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36677C - 容器用盖 - Google Patents

容器用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36677C
CN100336677C CNB2005100886193A CN200510088619A CN100336677C CN 100336677 C CN100336677 C CN 100336677C CN B2005100886193 A CNB2005100886193 A CN B2005100886193A CN 200510088619 A CN200510088619 A CN 200510088619A CN 100336677 C CN100336677 C CN 10033667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pring
valve
support member
maintain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8861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30308A (zh
Inventor
波贺野博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da Gos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Gos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Gos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Gose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303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303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3667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3667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以固定盖的调压阀(50)的弹簧的弹簧止动机构(70),提供组装作业性和组装强度均优良的弹簧安装构造。弹簧止动机构(70)具有:止动保持部(71),其设置于阀室形成体(20b)的内周部;以及弹簧支撑部件(75),其保持在止动保持部(71)上,支撑弹簧的上端。弹簧支撑部件(75)抵抗第1弹簧(68)的弹簧力而向燃料盖的轴方向压下,当在压下的位置相对于止动保持部(71)旋转规定角度时,被弹簧力紧压在止动保持部(71)上,从而被卡合部(77)保持。

Description

容器用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调节容器的内压的调压阀的容器用盖。
背景技术
现在,作为这种容器用盖,已知使汽车燃料箱的注入口开闭的燃料盖(例如专利文献1)。在燃料盖上设有用于调节容器内压的调压阀。调压阀具备阀体和对阀体施加预紧力的弹簧。弹簧的一端以预紧阀体的方式被支撑,另一端被支撑在内盖上。内盖是具备用于使阀室与外部连通的连通孔的树脂板,通过超声波焊接法等固定在壳体的开口上端。
但是,在该现有技术中,因为采取通过超声波焊接法焊接内盖的方法,所以要想进一步提高焊接强度,则受到限制。此外,用超声波焊接法容易产生毛刺,该毛刺侵入调压阀的内部,产生容易阻碍调压阀的动作的问题。
此外,作为其他的技术,已知以下技术,使用固定住弹簧的一端的板材,通过将设置在该板材上的卡合部压入盖的壳体而卡合,固定该板材(专利文献2)。
但是,该技术中,如果增大板材的卡合部和壳体间的卡合力,则组装作业性会下降,如果为了解决该问题而减小卡合力,则板材和壳体的组装强度降低。因此,产生组装作业性和组装强度并存困难的问题。
【专利文献1】特开平10-27895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1-137863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目的是提供调压阀的组装作业性及组装强度两方面都优良的容器用盖。
为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容器用盖,具备:
闭止体,其在密封容器开口的状态下开闭;
阀室形成体,其设置于上述闭止体上,形成连接容器和外部的阀室;以及
调压阀,其被收容于上述阀室内,通过使形成于该阀室内的阀流路开闭,进行上述容器内的调压,
其特征在于,
上述调压阀具备:阀体,其使上述阀流路开闭;弹簧,其将该阀体向关闭方向预紧;以及弹簧止动机构,其支撑该弹簧的上述阀体的相反侧的端部,
上述弹簧止动机构具有:止动保持部,其设置于上述闭止体上;以及弹簧支撑部件,其被保持在该止动保持部上,并支撑上述弹簧的一端,
上述弹簧支撑部件的结构为,具有被卡合部,该被卡合部可以向上述闭止体的轴方向,以不接触上述止动保持部的方式,抵抗上述弹簧的弹簧力而插入,并且在被插入规定量的位置上,通过相对于上述止动保持部旋转规定角度而进行卡合,该被卡合部通过上述弹簧力被压在上述止动保持部上。
本发明涉及的容器用盖在形成于闭止体的阀室上装有调压阀。调压阀的阀体通过弹簧被预紧,如果施加于阀体的差压超过弹簧的设定负荷,则开阀以调节容器的内压。弹簧其一端以预紧阀体的方式支撑在阀体上,另一端通过形成于阀室形成体上的弹簧止动机构支撑。弹簧止动机构通过使弹簧支撑部件插入规定量,旋转规定角度而使被卡合部被止动保持部支撑,所以组装作业性优良。
此外,因为弹簧支撑部件的被卡合部的构成方式为,利用上述弹簧力被压在上述止动保持部上,所以组装强度也高,因此,不会轻易因外力而分离,也不会损坏密封性。
由此,不会出现如现有技术说明的那样,使用机械的卡合力的情况下的这些问题。
此外,如现有技术中说明的那样,采用超声波焊接法焊接弹簧止住部件时,容易产生毛刺,但由本发明的弹簧止动机构,因为通过弹簧力固定弹簧支撑部件,所以也不会出现因产生毛刺引起的问题。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可以采取以下结构,即,弹簧支撑部件具备圆板形状的支撑主体,被卡合部从支撑主体的外周部突出设置。
作为其他的方式,可以采取以下结构,即,上述弹簧止动机构具有定位部,其位于圆周方向上与上述止动保持部相邻的位置上,并且支撑上述弹簧支撑部件,使其在插入规定量的位置上可以旋转。由该结构,因为只要将弹簧支撑部件支撑在定位部上后进行旋转,就可以组装到止动保持部上,因此组装作业性优良。此外,作为其他方式,可以采取以下结构,即,上述止动保持部具备卡止部,其与上述被卡合部进行卡合,以限制其向旋转方向的旋转,上述定位部在将上述被卡合部卡合在上述止动保持部时,以使上述支撑主体的一部分可以弹性变形的方式进行支撑。由该结构,利用卡止部和被卡合部限制弹簧支撑部件的旋转,并且由于定位部的支撑,组装作业性也优良。
此外,作为其他方式,可以采取以下结构,即,上述弹簧支撑部件具备:圆板形状的支撑主体,以及插入部,该插入部是以上述止动保持部可以插入的方式切去该支撑主体的外周部的一部分而成的,上述被卡合部形成于上述支撑主体的外周部,是与上述止动保持部卡合的凹部。
在这里,调压阀可以采取以下结构,即,具备正压阀和负压阀二者或其中任一个。在这里,所谓正压阀是指具有作为阀体的正压阀体,其当容器内压相对外面的空气,为大于或等于规定的正压的情况下开阀;所谓负压阀是指具有作为阀体的负压阀体,当容器内压相对外面的空气,为大于或等于规定的负压的情况下开阀。对应于该结构和配置,可以在闭止体的上部或下部的任一处配置止动保持部。
此外,作为上述止动保持部的优选方式,可以采取以下结构,即,具备:引导槽,其是切去上述闭止体的下端而成的;以及卡止部,其面向该引导槽设置,可以弹性变形,上述弹簧支撑部件具备上述被卡合部,其突出设置在圆板形状的支撑主体的外周部,并且被卡合在上述卡止部上。此外,作为其他方式,可以采取以下结构,即,上述止动保持部具备:引导槽,其切去上述闭止体的下端;以及卡止部,其面对该引导槽设置,可以弹性变形,上述弹簧支撑部件具备:圆筒部,其从圆板形状的支撑主体的外周部嵌入上述闭止体下端的外周部;以及上述被卡合部,其设置在该圆筒部上,与上述卡止部卡合。
此外,可以采取以下结构,即,上述弹簧支撑部件具有夹具支撑部,其用于支撑夹具,该夹具用于在使弹簧支撑部件支撑于上述止动保持部上时施加旋转力。由此,可以容易地进行弹簧支撑部件的拆卸作业。
此外,作为弹簧止动机构的优选方式,可以采取以下结构,即,上述弹簧止动机构具备止动部,其抵接支撑上述弹簧支撑部件,使上述弹簧支撑部件可以在插入上述规定量的位置旋转。因为该止动部以稳定的姿态支撑弹簧支撑部件,所以弹簧支撑部件的组装作业容易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涉及的燃料盖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调压阀附近的剖面图。
图3是沿图1的3-3线的俯视图。
图4是说明弹簧止动机构组装前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5是说明弹簧止动机构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
图6是说明弹簧止动机构的组装工序的说明图。
图7是说明第2实施例涉及的弹簧止动机构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第3实施例涉及的调压阀附近的剖面图。
图9是说明弹簧止动机构的组装前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第4实施例涉及的调压阀附近的剖面图。
图11是说明弹簧止动机构组装前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第5实施例涉及的调压阀附近的剖面图。
图13是说明弹簧止动机构组装前的状态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燃料盖10的概略结构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涉及的燃料盖10的剖面图。在图1中,燃料盖10被安装在接管嘴FN上,该接管嘴FN具有向未图示的燃料箱中补充燃料的注入口FNb(容器开口),燃料盖10具备:盖主体20,其由聚缩醛等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盖体40,其安装固定在该盖主体20的上部,具有由尼龙等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的操作部;调压阀50,其被收容于阀室25中;扭矩机构90;以及密封垫GS,其安装在盖主体20的上部外周上,使其与接管嘴FN之间密封。此外,本发明中所说的闭止体是指在密封注入口FNb的状态下开闭的部件,是包含盖主体20和密封垫GS的部件,但也包含仅通过盖主体就具有密封作用的部件。
上述盖主体20具备:大致圆筒状的外管体20a,其具有与接管嘴FN的内周部卡合的盖侧卡合部21;以及阀室形成体20b,其设置于外管体20a内,构成上述阀室25。收容于阀室25内的调压阀50由正压阀60及负压阀80构成,调节燃料箱内的压力使其在规定范围内。
密封垫GS外装于盖主体20上部的法兰部22的下表面。密封垫GS介于法兰部22的密封保持部24和接管嘴FN的注入口FNb之间,当使燃料盖10嵌入注入口FNb内时,紧压密封保持部24而起到密封作用。这时,操作者在通过扭矩机构90进行关闭燃料盖10的动作中,当超过规定的旋转扭矩时可以感到“喀呖”声,从而确认以大于或等于规定旋转扭矩而关闭。
(2)调压阀50的结构
图2是表示调压阀50附近的剖面图。调压阀50由正压阀60及负压阀80构成。正压阀60配置于阀室25的上室25a中,负压阀80配置在下室25b中。在上室25a和下室25b之间,从阀室形成体20b的内侧倾斜的部分上形成第1支承部20f,面向该第1支承部20f而形成第1阀流路25d。该第1阀流路25d与形成于底部20d的连通孔25c连通,此外连通孔25c通过未图示的注入管与燃料箱连接。
(2)-1正压阀60的结构
正压阀60具备开闭第1阀流路25d的正压阀体61、阀保持部件65以及第1弹簧68。正压阀体1具备由氟化橡胶等形成的圆板状的正压阀主体62,在该正压阀主体62上形成用于发挥阀功能的通孔或凸起。也就是说,在正压阀主体62上,形成通过支承在第1支承部20f上而关闭第1阀流路25d的阀座部63a。此外,在上述正压阀主体62的中心部,贯穿形成与第1阀流路25d连接的第2阀流路63c。并且,在正压阀主体62的下表面面向第2阀流路63的部位,形成第2支承部63d。该第2支承部63d如后所述,起到作为负压阀80的支承面的作用。
另外,在正压阀体61的中央部上,以包围第2阀流路63c的方式,纵向设置筒状的嵌合部63f。在嵌合部63f的侧部,形成侧部支撑凹部63g,通过嵌插入阀保持部件65的嵌合孔65a中,将正压阀体61安装在阀保持部件65上。在阀保持部件65的上表面形成弹簧支撑部65b,该弹簧支撑部65b支撑第1弹簧68的一个端部。第1弹簧68的另一端由弹簧止动机构70支撑。
图3是沿着图1的3-3线的俯视图,图4是说明弹簧止动机构70组装前的状态的说明图,图5是说明弹簧止动机构70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弹簧止动机构70具备:止动保持部71和定位部72,它们形成于外管体20a的内壁;以及弹簧支撑部件75,其被卡合保持在止动保持部71上。在图4中,止动保持部71在周方向上以90°的间隔形成4个,具备纵向壁71a、切口71b以及卡止部71c。定位部72在止动保持部71之间,在周方向上以90°的间隔形成4个,具备纵向壁72a,其上表面形成止动部72s。在这里,如图5所示,定位部72的止动部72s的高度仅比止动保持部71的支座71d的高度高出hc。
再回到图4,弹簧支撑部件75具备圆板形状的支撑主体76,其具有通孔75a;以及被卡合部77,其形成于该支撑主体76的外周部,它们之间成为沿着外周的插入部78。支撑主体76的下表面成为用于支撑第1弹簧68的上端的弹簧支撑面76a。被卡合部77在周方向上以90°的间隔形成4个,具备山形的卡合凸部77a,以及从卡合凸部77a向周向间隔规定角度突出设置的卡止凸部77b,它们之间形成保持空间77c。如图5所示,通过止动保持部71的卡止部71c嵌入弹簧支撑部件75的保持空间77c,并且由第1弹簧68向上方预紧,而将弹簧支撑部件75保持在止动保持部71上,支撑第1弹簧68的上端。另外,在弹簧支撑部件75的上部形成夹具支撑部79,该夹具支撑部79用于支撑夹具JG,该夹具JG用于在使弹簧支撑部件75支撑在止动保持部71上时施加旋转力。夹具支撑部79由夹具插入部79b构成,该夹具插入部79b由沿着圆周纵向设置的4个三角形的立壁79a形成。
(2)-2负压阀80的结构
在图2中,负压阀80具备:负压阀体81,其由树脂制成,以及第2弹簧88,其架设在负压阀体81和底部20d之间,对负压阀体81预紧。负压阀体81具备杯子形状的负压阀主体82,其由上壁板部82a和从该上壁板部82a的外周部突出设置的圆筒状的侧壁部82b形成。在负压阀主体82的上壁板部82a上,形成通过支承在正压阀体61的第2支承部63d上而关闭第2阀流路63c的圆形阀座部82c。
(3)调压阀50的组装工序
接下来,说明将调压阀50组装到阀室25内的作业。为了将调压阀50组装到阀室25内,如图2所示,要将第2弹簧88、负压阀体81收容于下室25b中。然后,将组装了阀保持部件65的正压阀体61放置在负压阀体81的上表面,再将第1弹簧68的下端放到弹簧支撑部65b上。图6是说明从燃料盖的轴中心向半径方向看的状态下的组装工序的说明图。如图4及图6(A)所示,将弹簧支撑部件75的被卡合部77定位在止动保持部71和定位部72之间,通过将弹簧支撑部件75放到第1弹簧68的上端并压缩第1弹簧68,而将弹簧支撑部件75下规定量,直至与定位部72的止动部72s接触。然后,将图4所示的夹具JG嵌入夹具支撑部79的夹具插入部79b中,当将弹簧支撑部件75支撑在止动部72s上,并切向箭头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如图6(B)所示,卡合凸部77a碰到卡止部71c。当再旋转弹簧支撑部件75时,由卡合凸部77a的倾斜面,弹簧支撑部件75的一部分承受向下方的力。在此状态下,因为止动保持部71的支座71d仅比定位部72的止动部72s低出hc的高度,所以弹簧支撑部件75的卡合凸部77a的部分被压下而产生弹性变形,并且如图6(C)所示,卡合凸部77a越过卡止部71c,如图6(D)所示卡止凸部77b与卡止部71c接触。然后,当从弹簧支撑部件75放开手时,由第1弹簧68将弹簧支撑部件75推上,卡止部71c被保持在保持空间77c中。由此,弹簧支撑部件75以通过止动保持部71限制旋转的状态被保持,并且支撑第1弹簧68的上端,第1弹簧68以预紧正压阀体61的方式架设在弹簧支撑部件75和阀保持部件65之间。
(4)调压阀50的动作
在上述结构中,由正压阀60进行的燃料箱内的调压,是按如下动作进行的。即,在将图2所示的燃料盖10安装于接管嘴FN上的状态下,当燃料箱内的压力为超过第1压力值的正压时,抵抗第1弹簧68的预紧力而使正压阀体61及阀保持部件65上升,燃料箱内部经阀室25等的流路,也就是经过注入管、底部20d的连通孔25c、第1阀流路25d、正压阀体61的外周的间隙、以及阀室形成体20b的上部开口,与外部气体连通,向消除燃料箱内的正压状态的方向转移。通过与外部气体连通,当施加于正压阀体61的差压小于第1弹簧68的预紧力时,利用第1弹簧68的预紧力使正压阀体61下降而闭阀。这样,开闭正压阀体61以使燃料箱内的压力不超过第1压力值。
另一方面,当燃料箱内为小于第2压力值的负压时,负压阀体81抵抗第2弹簧88的预紧力而向下方移动,负压阀体81与正压阀体61的第2支承部63d分离。此时,因为正压阀体61支承在第1支承部20f上而保持该状态,所以在负压阀体81和正压阀体61之间形成通路。由此,经过第2阀流路63c、第1阀流路25d、底部20d的连通孔25c,燃料箱与大气连通,向消除燃料箱内的负压状态的方向转移。当施加于负压阀体81上的差压小于第2弹簧88的预紧力时,负压阀体81关闭。
(5)实施例的作用和效果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结构,除了上述效果之外,还可起到以下的效果。
(5)-1只要弹簧止动机构70在将弹簧支撑部件75置于定位部72的止动部72s上后旋转,就可以被止动保持部71固定,所以组装作业性优良。
(5)-2因为弹簧支撑部件75借助于止动保持部71的卡止部71c而在轴方向的上方承受将第1弹簧68的弹簧力,从而防止了脱落,此外,将卡止部71c保持在卡合凸部77a和卡止凸部77b之间而限制旋转,因此,不会因外力而简单地脱落,也不损坏密封性。
(5)-3如现有技术说明的那样,通过超声波焊接法焊接弹簧锁止部件时会产生毛刺,但采用本实施例的弹簧止动机构70,因为通过第1弹簧68的弹簧力将弹簧支撑部件75固定住,所以不会产生毛刺。
图7是说明第2实施例涉及的弹簧止动机构的说明图。第2实施例的特征是,去掉了第1实施例中设置的弹簧止动机构的定位部,简化了结构。也就是说,弹簧止动机构70B具备:止动保持部71B,其形成于阀室形成体的内周部;以及弹簧支撑部件75B,其保持在止动保持部71B上。止动保持部71B在周方向上以90°的间隔形成4个,具备:支柱71Ba;切口71Bb,其形成于支柱71Ba的内周侧;卡止部71Bc,其设置在切口71Bb的上部;以及止动部72Bs。另一方面,弹簧支撑部件75B具备支撑主体76B,该支撑主体76B具有通孔75Ba。在支撑主体76B的外圆周部上,凹部即被卡合部77B和切去支撑主体76B的外周部的一部分的插入部78B,在周方向上以45°的间隔交替形成。
在将弹簧支撑部件75B组装到止动保持部71B上时,使弹簧支撑部件75为水平姿态,其插入部78B穿过止动保持部71B,抵抗第1弹簧68的弹簧力,压下弹簧支撑部件75B,直至接触止动部72Bs。然后,将弹簧支撑部件75B向箭头方向旋转45°,使被卡合部77B嵌入止动保持部71B的卡止部71Bc。由此,弹簧支撑部件75B通过止动保持部71B而止住旋转,并且通过第1弹簧68的弹簧力定位,弹簧支撑部件75B使第1弹簧68的上端卡止。
图8是表示第3实施例涉及的调压阀附近的剖面图,图9是说明弹簧止动机构70C的组装前的状态的说明图。第3实施例的特征是具有以下结构,作为调压阀仅具备负压阀80C,并且将弹簧止动机构70C设置于盖主体20C的下部。也就是说,负压阀80C具备固定在盖主体20C上的支承部件27C的支承部27Ca,通过负压阀体81C与该支承部27Ca接触和分离而开闭阀流路。弹簧止动机构70C具备:止动保持部71C,其形成于盖主体20C的下部的内周部;定位部72C,其具有止动部72Cs;以及弹簧支撑部件75C,其被保持在止动保持部71C上,与第1实施例从上方组装弹簧支撑部件75相反,本实施例是从下方组装弹簧支撑部件75C。也就是说,弹簧止动机构70C的组装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的,即,使弹簧支撑部件75C相对于止动保持部71C插入,通过定位部72C的止动部72Cs定位后旋转规定角度,以使被卡合部77C与止动保持部71C卡合。
此外,在弹簧支撑部件75C的上部突出设置用于改善负压阀80C的开阀特性的圆筒形状的阀流路形成体85C。在阀流路形成体85C上,在周方向上间隔规定的角度形成连通孔85Ca。当负压阀体81C开阀,仅移动规定行程而到达连通孔85Ca时,则流量急剧增大。因此可以得到开阀后流量剧增,燃料箱内的负压迅速消除的特性。
图10是表示第4实施例涉及的调压阀附近的剖面图,图11是说明弹簧止动机构70D组装前的状态的说明图。第4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弹簧止动机构70D的结构。弹簧止动机构70D具备:止动保持部71D,其形成于盖主体20D的下部;以及弹簧支撑部件75D,其被保持在止动保持部71D上。也就是说,止动保持部71D具备在盖主体20D的下端开口的U字形的引导槽72D。引导槽72D由以下部分构成:导入槽72Da,其从下端向上方形成;连接槽72Db,其从引导槽72Da的上部向周向连续;以及保持槽72Dc,其从连接槽72Db的端部向下方连续。另外,导入槽72Da的上表面成为止动部72Ds。在连接槽72Db上形成可以弹性变形的卡止部73D。弹簧支撑部件75D兼作为支撑主体76D,在该支撑主体76D的外周部上具备4处突出设置的被卡合部77D。
弹簧止动机构70D的组装通过以下作业进行。首先,将弹簧支撑部件75D的被卡合部77D对准引导槽72D,通过使弹簧支撑部件75D向上方移动,而使被卡合部77D从导入槽72Da仅插入规定量,直至与止动部72Ds抵接,再旋转弹簧支撑部件75D。由此,被卡合部77D越过卡止部73D,通过保持槽72Dc被定位,弹簧支撑部件75D被固定在止动保持部71D上。
图12是表示第5实施例涉及的调压阀附近的剖面图,图13是说明弹簧止动机构70E组装前的状态的说明图。第5实施例的特征是具有以下结构,即,通过形成于盖主体20E下部的止动保持部71E的外周部保持弹簧支撑部件75E。也就是说,止动保持部71E在盖主体20E的下部具备U字形的引导槽72E。引导槽72E由以下部分构成:导入槽72Ea,其从盖主体20E的下端向上方形成;连接槽72Eb,其从导入槽72Ea的上部向侧方连续;以及保持槽72Ec,其从连接槽72Eb向下方连续。另外,导入槽72Ea的上表面成为止动部72Es。在连接槽72Eb上形成可以弹性变形的卡止部73E。另一方面,弹簧支撑部件75E兼作为支撑主体76Ea,在该支撑主体76Ea的外周部上具备圆筒部76Eb,在该圆筒部76Eb的内壁上具有间隔规定间隙从支撑主体76Ea突出设置的被卡合部77E。
弹簧止动机构70E的组装通过以下作业进行。首先,将弹簧支撑部件75E的被卡合部77E对准引导槽72E,通过使弹簧支撑部件75E向上方移动,而使被卡合部77E从导入槽72Ea仅插入规定量,直至与止动部72Es抵接,再旋转弹簧支撑部件75E。由此,被卡合部77E越过卡止部73E,通过保持槽72Ec被定位,将弹簧支撑部件75E被固定在止动保持部71E上。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可以以各种方式实施,例如可以进行如下变形。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在燃料盖上使用正压阀及负压阀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是使用正压阀或负压阀的任一个的结构。
此外,在实施例中介绍了对燃料盖适用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具有调节容器压力的调压阀的盖。

Claims (10)

1.一种容器用盖,具备:
闭止体,其在密封容器开口的状态下开闭;
阀室形成体(20b),其设置于上述闭止体上,形成连接容器和外部的阀室(25);以及
调压阀(50),其被收容在上述阀室(25)内,通过使形成于该阀室(25)内的阀流路开闭,进行上述容器内的调压,上述调压阀(50)具备:阀体,其使上述阀流路开闭;弹簧,其向关闭方向预紧该阀体;以及弹簧止动机构(70),其支撑该弹簧的与上述阀体相反侧的端部,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簧止动机构(70)具有:止动保持部(71),其设置于上述闭止体上;以及弹簧支撑部件(75),其被保持在该止动保持部(71)上,并支撑上述弹簧的一端,
上述弹簧支撑部件(75)的结构为,具有被卡合部(77),该被卡合部(77)可以沿上述闭止体的轴方向,以不接触上述止动保持部(71)的方式,抵抗上述弹簧的弹簧力而插入,并且在被插入了规定量的位置上,通过相对于上述止动保持部(71)旋转规定角度而进行卡合,该被卡合部(77)通过上述弹簧力被压在上述止动保持部(7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用盖,
上述弹簧支撑部件(75)具备圆板形状的支撑主体(76),
上述被卡合部(77)从上述支撑主体(76)的外周部突出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用盖,
上述弹簧止动机构(70)具有定位部(72),该定位部(72)在圆周方向上与上述止动保持部(71)相邻,并且支撑上述弹簧支撑部件(75),使其在插入了规定量的位置上可以旋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用盖,
上述止动保持部(71)具有卡止部(71c),其与上述被卡合部(77)进行卡合,以限制其向旋转方向的旋转,
上述定位部(72)在上述被卡合部(77)被卡合在上述止动保持部(71)上时,以使上述支撑主体(76)的一部分可以弹性变形的方式进行支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用盖,
上述弹簧支撑部件(75B)具备:圆板形状的支撑主体(76B),以及插入部(78B),该插入部(78B)是以使上述止动保持部(71B)可以插入的方式切去该支撑主体(76B)的外周部的一部分而成的,
上述被卡合部(77B)形成于上述支撑主体(76B)的外周部,是与上述止动保持部(71B)卡合的凹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用盖,
上述调压阀是负压阀(80C),其具备阀体和向闭阀方向预紧该阀体的弹簧,
上述止动保持部(71C)的结构为,设置在上述闭止体的下部,上述弹簧支撑部件(75C)安装于上述止动保持部(71C)上,并且支撑上述弹簧的下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用盖,
上述止动保持部(71D)具备:引导槽(72D),其是切去上述闭止体的下端而成的;以及卡止部(73D),其面向该引导槽(72D)设置,可以弹性变形,
上述弹簧支撑部件(75D)具备上述被卡合部(77D),其突出设置于圆板形状的支撑主体(76D)的外周部上,并且被卡合在上述卡止部(73D)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用盖,
上述止动保持部(71E)具备:引导槽(72E),其是切去上述闭止体的下端而成的;以及卡止部(73E),其面向该引导槽(72E)设置,可以弹性变形,
上述弹簧支撑部件(75E)具备:圆筒部(76Eb),其从圆板形状的支撑主体(76Ea)的外周部嵌入上述闭止体下端的外周部;以及上述被卡合部(77E),其设置在该圆筒部(76Eb)上,与上述卡止部(73E)卡合。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容器用盖,
上述弹簧支撑部件(75)具有夹具支撑部(79),其用于支撑夹具(JG),该夹具(JG)用于在使弹簧支撑部件(75)支撑于上述止动保持部(71)上时施加旋转力。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用盖,
上述弹簧止动机构(70)具备止动部(72s),其抵接支撑上述弹簧支撑部件(75),使上述弹簧支撑部件(75)可以在插入了上述规定量的位置旋转。
CNB2005100886193A 2004-08-06 2005-07-28 容器用盖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3667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30781 2004-08-06
JP2004230781 2004-08-06
JP2005189860 2005-06-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30308A CN1730308A (zh) 2006-02-08
CN100336677C true CN100336677C (zh) 2007-09-12

Family

ID=35962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8861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36677C (zh) 2004-08-06 2005-07-28 容器用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36677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18539B2 (ja) * 2012-11-06 2017-04-19 サーモス株式会社 蓋付き容器
CN103879279A (zh) * 2014-03-20 2014-06-25 温州市永拓汽配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平衡可拆卸式汽车油箱盖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83173A (en) * 1991-07-29 1993-02-02 Epicor Industries, Inc. Auto venting fuel cap
CN2238758Y (zh) * 1995-07-13 1996-10-30 三龙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油箱盖
US5996830A (en) * 1997-03-31 1999-12-07 Toyoda Gosei Co., Ltd. Fuel tank cap
CN1421360A (zh) * 2001-11-26 2003-06-04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燃油箱的加油装置
US20030136785A1 (en) * 2002-01-22 2003-07-24 Hiroyuki Hagano Cap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83173A (en) * 1991-07-29 1993-02-02 Epicor Industries, Inc. Auto venting fuel cap
CN2238758Y (zh) * 1995-07-13 1996-10-30 三龙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油箱盖
US5996830A (en) * 1997-03-31 1999-12-07 Toyoda Gosei Co., Ltd. Fuel tank cap
CN1421360A (zh) * 2001-11-26 2003-06-04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燃油箱的加油装置
US20030136785A1 (en) * 2002-01-22 2003-07-24 Hiroyuki Hagano Cap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30308A (zh) 2006-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69427A (zh) 通用发动机用燃料箱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US8220506B2 (en) Structure for fuel filling section of fuel tank
US20070068574A1 (en) Fuel cutoff valve
JP2006205952A (ja) 燃料タンクのブリーザ装置
CN101066666A (zh) 包含分隔膜的排气口
CN100336677C (zh) 容器用盖
CN1990079A (zh) 液体过滤器及其使用方法
US2011019817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capsulating fluid in a shock absorber and a shock absorber manufactured thereby
KR101694055B1 (ko) 연료 탱크
KR20010108233A (ko) 커버 및 연료 증기 수집 챔버를 구비한 다층 연료 탱크
US20120125200A1 (en) Apparatus having a canister and a component associated with the canister
US6537354B2 (en) Valve assembly for vapor canister
US20180118019A1 (en) Cap assembly for a carbon canister fuel tank
US20010047723A1 (en) Canister mounting structure
JP2009078526A (ja) 溶着方法、溶着構造体および燃料遮断弁
CN107407232B (zh) 过滤罐
CN2873663Y (zh) 容器用盖
US5876190A (en) Vacuum membrane pump and a head portion for a vacuum membrane pump
JP2009079752A (ja) 燃料遮断弁
JP4962244B2 (ja) 燃料遮断弁
JPWO2007060882A1 (ja) エアドライヤ
EP1623864B1 (en) Tank cap
KR101827098B1 (ko) 흡착천연가스 저장 탱크
CN1680146A (zh) 后背箱部的密封构造
CN110344900A (zh) 一种集成高压油泵安装座的凸轮轴承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9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