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94862C - 榆耳饲料添加剂产品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榆耳饲料添加剂产品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94862C
CN100394862C CNB2006100081521A CN200610008152A CN100394862C CN 100394862 C CN100394862 C CN 100394862C CN B2006100081521 A CNB2006100081521 A CN B2006100081521A CN 200610008152 A CN200610008152 A CN 200610008152A CN 100394862 C CN100394862 C CN 10039486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
present
elm ear
solid fermentation
cultiv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081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06656A (zh
Inventor
蔡永峰
李绩
岳国海
张贵林
陶申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od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ies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od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i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od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ies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od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ies
Priority to CNB20061000815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94862C/zh
Publication of CN18066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066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9486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9486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7Re-use of by-products of food processing for fodder production

Landscapes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榆耳饲料添加剂产品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属于食用菌加工领域。本发明产品由榆耳固体发酵菌体和菌质组成,生产过程是将固体发酵培养得到的榆耳菌培养物进行粉碎干燥,得到干燥粉状的粉碎物,包装即为产品。生产过程如下:培养液体榆耳种子液,将榆耳液体种子转接到固体培养基培养,干燥粉碎,包装。本发明产品以中国传统食用菌榆耳固体发酵的菌质和菌基为主要原料,产品质量稳定可控,产品在体内无残留、无环境污染、无抗药性,而且可以提高免疫力、具有强的抑菌作用,能够提高养殖效益。产品完全符合绿色饲料添加剂的要求。

Description

榆耳饲料添加剂产品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深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利用胶韧革菌制造饲料添加剂产品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肉红胶韧革菌[Gloeostereum incarnatum],别名榆耳、榆磨。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伏革菌科、胶韧革菌属。榆耳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和日本北海道,辽宁省的铁岭、清原、新宾、本溪和抚顺,吉林省的通化、浑江、抚松、长白和安图等,黑龙江省的东部山区是榆耳的主产区,新疆也有少量分布。榆耳是著名的药食兼用真菌,引入中药已有悠久的历史。明朝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载:“榆耳八月采之”、“八月榆耳,以美酒渍曝,同青梁米、紫苋实蒸熟为末。每服三指撮,酒下,令人辟谷不饥。”榆耳子实体营养成分极为丰富。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分析,榆耳主要含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钙、磷、铁、锌等微量元素及谷氨酸、赖氨酸等人体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发酵生产的菌丝体中各种功效成分的含量与子实体基本相同。
中国民间常把榆耳水煎后,治疗肠炎。栾恒淳、太龙杰等在1994第2期东北师大学报发表了“胶韧革菌研究(I)——发酵产物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的文章。论文阐述了胶韧革菌发酵液对人体致病菌的明显抑制作用。
固体发酵是获得榆耳的有效方法。以固体发酵后所得到的菌质含有菌体的代谢产物,而且菌质本身也是良好的营养物质。固体发酵得到的菌质和菌体是具有营养和药用功能良好介质,在天然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应用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饲料添加剂行业随着我国养殖行业的蓬勃发展也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为了提高动物生长性能,降低养殖成本,包括抗生素,激素类生长促进剂(克伦特罗和睾酮等)等饲料添加剂曾经或继续得到广泛应用,它们对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此类饲料添加剂长期、大量的使用的负面效应也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具体表现在:畜禽和人体耐药性的产生,抗生素等物质在机体形成残留,动物免疫力下降,人体产生诸多不良反应等,2001年中国畜产品遭遇的出口受阻主要原因就是抗生素的残留。
目前,国内饲料添加剂行业正处于一个过渡期,低残留或无残留、无抗药性、天然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将逐渐取代抗生素及其它具有残留污染问题的饲料添加剂。绿色饲料添加剂,必须具备“能增强动物的免疫力、能明显改善饲料的转化率及动物的产出量和对环境无污染”等三个基本要求。绿色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是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基础。它符合饲料添加剂的发展方向,绿色饲料添加剂将成为饲料添加剂市场的主流产品,绿色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是保障我国肉制品安全的基本条件。
目前,我国的绿色饲料添加剂也有所发展,活菌制剂、糖萜素、低聚糖、饲用酶制剂、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是主要的几种。目前绿色饲料添加剂存在产品标准缺乏、技术水平偏低、产品功能成分不明确、添加量大等问题。质量稳定可控,无残留、无环境污染、使用安全、不受原料限制,产品性能稳定的绿色饲料添加剂产品急待发展。榆耳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榆耳饲料添加剂产品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产品由榆耳固体发酵菌体和菌质组成,本发明产品的生产过程如下:将固体发酵培养得到的榆耳菌培养物进行粉碎干燥,得到干燥粉状的粉碎物,包装即为产品。
本发明产品生产步骤包括如下步骤:种子培养:摇床培养榆耳液体种子;固体发酵:转接榆耳液体种子固体发酵培养基发酵培养;干燥粉碎:发酵完毕,在流化床或其他干燥设备上干燥固体发酵培养基,干燥完毕进行粉碎;包装:将粉碎物料直接包装既可。
榆耳饲料添加剂生产过程如下:
(1)斜面菌种活化培养:将保藏的胶韧革菌斜面菌种转接到斜面培养基上,22~28℃培养96~120小时左右,至菌丝长满斜面即可;最佳培养温度25℃。
(2)液体一级种子培养:将上述胶韧革菌斜面菌种挑取一块接入装有100毫升培养基的500毫升摇瓶中进行一级种子培养,培养条件:旋转式摇床80~180转/分,22~28℃培养96~130小时左右;旋转式摇床150转/分为宜,培养温度以25℃为宜。
(3)液体二级种子培养:将一级摇瓶种子以5~20%接种量接入装有100毫升培养基的500毫升摇瓶中进行二级种子培养,培养条件:旋转式摇床80~180转/分,22~28℃培养96~130小时左右;合适接种量为10%,旋转式摇床150转/分为宜,培养温度以25℃为宜。
(4)固体发酵培养:将二级摇瓶种子以5~10%接种量接入装有灭菌后固体发酵培养基的500L固体发酵罐中,培养条件:装料量50%,培养温度20-27℃,湿度75-90%,通风量0.3-1.0(V/V),培养时间15-40天。必要时每隔3-10天开启搅拌10分钟。
(5)发酵培养结束,选择流化床等多种干燥方法,将物料干燥到水分含量在7%以下。对固体发酵物料进行粉碎。
(6)包装。
本发明中胶韧革菌菌种购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菌号;CICC14056,CICC14057,CICC14058,CICC14059,CICC14060,CICC14061,CICC14062,CICC14063,CICC14064。
本发明中斜面培养基组成可以为PDA斜面培养基或其他合适培养基。
本发明固体发酵培养基的碳源主要选择麸皮、葡萄糖、蔗糖、淀粉、玉米粉、玉米芯(粉碎后)等常用原料,氮源可以选择花生饼粉、蛋白胨、脱脂大豆蛋白粉、豆饼粉、酵母粉等;需要添加的无机盐有磷酸二氢钾,硫酸镁。
本发明中液体发酵种子组成:淀粉2~3%,蔗糖3~5%,葡萄糖1~3%,蛋白胨0.5%,脱脂大豆蛋白粉2~3%,磷酸二氢钾0.13~0.2%,硫酸镁0.1~0.15%,维生素B12PPm,PH6~7。
本发明中胶韧革菌培养方法适合同属其它菌种通过发酵法进行大规模发酵培养制造榆耳饲料添加剂。
通过实验研究表明:榆耳饲料添加剂产品具有良好的抑制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的特性。采用杯碟法对榆耳饲料添加剂产品的抑菌效果进行了研究,试验采用榆耳饲料添加剂的10倍水浸提液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本发明产品具有抑制致病菌生长的良好特性。
表1榆耳饲料添加剂产品的抑菌效果
  致病菌   枯草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抑菌圈直径(mm)   21   23   28
将在100℃和121℃温度下处理20分钟的榆耳饲料添加剂浸提液进行抑菌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由研究结果可知:榆耳饲料添加剂浸提液在100℃和121℃的温度下处理20分钟后仍有明显抑菌效果。由此可知高榆耳饲料添加剂可以耐受高温处理。
表2榆耳饲料添加剂浸提液高温处理后抑菌性能的比较
  处理条件   对照 100℃20分钟  121℃20分钟
  抑菌圈直径(mm)   28 24  22
由试验研究可知酸性条件下榆耳饲料添加剂的10倍水浸提液的抑菌性能增强,酸性越强抑菌性能越强,榆耳饲料添加剂的10倍水浸提液中抑菌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抑菌性能增强,实验结果见表3。
表3榆耳饲料添加剂浸提液在不同PH抑菌活性比较
  发酵液PH   对照(6.5)   3   5   7
  抑菌圈直径(mm)   26   30   28   23
分别比较了榆耳饲料添加剂的10倍水浸提液、大蒜汁稀释液、青霉素溶液、苯甲酸钠溶液和饲料添加剂糖萜素溶液的抑制枯草杆菌的效果。实验结果见表4,由试验结果可知:榆耳发酵液与2%苯甲酸钠溶液、与25倍大蒜汁稀释液、40r/ml的青霉素钾溶液抑菌效果相当。实验结果表明榆耳饲料添加剂的抑菌效果良好。
表4榆耳饲料添加剂与青霉素等物质抑菌效果的比较
Figure C20061000815200051
本发明产品的性能稳定,使用安全,与其它饲料添加剂均无配合禁忌。本发明产品在饲料中的添加量为1-10%,它完全可以替代抗生素药物,且无残留,不污染环境。饲用后,可显著增强水产动物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促进生长,提高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并有抗应激、抗氧化效果;同时对肠道细菌性疾病有较强的预防作用。据试验,饲用本发明饲料添加剂的水产品,品质得到改善,符合动物性食品的绿色化生产要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本发明产品榆耳饲料添加剂以生物发酵法生产的中国传统食用菌为主要原料,产品质量稳定可控,产品在体内无残留、无环境污染、无抗药性,而且可以提高免疫力、具有强的抑菌作用,能够提高养殖效益。产品完全符合绿色饲料添加剂的要求。
本发明产品中蛋白质含量10-16%,多糖含量达到8-12%,同时含有维生素E,B1,B2。赖氨酸,谷氨酸等人体必须的各种氨基酸和各种微量元素。产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由于榆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抑菌功能,能够增强动物的免疫力,而且无残留对环境无污染。通过生物发酵技术生产榆耳并将其加工为饲料添加剂,完全符合当今饲料添加剂的发展方向,是一种绿色饲料添加剂。采用生物发酵技术或人工栽培技术规模化生产榆耳天然饲料添加剂,具有质量稳定可控,无残留、无环境污染、使用安全、不受原料限制,产品性能稳定,成本低廉,便于榆耳饲料添加剂在饲料行业的推广和应用。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肉鸡1~21日龄在正常的育雏环境下生长,喂以榆耳饲料添加剂生产性能明显优于抗生素组,该结果与榆耳饲料添加剂其他饲养试验结果相符。榆耳饲料添加剂的添加量为饲料的5%。
肉鸡22~42日龄,在中等应激环境中生长,榆耳饲料添加剂组1(5%)和榆耳饲料添加剂组2(20%)比抗生素组成活率分别提高4%和5%。表明榆耳饲料添加剂具有较强抗应激作用,而且浓度高效果较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榆耳饲料添加剂产品)
一种榆耳饲料添加剂产品主要由粉碎后的榆耳菌丝体和榆耳发酵液中的干燥固形物组成,本例产品以粉状形式存在,产品中由榆耳固体发酵菌体和菌质组成,本发明产品的生产过程如下:榆耳固体发酵培养,榆耳固体发酵培养物粉碎干燥,包装即为产品。
实施例2
榆耳饲料添加剂生产过程如下:
(1)斜面菌种活化培养:将保藏的胶韧革菌斜面菌种转接到斜面培养基上,22℃培养96小时左右,至菌丝长满斜面即可;
(2)液体一级种子培养:将上述胶韧革菌斜面菌种挑取一块接入装有100毫升培养基的500毫升摇瓶中进行一级种子培养,培养条件:旋转式摇床150转/分,25℃培养130小时左右;
(3)液体二级种子培养:将一级摇瓶种子以5%接种量接入装有100毫升培养基的500毫升摇瓶中进行二级种子培养,培养条件:旋转式摇床180转/分,25℃培养100小时左右;
(4)固体发酵培养:将二级摇瓶种子以10%接种量接入装有灭菌后固体发酵培养基的500L固体发酵罐中,培养条件:装料量50%,培养温度24℃,湿度75%,通风量0.3(V/V),培养时间15天;每隔三天搅拌10分钟。
(5)发酵培养结束,对固体发酵物料选择流化床等多种干燥方法干燥,干燥温度控制在80℃以下。将物料干燥到水分含量在7%以下。对干燥完毕的物料进行粉碎。
(6)产品包装。
本发明中胶韧革菌菌种购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菌号:CICC 14056。
本发明中斜面培养基组成可以为PDA斜面培养基或其他合适培养基。
本发明中固体发酵培养基组成如下:70%麸皮、1.4%蔗糖、10%玉米粉、16%玉米芯(粉碎后),0.1%蛋白胨、2%脱脂大豆蛋白粉、0.5%酵母粉;培养基PH自然。灭菌条件121℃2小时。
本发明中液体发酵种子组成:淀粉2%,葡萄糖3%,蛋白胨0.3%,脱脂大豆蛋白粉0.5%,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1%,维生素B12PPm,PH6。
实施例3
榆耳饲料添加剂饲喂实验,
肉鸡饲喂生产性能试验结果
 添加物及浓度   空白对照   青霉素对照组   榆耳饲料添加剂(5%)   榆耳饲料添加剂(10%)   榆耳饲料添加剂(20%)
 肉鸡数量   100   100   100   100   100
 初重(g)   39.1   39.1   39.1   39.1   39.1
 末重(g)   935.7   939.0   954.4   977.1   981.0
 日增重(g)   32.02   32.14   32.72   35.72   37.13
 日采食量(g)   63.89   64.36   63.45   65.02   67.43
 料肉比   2.00   2.00   1.92   1.91   1.94
 死亡只数   6   5   2   2   1
实施例4
榆耳饲料添加剂生产过程如下:
(1)斜面菌种活化培养:将保藏的胶韧革菌斜面菌种转接到斜面培养基上,28℃培养96小时左右,至菌丝长满斜面即可;
(2)液体一级种子培养:将上述胶韧革菌斜面菌种挑取一块接入装有100毫升培养基的500毫升摇瓶中进行一级种子培养,培养条件:旋转式摇床180转/分,28℃培养96小时左右;
(3)液体二级种子培养:将一级摇瓶种子以5%接种量接入装有100毫升培养基的500毫升摇瓶中进行二级种子培养,培养条件:旋转式摇床180转/分,28℃培养96小时左右;
(4)固体发酵培养:将二级摇瓶种子以5%接种量接入装有灭菌后固体发酵培养基的500L固体发酵罐中,培养条件:装料量50%,培养温度20℃,湿度75%,通风量0.3(V/V),培养时间25天;每隔5天搅拌10分钟。
(5)发酵培养结束,对固体发酵物料选择流化床等多种干燥方法干燥,干燥温度控制在80℃以下。将物料干燥到水分含量在7%以下。对干燥完毕的物料进行粉碎。
(6)产品包装。
本发明中胶韧革菌菌种购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菌号:CICC 14057。
本发明中斜面培养基组成可以为PDA斜面培养基或其他合适培养基。
本发明中固体发酵培养基组成如下:80%麸皮、1.4%蔗糖、8%玉米粉、8%玉米芯(粉碎后),0.1%蛋白胨、2%脱脂大豆蛋白粉、0.5%酵母粉;培养基PH自然。灭菌条件121℃2小时。
本发明中液体发酵种子组成:淀粉2%,葡萄糖3%,蛋白胨0.3%,脱脂大豆蛋白粉0.5%,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1%,维生素B12PPm,PH6。
实施例5
榆耳饲料添加剂生产过程如下:
(1)斜面菌种活化培养:将保藏的胶韧革菌斜面菌种转接到斜面培养基上,27℃培养96小时左右,至菌丝长满斜面即可;
(2)液体一级种子培养:将上述胶韧革菌斜面菌种挑取一块接入装有100毫升培养基的500毫升摇瓶中进行一级种子培养,培养条件:旋转式摇床180转/分,27℃培养96小时左右;
(3)液体二级种子培养:将一级摇瓶种子以9%接种量接入装有100毫升培养基的500毫升摇瓶中进行二级种子培养,培养条件:旋转式摇床180转/分,27℃培养96小时左右;
(4)固体发酵培养:将二级摇瓶种子以5%接种量接入装有灭菌后固体发酵培养基的500L固体发酵罐中,培养条件:装料量50%,培养温度25℃,湿度75%,通风量0.3(V/V),培养时间30天;每隔6天搅拌10分钟。
(5)发酵培养结束,对固体发酵物料选择流化床等多种干燥方法干燥,干燥温度控制在80℃以下。将物料干燥到水分含量在7%以下。对干燥完毕的物料进行粉碎。
(6)产品包装。
本发明中胶韧革菌菌种购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菌号:CICC  14058。
本发明中斜面培养基组成可以为PDA斜面培养基或其他合适培养基。
本发明中固体发酵培养基组成如下:80%麸皮、1.4%蔗糖、8%玉米粉、8%玉米芯(粉碎后),0.1%蛋白胨、2%脱脂大豆蛋白粉、0.5%酵母粉;培养基PH自然。灭菌条件121℃2小时。
本发明中液体发酵种子组成:淀粉2%,葡萄糖3%,蛋白胨0.3%,脱脂大豆蛋白粉0.5%,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1%,维生素B12PPm,PH6。
实施例6
榆耳饲料添加剂生产过程如下:
(1)斜面菌种活化培养:将保藏的胶韧革菌斜面菌种转接到斜面培养基上,25℃培养120小时左右,至菌丝长满斜面即可;最佳培养温度25℃。
(2)液体一级种子培养:将上述胶韧革菌斜面菌种挑取一块接入装有100毫升培养基的500毫升摇瓶中进行一级种子培养,培养条件:旋转式摇床180转/分,25℃培养130小时左右:
(3)液体二级种子培养:将一级摇瓶种子以10%接种量接入装有100毫升培养基的500毫升摇瓶中进行二级种子培养,培养条件:旋转式摇床160转/分,25℃培养130小时左右;
(4)固体发酵培养:将二级摇瓶种子以10%接种量接入装有灭菌后固体发酵培养基的500L固体发酵罐中,培养条件:装料量50%,培养温度27℃,湿度80%,通风量1.0(V/V),培养时间28天;每隔5天搅拌10分钟。
(5)发酵培养结束,对固体发酵物料选择流化床等多种干燥方法干燥,干燥温度控制在80℃以下。将物料干燥到水分含量在7%以下。对干燥完毕的物料进行粉碎。
(6)产品包装。
本发明中胶韧革菌菌种购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菌号:CICC 14059。
本发明中斜面培养基组成可以为PDA斜面培养基。
本发明中固体发酵培养基组成如下:60%麸皮、1.4%蔗糖、10%玉米粉、26%玉米芯(粉碎后),0.1%蛋白胨、2%脱脂大豆蛋白粉、0.5%酵母粉:培养基PH自然。灭菌条件121℃2小时。
本发明中液体发酵种子组成:淀粉2%,葡萄糖3%,蛋白胨0.3%,脱脂大豆蛋白粉0.5%,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1%,维生素B12PPm,PH6。
实施例7
榆耳饲料添加剂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同例1和例6。
本发明中胶韧革菌菌种购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菌号:CICC 14060。
实施例8
榆耳饲料添加剂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同例1和例6。
本发明中胶韧革菌菌种购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菌号:CICC 14061。
实施例9
榆耳饲料添加剂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同例1和例6。
本发明中胶韧革菌菌种购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菌号:CICC 14062。
实施例10
榆耳饲料添加剂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同例1和例6。
本发明中胶韧革菌菌种购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菌号:CICC 14063。
实施例11
榆耳饲料添加剂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同例1和例6。
本发明中胶韧革菌菌种购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菌号:CICC 14064。

Claims (3)

1.一种榆耳饲料添加剂产品,其特征在于由榆耳固体发酵菌体和发酵培养基组成,发酵用菌种为胶韧革菌属菌种;固体发酵培养基的碳源:麸皮、葡萄糖、蔗糖、淀粉、玉米粉或玉米芯;其生产步骤包括如下步骤:种子培养,摇床培养榆耳液体种子,固体发酵:转接榆耳液体种子固体发酵培养基发酵培养,干燥粉碎,包装;固体发酵培养条件为:装料量50%,培养温度20-27℃,湿度75-90%,通风量0.3-1.0(V/V),培养时间15-40天,固体发酵培养每隔3-10天开启搅拌10分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榆耳饲料添加剂产品,其特征在于抑制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菌生长的性能。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榆耳饲料添加剂产品在畜禽养殖方面的应用。
CNB2006100081521A 2006-02-22 2006-02-22 榆耳饲料添加剂产品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4862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081521A CN100394862C (zh) 2006-02-22 2006-02-22 榆耳饲料添加剂产品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081521A CN100394862C (zh) 2006-02-22 2006-02-22 榆耳饲料添加剂产品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06656A CN1806656A (zh) 2006-07-26
CN100394862C true CN100394862C (zh) 2008-06-18

Family

ID=36838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0815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4862C (zh) 2006-02-22 2006-02-22 榆耳饲料添加剂产品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94862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6027B (zh) * 2011-10-11 2012-09-26 北京东方联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奶牛营养补充饲料添加剂
CN102406060B (zh) * 2011-10-11 2013-06-12 中北大学 一种饲料添加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5280174A (zh) * 2015-11-11 2016-01-27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食用菌制降噪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06679B (zh) * 2017-04-28 2020-11-24 烟台弘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榆耳富锌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的生产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32301B1 (zh) * 1973-11-24 1975-10-20
JPH03123494A (ja) * 1989-10-06 1991-05-27 Mori Sangyo Kk 抗生物質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123494B2 (ja) * 1997-12-22 2001-01-0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724634A (zh) * 2004-07-19 2006-01-25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胶韧革菌10吨液体深层发酵培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32301B1 (zh) * 1973-11-24 1975-10-20
JPH03123494A (ja) * 1989-10-06 1991-05-27 Mori Sangyo Kk 抗生物質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123494B2 (ja) * 1997-12-22 2001-01-0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724634A (zh) * 2004-07-19 2006-01-25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胶韧革菌10吨液体深层发酵培养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06656A (zh) 2006-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25163B (zh) 饲料发酵剂及其生产发酵饲料的方法
CN101401616B (zh) 发酵废弃蔬菜饲料和制备方法
CN102845592B (zh) 药渣水飞蓟粕固态发酵生产的生物蛋白饲料的方法
CN103749966B (zh) 马铃薯渣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79374B (zh) 高活性微生物蛋白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98540A (zh) 多菌种微生物猪饲料添加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2210413B (zh) 肉鸡微生物活菌发酵浓缩饲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1186896A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的发酵料及制作方法
CN102715339A (zh) 基于杏鲍菇菌渣的微生物饲料生产方法
CN103060228B (zh) 一株植物乳杆菌及青贮用微生态制剂
CN103039696A (zh) 一种海藻生物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71683B (zh) 姬松茸饲料添加剂产品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CN101912056B (zh) 生猪饲养无药物残留的饲料配制方法
CN102696884A (zh) 一种复合饲料添加剂产品
CN103907747A (zh) 一种高蛋白饲料制备方法
CN102669435A (zh) 一种饲料添加剂产品
CN102934735A (zh) 适用于发酵饼粕类饲料原料的益生菌发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55472A (zh) 棉粕脱毒微生物发酵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330057A (zh) 一种有效提高饲料利用率的复合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
CN102787087B (zh) 一株干酪乳杆菌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
CN104472883A (zh) 一种液态型生物饲料添加剂
CN112471325A (zh) 一种秸秆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325747A (zh) 一种蛋鸭专用饲料添加剂
CN100394862C (zh) 榆耳饲料添加剂产品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CN107712284A (zh) 一种饲料发酵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618

Termination date: 2010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