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94487C - 磁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磁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94487C
CN100394487C CNB2004100896824A CN200410089682A CN100394487C CN 100394487 C CN100394487 C CN 100394487C CN B2004100896824 A CNB2004100896824 A CN B2004100896824A CN 200410089682 A CN200410089682 A CN 200410089682A CN 100394487 C CN100394487 C CN 10039448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k
mentioned
rotating disk
recording
pi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8968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12236A (zh
Inventor
有吉祐二
野田阳介
吉田则胜
西达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122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122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9448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9448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41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44Indirect insertion, i.e. with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G11B17/047Indirect insertion, i.e. with external loading means with sliding loading mea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22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from random access magazine of disc records
    • G11B17/3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from random access magazine of disc records wherein the playing unit is moved according to the location of the selected recor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8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into, or out of, its operative position or across tracks, otherwise than during the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for adjustment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or track change or selection
    • G11B7/0857Arrangements for mechanically moving the whole head
    • G11B7/08594Arrangements for mechanically moving the whole head to access both sides of the disc with the same head assembly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 Automatic Disk Changers (AREA)
  • Moving Of The Head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AREA)
  • Moving Of Heads (AREA)
  • Holding Or Fastening Of Disk On Rotational Shaft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对磁盘的双面进行记录和/或再生时,即使磁盘的记录和/或再生面替换,也可以避免光拾取器的光轴和磁盘面的垂直度损害。一种磁盘装置,具备可旋转地支撑磁盘D的转盘(11)、对通过该转盘进行旋转的磁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和/或再生的拾取器(12)、使磁盘在相对于转盘的记录/再生位置和装置外部的装卸位置间可来回地进行移动的磁盘移动机构(31),其特征在于,具备:旋转移动机构,使转盘和拾取器在对应于磁盘的单面的第一位置和对应于该磁盘的另一面的第二位置之间同时旋转移动。

Description

磁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盘装置,更详细讲,涉及可对磁盘的正反两面写入信息信号和/或读出磁盘上记录的信息信号的磁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作为可对正反两面进行信息信号的写入和/或在磁盘上记录的信息信号的读出(下面,仅称为信息信号的记录和/或再生)的所谓双面再生磁盘装置,例如已知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
该现有技术的磁盘装置中,设置了从磁盘的单面对另一面连结的U字状的导轨,在固定了支撑磁盘使其进行旋转的转盘的状态下,通过使光拾取器沿上述导轨移动,从而对磁盘的双面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和/或再生。
【专利文献1】特开平7-320276号公报
如所公知的,在对磁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和/或再生的情形下,需要高精度地保持光拾取器的光轴和磁盘面的(即,转盘的磁盘支撑面的)垂直度。尤其在所谓的DVD(数字视频盘或数字通用盘)等记录密度高的磁盘的情况下,由于光拾取器的光斑变得很小,且非常高速地进行旋转,所以要求极其高精度地维持其垂直度。
但是,现有的双面再生磁盘装置中,在对磁盘的单面进行了记录和/或再生后,对该磁盘的另一面进行记录和/或再生时,仍固定转盘的状态使光拾取器移动到磁盘的另一面侧。即,光拾取器和转盘的位置关系不一定,每次磁盘的再生面更换,两者的相对位置变化,从而有光拾取器的光轴和磁盘面的垂直度通常变得很不利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该技术问题而作出的,其基本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对磁盘的双面进行记录和/或再生时,即使磁盘的记录和/或再生面更换,也可以抑制光拾取器的光轴和磁盘面的垂直度损害的磁盘装置。
因此,本发明的磁盘装置,具备可旋转地支撑磁盘的转盘、对由该转盘旋转的磁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和/或再生的拾取器、使上述磁盘在相对向于转盘的记录/再生位置和装置外部的装卸位置间可来回地进行移动的磁盘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具备旋转移动机构,使上述转盘和拾取器在对应于上述磁盘的单面的第一位置和对应于该磁盘的另一面的第二位置之间同时旋转移动;在上述记录/再生位置和上述装卸位置之间设置使上述磁盘待机的待机位置;这些各个位置以记录/再生位置、待机位置、装卸位置的顺序沿上述磁盘的移动方向串行配置着;具备部件基座,至少可装载上述转盘和拾取器,该部件基座由装置的主体盒支撑,使其可绕通过上述转盘的中心和上述拾取器的中心的中心线旋转;上述旋转移动机构通过使上述部件基座绕上述中心线旋转,而使上述转盘和拾取器在上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同时旋转移动。
根据上述构成,由于转盘和拾取器在上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同时旋转移动,所以即使磁盘的记录和/或再生面替换,也可将转盘和拾取器的相位位置可靠维持为一定。
该情况下,优选在上述记录/再生位置和上述装卸位置之间设置使上述磁盘待机的待机位置,而这些各个位置优选以记录/再生位置、待机位置、装卸位置的顺序沿上述磁盘的移动方向串行被配置。
该构成中,在终止了对于上述磁盘的单面的记录和/或再生后,使转盘和拾取器旋转移动时,可以在不将磁盘从记录/再生位置拉出到装卸位置,而移动到其中间的待机位置,由此,使磁盘在待机状态下进行上述的旋转移动。另外,由于沿磁盘移动方向串行配置上述记录/再生位置、待机位置、装卸位置,所以即使设置了上述待机位置,由此,也不会使磁盘装置的宽度方向尺寸(与磁盘移动方向正交方向的尺寸)变得特别大。
进而,优选在磁盘装置内部设有上述磁盘待机位置。该情况下,待机中的磁盘维持在容纳在装置内部的状态。
另外,本发明中,优选具备部件基座,至少可装载上述转盘和拾取器,特征在于,该部件基座由装置的主体盒支撑,使其可绕通过上述转盘的中心和上述拾取器的中心的中心线旋转,上述旋转移动机构,通过使上述部件基座绕上述中心线旋转,使上述转盘和拾取器在上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同时旋转移动。
在上述构成中,通过使部件基座旋转,可以容易且可靠地同时旋转移动转盘和拾取器。特别是,由于部件基座绕通过转盘的中心和拾取器的中心的中心线旋转,所以通过该旋转,转盘、拾取器、旋转中心线的相对位置不变化。
该情况下,上述中心线优选沿与上述磁盘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伸长。
根据该构成,即使部件基底旋转,从而,转盘和拾取器旋转移动,也可以使两者和旋转中心线相对磁盘移动方向的相位位置不变化。
另外,本发明中,优选进而具有部件基座移位机构,使上述部件基座沿上述转盘的旋转轴线的伸长方向移位。
由此,可在边使部件基座沿转盘的旋转轴线的伸长方向(即,与转盘的磁盘支撑面正交的方向)移位的状态下或移位,边旋转该部件基座。
该情况下,优选将上述部件基座移位机构配置在磁盘的移送轨迹的外侧。
该构成中,移动磁盘时,可以可靠地避免与部件基座移位机构的干扰。
另外,本发明中,优选在上述主体盒和上述部件基座之间设置由主体盒支撑的中间底盘,上述旋转移动机构使上述部件基座相对上述中间底盘旋转。
该构成中,由于旋转移动机构使部件基座相对上述中间底盘旋转,所以旋转移动机构设置为连动中间底盘和部件基座。
该情况下,上述部件基座移位机构优选借助于上述中间底盘使上述部件基座移位。该情况下,设置部件基座移动机构,使得连动主体盒和中间底盘。
上述中间底盘更好在比磁盘的移动轨迹更外侧的两侧由上述主体盒支撑。
该构成中,移动磁盘时,可以可靠地避免与上述中间底盘的支撑机构的干扰。另外,中间底盘(从而部件基座也)稳定由主体盒支撑。
另外,本发明中,若上述磁盘为盒式磁盘容纳型,优选在上述中间底盘上设置借助于盒式磁盘定位上述磁盘的定位单元。
由此,可以利用中间底盘,简单且可靠地进行相对于部件基座(即,相对转盘)的磁盘定位。
该情况下,上述中间底盘备有对应于上述第一位置的第一面和对应于上述第二位置的第二面,更好是,将上述定位单元设置在上述第一面和上述第二面两者中。
根据该构成,即使在转盘和拾取器处于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的其中一个位置的情况下,也可利用中间底盘,可靠且简单地进行相对于部件基座(即,相对转盘)的磁盘定位。
进而,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更好进而设置夹持机构,可使由上述转盘支撑的磁盘按压到转盘侧;该夹持机构使上述转盘和上述拾取器同时旋转移动。
该情况下,即使磁盘的记录和/或再生面替换,也可不仅将转盘和磁盘的相对位置维持为一定,还可将转盘和夹持机构的相对位置维持为一定。
另外,本发明的磁盘装置的控制方法,该磁盘装置具备可旋转地支撑磁盘的转盘、对由该转盘旋转的磁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和/或再生的拾取器、使上述磁盘在相对向于转盘的记录/再生位置和装置外部的装卸位置间可来回地进行移动的磁盘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具备:(a)第一移动步骤,将上述磁盘从上述装卸位置向上述记录/再生位置移动;(b)第一记录/再生步骤,在上述转盘和拾取器位于对应于上述磁盘的单面的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对该磁盘的单面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和/或再生;(c)第二移动步骤,该第一记录/再生步骤终止后,将上述磁盘移动到在上述记录/再生位置和上述装卸位置之间设置的磁盘待机位置;(d)旋转移动步骤,使上述转盘和拾取器从上述第一位置向对应于上述磁盘的单面的第二位置同时旋转移动;(e)第三移动步骤,该旋转移动步骤终止后,将上述磁盘从上述磁盘待机位置移动到上述记录/再生位置;(f)第二记录/再生步骤,在上述转盘和拾取器处于上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对该磁盘的另一面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再生;(g)第四移动步骤,该第二记录/再生步骤终止后,从上述记录/再生位置通过上述磁盘待机位置向上述装卸位置移动上述磁盘。
根据该控制方法,由于转盘和拾取器在上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同时旋转移动,所以即使磁盘的记录和/或再生面替换,转盘和拾取器的相对位置可靠维持为一定。
进而,本发明的磁盘装置的控制方法,该磁盘装置具备可旋转地支撑磁盘的转盘、对由该转盘旋转的磁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和/或再生的拾取器、使上述磁盘在相对于转盘的记录和/或再生位置和装置外部的装卸位置间可来回地进行移动的磁盘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将上述转盘和拾取器从对应于上述磁盘的单面的第一位置切换到对应于该磁盘的另一面的第二位置时,依次进行:(a)第一移动步骤,将上述磁盘向在上述记录/再生位置和上述装卸位置之间设定的磁盘待机位置移动;(b)旋转移动步骤,使上述转盘和拾取器从上述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同时旋转移动;(c)第二移动步骤,将上述磁盘从上述磁盘待机位置向上述记录/再生位置移动。
根据该控制方法,在转盘和拾取器从第一位置切换为第二位置时,转盘和拾取器在上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同时进行旋转移动,所以即使磁盘的记录和/或再生面替换,也可将转盘和拾取器的相对位置可靠维持为一定。
根据本发明,在对磁盘的单面进行记录和/或再生后,对该磁盘的另一面进行记录和/或再生时,通过旋转移动机构,可将转盘和拾取器从对应于磁盘的单面的第一位置同时旋转移动到对应于该磁盘的另一面的第二位置。因此,即使磁盘的记录和/或再生面替换,也可以将转盘和拾取器的相对位置可靠维持为一定。由此,即使在磁盘的记录和/或再生面替换的情况下,也可以有效抑制拾取器的光轴和磁盘面的垂直度的精度损害。
该情况下,由于优选在记录/再生位置和装卸位置之间设置使磁盘待机的待机位置,所以终止对于磁盘的单面的记录和/或再生后,旋转移动转盘和拾取器时,不将磁盘从记录/再生拉出到装卸位置,而移动到其中间的待机位置上,由此在使磁盘待机的状态下,可以进行转盘和拾取器的旋转移动。因此,不需要将磁盘拉出到装置外部的装卸位置上,可以容易且可靠地避免转盘和拾取器的旋转移动动作和磁盘的干扰。该情况下,通过沿磁盘移动方向串行配置上述记录/再生位置、待机位置、装卸位置,所以即使设置上述待机位置,由此,也可以避免磁盘装置的宽度方向尺寸(与磁盘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变得特别大。
进而,更好是,通过将上述待机位置设置在磁盘装置内部,待机中的磁盘至少将其大部分维持在容纳在装置内部中的状态,不露出装置外部。由此,可以提高对于处于待机状态的磁盘的保护功能,可以避免使用中装置的外观破坏。
另外,本发明中,由于优选具备由装置的主体盒支撑,至少可装载上述转盘和拾取器的部件基座,所以通过由上述旋转移动机构旋转该部件基座,可以使上述转盘和拾取器容易且可靠地在上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同时旋转移动。
并且,由于上述部件基座绕通过转盘的中心和拾取器的中心的中心线旋转,所以通过该旋转,转盘、拾取器、旋转中心线的相对位置不变化。
该情况下,由于更优选上述部件基座的旋转中心线沿与磁盘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伸长,所以部件基座旋转,由此,即使转盘和拾取器旋转移动,两者和旋转中心线相对磁盘移动方向的相位位置也不变化。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进而具有部件基座移位机构,使上述部件基座沿上述转盘的旋转轴线的伸长方向移位。所以可以边使部件基座沿与转盘的旋转轴线的伸长方向(即,与转盘的磁盘支撑面正交的方向)移位的状态下或移位,边使该部件旋转。
该情况下,由于更优选将上述部件基座移位机构设置在磁盘的移动轨迹的外侧,所以移动磁盘时,可以可靠地避免与部件基座移位机构的干扰。
本发明中,优选在上述主体盒和部件基座之间设置由主体盒支撑的中间底盘,上述旋转移动机构使部件基座相对于上述中间底盘旋转,所以也可以设置旋转移动机构,使得连动中间底盘和部件基座。因此,可以将中间底盘、部件基座与旋转移动机构组装为一个单元,可以提高组装性和处理性。
该情况下,更优选上述部件基座移位机构借助于上述中间底盘使部件基座移位,所以可以通过该中间底盘,进行部件底盘的旋转移动和向转盘的旋转轴线方向的移位两者,在设置上述旋转移动机构和部件基座移位机构时,可以实现构成的简单化和节省空间。另外,也可设置部件基座移位机构,使得连动主体盒和中间底盘,因此,除了将部件基座和旋转移动机构组装到中间底盘上来组装一个单元之外,通过借助于部件基座移位机构将中间底盘组装到主体盒上,可以提高安装两机构时的安装性。
进而,上述中间底盘更优选在磁盘的移动轨迹的外侧两侧由上述主体盒支撑,在移动磁盘时,可以可靠地避免与上述中间底盘的支撑机构的干扰。另外,在中间底盘(从而部件基座也)两侧由主体盒稳定支撑。
另外,本发明中,在上述磁盘为盒式磁盘容纳型的情况下,优选通过在上述中间底盘上设置借助于盒式磁盘定位上述磁盘的定位单元,可以不另外设置特别的定位机构,利用中间底盘,简单且可靠地进行对部件基座(即,对转盘)的磁盘定位。
该情况下,更优选上述中间底盘备有对应于上述第一位置的第一面和对应于上述第二位置的第二面,通过将上述定位单元设置在上述第一面和上述第二面两者中,即使在转盘和拾取器处于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的其中一个位置上,也可以不另外设置特别的定位机构,利用中间底盘,简单且可靠地进行对部件基座(即,对转盘)的磁盘定位。
进而,本发明中,可将由转盘支撑的磁盘按压到转盘侧的夹持机构使转盘和拾取器同时旋转移动,所以不需要将夹持机构分别设置为磁盘的单面用和另一面用,可以由唯一的一个夹持机构来对应。
并且,即使磁盘的记录和/或再生面替换,也可以不仅将转盘和拾取器的相对位置维持为一定,转盘和夹持机构的相对位置也维持为一定,可以更高精度地维持通过由转盘支撑的夹持机构按压到转盘侧的磁盘和拾取器的光轴的垂直度。即,可以抑制通过磁盘的记录和/或再生面替换,拾取器的光轴和磁盘面的垂直度的精度损坏。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磁盘装置的控制方法,在对磁盘的单面进行了记录和/或再生后,在对该磁盘的另一面进行记录和/或再生时,由于将转盘和拾取器从对应于磁盘的单面的第一位置同时旋转移动到对应于该磁盘的另一面的第二位置,所以即使磁盘的记录和/或再生面替换,也可以将转盘和拾取器的相对位置可靠维持为一定。由此,即使在磁盘的记录和/或再生面替换的情况下,也可以有效地抑制拾取器的光轴和磁盘面的垂直度的精度损害。
进而,根据本发明的磁盘装置的控制方法,在将转盘和拾取器从对应于磁盘的单面的第一位置切换到对应于该磁盘的另一面的第二位置时,由于使转盘和拾取器同时旋转移动,所以即使磁盘的记录和/或再生面替换,也可以将转盘和拾取器的相对位置可靠地维持为一定。由此,在磁盘的记录和/或再生面替换的情况下,也可以有效地抑制拾取器的光轴和磁盘面的垂直度的精度损害。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平面说明图,是表示磁盘托盘处于装置外部的磁盘装卸位置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上述光盘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平面说明图,是表示磁盘托盘处于待机位置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上述光盘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平面说明图,是表示磁盘托盘处于记录/再生位置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4是放大表示上述光盘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主要部分的平面说明图;
图5是从图1的Y5-Y5箭头方向看的向视图,是放大表示滑动驱动电机和齿轮列的说明图;
图6是从图3的Y6-Y6箭头方向看的向视图,是放大表示托盘驱动电机和齿轮列的说明图;
图7是从图3的Y7-Y7箭头方向看的向视图,是放大表示前后方向的连结定时齿轮的说明图;
图8是从图4的Y8-Y8箭头方向看的向视图,是表示滑板和中间底盘的说明图;
图9是放大表示上述滑板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磁盘夹持状态的中间底盘和转盘及夹持机构的侧面说明图;
图11是表示非夹持状态的中间底盘和转盘及夹持机构的侧面说明图;
图12是表示旋转了180度状态下的中间底盘和转盘及夹持机构的侧面说明图。
图中,1-光盘装置,2-主体盒,3-装置基座,5g-(内壁的)长孔,10-横向基座,11-转盘,12-光拾取器,20-中间底盘,22-支撑销,23-定位销,26-滑板,31-托盘,70-夹持机构,71-夹持器,72-夹持板,C-盒式磁盘,Ch-定位孔,D-磁盘,K-导沟,Lb-轴线,Lc-中心线,M1-托盘驱动电机,M2-滑板驱动电机,M3-p1-磁盘装卸位置,p2-记录/再生装置,pm-磁盘待机位置
具体实施例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下面称为磁盘装置或仅称为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平面说明图,图1表示磁盘托盘处于装置外部的磁盘装卸位置的状态,图2表示磁盘处于待机位置的状态,图3表示磁盘托盘处于记录/再生位置的状态。另外,图4是放大表示上述磁盘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主要部分的平面说明图,在省略磁盘托盘及其驱动装置等的状态下进行表示。另外,为了清楚显示磁盘装置的内部结构,上述图1~图4的平面说明图都在去除装置的顶部的状态下进行描述。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将从装置1内拉出磁盘D(即托盘31)侧称为磁盘装置1的前侧,与其相反将插入磁盘D侧称为装置1的后侧(里侧)。另外,将平面视图(参照图1~图4)中与装置1的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左右方向或宽度方向。进而,将与装置1的宽度方向和前后方向两个方向正交的方向(与图1~图4的纸面垂直的方向)称为上下方向。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以水平设置该装置来使用的所谓的横置型磁盘装置1为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还可适用于垂直设置装置来使用的所谓的纵放型磁盘装置,这时,装置的“左右方向”或“宽度方向”与“上下方向”的称呼替换。
本实施方式中,磁盘D为例如数字通用盘(所谓DVD),可以对正反两面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和/或再生,是容纳在塑料制的盒式磁盘(cartridge)C中的所谓盒式磁盘容纳型。
本实施方式的磁盘装置1是对于这种可对正反两面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和/或再生的磁盘D自动对正反两面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和/或再生的所谓双面记录/再生磁盘装置。因此,在对磁盘D的单面进行了信息信号的记录和/或再生后,对磁盘D的另一面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和/或再生时,不需要将该磁盘D拉出到装置外部的装卸位置,由用户手动翻转磁盘D等的手续。
如图1~图4所示,上述磁盘装置1作为可容纳其主要构成要素的装置主体的基台,具备在平面视图中大致呈矩形状的箱状的主体盒2,该主体盒2作为以其底面部3(装置基座)为基准的面部构成的。分别在该装置基座3的左右侧部设置一对侧壁4,在前部和后部(里部)设置有前壁6和后壁7。在上述前壁6上形成伸入伸出磁盘托盘31的开口部6h。另外,上述主体盒2例如由钢板等的金属板构成。也可代替此,将合成树脂用作材料形成主体盒2。
本实施方式中,与如上所述的构成主体盒2的基台的装置基座3分开地设置支撑主体盒2的横向基座10,在该横向基座10上至少装载有转盘11和光拾取器12。该横向基座10相当于本申请权利要求记载的“部件基座”。
另外,如所公知的,上述转盘11可旋转地支撑磁盘,另外,光拾取器12对由转盘11旋转的磁盘D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和/或再生。
在上述横向基座10上,除了转盘11和光拾取器12之外,至少装载有引导光拾取器12的移动动作的一对导杆13和光拾取器驱动用的电动机和转盘驱动用的轴电机(都没有图示)等。
另外,在上述装置基座3上固定电路基板(未图示),该电路基板备有从各种传感器和开关输入检测信号和输出信号等,并根据这些信号驱动控制各种电动机的控制电路。
在上述横向基座10的外侧配置有在平面视图中具有大致矩形框体状部分的中间底盘20。在该中间底盘20的左右侧部一体形成有分别向左右外部方向伸出的一对伸出部21。在各伸出部21的外侧端部一体形成向主体底盘2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所定长度的端壁部21w,在该端壁部21w的前端部和后端部附近一体地设有向外部突出的一对销部件22(支撑销)。
另外,该中间底盘20和上述横向基座10同时使用例如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的。
另一方面,在主体盒2的左右侧壁4的内方分别设有与侧壁相隔所定间隔的内壁5。另外,在该内壁5和侧壁4之间配置着分别可向前后方向滑动的滑板26。上述滑板26设置为左右一对,在各滑板26上形成有后述的前后一对的导沟K。另外,虽然没有具体图示,但是例如在左右侧壁4的内面设有引导滑板26向前后方向滑动的动作的引导板。也可以将该引导板设置在左右内壁5上。
在左右内壁5上形成沿上下方向伸长的前后一对的长孔5g(参照图4),如后所述,在中间底盘20的端壁部21w上设置的各支撑销22插入于内壁5的长孔5g中,而与滑板26的导沟K啮合。由此,中间底盘20借助于左右滑板26由主体盒2支撑着。
另外,在横向基座10的前后端面、在宽度方向(左右方向)的中央部设置有分别向前方和后部突出的前后一对的突起部10p。前后突起部10p的位置和突出方向设定为使其构成其中心线一致的一条轴线Lb。进而,设定上述前后突起部10p的位置和突出方向,使得轴线Lb与装置基座3平行且沿与磁盘D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伸长。
另一方面,在中间底盘20的前侧框体20f和后侧框体20r的内侧设置有可旋转地支撑横向基座10的突起部10p的前后一对孔部20j。并且,在其突起部10p嵌合到中间底盘20的孔部20j的状态下,在该中间底盘20的内侧空间部20H内支撑着上述横向基座10。即,横向基座10绕与前后突起部10p的中心线一致的轴线Lb(以轴线Lb为中心)由中间底盘20(换而言之,由主体盒2)可旋转地支撑。
这样,在主体盒2和横向基座10之间设置中间底盘20,该中间底盘20由主体盒2支撑,且绕轴线Lb可旋转地支撑着上述横向基座10。
另外,设置在横向基座10上装载的转盘11和光拾取器12的位置,使得连接各个中心的中心线Lc,沿与磁盘D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伸长,并与上述轴线Lb一致(包含)。因此,在横向基座10绕轴线Lb(即,沿上述中心线Lc)旋转的情况下,转盘11和光拾取器12也绕上述中心线Lc旋转。
另外,横向基座10的旋转轴线Lb及连接转盘11和光拾取器12的各个中心的中心线Lc的伸长方向与磁盘D的移动方向一致,并且,更好与磁盘D的中心移动轨迹一致。
如上所述,由于设置了由主体盒2支撑,至少装载了转盘11和光拾取器12的横向基座10,所以通过使该横向基座10旋转,从而可以容易、可靠且同时旋转移动上述转盘11和光拾取器12。
并且,由于上述横向基座10绕通过转盘11的中心和光拾取器12的中心的中心线Lc旋转,所以通过该旋转转盘11、拾取器12、旋转中心线Lc的相对位置不变化。
这种情况下,由于横向基座10的旋转轴线Lb(转盘11和光拾取器12的中心线Lc也)沿与磁盘D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伸长,所以即使横向基座10旋转了180度,由此,转盘11和光拾取器12旋转移动了180度,两者和旋转中心线Lc相对磁盘移动方向的相对位置也不变化。
特别是,由于横向基座10的旋转轴线Lb和转盘11与光拾取器12的旋转中心线Lc的伸长方向,更优选与磁盘D的中心的移动轨迹一致,所以,即使横向基座10旋转了180度,由此,转盘11和光拾取器12旋转移动了180度,两者和与磁盘D的中心的相对位置也不变化。
上述磁盘装置1中,装载磁盘D进行移动的磁盘托盘31沿主体盒2的左右内壁5在其内侧来回移动,由此,磁盘D在相对于转盘11的记录/再生位置P2(参照图3)和装置外部的磁盘装卸位置P1(参照图1)之间可来回地进行移动。因此,前述的左右滑板26位于磁盘D的移动轨迹外侧。
在上述中间底盘20的内侧空间部20H内的后部,在横向基座10的侧面设置旋转该横向基座10用的横向旋转电机M3。该横向旋转电机M3例如借助于安装支架(未图示)由中间底盘20的后侧框体20r支撑,其输出轴M3s突出到上述中间底盘20的后侧框体20r的后面更后位置上,在其前端固定了电机输出齿轮61。
在中间底盘20的后面设置有与电机输出齿轮61啮合的中继齿轮62和与该中继齿轮啮合的驱动齿轮63。并且,在该驱动齿轮63的中心部一体结合着横向基座10的后侧突起部10p。
因此,通过驱动横向旋转电机M3,借助于电机输出齿轮61和中继齿轮62依次旋转驱动驱动齿轮63。由此,通过后侧突起部10p,使横向基座10绕轴线Lb旋转。
在横向基座10的后端固定有向后方突出的限制销19,在旋转驱动横向旋转电机M3,转盘11和光拾取器12为向上状态(图1~图4所示的状态)下横向基座10旋转时,通过使上述限制销19与中间底盘20的后侧框体20r的上面对接,而限制其以上的旋转动作,停止横向旋转电机M3的驱动。这时,横向基座10维持为与中间底盘20平行、即水平的姿势。
由此,在对应于磁盘D的单面(该情况下,下面)的第一位置上同时旋转移动转盘11和光拾取器12。
另一方面,在中间底盘20的后侧框体20r的上面、上述限制销19对接的位置和相对轴线Lb轴对称的位置上形成有所定深度的凹部20c。并且,与上述反向地旋转驱动横向旋转电机M3,在转盘11和光拾取器12为向下状态下横向基座10旋转时,上述限制销19嵌入在后侧框体20r的上面形成的上述凹部20c内,通过与其底部对接,而限制了其以上的旋转动作,停止横向旋转电机M3的驱动。这时,横向基座10仍维持为与中间底盘20平行即,水平姿势。
由此,在对应于磁盘D的另一面(这时,为上面)的第二位置上,同时旋转移动转盘11和光拾取器12。
如上那样,可以成为在对应于磁盘D的单面(下面)的第一位置和对应于该磁盘D的另一面(上面)的第二位置之间,同时旋转移动转盘11和光拾取器12。
另外,上述横向旋转电机M3、电机输出齿轮61、中继齿轮62、驱动齿轮63和横向基座10的突起部10p构成了本申请的方案中所记载的“旋转移动机构”的主要部分。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对磁盘D的单面进行了记录和/或再生后,对该磁盘D的另一面进行记录和/或再生时,可以通过旋转移动机构,将转盘11和光拾取器12同时从对应于磁盘D的单面的第一位置旋转移动到对应于该磁盘D的另一面的第二位置上。因此,即使磁盘D的记录和/或再生面替换,也可以将转盘11和光拾取器12的相对位置可靠地维持为一定。由此,即使在磁盘D的记录和/或再生面替换的情况下,也可以高效地抑制光拾取器12的光轴和磁盘面的垂直度的精度损害。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主体盒2和横向基座10之间设置有由主体盒2支撑的中间底盘20,由于使横向基座10相对上述中间底盘20旋转,所以旋转移动机构也可以设置为连动横向基座10和中间底盘20。因此,可以将中间底盘20、横向基座10与旋转移动机构组装为一个单元,可以提高组装性和处理性。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在记录/再生位置P2和磁盘装卸位置P1之间设置有使磁盘D待机(参照图2)的磁盘待机位置Pm。并且,如后面详细说明那样,在对上述磁盘D的单面终止了记录和/或再生后,使横向基座10(即,转盘11和光拾取器12)旋转移动时,可以不将磁盘D从记录/再生位置P2拉出到装卸位置P1,而移动到其中间的待机位置Pm上,由此,在使磁盘D待机的状态下进行横向基座10的旋转移动。
因此,不需要将磁盘D拉出到装置1外部的装卸位置P1,可以容易且可靠地避免横向基座10的旋转移动动作(即,转盘11和光拾取器12的旋转移动动作)与磁盘D的干扰。
上述各个位置从装置1的里侧开始,以记录/再生位置P2、待机位置Pm、装卸位置P1的顺序沿磁盘D的移动方向串行配置。
因此,即使设置上述待机位置Pm,由此,磁盘装置1的宽度方向尺寸(与磁盘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不会特别大。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在装置1的内部,即主体盒2内的前侧部分设置有上述待机位置Pm。
因此,待机中的磁盘D至少其大部分(本实施方式中,磁盘D整体)维持为容纳在装置1的内部的状态,不露出装置1的外部。由此,可以提高对于处于待机状态的磁盘D的保护功能,可以避免使用中的装置1的外观损坏。
如图1可以看出,在主体盒2内的前端附近配置有驱动磁盘托盘31的托盘驱动电机M1和齿轮列G1。
图6是从图3的Y6-Y6箭头方向看的向视图,是放大显示上述托盘驱动电机M1和齿轮列G1的说明图,图7是从图3的Y7-Y7箭头方向看的向视图,是放大显示方向的连结定时齿轮41的说明图。
从图1、图3和图6可以看出,上述齿轮列G1由传动齿轮36、中继齿轮37、连结齿轮38和输出齿轮39(前侧输出齿轮)构成。另一方面,在磁盘托盘31的右侧端部的下部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外侧齿条32,设置有为上述输出齿轮39与该外侧齿条32啮合。
并且,若驱动上述托盘驱动电机M1,将该驱动力从电机输出轴Mls借助于传动带35传送到传动齿轮36,从而依次驱动各齿轮36、37、38、39,使托盘31同前后方向驱动。
上述齿轮列G1中的连结齿轮38(前侧连结齿轮)旋转驱动输出齿轮39,同时借助于连结定时齿轮41与后方的连结齿轮42(后侧连结齿轮)连动地进行旋转驱动,该后侧连结齿轮42与上述前侧输出齿轮39和配置为前后一对的输出齿轮43(后侧输出齿轮)啮合。
在磁盘托盘31的右侧端部的下部,形成有在外侧齿条32的内侧中平行延伸的内侧齿条33,设置有上述后侧输出齿轮43,使其与该内侧齿条33啮合。
从图7可以看出,上述连结定时齿轮41构成为将驱动齿轮41a和从动齿轮41c分别啮合到在前后方向延伸的动力传送轴41b的前端和后端。将该连接定时齿轮41安装为其驱动齿轮41a与前侧连结齿轮38啮合,从动齿轮41c与后侧连结齿轮42啮合。
并且,若驱动上述托盘驱动电机M1,则旋转驱动与齿轮列G1中的前侧连结齿轮38啮合的驱动齿轮41a,将其驱动力借助于传送轴41b传达到从动齿轮41c后,旋转驱动该从动齿轮41c。由此,依次旋转驱动后侧连结齿轮42、后侧输出齿轮43。
另外,虽然上述托盘驱动电机M1和齿轮列G1与连结定时齿轮41、后侧连结齿轮42和后侧输出齿轮43等都没有具体图示,但是通过在主体盒2的底面部3中固定的安装基座来支撑。另外,将左右的侧壁4和内壁5的上端部与主体盒2的顶部8连结。
当托盘31从装卸位置P1拉入到装置1内,经待机位置Pm到达记录/再生位置P2时,或进行其相反的移动动作时,其移动冲程变得相当长,但是在上述齿轮列G1的前侧输出齿轮39与托盘31的外侧齿条32啮合期间,通过前侧输出齿轮39向前后方向驱动托盘31。并且,托盘31进而前进,在解除前侧输出齿轮39与托盘31的外侧齿条32的啮合的时刻,后侧输出齿轮43与托盘31的内侧齿条33啮合,并通过该后侧输出齿轮43,向前后方向驱动托盘31。
由此,即使移动冲程长,也可以没有障碍地在全冲程范围内驱动托盘31。即,将托盘31上的磁盘D没有障碍地从装卸位置P1借助于待机位置Pm移动到记录/再生位置P2,另外,相反,可以将处于记录/再生位置P2的磁盘D无障碍地借助于待机位置Pm移动到装载位置P1。
另外,上述磁盘托盘31及其外侧齿条32与内侧齿条33、托盘驱动电机M1、齿轮列G1、连结定时齿轮41、后侧连结齿轮42和后侧输出齿轮43构成了本申请技术方案中所记载的“磁盘移动机构”的主要部分。
如图1~图4所示,例如,在左侧的内壁5的内侧,从前侧开始依次安装第一、第二、第三托盘检测传感器S1、S2、S3。这些托盘检测传感器S1、S2、S3例如由所谓的限位开关构成的。
并且,设置磁盘托盘31的位置,使其处于磁盘装卸位置P1时,仅接通第一检测传感器S1,处于待机位置Pm时,同时接通第一和第二检测传感器S1和S2,另外,处于记录/再生位置P2时,仅接通第三检测传感器S3。
上述托盘检测传感器S1、S2、S3都能够发送接收信号地连接到上述电路基板(未图示)的控制电路,并将其检测信号发送到控制电路。另外,除了该托盘检测传感器S1、S2、S3之外,将上述托盘驱动电机M1、横向旋转电机M3和后述的滑动驱动电机M2与转盘驱动用的轴电机(未图示)等能够发送接收信号地连接到该控制电路(未图示)。
另外,如从图1和图4可以看出那样,在主体盒2内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附近配置有驱动上述滑板26的滑动驱动电机M2和齿轮列G2。
图5是从图1的Y5-Y5的箭头方向看的向视图,是放大表示上述滑动驱动电机M2和齿轮列G2的说明图。从图1、图4和图5可以看出,该齿轮列G由传动齿轮46、中继齿轮47和输出齿轮48而构成。
另一方面,例如,在左侧滑板26的下端内面侧,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齿条26g(侧面齿条),设定上述输出齿轮48,使其与该侧面齿条26g啮合。
另外,在上述滑动驱动电机M2和齿轮列G2的前侧配置沿装置1向宽度方向延伸的滑动连动轴51,将该滑动连动轴51的两端部分别插入内壁5伸长到各滑板26的下方,将左右一对的连动齿轮52固定在其两端部。
在左右滑板26的下面形成齿条26b(底面齿条),使得上述各连动齿轮52与该底面齿条26b啮合。
另外,上述滑动连动轴51通过在左右内壁5上形成的孔部(轴承部),旋转自由地支撑其两端部附近。另外,虽然没有具体图示上述滑动驱动电机M2和齿轮列G2,但是通过在主体盒2的底面部3上固定的安装基座来支撑的。
并且,驱动滑动驱动电机M2时,通过将其驱动力从电机输出轴M2s借助于传动带45传送到传动齿轮46,而依次驱动各齿轮46、47、48,输出齿轮48借助于内面齿条26g向前后方向驱动左滑板26。
这样,通过驱动左滑板26,与其底面齿条26b啮合的左侧连动齿轮52旋转,随之,借助于滑动连动轴51旋转驱动右侧的连动齿轮52。由此,右侧滑板26也借助于其底面齿条26b向前后方向驱动。
如上所述,上述滑动驱动电机M2和齿轮列G2、左滑板26的内面齿条26g和左右滑板26的底面齿条26b、滑动连动轴51和连动齿轮52构成了滑板驱动机构,通过该滑板驱动机构,左右各滑板26分别在侧壁4和内壁5之间引导的状态下,与其同步沿装置1的前后方向进行滑动驱动。另外,虽然左滑板26和右滑板27基本形状相同,但是与齿轮列G2的输出齿轮48啮合的上述内面齿条26g仅设置在左滑板26上。即,左滑板26和右滑板26仅在该方面不同,其他构成相同。
图8是从图4的Y8-Y8箭头方向看的向视图,是表示左滑板26和中间底盘20的说明图。另外,图9是放大表示滑板26的说明图。
如这些图所示,在滑板26上形成由分别在上下平均设置两段的水产沟部和连接这些水平沟部的倾斜沟部形成的所定图案的前后一对导沟K,在这些各个导沟K内啮了合中间底盘20的支撑销22。另外,如上所述,在主体盒2的内壁5上形成在对应于各支撑销22的位置上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孔5g,将支撑销22插入到该长孔5g内与导沟K啮合。
如图9所详细表示那样,各导沟K从前侧开始依次备有第一~第四的水平沟部K1~K4。各水平沟部K1~K4沿水平方向(前后方向)伸长。
各水平沟部K1~K4的高度位置(上下方向位置)设定为第二水平沟部K2最低,在滑板26的下端部附近设置,第一水平沟部K1比第二水平沟部K1高所定值。另外,设定为第三水平沟部K3最高,设置在滑板26的上端部附近,第四水平沟部K4设定为比第三水平沟部K3只是所定值低。
并且,由第一倾斜沟部K5连接着第一水平沟部K1的后端和第二水平沟部K2的前端,由第二倾斜沟部K6连接着第二水平沟部K2的后端和第三水平沟部K3的前端,进而,由第三倾斜沟部K7连接着第三水平沟部K3的后端和第四水平沟部K4的前端。
与上述导沟K啮合的支撑销22插入在内壁5上形成的上下方向的长孔5g(参照图8),所以在滑板26向前后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也虽然不向前后方向移动,但是在第一水平沟部K1到第四水平沟部K4的范围内可以改变与导沟K的相对位置。
即,随着滑板26向前后方向移动,上述支撑销22沿长孔5g向上下方向移位。并且,由此,中间底盘20(从而,横向基座10)向上下方向移位。换而言之,横向基座10沿底盘11的旋转轴线的伸长方向移位。
例如,如图8所示,从支撑销22位于导沟K的第二水平沟部K2内的状态开始,若向前移动滑板26,导沟K也向前移动,支撑销22沿该导沟K的最长倾斜沟部K6的斜面在内壁5的长孔5g中引导,同时向上升降。并且,通过将滑板26前移所定量,位于最高的第三水平沟部K3内,由此,上述中间底盘20向上方提升所定量。
从图8可以看出,为了检测中间底盘20的高度位置(上下方向位置),在主体盒2的后壁7的内面从下侧开始依次安装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高度位置检测传感器T1、T2、T3和T4。这些高度位置检测传感器T1、T2、T3、T4例如由所谓的限位开关构成。
并且,设置中间底盘20的支撑销22的位置,使得处于导沟K的最低的第二水平沟部K2内时,仅接通第一检测传感器T1,在处于次低的第一水平沟部K1内时,仅接通第二传感器T2,而且,处于第二高的第四水平沟部K4内时,仅接通第三检测传感器T3。并且,处于最高的第三水平沟部K3内时,仅接通第四检测传感器T4。
另外,将上述高度位置检测传感器T1、T2、T3、T4都可发送接收信号地连接到上述的电路基板(未图示)的控制电路上,将该检测信号发送到控制电路。
上述图8和图9以左滑板26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对于右滑板26,也形成与上述左滑板26相同图案的导沟K。
另外,上述滑板26的导沟K、内壁5的长孔5g、中间底盘20的支撑销22构成了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记载的“部件基座移位机构”,该移位机构通过上述的滑板驱动机构(滑块驱动电机M2和齿轮列G2、滑板26的背面齿条26g和底面齿条26b、滑板连动轴51和连动齿轮52)驱动。
通过具有该移位机构,在沿转盘11的旋转轴线的伸长方向(即,与转盘11的磁盘支撑面正交的方向:上下方向)移位(该情况下,向上方移位)横向基座10的状态下或使其移位时,同时,可使该横向基座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180度。
尤其是,通过边向上下方向移位横向基座10,边进行旋转,可以减少该横向基座10的180度旋转所需的上下方向的空间,可以实现装置1的小型化。
这时,使横向基座10向上下方向移位的移位机构的各要素都具备主体盒2的内壁5,位于比其还外侧的位置上。即,配置在磁盘D的移动轨迹的外侧。因此,移动磁盘D时,可以可靠地避免与上述移位机构的干扰。
进而,上述中间底盘20通过将其支撑销22与左右滑板26的导沟K啮合,由主体盒2支撑。即,中间底盘20在磁盘D的移动轨迹的外侧两侧上由上述主体盒2支撑。
因此,在移动磁盘D时,可以可靠地避免与上述中间底盘20的支撑机构的干扰。另外,中间底盘20(从而,横向基座10也)在宽度方向的两侧稳定地由主体盒2支撑。
另外,使横向基座10向上下方向移位的上述移位机构借助于中间底盘20移位横向基座10。因此,可借助于中间底盘20,进行向横向基座10的旋转移动和转盘11的旋转轴线方向(上下方向)的移位两者,在设置横向基座10的旋转移动机构和向上下方向的移位机构时,可以实现构成的简化和省空间化。
进而,横向基座10的移位机构也可设置为连动主体盒2和中间底盘20,因此,除了将横向基座10和旋转移动机构安装在中间底盘20上,组装一个单元外,通过借助于横向基座10的向上下方向的移位机构将中间底盘20安装到主体盒2上,可以提高组装两种机构时的组装性。
进而,横向基座10借助于中间底盘20由主体盒2稳定支撑,由此,与不设置该中间底盘20,使横向基座直接由主体盒2支撑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横向基座的宽度方向尺寸。由此,可以减小设置横向基座的旋转半径,可以抑制装置1的高度尺寸过大。
磁盘装置1上设置了记录和/或再生时,将由转盘11支撑的磁盘D按压到转盘侧的夹持机构,但是在横向基座10旋转,转盘11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旋转了180度时,该夹持机构也同样需要旋转。另外,虽然可考虑准备两组夹持机构,将其分别配置在横向基座10的上方和下方,但是这时,磁盘装置的构成变得复杂,高度尺寸也变大,制作成本变高。
接着,说明上述磁盘装置1的夹持机构。
图10、图11和图12是表示中间底盘20及转盘11与夹持机构70的侧面说明图。图10表示由夹持机构70进行的磁盘夹持状态,图11表示上述夹持机构70的非夹持状态,图12表示在图11的非夹持状态下,使转盘11和夹持机构70旋转了180度的状态。
如这些图所示,上述夹持机构70备有将与转盘11协动夹持磁盘D的夹持器71安装在前端的夹持板72,将该夹持板72的基端侧的角部72c上下自由旋转地啮合到横向基座10上竖立设置的纵壁16的上端部。夹持板72优选由具有弹簧作用的薄板构成。另外,在上述纵壁16的上端部安装将夹持板72向解除夹持的旋转方向赋能的弹簧73。
该夹持机构70的构成和动作基本上与上述现有技术相同。即,在将磁盘D夹持(clamp)在夹持器71和转盘11之间的状态下,如图10所示,通过由磁盘托盘31的后端部31r按压夹持板72的基端部72a,夹持板72抵抗上述弹簧73的赋能力,以基端侧角部72c为中心向夹持方向(绕图10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且,优选利用夹持板72的弹簧特性,夹持器71将磁盘D向转盘11侧按压。
另外,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磁盘D为由塑料制的盒式磁盘C容纳的所谓盒式磁盘容纳型,在上述中间底盘20的前端侧突出设置左右一对的定位销23,以作为借助于上述盒式磁盘C定位磁盘D的定位单元。
在由夹持机构70进行磁盘夹持时,通过将该定位销23嵌合到在盒式磁盘C上形成的定位孔Ch中,而将磁盘D定位在中间底盘20上。
这样,通过在上述中间底盘20上借助于盒式磁盘C设置定位磁盘D的定位销23,可以不用另外设置特别的定位机构,而可以利用中间底盘20,简单且可靠地将磁盘D相对中间底盘20(从而,相对横向基座10)进行定位。
尤其是,在中间底盘20的上面和下面两者上设置上述定位销23。即,在对应于转盘11的第一位置的第一面(例如,上面)和对应于转盘的第二位置的第二面(例如,下面)两者上设置上述定位销23。
因此,即使在转盘11和光拾取器12处于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的其中一个位置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另外设置特别的定位机构,利用中间底盘20,就可以简单且可靠地进行磁盘D相对横向基座10(即,相对转盘11)的定位。
另外,也可以将定位盒式磁盘C(即,磁盘D)用的定位销设置在磁盘托盘31上。这时,仅在托盘31的单面(装载盒式磁盘C的侧)设置定位销就足够了。
从图10可以看出,在磁盘夹持状态下,中间底盘20的支撑销22位于滑板26的导沟K的第一水平沟部K1内。
通过滑板26从该状态向前方滑动所定量,如图11所示,上述支撑销22在第一倾斜沟部K5内引导,位于第二水平沟部K2内。由此,中间底盘20(从而,横向基座10)下降。随之,转盘11离开磁盘D,而成为图11所示的非夹持状态。
这时,解除了由磁盘托盘31的后端部31r进行的对夹持板72的基端部72a的啮合。随之,通过上述弹簧73的赋能力,夹持板72以基端侧角部72c为中心向夹持解除方向(向图11的顺时钟方向)旋转,而解除磁盘D的夹持状态。另外,定位销23也从盒式磁盘C的定位孔Ch中拔出,而解除盒式磁盘C(即,磁盘D的)定位状态。并且,磁盘托盘31从图10和图11所示的记录/再生位置P1移动到待机位置Pm。
在该图11所示的非夹持状态下,磁盘托盘31移动到待机位置后,通过滑板26进而向前滑动,如图12所示,上述支撑销22在第二倾斜沟部K6内引导,同时位于第三水平沟部K3内。由此,将中间底盘20(从而,横向基座10)升高到最高位置上。
如上所述,由于通过托盘检测传感器S1、S2、S3检测出磁盘托盘31的前后方向位置,并将该检测信号输入到装置1的控制电路(未图示),所以可以通过根据该检测信号驱动控制滑动驱动电机M2,从而根据磁盘托盘31的移动动作,在最佳的定时上使滑板26滑动,而使中间底盘20升降。
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在该中间底盘20的升降动作中,使横向基座10(从而,转盘11和光拾取器12)相对中间底盘20旋转180度。
如上所述,由于通过高度位置检测传感器T1、T2、T3和T4检测中间底盘20的上下方向位置(参照图8),并将该检测信号输入到装置1的控制电路(未图示),所以通过根据该检测信号驱动控制横向旋转电机M3,从而可以根据中间底盘20的升降动作、升降位置,在适当的定时中旋转横向基座10。
即,若说明在中间底盘20的上升动作过程中使横向基座10旋转的情况下,如图11所示,在中间底盘20的支撑销22处于滑板26的导沟K的最低的第二水平沟部K2内的状态下(解除夹持状态下,仅接通高度位置检测传感器T1),使磁盘托盘31向待机位置Pm方向移动,同时,通过使滑板26开始向前方滑动,在第二倾斜部K6中引导上述支撑销22开始升高(检测传感器T1:OFF)。并且,若支撑销22达到对应于第一水平沟部K1的高度,检测传感器T2接通,根据该检测信号横向旋转电机M3开始旋转,开始横向基座10的旋转动作。
并且,在横向基座10的后端固定的上述限制销19根据横向基座10的旋转方向,与中间底盘20的后侧框体20r的上面对接或通过嵌入到在后侧框体20r的上面形成的所定深度的凹部20c内与其底部对接,从而限制其以上的旋转动作,停止横向旋转电机M3的驱动。由此,横向基座10相对中间底盘20旋转移动180度(参照图12)。
这样,通过边升降运动中间底盘20,边旋转横向基座10,从而可以使用中间底盘20的升降冲程使横向基座10旋转。因此,在得到使中间底盘20升降且可旋转横向基座10的构成时,可以抑制装置1的高度尺寸过大。
上述说明在中间底盘20的升降动作中使横向基座10旋转,但是也可代替此,在中间底盘20的升高位置或下降位置上使横向基座10旋转。另外,该情况下,与在中间底盘20的升降动作中旋转横向基座10的情况相比,装置1的高度尺寸一般变大。
在中间底盘20升高后,在其上升位置上使横向基座10旋转的情况下,在滑板26的导沟K的第二倾斜沟部K6中引导而升高中间底盘20的支撑销22,若达到最高的第三水平沟部K3,则接通检测传感器T3。根据该检测信号横向旋转电机M3开始旋转,在该位置上进行横向基座10的180度的旋转动作。
之后,再次使该横向基座10反转180度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该升高位置上进行反转动作。这时,在中间底盘20的升高位置的上方需要旋转横向基座10所足够的空间。
另外,也可以将这种横向基座10的180度的旋转和反转设置在中间底盘20的下降位置(对应于最低的第二水平沟部K2的位置)上。
由于夹持机构70一体啮合到横向基座10上固定的纵壁16上,所以如图12所示,在180度旋转移动横向基座10时同时旋转。
即,由于夹持机构70与转盘11和拾取器12同时旋转移动,所以即使磁盘D的记录/再生面替换,不仅可以使转盘11和拾取器12的相对位置维持为一定,还可以使转盘11和夹持机构70的相对位置维持为一定。因此,可以更高精度地维持通过由转盘11支撑的夹持机构70向转盘11侧按压的磁盘D和拾取器12的光轴的垂直度。即,通过磁盘D的记录和/或再生面替换,可以更有效地避免拾取器12的光轴和磁盘面的垂直度的精度损害。
示意说明如上这样构成的磁盘装置1的动作。
首先,在将磁盘D装载在磁盘托盘31上时,通过用户操作磁盘装置1的操作部(未图示)上设置的开关,驱动托盘驱动电机M1,而将托盘31拉出到磁盘装卸位置P1(参照图1,仅接通托盘检测传感器S1),在该位置P1上,将磁盘带盒C装载在托盘31上。并且,通过用户的开关操作驱动电机M1,而将托盘31拉入到记录/再生位置P2(参照图3,托盘检测传感器S2和S3接通)。直到该时刻,夹持机构70处于非夹持状态(参照图11)。
若将托盘31拉入到记录和/或再生位置P2,驱动滑动驱动电机M2,将中间底盘20沿转盘11的旋转轴线的伸长方向移位。由此,夹持机构70变为夹持状态,将磁盘D夹持到转盘11。
并且,在该记录/再生位置上,对于磁盘D的单面进行记录或再生。这时,转盘11和光拾取器12位于对应于磁盘单面的位置上(第一位置:参照图10)。
在装置1的动作模式开关(未图示)设定为对磁盘D的双面自动连续进行记录/再生的双面记录/再生模式的情况下,若对磁盘D的单面的记录或再生终止,则驱动滑动驱动电机M2,解除磁盘D的夹持状态,接着,驱动托盘驱动电机M1,使保持磁盘D的托盘31移动到待机位置Pm(参照图2,接通托盘检测传感器S1和S2)。
并且,驱动滑动驱动电机M2并驱动滑板26,由此,中间底盘20移位(该情况下,升高)。这样,在边使中间底盘20向上方移位,或使其移位的状态下,驱动横向旋转电机M3,使该横向基座10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旋转180度。
由此,转盘11和光拾取器12位于对应于磁盘D的另一面的位置(参照图12:第二位置)上。
之后,通过驱动托盘驱动电机M1,使托盘31从待机位置Pm移动到记录/再生位置P2(参照图3:托盘检测传感器S2和S3接通)。另外,通过驱动滑动驱动电机M2,再次将磁盘D夹持到转盘11上。并且,对于磁盘D的另一面,进行记录或再生。
这样,对于磁盘D的两面,可自动连续进行记录和/或再生。
另外,在不将装置1的动作模式开关(未图示)设定为上述双面记录/再生模式的情况下,通过对当前时刻的记录/再生对象的磁盘面的反面侧接通操作进行记录/再生的反转记录/再生开关(未图示),不需要将磁盘拉到装置外部,可以进行对该磁盘D的反面侧的记录和/或再生。
该情况下,通过接通操作上述反转记录/再生开关(未图示),驱动滑动驱动电机M2,而解除磁盘D的夹持状态,接着,驱动托盘驱动电机M1,使保持了磁盘D的托盘31移动到待机位置Pm(参照图2:托盘检测传感器S1和S2接通)。
并且,通过滑板26的驱动,在中间底盘20向上方移位或移位的状态下,使该横向基座10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旋转180度。
由此,转盘11和光拾取器12位于对应于磁盘D的另一面的位置上(参照图2:第二位置)。
之后,使托盘31从待机位置Pm移动到记录/再生位置P2(参照图3:托盘检测传感器S2和S3接通),另外,再次由转盘11夹持磁盘D。并且,对于磁盘D的另一面进行记录或再生。
另外,如上所述,向磁盘装置1的控制电路(未图示)输入来自操作部的各种开关的输入信号和来自托盘检测传感器S1~S3和中间底盘20的高度位置检测传感器T1~T4的检测信号,另外,将上述托盘驱动电机M1、横向转换电机M2和下面所述的滑动驱动电机M2与转盘驱动用的轴电机(未图示)等能够进行信号发送接收地连接到该控制电路上。并且,根据来自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和来自各电机的电机动作信号等,适合于控制磁盘托盘31的前进/后退、滑板26向前后方向的滑动动作、横向基座10的旋转动作、转盘的旋转动作等。
上述实施方式虽然针对所谓的横置型磁盘装置1,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该情况,也可以有效用于所谓的纵放型。
这样,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可以在不脱离其精神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或设计上的改进。

Claims (13)

1.一种磁盘装置,具备可旋转地支撑磁盘的转盘、对由该转盘旋转的磁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和/或再生的拾取器、使上述磁盘在相对于转盘的记录/再生位置和装置外部的装卸位置间可来回地进行移动的磁盘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具备旋转移动机构,使上述转盘和拾取器在对应于上述磁盘的单面的第一位置和对应于该磁盘的另一面的第二位置之间同时旋转移动;
在上述记录/再生位置和上述装卸位置之间设置使上述磁盘待机的待机位置;这些各个位置以记录/再生位置、待机位置、装卸位置的顺序沿上述磁盘的移动方向串行配置着;
具备部件基座,至少可装载上述转盘和拾取器,该部件基座由装置的主体盒支撑,使其可绕通过上述转盘的中心和上述拾取器的中心的中心线旋转;
上述旋转移动机构通过使上述部件基座绕上述中心线旋转,而使上述转盘和拾取器在上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同时旋转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磁盘装置内部设置有上述待机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盘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中心线沿与上述磁盘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伸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磁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进而具有部件基座移位机构,使上述部件基座沿上述转盘的旋转轴线的伸长方向移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上述部件基座移位机构配置在磁盘的移动轨迹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主体盒和上述部件基座之间设置由主体盒支撑的中间底盘;
上述旋转移动机构使上述部件基座相对上述中间底盘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盘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部件基座移位机构借助于上述中间底盘使上述部件基座移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盘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中间底盘在磁盘的移动轨迹外的两侧由上述主体盒支撑。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盘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磁盘是盒式磁盘容纳型,在上述中间底盘上设置借助于上述盒式磁盘定位上述磁盘的定位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盘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中间底盘备有对应于上述第一位置的第一面和对应于上述第二位置的第二面,将上述定位单元设置在上述第一面和上述第二面两者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进而设置夹持机构,可将由上述转盘支撑的磁盘按压到转盘侧;使该夹持机构与上述转盘和上述拾取器同时旋转移动。
12.一种磁盘装置的控制方法,该磁盘装置具备可旋转地支撑磁盘的转盘、对由该转盘旋转的磁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和/或再生的拾取器、将上述磁盘在相对于转盘的记录/再生位置和装置外部的装卸位置间可来回地进行移动的磁盘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移动步骤,将上述磁盘从上述装卸位置向上述记录/再生位置移动;
第一记录/再生步骤,在上述转盘和拾取器处于对应于上述磁盘的单面的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对该磁盘的单面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和/或再生;
第二移动步骤,该第一记录/再生步骤终止后,将上述磁盘移动到在上述记录/再生位置和上述装卸位置之间设置的磁盘待机位置;
旋转移动步骤,使上述转盘和拾取器从上述第一位置向对应于上述磁盘的单面的第二位置同时旋转移动;
第三移动步骤,该旋转移动步骤终止后,将上述磁盘从上述磁盘待机位置移动到上述记录/再生位置;
第二记录/再生步骤,在上述转盘和拾取器处于上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对该磁盘的另一面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再生;
第四移动步骤,该第二记录/再生步骤终止后,从上述记录/再生位置通过上述磁盘待机位置向上述装卸位置移动上述磁盘。
13.一种磁盘装置的控制方法,该磁盘装置具备可旋转地支撑磁盘的转盘、对由该转盘旋转的磁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和/或再生的拾取器、使上述磁盘在相对于转盘的记录/再生位置和装置外部的装卸位置间可来回地进行移动的磁盘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将上述转盘和拾取器从对应于上述磁盘的单面的第一位置切换到对应于该磁盘的另一面的第二位置时,依次进行:
第一移动步骤,将上述磁盘移动到在上述记录/再生位置和上述装卸位置之间设定的磁盘待机位置;
旋转移动步骤,使上述转盘和拾取器从上述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同时旋转移动;
第二移动步骤,将上述磁盘从上述磁盘待机位置向上述记录/再生位置移动。
CNB2004100896824A 2003-10-30 2004-10-29 磁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448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69992 2003-10-30
JP2003369992A JP4110073B2 (ja) 2003-10-30 2003-10-30 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2236A CN1612236A (zh) 2005-05-04
CN100394487C true CN100394487C (zh) 2008-06-11

Family

ID=34420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8968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4487C (zh) 2003-10-30 2004-10-29 磁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424728B2 (zh)
EP (1) EP1528556B1 (zh)
JP (1) JP4110073B2 (zh)
CN (1) CN100394487C (zh)
DE (1) DE602004010770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08983A (ja) * 2011-03-30 2012-10-25 Hitachi-Lg Data Storage Inc 記録再生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45700A (en) * 1987-05-27 1989-07-04 Pioneer Electronic Corporation Front loading disc player
US5970029A (en) * 1997-03-25 1999-10-19 Sony Corporation Optical disk player capable of playing back a plurality of different type optical disks
US5978347A (en) * 1995-11-13 1999-11-02 Pioneer Electronic Corporation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JP2000021069A (ja) * 1998-07-03 2000-01-21 Kenwood Corp マルチ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779282D1 (de) * 1986-12-27 1992-06-25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Geraet zur wiedergabe von doppelseitigen scheibenfoermigen aufzeichnungstraegern.
JPH02260242A (ja) 1989-03-31 1990-10-23 Toshiba Corp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H07320276A (ja) 1994-05-24 1995-12-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H0935316A (ja) 1995-07-17 1997-02-07 Toshiba Corp 光学ヘッド装置ならびにこの光学ヘッド装置を含む情報再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45700A (en) * 1987-05-27 1989-07-04 Pioneer Electronic Corporation Front loading disc player
US5978347A (en) * 1995-11-13 1999-11-02 Pioneer Electronic Corporation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US5970029A (en) * 1997-03-25 1999-10-19 Sony Corporation Optical disk player capable of playing back a plurality of different type optical disks
JP2000021069A (ja) * 1998-07-03 2000-01-21 Kenwood Corp マルチ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2236A (zh) 2005-05-04
JP4110073B2 (ja) 2008-07-02
DE602004010770D1 (de) 2008-01-31
EP1528556A2 (en) 2005-05-04
EP1528556B1 (en) 2007-12-19
DE602004010770T2 (de) 2008-12-11
JP2005135504A (ja) 2005-05-26
EP1528556A3 (en) 2006-07-12
US20050097584A1 (en) 2005-05-05
US7424728B2 (en) 2008-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623924B1 (en) Magazine drawer manipulation system for a data carrier loader
CN1969332B (zh) 盘运送装置和光盘记录再生装置
CN100373492C (zh) 盘录制/重放设备
CN1953078A (zh) 记录媒体驱动装置
CN100394487C (zh) 磁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KR20000048243A (ko) 정보 디스크용 체인저 장치
KR100461296B1 (ko) 디스크 플레이어의 디스크 로딩장치
CN100464372C (zh) 盘片驱动装置
KR100672970B1 (ko) 슬롯인 타입 드라이브 장치
KR100267796B1 (ko) 복수매 디스크 재생장치
JP2900665B2 (ja) ディスクローディング装置
KR100267795B1 (ko) 복수매 디스크 재생장치
KR100267794B1 (ko) 광기록 매체 오토체인저 플레이어
KR960011290B1 (ko) 멀티디스크 플레이어
KR100245589B1 (ko) 복수매광기록 매체의 모드절환장치
JP3677178B2 (ja)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KR200314175Y1 (ko) 디스크 체인저 플레이어의 재생모듈 이동 장치
JP3051353B2 (ja) 記録媒体保持体の位置付け装置
JP2924268B2 (ja) 記録媒体が収納されたカートリッジのローディング装置
JP4482910B2 (ja) フローティングロック装置
KR100258058B1 (ko) 복수매 디스크 재생장치
EP1734520B1 (en) Disk clamp device
KR100245590B1 (ko) 광기록 매체의 로딩트레이장치
KR930008490B1 (ko) 광 디스크 플레이어의 픽업 이송장치
KR20080076467A (ko) 슬롯인 타입 드라이브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611

Termination date: 201810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