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4103389A1 - 醛基交联后双键聚合制备生物瓣膜材料的方法及生物瓣膜材料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醛基交联后双键聚合制备生物瓣膜材料的方法及生物瓣膜材料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4103389A1
WO2024103389A1 PCT/CN2022/132870 CN2022132870W WO2024103389A1 WO 2024103389 A1 WO2024103389 A1 WO 2024103389A1 CN 2022132870 W CN2022132870 W CN 2022132870W WO 2024103389 A1 WO2024103389 A1 WO 2024103389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biological
cross
double bond
carbon
glutaraldehy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2/13287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王云兵
郑城
杨立
李高参
罗日方
邝大军
金林赫
麻彩丽
Original Assignee
四川大学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四川大学 filed Critical 四川大学
Publication of WO2024103389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4103389A1/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醛基交联后双键聚合制备生物瓣膜材料的方法及生物瓣膜材料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10,将生物材料与醛基交联剂溶液接触进行交联;步骤S120,将步骤S110处理后的生物材料浸泡于含第一功能单体的溶液中,反应接入第一碳碳双键;所述第一功能单体具有第一碳碳双键和环氧乙烷基;步骤S200,在引发剂的作用下使碳碳双键进行聚合反应,得到生物瓣膜材料。通过在戊二醛交联的生物瓣膜材料上引入双键后,进一步引发双键的聚合,提高了戊二醛交联材料的稳定性,进一步地降低了结构降解引起的钙化风险,因此还具备一定的抗钙化能力。

Description

醛基交联后双键聚合制备生物瓣膜材料的方法及生物瓣膜材料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介入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醛基交联后双键聚合制备生物瓣膜材料的方法及生物瓣膜材料和应用。
背景技术
生物心脏瓣膜通常采用猪或牛的心包膜制备而成,用于替换功能缺损的人体自有心脏瓣膜;生物心脏瓣膜相比于机械心脏瓣膜有很多优点:生物心脏瓣膜植入后患者不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生物心脏瓣膜可以采用微创介入的手术方式,这些优点使得生物心脏瓣膜在临床应用当中逐步成为市场主流。
当前市场上的生物瓣膜产品几乎全部是采用戊二醛进行交联制备而成,戊二醛可以在一定程度提升心包膜的力学性能并降低其免疫原性,但是戊二醛交联的生物瓣膜的稳定性和交联度仍然存在较低的问题,这将导致其在植入后发生组分的降解,使得其结构收到破坏而发生结构性退化。另一方面,生物瓣膜成分的降解将进一步诱导其机械损伤及钙化,影响瓣膜正常的功能并降低其使用寿命。
戊二醛交联仍是当前生物瓣膜产品的主流方法,因此,在戊二醛交联基础上进一步地对生物瓣膜改性以提升其交联度和稳定性,对于科学研究以及相关产业领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申请的申请人长期致力于生物心脏瓣膜的研究,例如在前期的研究中,公开号为CN 114748694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献公开了一种共交联生物瓣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交联处理同时通过引入功能单体共交联对生物瓣膜材料进行功能修饰处理;公开号为CN 114748693A、CN114748697A、CN 114748696A和CN 114748695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献公开的生物瓣膜制备方法中,在加入功能单体共交联的同时由功能单体引入碳碳双键,作为进一步的交联基础,通过两次交联完成生物瓣膜材料的改性。
在如前所述的研究中,不管是通过戊二醛交联的同时引入功能单体进行共交联改性,还是共交联过程中还引入碳碳双键作为进一步交联的基础,都是对戊二醛交联过程中引入新的改性物质参与交联反应。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醛基交联后双键聚合制备生物瓣膜材料的方法及生物瓣膜材料和应用,在戊二醛交联后,由戊二醛交联膜片上的活性基团例如残余氨基、羟基、羧基等引入带有碳碳双键的功能单体,为戊二醛交联膜片重新提供一个可控的交联机会与范围。
一种醛基交联后双键聚合制备生物瓣膜材料的方法,包括:
步骤S110将生物材料与醛基交联剂溶液接触进行交联;
步骤S120将步骤S110处理后的生物材料浸泡于含第一功能单体的溶液中,化学反应接入第一碳碳双键;所述第一功能单体具有第一碳碳双键和环氧乙烷基;
步骤S200,在引发剂的作用下使碳碳双键进行聚合反应,得到生物瓣膜材料。
可选的,所述醛基交联剂为戊二醛或甲醛。
可选的,所述生物材料为动物组织,包括心包膜、瓣膜、肠膜、脑膜、肺膜、血管、皮肤或韧带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所述动物组织为新鲜的动物组织或经脱细胞处理后的生物组织。
步骤S200中:将引发剂加入上一步处理的体系中;或将上一步处理后的生物瓣膜材料清洗后再浸泡于含引发剂的溶液中。
可选的,所述引发剂为单一引发剂或混合引发剂。
可选的,所述混合引发剂为:
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的混合物,或过硫酸铵和亚硫酸钠的混合物,或过硫酸钠和亚硫酸钠的混合物,或过硫酸钾和亚硫酸钠的混合物,或过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的混合物,或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的混合物,或过硫酸钾和四甲基乙二胺,或过硫酸氨和四甲基乙二胺,或过硫酸钠和四甲基乙二胺;所述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分别为1~100mM。
可选的,所述单一引发剂为各混合引发剂中的任一组分。
可选的,步骤S200,所述双键聚合的时间为3~24h。
可选的,所述第一功能单体选自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步骤S110中:
所述醛基交联剂溶液的w/w浓度为0.1%~5%;交联时间为0.5h-120h。
可选的,步骤S120中:
所述含第一功能单体的溶液中第一功能单体的w/w浓度为1%~10%;反应时间为2~120小时。
可选的,所述含第一功能单体的溶液中仅包含第一功能单体和不参与化学反应的溶剂。
可选的,所述含第一功能单体的溶液中溶剂为甲醇、乙醇、乙二醇、丙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异丙醇、丁醇、异丁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和甘油中任意一种的水溶液、水、生理盐水、pH中性缓冲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生物瓣膜材料,由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生物瓣膜材料,包括:
步骤S110 将生物材料与醛基交联剂溶液接触进行交联;
步骤S120 将步骤S110处理后的生物材料浸泡于含第一功能单体的溶液中,化学反应接入第一碳碳双键;所述第一功能单体具有第一碳碳双键和环氧乙烷基;
步骤S200,在引发剂的作用下使碳碳双键进行聚合反应,得到生物瓣膜材料。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生物瓣膜,包括支架和瓣叶,所述瓣叶为所述的生物瓣膜材料。
可选的,所述生物瓣膜为心脏瓣膜。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介入系统,包括心脏瓣膜和导管组件,所述心脏瓣膜折叠后由导管组件输送,心脏瓣膜包括支架和瓣叶,所述瓣叶为所述的生物瓣膜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1)本申请的方法在戊二醛交联后的生物瓣膜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双键化修饰在戊二醛交联的生物瓣膜材料上引入双键作为二次交联的基础,进一步地通过引发戊二醛交联的生物瓣膜材料上双键的聚合从而实现二次交联,可进一步地提高生物瓣膜材料的交联度,从而改善生物瓣膜材料的稳定性。
(2)本申请通过在戊二醛交联的生物瓣膜材料上引入双键后,进一步引发双键的聚合,提高了戊二醛交联材料的稳定性,进一步地降低了结构降解引起的钙化风险,因此还具备一定的抗钙化性能。
(3)相对于申请人前期研究的戊二醛改性过程中通过加入功能单体进行共交联引入碳碳双键的改性方法,本申请的生物瓣膜材料改性过程中,先进行戊二醛交联处理,然后由戊二醛交联膜上的残余氨基以及羟基、羧基等活性基团化学连接带碳碳双键的功能单体,带碳碳双键的功能单体通过环氧乙烷基与戊二醛交联膜表面的氨基、羟基及羧基通过化学反应连接,将碳碳双键主要接入生物瓣膜材料的表面,在戊二醛交联改性生物瓣膜材料的过程中没有其他可参与交联反应的物质加入,能更好保护生物材料的原纤维结构,可在有效确保膜片力学性能的同时,保证生物材料原始纤维的取向方向,避免前期研究中交联同时直接加入双键功能单体可能破坏生物材料原始纤维取向及增加纤维混乱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一种较优选实施方式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的一种较优选实施方案的反应原理图;
图3为对照组1(戊二醛交联猪心包)在大鼠皮下植入30天后的茜素红染色结果图;
图4为实施例1的样品1在大鼠皮下植入30天后的茜素红染色结果图;
图5为实施例5的样品5在大鼠皮下植入30天后的茜素红染色结果图;
图6为实施例7的样品7在大鼠皮下植入30天后的茜素红染色结果图;
图7为本申请心脏瓣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介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 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当前市场上的生物瓣膜产品几乎全部是采用戊二醛进行交联制备而成,戊二醛可以在一定程度提升心包膜的力学性能并降低其免疫原性,但是戊二醛交联的生物瓣膜的稳定性和交联度仍然存在较低的问题,这将导致其在植入后发生组分的降解,使得其结构收到破坏而发生结构性退化。再者,生物瓣膜成分的降解将进一步诱导其机械损伤及钙化,影响瓣膜正常的功能并降低其使用寿命。戊二醛交联仍是当前生物瓣膜产品的主流方法,因此,在戊二醛交联基础上进一步地对生物瓣膜进行交联和改性以提升其交联度和稳定性,对于科学研究以及相关产业领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申请在戊二醛交联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引入双键并引发进行后交联,即在戊二醛交联膜基础上通过第一功能单体(含第一碳碳双键和环氧乙烷基)与戊二醛交联生物膜化学键合引入第一碳碳双键,这将改善戊二醛交联生物瓣膜材料膜的交联度、稳定性、机械性能及抗钙化。
一种实施方式中,具体包括(参见图1):
S110将生物瓣膜材料浸泡于醛基交联剂溶液中交联;制备戊二醛交联的生物瓣膜材料;
S120将步骤S110所制备戊二醛交联的生物瓣膜材料浸泡于含双键化试剂(第一功能单体)的溶液中进行双键化修饰,制备双键化的生物瓣膜材料;所述双键化试剂(第一功能单体)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碳碳双键和环氧乙烷基。
S200将经步骤S120处理后的生物瓣膜材料与引发剂接触,引发双键聚合。
本申请中,所述生物材料先与醛基交联剂进行交联反应(S110),再与所述第一功能单体的活性基团反应接入第一碳碳双键(S120)。制备过程中,先加入醛基交联剂,醛基交联剂先与生物材料的部分氨基反应,再加入第一功能单体,利用生物材料上剩余的氨基及其他基团(例如羟基和羧基)与第一功能基团上活性基团反应直接接入第一碳碳双键。该方案中,所述第一功能单体还带有为环氧乙烷基作为活性基团,通过该活性基团参与所述化学反应,生物材料上除剩余氨基参与反应外,其羟基和羧基也可与环氧乙烷基反应,参与所述化学反应。通过化学反应引入的第一碳碳双键再在引发剂作用下进行聚合反应,进一步形成交联网络,改善基于戊二醛交联的生物瓣膜的抗凝血、抗钙化、弹性等各项性能。
本申请的反应原理:
该双键交联方案中,生物瓣膜材料在戊二醛交联后,进一步通过用第一功能单体即双键化试剂以引入第一碳碳双键实现戊二醛交联生物瓣膜材料的双键化,所用第一功能单体即双键化试剂同时具备第一碳碳双键和环氧乙烷基。
为便于理解该方案涉及的化学原理,以如图2所示为例进一步说明:利用该第一功能单体即双键化试剂对戊二醛交联生物瓣膜材料进行改性,通过第一功能单体即双键化试剂中环氧乙烷基与戊二醛交联生物瓣膜材料上的羟基、羧基以及戊二醛交联后剩余少量的氨基发生开环反应,进而在戊二醛交联生物瓣膜材料中直接引入第一碳碳双键;进一步地,引发这些在戊二醛交联生物瓣膜材料上的双键聚合,实现二次交联,完成生物瓣膜材料的后交联处理。 二次交联后的生物瓣膜材料的交联度将进一步提升,同时其稳定性、机械性能和抗钙化性能也将进一步提升。
在戊二醛交联后再引入碳碳双键,碳碳双键主要接入生物瓣膜材料的表面,在戊二醛交联改性生物瓣膜材料的过程中没有其他可参与交联反应的物质加入,能更好保护生物材料的原纤维结构,可在有效确保膜片力学性能的同时,保证生物材料原始纤维的取向方向,避免前期研究中交联同时直接加入双键功能单体可能破坏生物材料原始纤维取向及增加纤维混乱度的问题。
可选的,本申请的步骤S120中采用非缩合的化学键合接入所述第一碳碳双键。
可选的,步骤S110中,所述生物材料经过醛基交联剂处理之前未经过任何其他试剂参与的化学反应。
进一步可选的,步骤S120的反应体系中通过带有活性基团的第一功能单体提供所述第一碳碳双键,且步骤S110和S120中的反应原料仅包括所述生物材料、所述第一功能单体以及所述醛基交联剂。
步骤S110中:
本申请的交联剂采用当前主流交联方法所用的醛基交联剂,可选的,所述醛基交联剂可选择戊二醛、甲醛中的一种。
可选的,所述戊二醛溶液的浓度为0.1%~5%(w/w);交联时间可为0.5h-120h中的任意时间。
本申请所采用的生物材料为现有戊二醛交联工艺中常规的生物材料,所述生物材料的胶原含量为60%~90%。进一步地,所述生物材料为动物组织,动物来源为猪、牛、马或羊,包括心包膜、瓣膜、肠膜、脑膜、肺膜、血管、皮肤或韧带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所述动物组织为新鲜的动物组织或经脱细胞处理后的生物组织。
可选的,所述脱细胞处理的步骤中,利用表面活性剂对生物组织进行如下处理:
利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生物组织进行脱细胞;或
利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生物组织进行脱细胞。
所述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主要用于裂解细胞,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用于去除脂类物质(例如磷脂)。
可选的,所述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脱氧胆酸钠、脂肪酸钾皂、十二烷基硫酸钠、胆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脂肪酸钾盐、烷基二甲基磺丙基甜菜碱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曲拉通、吐温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S120中:
可选的,所述双键化试剂即第一功能单体选自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含第一功能单体即双键化试剂溶液中双键化试剂的浓度为1%~10%(w/w);双键化修饰的反应时间为2~120小时。
可选的,所述含第一功能单体即双键化试剂的溶液中溶剂为水、生理盐水、pH中性缓冲 液或甲醇、乙醇、乙二醇、丙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异丙醇、丁醇、异丁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甘油的水溶液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将经S110处理后的生物膜材料取出,经清洗后或直接置于含双键化试剂(第一功能单体)的溶液中。
步骤S200中:
步骤S120处理后的生物瓣膜材料用去离子水洗涤后再浸入引发剂溶液中进行步骤S200的处理或直接向步骤S120的反应体系中加入引发剂引发聚合反应,后者俗称一锅法。
可选的,所述含引发剂的溶液中溶剂为水、生理盐水或pH中性缓冲液。
如前所述的引发剂的浓度,在一锅法中,该浓度可以理解为引发剂在步骤S120反应体系所含溶液中的浓度,在分步法中,该浓度可以理解为含引发剂的溶液中的浓度。
可选的,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的混合物,或过硫酸铵和亚硫酸钠的混合物,或过硫酸钠和亚硫酸钠的混合物,或过硫酸钾和亚硫酸钠的混合物,或过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的混合物,或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的混合物,或过硫酸钾和四甲基乙二胺,或过硫酸氨和四甲基乙二胺,或过硫酸钠和四甲基乙二胺;所述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分别为1~100mM。
可选的,双键聚合时间以3~24h为宜。
本申请中,S110、S120和S200的所有反应过程如无特殊说明在0~50℃下进行均可,优选的,温度无需特别控制,室温环境均可,以不超过人体适应温度为宜,优选在36~37℃进行。
本申请中,S110、S120和S200的所有反应如无特殊说明既可静置反应也可动态反应,动态反应可以是在蠕动泵等可使溶液循环的设备作用下进行,也可以在10rpm-150rpm的转速下摇晃进行,所述蠕动循环或摇晃时间可持续进行,也可间断进行。
本申请中,可选的,还包括双键聚合结束后的脱水和干化处理,制成干态膜。双键聚合结束后对生物瓣膜材料进行常规的清洗、柔顺后进行脱水和干化处理。
清洗溶液可以是水、生理盐水、乙醇、异丙醇或pH中性缓冲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可调pH至5.0-9.5之间,也可选择不调。
可选的,所述脱水处理是将双键聚合完的膜片或该膜片缝制好的瓣膜暴露于脱水溶液中。
可选的,所述脱水溶液是醇类溶液与水的混合溶液,醇类溶液占比20-90%(v/v),该醇类试剂可以是乙醇、异丙醇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
可选的,所述的干化处理是将脱水后的膜片或瓣膜暴露于柔顺剂溶液中,处理时间20min-10h。
可选的,所述柔顺剂溶液主要成分为甘油、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溶液,甘油浓度为10-100%(v/v),其他成份为水,乙醇,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占比0-90%(v/v)。
可选的,干化处理后的瓣膜灭菌方式可以是环氧乙烷灭菌或电子束灭菌中的一种。
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生物瓣膜材料,可以用于介入生物瓣膜,例如通过微创介入;也可用于外科生物瓣膜,例如通过外科手术植入。
如图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人工心脏瓣膜,包括支架1以及连接在支架1内的瓣叶2,支架整体上为筒状,侧壁为镂空的网格结构,支架内部为血流通道,多片瓣叶相互配合控制支架内血流通道的开闭程度。
支架根据释放模式的不同,加工时选用相应的材质,例如具有形状记忆可体内自膨的镍钛合金,或利用球扩释放的不锈钢材质等等,支架本身可利用管材切割或线材编织的方式成型,瓣叶可以采用缝缀、粘结或一体模具成型的方式连接于支架。
为了在体内的定位还可以在支架外周设置可与周边原生组织相作用的定位结构,例如锚刺、臂部等等,为了防止周漏还可以在支架的内侧和/或外侧设置裙边或防周漏材料等。其中瓣叶、裙边或防周漏材料均可以采用上文各实施例的生物瓣膜材料。
如图8,采用导管介入时,人工心脏瓣膜3与相应的输送系统组成瓣膜介入系统,输送系统包括导管组件4以及控制导管组件的手柄,人工心脏瓣膜在体内输送时呈径向压缩状态,在体内解除导管组件的束缚或进行球扩并径向扩张释放。
以下以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说明:
对照组1
新鲜采集的猪心包于4℃、100RPM转速振荡条件之下蒸馏水清洗2小时,然后浸泡在0.30%(w/w)的戊二醛溶液中,室温下,100RPM转速振荡条件之下交联48小时得对照样1。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新鲜采集的猪心包于4℃、100RPM转速振荡条件之下蒸馏水清洗2小时,室温下浸泡于0.30%(w/w)的戊二醛溶液中,室温下浸泡处理48小时对生物瓣膜处理进行戊二醛交联处理得到戊二醛交联猪心包。
进一步用去离子水洗涤戊二醛交联猪心包,并在室温下浸泡于5%(v/v)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丙醇水溶液中进行戊二醛交联猪心包的双键化修饰,反应时间为72小时,所用双键化溶液的溶剂为20%(v/v)丙醇水溶液。
双键化修饰结束后,将双键化戊二醛交联猪心包用去离子水洗涤;随后将双键化戊二醛交联猪心包浸泡于20mM过硫酸钾和10mM亚硫酸氢钠的混合液中进一步引发双键化戊二醛交联猪心包上的双键的聚合反应,37℃下反应8小时后得到双键后交联的猪心包,记为样品1。
实施例2
新鲜采集的猪心包于4℃、100RPM转速振荡条件之下蒸馏水清洗2小时,室温下浸泡于 0.30%(w/w)的戊二醛溶液中,室温下浸泡处理48小时对生物瓣膜处理进行戊二醛交联处理得到戊二醛交联猪心包。
进一步用去离子水洗涤戊二醛交联猪心包,并在室温下浸泡于6%(v/v)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异丙醇水溶液中进行戊二醛交联猪心包的双键化修饰,反应时间为72小时,所用双键化溶液的溶剂为20%(v/v)异丙醇水溶液。
双键化修饰结束后,将双键化戊二醛交联猪心包用去离子水洗涤;随后将双键化戊二醛交联猪心包浸泡于20mM过硫酸铵和5mM亚硫酸氢钠的混合液中进一步引发双键化戊二醛交联猪心包上的双键的聚合反应,37℃下反应8小时后得到双键后交联的猪心包,记为样品2。
实施例3
新鲜采集的猪心包于4℃、100RPM转速振荡条件之下蒸馏水清洗2小时,室温下浸泡于0.30%(w/w)的戊二醛溶液中,室温下浸泡处理48小时对生物瓣膜处理进行戊二醛交联处理得到戊二醛交联猪心包。
进一步用去离子水洗涤戊二醛交联猪心包,并在室温下浸泡于同时含有4%(v/v)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4%(v/v)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的异丙醇水溶液中进行戊二醛交联猪心包的双键化修饰,反应时间为72小时,所用双键化溶液的溶剂为30%(v/v)乙醇水溶液。
双键化修饰结束后,将双键化戊二醛交联猪心包用去离子水洗涤;随后将双键化戊二醛交联猪心包浸泡于20mM过硫酸铵和10mM亚硫酸氢钠的混合液中进一步引发双键化戊二醛交联猪心包上的双键的聚合反应,37℃下反应7小时后得到双键后交联的猪心包,,记为样品3,编号为GAGA-PP-3。
实施例4
新鲜采集的猪心包于4℃下100RPM转速振荡条件之下蒸馏水清洗2小时,室温下浸泡于0.30%(w/w)的戊二醛溶液中,室温下浸泡处理48小时对生物瓣膜处理进行戊二醛交联处理得到戊二醛交联猪心包。
进一步用去离子水洗涤戊二醛交联猪心包,并在室温下浸泡于5%(v/v)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2%(v/v)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异丙醇水溶液中进行戊二醛交联猪心包的双键化修饰,反应时间为72小时,所用双键化溶液的溶剂为35%(v/v)异丙醇水溶液。
双键化修饰结束后,将双键化戊二醛交联猪心包用去离子水洗涤;随后将双键化戊二醛交联猪心包浸泡于20mM过硫酸钠和5mM亚硫酸氢钠的混合液中进一步引发双键化戊二醛交联猪心包上的双键的聚合反应,37℃下反应8小时后得到双键后交联的猪心包,记为样品4。
实施例5
新鲜采集的猪心包于4℃、100RPM转速振荡条件之下蒸馏水清洗2小时,室温下浸泡于 0.30%(w/w)的戊二醛溶液中,室温下浸泡处理48小时对生物瓣膜处理进行戊二醛交联处理得到戊二醛交联猪心包。
去离子水洗涤戊二醛交联猪心包,并在室温下将戊二醛交联猪心包浸泡于4%(v/v)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乙醇水溶液中进行戊二醛交联猪心包的双键化修饰,反应时间为72小时,所用双键化溶液的溶剂为20%(v/v)乙醇水溶液。
双键化修饰结束后,加入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引发双键化戊二醛交联猪心包上的双键的聚合反应,其中过硫酸铵浓度为20mM,亚硫酸氢钠浓度为5mM;加入引发剂后在37℃下反应8小时后得到双键后交联的猪心包,记为样品5。
实施例6
新鲜采集的猪心包于4℃、100RPM转速振荡条件之下蒸馏水清洗2小时,室温下浸泡于0.30%(w/w)的戊二醛溶液中,室温下浸泡处理48小时对生物瓣膜处理进行戊二醛交联处理得到戊二醛交联猪心包。
进一步用去离子水洗涤戊二醛交联猪心包,并在室温下浸泡于4%(v/v)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异丁醇水溶液中进行戊二醛交联猪心包的双键化修饰,反应时间为72小时,所用双键化溶液的溶剂为15%(v/v)异丁醇水溶液。
双键化修饰结束后,将双键化戊二醛交联猪心包用去离子水洗涤;随后将双键化戊二醛交联猪心包浸泡于20mM过硫酸铵和5mM亚硫酸氢钠的混合液中进一步引发双键化戊二醛交联猪心包上的双键的聚合反应,37℃下反应8小时后得到双键后交联的猪心包,记为样品6。
实施例7
新鲜采集的猪心包于4℃、100RPM转速振荡条件之下蒸馏水清洗2小时,室温下浸泡于0.30%(w/w)的戊二醛溶液中,室温下浸泡处理48小时对生物瓣膜处理进行戊二醛交联处理得到戊二醛交联猪心包。
进一步用去离子水洗涤戊二醛交联猪心包,并在室温下浸泡于4%(v/v)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异丙醇水溶液中进行戊二醛交联猪心包的双键化修饰,反应时间为48小时,所用双键化溶液的溶剂为20%(v/v)甲醇水溶液。
双键化修饰结束后,将双键化戊二醛交联猪心包用去离子水洗涤;随后将双键化戊二醛交联猪心包浸泡于20mM过硫酸铵和6.5mM亚硫酸钠的混合液中进一步引发双键化戊二醛交联猪心包上的双键的聚合反应,37℃下反应10小时后得到双键后交联的猪心包,记为样品7。
实施例8
新鲜采集的猪心包于4℃、100RPM转速振荡条件之下蒸馏水清洗2小时,室温下浸泡于0.30%(w/w)的戊二醛溶液中,室温下浸泡处理48小时对生物瓣膜处理进行戊二醛交联处理得到戊二醛交联猪心包。
进一步用去离子水洗涤戊二醛交联猪心包,并在室温下浸泡于4%(v/v)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乙二醇水溶液中进行戊二醛交联猪心包的双键化修饰,反应时间为72小时,所用双键化溶液的溶剂为20%(v/v)乙二醇水溶液。
双键化修饰结束后,将双键化戊二醛交联猪心包用去离子水洗涤;随后将双键化戊二醛交联猪心包浸泡于40mM过硫酸铵和15mM亚硫酸氢钠的混合液中进一步引发双键化戊二醛交联猪心包上的双键的聚合反应,37℃下反应7小时后得到双键后交联的猪心包,记为样品8。
实施例9
新鲜采集的猪心包于4℃、100RPM转速振荡条件之下蒸馏水清洗2小时,室温下浸泡于0.30%(w/w)的戊二醛溶液中,室温下浸泡处理48小时对生物瓣膜处理进行戊二醛交联处理得到戊二醛交联猪心包。
进一步用去离子水洗涤戊二醛交联猪心包,并在室温下浸泡于7%(v/v)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丙醇水溶液中进行戊二醛交联猪心包的双键化修饰,反应时间为60小时,所用双键化溶液的溶剂为40%(v/v)丙醇水溶液。
双键化修饰结束后,将双键化戊二醛交联猪心包用去离子水洗涤;随后将双键化戊二醛交联猪心包浸泡于30mM过硫酸钠和10mM亚硫酸氢钠的混合液中进一步引发双键化戊二醛交联猪心包上的双键的聚合反应,37℃下反应8小时后得到双键后交联的猪心包,记为样品9。
实施例10
新鲜采集的猪心包于4℃、100RPM转速振荡条件之下蒸馏水清洗2小时,室温下浸泡于0.30%(w/w)的戊二醛溶液中,室温下浸泡处理48小时对生物瓣膜处理进行戊二醛交联处理得到戊二醛交联猪心包。
用去离子水洗涤后,在室温下将戊二醛交联猪心包浸泡于含有6%(v/v)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3%(v/v)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异丙醇水溶液中进行戊二醛交联猪心包的双键化修饰,反应时间为84小时,所用双键化溶液的溶剂为50%(v/v)乙醇水溶液。
双键化修饰结束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双键化戊二醛交联猪心包;随后将双键化戊二醛交联猪心包浸泡于40mM过硫酸铵和10mM亚硫酸钠的混合液中进一步引发双键化戊二醛交联猪心包上的双键的聚合反应,37℃下反应12小时后得到双键后交联的猪心包,记为样品10。
对实施例1~10及对照组1的样品进行性能表征:
为表征戊二醛交联生物瓣膜材料在双键后交联处理前后的交联度变化,通过对生物瓣膜材料的热收缩温度的测定表征生物瓣膜材料的热稳定性和交联度;通过酶降解实验表征生物瓣膜材料的稳定性;通过大鼠皮下植入实验表征样品的钙化程度(抗钙化性能)。
热收缩温度测定:
将生物瓣膜材料裁剪成直径为0.6cm的圆形片材,干燥后置于坩埚中,在差示扫描量热仪上以10℃/min的加热速度在40-120℃区间生物瓣膜材料的热收缩温度。通过对热收缩温度的测定以表征生物瓣膜材料的热稳定性和交联度;热收缩温度越高,对应热稳定性和交联度越高。
表1各组样品的热收缩温度
样品 热收缩温度(℃)
对照组1(戊二醛交联猪心包) 84.7
实施例1 88.9
实施例2 89.3
实施例9 91.5
实施例10 92.0
对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9、实施例10和对照组1(戊二醛交联猪心包)进行热收缩温度测定发现:如表1所示,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9、实施例10的热收缩温度均高于对照组1(戊二醛交联猪心包),即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9、实施例10的热稳定性和交联度均高于对照组1(戊二醛交联猪心包)。热收缩温度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本申请的双键后交联制备生物瓣膜材料的方法能够提升生物瓣膜的热稳定性和交联度。
酶降解实验
将样品3、样品6、样品10和对照组1裁剪成直径为1cm的圆形片材,每组设置6个平行样。将所有圆形片材样本放置于48孔板,负80℃冷冻过夜然后转移到真空冻干机中冻干48小时。在十万分之一天平上称取每片样品的重量记为初始重量(W0)放回48孔板。用移液枪向48孔板中各孔加入0.5mL胶原酶Ⅰ的PBS溶液并保证生物瓣膜样品完全浸没于胶原酶的PBS溶液中(100U/mL),将48孔板转移到37℃恒温孵育箱中孵育24小时。孵育结束后弃去孔板中的溶液,用胶头滴管吸取去离子水反复吹打孔板中的生物瓣膜样品。经过反复吹洗3次后在负80℃下冷冻过夜然后转移到真空冻干机中冻干48小时。在十万分之一天平上称取每片样品经过胶原酶溶液降解后的重量记为最终重量(Wt)。酶降解失重率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PCTCN2022132870-appb-000001
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各组样品的酶降解失重率
样品 酶降解失重率(%)
对照组1(戊二醛交联猪心包) 7.45±1.33
样品3 5.31±0.30
样品4 4.47±1.05
样品6 5.12±0.97
样品10 3.06±0.59
对对照组1(戊二醛交联猪心包)、样品3、样品4、样品6、样品10进行酶降解实验以表征各组样品的交联效率,利用胶原酶Ⅰ处理对照组1(戊二醛交联猪心包)、样品3、样品4、样品6和样品10后计算各组样品的酶降解失重率如表2所示。样品3、样品4、样品6、样品10的酶降解失重率均低于对照组(戊二醛交联猪心包),这表明样品3、样品4、样品6、样品10的稳定性均高于对照组(戊二醛交联猪心包),即样品3、样品4、样品6、样品10的稳定性更高。酶降解实验结果表明本申请的双键后交联制备生物瓣膜材料的方法能够提升生物瓣膜的稳定性。
抗钙化测试
将样品生物瓣膜材料裁剪成0.8◇0.8cm 2的片材,灭菌后植入到大鼠皮下30天后取出,每片样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去除包囊后冻干称重,用6M盐酸消解后测定每克样品的钙元素含量;另一部分样品经过多聚甲醛组织固定液固定。固定结束后取出用手术刀进行修理平整后转移到脱水盒中。用梯度乙醇对材料样品进行脱水。脱水结束后将材料样品转移至包埋机用融化的石蜡进行包埋,然后转移到-20℃冰箱冷却、修整形状。在切片机上从修整好的蜡块切取5μm厚的切片,从摊片机转移至载玻片上并进行脱蜡和复水。用茜素红染液对切片进行染色3分钟,经水洗、烘干后用二甲苯通透5分钟。切片用中性树胶封片后在病理切片扫描仪上采集染色结果图像。
表3大鼠皮下植入30天后各组样品钙元素含量
样品 钙元素含量(mg/g)
对照组1(戊二醛交联猪心包) 74.9±12.3
样品1 15.1±4.7
样品5 8.4±4.6
样品7 12.7±5.1
通过对植入到大鼠皮下30天后的样品1、样品5、样品7和对照组1(戊二醛交联猪心包)进行钙元素含量检测以表征各组样品的钙化程度。如表3所示,样品1、样品5、样品7在大鼠皮下植入30天后的钙元素含量均低于对照组(戊二醛交联猪心包),这个结果表明双键后交联制备生物瓣膜材料的方法能够提升生物瓣膜的抗钙化性能。
茜素红染色实验:
将样品1、样品5、样品7和对照组1植入到大鼠皮下30天后取出,经过多聚甲醛组织固定液固定。固定结束后取出用手术刀进行修理平整后转移到脱水盒中。用50%、75%、85%、95%(v/v)和无水乙醇对材料样品进行梯度脱水。脱水结束后将材料样品转移至包埋机用融化的石蜡进行包埋,然后转移到-20℃冰箱冷却、修整形状。在切片机上从修整好的蜡块切取 3-5μm厚的切片,从摊片机转移至载玻片上并进行脱蜡和复水。用茜素红染液对切片进行染色3分钟,经水洗、烘干后用二甲苯通透5分钟。切片用中性树胶封片后在病理切片扫描仪上采集染色结果图像。
通过茜素红染色对植入到大鼠皮下30天后的对照组1(戊二醛交联猪心包)、样品1、样品5、样品7以直接观察各组样品的钙化程度。植入到大鼠皮下30天后的样品切片的茜素红染色结果图像如图3~6所示,其中茜素红染色后样品的颜色越深表明钙化程度越高。相比于对照组1(戊二醛交联猪心包)切片的茜素红染色结果(图3),样品1(图4)、样品5(图5)、样品7(图6)切片的茜素红染色图颜色明显变浅变淡,这直接地表明样品1、样品5、样品7的钙化程度低于对照组1,即样品1、样品5、样品7相比于对照组1具有较强的抗钙化效果。对植入到大鼠皮下30天后的生物瓣膜材料的茜素红染色结果表明本申请的双键后交联制备生物瓣膜材料的方法能够提升生物瓣膜的抗钙化性能。
实施例11
新鲜采集的猪心包于4℃、100RPM转速振荡条件之下蒸馏水清洗2小时,室温下浸泡于0.30%(w/w)的戊二醛溶液中,室温下浸泡处理48小时对生物瓣膜处理进行戊二醛交联处理得到戊二醛交联猪心包。
去离子水洗涤戊二醛交联猪心包,并在室温下将戊二醛交联猪心包浸泡于4%(v/v)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乙醇水溶液中进行戊二醛交联猪心包的双键化修饰,反应时间为72小时,所用双键化溶液的溶剂为20%(v/v)乙醇水溶液。
双键化修饰结束后,加入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引发双键化戊二醛交联猪心包上的双键的聚合反应,其中过硫酸铵浓度为20mM,亚硫酸氢钠浓度为5mM;加入引发剂后在37℃下反应8小时后得到双键后交联的猪心包。
将双键共聚后交联的猪心包材料放置在70%乙醇水溶液中浸泡20min,随后放置在干化溶液(80%甘油、2%水、18%乙醇)中室温浸泡1.5h。清除猪心包材料表面多余甘油,环氧乙烷灭菌,记为样品31。
实施例12
新鲜的猪心包膜放在质量分数为0.5%的脱氧胆酸钠(表面活性剂)的PS溶液中,室温条件下震荡处理4h,然后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水溶液(即生理盐水)清洗三次。
清洗后的猪心包于4℃、100RPM转速振荡条件之下蒸馏水清洗2小时,室温下浸泡于0.30%(w/w)的戊二醛溶液中,室温下浸泡处理48小时对生物瓣膜处理进行戊二醛交联处理得到戊二醛交联猪心包。
进一步用去离子水洗涤戊二醛交联猪心包,并在室温下浸泡于5%(v/v)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丙醇水溶液中进行戊二醛交联猪心包的双键化修饰,反应时间为72小时,所用双键化溶液的溶剂为20%(v/v)丙醇水溶液。
双键化修饰结束后,将双键化戊二醛交联猪心包用去离子水洗涤;随后将双键化戊二醛 交联猪心包浸泡于20mM过硫酸钾和10mM亚硫酸氢钠的混合液中进一步引发双键化戊二醛交联猪心包上的双键的聚合反应,37℃下反应8小时后得到双键后交联的猪心包,记为样品34。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9)

  1. 一种醛基交联后双键聚合制备生物瓣膜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10 将生物材料与醛基交联剂溶液接触进行交联;
    步骤S120 将步骤S110处理后的生物材料浸泡于含第一功能单体的溶液中,化学反应接入第一碳碳双键;所述第一功能单体具有第一碳碳双键和环氧乙烷基;
    步骤S200,在引发剂的作用下使碳碳双键进行聚合反应,得到生物瓣膜材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醛基交联剂为戊二醛或甲醛。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材料为动物组织,所述动物组织选自心包膜、瓣膜、肠膜、脑膜、肺膜、血管、皮肤或韧带的一种或多种。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物组织为新鲜的动物组织或经脱细胞处理后的生物组织。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0中:将引发剂加入上一步处理的体系中;或将上一步处理后的生物材料取出、直接或经清洗后再浸泡于含引发剂的溶液中。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单一引发剂或混合引发剂。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引发剂为:
    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的混合物,或过硫酸铵和亚硫酸钠的混合物,或过硫酸钠和亚硫酸钠的混合物,或过硫酸钾和亚硫酸钠的混合物,或过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的混合物,或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的混合物,或过硫酸钾和四甲基乙二胺,或过硫酸氨和四甲基乙二胺,或过硫酸钠和四甲基乙二胺;所述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分别为1~100mM。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一引发剂为各混合引发剂中的任一组分。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0中,所述双键聚合的时间为3~24h。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单体选自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的至少一种。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0中:
    所述醛基交联剂溶液的w/w浓度为0.1%~5%;交联时间为0.5h-120h。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0中:
    所述含第一功能单体的溶液中第一功能单体的w/w浓度为1%~10%;反应时间为2~120小时。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第一功能单体的溶液中仅包含第一功能单体和不参与化学反应的溶剂。
  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第一功能单体的溶液中溶剂为甲醇、乙醇、乙二醇、丙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异丙醇、丁醇、异丁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和甘油中任意一种的水溶液、水、生理盐水、pH中性缓冲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15. 一种生物瓣膜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
  16. 一种生物瓣膜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10 将生物材料与醛基交联剂溶液接触进行交联;
    步骤S120 将步骤S110处理后的生物材料浸泡于含第一功能单体的溶液中,化学反应接入第一碳碳双键;所述第一功能单体具有第一碳碳双键和环氧乙烷基;
    步骤S200,在引发剂的作用下使碳碳双键进行聚合反应,得到生物瓣膜材料。
  17. 一种生物瓣膜,包括支架和瓣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瓣叶为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生物瓣膜材料。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生物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瓣膜为心脏瓣膜。
  19. 一种介入系统,包括心脏瓣膜和导管组件,所述心脏瓣膜折叠后由导管组件输送,其特征在于,心脏瓣膜包括支架和瓣叶,所述瓣叶为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生物瓣膜材料。
PCT/CN2022/132870 2022-11-15 2022-11-18 醛基交联后双键聚合制备生物瓣膜材料的方法及生物瓣膜材料和应用 WO2024103389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31077.5 2022-11-15
CN202211431077 2022-11-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103389A1 true WO2024103389A1 (zh) 2024-05-23

Family

ID=91083575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2/132873 WO2024103390A1 (zh) 2022-11-15 2022-11-18 基于醛基交联的生物瓣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CT/CN2022/132870 WO2024103389A1 (zh) 2022-11-15 2022-11-18 醛基交联后双键聚合制备生物瓣膜材料的方法及生物瓣膜材料和应用
PCT/CN2022/132876 WO2024103392A1 (zh) 2022-11-15 2022-11-18 共聚交联制备生物瓣膜材料的方法及生物瓣膜材料和应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2/132873 WO2024103390A1 (zh) 2022-11-15 2022-11-18 基于醛基交联的生物瓣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2/132876 WO2024103392A1 (zh) 2022-11-15 2022-11-18 共聚交联制备生物瓣膜材料的方法及生物瓣膜材料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WO (3) WO202410339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55788B2 (en) * 2003-10-30 2011-06-07 Medtronic, Inc. Bioprosthetic tissue preparation with synthetic hydrogels
CN111166938B (zh) * 2020-02-17 2020-10-30 四川大学 一种非戊二醛可预装干燥生物瓣膜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289064A (zh) * 2021-03-26 2021-08-24 浙江大学 一种双网络水凝胶修饰的生物心脏瓣膜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103390A1 (zh) 2024-05-23
WO2024103392A1 (zh) 2024-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yed et al. Evaluation of decellularization protocols for production of tubular small intestine submucosa scaffolds for use in oesophageal tissue engineering
CN111166938B (zh) 一种非戊二醛可预装干燥生物瓣膜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220971B (zh) 一种人工生物心脏瓣膜及其制备方法
US20210268151A1 (en) Pre-Loadable Biological Heart Valve Capable of Rapid Rehydra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WO2018167536A1 (en) Implantable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preserving
CN109833519B (zh) 一种人工生物瓣膜的方法
JP2624553B2 (ja) ウシ心膜材料の調製方法およびその用途
US20230077632A1 (en) Functionalized biological matrix material,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use thereof
CN115087470A (zh) 一种功能化生物基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748695B (zh) 一种双键后交联提高生物瓣膜材料抗钙化及抗凝血性的方法
EP3393535B1 (en) Methods for preparing dry cross-linked tissue
WO2024103389A1 (zh) 醛基交联后双键聚合制备生物瓣膜材料的方法及生物瓣膜材料和应用
US20110236949A1 (en) Methods for Processing Biological Tissues
CN112773936B (zh) 一种改性心包膜及其制备方法、人工心脏瓣膜假体
CN111359020B (zh) 软组织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0038293A1 (zh) 一种采用酶交联和茶多酚组合联用处理生物瓣膜的方法
WO2023088330A1 (zh) 一种生物瓣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4114050A1 (zh) 生物组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028617B (zh) 一种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848912B (zh) 一种脱细胞真皮及其制备方法
WO2011115612A1 (en) Thin collagen tissue for medical device applications
Sokol et al. Prospects for application of bovine pericardial scaffold for cardial surgery
CN115920131A (zh) 一种兼具抗凝和抗钙化的生物瓣膜材料、医疗器械及其交联方法和用途
CN114028618A (zh) 一种基于羊膜基底膜的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713173A (zh) 去除同种或异种生物材料的免疫原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