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82479C - 掩蔽传输信道产生的差错的声码器数据设置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掩蔽传输信道产生的差错的声码器数据设置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82479C
CN100382479C CNB001241869A CN00124186A CN100382479C CN 100382479 C CN100382479 C CN 100382479C CN B001241869 A CNB001241869 A CN B001241869A CN 00124186 A CN00124186 A CN 00124186A CN 100382479 C CN100382479 C CN 10038247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upplemental characteristic
frame
packet
voco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01241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90085A (zh
Inventor
威廉·R·加德纳
保罗·E·雅各布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25247288&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0382479(C)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2900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00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8247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8247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9/00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 G10L19/005Correction of errors induced by the transmission channel, if related to the coding algorithm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9/00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 G10L19/04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using predictive techniques
    • G10L19/06Determination or coding of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e.g. of the short-term prediction coefficients
    • G10L19/07Line spectrum pair [LSP] vocod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35Unequal or adaptive error protection, e.g. by providing a different level of protection according to significance of source information or by adapting the coding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transmission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6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for reducing bandwidth of signals; for improving efficiency of transmission
    • H04B1/66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for reducing bandwidth of signals; for improving efficiency of transmission using psychoacoustic properties of the ear, e.g. masking effec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83Formatting with frames or packets; Protocol or part of protocol for 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86Unequal error pro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z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Of Errors (AREA)
  •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s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一种方法和系统,利用该方法和系统,表示声码语音的参数数据被组合成用于传输的数据包,以便减小传输信道产生的差错对数据包的影响。构造一种数据包,其中参数数据的某些感觉最有效比特位于该数据包的首端。交替该数据包中跟在位于数据包首端的感觉最有效比特后面的感觉最有效的其它参数数据比特。奇偶检验码根据在该数据包中的感觉最有效比特被计算,并也被交替在该数据包跟在位于数据包首端的感觉最有效比特的后面。

Description

掩蔽传输信道产生的差错的声码器数据设置的方法和系统
本申请是同一申请人于1993年1月27日提交的题为“用于掩蔽传输信道产生的差错的声码器数据设置的方法和系统”的第93102375.0号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传输的数据安排方式,更确切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新颖的和改进的方法和系统,用于把可变速率声码器产生的数据打成数据包用于传输,和用于将所接收的可变声码器数据包拆包以重建语音。
背景技术
在数字通信领域,使用各种各样的用于传输的数字数据的安排方式。数据比特一般被安排成数据包经通信媒体来传送。在通过声码器产生数据的情况中,为了传送还要对数据进行安排。
通常,在用于经通信信道传输的数据包的制备中,正向纠错编码的一些形式可以被使用,以保护数据免于传输信道产生的差错。一旦信道差错确实出现在纠错编码的数据中,在多数情况下,这种差错是可以被检测和纠正的。
虽然纠错技术确实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减小信道差错的方法,但是单靠这些方法不可能充分地提供所必须的保护水平。在数据包部分比其它数据部分重要的多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提供防止信道差错的数据形式。上述情况中的一个例子是数据包包含有声码器数据,其中某些参数在语音数据的重建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美国专利US4903301公布了一种传输可变速率语音信号的方法和系统,该系统用以传输具有可变比特速率的编码的语音信号,它包括编码器,用以分析在一个帧周期内输入的数字语音信号,并将它们变换成含有多个参数的编码数据,这些参数表示输入的语音信号的特性;以及数据排列电路,用以根据语音信号解码中的优先级排列由编码器输出的编码数据并将其输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在数字信息通信中提供进一步的保护措施,使信息比较重要的部分不受信道产生的差错的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对一个声码系统中每个接收的参数数据帧内的参数数据进行重新组合的系统,该声码系统中接收的可变速率数据帧包括声码语音参数数据,帧数据根据一预定格式被进行格式化,参数数据被解码成相应的语音样本帧,所述对每个接收的参数数据帧内的参数数据进行重新组合的系统包括:
输入装置,用于接收和存贮数据帧,和用于根据一控制信号以一预定顺序提供所述数据的输出;和
拆开装置,用于接收相应于每一接收的数据帧的帧速率指示,并响应它而提供所述的控制信号,
其中,最高速率数据帧包括一个参数数据组的每个参数数据的一部分,该部分以一预定的顺序置于数据包的首端,其后跟随有上述一个参数数据组的每个参数数据的另一部分,其它参数数据组跟在上述一个参数数据组的后面,在所述数据包内具有从所述数据包内的参数数据中算出的奇偶数据,所述对每个接收的参数数据帧内的参数数据进行重新组合的系统进一步包括:
奇偶检验装置,用于接收在被接收的最高速率参数数据帧中的奇偶数据,根据在所述被接收的最高速率帧中的参数数据计算奇偶数据,把所述计算出的奇偶数据与所述被接收的最高速率帧奇偶数据进行比较,当所述计算出的奇偶数据与所述被接收的奇偶数据一致时,提供一个指示;和
其中所述输入装置响应所述的控制信号和所述的指示,提供一个所述参数数据的输出,该输出包括被重新组装的所述一个参数数据组的每个参数数据的所述部分和另外部分的一个相应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声码器,包括:
声码器发动机装置,用以接收语音样本帧并根据预定的语音模式提供表示所述语音样本帧的语音参数数据;
排序装置,用以接收所述语音参数数据并提供语音参数数据包,其中,在所述数据包的第一部分提供所述语音参数的最重要部分,紧接着的所述数据包的第二部分内专门提供所述语音参数数据的其余部分,其中,所述语音参数数据的其余部分根据至少一种预定格式交插在所述数据包的整个第二部分;以及
奇偶检验装置,所述数据包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奇偶比特,所述奇偶检验装置用以接收所述数据包并根据预定的奇偶格式确定至少一个检验比特,比较所述至少一个检验比特与所述至少一个奇偶比特,并提供一个信号指示所述至少一个奇偶比特和至少一个检验比特的相等。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以在通信系统中记录数据帧的子系统,该通信系统中,记录数据帧的数据以在传送数据包的前半部提供所述数据的更重要部分,并在与所述传送数据包的前半部不同的后半部专门提供所述数据的其余部分,其中,所述其余数据部分唯一交插于所述传送数据包的整个后半部,该记录所述数据帧的子系统包括:
控制装置,根据与所述传送数据包有关的帧速率提供一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指示对所述传送数据包的拆包顺序;
输入装置,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接收所述传送数据包并由所述传送数据包提供重新排序的数据;以及
奇偶检验装置,所述传送数据包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奇偶比特,所述奇偶检验装置用以接收所述传送数据包并根据预定的奇偶格式确定至少一个检验比特,比较所述至少一个检验比特与所述至少一个奇偶比特,并提供一个信号指示所述至少一个奇偶比特和至少一个检验比特的相等。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在通信系统中根据传送数据包提供对语音数据的评估的系统,该通信系统中,按照语音模型对语音样本帧进行编码以提供参数数据帧,其中,所述参数数据帧被重新排序,以在传送数据包的前半部提供所述参数数据的更重要部分,而在不同于所述传送数据包的前半部的传送数据包的后半部专门提供所述参数数据的其余部分,且所述其余数据部分唯一交插于所述传送数据包的整个后半部,该提供对所述语音数据的评估的系统包括:
排序装置,用以接收所述传送数据包,并根据所述传送数据包提供对所述参数数据重建的评估,根据与所述传送数据包有关的帧速率将对所述参数数据重建的评估进行排序;
声码器装置,接收对所述参数数据重建的评估,并根据所述语音模型对所述重建评估的参数数据进行译码,以对所述语音样本帧提供评估;以及
奇偶检验装置,所述传送数据包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奇偶比特,所述奇偶检验装置用以接收所述传送数据包并根据预定的奇偶格式确定至少一个检验比特,比较所述至少一个检验比特与所述至少一个奇偶比特,并提供一个信号指示所述至少一个奇偶比特和至少一个检验比特的相等。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以在一个声码系统中将语音参数数据格式化为数据包进行传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输入的语音样本帧产生所述语音参数数据,其中,所述语音参数数据的一部分数据比之所述语音参数数据的其它数据具有更大的相对重要性;
在数据包的起始包部分提供所述一部分数据的一部分,所述数据包的起始包部分唯一包括所述一部分数据的一部分;
在紧接所述起始包部分的所述数据包的其余包部分唯一提供交插的数据,所述交插数据通过交插所述一部分数据的其余部分与所述其它数据而形成,
所述传送的数据包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奇偶比特,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接收所述传送的数据包并根据预定的奇偶格式确定至少一个检验比特,比较所述至少一个检验比特与所述至少一个奇偶比特,并提供一个信号指示所述至少一个奇偶比特和至少一个检验比特的相等。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颖的和改进的方法和装置,用于把代表声码式语音的声码器输出数据安排成适于传输的数据包,并从接收的数据包中提取输入给声码器用于重建语音的数据。
在码分多址(CDMA)通信中,如在全数字通信系统中,当经传输媒体进行通信时,传输信道的情况可能会在数字数据中产生差错。仅使用功率控制技术的纠错编码技术能够减小信道差错。然而这些技术中的每一种都具有局限性,它们不能使系统的性能达到最佳。
例如,在CDMA系统中,增加发射机功率能够减小对信道差错的敏感性。然而,增加发射机的功率对系统的容量产生了一种不利影响。在CDMA系统中,每个用户的信号是作为对其它用户的信号的干扰出现的。在系统中对整个噪声也有一个限制,即CDMA接收机的信号处理增益仍然能够从该噪声中提取它所需要的信号。由用户产生的全部信道干扰是用户数量和发射的功率的函数。当用户的发射机功率增加时,用户接收机所需的信噪比得到了改善。然而这种特定的用户的信号功率的增加,对于不需要接收的用户接收机来说起到了增加干扰的作用,由于较大地依赖于处理增益来提取这些可导致性能降低的用户信号,这样就降低了信噪比。因此,虽然增加发射机功率能够减少对信道产生的差错的敏感性,但系统容量因素限制了它的使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格式方案,它通过掩蔽某些CDMA传输信道差错来改进数据的可靠性。在速度可变声码器中,语音通常以最高速率编码,以实现最高音质的语音重建。然而语音和背景噪声的间歇期间是不重要的,可以低速对其进行编码。在以最高编码速率编码的数据中,特别重要的是对该数据提供一种高水平的保护措施,以确保能够在接收解码时使用可靠的数据。在以最高编码速度编码的数据中,代表编码语音的某些参数数据,特别是这些参数数据的某些位具有比其它数据重要的多的意义。本发明认识到发CDMA信道差错对发送数据的影响,并提供了一种数据格式,这种数据格式减小了信道差错对较重要的数据部分的影响。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法和系统,利用该方法和系统,某些参数数据和某些参数数据比特被安排用于掩蔽信道差错。根据本发明,可以意识到,在一个传输数据包中先传的数据对CDMA信道差错是不敏感的。当上述的差错发生时,它们通常以一短脉冲群的形式出现,对于最佳的全速度帧速率,典型的是8或小于8比特的长度。当接收机对接收的声码器数据的帧不能正确地作出一个速率判决时,另一种差错情况会发生。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声码器可以得到一个随机比特的数据包。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这两种情况之间进行区别的方案。
在本发明中,数据包被安排带有某些很感知的声码器参数数据的有效比特,所述的参数数据位于数据包的起始,而很感知的声码器参数数据的有效比特的余项被交插在整个数据包的其余部分。纠错比特由很感知的声码器参数数据的有效比特计算得出,并且也被交插在整个数据包中。按照一个高的概率,单独的纠错码可以允许对一接收的数据包进行区别是短脉冲串差错的一种,还是整个帧中多种差错的一种。以这种方式,具有一些差错的数据包能够被成功地使用,具有某些感知的声码器参数数据的有效比特被校正。然而,带有许多差错的数据包能够被识别并被忽略掉。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特性,目的和优点由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会变的更加清楚,在附图中,同样的参考号在整个附图中用作相同的标识。其中:
图1是一个典型的声码系统的方框图;
图2a-2d是表示对于各种声码器输出数据帧速率的声码器输出参数比特分布的一系列图表;
图3a-3e是表示作为在声码器和微处理器之间传送的数据包的安排的一系列图表;
图4示出了一个电路的方框图,该电路用于把声码器数据组装成多个数据包从声码器传送给微处理器,和用于在声码器把以微处理器接收的数据包分解成适于声码器在重建语音帧数据中使用的形式:和
图5a-5h表示在适于各种传输模式和声码器帧速度的传输数据包之内,数据包安排的一系列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图1以方框图的形式示出了一个声码系统10的典型构成。应该认识到,图1仅示出了一种实际的构成,例如在一个移动电台中。对于在一移动电话交换局周围中的上述构成和在一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蜂窝基地台,图1的部件可以按如下描述被实际地分开。
对于语音的数字通信,声音例如语音和/或背景噪声通过公知技术被取样和数字化。例如在图1中,声音通过话筒12被转变成模拟信号,然后该模拟信号经编码译码器14被转变成数字信号。编码译码器14利用标准8比特/μ律格式典型地执行一种模拟到数字的转换处理。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模拟信号可以以一种统一的脉冲编码调制(PCM)格式直接地转变成数字形式。在一个典型实例中,编码译码器14使用了一个8KHz取样,并以该取样速率提供一个8比特样本输出,以便实现64千比特/秒数据速率。
8比特样本以编码译码器14输出声码器16,在那里执行一个μ律/统一编码转换处理。在声码器16中,取样被安排成输入数据帧,其中每一帧都包括一个预定数量的样本。在声码器16的一个最佳构成中,每一帧都包括以8KHz,取样速率取样的160上样本或20毫秒的语音。应该很清楚,其他的取样速度和帧的大小也可以使用。根据此处描述的本发明,由声码器16用形成一个相应数据包的组合参数数据对语音样本的每一帧编码。声码器16最好按照速率可变声码器构造,它以一个取决于言语率和系统工作情况的速率对语音样本的每一帧进行编码。然后,声码器数据包被输出给微处理器18用于传输格式化。微处理器18提供一个传输的格式化数据的输出给用于调制和传输的收发射机(未示出)。
在接收端,传输的格式化数据包由收发射机接收和解调,然后提供给微处理机18。在微处理器18中,传输格式化被除去,对每一语音帧所提取的数据包被输出给声码器16。声码器16根据每一个数据包重建相应于语音帧的样本。这些重建的语音帧样本输出给编码译码器14,在那里按照常规被译码并转换成模拟形式。然后,模拟语音样本被输出给扬声器20转换成声音信号。
声码器16的一个最佳构成利用了激活码线性预测(CELP)编码技术的形式,以便在编码语音数据中提供一个可变速度。线性预测码(LPC)分析按照恒定的取样数来执行,音调与代码簿搜索按照取决于传输速率的可变取样数来执行。这种类型的速率可变声码器在还没有被批准的,申请号为07/713,661,申请日为1991年6月11日,并已转让给本发明受让人的美国专利申请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声码器16可以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数字信号处理器中实现。
在刚刚提到的速率可变声码器中,语音分析帧的长度是20毫秒,这意味着被提取的参数以每秒50次的一个脉冲串输出。而且,数据输出的速率粗略地从8千比特/秒变到4千比特/秒,到2千比特/秒和到1千比特/秒。
声码器与微处理器之间按全速率,也称速率1的数据传输是以8.55万千比特/秒的速率进行的。对于全速率数据,作为每一帧的参数被编码,并用160个比特表示。全速率数据帧还包括一个11比特的奇偶检验,这样,一个全速率帧包括总共171比特。在全速率数据帧中,声码器与微处理器之间没有奇偶校验比特的传输速率应是8千比特/秒。
声码器与微处理器之间按半速率(也称1/2速率)的数据传输是以4千比特/秒的速率进行的,具有每帧使用80比特的编码参数。声码器与微处理器之间按四分之一速率(也称1/4速率)的数据传输是以2千比特/秒的速率进行的,具有每帧使用40比特的编码参数。声码器与微处理器之间按八分之一速率(也称1/8速率)的数据传输是以稍小于1千比特/秒的速率进行的,具有每帧使用16比特的编码参数。
在设置有声码器16的通信系统中,还需要发送信号或其它非声码器数据。在除了声码器数据所有信令或其它非声码器数据要被发送的情况下,这种情况称作一个空白帧,作为帧的声码器数据不需要传送到用于传输的微处理器。
根据数据传输速率执行搜索,以便按每一语音帧的不同子帧多次地计算音调滤波器和代码簿激活参数。按照全速率,每一语音帧,仅有一个LPC计算结果。对于每一帧由于只能选择一个唯一的速率,所以,在相应于所选速率的各种大小的子帧中音调和代码簿搜索是按如下描述进行的。
按全速率,有四个音调(pitch)子帧和用于每个音调子帧的两个代码簿子帧。按全速率每40个样本长(5毫秒)有四次音调更新,每个音调子帧具有一个。此外,按全速率每20个样本卡(2.5毫秒),有8次代码簿更新,八个代码簿子帧中每个子帧具有一个。
按半速率,有两个音调子帧和用于每个音调子帧的两个代码簿子帧。音调被更新两次,一次是当代码簿被更新四次时对两个音调子帧中的每一子帧进行更新,另一次是在四个代码簿子帧的每一子帧中进行。按四分之一速率,有一个音调子帧和用于单个音调子帧的两个代码簿子帧。当代码簿被更新两次,即两个代码簿子帧的每个子帧被更新一次时,音调子帧被更新一次。按八分之一速率,音调不被确定,代码簿在语音帧仅被更新一次。
虽然LPC系数在每帧仅计算一次,但它们,以线谱对(LSP)表示,利用从在前帧获得的合成LSP频率,被线性地插入六次,以近似具有集中在每个子帧中心位置的汉明窗口的LPC分析的结果。例外的情况是,按全速率,对于代码簿子帧,LPC系数并不被插入。
此外,在低速率情况下,很少执行音调和代码簿搜索,也很少分配比特给LPC系统的传输。在各种速率下被分配的比特数量在图2a-2d中示出。其中的每一幅图都表示分配给每160语音样本帧的声码器编码数据比特的数量。在图2a-2d中,各个LPC方框中的数值是按相应速率用于对短项LPC系数进行编码的比特数值。在最佳实施例中,用于按全、半、四分之一和八分之一速率对LPC系数进行编码的比特数值分别是40、20、10和10。
为了实现速率可变编码,LPC系数首先被转换成线谱对(LSP),并且合成的LSP频率被单独地使用DPCM(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编码器编码。LPC的阶是10,即有10个LSP频率和10个独立的DPCM编码器。对于DPCM编码器,按全、半、四分之一和八分之一速率的典型比特分配分别是4、2、1和1。在声码器中,LSP频率被转变回LPC滤波器系数,以便在音调和代码簿搜索中使用。
相对于音调搜索,按全速率,如图2a所示,音调校正被计算四次,每四分之一语音帧进行一次。对于按全速率的每个音调更新,使用10个比特对新音调参数进行编码。对于其它速率,如图2b-2d所示,音调更新按不等的次数进行。当速率降低时,音调更新的次数也减少。图2b示出了相对于半速率的音调更新,它被计算两次,每半个语音帧计算一次。类似地,图2c示出了相对于四分之一速率的音调更新,它在每个完整的语音帧计算一次。如按全速率那样,对于每个半速率和四分之一速率音调更新,使用10个比特对新音调参数进行编码。然而对于八分之一速率,如图2d所示,由于当很少或没有语音出现时,这一速率被用于对帧进行编码,所以不进行音调更新的计算,并且不存在音调冗余。对于每10比特的音调更新,7比特表示音调迟延,3比特表示音调增益。音调迟延被限制在17和143之间。音调增益在0和2之间线性地量化而用3比特值表示。
相对于代码簿搜索,按全速率,如图2a所示,代码簿更新被计算八次,每八分之一语音帧进行一次。对于按全速率的每个代码簿更新,使用10个比特对新代码簿参数进行编码。对于其它速率如图2b-2d所示,代码簿更新按不等的次数进行。然而,当速率降低时,代码簿更新的次数也减少。图2b示出了相对于半速率的代码簿更新,它被计算四次,每四分之一语音帧计算一次。如按全速率那样,对于每个半速率和四分之一速率音调更新,使用10个比特对新代码簿参数进行编码。最后,图2d示出了相对八分之一速率的代码簿更新,它在每个完整的语音帧计算一次。应该注意到,按八分之一速率,6个比特被发送,2比特代表代码簿增益,而其它4比特是随机比特。关于代码簿更新比特分配的进一步讨论,在下面将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代码簿更新所分配的比特表示对音调预测余量矢量量化所需的数据比特。对于全、半和四分之一速率,每个代码簿更新包括7比特代码簿指数加3比特代码簿增益,总共10比特。使用在对数域工作的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编码器对代码簿增益进行编码。对于八分之一速率,虽然可以使用类似的比特安排,但最好使用另外的方案。按八分之一速率代码簿增益由2比特表示,而4个随机产生的比特随被接收的数据被用作一个取代代码簿的伪随机数字发生器的种源。应该很清楚,在可选择的方案中,代码簿数据可以被输出,而不采用伪随机数字发生器逼近。
下面的表I是一个表格,它示出了各种参数和比特分配,它们是相对于每一语音帧由声码器产生的,并也由声码器在重建语音帧的语音样本中使用。
表I
Figure C0012418600121
表II描述了在表I以及在表III-IV中涉及的每种参数:
表II
  LSPi   线谱对频率
  PLAGi   第i音调子帧的音调迟延
  PGAINi   第i音调子帧的音调增益
  CBINDEXi   第i代码簿子帧的代码簿阶
  CBGAINi   第i代码簿子帧的代码簿增益
  CBSEED   八分之一速率数据包的随机种源
  PCB   在全速率数据包中用于检测和纠错的奇偶检验比特
如这里过一会要讨论的,并特别地参考表III-IV,一指定参数的最不重要的比特被称作参数(0),比较重要的比特被分别称作参数(1)、参数(2)、等等。例如,在一个全速率帧中,按二进制的形式LSP1=1011,最重要的比特LSP1(3)=1,次最重要的比特LSP1(2)=0,不太重要的比特LSP1(1)=1,不重要的比特LSP1(0)=1。
器16把相应于每个语时帧计算出的参数比特安排成供输出给微处理器18的数据包。在移动台设备中,声码器系统10的所有部件被典型地设置在该单元中。然而,在一个MTSO/蜂窝基地台设备中,微处理器18可以设置在带有声码器16的MTSO中,或设置在带有适当传输接口的蜂窝基地台中。
响应由微处理器18向声码器16或声码器16的发端提出的数据包请求,微处理器18可以接收一个声码器数据包。现有技术中的许多不同的方案都可以被使用,以实现从微处理器向声码器数据包的传输,这一点应该是很清楚的。为了向微处理器18传送,数据在声码器16中的一种独特的安排方式被进行组合,这种安排方式具有优于通常数据格式的优点。
在一个典型的设备中,声码器16经一个8并联端口与微处理器18进行通信,而声码器以被动方式操纵它的并联端口。在一个典型的微处理器18与声码器16之间的通信协议下,总是由微处理器18开始传送数据。在这种通信方案中,由微处理器18送给声码器16的数据包被称作指令包,而从声码器16送给微处理器18的数据包被称作响应包。指令在命令包中由微处理器发出,并由声码器16按两级承认。首先,声码器16指示由微处理器18提供的指令包是否以良好的波形被接收。如果是,则表明它理解了上述的指令,然后通过把指令传回微处理器18执行指令的功能。
数据包在微处理器18和声码器16之间典型地以22个字节块被传送,在一块中的每个字节包括8个数据比特。从声码器16向微处理器18用于发送的,和从微处理器18向声码器16用于对接收的传输数据译码的一块中的数据包的传送是一样的。图3a-3e示出了相应于全、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速率和空白帧的每个声码语音帧数据包的结构。在图3a-3e中,用图解形式表示数据块,编号1的字节被最先传送,在每个字节中编号7和0的比特分别是各自字节中被传送的第一和最后一个比特。由于在该典型的实施例中使用的是一个不变的传输块,虽然实际的数据包比特数据根据该数据包的速率变化,但是,一个字节直至全部字节的一些比特都包括有不需要的比特。图3a-3e表明了这一事实,它通过使在方块中的字节比特位置带有荫影和不带荫影或被忽略来分别表示使用的比特和不使用的比特,图3e适用于这样的情况,即在某些次传输中,微处理器提供给该帧非声码器数据,例如信令数据或其它用户数据。在接收端一个空白帧被传送给声码器。在没有声码器数据出现的这个空白帧中,如果该数据从微处理器传送给声码器,则它将被忽略。
图4以典型的方框图形式示出了有关的电路,用于把相应于每个语音帧的参数数据组织成用于传输给微处理器的数据包。在图4中,示出了具有声码器发动机30的声码器16,该声码器发动机30,如在上面提及的未被批准的专利申请中所描述,计算参数数据。声码器30还从接收的参数数据中计算语音样本的相应帧。声码器16进一步包括输出帧缓冲器32、装填逻辑电路34、输出数据包缓冲器36、奇偶检验比特逻辑电路38和微处理器接口逻辑电路40。
声码器发动机30为每一语音帧计算参数,并提供一个相应于参数数据比特的输出帧给输出帧缓冲器32,在那里进行暂时存储。对于全速率数据的奇偶检验比特的计算,参数数据也可以被直接提供给奇偶检验比特逻辑电路38。对于每个语音帧,声码器发动机30还为被声码的语音帧提供一个所选速率的输出指示。速率数据被典型地提供给装填逻辑电路34、奇偶检验比特逻辑电路38,并经微处理器接口逻辑40提供给微处理器18。
作为一种选择,对于每个语音帧或只是响应一个全速率帧的速率数据指示,帧参数数据可以从缓冲器提供给奇偶检验比特逻辑电路38。在这种结构中,速率指出也可以提供给缓冲器32,缓冲器32对一全速率指示作出响应,提供参数数据给奇偶检验比特逻辑电路38。
奇偶检验比特逻辑电路38对一个全速率指示作出响应,依据全速率数据的18个感觉最有效比特,求出11个奇偶检验比特。感觉有效比特组的被指定的比特已经被确定,如果在这些比特的一个中出现差错,则上述被指定的比特对被译码的语音中语音质量产生很不利的影响。奇偶检验比特被加到全速率数据包中,以对18个感觉最有效比特提供纠错。在一个典型和最佳实施例中,由奇偶检验比特逻辑电路38产生的差错保护是以一个产生10个奇偶比特的循环码为基础的,以形成一个(28,18)码,这里,循环码是一个缩短的BCH码。术语(n,k)表示码字是n个比特长,并具有k个信息比特,利用这种码的28个比特求出一个单独的奇偶检验比特,以便形成一个最终(29,18)码。
18个感觉最有效比特按下列等式(1)组合成一个GF(2),两元素的加罗瓦(Galois)域中的输入多项式:
n(x)=LSP1[3]x17+LSP2[3]x16+LSP3[3]x15+LSP4[3]
      x14+LSP5[3]x13+LSP6[3]x12+LSP7[3]x11+LSP8
      [3]x10+LSP9[3]x9+LSP10[3]x8+CBGAIN1[1]x7
      +CBGAIN2[1]x6+CBGAIN3[1]x5+CBGAIN4[1]x4+
      CBGAIN5[1]x3+CBGAIN6[1]x2+CBGAIN7[1]x1+CBGAIN8
      [1]x0         (1)
这里,LSPi[3]是LSP码i的最有效位(MSB),CBGAINi[1]是CBGAIN码i的次MSB,xi表示在该多项式中相应于参数比特的一个比特的位置。实际上,a(x)由全部10个LSP码的MSB和CBGAIN码的次MSP所组成。
最初的10个奇偶检验比特是使用循环码,利用下列生成多项式:
gpc(x)=x10+x9+x8+x6+x5+x3+1   (2)产生的。
项r(x)将根据输入多项式与生成多项式的二进制除法的余项来确定,即
a(x)x10/gpc(x)=q(x)zr(x)/gpc(x)    (3)
其中,a(x)x10是a(x)的10个位位移,q(x)是除法的商,r(x)是除法的余项。商q(x)不被使用而r(x)的比特将根据下列等式(4)指定:
r ( x ) = PCB [ 10 ] ‾ x 9 + PCB [ 9 ] ‾ x 8 + PCB [ 8 ] ‾ x 7 + PCB [ 7 ] ‾ x 6 +
PCB [ 6 ] ‾ x 5 + PCB [ 5 ] ‾ x 4 + PCB [ 4 ] ‾ x 3 + PCB [ 3 ] ‾ x 2 +
PCB [ 2 ] ‾ x 1 + PCB [ 1 ] ‾ x 0 - - - ( 4 )
应该注意到,PCB[1]到PCB[10]在传输前被倒置,并且第11个保护比特在PCB[0]之前被确定。PCB[0]应该是a(x)中18个保护比特和r(x)中10个奇偶检验比特上的一个奇偶比特。如果全部28比特的异或结果是“0”,则PCB[0]将是逻辑“0”:如果其异或结果是“1”,则PCB[0]将是逻辑“1”。即:
PCB[0]=LSP1[3]LSP2[3]LSP3[3]LSP4[3]
LSP5[3]LSP6[3]LSP7[3]LSP8[3]
LSP9[3]LSP10[3]CBGAIN1[1]CBGAIN2
[1]CBGAIN3[1]CBGAIN4[1]CBGAIN5[1]
CBGAIN6[1]CBGAIN7[1]CBGAIN8[1]PCB
[10]PCB[9]PCB[8]PCB[7]PCB[6]
PCB[5]PCB[4]PCB[3]PCB[2]
PCB[1]               (5)
其中表示运算对象的异或。
逻辑电路38可以使用通常的处理/逻辑部件实现。逻辑电路38执行的乘法和除法大体上与普遍多项式的乘法和除法一样,只是其系数被限制为是二进制,并且执行的是不带进位和借位的模2运算。
逻辑电路38把奇偶检验比特的输出提供给缓冲器32用于暂存。如前所述的在表I中表示的参数比特与相应于全速率帧的奇偶检验比特一起从声码器发动机30提供给缓冲器32。然后,这些帧比特被装填用于传输。
装填逻辑电路34接收相应于每帧的速率指示,并响应地址缓冲器32,如果合适,按一指定顺序输出参数比特和奇偶检验比特。如参考图3所讨论的,从缓冲器32输出的比特被提供给包缓冲器36,用于最终传送给微处理器18。在一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中,比特可以按这里讨论的一种安排方式从缓冲器32直接输出给微处理器18,这一点应该是很清楚的。缓冲器32和缓冲器36可以做成一个单独的存贮器也应该是很清楚的。在任何一种构成中,对于每种速率,均按照后面表III-IV的设备对比特进行安排。
通常,声码器16按照一相应于语音帧的分析的顺序提供参数数据的输出给微处理器18,如参考图2a-2b所讨论的。以语音取样的整个帧为基础的LSP数据紧接着数据包的开始被提供。在该帧内来自语音样本的第一音调子帧的音调数据被随后提供。然后,音调数据后面跟着来自语音样本的代码簿子帧的代码簿数据,所说的语音样本与语音样本的第一音调子帧的语音样本相对应。如果多于一个的语音样本的代码簿子帧与语音样本的音调子帧相对应,那么提供相应于第一代码簿子帧的代码簿数据,随后跟着下一个代码簿子帧的代码簿数据。相应于音调子帧的代码簿子帧的代码簿数据被输出以后,如果给出编码速率,则提供相应于语音样本的下一音调子帧的音调数据。然后,按照前面讨论的输出这个下一音调子帧的代码簿数据。对于语音样本帧,如果有较多的半调子帧和相应的语音样本的代码簿子帧,且相对于该语音样本产生音调和代码簿数据,则音调数据首先被输出,随后跟着相应的代码簿数据。对于剩下的语音取样帧的音调和代码簿数据重复这一输出处理过程。通常,对于音调子帧音调增益值在数据包中放在音调迟延值的前面。同样地,对于代码簿子帧,代码簿指数值在数据包中放在代码簿增益值的前面。对于与这种一般典型的参数数据排序的实现的不一致之处,在表III-IV中给出了详细说明。因此,除了在参数数据的排序中的某些新颖方面,各种其它排序方案可以容易地实现,关于这一点应该是很清楚的。
参考表III,全速率帧数据的171个比特被组装成一个主要业务包。在该主要业务包中,比特170是第一主要业务比特,比特0是最后一比特。如在表IX中可以看到的,10个4-比特LSP码的最有效比特和次最有效比特被放置在所述包的首端。该数据包的这些最初的20比特是一组感觉最有效比特中的比特。在该数据包中,跟在这最初20个感觉最有效比特后面的是LSP码的不太有效比特。在数据包中跟在LSP码的不太有效比特后面的是剩下的参数码,其中不包括8个代码簿增益码的最有效比特和奇偶检验比特。8个代码簿增益码的最有效比特和奇偶检验比特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组感觉最有效比特中的比特。在数据包中,插在LSP码的不太有效比特和随后的参数数据之内的每个第八比特是这些剩下的感觉最有效比特。
之所以这样在数据包中交错比特,是因为差错是平均为8比特长的短脉冲串。在把重要比特平均交错整个数据包的条件下,一个单独的短脉冲串将只伤害被交错比特中的一个。由于奇偶检验比特被用来以类似数据包的全速率对单一差错进行校正,所以这种交错意味着可以以8比特短脉冲串的长度对重要比特中的差错进行校正。
如前面所提到的,在最佳排序方案中,提供有由每个音调子帧和相应的代码簿子帧产生的数据,如在图2中所表示。由第一音调子帧产生的数据后面分别跟有由相应于第一和第二代码簿子帧产生的数据,对于随后的音调子帧数据和相应的代码簿子帧数据的排序,在其余的编码语音帧中自始至终是相同。
表III
Figure C0012418600171
表III(续)
Figure C0012418600181
然后,全速率主要业务包由微处理器18安排成一个传输包,该传输包还包括一个信号比特、帧质量指示符比特和帧末端比特(编码器尾比特)。帧质量指示符比特实质上是循环冗余码校验(CRC)比特,它是通过一个跟在微处理器18后面的CRC和尾比特发生器电路(未示出)根据全速率主要业务包比特产生。参考图5a,对于全速率,该传输包由192个比特组成,其中第一位是一个信令比特。信令比特后面跟着171比特的主要业务包,然后跟着12个CRC比特。在传输包中跟在CRC比特后面的是8个尾比特,它们都是零。为了传输,该传输包按传输帧编码,一个传输帧横跨20ms的时间范围,以便于实现9.6千比特/秒的数据速率。
80比特的半速率帧数据也被组装成一个主要业务包,如在表IV中所示。在该数据包中,比特79是第一主要业务比特,比特0仍是最后一比特。如在表IV中所能看到的,为了便利和统一起见,10个2比特LSP码的比特被放在数据包的首端。如按全速率那样,跟在这最初20比特后面的是剩下的有效参数码,还有某些交替的代码簿增益比特。
表IV
Figure C0012418600191
然后,半速率主要业务包由微处理器18安排成一个传输包,该传输包还包括一个帧质量指示符比特和编码器尾比特。帧质量指示符比特仍是由CRC电路根据半速率主要业务包比特产生的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参考图5f,对于半速率,该传输包由96比特组成,从主要业务包的80个比特开始。主要业务包的比特后面跟随着8个CRC比特,然而跟着8个尾比特。为了传输,该传输包仍按传输帧编码,一个传输帧横跨20ms的时间范围,以便实现4.8千比特/秒的有效数据速率。
应该可以理解的是,在传输包中,半速率数据可以同其它数据例如信令数据、信令业务,(图5b)或从除了声码器、次要业务,(图5c)以外的源获得的数据一起以9.6千比特/秒的数据速率传送。应该可以进一步理解的是,全速率声码器数据可以是空白的,不产生,及其它插入该传输包的数据,如在图5d-5e所示出的。
四分之一速率帧数据的40比特被组装成一个主要业务包,如在表V中所示。比特39是该主要业务包中的第一主要业务比特,比特0仍是最后比特。如在表V中所能看到的,10个1比特LSP码的单个比特被放置在该数据包的首端。跟在这最初10比特后面的是剩下的参数码的比特,还有某些交替的代码簿增益比特。
表V
然后,四分之一速率主要业务包由微处理器18安排成一个传输包,该传输包还包括唯一的8个编码器尾比特。参考图5g,对于四分之一速率,这时该传输包由48比特组成,由主要业务包的40比特开始,以8个尾比特结束。为了传输,该传输包仍按传输帧编码,一个传输帧横跨20ms的时间范围,以便实现2.4千比特/秒的有效数据速率。
八分之一速率帧数据的16比特被组装成一个主要业务包,如表VI所示。比特15是该主要业务包中的第一主要业务比特,比特0仍是最后比特。如在表VI中所能看到的,10个1比特LSP码的单一比特被放置在该数据包的首端,该数据包中带有交替的代码簿种源。这些比特后面跟的是剩下的参数码的比特。
表VI
Figure C0012418600202
然后,八分之一速率主要业务包由微处理器18安排成一个传输包,该传输包还包括唯一的8个编码器尾比特。参考图5h,对于八分之一速率,这时该传输包由24比特组成,由主要业务包的16比特开始,以8个尾比特结尾。为了传输,该传输包仍按传输帧编码,一个传输帧横跨20ms的时间范围,以便实现1.2千比特/秒的有效数据速率。
再参考图3,响应来自微处理器18的一个数据输出指令,主要业务包由声码器16发出。响应这一指令,由微处理器接口逻辑电路40处理,逻辑电路40把一个传送指令提供给缓冲器36。缓冲器36响应该传送指令,近字节输出已格式化的数据包给微处理器18,如附图3所述。
在图1的声码系统中被接收的声码语音帧也被重建成语音帧样本。在接收端,微处理器18与声码器16之间的数据通信是属于传输式的数据通信。在这种操作模式中,声码器16接收和拆开来自微处理器18的数据包,以便解码和语音样本的重建。为了声码器解码的目的,微处理器18还确定数据包的速率,并提供一个确定速率的指示给声码器16。
微处理器18还确定被接收数据的质量。如果被接收数据坏到使用纠错技术不能校正的程度(不满足帧质量)时,一个以速率指示形式的删除指示就被送到声码器16。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微处理器18可以发送数据包给声码器16,但这些值并不在声码处理中使用。因此,如果微处理器18根据CRC的检验确定数据包是一个在接收的传输包数据中具有一已测差错的全速率数据包,则该数据包是一个可能具有比特差错的全速率数据包的指示就被提供给声码器16。由于CRC是由数据包比特算出的,所以,出现在数据包比特内的一个或多个差错将会被检测到。在声码器16中,不可靠的数据包比特如果可以校正,则将被校正,并且校正后的数据包将由声码器使用。
对于被接收的传输包,其另外一种可能性是它包含除声码器数据之外的数据,如信令或次要业务数据。例如,在传输中声码器数据与其它数字数据共用传输帧(图6b-6c),或是单独的非声码器数据(图6d-6e)。在这种情况下,传输包中的状态数据表示该包的类型是只包括声码器数据,或包括其它数据的传输包,例如是一种声码器和非声码器数据的结合,或只包括非声码器数据的传输包。一个脉冲串格式的比特进一步表明该数据包是否是一种声码器数据。当接收到该传输包,并检测到其仅包括非声码器数据时,一个空白帧指示由微处理器18提供给声码器16。虽然数据可以由微处理器18传送到声码器16,但是声码器16并不使用这些数据,而是使用其内部存贮的数据,以校正该声码器的状态。
参考图1和4,在这两种情况中,声码器16响应来自微处理器18的一个数据输入指令,经微处理器接口逻辑电路40处理后提供一个传送指令给缓冲器36。如参考图3所讨论的,缓冲器36响应该传送指令,按字节从微处理器18接收格式化的数据包。逻辑电路40还在声码器16和微处理器18之间传送速率指示。
被传送的数据包输入给缓冲器42暂存。在与数据包传送的协调中,数据包被确定速率的速率指示经逻辑电路40提供给拆开逻辑电路44。通常,拆开逻辑电路44响应该速率指示,用于控制包数据从缓冲器42向帧缓冲器46的输出。被拆开的参数数据然后被存在缓冲器46中,以便提供给声码器发动机30。除了相应的被拆开的参数数据外,声码器发动机30从微处理器18接收速率指示,以便按其指示的速率进行解码。在一个可供选择的结构中,缓冲器46可以被删,该数据在逻辑电路44的控制下可以从缓冲器42直接地提供给声码器发动机30,这一点是很清楚的。
对所有速率的数据包而言,在全速率声码器数据包的拆开中,逻辑电路44调整用于存在缓冲器46中的从缓冲器42输出的数据。对于参数数据,其中的参数比特按组装过程被拆开,比特部分被重新结合,以形成一个相应完整的比特值。例如,对于一个全速率声码器数据包,每个LSP码的最有效和次最有效比特与LSP码的相应的不太有效比特相结合。这样,被重建的10个LSP码与存贮在缓冲器46中的4比特值是一样的。此外,在数据包内的交替参数数据按照相应的参数数据进行分组。例如,对于一个全速率声码器数据包奇偶检验比特象存贮在缓冲器46中一样被分组在一起。按照输入给声码器的样本帧和子帧,参数数据可被进一步的编排。应该认识到,许多其它的方案都可以被容易地用于对输入给声码器的参数数据进行编排。
在一个全速率数据包的拆开中,缓冲器42根据来自逻辑电路44的信号,提供一个参数数据的输出给缓冲器46。在该数据包中,其数据比特被分开的参数被编排成完整的参数比特值。例如前面提到的,每个LSP参数的最有效和次最有效数据比特与该LSP参数的次无效和无效比特相结合,以形成一个相应的4比特值。也可以利用分析子帧,或任何其它编排方案对参数值进行编排,以提供一种类似的参数数据的组合。在逻辑电路44的控制下,被安排和组合的参数值被存贮在缓冲器46内。
一旦参数数据被拆开,则如对逻辑电路38所讨论的那样计算奇偶检验比特,并与接收的奇偶检验比特进行比较。奇偶检验比特逻辑电路48在逻辑电路44的指令下,从缓冲器46接收合适的比特,以便计算数据包的奇偶检验。如后面要讨论的,为了计算和比较的目的,逻辑电路48能够对全速率指示和具有大概误差的全速率进行响应。而且,被接收的奇偶检验比特也从缓冲器46输出给逻辑电路48,用于与算出的奇偶检验比特进行比较。在一个可供选择的构成中,被接收的奇偶检验比特,或用于计算比较奇偶检验比特的参数比特可以直接从微处理器18的数据包输出中提取,如同输入给缓冲器42一样。然而在另一可供选择的构成中,被接收的奇偶检验比特或用于计算比特奇偶的参数比特可以从缓冲器42的输出中提取。
对于全速率帧,如果在与算出的奇偶检验比特比较的所接收奇偶检验通过指示从逻辑电路48提供给逻辑电路44和声码器发动机30。逻辑电路44在响应该输出指令,输出参数数据给声码器发动机30,在声码器发动机30中用于重建语音帧样本。
然而,如果逻辑电路48在奇偶检验比特中检测到一个差错,则逻辑电路48产生一个不满足帧质量指示,并也提供给逻辑电路44和声码器发动机30。响应该不足满帧质量指示,逻辑电路44可以提供一个输出指令给缓冲器46,缓冲器46输出数据给声码器发动机30。在这种情况下,声码器发动机30还响应由逻辑电路48提供的不满足帧质量指示,不去过问接收的数据。在一个可供选择的构成中,数据可以不从缓冲器46输出给声码器发动机30。声码器发动机30工作,用以根据声码器的先前状态重建语音取样帧。
即使微处理器18提供一个具有大概误差(也称作大概全速率)的全速率指示给逻辑电路40,数据包也要被传送缓冲器42。当对于全速率包用CRC检测到差错时。微处理器18将产生一个大概全速率指示,虽然传输包具有由检测器提供的表示良好数据包的帧质量度量。帧质量度量被使用在微处理器18中,以确定被接收帧的符号差错率,低符号差错率表示接收的数据帧可能是包括良好的数据。
在由逻辑电路44把缓冲器42中的数据包拆开以便传送给缓冲器46之前,首先执行奇偶检验比特的检验。如对全速率数据包所作的一样,逻辑电路48为接收的数据包计算奇偶检验比特,并将这些奇偶检验比特与该数据包自己的所接收的奇偶检验比特进行比较。
如果逻辑电路48检测到一个单一差错,则使用公知的奇偶检验比特校正技术,用提供给缓冲器42的已校正比特代替错误的比特来对该差错进行校正。逻辑电路48还提供一个大概全速率奇偶检验通过指示给逻辑电路44和声码器发动机30。处于响应状态的逻辑电路44控制参数比特的重新编排和在缓冲器46中的存贮。逻辑电路44还提供一个输出指令给缓冲器46,缓冲器46响应该输出指令,输出参数数据给声码器发动机30,在那里用来重建语音帧样本。
然而,如果由逻辑电路48根据奇偶检验比特检测到一个以上的差错,则逻辑电路48将产生一个不满足帧质量指示,它也被提供给逻辑电路44和声码器发动机30。响应该不满足帧质量指示,逻辑电路44不对数据包进行拆开,因为声码器发动机30将不使用这些数据。缓冲器42中的数据可以被输出到缓冲器46,当被传送给声码器发动机30时,缓冲器46对数据不作处理。响应不满足帧质量指示,声码器发动机30对接收的数据仍不过问。如前所述,声码器发动机30工作,用以根据声码器的先前状态重建语音样本帧。
对于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和八分之一速率,微处理器18的速率指示经逻辑电路40提供给逻辑电路44和声码器发动机30。微处理器18还提供数据包给缓冲器42。如象从缓冲器42向缓冲器46传送一样,逻辑电路44控制分别相应于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和八分之一速率的80、40和16比特的拆开。然而,对于八分之一速率,如果该数据包包括全部逻辑“1”(如由检测逻辑电路50检测的),则逻辑电路50将产生一个不满足帧质量指示,并提供给逻辑电路44和声码器发动机30。对于具有按奇偶检验比特检测到的多个差错的大概全速率情况,逻辑电路44和声码器发动机30起着如上面刚刚讨论过的作用。
有时,当传输包CRC校验失败,并且根据解码器帧质量确定是一个高符号差错率时,微处理器18将产生不满足帧质量指示作为一个差错率确定指示。该不满足帧质量指示经逻辑电路40提供给逻辑电路44和声码器发动机30,对于具有按奇偶检验比特检测到多个差错的大概全速率情况,逻辑电路44和声码器发动机30起着如上面讨论过的作用。
此外,有时被接收的传输包可能包含除声码器数据以外的数据。传输包可以全部是其它数据,或具有声码器数据和其它数据在一起,如上面参考图6b-6e所描述的。微处理器18根据包含在该数据包中的信号比特对这种类型的传输数据包进行安排。如果不是整个传输包的数据部分包括了作为信号比特或次要业务的完整数据(图6d-6e),则一个空白指示由微处理器18经逻辑40提供给逻辑44,声码器发动机30和存储器52。存储器52用于存贮来自缓冲器42的先前的数据输出。逻辑电路44命令存储器52提供数据给缓冲器46,以代替来自缓冲器42的输出。尤其是,数据的先前帧的最后音调子帧的音调延迟和音调增益与先前帧的LSP频率数据一起从存贮器52提供给缓冲器46。这种数据然后从存贮器52提供给声码器发动机30。在一可供选择的方案中,这种特定的数据可以由存贮器52直接提供给声码器发动机30。然而在另一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存贮器52中的全部数据可以提供给缓冲器46。根据先前的帧数据,声码器发动机30产生被消除了语音样本的当前帧。
根据上面的描述应该很清楚,可以设计各种实施方案来实现参数数据的组装和拆开。以上描述的部件的许多功能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现,例如以一个处理器,或性质不同的逻辑和存贮部件,或是上述二者的结合来实现。应该可以理解的是,相对于最高速率编码数据描述的这种附加防护可以容易地提供给较低速率的数据。
根据前面对最佳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都能制造或使用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熟练的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改进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发明限定的一般原理也可以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而无需创造性。这样,本发明并不规定限制在这里所示的实施例上,而是限定在与这里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用于对一个声码系统中每个接收的参数数据帧内的参数数据进行重新组合的系统,该声码系统中接收的可变速率数据帧包括声码语音参数数据,帧数据根据一预定格式被进行格式化,参数数据被解码成相应的语音样本帧,所述对每个接收的参数数据帧内的参数数据进行重新组合的系统包括:
输入装置,用于接收和存贮数据帧,和用于根据一控制信号以一预定顺序提供所述数据的输出;和
拆开装置,用于接收相应于每一接收的数据帧的帧速率指示,并响应它而提供所述的控制信号,
其中,最高速率数据帧包括一个参数数据组的每个参数数据的一部分,该部分以一预定的顺序置于数据包的首端,其后跟随有上述一个参数数据组的每个参数数据的另一部分,其它参数数据组跟在上述一个参数数据组的后面,在所述数据包内具有从所述数据包内的参数数据中算出的奇偶数据,所述对每个接收的参数数据帧内的参数数据进行重新组合的系统进一步包括:
奇偶检验装置,用于接收在被接收的最高速率参数数据帧中的奇偶数据,根据在所述被接收的最高速率帧中的参数数据计算奇偶数据,把所述计算出的奇偶数据与所述被接收的最高速率帧奇偶数据进行比较,当所述计算出的奇偶数据与所述被接收的奇偶数据一致时,提供一个指示;和
其中所述输入装置响应所述的控制信号和所述的指示,提供一个所述参数数据的输出,该输出包括被重新组装的所述一个参数数据组的每个参数数据的所述部分和另外部分的一个相应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最高速率参数数据帧进一步具有另一参数数据组的每个参数数据的一部分,该部分被交替在一个参数数据组的参数数据的另一部分内,所述的输入装置进一步响应所述的控制信号,为所述另一参数数据组的参数数据的每部分的输出提供所述另一参数数据组的每个所述参数数据的相应剩余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拆开装置和所述奇偶检验装置进一步接收相应于所述最高速率参数数据帧的大概全速率指示,所述的大概全速率表明在所述的参数数据和奇偶数据中至少存在一个差错;
所述奇偶检验装置进一步根据所述计算求得的奇偶数据与在所述接收的最高速率参数数据帧中的所述奇偶数据的比较结果,在所述接收的最高速率参数数据帧中,至少检测在所述参数数据和所述奇偶数据之一中的一个差错,如果在所述的最高速率参数数据帧中的所述参数数据和奇偶数据的某些数据中出现差错,则对所述检测到的差错进行校正;和
其中所述的输入装置响应所述的控制信号和所述的指示,当所述检测到的差错出现在所述奇偶数据的某些数据中时,提供一个所述的参数数据输出,和当所述检测到的差错出现在所述参数数据的某些数据中时,提供一个被校正的参数数据输出,所述的输出参数数据和被校正的参数数据包括被重新组装的所述一个参数数据组的每个参数数据的所述部分和另外部分的一个相应部分。
4.一种声码器,包括:
声码器发动机装置,用以接收语音样本帧并根据预定的语音模式提供表示所述语音样本帧的语音参数数据;
排序装置,用以接收所述语音参数数据并提供语音参数数据包,其中,在所述数据包的第一部分提供所述语音参数的最重要部分,紧接着的所述数据包的第二部分内专门提供所述语音参数数据的其余部分,其中,所述语音参数数据的其余部分根据至少一种预定格式交插在所述数据包的整个第二部分;以及
奇偶检验装置,所述数据包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奇偶比特,所述奇偶检验装置用以接收所述数据包并根据预定的奇偶格式确定至少一个检验比特,比较所述至少一个检验比特与所述至少一个奇偶比特,并提供一个信号指示所述至少一个奇偶比特和至少一个检验比特的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声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声码器发动机装置包括:
提供线性预测码数据的装置;
提供音调数据的装置;以及
提供代码簿数据的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声码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将所述线性预测码数据转换为线谱对数据的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声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序装置首先在所述数据包内提供所述线谱对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4的声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声码器发动机装置以所选数据速率提供所述参数数据,并提供表示所选数据速率的数据速率信号,其中,所述排序装置响应于所述数据速率信号。
9.一种用以在通信系统中记录数据帧的子系统,该通信系统中,记录数据帧的数据以在传送数据包的前半部提供所述数据的更重要部分,并在与所述传送数据包的前半部不同的后半部专门提供所述数据的其余部分,其中,所述其余数据部分唯一交插于所述传送数据包的整个后半部,该记录所述数据帧的子系统包括:
控制装置,根据与所述传送数据包有关的帧速率提供一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指示对所述传送数据包的拆包顺序;
输入装置,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接收所述传送数据包并由所述传送数据包提供重新排序的数据;以及
奇偶检验装置,所述传送数据包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奇偶比特,所述奇偶检验装置用以接收所述传送数据包并根据预定的奇偶格式确定至少一个检验比特,比较所述至少一个检验比特与所述至少一个奇偶比特,并提供一个信号指示所述至少一个奇偶比特和至少一个检验比特的相等。
10.一种在通信系统中根据传送数据包提供对语音数据的评估的系统,该通信系统中,按照语音模型对语音样本帧进行编码以提供参数数据帧,其中,所述参数数据帧被重新排序,以在传送数据包的前半部提供所述参数数据的更重要部分,而在不同于所述传送数据包的前半部的传送数据包的后半部专门提供所述参数数据的其余部分,且所述其余数据部分唯一交插于所述传送数据包的整个后半部,该提供对所述语音数据的评估的系统包括:
排序装置,用以接收所述传送数据包,并根据所述传送数据包提供对所述参数数据重建的评估,根据与所述传送数据包有关的帧速率将对所述参数数据重建的评估进行排序;
声码器装置,接收对所述参数数据重建的评估,并根据所述语音模型对所述重建评估的参数数据进行译码,以对所述语音样本帧提供评估;以及
奇偶检验装置,所述传送数据包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奇偶比特,所述奇偶检验装置用以接收所述传送数据包并根据预定的奇偶格式确定至少一个检验比特,比较所述至少一个检验比特与所述至少一个奇偶比特,并提供一个信号指示所述至少一个奇偶比特和至少一个检验比特的相等。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数据包包括按所选数据速率的参数数据,其中,所选数据速率从多个数据速率中选出,所述声码器装置进一步根据所述数据速率对所述参数数据译码。
12.一种用以在一个声码系统中将语音参数数据格式化为数据包进行传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输入的语音样本帧产生所述语音参数数据,其中,所述语音参数数据的一部分数据比之所述语音参数数据的其它数据具有更大的相对重要性;
在数据包的起始包部分提供所述一部分数据的一部分,所述数据包的起始包部分唯一包括所述一部分数据的一部分;
在紧接所述起始包部分的所述数据包的其余包部分唯一提供交插的数据,所述交插数据通过交插所述一部分数据的其余部分与所述其它数据而形成,
所述传送的数据包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奇偶比特,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接收所述传送的数据包并根据预定的奇偶格式确定至少一个检验比特,比较所述至少一个检验比特与所述至少一个奇偶比特,并提供一个信号指示所述至少一个奇偶比特和至少一个检验比特的相等。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一部分数据计算纠错码;以及
唯一地在所述交插的数据内交插所述纠错码。
CNB001241869A 1992-01-28 1993-01-27 掩蔽传输信道产生的差错的声码器数据设置的方法和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8247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2670192A 1992-01-28 1992-01-28
US07/826,701 1992-01-28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3102375A Division CN1072867C (zh) 1992-01-28 1993-01-27 用于掩蔽传输信道产生的差错的声码器数据设置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90085A CN1290085A (zh) 2001-04-04
CN100382479C true CN100382479C (zh) 2008-04-16

Family

ID=2524728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241869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82479C (zh) 1992-01-28 1993-01-27 掩蔽传输信道产生的差错的声码器数据设置的方法和系统
CN93102375A Expired - Lifetime CN1072867C (zh) 1992-01-28 1993-01-27 用于掩蔽传输信道产生的差错的声码器数据设置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3102375A Expired - Lifetime CN1072867C (zh) 1992-01-28 1993-01-27 用于掩蔽传输信道产生的差错的声码器数据设置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22)

Country Link
US (1) US5600754A (zh)
EP (1) EP0624275B2 (zh)
JP (1) JP3604689B2 (zh)
KR (1) KR0168900B1 (zh)
CN (2) CN100382479C (zh)
AT (1) ATE180091T1 (zh)
AU (1) AU678962B2 (zh)
BR (1) BR9305808A (zh)
CA (1) CA2128708C (zh)
DE (1) DE69324906T3 (zh)
DK (1) DK0624275T4 (zh)
ES (1) ES2131576T5 (zh)
FI (1) FI118103B (zh)
GR (1) GR3030910T3 (zh)
HK (2) HK1011110A1 (zh)
IL (1) IL104500A (zh)
MX (1) MX9300442A (zh)
NO (1) NO942751D0 (zh)
PL (1) PL172397B1 (zh)
TW (1) TW224191B (zh)
WO (1) WO1993015502A1 (zh)
ZA (1) ZA934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03839B2 (ja) * 1993-11-08 2000-01-31 エヌ・ティ・ティ移動通信網株式会社 Cdma通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US5784532A (en) * 1994-02-16 1998-07-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ASIC) for performing rapid speech compression in a mobile telephone system
US5751739A (en) * 1994-04-29 1998-05-1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of and devices for enhancing communications that use spread spectrum technology
GB2290201B (en) * 1994-06-09 1998-03-04 Motorola Ltd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5704001A (en) * 1994-08-04 1997-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nsitivity weighted vector quantization of line spectral pair frequencies
US6334219B1 (en) * 1994-09-26 2001-12-25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Channel selection for a hybrid fiber coax network
FR2729247A1 (fr) * 1995-01-06 1996-07-12 Matra Communication Procede de codage de parole a analyse par synthese
FR2729246A1 (fr) * 1995-01-06 1996-07-12 Matra Communication Procede de codage de parole a analyse par synthese
FR2729244B1 (fr) * 1995-01-06 1997-03-28 Matra Communication Procede de codage de parole a analyse par synthese
USRE42236E1 (en) 1995-02-06 2011-03-22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Multiuse subcarriers in multipoint-to-point communication using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US7280564B1 (en) 1995-02-06 2007-10-09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Synchronization techniques in multipoint-to-point communication using orth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FI950917A (fi) * 1995-02-28 1996-08-29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Puhekoodausparametrien käsittely tietoliikennejärjestelmässä
ZA965340B (en) 1995-06-30 1997-01-27 Interdigital Tech Corp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5754734A (en) * 1995-10-31 1998-05-19 Motorola,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voice coding information using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bits
FI103456B1 (fi) * 1996-03-29 1999-06-30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Puheen siirto pakettiverkossa
US5920581A (en) * 1996-05-31 1999-07-06 Vtech Communications, Ltd. Error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gital communication data packets
US6014622A (en) * 1996-09-26 2000-01-11 Rockwell Semiconductor Systems, Inc. Low bit rate speech coder using adaptive open-loop subframe pitch lag estimation and vector quantization
KR100199959B1 (ko) * 1996-10-14 1999-06-15 김영환 시디엠에이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패리티 검사장치 및 그 방법
KR100198476B1 (ko) * 1997-04-23 1999-06-15 윤종용 노이즈에 견고한 스펙트럼 포락선 양자화기 및 양자화 방법
IL120788A (en) * 1997-05-06 2000-07-16 Audiocodes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speech for lossy transmission networks
AU7655298A (en) * 1997-07-02 1999-01-25 Alcatel Alsthom Compagnie Generale D'electricite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 coded adpcm voice signal
GB2328125B (en) 1997-08-08 2002-04-1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Network control system
US5872774A (en) * 1997-09-19 1999-0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bile station assisted timing synchronization in a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188980B1 (en) 1998-08-24 2001-02-13 Conexant Systems, Inc. Synchronized encoder-decoder frame concealment using speech coding parameters including line spectral frequencies and filter coefficients
US6169759B1 (en) * 1999-03-22 2001-01-02 Golden Bridge Technology Common packet channel
US6606341B1 (en) 1999-03-22 2003-08-12 Golden Bridge Technology, Inc. Common packet channel with firm handoff
JP2000305599A (ja) 1999-04-22 2000-11-02 Sony Corp 音声合成装置及び方法、電話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提供媒体
GB9910002D0 (en) * 1999-05-01 1999-06-30 King S College London Audio signal encoders and decoders
US6226283B1 (en) * 1999-05-13 2001-05-01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selector for performing selec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259744B1 (en) * 1999-06-01 2001-07-10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pping bits to an information burst
JP3613448B2 (ja) * 1999-06-21 2005-01-2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データ伝送方法、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送信装置および受信装置
US6658112B1 (en) 1999-08-06 2003-12-02 General Dynamics Decision Systems, Inc. Voice decoder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channel errors using spectral energy evolution
EP1089439A1 (en) * 1999-09-28 2001-04-0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nterleaver and method for interleaving an input data bit sequence using a coded storing of symbol and additional information
US6745024B1 (en) 2000-01-10 2004-06-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and sending an electronic mail communication us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KR20020079790A (ko) 2000-01-20 2002-10-19 노오텔 네트웍스 리미티드 가변 레이트 패킷 데이타 애플리케이션에서 소프트 결합을 사용하는 하이브리드 arq 방법
DE10031803C2 (de) * 2000-07-04 2002-09-19 Bosch Gmbh Robert Verfahren zur Übertragung von digitalen Daten mittels Rundfunksignalen im orthogonalen Frequenzmultiplex(OFDM)
US6807312B2 (en) * 2001-07-13 2004-10-19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Robust codebooks for vector quantization
JP3463752B2 (ja) 2001-07-25 2003-11-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音響符号化装置、音響復号化装置、音響符号化方法および音響復号化方法
JP3469567B2 (ja) 2001-09-03 2003-11-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音響符号化装置、音響復号化装置、音響符号化方法及び音響復号化方法
US6671518B2 (en) * 2001-11-19 2003-12-30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voice information
US7164672B1 (en) * 2002-03-29 2007-01-16 At&T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QoS improvement with packet voice transmission over wireless LANs
US20040225500A1 (en) * 2002-09-25 2004-11-11 William Gardner Data communication through acoustic channels and compression
CN101176147B (zh) * 2005-05-13 2011-05-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语音编码装置以及频谱变形方法
US7395202B2 (en) * 2005-06-09 2008-07-01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vocoder erasure processing
EP1946302A4 (en) 2005-10-05 2009-08-19 Lg Electronics Inc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NCODING AND DECODING METHOD, AND ASSOCIATED APPARATUS
PT3011561T (pt) 2013-06-21 2017-07-25 Fraunhofer Ges Forschung Aparelho e método para desvanecimento de sinal aperfeiçoado em diferentes domínios durante ocultação de erros
US9542955B2 (en) * 2014-03-31 2017-0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gh-band signal coding using multiple sub-bands
CN105225670B (zh) 2014-06-27 2016-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编码方法和装置
EP2980799A1 (en) * 2014-07-28 2016-02-03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an audio signal using a harmonic post-filter
US10756795B2 (en) 2018-12-18 2020-08-25 XCOM Labs, Inc. User equipment with cellular link and peer-to-peer link
US11063645B2 (en) 2018-12-18 2021-07-13 XCOM Labs, Inc. Methods of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with a group of devices
US11330649B2 (en) 2019-01-25 2022-05-10 XCOM Lab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of multi-link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US10756767B1 (en) 2019-02-05 2020-08-25 XCOM Labs, Inc. User equipment for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cellular signal with another user equipment
CN110136735B (zh) * 2019-05-13 2021-09-28 腾讯音乐娱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修复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250369A1 (ja) * 2019-06-13 2020-12-17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音信号受信復号方法、音信号復号方法、音信号受信側装置、復号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WO2020250371A1 (ja) * 2019-06-13 2020-12-17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音信号符号化送信方法、音信号符号化方法、音信号送信側装置、符号化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52179A (en) * 1987-10-05 1989-07-25 Motorola, Inc. Variable frame rate, fixed bit rate vocoding method
US4903301A (en) * 1987-02-27 1990-02-20 Hitachi,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variable rate speech signal
US5068899A (en) * 1985-04-03 1991-11-26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Transmission of wideband speech signa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00377A (en) * 1977-04-28 1978-07-11 Bell Telephone Laboratories, Incorporated Packet transmission of speech
US4617676A (en) * 1984-09-04 1986-10-14 At&T Bell Laboratories Predic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 filtering arrangement
US4665514A (en) * 1985-08-02 1987-05-12 American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mpany, At&T Bell Laboratories Integrated voice/data network
US4726037A (en) * 1986-03-26 1988-02-16 American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mpany, At&T Bell Laboratories Predic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 filtering arrangement
US4922537A (en) * 1987-06-02 1990-05-01 Frederiksen & Shu Laborator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employing audio frequency offset extraction and floating-point conversion for digitally encoding and decoding high-fidelity audio signals
FR2621436B1 (fr) * 1987-10-02 1990-01-19 Matra Communication Procede et installation de transmission numerique de parole entre mobiles
JP3102015B2 (ja) * 1990-05-28 2000-10-2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音声復号化方法
CA2568984C (en) * 1991-06-11 2007-07-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Variable rate vocod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68899A (en) * 1985-04-03 1991-11-26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Transmission of wideband speech signals
US4903301A (en) * 1987-02-27 1990-02-20 Hitachi,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variable rate speech signal
US4852179A (en) * 1987-10-05 1989-07-25 Motorola, Inc. Variable frame rate, fixed bit rate vocoding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L104500A0 (en) 1993-05-13
WO1993015502A1 (en) 1993-08-05
DE69324906T2 (de) 1999-12-02
DK0624275T4 (da) 2005-10-31
JPH07506439A (ja) 1995-07-13
CN1290085A (zh) 2001-04-04
CN1072867C (zh) 2001-10-10
ES2131576T3 (es) 1999-08-01
FI118103B (fi) 2007-06-29
JP3604689B2 (ja) 2004-12-22
DK0624275T3 (da) 1999-11-15
EP0624275A4 (en) 1995-01-25
IL104500A (en) 1996-06-18
MX9300442A (es) 1994-07-29
GR3030910T3 (en) 1999-11-30
PL172397B1 (pl) 1997-09-30
DE69324906D1 (de) 1999-06-17
PL305984A1 (en) 1995-02-20
ZA93450B (en) 1993-12-28
AU3593993A (en) 1993-09-01
US5600754A (en) 1997-02-04
HK1011110A1 (en) 1999-07-02
DE69324906T3 (de) 2006-08-10
FI943538A0 (fi) 1994-07-27
FI943538A (fi) 1994-09-27
CN1081037A (zh) 1994-01-19
EP0624275B2 (en) 2005-08-31
EP0624275B1 (en) 1999-05-12
EP0624275A1 (en) 1994-11-17
NO942751D0 (no) 1994-07-22
AU678962B2 (en) 1997-06-19
HK1035976A1 (en) 2001-12-14
BR9305808A (pt) 1997-02-18
CA2128708C (en) 1998-07-14
CA2128708A1 (en) 1993-08-05
ATE180091T1 (de) 1999-05-15
ES2131576T5 (es) 2006-02-01
KR0168900B1 (ko) 1999-03-20
TW224191B (zh) 1994-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82479C (zh) 掩蔽传输信道产生的差错的声码器数据设置的方法和系统
US5097507A (en) Fading bit error protection for digital cellular multi-pulse speech coder
CN100588143C (zh) 可变速率接收机中速率误差检测的改进方法和设备
KR950007889B1 (ko) 디지탈식 엔코트된 언어신호내의 에라 교정방법 및 시스템
EP0955586A1 (en) Coding with modulation, error control, weighting, and bit allocation
US5706396A (en) Error protection system for a sub-band coder suitable for use in an audio signal processor
US5898708A (en) Error corr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5754734A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voice coding information using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bits
IL113986A0 (en) A variable rate vocoder - A coder and method for encoding an acoustical signal
KR19990064118A (ko) 소프트 디시젼 중첩 복호기내의 확인 및 프레임 신호 품질 검출방법 및 장치
JPH07202825A (ja) 割り当てられた伝送媒体の帯域幅を効率的に使用するためのデバイス及び方法
TW385602B (en) Transmission system with adaptive channel encoder and decoder
CN101166071A (zh) 差错帧隐藏装置与方法
JPH06502930A (ja) 多重モード音声コーダのためのエラー保護
TW200405689A (en) Receiving station for CDMA wireless system and method
EP0747884A2 (en) Codebook gain attenuation during frame erasures
US5881133A (en) Method for correcting communications errors when communicating with a voice response unit over a cellular telephone network
Millar et al. A Multipulse Speech Codec for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Use
Il Park Digit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Brayer The performance of a simulated convolutional decoder on measured HF and tropospheric data channels (Corresp.)
Morgenstern Vector quantization applied to speech coding in the wireless environment
Wadia Error correction scheme for telephone line transmission of RELP vocoder
Yang Combined source and channel coding of speech for telecommun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3597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3012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