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88010C - 多光轴光电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多光轴光电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88010C
CN100388010C CNB2004100770968A CN200410077096A CN100388010C CN 100388010 C CN100388010 C CN 100388010C CN B2004100770968 A CNB2004100770968 A CN B2004100770968A CN 200410077096 A CN200410077096 A CN 200410077096A CN 100388010 C CN100388010 C CN 10038801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ubjected
sensor head
value
decision thresh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7709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03844A (zh
Inventor
尾﨏一功
赤木哲也
下川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4419166&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0388010(C)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038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038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8801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8801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5/00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 G01D5/26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transfer means, i.e. usin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 Optical Radar Systems And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光轴光电传感器,可以设定对应于传感器头部之间的距离的适当的检测灵敏度,由此可防止和其他光电传感器间的相互干扰。该多光轴传感器是将配列有多个投光器的投光传感器头部、和配列有多个受光器的受光传感器头部相对配置而成,设置有:第一装置,输入有与传感器头部之间的距离相当的距离数据;第二装置,基于在第一装置中输入的距离数据求出检测灵敏度;第三装置,设定由第二装置求出的检测灵敏度。

Description

多光轴光电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于作为例如光幕或区域传感器的用途的多光轴光电传感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设定对应于传感器头部之间的距离的适当的检测灵敏度的多光轴光电传感器。
背景技术
多光轴光电传感器,一般在一侧上配置有配列了多个投光元件的投光传感器头部(投光器),在相对一侧配置有配列了相同数量的受光元件的受光传感器头部(受光器)而构成。在作为光幕使用的情况下,当物体侵入到检测对象领域(危险领域)时,因为来自投光器的检测光在受光器面前被遮挡或者被反射,所以受光器的受光量部分或者直至全部发生变化(受光量衰减),由此来检测出物体的侵入。另外,在作为区域传感器使用的情况下,当物体侵入到检测对象区域时,因为有光轴被侵入物体遮挡,所以对应的1个或者1个以上的受光元件的受光量衰减,由此检测出物体侵入到规定区域。
可是,因为多光轴光电传感器的情况下,在投光器及受光器中投受光元件是在产品组装时被一体化于主体(投受光器)上,所以和单体的光电传感器等不同,容易产生每个光轴的受光量的差异。而且,即使为了确保最长距离的检测,在现有的多光轴光电传感器中,和实际的设置环境(专指传感器头部之间的距离)基本上没有关系,使全部的发光元件以额定内的最大的发光量投光,在受光侧中使放大器的放大率为最大,进一步,受光判定阈值一般被设定成不会因在电路内部发生的噪声而发生误动作程度的最低值(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为特开2002-4664号公报。
如上所述,在现有的多光轴光电传感器中,存在每个光轴的受光量的差异的问题和确保最长检测距离的问题,所以投光量、放大率以及受光判定阈值被固定化。因此,被指出以下所示的问题。
(1)因为投光量多,所以容易对相邻的其他的光电传感器的检测判定产生影响。
(2)因为受光信号放大率大且受光判定阈值小,所以在来自其他的光电传感器的检测光入射到自身的受光元件中这样的状况下,即使在遮光状态下,也容易产生误判定为入光状态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问题点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光轴光电传感器,可以进行对应于传感器头部之间的距离的适当的检测灵敏度的设定,因此实现了防止和其他光电传感器间的相互干扰。
关于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其它目的直至作用效果,通过参照以下的说明书的记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容易理解。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多光轴光电传感器是将配列有多个投光器的投光传感器头部、和配列有多个受光器的受光传感器头部相对配置而成的多光轴光电传感器为前提,设置有:第一装置,输入有与传感器头部之间的距离相当的距离数据;第二装置,基于在第一装置中输入的距离数据求出检测灵敏度;第三装置,设定由第二装置求出的检测灵敏度。
所输入的“距离数据”只要是对应于传感器头部之间的距离即可,不仅是表示实际距离的值(距离值),还包括特定距离范围的数据等根据实质距离值的各种形式的距离数据。
所谓“基于距离数据求出检测灵敏度”是指按照预先确定的规定的法则,从距离数据特定直至算出检测灵敏度等。例如,通过将距离数据适用于规定的换算式或规则数据库来求出检测灵敏度的情况,或参照将距离数据和检测灵敏度预先建立对应并存储了的转换表求出检测灵敏度的情况等相当于此。并且,在使用这些转换式或规则数据库或者转换表的情况下,该内容作为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适当处理的设计事项,可以变更乃至改写。
并且,文中有“检测灵敏度”一词,而这时所谓的检测灵敏度的变更(调整)是指变更(调整)例如投光量、受光信号放大率、受光判定阈值等。
根据上述本发明,通过预先构成第二装置,使得求出对应于与距离数据相当的传感器头部之间的距离的适当的检测灵敏度,从而仅通过第一装置输入距离数据,就可以即刻设定适当的检测灵敏度。另外,通过投光量、受光信号放大率、受光判定阈值规定检测灵敏度的情况下,可以避免设定过大的投光、过大的放大或者过小的受光判定阈值等,因此也可以防止和其他的光电传感器间的相互干扰。
在本发明中,优选第二装置参照将距离数据和检测灵敏度预先建立对应并存储了的转换表而求出检测灵敏度,在该转换数据表中,将距离数据和投光量建立对应,从而传感器头部之间的距离越大则投光量越多,传感器头部之间的距离越小则投光量越少。
通过该方式,因为对应于传感器头部间的距离的长短来设定投光量,所以可以维持自身传感器的检测判定所需要的光量的同时,也可以防止因过剩的投光而造成的相互干扰。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第二装置基于在第一装置中输入的距离数据,通过确定投光量、受光信号放大率、受光判定阈值来求出检测灵敏度,该第二装置是这样构成的:在与在第一装置中输入的距离数据相当的传感器头部之间的距离中,使各组的投光器和受光器的光轴一致而相对配置时得到的放大后的受光信号电平,成为大于受光判定阈值的1倍、且是受光判定阈值的3倍或3倍以下的规定的倍率,从而求出投光量、受光信号放大率、受光判定阈值。
这里,文中有“构成”一词,而其是指象那样的预先设定例如前述的规定的换算式或规则数据库、或者转换表等。
并且,文中有“大于受光判定阈值的1倍、且是受光判定阈值的3倍或3倍以下”,而该规定范围是发明人们所知道的对检测判定较佳的实质有效值。而且,根据发明人们的专心研究,如果为这样的规定范围,那么在各光轴没有被适当地相对配置时,在基本上的情况下,在任一光轴中得不到超过受光判定阈值的受光信号电平。因此,在设定检测灵敏度时,通过使用显示器等明示受光判定阈值和最低受光信号电平的大小关系,或者在任一光轴的受光信号电平没有在上述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明示该情况,从而可以避免在光轴偏离的状态下设定检测灵敏度的情况。
接着,在本发明中,优选第一装置是通过与连接投光传感器头部和受光传感器头部的通信电缆连接的外部设定器实现的。
并且,这里所指的“通信电缆”也可以和投受光定时同步用的信号线一体化。另外,“外部设定器”具有操作件等的距离数据输入装置。
根据这种方式,与使传感器头部具备距离数据输入装置的情况相比,可以将传感器头部设计得小而轻。而且,通过由外部设定器实现第一装置,不对传感器头部的形状、组成等造成影响,距离数据输入装置的构成(开关、按钮等的配置)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各种各样。
在本发明中,更优选将距离数据和检测灵敏度预先建立对应并存储了的转换表被存入到外部设定器的规定存储器中,参照该转换表求出检测灵敏度。
这里所指的“规定存储器”中,除了CPU的外带的存储器之外,也包括CPU的内部存储器。
根据这种方式,通过外部设定器可以执行从输入距离数据到取得检测灵敏度的一连串的处理。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适当地改写(变更)转换表的内容。
在本发明中,如上所述,通过外部设定器实现第一装置及第二装置的情况下,更优选在投光传感器头部中设置有调整来自投光器的投光量的投光量设定装置,在受光传感器头部中设置有调整来自受光器的受光信号的放大率的受光信号放大率设定装置、和调整受光判定阈值的受光判定阈值设定装置。而基于来自介入了通信电缆的外部设定器的信号,在各传感器头部中设定投光量、受光信号放大率、受光判定阈值。
上述方式的多光轴光电传感器,换句话来说,可以如下表现出来。
一种多光轴光电传感器,配备:投光传感器头部,具有多个投光器、和来自投光器的投光量调整装置;受光传感器头部,具有多个受光器、受光信号放大率调整装置以及受光判定阈值调整装置;通信电缆,连接投光传感器头部和受光传感器头部;外部设定器,连接于该通信电缆,具有:输入与传感器头部之间的距离相当的距离数据的装置和存储有转换表的存储器,该转换表是将投光量、受光信号放大率、受光判定阈值与距离数据建立对应并存储的转换表,将通过外部设定器而输入的距离数据与转换表进行对照而确定的投光量、受光信号放大率、受光判定阈值作为各传感器头部的调整值来设定。
在上述方式的多光轴光电传感器中,通过向外部设定器输入距离数据,参照被存入到外部设定器的内部存储器中的转换表求出检测灵敏度(投光量、受光信号放大率、受光判定阈值)。而且,各传感器头部中设定所求出的投光量、受光信号放大率、受光判定阈值用的信号,通过通信电缆发送到各传感器头部中,由此设定检测灵敏度。
根据这种方式,仅通过外部设定器输入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相当的距离数据,就在各传感器头部中即刻设定对应于距离而预先确定的适当的检测灵敏度(投光量、受光信号放大率、受光判定阈值)。因此,可以避免过大的投光量的设定、过大的受光信号的放大或者过小的受光判定阈值的设定等,从而可以防止和其他的光电传感器的相互干扰。
如以上说明可知,根据本发明的多光轴光电传感器,使对应于传感器头部之间的距离的适当的检测灵敏度的设定成为可能,由此,可以提供能防止和其他的传感器的相互干扰于未然的多光轴光电传感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多光轴光电传感器的外观图(整体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多光轴光电传感器的主体部(投受光传感器头部)的电路结构的视图;
图3是表示投光传感器头部的电路结构的详细的视图;
图4是表示受光传感器头部的电路结构的详细的视图;
图5是表示外部设定器的电路结构的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多光轴光电传感器的概略动作内容的总流程图;
图7是表示投受光处理的详细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通信处理的详细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设定处理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统一设定处理的详细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转换表的内容的一例的视图;
图12是表示个别设定处理的详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多光轴光电传感器的较佳的一个实施方式。并且,以下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例,毫无疑问,本发明的要旨仅根据权利要求书而被规定。
本实施方式的多光轴光电传感器100的结构如图1的外观图所示。如该图中所表示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多光轴光电传感器由投光传感器头部1和受光传感器头部2通过通信用电缆101连接而构成。另外,在通信用电缆101上通过连接用连接器102而连接有外部设定器3。并且,虽然省略了图示,但电源供给用的配线盒等介于连接用连接器102和投光传感器头部1之间。
外部设定器3具有由多个按压按钮开关构成的操作部3a和由液晶显示器构成的显示部3b。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该外部设定器3,可以设定来自投光传感器头部1的投光量、受光传感器头部2的受光信号放大率以及受光判定阈值。另外,在显示部3b中,显示各个时刻的投光量、受光量或者受光判定阈值等。关于电路结构等的详细内容后面叙述。
本实施方式的多光轴光电传感器的主体部(传感器头部)的电路结构被表示在图2中。如该图所示,投光传感器头部1具有:包含有投光元件、电流控制电路及光轴选择电路的n个投光器11(111~11n);生成这些投光器11的驱动信号等的CPU12;与受光传感器头部2之间进行通信以及与外部设定器3之间进行通信用的通信电路13;与上级装置(该例中是PLC)之间进行通信用的I/O接口14。
另外,受光传感器头部2具有:包含有包括受光元件的光电转换部、将来自受光元件的受光信号放大的前置放大器以及光轴选择电路的受光器21(211~21n);包含有主放大器、滤波器(高通滤波器或者梳形滤波器)以及A/D转换器的信号处理部22;生成受光器21的驱动信号等的同时、基于来自信号处理部22的信号进行检测判定用的运算的CPU23;与投光传感器头部1进行通信以及与外部设定器3进行通信用的通信电路24;与上级装置(该例中是PLC)进行通信用的I/O接口25。
投光传感器头部1的电路结构的详细内容被表示在图3中。如该图所示,各投光传感器头部1包含以下部分而构成:发出红外线(或者红色光)的投光元件111;将驱动投光元件111用的来自CPU的驱动信号(光轴选择信号)输入到基极端子的晶体管(光轴选择电路)112;基于来自CPU12的信号、进行来自投光元件111的投光量调整用的电流控制电路113;具有内部存储器的CPU12;将来自CPU12的m根信号输入线和n根输出线连接的解码器120。并且,虽然在该图中表示出将一体的投光器连接到CPU12的状况,但实际上通过同样的构成,如图2所示将n个投光器11通过信号线连接于CPU12。
如从该图所理解的那样,图2中表示的n个各投光器11是由来自CPU12的光轴选择信号(S1),通过晶体管112选择性地被驱动。
另外,电流控制电路113包含有通过主电阻113a与晶体管112并联连接的n个FET(场效应晶体管)而构成的。并且,附图标记113R1、113R2、113R3~113Rn是介于主电阻113a和各FET之间的具有不同电阻值的电阻。
在各个FET(113TR1、113TR2、113TR3~113TRn)中,从解码器120输入驱动信号S3。即,从CPU12对解码器120按每个信号线2位而可进行多路(2m路)的信号输入S2。由此,从解码器进行选择性地驱动n个FET用的n路的信号输出S3。而由此可以知道,在各投光器11中,通过FET(113TR1、113TR2、113TR3~113TRn)及电阻(113R1、113R2、113R3~113Rn),可以选择n路投光量(投光电流值)。并且,如后所述,通过外部设定器3而被指定的投光量的设定值被存入在CPU21的内部存储器中。
受光传感器头部2的电路构成的详细内容是被表示在图4中。如该图所示,各投光传感器头部2以下列部分为主体而构成:包含光电转换部21a、前置放大器21b及光轴选择电路21c的投光器21;将来自前置放大器21的受光信号放大的主放大器22a;对所放大的受光信号进行滤波的滤波器22b;通过A/D转换器22c接收滤波后的受光信号、基于该受光信号电平进行检测判定处理的CPU23。
CPU23具有内部存储器,如后所述,通过外部设定器3而被指定的受光判定阈值的设定值是被存入到该内部存储器中。通过比较该受光判定阈值和来自信号处理部22的受光信号S4,执行检测判定处理。
另外,从CPU23输出用于规定主放大器22a的受光信号放大率的n位的信号S5。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该n位的信号S5,在主放大器22可设定2n路的受光信号放大率。并且,该受光信号放大率如后所述也是通过外部设定器3而设定,该设定值是被存入到CPU23的内部存储器中。
另外,从CPU23输出通过具有晶体管(未图示)的光轴选择电路21c而选择性地驱动光电转换部21的受光元件用的光轴选择信号S6、和指示受光信号的有效化(门通)的门极控制信号S7。
外部设定器3的电路结构的详细内容被表示在图5中。如该图所示,外部设定器3具有:对应于图1所示的操作部3a的输入电路31;对应于图1所示的显示部3b的显示电路32;与投光传感器头部1以及受光传感器头部2进行通信用的通信电路33;将那些输入电路31、显示电路32、通信电路33统一控制的CPU34。CPU34具有内部存储器,在该内部存储器中存入有后述的转换表(参照图11)。并且,在该图中附图标记35所示的是通信电缆用的连接端子。
下面,本实施方式的多光轴光电传感器的概略动作内容通过图6的总流程图示出。
如该流程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多光轴光电传感器,当接通电源时,首先执行传感器头部及外部设定器的存储器的初始化等的启动处理(步骤601)。当启动处理结束后,接着执行检测处理。该检测处理通过反复进行规定次数的投受光处理(步骤602)、和通信处理(步骤603)而执行,该通信处理是进行投光传感器头部1、受光传感器头部2及外部设定器3之间的通信或者受光传感器头部2和其他多光轴光电传感器(并设多光轴光电传感器这样的情况下)的受光传感器头部间的通信。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通信处理(步骤603)结束后,进行是否转移到进行受光判定阈值、投光量、受光信号放大率的设定用的设定模式的确认(步骤604)。在该例中,在有来自外部设定器3的规定的设定开始信号的输入时(步骤604为“是”),转移到设定模式(步骤605)。
步骤602所示的投受光处理的详细内容通过图7的流程图示出。并且,在该图中,并列地示出投光传感器头部1的处理(步骤711~714)和受光传感器头部2的处理(步骤721~726)。在投受光处理中,在投光传感器头部1中,首先在CPU12中,从内部存储器读取投光量的设定值(投光电流数据)(步骤711)。由此,确定来自图3示出的解码器120的FET驱动信号输出S3。另一方面,在受光传感器头部2中,首先在CPU23中,从内部存储器读取受光信号放大率及受光判定阈值的设定值(步骤721)。由此,确定来自图4示出的CPU23的受光信号放大率指定信号S5及受光判定阈值。
接着,在投光传感器头部1及受光传感器头部2中,通过通信用电缆101,进行使投光传感器头部1及受光传感器头部2之间同步用的同步通信(步骤712、步骤722)。
接着,在投光传感器1中,基于先前所确定的投光量,通过顺序选择性地驱动各投光器11(步骤713),进行来自各投光器11的投光(步骤714)。该动作被重复规定次数(步骤713~步骤714)。另一方面,在受光传感器头部2中,将先前所确定的受光信号放大率作为前提,选择性地顺序开放各受光器21的门(gate)(步骤723),顺序取入来自各受光器21的受光信号(步骤724)。通过受光处理(步骤724)而生成的受光信号通过A/D转换器22c被A/D转换(步骤725),被取入到CPU23中。在CPU23中,通过将所取入的受光信号和先前所确定的受光判定阈值进行比较,执行检测判定处理(各光轴中的受光有无的判定)(步骤726)。
并且,虽然没有在该流程图中示出,但该多光轴光电传感器100将光幕作为其用途而使用的情况下,在检测判定处理(步骤726)中,在任一光轴中受光没有被确认时,执行对应于此的规定动作(例如,控制对象设备的停止信号的生成)。另外,该多光轴传感器是将区域传感器作为其用途而使用的情况下,在检测判定处理(步骤726)中,基于受光没有被确认的光轴,执行对应于此的规定动作(例如,特定物体侵入范围用的信号生成)。关于这些检测判定处理后的动作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明确的,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图6的步骤603所示的通信处理的详细内容通过图8的流程图示出。并且,在该图中,并列示出投光传感器头部1的处理(步骤811~813)、受光传感器头部2的处理(步骤821~825)和外部设定器3的处理(步骤831~832)。
在通信处理中,首先从受光传感器头部2(CPU23)对投光传感器头部1(CPU12)进行连接间查询(步骤821)。该连接间查询是进行投光传感器头部1的状态确认(规定检查项目的确认)、和所连接的其他多光轴光电传感器的状态确认等。当进行连接间查询时,相对于此,从投光传感器头部1对受光传感器头部2进行应答(步骤811)。该应答是向受光传感器头部2通知投光传感器头部1是否正常动作等。
接着,进行连接间通知。该连接间通知是根据所连接的其他多光轴光电传感器的状态,向投光传感器头部1发出规定的命令(也包括共享数据的分配等)。具体地讲,在确认通过先前的连接间查询(步骤821)而其他多光轴光电传感器动作停止等(异常停止)的情况下,发出停止来自投光传感器头部1的投光用的命令信号。这是因为在本实施方式中、被限制成当一连串的多光轴光电传感器没有全部正常动作时、正常动作的其他多光轴光电传感器也暂时停止动作的缘故。
接着,在受光传感器头部2和外部设定器3之间进行通信。该通信是为了确认是否转移到用于进行投光量、受光信号放大率、检测判定阈值、或者其他各种参数的设定的设定模式(步骤831、步骤823)。在此,在外部设定器3中,当进行转移到设定模式用的规定操作时,由此设定模式进入确认信号(设定开始信号)从外部设定器3向受光传感器头部2送出(步骤824为“是”),由此,受光传感器头部2将该情况通知给投光传感器头部(步骤825)。由此投光传感器头部1及受光传感器头部2转移到设定模式(设定处理)。并且,在设定开始信号没有被送发出的情况下(步骤824为“否”),不转移到设定处理,处理结束。
设定处理的详细内容通过图9的流程图示出。在本实施方式的多光轴光电传感器中,如图9所示,在设定处理中,可以进行:参数设定,用于进行与遮光动作(ダ一クオン)·遮光停止(ダ一クオフ)等基本动作相关的参数选择(步骤901);统一设定处理,用于基于投光传感器头部1和受光传感器头部2之间的距离将投光量、受光信号放大率以及检测判定阈值统一设定(步骤903);手动设定(通过外部设定器的操作进行的设定值的个别调整)。
在此,首先详细说明成为本发明的要部的统一设定处理的内容。统一设定处理的详细内容通过图10的流程图示出。并且,在该图中,并列地示出外部设定器3的处理(步骤1011~1014)和传感器主体部(投受光传感器头部)的处理(步骤1021~1023)。
统一设定处理是通过外部设定器3的操作而进行。首先,用户按照规定的顺序操作外部设定器3的操作部3a,输入投光传感器头部1和受光传感器头部2之间的距离值(步骤1011)。该距离值是用户实测两传感器头部之间的距离而得到的。并且,被输入到外部设定器3中的距离值可以是实际值(单位:米、厘米、毫米),也可以是相当于距离的参数值等。
当距离值被输入后,接着,调出被存入在外部设定器3的内部存储器中的转换表,参照该转换表,特定投光量、受光信号放大率、受光判定阈值(步骤1012)。
转换表的内容的一例由图11示出。在该转换表中,相对于距离值,将投光量、受光信号放大率、受光判定阈值一一建立对应。具体地讲,如该图所示,所输入的距离值在500mm~550mm之间时,特定投光量是I1,受光信号放大率是G1,受光判定阈值是Th1。同样,所输入的距离值在551mm~650mm之间时,特定投光量是I2,受光信号放大率是G2,受光判定阈值是Th2。并且,从该图所示的距离值的例子可以知道,在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器头部之间的距离可以在500mm~10000mm之间设定。并且,在图11中有“手动时的表示值”,这是将输入到外部设定器3的距离值不以实际值(单位:米、厘米、毫米)、而以与距离相当的参数值输入时使用的值。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输入到外部设定器3的距离值,可以利用实际值和参数值两者。
并且,虽然未在图11中示出,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转换表中,预先将距离值与投光量、受光信号放大率以及受光判定阈值建立对应,使得在与被输入的距离值相当的传感器头部之间的距离中,使各组的投光器11和受光器21的光轴一致而相对配置时得到的放大后的受光信号电平(レベル),成为大于受光判定阈值的1倍、且是受光判定阈值的3倍或3倍以下的规定的倍率。
在此,“大于受光判定阈值的1倍、且是受光判定阈值的3倍或3倍以下”的规定的范围是发明人们所知道的对检测判定优选的实质有效值。如果为这样的规定范围,则在各光轴没有被适当地相对配置时,在基本上的情况下,在任一光轴都得不到超过受光判定阈值的受光信号电平。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设定检测灵敏度时,在外部设定部3的显示部3b中,设计成可以显示由输入的距离值特定的受光判定阈值、和在任一光轴得到的最低受光信号电平。即,在最低受光信号电平低于受光判定阈值的情况下,通过将投光传感器头部或者受光传感器头部的任何一个向高度方向移动(微调整),可以进行光轴对位。因此,可以避免在光轴偏离了的状态下设定检测灵敏度的情况。
另外,虽未在图11中示出,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转换表中,将距离数据和投光量建立对应,使传感器头部之间的距离越大则投光量越多,越小则投光量越少。通过这样相比于传感器头部之间的距离的长短设定投光量,从而在维持检测判定所需要的光量的同时,可防止因过剩的投光造成对其它传感器的干扰。
返回到图10的流程图,当特定了投光量、受光信号放大率以及受光判定阈值后(步骤1012),从外部设定器3对投光传感器头部1通过通信电缆发送投光量设定值数据(步骤1013),该投光量设定值被写入到投光传感器头部1的CPU12的内部存储器中(步骤1021)。同时,从外部设定器3对受光传感器头部2通过通信电缆发送受光信号放大率以及受光判定阈值设定值数据(步骤1013),该受光信号放大率以及受光判定阈值的设定值被写入到受光传感器头部2的CPU23的内部存储器中(步骤1021)。
当在投受光传感器头部中新写入设定值时,接着,到此时为止所存入的设定值(旧设定值)被追加保存到各传感器头部的CPU的内部存储器中所设置的变更履历区域中。该变更履历作为在传感器发生异常的情况下进行故障分析时的参考信息而被有效利用。
接着,从投受光传感器头部对外部设定器3通过通信电缆发送新保存的各设定值数据(步骤1023)。外部设定器3基于该接收的设定值数据,确认先前输入的距离值所确定的各设定值在各传感器头部中是否被正常写入(步骤1014)。由此,统一设定处理暂时结束。
下面,参照图12的流程图说明图9的流程图所示的个别设定处理的详细内容。并且,在该流程图中,并列地示出传感器主体部(投受光传感器头部)的处理和外部设定器3的处理。
当用户按下外部设定器3的操作部3a等来进行设定处理转移用的操作时,通过通信用电缆101,该情况从外部设定器3被通知到多光轴光电传感器(在该例中为受光传感器头部2的CPU23)(步骤1211)。
受光传感器头部2的CPU23,当收到设定处理转移的通知时,对投光传感器头部2的CPU12进行询问并调出这时设定的投光量设定值,同时读出保存在自身的内部存储器中的受光信号放大率以及受光判定阈值的设定值(步骤1221),将这些设定值数据通知到外部设定器3(步骤1222)。由此,在外部设定器3的表示部3b中,显示这时设定的各种设定值(步骤1212、1213)。并且,由此,受光传感器头部2的CPU23以及外部设定器3成为暂时待机状态(步骤1223为“否”、步骤1224、步骤1214为“否”、步骤1215)。
在该状态中,用户通过外部设定器3的操作部3a的操作指定各种设定值(投光量、受光信号放大值、受光判定阈值)时(步骤1214为“是”),被指定的设定值数据被通知到CPU23(步骤1216)。
CPU23读入所通知的指定值(步骤1225),将该值作为新的设定值进行更新设定(步骤1226)。并且,发生投光量设定值的更改指定的情况下,从CPU23向投光传感器头部2的CPU12发送新的投光量设定值数据。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考虑通过成为能进行来自外部设定器3的设定值的个别设定的构成,使利用了转换表的各种设定值的设定后的微调整等也变得容易。
如以上说明可知,根据本实施方式,仅将传感器头部之间的距离值输入到外部设定器3中,可以立即设定适当的检测灵敏度。另外,投光量、受光信号放大率、受光判定阈值被规定为根据距离值而预先求出的一一对应的值,所以可以避免过大的投光或过大的放大或者过小的受光判定阈值的设定等,也可以防止和其他的光电传感器之间的相互干扰。
作为光幕或区域传感器使用的多光轴光电传感器,可以进行对应于传感器头部之间的距离的适当的检测灵敏度的设定,另外,由此,可以将与其他的传感器之间的相互干扰防止于未然。

Claims (8)

1.一种多光轴光电传感器,将配列有多个投光器的投光传感器头部和配列有多个受光器的受光传感器头部相对配置而成,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装置,输入有与传感器头部之间的距离相当的距离数据;
第二装置,基于在第一装置中输入的距离数据求出检测灵敏度;
第三装置,设定由第二装置求出的检测灵敏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轴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第二装置参照将距离数据和检测灵敏度预先建立对应而存储了的转换表,求出检测灵敏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光轴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转换表中,以传感器头部之间的距离越大则投光量越多、传感器头部之间的距离越小则投光量越少的形式,将距离数据和投光量建立对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轴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第二装置是这样构成的:在与在第一装置中输入的距离数据相当的传感器头部之间的距离中,使各组的投光器和受光器的光轴一致而相对配置时得到的放大后的受光信号电平,成为大于受光判定阈值的1倍、且是受光判定阈值的3倍或3倍以下的规定的倍率,从而求出投光量、受光信号放大率、受光判定阈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轴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装置是通过与连接投光传感器头部和受光传感器头部的通信电缆连接的外部设定器实现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光轴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将距离数据和检测灵敏度预先建立对应并存储了的转换表被存入到外部设定器的规定存储器中,参照该转换表求出检测灵敏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光轴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投光传感器头部中设置有调整来自投光器的投光量的投光量设定装置,
在受光传感器头部中设置有调整来自受光器的受光信号的放大率的受光信号放大率设定装置、以及设置有调整受光判定阈值的受光判定阈值设定装置,
基于来自经过了通信电缆的外部设定器的信号,在各传感器头部中设定投光量、受光信号放大率、受光判定阈值。
8.一种多光轴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投光传感器头部,其具有多个投光器、和来自投光器的投光量调整装置;
受光传感器头部,其具有多个受光器、受光信号放大率调整装置以及受光判定阈值调整装置;
通信电缆,其连接投光传感器头部和受光传感器头部;
外部设定器,其连接于该通信电缆,具有:输入与传感器头部之间的距离相当的距离数据的装置和存储有转换表的存储器,该转换表是将投光量、受光信号放大率、受光判定阈值与距离数据建立对应并存储的转换表,
将经外部设定器而输入的距离数据与转换表进行对照而确定的投光量、受光信号放大率、受光判定阈值作为各传感器头部的调整值来设定。
CNB2004100770968A 2003-09-30 2004-09-10 多光轴光电传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801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40010 2003-09-30
JP2003340010A JP4009862B2 (ja) 2003-09-30 2003-09-30 多光軸光電センサ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03844A CN1603844A (zh) 2005-04-06
CN100388010C true CN100388010C (zh) 2008-05-14

Family

ID=34419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7709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8010C (zh) 2003-09-30 2004-09-10 多光轴光电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183533B2 (zh)
JP (1) JP4009862B2 (zh)
CN (1) CN100388010C (zh)
DE (1) DE102004047346C5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7811A (zh) * 2014-12-22 2016-06-29 洛克威尔自动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光幕灵敏度优化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85745A1 (de) * 2005-11-10 2007-05-16 Omron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of Germany GmbH Verfahren und Bedieneinheit zum Konfigurieren und Überwachen einer Einrichtung mit funktionaler Sicherheit
DE102006005152B4 (de) * 2006-02-04 2008-10-02 Leuze Lumiflex Gmbh + Co. Kg Lichtschrankenanordnung
JP2008028779A (ja) * 2006-07-21 2008-02-07 Sunx Ltd 検出センサ、マスタユニット及びセンサシステム
JP2010286235A (ja) * 2007-09-03 2010-12-24 Yamatake Corp 光電センサ
JP5064197B2 (ja) * 2007-11-12 2012-10-31 株式会社 エニイワイヤ 光電センサ
JP5028301B2 (ja) * 2008-03-04 2012-09-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5182064B2 (ja) * 2008-12-19 2013-04-1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多光軸光電センサ
JP5304328B2 (ja) * 2009-03-03 2013-10-0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受光検出回路
JP5747582B2 (ja) * 2011-03-15 2015-07-15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多光軸光電センサ
CN102253422B (zh) * 2011-04-26 2013-01-16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红外光的带材边缘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DE102012101368B4 (de) * 2012-02-21 2020-02-27 Leuze Electronic Gmbh & Co. Kg Lichtvorhang
USD734193S1 (en) * 2012-08-16 2015-07-14 Sick Ag Optoelectronic sensors
EP2713187B1 (de) * 2012-09-28 2016-06-22 Sick Ag Lichtgitter und Verfahren zur Überwachung eines Überwachungsbereichs
JP6331829B2 (ja) * 2014-02-23 2018-05-3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光電センサ
EP2985636B1 (de) * 2014-08-11 2018-07-25 Leuze electronic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Ausrichten einer Sensoreinrichtung
US10018721B2 (en) * 2015-02-19 2018-07-10 Manitowoc Crane Companies, Llc Ruggedized packaging for linear distance measurement sensors
DE202015103294U1 (de) 2015-06-23 2016-09-26 Sick Ag Sicherheitslichtgitter
DE102015110051A1 (de) 2015-06-23 2016-12-29 Sick Ag Sicherheitslichtgitter
WO2017061990A1 (en) * 2015-10-06 2017-04-13 Kongsberg Driveline Systems I,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calibrating a pcb embedded sensor
JP6847373B2 (ja) * 2017-02-22 2021-03-24 株式会社Lixil 物体検知センサ及び電気機器ユニット
JP2020067373A (ja) * 2018-10-24 2020-04-3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光電センサ
USD931748S1 (en) * 2019-05-29 2021-09-28 Kistler Holding Ag Weigh-in-motion apparatus
CN114200534B (zh) * 2021-12-09 2024-04-26 欧姆龙(上海)有限公司 光电传感器及其控制方法
DE202022104647U1 (de) 2022-08-17 2023-11-20 Leuze Electronic Gmbh + Co. Kg Optischer Senso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24168A (ja) * 2000-08-09 2002-04-26 Omron Corp 多光軸光電センサ
JP2002289073A (ja) * 2001-03-28 2002-10-04 Omron Corp 多光軸光電センサ用の設定システム
CN1417562A (zh) * 2001-10-29 2003-05-14 仙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多光轴光电传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119797C2 (de) * 1991-06-15 1994-02-24 Leuze Electronic Gmbh & Co Einen Sender, einen Empfänger und eine Schaltungsanordnung zur Signalauswertung aufweisende Überwachungseinrichtung
JP2644641B2 (ja) 1991-07-24 1997-08-25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の油圧駆動装置
US5567931A (en) * 1994-10-25 1996-10-22 Otis Elevator Company Variable beam detection using a dynamic detection threshold
CA2158902A1 (en) * 1994-10-25 1996-04-26 Brian J. Amend Weak beam detection
JP3593853B2 (ja) 1997-06-27 2004-11-2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検出スイッチ
JP3442980B2 (ja) 1997-10-30 2003-09-02 サンクス株式会社 光電スイッチ
DE10018948B4 (de) * 1999-04-23 2004-02-05 Leuze Electronic Gmbh + Co Kg Optoelektronische Vorrichtung
DE19946476A1 (de) * 1999-09-28 2001-03-29 Sick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Überwachen eines Schutzbereichs
US6167991B1 (en) * 2000-02-28 2001-01-02 Otis Elevator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position of an elevator door
DE10038025C2 (de) * 2000-08-02 2003-02-27 Leuze Lumiflex Gmbh & Co Verfahren zur Überwachung eines Gefahrenbereichs
JP3548754B2 (ja) 2001-01-11 2004-07-2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多光軸光電センサ
JP3965926B2 (ja) 2001-03-30 2007-08-2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多光軸光電センサの設定用機器
DE20310903U1 (de) * 2003-07-16 2003-09-25 Leuze Electronic Gmbh & Co Kg Optoelektronische Vorrichtu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24168A (ja) * 2000-08-09 2002-04-26 Omron Corp 多光軸光電センサ
JP2002289073A (ja) * 2001-03-28 2002-10-04 Omron Corp 多光軸光電センサ用の設定システム
CN1417562A (zh) * 2001-10-29 2003-05-14 仙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多光轴光电传感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7811A (zh) * 2014-12-22 2016-06-29 洛克威尔自动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光幕灵敏度优化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183533B2 (en) 2007-02-27
DE102004047346B4 (de) 2014-01-09
DE102004047346A1 (de) 2005-05-04
JP4009862B2 (ja) 2007-11-21
CN1603844A (zh) 2005-04-06
US20050109919A1 (en) 2005-05-26
JP2005106608A (ja) 2005-04-21
DE102004047346C5 (de) 2019-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88010C (zh) 多光轴光电传感器
JP6023344B2 (ja) インテリジェントacアウトレットを較正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983488B (zh) 传感器装置
CN102317893B (zh) 基于光的触摸屏幕
CN106488151A (zh) 基于事件的传感器及基于事件的传感器的像素
CA1102898A (en) Ambient light compensating circuit
DE60128684T2 (de) Prozessorgest tzter drahtloser detektor
US8004663B1 (en) Headlamp aim detection with sensors independent from host control unit
CN102105817A (zh) 光电传感器及光电传感器系统
CN1905368B (zh) 利用光传感器的检测物探测装置以及探测方法
CN108876249A (zh) 物品监控系统及方法
US20050243308A1 (en)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bending compensation in intensity-based fibre-optical measuring systems
US7006942B2 (en) Sensor management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sensor management program
JP7137761B2 (ja) センサシステム
CN208689205U (zh) 一种光纤连接法兰以及取光模块
JP4896323B2 (ja) センサ管理装置およびセンサ管理プログラム
KR20030021812A (ko) Pc연결식 디지털 체중계와 디지털 줄자를 이용한종합신체측정기 및 그 방법
DE102014204371A1 (d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Geräts zur Erfassung einer physikalischen oder chemischen Größe
JPH0145107B2 (zh)
US20170160127A1 (en) Identification of Faulty Sensing Elements in Sensing Element Arrays
JPS62278418A (ja) 色識別装置
JP2004233362A (ja) 色測定装置
JPS5963808A (ja) 増幅回路
GB2259155A (en) Food trolley controller
JPH03137591A (ja) 基準電圧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514

Termination date: 202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