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3103359A1 - 光源和激光投影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源和激光投影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3103359A1
WO2023103359A1 PCT/CN2022/102978 CN2022102978W WO2023103359A1 WO 2023103359 A1 WO2023103359 A1 WO 2023103359A1 CN 2022102978 W CN2022102978 W CN 2022102978W WO 2023103359 A1 WO2023103359 A1 WO 2023103359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aser
row
laser chip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2/10297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李巍
田有良
刘显荣
颜珂
Original Assignee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111491181.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4236957A/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111662949.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6413986A/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111662936.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6413985A/zh
Application filed by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3103359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3103359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Abstract

一种光源(10)和激光投影设备(1),包括激光器阵列(110)、合光镜组(120)和光斑整形部件。激光器阵列(110)包括第一行激光芯片(111)和第二行激光芯片(112),第一行激光芯片(11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色激光芯片(111a)和至少一个第二色激光芯片(111b),第二行激光芯片(112)包括至少两个红色激光芯片(112a)。合光镜组(120)被配置为将激光器阵列(110)发出的激光光束合光。光斑整形部件被配置为接收并调整合光镜组(120)射出的光束,使得从光斑整形部件出射的光束的光斑在长边方向上的尺寸与在短边方向上的尺寸之间的差值,小于入射至光斑整形部件的光束的光斑在长边方向上的尺寸与在短边方向上的尺寸之间的差值。

Description

光源和激光投影设备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12月08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111491181.9的中国专利申请、2021年12月31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111662949.4的中国专利申请,以及于2021年12月31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111662936.7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投影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源及激光投影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激光投影显示技术是市场上的一种新型投影显示技术。相对于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可以简写为LED)投影产品,激光投影显示技术具有成像更清晰,色彩更鲜艳,亮度更高的特点,这些显著的特点使得激光投影显示技术成为市场上的一个主流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一方面,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源,包括:激光器阵列、合光镜组和光斑整形部件。所述激光器阵列包括第一行激光芯片和第二行激光芯片,所述第一行激光芯片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色激光芯片和至少一个第二色激光芯片,所述第二行激光芯片包括至少两个红色激光芯片。所述合光镜组被配置为将所述激光器阵列发出的激光光束合光。所述光斑整形部件被配置为接收并调整所述合光镜组射出的光束,使得从所述光斑整形部件出射的光束的光斑在长边方向上的尺寸与在短边方向上的尺寸之间的差值,小于入射至所述光斑整形部件的光束的光斑在长边方向上的尺寸与在短边方向上的尺寸之间的差值。
另一方面,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激光投影设备,包括光源、光机和镜头。所述光源为上述光源,所述光源被配置为发出激光光束。所述光机被配置为根据图像信号对射入至所述光机的光束进行调制得到投影光束。所述镜头被配置为对射入至所述镜头的光束进行投影以形成投影画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激光投影设备的结构图。
图2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激光投影设备中光源、光机和镜头的一种结构图。
图3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光源的结构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光源中的激光器阵列的俯视图。
图5为图3所示光源的俯视图。
图6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再一种光源的结构图。
图7A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合光镜组射出的光束的光斑的结构图。
图7B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楔形光导管或整形镜组射出的光束的光斑的结构图。
图8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另一种光源的结构图。
图9A为图8所示光源的一种俯视图。
图9B为图8所示光源的再一种俯视图。
图9C为图8所示光源的另一种俯视图。
图10A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又一种光源的结构图。
图10B为图10A所示光源的俯视图。
图11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又一种光源的结构图。
图12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又一种光源的结构图。
图13A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又一种光源的结构图。
图13B为图13A所示光源的俯视图。
图14为光束穿过柱透镜的示意图。
图15A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又一种光源的结构图。
图15B为图15A所示光源的俯视图。
图16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合光镜组射出的光束透射第一柱透镜的示意图。
图17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又一种光源的结构图。
图18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又一种光源的结构图。
图19A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又一种光源的结构图。
图19B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又一种光源的结构图。
图20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又一种光源的结构图。
图21为图20所示的光源中激光器阵列和第一偏振角转换单元的结构图。
图22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光源的结构图。
图23为图22所示的光源中激光器阵列、第一偏振角转换单元和第二偏振角转换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激光器阵列的结构图。
图25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激光器阵列、第一偏振角转换单元和第二偏振角转换单元的结构图。
图26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又一种光源的结构图。
图27为根据一些实施例一种扩散片组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所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图1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激光投影设备的结构图。参见图1,激光投影设备1包括光源10,光机20以及镜头30。激光投影设备1还可以包括壳体40(图1中仅示出部分壳体40)。
光源10被配置为提供照明光束(激光光束)。光机20被配置为利用图像信号对光源10提供的照明光束进行调制以获得投影光束。镜头30被配置为将投影光束投射在屏幕或墙壁上,形成投影画面。光源10、光机20以及镜头30可以装配于壳体40中。光源10、光机20和镜头30可以沿着光束传播方向依次连接。
光源10、光机20和镜头30分别可以由对应的壳体进行包裹。光源10、光机20和镜头30各自对应的壳体可以对相应的光学部件进行支撑并使得各光学部件达到一定的密封或气密要求。示例性地,光源10通过其对应的壳体实现气密性密封,这样,可以改善光源10的光衰问题。
光机20的一端和镜头30连接,且光机20和镜头30沿着激光投影设备1的投影光束的出射方向(例如平行于N方向)设置。光机20的另一端可以与光源10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10和光机20的排列方向与光机20和镜头30的排列方向大致垂直,即,在激光投影设备1中,投影光束的出射方向(例如平行于N方向)与照明光束的出射方向(例如平行于M方向)大致垂直。这种连接结构一方面可以适应光机20中反射式光阀(将在下文进行说明)的光路特点,另一方面,还有利于缩短光路在一方向上的长度,这样便可以有更多的空间对激光投影设备1的各部件进行排布。
图2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激光投影设备中光源、光机和镜头的一种结构图。参见图2,光源10发出的照明光束进入光机20。光机20包括第一匀光部件210、反射镜220、透镜230、光阀240和棱镜组件250。光阀240被配置为根据图像信号将射入其的照明光束调制成投影光束,并将投影光束射向镜头30。第一匀光部件210和光阀240沿光束的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第一匀光部件210被配置为将射入其的照明光束匀化后射向光阀24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匀光部件210为光导管。该光导管接收光源10提供的照明光束,并对该照明光束进行匀化。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光导管的出光口为矩形,这样,该光导管可以对光束的光斑进行整形。
光阀240可以为反射式光阀。光阀240包括多个反射片,每个反射片对应于投影画面中的一个像素。示例性地,根据待显示的投影画面,光阀240的多个反射片中与需呈亮态显示的像素对应的反射片可以将光束反射至镜头30,被反射至镜头30的光束被称为投影光束。这样,光阀240可以对照明光束进行调制以得到投影光束,并通过投影光束实现画面的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阀240为数字微镜器件(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DMD)。数字微镜器件包括多个(例如成千上万个)可被单独驱动而旋转的微小反射镜片。多个微小反射镜片可以呈阵列排布。一个微小反射镜片(例如每个微小反射镜片)对应待显示的投影画面中的一个像素。
图像信号通过处理后可以转换成0、1这样的数字代码,响应于这些数字代码,微小反射镜片可以摆动。控制每个微小反射镜片在开状态和关状态分别持续的时间,来实现一帧图像中每个像素的灰阶。这样,数字微镜器件可以对照明光束进行调制,进而实现投影画面的显示。
继续参见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激光投影设备1还可以包括位于光阀240与第一匀光部件210之间的照明镜组,该照明镜组包括反射镜220、透镜230和棱镜组件250。经第一匀光部件210匀化后的光束可以通过该照明镜组射向光阀240。
从第一匀光部件210射出的照明光束射向反射镜220,反射镜220将射向其的照明光束反射至凸透镜230。凸透镜230将射入其的照明光束会聚至棱镜组件250,棱镜组件250将射入其的照明光束反射至光阀240。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源。该光源可以为上述任一个激光投影设备的光源。当然,该光源也可以为其他设备中的光源,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图3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光源的结构图。图4为图3所示的光源中的激光器阵列的俯视图。参见图3和图4,光源10包括激光器阵列110和合光镜组120。激光器阵列110包括多个激光芯片。在激光器阵列110中,多个(例如所有)激光芯片可以呈阵列分布。
多个激光芯片形成第一行激光芯片111和第二行激光芯片112,也可以说,激光器阵列110包括第一行激光芯片111和第二行激光芯片112。在图3和图4中,以第一行激光芯片111指向第二行激光芯片112的方向作为第一方向X,以第一行激光芯片111中各个激光芯片的排列方向作为第二方向Y,并以各个激光芯片的出光方向作为第三方向Z。
第一行激光芯片111的行方向与第二行激光芯片112的行方向平行,均平行于激光芯片阵列的行方向(例如,第二方向Y);第一行激光芯片111和第二行激光芯片112的排列方向平行于激光芯片阵列的列方向(例如,第一方向X)。
第一行激光芯片11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色激光芯片111a和至少一个第二色激光芯片111b。第二行激光芯片112包括至少两个红色激光芯片112a。
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通过激光芯片发出的光斑来标识激光芯片所在的位置。例如,在图4中,以第一色激光芯片111a发出的光斑来标识第一色激光芯片111a的位置,以第二色激光芯片111b发出的光斑来标识第二色激光芯片111b所在的位置,以红色激光芯片112a发出的光斑来标识红色激光芯片112a所在的位置。
红色激光芯片112a被配置为发出红色激光光束。第一色激光芯片111a被配置为发出第一色激光光束,第二色激光芯片111b被配置为发出第二色激光光束,并且,第一色激光光束和第二色激光光束的颜色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色激光芯片111a和第二色激光芯片111b中的一者为蓝色激光芯片,被配置为发射蓝色激光光束,另一者为绿色激光芯片,被配置为发射绿色激光光束。
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光源中,由于第一行激光芯片11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色激光芯片111a和至少一个第二色激光芯片111b,而第二行激光芯片112包括至少两个红色激光芯片112a,因此,红色激光芯片112a的数量可以大于第一色激光芯片111a的数量,也可以大于第二色激光芯片111b的数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行激光芯片111不包括 红色激光芯片112a,第二行激光芯片112不包括第一色激光芯片111a和第二色激光芯片111b。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行激光芯片111中激光芯片的数量和第二行激光芯片112中激光芯片的数量相同,即,红色激光芯片112a的数量为第一色激光芯片111a的数量和第二色激光芯片111b的数量之和。示例性地,激光器阵列110中第一行激光芯片111和第二行激光芯片112均包含7个激光芯片。
在光的传输过程中,红色激光光束的发散程度相比于蓝色激光光束和绿色激光光束要大,因此红色激光光束的光损率要大于蓝色激光光束和绿色激光光束的光损率。这样,激光投影设备在进行图像投影时,为达到预定的白平衡,所需的红色激光的分量较多。基于此,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光源中红色激光芯片的数量比蓝色激光芯片的数量或者绿色激光芯片的数量更多,由此提供更多的红色激光光束。
如前所述,在相同的光程中,相比于其他颜色激光光束,红色激光光束的发散程度较大。因此,为了获得发散程度较小的红色激光光束,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合光镜组120出射光束的方向(例如第一方向X),第一行激光芯片111和第二行激光芯片112依次排列。这样,相比于第一色激光光束和第二色激光光束,红色激光光束可以具有更短的光程,从而减小红色激光光束的发散程度。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行激光芯片111和第二行激光芯片112也可以沿其他方向排列,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参见图3,合光镜组120被配置为将激光器阵列110发出的激光光束合光。
合光镜组120设置在激光器阵列110的出光侧。示例性地,合光镜组120和激光器阵列110的排列方向与合光镜组120出射光束的方向大致垂直。
在相关技术中,激光投影设备的光源包括四行激光芯片。在这四行激光芯片中,一行激光芯片均为第一色激光芯片(例如蓝色激光芯片),一行激光芯片均为第二色激光芯片(例如绿色激光芯片),另两行激光芯片均为红色激光芯片。这四行激光芯片可以沿某一方向依次设置。由于相关技术中的光源包括较多行激光芯片,因此,相关技术中的光源的光路较为复杂,并且光源的尺寸也较大。
相比之下,参见图3和图4,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光源10中的激光器阵列110包括两行激光芯片,在这两行激光芯片的排列方向(例如第一方向X)上,激光器阵列110的尺寸可以较小。这样,激光器阵列110更易于安装。此外,激光器阵列110的周围可以预留出更多的空间,以设置光源10中的其他结构。示例性地,可以在该空间中设置散热器、风扇或电路板等结构,使得这些结构的安装位置更加灵活。此外,由于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光源在两行激光芯片的排列方向上的尺寸较小,因此可以减小包括该光源的激光投影设备的整机体积,有利于激光投影设备的小型化。
此外,在相关技术中,由于发射不同颜色激光光束的激光芯片位于不同的行中,因此,为了将不同颜色的激光光束合光,光源中的合光镜组需要对至少三行激光芯片发射的激光光束进行合光。相比之下,参见图4,在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光源中,第一色激光芯片111a和第二色激光芯片111b位于同一行,合光镜组可以对两行激光芯片发出的激光光束进行合光。这样,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光源中光路可以更简洁,光源的尺寸也可以更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激光器阵列110为多芯片封装型激光器(multi-chip laser diode,MCL)组件,即将多颗激光芯片封装在一块基板上,形成面光源输出。示例性地,激光器阵列110包括基板113,基板113上封装有第一行激光芯片111和第二行激光芯片112。这两行激光芯片可以串联,也可以按照行或者列并联进行驱动,或者还可以按照不同的颜色并联进行驱动。
参见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激光器阵列110包括多个引脚114。多个引脚114设置在基板113与激光芯片阵列的列方向平行的侧边处。这些引脚与光源10中的电路板电连接,通过这些引脚,可以将电信号写入一个或多个激光芯片,进而驱动该一个或多个激光芯片发射激光光束。
示例性地,激光器阵列110包括一个正极引脚114a和三个负极引脚114b~114d。多个(例如所有)红色激光芯片112a、多个(例如所有)第一色激光芯片111a(例如为蓝色激光芯片)和多个(例如所有)第二色激光芯片111b(例如为绿色激光芯片)共用一个正极引脚114a。并且,多个(例如所有)红色激光芯片112a对应一个负极引脚,多个(例如所有)第一色激光芯片111a对应另一个负极引脚,多个(例如所有)第二色激光芯片111b对应又一个负极引脚。这样,相较于每种颜色的激光芯片均设置相应的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的激光器阵列中的引脚的数量较少,可以简化激光器阵列的制造过程,降低激光器阵列的制造成本。
参见图4,激光器阵列110中的一个激光芯片(例如每个激光芯片)射出的光斑的形状可以为椭圆,该激光芯片的快轴方向可以与椭圆的长轴平行,该激光芯片的慢轴方向可以与椭圆的短轴平行。示例性地,该激光芯片的快轴方向与第一方向X平行,该激光芯片的慢轴方向与第二方向Y平行。一般快轴的发散角度大于慢轴的发散角度,例如对于一些激光芯片而言,快轴的发散角度是慢轴的发散角度的3倍以上。因此激光芯片所形成的光斑大致为椭圆形的光斑,但并不局限于此。
基于此,参见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激光器阵列110中第一行激光芯片111和第二行激光芯片112的排列方向与一个激光芯片(例如每个激光芯片)的快轴方向平行。相应地,第一行激光芯片111和第二行激光芯片112的行方向与一个激光芯片的慢轴方向平行。这样,在激光器阵列110所包括的激光芯片的数量相同且各个激光芯片发射的光束的光斑不交叠的前提下,可以减小激光器阵列110的行方向尺寸与列方向尺寸之间的差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色激光芯片111a为蓝色激光芯片,第二色激光芯片111b为绿色激光芯片。并且,在第一行激光芯片111沿其行方向的一端中,位于最外侧的激光芯片为蓝色激光芯片。示例性地,第一行激光芯片111在其行方向上的两个边缘中的至少一个边缘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色激光芯片111a。由于激光芯片发出的激光光束在传播的过程中存在发散现象,而光源中的光学镜片具有一定的接收光束的角度范围,这使得位于第一行激光芯片111的边缘的一个或多个激光芯片发出的激光光束的损耗较大。又因为蓝色激光芯片的发光效率高于绿色激光芯片的发光效率,因此,当将蓝色激光芯片设置在第一行激光芯片111的边缘时,激光器阵列110整体的发光效率可以较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行激光芯片111中第二色激光芯片111b的数量大于第一色激光芯片111a的数量,即,绿色激光芯片的数量大于蓝色激光芯片的数量。在激光器阵列110的尺寸较小时,可以减小发光效率相对较高的蓝色激光芯片的数量,这样,在不影响激光器阵列110的发光效果的前提下,可以减少激光器阵列110中激光芯片的数量。
图5为图3所示光源的俯视图。参见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合光镜组120包括第一合光单元121和第二合光单元122。
第一合光单元121被配置为接收第一行激光芯片111发射的光束。示例性地,在激光器阵列的出光面110a(例如平行于X-Y平面,X-Y平面为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确定的平面)上,第一行激光芯片111的正投影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合光单元121的正投影以内。这样,第一行激光芯片111出射的激光光束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照射在第一合光单元121上。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行激光芯片111出光方向上,第一合光单元121和第一行激光芯片111之间可以设置其他元件(例如缩束透镜),也可以没有其他元件,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只要第一合光单元121可以接收到第一行激光芯片111发射的激光光束即可。
第二合光单元122被配置为接收第二行激光芯片112发射的光束。示例性地,在激光器阵列的出光面110a上,第二行激光芯片112的正投影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合光单元122的正投影以内。这样,第二行激光芯片112出射的激光光束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照射在第二合光单元122上。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行激光芯片112的出光方向上,第二合光单元122和第二行激光芯片112之间可以设置其他元件(例如缩束透镜),也可以没有其他元件,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只要第二合光单元122可以接收到第二行激光芯片112发射 的激光光束即可。
第一合光单元121和第二合光单元122的排列方向与第一行激光芯片111和第二行激光芯片112的排列方向平行。示例性地,第一合光单元121和第二合光单元122的排列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X。
基于上述设置,第一合光单元121可以被配置为接收第一行激光芯片111中各个第一色激光芯片和各个第二色激光芯片发射的激光光束,第二合光单元122可以被配置为接收第二行激光芯片112中各个红色激光芯片发射的激光光束,并且,第一合光单元121和第二合光单元122可以将各自接收的激光光束合光。例如,第一合光单元121和第二合光单元122可以将第一行激光芯片111中各个第一色激光芯片发射的第一色激光光束、各个第二色激光芯片发射的第二色激光光束以及第二行激光芯片112中各个红色激光芯片发射的红色激光光束合光。示例性地,第一行激光芯片111出射的激光光束从第一合光单元121出射的光路与第二行激光芯片112出射的激光光束从第二合光单元122出射的光路大致重合。
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合光镜组包括三个甚至更多的合光单元,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的合光镜组的光路较为简洁,光学构造也较为简单,使得光源的光路较为简洁,可以进一步缩小光源的尺寸。
参见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合光单元121包括第一反射镜1211,第二合光单元122包括半透半反镜1221。第一反射镜1211被配置为接收第一行激光芯片111发出的激光光束,并将第一行激光芯片111发出的激光光束反射向半透半反镜1221。半透半反镜1221被配置为接收并反射第二行激光芯片112发出的激光光束,并透射第一行激光芯片111发出的激光光束。这样,第一合光单元121和第二合光单元122可以将第一行激光芯片111发射的激光光束和第二行激光芯片112发射的激光光束合光,且第二合光单元122可以沿第一合光单元121和第二合光单元122的排列方向(例如第一方向X)出射光束。
图6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再一种光源的结构图。参见图6,激光芯片在一些实施例中,半透半反镜1221被配置为接收并透射第二行激光芯片112发出的激光光束,并反射第一行激光芯片111发出的激光光束。这样,第一合光单元121和第二合光单元122可以将第一行激光芯片111发射的激光光束和第二行激光芯片112发射的激光光束合光,且第二合光单元122出射的光束可以具有与第一合光单元121和第二合光单元122的排列方向(例如第一方向X)不同的传播方向,例如,第二合光单元122可以沿与第三方向Z平行的方向出射光束。
参见图3和图6,由于第一行激光芯片111射出的光束的面积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一行激光芯片111和第二行激光芯片112射出的光束的重叠面积,因此,第一反射镜1211的面积可以小于或等于半透半反镜1221的面积。这样,半透半反镜1221可以接收第一行激光芯片111和第二行激光芯片112射出的全部光束。
光源10在工作时可以依序出射不同颜色的光斑。例如在一个时刻,光源10仅出射一种颜色的光斑。图7A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合光镜组射出的光束的光斑的结构图。参见图7A,多个同一色激光芯片发射的光束混合后形成矩形的光斑S1。由于激光器阵列中同一色激光芯片位于同一行,且合光镜组中一个合光单元(例如第一合光单元或第二合光单元)可以接收一行激光芯片射出的激光光束,因此,在激光器阵列工作时,位于同一行的一个或多个同色激光芯片射出的激光光束,经过合光镜组后得到的光斑S1的尺寸与该一个或多个同色激光芯片的位置和排列有关。
例如,由于一行激光芯片在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在其列方向(列方向可以为第一行激光芯片和第二行激光芯片的排列方向,例如与行方向垂直)上的尺寸,因此,在一个或多个同色激光芯片发光时,合光镜组射出的光束的光斑S1的尺寸在该光斑S1的一个方向上的尺寸较大,在另一个方向上的尺寸较小。例如,该光斑S1的长边尺寸与短边尺寸之间的比值大致为3:1(有时甚至可以达到7:1)。然而,用于接收光源发出的光束的投影屏幕 的长宽比大致为16:9,这导致从合光镜组出射的光束形成的光斑的形状与投影屏幕的形状不适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光源还包括光斑整形部件,光斑整形部件被配置为接收并调整合光镜组射出的光束,使得从光斑整形部件出射的光束的光斑在长边方向上的尺寸与在短边方向上的尺寸之间的差值,小于入射至光斑整形部件的光束的光斑在长边方向上的尺寸与在短边方向上的尺寸之间的差值。
图8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另一种光源的结构图。参见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10中的光斑整形部件包括光导管(例如,楔形光导管150)。楔形光导管150被配置为接收并调整合光镜组120射出的光束。为了实现楔形光导管150接收合光镜组120射出的光束的目的,楔形光导管150设置在合光镜组120的出光路径上。也可以说,沿光源10中的激光器阵列发射的光的光路方向,合光镜组120位于激光器阵列110与楔形光导管150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楔形光导管150与合光镜组120之间可以设置其他元件(如缩束透镜),也可以没有其他元件,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只要合光镜组120出射的光可以经过楔形光导管150即可。
楔形光导管150可以调整合光镜组120出射的光束,使得从楔形光导管150出射的光束的第一出射角与第二出射角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入射至楔形光导管150的光束的第一出射角与第二出射角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光束的第一出射角为该光束的光斑的短边对应的出射角,光束的第二出射角为该光束的光斑的长边对应的出射角。
这样,经楔形光导管150调整后的光束的第一出射角与第二出射角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较小,即经楔形光导管150调整后的光束的第一出射角与第二出射角之间的差异较小。图7B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楔形光导管射出的光束的光斑的结构图。由图7B可看出,经楔形光导管150调整后的光束的光斑S2在长边方向上的尺寸与其在短边方向上的尺寸之间的差异减小。
此外,考虑到一行激光芯片中同一色激光芯片的数量和各个激光芯片的快轴和慢轴的发散角度,该光斑S1的长边尺寸与短边尺寸之间的比值较大,从而使得激光光束的能量大部分集中在光斑S1的长边方向上。如此,从合光镜组射出的光束的均匀性较差。基于此,由于经楔形光导管150调整后的光束的光斑S2在长边方向上的尺寸与其在短边方向上的尺寸之间的差异减小,因此,合光镜组120射出的光束经过楔形光导管150后的能量分布的均匀性可以得到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合光镜组120出射的光束的光斑指的是该光束在垂直于光源10的出光方向的平面上形成的光斑。例如,光源10的出光方向与合光镜组120和楔形光导管150的排布方向平行,例如,与第一方向X平行。基于此,下文将以合光镜组120出射的光束的光斑的长边方向平行于第二方向Y,该光斑的短边方向平行于第三方向Z为例加以说明。可以理解地,合光镜组120出射的光斑的长边和短边也可以沿其他方向延伸,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楔形光导管150是一种由四片平面反射片拼接而成的管状器件,即,一种空心光导管。光线可以在楔形光导管150的内部多次反射,以实现匀光的效果。楔形光导管150也可以是实心光导管。此外,楔形光导管150的入光面和出光面的面积可以不相同。光束从楔形光导管150的入光面进入,再从楔形光导管150的出光面射出,在经过楔形光导管150的过程中完成光束匀化以及光斑优化。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光源10包括楔形光导管150,可以省略光机20中的第一匀光部件210。
参见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楔形光导管150的入光面在合光镜组120射出的光束的光斑的短边方向(例如第三方向Z)上的宽度t1,大于楔形光导管150的出光面在该光斑的短边方向上的宽度t2。这样,合光镜组120射出的光束通过楔形光导管150后,该光束 的第一出射角增大,可以实现从楔形光导管150出射的光束的第一出射角与第二出射角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入射至楔形光导管150的光束的第一出射角与第二出射角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
图9A为图8所示光源的一种俯视图。参见图8和图9A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楔形光导管150的入光面在合光镜组120射出的光束的光斑的短边方向(例如第三方向Z)上的宽度t1,大于楔形光导管150的出光面在该光斑的短边方向上的宽度t2;并且,楔形光导管150的入光面在该光斑的长边方向(例如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j1,等于楔形光导管150的出光面在该光斑的长边方向上的宽度j2。在此情况下,合光镜组120射出的光束通过楔形光导管150后,该光束的第一出射角u1可以增大,而该光束的第二出射角u2可以不变。
图9B为图8所示光源的再一种俯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楔形光导管150的入光面在合光镜组120射出的光束的光斑的短边方向(例如第三方向Z)上的宽度t1,大于楔形光导管150的出光面在该光斑的短边方向上的宽度t2;并且,楔形光导管150的入光面在该光斑的长边方向(例如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j1,小于楔形光导管150的出光面在该光斑的长边方向上的宽度j2。在此情况下,合光镜组120射出的光束通过楔形光导管150后,该光束第一出射角u1可以增大,而该光束的第二出射角u2可以减小。
图9C为图8所示光源的另一种俯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楔形光导管150的入光面在合光镜组120射出的光束的光斑的短边方向(例如第三方向Z)上的宽度t1,大于楔形光导管150的出光面在该光斑的短边方向上的宽度t2;并且,楔形光导管150的入光面在该光斑的长边方向(例如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j1,大于楔形光导管150的出光面在该光斑的长边方向上的宽度j2。进一步地,楔形光导管150具有位于入光面和出光面之间的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W1,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面W2。两个第一侧面W1沿光斑的短边方向排列,两个第二侧面W2沿光斑的长边方向排列。一个第一侧面W1(例如每个第一侧面W1)与光源10的出光方向(例如为第一方向X)之间的夹角α大于一个第二侧面W2(例如每个第二侧面W2)与光源10的出光方向之间的夹角β。
在楔形光导管150具有上述设置的情况下,由于宽度t1大于宽度t2,且宽度j1大于宽度j2,因此,从楔形光导管150出射的光束的第一出射角u1可以增大,第二出射角u2也可以增大。又因为夹角α大于夹角β,因此,该光束的第一出射角u1增大的程度可以大于第二出射角增大的程度。
图10A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又一种光源的结构图,图10B为图10A所示的光源的俯视图。参见图10A和10B,在一些实施例中,楔形光导管150的入光面在合光镜组120射出的光束的光斑的短边方向(例如第三方向Z)上的宽度t1,小于或等于楔形光导管150的出光面在该光斑的短边方向上的宽度t2,并且,楔形光导管150的入光面在该光斑的长边方向(例如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j1,小于楔形光导管150的出光面在该光斑的长边方向上的宽度j2。进一步地,楔形光导管150具有位于入光面和出光面之间的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W1,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面W2。两个第一侧面W1沿光斑的短边方向排列,两个第二侧面W2沿光斑的长边方向排列。一个第一侧面W1(例如每个第一侧面W1)与光源10的出光方向之间的夹角α小于一个第二侧面W2(例如每个第二侧面W2)与光源10的出光方向之间的夹角β。
在楔形光导管150具有上述设置的情况下,由于宽度t1小于或等于宽度t2,且宽度j1小于宽度j2,因此,从楔形光导管150出射的光束的第一出射角u1可以不变或减小,第二出射角u2可以减小。又因为夹角α小于夹角β,因此,该光束的第一出射角u1减小的程度可以小于该光束的第二出射角u2减小的程度。这样,也能够实现从楔形光导管150出射的光束的第一出射角u1与第二出射角u2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入射至楔形光导管150的光束的第一出射角与第二出射角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
参见图8、9C、图10A和图10B,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楔形光导管150中,各个第一 侧面W1与光源10的出光方向之间的夹角α相同,并且,各个第二侧面W2与光源10的出光方向之间的夹角β也相同。这样,楔形光导管150相对于楔形光导管150的光轴是轴对称的。但并不局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楔形光导管150相对于楔形光导管150的光轴也可以是非轴对称的。例如,各个第一侧面W1与光源10的出光方向之间的夹角不相同,或者,各个第二侧面W2与光源10的出光方向之间的夹角不相同。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对激光器阵列、合光镜组以及楔形光导管的排列方向不作限制,只要激光器阵列发出的激光光束可以经过合光镜组和楔形光导管即可。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8~图10B,激光器阵列110和合光镜组120的排列方向(例如第三方向Z)垂直于合光镜组120和楔形光导管150的排列方向(例如第一方向X)。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1,激光器阵列110和合光镜组120的排列方向也可以平行于合光镜组120和楔形光导管150的排列方向。示例性地,并参照上文的说明,合光镜组120中的第二合光单元122可以为半透半反镜,且可以接收并透射第二行激光芯片112发出的激光光束,并反射第一行激光芯片111发出的激光光束。在此情况下,第二合光单元122可以沿与第一方向X平行的方向出射光束,激光器阵列110和合光镜组120的排列方向以及合光镜组120和楔形光导管150的排列方向均可以平行于第一方向X。
参见图10A、图10B和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10还包括缩束透镜160。缩束透镜160设置在合光镜组120和楔形光导管150之间。示例性地,激光器阵列110射出的激光光束可以依次经过合光镜组120、缩束透镜160和楔形光导管150。缩束透镜160被配置对从合光镜组120射出的光束进行会聚,并将会聚后的光束导向楔形光导管150。这样,楔形光导管150接收到的光束的光斑的尺寸可以与楔形光导管150的入光面较为匹配,可以减小光束的损耗。
参见图8至图9C,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光源10中不设置透镜组件。在此情况下,只要保证楔形光导管150的入光面在合光镜组120出射光束的光斑的短边方向(例如第三方向Z)上的尺寸的最小值大于或等于合光镜组120出射光束的光斑在其短边方向上的宽度的最大值,并且楔形光导管150的入光面在合光镜组120出射光束的光斑的长边方向(例如第二方向Y)上的尺寸的最小值大于或等于合光镜组120出射光束的光斑在其长边方向上的宽度的最大值即可。
图12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又一种光源的结构图。参见图12,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10还包括扩散片185。沿合光镜组120出射光束的光路方向,扩散片185位于合光镜组120和缩束透镜160之间,即,合光镜组120出射的光可以通过扩散片185射入缩束透镜160。扩散片185可以被配置为对射入其的激光光束进行匀化,可以提高光束的均匀性。
继续参见图12,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10还包括扩散轮186。沿缩束透镜160出射光束的光路方向,扩散轮186位于缩束透镜160和楔形光导管150之间。扩散轮186可以为旋转的扩散片,可以对呈会聚状态的光束进行扩散,可以增加光束的发散角度,增加随机相位,以提高光束的均匀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10既包括扩散片185,又包括扩散轮186。在此情况下,激光光束可以先经过一片静止的扩散片186,再经过一片运动的扩散片(即扩散轮186),这样,在静止的扩散片185对光束匀化的基础上,扩散轮186可以再次对光束进行匀化,可以增强激光光束的匀化效果,降低激光光束光轴附近光束的能量占比,从而降低激光光束的相干程度,可以改善投影画面的散斑现象。
图13A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又一种光源的结构图。图13B为图13A所示的光源的俯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3B中省略了第一行激光芯片和第二行激光芯片的具体结构。
参见图13A和图13B,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10中的光斑整形部件包括整形镜组130。整形镜组130包括第一柱透镜131和第二柱透镜132。第一柱透镜131被配置为接收合光镜组120射出的光束,并将该光束导向第二柱透镜132。即,第一行激光芯片111和第二行激光芯片112射出的激光光束经过合光镜组120后,可以依次经过第一柱透镜131和第二柱透镜132。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柱透镜131和合光镜组120之间也可以设置其他元件(例如缩束透镜160),也可以没有其他元件,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只要合光镜组120射出的光束可以透射第一柱透镜131和第二柱透镜132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一些实施例中的光源10不仅包括整形镜组130,还包括楔形光导管150。此时,整形镜组130位于合光镜组120和楔形光导管150之间或者楔形光导管150位于合光镜组120和整形镜组130之间均可。
图14为光束穿过柱透镜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4中柱透镜为平凸柱面透镜,可以理解地,柱透镜为平凹柱面透镜时,其在不同方向上对光线也具有不同的调制作用,相关说明可以参照下文。平凹柱面透镜与平凸柱面透镜的主要区别在于,平凸柱面透镜可以会聚光束,而平凹柱面透镜可以扩散光束。
参见图14,柱透镜(例如第一柱透镜或第二柱透镜)具有一个柱面A和一个平面B。柱透镜在垂直于柱面的母线L的方向上具有曲率,可以改变光束的聚散度,而在平行于柱面的母线L的方向上没有曲率,不改变光束的聚散度。这样,柱透镜可以用于改变经过柱透镜的光束的一个方向的尺寸。
参见图13A和图13B,并参照上文的说明,合光镜组120出射的光束经过整形镜组130的第一柱透镜131和第二柱透镜132后,该光束的光斑(例如在垂直于第二柱透镜出射光线方向的平面上形成的光斑)在垂直于第一柱透镜131的柱面的母线L1的方向上的尺寸可以增大或减小,而在平行于第一柱透镜131的柱面的母线L1的方向上的尺寸可以不变。并且,该光斑在垂直于第二柱透镜132的柱面的母线L2的方向上的尺寸也可以增大或减小,而在平行于第二柱透镜132的柱面的母线L2的方向上的尺寸可以不变。基于此,通过整形镜组130中的第一柱透镜131和第二柱透镜132,可以在保持合光镜组120射出的光束的光斑在一个方向上的尺寸不变的前提下,调整该光斑在另一个方向上的尺寸。
参见图13A和图13B,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柱透镜131为平凸柱面透镜,第二柱透镜132为平凹柱面透镜,第一柱透镜131的柱面的母线L1与第二柱透镜132的柱面的母线L2平行,且第二柱透镜132的焦点f2与第一柱透镜131的焦点f1重合。在此情况下,第二柱透镜132的焦点f2与第一柱透镜131的焦点f1重合的位置位于第二柱透镜132远离第一柱透镜131的一侧。当第一柱透镜131和第二柱透镜132按照上述方式设置时,合光镜组120射出的大致平行的光束可以被第一柱透镜131接收,第一柱透镜131将该光束在垂直于第一柱透镜131的母线L1的方向(例如平行于X-Y平面的方向)上进行会聚后透射至第二柱透镜132。第二柱透镜132接收光束,第二柱透镜132可以将该光束在垂直于第二柱透镜132的母线L2的方向(例如平行于X-Y平面的方向)上进行发散,可以使得透射第二柱透镜132的光束大致平行地出射。这样,第一柱透镜131和第二柱透镜132可以在不改变光束的光斑在垂直于第一柱透镜131的柱面母线L1的方向(例如平行于X-Y平面的方向)上的形状的前提下减小光束的光斑在该方向上的尺寸。此外,由于第二柱透镜132的焦点f2与第一柱透镜131的焦点f1重合的位置位于第二柱透镜132远离第一柱透镜131的一侧,因此,第一柱透镜131和第二柱透镜132之间的距离较近,进而光源10整体的体积可以较小。
图15A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光源的结构图。图15B为图15A所示光源的俯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5B中省略了第一行激光芯片和第二行激光芯片的具体结构。
参见图15A和15B,在另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柱透镜131为平凸柱面透镜,第二柱透镜132也为平凸柱面透镜,第一柱透镜131的柱面的母线L1与第二柱透镜132的柱面的母线L2平行,且第二柱透镜132的焦点f2与第一柱透镜131的焦点f1重合。在此情况下,第二柱透镜132的焦点f2与第一柱透镜131的焦点f1重合的位置位于第二柱透镜132和第一柱透镜131之间。当第一柱透镜131和第二柱透镜132按照上述方式设置时,合光镜组120射出的大致平行的光束可以被第一柱透镜131接收,第一柱透镜131可以将该光束在垂直于第一柱透镜131的母线L1的方向(例如平行于X-Y平面的方向)上 进行会聚后透射至第二柱透镜132。第二柱透镜132接收光束,并可以使得透射第二柱透镜132的光束大致平行地出射。这样,第一柱透镜131和第二柱透镜132可以在不改变光束在垂直于第一柱透镜131的柱面母线L1的方向(例如平行于X-Y平面的方向)上的形状的前提下减小光束在该方向上的尺寸。
图16为合光镜组射出的光束透射第一柱透镜的示意图。参见图16,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上文的说明,合光镜组射出的光束的光斑S1为矩形光斑,该矩形光斑的长边S1a垂直于第一柱透镜131的柱面的母线L1。参照上文的说明,第一柱透镜131可以是平凸柱面透镜,可以减小合光镜组射出的光束的光斑在垂直于该平凸柱面透镜柱面的母线L1的方向上的尺寸。又因为合光镜组射出的光束的矩形光斑的长边S1a垂直于第一柱透镜131的柱面的母线L1,因此,第一柱透镜131可以减小光斑S1在其长边方向上的尺寸。此外,合光镜组射出的光束的矩形光斑的短边S1b平行于第一柱透镜131的柱面的母线L1,因此,第一柱透镜131可以不改变光斑S1在其短边方向上的尺寸。示例性地,参见图7A和图7B,图7B为整形镜组透射出的光束形成的光斑的结构图。第一柱透镜可以将光斑S1在其长边方向上的尺寸缩小至原来的三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可以形成图7B所示的光斑S2。相比于光斑S1,光斑S2的形状与投影屏幕的形状可以更匹配,进而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此外,由于矩形光斑的长边垂直于第一柱透镜的柱面的母线,因此,第一柱透镜对合光镜组射出的光束的会聚效率较高,可以提高光源中光束的传输效率,减小合光镜组出射的光束在传输过程中发散程度较大而导致的亮度损耗。
图17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又一种光源的结构图。参见图17,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10还包括缩束透镜181和第二匀光部件182。光示例性地,缩束透镜181和第二匀光部件182可以沿光路方向依次设置。缩束透镜181和第二匀光部件182可以被配置为接收合光镜组120出射的光束,并对该光束进行相应调整。
缩束透镜181可以为球面透镜或非球面透镜。示例性地,光源10包括两片凸透镜(即,两个缩束透镜181),这两片凸透镜可以均为球面透镜。球面透镜在成型和精度控制上相较于非球面透镜更加容易,因此光源的制造难度和成本可以较小。当然,上述两片凸透镜也可以均为非球面透镜,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第二匀光部件182被配置为对接收到的光束进行整形匀化。需要说明的是,光束匀化可以指将强度分布不均匀的光束整形成强度分布均匀的光束。
第二匀光部件182可以为光导管或复眼透镜。光导管可以是空心光导管,即一种由四片平面反射片拼接而成的管状器件。光导管也可以为实心光导管。光线可以在光导管内部多次反射,可以实现匀光的效果。示例性地,光导管的入光口和出光口为形状和面积均相同的矩形。在光导管接收到的光束的光斑为矩形的情况下,该矩形光斑的长边可以与第二匀光部件182的矩形入光口的长边平行。这样,可以使得更多的光束射入第二匀光部件182,可以减少光束的损耗。
缩束透镜181被配置为对第二柱透镜132射出的光束进行会聚,并将会聚后的光束导向第二匀光部件182。示例性地,缩束透镜181的焦点可以设置于第二匀光部件182的入光面处。这样,可以提高第二匀光部件182的收光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缩束透镜181与缩束透镜160可以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功能,二者可以互换。此外,当光源10包括第二匀光部件182时,该第二匀光部件182可以为前文描述的楔形光导管150;且在此情况下,可以省略光机20中的第一匀光部件210。
图18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又一种光源的结构图。参见图18,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10还包括第二反射镜140。第一柱透镜131、第二反射镜140和第二柱透镜132沿光路方向依次设置。
第二反射镜140可以使光源10中的光束的传播路径发生转折,从而减小光源10在一个方向上的尺寸。例如,在平行于合光镜组120透射的光的出射方向(例如第一方向X) 上,光源10的尺寸可以较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柱透镜131与第二反射镜140的排布方向垂直于第二反射镜140与第二柱透镜132的排布方向。这样,第二反射镜140可以使光束的传播路径转折90°,可以进一步减小光源10在一个方向(例如第一方向X)上的尺寸。
如图18所示,光源10还包括消散斑部件183。消散斑部件183可以为扩散轮或振动扩散片。消散斑部件183可以起到消散斑效果,以进一步提高激光光束的光斑的均匀性。示例性地,沿光路方向,消散斑部件183位于缩束透镜181和第二匀光部件182之间。当消散斑部件183为扩散轮时,其与扩散轮186可以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功能,二者可以互换。
在激光器阵列中,不同颜色激光芯片中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不同。示例性地,蓝色激光芯片和绿色激光芯片是利用砷化镓发光材料产生蓝色激光光束和绿色激光光束,而红色激光芯片是利用氮化镓发光材料产生红色激光光束。由于不同颜色激光芯片中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不同,红色激光芯片与蓝色激光芯片和绿色激光芯片在发光过程中的谐振腔震荡的方向不同,使得红色激光光束的偏振方向与蓝色激光光束的偏振方向不同,并且与绿色激光光束的偏振方向也不同。示例性地,红色激光光束可以为P偏振光,蓝色激光光束和绿色激光光束可以为S偏振光。P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和S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垂直。
在激光投影设备的应用中,激光投影设备可以配置具有较高增益和对比度的超短焦投影屏幕,例如菲涅尔光学屏幕,以较好地还原高亮度和高对比度的投影画面。由于菲涅尔光学屏幕会对不同偏振方向的光束的透过率和反射率呈现明显的不同,因此,在红色激光光束的偏振方向与蓝色激光光束的偏振方向不同,并且与绿色激光光束的偏振方向也不同的情况下,不同颜色的光被屏幕反射进入人眼的光通量可能发生失衡,这会导致在投影画面上局部区域的偏色的问题,进而导致投影画面中出现“色块”等色度不均匀的现象。
图19A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又一种光源的结构图。图19B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又一种光源的结构图。参见图19A和图19B,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10还包括半波片184。半波片184可以被配置为改变接收到的光束的偏振方向。
参见图19A,在一些实施例中,半波片184设置在第一行激光芯片111的出光面与第一合光单元121之间。半波片184可以根据第一色激光光束(例如为蓝色激光光束)和第二色激光光束(例如为绿色激光光束)二者之间的波长进行设置。这样,使得第一行激光芯片111发射的第一色激光光束和第二色激光光束经过半波片184后,光束偏振方向可以发生90°变化。例如,第一行激光芯片111发射的蓝色激光光束和绿色激光光束透过半波片184后,变为P偏振光。这样,光源10射出的红色激光光束、第一色激光光束和第二色激光光束的偏振方向一致,可以改善投影画面出现“色斑”或“色块”等色度不均匀的问题。
参见图19B,在另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半波片184设置在第二行激光芯片112的出光面与第二合光单元122之间。半波片184可以根据红色激光光束的波长设置。这样,第二行激光芯片112射出的红色激光光束经过半波片184后,激光光束偏振方向可以发生90°变化。例如,第二行激光芯片112发射的红色激光光束透过半波片184后,变为S偏振光。这样,光源10射出的红色激光光束、第一色激光光束和第二色激光光束的偏振方向一致,可以改善投影画面出现“色斑”或“色块”等色度不均匀的问题。
此外,在合光镜组120射出的光束具有一致的偏振方向的情况下,该光束在经过相同的光学部件(例如,整形镜组130、第二反射镜140、楔形光导管150、缩束透镜160和181等)时,可以具有相同的光学透过率或反射率,从而可以提高光束的均匀性,有利于提高投影显示效果。但是,这样的光源发出的光相干性较强,导致激光投影设备的投影画面中存在较为严重的散斑效应,投影画面的显示效果较差。
散斑效应指的是相干光源发出的两束激光照射至光学粗糙表面(即平均起伏大于波长数量级的表面,例如投影表面)上时,由于该光学粗糙表面上大量无规则分布的起伏结构对该两束激光进行散射,使得该两束激光在空间中产生干涉,导致形成的反射光场具有随 机的空间光强分布,最终在该光学粗糙表面上出现颗粒状的明暗相间的斑点。这些斑点可以称作激光散斑。散斑效应使得投影图像的显示效果较差,且明暗相间的这些的斑点在人眼看来处于闪烁状态,长时间观看较易使观看者产生眩晕感,导致观看者的观看体验较差。
为此,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源。图20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又一种光源的结构图,图21为图20所示光源中激光器阵列和第一偏振角转换单元的结构图。参见图20和21,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光源10还包括第一偏振角转换单元171。
在光源10中,第一行激光芯片111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色激光芯片111a。第一行激光芯片111包括第一激光芯片组G1和第二激光芯片组G2。第一激光芯片组G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色激光芯片111a,第二激光芯片组G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色激光芯片111a。也可以说,第一激光芯片组G1和第二激光芯片组G2均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色激光芯片111a。
需要说明的是,参见上文的说明,第一色激光芯片111a为蓝色激光芯片。但并不局限于此,第一色激光芯片111a也可以为绿色激光芯片。
沿第一激光芯片组G1射出的光束的光路方向,第一偏振角转换单元171设置在第一激光芯片组G1与合光镜组120之间。示例性地,在激光器阵列110的出光面110a上,第一激光芯片组G1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偏振角转换单元171的正投影以内。这样,第一激光芯片组G1中各个激光芯片发射的激光光束可以经过第一偏振角转换单元171射入至合光镜组120。
第一偏振角转换单元171可以被配置为改变射入第一偏振角转换单元171的激光光束的偏振方向。
参照上文的说明,由于不同颜色激光芯片中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不同,红色激光芯片与蓝色激光芯片和绿色激光芯片在发光过程中的谐振腔震荡的方向不同,使得红色激光光束的偏振方向与蓝色激光光束的偏振方向不同,并且与绿色激光光束的偏振方向也不同。示例性地,红色激光光束可以为P偏振光,蓝色激光光束和绿色激光光束可以为S偏振光。P偏振光和S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垂直。
基于上述,并继续参见图20和图21,第一偏振角转换单元171可以接收第一激光芯片组G1中各个激光芯片出射的激光光束,并改变该激光光束的偏振方向。例如,将该激光光束的偏振方向旋转90°。这样,第一激光芯片组G1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色激光芯片111a发射的第一色激光光束可以通过第一偏振角转换单元171后入射合光镜组120,并且,相比于第二激光芯片组G2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色激光芯片111a发出的直接入射合光镜组120的第一色激光光束,第一激光芯片组G1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色激光芯片111a发射的第一色激光光束通过第一偏振角转换单元171后,偏振方向发生了90°的偏转。这样,入射至合光镜组120的第一色激光光束可以具有两种偏振方向,可以使得第一色激光光束的相干性降低,从而改善激光投影设备发出的光束的散斑现象。
继续参见图20和图2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行激光芯片111包括至少两个第二色激光芯片111b。第一激光芯片组G1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色激光芯片111b,第二激光芯片组G2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色激光芯片111b。也可以说,第一激光芯片组G1和第二激光芯片组G2均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色激光芯片111b。
由于第一偏振角转换单元171设置在第一激光芯片组G1与合光镜组120之间,因此,第一激光芯片组G1中各个第二色激光芯片111b发射的第二色激光光束可以通过第一偏振角转换单元171而入射至合光镜组120。这样,与第一色激光光束类似地,入射合光镜组120的第二色激光光束也可以具有两种偏振方向,从而使得第二色激光光束的相干性降低,进一步改善了激光投影设备发出的光束的散斑效应。
第二色激光芯片111b可以为蓝色激光芯片或绿色激光芯片,且第二色激光芯片111b发射激光光束的颜色与第一色激光芯片111a发射激光光束的颜色不同。示例性地,第一色激光芯片111a为蓝色激光芯片,第二色激光芯片111b为绿色激光芯片。又示例性地,第一色激光芯片111a为绿色激光芯片,第二色激光芯片111b为蓝色激光芯片。
图22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又一种光源的结构图,图23为图22所示的光源中激光器阵列、第一偏振角转换单元和第二偏振角转换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2和图23,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10还包括第二偏振角转换单元172。沿第二行激光芯片射出的光束的光路方向,第二偏振角转换单元172设置在第二行激光芯片112中的部分红色激光芯片112a与合光镜组120之间。示例性地,在激光器阵列110的出光面110a上,第二行激光芯片112中的部分红色激光芯片112a的正投影位于第二偏振角转换单元172的正投影以内。这样,第二激光芯片组G1中该部分红色激光芯片112a发射的红色激光光束可以通过第二偏振角转换单元172而入射至合光镜组120。
与第一偏振角转换单元171类似地,第二偏振角转换单元172可以被配置为改变射入第二偏振角转换单元172的激光光束的偏振方向。示例性地,第二偏振角转换单元172可以接收第二行激光芯片112中该部分红色激光芯片112a出射的红色激光光束,并改变该激光光束的偏振方向。例如,将该激光光束的偏振方向旋转90°。这样,与第一色激光光束或第二色激光光束类似地,入射至合光镜组120的红色激光光束可以具有两种偏振方向,可以使得红色激光光束的相干性较低,可以改善激光投影设备发出的光束的散斑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参见图23,本公开对第一激光芯片组G1包含的激光芯片的数量不作限制。示例性地,第一激光芯片组G1包括三个激光芯片。或者,第一激光芯片组G1包括四个激光芯片。类似地,本公开对第二偏振角转换单元172对应部分红色激光芯片的数量不作限制。示例性地,该部分红色激光芯片的数量为三个。或者,该部分红色激光芯片的数量为四个。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10包括第一偏振角转换单元,而不包括第二偏振角转换单元。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光源10包括第二偏振角转换单元,而不包括第一偏振角转换单元。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2和图23,光源10既包括第一偏振角转换单元171,又包括第二偏振角转换单元172。在此情况下,在光源10中,合光镜组120接收的第一色激光光束、第二色激光光束和红色激光光束可以均具有两种偏振方向,使得相同颜色的激光光束的相干性较低,可以进一步改善激光投影设备发出的光束的散斑现象。
参见图22和图23,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10包括第一偏振角转换单元171和第二偏振角转换单元172。第一色激光芯片111a和第二色激光芯片111b发出的激光光束的偏振方向可以为第一偏振方向,红色激光芯片112a发出的激光光束的偏振方向可以为第二偏振方向。第一偏振角转换单元171可以被配置为将具有第一偏振方向的激光光束转换为具有第二偏振方向的激光光束,并且,第二偏转角转换单元172可以被配置为将具有第二偏振方向的激光光束转换为具有第一偏振方向的激光光束。
示例性地,第一色激光芯片111a为蓝色激光芯片,第二色激光芯片111b为绿色激光芯片,蓝色激光光束以及绿色激光光束均为S偏振光,具有第一偏振方向。红色激光光束为P偏振光,具有第二偏振方向。在此情况下,第一偏振方向可以与第二偏振方向垂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偏振角转换单元171和第二偏振角转换单元172均可以为半波片,半波片可以将射入至该半波片的激光光束的偏振方向旋转90°。这样,合光镜组120接收到的红色激光光束中的一部分可以具有第一偏振方向,另一部分可以具有第二偏振方向。合光镜组120接收到的第一色激光光束和第二色激光光束中均存在一部分激光光束具有第一偏振方向,另一部分激光光束具有第二偏振方向。这样,光源10中红色激光光束、第一色激光光束和第二色激光光束的相干性可以较小,从而改善激光投影设备发出的光束的散斑效应。此外,合光镜组120接收到的三种颜色的激光光束中的每一种均具有两种不同的偏振方向,且该两种不同的偏振方向为第一偏振方向和第二偏振方向。这样,光源10中三种激光光束的偏振性质较为统一,便于对这三种激光光束进行调控,可以简化光源的结构。
参见图22和图2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行激光芯片112包括第一红色激光芯片组G3和第二红色激光芯片组G4。第一红色激光芯片组G3包括至少一个红色激光芯片112a, 第二红色激光芯片组G4包括至少一个红色激光芯片112a。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红色激光芯片组G3包括多个红色激光芯片112a,多个红色激光芯片112a连续排列。类似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红色激光芯片组G3包括多个红色激光芯片112a,多个红色激光芯片112a连续排列。
第二偏振角转换单元172设置在第二红色激光芯片组G4与合光镜组120之间。这样,第二红色激光芯片组G4中各个红色激光芯片112a发射的红色激光光束可以通过第二偏振角转换单元172而射入合光镜组12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激光芯片组G1和第一红色激光芯片组G3在激光器阵列110中排成一列,并且,第二激光芯片组G2和第二红色激光芯片组G4在激光器阵列110中排成一列。示例性地,第一激光芯片组G1和第一红色激光芯片组G3在激光器阵列110中沿第一方向X排成一列,第二激光芯片组G2和第二红色激光芯片组G4在激光器阵列110中沿第一方向X排成一列。
图24为激光器阵列的结构图。参见图23和图24,由于第一激光芯片组G1和第一红色激光芯片组G3在激光器阵列110中排成一列,并且,第二激光芯片组G2和第二红色激光芯片组G4在激光器阵列110中排成一列,因此,激光器阵列110可以具有第一区域AR1和第二区域AR2,排成一列的第一激光芯片组G1和第一红色激光芯片组G3位于第一区域AR1中,排成一列的第二激光芯片组G2和第二红色激光芯片组G4位于第二区域AR2中。
由于第一激光芯片组G1发出的激光光束具有第一偏振方向,该激光光束经过第一偏振角转换单元171后可以具有第二偏振方向,并且第一红色激光芯片组G3发射的激光光束具有第二偏振方向,因此,从第一区域AR1出射的激光光束均可以具有第二偏振方向。类似地,由于第二激光芯片组G2发出的激光光束具有第一偏振方向,并且第二红色激光芯片组G4发射的激光光束具有第二偏振方向,且该激光光束经过第二偏振角转换单元172后可以具有第一偏振方向,因此,从第二区域AR2出射的激光光束均可以具有第一偏振方向。这样,光源10中三种激光光束的偏振性质较为统一,且分布较为规则,便于对这三种激光光束进行调控,可以简化光源的结构。
参见图22和图23,在一些实施例中,合光镜组120包括第三合光单元123和第四合光单元124。第三合光单元123被配置为接收第一激光芯片组G1射出且通过第一偏振角转换单元171的光束,并且被配置为接收第一红色激光芯片组G3射出的光束。这样,第三合光单元123可以被配置为接收具有第二偏振方向的第一色激光光束、第二色激光光束和红色激光光束。
第四合光单元124被配置为接收第二激光芯片组G2射出的光束,并且被配置为接收第二红色激光芯片组G4射出且通过第二偏振角转换单元172的光束。这样,第四合光单元124可以被配置为接收具有第一偏振方向的第一色激光光束、第二色激光光束和红色激光光束。
第三合光单元123和第四合光单元124可以将各自接收到的激光光束进行合光这样,可以使得第一偏振态的激光光束和第二偏振态的激光光束较为均匀地混合成一束混合光束,使得从合光镜组120出射的激光光束的相干性较低,可以改善激光投影设备发出的光束的散斑效应,提高激光投影设备的投影效果。
参见图2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合光单元123和第四合光单元124的排列方向平行于第一行激光芯片111或第二行激光芯片112的行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行激光芯片111的行方向平行于第二行激光芯片112的行方向。在此情况下,第三合光单元123和第四合光单元124的排列方向、第一行激光芯片111的行方向以及第二行激光芯片112的行方向,这三者相互平行,例如均平行于第二方向Y。
如上设置,可以实现第三合光单元123和第四合光单元124将同一行激光芯片发射的、同色但具有不同偏振方向的两种激光光束合光的目的,并且合光镜组的光路可以较为简 单,光源的结构也可以较为简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合光单元123包括第三反射镜1231,第四合光单元124包括偏振分束器1241。第三反射镜1231被配置为将接收到的光束反射向偏振分束器1241。偏振分束器1241被配置为透射第三反射镜1231反射的光束,并且,偏振分束器1241还被配置为反射透过第二偏振角转换单元172的光束,并反射第二激光芯片组G2射出的光束。
偏振分束器1241可以允许射入的第二偏振方向的偏振光完全通过,而将射入的第一偏振方向的偏振光反射。这样,偏振分束器1241可以将接收到的第一偏振态的激光光束和接收到的第二偏振态的激光光束合光后导向后续的光学元件中,可以使得第一偏振态的激光光束和第二偏振态的激光光束较为均匀地混合成一束混合光束,可以使得该混合光束的相干性较低。
参见图2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偏振角转换单元171包括第一波片1711。第一波片1711被配置为接收第一激光芯片组G1包含的至少一个第一色激光芯片111a射出的光束(即第一色激光光束),以及接收第一激光芯片组G1包含的至少一个第二色激光芯片111b射出的光束(即第二色激光光束)。这样,第一激光芯片组G1中的各个第一色激光芯片111a和各个第二色激光芯片111b可以对应一块第一波片1711,可以使得第一偏振角转换单元171的结构较为简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波片1711可以根据第一色激光光束和第二色激光光束对应的两种波长中的一种波长进行配置。在另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波片1711可以根据第一色激光光束和第二色激光光束对应的两种波长的中间值进行配置。
图25为一种激光器阵列、第一偏振角转换单元和第二偏振角转换单元的结构图。参见图2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偏振角转换单元171包括第二波片1712和第三波片1713。第二波片1712被配置为接收第一激光芯片组G1包含的至少一个第一色激光芯片111a射出的光束(即第一色激光光束)。第三波片1713被配置为接收第一激光芯片组G1中包含的至少一个第二色激光芯片111b射出的光束(即第二色激光光束)。这样,第二波片1712可以根据第一色激光光束的波长进行配置,第三波片1713可以根据第二色激光光束的波长进行配置,可以使得第一色激光光束和第二色激光光束分别经过第二波片1712和第三波片1713后,光束的偏振极性发生90°变化。
图26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又一种光源的结构图。参见图26,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10还包括扩散片组件187、缩束透镜181、消散斑部件183以及第二匀光部件182。沿合光镜组120射出的光束的光路方向,扩散片组件187、缩束透镜181、消散斑部件183以及第二匀光部件182可以依次设置。
图27为一种扩散片组件的结构图。参见图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扩散片组件187为振动式扩散片组件。扩散片组件187包括支架1871,多个振动传导结构1872,第一电极1873,第二电极1874以及扩散片185。支架1871与多个振动传导结构1872的一侧固定连接,多个振动传导结构1872的另一侧与扩散片185固定连接。第一电极1873和第二电极1874以及多个振动传导结构1872中的两个振动传导结构1872可以电连接。一个振动传导结构1872(例如每个振动传导结构)可以在电力驱动下将振动传导至扩散片185,使扩散片185振动。这样,扩散片组件187可以起到较好的消散斑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扩散片组件187也可以为一扩散片。例如,扩散片组件187即扩散片185。
对于缩束透镜181、消散斑部件183以及第二匀光部件182的说明可以参照上文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想到变化或替换,以及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所做的各种特征的组合,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3)

  1. 一种光源,包括:
    激光器阵列,所述激光器阵列包括第一行激光芯片和第二行激光芯片,所述第一行激光芯片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色激光芯片和至少一个第二色激光芯片,所述第二行激光芯片包括至少两个红色激光芯片;
    合光镜组,被配置为将所述激光器阵列发出的激光光束合光;
    光斑整形部件,被配置为接收并调整所述合光镜组射出的光束,使得从所述光斑整形部件出射的光束的光斑在长边方向上的尺寸与在短边方向上的尺寸之间的差值,小于入射至所述光斑整形部件的光束的光斑在长边方向上的尺寸与在短边方向上的尺寸之间的差值。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其中,
    所述光斑整形部件包括光导管,所述光导管被配置为接收并调整所述合光镜组射出的光束,使得从所述光导管出射的光束的光斑短边对应的出射角与所述光束的光斑长边对应的出射角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入射至所述光导管的光束的光斑短边对应的出射角与所述光束的光斑长边对应的出射角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其中,
    所述光导管的入光面在所述合光镜组射出的光束的光斑的短边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光导管的出光面在所述光斑的短边方向上的宽度;
    所述光导管的入光面在所述合光镜组射出的光束的光斑的长边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光导管的出光面在所述光斑的长边方向上的宽度。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其中,
    所述光导管的入光面在所述合光镜组射出的光束的光斑的短边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光导管的出光面在所述光斑的短边方向上的宽度,且所述光导管的入光面在所述合光镜组射出的光束的光斑的长边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光导管的出光面在所述光斑的长边方向上的宽度;
    所述光导管具有位于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出光面之间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面,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面,所述两个第一侧面沿所述光斑的短边方向排列,所述两个第二侧面沿所述光斑的长边方向排列;
    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光源的出光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光源的出光方向之间的夹角。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其中,
    所述光导管的入光面在所述合光镜组射出的光束的光斑的短边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光导管的出光面在所述光斑的短边方向上的宽度,且所述光导管的入光面在所述光斑的长边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光导管的出光面在所述光斑的长边方向上的宽度;
    所述光导管具有位于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出光面之间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面,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面,所述两个第一侧面沿所述光斑的短边方向排列,所述两个第二侧面沿所述光斑的长边方向排列;
    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光源的出光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光源的出光方向之间的夹角。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光源,其中,
    各个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光源的出光方向之间的夹角相同,且各个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光源的出光方向之间的夹角相同。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其中,
    所述激光器阵列和所述合光镜组的排列方向垂直于所述合光镜组和所述光导管的排列方向;或者,
    所述激光器阵列和所述合光镜组的排列方向平行于所述合光镜组和所述光导管的排列方向。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其中,
    所述光斑整形部件包括整形镜组,所述整形镜组包括第一柱透镜和第二柱透镜,所述第一柱透镜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合光镜组射出的光束,并将所述光束导向所述第二柱透镜。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其中,
    所述第一柱透镜为平凸柱面透镜,所述第二柱透镜为平凹柱面透镜或平凸柱面透镜,所述第一柱透镜的柱面的母线与所述第二柱透镜的柱面的母线平行,且所述第二柱透镜的焦点与所述第一柱透镜的焦点重合。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源,其中,
    所述合光镜组射出的光束的光斑为矩形光斑,所述矩形光斑的长边垂直于所述第一柱透镜的柱面的母线。
  11.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还包括:
    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一柱透镜、所述第二反射镜和所述第二柱透镜沿光路方向依次设置。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其中,
    所述合光镜组包括第一合光单元和第二合光单元,所述第一合光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一行激光芯片发射的光束,所述第二合光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二行激光芯片发射的光束,所述第一合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合光单元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第一行激光芯片和所述第二行激光芯片的排列方向平行。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源,其中,
    所述第一合光单元包括第一反射镜,所述第二合光单元包括半透半反镜;
    所述第一反射镜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一行激光芯片发出的激光光束,并将所述第一行激光芯片发出的激光光束反射向所述半透半反镜;
    所述半透半反镜被配置为接收并反射所述第二行激光芯片发出的激光光束,并透射所述第一行激光芯片发出的激光光束;或者,所述半透半反镜被配置为接收并透射所述第二行激光芯片发出的激光光束,并反射所述第一行激光芯片发出的激光光束。
  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其中,
    所述第一行激光芯片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色激光芯片;
    所述第一行激光芯片包括第一激光芯片组和第二激光芯片组,所述第一激光芯片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色激光芯片,所述第二激光芯片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色激光芯片;
    所述光源还包括:
    第一偏振角转换单元,沿所述第一激光芯片组射出的光束的光路方向,所述第一偏振角转换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激光芯片组与所述合光镜组之间。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源,其中,
    所述第一行激光芯片包括至少两个第二色激光芯片;
    所述第一激光芯片组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色激光芯片,所述第二激光芯片组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色激光芯片。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源,还包括:
    第二偏振角转换单元,沿所述第二行激光芯片射出的光束的光路方向,所述第二偏振角转换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行激光芯片中的部分红色激光芯片与所述合光镜组之间。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源,其中,
    所述第一色激光芯片和所述第二色激光芯片发出的激光光束的偏振方向为第一偏振方向,所述红色激光芯片发出的激光光束的偏振方向为第二偏振方向,所述第一偏振角转换单元被配置为将具有所述第一偏振方向的激光光束转换为具有所述第二偏振方向的激光光束,所述第二偏振角转换单元被配置为将具有所述第二偏振方向的激光光束转换为具有所述第一偏振方向的激光光束;
    所述第二行激光芯片包括第一红色激光芯片组和第二红色激光芯片组,所述第一红色 激光芯片组包括至少一个红色激光芯片,所述第二红色激光芯片组包括至少一个红色激光芯片,沿所述第二红色激光芯片组射出的光束的光路方向,所述第二偏振角转换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红色激光芯片组与所述合光镜组之间;
    所述第一激光芯片组和所述第一红色激光芯片组在所述激光器阵列中排成一列,所述第二激光芯片组和所述第二红色激光芯片组在所述激光器阵列中排成另一列。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源,其中,
    所述合光镜组包括第三合光单元和第四合光单元,所述第三合光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一激光芯片组射出且通过所述第一偏振角转换单元的光束,以及所述第一红色激光芯片组射出的光束;所述第四合光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二激光芯片组射出的光束,以及所述第二红色激光芯片组射出且通过所述第二偏振角转换单元的光束;
    所述第三合光单元和所述第四合光单元的排列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行激光芯片或所述第二行激光芯片的行方向。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源,其中,
    所述第三合光单元包括第三反射镜,所述第四合光单元包括偏振分束器;
    所述第三反射镜被配置为将接收到的光束反射向所述偏振分束器,所述偏振分束器被配置为透射所述第三反射镜反射的光束,并且被配置为反射透过所述第二偏振角转换单元的光束,以及所述第二激光芯片组射出的光束。
  20.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源,其中,
    所述第一偏振角转换单元包括第一波片,所述第一波片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一激光芯片组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色激光芯片射出的光束,以及接收所述第一激光芯片组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色激光芯片射出的光束;或者,所述第一偏振角转换单元包括第二波片和第三波片,所述第二波片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一激光芯片组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色激光芯片射出的光束,所述第三波片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激光芯片组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色激光芯片射出的光束。
  21. 根据权利要求1~20任一项所述的光源,其中,
    所述第一色激光芯片为蓝色激光芯片,所述第二色激光芯片为绿色激光芯片;
    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色激光芯片位于所述第一行激光芯片在行方向上的边缘处。
  22. 根据权利要求1~20任一项所述的光源,其中,
    所述第一色激光芯片为蓝色激光芯片,所述第二色激光芯片为绿色激光芯片;
    所述第一行激光芯片中所述第二色激光芯片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色激光芯片的数量。
  23. 一种激光投影设备,包括:
    光源,所述光源为根据权利要求1~22任一项所述的光源,所述光源被配置为发出激光光束;
    光机,所述光机被配置为根据图像信号对射入至所述光机的光束进行调制;以及
    镜头,所述镜头被配置为对射入至所述镜头的光束进行投射以形成投影画面。
PCT/CN2022/102978 2021-12-08 2022-06-30 光源和激光投影设备 WO2023103359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91181.9A CN114236957A (zh) 2021-12-08 2021-12-08 激光光源及激光投影设备
CN202111491181.9 2021-12-08
CN202111662949.4A CN116413986A (zh) 2021-12-31 2021-12-31 光源系统和激光投影设备
CN202111662936.7A CN116413985A (zh) 2021-12-31 2021-12-31 光源系统和激光投影设备
CN202111662949.4 2021-12-31
CN202111662936.7 2021-12-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03359A1 true WO2023103359A1 (zh) 2023-06-15

Family

ID=86729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2/102978 WO2023103359A1 (zh) 2021-12-08 2022-06-30 光源和激光投影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WO (1) WO2023103359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41819A1 (en) * 2015-02-12 2016-08-18 Qisda Optronics (Suzhou) Co., Ltd. Projector
CN106125482A (zh) * 2016-09-12 2016-11-16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激光光源及激光投影设备
CN111258165A (zh) * 2020-03-31 2020-06-09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投影设备
CN111404019A (zh) * 2020-03-30 2020-07-10 深圳活力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光纤耦合结构及方法
CN113156698A (zh) * 2020-11-10 2021-07-23 北京熔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高光提取率的液晶显示器激光面光源结构
CN113641067A (zh) * 2020-05-11 2021-11-12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装置和激光投影设备
CN114236957A (zh) * 2021-12-08 2022-03-25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光源及激光投影设备
CN114609854A (zh) * 2022-03-23 2022-06-10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光源及投影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41819A1 (en) * 2015-02-12 2016-08-18 Qisda Optronics (Suzhou) Co., Ltd. Projector
CN106125482A (zh) * 2016-09-12 2016-11-16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激光光源及激光投影设备
CN111404019A (zh) * 2020-03-30 2020-07-10 深圳活力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光纤耦合结构及方法
CN111258165A (zh) * 2020-03-31 2020-06-09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投影设备
CN113641067A (zh) * 2020-05-11 2021-11-12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装置和激光投影设备
CN113156698A (zh) * 2020-11-10 2021-07-23 北京熔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高光提取率的液晶显示器激光面光源结构
CN114236957A (zh) * 2021-12-08 2022-03-25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光源及激光投影设备
CN114609854A (zh) * 2022-03-23 2022-06-10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光源及投影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50140B2 (en) Laser display system
CN111562713B (zh) 激光投影设备
CN111258165B (zh) 激光投影设备
JP2012137744A (ja) 光源装置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US11275253B2 (en) Laser projector
WO2020259615A1 (zh) 一种光源系统及显示设备
JP2010520498A (ja) 固体光源用色合成器
CN216595871U (zh) 三色激光光源及激光投影设备
US20230007218A1 (en) Laser projection apparatus
JP2019040177A (ja) 光源装置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US20240085771A1 (en) Laser source assembly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JP2006235338A (ja) 投射型映像表示装置
US20060098451A1 (en) Illuminator for video display apparatus
WO2021259276A1 (zh) 光源组件和投影设备
US20230314921A1 (en) Laser source and laser projection apparatus
WO2023030016A1 (zh) 激光投影设备
WO2023103359A1 (zh) 光源和激光投影设备
US20220004090A1 (en) Laser source and laser projection apparatus
CN113960866B (zh) 激光光源及激光投影设备
JP5515200B2 (ja) 照明光学系及び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WO2023082666A1 (zh) 光源和激光投影设备
WO2023005546A1 (zh) 激光投影设备
JP4581407B2 (ja) 光源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投射型映像表示装置
US5695266A (en) Projection-type display apparatus
CN218630503U (zh) 激光光源及激光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290279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