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46987C - 喷墨记录材料 - Google Patents

喷墨记录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46987C
CN100346987C CNB2003801043470A CN200380104347A CN100346987C CN 100346987 C CN100346987 C CN 100346987C CN B2003801043470 A CNB2003801043470 A CN B2003801043470A CN 200380104347 A CN200380104347 A CN 200380104347A CN 100346987 C CN100346987 C CN 10034698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materials
ink
silica
jet recording
ink j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38010434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17332A (zh
Inventor
坂口博
砂田和彦
木山秀人
石黑秀明
宫地宣昌
木下周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Publication of CN1717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173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4698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4698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一种喷墨记录材料,靠近支撑体的油墨接受层A含有平均二次粒径在500nm以下的沉降法二氧化硅微粒、或者同时含有平均二次粒径在500nm以下的沉降法二氧化硅微粒和平均二次粒径在500nm以下的气相法二氧化硅微粒,而且相对于油墨接受层A的所有二氧化硅微粒100重量份,含有不足20重量份的聚乙烯醇,离支撑体较远的油墨接受层B含有选自气相法二氧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铝水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微粒和相对于该微粒100重量份不足25重量份的聚乙烯醇。

Description

喷墨记录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喷墨打印机等中以喷墨记录方式进行记录时使用的喷墨记录材料,更加详细地讲,涉及高光泽且显色性优良而且用染料油墨打字后在保存过程中产生的渗色较少的喷墨记录材料,这种材料的油墨吸收性、耐弯曲破裂性、以及耐擦伤性也优良,随复层涂布产生的表面缺陷较少。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喷墨记录方式的记录材料,已知的有在通常的纸或被称作喷墨记录用纸的支撑体上设置由非晶质二氧化硅等颜料与聚乙烯醇等亲水性粘接剂构成的多孔质油墨吸收层而成的记录材料。
例如,目前使用的有,将二氧化硅等含硅颜料与亲水性粘合剂一起涂布在纸支撑体上而得的记录材料。还公开了使用将沉降法二氧化硅聚集体用机械手段粉碎为10-300nm而成的二氧化硅微粒的方法(例如,参考特开平9-286165号公报、特开平10-181190号公报)。但是,就这些记录材料来说,至今仍未能满足本发明所要达到的类似于照片的记录材料的表面光泽及显色性。
另一方面,还提出了油墨接受层形成为两层结构且在上层设置有光泽度比较高的层的记录材料。例如,已知在以无机颜料等为主体的油墨吸收层上设置含有胶态二氧化硅或氧化铝或者氧化铝水合物的层作为光泽表现层的记录材料(例如,参考特开2000-37944号公报、特开平7-89216号公报)。另外,还提出了设置有下层含有粉碎非晶质合成二氧化硅且上层含有气相法二氧化硅的层的记录材料(例如,参考特开2001-80204号公报)、设置有下层含有粉碎的凝胶法二氧化硅且上层含有气相法二氧化硅或者氧化铝的层的记录材料(例如,参考特开2001-277712号公报),此外,也公开了设置有含气相法二氧化硅的下层和含氧化铝或者氧化铝水合物的上层的记录材料(例如,参考WO02/34541A1号公报)。
另一方面,通过喷墨打印机的高图像质量化,可以完成与银盐照相匹敌的打印操作。例如,为了实现类似于照片(photo-like)等的图像质量,可以在喷墨打印机一侧使用称为照相油墨(photoink)等的淡色油墨或灰色、暗色等中间色油墨等,由此实现更高图像质量,这种记录方法也已有人提出。
作为照相用记录材料,即使上述的记录材料也不能充分地满足需要,因此迫切期待进一步地改善光泽性和显色性。另外,当用染料油墨进行打印时,迫切期待保存过程中产生的渗色进一步得到了改善的记录材料。另外,还要求更高的油墨吸收性。虽然使油墨接受层变厚是实现高的油墨吸收性的有效手段,但是存在对记录材料进行处理时即使一点点的曲率也会使油墨接受层上产生裂纹(弯曲破裂)的问题。这是因为为了确保记录材料高的油墨吸收性而在原本就形成为高脆弱性的油墨接受层的基础上,进一步使该脆弱性高的涂层变厚的原故。
作为解决上述弯曲破裂的方法,有效的是缩小油墨接受层中无机颜料/粘合剂比或减少作为粘合剂的交联剂加入的硼酸或者硼酸盐的加入量的方法。但是,就缩小无机颜料/粘合剂比的方法来说其油墨吸收性会变差。另外,即使在减少硼酸或者硼酸盐的加入量的方法中,油墨吸收性也会变差,进而导致光泽度下降或者产生光泽的不均匀。
另外,这些具有两层结构的记录材料存在制造工序中的裂纹等涂布故障增加的问题。涂布故障的产生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但是可推测为因复层涂布干燥速度不同的两层而产生的。在特开2003-211824号公报中,公开了混合使用沉降法二氧化硅和气相法二氧化硅的技术。但是其中公开的是通过使涂布溶液高浓度化来提供低成本的喷墨记录材料的方法,而对于如何避免由于复层涂布产生的故障并没有任何公开或提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高光泽且显色性优良而且用染料油墨打印后在保存过程中产生的渗色少的喷墨记录材料;第2目的是提供油墨吸收性、显色性、以及耐弯曲破裂性优良而且光泽性和耐擦伤性也优良的喷墨记录材料;第3目的是提供随着复层涂布产生的表面缺陷少的喷墨记录材料。
本发明的目的可由下述喷墨记录材料实现。
1.一种喷墨记录材料,是在支撑体上涂布设置有至少两层含有无机微粒和亲水性粘合剂的油墨接受层的喷墨记录材料,其中,靠近支撑体的油墨接受层A含有平均二次粒径在500nm以下的沉降法二氧化硅微粒、或者同时含有平均二次粒径在500nm以下的沉降法二氧化硅微粒和平均二次粒径在500nm以下的气相法二氧化硅微粒,而且相对于油墨接受层A的所有二氧化硅微粒100重量份,含有不足20重量份的聚乙烯醇,离支撑体较远的油墨接受层B含有选自气相法二氧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铝水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微粒和相对于该微粒100重量份不足25重量份的聚乙烯醇。
2.在上述1中记载的喷墨记录材料中,上述平均二次粒径在500nm以下的沉降法二氧化硅微粒是,在水性介质中将沉降法二氧化硅粉碎成平均二次粒径在500nm以下的尺寸而成的微粒。
3.在上述2中记载的喷墨记录材料中,上述将沉降法二氧化硅粉碎而成的微粒是,将具有5μm以上的平均二次粒径的沉降法二氧化硅在阳离子性化合物的存在下,在水性介质中使用介质粉碎机(media mill)粉碎而成的微粒。
4.在上述3中记载的喷墨记录材料中,上述沉降法二氧化硅的吸油量是210ml/100g以下。
5.在上述1中记载的喷墨记录材料中,上述平均二次粒径在500nm以下的气相法二氧化硅微粒是,将气相法二氧化硅在阳离子性化合物的存在下,在水性介质中粉碎为平均二次粒径在500nm以下的尺寸的微粒。
6.在上述1中记载的喷墨记录材料中,在上述油墨接受层A中含有的沉降法二氧化硅微粒和气相法二氧化硅微粒的重量比为30∶70~70∶30。
7.在上述1中记载的喷墨记录材料中,上述油墨接受层A含有硼酸或者硼酸盐。
8.在上述1中记载的喷墨记录材料中,含有上述气相法二氧化硅的油墨接受层B的干燥涂布量以气相法二氧化硅的量计为4g/m2以下。
9.上述1中记载的喷墨记录材料中,上述油墨接受层B含有硼酸或者硼酸盐。
10.在上述1中记载的喷墨记录材料中,上述氧化铝水合物是形状比(aspect比)为2以上的平板状氧化铝水合物,所述形状比用粒子的厚度对直径的比表示。
11.在上述1中记载的喷墨记录材料中,上述氧化铝水合物是仿一水软铝石。
12.在上述1中记载的喷墨记录材料中,上述氧化铝是γ-氧化铝。
13.在上述1中记载的喷墨记录材料中,在上述油墨接受层B的上面具有将胶态二氧化硅作为主体含有的层。
14.在上述1中记载的喷墨记录材料中,上述支撑体是耐水性支撑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作为用于本发明的支撑体可以使用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二乙酸酯树脂、三乙酸酯树脂、玻璃纸、丙烯酸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等薄膜,树脂包覆纸等耐水性支撑体,优质纸、铜版纸、涂布纸、铸模(cast)铜版纸等吸水性支撑体等。优选使用耐水性支撑体。尤其这些支撑体的厚度优选为约50~250μm。
用于本发明的二氧化硅微粒是非晶质合成二氧化硅,非晶质合成二氧化硅可以根据制造方法大致分为气相法二氧化硅、湿式法二氧化硅及其它。气相法二氧化硅还称为干式法二氧化硅,通常用火焰水解法进行制作。具体地说,一般已知的是将四氯化硅和氢气及氧气一起燃烧制备的方法,市售的有日本Aerosil(株)的Aerosil、Tokuyama(株)的QS型。
湿式法二氧化硅还可根据制造方法分为沉降法二氧化硅、凝胶法二氧化硅、溶胶法二氧化硅。沉降法二氧化硅可通过使硅酸钠和硫酸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来制造,粒子长大的二氧化硅粒子进行聚集、沉降,然后经过过滤、水洗、干燥、粉碎·分级的过程进行产品化。由该方法制造的二氧化硅二次粒子为疏松的聚集粒子,从而可以获得比较易于粉碎的粒子。作为沉降法二氧化硅,例如市售的有日本二氧化硅社制的Nipsil、Tokuyama社制的Tokusil、Finesil。凝胶法二氧化硅可通过使硅酸钠和硫酸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反应来制造。这时,由于在老化过程中小尺寸的二氧化硅粒子溶解,并以在大粒子的原始粒子间连接原始粒子的方式再次析出,因此明确的原始粒子将会消失,所形成的是具有内部空隙结构的比较硬的聚集粒子。例如,市售的有水泽化学社制的Mizukasil、Grace Japan社制的Sylojet。溶胶法二氧化硅也称为胶态二氧化硅,可通过硅酸钠在酸等的作用下发生的复分解获得,或者将经过离子交换树脂层后得到的二氧化硅溶胶加热老化而获得,市售的例如有日产化学工业社制的SNOWTEX。
在本发明的油墨接受层A中含有平均二次粒径在500nm以下的沉降法二氧化硅。用通常的方法制造的沉降法二氧化硅具有1μm以上的平均二次粒径,所以使用将其粉碎为500nm以下的尺寸的微粒。作为粉碎方法,可以优选使用将分散于水性介质中的二氧化硅以机械方式粉碎的湿式分散法。作为湿式分散机,可以使用球磨机、珠磨机(beads mill)、砂磨机等介质粉碎机;高压均化器、超高压均化器等压力式分散机;超声波分散机以及薄膜旋转(spin)型分散机等,但是本发明中特别优选使用球磨机等介质粉碎机。
用于本发明的油墨接受层A中的沉降法二氧化硅优选平均原始粒径为50nm以下,特别优选3-40nm。另外,本发明的沉降法二氧化硅的吸油量优选为120-210ml/100g的范围,进一步特别优选为160-210ml/100g的范围。吸油量是按照JISK-5101的记载进行测量。
本发明的沉降法二氧化硅的粉碎,优选在阳离子性化合物的存在下进行。如果向分散于水中的二氧化硅中加入阳离子性化合物,则往往会产生聚集物,但是通过对其进行粉碎处理,可以获得比只分散于水中时更高浓度的分散,其结果分散效率会上升,可以进一步粉碎为微细的微粒。另外,通过使用高浓度分散液,调制涂布液时可使涂布液高浓度化,进一步改善生产效率。尤其是,如果此时使用平均二次粒径为5μm以上的沉降法二氧化硅,则可以抑制由初期凝聚物产生的粘度上升,可以以更高浓度进行分散,所以更加有利。对平均二次粒径的上限没有特别的限制,但是通常沉降法二氧化硅的平均二次粒径为200μm以下。
作为阳离子性化合物,可以使用阳离子性聚合物或者水溶性金属化合物。作为阳离子性聚合物,优选使用聚乙抱亚胺、聚二烯丙胺、聚烯丙胺、聚烷基胺、特开昭59-20696号、特开昭59-33176号、特开昭59-33177号、特开昭59-155088号、特开昭60-11389号、特开昭60-49990号、特开昭60-83882号、特开昭60-109894号、特开昭62-198493号、特开昭63-49478号、特开昭63-115780号、特开昭63-280681号、特开平1-40371号、特开平6-234268号、特开平7-125411号、特开平10-193776号公报等中记载的具有伯~叔氨基、季铵盐基的聚合物。而且,这些聚合物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可以是氯化铵等盐。尤其优选使用二烯丙胺衍生物作为阳离子性聚合物。这些阳离子聚合物的分子量优选约2000~10万,特别优选约2000-3万。分子量如果大于10万,则分散液粘度容易变得过高,所以不优选。
作为水溶性金属化合物,可列举例如水溶性的多价金属盐。可列举选自钙、钡、锰、铜、钴、镍、铝、铁、锌、锆、钛、铬、镁、钨、钼的金属的水溶性盐。具体地可列举例如乙酸钙、氯化钙、甲酸钙、硫酸钙、乙酸钡、硫酸钡、磷酸钡、氯化锰、乙酸锰、甲酸锰二水合物、硫酸锰铵六水合物、氯化铜、氯化铜铵(II)二水合物、硫酸铜、氯化钴、硫氰酸钴、硫酸钴、硫酸镍六水合物、氯化镍六水合物、乙酸镍四水合物、硫酸镍铵六水合物、酰胺硫酸镍四水合物、硫酸铝、亚硫酸铝、硫代硫酸铝、多氯化铝、硝酸铝九水合物、氯化铝六水合物、溴化亚铁、氯化亚铁、氯化铁、硫酸亚铁、硫酸铁、溴化锌、氯化锌、硝酸锌六水合物、硫酸锌、对苯酚磺酸锌、氯化钛、硫酸钛、乳酸钛、乙酸锆、氯化锆、氯化氧锆八水合物、氢氧化氯化锆、乙酸铬、硫酸铬、硫酸镁、氯化镁六水合物、柠檬酸镁九水合物、磷钨酸钠、柠檬酸钠钨、磷酸十二钨n水合物、硅酸十二钨26水合物、氯化钼、磷酸十二钼n水合物等。
在上述的水溶性多价金属化合物中,还优选由铝或者元素周期表4A族金属(例如锆、钛)组成的化合物。特别优选的是水溶性铝化合物。作为水溶性铝化合物,已知有例如作为无机盐的氯化铝或者其水合物、硫酸铝或者其水合物、铵钒等。还已知作为无机类的含铝阳离子聚合物的碱性聚氢氧化铝化合物。
上述碱性聚氢氧化铝化合物是主成分可用下述通式1、2或3表示的稳定地含有例如〔Al6(OH)153+、〔Al8(OH)204+、〔Al13(OH)345+、〔Al21(OH)603+等的碱性且分子量大的多核缩合离子的水溶性聚氢氧化铝。
〔Al2(OH)nCl6-nm                   通式1
〔Al(OH)3〕nAlCl3                      通式2
Aln(OH)mCl(3n-m)0<m<3n               通式3
作为这些物质有,多木化学(株)以聚氯化铝(PAC)为名作为水处理剂市售的产品,浅田化学(株)以聚氢氧化铝(Paho)为名市售的产品,以及(株)理研Green以Pyurakemu WT为名市售的产品,另外其它制造商也有同类的产品销售,从而容易得到各种等级的物质。
作为用于本发明的含有周期表4A族元素的水溶性化合物,更优选含钛或者锆的水溶性化合物。作为含钛的水溶性化合物,可列举氯化钛、硫酸钛。作为含锆的水溶性化合物,可列举醋酸锆、氯化锆、氯氧化锆、氯化氢氧化锆、硝酸锆、碱性碳酸锆、氢氧化锆、乳酸锆、碳酸锆·铵、碳酸锆·钾、硫酸锆、氟化锆化合物等。本发明中,所谓水溶性是指在常温常压下在水中溶解1重量%以上的性质。
获得本发明的平均二次粒径为500nm以下的沉降法二氧化硅微粒的具体方法中,首先向水中加入二氧化硅和阳离子性聚合物和/或阳离子性金属化合物的至少一种,使用锯齿状叶片型分散机、螺旋叶片型分散机、或者转子定子型分散机等分散装置的至少一种获得预分散液。其中作为加入方法,优选首先向含有阳离子性化合物的水中以粉末形式加入沉降法二氧化硅粒子。根据需要也可以再加入适度的低沸点溶剂等。阳离子性聚合物或者水溶性金属化合物的量相对于100重量份二氧化硅优选为0.5-20重量份,更优选2-10重量份。由于使其在该范围内,二氧化硅预分散液的粘度不会变得过高,从而可以提高固体成分的浓度。本发明的二氧化硅预分散物的固体成分浓度越高越好,但是如果过高浓度,则不可能分散,所以优选的范围为20-60重量%,更优选30-50重量%。
将由上述方法得到的二氧化硅预分散物用珠磨机(beads mill)进行粉碎处理。所谓珠磨机是指,向在内部具有搅拌装置的容器中填充小珠后,通过向容器中加入液状物并使搅拌装置旋转而使小珠彼此碰撞,由此给予液状物剪切力而进行处理的装置。小珠的粒径通常为0.1-10mm,优选0.2-1mm,更优选0.3-0.6mm。作为小珠有玻璃珠、陶瓷珠、金属珠等,但是从耐磨擦性和分散效率的观点来看优选氧化锆珠。另外,容器中小珠的加入填充率通常为40-80容量%,优选55-80容量%。根据上述分散条件,可以以高效率将二氧化硅分散物粉碎成平均二次粒径为500nm以下的粒子,同时也很少发生粗粒的残存和聚集物的生成。当连续处理预分散物时,如果在经过一次处理之后还残留有粗粒,则优选处理二次以上。就本发明来说,在不产生粗粒的范围内,浓度越高越有利于涂布液的高浓度化。本发明的二氧化硅分散物的固体成分浓度的优选范围为20-60重量%,更优选为30-50重量%。作为市售的珠磨机可列举浅田铁工社制的nano mill、AIMEX社制的ultravisco mill、以及MATSUBO社制的Annular型OB研磨机、Shinmaru Enterprises社制的dyno mill等。
当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采用在油墨接受层A中除了上述的平均二次粒径为500nm以下的沉降法二氧化硅微粒以外,还使用平均二次粒径为500nm以下的气相法二氧化硅微粒时,两者的使用比率按照重量比计优选为30∶70~70∶30的范围。在油墨接受层A中混合使用沉降法二氧化硅和气相法二氧化硅的理由是,与只使用沉降法二氧化硅的情况相比,将油墨接受层A和油墨接受层B复层涂布并干燥时可减少表面缺陷、特别是裂纹。
在本发明的油墨接受层A和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而在油墨接受层B中含有的气相法二氧化硅的平均原始粒径优选为50nm以下,更优选为5-30nm。当在油墨接受层中使用气相法二氧化硅时,优选将气相法二氧化硅在阳离子性化合物的存在下、在水性介质中粉碎成平均二次粒径为500nm以下的粒子。作为阳离子性化合物的例子,可列举在沉降法二氧化硅的粉碎说明中列举的阳离子性聚合物、以及水溶性金属化合物。粉碎中,优选使用高压均化器或介质粉碎机使平均二次粒径微细化为300nm以下。
用于油墨接受层A的沉降法二氧化硅和气相法二氧化硅也可以同时分散、同时粉碎,但是往往有利的是分别独立地处理为各自最佳的平均二次粒径。
考虑到微细化过程中能量成本的上升和随着平均二次粒径靠近平均原始粒径而导致的油墨吸收性下降的趋势的出现,沉降法二氧化硅和气相法二氧化硅的平均二次粒径的下限值优选为约50nm。
本发明的油墨接受层B中含有的氧化铝、以及氧化铝水合物是氧化铝及其含水物,可以是晶体也可以是非晶体,可使用无定形和具有球状、板状等形态的物质。可以使用二者中的任何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氧化铝优选作为氧化铝的γ型晶体的γ-氧化铝,其中还优选δ类晶体。γ-氧化铝的原始粒子可以缩小至约10nm,但是通常可以优选使用将数千至数万nm的二次粒子晶体用超声波或高压均化器、对置碰撞型喷射粉碎机等粉碎为约50-300nm的粒子。
本发明的氧化铝水合物可以用通式Al2O3·nH2O表示。氧化铝水合物根据组成和晶体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水铝矿、镁磷铝钙石、norstrandite、一水软铝石、一水软铝石凝胶(仿一水软铝石)、水铝石(diaspore)、无定形非晶体等。其中,上述式中,当n值为1时表示一水软铝石结构的氧化铝水合物,当n大于1小于3时表示仿一水软铝石结构的氧化铝水合物,当n为3以上时表示非晶体结构的氧化铝水合物。本发明中特别优选的氧化铝水合物是n大于1小于3的仿一水软铝石结构的氧化铝水合物。氧化铝水合物可通过异丙醇铝等烷氧化铝的水解、用碱中和铝盐、铝酸盐的水解等公知的制造方法获得。
本发明中使用的氧化铝水合物的形状也可以是平板状、纤维状、针状、球状、棒状等任何一种形状,从油墨吸收性的观点出发优选的形状是形状比2以上的平板状。优选的平均形状比为3-6。形状比可用粒子的“厚度”对“直径”的比表示。其中所谓的粒子的直径是指,等于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氧化铝水合物时的粒子投影面积的圆的直径。当形状比小于2时,油墨接受层的细孔径分布变窄,油墨吸收性下降。另一方面当形状比超过8时,难于制造粒径均匀的氧化铝水合物。
本发明的气相法二氧化硅、沉降法二氧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铝水合物的平均原始粒径,能够通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散的粒子后,将面积各与存在于一定面积内的100个原始粒子的各投影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的平均值作为原始粒子的粒径求出。本发明的气相法二氧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铝水合物的平均二次粒径可以通过用激光衍射/散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测定稀分散液而获得。
在本发明中,作为在油墨接受层中与无机微粒一起使用的亲水性粘合剂的主体是聚乙烯醇,优选完全或者部分皂化的聚乙烯醇或者阳离子改性聚乙烯醇。
所述优选的完全或者部分皂化的聚乙烯醇是皂化度为80%以上的完全或者部分皂化的聚乙烯醇,其平均聚合度优选为200-5000。另外,作为阳离子改性聚乙烯醇,可举出在例如特开昭61-10483号中记载的、在聚乙烯醇的主链或者侧链上具有伯~叔胺基或季铵基的聚乙烯醇。
本发明中也可以并用上述以外的其它的亲水性粘合剂,但是优选相对于100重量份聚乙烯醇为20重量份以下。
本发明中,优选与上述亲水性粘合剂一起使用交联剂(硬膜剂)。作为硬膜剂的具体例子,有如甲醛、戊二醛之类的醛类化合物,如丁二酮、氯代戊二酮之类的酮类化合物,双(2-氯乙基)脲、2-羟基-4,6-二氯-1,3,5-三嗪,如美国专利第3,288,775号记载的具有反应性卤素的化合物,二乙烯基砜,如美国专利第3,635,718号记载的具有反应性烯烃的化合物,如美国专利第2,732,316号记载的N-羟甲基化合物,如美国专利第3,103,437号记载的异氰酸酯类,如美国专利第3,017,280号、美国专利第2,983,611号记载的氮丙啶化合物类,如美国专利第3,100,704号记载的碳化二亚胺系化合物类,如美国专利第3,091,537号记载的环氧化合物,如粘氯酸(mucochloric acid)之类的卤代羧基醛类,如二羟基二氧杂环己烷之类的二氧杂环己烷衍生物,如铬明矾、硫酸锆、硼酸、硼酸盐、硼砂之类的无机交联剂等,可以使用它们中的1种,或者2种以上组合使用。其中,特别优选硼酸或硼酸盐。本发明中使用的硼酸可列举正硼酸、偏硼酸、连二硼酸等,作为硼酸盐可列举它们的钠盐、钾盐、铵盐等。
通过在下侧油墨接受层A中使用聚乙烯醇和作为硬膜剂的硼酸或者硼酸盐,可获得良好的表面光泽、高的油墨吸收性,印刷后的渗色减少。通过加入硼酸或者硼酸盐,可抑制下侧油墨接受层中微小的裂纹,可能是这一点影响到了上侧油墨接收层B的表面光泽,从而成为了具有高的表面光泽的记录材料。
在本发明的油墨接收层A中,聚乙烯醇的使用量相对于沉降法二氧化硅微粒、或者沉降法二氧化硅微粒+气相法二氧化硅微粒100重量份,应少于20重量份,优选为8-19重量份。通过使其在上述范围,可获得高的油墨吸收性。另外,在本发明的油墨接收层A中,硼酸或者硼酸盐相对于聚乙烯醇100重量份的含量优选为0.02-50重量份,更优选为0.5-35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油墨接收层B中,聚乙烯醇的使用量相对于气相法二氧化硅、氧化铝或者氧化铝水合物100重量份应少于25重量份,更优选为8-24重量份。通过使其在上述范围,可获得高的表面光泽、足够的表面强度以及良好的油墨吸收性。当加入25重量份以上时油墨吸收性将显著下降。在本发明的油墨接收层B中,硼酸或者硼酸盐相对于聚乙烯醇100重量份的含量优选为0.005-50重量份,更优选为0.01-30重量份。
油墨接收层A的干燥涂布量的范围优选为8-40g/m2,更优选为10-30g/m2。从油墨吸收性、显色性以及打印后的渗色方面来看优选该范围。另外,油墨接收层B的干燥涂布量的范围优选为0.5-18g/m2,更优选为1-10g/m2。从表面光泽性、显色性以及打印后的渗色方面来看优选上述范围。其中,在油墨接收层B中含有气相法二氧化硅时油墨接收层B的干燥涂布量的范围以气相法二氧化硅的量计优选为0.2-4g/m2,特别优选为0.5-4g/m2。从油墨吸收性、显色性、耐弯曲破裂性的方面来看优选上述范围。
油墨接收层A和油墨接收层B的干燥涂布量的总量优选为12-45g/m2,更优选为15-30g/m2。从油墨吸收性和油墨接收层的强度方面来看优选上述范围。
为了改善耐水性,本发明的油墨接收层各层中更优选含有阳离子性化合物。作为阳离子性化合物的例子,可列举在沉降法二氧化硅的粉碎说明中列举的阳离子性聚合物以及水溶性金属化合物。特别优选分子量约5000-10万的阳离子性聚合物以及由铝或者周期表4A族金属(例如锆、钛)组成的化合物。阳离子性聚合物可以使用一种,也可以多种化合物混合使用。
本发明中,在各油墨接受层中除表面活性剂、硬膜剂以外,还可以进一步添加着色染料、着色颜料、油墨染料的定影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颜料的分散剂、消泡剂、涂平剂、防腐剂、荧光增白剂、粘度稳定剂、pH调节剂等公知的各种添加剂。
本发明中,除油墨接受层A、B以外也可以再设置油墨接收层,但此时必须是不损伤油墨吸收性的层。例如,为了改善耐擦伤性,优选在油墨接收层上设置把胶态二氧化硅作为主体的保护层,前提是不影响油墨吸收性,例如其涂布量按照固体成分计为约5g/m2以下。胶态二氧化硅的一般的原始粒子的平均粒径为约5-100nm,从油墨吸收性的观点来看优选形成平均粒径为约10-500nm的二次粒子。作为市售的球状的胶态二氧化硅可列举日产化学工业社制SNOWTEX 20等、触媒化成工业社制cataloidUSB等,作为链状的胶态二氧化硅可列举日产化学工业社制SNOWTEXUP等,作为珍珠项链状的胶态二氧化硅可以使用日产化学工业社制SNOWTEX PS-M等。另外,还优选使用胶态二氧化硅的表面改性为阳离子性的胶态二氧化硅,其中还优选用铝化合物将表面改性为阳离子性的胶态二氧化硅。作为氧化铝改性胶态二氧化硅可列举日产化学工业社制SNOWTEX AK-L、SNOWTEX AK-UP、SNOWTEX  PS-M-AK等。
在本发明中,构成油墨接受层的各层的涂敷方法可以采用公知的涂敷方法。例如滑珠(slide bead)方式、幕式淋涂方式、挤压方式、气刀方式、辊涂方式、棒涂方式等。
本发明中,通过如滑珠方式等在不设置干燥工序的条件下几乎同时涂布构成油墨接受层A、B等的各层,来有效地得到各层所要求的特性,这从生产效率方面也较为理想。也就是说,通过在润湿状态下层叠各层,从而各层中含有的成分难于浸透到下层,因此干燥后各层的成分的构成保持良好。
在薄膜支撑体、树脂包覆纸上涂敷油墨接受层的涂敷液时,在涂敷之前,优选进行电晕放电处理、火焰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等。
本发明中,在使用支撑体,特别是作为耐水性支撑体的薄膜或树脂包覆纸时,优选在设置油墨接受层的面上设置以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合成树脂为主体的底涂层。通过在该底涂层上涂敷本发明的含有无机微粒的油墨接受层,然后进行冷却,并在比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干燥,能够进一步提高油墨接受层的透明性。
在支撑体上设置的底涂层以明胶、酪蛋白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合成树脂为主体。作为所述合成树脂,可列举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偏氯乙烯树脂、氯乙烯树脂、醋酸乙烯酯树脂、聚苯乙烯、聚酰胺树脂、聚氨酯树脂等。
上述底涂层以0.01~5μm的膜厚(干燥膜厚)设置在支撑体上。优选0.05~5μm的范围。
为了使本发明的支撑体具有记录性、防静电性、搬运性、防止卷边性等,可以涂敷设置各种背涂层。在背涂层中可以适当组合含有无机防静电剂、有机防静电剂、亲水性粘合剂、胶乳、颜料、固化剂、表面活性剂等。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的内容并不受实施例的限制。另外,份和%除非事先说明,否则分别表示重量份和重量%。
实施例1
<聚烯烃树脂包覆纸支撑体的制备>
将阔叶树漂白硫酸盐纸浆(LBKP)和针叶树漂白亚硫酸盐浆(NBSP)的1∶1混合物用加拿大标准游离度(Canadian Standard Freeness)打浆至300ml,配制纸浆浆液。向其中添加相对于纸浆为0.5重量%的烷基烯酮二聚物作为上浆剂(sizing agent),添加相对于纸浆为1.0重量%的聚丙烯酰胺、相对于纸浆为2.0重量%的阳离子化淀粉、相对于纸浆为0.5重量%的聚酰胺表氯醇树脂作为补强剂,用水稀释,制成浓度为1%的浆液。用长网造纸机将该浆液抄浆至纸的重量达到170g/m2,进行干燥调湿,制成聚烯烃树脂包覆纸的原纸。在320℃下熔化相对于密度为0.918g/cm3的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均匀分散有10重量%的锐钛矿型钛的聚乙烯树脂组合物,以200m/分钟的速度在抄浆原纸上进行挤压涂敷,使厚度达到35μm,使用进行了微粗面加工的冷却滚筒进行挤压覆盖,形成树脂包覆纸(resin-coated paper)的表面。另一方面,同样在320℃下熔化密度为0.962g/cm3的高密度聚乙烯树脂70份和密度为0.918的低密度聚乙烯树脂30份的混合树脂组合物,在另一面挤压涂敷,达到30μm厚度,使用进行了微粗面加工的冷却辊进行挤压覆盖,形成树脂包覆纸的背面。
对上述聚烯烃树脂包覆纸表面进行高频电晕放电处理,然后涂敷含有下述组成的底涂层用涂布液并干燥,使明胶达到50mg/m2,从而制成支撑体。
<底涂层组成>
石灰处理明胶                             100份
磺基琥珀酸-2-乙基己基酯盐                2份
铬明矾                                   10份
<沉降法二氧化硅分散液1>
向水中加入氯化二甲基二烯丙基铵均聚物4份(分子量9000)和沉降法二氧化硅100份(平均原始粒径15nm,平均二次粒径23μm、吸油量185ml/100g),使用锯齿状叶片型分散机(叶片圆周速度30m/s)制作预分散液。然后使得到的预分散物在填充有直径为0.3mm的氧化锆小珠、填充率为80容量%、圆盘圆周速度为10m/s的条件下通过珠磨机一次,从而制作固体成分浓度30%、平均二次粒径200nm的沉降法二氧化硅分散液1。
<沉降法二氧化硅分散液2>
向水中加入氯化二甲基二烯丙基铵均聚物4份(分子量9000)和沉降法二氧化硅100份(平均原始粒径11nm,平均二次粒径3μm、吸油量220ml/100g),使用锯齿状叶片型分散机(叶片圆周速度30m/s)制作预分散液。然后使得到的预分散物在填充有直径为0.3mm的氧化锆小珠、填充率为80容量%、圆盘圆周速度为10m/s的条件下通过珠磨机一次,从而制作固体成分浓度为15%、平均二次粒径为200nm的沉降法二氧化硅分散液2。
<气相法二氧化硅分散液>
向水中加入氯化二甲基二烯丙基铵均聚物4份(分子量9000)和气相法二氧化硅100份(平均原始粒径7nm),使用锯齿状叶片型分散机(叶片圆周速度30m/s)制作预分散液。然后使得到的预分散物在40MPa的条件下通过压力均化器一次,从而制作固体成分浓度为20%、平均二次粒径为150nm的气相法二氧化硅分散液。
记录材料1(本发明)
在上述支撑体的表面上使用滑珠涂布装置同时涂布含有下述组成的油墨接收层A1用涂布液和油墨接收层B1用涂布液之后进行干燥,以使二氧化硅的干燥涂布量在油墨接收层A1中为23g/m2,油墨接收层B1中为2g/m2,制作记录材料1。而且,油墨接收层A1是靠近支撑体的下层,油墨接收层B1是上层。涂布后的干燥条件为,在0℃下冷却30秒后,在42℃、10%RH下进行干燥,接着在35℃、10%RH下进行干燥,直到固体成分总浓度达到90%,。
<油墨接收层A1组成>
沉降法二氧化硅分散液1(作为二氧化硅固体成分)           100份
硼酸                                                  2.5份
聚乙烯醇(皂化度88%,平均聚合度3500)                  15份
表面活性剂                                            0.1份
羟甲基蜜胺系化合物                                    3份
(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社制BECKAMINE PM-N)
<油墨接收层B1组成>
气相法二氧化硅分散液(作为二氧化硅固体成分)            100份
硼酸                                                  5份
聚乙烯醇(皂化度88%,平均聚合度3500)                  20份
表面活性剂                                            0.5份
记录材料2(本发明)
除了涂布油墨接收层A1用涂布液和油墨接收层B1用涂布液,以使二氧化硅的干燥涂布量在油墨接收层A1中为18g/m2,油墨接收层B1中为7g/m2以外,与记录材料1相同地制作记录材料2。
记录材料3(本发明)
除了在油墨接收层A1组成中使用沉降法二氧化硅涂布液2代替沉降法二氧化硅涂布液1以外,与记录材料1相同地制作记录材料3。
记录材料4(比较例)
除了不涂布油墨接收层A1用涂布液而只涂布油墨接收层B1用涂布液,并以二氧化硅的干燥涂布量计涂布25g/m2以外,与记录材料1相同地制作记录材料4。
记录材料5(比较例)
除了不涂布油墨接收层B1用涂布液而只涂布油墨接收层A1用涂布液,并以二氧化硅的干燥涂布量计涂布25g/m2以外,与记录材料1相同地制作记录材料5。
记录材料6(比较例)
除了在油墨接收层A1组成中,把聚乙烯醇加入量规定为25份,硼酸加入量规定为4.2份以外,与记录材料1相同地制作记录材料6。
记录材料7(比较例)
除了在油墨接收层B1组成中,把聚乙烯醇加入量规定为27份,硼酸加入量规定为6份以外,与记录材料1相同地制作记录材料7。
记录材料8(比较例)
<沉降法二氧化硅分散液3>
除了在沉降法二氧化硅预分散液中,使氧化锆小珠的直径由0.3mm变换为3mm以外,与沉降法二氧化硅预分散液1相同地制作固体成分浓度30%、平均二次粒径800nm的沉降法二氧化硅分散液3。
然后,除了在油墨接收层A1组成中使用沉降法二氧化硅分散液3代替沉降法二氧化硅分散液1以外,与记录材料1相同地制作记录材料8。
对如上所述制作的喷墨记录材料进行下述评价,其结果示于表1中。
<油墨吸收性>
用喷墨打印机(精工爱普生社制,PM-880C)分别打印青色、品红、黄色单色100%和3色300%,刚打印完后在打印部分重叠PPC用纸,轻轻压接,用肉眼观察转印到PPC用纸上的油墨量的程度,按照下述标准综合评价。
○:完全没有转印。
△:100%部分没有转印,300%部分稍有转印。
×:100%部分没有转印,300%部分油墨溢出,清楚地转印在PPC用纸上。
××:100%部分有转印。
<显色性>
用喷墨打印机(精工爱普生社制,PM-880C)打印包括风景和人物像的图像,按照下述标准判定外观质量。
○:具有彩色照片般的质量。
△:稍逊色于彩色照片。
×:明显逊色于彩色照片。
××:与彩色照片相比很逊色。
而且,记录材料6由于油墨溢出,未能进行这些评价。
<耐弯曲破裂性>
将记录材料在10℃、20%RH的条件下干燥(seasoning)24小时,并在该温湿度条件下判定弯曲破裂性。判定方法中,将记录材料裁剪为12cm长,测量以油墨接收层为外侧弯曲成圆弧状时听到破裂声时的圆弧直径。数值小,即直径越小表明耐弯曲破裂性越好,难以弯曲破裂。由于卷绕在2英寸卷心的滚筒状的产品也有销售,所以从实用方面讲需要至少示出50mm以下的数值。
表1
油墨吸收性 显色性   耐弯曲破裂性(mm)
 记录材料1(本发明)记录材料2(本发明)记录材料3本发明) ◎◎◎ ○○△   384540
 记录材料4(比较例)记录材料5(比较例)记录材料6(比较例)记录材料7(比较例)记录材料8(比较例) ◎◎×××○ ○×○-××   6735344232
由上述结果可知,本发明的喷墨记录材料具有良好的油墨吸收性以及显色性,而且耐弯曲破裂性优良。
记录材料9(本发明)
制作含有下述组成的油墨接收层C1用涂布液,在支撑体的表面上从靠近支撑体的一侧按照油墨接收层A1用涂布液、油墨接收层B1用涂布液、油墨接收层C1用涂布液的顺序用滑珠涂布装置同时涂布之后进行干燥,从而制作记录材料9。干燥时的温度条件与记录材料1相同。经涂布,使各层的二氧化硅干燥涂布量分别达到油墨接收层A1为23g/m2,油墨接收层B1为2g/m2,油墨接收层C1为1g/m2
<油墨接收层C1组成>
胶态二氧化硅(作为二氧化硅固体成分)                   100份
(日产化学工业社制,SNOWTEX AK-L,平均原始粒径40nm)
聚乙烯醇                                             5份
(皂化度88%,平均聚合度3500)
表面活性剂                                           0.3份
上述记录材料9的油墨吸收性、显色性和耐弯曲破裂性与记录材料1相同。另外关于光泽性和耐擦伤性比记录材料1还好。测量耐擦伤性时,将喷墨记录材料切割为3cm×4cm后,在与打印面相反的一面附加1200g的重量,把附加了该重量的样品以打印面向下的方式放在PPC用纸上,并以50cm/min的速度将附加了该重量的样品拉伸20cm,此时用肉眼判定、评价打印部分图像的乱纹和向PPC用纸的转印程度。
由上述结果可知,通过在离支撑体最远的层上具有含有以胶态二氧化硅为主体的层,可具有良好的油墨吸收性、显色性和耐弯曲破裂性,另外光泽度高,且耐擦伤性也优良。
实施例2
记录材料10(本发明)
在上述支撑体的表面上使用滑珠涂布装置同时涂布含有下述组成的油墨接收层A2用涂布液和油墨接收层B2用涂布液后进行干燥,使干燥时的固体成分涂布量在油墨接收层A2中为20g/m2,油墨接收层B2中为4g/m2,从而制作记录材料10。油墨接收层A2是靠近支撑体的下层,油墨接收层B2是上层。涂布后的干燥条件为,在5℃下冷却30秒后,在45℃、10%RH下进行干燥,接着在35℃、10%RH下进行干燥,直到固体成分总浓度达到90%。
<油墨接收层A2组成>
沉降法二氧化硅分散液1(作为二氧化硅固体成分)       100份
硼酸                                              3份
聚乙烯醇(皂化度88%,平均聚合度3500)             15份
表面活性剂                                       0.3份
<油墨接收层B2组成>
仿一水软铝石                                     100份
(平均原始粒径14nm,平均二次粒径160nm,方柱状粒子)
硼酸                                             0.5份
聚乙烯醇(皂化度88%,平均聚合度3500)             12份
表面活性剂                                       0.3份
记录材料11(本发明)
除了在实施例1中将干燥时的固体成分涂布量改变为油墨接收层A2为12g/m2,油墨接收层B2为12g/m2以外,与记录材料10相同地制作记录材料11。
记录材料12(本发明)
除了将小珠碾磨条件改变为直径1mm的非碱性玻璃珠、填充率70%、圆盘圆周速度10m/s的条件以外,与沉降法二氧化硅预分散液1相同地制作固体成分浓度30%、平均二次粒径320nm的沉降法二氧化硅分散液4。
然后,除了在油墨接收层A2组成中将沉降法二氧化硅分散液1改变为沉降法二氧化硅分散液4以外,与记录材料10相同地制作记录材料12。
记录材料13(本发明)
除了在油墨接收层B2组成中,将仿一水软铝石改变为平均原始粒径为15nm且形状比为5的平板状仿一水软铝石以外,与记录材料10相同地制作记录材料13。
记录材料14(本发明)
除了在油墨接收层B2组成中,将仿一水软铝石改变为平均原始粒径为13nm的γ-氧化铝以外,与记录材料10相同地制作记录材料14。
记录材料15(本发明)
除了在油墨接收层A2组成中使用沉降法二氧化硅分散液2代替沉降法二氧化硅分散液1以外,与记录材料10相同地制作记录材料15。
记录材料16(本发明)
除了将油墨接收层A2的组成改变为下述组成以外,与记录材料10相同地制作记录材料16。
<油墨接收层A3的组成>
沉降法二氧化硅分散液1(作为二氧化硅固体成分)        100份
硼酸                                               3份
聚乙烯醇(皂化度88%,平均聚合度3500)               15份
碱性聚氢氧化铝                                     3份
表面活性剂                                         0.3份
记录材料17(本发明)
制作含有下述组成的油墨接收层C2用涂布液,在上述支撑体的表面上从靠近支撑体的一侧按照油墨接收层A2用涂布液、油墨接收层B2用涂布液、油墨接收层C2用涂布液的顺序用滑珠涂布装置同时涂布后进行干燥,从而制作记录材料17。干燥时的温度条件与记录材料10相同。经涂布,使各层的干燥时固体成分涂布量分别如下:在油墨接收层A2中为20g/m2,油墨接收层B2中为3g/m2,油墨接收层C2中为1g/m2
<油墨接收层C2组成>
胶态二氧化硅(作为二氧化硅固体成分)                 100份
(日产化学工业社制,SNOWTEXAK-L,平均原始粒径40nm)
聚乙烯醇                                            5份
(皂化度88%,平均聚合度3500)
硼酸                                                2份
表面活性剂                                          0.3份
记录材料18(比较例)
不涂布油墨接收层B2用涂布液,只涂布油墨接收层A2用涂布液,其量按照干燥时固体成分涂布量计为24g/m2,除此以外,与记录材料10相同地制作记录材料18。
记录材料19(比较例)
不涂布油墨接收层A2用涂布液,只涂布油墨接收层B2用涂布液,其量按照干燥时固体成分涂布量计为24g/m2,除此以外,与记录材料10相同地制作记录材料19。
记录材料20(比较例)
除了在油墨接收层A2组成中,在不进行粉碎的条件下使用沉降法二氧化硅(平均二次粒径2μm)代替二氧化硅分散液1(二氧化硅固体成分)以外,与记录材料10相同地制作记录材料20。
记录材料21(比较例)
除了在油墨接收层A2组成中,使用凝胶法二氧化硅(平均二次粒径300nm)代替二氧化硅分散液1(二氧化硅固体成分)以外,与记录材料10相同地制作记录材料21。
记录材料22(本发明)
除了将油墨接收层A2组成改变为下述组成以外,与记录材料10相同地制作记录材料22。
<油墨接收层A4组成>
气相法二氧化硅(平均原始粒径20nm)               100份
氯化二甲基二烯丙铵均聚物                       4份
硼酸                                           4份
聚乙烯醇(皂化度88%,平均聚合度3500)           20份
表面活性剂                                     0.1份
对如上所述地制作的喷墨记录材料进行下述评价,其结果示于表2中。
<油墨吸收性>
用市售的喷墨打印机(佳能社制,BJF-870)分别进行红色、蓝色、绿色、黑色的满版印刷(solid printing),刚打印完后在打印部分重叠PPC用纸,轻轻压接,用肉眼观察转印到PPC用纸上的油墨量的程度。按照下述标准综合评价。
◎:完全没有转印。
○:稍有转印,但是可以使用。
△:有转印,使用困难。
×:大部分进行转印,不能使用。
<显色性>
进行青色、品红、黄色、黑色各种颜色的满版打印,用麦克贝思反射密度计测量光密度,并表示出各种颜色的光密度总值。数值小的意味着显色性好。
<空白纸部分光泽性>
用斜光观察记录材料的打印前的光泽感,按照下述标准进行评价。
◎:有彩色照片般的高光泽感。
○:有高光泽感,但是比◎稍差。
△:有铜版纸、涂布纸般的光泽感。
×:有优质纸般的发暗的光泽感。
<保存时的渗润>
一周后用肉眼观察打印图像后保存在照片用像册中的样品,按照下述标准进行评价。
◎:没有渗润。
○:看到稍有渗润。
△:看到渗润。
×:有明显渗润。
表2
油墨吸收性   显色性 空白纸部分光泽性 保存时的渗润
  记录材料10(本发明)记录材料11(本发明)记录材料12(本发明)记录材料13(本发明)记录材料14本发明)记录材料15(本发明)记录材料16(本发明)记录材料17(本发明) ◎○◎◎◎◎◎◎   9.08.78.18.98.57.99.08.9 ◎◎○◎○◎◎◎ ○○○◎○○◎◎
  记录材料18(比较例)记录材料19(比较例)记录材料20(比较例)记录材料21(比较例)记录材料22(比较例) ◎×◎○◎   7.88.96.97.88.0 ○◎×○◎ △××△×
由上述结果可判定,本发明的喷墨记录材料具有良好的油墨吸收性、空白纸部分光泽性,且显色性优良,保存时的渗润少。
实施例3
记录材料23(本发明)
在上述支撑体的表面上使用滑珠涂布装置同时涂布含有下述组成的油墨接收层A5用涂布液和油墨接收层B1用涂布液后进行干燥,以使干燥时固体成分涂布量在油墨接收层A5中为20g/m2,油墨接收层B1中为4g/m2,从而制作记录材料23。油墨接收层A5是靠近支撑体的下层,油墨接收层B1是上层。涂布后的干燥条件为,在5℃下冷却30秒后,在45℃、10%RH下进行干燥,接着在35℃、10%RH下进行干燥,直到固体成分总浓度达到90%。
<油墨接收层A5组成>
沉降法二氧化硅分散液1(作为二氧化硅固体成分)       50份
气相法二氧化硅分散液(作为二氧化硅固体成分)        50份
硼酸                                              3份
聚乙烯醇(皂化度88%,平均聚合度3500)              15份
表面活性剂                                        0.3份
记录材料24(本发明)
除了将油墨接收层A5组成中的沉降法二氧化硅分散液1和气相法二氧化硅分散液的比率按照固体成分设为30∶70以外,与记录材料23相同地制作记录材料24。
记录材料25(本发明)
除了将油墨接收层A5组成中的沉降法二氧化硅分散液1和气相法二氧化硅分散液的比率按照固体成分设为70∶30以外,与记录材料23相同地制作记录材料25。
记录材料26(本发明)
除了将油墨接收层B1组成变换为油墨接收层B2组成以外,与记录材料23相同地制作记录材料26。
记录材料27(本发明)
除了在油墨接收层B2组成中,将仿一水软铝石改变为平均原始粒径为13nm的γ-氧化铝以外,与记录材料26相同地制作记录材料27。
记录材料28(本发明)
除了把油墨接收层A5组成中的二氧化硅分散液只设定为沉降法二氧化硅分散液1(作为二氧化硅固体成分)100份以外,与记录材料23相同地制作记录材料28。
记录材料29(比较例)
<沉降法二氧化硅分散液5>
向水中加入氯化二甲基二烯丙基铵均聚物4份(分子量9000)和沉降法二氧化硅100份(平均原始粒径18nm,平均二次粒径2μm、吸油量200ml/100g),使用锯齿状叶片型分散机(叶片圆周速度30m/s)制作固体成分浓度30%、平均二次粒径1.8μm的沉降法二氧化硅分散液5。
接着,除了把油墨接收层A5组成中的二氧化硅分散液只设定为沉降法二氧化硅分散液5(作为二氧化硅固体成分)100份以外,与记录材料23相同地制作记录材料29。
记录材料30(比较例)
除了把油墨接收层A5组成中的二氧化硅分散液只设定为气相法二氧化硅分散液(作为二氧化硅固体成分)100份以外,与记录材料23相同地制作记录材料30。
记录材料31(比较例)
除了把油墨接收层A5组成中的二氧化硅分散液只设定为气相法二氧化硅分散液(作为二氧化硅固体成分)100份以外,与记录材料26相同地制作记录材料31。
对如上所述地制作的喷墨记录纸进行与实施例2相同的评价和下述评价。其结果示于表3中。
<表面性>
◎:完全没有问题。
○:稍微有点缺陷,但是没有看到裂纹,。
△:看到裂纹。
×:包括裂纹在内的缺陷多,不耐使用。
表3
油墨吸收性   显色性 空白纸部分光泽性 保存时的渗润 表面性
  记录材料23(本发明)记录材料24(本发明)记录材料25(本发明)记录材料26(本发明)记录材料27(本发明) ◎◎◎○○   8.68.78.49.08.9 ○~◎○~◎○◎◎ ○○○◎◎ ◎◎○~◎◎◎
  记录材料28(本发明)   7.9 △~○
  记录材料29(比较例)记录材料30(比较例)记录材料31(比较例) ◎◎○   7.58.58.9 ×○◎ ×~△(×)(×) △~○××
注:(×)表示一周的保存开始之前有丝状渗润
由上述结果可判定,本发明的喷墨用记录材料具有良好的油墨吸收性、空白纸部分光泽性,显色性优良,保存时的渗润少,表面缺陷少。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可以获得高光泽且油墨吸收性、显色性、耐弯曲破裂性优良并且保存时打印部分的渗润少的喷墨记录材料,该材料还具有优良的耐擦伤性,且可以减少裂纹等涂布缺陷。

Claims (14)

1.一种喷墨记录材料,是在支撑体上涂布设置有至少两层含有无机微粒和亲水性粘合剂的油墨接受层的喷墨记录材料,其中,靠近支撑体的油墨接受层A含有平均二次粒径在500nm以下的沉降法二氧化硅微粒、或者同时含有平均二次粒径在500nm以下的沉降法二氧化硅微粒和平均二次粒径在500nm以下的气相法二氧化硅微粒,而且相对于油墨接受层A的所有二氧化硅微粒100重量份,含有不足20重量份的聚乙烯醇,离支撑体较远的油墨接受层B含有选自气相法二氧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铝水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微粒和相对于该微粒100重量份不足25重量份的聚乙烯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材料,其中,所述平均二次粒径在500nm以下的沉降法二氧化硅微粒是,在水性介质中将沉降法二氧化硅粉碎成平均二次粒径在500nm以下的尺寸的微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记录材料,其中,所述将沉降法二氧化硅粉碎而成的微粒是,将具有5μm以上的平均二次粒径的沉降法二氧化硅在阳离子性化合物的存在下,在水性介质中使用介质粉碎机粉碎而成的微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记录材料,其中,所述沉降法二氧化硅的吸油量在210ml/100g以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材料,其中,所述平均二次粒径在500nm以下的气相法二氧化硅微粒是,在阳离子性化合物的存在下,在水性介质中将气相法二氧化硅粉碎为平均二次粒径在500nm以下的尺寸的微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材料,其中,在所述油墨接受层A中含有的沉降法二氧化硅微粒和气相法二氧化硅微粒的重量比为30∶70~70∶3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材料,其中,所述油墨接受层A含有硼酸或者硼酸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材料,其中,含有所述气相法二氧化硅的油墨接受层B的干燥涂布量以气相法二氧化硅的量计为4g/m2以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材料,其中,所述油墨接受层B含有硼酸或者硼酸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材料,其中,所述氧化铝水合物是形状比在2以上的平板状氧化铝水合物,所述形状比用粒子的厚度对直径的比表示。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材料,其中,所述氧化铝水合物是仿一水软铝石。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材料,其中,所述氧化铝是γ-氧化铝。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材料,其中,在所述油墨接受层B上具有将胶态二氧化硅作为主体含有的层。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材料,其中,所述支撑体是耐水性支撑体。
CNB2003801043470A 2002-11-27 2003-11-27 喷墨记录材料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698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43238A JP2004174876A (ja) 2002-11-27 2002-11-27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記録材料
JP343238/2002 2002-11-27
JP045753/2003 2003-02-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17332A CN1717332A (zh) 2006-01-04
CN100346987C true CN100346987C (zh) 2007-11-07

Family

ID=32705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8010434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6987C (zh) 2002-11-27 2003-11-27 喷墨记录材料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4174876A (zh)
CN (1) CN100346987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38090A (ja) * 2006-08-09 2008-02-21 Kao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水系インク
JP2008246756A (ja) * 2007-03-29 2008-10-16 Fujifilm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883274B2 (en) * 2009-08-12 2014-11-11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imited Ink jet recording material
CN104768769B (zh) * 2012-06-04 2017-08-04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织物印刷介质
JP2014159111A (ja) * 2013-02-19 2014-09-04 Canon Inc 記録媒体
CN108642908B (zh) * 2018-05-17 2020-01-21 江苏鑫林创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光泽人棉喷墨打印油画布及其制作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21002A (en) * 1994-01-18 1996-05-28 Kimoto Tech Inc. Matte type ink jet film
EP1008547A2 (en) * 1998-12-10 2000-06-14 Max Co., Ltd. Method of preventing loosening of wire wound around a reel for fastening reinforcing bars
JP2000263924A (ja) * 1999-03-17 2000-09-26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1120281A1 (en) * 2000-01-28 2001-08-01 Oji Paper Company Limited Ink jet recording material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21002A (en) * 1994-01-18 1996-05-28 Kimoto Tech Inc. Matte type ink jet film
EP1008547A2 (en) * 1998-12-10 2000-06-14 Max Co., Ltd. Method of preventing loosening of wire wound around a reel for fastening reinforcing bars
JP2000263924A (ja) * 1999-03-17 2000-09-26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1120281A1 (en) * 2000-01-28 2001-08-01 Oji Paper Company Limited Ink jet recording materia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17332A (zh) 2006-01-04
JP2004174876A (ja) 2004-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38202C (zh) 喷墨用记录材料
CN1262429C (zh) 喷墨记录材料
CN1169675C (zh) 喷墨记录纸
CN1277692C (zh) 喷墨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
CN1826394A (zh) 使用在喷墨记录介质涂料中的颜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328504A (zh) 适用于吸墨性涂料的配制剂
CN1729105A (zh) 喷墨记录材料
CN1642854A (zh) 复合溶胶、其制造方法和喷墨记录介质
CN1663813A (zh) 喷墨记录介质
CN1929926A (zh) 涂布片制造方法
CN100346987C (zh) 喷墨记录材料
CN101060993A (zh) 喷墨记录体的制造方法
CN1802262A (zh) 喷墨记录片材
CN1616244A (zh) 制备喷墨记录材料的方法
CN1608031A (zh) 无机多孔性细粒子
CN1723132A (zh) 喷墨记录介质
CN101056770A (zh) 喷墨记录介质
CN1319757C (zh) 喷墨记录片材
CN1906041A (zh) 喷墨记录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298351A (zh) 喷墨记录纸
WO2006057290A1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049774A (zh) 喷墨记录体
JP200801277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材料
CN1613659A (zh) 喷墨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
JP4303740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107

Termination date: 2009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