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06313C - 锁定板防震结构和安全带卷绕装置 - Google Patents

锁定板防震结构和安全带卷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06313C
CN100406313C CNB2006100077070A CN200610007707A CN100406313C CN 100406313 C CN100406313 C CN 100406313C CN B2006100077070 A CNB2006100077070 A CN B2006100077070A CN 200610007707 A CN200610007707 A CN 200610007707A CN 100406313 C CN100406313 C CN 10040631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plate
promotes
supporting member
gear
webbing t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0770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20985A (zh
Inventor
北沢泰穗
鹰松均
安田真己
相原一彦
中岛利夫
永田智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ai Rik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kai Rik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ai Rik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kai Rik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20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09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631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631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36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self-locking in an emerge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锁定板(46)防震结构,其在预定条件下直接或间接与卷绕限制乘员的安全带的卷绕轴接合以阻止卷绕轴沿安全带拉出方向的转动。该锁定板防震结构包括:支承件,其可转动地支承锁定板(46);和推动部分(128),其从所述支承件连续形成。所述推动部分包括压触锁定板的一个轴向端部(116)并朝另一轴向端推动锁定板的前端(128B)。

Description

锁定板防震结构和安全带卷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锁定板震动的结构,该锁定板由支承件的转动轴可转动地支承,还涉及一种包括锁定机构的安全带卷绕装置,该锁定机构在满足预定条件(例如设有该安全带卷绕装置的车辆突然减速)时阻止卷绕轴沿安全带拉出方向的转动,该卷绕轴层层卷绕限制乘员的安全带。
背景技术
在安装到车辆上的安全带卷绕装置中,存在一种包括锁定机构的安全带卷绕装置,该锁定机构在设有该安全带卷绕装置的车辆发生紧急情况时阻止层层卷绕安全带的卷绕轴沿安全带拉出方向的转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No.10-500648中公开了它的一个示例。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例如与卷绕轴同轴转动的锁定齿轮,并且棘轮齿形成在锁定齿轮的外周表面上。该锁定机构还包括与锁定齿轮对应的锁定板。锁定板由安装在框架上用于支承卷绕轴的支承件的转动轴可枢转地支承。锁定板构成为能够在锁定板围绕其轴线枢转时与锁定齿轮的棘轮齿接合。还存在一种不包括锁定齿轮的锁定机构,但它的锁定板可直接与卷绕轴接合。
包括这种锁定机构的安全带卷绕装置包括在车辆突然减速时进行检测的加速度传感器。当加速度传感器检测车辆的加速度(减速度)并且车辆的加速度(减速度)等于或大于一定水平时,加速度传感器起动锁定机构。当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车辆的加速度(减速度)等于或大于一定水平时,锁定机构起动,并且锁定板直接或间接(通过锁定齿轮)与卷绕轴接合,承受卷绕轴沿安全带拉出方向的转动力(负载),从而阻止卷绕轴沿安全带拉出方向的转动。
随便提及,因为锁定板简单地由支承件可转动地支承,所以锁定板沿其自身轴向震动。为此,可以想象到通过在锁定板和支承件之间布置例如弹簧垫圈的推动件来防止锁定板震动。
然而,当在锁定板和支承件之间布置例如弹簧垫圈的推动件时,出现这样的问题,即装置中的部件数量和装配所需的工时数增加。为此,需要一种方法,用于抑制锁定板的震动,而不用在锁定板和支承件之间布置例如弹簧垫圈的推动件。
发明内容
考虑到这个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锁定板防震结构和一种包括该防震结构的安全带卷绕装置,该防震结构能够抑制锁定板沿轴向的震动而不用增加部件的数量。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锁定板防震结构,其控制锁定板(包括由支承件可转动支承的一个轴向端部)沿轴向的位移,所述锁定板防震结构包括从支承件连续形成的推动部分,其中所述推动部分的前端压触锁定板的所述一个轴向端部,并朝另一轴向端推动锁定板。
根据与这个方面相关的锁定板防震结构,所述锁定板的所述一个轴向端部由支承件可转动地支承。
推动部分从支承件连续形成并压触锁定板的所述一个轴向端部。由此朝着另一轴向端推动锁定板。因此将锁定板保持抵靠支承锁定板另一轴向端部的框架或板,从而抑制锁定板沿其轴向的震动。
因此,基于这个方面的锁定板防震结构能够抑制锁定板沿其轴向的震动而不需在锁定板和支承件之间布置例如弹簧垫圈的推动件。
并且,因为不需在锁定板和支承件之间布置例如弹簧垫圈的推动件,所以可减少装置中的部件数量和装配所需的工时数。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推动部分的前端位于锁定板的轴向位置附近。
根据基于该方面的锁定板防震结构,推动部分的前端位于锁定板的轴向位置附近。因此,锁定板总是被推动部分压触,无论锁定板自身是否已经转动(而当锁定板已经转动时无论锁定板的转动量)。因此,总是朝着另一轴向端推动锁定板。因此,总是将锁定板保持抵靠支承着锁定板另一轴向端部的框架或板。所以该方面的锁定板防震结构能够有效吸收锁定板沿其轴向的震动。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安全带卷绕装置,包括:卷绕轴,其卷绕用于限制乘员的安全带;锁定装置,其构成为包括锁定板,该锁定板包括由支承件可转动地支承的一个轴向端部,并且该锁定板在预定条件下转动且直接或间接与卷绕轴接合以阻止卷绕轴沿安全带拉出方向的转动;以及推动部分,其从支承件连续形成并且其前端压触锁定板的所述一个轴向端部并朝另一轴向端推动锁定板。
在基于该方面的安全带卷绕装置中,当乘员围绕他/她的身体系上安全带时,安全带从卷绕轴拉出并系在乘员身体周围。从而限制了乘员的身体。
并且,在该安全带卷绕装置中,锁定装置的锁定板的所述一个轴向端部由支承件可转动地支承,并且当满足预定条件时(例如当车辆突然减速时),锁定板转动并直接或间接地与卷绕轴接合。这样,因为阻止了卷绕轴沿安全带拉出方向的转动,所以安全带未从卷绕轴拉出,并且即使在所述预定条件下也可通过安全带限制乘员的身体。
随便提及,在该安全带卷绕装置中,推动部分从支承件连续形成并且前端压触锁定板的所述一个轴向端部。由此朝另一轴向端推动锁定板,并且因为锁定板保持抵靠支承着锁定板另一轴向端部的框架或板,所以抑制了锁定板沿其轴向的震动。
因此,基于该方面的安全带卷绕装置能够抑制锁定板沿其轴向的震动而不需在锁定板和支承件之间布置例如弹簧垫圈的推动件。
并且,因为不需在锁定板和支承件之间布置例如弹簧垫圈的推动件,所以可减少装置中的部件数量和装配所需的工时数。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推动部分的前端位于锁定板的轴线位置附近。
根据基于该方面的安全带卷绕装置,推动部分的前端位于锁定板的轴线位置附近。因此,锁定板总是被推动部分压触,无论锁定板自身是否已经转动(而当锁定板已经转动时无论锁定板的转动量多少)。因此,总是朝着另一轴向端推动锁定板。因此,总是将锁定板保持抵靠支承着锁定板另一轴向端部的框架或板。
所以,该方面的安全带卷绕装置能够有效吸收锁定板沿其轴向的震动。
如上所述,与本发明相关的锁定板防震结构和包括该防震结构的安全带卷绕装置具有极好的效果,它们能够抑制安全带卷绕装置中的锁定板的震动而不增加部件的数量。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分解立体图,表示在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安全带卷绕装置中,锁定板与支承件结合在一起的部分的附近区域;
图2是从一侧对角线上看去的分解立体图,表示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安全带卷绕装置;以及
图3是与图1相对应的剖视图,表示锁定板与支承件结合在一起的部分的附近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图2是从一侧对角线上看去的分解立体图,表示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安全带卷绕装置10的相关部分。
安全带卷绕装置10包括框架12,其由金属制成并从上方看时大致呈U形。框架12固定在车辆车厢的内部。用于在其中可转动地布置后述的锁定板46的锁定部分48的切口13A形成在框架12的一个侧壁12A中。用于在其中可转动地布置后述的锁定板46的轴容纳部分116的切口13B形成在框架12的另一个侧壁12B中。
连接件14布置在框架12上,以使得连接件14横跨在框架12的一个侧壁12A的上端和另一侧壁12B的上端之间的距离。连接件14固定在车厢的内部,并包括插入孔16。
用作卷绕轴的卷轴18被可转动地支承在框架12的一个侧壁12A和另一侧壁12B之间。用于限制乘员的长条状安全带20卷绕在卷轴18上。布置在安全带20底端上的圆柱状轴22安装在卷轴18上,并且安全带20底端的附近区域穿过卷轴18,从而将安全带20安装在卷轴18上。
安全带20卷绕在卷轴18上的部分的附近区域插入贯穿插入孔16,并且安全带20围绕车内乘员的身体布置。卷轴沿卷绕方向转动从而卷绕安全带20,并且卷轴18沿拉出方向(安全带拉出方向)转动从而拉出安全带20。
构成锁定装置的扭转轴24布置在卷轴18的轴向中央部分。由于向扭转轴24施加等于或大于预定扭转载荷的扭转载荷,所以扭转轴24构成为可扭转变形。扭转轴24的另一端安装在卷轴18的另一端上,从而扭转轴24与卷轴18一体转动。螺钉件26旋拧入扭转轴24的另一端中。
与扭转轴24一起构成锁定装置的锁定齿轮28布置在卷轴18的所述一侧上。锁定齿轮28安装在扭转轴24所述一端的附近。除了在扭转轴24扭转变形的时候之外,锁定齿轮28不时与扭转轴24和卷轴18一体转动。棘轮齿30形成在锁定齿轮28的外周上。大致呈圆柱形的滚花孔32形成在锁定齿轮28的中央部分中。滚花孔32朝所述一侧开口,并对滚花孔32的整个内周进行滚花,从而形成滚花表面34。
推动机构(urging mechanism)36布置在框架12的另一侧上。推动机构36包括弹簧座38,弹簧座38安装在框架12的另一侧壁12B的外侧。弹簧座38在其中使螺钉件26朝所述另一侧伸出的情况下覆盖卷轴18的所述另一侧。弹簧座38的另一侧由用作支承件的弹簧罩40覆盖。弹簧罩40安装在框架12的另一侧壁12B的外侧。弹簧罩40包括例如树脂材料。大致呈圆柱状的凹部42形成在弹簧罩40中,并且朝着所述一侧开口。
圆簧44布置在弹簧罩40的凹部42内。圆簧44的外端固定在凹部42的内周表面上。圆簧44的内端固定在螺钉件26上。圆簧44通过螺钉件26沿卷绕方向推动扭转轴24、卷轴18和锁定齿轮28。
弹簧罩40在其下部上包括朝所述一侧伸出的圆柱状转动轴41。转动轴41与弹簧罩40的下部连续形成并对应于后述的锁定板46。
弹簧罩40在转动轴41下方的部分形成为板状形状,其板厚方向为沿着转动轴41的轴向。倒U形切口126形成在该板状部分中,从而形成用作推动部分的板簧128。
板簧128包括底端部分128A,其在切口126的下端位置(沿图2垂直方向的下端位置)与弹簧罩40连续形成。板簧128还包括前端部分128B,其形成为使得前端部分128B在转动轴41附近朝后述的锁定板46(朝着所述一侧)伸出(即,前端部分128B位于后述的锁定板46的轴线位置附近)。板簧128构成为可沿锁定板46的轴向(转动轴41的轴向)弹性变形。如图3所示,板簧128总是与锁定板46(或者更具体地,后述的锁定板46的轴容纳部分116的另一侧壁)进行压触。因此,板簧128利用其自身弹力将锁定板46朝着沿锁定板46轴向的所述一侧(朝着沿转动轴41轴向的所述一侧)推动。
锁定板46与扭转轴24和锁定齿轮28一起构成锁定装置。锁定板46布置成使其横跨在框架12的一个侧壁12A和另一侧壁12B之间的距离。
如图1所示,锁定板46包括与框架12的切口13B对应的轴容纳部分116。轴容纳部分116是大体形成为L形的板状体。轴容纳孔117在轴容纳部分116的一个端部中沿着板厚方向形成。弹簧罩40的转动轴41插入穿过轴容纳部分116的轴容纳孔117。锁定板46由转动轴41可转动地支承,并且轴容纳部分116构成为可在切口13B内枢转。
连接部分114与轴容纳部分116的另一端(与轴容纳孔117相对)连续地形成。连接部分114是沿锁定板46的跨度方向较长的板状体。轴容纳部分116垂直布置在连接部分114的所述另一端部,从而轴容纳部分116的板厚方向相对于连接部分114的板厚方向成直角。
锁定部分48与连接部分114的与轴容纳部分116相对的端部(即,连接部分114靠近一个侧壁12A的端部)连续形成。锁定部分48大体为T形板状体,其从连接部分114的所述一侧的端部朝着沿连接部分114的板厚方向的一侧(沿连接部分114的板厚方向垂直布置有轴容纳部分116的一侧)延伸。
朝着所述一侧伸出的轴部分124一体布置在锁定部分48上。轴部分124形成为圆柱状形状,并布置在锁定部分48的一端侧上,并且其轴向从支承轴120的轴向位置沿宽度方向平行于另一端侧偏移。
支承轴120一体地布置在锁定部分48上并从锁定部分48朝着所述一侧伸出。支承轴120形成为圆柱状形状,并布置在锁定部分48的一端侧上,并且其轴向位置与轴容纳部分116的轴容纳孔117的轴向位置相同。
锁定部分48的支承轴120插入穿过在用作板的齿轮箱52下部中形成的支承孔55。锁定部分48由齿轮箱52可转动地支承,以使得锁定部分48可在切口13A内转动。在这种状态下,锁定部分48斜向布置在锁定齿轮28的下方,如图2所示。锁定齿50(见图1)形成在锁定部分48的另一端上。锁定部分48布置在锁定齿轮28的相对侧上,并放置成这样的状态,其中锁定齿50不能与锁定齿轮28的棘轮齿30啮合。
如图2所示,齿轮箱52安装在框架12的一个侧壁12A的外侧并覆盖锁定齿轮28的所述一侧。圆形通孔54形成在齿轮箱52中央。锁定齿轮28的滚花孔32经过通孔54而外露,并且扭转轴24穿过通孔54。
圆形支承孔55形成在通孔54的斜下方,其直径小于通孔54的直径。支承孔55与锁定板46的支承轴120相对应。锁定板46的支承轴120插入穿过支承孔55,并且齿轮箱52如上所述可转动地支承锁定板46的锁定部分48,以允许锁定部分48在框架12的切口13A内转动。这样,齿轮箱52与弹簧罩40配合可转动地支承锁定板46,并且锁定板46的连接部分14横跨在框架12的一个侧壁12A和另一侧壁12B之间的距离。
预张紧器机构56设在框架12的一个侧壁12A的外侧上。预张紧器机构56包括小齿轮58。小齿轮58布置在齿轮箱52的所述一侧上,并可转动地支承在扭转轴24上。小齿轮齿60形成在小齿轮58的一个侧部上。
凸轮62形成在小齿轮58的另一侧部上。在凸轮62的外周上交替形成有凹凸部分。凸轮62通过齿轮箱52的通孔54插入滚花孔32中,并且不与滚花表面34接触,从而锁定齿轮28可独立于小齿轮58转动。
预张紧器机构56还包括布置在齿轮箱52和小齿轮58之间的离合器板64。多个啮合爪66形成在离合器板64的中央,每个啮合爪66从离合器板64朝另一侧伸出。啮合爪66与凸轮62的凹部配合在一起。从而将离合器板64安装到小齿轮58上。啮合爪66与凸轮62一起通过齿轮箱52的通孔54插入滚花孔32中,并且不与滚花表面34接触,从而锁定齿轮28可独立于离合器板64转动。
预张紧器机构56还包括圆形并大致呈L状的缸68。缸68固定在框架12的一个侧壁12A的外侧,位于小齿轮58的下方。在缸68的下端上设有气体发生器70,并固定有具有圆柱形底的发生器罩72。气体发生器70在其被发生器罩72覆盖的状态下封闭缸68的下端。
预张紧器机构56还包括活塞74,其从缸68的上端插入缸68中。密封活塞74下端与缸68之间的空间的O型环76布置在活塞74的下端上。齿条78形成在活塞74的除了活塞74下端之外的部分上。
预张紧器机构56还包括盖板80,其形成为大致呈三角柱列容器的形状。盖板80固定在框架12的一个侧壁12A的外侧上。扭转轴24插入穿过盖板80的下部以使得盖板80可转动地支承扭转轴24。盖板80的另一侧面和下表面敞开。盖板80在其中容置小齿轮58、离合器板64和活塞74的上部,并在其自身与框架12的一个侧壁12A之间夹持齿轮箱52。
与扭转轴24、锁定齿轮28和锁定板46一起构成锁定装置的传感器机构82布置在预张紧器机构56的所述一侧上。传感器机构82包括另一侧敞开的箱形传感器架84。传感器架84在扭转轴24已经穿过传感器架84上部的状态下固定在框架12的一个侧壁12A上。传感器架84的所述一侧由另一侧敞开的箱形传感器罩86覆盖。传感器罩86固定在传感器架84和框架12的一个侧壁12A上。
加速度传感器88被保持在传感器架84的下部并布置在传感器架84和传感器罩86之间的空间中。加速度传感器88包括支座90。在支座90上表面中形成大致为倒锥形的凹部,并且在支座90的凹部中安装有球体92。可动爪94被可枢转地支承在球体92上,并且可动爪94布置在球体92的顶部上。
V形齿轮96布置在传感器架84和传感器罩86之间的空间中。扭转轴24的一侧端安装在V形齿轮96上,从而V形齿轮96与扭转轴24一体转动。棘轮齿98形成在V形齿轮96的外周上。
W形爪100可转动地支承在V形齿轮96上。W形块102固定在W形爪100上。传感器弹簧104布置成横跨在V形齿轮96和W形爪100之间的距离。传感器弹簧104沿着卷绕方向相对于W形爪100推动V形齿轮96。
大致呈盘状的齿轮传感器106在V形齿轮96的所述一侧布置在传感器架84和传感器罩86之间的空间中。齿轮传感器106可转动地支承在扭转轴24的一侧端边缘上。螺旋弹簧108布置成横跨在齿轮传感器106和传感器罩86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螺旋弹簧108沿着卷绕方向推动齿轮传感器106。
接合爪110可转动地支承在齿轮传感器106下部上的一侧处。接合爪110的转动中心轴线与扭转轴24的轴向平行,并且接合爪110构成为可与V形齿轮96的棘轮齿98啮合。推动件112形成在齿轮传感器106下部上的另一侧处。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的动作。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安全带卷绕装置10中,推动机构36的圆簧44通过螺钉件26沿卷绕方向推动扭转轴24、卷轴18和锁定齿轮28,从而沿着将安全带卷20卷绕到卷轴18上的方向推动安全带20。
在安全带卷绕装置10中,当乘员将要围绕他/她的身体系上安全带20时,将安全带20从卷轴18中拉出并系在乘员身体周围。因此限制了乘员的身体。
另外,在安全带卷绕装置10中,传感器机构82的加速度传感器88检测车辆的加速度(卷轴18的运动加速度)等于或大于预定加速度。也就是说,当车辆的加速度等于或大于预定加速度时(例如,当车辆突然减速时),加速度传感器88的球体92在支座90的凹部中沿着与加速度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并且上升,从而向上推动可动爪94。这样,可动爪94使齿轮传感器106的接合爪110转动并与V形齿轮96的棘轮齿98啮合,从而齿轮传感器106与V形齿轮96结合。
传感器机构82的W形爪100、W形块102和传感器弹簧104检测安全带20的拉出加速度(安全带20沿拉出方向的转动加速度)等于或大于特定加速度。也就是说,当安全带20的拉出加速度等于或大于特定加速度时,W形爪100和W形块102沿拉出方向的转动由于相对于V形齿轮96的惯性而受到抑制,该V形齿轮96通过卷轴18和扭转轴24沿拉出方向转动,因此W形爪100和W形块102相对于V形齿轮96枢转。
这样,W形爪100使齿轮传感器106的接合爪110转动并与V形齿轮96的棘轮齿98啮合,因此齿轮传感器106与V形齿轮96结合。
当如上所述齿轮传感器106与V形齿轮96结合的时候,由于从乘员施加到安全带20上的拉出负载的作用,所以V形齿轮96和齿轮传感器106通过卷轴18和扭转轴24沿拉出方向略微转动。在这种情况下,V形齿轮96和齿轮传感器106的转动力受到传感器弹簧104的推动力作用而减小,该推动力由于W形爪100和W形块102的惯性而增加。
锁定板46的轴容纳部分116由弹簧罩40的转动轴41可转动地支承。另外,由于与锁定部分48一体的支承轴120插入穿过齿轮箱52的轴容纳孔55,所以锁定板46的锁定部分48由齿轮箱52可转动地支承。也就是说,锁定板46横跨在框架12的一个侧壁12A和另一侧壁12B之间的距离,并且由弹簧罩40和齿轮箱52可转动地支承。
由于如上所述齿轮传感器106沿拉出方向略微转动,所以锁定板46在齿轮传感器106的推动件112的作用下朝着卷轴18转动。即,锁定部分48朝着锁定齿轮28转动。因此,从乘员向安全带20施加拉出负载,并向卷轴18、扭转轴24和锁定齿轮28沿拉出方向施加转动力,因此锁定部分48的锁定齿50与锁定齿轮28的棘轮齿30啮合,从而阻止锁定齿轮28沿拉出方向的转动,并阻止安全带20的拉出。
为此,即使当车辆的加速度等于或大于预定加速度时(例如,当车辆突然减速时),也可以通过安全带20限制乘员的身体,而不会使安全带20从卷轴18拉出(参见图2)。
随便提及,在安全带卷绕装置10中,因为板簧128从弹簧罩40连续形成并且板簧128的前端部分128B位于锁定板46轴向位置附近(转动轴41附近),所以板簧128的前端部分128B总是与锁定板46的一个轴向端部(轴容纳部分116的另一侧壁)进行压触,无论锁定板46是否已经转动(而当锁定板46已经转动时无论锁定板46的转动量多少,例如其在转动期间的位置和其在转动之后的位置)。为此,锁定板46总是被板簧128的弹力推向另一轴向端(所述一侧)。
这样,因为锁定板46总是保持例如抵靠支承着锁定板46的锁定部分48的齿轮箱52,所以有效抑制(吸收)了锁定板46沿其轴向的震动。
因此,在安全带卷绕装置10中,即使未在锁定板46和弹簧罩40之间布置例如弹簧垫圈的推动件(参见图1和图3),也可有效抑制(吸收)锁定板46沿其轴向的震动。
并且,因为不需在锁定板46和弹簧罩40之间布置例如弹簧垫圈的推动件,所以可减少装置中的部件数量和装配所需的工时数。
在本实施例中,板簧128的前端部分128B构造成与锁定板46的轴容纳部分116进行压触,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只要比板簧128的底端部分128A更进一步朝着前端部分128B侧(即,前端侧)的部分与锁定板46的轴容纳部分116进行压触,就是满足需要的。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锁定板46构造成使其在板簧128的惯性作用下保持抵靠用作板的齿轮箱52,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在安全带卷绕装置10构造成使得在框架12中不形成一个侧壁12A的切口13A,并且锁定部分48在一个侧壁12A和另一侧壁12B之间转动的情况下,锁定板46可以构造成使其在板簧128的惯性作用下保持抵靠框架12的一个侧壁12A。
并且,本实施例的安全带卷绕装置10构造成使得锁定板46的锁定部分48通过锁定齿轮28和扭转轴24与卷轴18接合(间接接合),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安全带卷绕装置10还可构造成使得锁定部分48与一体包括锁定齿轮的卷轴直接接合。

Claims (8)

1.一种锁定板(46)防震结构,其在预定条件下直接或间接地与卷绕限制乘员的安全带的卷绕轴接合以阻止该卷绕轴沿安全带拉出方向的转动,该锁定板防震结构包括:
支承件,其可转动地支承所述锁定板(46);和
推动部分(128),其从所述支承件连续形成,
其中所述推动部分的前端(128B)压触所述锁定板的一个轴向端部(116),并朝另一轴向端推动所述锁定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板防震结构,其中,所述推动部分的前端位于所述锁定板的轴线位置附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板防震结构,其中,所述推动部分的前端构成为总是压触所述锁定板的所述一个轴向端部(116),无论所述锁定板的转动量多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板防震结构,其中,所述推动部分是从所述支承件连续形成的板簧。
5.一种安全带卷绕装置(10),包括:
卷绕轴(18),其卷绕用于限制乘员的安全带;
锁定装置,其构成为包括锁定板(46),该锁定板(46)包括由支承件(40、41)可转动地支承的一个轴向端部(116),并且该锁定板(46)在预定条件下转动且直接或间接与所述卷绕轴接合以阻止所述卷绕轴沿安全带拉出方向的转动;和
推动部分(128),其从所述支承件连续形成并且前端(128B)压触所述锁定板的所述一个轴向端部(116),并朝另一轴向端推动所述锁定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带卷绕装置,其中,所述推动部分的前端位于所述锁定板的轴线位置附近。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带卷绕装置,其中,所述推动部分的前端构成为总是压触所述锁定板的所述一个轴向端部(116),无论所述锁定板的转动量多少。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带卷绕装置,其中,所述推动部分是从所述支承件连续形成的板簧。
CNB2006100077070A 2005-02-15 2006-02-14 锁定板防震结构和安全带卷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631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37734A JP4512500B2 (ja) 2005-02-15 2005-02-15 回転部材のガタ止め構造及び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JP2005037734 2005-02-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20985A CN1820985A (zh) 2006-08-23
CN100406313C true CN100406313C (zh) 2008-07-30

Family

ID=3638454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0770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6313C (zh) 2005-02-15 2006-02-14 锁定板防震结构和安全带卷绕装置
CNU200620001786XU Expired - Lifetime CN2885660Y (zh) 2005-02-15 2006-02-14 转动件防震结构和安全带卷绕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620001786XU Expired - Lifetime CN2885660Y (zh) 2005-02-15 2006-02-14 转动件防震结构和安全带卷绕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186251A1 (zh)
EP (1) EP1690755B1 (zh)
JP (1) JP4512500B2 (zh)
CN (2) CN100406313C (zh)
DE (1) DE602006009426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92110B2 (ja) * 2012-04-05 2015-10-07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5994A (en) * 1994-09-07 1996-03-05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Inertia sensitive seat belt retractor
US5529258A (en) * 1994-12-21 1996-06-25 Alliedsignal Inc. Secondary locking mechanism for retractor with pretensioner
US5544838A (en) * 1994-02-09 1996-08-13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Seat belt retractor
CN1420045A (zh) * 2001-11-16 2003-05-28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带子卷取装置和带子卷取装置的组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58773A (en) * 1974-05-20 1976-05-25 American Safety Equipment Corporation Lock bar assembly for emergency safety belt retractor
US4027829A (en) * 1975-05-02 1977-06-07 Allied Chemical Corporation Flywheel and clutch mechanism for safety belt retractor
US4077585A (en) * 1976-11-04 1978-03-07 Firma Hans Kolb Gmbh & Co. Inertia type wind up device for safety web belt
US4234209A (en) * 1977-11-14 1980-11-18 Nsk-Warner K.K. Seat belt
JPS6061954U (ja) * 1983-10-06 1985-04-30 エヌエスケー・ワーナー株式会社 自動ロツク式巻取装置
DE9110281U1 (zh) * 1991-08-20 1991-10-17 Trw Repa Gmbh, 7077 Alfdorf, De
JP3233520B2 (ja) * 1993-11-24 2001-11-26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
JP3393397B2 (ja) * 1996-02-27 2003-04-07 株式会社大井製作所 ロック装置におけるレバーと連結部材との連結構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44838A (en) * 1994-02-09 1996-08-13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Seat belt retractor
US5495994A (en) * 1994-09-07 1996-03-05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Inertia sensitive seat belt retractor
US5529258A (en) * 1994-12-21 1996-06-25 Alliedsignal Inc. Secondary locking mechanism for retractor with pretensioner
CN1420045A (zh) * 2001-11-16 2003-05-28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带子卷取装置和带子卷取装置的组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690755B1 (en) 2009-09-30
DE602006009426D1 (de) 2009-11-12
JP4512500B2 (ja) 2010-07-28
CN2885660Y (zh) 2007-04-04
EP1690755A1 (en) 2006-08-16
JP2006224710A (ja) 2006-08-31
US20060186251A1 (en) 2006-08-24
CN1820985A (zh) 2006-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23081B2 (ja)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JP4917395B2 (ja)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US9688240B2 (en) Seat belt retractor
KR101377193B1 (ko) 시트 벨트용 리트랙터
US7971820B2 (en) Webbing take-up device
WO2012165410A1 (ja) シートベルト用リトラクタ
JP4189015B2 (ja) 安全ベルトリトラクターのトーションバー支持構造
JP5166593B2 (ja)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JP2013035444A (ja) シートベルトのリトラクタ装置及び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KR102008058B1 (ko) 웨빙 권취 장치
JP5507478B2 (ja)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CN100406313C (zh) 锁定板防震结构和安全带卷绕装置
JP2006137290A (ja)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JP2003212085A (ja) シートベルト用リトラクター
JP5226541B2 (ja)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CN100590007C (zh) 保持结构和安全带卷绕装置
JP2018099991A (ja)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JP5137005B2 (ja) シートベルト用リトラクタ
EP2390146B1 (en) Webbing take-up device
JP5714624B2 (ja)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JP6291376B2 (ja) シートベルト用リトラクタ
JP4118667B2 (ja)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JP4996546B2 (ja)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JP5210125B2 (ja)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JP2011016516A (ja)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