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4016559A1 - 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电子设备及相关产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电子设备及相关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4016559A1
WO2024016559A1 PCT/CN2022/136343 CN2022136343W WO2024016559A1 WO 2024016559 A1 WO2024016559 A1 WO 2024016559A1 CN 2022136343 W CN2022136343 W CN 2022136343W WO 2024016559 A1 WO2024016559 A1 WO 2024016559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page
collab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identification
us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2/13634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史交交
秦川
李娟�
祁国强
Original Assignee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EP2293013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EP4336950A1/en
Publication of WO2024016559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4016559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电子设备及相关产品。该方法包括:响应于用户对第一页面的操作,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一页面切换至第二页面,与第一近场设备建立第一近场通信连接,在第二页面中,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与第一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相接触;响应于用户对第二页面的操作,第一电子设备切换至第三页面,与第一近场设备保持第一近场通信连接,并与第二近场设备建立第一近场通信连接,在第三页面中,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分别与第一、第二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相接触。这样,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一近场设备建立近场通信连接之后,还可以与第二近场设备建立近场通信连接,实现三个电子设备同时建立近场通信连接,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电子设备及相关产品
本申请要求于2022年7月18日提交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210839523.X、发明名称为“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电子设备及相关产品”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电子设备及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多设备协同是一种应用于多个电子设备的分布式技术。利用多设备协同技术,两个或者多个电子设备之间可以进行跨系统、跨设备的协同,实现资源共享、协同操作。
随着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设备协同已经产生了多种不同的协同模式。在传统的方案中,如果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仅支持一种协同模式,那么主设备与从设备会按照该协同模式建立多设备协同。如果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支持多种协同模式,那么,当主设备与从设备是第一次建立多设备协同时,会采用双方默认的协同模式;当主设备与从设备不是第一次建立多设备协同时,会选择双方上一次建立多设备协同时所采用的协同模式。
然而,用户在使用主设备与从设备进行多设备协同时,期望采用的协同模式与上一次采用的协同模式很可能是不同的。在这种状态下,用户只能够通过主设备或者从设备中的其他应用更改协同模式,而无法在建立多设备协同的过程中选择其期望使用的协同模式,影响了用户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电子设备及相关产品,以提高多设备协同的用户使用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第一页面,第一页面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和至少一个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近场设备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具有多个协同模式;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页面的操作,在第一页面显示多个协同模式中的至少一个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对第一模式标识的点击操作,将第一模式标识对应的协同模式确定为目标协同模式,第一模式标识是至少一个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中的任意一个模式标识;第一电子设备基于目标协同模式,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当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支持多种协同模式时,用户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上选择其期望使用的目标协同模式,这样,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基于目标协同模式建立多设备协同,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页面的操作,在第一页面显示多个协同模式中的至少一个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页面拖动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使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与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相接触的操作,在第一页面显示多个协同模式中的至少一个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这样,当用户想 要对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时,可以根据模式标识直观地了解其可选择的协同模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页面的操作,在第一页面显示多个协同模式中的至少一个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页面拖动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使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与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相接触的操作,基于预设协同模式,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一页面显示预设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对预设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的点击操作,在第一页面显示多个协同模式中的至少一个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这样,当用户想要对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时,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先基于预设的协同模式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然后再让用户选择目标协同模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基于目标协同模式,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将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多设备协同从预设协同模式切换为目标协同模式。这样,当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支持多种协同模式时,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先基于预设的协同模式建立多设备协同,然后,用户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上选择其期望使用的目标协同模式,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基于用户的选择,从预设的协同模式切换到目标协同模式,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基于目标协同模式,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之后,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一页面显示目标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对目标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的操作,结束与第二电子设备的多设备协同。这样,用户可以在第一页面结束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的多设备协同,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一页面显示第一按钮;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对第一按钮的点击操作,在显示屏上显示第二页面,第二页面包括第一列表,第一列表包括至少一个的协同模式的选项;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对第一选项的点击操作,显示第三页面,第一选项是第一列表中的任意一个协同模式的选项,第三页面包括第一选项对应的协同模式的开关按钮;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对开关按钮的点击操作,开启或者关闭协同模式。这样,用户可以从多设备协同的连接页面直接进入到多设备协同的设置页面,以对自动协同服务进行开启和关闭等控制,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一页面显示第二按钮;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对第二按钮的点击操作,在第一页面显示第二列表,第二列表包括至少一个协同模式的选项;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对第二选项的点击操作,在第一页面显示第一支持信息,第二选项是第二列表中的任意一个协同模式的选项,第一支持信息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或近场设备是否支持第二选项对应的协同模式。这样,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在多设备协同的连接页面中直接显示自动协同服务的支持信息,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支持信息包括:在第一页面中的支持第二选项对应的协同模式的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上添加的预设标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对第二选项的点击操作,在第一页面显示第二支持信息,第二支持信息包括除第一电子设备和近场设备以外的其他电子设备是否支持第二选项对应的协同模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一近场设备建立有第一多设备协同的状态下,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页面拖动第二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使第二 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与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相接触的操作,将第二近场设备接入到第一多设备协同;其中,第一多设备协同是基于第一协同模式建立的,第一协同模式支持三个电子设备同时连接,第二近场设备为支持第一协同模式的近场设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一近场设备建立有第二多设备协同的状态下,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页面拖动第二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使第二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与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相接触的操作,结束第二多设备协同,并与第二近场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其中,第二多设备协同是基于第二协同模式建立的,第二协同模式不支持三个电子设备同时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环外设备建立有多设备协同的状态下,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页面拖动第三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使第三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与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相接触的操作,结束与环外设备已建立的多设备协同,并与第三近场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在第四近场设备与环外设备建立有多设备协同或者第四近场设备与第五近场设备建立有多设备协同的状态下,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页面拖动第四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使第四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与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相接触的操作,结束第四近场设备与第五近场设备或者环外设备已建立的多设备协同,并建立第一电子设备与第四近场设备之间的多设备协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六近场设备均与其他电子设备建立有多设备协同的状态下,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页面拖动第六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使第六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与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相接触的操作,结束第一电子设备和第六近场设备各自已建立的多设备协同,并建立第一电子设备与第六近场设备之间的多设备协同。
这样,在第一电子设备和/或近场设备已经建立了多设备协同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在第一页面直接对参与多设备协同的设备进行增加或者切换,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一页面中,将已建立多设备连接的各个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显示为第一预设颜色,将未建立多设备连接的各个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显示为第二预设颜色,第一预设颜色与第二预设颜色不同。这样,第一页面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的设备标识来表示主设备或者近场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的状态,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设备协同装置,包括:显示模块,用于在显示屏上显示第一页面,第一页面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和至少一个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近场设备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具有多个协同模式;第一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页面的操作,在第一页面显示多个协同模式中的至少一个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第二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对第一模式标识的点击操作,将第一模式标识对应的协同模式确定为目标协同模式,第一模式标识是至少一个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中的任意一个模式标识;连接模块,用于基于目标协同模式,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当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支持多种协同模式时,用户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上选择其期望使用的目标协同模式,这样,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基于目标协同模式建立多设备协同,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及其各个实现方式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及其各个实现方式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上述终端设备实现上述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生成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信息。
附图说明
图1A-图1C是主设备与从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的过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软件结构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页面的示例性视图;
图5A-图5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的第一组交互示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的流程图;
图7A-图7D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的第二组交互示例图;
图8A-图8D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的第三组交互示例图;
图9A-图9D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的第四组交互示例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的另一个流程图;
图11A-图11E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的第五组交互示例图;
图12A-图12D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的第六组交互示例图;
图13A-图13C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自动协同服务的开启和关闭方式的示例图;
图14A-图14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协同服务的演示功能的示例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的第七组交互示例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的第八组交互示例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的第九组交互示例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的第十组交互示例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的第十一组交互示例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标识的颜色的第一个示例图;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标识的颜色的第二个示例图;
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标识的颜色的第三个示例图;
图2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标识的颜色的第四个示例图;
图2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协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设备协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多设备协同是一种应用于多个电子设备的分布式技术。利用多设备协同技术,两个或者多个电子设备之间可以进行跨系统、跨设备的协同,实现资源共享、协同操作。
多设备协同可以应用于同类型或者不同类型的电子设备之间。其中,电子设备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大屏设备(例如:智能电视、智慧屏)、个人计算机(persona1computer,PC)、手持计算机、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可穿戴电子设备、车载设备、虚拟现实设备等设备。
多设备协同需要基于设备间的通信连接实现。该通信连接可以是有线通信连接,也可以是无线通信连接。其中,有线通信连接的解决方案例如可以包括USB On-The-Go(OTG)技术;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例如可以包括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Wi-Fi直连(Wi-Fi Direct),蓝牙(bluetooth,BT),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
随着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设备协同已经产生了多种不同的协同模式(也称:协同服务),例如:屏幕扩展、投屏、超级通话、屏幕镜像、多屏协同、超级通知、键鼠共享、超级键鼠等。其中:
屏幕扩展:将电子设备B的屏幕作为电子设备A的副屏,电子设备A可以将其需要显示的一部分内容转移到副屏上进行显示,电子设备A的屏幕与电子设备B的屏幕可以共同显示内容,扩展了电子设备A的显示能力。
投屏:将电子设备A屏幕中的内容(例如:视频、照片等)投送到电子设备B的屏幕中进行显示。在投屏时,用户可以将选择电子设备A屏幕的部分内容或者全部内容投送到电子设备B的屏幕中进行显示。一些投屏方式还允许用户在投屏期间将屏幕切换至其他页面,而不影响电子设备B继续播放被投送的内容。
超级通话:当电子设备A接到语音通话或者视频通话的呼入时,电子设备B上可以同步显示呼入界面,这样,用户可以选择在电子设备B上接听或者挂断通话。
屏幕镜像:将电子设备A屏幕中的所有内容完整地在电子设备B的屏幕中进行镜像显示。电子设备B中显示的电子设备A的内容与电子设备A显示的内容相同,且随着电子设备A显示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多屏协同:将电子设备A的用户界面投影到电子设备B的屏幕中进行显示,并且允许用户在电子设备B中对电子设备A的用户界面进行操作,以及通过在电子设备B中执行特定的操作(例如:从电子设备B的用户界面中向电子设备A的用户界面中拖拽文件),将电子设备B中的文件传输到电子设备A中,实现电子设备A与电子设备B之间的跨设备操作和跨设备文件传输等。其中,电子设备A的用户界面可以显示在电子设备B屏幕中的任意区域,也可以全屏显示。
超级通知:当电子设备A接收到通知消息时,通知消息可以在电子设备B中同步显示,还可以允许用户在电子设备B中对通知消息执行回复、删除、已读等操作。
键鼠共享:电子设备A与电子设备B可以共享彼此原有的输入设备,例如:鼠标、键盘等。共享的输入设备既可以在电子设备A中进行输入,也可以在电子设备B中进行输入。另外,在键鼠共享模式中,电子设备A与电子设备B之间还可以进行文件传输。
超级接续:用户可以将电子设备A上未完成的操作,转移到电子设备B上进行接续操作,例如:将电子设备A上正在编辑的文档,转移至电子设备B上继续编辑等。
在上述列举出的多个协同模式中:一些协同模式是主设备(多设备协同的发起方)响应于用户操作,向从设备(多设备协同的参与方)发起的,因此可以被称作手动协同服务或手动协同业务,例如:屏幕扩展、投屏、屏幕镜像、多屏协同、键鼠共享等;另一些协同模式是在用户开启功能的状态下,满足触发规则时自动触发的,因此可以被称作自动协同服务或者自动协同业务,例如:超级通话、超级通知、超级接续等。
对于两个电子设备来说,其支持的协同模式一般与设备类型、屏幕尺寸、设备能力等因素有关。因此,两个电子设备可能仅支持一种协同模式,也可能支持多种协同模式。
以手动协同服务为例:
如果主设备为手机,从设备为平板电脑,其支持的协同模式可以包括多屏协同。
如果主设备为手机,从设备为PC,其支持的协同模式可以包括屏幕镜像、屏幕扩展、键鼠共享、多屏协同。
如果主设备为手机,从设备为大屏设备,其支持的协同模式可以包括投屏。
如果主设备为平板电脑,从设备为手机,其支持的协同模式可以包括多屏协同。
如果主设备为平板电脑,从设备为PC,其支持的协同模式可以包括屏幕镜像、屏幕扩展、键鼠共享。
如果主设备为平板电脑,从设备为大屏设备,其支持的协同模式可以包括投屏。
如果主设备为PC,从设备为手机,其支持的协同模式可以包括屏幕镜像、屏幕扩展、键鼠共享、多屏协同。
如果主设备为PC,从设备为平板电脑,其支持的协同模式可以包括屏幕镜像、屏幕扩展、键鼠共享。
如果主设备为PC,从设备为大屏设备,其支持的协同模式可以包括投屏。
以自动协同服务为例:
支持超级通话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手机、平板、PC、大屏显示设备等。
支持超级通知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手机、平板、PC等。
支持超级接续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手机、平板、PC、大屏显示设备等
下面以手动协同服务为例,对目前的主设备与从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的过程进行说明。
图1A-图1C是主设备与从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的过程示意图。
如图1A所示,以主设备为手机为例,在传统的方案中,当用户想要使用多设备协同业务时,可以打开主设备的控制中心页面300。其中,控制中心页面30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功能开关310,以及多设备协同面板320,该多设备协同面板320中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可点击的元素,例如:搜索图标321和多设备协同的连接页面400的入口图标322。接下来,主设备可以响应于用户点击11搜索图标321,搜索位于主设备附近的近场设备。其中,近场设备例如可以包括位于主设备附近的、与主设备绑定的设备。如果搜索到近场设备,则可以将近场设备的图标显示在多设备协同面板中。接下来,主设备可以响应于用户点击12入口图标322,打开多设备协同的连接页面400。
如图1B和图1C所示,连接页面400中可以包括主设备的图标401,以及搜索到的一个或者多个近场设备的图标402。其中,主设备的图标401可以位于连接页面400中心区域,一个或者多个近场设备的图标402可以分布在主设备的图标401周围。接下来,用户可以从一个或者多个近场设备中选择一个从设备,并将从设备的图标402向靠近主设备的图标401的方向拖动13,当主设备的图标401与从设备的图标402相接触时,主设备即可触发与从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
在传统的方案中,如果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仅支持一种协同模式,那么主设备与从设备会按照该协同模式建立多设备协同。如果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支持多种协同模式,那么,当主设备与从设备是第一次建立多设备协同时,会采用双方默认的协同模式;当主设备与从设备不是第一次建立多设备协同时,会选择双方上一次建立多设备协同时所采用的协同模式。
然而,用户在使用主设备与从设备进行多设备协同时,期望采用的协同模式与上一次采用的协同模式很可能是不同的。在这种状态下,如果用户想要更改协同模式,则需要通过主 设备或者从设备中的其他应用入口实现。例如:在主设备中的设置应用中进行更改,或者在从设备的特定应用中进行更改等。而无法在建立多设备协同的过程中直接选择其期望使用的协同模式,影响了用户使用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多设备协同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类型的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设备既可以作为多设备协同中的主设备,也可以作为多设备协同中的从设备。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存储器120,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射频电路140,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摄像头170,显示屏180,触摸传感器190,气压传感器210和按键220等。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程序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例如集成在系统芯片(system on a chip,SoC)中。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 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 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和/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
存储器120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存储器120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电子设备100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2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单元,例如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如: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等;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闪存(flash memory)等。处理器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20的指令,和/或存储在设置于处理器中的存储器的指令,执行电子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应用程序以及数据处理。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指的操作系统,包括但不限于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iPad OS、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Windows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MAC OS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等。
电子设备1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射频电路140、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射频电路14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141,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电子设备100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程序在电子设备1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由天线14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15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4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1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包括调制器和解调器。其中,调制器用于将待发送的低频基带信号调制成中高频信号。解调器用于将接收的电磁波信号解调为低频基带信号。随后解调器将解调得到的低频基带信号传送至基带处理器处理。低频基带信号经基带处理器处理后,被传递给应用程序处理器。应用程序处理器通过音频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扬声器,受话器等)输出声音信号,或通过显示屏180显示图像或视频。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是独立的器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独立于处理器110,与移动通信模块150或其他功能模块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包括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蓝牙(bluetooth,BT)模块、GNSS模块、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模块、红外(infrared,IR)模块等。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是集成上述至少一个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160经由天线141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10。无线通信模块160还可以从处理器1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14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的无线通信功能例如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新空口(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 new radio,5G NR),BT,GNSS,WLAN,NFC,FM,和/或IR等功能。GNSS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 system,QZSS)和/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SBAS)。
摄像头170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摄像头170包括镜头和感光元件,物体通过镜头生成光学图像投射到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光电晶体管。感光元件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之后将电信号传递给ISP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ISP将数字图像信号输出到DSP加工处理。DSP将数字图像信号转换成标准的RGB,YUV,RYYB等格式的图像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摄像头170,N为大于1的正整数。
NPU为神经网络(neural-network,NN)计算处理器,通过借鉴生物神经网络结构,例如借鉴人脑神经元之间传递模式,对输入信息快速处理,还可以不断的自学习。通过NPU可以实现电子设备100的智能认知等应用程序,例如:图像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文本理解等。
显示屏180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180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的,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 light-emitting 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QLED)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180,N为大于1的正整数。
触摸传感器190,也称“触控器件”。触摸传感器190可以设置于显示屏180,由触摸传感器190与显示屏180组成触摸屏,也称“触控屏”。触摸传感器190用于检测作用于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触摸传感器可以将检测到的触摸操作传递给应用程序处理器,以确定触摸事件类型。可以通过显示屏180提供与触摸操作相关的视觉输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触摸传感器190也可以设置于电子设备100的表面,与显示屏180所处的位置不同。
气压传感器210用于测量气压。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通过气压传感器210测得的气压值计算海拔高度,辅助定位和导航。
按键220包括开机键,音量键等。按键220可以是机械按键。也可以是触摸式按键。电子设备100可以接收按键输入,产生与电子设备1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组合实现。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设备协同方法的各方法步骤进行示例性说明。
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系统可以采用分层架构,事件驱动架构,微核架构,微服务架构,或云架构。本发明实施例以分层架构的Android系统为例,示例性说明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结构。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结构框图。
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将Android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和系统库,以及内核层。
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
如图3所示,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相机,图库,日历,通话,地图,导航,WLAN,蓝牙,音乐,视频,短信息等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
如图3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窗口管理器,内容提供器,视图系统,电话管理器,资源管理器,通知管理器等。
窗口管理器用于管理窗口程序。窗口管理器可以获取显示屏大小,判断是否有状态栏,锁定屏幕,截取屏幕等。
内容提供器用来存放和获取数据,并使这些数据可以被应用程序访问。所述数据可以包括视频,图像,音频,拨打和接听的电话,浏览历史和书签,电话簿等。
视图系统包括可视控件,例如显示文字的控件,显示图片的控件等。视图系统可用于构建应用程序。显示界面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视图组成的。例如,包括短信通知图标的显示界面,可以包括显示文字的视图以及显示图片的视图。
电话管理器用于提供电子设备100的通信功能。例如通话状态的管理(包括接通,挂断等)。
资源管理器为应用程序提供各种资源,比如本地化字符串,图标,图片,布局文件,视频文件等等。
通知管理器使应用程序可以在状态栏中显示通知信息,可以用于传达告知类型的消息,可以短暂停留后自动消失,无需用户交互。比如通知管理器被用于告知下载完成,消息提醒等。通知管理器还可以是以图表或者滚动条文本形式出现在系统顶部状态栏的通知,例如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的通知,还可以是以对话窗口形式出现在屏幕上的通知。例如在状态栏提示文本信息,发出提示音,电子设备振动,指示灯闪烁等。
Android Runtime包括核心库和虚拟机。Android runtime负责安卓系统的调度和管理。
核心库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java语言需要调用的功能函数,另一部分是安卓的核心库。
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运行在虚拟机中。虚拟机将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文件执行为二进制文件。虚拟机用于执行对象生命周期的管理,堆栈管理,线程管理,安全和异常的管理,以及垃圾回收等功能。
系统库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例如:表面管理器(surface manager),媒体库(Media Libraries),三维图形处理库(例如:OpenGL ES),二维图形引擎(例如:SGL)等。
表面管理器用于对显示子系统进行管理,并且为多个应用程序提供了2D和3D图层的融合。
媒体库支持多种常用的音频,视频格式回放和录制,以及静态图像文件等。媒体库可以支持多种音视频编码格式,例如:MPEG4,H.264,MP3,AAC,AMR,JPG,PNG等。
三维图形处理库用于实现三维图形绘图,图像渲染,合成,和图层处理等。
二维图形引擎是二维绘图的绘图引擎。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至少包含显示驱动,摄像头驱动,音频驱动,传感器驱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设备协同方法可以在主设备中实现。例如,主设备可以响应于用户在多设备协同的连接页面执行的一个或者多个操作,执行多设备协同方法的各步骤。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多设备协同的连接页面也可以被称作“荣耀互联”页面、“超级终端”页面、“万物互联”页面等。
为便于描述,以下将多设备协同的连接页面简称为第一页面。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页面的示例性视图。第一页面500是主设备响应于用户在多设备协同面板中点击入口图标生成的,也可以是通过其他方式生成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页面500可以包括主设备的设备标识510,主设备的设备标识510可以位于第一页面500的中心区域,也可以位于第一页面500的顶部,或者其他区域等。其中,主设备的设备标识510可以是一个图形化标识,例如图标,或者其他拟物化元素等。例如:可以将一个包裹主设备图标的水珠形元素中作为主设备的设备标识510,或者,还可 以将一个包括主设备图标的气泡形元素中作为主设备的设备标识510,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主设备在生成第一页面500之后,可以搜索附近的近场设备,并将搜索到的近场设备(例如:平板电脑、大屏设备和PC等)的设备标识显示在第一页面500中。其中,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可以分布在主设备的设备标识510的周围。例如,在图4中,主设备的设备标识510位于第一页面500的中心区域,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502、大屏设备的设备标识503、PC的设备标识504位于主设备的设备标识510的下方,并且分布在一条弧线上505。另外,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也可以分布在主设备的设备标识510的上方,或者围绕主设备的设备标识510呈行星状分布。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与主设备的设备标识510类似,也可以是一个图形化标识,例如图标,或者其他拟物化元素等。主设备的设备标识510与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可以采用不同的颜色或尺寸,以便于用户区分。
接下来,主设备可以根据用户在第一页面500中执行一个或者多个操作,从近场设备中确定至少一个从设备,并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协同方法,与从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下面分别对“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仅支持一种协同模式”以及“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支持多种协同模式”的两种场景,对该设备协同方法的各个步骤进行示例性说明。
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仅支持一种协同模式的场景:
图5A-图5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的第一组交互示例图。以主设备为手机、从设备为平板电脑、手机与平板电脑之间仅支持多屏协同为例:如图5A所示,如果用户想要为手机与平板电脑建立多设备协同,那么用户可以将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502向靠近手机的设备标识501的方向拖动14。如图5B所示,当手机的设备标识501与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502相接触时,手机可以向平板电脑发起多屏协同连接。如图5C所示,如果手机与平板电脑建立多屏协同成功,手机可以将其设备标识501和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502融合成多屏协同标识601,并显示。多屏协同标识601与主设备的设备标识510类似,也可以是一个图形化标识,例如图标,或者其他拟物化元素等。这样,手机可以通过显示多屏协同标识的方式,将手机与平板电脑建立多屏协同成功的结果传达给用户。
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支持多种协同模式的场景: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6所示,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支持多种协同模式时,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01-S103:
步骤S101,响应于用户操作,显示主设备与从设备支持的多个协同模式。
其中,用户操作可以包括用户在第一页面执行的一个或者多个操作。根据主设备类型的不同,用户操作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例如:当主设备为手机、平板电脑等支持触控操作的电子设备时,用户操作可以包括用户手指对第一页面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设备标识执行的点击、滑动等触控操作;当主设备为大屏设备时,用户操作可以包括用户使用遥控器对大屏设备发送指令,以对第一页面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设备标识执行选择、确认等操作;当主设备为PC时,用户操作可以包括用户使用键盘或者鼠标等输入设备对第一页面执行的操作,例如使用鼠标选择或拖动一个或者多个设备标识等。
其中,主设备可以将其与各个类型的电子设备支持的协同模式预先进行存储,例如:可以存储在主设备本地,也可以存储在云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果主设备与从设备支持的多个协同模式,主设备可以响应于用户 操作,将支持的至少一个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显示在第一页面中。其中,主设备可以显示其与从设备支持的部分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也可以显示其与从设备支持的每一个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模式标识与设备标识类似,也可以是一个图形化标识,例如图标,或者其他拟物化元素等。例如:当主设备与从设备支持的协同模式包括屏幕镜像、键鼠共享、多屏协同和屏幕扩展时,主设备可以在第一页面中显示屏幕镜像标识、键鼠共享标识、多屏协同标识和屏幕扩展标识。这样,用户就可以根据模式标识直观地了解其可选择的协同模式。
步骤S102,从多个协同模式中确定用户选择的目标协同模式。
根据主设备类型的不同,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从多个协同模式中选择一个期望使用的协同模式,主设备会将用户选择的协同模式作为目标协同模式。例如:当主设备为手机、平板电脑等支持触控操作的电子设备时,用户可以使用手指在第一页面点击任意一个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以将该协同模式确定为目标协同模式。当主设备为大屏设备时,用户使用遥控器选中任意一个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并执行确认操作,以将该协同模式确定为目标协同模式。当主设备为PC时,用户可以使用鼠标点击任意一个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以将该协同模式确定为目标协同模式。
步骤S103,基于目标协同模式,与从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
具体实现中,在用户选择目标协同模式之后,主设备可以基于目标协同模式,向从设备发起多设备协同。主设备与从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之后,可以将目标协同模式以外的其余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隐藏,只显示目标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
下面结合一些示例,对上述图6示出的多设备协同方法步骤S101-步骤S103所涉及的用户交互内容进行示意性说明。
图7A-图7D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的第二组交互示例图。
如图7A所示,以主设备为手机为例,当用户想要为手机与PC建立多设备协同时,可以使用手指将PC的设备标识504向靠近手机的设备标识501的方向拖动15。
如图7B和图7C所示,当手机的设备标识501与PC的设备标识504相接触时,手机可以将PC确定为从设备,并显示手机与PC支持的多个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例如:屏幕镜像标识602、键鼠共享标识603、多屏协同标识604和屏幕扩展标识605。
以设备标识、模式标识均为水珠形元素为例,当手机的水珠形元素与PC的水珠形元素相接触时,第一页面可以播放两个水珠形元素相融合的动画效果。在融合的过程中,屏幕镜像、键鼠共享、多屏协同和屏幕扩展的水珠形元素逐渐呈现,并最终以半融合的状态显示在第一页面500中。
接下来,用户可以使用手指点击16任意一个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例如:屏幕扩展标识605。手机可以响应于用户的点击16操作,将该协同模式确定为目标协同模式,并基于目标协同模式,向从PC发起多设备协同。
如图7D所示,在手机与PC基于目标协同模式建立多设备协同之后,手机可以将目标协同模式以外的其余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隐藏,只显示目标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例如:屏幕扩展标识605。
以设备标识、模式标识均为水珠形元素为例,手机在检测到用户点击屏幕扩展的水珠形元素时,将屏幕扩展确定为目标协同模式,并向PC发起屏幕扩展。在手机与PC建立屏幕扩展之后,手机可以将第一页面中的屏幕镜像、多屏协同和键鼠共享的水滴形元素逐渐隐藏,并将屏幕扩展的水滴形元素逐渐放大,并最终将放大后的屏幕扩展的水滴形元素显示在手机 的水滴形元素原来所在的位置。
图8A-图8D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的第三组交互示例图。
如图8A所示,以主设备为平板电脑为例,当用户想要为平板电脑与PC建立多设备协同时,可以使用将PC的设备标识504向靠近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502的方向拖动17。
如图8B和图8C所示,当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与PC的设备标识相接触时,平板电脑可以将PC确定为从设备,并显示平板电脑与PC支持的多个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例如:屏幕镜像标识602、键鼠共享标识603、屏幕扩展标识605。
接下来,用户可以使用手指点击18任意一个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例如:键鼠共享标识603,手机可以响应于用户的点击18操作,将该协同模式确定为目标协同模式,并基于目标协同模式,向从PC发起多设备协同。
如图8D所示,在平板电脑与PC建立多设备协同之后,平板电脑可以将除目标协同模式以外的其余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隐藏,只显示目标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例如:键鼠共享标识603。
图9A-图9D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的第四组交互示例图。
如图9A所示,以主设备为PC为例,当用户想要为PC与平板电脑建立多设备协同时,可以通过鼠标的拖拽操作,将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502向PC的设备标识504的方向拖动19。当PC的设备标识502与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504相接触时,PC可以将平板电脑确定为从设备,并显示PC与平板电脑支持的多个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例如:屏幕镜像标识602、键鼠共享标识603和屏幕扩展标识605。接下来,用户可以使用鼠标点击20任意一个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例如:键鼠共享标识603。PC可以响应于用户点击20鼠标的操作,将该协同模式确定为目标协同模式,并基于目标协同模式,向从平板电脑发起多设备协同。
如图9D所示,在PC与平板电脑建立多设备协同之后,PC可以将除目标协同模式以外的其余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隐藏,只显示目标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例如:键鼠共享标识60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当主设备与从设备支持多种协同模式时,用户可以在主设备上选择其期望使用的目标协同模式,这样,主设备与从设备可以基于目标协同模式建立多设备协同,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的另一个流程图。
如图10所示,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支持多种协同模式时,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201-S204:
步骤S201,响应于用户操作,基于预设协同模式,与从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
其中,用户操作可以包括用户在第一页面执行的一个或者多个操作。该用户操作可以与步骤S101中的用户操作相同,具体可以参照步骤S101实施,这里不再赘述。主设备与从设备基于预设协同模式建立多设备协同之后,可以在第一页面显示预设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
其中,预设协同模式可以是主设备与从设备支持的多个协同模式中的一个。例如,如果主设备与从设备是第一次建立多设备协同,那么预设协同模式可以是双方的默认协同模式,如果主设备与从设备不是第一次建立多设备协同,那么预设协同模式可以是双方上一次建立多设备协同时所采用的协同模式,也可以是双方的默认协同模式。
一般来说,主设备与每一个类型的电子设备之间都可以预先设置有一个默认协同模式,其中,主设备与不同类型的从设备之间可以具有不同的默认协同模式。例如:如果主设备是手机、从设备是平板电脑,那么默认协同模式可以是多屏协同;如果主设备是手机、从设备 是大屏设备,那么默认协同模式可以是投屏;如果主设备是笔记本电脑、从设备是笔记本电脑,那么默认协同模式可以是屏幕镜像。主设备可以将其与各个类型的电子设备的默认协同模式预先进行存储,例如:可以存储在主设备本地,也可以存储在云端。
步骤S202,显示主设备与从设备支持的多个协同模式。
主设备与从设备基于预设协同模式建立多设备协同之后,可以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页面执行的一个或者多个操作,将其与从设备支持的至少一个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显示在第一页面中。根据主设备类型的不同,用户操作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例如:当主设备为手机、平板电脑等支持触控操作的电子设备时,用户操作可以包括用户手指对第一页面中的预设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执行的点击、长按等触控操作;当主设备为大屏设备时,用户操作可以包括用户使用遥控器对大屏设备发送指令,以对第一页面中的预设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执行选择、确认等操作;当主设备为PC时,用户操作可以包括用户使用键盘或者鼠标等输入设备对第一页面执行的操作,例如使用鼠标点击预设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等。
具体实现中,主设备可以在第一页面显示其与从设备支持的每一个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也可以在第一页面中显示其与从设备支持的部分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例如:仅显示除当前采用的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以外的其他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
示例性的,当主设备为手机、从设备为PC时,主设备与从设备支持的协同模式可以包括键鼠共享、屏幕镜像、屏幕扩展、多屏协同。那么,如果主设备与从设备当前建立了多屏协同,则主设备可以响应于用户手指对多屏协同标识的点击操作,显示键鼠共享、屏幕镜像、屏幕扩展和多屏协同的模式标识,也可以仅显示键鼠共享、屏幕镜像、屏幕扩展的模式标识,而不继续显示多屏协同标识。
步骤S203,从多个协同模式中确定用户选择的目标协同模式。
步骤S203与步骤S102类似,具体可参照步骤S102实现,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S204,将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多设备协同从预设协同模式切换为目标协同模式。
在用户选择目标协同模式之后,主设备可以基于目标协同模式,向从设备发起多设备协同,以将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协同模式切换为目标协同模式。具体实现中,主设备可以先断开与从设备当前的多设备协同,然后基于目标协同模式,再次向从设备发起多设备协同,以使主设备与从设备基于目标协同模式重新建立多设备协同。另外,主设备也可以在不断开与从设备当前的多设备协同的状态下,直接基于目标协同模式向从设备发起切换请求,使主设备与从设备切换至目标协同模式。主设备与从设备基于目标协同模式建立多设备协同之后,可以在第一页面显示目标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
下面结合一些示例,对上述图10示出的所设备协同方法进行更具体地说明。
图11A-图11E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的第五组交互示例图。
如图11A所示,以主设备为手机时为例,当用户想要为手机与PC建立多设备协同时,可以使用手指将PC的设备标识504向靠近手机的设备标识501的方向拖动21。
如图11B和图11C所示,当手机的设备标识501与PC的设备标识504相接触时,手机可以基于默认协同模式,例如:多屏协同,与PC建立多设备协同,并显示默认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例如:多屏协同标识604。
以设备标识、模式标识均为水珠形元素,默认协同模式为多屏协同为例,当手机的水珠形元素与PC的水珠形元素相接触时,第一页面500可以播放两个水珠形元素相融合的动画效果,并融合形成多屏协同的水珠形元素。
如图11C和图11D所示,接下来,用户可以使用手指点击22默认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例如:多屏协同标识。手机可以响应于用户手指的点击22操作,显示手机与PC支持的多个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例如:屏幕镜像标识602、键鼠共享标识603、多屏协同标识604和屏幕扩展标识605。
以设备标识、模式标识均为水珠形元素,默认协同模式为多屏协同为例,当用户点击多屏协同的水珠形元素时,屏幕镜像、键鼠共享和屏幕扩展的水珠形元素可以在第一页面中逐渐呈现,并与多屏协同的水珠形元素以半融合的状态显示在第一页面中。
如图11E所示,接下来,用户可以使用手指点击23任意一个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例如屏幕扩展标识605,手机可以响应于用户手指点击23的操作,将该协同模式确定为目标协同模式,并基于目标协同模式,重新向从PC发起多设备协同。在手机与PC切换到目标协同模式之后,手机可以将目标协同模式以外的其余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隐藏,只显示目标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例如:屏幕扩展标识605。
以设备标识、模式标识均为水珠形元素为例,手机在检测到用户点击屏幕扩展的水珠形元素时,将屏幕扩展确定为目标协同模式,并以该模式向PC发起多设备协同。与此同时,手机可以将第一页面中的屏幕镜像、多屏协同和键鼠共享的水滴形元素逐渐隐藏,并将屏幕扩展的水滴形元素逐渐放大,并最终将放大后的屏幕扩展的水滴形元素显示在手机的水滴形元素原来所在的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当主设备与从设备支持多种协同模式时,主设备与从设备可以先基于预设的协同模式建立多设备协同,然后,用户可以在主设备上选择其期望使用的目标协同模式,主设备可以基于用户的选择,从预设的协同模式切换到目标协同模式,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设备在与从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之后,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S301,响应于用户操作,结束与从设备的多设备协同。
其中,用户操作可以包括用户对第一页面中的目标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执行的一个或者多个操作,根据主设备类型的不同,用户操作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例如:当主设备为手机、平板电脑等支持触控操作的电子设备时,用户操作可以包括用户手指对目标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执行的长按操作;当主设备为大屏设备时,用户操作可以包括用户使用遥控器对大屏设备发送指令,以对目标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执行的选择、确认等操作;当主设备为PC时,用户操作可以包括用户使用键盘或者鼠标等输入设备对目标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执行的单击或者双击等操作。
图12A-图12D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的第六组交互示例图。
下面结合12A-图12C,对多设备协同方法的步骤S301涉及的用户交互进行示例性说明。
以主设备为手机、从设备为平板电脑、并且手机与平板电脑已经建立了多屏协同为例:
如图12A-图12C所示,用户如果想要结束多屏协同,可以长按31第一页面500中的多屏协同标识604。手机响应于用户的长按31操作,结束多屏协同,并且将多屏协同标识分离为手机的设备标识501和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502。然后,将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502移动至近场设备所在区域,从而使第一页面500恢复到建立多屏协同之前的状态。
以设备标识、模式标识均为水珠形元素为例,当用户长按第一页面中的多屏协同的水珠形元素时,多屏协同的水珠形元素可以呈现出受挤压而分离成两个水珠形元素的效果。在分离的两个水珠形元素中,其中一个成为手机的水珠形元素,停留在原位置,另一个成为平板 的水珠形元素,先沿一个方向(例如:向右)远离手机的水珠形元素,然后在移动到近场设备所在区域。
其中,将平板(从设备)的设备标识移动至近场设备所在区域,可以多种移动路径。
如图12B和图12C所示,手机与平板电脑结束多屏协同之后,一种移动路径(路径1)可以是: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可以按照就近原则移动至近场设备所在区域。例如:如果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从多屏协同标识的右侧分离出来,则可以按照就近原则,将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向下移动至近场设备所在区域,与此同时,可以将大屏设备和笔记本电脑的设备标识依次向左移动,以使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最终停留在笔记本电脑的设备标识的右侧。
如图12B和图12D所示,另一种移动路径(路径2)可以是:将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移动至其原来所在的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当主设备与从设备结束多设备协同时,第一页面恢复到建立多屏协同之前的状态,以便于用户继续在第一页面继续执行其他操作,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本申请以上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步骤,优选可以应用于多设备协同中的手动协同服务。对于自动协同服务,考虑到其一般是在满足触发规则时自动触发的,因此,为了能够让用户自主选择是否在满足触发规则时触发自动协同服务,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自动协同服务的服务开关。
图13A-图13C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自动协同服务的开启和关闭方式的示例图。
如图13A和图13B所示,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页面500还可以包括多设备协同的设置按钮701,该设置按钮701可以设置在第一页面500的任意位置,例如第一页面500的右上角。
以主设备为手机为例,如果用户想要对多设备协同进行设置,则可以点击41设置按钮701。手机可以响应于用户的点击41操作,进入到多设备协同的设置页面800,该设置页面800例如可以包括协同服务列表810,以及,近场设备列表820。
协同服务列表81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可设置的协同服务的选项,例如:超级接续、超级通话、超级通知和超级键鼠等;以及每个协同服务状态,例如:已开启或者已关闭。近场设备列表820可以包括有手机已经搜索到的附近的近场设备的名称和类型,以及曾经与手机建立过多设备协同的设备名称和类型。
如图13B和图13C所示,接下来,如果用户想要设置某个协同服务的服务状态,则可以在协同服务列表810中点击42这个协同服务的选项。手机可以响应于用户的点击操作,进入到这个协同服务的子页面900,该子页面900例如可以包括这个协同服务的开关按钮901。接下来,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开关按钮901的方式,开启或关闭这个协同服务。
示例性的,当用户在协同服务列表810中点击“超级通话”时,手机可以进入到超级通话的子页面900,超级通话的子页面900中可以包括超级通话的功能描述信息901,以及超级通话的开关按钮902。当开关按钮902为开启状态时,如果用户点击43开关按钮902,可以关闭超级通话服务,当开关按钮902为关闭状态时,如果用户点击开关按钮902,可以开启超级通话服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用户可以从多设备协同的连接页面直接进入到多设备协同的设置页面,以对自动协同服务进行开启和关闭等控制,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另外,由于自动协同服务一般是在满足触发规则时自动触发的,不需要用户主动设置,因此,用户有时可能会不清楚各个自动协同服务均支持哪些电子设备。对此,本申请实施例 在第一页面中还提供了自动协同服务的演示功能,以在第一页面中向用户呈现各个自动协同服务支持的所有电子设备。
图14A-图14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协同服务的演示功能的示例图。
如图14A和图14B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页面500还可以包括自动协同服务的演示功能按钮703,该演示功能按钮703可以设置在第一页面500的任意位置,例如第一页面500的右上角。以主设备为手机为例,如果用户想要查看某个自动协同服务支持哪些电子设备,则可以点击44演示功能按钮703。手机可以响应于用户点击44演示功能按钮703的操作,显示自动协同服务列表830,自动协同服务列表83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自动协同服务的选项,例如:超级接续、超级通话、超级通知等。
如图14B和图14C所示,接下来,用户可以在自动协同服务列表830中点击45其想要查看的自动协同服务的选项。手机可以响应于用户的点击45操作,在第一页面500显示这个自动协同服务的支持信息,该支持信息例如可以是在支持这个自动协同服务的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上添加的预设标记等。
示例性的,当用户在自动协同服务列表中点击45“超级通话”时,手机可以在第一页面500的所有支持超级通话的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上添加话筒图案的角标840,这样,用户就可以通过话筒图案的角标840,直观地了解哪些电子设备支持超级通话服务。
另外,如果用户查看的自动协同服务还支持其他的电子设备,但是这个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未显示在第一页面500中,那么,手机可以在第一页面500中以虚线框850和设备名称的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显示这个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并在设备标识上添加话筒图案的角标840。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14D所示,手机在显示自动协同服务列表830的同时,还可以直接在第一页面500中显示其中一种自动协同服务(例如:超级通话)的支持信息。当用户在自动协同服务列表500点击另一个自动协同服务(例如:超级通知)的名称时,手机切换到显示另一种自动协同服务(例如:超级通知)的支持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在多设备协同的连接页面中直接显示自动协同服务的支持信息,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用户在使用多设备协同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场景一:在主设备已经与一个近场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的状态下,用户想要将另一个近场设备也接入到多设备协同。
针对场景一,该多设备协同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主设备与第一近场设备建立有第一多设备协同的状态下,响应于用户操作,将第二近场设备接入到第一多设备协同,第一多设备协同是基于第一协同模式建立的多设备协同,第二近场设备为支持第一协同模式的近场设备。
其中,第一协同模式可以是支持三个电子设备同时连接的协同模式,例如超级键鼠等。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的第七组交互示例图。
如图15所示,以主设备为手机、第一近场设备为PC、第二近场设备为平板电脑为例。手机与PC建立有超级键鼠时,第一页面500可以将手机的设备标识501和PC的设备标识504以融合的状态进行显示。在这种状态下,如果用户将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502向手机的设备标识501方向拖动51,并与手机的设备标识501相接触,手机可以在平板电脑也支持超级键鼠的状态下,将平板电脑也接入到超级键鼠。这样,手机、PC和平板电脑可以同时接入到超级键鼠,实现三台设备协同。在平板电脑接入到超级键鼠之后,第一页面500可以将手 机、PC和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以融合的状态进行显示,以使用户能够直观地了解当前的三台设备协同的状态。
针对场景一,该多设备协同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主设备与第一近场设备建立有第二多设备协同的状态下,响应于用户操作,结束第二多设备协同,并建立主设备与第二近场设备的多设备协同,第二多设备协同是基于第二协同模式建立的多设备协同。
其中,第二协同模式可以是不支持三个电子设备同时连接的协同模式,例如多屏协同等。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的第八组交互示例图。
如图16所示,以主设备为手机、第一近场设备为PC、第二近场设备为平板电脑为例。手机与PC建立有多屏协同时,第一页面可以将手机的设备标识501和PC的设备标识504以融合的状态进行显示。在这种状态下,如果用户将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502向手机的设备标识501方向拖动52,并与手机的设备标识501相接触,手机可以在第一页面500显示一个弹窗520,该弹窗520可以询问用户是否进行设备切换,并可以包括“是”和“否”两个选择按钮。如果用户点击53“是”,则可以结束手机与PC的多屏协同,并建立手机与平板电脑的多屏协同。如果用户点击“否”,则可以维持手机与PC的多屏协同状态。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弹窗还520还可以包括免打扰选项521,该免打扰选项521可以包括用于引导用户对其进行选中和取消选中的提示信息,例如“下次不再询问”。如果用户选中免打扰选项,主设备此后在相同场景下,不会再显示弹窗520,而是直接对用户操作进行响应,例如:如果用户将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502向手机的设备标识501方向拖动52,并与手机的设备标识501相接触,手机可以直接结束手机与PC的多屏协同,并建立手机与平板电脑的多屏协同。
用户在使用多设备协同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场景二:在主设备已经与一个环外设备(除近场设备以外的其他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的状态下,用户想要将主设备与一个近场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
针对场景二,该多设备协同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主设备与环外设备建立有多设备协同的状态下,响应于用户操作,结束主设备与环外设备已建立的多设备协同,并建立主设备与第三近场设备的多设备协同。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的第九组交互示例图。
如图17所示,以主设备为手机、第三近场设备为PC、环外设备为大屏设备为例。如果大屏设备是环外设备,即使手机与大屏设备建立有多设备协同,例如投屏,第一页面500也不会显示投屏标识,而是继续显示手机的设备标识501,因此,用户会认为手机未接入多设备协同。在这种状态下,如果用户将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502向手机的设备标识501方向拖动54,并与手机的设备标识相接触,手机可以在第一页面500显示一个弹窗530,该弹窗530可以询问用户是否进行设备切换,并可以包括“是”和“否”两个选择按钮。如果用户点击55“是”,则可以结束手机与大屏设备的投屏,并建立手机与平板电脑多屏协同。如果用户点击“否”,则可以继续维持手机与大屏设备的投屏状态。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弹窗还530还可以包括免打扰选项521。关于免打扰选项521的具体内容请参照场景一和图16,这里不再赘述。
用户在使用多设备协同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场景三:在近场设备已经与一个环外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的状态下,用户想要将主设备与这个近场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或者,在一个近场设备已经与另一个近场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的状态下,用户想要将主设备与其中一个近 场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
针对场景三,该多设备协同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第四近场设备与环外设备或者第五近场设备建立有多设备协同的状态下,响应于用户操作,结束第四近场设备与环外设备或者第五近场设备已建立的多设备协同,并建立主设备与第四近场设备的多设备协同。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的第十组交互示例图。
如图18所示,以主设备为手机、第四近场设备为平板电脑、第五近场设备为PC、环外设备为大屏设备为例。在平板电脑与PC或者大屏设备建立有多设备协同的状态下,如果用户将平板电脑的设备502标识向手机的设备标识501方向拖动56,并与手机的设备标识501相接触,手机可以在第一页面显示一个弹窗540,该弹窗540可以询问用户是否进行设备切换,并可以包括“是”和“否”两个选择按钮。如果用户点击57“是”,则可以结束平板电脑与PC或者大屏设备的多设备协同,并建立手机与平板电脑的多屏协同。如果用户选择“否”,则可以维持平板电脑原有的多设备协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弹窗还540还可以包括免打扰选项521。关于免打扰选项521的具体内容请参照场景一和图16,这里不再赘述。
用户在使用多设备协同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场景四:主设备和近场设备均与其他设备建立了多设备协同,在这种状态下,用户想要将主设备与这个近场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
针对场景四,该多设备协同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主设备和第六近场设备均与其他设备建立了多设备协同的状态下,响应于用户操作,结束主设备和第六近场设备各自已建立的多设备协同,并建立主设备与第六近场设备之间的多设备协同。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的第十一组交互示例图。
如图19所示,以主设备为手机、第六近场设备为平板电脑、环外设备为大屏设备为例。场景四至少可以包括以下几种状态:
状态1:平板电脑与另一个近场设备(例如:PC1)建立了多设备协同(例如:屏幕镜像),手机与另一个近场设备(例如:大屏设备1)建立了多设备协同(例如:投屏)。
状态2:平板电脑与环外设备(例如:大屏设备2)建立了多设备协同(例如:投屏),手机与另一个近场设备(例如:大屏设备1)建立了多设备协同(例如:投屏)。
状态3:平板电脑与另一个近场设备(例如:PC1)建立了多设备协同(例如:屏幕镜像),手机与场外设备(例如:大屏设备2)建立了多设备协同(例如:投屏)。
状态4:平板电脑与场外设备(例如:大屏设备2)建立了多设备协同(例如:投屏),手机与场外设备(例如:PC2)建立了多设备协同(例如:多屏协同)。
在上述状态下,如果用户将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502向手机的设备标识501方向拖动58,并与手机的设备标识501相接触,手机可以在第一页面500显示一个弹窗550,该弹窗550可以询问用户是否进行设备切换,并可以包括“是”和“否”两个选择按钮。如果用户点击59“是”,则结束手机和平板电脑各自建立有的多设备协同,并建立手机与平板电脑的多屏协同。如果用户选择“否”,则手机和平板电脑可以各自维持原有的多设备协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弹窗还550还可以包括免打扰选项521。关于免打扰选项521的具体内容请参照场景一和图16,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主设备和/或从设备已经建立了协同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在第一页面直接对参与多设备协同的设备进行增加或者切换,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在上述场景一至场景四中,第一页面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的设备标识来表示主设备或者近 场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的状态。
例如:如果主设备与环外设备未建立多设备协同,那么主设备的设备标识可以是第一预设颜色;如果主设备与环外设备建立有多设备协同,那么主设备的设备标识可以是第二预设颜色。
例如:如果两个近场设备之间未建立多设备协同,那么这两个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可以是第一预设颜色;如果两个近场设备之间建立有多设备协同,那么这两个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可以是第二预设颜色。
例如:如果近场设备与环外设备未建立多设备协同,那么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可以是第一预设颜色;如果近场设备与环外设备建立有多设备协同,那么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可以是第二预设颜色。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标识的颜色的第一个示例图。
如图20所示,针对场景一,在图15和图16示例的基础上,当手机与PC建立有超级键鼠或多屏协同时,可以将手机的设备标识501和PC的设备标识504显示为第二预设颜色,将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502和大屏设备的设备标识503显示为第一预设颜色;当平板电脑也接入到超级键鼠或多屏协同时,可以将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502从第一预设颜色变化为第二预设颜色;当PC结束多屏协同时,可以将PC的设备标识504从第二预设颜色变化为第一预设颜色。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标识的颜色的第二个示例图。
如图21所示,针对场景二,在图17示例的基础上,当手机与环外的大屏设备建立有投屏时,可以将手机的设备标识501显示为第二预设颜色,将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502、PC的设备标识504和近场的大屏设备的设备标识503显示为第一预设颜色;当平板电脑与手机建立多屏协同时,可以将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502从第一预设颜色变化为第二预设颜色。
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标识的颜色的第三个示例图。
如图22所示,针对场景三,在图18示例的基础上,当平板电脑与PC建立有屏幕镜像时,可以将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502和PC的设备标识504显示为第二预设颜色,将手机的设备标识501和近场的大屏设备的设备标识503显示为第一预设颜色;当平板电脑与环外的大屏设备建立有屏幕镜像时,可以将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502显示为第二预设颜色,将手机的设备标识501、PC的设备标识504和近场的大屏设备的设备标识503显示为第一预设颜色。
图2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标识的颜色的第四个示例图。
如图23所示,针对场景四,在图19示例的基础上:
对于状态1:当平板电脑和PC建立有屏幕镜像、手机与环内的大屏设备建立有投屏时,可以将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502、PC的设备标识504、手机的设备标识501与环内的大屏设备的设备标识503显示为第二预设颜色。
对于状态2:当平板电脑与环外的大屏设备建立有投屏,手机与环内的大屏设备建立有投屏时,可以将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502、手机的设备标识501与环内的大屏设备的设备标识503显示为第二预设颜色,将PC的设备标识504显示为第一预设颜色。
对于状态3,当平板电脑和PC建立有屏幕镜像、当手机与环外的大屏设备建立有投屏时,可以将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502、手机的设备标识501与PC的设备标识504显示为第二预设颜色,将环内的大屏设备的设备标识503显示为第一预设颜色。
对于状态4,当平板电脑与环外的大屏设备建立有投屏,手机与环外的PC建立有多屏协 同时,可以将平板电脑的设备标识502与手机的设备标识501显示为第二预设颜色,将环内的PC的设备标识504和环内的大屏设备的设备标识503显示为第一预设颜色。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不同颜色的设备标识来表示主设备或者近场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的状态,这样,用户可以直观地了解主设备和从设备当前是否已经建立了多设备协同,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上述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多设备协同方法的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图2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协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例如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图24所示的硬件装置实现相应的功能。如图24所示,该多设备协同装置可以包括:显示屏1001、存储器1002、处理器1003和通信模块1004。上述各器件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1005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屏1001可以包括显示面板10011和触摸传感器10012,其中,显示面板10011用于显示图像,触摸传感器10012可以将检测到的触摸操作传递给应用处理器,以确定触摸事件类型,通过显示面板10011提供与触摸操作相关的视觉输出。处理器1003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003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图像信号处理器,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存储器1002与处理器1003耦合,用于存储各种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存储器1002可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
当存储器10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1003执行时,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实现如下方法步骤:在显示屏1001上显示第一页面,第一页面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和至少一个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近场设备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具有多个协同模式;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页面的操作,在第一页面显示多个协同模式中的至少一个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响应于用户对第一模式标识的点击操作,将第一模式标识对应的协同模式确定为目标协同模式,第一模式标识是至少一个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中的任意一个模式标识;基于目标协同模式,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当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支持多种协同模式时,用户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上选择其期望使用的目标协同模式,这样,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基于目标协同模式建立多设备协同,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存储器10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1003执行时,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具体实现如下方法步骤,以实现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页面的操作,在第一页面显示多个协同模式中的至少一个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页面拖动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使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与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相接触的操作,在第一页面显示多个协同模式中的至少一个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这样,当用户想要对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时,可以根据模式标识直观地了解其可选择的协同 模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存储器10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1003执行时,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具体实现如下方法步骤,以实现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页面的操作,在第一页面显示多个协同模式中的至少一个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页面拖动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使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与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相接触的操作,基于预设协同模式,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在第一页面显示预设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响应于用户对预设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的点击操作,在第一页面显示多个协同模式中的至少一个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这样,当用户想要对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时,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先基于预设的协同模式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然后再让用户选择目标协同模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存储器10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1003执行时,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具体实现如下方法步骤,以实现基于目标协同模式,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将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多设备协同从预设协同模式切换为目标协同模式。这样,当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支持多种协同模式时,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先基于预设的协同模式建立多设备协同,然后,用户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上选择其期望使用的目标协同模式,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基于用户的选择,从预设的协同模式切换到目标协同模式,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存储器10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1003执行时,还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具体实现如下方法步骤:在第一页面显示目标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响应于用户对目标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的操作,结束与第二电子设备的多设备协同。这样,用户可以在第一页面结束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的多设备协同,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存储器10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1003执行时,还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具体实现如下方法步骤:在第一页面显示第一按钮;响应于用户对第一按钮的点击操作,在显示屏上显示第二页面,第二页面包括第一列表,第一列表包括至少一个的协同模式的选项;响应于用户对第一选项的点击操作,显示第三页面,第一选项是第一列表中的任意一个协同模式的选项,第三页面包括第一选项对应的协同模式的开关按钮;响应于用户对开关按钮的点击操作,开启或者关闭协同模式。这样,用户可以从多设备协同的连接页面直接进入到多设备协同的设置页面,以对自动协同服务进行开启和关闭等控制,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存储器10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1003执行时,还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具体实现如下方法步骤:在第一页面显示第二按钮;响应于用户对第二按钮的点击操作,在第一页面显示第二列表,第二列表包括至少一个协同模式的选项;响应于用户对第二选项的点击操作,在第一页面显示第一支持信息,第二选项是第二列表中的任意一个协同模式的选项,第一支持信息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或近场设备是否支持第二选项对应的协同模式。这样,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在多设备协同的连接页面中直接显示自动协同服务的支持信息,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支持信息包括:在第一页面中的支持第二选项对应的协同模式的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上添加的预设标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存储器10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1003执行时,还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具体实现如下方法步骤:响应于用户对第二选项的点击操作,在第一页 面显示第二支持信息,第二支持信息包括除第一电子设备和近场设备以外的其他电子设备是否支持第二选项对应的协同模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存储器10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1003执行时,还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具体实现如下方法步骤: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一近场设备建立有第一多设备协同的状态下,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页面拖动第二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使第二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与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相接触的操作,将第二近场设备接入到第一多设备协同;其中,第一多设备协同是基于第一协同模式建立的,第一协同模式支持三个电子设备同时连接,第二近场设备为支持第一协同模式的近场设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存储器10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1003执行时,还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具体实现如下方法步骤: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一近场设备建立有第二多设备协同的状态下,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页面拖动第二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使第二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与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相接触的操作,结束第二多设备协同,并与第二近场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其中,第二多设备协同是基于第二协同模式建立的,第二协同模式不支持三个电子设备同时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存储器10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1003执行时,还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具体实现如下方法步骤: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环外设备建立有多设备协同的状态下,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页面拖动第三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使第三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与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相接触的操作,结束与环外设备已建立的多设备协同,并与第三近场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存储器10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1003执行时,还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具体实现如下方法步骤:在第四近场设备与环外设备建立有多设备协同或者第四近场设备与第五近场设备建立有多设备协同的状态下,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页面拖动第四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使第四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与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相接触的操作,结束第四近场设备与第五近场设备或者环外设备已建立的多设备协同,并建立第一电子设备与第四近场设备之间的多设备协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存储器10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1003执行时,还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具体实现如下方法步骤: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六近场设备均与其他电子设备建立有多设备协同的状态下,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页面拖动第六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使第六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与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相接触的操作,结束第一电子设备和第六近场设备各自已建立的多设备协同,并建立第一电子设备与第六近场设备之间的多设备协同。
这样,在第一电子设备和/或近场设备已经建立了多设备协同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在第一页面直接对参与多设备协同的设备进行增加或者切换,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存储器10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1003执行时,还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具体实现如下方法步骤:在第一页面中,将已建立多设备连接的各个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显示为第一预设颜色,将未建立多设备连接的各个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显示为第二预设颜色,第一预设颜色与第二预设颜色不同。这样,第一页面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的设备标识来表示主设备或者近场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的状态,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图2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设备协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例如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图25所示的软件装置实现相应的功能。如图25所示, 该多设备协同装置可以包括:显示模块1101、第一响应模块1102、第二响应模块1103和连接模块1104。其中:
显示模块1101,用于在显示屏上显示第一页面,第一页面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和至少一个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近场设备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具有多个协同模式;第一响应模块1102,用于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页面的操作,在第一页面显示多个协同模式中的至少一个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第二响应模块1103,用于响应于用户对第一模式标识的点击操作,将第一模式标识对应的协同模式确定为目标协同模式,第一模式标识是至少一个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中的任意一个模式标识;连接模块1104,用于基于目标协同模式,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当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支持多种协同模式时,用户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上选择其期望使用的目标协同模式,这样,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基于目标协同模式建立多设备协同,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响应模块1102具体用于: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页面拖动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使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与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相接触的操作,在第一页面显示多个协同模式中的至少一个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这样,当用户想要对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时,可以根据模式标识直观地了解其可选择的协同模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响应模块1102具体用于: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页面拖动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使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与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相接触的操作,基于预设协同模式,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在第一页面显示预设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响应于用户对预设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的点击操作,在第一页面显示多个协同模式中的至少一个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这样,当用户想要对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时,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先基于预设的协同模式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然后再让用户选择目标协同模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连接模块1104具体用于:将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多设备协同从预设协同模式切换为目标协同模式。这样,当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支持多种协同模式时,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先基于预设的协同模式建立多设备协同,然后,用户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上选择其期望使用的目标协同模式,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基于用户的选择,从预设的协同模式切换到目标协同模式,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连接模块1104还用于:在第一页面显示目标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响应于用户对目标协同模式的模式标识的操作,结束与第二电子设备的多设备协同。这样,用户可以在第一页面结束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的多设备协同,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设备协同装置还包括第三响应模块。显示模块1101还用于:在第一页面显示第一按钮。第三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对第一按钮的点击操作,在显示屏上显示第二页面,第二页面包括第一列表,第一列表包括至少一个的协同模式的选项;响应于用户对第一选项的点击操作,显示第三页面,第一选项是第一列表中的任意一个协同模式的选项,第三页面包括第一选项对应的协同模式的开关按钮;响应于用户对开关按钮的点击操作,开启或者关闭协同模式。这样,用户可以从多设备协同的连接页面直接进入到多设备协同的设置页面,以对自动协同服务进行开启和关闭等控制,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设备协同装置还包括第四响应模块。显示模块1101还用于:在第 一页面显示第二按钮。第四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对第二按钮的点击操作,在第一页面显示第二列表,第二列表包括至少一个协同模式的选项;响应于用户对第二选项的点击操作,在第一页面显示第一支持信息,第二选项是第二列表中的任意一个协同模式的选项,第一支持信息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或近场设备是否支持第二选项对应的协同模式。这样,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在多设备协同的连接页面中直接显示自动协同服务的支持信息,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支持信息包括:在第一页面中的支持第二选项对应的协同模式的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上添加的预设标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四响应模块还用于:响应于用户对第二选项的点击操作,在第一页面显示第二支持信息,第二支持信息包括除第一电子设备和近场设备以外的其他电子设备是否支持第二选项对应的协同模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响应模块1102还用于: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一近场设备建立有第一多设备协同的状态下,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页面拖动第二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使第二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与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相接触的操作,将第二近场设备接入到第一多设备协同;其中,第一多设备协同是基于第一协同模式建立的,第一协同模式支持三个电子设备同时连接,第二近场设备为支持第一协同模式的近场设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响应模块1102还用于: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一近场设备建立有第二多设备协同的状态下,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页面拖动第二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使第二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与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相接触的操作,结束第二多设备协同,并与第二近场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其中,第二多设备协同是基于第二协同模式建立的,第二协同模式不支持三个电子设备同时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响应模块1102还用于: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环外设备建立有多设备协同的状态下,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页面拖动第三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使第三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与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相接触的操作,结束与环外设备已建立的多设备协同,并与第三近场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响应模块1102还用于:在第四近场设备与环外设备建立有多设备协同或者第四近场设备与第五近场设备建立有多设备协同的状态下,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页面拖动第四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使第四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与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相接触的操作,结束第四近场设备与第五近场设备或者环外设备已建立的多设备协同,并建立第一电子设备与第四近场设备之间的多设备协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响应模块1102还用于: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六近场设备均与其他电子设备建立有多设备协同的状态下,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页面拖动第六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使第六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与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相接触的操作,结束第一电子设备和第六近场设备各自已建立的多设备协同,并建立第一电子设备与第六近场设备之间的多设备协同。
这样,在第一电子设备和/或近场设备已经建立了多设备协同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在第一页面直接对参与多设备协同的设备进行增加或者切换,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显示模块1101还用于:在第一页面中,将已建立多设备连接的各个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显示为第一预设颜色,将未建立多设备连接的各个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显示为第二预设颜色,第一预设颜色与第二预设颜色不同。这样,第一页面可以通过不同颜 色的设备标识来表示主设备或者近场设备建立多设备协同的状态,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上述装置实现上述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生成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用于保存多设备协同装置必要的计算机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 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第一页面,其中,所述第一页面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及其各个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各个设备标识相互分离;
    响应于用户对所述第一页面的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切换至第二页面,与第一近场设备建立第一近场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第二页面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及其各个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一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相接触;
    响应于用户对所述第二页面的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切换至第三页面,与所述第一近场设备保持所述第一近场通信连接,并与所述第二近场设备建立所述第一近场通信连接,使所述第二近场设备显示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来自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三页面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及其各个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分别与所述第一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述第二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相接触;
    其中,所述第一近场通信连接支持三个电子设备同时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设备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一页面的操作,包括:用户在所述第一页面拖动所述第一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使所述第一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相接触;
    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二页面的操作,包括:用户在所述第二页面拖动所述第二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使所述第二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相接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设备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近场设备建立第二近场通信连接,并显示第四页面,其中,所述第四页面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及其各个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三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相接触;
    响应于用户对所述第四页面的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切换至第五页面,结束所述第二近场通信连接,并与所述第四近场设备建立近场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第五页面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及其各个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与所述第四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相接触;
    其中,所述第二近场通信连接不支持三个电子设备同时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设备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环外设备建立近场通信连接,并显示第六页面,其中,所述第六页面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及其各个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各个设备标识相互分离;
    响应于用户对所述第六页面的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切换至第七页面,结束与所述环外设备已建立的近场通信连接,并与第五近场设备建立近场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第七页面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及其各个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五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相接触。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设备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第六近场设备与环外设备已建立近场通信连接或者所述第六近场设备与第七近场设备已建立近场通信连接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第八页面,其中,所述第八页面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及其各个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各个设备标识相互分离;
    响应于用户对所述第八页面的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切换至第九页面,结束所述第六近场设备与所述第七近场设备或者所述环外设备已建立的近场通信连接,并建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六近场设备之间的近场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第九页面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及其各个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与所述第六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相接触。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设备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八近场设备已建立近场通信连接,并且所述第九近场设备与其他电子设备已建立近场通信连接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第十页面,其中,所述第十页面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及其各个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与所述第八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相接触;
    响应于用户对所述第十页面的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切换至第十一页面,结束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九近场设备各自已建立的近场通信连接,并建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九近场设备之间的近场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第十一页面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及其各个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九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相接触。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设备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环外设备已建立近场通信连接,并且所述第十近场设备与其他电子设备已建立近场通信连接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第十二页面,其中,所述第十二页面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及其各个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各个设备标识相互分离;
    响应于用户对所述第十二页面的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切换至第十三页面,结束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十近场设备各自已建立的近场通信连接,并建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十近场设备之间的近场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第十三页面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及其各个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与所述第十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相接触。
  8.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多设备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已建立近场通信连接的各个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显示为第一预设颜色,将未建立近场通信连接的各个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显示为第二预设颜色,所述第一预设颜色与所述第二预设颜色不同。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设备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用户对所述第一页面的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切换至第二页面,与第一近场设备建立第一近场通信连接,包括:
    响应于用户对所述第一页面的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切换至第十四页面,所述第十四页面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近场设备支持的至少一种近场通信连接的标识;
    响应于用户对所述第十四页面中的第一标识的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页面,与所述第一近场设备建立所述第一近场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为所述第一近场通信连接的标识。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设备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用户对所述第一页面的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切换至第二页面,与第一近场设备建立第一近场通信连接,包括:
    响应于用户对所述第一页面的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切换至第十五页面,与第一近场设备建立预设的近场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第十五页面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及其各个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以及所述预设的近场通信连接的标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一近场设备的设备标识相接触;
    响应于用户对所述第十五页面中的所述预设的近场通信连接的标识的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切换至第十六页面,其中,所述第十六页面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近场设备支持的至少一种近场通信连接的标识;
    响应于用户对所述第十六页面中的第一标识的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页面,与所述第一近场设备建立所述第一近场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为所述第一近场通信连接的标识。
  11. 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多设备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页面还包括所述第一近场通信连接的标识,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对所述第二页面中的所述第一近场通信连接的标识的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结束所述第一近场通信连接。
  12. 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多设备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页面还包括第一按钮,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对所述第一按钮的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切换至第十七页面,其中,所述第十七页面包括第一列表,所述第一列表包括至少一个选项,每个选项对应一种近场通信连接;
    响应于用户对所述第一列表中的第一选项的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切换至第十八页面,其中,所述第十八页面包括所述第一选项对应的近场通信连接的开关按钮;
    响应于用户对所述开关按钮的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开启或者关闭所述第一选项对应的近场通信连接。
  13. 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多设备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页面还包括第二按钮,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对所述第二按钮的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切换至第十九页面,其中,所述第十九页面包括第二列表,所述第二列表包括至少一个选项,每个选项对应一种近场通信连接;
    响应于用户对所述第二列表中的第二选项的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切换至第二十页面,其中,所述第二十页面包括第一支持信息,所述第一支持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或所 述第一近场设备是否支持所述第二选项对应的近场通信连接。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设备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持信息具体包括:在支持所述第二选项对应的近场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上添加的预设标记。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设备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十页面还包括第二支持信息,所述第二支持信息包括除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一近场设备以外的其他电子设备是否支持所述第二选项对应的近场通信连接。
  16.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显示屏;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7.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CT/CN2022/136343 2022-07-18 2022-12-02 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电子设备及相关产品 WO2024016559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2930130.4A EP4336950A1 (en) 2022-07-18 2022-12-02 Multi-device cooperation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related produc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39523.X 2022-07-18
CN202210839523.XA CN115002937B (zh) 2022-07-18 2022-07-18 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电子设备及相关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16559A1 true WO2024016559A1 (zh) 2024-01-25

Family

ID=83021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2/136343 WO2024016559A1 (zh) 2022-07-18 2022-12-02 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电子设备及相关产品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336950A1 (zh)
CN (2) CN115002937B (zh)
WO (1) WO20240165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2937B (zh) * 2022-07-18 2022-12-2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电子设备及相关产品
CN117560792A (zh) * 2022-08-05 2024-02-1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电子设备及相关产品
CN117978909A (zh) * 2022-10-26 2024-05-0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协同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679998A (zh) * 2022-10-26 2023-09-0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多设备协同冲突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6679895A (zh) * 2022-10-26 2023-09-0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协同业务的调度方法、电子设备及协同系统
CN116680020A (zh) * 2022-11-22 2023-09-0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多设备协同管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026527A1 (en) * 2018-03-19 2021-01-28 FABIAN Humbert Method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at least one user and/or a first electronic device and a seco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077373A (zh) * 2021-04-29 2022-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间的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222020A (zh) * 2020-09-03 2022-03-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位置关系识别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4679610A (zh) * 2020-12-24 2022-06-28 花瓣云科技有限公司 连续播放视频的投屏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002937A (zh) * 2022-07-18 2022-09-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电子设备及相关产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86618A (zh) * 2020-11-16 2021-01-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设备协作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629932B (zh) * 2020-12-10 2023-10-2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间的协同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47350A (zh) * 2020-12-18 2022-06-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共享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467904B (zh) * 2021-05-27 2022-09-3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确定协同模式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5835409A (zh) * 2021-09-17 2023-03-2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协同窗口处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026527A1 (en) * 2018-03-19 2021-01-28 FABIAN Humbert Method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at least one user and/or a first electronic device and a seco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222020A (zh) * 2020-09-03 2022-03-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位置关系识别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4679610A (zh) * 2020-12-24 2022-06-28 花瓣云科技有限公司 连续播放视频的投屏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077373A (zh) * 2021-04-29 2022-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间的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002937A (zh) * 2022-07-18 2022-09-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电子设备及相关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95881A (zh) 2023-05-09
CN115002937A (zh) 2022-09-02
CN115002937B (zh) 2022-12-23
EP4336950A1 (en) 2024-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4016559A1 (zh) 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电子设备及相关产品
WO2020238774A1 (zh) 一种通知消息的预览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0244492A1 (zh) 一种投屏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0244500A1 (zh) 一种投屏场景下的触控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1385857B2 (en) Method for displaying UI compone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20342850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WO2021121052A1 (zh) 一种多屏协同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WO2021115194A1 (zh) 一种应用图标的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240069850A1 (en) Application Sharing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2089102A1 (zh)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230236714A1 (en) Cross-Device Desktop Management Method, First Electronic Device, and Seco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1052488A1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3005711A1 (zh) 一种服务的推荐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2206848A1 (zh) 一种应用小部件的显示方法及设备
WO2024027238A1 (zh) 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电子设备及相关产品
CN113835802A (zh) 设备交互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40086035A1 (en) Display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4037346A1 (zh) 页面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4094046A1 (zh) 应用显示方法、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WO2023071590A1 (zh) 输入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3045774A1 (zh) 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3029985A1 (zh) 一种桌面中停靠栏的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4087807A1 (zh) 协同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273460A1 (zh) 一种投屏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3231893A1 (zh) 光标显示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2293013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Effective date: 2023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