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3041069A1 -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3041069A1
WO2023041069A1 PCT/CN2022/119447 CN2022119447W WO2023041069A1 WO 2023041069 A1 WO2023041069 A1 WO 2023041069A1 CN 2022119447 W CN2022119447 W CN 2022119447W WO 2023041069 A1 WO2023041069 A1 WO 2023041069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ode
harq process
terminal device
re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2/11944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朱荣昌
黄钧蔚
Original Assignee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3041069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3041069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Definitions

  • the sending strategy includes using N HARQ processes to send the first data, where N is a positive integer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
  • the first indication includes a HARQ process ID corresponding to prohibiting retransmission and/or a HARQ process ID corresponding to enabling retransmission; wherein, the number of HARQ process IDs corresponding to prohibiting retransmission is equal to the first
  • the total transmission dur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number of transmission times and/or the number of HARQ process identifiers for which retransmission is prohibited is equal to the first transmission duration.
  • the data amount is included in the cache status report sent by the terminal device.
  • the process modes of the N HARQ processes are the first mode.
  • the first indica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third aspec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provides a communication method,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network devices,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steps:
  • the M HARQ processes are downlink HARQ processes.
  • the process mode of the M HARQ processes is the third mode.
  • determining a ratio of the amount of data to the size of the transmission block determining the ratio as the third number of transmissions if the ratio is an integer, and/or, if the ratio is a non-integer, being greater than The ratio and an integer having the smallest difference with the ratio are determined as the third number of transmissions.
  • step S43 also includes:
  • the first mode is used to indicate that the retransmission strategy of the N HARQ processes and/or the retransmission strategy of the logical channel is prohibit retransmission.
  • the first mode is further used to instruct the terminal device to delete buffered data and/or not to receive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the HARQ process.
  • the process modes of the N HARQ processes are the first mode, confirm whether to delete the cached data according to the uplink scheduling information.
  • the sending strategy includes using the N HARQ processes to send the first data.
  • the N HARQ processes are uplink HARQ processes.
  • the second mode is used to indicate that the retransmission strategy of the N HARQ processes and/or the retransmission strategy of the logical channel is to enable retransmission.
  • S81 Receive the second indication sent by the network device, where the second indication is used to instruct the terminal device to send the feedback policy of the feedback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data to the network device; the second indication includes Enable to send the HARQ process identifier corresponding to the feedback information and/or enable to send the HARQ process identifier corresponding to the feedback information;
  • the third mode is used to indicate that the feedback strategy of the HARQ process and/or the feedback strategy of the logical channel is to disable send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 FIG. 3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a hardware structure of a controller 300 provided by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A, B, C means “any of the following: A; B; C; A and B; A and C; B and C; A and B and C
  • A, B or C or "A, B and/or C” means "any of the following: A; B; C; A and B; A and C; B and C; A and B and C”. Exceptions to this definition will only arise when combinations of elements, functions, steps or operations are inherently mutually exclusive in some way.
  • the following describes the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on which the terminal device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is based.
  • the network device may send a first indication to the terminal device, and the first indication may be used to instruct the terminal device to send a policy for sending the first data to the network device.
  • the terminal device may send the first data to the network device through a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hysical ur) link share channel, PUSCH) according to the first indication.
  • Physical ur Physical ur link share channel
  • the first indication may include the following 5 ways:
  • code points can be represented by bits.
  • code point 1 could be 001.
  • the configuration table 1 indicated by table index 01 is shown in Table 1
  • the first mode is Mode B
  • the second mode is Mode A
  • the uplink HARQ process identification 3 The four uplink HARQ processes indicated by 4, 5, and 6 send the first data.
  • the network device determines that the first number of transmissions is equal to 5 and the first configuration table is configuration table 2, only the uplink HARQ processes respectively indicated by the uplink HARQ process IDs 5 and 6 can be used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first data, when the uplink HARQ process IDs After the uplink HARQ processes indicated by 5 and 6 are all occupied, because the number of uplink HARQ processes is insufficient (that is, the first number 2 of the HARQ processes corresponding to Mode B in the first configuration table is less than the first number of transmissions 5), even if the number of uplink HARQ processes of the network device Even if the air interface has sufficient resources, the terminal device cannot be scheduled.
  • the terminal device can only be scheduled again after the uplink HARQ processes indicated by the uplink HARQ process identifiers 5 and 6 are idle, which increases the time for the terminal device to send the first data. delay. Therefor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time delay for the terminal device to send the first data, the network device changes the first configuration table to a second configuration table (for example, configuration table 3), and determines the second configuration table as the first indication.
  • a second configuration table for example, configuration table 3
  • the total transmission dur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number of HARQ process identifications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mode is equal to the first transmission duration, that is, the retransmission strategy is to prohibit retransmiss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HARQ process
  • the total transmission dur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identified quantity is equal to the first transmission duration.
  • the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may include at least one code point and at least one uplink HARQ process ID corresponding to at least one code point and a process mode corresponding to at least one uplink HARQ process ID, and the process mode includes the first mode and/or the second mode .
  • the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may be a code point configuration table, as shown in Table 2.
  • the first indication includes a table index.
  • the N process identifiers may be uplink process identifiers
  • the indicated HARQ process may be an uplink HARQ process.
  • the feedback information includes positive feedback (Acknowledgment, ACK) information and negative feedback (Negative Acknowledgment, NACK) information.
  • ACK information is a kind of positive feedback, and the receiver can reply a message to inform the sender after receiving the data;
  • NACK information is a kind of negative feedback, and the receiver notifies the sender only when the data is not received or the decoding is wrong .
  • the feedback information may be ACK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data sent to the terminal device after the network device receives the first data sent by the terminal device.
  • the terminal device may delete cached data and does not need to receive feedback information.
  • the network device sends the first indication to the terminal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transmission resource.
  • the HARQ process identifier in the second indication may be a downlink HARQ process identifier, and the indicated HARQ process is a downlink HARQ process.
  • the downlink HARQ process may be used for the network device to send the second data to the terminal device; and/or, the terminal device sends feedback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data to the network device.
  • the feedback policy may include disabling the sending of feedback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data on the M HARQ processes.
  • the M HARQ processes are downlink HARQ processes
  • the process mode of the M downlink HARQ processes may be the third mode
  • M is an integer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
  • judging whether to send the second indication to the terminal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transmission resource includes: acquiring the second number of HARQ process identifiers corresponding to the third mode from the third configuration table; if the second number corresponds to The total transmission duration is not equal to the third transmission duration, then update the currently used third configuration table to the fourth configuration table, and determine the table index of the fourth configuration table as the second indication, and send the second indication to the terminal device; And/or, if the total transmission dur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quantity is equal to the third transmission duration, the second indication is not sent to the terminal device.
  • the total transmission dur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number of HARQ process identifiers corresponding to the third mode is equal to the third transmission duration, that is, the feedback strategy is to enable the number of HARQ process identifiers corresponding to send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to correspond to
  • the total transmission duration of is equal to the third transmission duration.
  • the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may include at least one table index and at least one configuration table corresponding to the table index, each configuration table includes at least one downlink HARQ process ID and at least one downlink HARQ process ID corresponding to the process mode, the downlink The process mode of the HARQ process includes the third mode and/or the fourth mode.
  • judging whether to send the second indication to the terminal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transmission resource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downlink HARQ process identifier indicated by the third code point; obtaining from the downlink HARQ process identifier indicated by the third code point The second number of the HARQ process identific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third mode; if the second number is not equal to the third number of transmission times, then the currently used third code point is updated to the fourth code point, and the fourth code point is determined as the second Indicating, sending the second indication to the terminal device; and/or, if the second number is equal to the third transmission times, not sending the second indication to the terminal device.
  • the number of HARQ process identifications corresponding to the third mode is equal to the third number of transmissions, that is, the feedback strategy is to disable the number of HARQ process identifications corresponding to send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 the corresponding total transmission duration is equal to the first transmission duration.
  • the network device determines that the third number of transmissions is equal to 5 and the third code point is 010, only the downlink HARQ processes respectively indicated by the downlink HARQ process IDs 5 and 6 can be used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second data, when the HARQ process IDs 5 and 6 After the downlink HARQ processes indicated respectively are all occupied, the network device can only wait for the process identification because the number of downlink HARQ processes is insufficient (that is, the first number 2 of the HARQ process corresponding to Disable in the third code point is less than the third transmission number 5).
  • the second data can only be sent after the HARQ processes respectively indicated by 5 and 6 are in an idle state, which increases the time delay for the network device to send the second data.
  • the network device may change the third code point to a fourth code point (for example, 101).
  • the process IDs indicated by the fourth code point include five process IDs 2, 3, 4, 5, and 6, that is, the feedback strategy corresponding to the five process IDs is to disable send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 so when the network device uses the HARQ processes indicated by the process identifiers 2, 3, 4, 5, and 6 to send the second data, there is no need to wait for the HARQ process to be in an idle state, which reduces the time delay for the network device to send the second data, and reduces The number of times the terminal device sends the feedback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data is reduced, thereby reducing the transmission overhead of the terminal device.
  • the transmission resource includes the third transmission duration
  • judging whether to send the second indication to the terminal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transmission resource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downlink HARQ process identifier indicated by the third bit string; obtaining from the downlink HARQ process identifier indicated by the third bit string The second quantity of the HARQ process identific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third mode; if the total transmission dur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quantity is not equal to the third transmission duration, the currently used third bit string is updated to the fourth bit string, and the fourth bit The sequence is determined as the second indication, and the second indication is sent to the terminal device; and/or, if the total transmission dur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number is equal to the third transmission duration, the second indication is not sent to the terminal device.
  • the process mode corresponding to the M process identifiers is the third mode, that is, the corresponding feedback strategy is to disable send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 the terminal device may determine at least one downlink process identifier indicated by the fourth bit string in at least one pre-stored configuration table, and the at least one downlink process identifier includes the third mode corresponding to M process identifiers; on the M downlink HARQ processes indicated by the M process identifiers, the feedback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data may not be sent to the network device.
  • the second indication includes the M process IDs and the fourth transmission times corresponding to the M process IDs.
  • Fig. 12 and Fig. 13 illustrate that the second indication is included in the DCI.
  • the network device can use feedback
  • the strategy is to disable the HARQ process indicated by the process identifier 2 of send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and send part of the second data to the terminal device; within another 30 milliseconds, the network device can use the feedback strategy to disable send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 the HARQ process indicated by the process identifier 3 sends another part of the second data to the terminal device. After receiving the second data, the terminal device may not send feedback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data to the network device in the HARQ process indicated by the process ID 2 and the HARQ process indicated by the process ID 3 .
  • NDI is reversed, indicating that the data currently transmitted is newly transmitted data; if NDI was 0 in the previous transmission, and NDI is 0 in the current transmission, then NDI If it is not flipped, it means that the currently transmitted data is retransmitted data.
  • the terminal device determines that the feedback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data needs to be sent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 mode being the fourth mode.
  • the network device may respond to the amount of data being less than or equal to a first threshold and the network parameter being greater than a second threshold.
  • the feedback strategy of the M downlink HARQ processes and/or the feedback strategy of the logical channel is to disable send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or the process mode corresponding to the M process identifiers is the third mode.
  • the NDI information determines whether to receive a retransmission according to the NDI information, including: if the NDI information is reversed, it can be confirmed that the second data is newly transmitted data, and it is determined that it is not necessary to receive a retransmission; if the NDI information is not reversed, it can be confirmed If the second data is retransmission data, it is determined that retransmission needs to be received, and the retransmitted second data is received in the downlink HARQ process whose process mode is the fourth mode.
  • the first indication includes a HARQ process ID corresponding to prohibiting retransmission and/or a HARQ process ID corresponding to enabling retransmission; optionally, the number of HARQ process IDs corresponding to prohibiting retransmission is equal to the The total transmission dur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number of transmission times and/or the number of HARQ process identifiers for which retransmission is prohibited is equal to the first transmission duration.
  • the determining module 1601 is specifically configured to:
  • determining a ratio of the amount of data to the size of the transmission block determining the ratio as the first number of transmissions if the ratio is an integer, and/or, if the ratio is a non-integer, being greater than The ratio and an integer having the smallest difference with the ratio are determined as the first number of transmissions.
  • the N HARQ processes are uplink HARQ processes.
  • determining a ratio of the amount of data to the size of the transmission block determining the ratio as the third number of transmissions if the ratio is an integer, and/or, if the ratio is a non-integer, being greater than The ratio and an integer having the smallest difference with the ratio are determined as the third number of transmissions.
  • the fourth mode is also used to indicate that the terminal device sends the feedback information on the HARQ process after delaying the RTT duration and downlink round-trip transmission time delay.
  • the sending module 1703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send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to the terminal device.
  • the second indica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 the second mode is used to indicate that the retransmission strategy of the N HARQ processes and/or the retransmission strategy of the logical channel is to enable retransmission.
  •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further includes a determining module 1803,
  • FIG. 19 is a fourth structural schematic diagram of a communication device provided by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1900 is set in a terminal device, and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1900 includes: a receiving module 1901 and a sending module 1902, wherein,
  • the M HARQ processes are downlink HARQ processes.
  • the receiving module 1901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receive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sent by the network device.
  • a computer program is stored in the memory 4002, and when the computer program is executed by the processor 4003, the method performed by the terminal device in the foregoing method embodiments is implemented.
  •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also provides a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on which a computer program is stored, and when the computer program is executed by a processor, the method steps performed by the network device or the terminal device in the above various possible implementation manners are realiz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网络参数和/或第一数据的数据量,确定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的传输资源;根据传输资源,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第一指示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的发送策略。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降低传输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开销。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09月18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111096473.2、发明名称为“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技术是使用停等(stop-and-wait)协议来发送数据的一种技术。在停等协议中,发送端在每发送一个数据块之后,就会停下来等待反馈信息(例如ACK/NACK)。
在相关技术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HARQ进程的第一标识和第一重传策略,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一标识和第一重传策略之后,按照第一重传策略,通过第一标识指示的HARQ进程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块;接着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HARQ进程的第二标识和第二重传策略,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二标识和第二重传策略之后,按照第二重传策略,通过第二标识指示的HARQ进程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块,依次类推,直至终端设备发送完所有的数据块。
在构思及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上述过程中,网络设备每次向终端设备发送HARQ进程的标识和重传策略,导致传输开销较大。
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降低传输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开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可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S11:将第一数据的数据量与传输块大小的比值,确定为第一传输次数;和/或,将空口速率与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量的比值,确定为第一传输时长;
S12:获取当前禁止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第一数量;
S13:若所述第一数量不等于所述第一传输次数,和/或,若所述第一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不等于所述第一传输时长,则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的发送策略。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中包括禁止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和/或开启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其中,所述禁止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一传输次数和/所述禁止重传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等于所述第一传输时长。
可选地,所述将第一数据的数据量与传输块大小的比值,确定为第一传输次数,包括:
确定所述数据量与所述传输块大小的比值,若所述比值为整数,则将所述比值确定为所述第一传输次数,和/或,若所述比值为非整数,则将大于所述比值、且与所述比值的差值最小的整数,确定为所述第一传输次数。
可选地,所述数据量包含在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缓存状态报告中。
可选地,所述发送策略包括采用N个HARQ进程发送所述第一数据,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N个HARQ进程为上行HARQ进程。
可选地,所述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包括第一模式和/或第二模式,所述N个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为第一模式,其中,
所述第一模式用于指示所述HARQ进程的重传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重传策略为禁止重传;
所述第二模式用于指示所述HARQ进程的重传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重传策略为开启重传。
可选地,所述第一模式还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HARQ进程上删除缓存数据和/或不接收反馈信息;
所述第二模式还用于指示延迟RTT时长和上行往返传输时延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HARQ进程上重传。
可选地,所述S13步骤,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数量等于所述第一传输次数,则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
可选地,在所述S11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表索引;
码点;
比特串。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包含于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单元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可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S21:响应于第一数据的数据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和/或所述网络设备当前的网络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S22:将第一数据的数据量与传输块大小的比值,确定为第一传输次数;和/或,将空口速率与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量的比值,确定为第一传输时长;
S23:获取当前禁止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第一数量;
S24:若所述第一数量不等于所述第一传输次数,和/或,若所述第一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不等于所述第一传输时长,则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的发送策略。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中包括禁止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和/或开启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其中,所述禁止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一传输次数和/或所述禁止重传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等于所述第一传输时长。
可选地,所述将第一数据的数据量与传输块大小的比值,确定为第一传输次数,包括:
确定所述数据量与所述传输块大小的比值,若所述比值为整数,则将所述比值确定为所述第一传输次数,和/或,若所述比值为非整数,则将大于所述比值、且与所述比值的差值最小的整数,确定为所述第一传输次数。
可选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数据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数据量大于第一阈值,或者,所述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
所述网络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包括网络参数大于第二阈值,或者,网络参数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
可选地,所述数据量包含在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缓存状态报告中。
可选地,所述发送策略包括采用N个HARQ进程发送所述第一数据,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可选地,所述N个HARQ进程为上行HARQ进程。
可选地,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包括第一模式和/或第二模式。
可选地,所述N个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为第一模式。
可选地,所述第一模式用于指示所述HARQ进程的重传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重传策略为禁止重传。
可选地,所述第二模式用于指示所述HARQ进程的重传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重传策略为开启重传。
可选地,所述第一模式还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HARQ进程上删除缓存数据和/或不接收反馈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模式还用于指示延迟RTT时长和上行往返传输时延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HARQ进程上重传。
可选地,在所述S21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表索引;
码点;
比特串。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包含于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单元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可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S31:将第二数据的数据量与传输块大小的比值,确定为第三传输次数;和/或,将空口速率与所述第二数据的数据量的比值,确定为第三传输时长;
S32:获取当前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第二数量;
833:若所述第二数量不等于所述第三传输次数,和/或,若所述第二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不等于所述第三传输时长,则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的反馈策略。
可选地,所述第二指示中包括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和/或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
可选地,所述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三传输次数和/或所述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等于所述第三传输时长。
可选地,所述将第三数据的数据量与传输块大小的比值,确定为第三传输次数,包括:
确定所述数据量与所述传输块大小的比值,若所述比值为整数,则将所述比值确定为所述第三传输次数,和/或,若所述比值为非整数,则将大于所述比值、且与所述比值的差值最小的整数,确定为所述第三传输次数。
可选地,所述反馈策略包括在M个HARQ进程上去使能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M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M个HARQ进程为下行HARQ进程。
可选地,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包括第三模式和/或第四模式。
可选地,所述M个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为第三模式。
可选地,所述第三模式用于指示所述HARQ进程的反馈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反馈策略为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四模式用于指示所述HARQ进程的反馈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反馈策略为发送反馈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三模式还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HARQ进程上不接收重传数据和/或解码数据块,并往上层递送后删除缓存数据。
可选地,所述第四模式还用于指示延迟RTT时长和下行往返传输时延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HARQ进程上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
可选地,所述833步骤,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数量等于所述第三传输次数,则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指示。
可选地,在所述S31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指示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表索引;
码点;
比特串。
可选地,所述第二指示包含于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单元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可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S41:响应于第二数据的数据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和/或所述网络设备当前的网络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S42:将第二数据的数据量与传输块大小的比值,确定为第三传输次数;和/或,将空口速率与所述第二数据的数据量的比值,确定为第三传输时长;
S43:获取当前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第二数量;
S44:若所述第二数量不等于所述第三传输次数,和/或,若所述第二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不等于所述第三传输时长,则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的反馈策略。
可选地,所述第二指示中包括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和/或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
可选地,所述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三传输次数和/或所述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等于所述第三传输时长。
可选地,所述将第二数据的数据量与传输块大小的比值,确定为第三传输次数,包括:
确定所述数据量与所述传输块大小的比值,若所述比值为整数,则将所述比值确定为所述第三传输次数,和/或,若所述比值为非整数,则将大于所述比值、且与所述比值的差值最小的整数,确定为所述第三传输次数。
可选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数据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数据量大于第一阈值,或者,所述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
所述网络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包括网络参数大于第二阈值,或者,网络参数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
可选地,所述反馈策略包括在M个HARQ进程上去使能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可选地,所述M个HARQ进程为下行HARQ进程。
可选地,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包括第三模式和/或第四模式,所述M个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为第三模式。
可选地,所述第三模式用于指示所述HARQ进程的反馈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反馈策略为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四模式用于指示所述HARQ进程的反馈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反馈策略为发送反馈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三模式还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HARQ进程上不接收重传数据和/或解码数据块,并往上层递送后删除缓存数据;
所述第四模式还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延迟RTT时长和下行往返传输时延后,在所述HARQ进程上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
可选地,所述S43步骤,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数量等于所述第三传输次数,则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指示。
可选地,在所述S41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指示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表索引;
码点;
比特串。
可选地,所述第二指示包含于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单元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可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S51: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的发送策略;所述第一指示中包括禁止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和/或开启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
S52:采用N个HARQ进程标识指示的N个HARQ进程,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发送策略包括采用所述N个HARQ进程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可选地,所述N个HARQ进程为上行HARQ进程。
可选地,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包括第一模式和/或第二模式,所述N个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为第一模式。
可选地,所述第一模式用于指示所述N个HARQ进程的重传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重传策略为禁止重传。
可选地,所述第二模式用于指示所述N个HARQ进程的重传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重传策略为开启重传。
可选地,所述第一模式还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HARQ进程上删除缓存数据和/或不接收反馈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模式还用于指示延迟RTT时长和上行往返传输时延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HARQ进程上重传。
可选地,在所述S52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N个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为第一模式,根据上行调度信息确认是否删除缓存数据。
可选地,在所述S51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表索引;
码点;
比特串。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包含于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单元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S61: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的发送策略;所述第一指示中包括禁止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和/或开启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
S62:将N个HARQ进程标识指示的N个HARQ进程的重传策略设置为禁止重传;通过重传策略为禁止重传的所述N个HARQ进程,发送所述第一数据,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发送策略包括采用所述N个HARQ进程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可选地,所述N个HARQ进程为上行HARQ进程。
可选地,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包括第一模式和/或第二模式,所述N个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为第一模式。
可选地,所述第一模式用于指示所述N个HARQ进程的重传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重传策略为禁止重传。
可选地,所述第二模式用于指示所述N个HARQ进程的重传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重传策略为开启重传。
可选地,所述第一模式还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HARQ进程上删除缓存数据和/或不接收反馈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模式还用于指示延迟RTT时长和上行往返传输时延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HARQ进程上重传。
可选地,在所述862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N个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为第一模式,根据上行调度信息确认是否删除缓存数据。
可选地,所述862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N个HARQ进程的重传策略设置为开启重传。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表索引;
码点;
比特串。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包含于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单元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可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S71: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的反馈策略;所述第二指示中包括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和/或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
872:采用M个HARQ进程标识指示的M个HARQ进程,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M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反馈策略包括在所述M个HARQ进程上去使能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
可选地,所述M个HARQ进程为下行HARQ进程。
可选地,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包括第三模式和/或第四模式,所述M个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为第三模式。
可选地,所述第三模式用于指示所述HARQ进程的反馈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反馈策略为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四模式用于指示所述HARQ进程的反馈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反馈策略为发送反馈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三模式还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HARQ进程上不接收重传数据和/或解码数据块,并往上层递送后删除缓存数据。
可选地,所述第四模式还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延迟RTT时长和下行往返传输时延后,在所述HARQ进程上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
可选地,在所述872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M个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为第三模式,根据新数据指示信息确认是否接收重传。
可选地,在所述S71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指示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表索引;
码点;
比特串。
可选地,所述第二指示包含于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单元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可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S81: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指示,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的反馈策略;所述第二指示中包括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和/或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
S82:将M个HARQ进程标识指示的M个HARQ进程的反馈策略设置为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通过反馈策略为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的所述M个HARQ进程,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M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反馈策略包括在所述M个HARQ进程上去使能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
可选地,所述M个HARQ进程为下行HARQ进程。
可选地,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包括第三模式和/或第四模式,所述M个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为第三模式。
可选地,所述第三模式用于指示所述HARQ进程的反馈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反馈策略为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四模式用于指示所述HARQ进程的反馈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反馈策略为发送反馈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三模式还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HARQ进程上不接收重传数据和/或解码数据块,并往上层递送后删除缓存数据。
可选地,所述第四模式还用于指示延迟RTT时长和下行往返传输时延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HARQ进程上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
可选地,在所述S82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M个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为第三模式,根据新数据指示信息确认是否接收重传。
可选地,所述S82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M个HARQ进程的反馈策略设置为使能发送反馈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指示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表索引;
码点;
比特串。
可选地,所述第二指示包含于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单元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第九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中任一项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第十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五方面、第六方面、第七方面、第八方面中任一项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的方法。
为了简洁及统一,在本申请中,N和M均指代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现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系统架构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控制器3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网络节点4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一;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发送第一数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发送第一数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重传第一数据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三;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发送第二数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发送第二数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四;
图1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硬件结构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硬件结构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本申请不同实施例中具有同样命名的部件、特征、要素可能具有相同含义,也可能具有不同含义,其具体含义需以其在该具体实施例中的解释或者进一步结合该具体实施例中上下文进行确定。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文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文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再者,如同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中有相反的指示。应当进一步理解,术语“包含”、“包括”表明存在所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的存在、出现或添加。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或”、“和/或”、“包括以下至少一个”等可被解释为包括性的,或意味着任一个或任何组合。例如,“包括以下至少一个:A、B、C”意味着“以下任一个:A;B;C;A和B;A和C;B和C;A和B和C”,再如,“A、B或C”或者“A、B和/或C”意味着“以下任一个:A;B;C;A和B;A和C;B和C;A和B和C”。仅当元件、功能、步骤或操作的组合在某些方式下内在地互相排斥时,才会出现该定义的例外。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采用了诸如S61、S62等步骤代号,其目的是为了更清楚简要地表述相应内容,不构成顺序上的实质性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具体实施时,可能会先执行S62后执行S61等,但这些均应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者“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申请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者“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终端设备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申请中描述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便捷式媒体播放器(Portable Media Player,PMP)、导航装置、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计步器等终端设备,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固定终端。
后续描述中将以终端设备为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 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请参阅图1,其为实现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100可以包括:RF(Radio Frequency,射频)单元101、WiFi模块102、音频输出单元103、A/V(音频/视频)输入单元104、传感器105、显示单元106、用户输入单元107、接口单元108、存储器109、处理器110、以及电源111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终端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的限定,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1对终端设备的各个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射频单元101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具体的,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11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单元1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单元101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CDMA2000(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2000,码分多址2000)、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FDD-NR(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Long Term Evolution,频分双工长期演进)、TDD-NR(Time Division Duplexing-Long Term Evolution,分时双工长期演进)和5G等。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终端设备通过WiFi模块102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1示出了WiFi模块102,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终端设备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音频输出单元103可以在终端设备100处于呼叫信号接收模式、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广播接收模式等等模式下时,将射频单元101或WiFi模块102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109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成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单元103还可以提供与终端设备10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单元103可以包括扬声器、蜂鸣器等等。
A/V输入单元104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A/V输入单元1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1041和麦克风1042,图形处理器1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106上。经图形处理器104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09(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射频单元101或WiFi模块102进行发送。麦克风1042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等等运行模式中经由麦克风1042接收声音(音频数据),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语音)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射频单元101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麦克风1042可以实施各种类型的噪声消除(或抑制)算法以消除(或抑制)在接收和发送音频信号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或者干扰。
终端设备100还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05,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可选地,光传感器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可选地,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06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终端设备1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106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手机还可配置的指纹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虹膜传感器、分子传感器、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显示单元106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显示单元106可包括显示面板1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061。
用户输入单元107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终端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可选地,用户输入单元107可包括触控面板1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072。触控面板107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1071上或在触控面板107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触控面板1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可选地,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110,并能接收处理器11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1071。除了触控面板1071,用户输入单元107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1072。可选地,其他输入设备1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 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可选地,触控面板1071可覆盖显示面板1061,当触控面板107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1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1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106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1中,触控面板1071与显示面板106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终端设备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1071与显示面板1061集成而实现终端设备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接口单元108用作至少一个外部装置与终端设备100连接可以通过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接口单元108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终端设备1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终端设备100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存储器1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1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可选地,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09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110是终端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9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9内的数据,执行终端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终端设备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1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可选地,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0。
终端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11(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111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图1未示出,终端设备100还可以包括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对本申请的终端设备所基于的通信网络系统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系统架构图,该通信网络系统为通用移动通信技术的NR(New Radio,新空口)系统,该NR系统包括依次通讯连接的UE(User Equipment,用尸设备)201,E-UTRAN(Evolved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演进式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202,EPC(Evolved Packet Core,演进式分组核心网)203和运营商的IP业务204。
可选地,UE201可以是上述终端100,此处不再赘述。
E-UTRAN202包括eNodeB2021和其它eNodeB2022等。可选地,eNodeB2021可以通过回程(backhaul)(例如X2接口)与其它eNodeB2022连接,eNodeB2021连接到EPC203,eNodeB2021可以提供UE201到EPC203的接入。
EPC203可以包括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2031,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用户服务器)2032,其它MME2033,SGW(Serving Gate Way,服务网关)2034,PGW(PDN Gate Way,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035和PCRF(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政策和资费功能实体)2036等。可选地,MME2031是处理UE201和EPC203之间信令的控制节点,提供承载和连接管理。HSS2032用于提供一些寄存器来管理诸如归属位置寄存器(图中未示)之类的功能,并且保存有一些有关服务特征、数据速率等用户专用的信息。所有用户数据都可以通过SGW2034进行发送,PGW2035可以提供UE 201的IP地址分配以及其它功能,PCRF2036是业务数据流和IP承载资源的策略与计费控制策略决策点,它为策略与计费执行功能单元(图中未示)选择及提供可用的策略和计费控制决策。
IP业务204可以包括因特网、内联网、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或其它IP业务等。
虽然上述以NR系统为例进行了介绍,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本申请不仅仅适用于NR系统,也可以适用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例如GSM、CDMA2000、WCDMA、TD-SCDMA、5G以及未来新的网络系统(如6G)等,此处不做限定。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控制器3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控制器300包括:存储器301和处理器302,存储器301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302用于调用存储器301中的程序指令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一中控制器所执行的步骤,其实现原理以及有益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可选地,上述控制器还包括通信接口303,该通信接口303可以通过总线304与处理器302连接。处理器302可以控制通信接口303来实现控制器300的接收和发送的功能。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网络节点4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节点400包括:存储器40l和处理器402,存储器40l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402用于调用存储器40l中的程序指令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一中首节点所执行的步骤,其实现原理以及有益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可选地。上述控制器还包括通信接口403。该通信接口403可以通过总线404与处理器402连接。处理器402可以控制通信接口403来实现网络节点400的接收和发送的功能。
上述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模块,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模块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f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f英文: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部分步骤。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f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1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基于上述移动终端硬件结构以及通信网络系统,提出本申请各个实施例。
在一些实现中,针对时延敏感业务,由于HARQ进程的进程标识和重传策略之间没有固定的映射,网络设备每次向终端设备发送HARQ进程的标识和重传策略,因此导致传输开销较大。在本申请中,发明人想到固定HARQ进程的进程标识和重传策略之间的映射,网络设备仅向终端设备发送较少次数的指示,即可使得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时延敏感业务的数据。
在相关技术中,网络设备每次向终端设备发送HARQ进程的标识和重传策略,导致传输开销较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本申请中,基于上述终端设备硬件结构以及通信网络系统,提出本申请各个买施例。
下面,结合图5A一图5B,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一。请参见图5A,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第一指示可以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的发送策略。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指示,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r)link share channel,PUSCH)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
由于第一指示中可以包括禁止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和/或开启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则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指示之后,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中的HARQ进程标识确定对应的上行HARQ进程,进而通过PUSCH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这样避免了网络设备每次向终端设备发送HARQ进程的标识和重传策略,可以降低传输开销。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二。请参见图5B,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第二指示可以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的反馈策略。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数据,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二数据之后,可以根据第二指示,通过PUSCH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
由于第二指示中可以包括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和/或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则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二指示之后,可以根据第二指示中的HARQ进程标识确定是否在对应的下行HARQ进程上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若发送,则可以在对应的下行HARQ进程,通过PUSCH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这样避免了网络设备每次向终端设备发送HARQ进程的标识和反馈策略,可以降低传输开销。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所示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可选地,如下实施例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在不同的实施例中不再重复说明。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一。如图6所示,该通信方法可以包括:
S6l、网络设备根据网络参数和/或第一数据的数据量,确定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的传输资源。
可选地,网络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空口速率;传输块大小。
可选地,第一数据为终端设备将要向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可选地,数据量可以包含在终端设备发送的缓存状态报告(Bufier Status Report,BSR)中,也可以包含在其他信令中。BSR为终端设备在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之前,向网络设备发送的报告。
可选地,传输资源可以包括第一传输次数和/或第一传输时长。
可选地,传输资源不同,确定传输资源的方式也不同,可以包括如下两种情况:
情况1:传输资源包括第一传输次数。
在该种情况下,可以将第一数据的数据量与传输块大小的比值,确定为第一传输次数,以确定传输资源。
可选地,确定数据量与传输块大小的比值包括:若比值为整数,则将比值确定为第一传输次数;和/或,若比值为非整数,则将大于比值、且与比值的差值最小的整数,确定为第一传输次数。
例如,数据量为2MB(兆字节),传输块大小为1MB,则数据量与传输块大小的比值为2(即2/1=2),由于比值2为整数,因此第一传输次数等于2。
例如,数据量为2.5MB,传输块大小为1MB,则数据量与传输块大小的比值等于2.5(即2.5/1=2.5),由于比值2.5为非整数,因此第一传输次数等于3(3是大于2.5且与2.5的差值最小的整数)。
情况2:传输资源包括第一传输时长。
在该种情况下,可以将空口速率与第一数据的数据量的比值,确定为第一传输时长,以确定传输资源。
例如,若数据量为2MB,空口速率为1Mbps(兆比特每秒),则数据量与空口速率的比值等于2,因此第一传输时长为2秒。
S62、网络设备根据传输资源,确定第一指示。
可选地,第一指示中可以包括禁止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和/或开启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可选地,禁止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等于第一传输次数和/或禁止重传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等于第一传输时长。
可选地,针对任意一个HARQ进程标识,HARQ进程标识可以用于指示对应的HARQ进程。
可选地,第一指示中的HARQ进程标识可以为上行HARQ进程标识,所指示的HARQ进程为上行HARQ进程。上行HARQ进程可以用于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
可选地,上行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可以包括第一模式和/或第二模式,可选地,第一模式可以用于指示上行HARQ进程的重传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重传策略为禁止重传;第二模式可以用于指示上行HARQ进程的重传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重传策略为开启重传。例如,第一模式可以为模式B(Mode B),第二模式可以为模式A(ModeA)。
可选地,第一指示可以包括如下5种方式:
方式11、第一指示可以包括表索引。
可选地,表索引可以用于指示一个配置表。该配置表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上行HARQ进程标识和至少一个上行HARQ进程标识对应的进程模式。
例如,若表索引为01,指示的配置表为配置表1,若第一模式为Mode B,第二模式为Mode A,则配置表1可以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PCTCN2022119447-appb-000001
方式12、第一指示可以包括码点。
可选地,码点可以用于指示至少一个上行HARQ进程标识和至少一个上行HARQ进程标识对应的进程模式。
可选地,码点可以通过比特来表示。例如,码点1可以为001。
例如,若上行HARQ进程标识分别为0、1、2、3、4、5、6,进程模式包括Mode A和/或Mode B,则码点对应的指示内容可以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PCTCN2022119447-appb-000002
Figure PCTCN2022119447-appb-000003
如表2所示,码点000可以用于指示7个上行HARQ进程标识以及对应的进程模式均为Mode A;码点001可以用于指示上行HARQ进程标识0、1、2、3、4、5对应的进程模式为ModeA,上行HARQ进程标识6对应的进程模式为Mode B;依次类推,码点111可以用于指示7个上行HARQ进程标识以及对应的进程模式均为Mode B。
可选地,由于非地面网络(Non-Terrestrial Networks,NTN)中上行HARQ进程最多可以为32个,则第一指示中最多可以包括32个上行HARQ进程标识。由于一个3位比特的码点可以用于指示7个上行HARQ进程标识,则32个上行HARQ进程标识可以用5个3位比特的码点指示。例如,码点000000000000000可以用于指示32个上行HARQ进程标识以及对应的进程模式均可以为ModeA。
方式13、第一指示中可以包括比特串。
可选地,比特串可以用于指示至少一个上行HARQ进程标识和至少一个上行HARQ进程标识对应的进程模式。
可选地,针对任意一个上行HARQ进程标识,可以通过对应的比特指示上行HARQ进程标识对应的进程模式。例如,比特“0”可以用于指示上行HARQ进程标识对应的进程模式为Mode A;比特“1”可以用于指示上行HARQ进程标识对应的进程模式为Mode B。
例如,若上行HARQ进程标识分别为0、1、2、3、4、5、6,若进程模式可以包括Mode A和/或Mode B,则比特串对应的指示内容可以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PCTCN2022119447-appb-000004
如表3中,比特串0000000可以用于指示7个上行HARQ进程标识以及对应的进程模式均为Mode A;比特串0000011可以用于指示上行HARQ进程标识0、1、2、3、4对应的进程模式为Mode A,上行HARQ进程标识5、6对应的进程模式为Mode B;表3中列举了不同的比特串指示的7个上行HARQ进程标识以及对应的进程模式的部分情况,其他情况不再一一列举。
方式14、第一指示中可以包括N个HARQ进程标识和N个HARQ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二传输次数。
可选地,该N个HARQ进程标识可以为上行HARQ进程标识,N个上行HARQ进程标识所指示的HARQ进程为上行HARQ进程。
可选地,该N个上行HARQ进程标识对应的第二传输次数与N的乘积等于第一传输次数。
可选地,该N个上行HARQ进程标识对应的进程模式可以为第一模式;或该N个上行HARQ进程标识对应的重传策略可以为禁止重传。
例如,若第一传输次数为6,N为3,则可以确定3个禁止重传对应的上行HARQ进程标识。例如,该3个上行HARQ进程标识分别可以为进程标识1、进程标识2、进程标识3,则第一指示中可以包括进程标识1、进程标识2、进程标识3以及该3个HARQ进程标识对应的第二传输次数为2。
方式15、第一指示中可以包括N个上行HARQ进程标识和N个上行HARQ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二传输时长。
可选地,该N个HARQ进程标识可以为上行HARQ进程标识,N个上行HARQ进程标识所指示的HARQ进程为上行HARQ进程。
可选地,该N个上行HARQ进程标识对应的进程模式可以为第一模式;或该N个上行HARQ进程标识对应的重传策略可以为禁止重传。
可选地,该N个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第二传输次数与第一预设时长的乘积等于第二传输时长,该第二传输时长等于第一传输时长。
第一预设时长可以为一个上行HARQ进程发送一次数据所需要的时长。可选地,第一 预设时长可以为10毫秒、9毫秒等。例如,当第一预设时长为10毫秒时,若N等于1、第二传输次数等于6,则1个进程标识对应的传输时长等于60毫秒。
例如,若第一预设时长为10毫秒,第一传输时长为60毫秒,若N为2,第二传输次数等于3,则可以确定2个禁止重传对应的上行HARQ进程标识。例如,该2个上行HARQ进程标识分别可以为进程标识1、进程标识2,则第一指示中可以包括进程标识1、进程标识2以及该2个上行HARQ进程标识对应的第二传输时长为30毫秒。
可选地,通过如上5种方式,第一指示可以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的发送策略。
可选地,发送策略可以包括采用N个HARQ进程发送第一数据。该N个HARQ进程为上行HARQ进程,该N个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可以为第一模式,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可选地,该N个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等于第一传输次数和/或该N个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等于第一传输时长。
例如,若第一指示中包括表索引01,表索引01指示的配置表1如表1所示,若第一模式为Mode B,第二模式为Mode A,则可以采用上行HARQ进程标识3、4、5、6指示的4个上行HARQ进程发送第一数据。
可选地,第一指示包含于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中: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例如RRC Reconfiguration),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控制单元(Control Element,CE)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可选地,MAC CE信令通常在PDSCH上传输,DCI通常在PDCCH上传输。
可选地,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可以包括如下5种方式:
方式21、第一指示中包括表索引。
若传输资源包括第一传输次数,则根据传输资源判断是否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包括:从第一配置表中获取第一模式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第一数量;若第一数量不等于第一传输次数,则将当前使用的第一配置表更新为第二配置表,并将第二配置表的表索引确定为第一指示,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和/或,若第一数量等于第一传输次数,则不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
可选地,第二配置表中,第一模式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等于第一传输次数,即禁止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等于第一传输次数。
若传输资源包括第一传输时长,则根据传输资源判断是否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包括:从第一配置表中获取第一模式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第一数量;若第一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不等于第一传输时长,则将当前使用的第一配置表更新为第二配置表,并将第二配置表的表索引确定为第一指示,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和/或,若第一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等于第一传输时长,则不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
可选地,在第二配置表中,第一模式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等于第一传输时长,即重传策略为禁止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等于第一传输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配置表和第二配置表中的HARQ进程标识均可以为上行HARQ进程标识。
可选地,当第一指示包括表索引时,在S61之前,网络设备可以先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可选地,配置信息可以包含在RRC信令(例如RRC Setup)中。
可选地,配置信息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表索引和至少一个表索引各自对应的配置表,每个配置表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HARQ进程标识和至少一个上行HARQ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进程模式,上行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包括第一模式和/或第二模式。
例如,若配置信息中包括3个表索引,分别为01、02、以及03。可选地,表索引对应的配置表中包括的7个上行HARQ进程标识,分别为0、1、2、3、4、5、以及6。若第一模式为Mode B,第二模式为ModeA。
示例性地,01指示的配置表1可以如表4所示:
表4
Figure PCTCN2022119447-appb-000005
示例性地,02指示的配置表2可以如表5所示:
表5
Figure PCTCN2022119447-appb-000006
示例性地,03指示的配置表3可以如表6所示:
表6
Figure PCTCN2022119447-appb-000007
例如,若第一配置表为配置表2,则可以从第一配置表中获取Mode B对应的上行HARQ进程标识(即HARQ进程标识5和6)的第一数量为2,即获取禁止重传对应的上行HARQ进程标识的第一数量为2。
例如,若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传输次数等于5、第一配置表为配置表2,只有上行HARQ进程标识5和6分别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可以用于第一数据的传输,当上行HARQ进程标识5和6分别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都被占用后,由于上行HARQ进程数不够(即第一配置表中Mode B对应的HARQ进程的第一数量2小于第一传输次数5),即使网络设备的空口有充足的资源也无法调度该终端设备,只能等待上行HARQ进程标识5和6分别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为空闲态后,才能再次调度该终端设备,这样就增加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的时延。因此为了降低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的时延,网络设备将第一配置表变更为第二配置表(例如配置表3),将第二配置表确定为第一指示。在第二配置表中,Mode B对应的上行HARQ进程标识包括上行进程标识2、3、4、5、6共5个,即该5个上行HARQ进程标识对应的重传策略为禁止重传,因此当网络设备采用上行进程标识2、3、4、5、6分别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调度该终端设备时,无需等待该5个上行HARQ进程为空闲态,降低了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的时延。
例如,若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传输时长等于50毫秒、第一配置表为配置表2,只有上行HARQ进程标识5和6分别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可以用于第一数据的传输。若上行HARQ进程标识5和6分别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的传输时长为10毫秒,则该2个上行HARQ进程的传输总时长不够(即第一配置表中Mode B对应的上行HARQ进程的传输总时长为20毫秒,小于第一传输时长50毫秒),则为了降低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的时延,网络设备可以将第一配置表变更为第二配置表(例如配置表3),将第二配置表确定为第一指示。在第二配置表中,Mode B对应的上行进程标识包括上行进程标识2、3、4、5、6共5个,即该5个上行进程标识对应的重传策略为禁止重传,该5个进程标识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的传输时长可以分别为10毫秒,则该5个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传输总时长为50毫秒,因此当网络设备采用上行进程标识2、3、4、5、6分别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调度该终端设备时,无需等待该5个上行HARQ进程为空闲态,降低了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的时延。
方式22、第一指示中包括码点。
若传输资源包括第一传输次数,则根据传输资源判断是否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包括:确定第一码点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标识;从第一码点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标识中获取第一模式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第一数量;若第一数量不等于第一传输次数,则将当前使用的第一码点更新为第二码点,并将第二码点确定为第一指示,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和/或,若第一数量等于第一传输次数,则不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
可选地,在第二码点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标识中,第一模式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等于第一传输次数,即禁止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等于第一传输次数。
若传输资源包括第一传输时长,则根据传输资源判断是否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包括:确定第一码点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标识;从第一码点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标识中获取第一模式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第一数量;若第一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不等于第一传输时长,则将当前使用的第一码点更新为第二码点,并将第二码点确定为第一指示,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和/或,若第一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等于第一传输时长,则不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
可选地,在第二码点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标识中,第一模式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等于第一传输时长,即重传策略为禁止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等于第一传输时长。
可选地,当第一指示包括码点时,在S61之前,网络设备可以先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可选地,配置信息可以包含在RRC信令(例如RRC Setup)中。
可选地,配置信息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码点和至少一个码点对应的至少一个上行HARQ进程标识和至少一个上行HARQ进程标识对应的进程模式,进程模式包括第一模式和/或第二模式。例如,配置信息可以为码点配置表,如表2所示。
例如,若配置信息如表2所示,若当前第一码点为010,则可以确定第一码点010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标识中,Mode B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即上行HARQ进程标识5和6)的第一数量为2,即禁止重传对应的上行HARQ进程标识的第一数量为2。
例如,若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传输次数等于5、第一码点为010,只有上行HARQ进程标识5和6分别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可以用于第一数据的传输,当上行HARQ进程标识5和6分别指示的HARQ进程都被占用后,由于上行HARQ进程数不够(即第一码点指示的Mode B对应的上行HARQ进程的第一数量2小于第一传输次数5),即使网络设 备的空口有充足的资源也无法调度该终端设备,只能等待上行进程标识5和6分别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为空闲态后,才能再次调度该终端设备,这样就增加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的时延。因此为了降低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的时延,网络设备将第一码点变更为第二码点(例如101)。在第二码点所指示的上行进程标识中,Mode B对应的上行进程标识包括上行进程标识2、3、4、5、6共5个,即该5个上行进程标识对应的重传策略为禁止重传,因此当网络设备采用上行进程标识2、3、4、5、6分别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调度该终端设备时,无需等待该5个上行HARQ进程为空闲态,降低了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的时延。
例如,若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传输时长等于50毫秒、第一码点为010,只有上行HARQ进程标识5和6分别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可以用于第一数据的传输。若上行HARQ进程标识5和6分别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的传输时长为10毫秒,则该2个上行HARQ进程的传输总时长不够(即第一码点指示的Mode B对应的上行HARQ进程的传输总时长为20毫秒,小于第一传输时长50毫秒),则为了降低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的时延,网络设备可以将第一码点变更为第二码点(例如101),将第二码点确定为第一指示。在第二码点指示的进程标识中,Mode B对应的上行进程标识包括上行进程标识2、3、4、5、6共5个,即该5个上行进程标识对应的重传策略为禁止重传,该5个上行进程标识指示的HARQ进程的传输时长可以分别为10毫秒,则该5个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传输总时长为50毫秒,因此当网络设备采用上行进程标识2、3、4、5、6分别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调度该终端设备时,无需等待该5个上行HARQ进程为空闲态,降低了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的时延。
方式23、第一指示中包括比特串。
若传输资源包括第一传输次数,则根据传输资源判断是否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包括:确定第一比特串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标识;从第一比特串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标识中获取第一模式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第一数量;若第一数量不等于第一传输次数,则将当前使用的第一比特串更新为第二比特串,并将第二比特串确定为第一指示,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和/或,若第一数量等于第一传输次数,则不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
可选地,在第二比特串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标识中,第一模式对应的上行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等于第一传输次数,即禁止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等于第一传输次数。
若传输资源包括第一传输时长,则根据传输资源判断是否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包括:确定第一比特串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标识;从第一比特串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标识中获取第一模式对应的上行HARQ进程标识的第一数量;若第一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不等于第一传输时长,则将当前使用的第一比特串更新为第二比特串,并将第二比特串确定为第一指示,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和/或,若第一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等于第一传输时长,则不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
可选地,在第二比特串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标识中,第一模式对应的上行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等于第一传输时长,即重传策略为禁止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等于第一传输时长。
可选地,当第一指示包括比特串时,在S61之前,网络设备可以先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可选地,配置信息可以包含在RRC信令(例如RRC Setup)中。
可选地,配置信息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比特串和至少一个比特串对应的至少一个上行HARQ进程标识和至少一个上行HARQ进程标识对应的进程模式,进程模式包括第一模式和/或第二模式。例如,配置信息可以为比特串配置表,如表3所示。
例如,若配置信息如表3所示,若当前第一比特串为0000011,则可以确定第一比特串0000011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标识中,Mode B对应的上行HARQ进程标识(即HARQ进程标识5和6)的第一数量为2,即获取禁止重传对应的上行HARQ进程标识的第一数量为2。
例如,若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传输次数等于5、第一比特串为0000011,只有上行HARQ进程标识5和6分别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可以用于第一数据的传输,当上行HARQ进程标识5和6分别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都被占用后,由于上行HARQ进程数不够(即第一比特串指示的Mode B对应的上行HARQ进程的第一数量2小于第一传输次数5),即使网络设备的空口有充足的资源也无法调度该终端设备,只能等待上行进程标识5和6分别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为空闲态后,才能再次调度该终端设备,这样就增加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的时延。因此为了降低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的时延,网络设备将第一比特串变更为第二比特串(例如0011111)。在第二比特串所指示的进程标识中,Mode B对应的上行进程标识包括上行进程标识2、3、4、5、6共5个,即该5个上行进程标识对应的重传策略为禁止重传,因此当网络设备采用上行进程标识2、3、4、5、6分别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调度该终端设备时,无需等待该5个上行HARQ进程为空闲态,降低了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的时延。
例如,若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传输时长等于50毫秒、当前第一比特串为0000011,只有上行HARQ进程标识5和6分别指示的HARQ进程可以用于第一数据的传输。若上行HARQ进程标识5和6分别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的传输时长为10毫秒,则该2个HARQ进程的传输总时长不够(即第一比特串指示的Mode B对应的上行HARQ进程的传输总时长为20毫秒,小于第一传输时长50毫秒),则为了降低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的时延,网络设备可以将第一比特串变更为第二比特串(例如0011111),将第二比特串确定为第一指示。在第二比特串指示的上行进程标识中,Mode B对应的上行进程标识包括进程标识2、3、4、5、6共5个,即该5个上行进程标识对应的重传策略为禁止重传,该5个上行进程标识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的传输时长可以分别为10毫秒,则该5个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传输总时长为50毫秒,因此当网络设备采用进程标识2、3、4、5、6分别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调度该终端设备时,无需等待该5个上行HARQ进程为空闲态,降低了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的时延。
方式24、第一指示中包括N个进程标识和N个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二传输次数。
可选地,该N个HARQ进程标识可以为上行HARQ进程标识。
可选地,根据传输资源,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包括:若传输资源中包括第一传输次数,则可以根据第一传输次数,确定N个进程标识、和/或N个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二传输次数;若N大于或等于预设值,则将N个进程标识和N个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二传输次数,确定为第一指示,并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和/或,若N小于预设值,则不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
在此方式中,N个进程标识对应的进程模式可以为第一模式,即对应的重传策略为禁止重传。
可选地,当第一传输次数为6时,N可以等于1、2、3、6。
例如,当N等于1时,可以确定1个进程标识对应的第二传输次数等于6。
例如,当N等于2时,可以确定2个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二传输次数等于3。
例如,当N等于3时,可以确定3个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二传输次数等于2。
例如,当N等于6时,可以确定6个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二传输次数等于1。
可选地,预设值可以为0。
当预设值为0、N等于1、第二传输次数等于6时,网络设备可以将此时进程模式为第一模式的任意一个进程标识(例如进程标识2)确定为包括在第一指示中的进程标识。
当预设值为0、N等于2、第二传输次数等于3时,网络设备可以将此时进程模式为第一模式的任意两个进程标识(例如进程标识2和进程标识3)确定为包括在第一指示中的进程标识。
可选地,第二传输次数可以为只在当前调度时刻才能生效的传输次数。
例如,当第二传输次数在当前调度时刻生效时,若N等于1、第二传输次数等于6,则网络设备需要向终端设备发送6次第一指示。在网络设备每次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之后,终端设备采用一个进程标识(例如进程标识2)指示的HARQ进程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6次第一指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例如,当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6次第一指示相同时,每次发送的第一指示均包括:1(N)和1(传输次数)。
例如,当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6次第一指示不相同时,发送的6次第一指示依次包括:1(表示第一次发送第一指示)和1(传输次数)、2(表示第二次发送第一指示)和1(传输次数)、3(表示第三次发送第一指示)和1(传输次数)、4(表示第四次发送第一指示)和1(传输次数)、5(表示第五次发送第一指示)和1(传输次数)、6(表示第六次发送第一指示)和1(传输次数)。
方式25、第一指示中包括N个进程标识和N个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二传输时长。
可选地,该N个HARQ进程标识可以为上行HARQ进程标识。
可选地,若传输资源包括第一传输次数,则可以根据第一传输次数,确定N个进程标识、和/或N个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二传输次数;若N大于或等于预设值,则根据预设时长和N个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二传输次数,确定N个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二传输时长;将N个进程标识和N个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二传输时长,确定为第一指示,并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和/或,若N小于预设值,则不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
在此方式中,N个进程标识对应的进程模式可以为第一模式,即对应的重传策略为禁止重传。
需要说明的是,方式24和方式25中确定N个进程标识、和/或N个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二传输次数的方法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方式25基础上,还可以将N个进程标识和N个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二传输时长的总时长,确定为第一指示。例如,当第一预设时长为10毫秒时,若N等于2、第二传输次数等于3,则2个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二传输时长的总时长分别等于30毫秒,则可以将该2个进程标识和各自对应的第二传输时长30毫秒确定为第一指示。
可选地,在上述方式24和方式25的基础上,上述S61具体包括:网络设备判断上述 逻辑信道对应的重传策略是否为禁止重传;若是,则根据网络参数和/或第一数据的数据量,确定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的传输资源;和/或,若否,则不根据网络参数和/或第一数据的数据量,确定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的传输资源。
可选地,网络设备还可以根据第一数据的业务敏感性、可靠性、时延要求、信号状况、接收状况、往返时延(RTT,Round Trip Time)等信息,配置上行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或重传策略。
信号状况可以通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RSRQ)、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来表征。
接收状况可以通过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误块率(Block Error Rate,BLER)、误码率(Bit Error Ratio,BER)来表征。
往返时延(RTT,Round Trip Time)是指从发送端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端接收到来自接收端的反馈信息所用的时间。RTT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网络的拥塞程度。若网络的拥塞程度较小,则RTT时长较短;若网络的拥塞程度较大,则RTT的时长较长。例如,若发送端为终端设备,接收端为网络设备,则RTT时长可以为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传输往返时长。
由于第一模式可以用于指示HARQ进程的重传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重传策略为禁止重传,则当第一数据的业务敏感性高、可靠性要求高或时延要求高时,网络设备可以在第一指示中增加第一模式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以降低发送第一数据的时延;同样地,若信号状况满足相应的预设阈值,或接收状况满足相应的预设阈值,则说明网络信号状况良好,则可以在第一指示中增加第一模式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即降低重传次数,以减少发送第一数据的时延;同样地,若RTT时长大于相应的预设阈值,则说明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时延比较大,则可以通过在第一指示中增加第一模式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即降低重传次数,以减少发送第一数据的时延。
S63、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指示指示的发送策略,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
可选地,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指示指示的发送策略,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可以分为如下5种情况:
情况1:第一指示包括表索引。
在该种情况下,在上述方式21的基础上,终端设备可以在预先存储的至少一个配置表中确定表索引对应的第二配置表,第二配置表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上行进程标识,至少一个上行进程标识中可以包括第一模式对应的N个进程标识;采用该N个进程标识指示的N个上行HARQ进程,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
例如,若第一模式为Mode B,当表索引为03时,则可以确定表索引03指示的配置表3为第二配置表。在配置表3中,由于Mode B对应的N个上行进程标识包括上行进程标识2、3、4、5、6,因此可以采用上行进程标识2、3、4、5、6分别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
情况2:第一指示包括码点。
在该种情况下,在上述方式22的基础上,终端设备可以在预先存储的至少一个配置表中确定第二码点指示的至少一个上行进程标识,至少一个上行进程标识中可以包括第一模式对应的N个进程标识;采用该N个进程标识指示的N个上行HARQ进程,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
示例性地,若第一模式为Mode B,当第二码点为101时,则可以确定第二码点指示的上行进程标识中,Mode B对应的N个上行进程标识包括上行进程标识2、3、4、5、6,因此可以采用上行进程标识2、3、4、5、6分别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
情况3:第一指示包括比特串。
在该种情况下,在上述方式23的基础上,终端设备可以在预先存储的至少一个配置表中确定第二比特串指示的至少一个上行进程标识,至少一个上行进程标识中包括第一模式对应的N个进程标识;采用N个进程标识指示的N个上行HARQ进程,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
示例性地,若第一模式为Mode B,当第二比特串为0011111时,则可以确定第二比特串指示的上行进程标识中,Mode B对应的N个上行进程标识包括上行进程标识2、3、4、5、6,因此可以采用上行进程标识2、3、4、5、6分别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指示包括表索引、码点或比特串时,在上述方式21、方式22或方式23的基础上,在S64之前,还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
情况4:第一指示中包括N个进程标识和N个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二传输次数。
可选地,N个进程标识可以为上行进程标识,指示的HARQ进程可以为上行HARQ进程。
在该种情况下,在上述方式24的基础上,终端设备将N个进程标识指示的N个上行 HARQ进程的重传策略设置为禁止重传;根据N个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二传输次数,依次通过重传策略设置为禁止重传的N个上行HARQ进程,发送第一数据。
下面以N等于1、第二传输次数等于6为例,结合图7说明发送第一数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发送第一数据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7所示,例如,网络设备可以通过DCI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第一指示中包括上行进程标识2(ID=2)和第一传输次数(T=6)。上行进程标识2对应的重传策略修改为禁止重传。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指示之后,采用上行进程标识2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通过6次传输,在PUSCH上将第一数据完整的发送给网络设备。在6次传输的过程中,禁止重复传输数据。
下面以N等于2、第二传输次数等于3为例,结合图8说明发送第一数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发送第一数据的结构示意图二。如图8所示,例如网络设备通过一个DCI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第一指示中包括上行进程标识2(ID=2)和第二传输次数(T=3),网络设备通过另一个DCI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第一指示中包括上行进程标识3(ID=3)和第二传输次数(T=3)。在终端设备接收到上行进程标识2(ID=2)和第二传输次数(T=3)、以及上行进程标识3(ID=3)和第二传输次数(T=3)之后,根据第二传输次数,分别采用终端设备采用上行进程标识2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和采用上行进程标识3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在PUSCH上将第一数据完整的发送给网络设备。
图7和图8是以第一指示包括在DCI中进行说明的。
需要说明的是,当N大于1时,需要通过多个DCI分别发送一个第一指示,每个第一指示中包括一个上行进程标识和该上行进程标识对应的第二传输次数。例如,在图8中,N=2,因此通过2个DCI向网络设备发送2个第一指示。和/或,当N大于1时,也可以通过一个MAC CE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该第一指示中可以包括多个上行进程标识和每个上行进程标识对应的第二传输次数。
情况5:第一指示中包括N个进程标识和N个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二传输时长。
可选地,N个进程标识可以为上行进程标识,指示的HARQ进程可以为上行HARQ进程。
在该种情况下,在上述方式25的基础上,将N个进程标识指示的N个上行HARQ进程的重传策略设置为禁止重传;分别在N个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二传输时长内,依次通过重传策略为禁止重传的N个上行HARQ进程,发送第一数据。
例如,当N等于1、第二传输次数等于6、1个上行进程标识(例如上行进程标识2)对应的传输时长等于60毫秒时,在60毫秒内,采用重传策略为禁止重传的上行进程标识2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发送第一数据。
例如,当N等于2、第二传输次数等于3、2个上行进程标识(例如上行进程标识2和进程标识3)各自对应的传输时长分别等于30毫秒时,在一个30毫秒内,采用重传策略为禁止重传的进程标识2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发送第一数据中的部分数据,在另一个30毫秒内,采用重传策略为禁止重传的上行进程标识3指示的上行HARQ进程,发送第一数据中的另一个部分数据。
可选地,在采用上行HARQ进程发送第一数据之后,可以将上行HARQ进程的重传策略设置为开启重传。例如在图7中,在将第一数据传输完毕之后,将上行进程标识2对应的重传策略修改为开启重传。和/或,例如在图8中,在将第一数据传输完毕之后,将上行进程标识2和上行进程标识3各自对应的重传策略设置为开启重传。
可选地,采用N个上行HARQ进程发送第一数据之后,由于该N个上行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为第一模式,第一模式可以用于指示上行HARQ进程的重传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重传策略为禁止重传,则采用进程模式为第一模式的上行HARQ进程发送第一数据之后,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进程模式为第一模式,确定不需要重传,并且可以确定直接删除上行HARQ进程中的缓存数据。可选地,在第一模式基础上,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是否接收到上行调度(UP Link Grant,UL Grant)信息,再次确定是否需要重传。若没有接收到上行调度信息,则可以再次确定不需要重传并删除上行HARQ进程中的缓存数据;若接收到上行调度信息,则可以确定需要重传,并在该N个上行HARQ进程重传第一数据,并删除上行HARQ进程中的缓存数据。
上行调度信息可以是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的物理控制信息。在上行调度信息中,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指示PDCCH中的免授权调度资源(Configure Grant,CG)资源,CG资源中可以包括时域资源、频域资源等。
可选地,第一模式还可以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HARQ进程上删除缓存数据和/或不接收第一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是否接收到上行调度信息,确认是否删除缓存数据。若是,则在该N个上行HARQ进程上重传第一数据之后删除缓存数据;若否,则可以直接删除缓存数据,并且不需要接收第一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
缓存数据是指终端设备在HARQ进程上发送第一数据时所缓存的数据。
反馈信息包括肯定反馈(Acknowledgement,ACK)信息和否定反馈(Negative Acknowledgement,NACK)信息。可选地,ACK信息是一种肯定反馈,接收方收到数据 后可以回复消息告知发送方;NACK信息是一种否定反馈,接收方只有在没有收到数据或者解码错误的时候才通知发送方。例如,反馈信息可以是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之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对应的ACK信息。
例如,若上行HARQ进程标识1、2、3、4对应的进程模式为ModeB,终端设备在上行HARQ进程标识1、2、3、4指示的4个上行HARQ进程发送第一数据之后,若终端设备接收到上行调度信息,则可以在该4个上行HARQ进程重传第一数据,并在重传之后删除缓存数据;若终端设备没有接收到上行调度信息,则说明不需要重传,终端设备可以直接删除缓存数据,以释放HARQ进程内存;并且可以不需要接收第一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以降低终端设备接收反馈信息的传输开销。
可选地,在实际工作中,终端设备也可以在重传策略为开启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发送第一数据,即在进程模式为第二模式的HARQ进程上发送第一数据。
可选地,若终端设备在进程模式为第二模式的HARQ进程上发送第一数据,由于第二模式用于指示HARQ进程的重传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重传策略为开启重传,则采用进程模式为第二模式的HARQ进程发送第一数据之后,终端设备根据进程模式为第二模式,确定需要重传。可选地,在第二模式基础上,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是否接收到上行调度信息,再次确定是否需要重传。若接收到上行调度信息,则可以确定需要重传,并在该HARQ进程上重传第一数据;若没有接收到上行调度信息,则可以确定不需要重传。
可选地,若不需要重传,终端设备可以删除缓存数据,并且不需要接收反馈信息。
可选地,由于第二模式还可以用于指示延迟RTT时长和上行往返传输时延(drx-HARQ-RTT-TimerUL)后,终端设备在上行HARQ进程上重传。终端设备可以在发送第一数据之后,延迟RTT时长和上行往返传输时延,再根据是否接收到上行调度信息,确定是否需要重传,可选地,延迟RTT时长指的是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传输往返时延。
上行往返传输时延是指终端设备期望第一数据传输到网络设备的最小时间。可以在drx-HARQ-RTT-TimerUL之后进行监听上行调度信息。对于任意一个HARQ进程,HARQ进程具有对应的drx-HARQ-RTT-TimerUL。可以在HARQ进程上发送第一数据的最后一个符号之后开始计算drx-HARQ-RTT-TimerUL。
下面,结合图9对重传第一数据进行说明。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重传第一数据的示意图。请参见图9,例如,若上行HARQ进程标识2、3对应的进程模式为Mode A,即上行HARQ进程标识2、3对应对应的重传策略为开启重传,终端设备在上行HARQ进程标识2、3指示的2个上行HARQ进程发送第一数据之后,则可以从上行进程标识3对应的PUSCH的最后一个符号开始,延迟RTT时长和上行往返传输时延。若终端设备接收到上行调度信息,则终端设备可以在该2个上行HARQ进程重传第一数据;若终端设备没有接收到上行调度信息,则可以不重传第一数据。终端设备可以直接删除缓存数据,以释放该2个上行HARQ进程内存;并且可以不需要接收第一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以降低终端设备接收反馈信息的传输开销。
图6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包括:网络设备根据网络参数和/或第一数据的数据量,确定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的传输资源;网络设备根据传输资源,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第一指示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的发送策略;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指示指示的发送策略,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在上述方法中,网络设备根据传输资源,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指示指示的发送策略,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避免网络设备每次向终端设备发送HARQ进程的标识和重传策略,降低传输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开销。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二。如图10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01、网络设备响应于第一数据的数据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和/或当前的网络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可选地,数据量包含在终端设备发送的缓存状态报告中。
可选地,数据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数据量大于第一阈值;或者,数据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当前的网络参数为网络设备的网络参数。可选地,网络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网络参数大于第二阈值;或者网络参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响应于数据量大于第一阈值且网络参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响应于数据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网络参数大于第二阈值。
可选地,网络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空口速率;传输块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空口速率和传输块大小之间可以互相转换。例如,可以将传输块大小折算成空口速率。
S1002、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的传输资源。
可选地,传输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第一传输次数;第一传输时长。
例如,当传输资源包括第一传输时长、网络参数包括空口速率时,确定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的传输资源,包括:
将数据量与空口速率的比值,确定为第一传输时长。
例如,当传输资源包括第一传输次数、网络参数包括传输块大小时,确定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的传输资源,包括:
确定数据量与传输块大小的比值;若比值为整数,则将比值确定为第一传输次数;和/或,若比值为非整数,则将大于比值、且与比值的差值最小的整数,确定为第一传输次数。
S1003、网络设备根据传输资源,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
可选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的发送策略。
可选地,第一指示包含于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中:RRC信令,MAC CE信令,或者DCI。
可选地,第一指示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表索引;码点;比特串;N个进程标识和N个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二传输次数;或者,N个进程标识和N个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二传输时长。可选地,第一指示可以参见图6中所述的5种方式(方式11、12、13、14、15),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可选地,可以通过图6中所述的5种方式(方式21、22、23、24、25)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若通过方式21、方式22或方式23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则在S61之前,还包括: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
可选地,在上述方式24和25的基础上,网络设备响应于响应于第一数据的数据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和/或当前的网络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具体包括:
网络设备需要判断上述逻辑信道对应的重传策略是否为禁止重传;若是,则执行上述响应于第一数据的数据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和/或当前的网络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和/或,若否,则不响应于第一数据的数据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和/或当前的网络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可选地,发送策略包括采用N个上行HARQ进程发送第一数据,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可选地,N个上行HARQ进程的重传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重传策略为禁止重传;或N个上进程标识对应的进程模式为第一模式。
S1004、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指示指示的发送策略,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
可选地,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指示指示的发送策略,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可以包括5种情况。具体的,S1004的执行方法与S63的执行方法相同,此处不再赘述S1004的执行过程。
S1005、终端设备根据上行调度信息,确定是否重传。
可选地,终端设备根据上行HARQ进程进程模式确定是否需要重传之后,还可以根据上行调度信息,再次确认是否需要重传。
可选地,根据上行调度信息,确认是否需要重传,包括:若接收到上行调度信息,则可以确定需要重传,并在该HARQ进程上重传第一数据;若没有接收到上行调度信息,则可以确定不需要重传。
可选地,若不需要重传,终端设备可以删除缓存数据,并且不需要接收反馈信息。
图10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响应于第一数据的数据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和/或当前的网络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的传输资源;网络设备根据传输资源,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第一指示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的发送策略;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指示指示的发送策略,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在上述方法中,网络设备根据传输资源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指示指示的发送策略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避免网络设备每次向终端设备发送HARQ进程的标识和重传策略,降低传输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开销。
可选地,HARQ进程包括上行HARQ进程和下行HARQ进程。上行HARQ进程可以用于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下行HARQ进程可以用于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或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在一些实现当中,例如:非地面网路,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传输时延较大,而现有HARQ机制为发送端需要等待接收端的反馈信息确认是否执行重传,因此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导致传输开销较大。在本申请中,发明人提出通过适当的取消重传和/或取消发送反馈信息,以降低传输开销。可选地,可以针对部分HARQ进程取消重传或全部HARQ进程取消重传,以及针对部分HARQ进程取消发送反馈信息或取消全部HARQ进程取消发送反馈信息。
下面,结合图11对下行HARQ进程的通信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三。如图11所示,该通信方法可以包括:
S1101、网络设备根据网络参数和/或第二数据的数据量,确定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数据的传输资源。
可选地,网络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空口速率;传输块大小。
可选地,第二数据可以为网络设备将要向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
可选地,传输资源中可以包括第三传输次数和/或第三传输时长。
可选地,传输资源不同,确定传输资源的方式也不同,可以包括如下两种情况:
情况1:传输资源包括第三传输次数。
在该种情况下,可以将第二数据的数据量与传输块大小的比值,确定为第三传输次数,以确定传输资源。
可选地,确定数据量与传输块大小的比值包括:若比值为整数,则将比值确定为第三传输次数;和/或,若比值为非整数,则将大于比值、且与比值的差值最小的整数,确定为第三传输次数。
例如,数据量为2MB,传输块大小为1MB,则数据量与传输块大小的比值为2(即2/1=2),由于比值2为整数,因此第三传输次数等于2。
例如,数据量为2.5MB,传输块大小为1MB,则数据量与传输块大小的比值等于2.5(即2.5/1=2.5),由于比值2.5为非整数,因此第三传输次数等于3(3是大于2.5且与2.5的差值最小的整数)。
情况2:传输资源包括第三传输时长。
在该种情况下,可以将空口速率与第二数据的数据量的比值,确定为第三传输时长,以确定传输资源。
例如,若数据量为2MB,空口速率为1Mbps,则数据量与空口速率的比值等于2,因此第三传输时长为2秒。
S1102、网络设备根据传输资源,确定第二指示。
可选地,第二指示中可以包括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和/或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可选地,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等于第三传输次数和/或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等于第三传输时长。
可选地,针对任意一个HARQ进程标识,HARQ进程标识可以用于指示对应的HARQ进程。
可选地,第二指示中的HARQ进程标识可以为下行HARQ进程标识,所指示的HARQ进程为下行HARQ进程。下行HARQ进程可以用于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和/或,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
可选地,下行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可以包括第三模式和/或第四模式,可选地,第三模式可以用于指示HARQ进程的反馈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反馈策略为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第四模式可以用于指示HARQ进程的反馈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反馈策略为发送反馈信息。例如,第三模式可以为Disable,第四模式可以为Enable。
可选地,第二指示可以为如下5种方式:
方式31、第二指示可以包括表索引。
可选地,表索引可以用于指示一个配置表。该配置表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下行HARQ进程标识和至少一个下行HARQ进程标识对应的进程模式。
例如,若表索引为04,指示的配置表为配置表4,若第三模式为Disable,第四模式为Enable,则配置表4可以如表7所示:
表7
Figure PCTCN2022119447-appb-000008
方式32、第二指示可以包括码点。
可选地,码点可以用于指示至少一个下行HARQ进程标识和至少一个下行HARQ进程标识对应的进程模式。
可选地,码点可以通过比特来表示。例如,码点1可以为101。
例如,若下行HARQ进程标识分别为0、1、2、3、4、5、6,进程模式包括Enable和/或Disable,则码点对应的指示内容可以如表8所示:
表8
Figure PCTCN2022119447-appb-000009
如表8所示,码点000可以用于指示7个下行HARQ进程标识以及对应的进程模式均 为Enable;码点001可以用于指示下行HARQ进程标识0、1、2、3、4、5对应的进程模式为Enable,下行HARQ进程标识6对应的进程模式为Disable;依次类推,码点111可以用于指示7个下行HARQ进程标识以及对应的进程模式均为Disable。
可选地,由于非地面网络NTN中下行HARQ进程最多可以为32个,则第二指示中最多可以包括32个下行HARQ进程标识。由于一个3位比特的码点可以用于指示7个下行HARQ进程标识,则32个下行HARQ进程标识可以用5个3位比特的码点指示。例如,码点000000000000000可以用于指示32个下行HARQ进程标识以及对应的进程模式均可以为Enable。
方式33、第二指示中可以包括比特串。
可选地,比特串可以用于指示至少一个下行HARQ进程标识和至少一个下行HARQ进程标识对应的进程模式。
可选地,针对任意一个下行HARQ进程标识,可以通过对应的比特指示下行HARQ进程标识对应的进程模式。例如,比特“0”可以用于指示下行HARQ进程标识对应的进程模式为Enable;比特“1”可以用于指示下行HARQ进程标识对应的进程模式为Disable。
例如,若下行HARQ进程标识分别为0、1、2、3、4、5、6,若进程模式可以包括Enable和/或Disable,则比特串对应的指示内容可以如表9所示:
麦9
Figure PCTCN2022119447-appb-000010
如表9中,比特串0000000可以用于指示7个下行HARQ进程标识以及对应的进程模式均为Enable;比特串0000001可以用于指示下行HARQ进程标识0、1、2、3、4、5对应的进程模式为Enable,下行HARQ进程标识6对应的进程模式为Disable;表9中列举了不同的比特串指示的7个下行HARQ进程标识以及对应的进程模式的部分情况,其他情况不再一一列举。
方式34、第二指示中可以包括M个HARQ进程标识和M个HARQ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四传输次数。
可选地,该M个HARQ进程标识可以为下行HARQ进程标识,M个下行HARQ进程标识所指示的HARQ进程为下行HARQ进程。
可选地,该M个下行HARQ进程标识对应的第四传输次数与M的乘积等于第三传输次数。
可选地,该M个下行HARQ进程标识对应的进程模式可以为第三模式;或该M个下行HARQ进程标识对应的反馈策略可以为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
例如,若第三传输次数为6,M为3,则可以确定3个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对应的下行HARQ进程标识。例如,该3个下行HARQ进程标识分别可以为进程标识1、进程标识2、进程标识3,则第二指示中可以包括进程标识1、进程标识2、进程标识3以及该3个下行HARQ进程标识对应的第四传输次数为2。
方式35、第二指示中可以包括M个HARQ进程标识和M个HARQ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四传输时长。
可选地,该M个HARQ进程标识可以为下行HARQ进程标识,M个下行HARQ进程标识所指示的HARQ进程为下行HARQ进程。
可选地,该M个下行HARQ进程标识对应的进程模式可以为第三模式,即该M个下行HARQ进程标识对应的反馈策略可以为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
可选地,该M个下行HARQ进程对应的第四传输次数与第二预设时长的乘积等于第四传输时长,该第四传输时长等于第三传输时长。
第二预设时长可以为一个下行HARQ进程发送一次数据所需要的时长。可选地,第二预设时长可以为10毫秒等。例如,当预设时长为10毫秒时,若M等于1、第四传输次数等于6,则1个进程标识对应的传输时长等于60毫秒。
例如,若预设时长为10毫秒,第三传输时长为60毫秒,若M为2,第四传输次数等 于3,则可以确定2个禁止重传对应的下行HARQ进程标识。例如,该2个下行HARQ进程标识分别可以为进程标识1、进程标识2,则第二指示中可以包括进程标识1、进程标识2以及该2个下行HARQ进程标识对应的第四传输时长为30毫秒。
可选地,通过如上5种方式,第二指示可以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的的反馈策略。
可选地,反馈策略可以包括在M个HARQ进程上去使能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该M个HARQ进程为下行HARQ进程,该M个下行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可以为第三模式,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可选地,该M个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等于第三传输次数和/或该M个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等于第三传输时长。网络设备可以采用M个下行HARQ进程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数据,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数据之后,可以根据反馈策略在该M个下行HARQ进程上去使能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
例如,若第二指示中包括表索引04,表索引04指示的配置表4如表7所示,若第三模式为Disable,第四模式为Enable,则可以网络设备采用下行HARQ进程标识3、4、5、6指示的4个下行HARQ进程发送第二数据。由于下行HARQ进程标识3、4、5、6对应的进程模式为Disable,即对应的反馈策略为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则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数据之后,可以在下行HARQ进程标识3、4、5、6指示的4个下行HARQ进程上不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以减少终端设备的传输开销。
可选地,第二指示包含于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中:RRC信令,MAC CE信令,或者,DCI。
可选地,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可以包括如下5种方式:
方式41、第二指示中包括表索引。
若传输资源包括第三传输次数,则根据传输资源判断是否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包括:从第三配置表中获取第三模式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第二数量;若第二数量不等于第三传输次数,则将当前使用的第三配置表更新为第四配置表,并将第四配置表的表索引确定为第二指示,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和/或,若第二数量等于第三传输次数,则不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
可选地,第四配置表中,第三模式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等于第三传输次数,即反馈策略为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等于第三传输次数。
若传输资源包括第三传输时长,则根据传输资源判断是否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包括:从第三配置表中获取第三模式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第二数量;若第二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不等于第三传输时长,则将当前使用的第三配置表更新为第四配置表,并将第四配置表的表索引确定为第二指示,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和/或,若第二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等于第三传输时长,则不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
可选地,在第四配置表中,第三模式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等于第三传输时长,即反馈策略为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等于第三传输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配置表和第四配置表中的HARQ进程标识均可以为下行HARQ进程标识。
可选地,当第二指示包括表索引时,在S1101之前,网络设备可以先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可选地,配置信息可以包含在RRC信令(例如RRC Setup)中。
可选地,配置信息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表索引和至少一个表索引各自对应的配置表,每个配置表中包括至少一个下行HARQ进程标识和至少一个下行HARQ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进程模式,下行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包括第三模式和/或第四模式。
例如,若配置信息中包括3个表索引,分别为01、02、以及03。可选地,表索引对应的配置表中包括的7个下行HARQ进程标识,分别为0、1、2、3、4、5、以及6。若第三模式为Disable,第四模式为Enable。
示例性地,01指示的配置表1可以如表10所示:
表10
Figure PCTCN2022119447-appb-000011
示例性地,02指示的配置表2可以如表11所示:
表11
Figure PCTCN2022119447-appb-000012
示例性地,03指示的配置表3可以如表12所示:
表12
Figure PCTCN2022119447-appb-000013
例如,若第三配置表为配置表2,则可以从第三配置表中获取Disable对应的下行HARQ进程标识(即HARQ进程标识5和6)的第二数量为2,即获取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对应的下行HARQ进程标识的第二数量为2。
例如,若网络设备确定第三传输次数等于5、第三配置表为配置表2,只有下行HARQ进程标识5和6分别指示的下行HARQ进程可以用于第二数据的传输,当下行HARQ进程标识5和6分别指示的HARQ进程都被占用后,由于下行HARQ进程数不够(即第三配置表中Disable对应的HARQ进程的第一数量2小于第三传输次数5),则网络设备只能等待进程标识5和6分别指示的HARQ进程为空闲态后,才能发送第二数据。这样就增加了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的时延。因此为了降低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的时延,网络设备可以将第三配置表变更为第四配置表(例如配置表3),将第四配置表确定为第二指示。在第四配置表中,Disable对应的进程标识包括进程标识2、3、4、5、6共5个,即该5个进程标识对应的反馈策略为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因此当网络设备采用进程标识2、3、4、5、6分别指示的HARQ进程发送第二数据时,无需等待HARQ进程为空闲态,降低了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的时延,并且减少了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的次数,进而减少了终端设备的传输开销。
例如,若网络设备确定第三传输时长等于50毫秒、第三配置表为配置表2,只有下行HARQ进程标识5和6分别指示的下行HARQ进程可以用于第二数据的传输。若下行HARQ进程标识5和6分别指示的下行HARQ进程的传输时长为10毫秒,则该2个下行HARQ进程的传输总时长不够(即第三配置表中Disable对应的下行HARQ进程的传输总时长为20毫秒,小于第三传输时长50毫秒),则网络设备只能等待进程标识5和6分别指示的HARQ进程为空闲态后,才能发送第二数据,这样就增加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的时延。因此为了降低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的时延,网络设备可以将第三配置表变更为第四配置表(例如配置表3),将第四配置表确定为第二指示。在第四配置表中,Disable对应的进程标识包括进程标识2、3、4、5、6共5个,即该5个进程标识对应的反馈策略为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该5个进程标识指示的HARQ进程的传输时长可以分别为10毫秒,则该5个HARQ进程对应的传输总时长为50毫秒,因此当网络设备采用进程标识2、3、4、5、6分别指示的HARQ进程发送第二数据时,无需等待HARQ进程为空闲态,降低了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的时延,并且减少了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的次数,进而减少了终端设备的传输开销。
方式42、第二指示中包括码点。
若传输资源包括第三传输次数,则根据传输资源判断是否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包括:确定第三码点指示的下行HARQ进程标识;从第三码点指示的下行HARQ进程标识中获取第三模式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第二数量;若第二数量不等于第三传输次数,则将当前使用的第三码点更新为第四码点,并将第四码点确定为第二指示,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和/或,若第二数量等于第三传输次数,则不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
可选地,在第四码点指示的下行HARQ进程标识中,第三模式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等于第三传输次数,即反馈策略为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等于第三传输次数。
若传输资源包括第三传输时长,则根据传输资源判断是否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包括:确定第三码点指示的下行HARQ进程标识;从第三码点指示的下行HARQ进程标识中获取第三模式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第二数量;若第二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不等于第三传输时长,则将当前使用的第三码点更新为第四码点,并将第四码点确定为第二指示,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和/或,若第二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等于第三传输时长,则不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
可选地,在第四码点指示的下行HARQ进程标识中,第三模式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等于第三传输次数,即反馈策略为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等于第一传输时长。
可选地,当第二指示包括码点时,在S1101之前,网络设备可以先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可选地,配置信息可以包含在RRC信令(例如RRC Setup)中。
可选地,配置信息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码点和至少一个码点对应的至少一个下行HARQ进程标识和至少一个下行HARQ进程标识对应的进程模式,下行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包括第三模式和/或第四模式。例如,配置信息可以为码点配置表,如表8所示。
例如,若配置信息如表8所示,若当前第三码点为010,则可以确定第三码点010指示的下行HARQ进程标识中,Disable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即HARQ进程标识5和6)的第二数量为2,即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第二数量为2。
例如,若网络设备确定第三传输次数等于5、第三码点为010,只有下行HARQ进程标识5和6分别指示的下行HARQ进程可以用于第二数据的传输,当HARQ进程标识5 和6分别指示的下行HARQ进程都被占用后,由于下行HARQ进程数不够(即第三码点中Disable对应的HARQ进程的第一数量2小于第三传输次数5),则网络设备只能等待进程标识5和6分别指示的HARQ进程为空闲态后,才能发送第二数据,这样就增加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的时延。因此为了降低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的时延,网络设备可以将第三码点变更为第四码点(例如101)。在第四码点所指示的进程标识中,Disable对应的进程标识包括进程标识2、3、4、5、6共5个,即该5个进程标识对应的反馈策略为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因此当网络设备采用进程标识2、3、4、5、6分别指示的HARQ进程发送第二数据时,无需等待HARQ进程为空闲态,降低了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的时延,并且减少了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的次数,进而减少了终端设备的传输开销。
例如,若网络设备确定第三传输时长等于50毫秒、第三码点为010,只有HARQ进程标识5和6分别指示的HARQ进程可以用于第二数据的传输。若HARQ进程标识5和6分别指示的HARQ进程的传输时长为10毫秒,则该2个下行HARQ进程的传输总时长不够(即第三配置表中Disable对应的HARQ进程的传输总时长为20毫秒,小于第三传输时长50毫秒),则网络设备只能等待进程标识5和6分别指示的HARQ进程为空闲态后,才能发送第二数据,这样就增加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的时延。因此为了降低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的时延,网络设备可以将第三码点变更为第四码点(例如101),将第四码点确定为第二指示。在第四码点指示的进程标识中,Disable对应的进程标识包括进程标识2、3、4、5、6共5个,即该5个进程标识对应的反馈策略为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该5个进程标识指示的HARQ进程的传输时长可以分别为10毫秒,则该5个下行HARQ进程对应的传输总时长为50毫秒,因此当网络设备采用进程标识2、3、4、5、6分别指示的下行HARQ进程发送第二数据时,无需等待HARQ进程为空闲态,降低了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的时延,并且减少了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的次数,进而减少了终端设备的传输开销。
方式43、第二指示中包括比特串。
若传输资源包括第三传输次数,则根据传输资源判断是否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包括:确定第三比特串指示的下行HARQ进程标识;从第三比特串指示的下行HARQ进程标识中获取第三模式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第二数量;若第二数量不等于第三传输次数,则将当前使用的第三比特串更新为第四比特串,并将第四比特串确定为第二指示,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和/或,若第二数量等于第三传输次数,则不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
可选地,在第四比特串指示的下行HARQ进程标识中,第三模式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等于第三传输次数,即反馈策略为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等于第三传输次数。
若传输资源包括第三传输时长,则根据传输资源判断是否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包括:确定第三比特串指示的下行HARQ进程标识;从第三比特串指示的下行HARQ进程标识中获取第三模式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第二数量;若第二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不等于第三传输时长,则将当前使用的第三比特串更新为第四比特串,并将第四比特串确定为第二指示,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和/或,若第二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等于第三传输时长,则不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
可选地,在第四比特串指示的下行HARQ进程标识中,第三模式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等于第三传输时长,即反馈策略为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等于第三传输时长。
可选地,当第二指示包括比特串时,在S1101之前,网络设备可以先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可选地,配置信息可以包含在RRC信令(例如RRC Setup)中。
可选地,配置信息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比特串和至少一个比特串对应的至少一个下行HARQ进程标识和至少一个下行HARQ进程标识对应的进程模式,下行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包括第三模式和/或第四模式。例如,配置信息可以为比特串配置表,如表9所示。
例如,若配置信息如表9所示,若当前第三比特串为0000011,则可以确定第三比特串0000011指示的下行HARQ进程标识中,Disable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即HARQ进程标识5和6)的第二数量为2,即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第二数量为2。
例如,若网络设备确定第三传输次数等于5、第三比特串为0000011,只有下行HARQ进程标识5和6分别指示的下行HARQ进程可以用于第二数据的传输,当HARQ进程标识5和6分别指示的下行HARQ进程都被占用后,由于下行HARQ进程数不够(即第三比特串指示的Disable对应的HARQ进程的第二数量2小于第三传输次数5),则网络设备只能等待进程标识5和6分别指示的HARQ进程为空闲态后,才能发送第二数据,这样就增加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的时延。因此为了降低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的时延,网络设备可以将第三比特串变更为第四比特串(例如0011111)。在第四比特串所指示的进程标识中,Disable对应的进程标识包括进程标识2、3、4、5、6共5个,即该5个进程标识对应的反馈策略为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因此当网络设备采用进程标识2、3、4、5、6分 别指示的HARQ进程发送第二数据时,无需等待HARQ进程为空闲态,降低了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的时延;并且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数据后,无需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进而减少了终端设备的传输开销。
例如,若网络设备确定第三传输时长等于50毫秒、当前第三比特串为0000011,只有HARQ进程标识5和6分别指示的下行HARQ进程可以用于第二数据的传输。若HARQ进程标识5和6分别指示的下行HARQ进程的传输时长为10毫秒,则该2个下行HARQ进程的传输总时长不够(即第三比特串指示的Disable对应的HARQ进程的传输总时长为20毫秒,小于第三传输时长50毫秒),则网络设备只能等待进程标识5和6分别指示的HARQ进程为空闲态后,才能发送第二数据,这样就增加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的时延。因此为了降低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的时延,网络设备可以将第三比特串变更为第四比特串(例如0011111),将第四比特串确定为第二指示。在第四比特串指示的进程标识中,Disable对应的进程标识包括进程标识2、3、4、5、6共5个,即该5个进程标识对应的反馈策略为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该5个进程标识指示的HARQ进程的传输时长可以分别为10毫秒,则该5个下行HARQ进程对应的传输总时长为50毫秒,因此当网络设备采用进程标识2、3、4、5、6分别指示的下行HARQ进程发送第二数据时,无需等待HARQ进程为空闲态,降低了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的时延;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数据后,无需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进而减少了终端设备的传输开销。
方式44、第二指示中包括M个进程标识和M个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四传输次数。
可选地,该M个HARQ进程标识可以为下行HARQ进程标识。
可选地,根据传输资源,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包括:若传输资源中包括第三传输次数,则可以根据第三传输次数,确定M个进程标识、和/或M个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四传输次数;若M大于或等于预设值,则将M个进程标识和M个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四传输次数,确定为第二指示,并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和/或,若M小于预设值,则不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
在此方式中,M个进程标识对应的进程模式为第三模式,即对应的反馈策略为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
可选地,当第三传输次数为6时,M可以等于1、2、3、6。
例如,当M等于1时,可以确定1个进程标识对应的第四传输次数等于6。
例如,当M等于2时,可以确定2个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四传输次数等于3。
例如,当M等于3时,可以确定3个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四传输次数等于2。
例如,当M等于6时,可以确定6个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四传输次数等于1。
可选地,预设值可以为0。
当预设值为0、M等于1、第四传输次数等于6时,网络设备可以将此时进程模式为第三模式的任意一个进程标识(例如进程标识2)确定为包括在第二指示中的进程标识。
当预设值为0、M等于2、第四传输次数等于3时,网络设备可以将此时进程模式为第三模式的任意两个进程标识(例如进程标识2和进程标识3)确定为包括在第二指示中的进程标识。
可选地,第四传输次数可以为只在当前调度时刻才能生效的传输次数。
例如,当第四传输次数在当前调度时刻生效时,若M等于1、第四传输次数等于6,则网络设备需要向终端设备发送6次第二指示。在网络设备每次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之后,终端设备可以在一个进程标识(例如进程标识2)指示的下行HARQ进程上接收第二数据,并且去使能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
可选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6次第二指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例如,当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6次第二指示相同时,每次发送的第二指示均包括:1(M)和1(传输次数)。
例如,当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6次第二指示不相同时,发送的6次第二指示依次包括:1(表示第一次发送第二指示)和1(传输次数)、2(表示第二次发送第二指示)和1(传输次数)、3(表示第三次发送第二指示)和1(传输次数)、4(表示第四次发送第二指示)和1(传输次数)、5(表示第五次发送第二指示)和1(传输次数)、6(表示第六次发送第二指示)和1(传输次数)。
方式45、第二指示中包括M个进程标识和M个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四传输时长。
可选地,该M个HARQ进程标识可以为下行HARQ进程标识。
可选地,若传输资源包括第三传输次数,则可以根据第三传输次数,确定M个进程标识、和/或M个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四传输次数;若M大于或等于预设值,则根据预设时长和M个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四传输次数,确定M个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四传输时长;将M个进程标识和M个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四传输时长,确定为第二指示,并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和/或,若M小于预设值,则不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
在此方式中,M个进程标识对应的进程模式可以为第三模式,即对应的反馈策略为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方式44和方式45中确定M个进程标识、和/或M个进程标识各自对 应的第四传输次数的方法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方式45基础上,还可以将M个进程标识和M个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四传输时长的总时长,确定为第二指示。例如,当预设时长为10毫秒时,若N等于2、第四传输次数等于3,则2个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四传输时长的总时长分别等于30毫秒,则可以将该2个进程标识和各自对应的第四传输时长30毫秒确定为第二指示。
可选地,在上述方式44和方式45的基础上,上述S1101具体包括:网络设备判断上述逻辑信道对应的反馈策略是否为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若否,则根据网络参数和/或第二数据的数据量,确定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数据的传输资源;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的传输资源;和/或,若是,则不根据网络参数和/或第二数据的数据量,确定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数据的传输资源。
可选地,网络设备还可以根据第二数据的业务敏感性、可靠性、时延要求、信号状况、接收状况、往返时延等信息,配置下行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或反馈策略。
信号状况可以通过RSRP、RSRQ、SINR来表征;接收状况可以通过CQI、BLER、BER来表征。
由于第三模式用于指示下行HARQ进程的反馈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反馈策略为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则当第二数据的业务敏感性高、可靠性要求高或时延要求高时,网络设备可以在第二指示中增加第三模式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以减少终端设备发送反馈信息的次数;同样地,若信号状况满足相应的预设阈值,或接收状况满足相应的预设阈值,则说明网络信号状况良好,则可以在第二指示中增加第三模式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以减少终端设备发送反馈信息的次数,降低终端设备的传输开销;同样地,若RTT时长大于相应的预设阈值,则说明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时延比较大,则可以通过在第二指示中增加第三模式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以减少终端设备发送反馈信息的次数,降低终端设备的传输开销。
S1103、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数据。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二指示,采用M个第三模式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所指示的M个下行HARQ进程,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数据。
S1104、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指示指示的反馈策略,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
可选地,若下行HARQ进程对应的进程模式为第三模式,由于第三模式用于指示下行HARQ进程的反馈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反馈策略为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则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进程模式为第三模式,确定不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以减少终端设备发送反馈信息的次数,降低终端设备的传输开销。
具体的,可以分为如下5种情况:
情况1:第二指示包括表索引。
在该种情况下,在上述方式41的基础上,终端设备可以在预先存储的至少一个配置表中确定表索引对应的第四配置表,第四配置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下行进程标识,至少一个下行进程标识中可以包括第三模式对应的M个进程标识;确定该M个进程标识指示的M个下行HARQ进程,在该M个下行HARQ进程上可以不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
例如,若第三模式为Disable,当表索引为03时,则可以确定表索引03指示的配置表3为第二配置表。在配置表3中,由于Disable对应的M个进程标识包括进程标识2、3、4、5、6,因此可以在进程标识2、3、4、5、6分别指示的下行HARQ进程上,可以不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
情况2:第二指示包括码点。
在该种情况下,在上述方式42的基础上,终端设备可以在预先存储的至少一个配置表中确定第四码点指示的至少一个下行进程标识,至少一个下行进程标识中包括第三模式对应的M个进程标识,在该M个进程标识指示的M个下行HARQ进程上,可以不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
示例性地,若第三模式为Disable,当第四码点为101时,则可以确定第四码点指示的进程标识中,Disable对应的M个进程标识包括进程标识2、3、4、5、6,因此可以在进程标识2、3、4、5、6分别指示的下行HARQ进程上,可以不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
情况3:第二指示包括比特串。
在该种情况下,在上述方式43的基础上,终端设备可以在预先存储的至少一个配置表中确定第四比特串指示的至少一个下行进程标识,至少一个下行进程标识中包括第三模式对应的M个进程标识;在该M个进程标识指示的M个下行HARQ进程上,可以不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
示例性地,若第三模式为Disable,当第四比特串为0011111时,则可以确定第四比特串指示的进程标识中,Disable对应的M个进程标识包括进程标识2、3、4、5、6,因此可以在进程标识2、3、4、5、6分别指示的下行HARQ进程上,可以不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指示包括表索引、码点或比特串时,在上述方式41、方式42 或方式43的基础上,在S1104之前,还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
情况4:第二指示中包括M个进程标识和M个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四传输次数。
可选地,M个进程标识可以为下行进程标识,指示的HARQ进程可以为下行HARQ进程。
在该种情况下,在上述方式44的基础上,终端设备将M个进程标识指示的M个下行HARQ进程的反馈策略设置为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则在该M个下行HARQ进程,可以不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
下面以M等于1、第四传输次数等于6为例,结合图12说明发送第二数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发送第二数据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12所示,例如网络设备通过DCI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第二指示中包括进程标识2(ID=2)和第三传输次数(T=6)。进程标识2对应的反馈策略修改为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网络设备可以采用进程标识2指示的下行HARQ进程,通过6次传输,在PDSCH上发送第二数据。终端设备在PDSCH上接收第二数据之后,可以根据第二指示确定在进程标识2指示的下行HARQ进程上,可以不用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以降低终端设备的传输开销。
下面以M等于2、第四传输次数等于3为例,结合图13说明发送第二数据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发送第二数据的结构示意图二。如图13所示,例如网络设备通过一个DCI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第二指示中包括进程标识2(ID=2)和第四传输次数(T=3),网络设备通过另一个DCI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第二指示中包括进程标识3(ID=3)和第四传输次数(T=3)。网络设备可以采用进程标识2指示的HARQ进程和采用进程标识3指示的HARQ进程,在PDSCH上将第二数据完整的发送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二数据之后,可以根据第二指示确定,在进程标识2指示的HARQ进程和采用进程标识3指示的HARQ进程上,不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以降低终端设备的传输开销。
图12和图13是以第二指示包括在DCI中进行说明的。
需要说明的是,当M大于1时,需要通过多个DCI分别发送一个第二指示,每个第二指示中包括一个下行进程标识和该下行进程标识对应的第四传输次数。例如,在图13中,M=2,因此通过2个DCI向网络设备发送2个第二指示。和/或,当M大于1时,也可以通过一个MAC CE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该第二指示中可以包括多个下行进程标识和每个下行进程标识对应的第四传输次数。
情况5:第二指示中包括M个进程标识和M个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四传输时长。
可选地,M个进程标识可以为下行进程标识,指示的HARQ进程可以为下行HARQ进程。
在该种情况下,在上述方式45的基础上,将M个进程标识指示的M个HARQ进程的反馈策略设置为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则在该M个下行HARQ进程,可以不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
例如,当M等于1、第四传输次数等于6、1个进程标识(例如进程标识2)对应的传输时长等于60毫秒时,在60毫秒内,网络设备可以采用反馈策略为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的进程标识2指示的HARQ进程,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数据;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数据之后,在进程标识2指示的HARQ进程上,可以不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
例如,当M等于2、第四传输次数等于3、2个进程标识(例如进程标识2和进程标识3)各自对应的传输时长分别等于30毫秒时,在一个30毫秒内,网络设备可以采用反馈策略为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的进程标识2指示的HARQ进程,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数据中的部分数据;在另一个30毫秒内,网络设备可以可以采用反馈策略为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的进程标识3指示的HARQ进程,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数据中的另一个部分数据。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数据之后,可以在进程标识2指示的HARQ进程和进程标识3指示的HARQ进程上,不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
可选地,在M个下行HARQ进程上接收第二数据之后,可以将HARQ进程的反馈策略设置为使能发送反馈信息。例如在图12中,在将第二数据传输完毕之后,可以将进程标识2对应的反馈策略修改为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和/或,例如在图13中,在将第二数据传输完毕之后,将进程标识2和进程标识3各自对应的反馈策略设置为使能发送反馈信息。
可选地,采用M个HARQ进程接收第二数据之后,由于该M个下行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为第三模式,第三模式用于指示下行HARQ进程的反馈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反馈策略为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则采用进程模式为第三模式的下行HARQ进程接收第二数据之后,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进程模式为第三模式,确定不需要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
可选地,在接收第二数据时,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新数据指示(New Data Indicator,NDI)信息是否翻转,确定第二数据是否为重传数据。若NDI信息翻转,则可以确认该第二数据为新传数据;若NDI信息不翻转,则可以确认第二数据为重传数据。
针对任意一个下行HARQ进程,下行HARQ进程具有对应的NDI信息。通过NDI信息可以表示当前传输的数据为新传数据还是重传数据。若当前传输相对于上一次传输,NDI 信息发生了变化(即翻转),则表示当前传输的数据为新传数据。若NDI信息没有发生变化(即不翻转),则表示当前传输的数据为重传数据。例如,若上一次传输中NDI为0,当前传输中NDI为1,则NDI翻转,说明当前传输的数据为新传数据;若上一次传输中NDI为0,当前传输中NDI为0,则NDI不翻转,说明当前传输的数据为重传数据。
可选地,第三模式还可以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下行HARQ进程上不接收重传数据和/或解码数据块,并往上层递送后删除缓存数据。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NDI信息是否翻转,确认是否删除缓存数据。若是,则可以解码数据块,并往上层递送后删除缓存数据。若否,则在该下行HARQ进程上接收第二数据,该第二数据为重传数据。
例如,若HARQ进程标识1、2、3、4对应的进程模式为Disable,网络设备在HARQ进程标识1、2、3、4指示的4个下行HARQ进程发送第二数据,终端设备可以在该4个下行HARQ进程上接收第二数据。在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数据时,若终端设备确认NDI信息翻转,则终端设备可以解码第二数据的数据块,并往上层递送后删除缓存数据,以释放HARQ进程内存;若终端设备确认新数据指示信息不翻转,则终端设备可以在该4个下行HARQ进程接收重传,即接收的第二数据为重传数据,终端设备可以直接删除缓存数据。
可选地,在实际工作中,网络设备也可以在反馈策略为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对应的HARQ进程发送第二数据,即在进程模式为第四模式的HARQ进程上发送第二数据。
可选地,若终端设备在进程模式为第四模式的HARQ进程上接收第二数据,由于第四模式用于指示下行HARQ进程的反馈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反馈策略为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则采用进程模式为第四模式的HARQ进程接收第二数据之后,终端设备根据进程模式为第四模式,确定需要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
可选地,在接收第二数据时,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NDI信息是否翻转,确定第二数据是否为重传数据。若NDI信息翻转,则可以确认该第二数据为新传数据,并确定不需要接收重传;若NDI信息不翻转,则可以确认第二数据为重传数据,则确定需要接收重传,并在该进程模式为第四模式的下行HARQ进程接收该重传的第二数据。
可选地,由于第四模式还用于指示延迟RTT时长和下行往返传输时延后,终端设备在下行HARQ进程上发送反馈信息。终端设备可以在接收第二数据之后,可以延迟RTT时长和下行往返传输时延(drx-HARQ-RTT-TimerDL),再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可选地,延迟RTT时长指的是终端与网络设备间的传输往返时延。
下行往返传输时延是指网络设备期望第二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的最小时间。对于任意一个下行HARQ进程,下行HARQ进程具有对应的drx-HARQ-RTT-TimerDL。可以在下行HARQ进程上接收第二数据的最后一个符号之后开始计算drx-HARQ-RTT-TimerDL。
下面,结合图14对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进行说明。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的示意图。请参见图14,例如,若HARQ进程标识2、3对应的进程模式为Enable,即HARQ进程标识2、3对应的反馈策略为使能发送反馈信息,终端设备在HARQ进程标识2、3指示的2个下行HARQ进程接收第二数据之后,则终端设备可以从进程标识3对应的PDSCH的最后一个符号开始,延迟RTT时长和下行往返传输时延之后,在进程标识2、3指示的2个下行HARQ进程上,通过PUSCH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
图11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包括:网络设备根据网络参数和/或第二数据的数据量,确定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数据的传输资源;网络设备根据传输资源,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第二指示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的反馈策略;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指示指示的反馈策略,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在上述方法中,网络设备根据传输资源,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指示指示的反馈策略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减少了终端设备发送反馈信息的次数,以降低传输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开销。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四。如图15所示,该方法包括:
S1501、网络设备响应于第二数据的数据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和/或当前的网络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可选地,数据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数据量大于第一阈值;或者,数据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当前的网络参数为网络设备的网络参数。可选地,网络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网络参数大于第二阈值;或者网络参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响应于数据量大于第一阈值且网络参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响应于数据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网络参数大于第二阈值。
可选地,网络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空口速率;传输块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空口速率和传输块大小之间可以互相转换。例如,可以将传输块大小折算成空口速率。
S1502、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数据的传输资源。
可选地,传输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第三传输次数;第三传输时长。
例如,当传输资源包括第三传输时长、网络参数包括空口速率时,确定终端设备接收 第二数据的传输资源,包括:
将数据量与空口速率的比值,确定为第三传输时长。
例如,当传输资源包括第三传输次数、网络参数包括传输块大小时,确定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数据的传输资源,包括:
确定数据量与传输块大小的比值;若比值为整数,则将比值确定为第三传输次数;和/或,若比值为非整数,则将大于比值、且与比值的差值最小的整数,确定为第三传输次数。
S1503、网络设备根据传输资源,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
可选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的反馈策略。
可选地,第二指示包含于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中:RRC信令,MAC CE信令,或者DCI。
可选地,第二指示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表索引;码点;比特串;M个下行进程标识和M个下行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四传输次数;或者,M个进程标识和M个进程标识各自对应的第四传输时长。可选地,第二指示可以参见图11中所述的5种方式(方式31、32、33、34、35),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可选地,可以通过图11中所述的5种方式(方式41、42、43、44、45)发送第二指示,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若通过方式41、方式42或方式43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则在S1501之前,还包括: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
可选地,在上述方式44和方式45的基础上,网络设备响应于响应于第二数据的数据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和/或当前的网络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具体包括:
网络设备需要判断上述逻辑信道对应的反馈策略是否为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若否,则执行上述响应于第二数据的数据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和/或当前的网络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和/或,若是,则不响应于第二数据的数据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和/或当前的网络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可选地,反馈策略包括在M个下行HARQ进程上去使能发送接收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可选地,M个下行HARQ进程的反馈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反馈策略为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或M个进程标识对应的进程模式为第三模式。
S1504、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数据。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二指示,采用第三模式对应的M个HARQ进程标识所指示的M个下行HARQ进程,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数据。
S1505、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指示指示的反馈策略,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
具体的,S1505的执行方法与S1104的执行方法相同,此处不再赘述S1505的执行过程。
可选地,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二数据时,还可以根据NDI信息,确定第二数据是否为重传数据,即可以确定是否接收重传。
可选地,可以根据NDI信息确定是否接收重传,包括:若NDI信息翻转,则可以确认该第二数据为新传数据,并确定不需要接收重传;若NDI信息不翻转,则可以确认第二数据为重传数据,则确定需要接收重传,并在该进程模式为第四模式的下行HARQ进程接收该重传的第二数据。
图15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响应于第二数据的数据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和/或当前的网络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数据的传输资源;网络设备根据传输资源,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第二指示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的反馈策略;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指示指示的反馈策略,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在上述方法中,网络设备根据传输资源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指示指示的反馈策略,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可以减少终端设备发送反馈信息的次数,降低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开销。
图1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通信装置1600设置在网络设备中,该通信装置1600包括:确定模块1601、获取模块1602和发送装置1603,其中,
所述确定模块1601用于,将第一数据的数据量与传输块大小的比值,确定为第一传输次数;和/或,将空口速率与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量的比值,确定为第一传输时长;
所述获取模块1602用于,获取当前禁止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第一数量;
所述发送模块1603用于,若所述第一数量不等于所述第一传输次数,和/或,若所述第一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不等于所述第一传输时长,则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的发送策略。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中包括禁止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和/或开启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可选地,所述禁止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一传输 次数和/或禁止重传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等于所述第一传输时长。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1601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数据量与所述传输块大小的比值,若所述比值为整数,则将所述比值确定为所述第一传输次数,和/或,若所述比值为非整数,则将大于所述比值、且与所述比值的差值最小的整数,确定为所述第一传输次数。
可选地,所述数据量包含在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缓存状态报告中。
可选地,所述发送策略包括采用N个HARQ进程发送所述第一数据,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N个HARQ进程为上行HARQ进程。
可选地,所述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包括第一模式和/或第二模式,所述N个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为第一模式,可选地,
所述第一模式用于指示所述HARQ进程的重传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重传策略为禁止重传;
所述第二模式用于指示所述HARQ进程的重传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重传策略为开启重传。
可选地,所述第一模式还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HARQ进程上删除缓存数据和/或不接收反馈信息;
所述第二模式还用于指示延迟RTT时长和上行往返传输时延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HARQ进程上重传。
可选地,若所述第一数量等于所述第一传输次数,则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1603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表索引;
码点;
比特串。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包含于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单元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图1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通信装置1700设置在网络设备中,该通信装置1700包括:确定模块1701、获取模块1702和发送模块1703,其中,
所述确定模块1701用于,将第二数据的数据量与传输块大小的比值,确定为第三传输次数;和/或,将空口速率与所述第二数据的数据量的比值,确定为第三传输时长;
所述获取模块1702用于,获取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第二数量;
所述发送模块1703用于,若所述第二数量不等于所述第三传输次数,和/或,若所述第二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不等于所述第三传输时长,则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的反馈策略。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所述第二指示中包括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和/或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可选地,所述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三传输次数和/或所述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等于所述第三传输时长。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1701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数据量与所述传输块大小的比值,若所述比值为整数,则将所述比值确定为所述第三传输次数,和/或,若所述比值为非整数,则将大于所述比值、且与所述比值的差值最小的整数,确定为所述第三传输次数。
可选地,所述反馈策略包括采用M个HARQ进程去使能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M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M个HARQ进程为下行HARQ进程。
可选地,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包括第三模式和/或第四模式,所述M个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为第三模式,可选地,
所述第三模式用于指示所述HARQ进程的反馈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反馈策略为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
所述第四模式用于指示所述HARQ进程的反馈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反馈策略为发送反馈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三模式还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所述HARQ进程上不接收重传数据和/ 或解码数据块,并往上层递送后删除缓存数据;
所述第四模式还用于指示延迟RTT时长和下行往返传输时延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HARQ进程上发送所述反馈信息。
可选地,若所述第二数量等于所述第三传输次数,则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指示。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1703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指示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表索引;
码点;
比特串。
可选地,所述第二指示包含于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单元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图1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通信装置1800设置在终端设备中,该通信装置1800包括:接收模块1801和发送模块1802,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1801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的发送策略;所述第一指示中包括禁止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和/或开启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
所述发送模块1802用于,采用N个HARQ进程标识指示的N个HARQ进程,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所述发送策略包括采用所述N个HARQ进程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可选地,所述N个HARQ进程为上行HARQ进程。
可选地,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包括第一模式和/或第二模式,所述N个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为第一模式,可选地,
所述第一模式用于指示所述N个HARQ进程的重传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重传策略为禁止重传;
所述第二模式用于指示所述N个HARQ进程的重传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重传策略为开启重传。
可选地,所述第一模式还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HARQ进程上删除缓存数据和/或不接收反馈信息;
所述第二模式还用于指示延迟RTT时长和上行往返传输时延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HARQ进程上重传。
可选地,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1803,
所述确定模块1803,若所述N个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为第一模式,根据上行调度信息确定是否删除缓存数据。
可选地,所述接收模块1801还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表索引;
码点;
比特串。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包含于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单元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图1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通信装置1900设置在终端设备中,该通信装置1900包括:接收模块1901和发送模块1902,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1901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的反馈策略;所述第二指示中包括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和/或使能发送反馈信息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
所述发送模块1902用于,采用M个HARQ进程标识指示的M个HARQ进程,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M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反馈策略包括采用所述M个HARQ进程去使能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
可选地,所述M个HARQ进程为下行HARQ进程。
可选地,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包括第三模式和/或第四模式,所述M个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为第三模式,可选地,
所述第三模式用于指示所述HARQ进程的反馈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反馈策略为去使能发送反馈信息;
所述第四模式用于指示所述HARQ进程的反馈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反馈策略为发送反馈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三模式还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所述HARQ进程上不接收重传数据和/或解码数据块,并往上层递送后删除缓存数据;
所述第四模式还用于指示延迟RTT时长和下行往返传输时延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HARQ进程上发送所述反馈信息,可选地,延迟RTT时长指的是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传输往返时延。
可选地,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1903,
所述确定模块1903用于,若所述M个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为第三模式,根据新数据指示信息确定是否接收重传。
可选地,所述接收模块1901还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指示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表索引;
码点;
比特串。
可选地,所述第二指示包含于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单元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硬件结构图。网络设备3000包括:收发器3001、存储器3002、处理器3003。
收发器3001可以包括:发射器和/或接收器。该发射器还可称为发送器、发射机、发送端口或发送接口等类似描述,接收器还可称为接收器、接收机、接收端口或接收接口等类似描述。
示例性地,收发器3001、存储器3002、处理器3003各部分之间通过总线3004相互连接。
存储器3002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3003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硬件结构图。终端设备4000包括:收发器4001、存储器4002、处理器4003。
收发器4001可以包括:发射器和/或接收器。该发射器还可称为发送器、发射机、发送端口或发送接口等类似描述,接收器还可称为接收器、接收机、接收端口或接收接口等类似描述。
示例性地,收发器4001、存储器4002、处理器4003各部分之间通过总线4004相互连接。
存储器4002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4003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芯片的设备执行如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步骤。
可以理解,上述场景仅是作为示例,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应用场景的限定,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还可应用于其他场景。例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系统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申请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申请实施例设备中的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在本申请中,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术语概念、技术方案和/或应用场景描述,一般只在第一次出现时进行详细描述,后面再重复出现时,为了简洁,一般未再重复阐述,在理解本申请技术方案等内容时,对于在后未详细描述的相同或相似的术语概念、技术方案和/或应用场景描述等,可以参考其之前的相关详细描述。
在本申请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 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申请记载的范围。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被控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每个实施例的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至少一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至少一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存储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存储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41)

  1. 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S11:将第一数据的数据量与传输块大小的比值,确定为第一传输次数;和/或,将空口速率与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量的比值,确定为第一传输时长;
    S12:获取当前禁止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第一数量;
    S13:若所述第一数量不等于所述第一传输次数,和/或,若所述第一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不等于所述第一传输时长,则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的发送策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中包括禁止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和/或开启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所述禁止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一传输次数和/或所述禁止重传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等于所述第一传输时长。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第一数据的数据量与传输块大小的比值,确定为第一传输次数,包括:
    确定所述数据量与所述传输块大小的比值,若所述比值为整数,则将所述比值确定为所述第一传输次数,和/或,若所述比值为非整数,则将大于所述比值、且与所述比值的差值最小的整数,确定为所述第一传输次数。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量包含在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缓存状态报告中。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送策略包括采用N个HARQ进程发送所述第一数据,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包括第一模式和/或第二模式,所述N个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为第一模式,和/或,
    所述第一模式用于指示所述HARQ进程的重传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重传策略为禁止重传;和/或,
    所述第二模式用于指示所述HARQ进程的重传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重传策略为开启重传。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模式还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HARQ进程上删除缓存数据和/或不接收反馈信息;和/或,
    所述第二模式还用于指示延迟RTT时长和上行往返传输时延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HARQ进程上重传。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S13步骤,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数量等于所述第一传输次数,则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S11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指示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表索引;
    码点;
    比特串。
  11.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指示包含于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单元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
  12. 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S21:响应于第一数据的数据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和/或所述网络设备当前的网络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S22:将第一数据的数据量与传输块大小的比值,确定为第一传输次数;和/或,将空口速率与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量的比值,确定为第一传输时长;
    S23:获取当前禁止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第一数量;
    S24:若所述第一数量不等于所述第一传输次数,和/或,若所述第一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不等于所述第一传输时长,则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的发送策略。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中包括禁止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和/或开启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所述禁止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一传输次数和/或所述禁止重传的HARQ进程标识的数量对应的传输总时长等于所述第一传输时长。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第一数据的数据量与传输块大小的比值,确定为第一传输次数,包括:
    确定所述数据量与所述传输块大小的比值,若所述比值为整数,则将所述比值确定为所述第一传输次数,和/或,若所述比值为非整数,则将大于所述比值、且与所述比值的差值最小的整数,确定为所述第一传输次数。
  15.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数据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数据量大于第一阈值,或者,所述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
    所述网络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包括网络参数大于第二阈值,或者,网络参数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
  16.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量包含在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缓存状态报告中。
  17.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送策略包括采用N个HARQ进程发送所述第一数据,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包括第一模式和/或第二模式,所述N个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为第一模式,和/或,
    所述第一模式用于指示所述HARQ进程的重传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重传策略为禁止重传;和/或,
    所述第二模式用于指示所述HARQ进程的重传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重传策略为开启重传。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模式还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HARQ进程上删除缓存数据和/或不接收反馈信息;和/或,
    所述第二模式还用于指示延迟RTT时长和上行往返传输时延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HARQ进程上重传。
  20. 根据权利要求12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S21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
  21. 根据权利要求12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指示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表索引;
    码点;
    比特串。
  22. 根据权利要求12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指示包含于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单元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
  23. 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S31:接收权利要求1或12所述的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的发送策略;所述第一指示中包括禁止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和/或开启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
    S32:采用N个HARQ进程标识指示的N个HARQ进程,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送策略包括采用所述N个HARQ进程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25.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包括第一模式和/或第二模式,所述N个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为第一模式,和/或,
    所述第一模式用于指示所述N个HARQ进程的重传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重传策略为禁止重传;和/或,
    所述第二模式用于指示所述N个HARQ进程的重传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重传策略为开启重传。
  26.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模式还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HARQ进程上删除缓存数据和/或不接收反馈信息;和/或,
    所述第二模式还用于指示延迟RTT时长和上行往返传输时延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HARQ进程上重传。
  27. 根据权利要求23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S32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N个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为第一模式,根据上行调度信息确认是否删除缓存数据。
  28. 根据权利要求23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S31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
  29. 根据权利要求23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指示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表索引;
    码点;
    比特串。
  30. 根据权利要求23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指示包含于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单元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
  31. 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S41:接收权利要求1或12所述的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的发送策略;所述第一指示中包括禁止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和/或开启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
    S42:将N个HARQ进程标识指示的N个HARQ进程的重传策略设置为禁止重传;通过重传策略为禁止重传的所述N个HARQ进程,发送所述第一数据,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32. 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送策略包括采用所述N个HARQ进程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33. 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中,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包括第一模式和/或第二模式,所述N个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为第一模式,和/或,
    所述第一模式用于指示所述N个HARQ进程的重传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重传策略为禁止重传;和/或,
    所述第二模式用于指示所述N个HARQ进程的重传策略和/或逻辑信道的重传策略为开启重传。
  34. 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模式还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HARQ进程上删除缓存数据和/或不接收反馈信息;和/或,
    所述第二模式还用于指示延迟RTT时长和上行往返传输时延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HARQ进程上重传。
  35. 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S42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N个HARQ进程的进程模式为第一模式,根据上行调度信息确认是否删除缓存数据。
  36. 根据权利要求31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S42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N个HARQ进程的重传策略设置为开启重传。
  37. 根据权利要求31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指示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表索引;
    码点;
    比特串。
  38. 根据权利要求31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指示包含于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单元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
  39. 一种网络设备,其中,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或12所述的方法。
  40. 一种终端设备,其中,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23或31所述的方法。
  41.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或12或23或3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CT/CN2022/119447 2021-09-18 2022-09-16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041069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96473.2 2021-09-18
CN202111096473.2A CN113556217B (zh) 2021-09-18 2021-09-18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41069A1 true WO2023041069A1 (zh) 2023-03-23

Family

ID=78134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2/119447 WO2023041069A1 (zh) 2021-09-18 2022-09-16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56217B (zh)
WO (1) WO20230410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6217B (zh) * 2021-09-18 2022-01-25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6116A (zh) * 2008-09-23 2010-03-3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预留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指示方法、系统及设备
US20100325503A1 (en) * 2008-08-18 2010-12-2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Reserve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dentifiers
WO2016095444A1 (zh) * 2014-12-18 2016-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数据传输的方法、网络侧设备、用户设备和系统
CN109217974A (zh) * 2017-06-29 2019-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1865507A (zh) * 2019-04-30 2020-10-3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Harq进程模式的处理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56217A (zh) * 2021-09-18 2021-10-26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74587A1 (fr) * 2005-10-12 2006-07-20 Zte Corporation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signalisation rapide a base d'identificateur de process harq
CN101568148B (zh) * 2008-04-24 2012-09-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为ue分配连续授权资源及在该资源上发送数据的方法
WO2011019168A2 (en) * 2009-08-13 2011-02-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4518856B (zh) * 2013-09-30 2018-04-2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基站和lte系统中处理下行harq反馈的方法、装置
CN104518855B (zh) * 2013-09-30 2017-12-26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基站和lte系统中处理下行harq反馈的方法、装置
AU2016428457B2 (en) * 2016-11-04 2022-04-2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08270527A (zh) * 2017-01-04 2018-07-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8631958A (zh) * 2017-03-24 2018-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96939B (zh) * 2017-04-04 2023-1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调度信息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8737035B (zh) * 2017-04-17 2021-09-03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自主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8964847B (zh) * 2017-05-19 2020-06-2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跨Numerology的HARQ管理控制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09150421B (zh) * 2017-06-28 2023-03-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重复传输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KR102573235B1 (ko) * 2017-08-11 2023-09-0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하향링크 제어 채널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장치
CN109586854B (zh) * 2017-09-28 2020-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JP7113079B6 (ja) * 2017-11-10 2022-09-30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Harq id決定方法、ネットワーク装置、端末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CN111278113B (zh) * 2018-12-05 2022-10-04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KR20200087465A (ko) * 2019-01-11 2020-07-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피드백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1436155B (zh) * 2019-02-21 2021-09-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终端设备
BR112021017989A2 (pt) * 2019-03-11 2021-11-16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étodo, aparelho e dispositivo para indicar a transmissão, e, mídia de armazenamento legível por computador não transitória
CN113647171B (zh) * 2019-09-24 2023-12-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13647035B (zh) * 2019-09-26 2023-07-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708145B (zh) * 2019-09-30 2021-11-3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Harq进程管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EP4011018A4 (en) * 2019-10-10 2022-09-28 LG Electronics Inc. DELETING A HARQ-ACK BASED RETRANSMISSION SOUR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325503A1 (en) * 2008-08-18 2010-12-2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Reserve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dentifiers
CN101686116A (zh) * 2008-09-23 2010-03-3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预留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指示方法、系统及设备
WO2016095444A1 (zh) * 2014-12-18 2016-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数据传输的方法、网络侧设备、用户设备和系统
CN109217974A (zh) * 2017-06-29 2019-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1865507A (zh) * 2019-04-30 2020-10-3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Harq进程模式的处理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56217A (zh) * 2021-09-18 2021-10-26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6217A (zh) 2021-10-26
CN113556217B (zh) 2022-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58041B2 (ja) サイドリンクの伝送方法及び端末
WO2020221047A1 (zh) 反馈控制方法、ue及网络设备
JP7048762B2 (ja) Harq-ackコードブックの決定方法及び端末
WO2020258928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21218742A1 (zh) 信息反馈、资源调度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WO2021013090A1 (zh) 旁链路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和控制节点
US20220141824A1 (en) Carrier aggregation parameter configur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WO2021013092A1 (zh) 旁链路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和控制节点
WO2020134193A1 (zh) 资源预留方法及设备
WO2021147778A1 (zh) 承载建立方法、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0216245A1 (zh) 上行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WO2019154023A1 (zh) 波束失败恢复请求发送方法及用户设备
WO2021197317A1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反馈方法、终端及网络节点
WO2023221794A1 (zh) 控制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088874A1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WO2023213257A1 (zh) 数据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279379A1 (en) Cell congestion processing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WO2023041069A1 (zh)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119243A1 (zh)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
WO2021155788A1 (zh) Pusch传输方法、pusch传输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1068876A1 (zh) 信息传输、接收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0192673A1 (zh) 资源配置方法、资源确定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
JP7250124B2 (ja) データ処理方法及び機器
WO2023221831A1 (zh) 处理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088475A1 (zh) 一种反馈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286943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