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39858C - 以软件自动对比电路设计图其修改状况的比较方法 - Google Patents

以软件自动对比电路设计图其修改状况的比较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39858C
CN100339858C CNB2003101031386A CN200310103138A CN100339858C CN 100339858 C CN100339858 C CN 100339858C CN B2003101031386 A CNB2003101031386 A CN B2003101031386A CN 200310103138 A CN200310103138 A CN 200310103138A CN 100339858 C CN100339858 C CN 10033985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sion
circuit design
color
design drawing
pictur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31010313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12140A (zh
Inventor
郑永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Corp
Priority to CNB20031010313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39858C/zh
Publication of CN16121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121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3985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3985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以软件自动对比电路设计图其修改状况的比较方法,该方法是利用计算机来绘制一电路设计图时,令该电路设计图的前一版本由第一色层绘制,而后一版本则改由第二色层来绘制,欲分辨该电路设计图于前后版本间的差异情况时,即可利用一个自动对比程序,令该电路设计图的后一版本叠合于前一版本上,由于该后一版本已作变动或修改,则后一版本无法完全地覆盖于前一版本的电路设计图上,因此,在计算机的显示屏上,经对比后的电路设计图,主要仍以后一版本所采用的第二色层颜色来显现,但有所变动或修改的元件或设计,则分别由第一色层,以及后一版本所采用的第二色层来显现,利用不同颜色来区别该电路设计图于改版前后的差异情况。

Description

以软件自动对比电路设计图其修改状况的比较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比电路设计图修改前后的差异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以软件自动对比电路设计图其修改状况的比较方法。
技术背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体积精巧的电子零件被广用于电子业,早期电路及元件较为简单,只需在基板上的铜箔作为线路的连接,制作较容易,到了最近晶体管电路、IC电路、计算机系统等的相继问世,使电路设计愈来愈复杂,也愈来愈精细,双图层面板或更多图层板应运而生,多图层板即是于一片电路板含有三层或三层以上的电气线路或元件。
在制作多图层之前必须事先设计蓝图,所谓设计蓝图,就是将所有的零件定位在机构图上,也就是电路板将来成品的样子,在设计蓝图前的预备工作包括:建板框、建零件、拉属线、布零件等作业。
布图(Placement)完成后,将传给委托人做确认,委托人可以确认机构图(电路板的形状尺寸)、零件的包装尺寸、零件之间的相关位置、禁布区或限高区,也就是决定各零件之间的线路。
如要增加新的元件或考虑缩小电路板尺寸,则必须重新布图。而于变动原先元件的设置位置后,须与先前图层的电子元件的设置位置作详细的比较;目前的作业方式,主要由电路设计人员将改版后的电路设计图的图档,传送给布局工程师,并且附上此一版本与上一版本间其差异处的文字说明文件,使布局工程师可得知此一版本与前一版本间的差异性所在,惟,当两图层错误地方增多或元件位置非常靠近,以至于难以辨识,而仅以文字叙述其间的差异性,不仅不易表达,且易有所疏漏,此外,在电路板的制程下,因这些小的缺陷,会使该电路板的一些元件无法运作或功能丧失,则线路就彻底报废了,通常像这种人为疏忽对电路板的制程是很大损害,所以能够正确地标识出每块电路板上的缺陷是相当重要的。
综上所述,为了降低出图的错误率及提高电路板设计的品质及良率,如果能有一种方法可改善原先设计电路与布图的方式,藉以提升电路板的制程品质,此举,实为目前刻不容缓的一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是利用计算机来绘制一电路设计图时,令该电路设计图的前一版本由第一色层绘制,而后一版本则改由第二色层来绘制,如此,当欲分辨该电路设计图于前后版本间的差异情况时,即可利用一个自动对比程序,将该电路设计图的后一版本叠合于前一版本上,藉以比较出两个版本间的差异情况,并于显示屏上显现出来,因此,即使前后版本间的电子元件种类繁多或是位置相近,但因显示颜色的差异,即可轻易的辨识。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在该自动对比程序可计算出精确的数据,在判断的过程中,更可显示各元件的坐标、位置,再重新制图时,有效的正确安排各元件的位置,可以节省电路板的空间及降低生产的成本,不再因不精确的数据,造成该电子元件排列位置错误,以减少人为的疏忽。
一种以软件自动对比电路设计图其修改状况的比较方法,该方法是利用计算机来绘制一电路设计图,令该电路设计图的前一版本由第一色层所绘制,而该前一版本的元件或设计,在经过修改或变动后,则改由第二色层来绘制成为后一版本,当欲分辨该电路设计图其前一版本与后一版本间的差异情况时,即可于计算机上利用一个自动对比程序,将该电路设计图的后一版本叠合于前一版本上作比较,如此,利用颜色的差异,即可于计算机的显示屏上,显现且区别出两版本间的差异情况。
所述的电路设计图其前一版本与后一版本两者之间,根本未作任何的变动或修改时,则该电路设计图的前一版本将被后一版本完全地覆盖,因而在显示屏上,仅能见到由第二色层所绘制的后一版本的电路设计图。
所述的电路设计图的前一版本与后一版本两者之间,若已作任何的变动或修改时,则该电路设计图的后一版本将无法完全地覆盖于前一版本上,在显示屏上,经对比后的电路设计图,主要仍以后一版本所采用的第二色层颜色来显现,但有所变动或修改的元件或设计,则分别由前一版本的第一色层来显现,以及后一版本所采用的第二色层来显现,藉以区别出该电路设计图于改版前后的差异情况。
一种以软件自动对比电路设计图其修改状况的比较方法,其中该方法是利用计算机来绘制一电路设计图时,令该电路设计图其前一版本的图框由第一颜色所绘制,而其正面图上的所有元件或设计乃由第二颜色所绘制,且其反面图上的所有元件或设计则由第三颜色所绘制,该电路设计图的前一版本经修改后则成为后一版本,该后一版本的图框是由第四颜色所绘制,而其正面图上的所有元件或设计乃由第五颜色所绘制,且其反面图上的所有元件或设计则由第六颜色所绘制,当欲分辨该电路设计图其前一版本与后一版本间的差异情况时,即于计算机上利用一个自动对比程序,令电路设计图的后一版本的图框叠合于其前一版本的图框作比较,而其后一版本的正面图叠合其前一版本的正面图作比较,且其后一版本的反面图叠合于其前一版本的反面图作比较,如此,利用颜色的差异,即可于显示屏上,显现出两版本于图框、正面图以及反面图间的差异情况。
所述的电路设计图于前一版本的图框与后一版本的图框两者之间,若未作任何的变动或修改,则前一版本的图框将被后一版本的图框完全地覆盖,于显示屏上仅能看到由第四颜色所绘制的后一版本的图框。
所述的电路设计图于前一版本的图框与后一版本的图框两者之间,若已作任何的变动或修改,则后一版本的图框将无法完全覆盖于前一版本的图框上,在显示屏上,主要仍以后一版本的图框所采用的第四颜色来显现,但有所变动或修改的设计,则分别由前一版本的图框所采用的第一颜色,以及后一版本的图框所采用的第四颜色来显示,藉以区别出改版前后所作的变动或修改。
所述的电路设计图于前一版本的正面图与后一版本的正面图两者之间,若未作任何的变动或修改,则前一版本的正面图将被后一版本的正面图完全覆盖,显示屏上仅能看到由第五颜色所绘制的后一版本的正面图。
所述的电路设计图于前一版本的正面图与后一版本的正面图两者之间,若已作任何的变动或修改,则后一版本的正面图将无法完全覆盖于前一版本的正面图上,在显示屏上,主要仍以后一版本的正面图所采用的第五颜色来显现,但有所变动或修改的元件或设计,则分别由前一版本的正面图所采用的第二颜色,以及后一版本的正面图所采用的第五颜色来显示,藉以区别出改版前后所作的变动或修改。
所述的电路设计图于前一版本的反面图与后一版本的反面图两者之间,若未作任何的变动或修改,则前一版本的反面图将被后一版本的反面图完全覆盖,在显示屏上仅能看到由第六颜色所绘制的后一版本的反面图。
所述的电路设计图于前一版本的反面图与后一版本的反面图两者之间,若己作任何的变动或修改,则后一版本的反面图将无法完全覆盖于前一版本的反面图上,在显示屏上,主要仍以后一版本的反面图所采用的第六颜色来显现,但有所变动或修改的元件或设计,则同时由前一版本的反面图所采用的第三颜色,以及后一版本的反面图所采用的第六颜色来显示,藉以区别出改版前后所作的变动或修改。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以软件自动对比电路设计图其修改状况的比较方法,主要是由一自动对比程序,根据新旧的设计蓝图的不同图层颜色或两版本上元器件不同的坐标进行对比,使布局工程师可迅速地找出两者差异处,以利于对该电路设计图进行布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
图号说明
电路设计图的前一版本1
前一版本的图框11
前一版本的正面图12
前一版本的反面图13
电路设计图的后一版本2
后一版本的图框21
后一版本的正面图22
后一版本的反面图23
电阻R1、R2、R3
电容C501、C50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以软件自动对比电路设计图其修改状况的比较方法,请参阅图1所示,该方法是利用计算机来绘制一电路设计图时,令该电路设计图其前一版本1由第一色层(如:黄色)所绘制,而当电路设计图其前一版本1上的元件(如电阻R1与电容C501)进行修改或变动时,该电路设计图则改由第二色层(如:紫色)来绘制成为后一版本2,因此,当欲分辨电路设计图其前一版本与后一版本2间的差异情况时,即可与计算机上利用一个自动对比程序,将电路设计图的后一版本2叠合于前一版本1上作比较,并将比较后的差异情况于显示屏上显现出来,如此,利用颜色的差异,即可于计算机的显示屏上,显现且区别出两版本间的差异情况。
故可得知,该电路设计图其前一版本1与后一版本2两者之间,如果根本未作任何的变动或修改时,则该电路设计图其前一版本1将被后一版本2完全地覆盖,因而在显示屏上,仅能看到由第二色层(如:紫色)所绘制的后一版本2的电路设计图。
同理可知,由于该电路设计图其前一版本1与后一版本2间己作变动或修改,将导致该电路设计图其后一版本2无法完全覆盖于前一版本1上,因此,在显示屏上,经对比后的电路设计图,主要仍以后一版本2所采用的第二色层(如:紫色)来显现,但有所变动或修改的元件或设计,则分别由前一版本1的所采用的第一色层(如:黄色),以及后一版本2所采用的第二色层(如:紫色)来显现,藉以区别出该电路设计图于改版前后的差异情况。
一块电路板的正面与反面都可能设置电子元件,例如:正面设有一个电阻R1,反面设有一电容C501。当自动对比程序令电路设计图的后一版本2叠合于前一版本1上时,就正面而言,若电阻R1的设置位置于前后版本间未作任何的更动,则仅能看到后一版本的电阻的颜色,如灰色,因后一版本完全覆盖于前一版本上;反之,若电阻R1的位置已更动,则不仅能看到后一版本的电阻的灰色,还能看到未被灰色覆盖的前一版本的颜色,如绿色;如此,即可看出电阻于前后版本之间的变动情况。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该电路设计图前一版本1包括一图框11、一正面图12以及一反面图13,其中该前一版本1的图框11是由第一颜色(如:红色)所绘制,其正面图12(top)上的所有元件或设计乃由第二颜色(如:绿色)所绘制,而其反面图13(button)上的所有元件或设计则由第三颜色(如:蓝色)所绘制;前一版本1经修改后则成为后一版本2,是包括一图框21、一正面图22以及一反面图23,该后一版本2的图框21是由第四颜色(如:橙色)所绘制,其正面图22上的所有元件或设计乃由第五颜色(如:灰色)所绘制,而其反面图23上的所有元件或设计则由第六颜色(如:棕色)所绘制,因此,布局工程师只要利用该自动对比程序,令该电路设计图其后一版本2叠合于前一版本1上,利用颜色的差异,于计算机显示屏上,显示出两版本间于图框、正面图及反面图之间的差异,即可判断出两版本间的变动情形,其比较情形如下:
(1)图框:前一版本的图框11与后一版本2的图框21,此两者之间,若未作任何的变动或修改,则前一版本的图框11将被后一版本2的图框21完全地覆盖,换言之,于显示屏上仅能见到由第四颜色(如:橙色)所绘制的后一版本2的图框21;反之,于前一版本1的图框11与后一版本2的图框21两者之间,若已作变动或修改,则后一版本2的图框21将无法完全覆盖于前一版本1的图框11上,因此,在显示屏上,主要仍以后一版本2的图框21所采用的第四颜色(如:橙色)来显现,但已变动或修改的元件或设计,则同时由前一版本1的图框11所采用的第一颜色(如:红色),以及后一版本2的图框21所采用的第四颜色(如:橙色)来显示,藉以区别出改版前后所作变动或修改的差异处。
(2)正面图:前一版本1的正面图(top)12与后一版本2的正面图22,此两者之间,若未作任何的变动或修改,则前一版本1的正面图12将被后一版本2的正面图22完全地覆盖,换言之,在显示屏上仅能见到由第五颜色(如:灰色)所绘制的后一版本2的正面图22;反之,于前一版本1的正面图12与后一版本2的正面图22两者之间,若已做任何的的变动或修改,则后一版本2的正面图22将无法完全覆盖于前一版本1的正面图12上,因此,在显示屏上,主要仍以后一版本的正面图22所采用的第五颜色(如:灰色)来显现,但有所变动或修改的元件或设计,则同时由前一版本的正面图12所采用的第二颜色(如:绿色),以及后一版本的正面图22所采用的第五颜色(如:灰色)来显示,藉以区别出改版前后所作的变动或修改。
(3)反面图:前一版本的反面图(button)13与后一版本的反面图23,此两者之间,若未作任何的变动或修改,则前一版本的反面图13将被后一版本的反面图23完全地覆盖,换言之,在显示屏上仅能见到由第六颜色(如:棕色)所绘制的后一版本的反面图23;反之,于前一版本的反面图13与后一版本的反面图23两者之间,若己作任何的变动或修改,则后一版本的反面图23将无法完全覆盖前一版本的反面图13上,因此,在显示屏上,主要仍以后一版本的反面图23所采用的第六颜色(如:棕色)来显现,但有所变动或修改的元件或设计,则同时由前一版本的反面图13所采用的第三颜色(如:蓝色),以及后一版本的反面图23所采用的第六颜色(如:棕色)来显示,藉以区别出改版前后所作变动或修改的相异处。
今假设,电路设计人员已于先前将A版本的电路设计图传送给布局工程师,但于日后,电路设计人员对此A版本的电路设计图进行修改,并命名为B版的电路设计图,且再次传送给布局工程师,当该布局工程师于收到B版的电路设计图时,即可利用该自动对比程序进行对比,并将对比后的结果显示于显示屏上,因而当布局工程师观看该电路设计图的图框后,即可发现电路设计图的图框主要由橙色所显现,而某些部分则由红色所显现,故可得知,该电路设计图于改版前后的图框,已作些许的修改或变动;当布局工程师观看该电路设计图其正面图(top)时,发现该正面图上所设的一电阻R1,分别由绿色与灰色来显现,而该正面图上除了电阻R1外的其它元件或设计,则仍以灰色来显现,故可得知,该电路设计图于改版前后的正面图,仅该电阻R1所布设的位置已被变更过,而其余元件或设计则未被修正或变动;当布局工程师观看该电路设计图其反面图(button)时,发现该反面图上所设的一电容C501,是分别由蓝色与棕色来显现,而反面图上除了电容C501外的其它元件或设计,则仍以棕色来显现,故可得知,该电路设计图于改版前后的反面图,仅该电容C501所布设的位置已被变更过,而其余元件或设计则未被修正或变动。
在本发明中,该自动对比程序将电路设计图其后一版本2,叠合于前一版本1的电路设计图上作比较时,在显示屏上将显示一选择对话框,该选择对话框内设有复数个子选项,例如:“显示图框”、“显示正面图”、“显示反面图”、“同时显现”…等,如此,布局工程师即可利用鼠标点选各个子选项来控制显示屏所显现的画面,例如,点选该“显示图框”时,若于前一版本的图框11与后一版本的图框21两者之间已作变动或修改,则该后一版本的图框21将无法完全覆盖于前一版本的图框11上,所以,在显示屏上,主要仍以该后一版本的图框21所采用的第四颜色来显现,但有所变动或修改的元件或设计,则同时由前一版本的图框11所采用的第一颜色(如:红色),以及该后一版本的图框21所采用的第四颜色(如:橙色)显示,藉以区别或提示改版前后所作变动或修改的差异处;同理可知,当布局工程师点选“同时显现”此一选项时,则于显示屏上将划分成三个窗口,藉以分别显现该电路设计图的图框、正面图与反面图,在前一版本1与后一版本2间的差异情况。
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该电路设计图的前一版本1于显示屏上,可显现出其上所设各个元件的坐标值(X,Y)、例如:电阻R2的坐标值(X1,Y1)、电容C502的坐标值(X2,Y2),而该电路设计图的后一版本2在显示屏上,亦可显现出其上所设各个元件的坐标值(X,Y),例如:电阻R3的坐标值(X3,Y3)、电容C502的坐标值(X4,Y4),当该自动对比程序将该电路设计图的后一版本2叠合于前一版本1上作比较时,该电路设计图其前一版本1与后一版本2两者间,其未作任何的变动或修改的元件,例如:前一版本的电容C502与后一版本的电容C502,此时,该电路设计图其前一版本的电容C502将被后一版本的电容C502完全地覆盖,因而在显示屏上,该电容C502仅显现出一组坐标值(X,Y),亦即后一版本的电容C502其坐标值(X4,Y4)。
同理可知,请参阅图2所示,由于该电路设计图其前一版本1与后一版本2间,某些元件已作变动或修改,例如:前一版本的电阻R2,向右移动,并更换成后一版本的电阻R3,此时,由于后一版本的电阻R3无法完全地覆盖于前一版本的电阻R2上,因此,经对比后的电路设计图,在显示屏上则同时显现出两组坐标值(X,Y)、亦即前一版本的电阻R2其坐标值(X1,Y1),以及后一版本的电阻R3其坐标值(X3,Y3),藉以标示出该电阻R2、R3于改版前后其坐标值的差异情况。
其中,元器件的坐标(X,Y),是以显示屏的左下角为原点坐标(0,0),而元器件的坐标(X,Y),是指元器件的中心位置的一点,例如:前一版本1电阻的坐标为(2,5),后一版本2电阻的坐标为(4,5)。
另外,应当注意的是,所述的自动对比程序的程序内容,可由任何的程序语言来撰写,只要其可令电路设计图的后一版本2叠合于前一版本1上,并利用颜色或坐标的差异,于计算机显示屏上,显现出两版本间于图框、正面图及反面图的差异情况即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缺憾,发明人于经过长久努力研究与实验后,终于开发设计出本发明的一种以软件自动对比电路设计图其修改状况的比较方法,主要是以一自动对比程序,根据新旧的设计蓝图的不同图层颜色或两版本上元器件不同的坐标,进行对比,使布局工程师可迅速地找出两者差异处,以利于对该电路设计图进行布局。期以藉由本发明的提出,能对产业界有所贡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例,惟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项技艺者在本发明领域内,可轻易思及的变化或修饰,皆可涵盖在本案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以软件自动对比电路设计图其修改状况的比较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利用计算机来绘制一电路设计图时,令该电路设计图其前一版本的图框由第一颜色所绘制,而其正面图上的所有元件或设计乃由第二颜色所绘制,且其反面图上的所有元件或设计则由第三颜色所绘制,该电路设计图的前一版本经修改后则成为后一版本,该后一版本的图框是由第四颜色所绘制,而其正面图上的所有元件或设计乃由第五颜色所绘制,且其反面图上的所有元件或设计则由第六颜色所绘制,当欲分辨该电路设计图其前一版本与后一版本间的差异情况时,即于计算机上利用一个自动对比程序,令电路设计图的后一版本的图框叠合于其前一版本的图框作比较,而其后一版本的正面图叠合于其前一版本的正面图作比较,且其后一版本的反面图叠合于其前一版本的反面图作比较,如此,利用颜色的差异,即可于显示屏上,显现出两版本于图框、正面图以及反面图间的差异情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比较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路设计图于前一版本的图框与后一版本的图框两者之间,若未作任何的变动或修改,则前一版本的图框将被后一版本的图框完全地覆盖,于显示屏上仅能看到由第四颜色所绘制的后一版本的图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比较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路设计图于前一版本的图框与后一版本的图框两者之间,若已作任何的变动或修改,则后一版本的图框将无法完全覆盖于前一版本的图框上,在显示屏上,主要仍以后一版本的图框所采用的第四颜色来显现,但有所变动或修改的设计,则分别由前一版本的图框所采用的第一颜色,以及后一版本的图框所采用的第四颜色来显示,藉以区别出改版前后所作的变动或修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比较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路设计图于前一版本的正面图与后一版本的正面图两者之间,若未作任何的变动或修改,则前一版本的正面图将被后一版本的正面图完全覆盖,显示屏上仅能看到由第五颜色所绘制的后一版本的正面图。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比较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路设计图于前一版本的正面图与后一版本的正面图两者之间,若已作任何的变动或修改,则后一版本的正面图将无法完全覆盖于前一版本的正面图上,在显示屏上,主要仍以后一版本的正面图所采用的第五颜色来显现,但有所变动或修改的元件或设计,则分别由前一版本的正面图所采用的第二颜色,以及后一版本的正面图所采用的第五颜色来显示,藉以区别出改版前后所作的变动或修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比较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路设计图于前一版本的反面图与后一版本的反面图两者之间,若未作任何的变动或修改,则前一版本的反面图将被后一版本的反面图完全覆盖,在显示屏上仅能看到由第六颜色所绘制的后一版本的反面图。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比较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路设计图于前一版本的反面图与后一版本的反面图两者之间,若己作任何的变动或修改,则后一版本的反面图将无法完全覆盖于前一版本的反面图上,在显示屏上,主要仍以后一版本的反面图所采用的第六颜色来显现,但有所变动或修改的元件或设计,则同时由前一版本的反面图所采用的第三颜色,以及后一版本的反面图所采用的第六颜色来显示,藉以区别出改版前后所作的变动或修改。
CNB2003101031386A 2003-10-31 2003-10-31 以软件自动对比电路设计图其修改状况的比较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3985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3101031386A CN100339858C (zh) 2003-10-31 2003-10-31 以软件自动对比电路设计图其修改状况的比较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3101031386A CN100339858C (zh) 2003-10-31 2003-10-31 以软件自动对比电路设计图其修改状况的比较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2140A CN1612140A (zh) 2005-05-04
CN100339858C true CN100339858C (zh) 2007-09-26

Family

ID=34756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1010313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39858C (zh) 2003-10-31 2003-10-31 以软件自动对比电路设计图其修改状况的比较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3985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2676A (zh) * 2014-11-26 2015-03-25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cad平台判断零件设计变化的方法及其cad系统
CN104574270A (zh) * 2015-01-12 2015-04-29 青岛易科锐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校对中的屏幕交替显示方法
CN109213477B (zh) * 2018-09-25 2021-07-06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软件线路差异自动对比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962A (zh) * 1996-10-04 1998-04-15 星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印章自动对比辨识系统
JPH10312407A (ja) * 1997-05-13 1998-11-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図面表示装置
JPH11184897A (ja) * 1997-12-24 1999-07-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図面の寸法値の表示方法を識別する方法
JP2000003379A (ja) * 1998-06-16 2000-01-07 Babcock Hitachi Kk プロダクトモデルにおける図面作成装置
US6535211B1 (en) * 1998-11-18 2003-03-18 Hitachi, Ltd. Numerical analysis mesh genera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962A (zh) * 1996-10-04 1998-04-15 星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印章自动对比辨识系统
JPH10312407A (ja) * 1997-05-13 1998-11-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図面表示装置
JPH11184897A (ja) * 1997-12-24 1999-07-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図面の寸法値の表示方法を識別する方法
JP2000003379A (ja) * 1998-06-16 2000-01-07 Babcock Hitachi Kk プロダクトモデルにおける図面作成装置
US6535211B1 (en) * 1998-11-18 2003-03-18 Hitachi, Ltd. Numerical analysis mesh genera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2140A (zh) 2005-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4007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arching and replacing graphical objects of a design
US7409666B2 (en) Automated PCB manufacturing documentation release package system and method
US8041100B2 (en) System for specifying equipment causing failure
US2011021932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arching for graphical objects of a design
WO2009111885A1 (en) Automatically creating and modifying furniture layouts in design software
CN100339858C (zh) 以软件自动对比电路设计图其修改状况的比较方法
CN101192247A (zh) 电路连接校验系统及方法
JPH08212241A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用マスクパターンまたはウエハ上への直接描画パターンの設計方法,及びそれらのデザインルール確認方法
CN1173288C (zh) 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及布局的方法
CN111090969A (zh) 一种基于eda工具的平板显示器版图生成方法
CN112387604B (zh) 一种avi检测机与自动找点机联网检测封装基板的方法
CN104714679B (zh) 自动校正系统与自动校正方法
CN101684999B (zh) 一种数据格式转换方法
CN1549671A (zh) 在印刷电路板设计中自动生成器件标识的方法
CN101770527A (zh) 修改电路组件数据的方法
CN114860521A (zh) 一种ui界面还原度自动测试方法
KR20170103573A (ko) 생산설계 사전 검증을 위한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생성장치 및 방법
CN1828857A (zh) 检测光掩膜缺陷方法
WO2014078906A1 (en)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faults on circuit boards
CN103324767A (zh) 电路布线检查系统及方法
CN111209717A (zh) 分别输出表底层器件坐标的方法
CN1403826A (zh) 检查多层印刷电路板内层短路的方法
CN109948226B (zh) 驱动信息的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CN113239535B (zh) 显示面板像素设计方法及装置
JP2999585B2 (ja) 回路基板生産性設計自動評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926

Termination date: 2010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