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2062750A1 - 一种折叠显示器支撑件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显示器支撑件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2062750A1
WO2022062750A1 PCT/CN2021/112234 CN2021112234W WO2022062750A1 WO 2022062750 A1 WO2022062750 A1 WO 2022062750A1 CN 2021112234 W CN2021112234 W CN 2021112234W WO 2022062750 A1 WO2022062750 A1 WO 2022062750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s
bending
bending area
array
ope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1/11223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王浩然
蔡宝鸣
Original Assignee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US17/794,32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20230049246A1/en
Publication of WO2022062750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2062750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10K77/111Flexible substrat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3Use of materials for the substrate
    • H05K1/0393Flexible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11Flexible OL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Abstract

一种折叠显示器支撑件及显示装置,折叠显示器支撑件包括支撑本体(10),在支撑本体(10)上设有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弯折区(100)、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二弯折区(200)、及位于第一弯折区(100)和第二弯折区(200)交叉位置的至少一个双向弯折区(300),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月Y)之间呈夹角,第一弯折区(100)设有第一网孔图形,第二弯折区(200)设有第二网孔图形,双向弯折区(300)设有第三网孔图形,第一网孔图形和第二网孔图形的开孔占比均小于第三网孔图形的开孔占比,开孔占比为单位面积内开孔所占面积的百分比;且第三网孔图形的开孔形状关于第一弯折区(100)的弯折轴和第二弯折区(200)的弯折轴、呈轴对称形状。折叠显示器支撑件及显示装置能够实现多弯折方向的折叠形态。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显示器支撑件及显示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主张在2020年09月24日在中国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号No.202011015356.4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显示器支撑件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柔性显示器技术的不断成熟,不同弯折半径及折叠形态的显示器设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考虑到柔性OLED显示器相对轻薄的特征,金属支撑件是提高显示器整体支撑性、抗拉能力、抗冲击能力提升的关键。沿两个方向可弯折的显示器,允许搭载的设备呈现不同的形态和显示状态,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金属支撑件都是具有一个弯折方向,尚没有针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弯折方向的显示器的金属支撑件,影响了多弯折方向的显示器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叠显示器支撑件及显示装置,能够实现多弯折方向的折叠形态。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折叠显示器支撑件,所述折叠显示器支撑件包括支撑本体,在所述支撑本体上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弯折区、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二弯折区、及位于所述第一弯折区和所述第二弯折区交叉位置的至少一个双向弯折区,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呈夹角,所述第一弯折区设有第一网孔图形,所述第二弯折区设有第二网孔图形,所述双向弯折区设有第三网孔图形,所述第一网孔图形和所述第二网孔图形的开孔占比均小于所述第三网孔图形的开孔占比,所述开孔占比 为单位面积内开孔所占面积的百分比;且所述第三网孔图形的开孔形状关于所述第一弯折区的弯折轴和所述第二弯折区的弯折轴、呈轴对称形状。
示例性的,所述第三网孔图形包括第一镂空部分和第一实体网线部分,所述第一镂空部分包括第一开孔阵列,所述第一开孔阵列包括阵列分布的多个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开孔为十字状开孔,包括呈十字交叉设置的第一长条孔和第二长条孔,所述第一长条孔的长度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长条孔的长度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镂空部分还包括:第二开孔阵列,所述第二开孔阵列包括阵列分布的多个第二开孔,每一所述第二开孔由阵列分布的相邻四个所述第一开孔之间的第一实体网线部分围设而成。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长条孔的相对两端呈圆弧状或椭圆弧状,和/或,
所述第二长条孔的相对两端呈圆弧状或椭圆弧状;
且所述第一长条孔和所述第二长条孔相交的拐角处第一实体网线部分为圆弧状或椭圆弧状的过渡曲线。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长条孔和所述第二长条孔相交拐角处的第一实体网线部分包括至少一个四分之一圆弧或四分之一椭圆弧,且所述四分之一圆弧的直径大于或等于0.2mm,所述四分之一椭圆弧的短轴长大于或等于0.2mm。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网孔图形包括:第二镂空部分和第二实体网线部分,所述第二镂空部分包括:第三开孔阵列,所述第三开孔阵列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三开孔,所述第三开孔为长条状开孔,所述第三开孔的长度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
示例性的,所述第三开孔阵列的行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列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
每行第三开孔和与该行第三开孔相邻的另一行第三开孔的开孔位置交错设置。
示例性的,所述第二网孔图形包括:第三镂空部分和第三实体网线部分,所述第三镂空部分包括第四开孔阵列,所述第四开孔阵列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第四开孔,所述第四开孔为长条状开孔,所述第四开孔的长度延伸方向为 所述第二方向。
示例性的,所述第四开孔阵列的行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列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
每行第四开孔和与该行第四开孔相邻的另一行第四开孔的开孔位置交错设置。
示例性的,所述第二实体网线部分的线宽和所述第三实体网线部分的线宽均大于所述第一实体网线部分的线宽。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实体网线部分的实体网线部分的线宽为0.01mm~0.5mm。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实体网线部分的实体网线部分在垂直于所述支撑本体的方向上的厚度为0.05mm~0.5mm。
示例性的,所述支撑本体为采用杨氏模量大于预定值的金属材料制成的一体结构。
示例性的,所述金属材料包括不锈钢、结构钢、钛合金、铜、铜合金、铝合金、镁合金中的至少一种。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器件,包括出光面及与所述出光面相背的背面;
及,设置于所述显示器件的背面一侧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采用如上所述的折叠显示器支撑件。
本公开实施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器支撑件及显示装置,在折叠显示器支撑件的支撑本体上进行了图案化设计,形成至少一个第一弯折区、至少一个第二弯折区和至少一个双向弯折区,针对该支撑本体在不同弯折区的弯折性能不同,对所述第一弯折区、所述第二弯折区和所述双向弯折区上分别进行不同的图案化网孔图形设计,不同弯折区的网孔图形具有不同的分布及配合关系,其中,所述第一弯折区上设第一网孔图形,用于实现该支撑本体沿第一方向弯折的功能;所述第二弯折区设第二网孔图形,用于实现该支撑本体沿第二方向弯折的功能;而所述双向弯折区位于第一弯折区和第二弯折区的交 叠位置,须同时具有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两个交叉方向上均可弯折的功能,因此,将双向弯折区的第三网孔图形设计的开孔占比设计为,小于所述第一弯折区和所述第二弯折区的开孔占比,以提高所述双向弯折区的弹性模量,且第三网孔图形为关于第一弯折区的弯折轴和第二弯折区的弯折轴对称的轴对称图形,这样,使得该第三网孔图形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弯折轴和所述第二方向的弯折轴进行弯折,从而实现两弯折方向的折叠形态,满足相关弯折柔性的功能需求。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折叠显示器支撑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折叠显示器支撑件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表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折叠显示器支撑件的双向弯折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折叠显示器支撑件的双向弯折区中第一开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5表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器支撑件的仿真应力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 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相关技术中,柔性折叠显示器通过背面设置金属支撑件,来提高显示器整体支撑性、抗拉能力、抗冲击能力等,然而,目前仅针对单向弯折显示器设计金属支撑件,对于具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弯折方向的显示器,由于对金属支撑件不同弯折区域需求不同,目前尚没有设计合理的金属支撑件,影响了显示器向多弯折方向形态发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折叠显示器支撑件,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折叠显示器支撑件包括支撑本体10,在所述支撑本体10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弯折区100、至少一个第二弯折区200、至少一个双向弯折区300;所述第一弯折区100沿第一方向X延伸,用于使所述支撑本体10沿所述第一方向X弯折;所述第二弯折区200沿第二方向Y延伸,用于使所述支撑本体10沿所述第二方向Y弯折;所述双向弯折区300位于所述第一弯折区100和所述第二弯折区200交叉位置处,所述第一方向X与所述第二方向Y之间呈夹角;所述第一弯折区100设有第一网孔图形,所述第二弯折区200设有第二网孔图形,所述双向弯折区300设有第三网孔图形,所述第一网孔图形和所述第二网孔图形的开孔占比均小于所述第三网孔图形的开孔占比,所述开孔占比为单位面积内开孔所占面积的百分比;且所述第三网孔图形的开孔形状关于所述第一弯折区100的弯折轴和所述第二弯折区200的弯折轴、呈轴对称形状。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器支撑件,在折叠显示器支撑件的支撑本体10上进行了图案化设计,形成至少一个第一弯折区100、至少一个第二弯折区200和至少一个双向弯折区300,针对该支撑本体10在不同弯折区的弯 折性能不同,对所述第一弯折区100、所述第二弯折区200和所述双向弯折区300上分别进行不同的图案化网孔图形设计,不同弯折区的网孔图形具有不同的分布及配合关系,其中,所述第一弯折区100上设第一网孔图形,用于实现该支撑本体10沿第一方向X弯折的功能;所述第二弯折区200设第二网孔图形,用于实现该支撑本体10沿第二方向Y弯折的功能;而所述双向弯折区300位于第一弯折区100和第二弯折区200的交叠位置,须同时具有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两个交叉方向上均可弯折的功能,因此,将双向弯折区300的第三网孔图形设计的开孔占比设计为,小于所述第一弯折区100和所述第二弯折区200的开孔占比,以提高所述双向弯折区300的弹性模量,且第三网孔图形为关于第一弯折区100的弯折轴和第二弯折区200的弯折轴对称的轴对称图形,这样,使得该第三网孔图形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X的弯折轴和所述第二方向Y的弯折轴进行弯折,从而实现两弯折方向的折叠形态,满足相关弯折柔性的功能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公开实施例中,在该支撑本体10上,所述第一弯折区10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每一个所述第一弯折区100是指,从所述支撑本体10的第一侧边缘沿所述第一方向X贯通至所述支撑本体10的与所述第一侧边缘相对的第二侧边缘,而形成一沿所述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一条形区域,该第一条形区域与第二弯折区200交叉位置为所述双向弯折区300,且该第一条形区域除所述双向弯折区300之外的区域,即为一个所述第一弯折区100;同样的,所述第二弯折区20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每一个所述第二弯折区200是指,从所述支撑本体10的第三侧边缘沿所述第二方向Y贯通至所述支撑本体10的与所述第三侧边缘相对的第四侧边缘,而形成一沿所述第而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条形区域,该第二条形区域与第二弯折区200交叉位置为所述双向弯折区300,且该第二条形区域除所述双向弯折区300之外的区域,即为一个所述第二弯折区200。
当所述第一弯折区100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各所述第一弯折区100可以是平行设置;当所述第二弯折区200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各所述第二弯折区200可以是平行设置。
以下以所述支撑本体10上仅设置一个所述第一弯折区100和一个所述第二弯折区200为例,来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器支撑件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三网孔图形包括第一镂空部分310和第一实体网线部分320,所述第一镂空部分310包括第一开孔阵列,所述第一开孔阵列包括阵列分布的多个第一开孔311,所述第一开孔311为十字状开孔,包括呈十字交叉设置的第一长条孔3111和第二长条孔3112,所述第一长条孔3111的长度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X,所述第二长条孔3112的长度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Y。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双向弯折区300的第三网孔图形包括阵列分布的多个第一开孔311,该第一开孔311呈十字状,利用该第一开孔311的可变形性能,实现弯折功能。以所述第一方向X和所述第二方向Y之间夹角为α为例,第一长条孔3111和第二长条孔3112呈十字交叉设置,是指,所述第一长条孔3111和所述第二长条孔3112以夹角α交叉贯通,而形成十字状开孔,即,所述第一开孔311的第一长条孔3111和第二长条孔3112的长度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等于α;且所述第一长条孔3111的长度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X,所述第一长条孔3111的形状为关于所述第二弯折区200的弯折轴和所述第一弯折区100的弯折轴呈轴对称图形,这样,所述双向弯折区300能够实现沿所述第二弯折区200的弯折轴弯折的功能;所述第二长条孔3112的长度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Y,所述第二长条孔3112的形状关于所述第二弯折区200的弯折轴和所述第一弯折区100的弯折轴呈轴对称图形,这样,所述双向弯折区300能够实现沿所述第一弯折区100的弯折轴弯折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开孔311中,所述第一长条孔3111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与所述第二长条孔3112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所述第一长条孔3111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取决于所述第一弯折区100弯折半径等,所述第二长条孔3112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取决于所述第二弯折区200弯折半径等。
具体的,所述第二长条孔3112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A,与所述第一实体网线部分320的线宽C、以及该第二长条孔3112所在区域对应的弯折半径R之间,满足以下关系式(其中A、C、R的单位均取mm):
Figure PCTCN2021112234-appb-000001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孔311为十字状开孔,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孔311的形状不限于此,只要能够关于第一方向X的弯折轴和第二方向Y上的弯折轴呈轴对称图形即可,例如,所述第一开孔311的形状还可以是圆形、椭圆形、菱形或多边形等。
此外,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镂空部分310还包括第二开孔阵列,所述第二开孔阵列包括阵列分布的多个第二开孔312,每一所述第二开孔312由阵列分布的相邻四个所述第一开孔311之间的第一实体网线部分320围设而成。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双向弯折区300的第三网孔图形是由第一实体网线部分320来编织形成,从而,在各所述第一开孔311之间还会形成镂空的开孔,也就是第二开孔312,如图1和图2所示,该第二开孔312的图形由所述第一开孔311之间的第一实体网线部分320围设而成,这样,可以在所述双向弯折区300弯折时,所述第二开孔312为所述第一开孔311的变形提供足够空间,以进一步提升所述第一开孔311的可变形性能,实现双向弯折功能。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三网孔图形也可以不设置所述第二开孔312。
此外,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长条孔3111的相对两端呈圆弧状或椭圆弧状,所述第二长条孔3112的相对两端呈圆弧状或椭圆弧状;且所述第一长条孔3111和所述第二长条孔3112相交的拐角处第一实体网线部分320为圆弧状或椭圆弧状的过渡曲线。
采用上述方案,由于所述双向弯折区300是通过所述第一开孔311的变形,实现弯折功能,为了避免发生弯折变形时产生应力集中的现象,所述第一长条孔3111和所述第二长条孔3112的端部均设计为圆弧或椭圆弧状,且第一长条孔3111和第二长条孔3112相交拐角处的网线设计为圆弧或椭圆弧 状过渡曲线。
此外,图5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器支撑件的仿真应力分布示意图。根据该仿真应力分布示意图可知,所述第一长条孔3111和所述第二长条孔3112的端部位置、以及相交位置处的网线所受应力大,因此,若这些位置采用直线或直折线,会导致应力集中,容易断裂,因此,将这些位置设计为圆弧或椭圆弧可以有利于减少应力集中现象,从而提升耐弯折性能。
此外,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长条孔3111和所述第二长条孔3112相交拐角处的第一实体网线部分320包括至少一个四分之一圆弧或四分之一椭圆弧321。
上述方案中,以所述第一弯折区100的弯折轴和所述第二弯折区200的弯折轴相互垂直为例,所述双向弯折区300中,每一所述第一开孔311在十字交叉位置处需要能够沿与第一方向X呈45°角的方向上发生变形,因此,在十字交叉位置处将拐角设计为四分之一圆弧或四分之一椭圆弧,以保证所述第一开孔311在十字交叉位置处变形时不在第一弯折区的弯折轴或第二弯折区的弯折轴方向上出现应力集中。
进一步的,所述四分之一圆弧的直径大于或等于0.2mm,所述四分之一椭圆弧的短轴长大于或等于0.2m。这样,通过增大该四分之一圆弧的直径或四分之一椭圆弧的短轴长,能有效提升该区域的弯折能力,可以对应更小的弯折半径需求。
应当理解的是,对于所述第一长条孔3111和所述第二长条孔3112的相交拐角处的网线形状不限于此。
此外,在本公开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网孔图形包括:第二镂空部分和第二实体网线部分120,所述第二镂空部分包括第三开孔阵列,所述第三开孔阵列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三开孔110,所述第三开孔110为长条状开孔,所述第三开孔110的长度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X;所述第三开孔110阵列的行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X,列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Y;每行第三开孔110和与该行第三开孔110相邻的另一行第三开孔110的开孔位置交错设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弯折区100的网孔设计为沿第一方向X分布多行第三开孔110,且相邻行第三开孔110交错,这样,一方面满足所述第一弯折区100沿第一方向X的弯折轴弯折功能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具有更好的耐弯折性能。
此外,所述第三开孔110的两端均为圆弧状或椭圆弧状,以避免应力集中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网孔图形的具体结构可以不限于此。
在本公开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网孔图形包括:第三镂空部分和第三实体网线部分220,所述第三镂空部分包括第四开孔阵列,所述第四开孔阵列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第四开孔210,所述第四开孔210为长条状开孔,所述第四开孔210的长度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Y;所述第四开孔210阵列的行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Y,列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X;每行第四开孔210和与该行第四开孔210相邻的另一行第四开孔210的开孔位置交错设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弯折区200的网孔设计为沿第二方向Y分布多行第四开孔210,且相邻行第四开孔210交错,这样,一方面满足所述第二弯折区200沿第二方向Y的弯折轴弯折功能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具有更好的耐弯折性能。
此外,所述第四开孔210的两端均为圆弧状或椭圆弧状,以避免应力集中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网孔图形的具体结构可以不限于此。
此外,在本公开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实体网线部分120的线宽和所述第三实体网线部分220的线宽均大于所述第一实体网线部分320的线宽d1,这样,所述双向弯折区300的杨氏模量小于第一弯折区100和第二弯折区200的杨氏模量,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双向弯折区300的弯折能力,对应更小弯折半径的设计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实体网线部分320的实体网线部分的线宽为0.01mm~0.5mm。
此外,在本公开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实体网线部分320的实体网线部分在垂直于所述支撑本体10的方向上的厚度为0.05mm~0.5mm。该厚度设计是为了实现该折叠显示器支撑件的平面支撑性与弯折柔性之间的平衡。若厚度小于0.05mm,则该折叠显示器支撑件的平面支撑性不足,屏幕机械性能不足;若厚度大于0.5mm,则该折叠显示器支撑件的实现弯折柔性的难度较大。
此外,在本公开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本体10为采用杨氏模量大于预定值的金属材料制成的一体结构。其中,所述预定值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中弯折性能需求进行限定。例如,所述支撑本体10可以选用杨氏模量高于预定值的高杨氏模量金属材料,如不锈钢、结构钢、钛合金等;也可以选用相对杨氏模量低的金属材料,如铜及铜合金、铝合金、镁合金等。
此外,如图所示,所述支撑本体10除所述第一弯折区100、所述第二弯折区200和所述双向弯折区300之外的其他区域可以是平面区域。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器支撑件,适用于柔性显示器件中,例如,柔性OLED显示器件等。例如,所述显示器件包括出光面及与出光面相背的背面,所述折叠显示器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显示器件的背面一侧,例如,可选用粘接层组装所述显示器件及所述折叠显示器支撑件。以所述显示器件为OLED显示器件为例,该OLED显示器件可以为顶发射结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器支撑件位于该显示器件的背面。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折叠显示器支撑件可不仅适用于OLED显示器件。
此外,本公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器件20,包括出光面21及与所述出光面21相背的背面22;及,设置于所述显示器件的背面一侧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采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折叠显示器支撑件。
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数码相框、手机、平板电脑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柔性电路板、印刷电路板和背板。
显然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器 支撑件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1)本公开实施例附图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
(2)为了清晰起见,在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附图中,层或区域的厚度被放大或缩小,即这些附图并非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可以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之类的元件被称作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
(3)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实施例。
以上,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 一种折叠显示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显示器支撑件包括支撑本体,在所述支撑本体上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弯折区、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二弯折区、及位于所述第一弯折区和所述第二弯折区交叉位置的至少一个双向弯折区,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呈夹角,所述第一弯折区设有第一网孔图形,所述第二弯折区设有第二网孔图形,所述双向弯折区设有第三网孔图形,所述第一网孔图形和所述第二网孔图形的开孔占比均小于所述第三网孔图形的开孔占比,所述开孔占比为单位面积内开孔所占面积的百分比;且所述第三网孔图形的开孔形状关于所述第一弯折区的弯折轴和所述第二弯折区的弯折轴、呈轴对称形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显示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网孔图形包括第一镂空部分和第一实体网线部分,所述第一镂空部分包括第一开孔阵列,所述第一开孔阵列包括阵列分布的多个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开孔为十字状开孔,包括呈十字交叉设置的第一长条孔和第二长条孔,所述第一长条孔的长度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长条孔的长度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显示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镂空部分还包括:第二开孔阵列,所述第二开孔阵列包括阵列分布的多个第二开孔,每一所述第二开孔由阵列分布的相邻四个所述第一开孔之间的第一实体网线部分围设而成。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显示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长条孔的相对两端呈圆弧状或椭圆弧状,和/或,
    所述第二长条孔的相对两端呈圆弧状或椭圆弧状;
    且所述第一长条孔和所述第二长条孔相交的拐角处第一实体网线部分为圆弧状或椭圆弧状的过渡曲线。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显示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长条孔和所述第二长条孔相交拐角处的第一实体网线部分包括 至少一个四分之一圆弧或四分之一椭圆弧,且所述四分之一圆弧的直径大于或等于0.2mm,所述四分之一椭圆弧的短轴长大于或等于0.2mm。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显示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网孔图形包括:第二镂空部分和第二实体网线部分,所述第二镂空部分包括:第三开孔阵列,所述第三开孔阵列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三开孔,所述第三开孔为长条状开孔,所述第三开孔的长度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显示器件支撑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开孔阵列的行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列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
    每行第三开孔和与该行第三开孔相邻的另一行第三开孔的开孔位置交错设置。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显示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网孔图形包括:第三镂空部分和第三实体网线部分,所述第三镂空部分包括第四开孔阵列,所述第四开孔阵列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第四开孔,所述第四开孔为长条状开孔,所述第四开孔的长度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显示器件支撑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开孔阵列的行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列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
    每行第四开孔和与该行第四开孔相邻的另一行第四开孔的开孔位置交错设置。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显示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实体网线部分的线宽和所述第三实体网线部分的线宽均大于所述第一实体网线部分的线宽。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折叠显示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实体网线部分的实体网线部分的线宽为0.01mm~0.5mm。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折叠显示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实体网线部分的实体网线部分在垂直于所述支撑本体的方向上的厚度为0.05mm-0.5mm。
  13.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折叠显示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本体为采用杨氏模量大于预定值的金属材料制成的一体结构。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折叠显示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材料包括不锈钢、结构钢、钛合金、铜、铜合金、铝合金、镁合金中的至少一种。
  15.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器件,包括出光面及与所述出光面相背的背面;
    及,设置于所述显示器件的背面一侧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折叠显示器支撑件。
PCT/CN2021/112234 2020-09-24 2021-08-12 一种折叠显示器支撑件及显示装置 WO2022062750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794,327 US20230049246A1 (en) 2020-09-24 2021-08-12 Folding displayer support and display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15356.4 2020-09-24
CN202011015356.4A CN112037662B (zh)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折叠显示器支撑件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62750A1 true WO2022062750A1 (zh) 2022-03-31

Family

ID=73574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1/112234 WO2022062750A1 (zh) 2020-09-24 2021-08-12 一种折叠显示器支撑件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49246A1 (zh)
CN (1) CN112037662B (zh)
WO (1) WO20220627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7662B (zh) * 2020-09-24 2022-08-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显示器支撑件及显示装置
CN112967610B (zh) * 2021-03-16 2023-01-3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2991959B (zh) * 2021-03-31 2023-09-2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3658516B (zh) * 2021-08-31 2023-06-2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3851048B (zh) * 2021-09-16 2023-03-2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支撑板、柔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13870708B (zh) * 2021-09-28 2023-10-3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支撑板和显示面板
CN113888978B (zh) * 2021-10-20 2022-09-0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3920877B (zh) * 2021-10-20 2023-11-2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CN114203032A (zh) * 2021-11-11 2022-03-1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支撑结构及折叠显示面板
CN114078388B (zh) * 2021-11-12 2022-08-0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4170912B (zh) * 2021-12-15 2024-01-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4036488A1 (zh) * 2022-08-16 2024-0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6010A (zh) * 2017-04-19 2017-08-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和电子装置
CN208141720U (zh) * 2018-05-28 2018-1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支撑件、柔性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0335546A (zh) * 2018-06-28 2019-10-1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0689813A (zh) * 2019-11-20 2020-01-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结构及显示装置
CN110767096A (zh) * 2019-11-15 2020-0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结构及显示装置
CN110792905A (zh) * 2019-11-19 2020-02-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结构及显示装置
CN110910761A (zh) * 2018-09-17 2020-03-2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11312080A (zh) * 2020-03-31 2020-06-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支撑件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12037662A (zh) * 2020-09-24 2020-12-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显示器支撑件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07838B1 (en) * 2003-07-31 2006-03-07 Bostick Ii Charles Robert Foldable tray
CN109523921B (zh) * 2018-12-12 2021-07-23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980124B (zh) * 2019-04-09 2022-12-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膜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0992828B (zh) * 2019-11-28 2022-12-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柔性显示装置的支撑基板和柔性显示装置
CN111445796B (zh) * 2020-04-02 2022-11-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柔性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6010A (zh) * 2017-04-19 2017-08-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和电子装置
CN208141720U (zh) * 2018-05-28 2018-1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支撑件、柔性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0335546A (zh) * 2018-06-28 2019-10-1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0910761A (zh) * 2018-09-17 2020-03-2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10767096A (zh) * 2019-11-15 2020-0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结构及显示装置
CN110792905A (zh) * 2019-11-19 2020-02-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结构及显示装置
CN110689813A (zh) * 2019-11-20 2020-01-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结构及显示装置
CN111312080A (zh) * 2020-03-31 2020-06-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支撑件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12037662A (zh) * 2020-09-24 2020-12-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显示器支撑件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37662B (zh) 2022-08-16
CN112037662A (zh) 2020-12-04
US20230049246A1 (en) 2023-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062750A1 (zh) 一种折叠显示器支撑件及显示装置
US11513560B2 (en) Support substrate for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US20220343809A1 (en) Supporting backplane and display apparatus
KR101867749B1 (ko) 터치 패널용 도전 시트 및 정전 용량식 터치 패널
CN110350014B (zh)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
KR102627722B1 (ko) 지지판 및 폴딩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1367845B2 (en) Stretchable display panel and stretchable display device
US20220167511A1 (en) Panel support structur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ing device
US20220050321A1 (en) Substrate for display
CN110335544B (zh) 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20293870A1 (en) Substrate for display
US11251383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1520862A (zh) 觸控面板
WO2023108750A1 (zh)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US20200033997A1 (en) Flexible touch substrate and touch device
WO2021189550A1 (zh) 柔性显示面板与显示设备
KR20230158126A (ko) 지지판,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모듈 및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220066521A1 (en) Bend-resistant wire,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flexible display panel
US20230104021A1 (en) Support structure for flexible panel, an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WO2022262049A1 (zh) 支撑基板及显示面板
JP2024503553A (ja) 支持板、可撓性表示パネル及び電子装置
CN114203032A (zh) 一种金属支撑结构及折叠显示面板
KR102026829B1 (ko) 칩 온 필름, 이를 갖는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2863339B (zh) 可拉伸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67723B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及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187112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187112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32PN Ep: public notification in the ep bulletin as address of the adressee cannot be established

Free format text: NOTING OF LOSS OF RIGHTS PURSUANT TO RULE 112(1) EPC (EPO FORM 1205N DATED 19/05/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