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59839C - 在自动重复请求协议中使反馈响应最小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自动重复请求协议中使反馈响应最小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59839C
CN100359839C CNB008087067A CN00808706A CN100359839C CN 100359839 C CN100359839 C CN 100359839C CN B008087067 A CNB008087067 A CN B008087067A CN 00808706 A CN00808706 A CN 00808706A CN 100359839 C CN100359839 C CN 10035983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eld
length
pdu
message
sequ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Ceas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08087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54931A (zh
Inventor
P·贝明格
K·恩奥
M·约汉斯森
M·梅耶
B·拉通伊
C·鲁博尔
J·萨奇斯
E·舍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26826665&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0359839(C)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354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549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5983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5983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Ceas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28List acknowledgements, i.e. the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consisting of a list of identifiers, e.g. of sequenc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14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using bitma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21Group acknowledgement, i.e. the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defining a range of identifiers, e.g. of sequenc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09Selective-repeat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使ARQ协议中反馈响应(14,16)最小的一种方法,其中可以用不同的机制来说明错误的D-PDU并且构造S-PDU。其中构造S-PDU的目的是按照特定的判据来优化性能。使用的这种判据之一是使S-PDU的长度最小。使用的第二个这种判据是使长度有限的S-PDU中包括的序列号的个数最多。

Description

在自动重复请求协议中使反馈响应最小的方法
相关申请
本专利申请要求享受1999年4月9日提交的专利序列号是60/128517的共同未决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在这里将它的全部内容引入作参考。
发明背景
技术领域
总的来说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在自动重复请求(ARQ)协议中,比方说在选择性的ARQ协议中,使反馈响应最小的一种方法。
相关技术
在通信网络的节点之间传递数据的时候,采用一些算法来恢复节点之间传输路径上传输过来的有错误的和丢失的数据。经常用来恢复传输过来的错误数据的一种算法叫做ARQ协议。
现有的ARQ协议(也就是算法)包括两个通过传输链路互相通信的对等实体。每个这样的实体都包括一个接收器和一个发送器。在这两个对等实体之间传递的数据单元常常叫做协议数据单元(PDU)。这些ARQ协议包括用于发送和接收PDU的特定规则,还包括这些PDU的结构规则。同样,“自动重复请求”这个名字指的是这个协议的基本功能:接收器请求发送器重复发送丢失了的或者在传输期间有错误的PDU。
接收器可以通知发送器:它已正确地收到了哪些PDU(也就是说接收器确认正确地收到了的PDU)和/或哪些PDU没有被正确地收到。当发送器收到这一信息的时候,就重复发送“丢失的”PDU。换句话说,ARQ协议是这样的一组规则,它允许在通信系统中在发送方和接收方采用高效率的重复发送机制。这些规则说明例如这些PDU如何构成以及以何种形式构成,从而使接收方能够正确地解释传递过来的PDU并且对它们作出响应。
在两个ARQ对等实体之间可以传输三种主要的信息单元(PDU):用户数据;差错恢复控制数据;和普通控制数据。在所有的现有ARQ协议中都能找到这三种PDU。用户D-PDU(用户数据PDU)至少包括用户数据和序列号。差错恢复控制D-PDU(差错恢复控制数据PDU)包括差错恢复和控制功能所需要的各种控制信息,比方说肯定应答和否定应答。普通控制D-PDU(普通控制数据PDU)包括普通控制数据。
在构成许多现有ARQ协议的基础的已知的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协议中,这三种PDU分别叫做信息帧(I-帧)、管理帧(I-帧)和无编号帧(U-帧)。由HDLC获得ARQ协议的实例有:用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无线电链路协议(RLP)、用于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GPRS)的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和逻辑链路控制(LLC)协议、用于IrDA系统的红外链路接入协议(IrLAP)、以及用于X.25系统中的LAP-B协议。特别是包括用户数据和至少一个序列号的PDU在这里叫做数据-PDU(D-PDU),包括进行差错控制/恢复所需要的控制数据的PDU在这里叫做状态-PDU(S-PDU)。
在多数通信系统中,用户数据信息在对等实体之间的两个方向上都要传递。被包括在ARQ协议中的普通功能是能够在用户D-PDU中包括进差错控制信息。这种能力叫做“搭载法”。例如,在HDLC导出的协议的所有信息帧(也就是D-PDU)中都包括一个应答。这一应答把最后正确地(按顺序)收到的PDU的序列号告诉对等实体。
最普通的现有ARQ协议采用一种或者多种机制来从传输链路上的差错中恢复,  这些机制例如是停止-和-等待(Stop-and-Wait)ARQ、返回(Go-back)-N ARQ、和选择性的重复ARQ。如何使用这些机制和ARQ是公知的。
图1是一个程序图,它说明如何使用ARQ协议。如图所示,两个ARQ对等实体10、12互相通信。图1中的箭头说明两个实体之间PDU的传输过程,每个PDU的内容直接在相应的箭头上面说明。参考图1,其中画出了发送的D-PDU和S-PDU的程序。D-PDU包括用户数据、序列号(SN)、和可能的搭载的差错控制信息。S-PDU包括状态信息但是不包括用户信息。序列号(SN=x)跟一个D-PDU有关,用来说明具体的D-PDU。应答(ACK=x)被用来应答SN<x的所有的PDU。否定应答(NAK=x)被用来应答没有被正确地收到的PDU(SN=x)。
图1中说明了两种差错控制反馈响应。对于一种反馈响应(例如S-PDU,ACK=2)14,第二个ARQ对等实体12已经应答,说明它已经收到带有SN=0和SN=1的这些PDU。对于第二种反馈响应(例如S-PDU,NAK=3)16,第二个对等实体12已经说明带有SN=3的PDU已经被破坏,并且应当由第一个对等实体10重新发送。
如上所述,S-PDU是对等实体之间发送的特殊PDU。S-PDU包括关于被破坏的PDU的序列号信息。目前主要用两种方法对S-PDU中的序列号进行编码。一种方法是用要重新发送的一个序列号清单。第二种方法是用一个位图来代表要重新发送序列号。同样,除了表示序列号以外,S-PDU还包括一个格式标识符,接收器能够用它来区分不同的PDU格式(也就是D-PDU和S-PDU)。
用来对序列号进行编码的清单方法包括S-PDU中发生差错的PDU的序列号。如果这个清单的长度不是预先定义的从而是已知的,这个长度信息就在S-PDU中被说明。例如,长度字段可以被包括在S-PDU中。图2画出了这样一个S-PDU,它可以由接收器利用一个用于对序列号进行编码的清单方法来产生。
参考图2,接收器可以用图中所示的内容产生一个S-PDU,如果发送器已经发送了带有SN=0~15的D-PDU序列、以及SN=3、5、6、7、8的PDU是失败的(没有被正确地收到)的话。例如,这个清单中前两个单元(长度字段之后)说明带有SN=3的D-PDU有差错。这个清单中的第三个和第四个单元说明带有SN=5~8的D-PDU有差错。最后的单元被包括进去,用来应答剩下的PDU(序列号一直到15)。
S-PDU的长度取决于用来表示PDU格式标识符字段、长度字段和序列号字段的比特数。同样,S-PDU的长度可以按照以下表达式来计算:
PDU.SIZELIST=size(pdu.format.field)+size(length.field)+no.listelements*size(seq.no.field)    (1)
例如,这个清单方法被用于SSCOP协议,其中存在着两个S-PDU格式,并且用术语“STAT”表示可变清单长度,“USTAT”用来表示具有有限单元数(例如两个单元)的一个清单。
图3画出了一个S-PDU,它可以由接收器用位图方法产生,用于对序列号进行编码。用位图来说明序列号的时候,接收器根据按顺序正确地收到的D-PDU的序列号和位图来产生S-PDU。这个序列号叫做开始序列号(SSN)。因此,这个S-PDU暗示地确认一直到开始序列号值的所有D-PDU都被收到。位图中的每个位置都用来说明相对于开始序列号的具体S-PDU。通常情况下,位图的长度固定在ARQ接收器窗口的长度上,并且没有必要明确说明。如果位图不固定,就必须说明它的长度。
图3所示的位图说明根据上面参考图2所描述的实例产生的一个S-PDU,它的窗口长度是16。同样,位图中的每个位置都可以具有两个值之一:0或者1。“1”说明SN=(SSN+比特位置)已经被正确地收到;“0”表示SN=(SSN+比特位置)没有被正确地收到。当然,“0”和“1”的含义可以交换。使用这样的位图的时候S-PDU的长度可以从以下表达式获得:
PDU.SIZEBITMAP=size(pdu.format.field)+size(SSN.field)+size(bitmap.field)    (2)
GPRS中的RLC和LLC协议都采用这样一种方式,并在对等实体之间传递位图以进行差错控制。
现有ARQ协议的主要问题是它们的结构是静态的(例如采用了固定长度的消息)。在特定的情形中,这一方法会浪费带宽资源,因为会毫无必要地发送大量的系统开销信息。例如,这种情况会在两个ARQ对等实体之间发送大量D-PDU的系统中出现,这些D-PDU必须被应答,并且有选择地请求重新发送。对于某些差错控制,现有的方法会引出大量的毫无必要的系统开销。以下实例将说明这一点。
在目前正在为所谓的第三代蜂窝通信系统进行标准化的宽带码分多址(WCDMA)系统里,所采用的一种ARQ协议是RLC协议。序列号集合包括0~4095之间的值,它意味着每个序列号都是用12个比特编码的。可以假设,对于很高的数据率,在某些S-PDU中必须考虑有一个相对较大的序列号集合。还有,假设有100个D-PDU状态(SN=1~100)需要在S-PDU中的RLC对等实体之间传递。
下面的表1说明用上面描述的清单和位图方法对S-PDU进行编码所需要的比特数。提供了不同的差错情形,以用来强调这两种方法所需比特数的巨大差异。假设采用以下单元长度:位图=128比特;长度=5比特;以及一个PDU格式标识符=1比特(用于区分D-PDU和S-PDU)。同样,表1中所示的不同的S-PDU长度分别是按照上面的等式(1)和等式(2)计算出来的。如同表1中的第2到第5行所示,现有的两种方法对于高效率地为所示的差错情形构建很小的S-PDU都有问题。清单的长度并不很依赖于错误D-PDU的个数,而是很大程度地依赖于所用窗口内差错的分布。通过将表1中的第一行跟第二行进行比较就能够看到这一点。
表1
  错误的D-PDU(序列号) #序列号 S-PDU的长度(比特)
清单     位图
  1   51-77 27 42     141
  2   1,25,50,95 4 114     141
  3   27~30,35,39,41,91~93 10 138     141
4   3,7,11,16,33,45,55,66,78,82 11 282     141
  5   10~29,31,33,36 23 114     141
对于要解决的这个问题的一般性描述是确定如何在一则消息中有效地表示(编码)一组m个数字中n个数字的任意分布的状态。同样,非常需要这样一种方法,它能够用来最大程度地缩短ARQ协议中S-PDU的长度。还有,特别需要这样一种方法,它能够用来使长度有限的S-PDU中序列号的个数最多,如果不可能将所有的潜在序列号放进单独一个S-PDU中的话。如同下面详细描述的一样,本发明成功地解决了上面描述的问题和其它相关问题。
发明概要
按照本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在ARQ协议中使反馈响应最小的一种方法,其中可以用不同的机制来说明错误的D-PDU以及构造S-PDU。具体而言,这些不同的机制可以组合成单独一个S-PDU。这些S-PDU被构造起来以便按照某种判据使系统性能最佳。使用的这种判据之一是使S-PDU的长度最小。使用的这种判据之二是使长度有限的S-PDU中包括的序列号个数最多。
本发明的一个重要技术优点是能够节省无线带宽资源。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重要技术优点是能够使协议系统开销最小。
本发明还有一个重要的技术优点,那就是能够增大系统容量。
本发明的再一个技术优点是能够使有选择性重复的ARQ协议的反馈响应次数最少。
附图简述
通过参考以下详细描述和附图会对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其中这些附图包括:
图1是说明如何使用ARQ协议的一个顺序图;
图2说明一个S-PDU,它能够由采用现有的清单方法对序列号进行编码的接收器产生;
图3说明一个S-PDU,它能够由利用现有的位图方法对序列号进行编码的接收器产生;
图4是按照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案构造的用于S-PDU的一个位图消息;
图5是按照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案构造的、带有在表1中的第二行的清单S-PDU的字段和内容的一个消息;
图6是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构造的、在S-PDU中的清单消息的字段;
图7是按照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案构造的一个“ACK”消息的内容;
图8说明如何按照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案的组合方法构造S-PDU;
图9说明按照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案构造的、在组合S-PDU中的表1第一行的内容;
图10说明按照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案构造的、在组合S-PDU中的表1第二行的内容;
图11是按照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案构造的、在组合S-PDU中的表1第三行的内容;
图12是按照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案构造的、在组合S-PDU中的表1第四行的内容;和
图13是按照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案构造的、在组合S-PDU中的表1第五行的内容。
附图详述
通过参考图1到图13能够最好地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和它们的优点,所有图中类似的对应部件采用类似的数字来标识.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在ARQ协议中使反馈响应最小的一种方法,其中可以用不同的机制来说明错误的D-PDU并且构造S-PDU。构造起S-PDU以便按照特定的判据使性能最优化。这样的判据之一是使S-PDU的长度最小。这样的判据之二是使长度有限的S-PDU中包括的序列号的个数最多。
具体而言,在这以后要描述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消息。对于这个实施方案,这样的消息可以用类型、长度、值(TLV)语法来描述。换句话说,每个消息都包括三个字段。第一个字段包括类型信息,第二个字段包括长度信息,第三个字段包括一个值。类型字段的长度最好不等于0,而其它两个字段的长度则可以等于0。
值得注意,如上所述,现有的所有位图解决方案都包括关于在一个已构造好的S-PDU中按顺序最后收到的D-PDU的序列号(在此叫做SSN)的信息。SSN说明在这个序列号之前没有任何错误。换句话说,SSN被用来对具有直到SSN的序列号的所有D-PDU进行确认。
对于这个示例性的实施方案,在ARQ协议中用来使反馈响应最小的基本消息可以按照以下方式来构造。在这个实施方案中用一个位图方法,被包括在构造好的S-PDU中的序列号SN说明这一组序列号中任一错误的D-PDU的序列号(不一定是第一个)。以后的序列号的状态在位图中说明。虽然在这个示例性的实施方案中采用了第一个错误的D-PDU的序列号,但是应当明白,在这个位图方案中也可以采用(这个序列号集合中的)任何D-PDU。在这种情况下,位图还必须包括构造好的S-PDU中所包含的序列号的状态(0或者1)。这样,“位图”消息可以用类型标识符字段、第一个序列号(FSN)字段、位图长度字段、和一个位图字段来产生。图4说明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案中用于S-PDU中的具有这样的字段的位图消息。
参考图4所示的位图消息,可以用许多方法来表示位图的长度(长度字段)。在一种方法中,可以用预定个数的比特来表示一个基本数据单元中位图的长度。这样的数据单元可以具有任意的粒度并且包括例如一个或者多个比特、字节、字等等。例如,如果将一个字节用作基本数据单元,则长度字段中的值x说明位图中有8x个序列号.所得到的这个值也表示位图的比特数。
在表示位图长度的第二个实施方案中,可以用一个不同的序列号来说明被位图覆盖的最后一个序列号。于是长度字段的长度等于FSN字段的长度。这样,位图的长度可以通过从长度值中减去FSN的值而计算出来。
可以用来表示位图长度的第三个方法是去固定位图的长度,从而使得在S-PDU中不需要任何长度字段。或者可以将长度字段的长度设置成0。还有,FSN字段的长度也可以被设置成0,如果可从远端说明被位图覆盖的序列号的话。下面将更加详细地描述这样一个方法。
显然,可以采用传统的数据压缩方法来压缩位图字段中的信息。这样,正常和压缩过的位图都能包括在一个S-PDU中。在这种情况下,已压缩位图的类型字段的值将不同于正常位图的。
如前所述,现有LIST方法的一个显著缺点是每个错误的组都需要两个序列号。一个错误组包括D-PDU的一个错误或者几个连续错误。为了按照这个示例性的实施方案中的LIST方法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只列出错误的序列号。换句话说,可以定义一个新的LIST类型,其中只列出单个错误。因此,跟现有的LIST解决方案相比,对于特定的错误情形,所得到的S-PDU的长度可以显著地缩短。
按照这个实施方案,用来缩短S-PDU长度的另外一种方法是将现有的LI ST方法(每个错误组两个序列号)跟上面描述的单个错误SNLIST方法结合起来以产生清单消息。例如,通过引入下面的规则来产生长度字段值,能够显著地改善现有的LIST方法:
(1)零值表示采用的是一个单个错误SN LIST方法。在原来的长度字段后面紧跟第二个(新的)长度字段,从而说明第二个字段后面紧跟的单个错误序列号的个数。所有的清单元素都表示单个的错误序列号,用这种清单方法不进行任何应答。
(2)奇数值说明最后一个清单元素是应答。
(3)偶数值(包括0)说明最后一个元素不是一个应答。
因此,按照这个实施方案中的上述规则,表1中第二行的(LIST)S-PDU包括图5所示的字段和内容。这样,如果表1所示的实例中第二行说明的字段的长度要用于图5所所示的实施方案,那么S-PDU的总长度将是59比特。所以,按照本发明,得到的S-PDU所需要的比特数明显地小于现有LIST解决方案中所需要的比特数(114).
图6说明可以用来缩短采用LIST方法的S-PDU的长度的另外一种方法。按照这个实施方案采用的方法,在用于确定错误长度的每一个清单元素后面都设置有一个字段,而不是用一个“终止”序列号来说明错误的长度。在多数系统中,长度字段的长度基本上都小于序列号字段的长度。此外,通常情况下,根本不需要表示在S-PDU中的非常大的连续的错误D-PDU(也就是很大的错误组)。
参考图6,其中说明:S-PDU中一个新消息(表示为LIST)的字段。对于1≤I≤长度,每个SNi后面的新的长度字段都用Li来表示。显然,可以为Li采用一个零值来进一步改善得到的LIST’消息的性能。这样,可以按采用下面的另一种方法:
(1)Li的值等于0说明SNi是一个应答(也就是说Li不是指出有一个错误)。
(2)0值表示LIST’消息结束。如果预先规定了最后一个序列号的含义,就可以省略第一个长度字段。例如,可以限制最后一个序列号从而使它总是一个应答(例如跟第一个替换方案中的一样),或者可以预先确定长度(从而例如指出单独一个错误)。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方案,可以将许多不同消息类型结合起来产生一个S-PDU。这些消息类型可以按照任意顺序添加到S-PDU中,而且对于S-PDU中能够包括的消息的个数或者消息的类型没有任何规则。对于这个示例性的实施方案,每个这样的消息都包括一个类型标识符,它的长度要么是固定的,要么每个具体的消息都用一个长度字段来说明。第一个类型标识符在得到的S-PDU中的位置最好预先确定好。剩下的类型标识符可以放在任意位置,具体取决于所包括的消息的长度。例如,可以在S-PDU中包括消息LIST’、BITMAP’和ACK。
可以在S-PDU中加以包括的这样的消息的个数决定了S-PDU中使用的类型标识符字段的长度(比特)。例如,这样的类型标识符字段的长度可以按照以下表达式来确定:
Size(type.field)=log2(可能的消息的个数+1)    (3)
其中运算符将它的变量舍入到小于它的最大整数值.变量中“+1”部分用来使类型标识符能够用于说明S-PDU中不包括任何其他消息。这个特殊的标识符用“NO_MORE”消息来说明。这样,按照公式(3),对于三个不同的消息,类型字段的长度是两个比特,因为log2(4)=2。
按照这个实施方案构造的“ACK”消息的内容在图7中说明。图中的ACK消息包括一个类型标识符字段和序列号。这个ACK消息说明一个S-PDU的结束,在这个S-PDU中没有被说明是错误的以前的所有D-PDU都用这个序列号来加以确认。所以,当在S-PDU中包括这样一个ACK消息的时候,没有任何必要包括一个NO_MORE消息来终止组合的S-PDU。
假设具有应答功能(也就是Li等于0说明SNi是一个应答)的一个LIST’消息被加以采用(具有一个长度字段)。如果在LIST’消息后面直接包括一个BITMAP’消息,FSN字段的长度就等于0。这样,位图中表示的第一个序列号就是SNLENGTH+LLENGTH。此外,LIST’消息的长度字段中的零意味着有另外一个长度字段,这个消息的结构没有任何LSNi字段,如图5所示。
获得上述清单功能的另外一种方法是定义一个新的类型(例如用“清单”表示)。但是,类型字段的长度会受到影响,它会使得S-PDU更大。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在上述组合方法中选择准确值的时候总是有一个折中(这要取决于是什么系统)。
图8说明上述组合方法中如何构造S-PDU。如图所示,得到的S-PDU包括2个BITMAP’消息和一个LIST’消息。第二个BITMAP’消息不包括FSN字段(或者说FSN字段的长度等于零)。所以,位图中第一个元素表示该SN具有的值等于SNLENGTH+LLENGTH
为了说明上述组合方法的优点,可以将它应用于参考表1所描述的实例。这样,表2给出了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案中能够在S-PDU中加以组合的不同消息(以及它们的对应的比特值)。在这个实施方案中,每个S-PDU都从图中所示的一种类型标识符开始。还有,该LENGTH和LSNi字段的长度都被固定为5个比特。因此,这些字段都可以取值0~32(25)。显然,虽然这些字段的长度是固定的,但它们的长度不必相等,就像这个实例中一样(也就是说,BITMAP’消息中LENGTH字段的长度可以不同于LIST’消息中的LENGTH字段的长度)。BITMAP’消息中LENGTH字段的值对应于位图中的字节数(也就是在单独一个S-PDU中可以最多对8*32=256个序列号寻址)。包括一个序列号值的所有字段的长度都是12比特(也就是FSN、SN和SSN字段)。
表2
类型标识符
没有更多 00
清单 01
位图 10
ACK 11
图9~13分别说明上述实例里表1中每一行的S-PDU的内容。对于这个实施方案,选择了所述组合以便使S-PDU的总长度最小。
如同上面参考表1所描述的实例所述,图9说明了得到的(组合的)S-PDU中第一行的内容,图10说明第二行的内容,图11说明第三行的内容。注意,通过包括一个ACK类型,而不是图11所示的清单元素SNi,相对于S-PDU的总长度能够节省5个比特。图12说明得到的S-PDU中第四行的内容,图13说明第五行的内容。这样,已编码的整个S-PDU的内容可以通过连接“比特”栏中的所有值来获得.例如,S-PDU(图9)中第一行的内容是:
“01000010000001100111101111000001100101”。
表3说明按照现有的清单和位图方法、以及上面按照第二个实施方案描述的组合方法构造的S-PDU的长度。S-PDU的长度通过将图9~13中的“字段长度”栏加起来来获得。如表3所示,从本发明的组合方法得到的S-PDU的长度明显地小于现有方法中得到的S-PDU的长度。
表3
    S-PDU的长度(比特)
    现有技术中的方法     组合方法
    清单     位图
    1     42     141     38
    2     114     141     74
    3     138     141     78
    4     282     141     121
    5     114     141     53
在许多ARQ协议中,D-PDU的长度是预先确定的,可以具有有限的一组不同值。如果提供给发送ARQ实体的用户数据的总量比D-PDU的长度要小,可以进行填充。填充是用没有任何意义的数据来填充剩下的空位置的一种技术。例如,如果一个D-PDU有20字节的用户数据,发送的ARQ实体只有14个字节的用户数据,就可以用6个字节的填充数据填充剩余的S-PDU。用户数据部分的长度可以在D-PDU中说明。GPRS和W-CDMA系统中的RLC协议采用这种类型的填充功能。
第二个实施方案的组合方法还可以跟搭载法一起高效地使用。例如,一个ARQ实体可以在最后的用户数据字节后面搭载状态信息,如果有足够的空间可用状态消息来填充的话。只要在D-PDU(其中包括填充字节)中没有任何状态信息要包括,就使用一个NO_MORE类型标识符。这种搭载法方案能够减少在两个ARQ实体之间交换的数据包的个数,所以,能够节省系统容量。这种搭载法方案的成本相对较低,因为在D-PDU中没有为这一搭载法方案保留任何字段,而采用搭载法的现有ARQ协议中则是这样。
虽然描述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的实施方案是通过附图和上面的详述来说明的,但是应当明白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里公开的实施方案,而是能够进行各种重新安排、改进和替换而不会偏离下面的权利要求说明的本发明的实质。

Claims (44)

1.使ARQ协议中反馈响应最小的一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一条通信链路发送多个第一数据单元;
接收所述多个第一数据单元;和
响应所述接收步骤,为第二个数据单元构造一个消息字段,所述消息字段包括一个类型标识符字段,以及序列号字段、长度字段和内容字段中的至少一个字段。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的消息字段包括一个位图消息。
3.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的序列号字段包括一个序列号,说明多个第一数据单元中错误的第一数据单元。
4.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的序列号字段包括多个第一数据单元中的任意序列号。
5.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的长度字段包括所述内容字段的长度值。
6.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的内容字段包括一个位图。
7.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的多个第一数据单元包括多个含有用户数据的ARQ协议单元。
8.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的第二数据单元包括与丢失的或者错误的第一数据单元有关的信息。
9.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长度字段的长度等于零,并且使用预先确定的位图长度。
10.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的长度字段说明位图中的一个最终序列号。
11.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的长度字段包括一个零值。
1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序列号字段的长度等于0。
13.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多个第一数据单元中的至少一个被用于搭载所述消息字段。
14.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的ARQ协议包括一个选择性地重复的ARQ协议。
15.使ARQ协议中反馈响应最小的一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一条通信链路发送多个第一数据单元;
接收所述多个第一数据单元;和
响应所述接收步骤,为第二个数据单元构造一个消息字段,这个消息字段包括一个类型标识符字段,以及长度字段、多个错误序列号字段、和多个错误序列号长度字段中的至少一个,多个错误序列号字段中的每一个跟多个错误序列号长度字段中相应的一个相关联。
16.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的消息字段包括一个清单消息。
17.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错误序列号长度字段中的至少一个值等于0。
18.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的长度字段包括一个0值。
19.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的长度字段包括一个奇数值,说明最后一个序列号是一个应答。
20.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的长度字段包括一个偶数值,说明最后一个序列号不是一个应答。
21.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的多个第一数据单元包括多个含有用户数据的ARQ协议单元。
22.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的第二数据单元包括与丢失的或者错误的所述第一数据单元有关的信息。
23.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多个第一数据单元中的至少一个被用于搭载所述消息字段。
24.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的ARQ协议包括一个选择性地重复的ARQ协议。
25.使ARQ协议中反馈响应最小的一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一条通信链路发送多个第一数据单元;
接收所述多个第一数据单元;和
响应接收步骤,为第二个数据单元构造多个消息字段,所述多个消息字段包括一个类型标识符字段,以及至少一个序列号字段、长度字段、内容字段、多个错误的序列号字段、和多个错误序列号长度字段,所述多个错误序列号字段中的每一个都跟所述多个错误序列号长度字段中的一个相关联。
26.权利要求25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消息字段还包括一个应答消息。
27.权利要求25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消息字段中的最后一个包括,没有被所述第二个数据单元中所有其它的多个消息字段表明为错误的所有序列号的一个应答。
28.权利要求25的方法,其中的多个消息字段还包括一个没有更多消息。
29.权利要求25的方法,其中的多个消息字段包括一个位图消息。
30.权利要求25的方法,其中的序列号字段包括一个序列号,说明所述多个第一数据单元中一个错误的第一数据单元。
31.权利要求25的方法,其中的长度字段包括所述内容字段的一个长度值。
32.权利要求25的方法,其中的内容字段包括一个位图。
33.权利要求25的方法,其中的多个第一数据单元包括多个含有用户数据的ARQ协议单元。
34.权利要求25的方法,其中的第二个数据单元包括与丢失或者错误的所述第一数据单元有关的信息。
35.权利要求25的方法,其中所述长度字段的长度等于零,并且一个预先确定的位图长度被使用。
36.权利要求25的方法,其中的长度字段说明位图中的最后一个序列号。
37.权利要求25的方法,其中的长度字段包括一个0值。
38.权利要求25的方法,其中的序列号字段长度等于零。
39.权利要求25的方法,其中的多个消息字段包括一个清单消息。
40.权利要求25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错误序列号长度字段的至少一个值等于0。
41.权利要求25的方法,其中的长度字段包括一个奇数值,说明最后一个序列号是一个应答。
42.权利要求25的方法,其中的长度字段包括一个偶数值,说明最后一个序列号不是一个应答。
43.权利要求25的方法,其中的ARQ协议包括一个选择性地重复的ARQ协议。
44.权利要求25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数据单元中的至少一个被用于搭载所述多个消息字段。
CNB008087067A 1999-04-09 2000-04-07 在自动重复请求协议中使反馈响应最小的方法 Ceased CN10035983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851799P 1999-04-09 1999-04-09
US60/128,517 1999-04-09
US60/128517 1999-04-09
US09/537146 2000-03-29
US09/537,146 2000-03-29
US09/537,146 US6772215B1 (en) 1999-04-09 2000-03-29 Method for minimizing feedback responses in ARQ protocol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54931A CN1354931A (zh) 2002-06-19
CN100359839C true CN100359839C (zh) 2008-01-02

Family

ID=26826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8087067A Ceased CN100359839C (zh) 1999-04-09 2000-04-07 在自动重复请求协议中使反馈响应最小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6772215B1 (zh)
EP (1) EP1169803A2 (zh)
JP (1) JP4579421B2 (zh)
KR (1) KR20020013845A (zh)
CN (1) CN100359839C (zh)
AR (1) AR025836A1 (zh)
AU (1) AU764613B2 (zh)
BR (1) BRPI0009680B1 (zh)
CA (1) CA2369642C (zh)
MY (1) MY125271A (zh)
WO (1) WO2000062466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31047A (en) 1997-12-30 2000-10-10 Ericsson Inc. Radiotelephones having contact-sensitive user interfaces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same
KR100424654B1 (ko) * 1999-08-02 2004-03-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시스템에서 라디오링크프로토콜에 따른 데이터 재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US6996100B1 (en) * 2000-02-03 2006-02-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medium access on a radio channel
US6839325B2 (en) * 2000-06-09 2005-01-0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hich uses ARQ packets to ACK a plurality of packets from an 802.15 superpacket
DE10054473A1 (de) * 2000-11-03 2002-05-08 Siemens Ag Verfahren zum Austausch von Datenpaketen zwischen zwei Diensteerbringern eines Funkübertragungssystems
ATE308173T1 (de) * 2001-08-21 2005-11-15 Siemens Ag Verfahren zum bestätigen von daten
GB2384145A (en) * 2002-01-12 2003-07-16 Ubinetics Ltd Adaptive signalling technique for repeat transmission requests
KR100934650B1 (ko) * 2002-10-02 2009-12-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하이브리드 자동재송요구 시스템에서 패킷 송/수신 방법
JP2004187099A (ja) * 2002-12-04 2004-07-02 Shinko Electric Ind Co Ltd 通信制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装置
US7443845B2 (en) * 2002-12-06 2008-10-28 Cisco Technology,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lightweight, reliable, packet-based transport protocol
US7475142B2 (en) * 2002-12-06 2009-01-06 Cisco Technology, Inc. CIFS for scalable NAS architecture
KR100542090B1 (ko) 2002-12-16 2006-01-1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오류 제어 방법, 매체 접속 제어프레임 설계 방법 및 단말기 등록 방법과 기록 매체
US8036200B2 (en) * 2003-01-21 2011-10-11 Avaya Inc. Efficient polled frame exchange on a shared-communications channel
FR2852751B1 (fr) * 2003-03-21 2005-05-27 Canon Kk Procede d'acquittement de la transmission de donnees entre deux machines sur une ligne de transmission serie full-duplex, machine et programme d'ordinateur correspondants.
JP4244159B2 (ja) * 2003-05-16 2009-03-2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受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7296204B2 (en) * 2003-05-30 2007-11-13 Wegener Communications, Inc. Error corr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AU2003904170A0 (en) * 2003-08-08 2003-08-21 Clipsal Intergrated Systems Pty Ltd Radio network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protocol
JP2006050519A (ja) * 2003-10-24 2006-02-16 Sony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EP1700414B1 (en) * 2003-12-29 2009-05-06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creating feedback messages for arq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631239B2 (en) 2003-12-29 2009-12-0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retransmitting packe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recorded program thereof
FI116114B (fi) * 2004-01-27 2005-09-15 Nokia Corp Kuittausviestien käsittely päätelaitteessa
KR100714675B1 (ko) * 2004-01-30 2007-05-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데이터 프레임 재전송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사용하는네트워크 장치
US20050278197A1 (en) * 2004-06-10 2005-12-15 Podczerwinski Dana M Biometric information reader and system
JP4499489B2 (ja) * 2004-06-18 2010-07-0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US8223647B2 (en) 2004-07-21 2012-07-17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creasing data throughout using a block acknowledgement
JP4440037B2 (ja) * 2004-08-11 2010-03-24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7599363B2 (en) * 2004-08-13 2009-10-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reporting reception result of packet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0459483C (zh) * 2004-08-26 2009-0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状态报告发送频率的方法
US20060093815A1 (en) * 2004-11-04 2006-05-04 Wilkins Rodney R Glass fiber filtration media with at least two different fiber diameters
HUE058045T2 (hu) * 2005-05-23 2022-06-28 Optis Wireless Technology Llc Automatikus ismétléskérés (ARQ) protokoll, amelynek több komplementer visszacsatolási mechanizmusa van
KR100708190B1 (ko) * 2005-11-03 2007-04-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네트워크를 통하여 데이터를 효율적으로 송/수신하는방법 및 그 방법을 이용한 무선 디바이스
JP2007053588A (ja) * 2005-08-18 2007-03-01 Nec Corp パケット再送方式、パケット再送システム、パケット再送プログラム及び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WO2007032649A1 (en) 2005-09-15 2007-03-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tatus report comprising received status of packet data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729665B2 (en) 2005-09-28 2010-06-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own-link data transmission and receiv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ARQ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780926B1 (en) * 2005-10-28 2021-01-20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for ACK/NACK signalling
PL1858190T3 (pl) * 2006-05-16 2012-06-29 Nokia Solutions & Networks Gmbh & Co Kg Sposób bezpiecznego transmitowania krótkich map bitowych potwierdzeń ACK/NACK w procesie ARQ w systemach zgodnych z edge
BRPI0716414A2 (pt) * 2006-08-08 2013-09-24 Siemens Energy & Automat dispositivo, sistema e mÉtodos para atribuir um endereÇo de màdulo olc
US8204895B2 (en) * 2006-09-29 2012-06-19 Business Objects Software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a report
CN101174929A (zh) * 2006-11-02 2008-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压缩方法、装置及自动请求重发反馈系统
WO2008096086A2 (fr) * 2006-12-08 2008-08-14 France Telecom Procede de traitement de perte de paquets
TWI521927B (zh) 2007-01-09 2016-02-11 皇家飛利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無線通信系統
RU2452107C2 (ru) * 2007-05-08 2012-05-27 Интердиджитал Текнолоджи Корпорейшн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обеспечения объединенного индикатора поля подтверждения приема/неподтверждения приема и индикатора опроса
US8169992B2 (en) 2007-08-08 2012-05-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plink scrambling during random access
KR100907978B1 (ko) 2007-09-11 2009-07-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pdcp 계층의 상태보고 전송 방법 및 수신장치
US8401017B2 (en) * 2008-01-03 2013-03-19 Sunplus Mmobile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ing an enhanced RLC status PDU format
SI2241046T1 (sl) 2008-02-08 2012-04-3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Postopek in razporeditev v telekomunikacijskem sistemu
KR20100021957A (ko) * 2008-08-18 2010-02-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자동 재전송 요청 피드백 메시지 생성 장치 및 방법
KR101635433B1 (ko) 2008-11-04 2016-07-0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재전송 요청을 위한 제어 메시지를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110069669A1 (en) * 2009-09-11 2011-03-2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s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pan (piggy-backed ack/nack) so as to avoid decoding confusion
JP5232115B2 (ja) * 2009-09-25 2013-07-10 日本放送協会 ファイル送受信システム、ファイル受信装置、ファイル送信装置、ファイル中継装置、ファイル差替え装置、ファイル合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473803B2 (en) * 2009-10-30 2013-06-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RQ feedback messa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874157B (zh) 2012-12-12 2017-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转发、建立路由表、和获取内容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4579573B (zh) * 2015-01-19 2017-12-26 北京华力创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反馈信息的编码、解码方法及发送端和接收端
US10554340B2 (en) * 2015-08-21 2020-02-04 Intel IP Corporation PDCP status reports using sequence numbers or sequence number offsets
WO2020076380A1 (en) * 2018-10-11 2020-04-16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transmission of individual codewords
CN113906700B (zh) * 2020-05-05 2023-09-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网络传输协议中传递确认的设备和方法
CN116711240A (zh) * 2021-03-15 2023-09-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4018966A1 (ja) * 2022-07-22 2024-01-25 国立大学法人横浜国立大学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39859A (en) * 1980-08-26 1984-03-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transmitting incorrectly received numbered frames in a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EP0768806A2 (en) * 1995-10-10 1997-04-16 AT&T Corp. Data protocol for transport of ATM cells over a wireless link
US5754754A (en) * 1995-07-26 1998-05-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order based selective repeat data transmission error recovery system and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73252A (en) * 1990-02-15 1997-09-30 Itron, Inc. Communications protocol for remote data generating stations
JPH0522556A (ja) * 1991-07-11 1993-01-29 Canon Inc 複数の表示装置における同報表示方法
US5477550A (en) * 1993-03-08 1995-12-19 Crisler; Kenneth J.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data using a modified SR-ARQ protocol
US5566170A (en) * 1994-12-29 1996-10-15 Storag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lerated packet forwarding
US5752078A (en) * 1995-07-10 1998-05-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for minimizing latency data reception and handling data packet error if detected while transferring data packet from adapter memory to host memory
US5799012A (en) * 1995-08-11 1998-08-25 Motorola, Inc. System controlled asymmetrical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protocol method
TW313734B (en) * 1996-01-05 1997-08-21 Motorola Inc System controlled asymmetrical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protocol method
US5968197A (en) * 1996-04-01 1999-10-19 Ericsson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recovery
US6034963A (en) * 1996-10-31 2000-03-07 Iready Corporation Multiple network protocol encoder/decoder and data processor
US5991299A (en) * 1997-09-11 1999-11-23 3Com Corporation High speed header translation processing
US6317430B1 (en) * 1998-02-19 2001-11-1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ARQ protocol support for variable size transmission data unit sizes using a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sequence number approach
US6359877B1 (en) * 1998-07-21 2002-03-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nimizing overhead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473399B1 (en) * 1998-11-30 2002-10-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n optimum timeout under varying data rates in an RLC wireless system which uses a PDU counter
US6542490B1 (en) * 1999-01-29 2003-04-01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Data link control proctocol for 3G wireless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39859A (en) * 1980-08-26 1984-03-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transmitting incorrectly received numbered frames in a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US5754754A (en) * 1995-07-26 1998-05-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order based selective repeat data transmission error recovery system and method
EP0768806A2 (en) * 1995-10-10 1997-04-16 AT&T Corp. Data protocol for transport of ATM cells over a wireless lin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54931A (zh) 2002-06-19
WO2000062466A3 (en) 2001-02-15
EP1169803A2 (en) 2002-01-09
MY125271A (en) 2006-07-31
JP4579421B2 (ja) 2010-11-10
AU4322800A (en) 2000-11-14
CA2369642C (en) 2012-02-14
AU764613B2 (en) 2003-08-28
KR20020013845A (ko) 2002-02-21
AR025836A1 (es) 2002-12-18
BR0009680A (pt) 2002-01-08
JP2002542661A (ja) 2002-12-10
WO2000062466A2 (en) 2000-10-19
CA2369642A1 (en) 2000-10-19
US6772215B1 (en) 2004-08-03
BRPI0009680B1 (pt) 2016-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59839C (zh) 在自动重复请求协议中使反馈响应最小的方法
US7849376B2 (en) Data acknowledgement
US20020064167A1 (en) Hybrid ARQ with parallel packet transmission
US894968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RQ feedback messa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878612B (zh) 用于数据网络中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US20050287957A1 (en)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 having processing time information
CN100550714C (zh) Arq系统中的传输控制方法
CN101714913A (zh) 增强的块确认
US20070277073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method of operating a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ARQ feedback message
CN102904673B (zh) 使用crc和相等长度分组进行分组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JP4564668B2 (ja) ビットマップを有効に使用する選択的繰り返しarq
WO2009045071A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request feedback information element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173851B (zh) 一种用于空间信息网络的高效多媒体传输方法
CN102106176A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用户设备的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1449539B (zh) 配置连接的方法、无线电信网和移动终端
KR100631742B1 (ko) Ack 프레임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3107875B (zh) 基于网络编码的广播重传系统及其方法
WO2021225034A1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CN101989896B (zh) 一种arq连接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1867439A (zh) 比特映射方式的指示方法
JP3006561B2 (ja) データ通信再送方法
CN101174929A (zh) 数据压缩方法、装置及自动请求重发反馈系统
WO2024027367A1 (zh) 编码、解码方法及其装置
KR20100078972A (ko) 무선 센서 네트워크상의 소프트웨어 업데이트를 위한 고속 코드 전파 프로토콜
KR101165544B1 (ko) 본 발명의 협력적 harq를 이용하는 무선 멀티캐스트 서비스 시스템의 최적화 방법, 시스템 및 이를 위한 기록매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35 Partial or whole invalidation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Decision date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0091224

Decision number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1433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