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2237623A1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2237623A1
WO2022237623A1 PCT/CN2022/091016 CN2022091016W WO2022237623A1 WO 2022237623 A1 WO2022237623 A1 WO 2022237623A1 CN 2022091016 W CN2022091016 W CN 2022091016W WO 2022237623 A1 WO2022237623 A1 WO 2022237623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ifferent
preambles
preamble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2/09101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张云昊
侯海龙
金哲
吴艺群
Original Assignee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EP2280659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EP4319411A1/en
Publication of WO2022237623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2237623A1/zh
Priority to US18/489,873 priority patent/US20240048427A1/e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2Symbol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H04W74/0833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应用于通信技术领域,能够提升系统性能。该方法包括:在第一资源上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信息;其中,上行信息包括前导,前导为第一资源中第一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第一终端设备的类型为第一终端类型,第一资源对应N1种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N1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所对应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单元PRU不同;或者,第一资源为第一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第一终端设备的类型为第一终端类型,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不同。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在2021年05月10日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110507908.1、申请名称为“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设备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通信设备之间通过空口资源进行无线通信。一般由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指示上下行调度相关的参数,如上行传输资源、下行传输资源等。如何提高通信设备间的数据传输性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以期通过终端在非连接态时的上行传输,指示不同终端或者不同传输场景。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在第一资源上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信息;其中,所述上行信息包括前导,所述前导为所述第一资源中第一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终端类型,所述第一资源对应N1种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N1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所对应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单元PRU不同;或者,所述第一资源为第一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终端类型,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不同。
在以上设计中,设计不同终端类型使用的PRU不同,网络设备基于上行信息便可区分终端设备的类型。网络设备可针对不同终端类型独立地配置相关的上下行调度参数,实现优化合理的配置,有助于提升系统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不同,或者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对应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时频资源不同。通过这样的方式,网络设备无需解调数据,在解调物理层信息即可尽早确定终端类型,有利于为终端设备合理配置相关的后续下行调度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资源对应于一个同步信号块,所述同步信号块关联X个编号连续的前导,所述X个前导包括N2种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N2为大于或者等于N1的整数,在所述X个前导中同一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的编号连续。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同一类型的终端选择的前导集中在同一RO中,网络设备可以基于终端类型针对性地配置后续的下行调度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上行信息是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时发送的上 行信息。在接入网络设备之前令网络设备了解终端设备的情况,便于网络设备尽早地配置相关的上下行调度参数,有助于提升系统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不同终端类型对应的天线能力不同。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在第二资源上使用第一传输方式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信息;其中,所述上行信息包括前导,所述前导为所述第一传输方式对应的前导,不同传输方式对应的前导所对应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单元PRU不同;或者,所述第二资源为所述第一传输方式对应的PRU,不同传输方式对应的PRU不同。
在以上设计中,设计不同传输方式对应的PRU不同,网络设备基于上行信息便可区分终端设备的类型。网络设备可针对不同终端类型独立地配置相关的上下行调度参数,实现优化合理的配置,有助于提升系统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传输方式为携带小数据包的随机接入或者不携带小数据包的随机接入。能够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实现小包传输。避免终端设备先进入连接态再发送小包造成的额外信令开销和能耗开销。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获取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指示N3种终端类型各自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N3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终端类型对应的DMRS,发送上行信息,所述上行信息包括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3或者基于预配置授权CG的上行数据。
以上设计中,基于消息3(Msg3)对应的DMRS区分终端类型或者基于小包传输过程中涉及的DMRS区分终端类型,实现对于终端类型的上报。网络在解调物理层信息时,即可知道终端设备的能力如接收天线能力,可以使网络更早知道终端天线能力,有利于给终端合理调度Msg4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上行信息是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时发送的上行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不同终端类型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不同。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在第一资源上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信息;其中,所述上行信息包括前导,所述前导为所述第一资源中第一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终端类型,所述第一资源对应N1种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N1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所对应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单元PRU不同;或者,所述第一资源为第一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终端类型,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不同。
在以上设计中,设计不同终端类型使用的PRU不同,网络设备基于上行信息便可区分终端设备的类型。网络设备可针对不同终端类型独立地配置相关的上下行调度参数,实现优化合理的配置,有助于提升系统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不同,或者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对应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时频资源不同。通过这样的方式,网络设备无需解调数据,在解调物理层信息即可尽早确定终端类型,有利于为终端设备合理配置相关的后续下行调度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资源对应于一个同步信号块,所述同步信号块关联X 个编号连续的前导,所述X个前导包括N2种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N2为大于或者等于N1的整数,在所述X个前导中同一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的编号连续。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同一类型的终端选择的前导集中在同一RO中,网络设备可以基于终端类型针对性地配置后续的下行调度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上行信息是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时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的上行信息。在接入网络设备之前令网络设备了解终端设备的情况,便于网络设备尽早地配置相关的上下行调度参数,有助于提升系统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不同终端类型对应的天线能力不同。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在第二资源上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信息,所述上行信息的传输方式是第一传输方式;其中,所述上行信息包括前导,所述前导为所述第一传输方式对应的前导,不同传输方式对应的前导所对应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单元PRU不同;或者,所述第二资源为所述第一传输方式对应的PRU,不同传输方式对应的PRU不同。
在以上设计中,设计不同传输方式对应的PRU不同,网络设备基于上行信息便可区分终端设备的类型。网络设备可针对不同终端类型独立地配置相关的上下行调度参数,实现优化合理的配置,有助于提升系统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传输方式为携带小数据包的随机接入或者不携带小数据包的随机接入。能够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实现小包传输。避免终端设备先进入连接态再发送小包造成的额外信令开销和能耗开销。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指示N3种终端类型各自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N3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终端类型对应的DMRS接收上行信息,所述上行信息包括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3或者基于预配置授权CG的上行数据。
以上设计中,基于消息3(Msg3)包含的DMRS区分终端类型或者基于小包传输过程中涉及的DMRS区分终端类型,实现对于终端类型的上报。网络在解调物理层信息时,即可知道终端设备的能力如接收天线能力,可以使网络更早知道终端天线能力,有利于给终端合理调度Msg4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上行信息是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时接收的上行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不同终端类型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不同。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终端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一种设计中,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包括执行第一方面中所描述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所一一对应的模块,该模块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一种设计中,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包括处理模块和通信模块。示例性地:
处理模块,用于生成上行信息;
通信模块,用于在第一资源上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信息;其中,所述上行信息包括前导,所述前导为所述第一资源中第一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终端类型,所述第一资源对应N1种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N1为大 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所对应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单元PRU不同;或者,所述第一资源为第一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单元PRU,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终端类型,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不同。
在以上设计中,设计不同终端类型使用的PRU不同,网络设备基于上行信息便可区分终端设备的类型。网络设备可针对不同终端类型独立地配置相关的上下行调度参数,实现优化合理的配置,有助于提升系统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不同,或者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对应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时频资源不同。通过这样的方式,网络设备无需解调数据,在解调物理层信息即可尽早确定终端类型,有利于为终端设备合理配置相关的上行调度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资源对应于一个同步信号块,所述同步信号块关联X个编号连续的前导,所述X个前导包括N2种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N2为大于或者等于N1的整数,在所述X个前导中同一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的编号连续。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同一类型的终端选择的前导集中在同一RO中,网络设备可以基于终端类型针对性地配置后续的下行调度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上行信息是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时发送的上行信息。在接入网络设备之前令网络设备了解终端设备的情况,便于网络设备尽早地配置相关的上下行调度参数,有助于提升系统性能。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终端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一种设计中,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包括执行第一方面中所描述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所一一对应的模块,该模块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一种设计中,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包括处理模块和通信模块。示例性地:
处理模块,用于生成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信息。
通信模块,用于在第二资源上使用第一传输方式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信息;其中,所述上行信息包括前导,所述前导为所述第一传输方式对应的前导,不同传输方式对应的前导所对应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单元PRU不同;或者,所述第二资源为所述第一传输方式对应的PRU,不同传输方式对应的PRU不同。
在以上设计中,设计不同传输方式对应的PRU不同,网络设备基于上行信息便可区分终端设备的类型。网络设备可针对不同终端类型独立地配置相关的上下行调度参数,实现优化合理的配置,有助于提升系统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传输方式为携带小数据包的随机接入或者不携带小数据包的随机接入。能够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实现小包传输。避免终端设备先进入连接态再发送小包造成的额外信令开销和能耗开销。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终端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一种设计中,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包括执行第一方面中所描述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所一一对应的模块,该模块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一种设计中,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包括处理模块和通信模块。示例性地:
通信模块,用于获取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指示N3种终端类型各自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N3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终端类型对应的DMRS,通过通信模块发送上行信息,所述上行信息包括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3或者基于预配置授权CG的上行数据。
以上设计中,基于Msg3包含的DMRS区分终端类型或者基于小包传输过程中涉及的DMRS区分终端类型,实现对于终端类型的上报。网络在解调物理层信息时,即可知道终端设备的能力如接收天线能力,可以使网络更早知道终端天线能力,有利于给终端合理调度Msg4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上行信息是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时发送的上行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不同终端类型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不同。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网络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一种设计中,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包括执行第一方面中所描述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所一一对应的模块,该模块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一种设计中,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包括处理模块和通信模块。示例性地:
通信模块,用于在第一资源上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信息;其中,所述上行信息包括前导,所述前导为所述第一资源中第一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终端类型,所述第一资源对应N1种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N1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所对应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单元PRU不同;或者,所述第一资源为第一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终端类型,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不同。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类型。
在以上设计中,设计不同终端类型使用的PRU不同,网络设备基于上行信息便可区分终端设备的类型。网络设备可针对不同终端类型独立地配置相关的上下行调度参数,实现优化合理的配置,有助于提升系统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不同,或者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对应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时频资源不同。通过这样的方式,网络设备无需解调数据,在解调物理层信息即可尽早确定终端类型,有利于为终端设备合理配置相关的后续下行调度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资源对应于一个同步信号块,所述同步信号块关联X个编号连续的前导,所述X个前导包括N2种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N2为大于或者等于N1的整数,在所述X个前导中同一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的编号连续。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同一类型的终端选择的前导集中在同一RO中,网络设备可以基于终端类型针对性地配置后续的下行调度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上行信息是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时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的上行信息。在接入网络设备之前令网络设备了解终端设备的情况,便于网络设备尽早地配置相关的上下行调度参数,有助于提升系统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不同终端类型对应的天线能力不同。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网络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一种设计中,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包括执行第一方面中所描述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所一一对应的模块,该模块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一种设计中,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包括处理模块和通信模块。示例性地:
通信模块,用于在第二资源上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信息是使用第一传输方式发送的;其中,所述上行信息包括前导,所述前导为所述第一传输方式对应的前导,不同传输方式对应的前导所对应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单元PRU不同;或者,所述第一资源为所述第一传输方式对应的PRU,不同传输方式对应的PRU不同。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传输方式。
在以上设计中,设计不同传输方式对应的PRU不同,网络设备基于上行信息便可区分终端设备的类型。网络设备可针对不同终端类型独立地配置相关的上下行调度参数,实现优化合理的配置,有助于提升系统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传输方式为携带小数据包的随机接入或者不携带小数据包的随机接入。能够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实现小包传输。避免终端设备先进入连接态再发送小包造成的额外信令开销和能耗开销。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网络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一种设计中,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包括执行第一方面中所描述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所一一对应的模块,该模块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一种设计中,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包括处理模块和通信模块。示例性地:
通信模块,用于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指示N3种终端类型各自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N3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通信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终端类型对应的DMRS接收上行信息,所述上行信息包括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3或者基于预配置授权CG的上行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终端类型。
以上设计中,基于Msg3包含的DMRS区分终端类型或者基于小包传输过程中涉及的DMRS区分终端类型,实现对于终端类型的上报。网络在解调物理层信息时,即可知道终端设备的能力如接收天线能力,可以使网络更早知道终端天线能力,有利于给终端合理调度Msg4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上行信息是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时接收的上行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不同终端类型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不同。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所描述的方法。所述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时,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描述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该装置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的,通信接口可以是收 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其它设备可以为网络设备。在一种可能的设备中,该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利用通信接口,在第一资源上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信息;其中,所述上行信息包括前导,所述前导为所述第一资源中第一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终端类型,所述第一资源对应N1种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N1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所对应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单元PRU不同;或者,所述第一资源为第一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单元PRU,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终端类型,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不同。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第四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所描述的方法。所述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时,可以实现上述第四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描述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该装置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的,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其它设备可以为网络设备。在一种可能的设备中,该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利用通信接口,在第一资源上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信息;其中,所述上行信息包括前导,所述前导为所述第一资源中第一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终端类型,所述第一资源对应N1种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N1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所对应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单元PRU不同;或者,所述第一资源为第一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终端类型,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不同。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具有执行本申请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提供的方法的功能,所述网络设备具有执行本申请第四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提供的方法的功能。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十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十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用于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十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计算机装置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提供的方法。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该计算机装置必要的程序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初始接入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步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随机接入机会RO配置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RRACH与PUSCH之间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RRACH与PUSCH之间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RRACH与PUSCH之间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四步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DMRS端口划分示意图之一;
图1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DMRS端口划分示意图之一;
图1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DMRS端口划分示意图之一;
图1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DMRS端口划分示意图之一;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MRS配置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或者多种通信系统融合的系统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其中,5G还可以称为新无线(new radio,NR)。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可以支持TDD、半双工(half duplex,HD)-FDD和全双工(full duplex,FD)-FDD中的至少一种制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表示前后关联的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和/或”可以用于描述关联对象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进行区分。该“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例子、例证或说明,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便于理解。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还可以描述为一个或多个,多个可以是两个、三个、四 个或者更多个,本申请不做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1示意一种通信系统架构,该通信系统包括网络设备和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示例性的,图1示意出了两个终端设备,终端设备1和终端设备2。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利用空口资源进行无线通信。其中,空口资源可以包括时域资源、频域资源、码资源和空间资源中至少一个。
终端设备可在非连接态时进行上行传输。如终端设备可通过非连接态时发送的上行信息向网络设备上报自身的终端类型,或者传输方式(如传输数据的类型)。则网络设备可基于收到的上行信息区分终端的类型或者终端的传输方式,进而针对不同情况,独立地为终端设备配置相关的上下行调度参数。可选的,终端设备在非连接态时进行上行传输可以在终端设备随机接入的过程中实现,也可以在终端设备基于预授权资源进行小包传输的过程中实现。在接入网络设备之前令网络设备了解终端设备的情况,便于网络设备尽早地配置相关的上下行调度参数,有助于提升系统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通信设备间的无线通信。通信设备间的无线通信可以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间的无线通信、网络设备和网络设备间的无线通信以及终端和终端间的无线通信。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无线通信”还可以简称为“通信”,术语“通信”还可以描述为“数据传输”、“信息传输”或“传输”。该技术方案可用于进行调度实体和从属实体间的无线通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用于进行其它调度实体和从属实体间的无线通信,例如宏基站和微基站之间的无线通信,例如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间的无线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通信,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接入服务。网络设备也可以称作接入网设备、基站设备或者基站(base station,BS),BS可以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中能够和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设备。其中,基站可能有多种形式,比如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和接入点等。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如下涉及到的网络设备可以是新空口(new radio,NR)中的基站,其中,5G NR中的基站还可以称为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或下一代节点B(next generation Node B,gNB);本申请实施例如下涉及到的网络设备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的演进型节点B(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
此外需要说明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网络设备功能的通信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具有基站部分功能的网络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网络设备中。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终端设备还可以称为终端,可以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其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终端设备可以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其中,UE包括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或计算设备。示例性地,UE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或带无线收发功能 的电脑。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终端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终端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终端中。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用于实现终端的功能的装置是终端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从通信业务角度来看,终端设备可分为高能力终端以及低能力终端。示例性的,高能力终端如Legacy终端,适用于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和/或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等业务场景。低能力终端如降低能力(reduced capability,REDCAP)终端,可适用于海量机器类型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MTC)业务场景。REDCAP终端的主要特征是相较于Legacy终端,终端能力降低或受限。例如,REDCAP终端的带宽能力受限,例如REDCAP终端可支持的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最大带宽将降低至20M;又如REDCAP终端的信号处理能力(processing capability)降低、信号处理时延(processing time)增加,具体的如REDCAP终端的处理时延增加为Legacy终端的两倍;又如REDCAP终端的天线能力降低,例如Legacy终端支持的天线数量为2Tx4Rx(即2个发射天线,4个接收天线),REDCAP终端将降低至1Tx2Rx(即1个发射天线,2个接收天线)或1Tx1Rx(即1个发射天线,1个接收天线)。带宽能力降低影响了终端的频率分集增益,天线能力降低影响了空间分集增益,因此REDCAP终端的上下行覆盖均将减少。
此外需要说明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终端设备功能的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具有终端部分功能的终端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终端设备中。
传统通信中,网络设备无差别的为终端设备配置上下行调度相关的参数,容易导致空口资源的浪费或者冲突,影响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对此可考虑对于不同终端或者不同传输场景,有针对性的配置参数,从而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
下面对基于终端设备在随机接入过程中的上行传输,令网络设备区分终端类型或者传输方式的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对于终端设备在随机接入过程之前,需进行的初始接入过程进行说明。
终端进行初始接入(initial access)的主要目的是获得与基站的下行同步,以及获取终端所在小区的系统信息。系统信息可以包括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和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等。初始接入过程中终端接收下行信道的BWP,可称为初始下行BWP(initial DL BWP)。参见图2示意的终端初始接入流程,主要包括如下S1~S5。
S1,终端设备获取网络设备广播的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ed signal block,SSB)。
SSB中包括主同步信号(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PSS)和辅同步信号(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以及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
示例性的,图2中所示的PSS和SSS是两个序列,其中PSS有3种候选的图样(pattern),SSS有336种候选的图样,终端设备可通过序列检测获得PSS图样,确定
Figure PCTCN2022091016-appb-000001
其中
Figure PCTCN2022091016-appb-000002
Figure PCTCN2022091016-appb-000003
以及通过序列检测获得SSS图样,确定
Figure PCTCN2022091016-appb-000004
其中
Figure PCTCN2022091016-appb-000005
终端设备可根据
Figure PCTCN2022091016-appb-000006
计算得到Cell ID,Cell ID指示小区标识,终端设备可根据Cell ID确定其要接入的小区。
S2,终端设备从PBCH中获取主信息块MIB。
终端从MIB中的pdcch-Config信令中,确定公共搜索空间(CommonSearchSpace,CSS),例如图2中所示两个时隙(slot),以及确定控制资源集合CORESET#0。其中,CORESET#0的带宽即为初始下行BWP的带宽。
S3,终端设备从根据CORESET#0和CSS确定的资源中盲检测由系统信息无线网络临时标识(system information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ndicator,SI-RNTI)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DCI,该DCI承载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中。
S4,终端设备根据DCI的指示,在DCI所在的时隙中获取系统信息,例如SIB1。
终端设备则可以从SIB1中可以获得上行初始BWP的配置信息,以及随机接入资源的配置信息、和/或寻呼资源的配置信息等。除了上下行初始BWP资源外,SIB中还可以指示用于终端进行随机接入的其他资源,例如用于承载前导(preamble)(或称随机接入前导)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资源、和/或发送消息A(message A,MsgA)消息所占的资源等。
S5,终端设备接收由该DCI所调度的PDSCH,该PDSCH上承载有系统信息。
进一步,终端设备进行随机接入的方法包括四步接入法和两步接入法。以下分别对两步接入法和四步接入法涉及的随机接入过程进行详细介绍。
(一)两步接入法又可称为2-step RACH,参见图3示意的一种两步随机接入法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如下两个步骤A1~A2。
A1,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或称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MsgA。
其中,随机接入前导又可称为前导(preamble),承载前导(preamble)的PRACH与PUSCH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以便于基站通过前导的检测调整时间提前量(timing advance,TA)来解调MsgA的PUSCH。可选的,时频资源中包括一个或多个PRACH的发送机会(PRACH occasion,RO),一个RO对应一个或多个前导,即终端可以在该RO中向网络设备发送PRACH,该PRACH上可以承载该一个或多个前导中的前导。一个RO对应一个或多个物理上行共享资源单元(PUSCH resource unit,PRU),PUSCH PRU中用于传输PUSCH。
关于RO和前导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由网络设备在前述系统信息SIB中进行配置,则终端设备可在初始接入过程中可基于网络设备广播的SSB来获取SIB,进而基于SIB获知RO和前导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的,SIB中可配置两步随机接入法所涉及的RO参数、preamble数量、preamble与SSB映射关系等具体信息,例如通过以下MsgA-SSB-PerRACH-OccasionAndCB-PreamblesPerSSB RRC参数进行配置:
Figure PCTCN2022091016-appb-000007
Figure PCTCN2022091016-appb-000008
MsgA-SSB-PerRACH-OccasionAndCB-PreamblesPerSSB RRC参数规定了preamble数量与对应的SSB数量。其中,左侧参数oneEighth、oneFourth、oneHalf、one、two、four、eight、sixteen表示一个RO对应的SSB数量,若一个RO对应的SSB数量小于等于1,则表示一个SSB对应一个或多个RO。例如oneEighth表示1个SSB对应8个RO;若一个RO对应的SSB数量大于1,则表示一个RO对应了多个SSB,例如two表示1个RO对应2个SSB。在一个RO对应的SSB数量小于等于1的情况下,右侧参数{n4,n8,n12,n16,n20,n24,n28,n32,n36,n40,n44,n48,n52,n56,n60,n64}表示每个RO对应的preamble数量,例如当每个RO只对应了一个SSB,即左侧参数值为one时,右侧参数设为n4即表示每个RO中对应4个preamble。在一个RO对应的SSB数量大于1,即左侧参数值为two,four,eight,sixteen等的情况下,右侧参数INTEGER(1..16)表示每个RO中每个SSB对应的preamble数量。例如,当每个RO中对应了多个SSB时,右侧参数设为INTEGER 16即表示每个RO中每个SSB对应了16个preamble。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若小区中共有4个SSB(SSB0~SSB3),RO配置成2 FDMed(频分复用的),即一个时间单元上有2个频率位置对应的RO,MsgA-SSB-PerRACH-OccasionAndCB-PreamblesPerSSB参数配置成oneHalf,n4,则该小区的RO、RO与SSB与preamble对应关系如下:oneHalf表示1个SSB对应2个RO,具体的如图4所示的连续两个RO对应1个SSB。可以理解的是RO的排序规则为先频域后时域,即先沿频域排序,后沿时域排序,故图4中连续两个RO可以处于同一时域,但在频域上位置不重合且连续。n4表示每个RO对应4个preamble,终端设备可在某一RO上发送该RO对应的一个preamble。
可选的,可针对一个SSB映射周期中的所有preamble可以进行统一编号。可以理解,一个SSB映射周期指的是映射了当前服务小区中发送的所有SSB的周期。如图4所示,一个SSB映射周期包括8个RO,每个RO对应4个preamble,则可计算T preamble=RO#*preambles#=8*4=32;其中,“#”表示数量,RO#表示RO的数量为8,preambles#表示preamble的数量为4,按照顺序编成0~31的preamble编号。则以RO的排序规则,参见图4,一个SSB映射周期中第一个RO对应preamble编号为0-3的4个preamble,图4中示意为前导0-3;第二个RO对应preamble编号为4-7的4个preamble,图4中示意为前导4-7;第三个RO对应preamble编号为8-11的4个preamble,图4中示意为前导8-11;依次类推,最后一个即第8个RO对应preamble编号为28-31的4个preamble,图4中示意为前导28-31。
进一步,关于MsgA的PUSCH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PUSCH机会(PUSCH occasion),一个PUSCH occasion占用一块时频资源,也可以理解为一个PUSCH的时频资源。针对一个PUSCH occasion中可配置多个参考信号如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DMRS),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DMRS指的是PUSCH的DMRS,DMRS可用于解调PUSCH。以针对一个PUSCH occasion配置的一个或多个DMRS角度描述,一个PUSCH occasion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物理上行共享资源单元(PUSCH resource unit,PRU),不同PRU对应使用的DMRS不同。例如一个PUSCH occasion中配置两个DMRS,则一个PUSCH occasion对应两个PRU。或者可以理解的是,一个PRU对应一个PUSCH occasion以及在该PUSCH occasion上传输PUSCH时使用一个DMRS。
示例性的,参见图5,在图4的基础上示意了出了PRACH的RO和PUSCH的PRU之间的对应关系:一个PUSCH映射周期中包括4个频分复用,2个时间单元即8个PUSCH occasion。每个PUSCH occasion中配置2个DMRS(分别为DMRS1和DMRS2),即每个PUSCH occasion对应2个PRU。
则一个PUSCH映射周期中包括的PRU的数量为:T PUSCH=PUSCH occasions#*DMRS#=8*2=16。其中,每个PRU对应的preamble数量记为:N preamble=ceil(T preamble/T PUSCH)=2。其中,ceil运算为向下取整运算。
可选的,按照PRU排序规则:先频域,然后码域(不同DMRS,最后时域,即先沿频域排序,然后沿码域排序(即遍历不同DMRS),最后沿时域排序。则图5示意出了(第一个RO中的)前导0-1对应第1个PRU,前导2-3对应第2个PRU,以此类推,前导30-31对应第16个PRU。进而基于图4示意SSB0对应前导0-7,则前导0-7对应的4个PRU可映射到SSB0,前导8-15可映射到SSB1,前导16-23可映射到SSB2,前导24-31可映射到SSB3。
此外,终端设备根据随机接入的发送时机(RO)计算出MsgB-RNTI,以便于后续终端设备解调MsgB。
A2,网络设备在收到随机接入前导和PUSCH后,向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响应,也称为MsgB。
基站计算出与步骤一中相同的MsgB-RNTI,用MsgB-RNTI加扰用于调度随机接入响应的DCI。随机接入响应包括冲突解决消息,即包括终端唯一标识以指定接入成功的终端设备。随机接入响应还包括给该终端设备分配的C-RNTI以及终端设备的TA。而其他没有接入成功的终端设备可以重新发起2步随机接入,或在若干次尝试均失败后,可发起四步随机接入。
进一步的,终端收到MsgB后,若正确解调PDSCH,则根据步骤二中MsgB-RNTI加扰的DCI中的PUCCH指示信息,通过PUCCH向基站反馈确认字符(Acknowledge character,ACK),若未能正确解调PDSCH,则通过PUCCH向基站反馈否认字符(Negative Acknowledge character,NACK)。若终端未能识别调度MsgB PDSCH的DCI,则不发送ACK/NACK,基站在一个时间窗内未收到ACK/NACK时,可以重新发送MsgB。
下面结合方案一,对在两步随机接入过程中上报终端类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方案一:参见图6示意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流程。
S601,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一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上行传输参数,所述第一终端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终端类型,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上行传输参数不同,上行传输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前导、参考信号、传输PUSCH可占用的资源(如前述PUSCH机会)。其中,参考信号可以是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解调参考信号PUSCH DMRS,以下简称DMRS。
其中,不同终端类型可以指的是不同能力的终端设备,如不同终端类型对应的天线能力不同。终端类型包括高能力终端、低能力终端,则第一终端类型为高能力终端或者低能 力终端。或者,终端类型包括支持不同接收天线的终端,例如终端类型包括支持4个接收天线的4Rx终端、支持2个接收天线的2Rx终端、支持1个接收天线的1Rx终端,则第一终端类型为4Rx终端、2Rx终端、1Rx终端中的一个。又或者,终端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个:高能力终端、低能力终端、高能力终端中支持不同接收天线的终端、低能力终端中支持不同接收天线的终端。例如终端类型包括高能力终端、低能力终端中的1Rx终端、低能力终端中的2Rx终端,则第一终端类型为高能力终端、低能力终端中的1Rx终端、低能力终端中的2Rx终端中的一种。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采用预定义的方式,设定终端类型与该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上行传输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则终端设备可根据该预定义的对应关系以及在初始接入过程中SIB获取的上行传输参数的相关配置,确定第一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上行传输参数。或者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可在系统信息SIB中指示出终端类型与该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上行传输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此,第一终端设备可根据初始接入过程涉及的SIB中的指示,确定其所属的第一终端类型,并获取第一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上行传输参数。
以下结合图5、图7以及图8,对于终端类型与该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上行传输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介绍。
情况一:上行传输参数包括前导,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不同。另外,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DMRS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以终端类型分为两种类型,如低能力终端中的1Rx终端和低能力终端中的2Rx终端为例,可将一个PRACH映射周期中的前导部分设定为1Rx终端可用的前导,剩余部分设定为2Rx可用的前导。即可通过前导的编号来区分终端类型。例如针对图5中示意的一个PRACH映射周期中的32个编号连续的前导,可将该32个前导的一部分设定为1Rx终端可用的前导,将该32个前导的其余部分设定为2Rx可用的前导。以前导区分终端类型,网络设备侧解调PUSCH前,尽早得知终端设备的天线能力,有利于为终端设备合理调度MsgB相关的资源。
可选的,不同编号的preamble可通过根序列不同或同一个根序列的不同循环移位来区分。
可选的,可以根据小区中不同类型终端的数量来决定为其中设备类型分配前导数量的比例。如假设两种终端类型中,1Rx终端的数量是2Rx终端的3倍,则针对图5中示意的32个前导,可设定1Rx终端能够使用其中24个前导,2Rx终端能够使用其中8个前导。
可选的,基于前述初始接入过程PARCH和PUSCH之间的对应关系,一个RO中可以存在N1种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N1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但不同终端类型所能够使用的前导对应的PRU不同。例如针对图5示意的32个前导,可设定1Rx终端能够使用其中的前导0-5、8-13、16-21、以及24-29,2Rx终端能够使用其中的前导6-7、14-15、22-23、30-31。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避免不同终端类型的PUSCH占用同一PRU产生冲突,有助于网络设备快速解调PUSCH以及后续为终端合理配置MsgB资源,能够提升系统性能。
情况二:上行传输参数包括DMRS,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DMRS不同。其中,不同DMRS所占的时域位置不同;和/或者,不同DMRS所占的频域位置不同;和/或者, 不同DMRS所使用的序列不同;和/或者,采用不同正交覆盖码(orthogonal cover code,OCC)的方式复用DMRS端口实现的不同DMRS。另外,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以终端类型分为两种类型,如低能力终端中的1Rx终端和低能力终端中的2Rx终端为例,对于一个PUSCH映射周期中配置的多个DMRS,1Rx终端能够使用该多个DMRS的部分DMRS,2Rx终端能够使用前述多个DMRS的其余DMRS,即1Rx终端和2Rx终端能够使用的DMRS不同。参见图7示意一个PUSCH映射周期中的4个PUSCH机会,按照排序规则,第1个PUSCH机会中配置4个DMRS,分别为DMRS1,DMRS2,DMRS3,DMRS4。第2个PUSCH机会中配置2个DMRS,分别为DMRS1,DMRS2。第3个PUSCH机会中配置4个DMRS,分别为DMRS1,DMRS2,DMRS3,DMRS4。第4个PUSCH机会中配置2个DMRS,分别为DMRS1,DMRS2。其中,可设定2Rx终端能够使用其中的DMRS1,DMRS2,1Rx终端能够使用其中的DMRS3,DMRS4。由于不同的DMRS对应的PRU不同,以DMRS区分终端类型能够避免不同终端类型的PUSCH占用同一PRU产生冲突,有助于网络设备快速解调PUSCH以及后续下发MsgB,能够提升系统性能。且以DMRS区分终端类型,网络设备侧解调PUSCH前,尽早得知终端设备的天线能力,有利于为终端设备合理调度MsgB相关的资源。另外,图7还示意出一个PRACH映射周期包括32个前导,不区分终端类型,1Rx终端和2Rx终端能够使用32个前导中相同的前导。
情况三:上行传输参数包括PUSCH机会,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USCH机会不同。另外,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DMRS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可选的,不同终端类型指的是不同接收天线能力的终端。利用PUSCH机会区分终端类型,网络设备侧解调PUSCH前,能够尽早得知终端设备的天线能力,有利于为终端设备合理调度MsgB相关的资源。
以终端类型分为两种类型,如低能力终端中的1Rx终端和低能力终端中的2Rx终端为例,参见图8示意一个PUSCH映射周期中的8个PUSCH机会,可设定2Rx终端能够使用该8个PUSCH机会的部分PUSCH机会,1Rx终端能够使用该8个PUSCH机会的其余部分PUSCH机会。可选的,可以根据小区中不同类型终端的数量来决定为其中设备类型分配PUSCH机会数量的比例。如假设两种终端类型中,1Rx终端的数量是2Rx终端的3倍,则针对图8中示意的8个PUSCH机会,可设定1Rx终端能够使用其中6个PUSCH机会,如PUSCH机会1~6,2Rx终端能够使用其中2个PUSCH机会,如PUSCH机会7~8。或者也可以理解为,在一个PUSCH映射周期中为各个终端类型各配置一套PUSCH机会,不同终端类型对应的PUSCH机会配置不重叠。以终端类型分为两种类型,如低能力终端中的1Rx终端和低能力终端中的2Rx终端为例:可为1Rx终端独立地配置一套PUSCH机会,如图8中示意的PUSCH机会1~6;为2Rx终端独立地配置一套PUSCH机会,如图8中示意的PUSCH机会7~8。
另外,图8还示意出每个PUSCH机会中配置2个DMRS,分别为DMRS1和DMRS2,1Rx终端和2Rx终端能够使用相同的DMRS;一个PRACH映射周期包括32个前导,不区分终端类型,1Rx终端和2Rx终端能够使用32个前导中相同的前导。
可选的,也可以由网络设备在SIB中配置一个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门限,当1Rx终端测量的SSB的RSRP高于该第一RSRP门限时,可允许1Rx终端可使用2Rx终端的资源,无需向网络设备上报天线能力。当网络设备未在SIB中配置1Rx的接入资源时,被认定为网络设备不允许1Rx终端接入,则针对该情况可以理解是网络设备无需区分1Rx与2Rx,两种终端设备可共用接入资源。
S602: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资源上发送第一终端的上行信息,该上行信息可用于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类型。所述上行信息是在所述第一终端处于非连接态时发送的上行信息,在两步随机接入法中,所述上行信息可以是携带在MsgA中发送的信息。
其中,第一资源与第一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过程中获取到的SSB有关,第一资源包括承载前导的RO和/或者承载上行数据的PUSCH机会。
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行信息包括前导,所述前导为所述第一资源中第一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所述第一资源包括承载前导的RO,所述第一资源对应N1种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N1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所对应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单元PRU不同。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参照如下方式选取所要发送的前导:第一终端设备在获取到网络设备广播的至少一个SSB时,测量各个SSB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测量结果,在前述至少一个SSB中选取超过第二RSRP门限值的SSB。例如假设图5示意的SSB0超过第二RSRP门限值,终端设备可在SSB0对应的RO中发送该RO对应的一个前导(preamble),如前导2。以及基于该前导对应的PRU发送上行数据。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第二RSRP门限值与上述提及的第一RSRP门限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可选的,第一资源对应于一个同步信号块,同步信号块可关联X个编号连续的前导,所述X个前导包括N2种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N2大于或者等于1;若同步信号块对应多个RO,RO中存在N1种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N2为大于或者等于N1的整数。在所述X个前导中同一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的编号连续。例如S601下情况一所描述的图5示意,SSB0关联的8个前导中,1Rx终端能够使用的前导为前导0-3以及4-5;2Rx终端能够使用的前导为6-7。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同一类型的终端选择的前导集中在同一RO中,进而使用相同的MsgB-RNTI获取DCI并解调MsgB PDSCH,这样网络设备可以基于终端类型具有针对性的配置PDSCH资源。
第二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资源为第一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所述第一终端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终端类型,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不同,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对应的DMRS不同。其中,不同DMRS所占的时域位置不同;和/或者,不同DMRS所占的频域位置不同;和/或者,不同DMRS所使用的序列不同;和/或者,采用不同OCC方式复用DMRS端口实现的不同DMRS。
第三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资源为第一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所述第一终端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终端类型,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不同,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对应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时频资源不同,例如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USCH机会不同。
S603,网络设备在收到MsgA即前导和PUSCH后,向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响应,也称为MsgB。具体可参照A2实施,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进行赘述。
下面结合方案二,对在两步随机接入过程中区分传输方式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方案二:参见图9示意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流程。
S901,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传输方式能够使用的上行传输参数,不同传输方式能够使用的上行传输参数不同,上行传输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前导、PUSCH DMRS(以下简称DMRS)、传输PUSCH可占用的资源(如前述PUSCH机会)。
可选的,所述第一传输方式为携带小数据包的随机接入或者不携带小数据包的随机接入。若第一终端设备需在两步随机接入过程中实现小包传输,则第一传输方式为携带小数据包的随机接入;若第一终端设备进行的是传统的两步随机接入过程,则第一传输方式为不携带小数据包的随机接入。即可以理解,可基于上行传输参数区分传统的两步随机接入和携带小数据包的随机接入。小数据包指的是终端设备在非连接态时发送的上行数据,小数据包的大小小于预设阈值或者在有限个时间单元(例如一个时隙或2个时隙等)中可以发送完成,例如小数据包的大小可以是300KB。如果第一传输方式是携带小数据包的随机接入,则MsgA中的PUSCH包括小数据包。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采用预定义的方式,设定传输方式与该传输方式能够使用的上行传输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则终端设备可根据该预定义的对应关系以及在初始接入过程中SIB获取的上行传输参数的相关配置,确定第一传输方式能够使用的上行传输参数。或者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可在系统信息SIB中指示出传输方式与该传输方式能够使用的上行传输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此,第一终端设备可根据初始接入过程涉及的SIB中的指示,确定第一传输方式,并获取第一传输方式能够使用的上行传输参数。
对于传输方式与传输方式能够使用的上行传输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可参照S601中情况一~情况三进行理解及实施,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进行赘述。
S902,在第二资源上使用第一传输方式发送第一终端的上行信息;该上行信息可用于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传输方式。所述上行信息是在所述第一终端处于非连接态时发送的上行信息,在两步随机接入法中,所述上行信息可以是携带在MsgA中发送的信息。
其中,第二资源与第一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过程中获取到的SSB有关,第二资源包括承载前导的RO和承载上行数据的PUSCH机会。
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行信息包括前导,所述前导为所述第二资源中第一传输方式能够使用的前导,所述第二资源包括承载前导的RO,所述第二资源包括N1种传输方式能够使用的前导,N1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不同传输方式能够使用的前导所对应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单元PRU不同,同一PRU承载的是同一传输方式对应的上行数据。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参照如下方式选取所要发送的前导:第一终端设备在获取到网络设备广播的至少一个SSB时,测量各个SSB的RSRP;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测量结果,在前述至少一个SSB中选取超过第二RSRP门限值的SSB。例如假设图5示意的SSB0超过第二RSRP门限值,终端设备可在SSB0对应的RO中发送该RO对应的一个前导(preamble),如前导2。以及基于该前导对应的PRU发送上行数据。
可选的,第二资源对应于一个同步信号块,同步信号块可关联X个编号连续的前导,所述X个前导包括N2种传输方式能够使用的前导,N2大于或者等于1;若同步信号块对应多个RO,RO中存在N1种传输方式能够使用的前导,N2为大于或者等于N1的整数。在所述X个前导中同一传输方式能够使用的前导的编号连续。例如图5,SSB0关联的8 个前导中,第一传输方式能够使用的前导为前导0-3以及4-5;或者,第一传输方式能够使用的前导为6-7。由于不同传输方式如携带小数据包的随机接入和不携带小数据包的随机接入,两者所使用的传输块大小可能不同,不同传输方式的参数差别较大。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将同一传输方式对应的PRU集中在同一PUSCH机会中,避免不同传输方式混用PUSCH机会。能够实现不同传输方式对应的PUSCH不重叠,较为合理。
第二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资源为第一传输方式能够使用的PRU,不同传输方式能够使用的PRU不同,不同传输方式能够使用的PRU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不同。
第三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资源为第一传输方式能够使用的PRU,不同传输方式能够使用的PRU不同,不同传输方式能够使用的PRU对应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时频资源不同,例如不同传输方式能够使用的PUSCH机会不同。
S903,网络设备在收到MsgA即前导和PUSCH后,向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响应,也称为MsgB。具体可参照A2实施,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可在两步随机接入过程中实现小包传输,避免UE先进入连接态再发送小包造成的额外信令开销和能耗开销。并可基于前导、DMRS、或者PUSCH机会,区分进行传统的两步随机接入还是进行携带小包传输的随机接入,便于网络侧对不同传输方式有针对性的配置上下行调度参数。
(二)四步接入法又可称为4-step RACH,参见图10示意的一种四步随机接入法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如下四个步骤B1~B4。
B1,终端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上向基站发送前导(Preamble),或称发送随机接入前导,或称发送消息1(Msg1)。
Preamble是一个序列,其作用是通知基站有一个随机接入请求,并使得基站能估计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传输时延,以便基站校准该终端的上行定时(uplink timing),并将校准信息通过定时提前(timing advance,TA)指令告知终端。
此外,终端还可根据前导的发送时机(PRACH occasion,RO),计算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ndom access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ndicator,RA-RNTI)。一个RO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前导。两步随机接入的发送机会RO与四步随机接入的发送机会RO可共享或不共享。
B2,基站检测到终端发送的前导后,向终端发送消息2(Msg2),该消息2也可以理解为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消息。
具体的,基站计算出与步骤一中相同的RA-RNTI,用RA-RNTI加扰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该DCI用于调度承载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RAR的内容包含步骤一中所收到的各个Preamble的编号(number),以及各个Preamble编号对应的上行定时提前信息(timing advance,TA)、上行资源分配信息(uplink grant,UL grant)和临时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emporary cell-RNTI,TC-RNTI)等。
B3,终端接收RAR。
如果RAR中的Preamble编号包括了步骤一中终端向基站发送的Preamble编号,则终端认为该RAR是针对自己的随机接入响应,根据RAR中该Preamble编号对应的UL grant指示信息,确定终端发送消息3(Msg3)的PUSCH资源,并在调整TA后,基于PUSCH资 源上发送上行消息Msg3,Msg3中携带终端的唯一标识。终端在Msg3中可以发起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请求。
B4,基站接收到终端发送的Msg3,向接入成功的终端返回冲突解决消息(contention resolution),也称为消息4(Msg4)。
用于调度冲突解决消息的DCI用步骤二中分配的临时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C-RNTI加扰,基站在冲突解决消息中将携带Msg3中的终端唯一标识以指定接入成功的终端,而其他没有接入成功的终端将重新发起随机接入。基站可以通过Msg4对终端进行RRC配置。TC-RNTI加扰的DCI中,携带用于反馈ACK/NACK的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指示信息。
进一步的,终端收到Msg4后,若正确解调PDSCH,则根据步骤四中TC-RNTI加扰的DCI中的PUCCH指示信息,通过PUCCH向基站反馈ACK;若终端未能正确解调PDSCH,则通过PUCCH向基站反馈NACK。若终端未能识别调度Msg4PDSCH的DCI,则不发送ACK/NACK,基站在一个时间窗内未收到ACK/NACK时,可以重新发送Msg4。
下面结合方案三,对在四步随机接入过程中上报终端类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方案三:参见图11示意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流程。
S1101,第一终端设备获取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指示N3种终端类型各自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N3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这里的解调参考信号可用于解调消息3(Msg3)。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采用预定义的方式,设定终端类型与该终端类型对应的上行传输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一终端设备可根据该预定义的对应关系以及在初始接入过程中SIB获取的上行传输参数的相关配置,获取配置信息,即确定第一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DMRS。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可在系统信息SIB中携带前述配置信息,基于此,第一终端设备可根据初始接入过程涉及的SIB中的指示,确定其所属的第一终端类型,并获取第一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上行传输参数,如DMRS。示例性的,图11中步骤S1101描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下发的系统信息SIB中携带前述配置信息。
可选的,不同DMRS所占的时域位置不同;和/或者,不同DMRS所占的频域位置不同;和/或者,不同DMRS所使用的序列不同;和/或者采用不同OCC方式复用DMRS端口实现的不同DMRS。下面以两种DMRS为例,结合方式一和方式二对于不同DMRS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方式一:可以通过不同的DMRS端口实现两种DMRS。可以理解,DMRS端口也可以理解为导频端口、天线端口的DMRS资源粒子(REs)等。DMRS端口采用频分复用(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FDM)以及码分复用(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CDM)的方式进行复用。每个DMRS CDM组通过正交覆盖码(orthogonal cover code,OCC)复用分为多个DMRS端口。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DMRS端口不同包括:不同DMRS端口的频域位置不同;不同DMRS端口的时域位置不同;和/或不同DMRS端口采用不同OCC方式复用。
5G NR系统支持两种DMRS类型(DMRS类型1和DMRS类型2),DMRS有单前置(Front-loaded)符号和双前置符号之分。DMRS类型1、单前置符号最大支持4个DMRS端口;DMRS类型1、双前置符号最大支持8个DMRS端口;DMRS类型2、单前置符 号最大支持6个DMRS端口;DMRS类型2、双前置符号最大支持12个DMRS端口。下面针对两种DMRS类型的DMRS端口复用和配置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对于DMRS类型1的参考信号:DMRS端口被划分为两个DMRS CDM组。
示例的,图12a示意出DMRS类型1、单前置符号是横轴编号为2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该OFDM符号的子载波(图中纵轴)被分为两组,即该OFDM符号的子载波被划分为两个DMRS CDM组,每个DMRS CDM组对应单OFDM符号通过OCC方式复用的2个DMRS端口,参见图12a所示,DMRS CDM组0对应天线端口0/1的DMRS资源粒子(REs),DMRS CDM组1对应天线端口2/3的DMRS REs,即DMRS CDM组0对应DMRS端口0和DMRS端口1,DMRS CDM组1对应DMRS端口2和DMRS端口3。
示例性的,参见图12b所示,针对双前置符号(对应编号为2和3的OFDM符号)的DMRS,该OFDM符号的子载波被分为两组,即该OFDM符号的子载波被划分为两个DMRS CDM组,每个DMRS CDM组对应双OFDM符号通过OCC方式复用的4个DMRS端口,参见如图12b所示,DMRS CDM组0对应天线端口0/1/4/5的DMRS REs,DMRS CDM组1对应天线端口2/3/6/7的DMRS REs,即DMRS CDM组0对应DMRS端口0、DMRS端口1、DMRS端口4和DMRS端口5,DMRS CDM组1对应DMRS端口2、DMRS端口3、DMRS端口6和DMRS端口7。
对于DMRS类型2的参考信号:DMRS端口被划分为三个DMRS CDM组。
示例性的,参见图13a所示,针对单前置符号(对应编号为2的OFDM)的DMRS,该OFDM符号的子载波被分为三组,即该OFDM符号的子载波被划分为三个DMRS CDM组,每个DMRS CDM组对应单OFDM符号通过OCC方式复用的2个DMRS端口,参见图13a所示,DMRS CDM组0对应天线端口0/1的DMRS REs,DMRS CDM组1对应天线端口2/3的DMRS REs,DMRS CDM组2对应天线端口4/5的DMRS REs,即DMRS CDM组0对应DMRS端口0和DMRS端口1,DMRS CDM组1对应DMRS端口2和DMRS端口3,DMRS CDM组2对应DMRS端口4和DMRS端口5。
参见图13b所示,针对双前置符号(对应编号为2和3的OFDM符号)的DMRS,该OFDM符号的子载波被分为三组,即该OFDM符号的子载波被划分为三个DMRS CDM组,每个DMRS CDM组对应双OFDM符号通过OCC方式复用的4个OFDM端口,参见图13b所示,DMRS CDM组0对应天线端口0/1/6/7的DMRS REs,DMRS CDM组1对应天线端口2/3/8/9的DMRS REs,DMRS CDM组2为对应天线端口4/5/10/11的DMRS REs,即DMRS CDM组0对应DMRS端口0、DMRS端口1、DMRS端口6和DMRS端口7,DMRS CDM组1对应DMRS端口2、DMRS端口3、DMRS端口8和DMRS端口9,DMRS CDM组2对应DMRS端口4、DMRS端口5、DMRS端口10和DMRS端口11。需要说明的是,上述DMRS端口的划分仅作为一些实例,实际应用时还可以采用其它的划分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方式二:采用相同的DMRS端口但使用不同的序列实现两种DMRS;其中,使用不同的序列包括通过不同的序列生成公式、和/或初始化参数、和/或序列表达式等。
S1102,第一终端设备基于与其他终端设备共享的Msg1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Msg1(或称,前导preamble);
S1103,网络设备发送Msg2,Msg2包括随机接入响应,Msg2还可用于调度Msg3。
S1104,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类型对应的DMRS,发送上行信息。所述上行信息 是在所述第一终端处于非连接态时发送的上行信息,在四步随机接入法中,所述上行信息包括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3(Msg3)。
S1105,网络设备可以通过Msg4对终端进行RRC配置。TC-RNTI加扰的DCI中,携带用于反馈ACK/NACK的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指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在四步随机接入过程中,基于Msg3包含的DMRS区分终端类型,可以实现对于终端能力的上报,网络在解调物理层信息时,即可知道终端设备的能力如接收天线能力,可以使网络更早知道终端天线能力,有利于给终端合理调度Msg4资源。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在小包传输过程中上报终端类型的方案,以下结合方案四进行详细说明。
方案四:参见图14示意的一种数据传输流程,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S1401,第一终端设备获取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指示N3种终端类型各自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N3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这里的解调参考信号可用于解调消息3(Msg3)。
可选的,网络设备可在系统消息块SIB中携带配置信息,例如CG-SDT资源配置,包括分配给不同终端类型的CG PUSCH DMRS资源。则第一终端设备可基于SIB中的CG-SDT资源配置,确定自身所属终端类型可用的DMRS。示例性的,假设终端设备类型分为两类,分别为低能力终端REDCAP的1Rx终端和低能力终端REDCAP的2Rx终端。在SIB的CG-SDT资源配置中,需配置至少2个DMRS,其中至少1个用于1Rx终端发送CG-SDT,另外至少1个用于2Rx终端发送CG-SDT。参见图15示意了一种DMRS分配示意图,在1个CG周期(period)内存在2个DMRS,这2个DMRS占用相同的时域资源但占用不同的频域,2个DMRS中1个DMRS用于1Rx终端发送CG-SDT,另1个DMRS用于2Rx终端发送CG-SDT。
可选的,不同DMRS所占的时域位置不同;和/或者,不同DMRS所占的频域位置不同;和/或者,不同DMRS所使用的序列不同;和/或者采用不同OCC方式复用DMRS端口实现的不同DMRS。不同DMRS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照S1101中的方案实施,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进行赘述。
S1402,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终端类型对应的DMRS,发送上行信息,所述上行信息包括基于预配置授权CG的上行数据。
具体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预授权CG资源上发送前述基于预配置授权CG的上行数据,基于预配置授权CG的上行数据包括小数据包。
S1403,网络设备根据DMRS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类型,如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天线能力,从而配置合理的上下行调度参数,如PDCCH参数,码率、调制阶数、聚合等级等。向UE发送PDCCH进行ACK/NACK反馈资源配置。
本申请实施例基于小包传输过程,采用DMRS区分不同终端类型,使得上报终端类型如终端天线能力等的方式更为灵活。网络通过不同的CG PUSCH DMRS识别终端设备的天线能力,可以尽快根据天线能力合理的确定反馈资源配置。
上述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分别从网络设备、终端设备、以及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各功能,网络设备和终端可以包括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以硬件结构、软件 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形式来实现上述各功能。上述各功能中的某个功能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还是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基于同一构思,参见图1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1600,该装置1600包括处理模块1601和通信模块1602。该通信装置1600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网络设备,能够支持网络设备执行数据传输方法的装置,或者,该通信装置1600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终端设备,能够支持终端设备执行数据传输方法的装置。
其中,通信模块也可以称为收发模块、收发器、收发机、收发装置等。处理模块也可以称为处理器,处理单板,处理单元、处理装置等。可选的,可以将通信模块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应理解,通信模块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侧或终端设备侧的发送操作和接收操作,将通信模块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通信模块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该装置1600应用于网络设备时,其通信模块1602包括的接收单元用于执行网络设备侧的接收操作,例如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数据;其通信模块1602包括的发送单元用于执行网络设备侧的发送操作,例如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该装置1600应用于终端设备时,其通信模块1602包括的接收单元用于执行终端设备侧的接收操作,例如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数据。其通信模块1602包括的发送单元用于执行终端设备侧的发送操作,例如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若该装置采用芯片/芯片电路实现,所述通信模块可以是输入输出电路和/或通信接口,执行输入操作(对应前述接收操作)、输出操作(对应前述发送操作);处理模块为集成的处理器或者微处理器或者集成电路。
以下对该装置1600应用于终端设备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种方式,该装置1600包括:
处理模块1601,用于生成上行信息;
通信模块1602,用于在第一资源上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信息;其中,所述上行信息包括前导,所述前导为所述第一资源中第一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终端类型,所述第一资源对应N1种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N1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所对应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单元PRU不同;或者,所述第一资源为第一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单元PRU,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终端类型,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不同。
在以上设计中,设计不同终端类型使用的PRU不同,网络设备基于上行信息便可区分终端设备的类型。网络设备可针对不同终端类型独立地配置相关的上下行调度参数,实现优化合理的配置,有助于提升系统性能。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不同,或者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对应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时频资源不同。通过这样的方式,网络设备无需解调数据,在解调物理层信息即可尽早确定终端类型,有利于为终端设备合理配置相关的上行调度参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资源对应于一个同步信号块,所述同步信号块关联X个编号连续的前导,所述X个前导包括N2种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N2为大于 或者等于N1的整数,在所述X个前导中同一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的编号连续。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同一类型的终端选择的前导集中在同一RO中,网络设备可以基于终端类型针对性地配置后续的下行调度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上行信息是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时发送的上行信息。在接入网络设备之前令网络设备了解终端设备的情况,便于网络设备尽早地配置相关的上下行调度参数,有助于提升系统性能。
第二种方式,该装置1600包括:
处理模块1601,用于生成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信息。
通信模块1602,用于在第二资源上使用第一传输方式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信息;其中,所述上行信息包括前导,所述前导为所述第一传输方式对应的前导,不同传输方式对应的前导所对应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单元PRU不同;或者,所述第二资源为所述第一传输方式对应的PRU,不同传输方式对应的PRU不同。
在以上设计中,设计不同传输方式对应的PRU不同,网络设备基于上行信息便可区分终端设备的类型。网络设备可针对不同终端类型独立地配置相关的上下行调度参数,实现优化合理的配置,有助于提升系统性能。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传输方式为携带小数据包的随机接入或者不携带小数据包的随机接入。能够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实现小包传输。避免终端设备先进入连接态再发送小包造成的额外信令开销和能耗开销。
第三种方式,该装置1600包括:
通信模块1602,用于获取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指示N3种终端类型各自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N3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处理模块1601,用于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终端类型对应的DMRS,通过通信模块发送上行信息,所述上行信息包括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3或者基于预配置授权CG的上行数据。
以上设计中,基于Msg3包含的DMRS区分终端类型或者基于小包传输过程中涉及的DMRS区分终端类型,实现对于终端类型的上报。网络在解调物理层信息时,即可知道终端设备的能力如接收天线能力,可以使网络更早知道终端天线能力,有利于给终端合理调度Msg4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上行信息是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时发送的上行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不同终端类型对应的DMRS不同。
以下对该装置1600应用于网络设备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种方式,该装置1600包括:
通信模块1602,用于在第一资源上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信息;其中,所述上行信息包括前导,所述前导为所述第一资源中第一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终端类型,所述第一资源对应N1种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N1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所对应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单元PRU不同;或者,所述第一资源为第一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终端类型,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不同。
处理模块1601,用于根据所述上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类型。
在以上设计中,设计不同终端类型使用的PRU不同,网络设备基于上行信息便可区分终端设备的类型。网络设备可针对不同终端类型独立地配置相关的上下行调度参数,实现优化合理的配置,有助于提升系统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不同,或者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对应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时频资源不同。通过这样的方式,网络设备无需解调数据,在解调物理层信息即可尽早确定终端类型,有利于为终端设备合理配置相关的后续下行调度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资源对应于一个同步信号块,所述同步信号块关联X个编号连续的前导,所述X个前导包括N2种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N2为大于或者等于N1的整数,在所述X个前导中同一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的编号连续。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同一类型的终端选择的前导集中在同一RO中,网络设备可以基于终端类型针对性地配置后续的下行调度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上行信息是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时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的上行信息。在接入网络设备之前令网络设备了解终端设备的情况,便于网络设备尽早地配置相关的上下行调度参数,有助于提升系统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不同终端类型对应的天线能力不同。
第二种方式,该装置1600包括:
通信模块1602,用于在第二资源上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信息是使用第一传输方式发送的;其中,所述上行信息包括前导,所述前导为所述第一传输方式对应的前导,不同传输方式对应的前导所对应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单元PRU不同;或者,所述第一资源为所述第一传输方式对应的PRU,不同传输方式对应的PRU不同。
处理模块1601,用于根据所述上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传输方式。
在以上设计中,设计不同传输方式对应的PRU不同,网络设备基于上行信息便可区分终端设备的类型。网络设备可针对不同终端类型独立地配置相关的上下行调度参数,实现优化合理的配置,有助于提升系统性能。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输方式为携带小数据包的随机接入或者不携带小数据包的随机接入。能够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实现小包传输。避免终端设备先进入连接态再发送小包造成的额外信令开销和能耗开销。
第三种方式,该装置1600包括:
通信模块1602,用于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指示N3种终端类型各自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N3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通信模块1602,还用于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终端类型对应的DMRS接收上行信息,所述上行信息包括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3或者基于预配置授权CG的上行数据。
处理模块1601,用于根据所述上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终端类型。
以上设计中,基于Msg3包含的DMRS区分终端类型或者基于小包传输过程中涉及的DMRS区分终端类型,实现对于终端类型的上报。网络在解调物理层信息时,即可知道终端设备的能力如接收天线能力,可以使网络更早知道终端天线能力,有利于给终端合理调度Msg4资源。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行信息是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时发送的上行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不同终端类型对应的DMRS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1700。该通信装置1700可以是芯片或者芯片系统。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通信装置1700可用于实现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功能。通信装置17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710,该处理器1710与存储器耦合,可选的,存储器可以位于该装置之内,存储器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存储器也可以位于该装置之外。例如,通信装置17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1720。存储器1720保存实施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必要计算机程序、配置信息、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和/或数据;处理器1710可能执行存储器1720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完成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处理器1710可能和存储器1720协同操作。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收发器1730、处理器1710以及存储器1720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
通信装置1700中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730,通信装置1700可以通过通信接口1730和其它设备进行信息交互。示例性的,所述通信接口1701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当该通信装置1700为芯片类的装置或者电路时,该装置1700中的通信接口1730也可以是输入输出电路,可以输入信息(或称,接收信息)和输出信息(或称,发送信息),处理器为集成的处理器或者微处理器或者集成电路或则逻辑电路,处理器可以根据输入信息确定输出信息。
可选的,参见图17,所述通信接口1730、所述处理器1710以及所述存储器1720之间通过总线1740相互连接。所述总线1740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7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还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 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电路或者其它任意能够实现存储功能的装置,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装置1700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具体通信装置1700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终端设备,实现上述涉及的任一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存储器1720保存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的功能的必要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和/或数据。处理器1710可执行存储器1720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完成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通信装置1700中的通信接口可用于与网络设备进行交互,向网络设备发送信息或者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信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装置1700可以应用于网络设备,具体通信装置1700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网络设备,实现上述涉及的任一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存储器1720保存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的功能的必要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和/或数据。处理器1710可执行存储器1720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完成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该通信装置1700中的通信接口可用于与终端设备进行交互,向终端设备发送信息或者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信息。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700可应用于终端设备,完成上述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或者应用于网络设备,完成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施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还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还可以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电路或者其它任意能够实施存储功能的装置,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和/或数据。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从终端设备侧或者网络设备侧角度执行图6、图9、图10、图11、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计算机从终端设备侧或者网络设备侧角度执行图6、图9、图10、图11、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以此为例但不限于: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可以实现图6、图9、图10、图11、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用于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从终端设备侧或者网络设备侧角度实现图6、图9、图10、图11、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计算机装置实现图6、图9、图10、图11、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该计算机装置必要的程序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终端设备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以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无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引用,例如方法实施例之间的方法和/或术语可以相互引用,例如装置实施例之间的功能和/或术语可以相互引用,例如装置实施例和方法实施例之间的功能和/或术语可以相互引用。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 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7)

  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资源上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信息;
    其中,所述上行信息包括前导,所述前导为所述第一资源中第一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终端类型,所述第一资源对应N1种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N1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所对应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单元PRU不同;或者,
    所述第一资源为第一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终端类型,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不同。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不同,或者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对应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时频资源不同。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对应于一个同步信号块,所述同步信号块关联X个编号连续的前导,所述X个前导包括N2种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N2为大于或者等于N1的整数,在所述X个前导中同一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的编号连续。
  4. 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息是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时发送的上行信息。
  5. 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终端类型对应的天线能力不同。
  6.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二资源上使用第一传输方式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信息;
    其中,所述上行信息包括前导,所述前导为所述第一传输方式对应的前导,不同传输方式对应的前导所对应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单元PRU不同;或者,
    所述第二资源为所述第一传输方式对应的PRU,不同传输方式对应的PRU不同。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方式为携带小数据包的随机接入或者不携带小数据包的随机接入。
  8.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指示N3种终端类型各自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N3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终端类型对应的DMRS,发送上行信息,所述上行信息包括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3或者基于预配置授权CG的上行数据。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息是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时发送的上行信息。
  10. 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终端类型对应的DMRS不同。
  1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资源上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信息;
    其中,所述上行信息包括前导,所述前导为所述第一资源中第一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终端类型,所述第一资源对应N1种终端类型 能够使用的前导,N1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所对应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单元PRU不同;或者,
    所述第一资源为第一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终端类型,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不同。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不同,或者不同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PRU对应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时频资源不同。
  13. 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对应于一个同步信号块,所述同步信号块关联X个编号连续的前导,所述X个前导包括N2种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N2为大于或者等于N1的整数,在所述X个前导中同一终端类型能够使用的前导的编号连续。
  14. 如权利要求11-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息是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时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的上行信息。
  15. 如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终端类型对应的天线能力不同。
  16.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二资源上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信息,所述上行信息的传输方式是第一传输方式;
    其中,所述上行信息包括前导,所述前导为所述第一传输方式对应的前导,不同传输方式对应的前导所对应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单元PRU不同;或者,
    所述第二资源为所述第一传输方式对应的PRU,不同传输方式对应的PRU不同。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方式为携带小数据包的随机接入或者不携带小数据包的随机接入。
  18.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指示N3种终端类型各自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N3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终端类型对应的DMRS接收上行信息,所述上行信息包括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3或者基于预配置授权CG的上行数据。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息是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时接收的上行信息。
  20. 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终端类型对应的DMRS不同。
  21. 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 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1-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3.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4.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1-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5. 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1或23所述的装置,和权利要求22或24所述的装置。
  26.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 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权利要求11至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7. 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权利要求11至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CT/CN2022/091016 2021-05-10 2022-05-05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2237623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2806591.8A EP4319411A1 (en) 2021-05-10 2022-05-05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8/489,873 US20240048427A1 (en) 2021-05-10 2023-10-19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07908.1 2021-05-10
CN202110507908.1A CN115334651A (zh) 2021-05-10 2021-05-10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US18/489,873 Continuation US20240048427A1 (en) 2021-05-10 2023-10-19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37623A1 true WO2022237623A1 (zh) 2022-11-17

Family

ID=83912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2/091016 WO2022237623A1 (zh) 2021-05-10 2022-05-05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48427A1 (zh)
EP (1) EP4319411A1 (zh)
CN (1) CN115334651A (zh)
WO (1) WO2022237623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7546A (zh) * 2010-09-30 2012-05-0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10719650A (zh) * 2019-09-30 2020-01-21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和存储介质
WO2021010803A1 (ko) * 2019-07-18 2021-01-2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및 제어 신호 송수신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WO2021063248A1 (en) * 2019-10-04 2021-04-08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of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resource unit selection and related device
WO2022061755A1 (en) * 2020-09-25 2022-03-31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2-step random acces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7546A (zh) * 2010-09-30 2012-05-0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WO2021010803A1 (ko) * 2019-07-18 2021-01-2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및 제어 신호 송수신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10719650A (zh) * 2019-09-30 2020-01-21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和存储介质
WO2021063248A1 (en) * 2019-10-04 2021-04-08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of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resource unit selection and related device
WO2022061755A1 (en) * 2020-09-25 2022-03-31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2-step random acces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HISILICON: "RAN1 aspects of RedCap UE type and identification", 3GPP DRAFT; R1-2104287,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MOBILE COMPETENCE CENTRE ; 650, ROUTE DES LUCIOLES ; F-06921 SOPHIA-ANTIPOLIS CEDEX ; FRANCE, vol. RAN WG1, no. E-meeting; 20210510 - 20210527, 12 May 2021 (2021-05-12), Mobile Competence Centre ; 650, route des Lucioles ; F-06921 Sophia-Antipolis Cedex ; France , XP05201074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34651A (zh) 2022-11-11
EP4319411A1 (en) 2024-02-07
US20240048427A1 (en) 2024-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72549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ata transmiss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ing same
CN110049557B (zh)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US9867197B2 (en) Communications system,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communications devices and method
US11503643B2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device
RU2687033C1 (ru) Передача ответного сообщения произвольного доступа
US20230071979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saving power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ing same
WO2019137534A9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5058710A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tting Cyclic Prefix Length
WO2014023026A1 (zh) 随机接入方法、基站及终端
JP7247372B2 (ja) 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2202837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usch repetition in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EP4188013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00252961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saving power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ing same
WO2021102859A1 (zh) 同步信号块指示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1197109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23018029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JP7407918B2 (ja) ランダムアクセス手順で利用されるリソースのバランスをとるための方法
TWI826057B (zh) 一種實體上行控制通道的發送方法、接收方法及通信裝置
WO2022237623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8201850A1 (zh) 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和系统
EP4106475A1 (en) Random access response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3011213A1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WO2022077470A1 (zh) 数据信道的传输方法
WO2023005889A1 (zh) 基于网络切片的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6669217A (zh) 用于降低能力用户设备的初始接入和初始带宽部分配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280659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2280659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2280659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Effective date: 20231023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