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77373A - 一种电子设备间的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间的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77373A
CN114077373A CN202110475805.1A CN202110475805A CN114077373A CN 114077373 A CN114077373 A CN 114077373A CN 202110475805 A CN202110475805 A CN 202110475805A CN 114077373 A CN114077373 A CN 1140773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distance
interface
electro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7580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77373B (zh
Inventor
叶飞
陶丽娜
黄御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5990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26810A/zh
Priority to CN202110475805.1A priority patent/CN1140773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77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7373A/zh
Priority to EP22794520.1A priority patent/EP4318199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2/085110 priority patent/WO2022228048A1/zh
Priority to BR112023022139A priority patent/BR112023022139A2/pt
Priority to JP2023564464A priority patent/JP2024518298A/j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773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73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8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 sending/receiving arrangement to establish a cordless communication link, e.g. radio or infrared link, integrated cellular phon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6Drag-and-dro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5Management of the audio stream, e.g. setting of volume, audio stream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26The peripheral being portable, e.g. PDAs or mobile phones
    • H04N21/41265The peripheral being portable, e.g. PDAs or mobile phones having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for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remote control device and client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15Interfacing a Home Network, e.g. for connecting the client to a plurality of peripher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85End-user interface for client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3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mutual or relative loc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multiple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 targets or of distance threshol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设备间的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可以解决电子设备间交互功能的入口分布零散,且交互方式各异,易造成用户的使用困惑的问题,该方法具体包括:在电子设备的控制中心提供一个触发关联设备间的交互功能的统一入口,在该统一入口,用户可以通过拖拽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的方式,触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子设备间的交互功能,并且电子设备可以智能地确定电子设备间执行的交互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间的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间的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全场景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并且不同电子设备具有不同的软硬件特点,常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电子设备联动或协同工作以执行某些任务,例如,投屏、应用接力、文件/图片分享等,也称之为跨设备业务。在现实中,同一设备厂商或同一个应用厂商对于不同的跨设备业务可能设置不同的入口,以及不同的触发方式。不同的设备厂商或者不同的应用厂商对于同一个跨设备业务也可能设置不同的入口,以及不同的触发方式。
例如,需要将电子设备A上的文件/图片分享给电子设备B。用户在电子设备A中选中待分享的文件/图片,点击分享控件。电子设备A开始搜索周围的设备并显示设备列表,用户在设备列表中选择电子设备B,电子设备A将选中的文件/图片发送给电子设备B。
又例如,需要将电子设备A的屏幕内容投屏到电子设备B上。用户需要先开启两个电子设备的无线连接功能。然后,用户在电子设备B上操作,使得电子设备B显示二维码,再开启电子设备A的扫描功能,扫描该二维码,与电子设备B建立连接。电子设备A和电子设备B建立连接之后,用户在电子设备A上特定应用(例如投屏应用、或视频应用等)的界面中操作投屏控件,电子设备A向电子设备B发送投屏数据,电子设备B显示电子设备A的屏幕镜像。
由上可见,跨设备业务的入口分布零散,且交互方式各异,易造成用户的使用困惑。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间的交互方法,可以解决电子设备间交互功能的入口分布零散,且交互方式各异,易造成用户的使用困惑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间的交互方法,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第一界面,第一界面中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一控件(例如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设备图标),以及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二控件(例如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设备图标),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相关联,第一控件和第二控件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用户对第二控件的第一操作;响应第一操作,第一电子设备控制第一控件和第二控件之间的距离变为第二距离(例如为零或接近于零,即两个设备图标可以重叠或者部分重叠,或者两个设备图标的边缘相接触),且第一电子设备确定与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第一交互功能;第二距离小于第一距离。
由上可见,用户可以通过在第一界面上通过移动电子设备对应的控件,来触发电子设备之间的交互功能,用户的操作方式简单且便于记忆,且提升了用户与电子设备的交互效率。容易理解,第一界面可以作为触发电子设备间的交互功能的统一入口,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间的交互功能的入口分布零散,且交互方式各异,易造成用户的使用困惑的问题。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相关联,包括: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位于同一通信网络中;或者,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登录同一账号;或者,第二电子设备登录的账号与第一电子设备登录的账号属于同一群组;或者,第二电子设备连接过第一电子设备分享的热点;或者,第一电子设备连接过第二电子设备分享的热点;或者,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过Wi-Fi直连。
换言之,上述第一界面可以作为触发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一电子设备的关联设备之间交互功能的统一入口。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操作包括:在第一界面上拖动第二控件,并在第二控件与第一控件的距离小于第一阈值时松开第二控件;第一阈值小于第一距离,且第一阈值大于或等于第二距离。其中,在第一界面上拖动第二控件包括:在第一界面上,按住第二控件,并向靠近第一控件的方向拖动。
在该实现方式的一些示例中,第二控件可以跟随用户手指在屏幕上的运动而变化位置。一个具体实现中,当用户拖动第二控件移动时,当第二控件与第一控件的距离小于第一阈值时,且用户手指松开第二控件(即手指离开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时,第一控件和第二控件之间的距离变为第二距离。在另一个具体实现中,当用户拖动第二控件移动后,当第二控件与第一控件的距离小于第一阈值时,且用户手指未松开第二控件(即手指未离开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时,但用户手指在该位置停留预设时长后,第一控件和第二控件之间的距离变为第二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并不限定用户拖动第二控件时手指的运动轨迹,换言之,用户拖动第二控件的运动轨迹可以是任意的曲线。当用户手指松开第二控件时,或者用户手指在某位置停留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计算用户手指松开音箱的设备图标的位置或者用户手指停留的位置距离第一控件的距离。当距离小于第一阈值时,第一控件和第二控件之间的距离变为第二距离。
在在该实现方式的其他一些示例中,用户按住第二控件拖动时,第二控件也可以不随着用户手指的运动而变化。也就是说,用户按住第二控件,在屏幕上滑动一段距离后离开屏幕或者在屏幕上某个位置停留预设时长时,第一电子设备判断用户手指离开屏幕的位置或者用户手指停留的位置距离第一控件的距离。当距离小于第一阈值时,第一控件和第二控件之间的距离变为第二距离。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第一应用的运行界面;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二操作;响应于第二操作,第一电子设备显示控制中心的界面,控制中心的界面包括第一卡片;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对第一卡片的第三操作;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第一界面,包括:响应第三操作,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第一界面。
换言之,可以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的控制中心进入上述第一界面。在其他一些示例中,第一界面也可以设置在负一屏或者其他应用(例如系统设置应用,智能家居应用)的相应界面中。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确定与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第一交互功能,具体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根据第一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信息,以及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类型确定第一交互功能。
换言之,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根据当前运行的应用信息以及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类型,智能地确定与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的第一交互功能。再换言之,当第一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不同时,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的交互功能不同。或者,当第一电子设备和不同设备类型的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的交互功能也不同。
由此,提升第一电子设备的智能化,以及丰富电子设备之间的交互场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为第一应用。
也就是说,用户在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第一应用的应用界面上,通过上拉或下滑的方式调出控制中心,并通过控制中心的控件(或称为卡片)进入第一界面。那么,第一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即为第一应用。在一些场景中,当第一应用为非桌面应用的其他应用时,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应用的运行信息以及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类型确定执行某个交互功能,即为第一交互功能。当第一应用为桌面应用时,第一电子设备也可以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类型确定执行某个特定的交互功能,即第一交互功能为预设功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控件和第二控件之间的距离变为第二距离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对第二控件的第四操作;响应第四操作,第一电子设备控制第二控件和第一控件之间的距离变为第一距离,且停止与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第一交互功能。
由此提供了一种停止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执行的第一交互功能的方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四操作包括:拖动第二控件,并在第二控件与第一控件的距离大于第二阈值时松开第二控件;或者,按住第二控件,向远离第一控件的方向拖动,并在第二控件与第一控件的距离大于第二阈值时松开第二控件;其中,第二阈值小于或等于第一距离,且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控制第二控件和第一控件之间的距离变为第一距离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对第一控件的第五操作;响应于第五操作,第一电子设备控制第一控件和第二控件之间的距离变为第二距离,且第一电子设备确定与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第二交互功能,或者,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二电子设备确定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执行的第二交互功能。
也就是说,当用户移动第一控件时,可以由第一电子设备确定与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的第二交互功能,也可以由第二电子设备确定与第一电子设备执行的第二交互功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第一交互功能时,与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第二交互功能时,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数据传输方向不同。
也就是说,用户拖动第二控件向第一控件靠近,与拖动第一控件向第二控件靠近时,触发的两个电子设备间的交互功能可以相同,但两个电子设备间的数据传输方向不同。例如,如果按住PC的设备图标向靠近手机的设备图标方向拖动以触发两个电子设备间的交互功能时,当手机101与PC104之间执行应用接力时,可以是将PC104上的应用的状态发送到手机101上,由手机101根据接收到的应用的状态,接力执行该应用。如果按住手机的设备图标向靠近PC的设备图标方向拖动以以触发两个电子设备间的交互功能时,当手机101与PC104之间执行应用接力时,可以是将手机101上的应用的状态发送到PC104上,由PC104根据接收到的应用的状态,接力执行该应用。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界面中第二控件与第一控件的相对位置,是根据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确定的。
也就是说,第一控件与第二控件的相对位置关系,也表征了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在真实空间中的位置关系。换言之,第一界面更加形象地展示了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在真实空间中的相对位置。容易理解,各个电子设备在真实空间中的相对位置有助于用户区分各个电子设备。换言之,如果第一电子设备搜索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的电子设备时,用户也可以根据其与第一电子设备不同的相对位置来区分名称相同的电子设备,便于用户选择其中一台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进行交互。例如,第一电子设备搜索到两个名称为HUAWEI Vision的智能电视时,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的界面A中,还显示出两个HUAWEI Vision的标识分别与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的相对位置,那么用户可以根据真实空间中每个智能电视相对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确定每个HUAWEI Vision的标识对应的智能电视。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包括在水平方向上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相对距离和/或相对方向。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采用基于Wi-Fi的定位技术或基于蓝牙iBeacon的定位技术,测量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的相对距离;或者,第一电子设备采用基于蓝牙5.1版本的AOA定位技术,以及基于UWB的定位技术,测量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的相对距离和/或相对方向。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界面中还包括第三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三控件,第三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相关联。
由此可见,第一界面中包括与第一电子设备相关联的其他电子设备对应的控件。再换言之,第一界面可以作为触发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一电子设备的关联设备之间交互功能的统一入口。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界面中,第三控件和第二控件以第一控件为中心,分布在第一控件的周围。
在一示例中,第一电子设备也可以不测量得到各个关联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的距离。而是为各个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与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图标的距离设置为默认值,例如120DP。可选的,为了营造随机感,增强设备图标布局的美观,也可以在确定其他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距离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图标的距离上随机加或减一个长度值,例如,20DP。需要说明的是,可以设置各个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与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图标的距离相同,即默认值为一个。也可以设置各个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与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图标的距离不同,即默认值为多个。
然后,根据关联设备的数量M,确定任两个相邻的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与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图标的连线的夹角α。例如,α=360度/M。可选的,为了营造随机感,增强设备图标布局的美观,也可以在确定的夹角α随机加或减上一个角度值,例如10度。
最后,根据夹角α,以及默认的各个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与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图标的距离,确定其他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的位置。例如,第一电子设备显示如图12中所示的界面1201。可见,各个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与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图标的距离大致相等。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间的交互方法,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第一界面,第一界面中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一控件、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二控件、以及第三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三控件,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三电子设备均与第一电子设备相关联,第二控件和第三控件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用户的对第二控件的第一操作;响应第一操作,第一电子设备设备控制第二控件和第三控件之间的距离变为第二距离,且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执行第一交互功能;第二距离小于第一距离。
也就是说,用户也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界面上,触发非第一电子设备的其他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交互功能。换言之,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界面可以作为触发第一电子设备的关联设备间的交互功能的统一入口。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同电子设备交互功能的入口分布零散,且交互方式各异,易造成用户的使用困惑的问题。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执行第一交互功能,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上报第二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信息,或者,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指示上报第三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信息;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信息,或者,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三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信息;第一电子设备根据第二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信息和第三电子设备的设备类型确定执行第一交互功能;或者,第一电子设备根据第三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信息和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类型确定执行第一交互功能。
也就是说,提供了一种由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三电子设备之间执行的交互功能的方法。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用户对第二控件的第一操作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信息,或者,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三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信息;那么,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执行第一交互功能,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根据第二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信息和第三电子设备的设备类型确定执行第一交互功能;或者,第一电子设备根据第三电子设备的当前运行的应用信息和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类型确定执行第一交互功能。
也就是说,提供了另一种由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三电子设备之间执行的交互功能的方法。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执行第一交互功能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或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第三消息,用于通知执行第一交互功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用户的第二操作;响应于第二操作,第一电子设备控制第二控件向远离第三控件的方向移动;当第二控件与第三控件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或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第四消息,用于通知停止执行第一交互功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操作包括:在第一界面上拖动第二控件,并在第二控件与第三控件的距离小于第一阈值时松开第二控件;第一阈值小于第一距离,且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距离。其中,在第一界面上拖动第二控件包括:在第一界面上,按住第二控件,并向靠近第三控件的方向拖动。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二控件和第三控件之间的距离变为第二距离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用户的对第二控件的第二操作;响应于第二操作,第一电子设备控制第二控件和第三控件之间的距离变为第一距离,且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或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第四消息,用于通知停止执行第一交互功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操作包括:拖动第二控件,并在第二控件与第三控件的距离大于第二阈值时松开第二控件;或者按住第二控件,向远离第三控件的方向拖动,并在第二控件与第三控件的距离大于第二阈值时松开第二控件;其中,第二阈值小于或等于第一距离,且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间的交互方法,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第一界面,第一界面中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一控件,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二控件、以及第三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三控件,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三电子设备均与第一电子设备相关联,第二控件和第三控件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用户对第二控件的第一操作;响应第一操作,第一电子设备设备控制第二控件和第三控件之间的距离变为第二距离,且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或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用于触发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执行第一交互功能,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
也就是说,用户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界面上,触发非第一电子设备的其他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交互功能。换言之,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界面可以作为触发第一电子设备的关联设备间的交互功能的统一入口。
并且,第一电子设备不确定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三电子设备之间执行的交互功能,而是由第二电子设备或第三电子设备确定两个电子设备间执行的交互功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操作包括:在第一界面上拖动第二控件,并在第二控件与第三控件的距离小于第一阈值时松开第二控件;第一阈值小于第一距离,且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距离。其中,在第一界面上拖动第二控件包括:在第一界面上,按住第二控件,并向靠近第三控件的方向拖动。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对第二控件的第二操作;响应于第二操作,第一电子设备控制第二控件和第三控件之间的距离变为第一距离,且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或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用于指示停止执行第一交互功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操作包括:拖动第二控件,并在第二控件与第三控件的距离大于第二阈值时松开第二控件;或者按住第二控件,向远离第三控件的方向拖动,并在第二控件与第三控件的距离大于第二阈值时松开第二控件;其中,第二阈值小于或等于第一距离,且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间的交互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显示第一应用的运行界面;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响应于第一操作,显示控制中心的界面,控制中心的界面包括第一卡片;接收对第一卡片的第二操作;响应于第二操作,显示第一界面;第一界面中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一控件,以及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二控件,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相关联,第一控件与第二控件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接收在第一界面上对第二控件的第三操作;响应第三操作,控制第二控件与第一控件吸附在一起,并确定与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第一交互功能。
由此可见,控制中心提供了一种触发关联设备间交互功能的统一入口,并且触发的用户交互方式统一。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相关联包括: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位于同一通信网络中;或者,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登录同一账号;或者,第二电子设备登录的账号与第一电子设备登录的账号属于同一群组。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与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第一交互功能,包括:根据第二电子设备的类型确定与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的第一交互功能;或者,根据第一应用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类型确定与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的第一交互功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交互功能为投音功能、投屏功能、应用接力功能和内容分享功能中的任一项。
其中,投音功能为第一电子设备将第一音频的音频数据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以便第二电子设备播放第一音频;投屏功能为第一电子设备将第一界面的界面数据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以便第二电子设备显示第一界面;其中,第一界面的界面数据包括第一界面的截屏或绘制第一界面的指令,当第一界面为视频画面时,第一界面的界面数据还包括视频画面的播放地址;应用接力功能为第一电子设备将第一电子设备上运行的第二应用的信息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以便第二电子设备继续运行第二应用;内容分享功能为第一电子设备将第一对象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第一对象包括图片、视频、文件、文字、音频中的任一项或几项。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操作包括:在第一界面上拖动第二控件,且在第二控件与第一控件的距离小于第一阈值时松开第二控件;第一阈值小于第一距离。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二控件与第一控件吸附在一起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对第二控件的第四操作;响应于第四操作,第一电子设备控制第二控件和第三控件之间的距离变为第一距离,且停止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第一交互功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四操作包括:拖动第二控件,并在第二控件与第一控件的距离大于第二阈值时松开第二控件;或者,按住第二控件,向远离第一控件的方向拖动,并在第二控件与第三控件的距离大于第二阈值时松开第二控件;其中,第二阈值小于或等于第一距离。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触摸屏,所述存储器、所述触摸屏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处理器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所述计算机指令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上述方面中及其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包含在第一电子设备中,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方面及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方法中电子设备行为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至少一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或单元。例如,接收模块或单元、显示模块或单元、以及处理模块或单元等。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终端执行如上述方面及其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面中及其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当处理器执行指令时,处理器执行如上述方面中及其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可以理解地,上述第五方面至第九方面所提供的电子设备、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芯片系统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以及其中任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些电子设备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子设备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些电子设备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些电子设备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些电子设备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些电子设备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些电子设备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些电子设备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些电子设备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些电子设备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些电子设备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些电子设备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些电子设备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些电子设备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些电子设备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些电子设备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些触发电子设备间的交互功能的流程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些电子设备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些电子设备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另外,“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间的交互方法可适用于图1所示的网络系统100。如图1所示,为网络系统100的架构示意图。其中,网络系统100包括至少两个电子设备,所述至少两个电子设备为相关联的电子设备。例如,所述至少两个电子设备可以是位于同一个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的电子设备,也可以是登录同一账号(例如华为账号)的电子设备,或者登录属于同一群组的账号(例如属于同一家庭账号)的电子设备。所述至少两个电子设备还可以是通过其他方式建立可信关系的电子设备。例如,连接过彼此分享的热点的电子设备,或者,建立过Wi-Fi直连等。本申请中电子设备具体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智能手表、上网本、可穿戴电子设备、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车载设备、智能电视(也称为智慧屏、大屏等)、智能音响等,本申请对该电子设备的具体形式不做特殊限制。
示例性的,这里以网络系统100包括具有关联关系的手机101、智能电视102、智能音箱103、PC104、以及智能电视105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间的交互方法进行说明。
在进行电子设备间的交互时,用户需要在某个电子设备(例如,手机101)上选择与哪一台电子设备进行交互。在一种技术方案中,手机101开启的无线通信功能,搜索周围的其他电子设备,并显示搜索到的电子设备的列表。然后,用户需要在列表中选择需要交互的电子设备(例如,智能电视102、智能音箱103、PC104、以及智能电视105等)。需要说明的是,在手机101上显示的列表中,通常是以搜索到的各个电子设备的类型和/或型号作为该电子设备的名称,例如HUAWEI Vision,HUAWEI SoundX,HUAWEI MateBook。若搜索到的电子设备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相同的电子设备,则用户无法区分这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相同的电子设备,无法确定应该选择哪一台电子设备。例如,手机101搜索到智能电视102和智能电视105后,列表中显示两个名称为HUAWEI Vision的标识,但用户无法区分每个HUAWEIVision的标识分别对应哪个智能电视,进而无法确定选择哪一台智能电视。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手机101在使用无线通信功能搜索周围的其他电子设备时,测量搜索到的其他电子设备与手机101在真实空间中的相对位置。其中,其他电子设备与手机101的相对位置,包括其他电子设备与手机101的相对距离和/或相对方向。而后,手机101根据其他电子设备与手机101在真实空间中的相对位置,显示一种设备布局的界面,记为界面A。示例性的,该界面A包括手机101与其搜索到的其他电子设备的标识。并且,手机101的标识与其他电子设备的标识的相对位置关系,也表征了手机101与其他电子设备在真实空间中的位置关系。换言之,界面A更加形象地展示了手机101以及其他电子设备在真实空间中的相对位置。
容易理解,各个电子设备在真实空间中的相对位置有助于用户区分各个电子设备。再换言之,如果手机101搜索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的电子设备时,用户也可以根据其与手机101不同的相对位置来区分名称相同的电子设备,便于用户选择其中一台电子设备与手机101进行交互。例如,手机101搜索到两个名称为HUAWEI Vision的智能电视时,手机101显示的界面A中,还显示出两个HUAWEI Vision的标识分别与手机101的标识的相对位置,那么用户可以根据真实空间中每个智能电视相对手机101的位置,确定每个HUAWEIVision的标识对应的智能电视。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手机101的控制中心进入上述界面A。例如,如图2中(1)所示,为手机101显示的一个主界面(或称为主屏幕界面、桌面等)的示意图。响应于检测到用户在手机101的主界面上执行操作1,手机101显示如图2中(2)所示的控制中心的界面。其中,操作1为进入手机101的控制中心的操作,例如可以是用户从屏幕的底部(即主界面的下方)执行向上滑动的操作。或者,从屏幕的顶部(即主界面的上方)执行向下滑动的操作。操作1还可以包括一系列的操作,例如操作1包括用户在主界面中点击“设置”应用图标的操作,并在“设置”应用的界面中选择控制中心对应的控件的操作等。
如图2中(2)所示,手机101的控制中心的界面包括用于进入上述界面A的控件203(或者称为卡片203、或模块203)。进一步的,响应于检测到用户操作控件203,手机101开始利用无线通信功能广播查询消息,用于搜索周围的与手机101关联的电子设备,即手机101的关联设备。其中,手机101的关联设备可以是与手机101位于同一通信网络的电子设备,例如,位于同一个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的电子设备。手机101的关联设备也可以是与手机101登录同一账号(例如华为账号)的电子设备,或者与手机101登录属于同一群组的账号(例如属于同一家庭账号)的电子设备。手机101的关联设备还可以是通过其他方式与手机101建立可信关系的电子设备。例如,连接过手机101分享的热点的电子设备,或者,手机101连接过该该电子设备分享的热点,又或者,手机101与该电子设备建立过Wi-Fi直连等。换言之,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其他电子设备与手机101的具体关联方式不做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附图中,用“超级终端”来统称手机101,以及与手机101具有上述关联关系的关联设备。换言之,控件203中显示电视、音箱、PC等为手机101的关联设备。再换言之,“超级终端”用于表述具有上述关联关系的电子设备的集合。可以理解的,该“超级终端”也可以表达为其他词汇,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具体限定。
其中,上述无线通信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应用例如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s,WLAN)(如Wi-Fi)、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红外、蓝牙、ZigBee,以及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等技术实现的无线通信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大多数无线通信功能都具有一定的定位能力。例如,基于Wi-Fi的定位能力,基于蓝牙iBeacon的定位能力,基于蓝牙5.1版本的信号到达角(Arrival ofAngle,AOA)的定位能力,基于UWB的定位能力等。其中,基于Wi-Fi的定位能力,以及基于蓝牙iBeacon的定位能力可以实现测量手机101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基于蓝牙5.1版本的AOA定位能力,以及基于UWB的定位能力可以实现测量手机101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其他电子设备相对于手机101的方向。
在搜索到手机101的关联设备(例如,智能电视102、智能音箱103、PC104、以及智能电视105等)后,手机101进一步利用无线通信功能的定位能力,测量关联设备与手机101在真实空间中的相对位置。在获取到关联设备与手机101在真实空间中的相对位置后,手机101可以显示如图3所述的界面301,即为上述界面A。在界面301中,包括用于表征各个电子设备的设备图标(以及设备名称),例如,具体包括手机101对应的设备图标,以及与手机101关联的其他电子设备的设备图标。并且,各个设备图标的布局,与各个设备图标对应的电子设备在真实空间中的布局一致。换言之,界面301中各个设备图标之间的相对位置,与各个设备图标对应的电子设备在水平空间中的相对位置关系一致。
请参见图3,在界面301中,当手机101所关联设备的设备类型唯一时,可以根据设备图标所标示的设备类型区分出该设备图标对应的电子设备。例如,设备图标310对应于手机101,设备图标330对应于智能音箱103、设备图标340对应于PC104。当手机101所关联设备的设备类型不唯一时,还需要根据设备图标间的相对位置来确定设备图标对应的电子设备。例如,界面301中,可以确定设备图标320以及设备图标350对应的是两台智能电视,但无法确定两个设备图标与两台智能电视具体的对应关系。进一步的,界面301还示出了设备图标320与手机101的设备图标310的距离,小于设备图标350与手机101的设备图标310的距离。这意味着,在水平空间中,设备图标320对应的智能电视与手机101的距离,小于设备图标350对应的智能电视与手机101的距离。如果在水平空间中智能电视102与手机101的距离,小于智能电视105与手机101的距离,那么设备图标320对应于智能电视102,设备图标350对应于智能电视105。
由上可见,手机101显示的界面A中不仅标示出手机101搜索到的与手机101关联设备,而且标示出各个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便于用户更加形象地了解各个电子设备的位置,以便区分各个电子设备,有利于用户更加舒适且准确的选择想要操作的电子设备。
当然,除了从手机101的控制中心的界面进入上述界面A外,也可以从手机101的其他界面进入上述界面A。例如,从手机101的负一屏、下拉的通知栏等进入上述界面A。又或者,也可以从手机101中某个应用(例如智能家居应用)的相应界面进入上述界面A。换言之,本申请实施例对进入上述界面A的具体方式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上述界面A可以作为电子设备间交互的入口。换言之,用户可以直接在界面A上操作,以触发界面A中任两个或任两个以上的电子设备之间交互。
示例性的,如图4中(1)所示,手机101显示界面401。界面401中显示有手机101、智能电视102、智能音箱103、PC104、以及智能电视105对应的设备图标。可选的,各个电子设备对应的设备图标的布局,可以与各个电子设备在水平空间的布局一致。当用户希望触发手机101与智能音箱103间的交互时,用户可以按住音箱的设备图标(对应于智能音箱103),向手机的设备图标(对应于手机101)处拖动。在一些实施例中,音箱的设备图标可以跟随用户手指在屏幕上的运动而变化位置。该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在用户拖动音箱的设备图标之前,音箱设备图标和手机的设备图标的距离为距离L1;用户拖动音箱的设备图标移动,当移动至两个设备图标的距离小于阈值R1时,用户手指松开音箱的设备图标(即手指离开手机101的屏幕),然后音箱设备图标和手机的设备图标的距离为距离L2。其中,距离L2小于距离L1,且距离L2小于或等于阈值R1,阈值R1小于距离L1。可选的,用户拖动音箱的设备图标向手机的设备图标靠近然后松手之后,音箱的设备图标和手机的设备图标可以自动吸附在一起,即手机101显示如图4中(2)所示的界面402。其中,两个设备图标吸附在一起是指,这两个设备图标可以全部或者部分重叠,或者这两个设备图标可以相接触。该实施例的另一些示例中,当用户拖动音箱的设备图标移动时,当移动至两个设备图标的距离小于阈值R1时,用户手指未松开音箱的设备图标(即手指未离开手机101的屏幕),但在该位置停留预设时长后,音箱的设备图标和手机的设备图标的距离可以变为距离L2,例如音箱的设备图标和手机的设备图标可以吸附在一起,即手机101显示如图4中(2)所示的界面402。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示例中,本申请中两个设备图标之间的距离可以是两个设备图标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例如,音箱的设备图标的中心为O点,手机的设备图标的中心为P点,音箱的设备图标与手机的设备图标之间的距离为O点和P点之间的距离。例如,如图4中(1)所示的O点和P点之间的距离即为距离L1。又例如,如图4中(2)所示的O点和P点之间的距离即为距离L2。又例如,如图14中(1)所示的O点和Q点之间的距离即为距离L1,图14中(3)所示的O点和Q点之间的距离即为距离L2。在另一些示例中,本申请中两个设备图标之间的距离也可以为两个设备图标边缘相距最近的距离。例如,手机的设备图标和PC的设备图标的外轮廓为圆形。其中,手机的设备图标的中心为O点,PC的设备图标的中心为Q点。线段OQ分别与手机的设备图标的边缘相交于M点,与PC的设备图标的边缘相交于N点。M点和N点的距离即为手机的设备图标和PC的设备图标的距离。例如,如图14中(1)所示的M点和N点的距离即为距离L1。又例如,如图14中(3)所示,此时M点和N点的距离即为距离L2。可选的,L2可以为零或接近零,即手机的设备图标和PC的设备图标吸附在一起。
还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用户拖动音箱的设备图标时手指的运动轨迹,也就是说,用户拖动音箱的设备图标运动的轨迹可以是任意的曲线。当用户手指松开音箱的设备图标时,或者用户手指在某位置停留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手机101计算用户手指松开音箱的设备图标的位置或者用户手指停留的位置距离手机的设备图标的距离。当距离小于阈值R1时,就控制音箱的设备图标和手机的设备图标的距离变为距离L2,例如音箱的设备图标和手机的设备图标吸附在一起。
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用户按住音箱的设备图标拖动时,音箱的设备图标也可以不随着用户手指的运动而变化。也就是说,用户按住音箱的设备图标后,在屏幕上滑动一段距离后离开屏幕或者在屏幕上某个位置停留预设时长时,手机101确定用户手指离开屏幕的位置或者用户手指停留的位置距离手机的设备图标的距离。当距离小于阈值R1时,就控制音箱的设备图标和手机的设备图标的距离变为距离L2,例如音箱的设备图标和手机的设备图标吸附在一起。需要注意的是,在用户手指在屏幕上移动的过程中,音箱的设备图标并不会随着手指的运动而变化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拖动一个设备图标靠近另一个设备图标的方式均可采用上述三种方式中任一种方式,这里统一说明,下文将不再说明。
还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界面401和界面402可以认为是两个不同的界面,界面402和界面401也可以认为是同一个界面,即界面402为界面401上部分设备图标的位置发生变化后的界面。
在音箱的设备图标和手机的设备图标吸附在一起时,手机101还可以根据手机101当前所处的场景,以及智能音箱103的设备特征,确定在手机101和智能音箱103间执行的交互功能。例如,可以将手机101上正在播放的音频,切换到智能音箱103上进行播放。可选的,手机101显示的界面402中,也可以显示相应的提示信息404,用于提示用户手机101和智能音箱103执行的交互功能。
当然,在其他一些示例中,如图4中(3)所示的界面403中,用户也可以按住手机的设备图标向音箱的设备图标方向拖动。当拖动至两个设备图标的距离小于阈值R1时,音箱的设备图标和手机的设备图标吸附在一起,即手机101显示如图4中(2)所示的界面402。同样的,手机101可以根据手机101当前所处的场景,以及智能音箱103的设备特征,确定在手机101和智能音箱103间执行的交互功能。例如,可以将手机101上正在播放的音频,切换到智能音箱103上进行播放。或者,手机101将用户的操作发送给智能音箱103,由智能音箱103根据智能音箱103当前所处的场景,以及手机101的设备特征,确定智能音箱103和手机101件执行的交互功能。例如,可以将智能音箱103上正在播放的音频,切换到手机101上进行播放。
还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界面403和界面402可以认为是两个不同的界面,界面403和界面402也可以认为是同一个界面,即界面402为界面403上部分设备图标的位置发生变化后的界面。类似的,在下述实施例中,因用户拖动设备图标造成的界面变化的,界面变化前后的界面可以认为是两个不同的界面,也可以认为是同一界面,以下不再一一说明。
在用户采用上述方式,触发手机101与智能音箱103执行交互功能后,用户还可以进一步触发更多的电子设备与手机101执行交互功能。再示例性的,如图5中(1)所示的界面501中,已有手机的设备图标与音箱的设备图标吸附在一起,表明已指示手机101与智能音箱103执行交互功能,而后仍然可以采用上述拖动的方式,将其他电子设备加入到手机101与智能音箱103的交互中。例如,按住电视的设备图标(对应于智能电视102)向手机的设备图标处拖动,当两个设备图标的距离小于阈值R1时,电视的设备图标和手机的设备图标吸附在一起,即手机101显示如图5中(2)所示的界面502。此时,手机101可以根据手机101和智能音箱103当前所处的场景,以及智能电视102的设备特征,确定在手机101、智能音箱103、智能电视102间执行的交互功能。例如,可以将手机101屏幕上的内容投屏到智能电视102上显示,继续由智能音箱103播放音频。可选的,手机101显示的界面502中,也可以显示相应的提示信息503,用于提示用户手机101、智能音箱103以及智能电视102之间执行的交互功能。
在上述示例中,先检测到用户拖动音箱的设备图标,手机101先根据手机101当前所处的场景,以及智能音箱103的设备类型,确定智能音箱102与手机101执行的交互功能。然后,再检测到用户拖动电视的设备图标,手机101再根据手机101和智能音箱103当前所处的场景,以及智能电视102的设备特征,确定三个电子设备执行的交互功能。在其他一些示例中,若检测到用户同时拖动音箱的设备图标和电视的设备图标,那么手机101可以直接根据手机101当前所处的场景,智能音箱103和智能电视102的设备特征,确定三个电子设备应执行的交互功能。或者,虽是先检测到用户拖动音箱的设备图标,再检测到用户拖动电视的设备图标,但两次拖动的时间差小于时间阈值T(例如1秒),则手机101仍然可以直接根据手机101当前所处的场景,智能音箱103和智能电视102的设备特征,确定三个电子设备应执行的交互功能。
进一步的,用户还可以撤销(或关闭)电子设备间的交互功能。示例性的,如图6中(1)所示的界面601中,音箱的设备图标、手机的设备图标与电视的设备图标吸附在一起,表明手机101、智能音箱103以及智能电视102已在执行交互功能。若此时,用户想撤销(或关闭)智能电视102与手机101(以及智能音箱103)的交互功能时,用户可以按住电视的设备图标,向远离手机的设备图标的方向拖动电视的设备图标。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视的设备图标会跟随用户手指在屏幕上的运动而变化位置。该实施例中的一些示例中,用户可以拖动电视的设备图标移动,当两个设备图标之间的距离大于阈值R2(可以与阈值R1相同或不同)时用户手指松开电视的设备图标(即手指离开手机101的屏幕),则两个设备图标的距离变为距离L1,如电视的设备图标回归到吸附之前的位置,如图6中(2)所示的界面602。此时,智能电视102退出与手机101(以及智能音箱103)的交互功能。该实施例中的另一些示例中,当用户拖动(即手指离开手机101的屏幕)移动时,当移动至两个设备图标的距离大于阈值R2时,用户手指未松开电视的设备图标(即手指未离开手机101的屏幕),但在该位置停留预设时长后,两个设备图标的距离变为距离L1,如电视的设备图标回归到吸附之前的位置,显示如图6中(2)所示的界面602。其中,阈值R2大于距离L2,且阈值R2小于或等于距离L1。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用户拖动电视的设备图标时手指的运动轨迹,也就是说,用户拖动电视的设备图标运动的轨迹可以是任意的曲线。当用户手指松开电视的设备图标时,或者用户手指在某位置停留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手机101计算用户手指松开电视的设备图标的位置或者用户手指停留的位置距离手机的设备图标的距离。当距离大于阈值R2时,两个设备图标的距离变为距离L1,如电视的设备图标回归到吸附之前的位置。
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用户按住电视的设备图标拖动时,电视的设备图标也可以不随着用户手指的运动而变化。也就是说,用户按住电视的设备图标后,在屏幕上滑动一段距离后离开屏幕或者在屏幕上某个位置停留预设时长时,手机101判断用户手指离开屏幕的位置或者用户手指停留的位置距离手机的设备图标的距离。当距离大于阈值R2时,两个设备图标的距离变为距离L1,如电视的设备图标回归到吸附之前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在用户手指在屏幕上移动的过程中,电视的设备图标并不会随着手指的运动而变化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拖动一个设备图标远离另一个设备图标的方式均可采用上述三种方式中任一种方式,这里统一说明,下文将不再说明。
进一步的,在图6中(2)所示的界面602中,用户可以按住音箱的设备图标,向远离手机的设备图标的方向拖动音箱的设备图标。当拖动的距离大于阈值R1(或者时其他阈值)且松手时,音箱的设备图标回归到吸附之前的位置,如图6中(3)所示的界面603。此时,智能音箱103退出与手机101的交互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当用户在上述界面A上触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子设备之间交互,包含上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子设备具备执行交互功能的能力或状态,并不限定上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子设备之间立即执行交互功能。举例说明,若用户通过拖拽设备图标的方式,触发手机101和智能音箱103之间的投音功能。若此时,手机101并未有音频播放任务或者手机101的音频播放任务被暂停,手机101也不会立即向智能音箱103发送音频数据。但,手机101有音频播放任务时,手机101会将待播放的音频数据发送给智能音箱103,由智能音箱103进行播放。
在其他一些示例中,用户也可以通过操作控件撤销(或关闭)电子设备间的交互功能。再示例性的,如图7中所示的界面701中,音箱的设备图标、手机的设备图标与电视的设备图标吸附在一起,表明手机101、智能音箱103以及智能电视102已在执行交互功能。用户可以操作界面701中的控件702,用于撤销上一步的操作。例如,上一步的操作为拖动电视的设备图标,靠近手机的设备图标的操作,则手机101在检测到用户操作控件702,则手机将电视的设备图标回归到吸附之前的位置,如图6中(2)所示的界面602。当然,界面701中也可以包括撤销全部操作的控件。也就是说,当手机101检测到用户操作撤销全部操作的控件后,手机101可以显示刚进入界面A时的界面,即没有触发任何电子设备间的交互功能。也就是说,手机101关闭所有电子设备间的交互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均是为在手机101显示的界面A,如何触发其他电子设备与手机101的交互功能。在另外一些示例中,在手机101显示界面A,也可以触发除手机101之外的其他电子设备之间的交互功能。例如,如图8中(1)所示的界面801中,响应于检测到用户将PC的设备图标向靠近电视的设备图标的方向拖动,且PC的设备图标与电视的设备图标间的距离小于阈值R3,PC的设备图标与电视的设备图标吸附在一起。此时,手机101向PC104或智能电视102发送交互功能的指示,由PC104和智能电视102执行相应的交互功能。
由上可见,手机101提供的上述界面A可作为多个电子设备之间交互的统一入口,用户可以在上述界面A中触发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子设备间的交互功能。并且,手机101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应用场景,以及与其执行交互功能的电子设备的设备类型(不同的设备类型具有不同的设备特征,例如具有较大的屏幕、具有强大的音频输入输出能力等),智能确定电子设备间的具体交互功能。该交互功能可以为投屏、应用接力、投音、内容分享等。由此,解决了电子设备间的交互功能的入口分布零散,且交互方式各异的问题。
以手机101作为上述电子设备的一个示例。如图9所示,为手机101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其他的电子设备,如智能电视102、智能音箱103、PC104、以及智能电视105等,可以参考手机101的结构示意图。当然,其他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手机101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请参见图9,手机101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80A,陀螺仪传感器180B,气压传感器180C,磁传感器180D,加速度传感器180E,距离传感器180F,接近光传感器180G,指纹传感器180H,温度传感器180J,触摸传感器180K,环境光传感器180L,骨传导传感器180M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101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1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1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和/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
充电管理模块1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其中,充电器可以是无线充电器,也可以是有线充电器。在一些有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140可以通过USB接口130接收有线充电器的充电输入。在一些无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140可以通过手机101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无线充电输入。充电管理模块140为电池142充电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电源管理模块141为电子设备供电。
电源管理模块141用于连接电池142,充电管理模块140与处理器110。电源管理模块141接收电池142和/或充电管理模块140的输入,为处理器110,内部存储器121,显示屏194,摄像头193,和无线通信模块160等供电。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41和充电管理模块140也可以设置于同一个器件中。
手机101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手机101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手机101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160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10。无线通信模块160还可以从处理器1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1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1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160耦合,使得手机101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BT,GNSS,WLAN,NFC,FM,和/或IR技术等。所述GNSS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satellite 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 system,QZSS)和/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SBAS)。
手机101通过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194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显示屏194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194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的,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 light-emitting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QLED)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1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194,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手机101可以通过ISP,摄像头193,视频编解码器,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
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手机101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120与处理器1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内部存储器1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手机101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处理器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的指令,和/或存储在设置于处理器中的存储器的指令,执行手机101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手机101可以通过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方案均可以应用于上述图1所述的网络系统100。这里仍然以网络系统100包括手机101、智能电视102、智能音箱103、PC104、以及智能电视105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间的交互方法进行说明。其中,手机101可以具体上述图9所示的结构,智能电视102、智能音箱103、PC104、以及智能电视105的结构也可以参考图9所示的结构。
当用户想要触发电子设备间的交互时,可以通过网络系统100中任一电子设备进入上述界面A,并在界面A中进行操作。这里以用户经常携带的手机101为例,进行说明。
示例性的,如图2中(1)所示,响应于检测到用户在手机101显示的主界面201上执行从屏幕底部向上滑动的操作(或者从屏幕顶部向下滑动的操作),手机101显示如图2中(2)所示的控制中心界面202。进一步的,响应于检测到用户在控制中心界面202中操作控件203,手机101进入如图3所示的界面301,即为界面A。可以理解的是,用户也可以在手机101显示其他界面(例如当前在前台运行的应用界面)时,通过执行从屏幕底部向上滑动的操作(或者从屏幕顶部向下滑动的操作),进入图2中(2)所示的控制中心界面202。
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用户在控制中心界面202中操作控件203后,手机101启动自身的无线通信功能,发送广播查询消息,用于查询附近的电子设备。当附近的电子设备接收到手机101的查询消息后,分别向手机101返回响应。附近的电子设备可以在该响应中可以携带电子设备的MAC地址、设备类型等信息。手机101可以根据电子设备的MAC地址、设备类型等信息,确定该电子设备是否与手机101的相关联。即,该电子设备是否是手机101的关联设备。例如,手机101可以根据响应中携带的电子设备的MAC地址,向账号管理服务器查询该电子设备登录的账号,以确定该电子设备登录的账号是否与手机101登录的账号相同,或者属于同一群组的账号。或者,手机101可以根据响应中携带的电子设备的MAC地址,向其所在的Wi-Fi网络的路由器查询,该电子设备是否与手机101位于同一Wi-Fi网络等。又或者,手机101根据自身存储的历史记录,确定该电子设备是否为与手机101建立过可信关系等。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确定手机101的关联设备的具体方法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场景中,在检测到用户在控制中心界面202中操作控件203之前,手机101可能已经与某些电子设备建立了通信连接。那么,在检测到用户在控制中心界面202中操作控件203后,手机101除了执行上述步骤外,还可以针对与手机101已经建立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确定这些电子设备是否为手机101的关联设备。
当确定为手机101的关联设备后,手机101利用无线通信功能中的定位功能,测量各个关联设备与手机101的相对位置。在一些示例中,手机101可以利用基于Wi-Fi的定位能力或者基于蓝牙iBeacon的定位能力,测量得到各个关联设备与手机101的距离。在另一些示例中,手机101可以利用基于蓝牙5.1版本的AOA定位能力或者基于UWB的定位能力,测量得到各个关联设备与手机101的距离,以及各个关联设备所在位置相对于手机101所在位置的方向。
在获取到手机101关联设备与手机101的相对位置后,手机101可以绘制并显示如图3所示的界面301,即为界面A。界面301包括手机101与关联设备的标识。并且,手机101的标识与关联设备的标识的布局,与手机101与关联设备在真实空间中的布局一致。换言之,界面301更加形象地展示了手机101以及关联设备在真实空间中的相对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手机101的关联设备通常较多,且每个关联设备具有的无线通信功能可能不同,具有的定位功能也可能有所不同。为此,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不同情形下界面301中设备标识的布局方法。
情形1)存在一个关联设备具备基于蓝牙5.1版本的AOA定位能力或者基于UWB的定位能力。其中,手机101默认为具备基于蓝牙5.1版本的AOA定位能力或者基于UWB的定位能力。
1.1先以手机101的设备图标为中心,确定出具备基于蓝牙5.1版本的AOA定位能力或者基于UWB的定位能力的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的位置。
手机101可以测量出具备基于蓝牙5.1版本的AOA定位能力或者基于UWB的定位能力的关联设备相对于手机101的距离和方向。可以根据测量得到相对于手机101的距离和方向,确定这些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的位置(包括相对于手机101的设备图标的距离和方向)。
1.2按照一定的布局规则确定其他不具有蓝牙5.1版本的AOA定位能力或者基于UWB的定位能力的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的位置。
示例性的,根据手机101的关联设备的数量M,确定任两个相邻的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与手机101的设备图标的连线的夹角α。根据其余各个关联设备距离手机101的距离,夹角α,以及手机101的设备图标与步骤1.1中已确定位置的设备图标的连线,确定其他不具有蓝牙5.1版本的AOA定位能力或者基于UWB的定位能力的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的位置。
举个例子,PC104具备基于蓝牙5.1版本的AOA定位能力或者基于UWB的定位能力,其余关联设备(即,智能电视102、智能音箱103、以及智能电视105)不具有基于蓝牙5.1版本的AOA定位能力或者基于UWB的定位能力。也就是说,可以测量到PC104相对于手机101的距离和方向。那么,可以为手机101的设备图标为中心,确定出PC104的设备图标的位置(包括方向和距离)。如图10中(1)所示的界面1001,手机101和PC104的设备图标确定后,相当于连线AB也已确定。
手机101仅可测量出其他关联设备与手机101的相对距离,那么可以确定出其他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距离手机101的设备图标的距离。可选的,为了营造随机感,增强设备图标布局的美观,也可以在确定其他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距离手机101的设备图标的距离上随机加或减一个长度值,例如,20设备独立像素(device independent pixels,DP)。
然后,根据手机101的关联设备的数量M(如M=4),确定任两个相邻的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与手机101的设备图标的连线的夹角α。例如,α=360度/M=360度/4=90度。可选的,为了营造随机感,增强设备图标布局的美观,也可以在确定的夹角α随机加或减上一个角度值,例如10度。
最后,以PC104的设备图标的位置为瞄点,即以手机101的设备图标与PC104的设备图标的连线(即连线AB)为起点位置,根据夹角α,以及其余各个关联设备距离手机101的距离,确定其他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的位置。例如,手机101最终显示如图10中(1)所示的界面1001。
需要说明的是,当PC104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手机101根据测量到的PC104的新位置,确定PC104的设备图标的新位置。后续,根据PC104的设备图标的新位置,夹角α,以及其余各个关联设备距离手机101的距离,重新确定其他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的新位置。即,及时动态调整其他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的位置。
当然,当测量到其他关联设备(例如智能音箱103、智能电视102、智能电视105)的位置发生变化时,也相应调整这些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与手机101的设备图标的距离。
另外,当手机101搜索到的关联设备的数量(例如,M变为3)发生变化时,重新计算上述夹角α,并根据PC104的设备图标的位置、重新计算的夹角α(为120度),以及其余各个关联设备距离手机101的距离,重新确定其他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的新位置。例如,手机101显示如图10中(2)所示的界面1002。
情形2)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联设备具备基于蓝牙5.1版本的AOA定位能力或者基于UWB的定位能力。其中,手机101默认为具备基于蓝牙5.1版本的AOA定位能力或者基于UWB的定位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从具备基于蓝牙5.1版本的AOA定位能力或者基于UWB的定位能力的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联设备中任选一个关联设备,先确定该选择的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的位置。其余具有基于蓝牙5.1版本的AOA定位能力或者基于UWB的定位能力的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与不具有基于蓝牙5.1版本的AOA定位能力或者基于UWB的定位能力的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一同按照情形1)中不具有基于蓝牙5.1版本的AOA定位能力或者基于UWB的定位能力的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的确定方法进行确定。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联设备具有基于蓝牙5.1版本的AOA定位能力或者基于UWB的定位能力,也可以先确定这些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的位置。其余不具有基于蓝牙5.1版本的AOA定位能力或者基于UWB的定位能力的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根据界面中空余的位置进行随机布局。
情形3)关联设备都不具备基于蓝牙5.1版本的AOA定位能力或者基于UWB的定位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手机101依然可以测量得到各个关联设备与手机101的距离。那么,可以根据根据关联设备与手机101的距离,确定各个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与手机101的设备图标的距离。可选的,为了营造随机感,增强设备图标布局的美观,也可以在确定其他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距离手机101的设备图标的距离上随机加或减一个长度值,例如,20DP。
然后,依然可以根据关联设备的数量M,确定任两个相邻的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与手机101的设备图标的连线的夹角α。例如,α=360度/M。可选的,为了营造随机感,增强设备图标布局的美观,也可以在确定的夹角α随机加或减上一个角度值,例如10度。
最后,根据夹角α,以及其余各个关联设备距离手机101的距离,确定其他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的位置。例如,手机101显示如图11中所示的界面1101。可见,界面1101和界面1001中相同之处有:各个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与手机101的设备图标的距离相同,任两个相邻的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与手机101的设备图标的连线的夹角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各个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在屏幕中的具体位置不同。各个管理设备的设备图标的相邻关系不同。
在该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当测量到其他关联设备(例如智能音箱103、智能电视102、智能电视105)的位置发生变化时,也相应调整这些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与手机101的设备图标的距离。
在该实施例的另一些示例中,当手机101搜索到的关联设备的数量发生变化时,重新计算上述夹角α,并根据重新计算的夹角α,重新调整各个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的位置。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手机101也可以不测量得到各个关联设备与手机101的距离。而是为各个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与手机101的设备图标的距离设置为默认值,例如120DP。可选的,为了营造随机感,增强设备图标布局的美观,也可以在确定其他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距离手机101的设备图标的距离上随机加或减一个长度值,例如,20DP。需要说明的是,可以设置各个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与手机101的设备图标的距离相同,即默认值为一个。也可以设置各个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与手机101的设备图标的距离不同,即默认值为多个。
根据关联设备的数量M,确定任两个相邻的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与手机101的设备图标的连线的夹角α。例如,α=360度/M。可选的,为了营造随机感,增强设备图标布局的美观,也可以在确定的夹角α随机加或减上一个角度值,例如10度。
最后,根据夹角α,以及默认的各个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与手机101的设备图标的距离,确定其他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的位置。例如,手机101显示如图12中所示的界面1201。可见,各个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与手机101的设备图标的距离大致相等。
在该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当手机101搜索到的关联设备的数量发生变化时,重新计算上述夹角α,并根据重新计算的夹角α,重新调整各个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的位置。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对界面A中各个关联设备的布局方法不做具体限定。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手机101可以周期性地获取的各个关联设备与手机101的相对位置,并根据获取的最新的各个关联设备与手机101的位置刷新上述界面A。或者,手机101也可以在当有关联设备与手机101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刷新上述界面A。或者,上述界面A也可以设置刷新控件,手机101在检测到用户操作刷新控件后,刷新上述界面A。
需要注意的是,当手机101测量各个关联设备与手机101的距离和方向,以及手机101显示上述界面A的过程中,手机101与各个关联设备,以及各个关联设备之间可以处于未建立无线连接的状态,例如处于standby状态。换言之,在该过程中,要求手机101与各个关联设备都开启无线通信功能,但并不要求手机101与各个关联设备,以及各个关联设备之间建立无线连接。
还需要说明的是,用户还可以从手机101的其他界面进入上述界面A。例如,从手机101的负一屏、下拉的通知栏等进入上述界面A。其中,负一屏,是指在检测到用户在手机101显示的主界面上,执行从屏幕的左侧边缘向右滑动的操作后,手机101显示的界面,且该界面不为手机101显示的另一个主界面。又或者,也可以从手机101中某个应用界面(例如智能家居应用中搜索设备的界面,设置应用中搜索设备的界面等)进入上述界面A。
在其他一些示例中,上述界面A也可以包含在上述控制中心界面、负一屏或者下拉的通知栏中。例如,如图13中(1)所示,为手机101显示的主界面1301。响应于检测到用户在手机101显示的主界面1301上执行从屏幕底部向上滑动的操作,手机101显示如图13中(2)所示的控制中心界面1302。其中,控制中心界面1302中区域1303的内容即为界面A的内容。
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对进入界面A的具体方式,以及界面A设置的位置等均不做限定。
以上详细说明了用户如何通过手机101进入界面A,以及手机101如何显示界面A的过程,下文将进一步说明用户如何在界面A上进行操作,触发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子设备间的交互功能。
示例性的,如图14中(1)所示,手机101显示界面1401中,界面1401中显示有手机101、智能电视102、智能音箱103、PC104、以及智能电视105对应的设备图标。并且显示界面1401中还可以显示提示信息“拖拽图标,可触发电子设备间的交互”,以提示用户可以进行拖拽动作来触发多个电子设备的协同工作。或者,显示界面1401中的提示信息还可以为:“拖拽设备至本机,可建立协同”(图中未示出),以提示用户将其他设备向本机的方向进行拖拽。当用户希望触发手机101与PC104间的交互时,用户可以按住PC的设备图标,向靠近手机的设备图标方向拖动。当拖动至两个设备图标的距离小于阈值R1(例如65DP)且松手时,PC的设备图标和手机的设备图标吸附在一起,手机101可以显示如图14中(2)所示的界面1402。此时,手机101可以显示提示信息,提示正在协同手机101和PC104。若手机101与PC104开始执行相应的交互功能时,手机101可以显示如图14中(3)所示的界面1403。在界面1403中,手机101的设备图标与PC104的设备图标吸附在一起。可选的,界面1403中还可以显示提示信息,提示手机101和PC104正在执行的交互功能,或者,提示手机101和PC104正在进行协同操作。若手机101与PC104不能执行交互功能,则PC104的设备图标回到拖动前的位置,即手机101的设备图标与PC104的设备图标不会吸附在一起,且手机101还可以提示用户,手机101与PC104的协同失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1可以根据手机101当前所处的场景,以及协同的关联设备(例如PC104)的类型等,智能地判断手机101与协同的关联设备之间执行的交互功能。
其中,本申请中的跨设备间的交互功能包括但不限于系统级的交互功能和应用级的交互功能。其中,系统级的交互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投音、投屏等。应用级的交互功能包括且不限定于应用接力、内容分享等。
其中,投音,是指将一个电子设备上的播放的音频流发送给另一个电子设备,由另一个电子设备进行播放。例如,手机与智能音箱的投音,手机与灭屏态的智慧屏的投音、手机与车机的投屏等。
投屏包括基于数字生活网络联盟(digital living network alliance,DLNA)技术的流(stream)投屏(也称为异源投屏),基于Miracast技术的屏幕镜像(也称为同源投屏),以及基于其他技术(例如基于AirPlay)的投屏。例如,手机与智能电视/PC/平板电脑之间的投屏。如果用户想将手机上播放的视频或音频等投屏到其他电子设备上,可以执行stream投屏。那么,手机可以将视频或音频的播放地址发送某一电子设备(如PC),PC根据接收到的播放地址播放相应的视频或音频。或者,手机将自身播放的视频数据或音频的数据发送给PC,PC可以直接根据接收到的视频数据或音频的数据进行播放。在该投屏过程中,手机上显示的界面可以与PC上显示的内容不同。如果用户想将手机屏幕上显示界面投屏到其他电子设备,可以执行屏幕镜像。那么,手机将手机界面数据发给其他电子设备(如PC),由PC显示手机的界面。在该投屏过程中,手机上显示的界面与PC上显示的手机界面相同。
应用接力,是指一个电子设备可以接力运行另一个电子设备上运行的应用。
内容分享包括在不同电子设备之间分享文件/照片/视频/音频/文字等内容。例如,手机与智能电视/PC/平板电脑之间的应用接力。其中,接力的应用例如为畅联应用(一种视频通话应用)、视频应用、音乐应用、以及文档应用等。
在一个具体的实现方法中,手机101可以先根据当前运行的应用,确定手机101当前所处的场景。例如,手机101当前运行有文档编辑类的应用,如word,wps等,则确认手机101处于办公场景。或者,手机101当前运行的为PPT应用、图库应用等,则确认手机101处于演示分享的场景。或者,手机101当前运行的是视频应用、音频应用等,则确认手机101处于影音播放的场景。或者,手机101当前运行的是通话应用,则确认手机101处于视频通话的场景。或者,手机101当前运行的是运动应用,健身应用,浏览运动类网页时,则确认手机101处于运动健康场景。或者,手机101的关联设备出现车机时,则确认手机处于车机投屏的场景。
需要说明的是,前文已说明,一些示例中,用户在手机101显示应用1(该应用1非桌面应用)的应用界面上,通过上拉或下滑的方式调出控制中心,并通过控制中心的控件(或称为卡片)进入上述界面A。那么,在该示例中手机101当前运行的应用即为应用1。
另一些示例中,用户在手机101显示主界面(也可认为手机101显示桌面应用的界面)时,通过上拉或下滑的方式调出控制中心,并通过控制中心的控件或卡片进入上述界面A。或者,用户通过手机101的负一屏进入上述界面A。在该示例中手机101当前运行的应用可以理解为手机在调出控制中心或进入负一屏之前,手机最近在前台运行的非桌面应用的应用。
例如,手机101在显示应用2(非桌面应用)的应用界面时,接收用户的操作,回到手机的主界面。然后,通过上拉或下滑的方式调出控制中心,并通过控制中心的控件(或称为卡片)进入上述界面A。此时,手机101当前运行的应用即为应用2。
又例如,手机101在显示应用3(非桌面应用)的应用界面时,接收用户的操作,回到手机的主界面。再次接收用户在主界面上从屏幕的左侧边缘向右滑动的操作后,手机显示负一屏。并通过负一屏中的控件(或卡片)进入上述界面A。此时,手机101当前运行的应用即为应用3。
然后,根据手机当前的场景,以及协同的关联设备的类型,确定手机101与关联设备执行哪种交互功能。例如,以手机101处于文档编辑场景为例,对如何确定手机101与协同的关联设备执行的交互功能进行说明。若协同的关联设备为智能电视102,由于智能电视102的设备特征是具有较大的屏幕,但用户输入不便。因此,可以确定手机101与智能电视102的交互功能为屏幕镜像。用户可以将手机101当前运行的文档投屏到智能电视102上,便于观看。并且,用户可以继续利用手机101对文档进行编辑。若协同的关联设备是PC104,则由于PC104的设备特征时具有较大的屏幕,且具有键盘等输入装置。因此,可以优先选择手机101与PC104执行应用接力的交互功能。也就是说,手机101将当前编辑的文档发送给PC104,用户可以在PC104上,继续在手机101已编辑的文档基础上继续编辑。若手机101与PC104有任何一方不支持应用接力的交互功能时,可以再选择手机101与PC104执行屏幕镜像的交互功能。
如下表一所示,为一种手机101当前所处场景,协同的关联设备的类型,以及电子设备间的交互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例。也就是说,手机101在确定当前所处场景后,可以通过查找表一,来确定手机101与该协同的关联设备执行的交互功能。
表一
Figure BDA000304705419000022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表一中的对应关系仅为示例,并不构成对手机101所处场景、协同的关联设备的类型、以及电子设备间的交互功能的对应关系的限定。
另外,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1还可以根据协同的关联设备的运行状态,确定两个电子设备间的交互功能。例如,用户触发手机101和智能电视102的交互功能,当确定智能电视102处于亮屏状态时,则手机101和智能电视102可以执行屏幕镜像的交互功能。若确定智能电视102此时处于灭屏状态,则手机101和智能电视102可以执行投音的交互功能。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1还可以根据协同的关联设备的设备类型,确定两个电子设备间的交互功能。换言之,两个电子设备间的交互功能为固定的交互功能。例如,用户触发手机101和智能音箱103的交互功能时,手机101根据智能音箱103的设备类型,确定手机101与智能音箱103之间执行投音的交互功能。又例如,例如,用户触发手机101和智能电视102的交互功能时,手机101根据智能电视102的设备类型,确定手机101与智能电视102之间执行投屏的交互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手机101确定与协同的关联设备执行的交互功能的方法仅为示例,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将上述方法进行组合。例如,当用户在手机101显示某个应用(非桌面应用)的运行界面时,通过上拉或下拉的方式调出控制中心,进入上述界面A。并通过上述界面A触发手机101与某个协同的关联设备的交互功能时,手机101可以根据当前运行的应用的信息和该协同的关联设备的设备类型确定应执行的交互功能。当用户在手机101显示桌面(也可认为是桌面应用的运行界面)时,通过上拉或下拉的方式调出控制中心,进入上述界面A。并通过上述界面A触发手机101与某个协同的关联设备的交互功能时,手机101可以根据该协同的关联设备的设备类型确定应执行的交互功能,或者,手机101直接确定为执行预设的某个交互功能。
在手机101确定与协同的关联设备执行的交互功能后,手机101与协同的关联设备建立无线连接,用于传输交互功能所需的业务数据。其中,建立的无线连接例如可以是Wi-Fi的点对点(Peer-to-peer,P2P)网络连接或蓝牙连接等。例如,若手机101与PC104执行屏幕镜像的交互功能,手机101将自身的屏幕界面通过建立的无线连接发送给PC104,则PC104显示手机101的屏幕界面。又例如,若手机101与PC104执行应用接力的交互功能,手机101将当前运行的应用的状态发送给PC104。而PC104在本地开启相应的应用,并根据接收到的应用的状态,将本地运行的应用恢复到手机101已运行的状态,并继续运行。又例如,若手机101与PC104执行stream投屏的交互功能,则手机101将流媒体的播放地址发送给PC104,PC104根据流媒体的播放地址从相应服务器处下载并播放。或者,手机101将流媒体的数据发送给PC104,PC104根据流媒体的数据播放相应的视频或音频。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示例中,用户拖拽方向不同,不影响手机101与PC104之间的交互功能。也就是说,无论是按住PC的设备图标向靠近手机的设备图标方向拖动以触发两个电子设备间的交互功能,还是按住手机的设备图标向靠近PC的设备图标方向拖动以触发两个电子设备间的交互功能,手机101与PC104执行的交互功能相同。在另一些示例中,用户拖拽方向不同时,手机101与PC104之间的交互功能可能不同,如数据的传输方向不同。例如,如果按住PC的设备图标向靠近手机的设备图标方向拖动以触发两个电子设备间的交互功能时,当手机101与PC104之间执行应用接力时,可以是将PC104上的应用的状态发送到手机101上,由手机101根据接收到的应用的状态,接力执行该应用。如果按住手机的设备图标向靠近PC的设备图标方向拖动以以触发两个电子设备间的交互功能时,当手机101与PC104之间执行应用接力时,可以是将手机101上的应用的状态发送到PC104上,由PC104根据接收到的应用的状态,接力执行该应用。
用户还可以接着拖动更多的关联设备参与手机101和PC104间的交互功能。相关的操作,可以参考前文关于图5的描述内容。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用户也可以选择多个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向靠近手机101的设备图标拖动,以实现一次性触发多个关联设备与手机101的交互功能。例如,如图15中(1)所示的界面1501,用户可以通过例如长按设备图标的方式,先选择多个关联设备的设备图标,例如选择智能电视102的设备图标和智能音箱103的设备图标。然后,按住任一个选中的设备图标,向靠近手机101的设备图标的方向拖动。当选中的设备图标中任一设备图标与手机101的设备图标的距离小于阈值R1且松手时,选中的多个设备图标与手机101的设备图像吸附在一起,手机101显示如图15中(2)所示的界面1502,并且手机101、智能电视102以及智能音箱103共同执行相应的交互功能。
进一步的,用户还可以撤销(或关闭)手机101与PC104之间的交互功能。示例性的,如图16中(1)所示的界面1601中,PC的设备图标与手机的设备图标吸附在一起,表明手机101和PC104已在执行交互功能。若此时,用户想撤销(或关闭)交互功能时,用户可以按住PC的设备图标,向远离手机的设备图标的方向拖动。当拖动至两个设备图标之间的距离大于阈值R2(可以与阈值R1相同或不同)且松手时,PC的设备图标回归到吸附之前的位置,如图16中(2)所示的界面1602。此时,PC104退出与手机101的交互功能。或者,用户可以按住PC的设备图标,向远离手机的设备图标的方向拖动,当手指拖动的距离(即PC设备图标的移动距离,或者两个设备图标之间的距离)小于阈值R2(可以与阈值R1相同或不同)且松手时,PC的设备图标回归到吸附的位置,如图16中(1)所示的界面1601。此时,PC104退出与手机101的交互功能。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界面1701中包括撤销上一步的控件1702。响应于检测到用户操作该控件1702,手机101撤销用户执行的上一步的拖拽操作。可选的,界面1701还可以包括撤销全部的控件1703。响应于检测到用户操作该控件1703,手机101一键撤销所有电子设备间的交互功能。
上述示例均是为在手机101显示的界面A,如何触发其他电子设备与手机101的交互功能。在另外一些示例中,在手机101显示界面A,也可以触发除手机101之外的其他电子设备之间的交互功能。例如,如图18中(1)所示的界面1801中,在检测到用户将PC的设备图标向靠近电视的设备图标的方向拖动,且PC的设备图标与电视的设备图标间的距离小于阈值R3且松手时,手机101确定PC104和智能电视105是否可以执行交互功能。若确定两个电子设备能够执行交互功能,则手机101显示的界面上PC的设备图标与电视的设备图标吸附在一起,以提示PC104和智能电视105正在执行交互功能。若确定两个电子设备不能够执行交互功能,则手机101显示的界面上,PC的设备图标回到初始位置,可以显示提示信息,以提示PC104和智能电视105不能执行交互功能,或者协同失败。
需要说明的是,手机101可以不区分用户执行拖拽操作的方向,即当拖拽方向不同时,触发的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交互功能相同。例如,无论检测用户执行如图18中(1)所示的拖拽操作,还是检测到用户执行如图18中(2)所示的拖拽操作,触发的PC104和智能电视105的交互功能是一样。手机101也可以区分用户执行拖拽操作的方向,即当拖拽方向不同时,触发的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交互功能不同,例如交互功能中的数据传输方向不同。例如,当检测用户执行如图18中(1)所示的拖拽操作时,可以确定将PC104上的应用的状态发送给智能电视105,由智能电视105接力运行该应用。当检测到用户执行如图18中(2)所示的拖拽操作时,可以确定将智能电视105上的应用的状态发送给PC104,由PC104接力运行该应用。
以下以手机101区分用户执行拖拽操作的方向以例,对在手机101上触发PC104和智能电视105执行交互功能的过程进行示例性说明。
方案一、由手机101确定PC104和智能电视105执行的交互功能。
在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如图19中(1)所示的流程,包括:
1.手机101检测到用户将PC的设备图标向靠近电视的设备图标的方向拖动,且在PC的设备图标与电视的设备图标间的距离小于阈值R3时松手。
2.手机101向PC104发送用户的拖拽指示,以提示PC104发送上报PC104的应用场景的指示。其中PC104的应用场景可以根据PC104当前运行应用进行确定,确定方法可以参考前文确定手机101的应用场景的方法。可选的,手机101也可以向智能电视105发送用户的拖拽指示。
3.PC104向手机101上报PC104当前的应用场景。可选的,智能电视104也向手机101上报智能电视104当前的应用场景。
4.手机101根据PC104当前的应用场景以及智能电视105的设备类型,确定PC104和智能电视105应执行的交互功能。
5.手机101向PC104下发确定的交互功能。
6.PC104与智能电视105建立无线连接,并向智能电视105下发交互功能所需的数据,例如屏幕镜像的交互功能中所需的PC104的屏幕界面,应用接力的交互功能中所需的PC104当前应用的状态等。
在另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如图19中(2)所示的流程,包括:
1.PC104和智能电视105周期性向手机101发送各自当前的应用场景。或者,当应用场景发生变化时,向手机101上报变化的应用场景。
2.手机101检测到用户将PC的设备图标向靠近电视的设备图标的方向拖动,且在PC的设备图标与电视的设备图标间的距离小于阈值R3时松手。
3.手机101根据PC104当前的应用场景以及智能电视105的设备类型,确定PC104和智能电视105应执行的交互功能。
4.手机101向PC104下发确定的交互功能。
5.PC104与智能电视105建立无线连接,并向智能电视105下发交互功能所需的数据,例如屏幕镜像的交互功能中所需的PC104的屏幕界面,应用接力的交互功能中所需的PC104当前应用的状态等。
方案二、由PC104或智能电视105确定PC104和智能电视105执行的交互功能。
在又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如图19中(3)所示的流程,包括:
1.手机101检测到用户将PC的设备图标向靠近电视的设备图标的方向拖动,且在PC的设备图标与电视的设备图标间的距离小于阈值R3时松手。
2.手机101向PC104发送用户的拖拽指示。可选的,手机101也可以向智能电视105发送用户的拖拽指示。
3.PC104根据PC104当前的应用场景以及智能电视105的设备类型,确定PC104和智能电视105应执行的交互功能。
4.PC104与智能电视105建立无线连接,并向智能电视105下发交互功能所需的数据,例如屏幕镜像的交互功能中所需的PC104的屏幕界面,应用接力的交互功能中所需的PC104当前应用的状态等。
可以理解的是,当检测到用户在手机101上执行撤销(或关闭)PC104和智能电视105执行的交互功能的操作后,手机101可以向PC104和/或智能电视105发送关闭指示,用于关闭PC104和智能电视105执行的交互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案一和方案二,以及各个方案中的具体实现方式仅为示例,本申请实施例对在手机101上触发PC104和智能电视105执行交互功能的过程的具体步骤不做具体限定。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触发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子设备间的交互功能后,用户还可以针对该交互功能所需能力的提供方进行重新配置,即重新配置由哪一个电子设备提供该交互功能所需的哪一项能力。
示例性的,如图20中(1)所示,手机101显示界面2001。在界面2001上,手机的设备图标和电视的设备图标吸附在一起,表明此时手机101与智能电视102正在执行交互功能。当检测到用户在该界面2001的底部向上滑动的操作后,手机可以显示如图20中(2)所示的界面2002。界面2002上显示有设置菜单2003。设置菜单2003中显示有各个电子设备为当前执行的交互功能所提供的具体能力。其中具体能力包括但不限于音频输出能力、声音采集能力(即麦克风)、图像采集能力(即摄像头)等。用户可以通过该设置菜单2003,重新配置由哪一个电子设备提供该交互功能所需的哪一项能力。例如,在界面2002中菜单2003显示出智能电视102为交互功能提供音频输出能力。若用户希望重新配置其他电子设备为此时出交互功能提供音频输出能力,则用户也可以在菜单栏2003中点击音频输出能力对应的选项2006,手机101展开音频输出能力对应的选项。例如,响应于用户在菜单栏2003中点击选项2006,手机101显示如图20中(3)所示的界面2004。其中,界面2004中设置菜单2007中显示出具有音频输出能力的多个电子设备的选项2005。用户可以在选项2005中选择其他电子设备(例如手机101)为当前的交互功能提供音频输出能力。
另外,用户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入图20中(2)所示的界面2002。例如,在图20中(1)所示的界面2001上也可以设置相应的控件,例如更多设置控件。那么,响应于检测到用户操作该控件,手机101也可以显示图20中(2)所示的界面2002。
在上述实施例中,设置菜单中显示的是参与当前交互功能的电子设备所具有的能力。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设置菜单中也可以显示当前相关联的电子设备所具有的全部能力。也就是说,设置菜单中包括参与当前交互功能的电子设备所具有的能力,以及未参与当前交互功能的电子设备所具有的能力。那么,用户也可以通过设置菜单,设置未参与当前交互功能的电子设备提供当前交互功能所需的能力,从而触发未参与当前交互功能的电子设备加入到当前交互功能。
示例性的,如图21中(1)所示,手机101显示界面2101。在界面2101上,手机的设备图标和电视的设备图标吸附在一起,表明此时手机101与智能电视102正在执行交互功能。另外,界面2101中的设置菜单2102中,各个能力的选项下包括全部的关联设备。例如,音频输出能力下,包括参与当前交互功能的电子设备,即手机101和智能电视102的设备图标,也包括未参与当前交互功能的电子设备,如智能音箱102的设备图标。此时,若用户选择智能音箱102作为音频输出的设备时,则手机101显示如图21中(2)所示的界面,即智能音箱102的设备图标也与手机101(以及智能电视102)的设备图吸附在一起,也即智能电视102也参与当前的交互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图14-图18以及图20-图21所示的界面中,显示了“超级终端”,以提示用户当前是针对多个关联终端的操作。该提示信息“超级终端”仅为示例性说明,可以被替换为其它内容,例如,替换为“智慧协同”、“多设备协同”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如图22所示,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201和至少一个接口电路2202。处理器2201和接口电路2202可通过线路互联。例如,接口电路2202可用于从其它装置(例如手机101的存储器)接收信号。又例如,接口电路2202可用于向其它装置(例如处理器2201)发送信号。示例性的,接口电路2202可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将该指令发送给处理器2201。当所述指令被处理器2201执行时,可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手机101(比如,手机)执行的各个步骤。当然,该芯片系统还可以包含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包含在电子设备中,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方法中电子设备行为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至少一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或单元。例如,检测模块或单元、显示模块或单元、确定模块或单元、以及计算模块或单元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上的图形用户界面,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显示屏、摄像头、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图形用户界面包括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方法时显示的图形用户界面。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终端等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上述终端等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快闪存储器、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1)

1.一种电子设备间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第一界面,所述第一界面中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一控件,以及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二控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相关联,所述第一控件和所述第二控件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用户对所述第二控件的第一操作;
响应所述第一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第一控件和所述第二控件之间的距离变为第二距离,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第一交互功能;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相关联,包括: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位于同一通信网络中;
或者,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登录同一账号;
或者,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登录的账号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登录的账号属于同一群组;
或者,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连接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分享的热点;
或者,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分享的热点;
或者,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过Wi-Fi直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在所述第一界面上拖动所述第二控件,并在所述第二控件与所述第一控件的距离小于第一阈值时松开所述第二控件;所述第一阈值小于所述第一距离,且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界面上拖动所述第二控件包括:在所述第一界面上,按住所述第二控件,并向靠近所述第一控件的方向拖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界面;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二操作;
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控制中心的界面,所述控制中心的界面包括第一卡片;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对所述第一卡片的第三操作;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第一界面,包括:
响应所述第三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所述第一界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第一交互功能,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类型确定所述第一交互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为所述第一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件和所述第二控件之间的距离变为所述第二距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对所述第二控件的第四操作;
响应所述第四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第二控件和所述第一控件之间的距离变为所述第一距离,且停止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执行所述第一交互功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操作包括:
拖动所述第二控件,并在所述第二控件与所述第一控件的距离大于第二阈值时松开所述第二控件;或者,
按住所述第二控件,向远离所述第一控件的方向拖动,并在所述第二控件与所述第一控件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松开所述第二控件;
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距离,且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第二控件和所述第一控件之间的距离变为所述第一距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对所述第一控件的第五操作;
响应于所述第五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第一控件和所述第二控件之间的距离变为所述第二距离,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第二交互功能,或者,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执行的第二交互功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执行所述第一交互功能时,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执行所述第二交互功能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数据传输方向不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界面中所述第二控件与所述第一控件的相对位置,是根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确定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包括在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相对距离和/或相对方向。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采用基于Wi-Fi的定位技术或基于蓝牙iBeacon的定位技术,测量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相对距离;
或者,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采用基于蓝牙5.1版本的AOA定位技术,以及基于UWB的定位技术,测量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相对距离和/或相对方向。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界面中还包括第三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三控件,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相关联。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界面中,所述第三控件和所述第二控件分布在所述第一控件的周围。
17.一种电子设备间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第一界面,所述第一界面中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一控件、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二控件、以及第三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三控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相关联,所述第二控件和所述第三控件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用户的对所述第二控件的第一操作;
响应所述第一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第二控件和所述第三控件之间的距离变为第二距离,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执行第一交互功能;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执行第一交互功能,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上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信息,或者,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上报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信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信息,或者,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信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信息和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设备类型确定执行所述第一交互功能;或者,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信息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类型确定执行所述第一交互功能。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用户对所述第二控件的第一操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信息,或者,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信息;
那么,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执行第一交互功能,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信息和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设备类型确定执行所述第一交互功能;或者,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当前运行的应用信息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类型确定执行所述第一交互功能。
20.根据权利要求17-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执行第一交互功能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或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第三消息,用于通知执行所述第一交互功能。
21.根据权利要求17-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在所述第一界面上拖动所述第二控件,并在所述第二控件与所述第三控件的距离小于第一阈值时松开所述第二控件;所述第一阈值小于所述第一距离,且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距离。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界面上拖动所述第二控件包括:在所述第一界面上,按住所述第二控件,并向靠近所述第三控件的方向拖动。
23.根据权利要求17-2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控件和所述第三控件之间的距离变为第二距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所述用户的对所述第二控件的第二操作;
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第二控件和所述第三控件之间的距离变为所述第一距离,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或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第四消息,用于通知停止执行所述第一交互功能。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包括:
拖动所述第二控件,并在所述第二控件与所述第三控件的距离大于第二阈值时松开所述第二控件;或者
按住所述第二控件,向远离所述第三控件的方向拖动,并在所述第二控件与所述第三控件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松开所述第二控件;
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距离,且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25.一种电子设备间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第一界面,所述第一界面中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一控件,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二控件、以及第三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三控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相关联,所述第二控件和所述第三控件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用户对所述第二控件的第一操作;
响应所述第一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设备控制所述第二控件和所述第三控件之间的距离变为第二距离,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或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用于触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执行第一交互功能;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在所述第一界面上拖动所述第二控件,并在所述第二控件与所述第三控件的距离小于第一阈值时松开所述第二控件;所述第一阈值小于所述第一距离,且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距离。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界面上拖动所述第二控件包括:在所述第一界面上,按住所述第二控件,并向靠近所述第三控件的方向拖动。
28.根据权利要求25-2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对所述第二控件的第二操作;
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第二控件和所述第三控件之间的距离变为所述第一距离,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或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用于指示停止执行所述第一交互功能。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包括:
拖动所述第二控件,并在所述第二控件与所述第三控件的距离大于第二阈值时松开所述第二控件;或者
按住所述第二控件,向远离所述第三控件的方向拖动,并在所述第二控件与所述第三控件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松开所述第二控件;
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距离,且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30.一种电子设备间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显示第一应用的运行界面;
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
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显示控制中心的界面,所述控制中心的界面包括第一卡片;
接收对所述第一卡片的第二操作;
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显示第一界面;所述第一界面中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一控件,以及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二控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相关联,所述第一控件与所述第二控件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
接收在所述第一界面上对所述第二控件的第三操作;
响应所述第三操作,控制所述第二控件与所述第一控件吸附在一起,并确定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第一交互功能。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相关联包括: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位于同一通信网络中;
或者,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登录同一账号;
或者,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登录的账号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登录的账号属于同一群组。
32.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第一交互功能,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类型确定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的所述第一交互功能;或者,根据所述第一应用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类型确定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的所述第一交互功能。
33.根据权利要求30-3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互功能为投音功能、投屏功能、应用接力功能和内容分享功能中的任一项。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投音功能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第一音频的音频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便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播放所述第一音频;
所述投屏功能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第一界面的界面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便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显示所述第一界面;其中,所述第一界面的界面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界面的截屏或绘制所述第一界面的指令,当所述第一界面为视频画面时,所述第一界面的界面数据还包括所述视频画面的播放地址;
所述应用接力功能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运行的第二应用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便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继续运行所述第二应用;
所述内容分享功能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第一对象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对象包括图片、视频、文件、文字、音频中的任一项或几项。
35.根据权利要求30-3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操作包括:在所述第一界面上拖动所述第二控件,且在所述第二控件与所述第一控件的距离小于第一阈值时松开所述第二控件;所述第一阈值小于所述第一距离。
36.根据权利要求30-3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控件与所述第一控件吸附在一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对所述第二控件的第四操作;
响应于所述第四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第二控件和所述第三控件之间的距离变为所述第一距离,且停止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执行所述第一交互功能。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操作包括:
拖动所述第二控件,并在所述第二控件与所述第一控件的距离大于第二阈值时松开所述第二控件;或者,
按住所述第二控件,向远离所述第一控件的方向拖动,并在所述第二控件与所述第三控件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松开所述第二控件;
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距离。
3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触摸屏,所述存储器、所述触摸屏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处理器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所述计算机指令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3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3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3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1.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指令时,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3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475805.1A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电子设备间的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40773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59906.6A CN115826810A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电子设备间的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02110475805.1A CN114077373B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电子设备间的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EP22794520.1A EP4318199A1 (en) 2021-04-29 2022-04-02 Method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electronic devices and electronic device
PCT/CN2022/085110 WO2022228048A1 (zh) 2021-04-29 2022-04-02 一种电子设备间的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BR112023022139A BR112023022139A2 (pt) 2021-04-29 2022-04-02 Método para interação entre dispositivos eletrônicos e dispositivo eletrônico
JP2023564464A JP2024518298A (ja) 2021-04-29 2022-04-02 電子デバイス間のインタラクションのための方法及び電子デバイ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5805.1A CN114077373B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电子设备间的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59906.6A Division CN115826810A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电子设备间的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7373A true CN114077373A (zh) 2022-02-22
CN114077373B CN114077373B (zh) 2022-10-18

Family

ID=8028306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59906.6A Pending CN115826810A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电子设备间的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02110475805.1A Active CN114077373B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电子设备间的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59906.6A Pending CN115826810A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电子设备间的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4318199A1 (zh)
JP (1) JP2024518298A (zh)
CN (2) CN115826810A (zh)
BR (1) BR112023022139A2 (zh)
WO (1) WO2022228048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28048A1 (zh) * 2021-04-29 2022-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间的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3065839A1 (zh) * 2021-10-20 2023-04-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反馈方法与电子设备
WO2024001810A1 (zh) * 2022-06-30 2024-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交互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016559A1 (zh) * 2022-07-18 2024-01-2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电子设备及相关产品
WO2024087807A1 (zh) * 2022-10-26 2024-05-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协同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22195A1 (en) * 2008-11-13 2010-05-13 Hwang Hoyoung Mobile terminal with touch screen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using the same
CN104023069A (zh) * 2014-06-13 2014-09-03 可牛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分享方法和设备
CN105302285A (zh) * 2014-08-01 2016-02-03 福州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多屏显示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0597473A (zh) * 2019-07-30 2019-1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方法与电子设备
CN110750197A (zh) * 2019-10-17 2020-02-04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文件共享方法、装置、系统、相应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96786A (zh) * 2020-06-30 2020-10-20 深圳前海茂佳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835904A (zh) * 2019-03-29 2020-10-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情景感知和用户画像开启应用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880421A (zh) * 2020-07-10 2020-11-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家电设备的联动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261572A (zh) * 2020-10-14 2021-01-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交互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51065B2 (en) * 2011-06-20 2021-06-29 Enseo, Llc Television an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CN115826810A (zh) * 2021-04-29 2023-03-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间的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22195A1 (en) * 2008-11-13 2010-05-13 Hwang Hoyoung Mobile terminal with touch screen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using the same
CN104023069A (zh) * 2014-06-13 2014-09-03 可牛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分享方法和设备
CN105302285A (zh) * 2014-08-01 2016-02-03 福州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多屏显示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1835904A (zh) * 2019-03-29 2020-10-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情景感知和用户画像开启应用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597473A (zh) * 2019-07-30 2019-1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方法与电子设备
CN110750197A (zh) * 2019-10-17 2020-02-04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文件共享方法、装置、系统、相应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96786A (zh) * 2020-06-30 2020-10-20 深圳前海茂佳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880421A (zh) * 2020-07-10 2020-11-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家电设备的联动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261572A (zh) * 2020-10-14 2021-01-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交互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28048A1 (zh) * 2021-04-29 2022-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间的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3065839A1 (zh) * 2021-10-20 2023-04-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反馈方法与电子设备
WO2024001810A1 (zh) * 2022-06-30 2024-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交互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016559A1 (zh) * 2022-07-18 2024-01-2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电子设备及相关产品
WO2024087807A1 (zh) * 2022-10-26 2024-05-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协同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28048A1 (zh) 2022-11-03
CN114077373B (zh) 2022-10-18
CN115826810A (zh) 2023-03-21
EP4318199A1 (en) 2024-02-07
BR112023022139A2 (pt) 2023-12-26
JP2024518298A (ja) 2024-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77373B (zh) 一种电子设备间的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0244495A1 (zh) 一种投屏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0216156A1 (zh) 投屏方法和计算设备
CN114115629A (zh)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及设备
CN112130788A (zh) 一种内容分享方法及其装置
WO2020024108A1 (zh) 一种应用图标的显示方法及终端
CN114816294A (zh) 一种显示方法及设备
EP4171135A1 (en)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WO2021197071A1 (zh) 无线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14885442A (zh) 一种输入设备的连接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22127670A1 (zh) 一种通话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CN115657918A (zh) 一种跨设备的对象拖拽方法及设备
WO2022048453A1 (zh) 解锁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2100219A1 (zh) 数据转移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1197354A1 (zh) 一种设备的定位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095542A (zh) 显示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6489268A (zh) 一种设备识别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363678A (zh) 一种投屏方法及设备
CN114285938A (zh) 一种设备推荐方法及设备
WO2020124447A1 (zh) 面向多卡的网络管理
CN115242994B (zh) 视频通话系统、方法和装置
WO2022068646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1218544A1 (zh) 一种提供无线上网的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708059A (zh) 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JP7404389B2 (ja) 運動軌跡記録方法及び関連デバイ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