合剂53粘贴在电路基板55上,按压部件57被配置在粘贴部51c上。
并且,以往的开关装置SW通过按压部件57的按压动作,能够使粘贴部51c与板簧52变形,接点部52a与固定接点54b接触而进行接点切换,另外,在解除按压部件57的按压动作后,板簧52与粘贴部51c通过自身复位而回复到原来状态,接点部52a离开固定接点54b而进行接点切换。
但是,以往的带板簧的薄片S,由于仅仅由平板状的绝缘材料形成装配有作为可动接点的板簧52的绝缘薄片51,所以在将该绝缘薄片51组入开关装置SW中时,静电通过按压部件57与面板56之间的间隙移到绝缘薄片51一侧,再传给布线图形或电子部件,会因静电破坏电子部件,而产生误动作。
另外,使用了带板簧的薄片S的以往的开关装置SW,由于仅仅由平板状的绝缘材料形成装配有作为可动接点的板簧52的绝缘薄片51,所以静电通过按压部件57与面板56之间的间隙移到绝缘薄片51一侧,再传给布线图形或电子部件,会因静电破坏电子部件,而产生误动作。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1-1603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会因静电导致电子部件的破坏且可以照光的带板簧的薄片以及使用了该带板簧的薄片的开关装置。
作为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第1解决方案的带板簧的薄片,具备用于形成通过按压可变形的可动接点的板簧和收容该板簧的绝缘薄片,在上述绝缘薄片的一个面上设有导电膜,在上述绝缘薄片上设有透过来自发光部件的光的第1透光部的同时,在上述导电膜上设有透过来自上述发光部件的光并与上述第1透光部相对向的第2透光部,上述板簧被粘贴在上述绝缘薄片或上述导电膜上,上述导电膜的外周缘形成得比上述绝缘薄片的外周缘小。
另外,作为第2解决方案,上述导电膜通过将导电材料印刷在上述绝缘薄片上或将导电箔粘接在上述绝缘薄片上而形成。
并且,作为第3解决方案,上述第1、第2透光部分别由贯通孔形成,形成上述第1透光部的上述贯通孔比形成上述第2透光部的上述贯通孔小。
另外,作为第4解决方案,上述第2透光部由贯通孔形成,上述绝缘薄片由透光材料形成,同时,上述第1透光部与作为上述第2透光部的上述贯通孔对向,并且,由堵塞上述贯通孔的上述透光材料形成。
而且,作为第5解决方案,上述绝缘薄片由用于覆盖上述板簧的上面进行粘贴的粘贴薄片形成,在该粘贴薄片上设有粘贴板簧的粘贴部,在上述粘贴部上设有上述导电膜。
此外,作为第6解决方案,上述绝缘薄片由用于粘贴上述板簧的粘贴薄片形成,在该粘贴薄片上设有覆盖上述板簧的上面进行粘贴的粘贴部,在上述粘贴部上不设置上述导电膜。
另外,作为第7解决方案,上述绝缘薄片由上述粘贴薄片和被粘贴在该粘贴薄片的另一面侧的垫片形成。
另外,作为第8解决方案,上述绝缘薄片由具有可收容上述板簧的凹部的垫片形成,在堵塞上述凹部形成的上述导电膜上粘贴有上述板簧。
另外,作为第9解决方案的开关装置,具备第1解决方案所述的带板簧的薄片、设有固定接点的电路基板、和被安装在该电路基板上的上述发光部件,在上述第1透光部与上述发光部件相对向、并且成为上述可动接点的上述板簧与上述固定接点相对向的状态下,上述绝缘薄片层叠在上述电路基板的一面侧,同时,成为上述导电膜被接地的状态,通过上述板簧的按压动作来进行接点的切换,并且,上述发光部件经由上述第1、第2透光部来对照光部件照光。
此外,作为第10解决方案,上述照光部件由按压上述板簧的按压部件形成的同时、与上述导电膜对向配置,该开关装置还具有安装上述按压部件的面板和与上述导电膜接触用于接地的接地片。
此外,作为第11解决方案,上述第1、第2透光部分别由贯通孔形成,形成上述第1透光部的上述贯通孔比形成上述第2透光部的上述贯通孔小,同时,上述发光部件被安装在上述电路基板的上述一面侧、或以位于上述电路基板上所设的孔内的状态安装在上述电路基板的另一面侧。
而且,作为第12解决方案,上述第2透光部由贯通孔形成,上述绝缘薄片由透光材料形成,同时,上述第1透光部与作为上述第2透光部的上述贯通孔对向,并且,由堵塞上述贯通孔的上述透光材料形成,上述发光部件被安装在上述电路基板的上述一面侧、或以位于上述电路基板上所设的孔内的状态安装在上述电路基板的另一面侧。
此外,作为第13解决方案,上述绝缘薄片由用于粘贴上述板簧的粘贴薄片形成,在该粘贴薄片上设有覆盖上述板簧的上面进行粘贴的粘贴部,在上述粘贴部上设有上述导电膜,同时,上述粘贴薄片被层叠在上述电路基板的上述一面侧。
另外,作为第14解决方案,上述绝缘薄片由用于粘贴上述板簧的粘贴薄片形成,在该粘贴薄片上设有覆盖上述板簧的上面进行粘贴的粘贴部,在上述粘贴部上不设置上述导电膜,同时,上述粘贴薄片被层叠在上述电路基板的上述一面侧。
并且,作为第15解决方案,上述绝缘薄片由上述粘贴薄片和粘贴在该粘贴薄片的另一面侧的垫片形成,上述垫片被层叠在上述电路基板的上述一面侧。
另外,作为第16解决方案,上述绝缘薄片由具有可收容上述板簧的凹部的垫片形成,在堵塞上述凹部形成的上述导电膜上粘贴有上述板簧,上述垫片被层叠在上述电路基板的上述一面侧。
本发明的带板簧的薄片具备用于形成通过按压可变形的可动接点的板簧和收容该板簧的绝缘薄片,在绝缘薄片的一个面上设有导电膜,在绝缘薄片上设有透过来自发光部件的光的第1透光部的同时,在导电膜上设有透过来自发光部件的光并与第1透光部相对向的第2透光部,板簧被粘贴在绝缘薄片或导电膜上,因此,在将该带板簧的薄片组入开关装置中时,可使导电膜成为接地状态,从而,即使静电通过按压部件与面板之间的间隙移到绝缘薄片侧,也不会传到布线图形或电子部件上,而不会因静电产生电子部件的破坏或误动作。
另外,由于在绝缘薄片与导电膜上设有透光部,所以可对照光部件照光。
此外,由于导电膜通过将导电材料印刷在上述绝缘薄片上或将导电箔粘接在绝缘薄片上而形成,因此,容易形成导电膜,生产性良好。
并且,由于导电膜的外周缘形成得比绝缘薄片的外周缘小,所以在将带板簧的薄片组入开关装置中时,导电膜与设在电路基板上的布线图形之间的沿面放电的最短距离变大,能够减少静电带来的影响。
另外,第1、第2透光部分别由贯通孔形成,形成第1透光部的上述贯通孔比形成第2透光部的上述贯通孔小,因此,在将带板簧的薄片组入开关装置中时,导电膜与设在电路基板上的布线图形之间的沿面放电的最短距离变大,能够减少静电带来的影响,可减小发光部件的破坏。
而且,第2透光部由贯通孔形成,绝缘薄片由透光材料形成,同时,第1透光部与作为第2透光部的贯通孔对向,并且,由堵塞贯通孔的透光材料形成,因此,在将带板簧的薄片组入开关装置中时,利用作为第1透光部的透光材料来覆盖位于发光部件的布线图形,没有了静电带来的影响,不会有发光部件的破坏。
另外,绝缘薄片由用于粘贴板簧的粘贴薄片形成,在该粘贴薄片上设有覆盖板簧的上面进行粘贴的粘贴部,在粘贴部上设有导电膜,因此,在将带板簧的薄片组入开关装置中时,由粘贴部隔断板簧与导电膜,不会有静电带来的影响。
此外,绝缘薄片由用于粘贴板簧的粘贴薄片形成,在该粘贴薄片上设有覆盖板簧的上面进行粘贴的粘贴部,在粘贴部上不设置导电膜,因此,在将带板簧的薄片组入开关装置中时,可防止导电膜导致的板簧的变形(翻转)动作的变差,同时由粘贴部隔断板簧与导电膜,不会有静电带来的影响。
另外,绝缘薄片由粘贴薄片和被粘贴在该粘贴薄片的另一面侧的垫片形成,因此,在将带板簧的薄片组入开关装置中时,可进一步增大导电膜和设在电路基板上的布线图形之间的沿面放电的最短距离,能够减少静电带来的影响。
并且,绝缘薄片由具有可收容板簧的凹部的垫片形成,在堵塞凹部形成的导电膜上粘贴有板簧,因此,可使板簧的变形(翻转)动作良好,可得到良好的操作触感。
另外,本发明的开关装置,具备带板簧的薄片、设有固定接点的电路基板、和被安装在该电路基板上的发光部件,在第1透光部与发光部件相对向、并且成为可动接点的板簧与固定接点相对向的状态下,绝缘薄片层叠在电路基板的一面侧,同时,成为导电膜被接地的状态,通过板簧的按压动作来进行接点的切换,并且,发光部件经由第1、第2透光部件来对照光部件照光,因此,通过成为接地状态的导电膜,即使静电通过间隙移到绝缘薄片侧,也不会传到布线图形或电子部件,不仅不会因静电导致电子部件的破坏或误动作,而且在绝缘薄片与导电膜上设置透光部,从而可对照光部件进行照光。
并且,照光部件由按压板簧的按压部件形成的同时、与导电膜对向配置,还具有安装按压部件的面板和与上述导电膜接触用于接地的接地片,因此,即使静电通过按压部件与面板之间的间隙移到绝缘薄片侧,也不会传到布线图形或电子部件,不仅不会因静电导致电子部件的破坏或误动作,而且可对照光部件进行照光。
此外,第1、第2透光部分别由贯通孔形成,形成第1透光部的贯通孔比形成第2透光部的贯通孔小,同时,发光部件被安装在电路基板的一面侧、或以位于电路基板上所设的孔内的状态安装在电路基板的另一面侧,因此导电膜与设在电路基板上的布线图形之间的沿面放电的最短距离变大,减少了静电带来的影响,能够减少发光部件的破坏。
并且,第2透光部由贯通孔形成,绝缘薄片由透光材料形成,同时,第1透光部与作为第2透光部的贯通孔对向,并且,由堵塞贯通孔的透光材料形成,发光部件被安装在电路基板的一面侧、或以位于电路基板上所设的孔内的状态安装在电路基板的另一面侧,因此,利用作为第1透光部的透光材料来覆盖位于发光部件的布线图形,没有了静电带来的影响,不会有发光部件的破坏。
另外,绝缘薄片由用于粘贴板簧的粘贴薄片形成,在该粘贴薄片上设有覆盖板簧的上面进行粘贴的粘贴部,在粘贴部上设有导电膜,同时,粘贴薄片被层叠在电路基板的一面侧,因此,由粘贴部隔断板簧与导电膜,不会有静电带来的影响。
此外,绝缘薄片由用于粘贴上述板簧的粘贴薄片形成,在该粘贴薄片上设有覆盖板簧的上面进行粘贴的粘贴部,在粘贴部上不设置导电膜,同时,粘贴薄片被层叠在电路基板的一面侧,因此,可防止导电膜导致的板簧的变形(翻转)动作的变差,同时由粘贴部隔断板簧与导电膜,不会有静电带来的影响。
并且,绝缘薄片由粘贴薄片和粘贴在该粘贴薄片的另一面侧的垫片形成,垫片被层叠在电路基板的一面侧,因此,可进一步增大导电膜和设在电路基板上的布线图形之间的沿面放电的最短距离,能够减少静电带来的影响。
另外,绝缘薄片由具有可收容板簧的凹部的垫片形成,在堵塞凹部形成的导电膜上粘贴有板簧,垫片被层叠在电路基板的上述一面侧,因此,可使板簧的变形(翻转)动作良好,可得到良好的操作触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带板簧的薄片以及使用了该带板簧的薄片的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第1实施例的要部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带板簧的薄片的第1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带板簧的薄片以及使用了该带板簧的薄片的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第2实施例的要部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带板簧的薄片的第2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带板簧的薄片以及使用了该带板簧的薄片的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第3实施例的要部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带板簧的薄片以及使用了该带板簧的薄片的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第4实施例的要部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带板簧的薄片以及使用了该带板簧的薄片的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第5实施例的要部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带板簧的薄片以及使用了该带板簧的薄片的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第6实施例的要部剖视图。
图9是表示以往的带板簧的薄片以及使用了该带板簧的薄片的以往的开关装置的以往的要部剖视图。
图中:1-绝缘薄片,2-粘贴薄片,2a-平板部,2b-收容部,2c-粘贴部,2d-第1透光部,2e-外周缘,3-垫片,3a-平板部,3b-凹部,3c-切槽,3d-第1透光部,3e-外周缘,4-板簧(可动接点),4a-接点部,5-导电膜,5a-第2透光部,5b-外周缘,6a、6b-固定接点,7-发光部件,8-电路基板,8a-孔,9-面板,10-照光部件(按压部件),11-接地片,S1~S6-带板簧的薄片,SW1~SW6-开关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本发明的带板簧的薄片以及使用了该带板簧的薄片的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图面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带板簧的薄片以及使用了该带板簧的薄片的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第1实施例的要部剖视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带板簧的薄片的第1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带板簧的薄片以及使用了该带板簧的薄片的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第2实施例的要部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带板簧的薄片的第2实施例的俯视图。
另外,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带板簧的薄片以及使用了该带板簧的薄片的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第3实施例的要部剖视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带板簧的薄片以及使用了该带板簧的薄片的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第4实施例的要部剖视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带板簧的薄片以及使用了该带板簧的薄片的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第5实施例的要部剖视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带板簧的薄片以及使用了该带板簧的薄片的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第6实施例的要部剖视图。
下面,基于图1、图2对本发明的带板簧的薄片的第1实施例的构成进行说明,由绝缘材料构成的绝缘薄片1通过由绝缘材料构成的平板状的粘贴薄片2和由绝缘材料构成的平板状的垫片3形成。
该粘贴薄片2具有平板部2a、被设在该平板部2a上的多个收容部2b、与平板部2a相连并通过压花加工设在收容部2b位置处的粘贴部2c、由被设在平板部2a位置处的贯通孔构成的第1透光部2d。
其中所需说明的是,在仿照板簧4(如后述)的形状由可变形的柔软的薄膜材料形成粘贴薄片2时,该鼓出部2c未必需要对薄片进行前加工。
另外,垫片3具有平板部3a、可收容后述的板簧4地设置在该平板部3a上的由多个贯通孔构成的凹部3b、连结凹部3b之间的切槽3c、被设在平板部3a的位置的由贯通孔构成的第1透光部3d,该垫片3通过粘合剂(未图示)粘贴在粘贴薄片2的下面(另一面),形成绝缘薄片1。
此外,在垫片3的下面也涂覆有粘合剂(未图示)。
而且,在贴合粘贴薄片2与垫片3时,粘贴薄片2的收容部2b与垫片3的凹部3b处于相一致的状态,同时,第1透光部2d、3d处于相一致的状态。
由金属板构成且通过按压可变形(翻转),在解除按压力时可以自身复位的用于形成可动接点的板簧4呈圆顶状,并且,在内部的中央部设有向下方突出的接点部4a,该板簧4以位于收容部2b与凹部3b内的状态上面被贴在设于粘贴薄片2的粘贴部2c的下面(内面)的粘合剂(未图示)上,以被覆盖的形式安装在粘贴薄片2上。
由导电材料构成的导电膜5被设在粘贴薄片2的上面(一面)上,具有由贯通孔构成的第2透光部5a,该第2透光部5a形成得比第1透光部2d、3d大,以包围第1透光部2d周围的方式配置,在第2透光部5a内,第1透光部2d附近的粘贴薄片2的表面呈露出的状态。
该导电膜5通过印刷导电材料或粘接由铝箔等构成的导电箔形成,同时,导电膜5的外周缘5b形成得比形成绝缘薄片1的粘贴薄片2与垫片3的外周缘2e、3e小,粘贴薄片2的外周部的表面呈露出的状态。
而且,本发明的带板簧的薄片S1由绝缘薄片1、粘贴在该绝缘薄片1上的板簧4、和被设在绝缘薄片1上的导电膜5构成,且绝缘薄片1由粘贴薄片2与垫片3构成。
此外,在运送或保管带板簧的薄片时,为了不使垫片3的粘合剂露出,优选通过由剥离涂层处理过的隔膜保护了粘接面构成的。
在这种情况下,在覆盖板簧4的接点面时,可以防止异物的附着。
接着,基于图1说明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第1实施例的构成,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开关装置SW1由上述的带板簧的薄片S1、具有固定接点6a、6b和包含搭载在布线图形(未图示)上的LED等发光部件7在内的电子部件(未图示)的电路基板8、由金属材料或绝缘材料构成的面板9、安装在面板9上的通过按压作为可动接点的板簧4的按压部件形成的照光部件10、以及与导电膜5相接触的接地片11构成。
而且,在组装时剥离隔膜等保护部件,在板簧4的外周部与固定接点6a接触、接点部4a与固定接点6b对向的同时,发光部件10位于第1透光部3d、3d的状态下,露出垫片3的粘接面与板簧4的接点面的带板簧的薄片S1的垫片3被层叠在电路基板8上,并通过粘合剂(未图示)粘贴在电路基板8上。
另外,在将电路基板8配置在面板9内时,照光部件(按压部件)10被配置在粘贴部2c上的同时,接地片11与导电膜5相接触,导电膜5被接地。
而且,本发明的开关装置SW1,通过照光部件(按压部件)10的按压动作,而使粘贴部2c与板簧4变形,接点部4a与固定接点6b接触进行接点切换,另外,在解除照光部件(按压部件)10的按压动作后,板簧4与粘贴部2c通过自身复位而返回到原来的状态,接点部4a离开固定接点6b进行接点切换。
另外,在粘贴部2c与板簧4变形时,存在于收容部2b与凹部3b内的空气会通过切槽3c流出到其他的收容部2b与凹部3b内,切槽3c成为通气部。
并且,发光部件7的光通过第1透光部2d、3d与第2透光部5a而照射到照光部件(按压部件)10上,在照光部件(按压部件)10被照光的同时,静电通过面板9与照光部件(按压部件)10之间的间隙移到粘贴薄片2侧的情况下,从导电膜5介由接地片11实现接地。
另外,图3、图4表示本发明的带板簧的薄片及使用了该带板簧的薄片的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第2实施例,该第2实施例的带板簧的薄片S2与开关装置SW2不设置粘贴薄片2的粘贴部2c上的导电膜5,其他的构成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在同一部件上使用同一号码,这里省略了其说明。
此外,图5表示本发明的带板簧的薄片及使用了该带板簧的薄片的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第3实施例,该第3实施例的带板簧的薄片S3与开关装置SW3,由堵塞第2透光部3d即贯通孔的透光材料形成由透光材料构成的粘贴薄片2d,通过由该透光材料构成的第1透光部2d来覆盖发光部件7的上部,其他的构成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在同一部件上使用同一号码,这里省略了其说明。
另外,图6表示本发明的带板簧的薄片及使用了该带板簧的薄片的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第4实施例,该第4实施例的带板簧的薄片S4与开关装置SW4,只通过由透光材料构成的粘贴薄片2形成绝缘薄片1的同时,第1透光部2d由堵塞第2透光部3d即贯通孔的透光材料形成。
而且,在粘贴薄片2的下面局部涂覆粘合剂(未图示)设成圆顶状或条带状,将该粘贴薄片2层叠并粘贴在电路基板8上,不存在粘合剂的位置成为收容部2b的通气部,并且,通过压花加工鼓起的由透光材料构成的第1透光部2d覆盖发光部件7的上部,其他的构成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相同,在同一部件上使用同一号码,这里省略了其说明。
另外,图7表示本发明的带板簧的薄片及使用了该带板簧的薄片的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第5实施例,该第5实施例的带板簧的薄片S5与开关装置SW5,只通过由透光材料构成的粘贴薄片2形成绝缘薄片1的同时,第1透光部2d由堵塞第2透光部3d即贯通孔的透光材料形成,并且,设在电路基板8上的孔8a内配置着被安装在电路基板8的下面(另一面)的发光部件7。
而且,在粘贴薄片2的下面局部涂覆粘合剂(未图示)设成圆顶状或条带状,将该粘贴薄片2层叠并粘贴在电路基板8上,不存在粘合剂的位置成为收容部2b的通气部,并且,通过由透光材料构成的第1透光部2d堵塞孔8a,覆盖发光部件7的上部,其他的构成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相同,在同一部件上使用同一号码,这里省略了其说明。
另外,图8表示本发明的带板簧的薄片及使用了该带板簧的薄片的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第6实施例,该第6实施例的带板簧的薄片S6与开关装置SW6,只由垫片3形成绝缘薄片1的同时,以堵塞凹部3b的形式形成导电膜5,位于该凹部3b内的导电膜5通过粘合剂(未图示)粘贴板簧4。
而且,将垫片3层叠并粘贴在电路基板8上,成为照光部件10位于板簧4上的导电膜5的上部的状态,其他的构成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在同一部件上使用同一号码,这里省略了其说明。
其中所需说明的是,在该第6实施例的情况下,板簧4始终接触的固定接点6a优选呈接地的状态,此外,也可以:垫片3由透光材料形成,第1透光部3d以透光材料覆盖发光部件7的上部。

Claims (18)

1.一种带板簧的薄片,其特征在于:
具备用于形成通过按压可变形的可动接点的板簧和收容该板簧的绝缘薄片,在上述绝缘薄片的一个面上设有导电膜,在上述绝缘薄片上设有透过来自发光部件的光的第1透光部的同时,在上述导电膜上设有透过来自上述发光部件的光并与上述第1透光部相对向的第2透光部,上述板簧被粘贴在上述绝缘薄片或上述导电膜上,上述导电膜的外周缘形成得比上述绝缘薄片的外周缘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板簧的薄片,其特征在于:上述导电膜通过将导电材料印刷在上述绝缘薄片上或将导电箔粘接在上述绝缘薄片上而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板簧的薄片,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第2透光部分别由贯通孔形成,形成上述第1透光部的上述贯通孔比形成上述第2透光部的上述贯通孔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板簧的薄片,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透光部由贯通孔形成,上述绝缘薄片由透光材料形成,同时,上述第1透光部与作为上述第2透光部的上述贯通孔对向,并且,由堵塞上述贯通孔的上述透光材料形成。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带板簧的薄片,其特征在于:上述绝缘薄片由用于粘贴上述板簧的粘贴薄片形成,在该粘贴薄片上设有覆盖上述板簧的上面进行粘贴的粘贴部,在上述粘贴部上设有上述导电膜。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带板簧的薄片,其特征在于:上述绝缘薄片由用于粘贴上述板簧的粘贴薄片形成,在该粘贴薄片上设有覆盖上述板簧的上面进行粘贴的粘贴部,在上述粘贴部上不设置上述导电膜。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板簧的薄片,其特征在于:上述绝缘薄片由上述粘贴薄片和被粘贴在该粘贴薄片的另一面侧的垫片形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板簧的薄片,其特征在于:上述绝缘薄片由上述粘贴薄片和被粘贴在该粘贴薄片的另一面侧的垫片形成。
9.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带板簧的薄片,其特征在于:上述绝缘薄片由具有可收容上述板簧的凹部的垫片形成,在堵塞上述凹部形成的上述导电膜上粘贴有上述板簧。
10.一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板簧的薄片、设有固定接点的电路基板、和被安装在该电路基板上的上述发光部件,在上述第1透光部与上述发光部件相对向、并且成为上述可动接点的上述板簧与上述固定接点相对向的状态下,上述绝缘薄片层叠在上述电路基板的一面侧,同时,成为上述导电膜被接地的状态,通过上述板簧的按压动作来进行接点的切换,并且,上述发光部件经由上述第1、第2透光部来对照光部件照光。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照光部件由按压上述板簧的按压部件形成的同时、与上述导电膜对向配置,该开关装置还具有安装上述按压部件的面板和与上述导电膜接触用于接地的接地片。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第2透光部分别由贯通孔形成,形成上述第1透光部的上述贯通孔比形成上述第2透光部的上述贯通孔小,同时,上述发光部件被安装在上述电路基板的上述一面侧、或以位于上述电路基板上所设的孔内的状态安装在上述电路基板的另一面侧。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透光部由贯通孔形成,上述绝缘薄片由透光材料形成,同时,上述第1透光部与作为上述第2透光部的上述贯通孔对向,并且,由堵塞上述贯通孔的上述透光材料形成,上述发光部件被安装在上述电路基板的上述一面侧、或以位于上述电路基板上所设的孔内的状态安装在上述电路基板的另一面侧。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绝缘薄片由用于粘贴上述板簧的粘贴薄片形成,在该粘贴薄片上设有覆盖上述板簧的上面进行粘贴的粘贴部,在上述粘贴部上设有上述导电膜,同时,上述粘贴薄片被层叠在上述电路基板的上述一面侧。
15.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绝缘薄片由用于粘贴上述板簧的粘贴薄片形成,在该粘贴薄片上设有覆盖上述板簧的上面进行粘贴的粘贴部,在上述粘贴部上不设置上述导电膜,同时,上述粘贴薄片被层叠在上述电路基板的上述一面侧。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绝缘薄片由上述粘贴薄片和粘贴在该粘贴薄片的另一面侧的垫片形成,上述垫片被层叠在上述电路基板的上述一面侧。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绝缘薄片由上述粘贴薄片和被粘贴在该粘贴薄片的另一面侧的垫片形成,上述垫片被层叠在上述电路基板的上述一面侧。
18.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绝缘薄片由具有可收容上述板簧的凹部的垫片形成,在堵塞上述凹部形成的上述导电膜上粘贴有上述板簧,上述垫片被层叠在上述电路基板的上述一面侧。
CN200510075802XA 2004-06-10 2005-06-07 带板簧的薄片以及使用了该带板簧的薄片的开关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735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72765A JP2005353412A (ja) 2004-06-10 2004-06-10 板バネ付シート、及びこの板バネ付シートを使用したスイッチ装置
JP2004172765 2004-06-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7714A CN1707714A (zh) 2005-12-14
CN100407350C true CN100407350C (zh) 2008-07-30

Family

ID=35581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07580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7350C (zh) 2004-06-10 2005-06-07 带板簧的薄片以及使用了该带板簧的薄片的开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05353412A (zh)
KR (1) KR100838544B1 (zh)
CN (1) CN100407350C (zh)
TW (1) TWI2911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42274A (ja) 2006-03-06 2007-09-20 Alps Electric Co Ltd 照光機能付き接点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入力装置
JP4926762B2 (ja) * 2006-08-03 2012-05-09 シチズン電子株式会社 発光シートモジュール
JP5193463B2 (ja) * 2006-12-26 2013-05-08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スイッチモジュール
JP2008166172A (ja) * 2006-12-28 2008-07-17 Alps Electric Co Ltd 押釦スイッチおよび押釦スイッチ作製用反転バネ付きシート
JP2009021142A (ja) * 2007-07-13 2009-01-29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シートスイッチモジュール
JP5060922B2 (ja) * 2007-11-19 2012-10-31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可動接点付きシートおよびスイッチ装置
JP5239355B2 (ja) * 2007-11-22 2013-07-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可動接点体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0912A (zh) * 1996-10-22 1998-05-0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面板开关活动接触组件和使用活动接触组件的面板开关
CN1236536A (zh) * 1997-07-31 1999-11-24 株式会社丰臣 机器操作用面板
CN1443359A (zh) * 2000-07-18 2003-09-17 西门子公司 用于电气设备的开关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03591A1 (en) * 1994-09-21 1996-03-27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nput/output device with a lamp and a switch having protection against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and contamination
US5557079A (en) * 1995-07-03 1996-09-17 Motorola,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hielded keypad interface
SE513069C2 (sv) * 1997-03-03 2000-07-03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Skydd mot elektrostatisk urladdning i en portabel kommunikationsapparat
KR200325934Y1 (ko) * 2003-06-11 2003-09-06 한국성전(주) 이엘 돔 테이프 키패드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0912A (zh) * 1996-10-22 1998-05-0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面板开关活动接触组件和使用活动接触组件的面板开关
CN1236536A (zh) * 1997-07-31 1999-11-24 株式会社丰臣 机器操作用面板
CN1443359A (zh) * 2000-07-18 2003-09-17 西门子公司 用于电气设备的开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7714A (zh) 2005-12-14
JP2005353412A (ja) 2005-12-22
TWI291188B (en) 2007-12-11
KR20060049558A (ko) 2006-05-19
TW200618012A (en) 2006-06-01
KR100838544B1 (ko) 2008-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07350C (zh) 带板簧的薄片以及使用了该带板簧的薄片的开关装置
JP2931846B2 (ja) パネルスイッチ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CN1902989A (zh) 可印刷机电输入装置和包括这种输入装置的电子设备
US5924555A (en) Panel switch movable contact body and panel switch using the movable contact body
US5986228A (en) Movable contact unit for panel switch and panel switch using the same
JP4417588B2 (ja) メタルドームシート
CN101409167B (zh) 可动触点体及使用该可动触点体的开关
JP2000067682A (ja) 一体化された照明を備えるコマンド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218177A (en) Screened pattern causing gaps around keyboard membrane spacer hole to increase venting and reduced bounce
KR100387204B1 (ko) 기기조작용 패널
JP2777282B2 (ja) 電 話
KR20010090440A (ko) 판스프링부착 시트 및 이 판스프링부착 시트를 사용한스위치장치
CN1420511B (zh) 活动触点体和使用它的面板开关及装有该面板开关的电子设备
CN101206964B (zh) 可动接点体以及使用其的开关
CN100362460C (zh) 触摸屏
US20100039031A1 (en) Electroluminescent Lamp
CN100490598C (zh) 分散型el元件以及采用该el元件的光照式开关单元
US6634090B2 (en) Method of production of series of a tactile contact units and tactile contact unit, and series of tactile contact units and a tactile contact unit produced by using the same method
KR101388589B1 (ko) 멤브래인 스위치 모듈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0846325B1 (ko) 접점 부착 시트 및 입력 장치
JPH03141522A (ja) パネルスイッチ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JP2007134082A (ja) 板ばね付きシート、及び入力装置
CN100511528C (zh) 功能性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及使用它的开关的制造方法
JPH08203381A (ja) メンブレンスイッチ
KR200387631Y1 (ko) 메탈 돔 스위치 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30

Termination date: 2011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