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74943C - 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器件 - Google Patents

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74943C
CN100374943C CNB2004100961081A CN200410096108A CN100374943C CN 100374943 C CN100374943 C CN 100374943C CN B2004100961081 A CNB2004100961081 A CN B2004100961081A CN 200410096108 A CN200410096108 A CN 200410096108A CN 100374943 C CN100374943 C CN 10037494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electrode
electrode
pixel
public electrode
liquid cry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961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21926A (zh
Inventor
朴贵福
崔相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Philips LC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Philips LCD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Philips LCD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21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219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7494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7494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02F1/134363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for applying an electric field parallel to the substrate, i.e. in-plane switching [IP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8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by treatment of the surface, e.g. embossing, rubbing or light irradiation
    • G02F1/133784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by treatment of the surface, e.g. embossing, rubbing or light irradiation by rubbing

Abstract

一种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器件,其包括:第一和第二基板;水平和垂直地设置在第一基板上并限定像素的选通线和数据线;设置在选通线和数据线的各个交叉点处的开关器件;设置在像素中的具有第一栅格结构的第一公共电极;设置在像素中的具有第二栅格结构的第一像素电极;由第一栅格的多个第一边和第二栅格的多个第二边在像素区域中限定的第一区域;连接多个第一边的第二公共电极和连接所述多个第二边的第二像素电极,该第二公共电极和第二像素电极在第一区域中限定第二区域;位于第一和第二基板的相对表面上的第一配向膜和第二配向膜;以及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Description

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器件,更具体地,涉及能够保持最大光透射率的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器件。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件一般用作高图像质量且低功耗的平板显示器件。液晶显示器件是通过将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和滤色器基板以均匀的间隔,彼此相对地接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液晶层形成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和滤色器基板之间。在该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以矩阵形式设置多个像素,并且在单位像素中形成薄膜晶体管、像素电极和电容器。在该滤色器基板上形成有:公共电极,用于与像素电极一起对液晶层施加电场;RGB滤色器,用于实现颜色;以及黑底。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与滤色器基板的相对表面上形成配向膜,并对这些配向膜进行研磨(rubbed),以使液晶层沿一特定方向排列。
当在形成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的各个单位像素处的像素电极与形成在滤色器基板的整个表面上的公共电极之间施加电场时,液晶由于介电各向异性而旋转,由此通过多个像素单元来透射或阻挡光线,从而显示字符或图像。然而,这种扭曲向列模式液晶显示器件的缺点是视角窄。因此,近来,已在积极地研究一种面内切换模式LCD,其通过沿相对于基板几乎水平的方向对液晶分子进行配向来解决窄视角的问题。
图1A和1B表示现有技术的面内切换模式LCD器件的单位像素。具体地,图1A是一平面图,图1B是沿图1A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如图1A和1B所示,在第一透明基板10上水平和垂直地设置选通线1和数据线3,以限定像素区域。在实际的液晶显示器件中,‘N’条选通线1和‘M’条数据线3相互交叉以形成N×M个像素,但在图中,只示出了一个像素。
在选通线1和数据线3的交叉点处设置包括栅极1a、半导体层5和源/漏极2a和2b的薄膜晶体管9。栅极1a和源/漏极2a和2b分别与选通线1和数据线3相连。栅绝缘膜8淀积在整个基板上。
在该像素区域中,与选通线1平行地设置公共线4,与数据线3平行地设置用于切换液晶分子的一对电极,即公共电极6和像素电极7。公共电极6与选通线1一起同时形成,并且其与公共线4相连,像素电极7与源/漏极2a、2b一起同时形成,并与薄膜晶体管9的漏极2b相连。
在包括源极2a和漏极2b的基板的整个表面上形成钝化膜11。形成与公共线4交叠并与像素电极7相连的像素电极线14。像素电极线14与公共线4一起形成存储电容器(Cst),其间插入有栅绝缘膜8。
在第二基板20上形成用于防止光泄漏到薄膜晶体管9、选通线1和数据线3的黑底21、用于实现颜色的滤色器23,在黑底21和滤色器23上形成用于使滤色器23平整的保护膜(overcoat film)25。在第一和第二基板10和20的相对表面上分别形成用于确定液晶的初始配向方向的配向膜12a和12b。在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之间形成液晶层13,用于通过施加在公共电极6与像素电极7之间的电压来控制透射率。
图2A和2B表示现有技术的面内切换模式LCD器件的驱动原理。图2A表示当没有在公共电极6和像素电极7之间施加电压时液晶分子的驱动,图2B表示当在其间施加电压时液晶分子的驱动。
首先,参照图2A,当没有向面内切换模式LCD器件施加电压时,沿着在第一和第二基板的相对表面上形成的配向膜的研磨方向(图2A中的箭头↑的方向)对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进行配向。参照图2B,当在公共电极6和像素电极7之间施加电压时,在其间产生电场,并且液晶分子透过与电场强度相对应的光量。
图3是表示透射率特性随着根据现有技术的面内切换模式LCD器件的驱动电压而变化的曲线图。如图3所示,随着施加给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的电压的升高,透射率线性增加。但是,如果电压持续增加,透射率在6V时开始减小。在这种情况下,假设表示最大透射率的电压值为Vmax,则电压值Vmax是使液晶分子相对于配向膜的初始配向方向成45°的电压。
如果施加大于Vmax的电压,则透射率下降。但是,在该曲线中得到的透射率是一种理想情况,实际产品在低于理论电压值Vmax的电压下具有最大亮度。因此,面内切换模式LCD器件的问题在于,液晶层的液晶分子始终在同一平面内切换,这降低了垂直和水平视角方向上的灰度级,并且在高于Vmax的电压下的透射率减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将低于Vmax的电压设置为实际产品的Vmax,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不能达到产品的最大亮度。此外,即使需要通过施加Vmax来显示白色状态,但由于液晶分子沿一个方向集中排列,所以沿液晶分子的较短边方向观察到的屏幕图像微黄,而沿较长边方向观察到的屏幕图像微蓝,从而降低了图像质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致力于一种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器件,其基本上克服了由于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和不足而产生的一个或更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在高于Vmax的电压下也能够防止透射率下降的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LCD)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使在不同视角下产生的颜色色辉(tint)现象最小来提高图像质量的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LCD)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亮度的面内切换模式LCD器件。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下面的说明书中提出,部分通过说明书而明了,或者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而体验到。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将通过所写说明书及其权利要求以及附图所具体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优点并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具体实施和广泛描述的,一种面内切换模式LCD器件包括:第一和第二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水平和垂直设置并限定像素的选通线和数据线;在所述选通线和所述数据线的各个交叉点处的开关器件;设置在所述像素中的具有第一栅格结构的第一公共电极;设置在所述像素中的具有第二栅格结构的第一像素电极;由所述第一栅格的多个第一边和所述第二栅格的多个第二边在所述像素区域中限定的第一区域;连接所述多个第一边的第二公共电极,和连接所述多个第二边的第二像素电极,第二公共电极和第二像素电极在所述第一区域中限定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基板的相对表面上的第一配向膜和第二配向膜;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中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在由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在所述第一区域中限定的区域中产生电场,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和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在由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和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在所述第一区域中限定的区域中产生电场,所述区域中的电场的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配向膜的研磨方向成45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面内切换模式LCD器件包括:第一和第二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水平和垂直设置并限定像素的选通线和数据线;设置在所述像素中的具有第一栅格结构的第一公共电极;设置在所述像素中的具有第二栅格结构的第一像素电极;由所述第一栅格的多个第一边和所述第二栅格的多个第二边在所述像素区域中限定的第一区域;连接所述多个第一边的弧形第二公共电极,和连接所述多个第二边的弧形第二像素电极,第二公共电极和第二像素电极在所述第一区域中限定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基板的相对表面上的第一配向膜和第二配向膜;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面内切换模式LCD器件包括:第一和第二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水平和垂直设置以限定像素的选通线和数据线;设置在所述选通线和所述数据线的各个交叉点处的开关器件;‘L’形的第一公共电极,和倒置‘L’形的第一像素电极,第一公共电极和第一像素电极限定一大致正方形的区域;设置在所述大致正方形区域中并在所述大致正方形区域中限定一弧形区域的第二公共电极和第二像素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基板的相对表面上的第一配向膜和第二配向膜;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中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在所述正方形区域内产生面内电场,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和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在所述正方形区域内产生面内电场,所述正方形区域中的电场相对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配向膜的研磨方向成45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面内切换模式LCD器件包括:第一和第二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水平和垂直设置并限定像素的选通线和数据线;设置在所述像素中并限定一弧形区域的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该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在所述弧形区域中产生电场;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基板的相对表面上形成的第一和第二配向膜,研磨方向相对于所述电场方向保持约45°角,所述电场大于在所述公共电极和所述像素电极之间施加的最大驱动电压;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应该理解,以上概述和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且旨在对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包含附图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将其并入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A和1B表示现有技术的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LCD)器件。
图2A和2B表示现有技术的面内切换模式LCD器件的驱动原理。
图3是表示透射率特性随着根据现有技术的面内切换模式LCD器件的驱动电压而变化的曲线图。
图4A和4B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LCD)器件。
图5A和5B表示图4A和4B的面内切换模式LCD器件的驱动原理。
图6是表示透射率特性随着图4A和4B所示的面内切换模式LCD器件的驱动电压而变化的曲线图。
图7表示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分割区域中的等势线。
图8表示在两个域中由于液晶的双折射特性而产生的异常光线的抵消。
图9A和9B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LCD)器件。
图10A和10B表示图9A和9B所示的面内切换模式LCD器件的驱动原理。
图11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面内切换模式LCD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面内切换模式LCD器件及其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图4A和4B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LCD)器件。图4A是一平面图,图4B是沿图4A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如图所示,在面内切换模式LCD器件100中,在透明第一基板110上水平和垂直地设置选通线101和数据线103,并限定单位像素P。在选通线101和数据线103的交叉点处设置开关器件109,其包括:从选通线101延伸的栅极、形成在栅极上的半导体层105、以及设置在半导体层105上的其间具有特定间隔的源/漏极102a和102b。
将公共电极106形成为栅格结构,该栅格结构将单位像素P分成至少一个第一分割区域P’。将像素电极107形成为栅格结构,该栅格结构将第一分割区域(P’)分成四个第二分割区域(P”)。限定第二分割区域P”的公共电极106和像素电极107分别为‘L’形和倒置‘L’形。由此,第二分割区域P”具有正方形形状,并且通过公共电极106和像素电极107沿对角线方向形成电场。
公共电极106设置在像素P的外部边缘,并且与平行于选通线101设置的公共线104相连,以接收公共电压信号,由此保护数据线103的信号不受像素电极107的信号的影响。像素电极107连接到与选通线101交叠的存储电极114。存储电极114与栅绝缘膜108一起形成存储电容器(Cst),该存储电容器与选通线101交叠。公共电极106和像素电极107通过插入其间的栅绝缘膜108而电绝缘。在包括像素电极107的基板的整个表面上形成钝化膜111。
在第二基板120上形成用于防止漏光的黑底121和用于实现颜色的滤色器123。在第一和第二基板110和120的相对表面上形成用于确定液晶的初始配向方向的第一和第二配向膜112a和112b。在第一和第二基板110和120之间插入液晶层113。如上所述,这种面内切换模式LCD器件通过与施加给公共电极106和像素电极107的电压相对应地对液晶分子进行重配向,来控制透射率。
图5A和5B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面内切换模式LCD器件的驱动原理。具体地,图5A表示当没有在第二分割区域P”中的公共电极106和像素电极107之间施加电压时,液晶分子的配向。图5B表示当在第二分割区域P”中的公共电极106和像素电极107之间施加电压时,液晶分子的配向。
首先,参照图5A,当没有在公共电极106和像素电极107之间施加电压时,沿配向膜(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基板110和120的相对表面上)的研磨方向(箭头↑的方向)设置液晶分子113a。配向膜的研磨方向与数据线103的方向平行。与数据线103的方向平行地设置液晶分子113a,以显示黑屏。另选地,研磨方向可以平行于选通线101的方向,以将液晶分子设置为平行于选通线101的方向。
参照图5B,当在公共电极106和像素电极107之间施加电压时,在其间产生电场。对液晶分子113a进行重配向,此时,液晶分子的透射能力与所施加的电压相对应。
图6是表示透射率特性随着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面内切换模式LCD器件的驱动电压而变化的曲线图。如图6所示,如果没有施加电压,则透射率为0,随着电压升高,透射率几乎线性地增大。当电压到达某一电平(即,最大透射率)时,即使进一步增大电压,透射率也不再增大,并且保持该最大透射率,而不是像现有技术(参照图3)中那样透射率减小。将最大透射率的起始点处的电压定义为Vmax。
最大透射率得到保持而没有减小的原因是由于本发明中的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的结构特性。通常,可以由下面所示的方程(1)来计算透射率(T):
方程(1):
透射率(T)=sin2(2α)sin2(πdΔn(λ)/λ)
其中α为偏振板与液晶分子的光轴之间的角度,d为单元间隙,λ为光波长。因此,如果偏振板的方向与研磨方向相同,则由方程(1)得到的值,即,偏振板与液晶分子的光轴之间的角度为45°,并且透射率最大。
参照图5B,公共电极106和像素电极107的结构、分别为‘L’形和倒置‘L’形的公共电极106和像素电极107限定了正方形的第二分割区域P”。当在公共电极106和像素电极107之间施加电压时,在第二分割区域(P”)中,沿经过相对角部的对角线方向(箭头的方向)形成电场。在这种情况下,电场方向相对于垂直方向的研磨方向基本上不会超过45°。因此,即使施加高于Vmax的电压,由于液晶分子113a相对于研磨方向不超过45°,所以透射率也不会减小。
换言之,参照图7,当将Vmax施加给公共电极106和像素电极107时,液晶分子113a沿公共电极106和像素电极107之间产生的电场方向设置并透射光。在液晶分子的配向状态不同的多个区域之间形成边界。该边界由像素电极107限定,该边界在第一分割区域P’中形成四个域。即,沿穿过第一分割区域P’的对角线方向,液晶分子的配向是相同的。此外,液晶分子的配向根据液晶分子的配向状态不相同的边界而水平对称。通常根据边界处的液晶分子的配向状态在第二分割区域P”中驱动液晶分子,并且以最大透射率来透射光。此外,由于具有水平对称性质的多域结构,根据液晶的双折射特性而产生的异常光线互相抵消,由此使颜色偏移现象最小。
具体地,如图8所示,在其中对称设置液晶分子的两个域的情况下,第一液晶分子213a的双折射值a1抵消了第二液晶分子213b的双折射值,该第二液晶分子213b的排列方向与第一液晶分子213a的排列方向相反,结果,双折射变为0。此外,由双折射值c2补偿双折射值c1。因此,使由于液晶分子的双折射特性而产生的颜色偏移现象最小,由此可以防止图像质量随视角而劣化。
在具有这种结构的面内切换模式LCD器件中,在公共电极106和像素电极107相对的中心部分A处,沿相对于研磨方向精确成45°的方向形成电场,从而具有最大透射率,但是在电极弯曲的角部B处,由于所形成的等势线,使得电场方向相对于研磨方向不成45°。这里,虚线表示等势线。即,在角部B处的透射率降低。为了解决该问题,在第二分割区域中加入分别具有眼状结构的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即,通过在由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限定的第二分割区域中另外将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形成为眼状结构,可以扩大具有最大透射率的部分A,并且可以减小由于电场变形而导致的亮度下降的角部‘B’,由此可以提高总体亮度。
图9A和9B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能够通过扩大第二分割区域的中心部分以具有最大透射率来提高亮度的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LCD)器件。具体地,图9A是一平面图,图9B是沿图9A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如图9A所示,在面内切换模式LCD器件200中,在透明第一基板210上水平和垂直地设置选通线201和数据线203,以限定单位像素P。在选通线201和数据线203的交叉点处设置开关器件209。该开关器件209包括:从选通线201延伸的栅极、形成在栅极上的半导体层205、以及设置在半导体层205上的其间具有特定间隔的源/漏极202a和202b。
将第一公共电极206a形成为栅格结构,以将单位像素P分成至少一个第一分割区域P’。将第一像素电极207形成为栅格结构,以将第一分割区域P’分成四个第二分割区域P”。在第二分割区域P”中形成分别具有弧形结构的第二公共电极206b和第二像素电极207b,以限定眼状区域。
公共电极106设置在像素P的外部边缘,与数据线203相邻,并且连接到平行于选通线201设置的公共线204,以接收公共电压信号,由此保护数据线203的信号不受像素电极的信号的影响。像素电极207a连接到与选通线201交叠的存储电极214,并且该存储电极214与栅绝缘膜208一起形成存储电容器(Cst),该存储电容器与选通线201交叠。
第一和第二公共电极206a和206b以及第一和第二像素电极207a和207b通过插入其间的栅绝缘膜108而电绝缘。在包括第一和第二像素电极207a和207b的基板的整个表面上形成钝化膜211。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像素电极207a和207b设置在钝化膜上。由于像素电极可以由诸如ITO(铟锡氧化物)或IZO(铟锌氧化物)的透明材料制成,所以可以提高孔径比。
在第二基板220上形成用于防止漏光的黑底221和用于实现颜色的滤色器223。在第一和第二基板210和220的相对表面上形成用于确定液晶的初始配向方向的第一和第二配向膜212a和212b,并在其间插入液晶层213。如上所述而构造的面内切换模式LCD器件200与施加在第一和第二公共电极206a和206b以及第一和第二像素电极207a和207b之间的电压相对应地控制透射率。
图10A和10B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面内切换模式LCD器件的驱动原理。具体地,图10A表示当在第二分割区域P”中没有向第一和第二公共电极206a和206b以及第一和第二像素电极207a和207b施加电压时,液晶分子的配向。图10B表示当在第二分割区域P”中向第一和第二公共电极206a和206b以及第一和第二像素电极207a和207b施加电压时,液晶分子的配向。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驱动原理与第一实施例(图5A和5B)的相同。
首先,参照图10A,当没有在第一和第二公共电极206a和206b以及第一和第二像素电极207a和207b之间施加电压时,沿配向膜的研磨方向(箭头↑的方向)设置液晶分子213a。配向膜的研磨方向与数据线203的方向平行,与数据线203的方向平行地设置液晶分子203a,从而在没有施加电压时显示黑屏。另选地,研磨方向可以与选通线201的方向平行,即,垂直于数据线203,在这种情况下,与选通线201的方向平行地设置液晶分子。
参照图10B,当在第一和第二公共电极206a和206b以及第一和第二像素电极207a和207b之间施加电压时,产生对液晶分子113a进行重配向的电场。液晶分子的透射能力与所施加电压的值相对应。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类似,即使在高于Vmax的电平下,透射率也不会减小,并且保持最大透射率。
最大透射率得到保持而没有减小的原因是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的结构特性。即,参照第一和第二公共电极206a和206b以及第一和第二像素电极207a和207b的结构,第一公共电极206a和第一像素电极207a弯曲90°,并且各个弯曲区域相对以限定正方形。第二公共电极206b和第二像素电极207b具有设置在由第一公共电极206a和第一像素电极207a限定的正方形区域内的弧形结构,以限定眼状区域。由第二公共电极206b和第二像素电极207b产生的电场的方向相对于研磨方向不超过45°。
在由第二公共电极和第二像素电极206b和207b限定的眼状区域C,以及由第一公共电极206a和第一像素电极207a限定的弯曲区域D中,即使在高于最大电压Vmax的电平下,在区域C中产生的电场也会相对于研磨方向保持45°,并且该区域具有最大透射率。同时,在区域D中产生的电场相对于研磨方向并不是精确地成45°角,但是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相比,还是提高了透射率。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参照图5B)中,各个电极之间的距离太大,以至于角部处的电场严重变形。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由于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减小了电极之间的距离,所以使在由第一公共电极206a和第二像素电极207b或者由第二公共电极206b和第一像素电极207a形成的角部处形成的电场最小,由此提高了角部的亮度。
此外,由于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减小了具有最大透射率的区域C的各个电极之间的距离,所以在区域C中形成的电场比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强。因此,液晶的响应速度更快,并且可以降低最大亮度电压Vmax。此外,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减小了液晶驱动异常的角部,并且增大了最大透射率区域,这使得可以实现总体亮度的提高。即,通过加大液晶驱动正常的区域C的两个电极206b和207b之间的距离,可以扩大最大透射率区域。由此,提高了整体亮度。
图11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面内切换模式LCD器件。除了第二像素电极的结构,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元件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图9A和9B)中的相同。对于相同的元件赋予相同的标号,并且省略对其的说明。
参照图11,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LCD器件300具有眼状结构,其中设置了产生相对于研磨方向成45°的水平电场的第二公共电极206b和第二像素电极207b,并且在该结构中,形成在角部的第一像素电极207a’具有不连续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删截(abridged)第一像素电极207a’与选通线201平行的部分。也可以将经删截的第一像素电极207a’形成为平行于数据线203,并且可以将第一公共电极206a而不是第一像素电极207a’形成为不连续的。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弯曲90°并且相对,从而即使在高于最大电压Vmax的电平下也可以保持透射率。由此,当将本发明的结构应用于实际产品中时,可以保持最大亮度而不会减小,并且可以将Vmax值设置为高于理论值,从而可以产生最大亮度。
由于将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形成为眼状结构,所以设置在眼状结构中的液晶可以具有最大亮度,以使得可以提高总体亮度。可以将限定眼状结构的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形成在通过使不同的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弯曲90°并且相对而限定的区域内。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实施例中所示的结构,而是可以具有眼状结构,并且包括产生相对于研磨方向具有45°的电场的每一种结构。
本发明的基本概念是在像素内部设置具有眼状结构的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并且由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产生的水平电场可以包括相对于研磨方向形成45°方向的每一种LCD器件。由于相互垂直地设置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所以即使在高于Vmax的电平下,也可以保持最大亮度而不降低,并且通过由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形成突出到子像素中的电极,可以增大液晶分子的透射区域,并由此提高亮度。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然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由此,本发明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的范围之内的本发明的所有修改和变化。

Claims (20)

1.一种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器件,其包括:
第一和第二基板;
水平和垂直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并限定像素的选通线和数据线;
在所述选通线和所述数据线的各个交叉点处的开关器件;
设置在所述像素中的具有第一栅格结构的第一公共电极;
设置在所述像素中的具有第二栅格结构的第一像素电极;
由所述第一栅格的多个第一边和所述第二栅格的多个第二边在所述像素区域中限定的第一区域;
连接所述多个第一边的弧形第二公共电极和连接所述多个第二边的弧形第二像素电极,该第二公共电极和第二像素电极在所述第一区域中限定第二区域;
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基板的相对表面上的第一配向膜和第二配向膜;以及
所述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其中,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在由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在所述第一区域中限定的区域中产生电场,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和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在由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和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在所述第一区域中限定的区域中产生电场,所述第一区域中所限定的上述两个区域中的电场的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配向膜的研磨方向成45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中所述第一栅格和所述第二栅格对称,并且具有正方形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具有正方形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中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中所述开关器件包括:
与所述选通线相连的栅极;
位于所述栅极上的栅绝缘膜;
位于所述栅绝缘膜上的半导体层;以及
位于所述半导体层上的源极和漏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中所述第二基板包括滤色器和黑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还包括:
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公共电极电连接的公共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还包括:
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像素电极相连并通过与所述选通线交叠而形成存储电容器的存储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配向膜的研磨方向与所述选通线的方向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配向膜的研磨方向与所述数据线的方向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中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具有一致的曲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经删截的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经删截的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中各个所述第一区域包括相互补偿的独立域。
15.一种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器件,其包括:
第一和第二基板;
水平和垂直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并限定像素的选通线和数据线;
设置在所述选通线和所述数据线的各个交叉点处的开关器件;
L形的第一公共电极和倒置L形的第一像素电极,该第一公共电极和第一像素电极限定正方形的区域;
设置在所述正方形区域中并在所述正方形区域中限定眼状区域的第二公共电极和第二像素电极;
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基板的相对表面上的第一配向膜和第二配向膜;以及
形成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其中,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在所述正方形区域内产生面内电场,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和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在所述正方形区域内产生面内电场,所述正方形区域中的电场相对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配向膜的研磨方向成45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经删截的部分。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经删截的部分。
18.一种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器件,其包括:
第一和第二基板;
水平和垂直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并限定像素的选通线和数据线;
设置在所述像素中并限定眼状区域的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该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在所述眼状区域中产生电场;
形成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基板的相对表面上的第一和第二配向膜,研磨方向相对于所述电场方向保持约45°角,所述电场大于施加给所述公共电极和所述像素电极的最大驱动电压;以及
形成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配向膜的研磨方向与所述选通线平行。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配向膜的研磨方向与所述数据线平行。
CNB2004100961081A 2003-11-29 2004-11-26 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器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494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30086028A KR100595453B1 (ko) 2003-11-29 2003-11-29 수평전계방식 액정표시소자
KR1020030086028 2003-11-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21926A CN1621926A (zh) 2005-06-01
CN100374943C true CN100374943C (zh) 2008-03-12

Family

ID=34617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9610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4943C (zh) 2003-11-29 2004-11-26 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器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403252B2 (zh)
JP (1) JP4126616B2 (zh)
KR (1) KR100595453B1 (zh)
CN (1) CN100374943C (zh)
TW (1) TWI2937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64219B1 (ko) 2003-12-11 2006-03-28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횡전계형 액정표시장치용 어레이 기판
EP1793266B1 (en) * 2005-12-05 2017-03-0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a Horizontal Electric Field Configuration
KR20090088027A (ko) * 2008-02-14 2009-08-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US8854587B2 (en) * 2011-08-01 2014-10-07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2253553A (zh) * 2011-08-01 2011-11-23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681271A (zh) * 2012-05-24 2012-09-1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应用的显示装置
CN102692770B (zh) * 2012-06-07 2015-02-18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866543B (zh) * 2012-09-13 2015-05-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单元、阵列基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841466B (zh) * 2012-09-20 2015-08-26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TWI473057B (zh) * 2013-01-30 2015-02-11 Au Optronics Corp 畫素單元及畫素陣列
CN103488008B (zh) * 2013-10-09 2017-02-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TWI605283B (zh) * 2015-12-28 2017-11-1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30A (zh) * 1993-11-05 1995-11-29 索尼公司 用于显示的薄膜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JPH10260431A (ja) * 1997-03-21 1998-09-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
JP2002040437A (ja) * 2000-07-19 2002-02-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パネル
CN1420386A (zh) * 2001-11-15 2003-05-2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平面开关模式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24337A (ja) * 1993-03-15 1994-11-25 Toshiba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US5610743A (en) * 1995-10-30 1997-03-11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luding concentric shapes and radial spokes which has an improved viewing angle
TW329500B (en) * 1995-11-14 1998-04-11 Handotai Energy Kenkyusho Kk Electro-optical device
JPH09146108A (ja) * 1995-11-17 1997-06-0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KR100265572B1 (ko) * 1997-12-03 2000-09-15 김영환 컬러 쉬프트가 개선된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9990048947A (ko) * 1997-12-11 1999-07-05 김영환 색변화를 제거하며 광시야각을 실현하는 전극을 가진 액정표시 소자
KR100306798B1 (ko) * 1998-05-29 2001-11-30 박종섭 컬러쉬프트를방지한고개구율및고투과율액정표시장치
JP3132483B2 (ja) 1998-09-17 2001-02-0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横電界方式の液晶表示装置
KR100303351B1 (ko) * 1998-12-17 2002-06-20 박종섭 수직 배향 모드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0375736B1 (ko) * 1999-06-25 2003-03-15 비오이 하이디스 테크놀로지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1296540A (ja) 2000-04-11 2001-10-26 Chisso Corp 液晶表示素子
JP2001296541A (ja) 2000-04-11 2001-10-26 Chisso Corp 液晶表示素子
KR100919196B1 (ko) * 2002-12-31 2009-09-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횡전계모드 액정표시소자
KR101016525B1 (ko) * 2003-10-10 2011-02-2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수평전계방식 액정표시소자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30A (zh) * 1993-11-05 1995-11-29 索尼公司 用于显示的薄膜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JPH10260431A (ja) * 1997-03-21 1998-09-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
JP2002040437A (ja) * 2000-07-19 2002-02-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パネル
CN1420386A (zh) * 2001-11-15 2003-05-2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平面开关模式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21926A (zh) 2005-06-01
KR100595453B1 (ko) 2006-06-30
US7403252B2 (en) 2008-07-22
JP2005165311A (ja) 2005-06-23
JP4126616B2 (ja) 2008-07-30
TW200528878A (en) 2005-09-01
US20050117102A1 (en) 2005-06-02
TWI293711B (en) 2008-02-21
KR20050052164A (ko) 2005-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10860C (zh) 具有可调视角的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KR100675635B1 (ko) 대조비가 향상된 횡전계모드 액정표시소자
CN102436106B (zh)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JPH06160878A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157975B1 (ko) 액정표시소자의 구동방법
KR101888516B1 (ko) 듀얼 모드 액정표시장치
CN100374943C (zh) 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器件
CN101097366B (zh) 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薄膜晶体管基板
CN100390616C (zh) 面内切换型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9143690A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2327530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8094250B2 (en) Wide viewing a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high response speed
CN113917721B (zh) 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及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KR100577299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106125406B (zh) 一种窄视角显示的垂直取向液晶显示器
US20180239208A1 (en) Pixel structures, array substrate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s
KR20060083643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1108387B1 (ko) 티엔 모드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TWI264587B (en)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WI572962B (zh) 其中畫素具有控制電極以用於放大邊緣電場的液晶顯示器
JPH09230364A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20050067908A (ko) 칼라필터 어레이 기판
KR20020022450A (ko) 액정표시소자
KR20130055205A (ko) 콜레스테릭 액정층을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의 구동방법
KR101166584B1 (ko) 수평전계방식 액정표시소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LG DISPLA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LG. PHILIP LCD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after: LG Display Co., 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before: LG Philips LCD Co., Lt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312

Termination date: 2011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