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01447C - 接触器动触头支架和衔铁连接结构及其交流接触器 - Google Patents

接触器动触头支架和衔铁连接结构及其交流接触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01447C
CN100401447C CNB2006100502639A CN200610050263A CN100401447C CN 100401447 C CN100401447 C CN 100401447C CN B2006100502639 A CNB2006100502639 A CN B2006100502639A CN 200610050263 A CN200610050263 A CN 200610050263A CN 100401447 C CN100401447 C CN 10040144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ature
storage tank
moving contact
bolster
cont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5026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35163A (zh
Inventor
兰秋生
刘伯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ix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lix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ix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lix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61005026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01447C/zh
Publication of CN18351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51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144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1447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器动触头支架和衔铁的连接结构及其交流接触器,用于空调机组内压缩机的控制,属于电气负载控制的技术领域。接触器动触头支架和衔铁连接结构,包括动触头支架和衔铁,所述动触头支架具有一个衔铁容置槽,衔铁装配在衔铁容置槽内,缓冲件装配在衔铁的上表面与触头支架间。它主要具有减振效果较好,功能稳定,噪音较小等特点。

Description

接触器动触头支架和衔铁连接结构及其交流接触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器动触头支架和衔铁的连接结构及其交流接触器,用于空调机组内压缩机的控制,属于电气负载控制的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文献号为CN2713621Y的中国专利文献交流接触器触头支架与衔铁的连接结构,包括触头支架和E形衔铁,E形衔铁设于触头支架下方,E形衔铁的三个凸部向下,触头支架下表面设有一个容置槽,E形衔铁的顶部向上配合于该容置槽内,E形衔铁中部靠近其顶面处设有一通孔,该通孔贯穿E形衔铁的两个侧面,触头支架下表面的容置槽的两侧面分别设有一个装配孔,另有一固定片穿过容置槽两侧面的装配孔和E形衔铁中部的通孔,将E形衔铁固定于触头支架的容置槽内,该固定片中部向上凸起呈弧形。
上述技术方案中作为缓冲件的固定片与衔铁的接触面积较小,减振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件与衔铁接触面积较大,减振效果较好,功能稳定的接触器动触头支架和衔铁连接结构及其交流接触器,解决了现有触头支架和衔铁的固定连接结构存在的缓冲件与衔铁接触面积较小,减振效果较差等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和装配工序较少,触头支架和衔铁连接较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的接触器动触头支架和衔铁连接结构及其交流接触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簧片配合定位件对衔铁进行安装定位,需要在衔铁上设置方孔,从而增加了衔铁的加工和装配工序,使得触头支架与衔铁的连接结构较为复杂,提高了生产成本等问题。
本发明的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衔铁能自动调整各处平衡受力,克服加工和装配导致衔铁和铁心的不平衡,使动静触头平衡接触,提高触头接触性能的接触器动触头支架和衔铁连接结构及其交流接触器,解决了现有衔铁和触头支架固定连接存在的无法克服衔铁和铁心的不平衡,当衔铁与铁心吸合时,将对导致衔铁各处的受力不均,而若衔铁与触头支架采用固定连接,将会使得触头支架的受力不均而发生一定程度上的倾斜,引起两侧动静触电的接触不平衡,影响了触头接触性能等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接触器动触头支架和衔铁连接结构,包括动触头支架和衔铁,所述动触头支架具有一个衔铁容置槽,衔铁装配在衔铁容置槽内,缓冲件装配在衔铁的上表面与触头支架间,所述衔铁呈长方体结构,所述缓冲件呈与衔铁上表面形状基本吻合的片状结构。呈长方体结构的衔铁和呈与衔铁上表面形状基本吻合的片状结构的缓冲件使得缓冲件和衔铁的接触面积更大,使得缓冲件对衔铁的减振效果更好。将缓冲件直接设置在衔铁上表面与触头支架的衔铁容置槽上壁间,使缓冲件与衔铁直接接触,提高了缓冲件对衔铁的减振效果,当衔铁与铁心发生吸合时,缓冲件能迅速地吸收衔铁的振动能量,有效防止了衔铁与触头支架间的振动,减小了衔铁与铁心吸合过程中的噪音,进而避免了触头支架带动触头振动,稳定了产品的功能,同时,缓冲件直接与衔铁接触也增大了缓冲件与衔铁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缓冲件的减振效果。而将缓冲件与衔铁直接接触也避免了在衔铁上设置定位孔,简化了衔铁的制造工序,进而简化了衔铁和触头支架的装配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衔铁通过与之直接接触的缓冲件与触头支架装配,当衔铁与铁心吸合时,可自动调整衔铁的受力平衡,克服加工或装配等工序引起的衔铁和铁心的不平行,使得动静触头接触平衡,提高了触头的接触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衔铁容置槽具有一个开口部,所述衔铁与触头支架间设有衔铁止动结构。衔铁和缓冲件可方便地通过衔铁容置槽的开口部装入到衔铁容置槽内,在结合止动结构将衔铁和触头支架间止动定位。其中,止动结构既可以在开口部设置,也可以直接在缓冲件上设置,也可以在衔铁上设置,还可以是分别在缓冲件上和衔铁容置槽的开口一并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止动结构由设置在衔铁容置槽开口部并与开口部配合的盖状结构的止动件构成;所述止动件的盖状结构端部设有卡体,开口部的侧壁上设有与卡体配合的卡槽;所述卡体具有一个便于装配的斜面或弧面,所述开口部设有与卡体的斜面或弧面相应并与卡槽连通的滑槽。首先将衔铁和缓冲件从衔铁容置槽的开口部一并装入到衔铁容置槽后,在将止动件装配到开口部上将衔铁定位在衔铁容置槽内,通过卡体和卡槽的配合可将止动间定位在触头支架上,卡体上的斜面或弧面常设置在卡体的端部,通过斜面或弧面与滑槽的配合,可方便地将止动间装配到衔铁容置槽的开口部内,而为了便于止动件安装和拆卸时能方便的着力,可在止动件上设置操作孔。
作为优选,所述止动结构为:缓冲件上设有凸体,所述凸体分别向缓冲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突出形成上凸部和下凸部,所述衔铁支架上设有与上凸部配合的上凹槽,所述衔铁上设有与下凸部配合的下凹槽。通过缓冲件凸体的上凸部和衔铁之间的上凹槽配合可将缓冲件与触头支架间实现定位,通过缓冲件凸体的下凸部与衔铁上的下凹槽配合可将缓冲件和衔铁定位,从而实现了衔铁和触头支架的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动触头支架由竖部和横部构成倒T型结构,两者可以为分体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衔铁容置槽下部中间敞口,从而使衔铁下表面大部分外露,便于铁心对衔铁的吸合,衔铁容置槽两端分别形成衔铁支承台面,两支承台面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上,从而对衔铁起到水平支承,使衔铁在吸合过程中更加平稳。
作为优选,所述衔铁容置槽的上壁设有若干个通孔,便于装配过程中对触头的安装,所述触头支架下侧设有若干复位弹簧定位体,弹簧定位体的外径基本与复位弹簧的内径相配,从而可与复位弹簧的上端配合将复位弹簧定位,防止弹簧跳动和摆动。
因此,本发明具有缓冲件与衔铁接触面积较大,减振效果较好,功能稳定,噪音较小,加工和装配工序较少,触头支架和衔铁连接较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可实现衔铁能自动调整各处平衡受力,克服加工和装配导致衔铁和铁心的不平衡,使动静触头平衡接触,提高触头接触性能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图2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止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种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交流接触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止动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触头支架1包括竖部2和横部3,竖部2和横部3形成一体的倒T型结构,其中竖部2用于安装动触头,横部3下表面形成与之一体对称设置的复位弹簧定位体4和复位弹簧定位体5。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触头支架1的横部3内设有水平设置的衔铁容置槽6,衔铁容置槽下部中间敞口,两端分别形成衔铁支承台面9、10,两支承台面9、10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上,衔铁容置槽6的一个侧面端设有便于衔铁7装入的开口部8;对应于敞口位置的衔铁容置槽6上壁设有对称于竖部2的设置的两个通孔12、13。
衔铁7呈长方体结构,缓冲件11呈与衔铁7上表面形状吻合的片状结构。衔铁7和缓冲件11通过开口部8紧装在衔铁容置槽6内,衔铁7的下表面两端分别支承在支支承台面9、10之上,而缓冲件11则设置在衔铁上表面和容置槽上壁之间起到缓冲减振的作用。在衔铁容置槽的开口部8设有盖状结构的止动件14,止动件14的盖状结构端部设有卡体15,开口部8的上侧壁上设有与卡体15配合的卡槽16,卡体15具有一个便于装配的斜面17或弧面,开口部8设有与卡体15的斜面17或弧面相应并与卡槽16连通的滑槽18,而为了便于止动件安装和拆卸时能方便的着力并可微调衔铁的位置,可在止动件14上设置操作孔19,而在衔铁容置槽6的另一端设有微调孔20。
交流接触器,可以是一极、两极、三极或多极,如图8所示,包括底座26、中继壳27和顶盖28,设有线圈29的铁心30设置在底座26上,线圈29设有线圈电流接线柱39,与输入线接线柱33电连接的静触头34及与输出线接线柱35电连接的静触头31安装在中继壳27上,动触头36和动触头32分别对应于静触头34上方和静触头31上方并安装在动触头支架1上,动触头36及动触头32的上表面与动触头支架1之间设有压紧弹簧37,动触头支架1导向连接在中继壳27上,使动触头36和动触头32在静触头34和静触头31之间形成通断桥接,动触头支架1下端与底座26之间设有复位弹簧38。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触头支架1包括竖部2和横部3,竖部2和横部3形成一体的倒T型结构,其中竖部2用于安装动触头,横部3下表面形成与之一体对称设置的复位弹簧定位体4和复位弹簧定位体5。触头支架1的横部3内设有水平设置的衔铁容置槽6,衔铁容置槽下部中间敞口,两端分别形成衔铁支承台面9、10,两支承台面9、10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上,衔铁容置槽6的一个侧面端设有便于衔铁7装入的开口部8;对应于敞口位置的衔铁容置槽6上壁设有对称于竖部2的设置的两个通孔12、13。
衔铁7呈长方体结构,缓冲件11呈与衔铁7上表面形状吻合的片状结构。衔铁7和缓冲件11通过开口部8紧装在衔铁容置槽6内,衔铁7的下表面两端分别支承在支支承台面9、10之上,而缓冲件11则设置在衔铁上表面和容置槽上壁之间起到缓冲减振的作用。在衔铁容置槽的开口部8设有盖状结构的止动件14,止动件14的盖状结构端部设有卡体15,开口部8的上侧壁上设有与卡体15配合的卡槽16,卡体15具有一个便于装配的斜面17或弧面,开口部8设有与卡体15的斜面17或弧面相应并与卡槽16连通的滑槽18,而为了便于止动件安装和拆卸时能方便的着力并可微调衔铁的位置,可在止动件14上设置操作孔19,而在衔铁容置槽6的另一端设有微调孔20。
实施例2:如图6和图7所示,其区别于实施例1的特征在于增加了如下结构:缓冲件11的上设有凸体21,凸体21分别向缓冲件1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凸出形成上凸部22和下凸部23,衔铁容置槽的上壁设有与凸体21的上凸部22配合的上凹槽24,衔铁7的上表面设有与凸体21的下凸部23相配的下凹槽25。
通过缓冲件凸体的上凸部和衔铁之间的上凹槽配合可将缓冲件与触头支架间实现定位,通过缓冲件凸体的下凸部与衔铁上的下凹槽配合可将缓冲件和衔铁定位,从而实现了衔铁和触头支架的定位。再配合止动件的止动定位实现了衔铁的安全可靠定位。
交流接触器,可以是一极,也可以两极,还可以是三极或多极,区别于实施例1的交流接触器的结构在于增加了如下结构:如图6和图7所示,缓冲件11的上设有凸体21,凸体21分别向缓冲件1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凸出形成上凸部22和下凸部23,衔铁容置槽的上壁设有与凸体21的上凸部22配合的上凹槽24,衔铁7的上表面设有与凸体21的下凸部23相配的下凹槽25。
实施例3:其区别于实施例2的区别特征在于取消了止动件,衔铁的止动仅通过缓冲件的凸体定位实现。缓冲件的上设有凸体,凸体分别向缓冲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凸出形成上凸部和下凸部,衔铁容置槽的上壁设有与凸体的上凸部配合的上凹槽,衔铁的上表面设有与凸体的下凸部相配的下凹槽。
交流接触器,可以是一极,也可以两极,还可以是三极或多极,其区别于实施例2的交流接触器在于取消了止动件,衔铁的止动仅通过缓冲件的凸体定位实现。缓冲件的上设有凸体,凸体分别向缓冲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凸出形成上凸部和下凸部,衔铁容置槽的上壁设有与凸体的上凸部配合的上凹槽,衔铁的上表面设有与凸体的下凸部相配的下凹槽。
实施例4:如图9和图10所示,触头支架1包括竖部2和横部3,竖部2和横部3形成一体的倒T型结构,其中竖部2用于安装动触头,横部3下表面形成与之一体对称设置的复位弹簧定位体4和复位弹簧定位体5。触头支架1的横部3内设有水平设置的衔铁容置槽6,衔铁容置槽下部中间敞口,两端分别形成衔铁支承台面9、10,两支承台面9、10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上,衔铁容置槽6的一个侧面端设有便于衔铁7装入的开口部8;对应于敞口位置的衔铁容置槽6上壁设有对称于竖部2的设置的两个通孔12、13。
衔铁7呈长方体结构,缓冲件11呈与衔铁7上表面形状吻合的片状结构。衔铁7和缓冲件11通过开口部8紧装在衔铁容置槽6内,衔铁7的下表面两端分别支承在支支承台面9、10之上,而缓冲件11则设置在衔铁上表面和容置槽上壁之间起到缓冲减振的作用。在衔铁容置槽的开口部8设有盖状结构的止动件14,止动件14的盖状结构端部设有卡体15,开口部8的下侧壁上设有与卡体15配合的卡槽16,卡体15具有一个便于装配的斜面17,开口部8设有与卡体15的斜面17或弧面相应并与卡槽16连通的滑槽18,而为了便于止动件安装和拆卸时能方便的着力并可微调衔铁的位置,可在止动件14上设置操作孔19,而在衔铁容置槽6的另一端设有微调孔20。

Claims (9)

1.一种接触器动触头支架和衔铁连接结构,包括动触头支架和衔铁,所述动触头支架具有一个衔铁容置槽,衔铁装配在衔铁容置槽内,缓冲件装配在衔铁的上表面与触头支架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呈长方体结构,所述缓冲件呈与衔铁上表面形状基本吻合的片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动触头支架和衔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容置槽具有一个开口部,所述衔铁与触头支架间设有衔铁止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动触头支架和衔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结构由设置在衔铁容置槽开口部并与开口部配合的盖状结构的止动件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器动触头支架和衔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件的盖状结构端部设有卡体,开口部的上侧壁或下侧壁设有与卡体配合的卡槽;所述卡体具有一个便于装配的斜面或弧面,所述开口部设有与卡体的斜面或弧面相应并与卡槽连通的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动触头支架和衔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结构为:缓冲件上设有凸体,所述凸体分别向缓冲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突出形成上凸部和下凸部,所述衔铁支架上设有与上凸部配合的上凹槽,所述衔铁上设有与下凸部配合的下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接触器动触头支架和衔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容置槽下部中间敞口,两端分别形成衔铁支承台面,两支承台面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接触器动触头支架和衔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支架由竖部和横部构成倒T型结构;所述衔铁容置槽的上壁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触头支架下侧设有若干复位弹簧定位体。
8.一种交流接触器,包括底座、中继壳和顶盖,设有线圈的铁心设置在底座上,静触头安装在中继壳上,动触头对应于静触头上方安装在动触头支架上,动触头支架导向连接在中继壳上,所述动触头支架具有一个衔铁容置槽,衔铁装配在衔铁容置槽内,缓冲件装配在衔铁的上表面与触头支架间,所述衔铁容置槽具有一个开口部,所述衔铁与触头支架间设有衔铁止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结构由设置在衔铁容置槽开口部并与开口部配合的盖状结构的止动件构成,所述衔铁呈长方体结构,缓冲件呈与衔铁上表面形状基本吻合的片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上设有凸体,所述凸体分别向缓冲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突出形成上凸部和下凸部,所述衔铁支架上设有与上凸部配合的上凹槽,所述衔铁上设有与下凸部配合的下凹槽。
CNB2006100502639A 2006-04-10 2006-04-10 接触器动触头支架和衔铁连接结构及其交流接触器 Active CN10040144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502639A CN100401447C (zh) 2006-04-10 2006-04-10 接触器动触头支架和衔铁连接结构及其交流接触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502639A CN100401447C (zh) 2006-04-10 2006-04-10 接触器动触头支架和衔铁连接结构及其交流接触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5163A CN1835163A (zh) 2006-09-20
CN100401447C true CN100401447C (zh) 2008-07-09

Family

ID=37002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502639A Active CN100401447C (zh) 2006-04-10 2006-04-10 接触器动触头支架和衔铁连接结构及其交流接触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01447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28812B (zh) * 2016-08-23 2018-09-21 浙江旭瑞电子有限公司 电磁式自动复位行程开关
DE102017220503B3 (de) * 2017-11-16 2019-01-17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Doppelt unterbrechender Schalter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03803A1 (de) * 1992-02-10 1993-08-12 Siemens Ag Schaltschuetz
JPH06203723A (ja) * 1992-11-11 1994-07-22 Fuji Electric Co Ltd 電磁接触器
CN1144392A (zh) * 1995-06-30 1997-03-05 科宝电子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CN2250574Y (zh) * 1995-09-14 1997-03-26 沈阳二一三机床电器厂 单相交流接触器
US6411184B1 (en) * 1998-12-01 2002-06-25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 Electromechanical contactor
CN2713621Y (zh) * 2004-06-23 2005-07-27 厦门宏美电子有限公司 交流接触器触头支架与衔铁的连接结构
CN2879403Y (zh) * 2006-04-10 2007-03-14 兰秋生 接触器动触头支架和衔铁连接结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03803A1 (de) * 1992-02-10 1993-08-12 Siemens Ag Schaltschuetz
JPH06203723A (ja) * 1992-11-11 1994-07-22 Fuji Electric Co Ltd 電磁接触器
CN1144392A (zh) * 1995-06-30 1997-03-05 科宝电子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CN2250574Y (zh) * 1995-09-14 1997-03-26 沈阳二一三机床电器厂 单相交流接触器
US6411184B1 (en) * 1998-12-01 2002-06-25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 Electromechanical contactor
CN2713621Y (zh) * 2004-06-23 2005-07-27 厦门宏美电子有限公司 交流接触器触头支架与衔铁的连接结构
CN2879403Y (zh) * 2006-04-10 2007-03-14 兰秋生 接触器动触头支架和衔铁连接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5163A (zh) 2006-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13679U (zh) 振动电机
CN206727483U (zh) 一种隔振型箱式变电站
CN100401447C (zh) 接触器动触头支架和衔铁连接结构及其交流接触器
CN201323651Y (zh) 电容式传声器
CN109786173B (zh) 一种带缓冲连接座的真空断路器
CN205141962U (zh) 线性振动马达
CN2879403Y (zh) 接触器动触头支架和衔铁连接结构
CN209299507U (zh) 一种带有减震底座的ai语音交互音箱
CN204623339U (zh) 一种稳定型车载定位装置
CN211526557U (zh) 一种wifi盒、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CN204167211U (zh) 接触器线圈骨架及具有其的抽屉式接触器
CN201063851Y (zh) 梁式振膜及其组成的传声器芯片
CN206451579U (zh) 一种干式变压器绝缘垫块
CN103375851A (zh)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3583508U (zh) 一种一体化电容安装装置及压缩机
CN219692649U (zh) 一种用于储能电站的抗震结构
CN2768190Y (zh) 交流接触器
CN2495050Y (zh) 电机支架
CN213520937U (zh) 一种防震开关柜
CN217108822U (zh) 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辅助支撑装置
CN210194940U (zh) 一种三维整体低层建筑隔震结构
CN100573769C (zh) 静音式小型继电器
CN219497648U (zh) 一种小型继电器
CN219718774U (zh) 一种电控设备外壳结构
CN212850773U (zh) 一种提高防尘效果的铝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