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11240A - 一种传输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输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11240A
CN116711240A CN202180087481.2A CN202180087481A CN116711240A CN 116711240 A CN116711240 A CN 116711240A CN 202180087481 A CN202180087481 A CN 202180087481A CN 116711240 A CN116711240 A CN 1167112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acket
information
data
data packets
packe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8748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令晓
潘众
钟威
黄磊
刘济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7112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112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21Group acknowledgement, i.e. the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defining a range of identifiers, e.g. of sequenc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14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using bitma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28List acknowledgements, i.e. the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consisting of a list of identifiers, e.g. of sequenc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4ARQ related signa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传输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可以由第一通信装置执行,或者由第一通信装置的部件执行。在该方法中,第一通信装置接收N个数据包;生成包括第一信息位和第二信息位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信息位承载指示第一数据包的第一信息,第二信息位承载指示第二数据包的第二信息,第一指示信息还承载有第三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通过第一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顺序、以及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该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以及发送第一指示信息。通过该方法,第一通信装置可以高效地向第二通信装置反馈N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能够提高系统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传输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输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车载通信系统是在智能交通系统、传感器网络技术发展基础上,在车辆内应用通信技术,实现交通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通信系统。车载通信系统对系统稳定性具有较高的要求。重传技术是一种可以提高车载通信系统的系统稳定性的技术。在重传技术中,接收节点将错误接收的数据包的信息发送给发送节点,发送节点根据错误接收的数据包的信息可以重新向接收节点发送该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使得接收节点正确接收该数据包,从而能够降低误码率,提高系统稳定性。
在车载通信场景中,发送节点发送数据包的速率远大于接收节点反馈数据包接收状态的速率,这就要求接收节点向发送节点反馈尽可能多的数据包的接收状态。因此,接收节点如何高效地向发送节点指示数据包的接收状态,提高系统稳定性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传输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以高效反馈多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提高系统稳定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指示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一通信装置执行,或者由第一通信装置的部件(如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执行。在该方法中,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接收N个数据包,该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生成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中包括第一信息位和第二信息位,第一信息位中承载有第一信息,第二信息位中承载有第二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包,第二信息用于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第一指示信息中还承载有第三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第一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顺序、以及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接收状态包括错误接收和正确接收;以及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例如,第一指示信息仅指示N个数据包中错误接收的数据包,第二通信装置可以根据预先约定或协议预定等确定其余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再例如,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指示N个数据包中每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也就是说第二通信装置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确定N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进一步,第一指示信息承载有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第一指示信息通过第一信息指示的第一数据包、与第二信息指示的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先后顺序,以及第三信息的取值来指示该N个数据包中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即第一通信装置通过三部分内容来联合指示该N个数据包中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该三部分内容可以有多种组合,能够指示多种接收状态的组合,适应性强、灵活高,能够高效地向第二通信装置反馈数据包的接收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顺序、以及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 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可以为:
通过所述第一信息位指示的第一数据包和第二信息位指示的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顺序,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的接收状态;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的接收状态,以及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其他数据包的接收状态,或者,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处于所述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之间到达的其他数据包的接收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第一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顺序、以及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可以为:
当第一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为同一个数据包时,第一指示信息通过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或者,
当第一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为不同的数据包时,第一指示信息通过第一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顺序、以及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两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
在上述设计中,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可以指示相同或不同的数据包,再结合第三信息的取值可以指示多种不同接收状态的组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指示信息通过第一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顺序、以及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可以为:
当第一数据包先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一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第一数据包先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二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第二数据包以及第三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第一数据包先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三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数据包、以及从第一数据包到第二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第一数据包先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四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以及从第二数据包到第三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
其中,第三数据包为N个数据包中最后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N个数据包中除了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指示信息通过第一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顺序、以及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两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可以为:
当第一数据包晚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一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从第二数据包到第一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N个数据包中除了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第一数据包晚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二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第二数据包和第三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第二数据包与第一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以及第一数据包与第三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第一数据包晚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三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数据包、和从第二数据包到第一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第一数据包与第三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第一数据包晚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四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数据包、和从第一数据包到第三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第二数据包与第一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其中,第三数据包为N个数据包中最后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可以为:
当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一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N个数据包皆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二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二值时,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N个数据包中除了第一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指示信息还承载有第四信息,第四信息用于指示第三数据包,第三数据包为N个数据包中最后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指示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二通信装置执行,或者由第二通信装置的部件(如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执行。在该方法中,第二通信装置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N个数据包,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装置的第一指示信息;从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一信息位获取第一信息,从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二信息位获取第二信息,从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三信息位获取第三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包,第二信息用于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发送第一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的顺序、以及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在第一通信装置的接收状态,接收状态包括错误接收和正确接收;以及,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N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数据包的顺序、以及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接收状态,可以为:
通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位指示的第一数据包和第二信息位指示的第二数据包的顺序,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的接收状态;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的接收状态,以及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其他数据包的接收状态,或者,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处于所述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之间到达的其他数据包的接收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发送第一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的顺序、以及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在第一通信装置的接收状态,可以为:
当第一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为同一个数据包时,第一指示信息通过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或者,
当第一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为不同的数据包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发送第一数据 包与第二数据包的顺序、以及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两个数据包在第一通信装置的接收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发送第一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的顺序、以及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在第一通信装置的接收状态,可以为:
当第一数据包先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一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第一数据包先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二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第二数据包以及第三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第一数据包先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三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数据包、以及从第一数据包到第二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第一数据包先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四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以及从第二数据包到第三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
其中,第三数据包为N个数据包中最后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N个数据包中除了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发送第一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的顺序、以及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在第一通信装置的接收状态,可以为:
当第一数据包晚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一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从第二数据包到第一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N个数据包中除了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第一数据包晚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二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第二数据包和第三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第二数据包与第一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以及第一数据包与第三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第一数据包晚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三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数据包、和从第二数据包到第一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第一数据包与第三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第一数据包晚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四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数据包、和从第一数据包到第三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第二数据包与第一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其中,第三数据包为N个数据包中最后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指示信息通过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可以为:
当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一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N个数据包皆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二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 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二值时,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N个数据包中除了第一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指示信息还承载第四信息,第四信息用于指示第三数据包,第三数据包为N个数据包中最后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当N个数据包皆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时,释放N个数据包占用的缓存资源;或者,
当N个数据包皆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时,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N个数据包;或者,
当N个数据包中包括错误接收的数据包和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时,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释放正确接收的数据包占用的缓存资源。
在上述设计中,第二通信装置释放正确接收的数据包占用的缓存资源,可以提高缓存资源的利用率。第二通信装置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错误接收的数据包,可以降低误码率,提高系统稳定性。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指示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模块和通信模块,这些模块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种设计示例中第一通信装置所执行的相应功能。
示例性的,通信模块,用于接收N个数据包,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处理模块,用于生成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中包括第一信息位和第二信息位,第一信息位中承载有第一信息,第二信息位中承载有第二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包,第二信息用于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第一指示信息中还承载有第三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第一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顺序、以及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接收状态包括错误接收和正确接收。
通信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指示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模块和通信模块,这些模块可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任一种设计示例中第二通信装置所执行的相应功能。
示例性的,通信模块,用于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N个数据包,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以及,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装置的第一指示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从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一信息位获取第一信息,从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二信息位获取第二信息,从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三信息位获取第三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包,第二信息用于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发送第一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的顺序、以及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在第一通信装置的接收状态,接收状态包括错误接收和正确接收;以及,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N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一通信装置,也可以是第一通信装置中的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第一通信装置所执行的方法。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该存储器与该处理器耦合,该处理器可以调用并执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第一通信装置所执行的任意一种方法。
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用于该通信装置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二通信装置,也可以是第二通信装置中的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中第二通信装置所执行的方法。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该存储器与该处理器耦合,该处理器可以调用并执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中第二通信装置所执行的任意一种方法。
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用于该通信装置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可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种设计示例中第一通信装置所执行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可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任一种设计示例中第二通信装置所执行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种设计示例中第一通信装置所执行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任一种设计示例中第二通信装置所执行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种设计示例中第一通信装置执行的方法。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任一种设计示例中第二通信装置执行的方法。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第五方面任一种设计示例中的通信装置以及上述第六方面任一种设计示例中的通信装置。
上述第二方面至第十三方面及其实现方式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对第一方面及其实现方式的有益效果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C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再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重传指示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指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指示信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指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数据包的接收状态,包括错误接收和正确接收。例如,若接收节点对来自发送节点的数据包解码失败,或者接收节点未能成功接收到来自发送节点的数据包,则该数据包的接收状态为错误接收。反之,若接收节点成功解码来自发送节点的数据包,则该数据包的接收状态为正确接收。
(2)数据包的标识,又可以称为数据包的序号、或编号等。该数据包的标识可用于在N max个数据包中进行唯一标识,或者用于在M个数据包中进行唯一标识。其中,N max为接收节点向发送节点反馈一次数据包接收状态时所包括的数据包的最大数量,M为接收节点接收的来自发送节点的数据包的数量。该N max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该M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本申请实施例对N max与M之间的大小关系不作限定。但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在下文中以N max小于或等于M为例进行描述。
发送节点发送数据包的速率大于接收节点反馈数据包接收状态的速率,那么就可能存在以下情况:接收节点接收来自发送节点的M个数据包,但接收节点向发送节点反馈一次数据包接收状态时仅反馈了该M个数据包中部分或全部。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在下文以接收节点向发送节点反馈一次数据包接收状态时所包括的数据包的数量为N为例进行描述。其中,该N为大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M、且小于或等于N max的正整数。
接收节点在接收来自发送节点的数据包时,可以根据每个数据包到达接收节点对应的时戳,对M个数据包进行计数得到M个数据包的标识,例如记为0至M-1;以及对该M个数据包中的N max个数据包进行计数得到N max个数据包的标识,例如记为0至N max-1。例如,M等于4,该M个数据包的标识分别为0、1、2、3;N max等于2,标识为0的在N max个数据包中的标识为0,标识为1的数据包在N max个数据包中的标识为1,标识为2的数据包在N max个数据包中的标识为0,标识为3的数据包在N max个数据包中的标识为1。其中,数据包在M个数据包中的标识越小,该数据包在M个数据包中越早到达接收节点。同理,数据包在N max个数据包中的标识越小,该数据包在N max个数据包中越早到达接收节点。
可以理解的是,当M个数据包中的第N+1个数据包到达时,接收节点开始新一轮的计数。例如,M等于6,N max等于4,N的2,M个数据包的标识记为0至5,N max个数据包的标识记为0至3,即接收节点接收M数据包,向发送节点反馈了M个数据包中第一个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的接收状态,该M个数据包中的第三个数据包在M个数据包中的标识为2,该M个数据包中的第三个数据包在N max个数据包中的标识为0。
可以理解的是,N max个数据包的标识可以为0至N max-1,也可以为1至N max,还可以是其他表示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类似的,M个数据包的标识可以为0至M-1,也可以为1至M,还可以是其他表示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3)错误集,可以指包括一个或连续多个错误接收的数据包的集合。例如,当错误集的长度等于1时,该错误集中仅包括一个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例如,当错误集的长度大于1时,该错误集中包括连续两个或连续两个以上错误接收的数据包。其中,连续多个数据包是指该多个数据包依次到达接收节点,如连续多个数据包的标识(或序号,或编号等)是连续的。
(4)网络设备也可以称为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基站(base station)、eNodeB、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gNB、第六代(6th generation,6G)移动 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等;也可以是完成基站部分功能的模块或单元,例如,可以是集中式单元(central unit,CU),也可以是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宏基站,也可以是微基站或室内站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网络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5)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移动终端等。终端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例如,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车物(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通信、机器类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工业控制、自动驾驶、远程医疗、智能电网、智能家具、智能办公、智能穿戴、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辆、无人机、直升机、飞机、轮船、机器人、机械臂、智能家居设备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终端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6)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可被互换使用。“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以及,除非有相反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第三”等序数词是用于对多个对象进行区分,不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大小、内容、顺序、时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等。例如,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只是为了区分不同的信息,而并不是表示这三个信息的大小、内容、发送顺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等的不同。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通信场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应用的通信场景,可以包括广域通信,例如包括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其中,网络设备可以作为发送节点,终端设备可以作为接收节点。例如,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反馈数据包的接收状态,以使得网络设备重传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释放正确接收的数据包占用的资源(如缓存资源)。也可以包括车内通信场景,例如包括座舱域控制器(cockpit domain controller或control domain cockpit,CDC)与车载音箱、车载麦克;或手机之间的通信,手机与耳机等穿戴式设备之间的通信等;或智能驾驶平台移动数据中心(mobile data center,MDC)与摄像头、或雷达(如激光雷达和/或超声雷达)等之间的通信。还可以包括局域无线通信,例如接入点(access point,AP)与站点(station)之间的通信等。
例如,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应用于车内的通信场景,则图1A所示的网络架构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所应用的一种网络架构。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应用于其他的广域通信或局域通信场景,则本申请实施例所应用的网络架构可以相应有所变化。
如图1A所示,车内存在多个通信域,其中的一个通信域包括至少一个发送节点和至少一个接收节点,其中,发送节点可以向接收节点发送数据(如音频数据、视频数据、或图片数据等),以使得接收节点将数据呈现给用户。例如图1A中,手机、耳机和穿戴式设备属于一个通信域,例如称为通信域1,其中手机是发送节点,耳机和穿戴式设备是接收节点;CDC、显示屏、麦克、音箱属于一个通信域,例如称为通信域2,其中CDC是发送节点,显示屏、麦克和音箱是接收节点;无钥匙进入及启动系统(passive entry passive start,PEPS)、车身控制模块(body control module,BCM)、手机钥匙和车钥匙属于一个通信域,例如称为通信域3,其中PEPS是发送节点,BCM、手机钥匙和车钥匙是接收节点;MDC、摄像头和雷达属于一个通信域,例如称为通信域4,其中摄像头和雷达是发送节点,MDC是接收节点。另外,一个通信域的发送节点也可以作为另一个通信域的接收节点,例如,通信域1中的手机可以作为通信域2的接收节点。以及,一个通信域的发送节点也可以作为接收节点,例如,麦克可以作为发送节点将采集的音频数据发送给CDC。
又例如,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应用于V2X通信场景,那么可参考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图1B包括终端设备1和终端设备2,终端设备1和终端设备2可通过侧行链路(sidelink,SL)通信。例如,终端设备1可以作为发送节点,终端设备2可以作为接收节点,终端设备1可以向终端设备2发送数据包,终端设备2向终端设备1反馈数据包的接收状态,以使得终端设备1重传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释放正确接收的数据包占用的资源。
再例如,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应用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或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的Uu接口的通信,可参考图1C,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图1C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通过Uu口通信。
图1B和图1C都以终端设备是手机为例,但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不限于此。
前文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到的一些名词概念以及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应用场景,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技术特征。
车载通信系统是在智能交通系统、传感器网络技术发展基础上,在车辆内应用通信技术,实现交通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通信系统。车载通信系统在设计时对系统稳定性具有较高的要求,如误码率低于1×10 -15。在车载场景中,信号传输环境恶劣,如车辆自身的噪声干扰(如马达产生的噪声、控制器产生的噪声等)以及外部环境的干扰(如无线通信的干扰、雷电干扰等),这就需要采取一些技术手段来减少信号传输环境恶劣产生的影响,提高系统稳定性。重传技术是一种可以提高车载通信系统的稳定性的技术。在重传技术中,接收节点将数据包的接收状态发送给发送节点,那么发送节点可以根据数据包的接收状态对错误接收的数据包进行重传,这样就可以降低误码率,提高系统稳定性。
目前,接收节点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向发送节点指示数据包的接收状态。
方式一:接收节点通过比特(bit)映射的方式向发送节点指示每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例如,接收节点使用1bit指示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如1表示正确接收,0表示错误接收。
在方式一中,每个数据包都需要1bit来指示接收状态,当数据包的数量较多时,不仅需要占用大量的网络资源而且会降低编码效率。并且,车载场景中上下行的发送速率是不对等的,即发送节点发送数据包的速率大于接收节点反馈数据包接收状态的速率,例如上 行发送速率与下行发送速率的比值可以为100:1,这就意味着接收节点无法实时地向发送节点反馈数据包的接收状态,那么发送节点不能及时释放正确接收的数据包占用的资源,也不能及时向接收节点重传错误接收的数据包,降低了资源利用率,不利于提高系统稳定性。
方式二:接收节点可以向发送节点发送重传指示帧,那么发送节点可以根据该重传指示帧指示的内容确定数据包的接收状态。该重传指示帧的结构,可以参考图2。
如图2所示,该重传指示帧包括4个字段,分别为冗余校验(redundancy)字段,连续正确(ConsecutiveGood)字段,否定应答(negative acknowledgement,NACK)字段,以及数据传输单元的绝对计数的最低位(least significant bits of the absolute count of the data transfer unit,AbsoluteDTUCountLsbs)字段。
AbsoluteDTUCountLsbs字段占用5bit,用于指示接收节点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数据传输单元(data transfer unit,DTU)的绝对数的最低有效位。NACK字段占用2bit,分别指示最后一个数据包和倒数第二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以1指示正确接收,0指示错误接收为例,若NACK字段为10,则NACK字段用于指示最后一个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和倒数第二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若NACK字段为01,则NACK字段用于指示最后一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和倒数第二个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若NACK字段为00,则NACK字段用于指示最后一个数据包和倒数第二个数据包皆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若NACK字段为11,则NACK字段用于指示最后一个数据包和倒数第二个数据包皆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ConsecutiveGood字段占用5bit,当倒数第二个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时,该ConsecutiveGood字段用于指示从倒数第二个数据包起往前数的正确接收的数据包的数量;当倒数第二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时,该ConsecutiveGood字段用于指示从第一个数据包起往后数的正确接收的数据包的数量。redundancy字段占用12bit,用于对重传指示帧进行冗余校验。
在方式二中,该重传指示帧固定指示倒数第一个数据包和倒数第二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灵活性较差,且存在部分数据包的接收状态不能被指示的问题,不利于系统稳定性的提高。例如,重传指示帧所指示的数据包的数量为6,倒数第二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从第一个数据包往后数的正确接收的数据包的数量为2,那么第三个数据包和第四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该重传指示帧就无法指示。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以高效地向第二通信装置反馈数据包的接收装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指示方法,请参见图3,为该方法的流程图。在下文的介绍过程中,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A~图1C中的任一个附图所示的网络架构为例。
为了便于介绍,在下文中,以该方法由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执行为例。如果将本实施例应用在图1A所示的网络架构,则下文所述的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是图1A所示的任一个通信域中的任一个接收节点,例如为通信域1中的耳机,或者为通信域2中的麦克,或者为通信域4的MDC等,或者第一通信装置也可以是设置在图1A所示的任一个通信域中的任一个接收节点中的芯片系统;下文所述的第二通信装置可以是图1A所示的任一个通信域中的任一个发送节点,例如为通信域1中的手机,或者为通信域2中的CDC,或者为通信域4的雷达等,或者第二通信装置也可以是设置在图1A所示的任一个通信域中的任一个发送节点中的芯片系统。或者,如果将本实施例应用在图1B所示的网络架构, 则下文所述的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是图1B所示的终端设备1,下文所述的第二通信装置可以是图1B所示的终端设备2。或者,如果将本实施例应用在图1C所示的网络架构,则下文所述的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是图1C所示的终端设备,下文所述的第二通信装置可以是图1C所示的网络设备。
S301:第二通信装置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M个数据包。相应的,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M个数据包。
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M个数据包。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数据包可以为视频数据,或者为音频数据,或者为图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数据包的具体形式不作限定。例如,第二通信装置可以在接收到来自第一通信装置的用于获取该M个数据包的请求消息后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该M个数据包。或者,第二通信装置可以主动向第一通信装置推送该M个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装置发送数据包的顺序与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数据包的顺序是一致的。例如,第二通信装置按照数据包0、数据包1、数据包2的顺序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该三个数据包,相应的,第一通信装置按照数据包0、数据包1、数据包2的顺序接收该三个数据包。
S302:第一通信装置生成第一指示信息。
示例性的,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根据M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生成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N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也即是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M个数据包,可以向第二通信装置指示该M个数据包中的全部或部分的接收状态。其中,当N大于1时,该N个数据包可以为该M个数据包中连续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多个数据包,如该N个数据包的标识是连续的。
作为一个示例,第一指示信息的结构可以参考图4。如图4所示,第一指示信息中可以包括第一信息位、第二信息位和第三信息位。其中,第一信息位中承载有第一信息,第二信息位中承载有第二信息,第三信息位中承载有第三信息。其中,第一信息可以编码为数据包在N max个数据包中的标识,用于指示该N个数据包中的一个数据包。第二信息可以编码为数据包在N max个数据包中的标识,用于指示该N个数据包中的一个数据包。第三信息可以编码为不同的取值。例如,第三信息占用2bit,第三信息可以取值为00、或01、或10、或11。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在下文中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包,第二信息用于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为例进行描述。相应的,第一信息可以编码为第一数据包在N max个数据包中的标识,第二信息可以编码为第二数据包在N max个数据包中的标识。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可以用于指示同一个数据包,也可以用于指示不同的数据包。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用于指示同一个数据包,意味着第一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为同一个数据包。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不同的数据包,意味着第一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为不同的数据包。
应理解的是,第一信息位可以为一个字段,如记为索引(index,IND)1字段,也可以为一个字段的部分;同理,第二信息位可以为一个字段,如记为IND2字段,也可以为一个字段的部分;第三信息位也可以为一个字段,如记为编码模式(encodemode),还可以为一个字段的部分;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信息位、第二信息位以及第三信息位的具体形 式不作限定。第一信息位和第二信息位可以是复数个信息位的集合。其中,第一信息位与第二信息位的位置关系可以是第一通信装置与第二通信装置预先约定的,或者是协议规定的等。
作为一个示例,第一指示信息还承载有第四信息,该第四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三数据包,例如,由第一指示信息中的第四信息位承载该第四信息,如图5所示。该第四信息位可以为一个字段,如记为编号(number)字段,也可以为一个字段的部分,本申请实施例对第四信息位的具体形式不作限定。其中,第四信息位占用的比特数可用于确定第一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数据包的最大数量,也即是第一通信装置反馈一次数据包接收状态时所包括的数据包的最大数量,即N max。例如,第四信息位占用n bit,则第一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数据包的最大数量为N max=2 n。第四信息用于指示第三数据包,也即是用于指示N个数据包中最后一个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例如,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四信息编码为第三数据包在M个数据包的标识。再例如,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根据协议预先定义或者第一通信装置与第二通信预先约定的低比特位编码方式将第四信息编码为第三数据包在M个数据包的标识。
举例而言,M等于16,即第一通信装置接收到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16个数据包,该M个数据包的标识记为0、1、2……、15。第四信息位占用3bit,则第一指示信息最多可以指示8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即N max=8,该N max大于或等于N,该N max个数据包的标识记为0、1、2……、7。第一通信装置将第四信息编码为第三数据包在M个数据包中的标识,将第一信息编码为第一数据包在N max个数据包的标识,将第二信息编码为第二数据包在N max个数据包的标识。例如,第一数据包、第二数据包、以及第三数据包在M个数据包的标识分别为1、2、3,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在N max个数据包的标识也分别为1、2、3,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一信息编码为001,将第二信息编码为010,将第四信息编码为011。再例如,第一数据包、第二数据包、以及第三数据包在M个数据包的标识分别为9、10、11,而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在N max个数据包的标识分别为1、2,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一信息编码为001,将第二信息编码为010。原本第一通信装置应该将第四信息编码为1011,但第四信息仅占用3bit,所以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根据协议预先定义或第一通信装置与第二通信预先约定的低比特位编码方式将第四信息编码为011。
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一指示信息还承载有检验信息,该校验信息可以用于对第一指示信息进行冗余校验,如图6所示。该校验信息可以为一个字段,如记为冗余校验(redundancy)字段,也可以为一个字段的部分,本申请实施例对检验信息的具体形式不作限定。
作为一个示例,第一信息所指示的第一数据包与第二信息所指示的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顺序,以及第三信息的取值可用于使得第一指示信息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即第一指示信息可以通过第一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顺序以及第三信息的取值来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例如,当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不同的数据包,也就是第一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为不同的数据包时,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通过第一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顺序以及第三信息的取值来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两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例如,第一指示信息仅用于指示N个数据包中错误接收的数据包。
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三信息的取值可用于使得第一指示信息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 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即第一指示信息可以通过第三信息的取值来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例如,当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用于指示同一个数据包,也就是第一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为同一个数据包时,第一指示信息可以通过第三信息的取值来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例如,第一指示信息仅用于指示N个数据包中错误接收的数据包。
在步骤S302中,第一通信装置根据M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可以采用不同的编码模式对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进行编码,以生成能够准确指示该M个数据包中的N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的第一指示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如下十种编码模式(可简称为模式)。
1)模式1,当第一信息指示的第一数据包与第二信息指示的第二数据包为同一个数据包,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一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N个数据包皆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N个数据包皆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根据模式1,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编码为同一个数据包的标识,以及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一值,生成第一指示信息。在此情况下,该第一指示信息可用于指示N个数据包皆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其中,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可以被编码为N个数据包中的任一个数据包的标识。
2)模式2,当第一信息指示的第一数据包与第二信息指示的第二数据包为同一个数据包,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二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N个数据包中除了第一数据包(或第二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N个数据包中仅包括一个长度等于1的错误集,即仅包括一个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根据模式2,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编码为该错误接收的数据包的标识(即第一数据包的标识),以及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二值,生成第一指示信息。在此情况下,第一指示信息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该N个数据包中除了第一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或者,第一指示信息可仅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例如,第一通信装置与第二通信装置预先约定,或者协议定义等,第一指示信息仅用于指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第二通信装置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后,可以默认N个数据包中除了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皆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3)模式3,当第一信息指示的第一数据包先于第二信息指示的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一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第二数据包皆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该N个数据包中除了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皆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N个数据包中包括两个长度等于1的错误集,即包括两个错误接收的数据包。其中,两个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中包括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且第一数据包先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根据模式3,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一信息编码为第一数据包的标识,将第二信息编码为第二数据包的标识,以及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一值,得到第一指示信息。在此情况下,第一指示信息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该N个数据包中除了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或者,第一指示信息可仅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例如,第一通信装置与第二通信装置预先约定,或者协议定义等,第一指示信息仅用于指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第二通信装置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后,可以默认N个数据包中除了错误接收的数 据包之外的数据包皆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4)模式4,当第一信息指示的第一数据包晚于第二信息指示的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一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从第二数据包到第一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该N个数据包中除了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N个数据包中包括一个长度大于1的错误集,即包括多个连续错误接收的数据包。其中,该多个连续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中最后一个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为第一数据包,该多个连续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中第一个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为第二数据包。根据模式4,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一信息编码为第一数据包的标识,将第二信息编码为第二数据包的标识,以及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一值,得到第一指示信息。在此情况下,第一指示信息可用于指示从第二数据包到第一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该N个数据包中除了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或者,第一指示信息仅用于指示从第二数据包到第一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
举例而言,数据包0、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依次到达第一通信装置,其中,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第一通信装置采用模式4的方式可以将第一信息编码为数据包3,将第二信息编码为数据包1,以及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一值。
5)模式5,当第一信息指示的第一数据包先于第二信息指示的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二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第二数据包以及第三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该N个数据包中除了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N个数据包中包括三个长度等于1的错误集,即包括三个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且该三个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中任两个数据包不连续。其中,该三个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中最先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为第一数据包,第二个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为第二数据包,第三个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为第三数据包,且第三数据包为N个数据包中的最后一个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根据模式5,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一信息编码为第一数据包的标识,将第二信息编码为第二数据包的标识,以及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二值,得到第一指示信息。在此情况下,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第二数据包以及第三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该N个数据包中除了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或者,第一指示信息仅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第二数据包和第三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
举例而言,数据包0、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依次到达第一通信装置,其中,数据包0、数据包2、数据包4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第一通信装置采用模式5的方式可以将第一信息编码为数据包0,将第二信息编码为数据包2,以及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二值。
作为一个示例,M个数据包仅包括三个长度等于1的错误集,即仅包括三个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且该三个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中的任意两个不连续,则第一信息指示的第一数据包可以为该三个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中的第一个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第二信息指示的第二数据包可以为该三个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中第二个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第四 信息指示的第三数据包可以为该三个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中最后一个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进一步,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四信息编码为第三数据包在M个数据包的标识,然后按照模式5将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分别编码为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在N max个数据包的标识,以及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二值。
举例而言,M个数据包分别为数据包0、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数据包5、数据包6,其中,数据包0、数据包3、数据包5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在此情况下,第一信息指示的第一数据包为数据包0,第二信息指示的第二数据包为数据包3,第四信息指示的第三数据包为数据包5。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四信息编码为数据包5在M个数据包的标识,将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分别编码为数据包0在N max个数据包的标识、数据包3在N max个数据包的标识,以及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二值,得到第一指示信息,如表1所示。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数据包0至数据包5的接收状态,即数据包0、数据包3、数据包5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4、和数据包6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表1:第一指示信息
第一信息 第二信息 第三信息 第四信息
数据包0 数据包3 第二值 数据包5
作为另一个示例,M个数据包中的错误集大于三个,且这些错误集的前三个错误集的长度皆为1,则第一信息指示的第一数据包可以为该前第三个错误集中的第一个错误集的数据包,第二信息指示的第二数据包可以为该前三个错误集中的第二个错误集的数据包,第四信息指示的第三数据包可以为该前三个错误集中的最后一个错误集的数据包。进一步,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四信息编码为第三数据包在M个数据包的标识,然后按照模式5将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分别编码为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在N max个数据包的标识,以及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二值。
其中,M个数据包中的错误集可以是全部都被指示过的错误集,即第一通信装置已经向第二通信装置指示过该M个数据包中错误接收的数据包,这样重复指示可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或者可以是全部未被指示过的错误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举例而言,M个数据包分别为数据包0、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数据包5、数据包6、数据包7,其中,数据包0、数据包2、数据包4、数据包6至数据包7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第一信息指示的第一数据包为数据包0,第二信息指示的第二数据包为数据包2,第四信息指示的第三数据包为数据包4。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四信息编码为数据包4在M个数据包中的标识,将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分别编码为数据包0、数据包2在N max个数据包的标识,以及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二值,得到第一指示信息,如表2所示。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数据包0至数据包4的接收状态,即数据包0、数据包2、数据包4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数据包1和数据包3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表2:第一指示信息
第一信息 第二信息 第三信息 第四信息
数据包0 数据包2 第二值 数据包4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错误集中的第一个错误集是指第一个错误集中的数据包先于其他错误集中的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类似的,多个错误集中的第二个错误集是指第二错 误集中的数据晚于第一个错误集中的数据包、且先于该多个错误集中除了第一个错误集之外的错误集中的数据包。多个错误集中的最后一个错误集是指最后一个错误集中的数据包晚于其他错误集中的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
通过模式5的编码方式,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三个不连续的错误集。当三个不连续错误集都已经指示过时,第一通信装置可以重复指示该三个连续的错误集,提高系统鲁棒性。当三个不连续的错误集皆未指示过时,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四信息编码为最后一个错误集的数据包在M个数据包的标识,用以确保第一指示信息能够指示N个数据包中每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提高系统稳定性。
6)模式6,当第一信息指示的第一数据包晚于第二信息指示的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二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第二数据包以及第三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第二数据包与第一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和第一数据包与第三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N个数据包中的错误集大于三个,其中最后三个错误集的长度等于1,即包括大于三个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且最后三个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中的任意两个不相邻。其中,该最后三个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中最先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为第二数据包,第二个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为第一数据包,第三个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为第三数据包。根据模式6,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一信息编码为第一数据包的标识,将第二信息编码为第二数据包的标识,以及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二值,得到第一指示信息。在此情况下,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第二数据包以及第三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第二数据包与第一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和第一数据包与第三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举例而言,数据包0、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数据包5、数据包6、数据包7依次到达第一通信装置,其中,数据包0、数据包2、数据包4、数据包7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第一通信装置采用模式6的方式可以将第一信息编码为数据包4,将第二信息编码为数据包2,以及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二值。在此情况下,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数据包2、数据包4以及数据包7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数据包3、数据包5、数据包6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作为一个示例,M个数据包中的错误集大于三个,这些错误集中仅最后一个错误集未指示过,其余已指示过,且该最后一个错误集以及该最后一个错误集前面的两个错误集的长度皆等于1;或者,这些错误集中的倒数两个错误集未指示过,其余已指示过,且该倒数两个错误集以及倒数第三个错误集的长度皆为1。在此情况下,第一信息指示的第一数据包可以为这些错误集中倒数第二个错误的数据包,第二信息指示的第二数据包可以为这些错误集中倒数第一个错误集的数据包,第四信息指示的第三数据包可以为这些错误集中最后一个错误集的数据包。进一步,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四信息编码为第三数据包在M个数据包中的标识,然后按照模式6将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分别编码为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在N max个数据包的标识,以及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二值。
举例而言,M个数据包分别为数据包0、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数据包5、数据包6、数据包7,其中,数据包0、数据包1、数据包3、数据包5、以及数据包7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且数据包0、数据包1、数据包3和数据包5已经被指示过(或者,数据包0、数据包1和数据包3已经被指示过)。在此情况下,第一数据包为数据 包5,第二数据包为数据包3,第三数据包为数据包7,第一通信装置将第四信息编码为数据包7在M个数据包中的标识,将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分别编码为数据包5、数据包3在N max个数据包的标识,以及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二值,得到第一指示信息,如表3所示。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数据包3至数据包7的接收状态,数据包3、数据包5以及数据包7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数据包4和数据包6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表3:第一指示信息
第一信息 第二信息 第三信息 第四信息
数据包5 数据包3 第二值 数据包7
作为另一个示例,M个数据包中的错误集大于三个,这些错误集中从后往前数有大于或等于三个未被指示的错误集,其余已指示过,且该大于或等于三个未被指示的错误集中的前三个错误集的长度皆等于1,则第一信息指示的第一数据包可以为该前三个错误集中的第二错误集的数据包,第二信息指示的第二数据包可以为该前三个错误集中的第一个错误集的数据包,第四信息指示的第三数据包可以为该前三个错误集中的最后一个错误集的数据包。进一步,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四信息编码为第三数据包在M个数据包的标识,然后按照模式6将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分别编码为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在N max个数据包的标识,以及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二值。
举例而言,M个数据包分别为数据包0、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数据包5、数据包6、数据包7和数据包8,其中,数据包0、数据包2、数据包4、数据包6、以及数据包8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且数据包0已指示过,数据包2、数据包4、数据包6、以及数据包8未指示过。在此情况下,第一数据包为数据包2,第二数据包为数据包4,第三数据包为数据包6,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四信息编码为数据包6在M个数据包中的标识,将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分别编码为数据包4和数据包2在N max个数据包的标识,以及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二值,得到第一指示信息,如表4所示。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数据包2至数据包6的接收状态,数据包2、数据包4以及数据包6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数据包3和数据包5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表4:第一指示信息
第一信息 第二信息 第三信息 第四信息
数据包4 数据包2 第二值 数据包6
通过模式6的编码方式,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三个不连续的错误集。当M个数据包的错误集大于三个,最后一个或最后两个长度等于1的错误集未指示过,且最后三个错误集的长度等于1时,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四信息编码为最后一个未指示的错误集中的数据包在M个数据包的标识,从而可以向第二通信装置指示未指示过的数据包的接收状态。当M个数据包的错误集大于三个,大于三个错误集未指示过时,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四信息编码为前三个未指示的错误集中的最后一个错误集的数据包在M个数据包的标识,这样可以按照数据包的接收顺序向第二通信装置顺序指示未指示过的数据包的接收状态。
7)模式7,当第一信息指示的第一数据包先于第二信息指示的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三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从第一数据包到第二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第三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N个数据包中除了错误接收的数 据包之外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N个数据包中包括两个错误集,且该两个错误集分别为一个长度大于1的错误集和一个长度等于1的错误集。其中,长度大于1的错误集中第一个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为第一数据包,长度大于1的错误集中最后一个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为第二数据包,长度等于1的错误集包括第三数据包。根据模式7,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一信息编码为第一数据包的标识,将第二信息编码为第二数据包的标识,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三值,得到第一指示信息。在此情况下,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从第一数据包到第二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以及第三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该N个数据包中除了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或者,该第一指示信息仅用于指示从第一数据包到第二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以及第三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
举例而言,数据包0、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数据包5、数据包6、数据包7依次到达第一通信装置,其中,数据包2至数据包4、以及数据包7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第一通信装置采用模式7的方式可以将第一信息编码为数据包2,将第二信息编码为数据包4,以及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三值。在此情况下,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以及数据包7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数据包0、数据包1、数据包5、数据包6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作为一个示例,M个数据包仅包括两个错误集,分别为长度大于1的错误集和长度等于1的错误集,其中,长度大于1的错误集的数据包先于长度等于1的错误集的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在此情况下,第一信息指示的第一数据包可以为该长度大于1的错误集中的第一个数据包,第二指示的第二数据包可以为该长度大于1的错误集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第四信息指示的第三数据包可以为该长度等于1的错误集的数据包。进一步,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四信息编码为第三数据包在M个数据包的标识,然后按照模式7将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分别编码为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在N max个数据包的标识,以及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二值。
举例而言,M个数据包分别为数据包0、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数据包5、数据包6、数据包7,其中,数据包0至数据包3、数据包5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在此情况下,第一数据包为数据包0,第二数据包为数据包3,第三数据包为数据包5,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四信息编码为数据包5在M个数据包中的标识,将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分别编码为数据包0、数据包3在N max个数据包的标识,以及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三值,得到第一指示信息,如表5所示。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数据包0至数据包5的接收状态,数据包0至数据包3、数据包5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数据包4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表5:第一指示信息
第一信息 第二信息 第三信息 第四信息
数据包0 数据包3 第三值 数据包5
作为另一个示例,M个数据包中的错误集大于三个,且这些错误集中的第一个错误集的长度大于1,第二个错误集的长度等于1,则第一信息指示的第一数据包可以为该长度大于1的错误集中的第一个数据包,第二信息指示的第二数据包可以为该长度大于1的错误集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第四信息指示的第三数据包可以为该长度等于1的错误集的数 据包。进一步,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四信息编码为第三数据包在M个数据包的标识,然后按照模式7将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分别编码为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在N max个数据包的标识,以及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二值。
其中,M个数据包中的错误集可以是全部都被指示过的错误集,即第一通信装置已经向第二通信装置指示过该M个数据包中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或者可以是全部未被指示过的错误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举例而言,M个数据包分别为数据包0、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数据包5、数据包6、数据包7,其中,数据包0至数据包2、数据包4、数据包6至数据包7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在此情况下,第一数据包为数据包0,第二数据包为数据包,2,第三数据包为数据包4,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四信息编码为数据包4在M个数据包的标识,将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分别编码为数据包0、数据包2在N max个数据包的标识,以及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三值,得到第一指示信息,如表6所示。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数据包0至数据包4的接收状态,即数据包0至数据包2、数据包4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数据包3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表6:第一指示信息
第一信息 第二信息 第三信息 第四信息
数据包0 数据包2 第三值 数据包4
通过模式7的编码方式,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一个长度大于1的错误集和一个长度等于1的错误集。M个数据包中的错误集大于两个,这些错误集中的第一个错误集的长度大于1,第二个错误集的长度等于1,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四信息编码为第二个错误集中的数据包在M个数据包的标识。这样,当M个数据包中的错误集已指示过时,第一通信装置对第一个错误集和第二错误集进行重复指示,可以提高系统鲁棒性。当M个数据包中的错误集皆未指示过时,第一通信状态可以将按照数据包的接收顺序向第二通信装置顺序指示未指示过的数据包的接收状态。
8)模式8,当第一信息指示的第一数据包晚于第二信息指示的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三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从第二数据包到第一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第三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第一数据包与第三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N个数据包中的错误集大于两个,且其中最后的两个错误集中分别为一个长度大于1的错误集和一个长度等于1的错误集。其中,长度大于1的错误集中第一个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为第二数据包,长度大于1的错误集中最后一个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为第一数据包,长度等于1的错误集包括第三数据包。根据模式8,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一信息编码为第一数据包的标识,将第二信息编码为第二数据包的标识,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三值,得到第一指示信息。在此情况下,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从第二数据包到第一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第三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第一数据包与第三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举例而言,数据包0、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数据包5、数据包6、数据包7依次到达第一通信装置,其中,数据包0、数据包2至数据包4、以及数据包7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第一通信装置采用模式8的方式可以将第一信息编码为数据包4,将第二信息编码为数据包2,以及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三值。在此情况下,第一指示信息 用于指示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以及数据包7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数据包5、数据包6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作为一个示例,M个数据包中的错误集大于两个,这些错误集中仅最后一个错误集未指示过,其余已指示过,且该最后一个错误集的长度等于1,以及倒数第二个错误集的长度大于1。在此情况下,第一信息指示的第一数据包可以为该倒数第二个错误集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第二信息指示的第二数据包可以为该倒数第二个错误集中的第一个数据包,第四信息指示的第三数据包可以为最后一个错误集的数据包。进一步,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四信息编码为第三数据包在M个数据包中的标识,然后按照模式8将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分别编码为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在N max个数据包的标识,以及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三值。
举例而言,M个数据包分别为数据包0、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数据包5、数据包6、数据包7,其中,数据包0、数据包2至数据包4、数据包6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数据包0、数据包2、数据包3以及数据包4已指示过,数据包6未指示过。在此情况下,第一数据包为数据包4,第二数据包为数据包2,第三数据包为数据包6,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四信息编码为数据包6在M个数据包的标识,将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分别编码为数据包4、数据包2在N max个数据包的标识,以及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三值,得到第一指示信息,如表7所示。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数据包2至数据包6的接收状态,数据包2至数据包4、数据包6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数据包5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表7:第一指示信息
第一信息 第二信息 第三信息 第四信息
数据包4 数据包2 第三值 数据包6
作为另一个示例,M个数据包中的错误集大于两个,且这些错误集中从后往前数有大于或等于两个未指示的错误集,其余已指示过,其该大于或等于两个未指示的错误集中的前两个错误集分别为一个长度大于1的错误集和一个长度等于1的错误集。在此情况下,第一信息指示的第一数据包可以为该长度大于1的错误集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第二信息指示的第二数据包可以为该长度大于1的错误集的第一个数据包,第四信息指示的第三数据包可以为该长度等于1的错误集的数据包。进一步,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四信息编码为第三数据包在M个数据包的标识,然后按照模式8将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分别编码为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在N max个数据包的标识,以及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三值。
举例而言,M个数据包分别为数据包0、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数据包5、数据包6、数据包7和数据包8,其中,数据包0、数据包3、数据包4、数据包5、数据包8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数据包0已指示过。在此情况下,第一数据包为数据包5,第二数据包为数据包3,第三数据包为数据包8,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四信息编码为数据包8在M个数据包的标识,将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分别编码为数据包5、数据包3在N max个数据包的标识,以及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三值,得到第一指示信息,如表8所示。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数据包3至数据包8的接收状态,数据包3至数据包5、数据包8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数据包6至数据包7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表8:第一指示信息
第一信息 第二信息 第三信息 第四信息
数据包5 数据包3 第三值 数据包6
通过模式8的编码方式,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一个长度大于1的错误集和一个长度等于1的错误集。M个数据包中的错误集大于两个,该大于两个的错误集中靠前的错误集已指示过,最后两个错误集分别为长度大于1的错误集和长度等于1的错误集,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四信息编码为长度等于1的错误集中的数据包在M个数据包的标识。这样,当最后一个错误集未指示,或者最后两个错误集皆未指示时,第一通信状态可以通过模式8指示已指示过的错误集和未指示的错误集。
9)模式9,当第一信息指示的第一数据包先于第二信息指示的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四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从第二数据包到第三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该N个数据包中除了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N个数据包中包括两个错误集,且该两个错误集分别为一个长度等于1的错误集和一个长度大于1的错误集。其中,长度等于1的错误集包括第一数据包,长度大于1的错误集中第一个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为第二数据包,长度大于1的错误集中最后一个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为第三数据包。根据模式9,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一信息编码为第一数据包的标识,将第二信息编码为第二数据包的标识,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四值,得到第一指示信息。在此情况下,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和从第二数据包到第三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该N个数据包中除了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或者,该第一指示信息仅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和从第二数据包到第三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
举例而言,数据包0、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数据包5、数据包6、数据包7依次到达第一通信装置,其中,数据包2、数据包4至数据包7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第一通信装置采用模式9的方式可以将第一信息编码为数据包2,将第二信息编码为数据包4,以及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四值。在此情况下,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数据包2、数据包4、数据包5、数据包6以及数据包7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数据包0、数据包1以及数据包3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作为一个示例,M个数据包仅包括两个错误集,分别为长度等于1的错误集和长度大于1的错误集,其中,长度等于1的错误集中的数据包先于长度大于1的错误集中的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在此情况下,第一信息指示的第一数据包可以为该长度等于1的错误集的数据包,第二信息指示的第二数据包可以为该长度大于1的错误集中的第一个数据包,第四信息指示的第三数据包可以为该长度大于1的错误集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包。进一步,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四信息编码为第三数据包在M个数据包的标识,然后按照模式9将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分别编码为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在N max个数据包的标识,以及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四值。
举例而言,M个数据包分别为数据包0、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数据包5、数据包6、数据包7,其中,数据包0、数据包5至数据包7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在此情况下,第一数据包为数据包0,第二数据包为数据包5,第三数据包为数据包7, 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四信息编码为数据包7在M个数据包的标识,将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分别编码为数据包0、数据包5在N max个数据包的标识,以及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四值,得到第一指示信息,如表9所示。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数据包0至数据包7的接收状态,数据包0、数据包5至数据包7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数据包1至数据包4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表9:第一指示信息
第一信息 第二信息 第三信息 第四信息
数据包0 数据包5 第四值 数据包7
作为另一个示例,M个数据包中的错误集大于两个,且这些错误集中的第一个错误集的长度等于1,第二个错误集的长度大于1,则第一信息指示的第一数据包可以为第一个错误集的数据包,第二信息指示的第二数据包可以为第二个错误集中的第一个数据包,第四信息指示的第三数据包可以为第二个错误集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包。进一步,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四信息编码为第三数据包在M个数据包的标识,然后按照模式9将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分别编码为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在N max个数据包的标识,以及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四值。
其中,M个数据包中的错误集可以是全部都被指示过的错误集,即第一通信装置已经向第二通信装置指示过该M个数据包中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或者可以是全部未被指示过的错误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举例而言,M个数据包分别为数据包0、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数据包5、数据包6、数据包7,其中,数据包0、数据包2至数据包4、数据包6至数据包7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在此情况下,第一数据包为0,第二数据包为数据包2,第三数据包为数据包4,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四信息编码为数据包4在M个数据包的标识,将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分别编码为数据包0、数据包2在N max个数据包的标识,以及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四值,得到第一指示信息,如表10所示。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数据包0至数据包4的接收状态,数据包0、数据包2至数据包4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数据包1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表10:第一指示信息
第一信息 第二信息 第三信息 第四信息
数据包0 数据包2 第四值 数据包4
通过模式9的编码方式,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一个长度等于1的错误集和一个长度大于1的错误集。M个数据包中的错误集大于两个,这些错误集中的第一个错误集的长度等于1,第二个错误集的长度大于1,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四信息编码为第二个错误集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包在M个数据包的标识。这样,当M个数据包中的错误集已指示过时,第一通信装置对第一个错误集和第二错误集进行重复指示,可以提高系统鲁棒性。当M个数据包中的错误集皆未指示过时,第一通信状态可以将按照数据包的接收顺序向第二通信装置顺序指示未指示过的数据包的接收状态。
10)模式10,当第一信息指示的第一数据包晚于第二信息指示的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四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数据包、从第一数 据包到第三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第二数据包与第一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N个数据包中的错误集大于两个,且其中的最后两个错误集分别为一个长度等于1的错误集和一个长度大于1的错误集。其中,长度等于1的错误集包括第二数据包,长度大于1的错误集中第一个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为第一数据包,长度大于1的错误集中最后一个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为第三数据包。根据模式10,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一信息编码为第一数据包的标识,将第二信息编码为第二数据包的标识,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四值,得到第一指示信息。在此情况下,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数据包、从第一数据包到第三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第二数据包与第一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举例而言,数据包0、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数据包5、数据包6、数据包7依次到达第一通信装置,其中,数据包0、数据包2、数据包4至数据包7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第一通信装置采用模式10的方式可以将第一信息编码为数据包4,将第二信息编码为数据包2,以及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四值。在此情况下,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数据包2、数据包4、数据包5、数据包6以及数据包7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数据包3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作为一个示例,M个数据包中的错误集大于两个,这些错误集中仅最后一个错误集未指示过,其余已指示过,且该最后一个错误集的长度大于1,以及倒数第二个错误集的长度等于1。在此情况下,第一信息指示的第一数据包可以为该最后一个错误集中的第一个数据包,第二信息指示的第二数据包可以为该倒数第二个错误集的数据包,第四信息指示的第三数据包可以为该最后一个错误集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包。进一步,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四信息编码为第三数据包在M个数据包中的标识,然后按照模式10将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分别编码为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在N max个数据包的标识,以及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四值。
举例而言,M个数据包分别为数据包0、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数据包5、数据包6、数据包7,其中,数据包0、数据包2、数据包4至数据包6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数据包0、数据包2已指示过,数据包4至数据包6未指示过。在此情况下,第一数据包为数据包4,第二数据包为数据包0,第三数据包为数据包6,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四信息编码为数据包6在M个数据包中的标识,将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分别编码为数据包4、数据包2在N max个数据包的标识,以及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四值,得到第一指示信息,如表11所示。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数据包2至数据包6的接收状态,数据包2、数据包4至数据包6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数据包3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表11:第一指示信息
第一信息 第二信息 第三信息 第四信息
数据包4 数据包2 第四值 数据包6
作为另一个示例,M个数据包中的错误集大于两个,且这些错误集中从后往前数有大于或等于两个未指示的错误集,其余已指示过,其中该大于或等于两个未指示的错误集中的前两个错误集分别为一个长度等于1的错误集和一个长度大于1的错误集。在此情况下,第一信息指示的第一数据包可以为该长度大于1的错误集中的第一个数据包,第二信息指 示的第二数据包可以为该长度等于1的错误集的数据包,第四信息指示的第三数据包可以为该长度大于1的错误集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包。进一步,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四信息编码为第三数据包在M个数据包中的标识,然后按照模式10将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分别编码为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在N max个数据包的标识,以及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四值。
举例而言,M个数据包分别为数据包0、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3、数据包4、数据包5、数据包6、数据包7、数据包8和数据包9,其中,数据包0、数据包1、数据包3、数据包5、数据包6、数据包7以及数据包9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数据包0和数据包1已指示过,其余未指示过。在此情况下,第一数据包为数据包5,第二数据包为数据包3,第三数据包为数据包7,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四信息编码为数据包7在M个数据包的标识,将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分别编码为数据包5、数据包3在N max个数据包的标识,以及将第三信息编码为第四值,得到第一指示信息,如表12所示。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数据包3至数据包7的接收状态,数据包3、数据包5至数据包7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数据包4为正确接收数据包。
表12:第一指示信息
第一信息 第二信息 第三信息 第四信息
数据包5 数据包3 第四值 数据包7
通过模式10的编码方式,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一个长度等于1的错误集和一个长度大于1的错误集。M个数据包中的错误集大于两个,该大于两个的错误集中靠前的错误集已指示过,最后两个错误集分别为长度等于1的错误集和长度大于1的错误集,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四信息编码为长度大于1的错误集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包在M个数据包的标识。这样,当最后一个错误集未指示,或者最后两个错误集皆未指示时,第一通信状态可以通过模式10指示已指示过的错误集和未指示的错误集。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上述模式1至模式10对应的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如表13所示。其中,a表示第一信息指示的第一数据包的标识,b表示第二信息指示的第二数据包的标识;a=b表示第一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为同一个数据包,a<b表示第一数据包先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a>b表示第一数据包晚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N个数据包的标识为0~N-1,[i,j]表示从数据包i到数据包j的多个数据包,(i,j)表示数据包i与数据包j之间的数据包,即从数据包(i+1)到数据包(j-1)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
表13:不同模式下的第一指示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不同模式中第三信息的取值可以相同,如模式1、模式3和模式4中,第三信息的取值相同。不同模式中第三信息的取值也可以不同,如模式1中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一值,模式3中第三信息取值为第五值。
在步骤S302中第一通信装置生成第一指示信息,之后,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该第一指示信息发送给第二通信装置,即执行步骤S303的内容。
S303: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相应的,第二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装置的第一指示信息。
示例性的,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承载在确认应答(acknowledgement,ACK)ACK消息或NACK消息中。例如,当N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皆为正确接收时,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承载在ACK消息中。当N个数据包中包括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时,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承载在NACK消息中。
S304:第二通信装置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N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
示例性的,第二通信装置可以对第一指示信息解码得到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例如,第二通信装置可以从第一信息位获取第一信息,从第二信息位获取第二信息,从第三信息获取第三信息。进一步,第二通信装置还可以从第四信息位获取第四信息。第二通信装置可以根据第一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的发送顺序、以及第三信息的取值确定该N个数据包在第一通信装置的接收状态,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考步骤S302所示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例如,当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指示同一个数据包,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一值,即第一指示信息采用模式1编码时,第二通信装置可以确定该N个数据包皆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或者,当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皆指示数据包0,即第一指示信息采用模式2编码,且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时,第二通信装置可以确定该一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或者,当第一信息指示N个数据包的第一个数据包,第二信息指示N个数据包的第N个数据包,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一值,即第一指示信息采用模式3编码时,第二通信装置可以确定该N个数据包皆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或者,当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指示不同的数据包时,第二通信装置可以确定N个数据包中包括正确接收的数据包和错误接收的数据包,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考步骤S302中模式4至模式10所述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若第二通信装置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N个数据包中包括正确接收 的数据包,则第二通信装置释放正确接收的数据包占用的资源(如缓存资源)。
当第二通信装置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N个数据包中包括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时,第二通信装置可以向第一通信装置重传错误接收的数据包,即执行步骤S305所示的内容。
S305:第二通信装置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错误接收的数据包。相应的,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错误接收的数据包。
示例性的,第二通信装置解码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确定N个数据包中哪些是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哪些是正确接收的数据包,进而释放正确接收的数据包的资源(如缓存资源)以及向第一通信装置重传错误接收的数据包。当然,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N个数据包皆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则第二通信装置重传该N个数据包。其中,第二通信装置可以根据表13以及步骤S302所示的内容确定该N个数据包中哪些是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哪些是正确接收的数据包,具体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指示N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该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第一指示信息可以通过第一信息指示的第一数据包、与第二信息指示的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先后顺序,以及第三信息的取值来指示该N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N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是通过三部分内容来联合指示的,可以指示该N个数据包的多种接收状态的组合,适应性强、灵活高,能够高效地向第二通信装置反馈数据包的接收状态。
上述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分别从第一通信装置与第二通信装置两者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各功能,第一通信装置、第二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形式来实现上述各功能。上述各功能中的某个功能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还是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图7示出了一种传输指示装置70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传输指示装置700可以是上述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一通信装置(或第二通信装置),能够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第一通信装置(或第二通信装置)的功能;传输指示装置700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第一通信装置(或第二通信装置)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第一通信装置(或第二通信装置)的功能的装置。传输指示装置700可以是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传输指示装置700可以由芯片系统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传输指示装置700可以包括处理模块701和通信模块702。
以传输指示输装置700为第一通信装置为例,通信模块702,可以用于接收N个数据包,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处理模块701,可以用于生成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中包括第一信息位和第二信息位,第一信息位中承载有第一信息,第二信息位中承载有第二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包,第二信息用于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第一指示信息中还承载有第三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第一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顺序、以及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接收状态包括错误接收和正确接收。
通信模块702还可以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第一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顺序、以及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可以为:
当第一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为同一个数据包时,第一指示信息通过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或者,
当第一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为不同的数据包时,第一指示信息通过第一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顺序、以及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两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指示信息通过第一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顺序、以及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两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可以为:
当第一数据包先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一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第一数据包先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二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第二数据包以及第三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第一数据包先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三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数据包、以及从第一数据包到第二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第一数据包先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四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以及从第二数据包到第三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
其中,第三数据包为N个数据包中最后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N个数据包中除了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通过第一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顺序、以及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两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可以为:
当第一数据包晚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一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从第二数据包到第一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N个数据包中除了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第一数据包晚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二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第二数据包和第三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第二数据包与第一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以及第一数据包与第三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第一数据包晚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三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数据包、和从第二数据包到第一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第一数据包与第三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第一数据包晚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四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数据包、和从第一数据包到第三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第二数据包与第一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其中,第三数据包为N个数据包中最后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可以为:
当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一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N个数据包皆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二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二值时,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N个数据包中除了第一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还承载有第四信息,第四信息用于指示第三数据包,第三数据包为N个数据包中最后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
以传输指示装置700为第二通信装置为例,通信模块702,可以用于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N个数据包,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以及,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装置的第一指示信息。
处理模块701,可以用于从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一信息位获取第一信息,从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二信息位获取第二信息,从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三信息位获取第三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包,第二信息用于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发送第一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的顺序、以及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在第一通信装置的接收状态,接收状态包括错误接收和正确接收;以及,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N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发送第一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的顺序、以及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在第一通信装置的接收状态,可以为:
当第一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为同一个数据包时,第一指示信息通过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或者,
当第一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为不同的数据包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发送第一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的顺序、以及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两个数据包在第一通信装置的接收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发送第一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的顺序、以及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两个数据包在第一通信装置的接收状态,可以为:
当第一数据包先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一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第一数据包先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二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第二数据包以及第三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第一数据包先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三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数据包、以及从第一数据包到第二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第一数据包先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四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以及从第二数据包到第三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
其中,第三数据包为N个数据包中最后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N个数据包中除了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发送第一数据包与第二数据包的顺序、以及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两个数据包在第一通信装置的接收状态,可以为:
当第一数据包晚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一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从第二数据包到第一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N个数据包中除了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第一数据包晚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二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第二数据包和第三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第二数据包与第一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以及第一数据包与第三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第一数据包晚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三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数据包、和从第二数据包到第一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第一数据包与第三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第一数据包晚于第二数据包到达第一通信装置,且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四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数据包、和从第一数据包到第三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第二数据包与第一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其中,第三数据包为N个数据包中最后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可以为:
当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一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N个数据包皆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二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二值时,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N个数据包中除了第一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还承载有第四信息,第四信息用于指示第三数据包,第三数据包为N个数据包中最后到达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N个数据包皆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时,处理模块701进一步用于释放N个数据包占用的缓存资源;或者,
当N个数据包皆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时,通信模块702进一步用于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N个数据包;或者,
当N个数据包中包括错误接收的数据包和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时,通信模块702进一步用于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处理模块701进一步用于释放正确接收的数据包占用的缓存资源。
通信模块702用于传输指示700和其它模块进行通信,其可以是电路、器件、接口、总线、软件模块、收发器或者其它任意可以实现通信的装置。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 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800,其中,通信装置800可以是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一通信装置(或第二通信装置),能够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第一通信装置(或第二通信装置)的功能;通信装置800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第一通信装置(或第二通信装置)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第一通信装置(或第二通信装置)的功能的装置。其中,该通信装置800可以为芯片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在硬件实现上,上述通信模块702可以为收发器,收发器集成在通信装置800中构成通信接口810。
通信装置8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820,用于实现或用于支持通信装置800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第一通信装置或第二通信装置的功能。例如,处理器820可以根据N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生成第一指示信息,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再例如,处理器820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N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通信装置8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830,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存储器830和处理器820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处理器820可能和存储器830协同操作。处理器820可能执行存储器83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于处理器中。
通信装置80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810,用于通过传输介质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从而用于通信装置800中的装置可以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地,通信装置800为第一通信装置,该其它设备可以是第二通信装置;或者,通信装置800为第二通信装置,该其它设备可以是第一通信装置。处理器820可以利用通信接口810收发数据。通信接口810具体可以是收发器。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通信接口810、处理器820以及存储器830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8中以存储器830、处理器820以及通信接口810之间通过总线840连接,总线在图8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8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82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830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还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 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电路或者其它任意能够实现存储功能的装置,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通信装置可以是车机、车载扬声器、车载麦克风等车载设备,也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桌面型、膝上型、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手持计算机、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可穿戴电子设备、虚拟现实设备等电子设备。或者,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通信装置也可以是设置在如上的任一种设备中的功能模块,例如芯片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装置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装置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装置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装置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前述方法中第一通信装置的功能。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前述方法中第二通信装置的功能。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一通信装置和/或第二通信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用户设备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简称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以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简称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SSD)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 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41)

  1. 一种传输指示方法,应用于第一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N个数据包,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生成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包括第一信息位和第二信息位,所述第一信息位中承载有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位中承载有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还承载有第三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顺序、以及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所述接收状态包括错误接收和正确接收;
    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顺序、以及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包括: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数据包为同一个数据包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通过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或者,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数据包为不同的数据包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通过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顺序、以及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两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顺序、以及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信息位指示的第一数据包和第二信息位指示的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顺序,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的接收状态;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的接收状态,以及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其他数据包的接收状态,或者,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处于所述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之间到达的其他数据包的接收状态。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通过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顺序、以及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包括: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先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且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一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先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且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二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以及第三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先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且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三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数据包、以及从所述第一数据包到所述第二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先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且所述第三信息的取 值为第四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以及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第三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
    其中,所述第三数据包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最后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除了所述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通过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顺序、以及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包括: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晚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且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一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所述N个数据包中除了所述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晚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且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二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和第三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所述第二数据包与所述第一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以及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三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晚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且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三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数据包、和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三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晚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且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四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数据包、和从所述第一数据包到第三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所述第二数据包与所述第一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其中,所述第三数据包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最后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包括:
    当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一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皆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二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二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除了所述第一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承载有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指示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最后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
  10. 一种传输指示方法,应用于第二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N个数据包,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第一指示信息;
    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一信息位获取第一信息,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二信息位获取第二信息,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三信息位获取第三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数据包的顺序、以及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接收状态,所述接收状态包括错误接收和正确接收;
    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N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数据包的顺序、以及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接收状态,包括: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数据包为同一个数据包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通过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或者,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数据包为不同的数据包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数据包的顺序、以及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两个数据包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接收状态。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数据包的顺序、以及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接收状态,包括:
    通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位指示的第一数据包和第二信息位指示的第二数据包的顺序,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的接收状态;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的接收状态,以及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其他数据包的接收状态,或者,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处于所述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之间到达的其他数据包的接收状态。
  13. 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数据包的顺序、以及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接收状态,包括: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先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且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一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先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且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二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以及第三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先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且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三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数据包、以及从所述第一数据包到所述第二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先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且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四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以及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第三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
    其中,所述第三数据包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最后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除了所述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15. 根据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数据包的顺序、以及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接收状态,包括: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晚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且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一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所述N个数据包中除了所述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晚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且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二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和第三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所述第二数据包与所述第一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以及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三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晚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且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三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数据包、和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三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晚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且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四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数据包、和从所述第一数据包到第三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所述第二数据包与所述第一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其中,所述第三数据包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最后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
  16.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通过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包括:
    当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一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皆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二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二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除了所述第一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18. 根据权利要求10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承载有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指示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最后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
  19. 根据权利要求10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N个数据包皆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时,释放所述N个数据包占用的缓存资源;或者,
    当所述N个数据包皆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时,向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所述N个数据包;或者,
    当所述N个数据包中包括错误接收的数据包和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时,向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所述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释放所述正确接收的数据包占用的缓存资源。
  20. 一种传输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接收N个数据包,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处理模块,用于生成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包括第一信息位和第二信息位,所述第一信息位中承载有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位中承载有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还承载有第三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顺序、以及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所述接收状态包括错误接收和正确接收;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顺序、以及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包括: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数据包为同一个数据包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通过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或者,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数据包为不同的数据包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通过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顺序、以及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两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
  22. 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顺序、以及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信息位指示的第一数据包和第二信息位指示的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顺序,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的接收状态;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的接收状态,以及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其他数据包的接收状态,或者,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处于所述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之间到达的其他数据包的接收状态。
  23. 根据权利要求20-2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通过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顺序、以及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包括: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先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且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一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先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且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二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以及第三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先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且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三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数据包、以及从所述第一数据包到所述第二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先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且所述第三信息的取 值为第四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以及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第三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
    其中,所述第三数据包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最后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除了所述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25. 根据权利要求20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通过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顺序、以及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包括: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晚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且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一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所述N个数据包中除了所述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晚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且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二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和第三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所述第二数据包与所述第一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以及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三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晚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且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三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数据包、和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三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晚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且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四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数据包、和从所述第一数据包到第三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所述第二数据包与所述第一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其中,所述第三数据包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最后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
  26.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包括:
    当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一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皆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二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
  27.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二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除了所述第一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28. 根据权利要求20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承载有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指示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最后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
  29. 一种传输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N个数据包,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以及,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第一指示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一信息位获取第一信息,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二信息位获取第二信息,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三信息位获取第三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数据包的顺序、以及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接收状态,所述接收状态包括错误接收和正确接收;以及,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N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
  30. 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数据包的顺序、以及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接收状态,包括: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数据包为同一个数据包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通过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或者,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数据包为不同的数据包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数据包的顺序、以及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两个数据包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接收状态。
  31. 根据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数据包的顺序、以及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接收状态,包括:
    通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位指示的第一数据包和第二信息位指示的第二数据包的顺序,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的接收状态;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的接收状态,以及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其他数据包的接收状态,或者,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处于所述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之间到达的其他数据包的接收状态。
  32. 根据权利要求29-3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数据包的顺序、以及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接收状态,包括: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先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且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一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先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且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二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以及第三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先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且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三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数据包、以及从所述第一数据包到所述第二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先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且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四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以及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第三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
    其中,所述第三数据包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最后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
  33. 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除了所述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34. 根据权利要求29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数据包的顺序、以及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接收状态,包括: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晚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且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一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所述N个数据包中除了所述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晚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且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二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和第三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所述第二数据包与所述第一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以及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三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晚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且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三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数据包、和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三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晚于所述第二数据包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且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四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数据包、和从所述第一数据包到第三数据包的多个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所述第二数据包与所述第一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其中,所述第三数据包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最后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
  35. 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通过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接收状态,包括:
    当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一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皆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或者,
    当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二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
  36. 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三信息的取值为第二值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包中除了所述第一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37. 根据权利要求29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承载有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指示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为所述N个数据包中最后到达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数据包。
  38. 根据权利要求29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N个数据包皆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时,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释放所述N个数据包占用的缓存资源;或者,
    当所述N个数据包皆为错误接收的数据包时,所述通信模块进一步用于向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所述N个数据包;或者,
    当所述N个数据包中包括错误接收的数据包和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时,所述通信模块进一步用于向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所述错误接收的数据包,以及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释放所述正确接收的数据包占用的缓存资源。
  39.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如权利要求10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0. 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0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和/或,如权利要求29至3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41.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通信装置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80087481.2A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传输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167112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080894 WO2022193105A1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传输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11240A true CN116711240A (zh) 2023-09-05

Family

ID=83321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87481.2A Pending CN116711240A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传输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297306A4 (zh)
CN (1) CN116711240A (zh)
WO (1) WO202219310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72215B1 (en) * 1999-04-09 2004-08-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minimizing feedback responses in ARQ protocols
US6557135B1 (en) * 2000-05-17 2003-04-2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Cycling through entirety of error-indicating acknowledgment information
CN108631963B (zh) * 2017-03-24 2021-0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网络侧节点
CN108809489B (zh) * 2017-05-04 2020-01-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2187414B (zh) * 2019-07-04 2022-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指示数据传输情况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97306A4 (en) 2024-04-03
EP4297306A1 (en) 2023-12-27
WO2022193105A1 (zh) 2022-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59974A1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设备
WO2021223153A1 (zh) 一种支持多播业务的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JP2021184638A (ja) 方法及び装置
EP2945309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20220278774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KR20220071929A (ko) 반 영구 스케줄링된 릴리스를 위한 방법, 시스템 및 사용자 장치
CN109088702B (zh)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
CN111181706B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的发送方法和终端
WO2021051323A1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方法、装置和通信设备
WO2019238014A1 (zh) 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3994615B (zh) Harq码本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711240A (zh) 一种传输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455044A (zh) 用于使用配置授权的通信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WO2022133918A1 (zh) 解码失败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1375574B2 (en) Latency reduction
WO2020249043A1 (zh) 反馈资源的配置方法及终端装置
WO2021147112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6034593A (zh) 一种应用于短距无线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1056585A1 (zh)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方法及装置
WO2021007791A1 (zh) 资源配置的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41459B (zh)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518429B (zh) 一种多收发点架构下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JP7493614B2 (ja) マルチ送受信ポイントアーキテクチャにおける再送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22077335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3030166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