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2001082A1 - 一种药物在制备治疗脑转移瘤及其相关疾病的药品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药物在制备治疗脑转移瘤及其相关疾病的药品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2001082A1
WO2022001082A1 PCT/CN2021/070413 CN2021070413W WO2022001082A1 WO 2022001082 A1 WO2022001082 A1 WO 2022001082A1 CN 2021070413 W CN2021070413 W CN 2021070413W WO 2022001082 A1 WO2022001082 A1 WO 2022001082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drug
tumor
brain
temozolomide
cannabidio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1/07041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闫超
黄腾飞
徐天琦
Original Assignee
南京大学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京大学 filed Critical 南京大学
Publication of WO2022001082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2001082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ctive ingredi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K31/00 - A61K41/00
    • A61K45/06Mixtures of active ingredients without chemical characterisation, e.g. antiphlogistics and cardiac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045Hydroxy compounds, e.g. alcohols; Salts thereof, e.g. alcohol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045Hydroxy compounds, e.g. alcohols; Salts thereof, e.g. alcoholates
    • A61K31/05Pheno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1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two or more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of which being nitrogen, e.g. tetrazole
    • A61K31/41641,3-Diazoles
    • A61K31/41881,3-Diazoles condensed with other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e.g. biotin, sorbini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08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for nausea, cinetosis or vertigo; Antieme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61P35/04Antineoplastic agents specific for metasta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9/00General protective or antinoxious agents

Abstract

一种药物在制备治疗脑转移瘤相关疾病的药品中的应用,其中,所述药物包括能够促进TRPV4信号通道的钙离子内流的至少一种TRPV4激动剂,所述脑转移瘤及其相关疾病包括脑转移瘤、脑转移瘤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疾病以及脑转移瘤引起的并发症、后遗症、与脑转移瘤具有相关性的疾病。将上述药物应用于制备治疗脑转移瘤相关疾病的药品中,可以通过明确的作用机制起到显著的抗肿瘤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药物在制备治疗脑转移瘤及其相关疾病的药品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药物在制备治疗脑转移瘤及其相关疾病的药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脑部肿瘤是指生长在颅腔的新生物,又称颅内肿瘤、脑癌,可起源于脑、脑膜、神经、血管及脑附件,或由身体的其他组织或脏器转移侵入颅内而形成,大都可产生头痛、颅内高压及局灶性症状,其包括原发性脑肿瘤和脑转移瘤。
脑转移瘤是一种继发性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成人颅内肿瘤,主要来自肺部、乳腺的癌瘤;此外,消化道、肝、胰、子宫、卵巢、甲状腺、肾上腺、前列腺、肾、骨骼等恶性肿瘤及肉瘤等均可转移至脑部,形成脑转移瘤,脑转移瘤多发生在大脑半球的顶枕叶区。
长期以来,医学界把恶性肿瘤的脑转移作为判断肿瘤晚期的标准之一。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脑转移瘤,即预示患者进入了疾病的终末阶段。一般情况下,发现肿瘤脑转移后,常规的手术、放化疗等手段往往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副作用大,预后效果不理想,存在极大的风险。
脑转移瘤与原发性脑肿瘤并不相同,比如若某患者的脑转移瘤是肺癌脑转移形成的,那么该患者的脑转移瘤细胞为肺癌细胞,若某患者的脑转移瘤是乳腺癌脑转移形成的,那么该患者的脑转移瘤细胞为乳腺癌细胞,所以,治疗原发性脑瘤的药物无法适用于脑转移瘤的治疗。而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绝大多数治疗肺癌、乳腺癌等的药物无法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部发挥其应有的药效,故如何治疗脑转移瘤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药物在制备治疗脑转移瘤及其相关疾病的药品中的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
本申请的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申请的一个发明点为提供一种抑制脑转移瘤及其相关疾病的药物,其包括能够促进TRPV4信号通道的钙离子内流的至少一种TRPV4激动剂,该TRPV4激动剂的浓度为0.01μM-30μM,该TRPV4激动剂优选大麻二酚。
同时,该TRPV4激动剂还可为其他的TRPV4激动剂类型或者大麻二酚与其他种类的TRPV4激动剂联用均可。
在此基础上,所述药物还可以包括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肿瘤抑制剂,即TRPV4激动剂(如大麻二酚)可以与肿瘤抑制剂(如替莫唑胺)联用,二者能够协同增加抗肿瘤的效果,并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肿瘤抑制剂的毒副作用和/或耐药性等。所述肿瘤抑制剂、TRPV4激动剂的浓度比为(10-500):(10-30),替莫唑胺与大麻二酚的浓度比也为(10-500):(10-30),使用时,该肿瘤抑制剂的浓度可为0.01、0.05、0.1、0.5、1、5、10、15、20、40、50、60、80、100、200、300、400或500μM等。
进一步地,上述的肿瘤抑制剂包括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直接影响DNA的药物、干扰转录过程以及阻止RNA合成的药物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肿瘤抑制剂还可为甲氨蝶呤、氟尿嘧啶、巯嘌呤、羟基脲、阿糖胞苷、烷化剂、多柔比星、放线菌素D、柔红霉素、氨柔比星、盐酸厄洛替尼片、来那替尼、依西美坦中的至少一种。这些组分可以与替莫唑胺一起用也可单独使用。
此外,所述药物还可以包括协同增效物质,所述协同增效物质包括冰片和/或薄荷脑。所述肿瘤抑制剂、TRPV4激动剂与所述协同增效物质的浓度比为(10-500):(10-30):(10-80),该协同增效物质的浓度可为0.01-80μM,如0.01、0.05、0.1、0.5、1、5、10、15、20、30、40、50、60、70、80μM等。该协同增效物质可与TRPV4激动剂一起应用,也可以与至少一种TRPV4激动剂和至少一种肿瘤抑制剂联用,如协同增效物质与大麻二酚和替莫唑胺一起作为药物应用。该协同增效物质能够提高药物的整体药效;并且其还可增加药物的吸收率使得药物的利用率提高,有利于降低药物的使用量从而降低成本。
更进一步地,所述药物还可以包括赋形剂、佐剂、添加剂、表面活性剂、干燥剂和稀释剂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的另一个发明为提供一种药物在制备治疗脑转移瘤及其相关疾病的药品中的应用,其中,所述药物为以上任意一段所述的药物,所述脑转移瘤及其相关疾病包括脑转移瘤、脑转移瘤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疾病以及脑转移瘤引起的并发症、后遗症、与脑转移瘤具有相关性的疾病。
所述治疗脑转移瘤及其相关疾病药物为通过促进诱导肿瘤细胞发生自噬、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及通过抑制肿瘤干细胞的活性协同抗肿瘤的药物。如此通过多种途径的抗肿瘤机制实现联合抑制肿瘤,疗效佳。
进一步地,所述脑转移瘤的相关疾病包括肺部、乳腺、消化道、肝、胰、子宫、卵巢、甲状腺、肾上腺、前列腺、肾、骨骼的恶性肿瘤及肉瘤转移至脑部形成的脑部肿瘤及引起的相关疾病。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人首次清楚的研究了大麻二酚的作用机理,即清晰的了解了其作为TRPV4激动剂的抗肿瘤作用机理,大麻二酚能够促进TRPV4信号通道的钙离子内流,从而促进诱导肿瘤细胞发生线粒体自噬,实现了更强的抗肿瘤的作用。因此,明确的获知,TRPV4激动剂大麻二酚具有抗肿瘤效果,并通过试验也证实了该效果。而且通过该机理并结合现有技术中对于大麻二酚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和研究,基本可预测大麻二酚没有毒副作用或毒副作用极小。故其具有极佳的临床研究和应用的价值、意义。
通过对于大麻二酚作为TRPV4激动剂的清晰研究和认知,本发明人将TRPV4激动剂与肿瘤抑制剂进行联用,效果大大提升。如将大麻二酚和替莫唑胺联用,二者相作用相辅相成,不仅效果大大增加,还显著降低替莫唑胺的恶心呕吐精神不振的毒副作用,且还消除了目前替莫唑胺单独使用时的耐药性,效果非常惊喜。
在TRPV4激动剂大麻二酚和肿瘤抑制剂的基础上,增加协同增效物质,可进一步提升药效,增加吸收率和利用率,协同改善替莫唑胺的毒副作用。
而且,本申请通过对各个组分机理的清楚了解,能够更好更合理的对各个组分的比例进行调整,在本申请所给出的浓度比条件下,可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高于该比例或低于该比例都会大大降低药效。
将上述方案中提供的药物应用于制备治疗脑转移瘤及其相关疾病的药品,优选将大麻二酚作为TRPV4激动剂,将替莫唑胺作为肿瘤抑制剂,大麻二酚和替莫唑胺之间可以相互作用,诱导肿瘤细胞发生自噬,进而对脑转移瘤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大麻二酚与替莫唑胺配伍使用还具有极高的生物利用度和抗肿瘤活性,可以起到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大麻二酚可以显著降低替莫唑胺的耐药性,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本申请提供的药物,还可以包括协同增效物质,协同增效物质可以增强血脑屏障通透性,提高药物在脑部病灶区的作用浓度,促进机体对药物的吸收,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大麻二酚、替莫唑胺和协同增效物质之间可能会形成一个络合的整体,使其相互作用,不仅能够从多个角度来增强抗肿瘤效应,还能够显著降低毒副作用,尤其对传统替莫唑胺所产生的呕吐、眩晕、乏力等副作用具有良好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试验例所述的各组乳腺癌细胞的相对活力柱状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试验例所述的各组小鼠乳腺癌细胞分布状况图;
图3是本申请一试验例所述的各组小鼠生存期折线图;
图4是本申请一试验例所述的各组肺癌细胞的相对活力柱状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试验例所述的各组乳腺癌细胞的相对活力柱状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试验例所述的各组乳腺癌细胞的凋亡情况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试验例所述的各组小鼠肿瘤生长状况对比图;
图8是本申请一试验例所述的各组耐药细胞株的细胞相对活力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中使用的科学和技术名词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含义。并且,本文中所用的试剂、材料和操作步骤均为相应领域内广泛使用的试剂、材料和常规步骤。同时,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提供相关术语的定义和解释。
MTT法:又称MTT比色法,是一种检测细胞存活和生长的方法。其检测原理为活细胞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能使外源性MTT还原为水不溶性的蓝紫色结晶甲臜(Formazan)并沉积在细胞中,而死细胞无此功能。二甲基亚砜(DMSO)能溶解细胞中的甲臜,用酶联免疫检测仪在570nm波长处测定其光吸收值,可间接反映活细胞数量。在一定细胞数范围内,MTT结晶形成的量与细胞数成正比。该方法已广泛用于一些生物活性因子的活性检测、大规模的抗肿瘤药物筛选、细胞毒性试验以及肿瘤放射敏感性测定等,灵敏度高。
MTT法的检测步骤如下:
(1)收集待测细胞,调整细胞悬液浓度,每孔加入100ul,铺板使待测细胞调密度至3000孔,边缘孔用无菌PBS填充;
(2)5%CO 2,37℃孵育,至细胞单层铺满孔底(96孔平底板),加入浓度梯度的药物;
(3)5%CO 2,37℃孵育72小时;
(4)每孔加入20ulMTT溶液(5mg/ml,即0.5%MTT),继续培养4h;
(5)终止培养,并吸去孔内培养液;
(6)每孔加入100ul二甲基亚砜,置摇床上低速振荡10min,使结晶物充分溶解,在酶联免疫检测仪OD550nm处测量各孔的吸光值;
(7)同时设置调零孔(培养基、MTT、二甲基亚砜),对照孔(细胞、相同浓度的药物溶解介质、培养液、MTT、二甲基亚砜)。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抑制脑转移瘤的药物,其为TRPV4激动剂。该TRPV4激动剂能够促进TRPV4信号通道的钙离子内流,从而促进诱导脑肿瘤细胞发生自噬,实现了更强的抗脑肿瘤的作用。TRPV4激动剂的用量为:浓度0.01μM-30μM,如0.01μM、0.05μM、0.1μM、0.5μM、1μM、5μM、10μM、15μM、20μM、25μM、30μM等。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的TRPV4激动剂为大麻二酚,该大麻二酚的浓度为0.01μM-30μM,如0.01μM、0.05μM、0.1μM、0.5μM、1μM、5μM、10μM、15μM、20μM、25μM、30μM等。大麻二酚通过促进TRPV4信号通道的钙离子内流,从而促进诱导肿瘤细胞发生线粒体自噬,最终实现较强的抗肿瘤的作用。
其中,TRPV4(瞬时感受器电位通道4)是一种瞬时性的钙离子通道,大麻二酚对TRPV4作用后会引起钙离子内流,而钙离子内流是激活内质网应激的主要诱因,在使用TRPV4拮抗剂的情况下,可以逆转上述大麻二酚的作用,所以,TRPV4可以作为大麻二酚在脑瘤中作用的潜在靶标。
大麻二酚还可以显著诱导线粒体的形态变化,并且线粒体的数量随着大麻二酚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减少,所以,本实施例提供的TRPV4激动剂可以显著诱导肿瘤细胞发生线粒体自噬,进而导致肿瘤细胞的死亡,抑制肿瘤的进一步发展和扩散。
本实施例提供的药物,对于脑转移瘤及其相关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应用前景,其中,TRPV4通道是大麻二酚进入人体后作用的潜在靶标,TRPV4激动剂进入人体后可以促进TRPV4通道的钙离子内流,激活内质网应激,进而诱导线粒体损伤,导致线粒体发生自噬,进一步导致肿瘤细胞的死亡,对于脑转移瘤及其相关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抑制脑转移瘤的药物,该药物包括TRPV4激动剂和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肿瘤抑制剂。TRPV4激动剂和肿瘤抑制剂的浓度比为(即在同一溶液中二者浓度单位相同的情况):(10-30):(10-500)。TRPV4激动剂的作用机理再配合肿瘤抑制剂的抑制机理,二者联用,实现了增效、降低毒副作用的抗肿瘤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任意一种或多种TRPV4激动剂均可与任意一种或多种肿瘤抑制剂配合使用。
较佳地,该肿瘤抑制剂包括替莫唑胺。该替莫唑胺可与至少一种TRPV4激动剂联用。
较佳地,所述TRPV4激动剂包括大麻二酚。TRPV4激动剂大麻二酚可与至少一种肿瘤抑制剂联用。
最佳地,若肿瘤抑制剂为替莫唑胺,TRPV4激动剂为大麻二酚,大麻二酚和替莫唑胺的 用量比为:其浓度比优选为(10-20):(10-300)。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抑制脑转移瘤的药物,包括:大麻二酚和替莫唑胺。
其中,大麻二酚的浓度为0.01μM-30μM,在实际应用中,大麻二酚的浓度可以为0.01μM、0.05μM、0.1μM、0.5μM、1μM、5μM、10μM、15μM、20μM、25μM、30μM等,优选为10μM或20μM,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所述的药物中加入大麻二酚,一方面,可以有助于药物透过血脑屏障,作用于脑部病灶区域;另一方面,加入大麻二酚的药物将TRPV4作为靶标,通过作用TRPV4诱导肿瘤细胞发生线粒体自噬,致使肿瘤细胞死亡,进而达到抑制肿瘤的增殖的效果,起到预防或治疗脑瘤相关疾病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单独使用四氢大麻酚(THC)等其他大麻素类药物的情况下,通常会影响人的记忆力、注意力和判断力,还会造成意识模糊、嗜睡、意识混乱、出现幻觉等,并具有成瘾性,但大麻二酚属于大麻素中的非成瘾性物质,不仅不会产生上述症状以及成瘾性,而且在将大麻二酚与替莫唑胺联合使用的情况下,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精神状态。
替莫唑胺是一种可以被人体迅速吸收转化的活性物质,本实施例所述的药物中加入替莫唑胺,有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抗肿瘤活性。具体地,加入替莫唑胺的药物在进入体内后,在体内可以快速自发降解,进而抑制肿瘤的增殖,产生抗肿瘤作用。
在本实施例所述的药物中,将大麻二酚与替莫唑胺配伍使用,大麻二酚有助于提高替莫唑胺的肿瘤抑制作用,替莫唑胺有助于提高大麻二酚的生物利用度,二者的联合使用可以发挥显著的协同作用,显著提高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的克隆增殖能力,显著提高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的活性的能力,进而达到治疗脑瘤相关疾病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脑转移瘤及其相关疾病的治疗效果。
此外,患者在长时间服用替莫唑胺的情况下通常会产生耐药性,而大麻二酚与替莫唑胺的联合使用,有助于提高细胞膜的通透性,促使药物更好的透过细胞膜进入肿瘤细胞发挥抑制作用,如此可以有效避免耐药性的产生,提高治疗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替莫唑胺的浓度为0.01-500μM,如0.01μM、0.05μM、0.1μM、0.5μM、1μM、5μM、10μM、15μM、30μM、50μM、80μM、90μM、100μM、150μM、200μM、250μM、300μM、350μM、400μM、450μM、500μM,优选为10-300μM,更优选为10-200μM,大麻二酚的浓度优选为10μM或20μM,在上述的情况下,即在药物只有这两种组分时,该比例下,二者协同效果最佳,因为,在该比例下,替莫唑胺的毒副作用是最小的,其耐药性的改善或消除效果也是最好的,且药物整体的效果也是最好的,如果改变该比例,要么效果会受到影响,要么替莫唑胺的毒副作用改善很小,要么其耐药性没有改善,故综合平衡这两种组分的所有因素,该比例时,整体治疗效果最佳,且大麻二酚对于提高替莫唑胺的肿瘤抑制作用和降低其毒副作用以及改善或消除其耐药性更为显著。此外,在替莫唑胺的浓度为500μM的情况下,效果同样十分显著。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TRPV4激动剂大麻二酚搭配肿瘤抑制剂替莫唑胺使用,二者可以发挥显著的协同作用,甚至可能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该组合物不仅可以增强对于TRPV4通道钙离子内流的促进作用,还可以在促进TRPV4通道钙离子内流、激活内质网应激、诱导 线粒体损伤和自噬、诱导肿瘤细胞的基础上,提高药物整体在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和抗肿瘤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的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的克隆增殖能力,提高脑转移瘤及其相关疾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抑制脑转移瘤的药物,包括:TRPV4激动剂和协同增效物质。
优选地,TRPV4激动剂为大麻二酚,协同增效物质为冰片和/或薄荷脑。
在本实施例中,大麻二酚作为TRPV4激动剂能够促进TRPV4信号通道的钙离子内流,从而促进诱导肿瘤细胞发生线粒体自噬,实现了更强的抗脑肿瘤的作用,协同增效物质可以增强血脑屏障通透性,提高药物在脑部病灶区的作用浓度,促进药物的吸收,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二者之间相互作用,不仅能够从多个角度来增强抗肿瘤效应,还能够显著降低毒副作用,提供治疗效果。
实施例6
在实施例3或4的基础上,所述抑制脑转移瘤的药物还可以包括协同增效物质,该协同增效物质包括冰片和/或薄荷脑,比如可以加入冰片、薄荷脑、冰片与薄荷脑的组合等。
冰片,由菊科艾纳香茎叶或樟科植物龙脑樟枝叶经水蒸汽蒸馏并重结晶而得。薄荷脑是一种由薄荷的叶和茎中所提取得到的化学药剂,呈白色晶体。
本实施例所述的药物加入冰片、薄荷脑等协同增效物质,冰片、薄荷脑在药物中可以产生芳香开窍的作用,可以提高5-羟色胺在下丘脑的含量,促使生理及病理情况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生成一氧化氮,进而增强血脑屏障的通透性,有助于药物中大麻二酚、替莫唑胺快速高效的通过血脑屏障到达脑部病灶区发挥肿瘤抑制作用,冰片、薄荷脑还可以抑制细胞膜上P-糖蛋白的活性,进而使进入血脑屏障的大麻二酚、替莫唑胺被排除的几率大大减小,促进脑部病灶区对药物中大麻二酚、替莫唑胺有效成分的吸收,促进药物药效的发挥,提高药物对脑瘤相关疾病的治疗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冰片、薄荷脑促进血脑屏障的开放是生理性开放,其在促进血脑屏障开放的同时还对血脑屏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不会引起脑部的病理性损害。
TRPV4激动剂大麻二酚、替莫唑胺与协同增效物质的浓度比为(10-30):(10-500):(10-80)。优选浓度比为(10-20):(10-300):(20-50)或(10-20):500:(30-60),即在药物含有这三类组分时,该比例下,三者协同效果最佳,因为在该比例下替莫唑胺的毒副作用是最小的,其耐药性的改善或消除效果也是最好的,且药物整体的效果也是最好的,如果改变该比例,要么效果会受到影响,要么替莫唑胺的毒副作用改善很小,要么其耐药性没有改善,要么协同增效物质对另外两种组分的辅助增效、降低毒副作用和耐药性的效果不显著,故综合平衡三类物质的所有因素,该比例时,整体治疗效果最佳。
在实际应用中,大麻二酚的浓度可以为10μM、20μM等,替莫唑胺的浓度可以为10μM、50μM、100μM、150μM、200μM等,协同增效物质的浓度可以为0.01μM、0.05μM、0.1μM、0.5μM、1μM、5μM、10μM、15μM、20μM、30μM、40μM、50μM、60μM、70μM、80μM等,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此外,在单独使用替莫唑胺的情况下,会存在明显的呕吐、眩晕、乏力等毒副作用,在本实施例所述的药物中,将大麻二酚和协同增效物质等与替莫唑胺配伍使用,可以显著减少 由替莫唑胺引起的呕吐、眩晕、乏力等症状,副作用减缓明显。
在本实施例中,大麻二酚、替莫唑胺和协同增效物质之间可能会形成一个络合的整体,使其相互作用,不仅能够从多个角度来增强抗肿瘤效应,还能够显著降低毒副作用,尤其对传统替莫唑胺所产生的呕吐、眩晕、乏力等副作用具有良好治疗效果。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6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所述抑制脑转移瘤的药物还可以包括:赋形剂、佐剂、添加剂、表面活性剂、干燥剂、稀释剂中的至少一种。
赋形剂,是药物制剂中除主药以外的附加物,也可称为辅料。在本实施例中,在药物制成片剂的情况下,赋形剂可以为黏合剂、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等;在药物制成液体制剂的情况下,赋形剂可以为防腐剂、抗氧剂、矫味剂、芳香剂、助溶剂、乳化剂、增溶剂、渗透压调节剂、着色剂等,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本实施例所述的药物中加入赋形剂,可以提高药物的制剂灵活性,根据不同的实际需求将药物制成不同的剂型,扩大药物的适用人群,提高药物对不同类型患者的治疗效果。
佐剂,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在本实施例中,药物中加入的佐剂可以为氢氧化铝佐剂、短小棒状杆菌、脂多糖、细胞因子、明矾等均可,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本实施例所述的药物根据实际需求加入不同的佐剂,可以提高患者身体的免疫应答能力,并相应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添加剂是一种为提高药物治质量和疗效果的物质。在本实施例中,药物中加入的添加剂可以为大环内酯类添加剂,多肽类添加剂,四环素类添加剂和化学合成类添加剂等,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本实施例所述的药物中根据实际需求添加不同的添加剂,可以提高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从而进一步提升药物的治疗效果。
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少量加入即可以使其溶液体系的界面状态发生明显变化的物质。在本实施例中,表面活性剂可以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复配表面活性剂、其他表面活性剂等,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本实施例所述的药物中根据实际需求加入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可以在药物制成溶液剂的情况下,增加药物在溶液中的溶解性,并且可以有效杀菌消毒,提高药物的安全性。
干燥剂,是一种能够除去潮湿物质中水分的物质。在本实施例中,干燥剂既可以为碳酸钙、氯化钙等化学干燥剂,也可以为硅胶、活性氧化铝等物理干燥剂,或是其他类型的干燥剂均可,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本实施例所述的药物中根据实际需求加入不同种类的干燥剂,可以提高药物的干燥性,延长药物的保存时间。
稀释剂,又称填充剂,是一种能够增加片重或体积的物质。在本实施例中,在药物制成片剂的情况下,稀释剂可以为淀粉、糊精等淀粉类稀释剂,也可以为糖粉、乳糖、甘露醇等糖类稀释剂,还可以为微晶纤维素等其他类型的稀释剂,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所述的药物制成片剂的情况下,根据实际需求加入不同种类的稀释剂,可以有效提高药物的压片质量,有助于药物的保存。
此外,本实施例所述的药物还可以包括其他成分,比如粘合剂、湿润剂、崩解剂、润滑剂等,可以视药物的具体剂型而定,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所述药物的剂型可以制作为片剂、胶囊剂、粉剂、颗粒剂、丸剂、栓剂、软膏剂、溶液剂、混悬剂、洗剂、凝胶剂、糊剂等剂型,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所以,本实施例提供的药物,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添加赋形剂、稀释剂等物质,从而将药物制作为不同剂型,可以灵活的满足不同患者人群的需求,大大增加药物的适用范围,对脑转移瘤相关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以及良好的应用前景。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实施例1-7任意一项所述药物在制备治疗脑转移瘤及其相关疾病的药品中的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药物可以为TRPV4激动剂,以使其通过促进TRPV4信号通道的钙离子内流实现更强的抗肿瘤作用;所述药物还可以为TRPV4激动剂与肿瘤抑制剂的组合、TRPV4激动剂与协同增效物质的组合、TRPV4与肿瘤抑制剂及协同增效物质三者的组合。
具体地,所述TRPV4激动剂为钙离子通道激动剂、内质网激活剂、线粒体自噬诱导剂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TRPV4激动剂是一种可以促进TRPV4通道钙离子内流的制剂,钙离子通道激动剂是一种可以促进机体中钙离子内流的制剂,内质网激活剂是一种有助于激活内质网应激的制剂,线粒体自噬诱导剂是一种有助于诱导肿瘤细胞中线粒体发生自噬的制剂。
更为具体地,TRPV4(瞬时感受器电位通道4)是一种瞬时性的钙离子通道,由于药物作用后会引起机体内的钙离子内流,而钙离子内流是激活内质网应激的主要诱因,并且在使用TRPV4拮抗剂的情况下,会逆转上述药物的作用,所以,TRPV4可以作为药物在脑瘤中作用的潜在靶标,本实施例提供的药物可以通过促进钙离子内流、激活内质网应激、诱导线粒体自噬进而抑制肿瘤细胞。
本实施例提供的药物还可以显著诱导线粒体的形态变化,并且线粒体的数量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减少,所以,本实施例提供的药物可以显著诱导肿瘤细胞发生线粒体自噬,进而导致肿瘤细胞的死亡,抑制脑瘤的进一步发展和扩散,同时,药物中的协同增效物质还可以降低替莫唑胺的毒副作用,提高脑瘤相关疾病的治疗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药物还可以为诱导肿瘤细胞发生自噬的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的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的活性的药物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地,所述脑转移瘤相关疾病包括肺部、乳腺、消化道、肝、胰、子宫、卵巢、甲状腺、肾上腺、前列腺、肾、骨骼的恶性肿瘤及肉瘤转移至脑部形成的脑部肿瘤及引起的相关疾病。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药物与其他预防或治疗脑转移瘤相关疾病的药物在所述治疗脑转移瘤相关疾病的药物中联合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其他预防或治疗脑转移瘤相关疾病的药物可以为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比如甲氨蝶呤(MTX)、氟尿嘧啶(5-FU)、巯嘌呤、羟基脲、阿糖胞苷等,或是直接影响DNA的药物,比如烷化剂等,或是干扰转录过程以及阻止RNA合成的药物,比如多柔比星、放线菌素D、柔红霉素等,或是预防或治疗肺癌、乳腺癌等疾病的药物,比如氨柔比星、盐酸厄洛替尼片、来那替尼、依西美坦等,或是其他具有相关预防或治疗作用的药物均可,本 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此外,所述治疗脑转移瘤相关疾病的药物还可以附以其他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比如化疗、放疗、手术治疗等均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可选地,所述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及干性来预防或治疗脑转移瘤及其相关疾病。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通过以TRPV4为靶标,诱导肿瘤细胞发生线粒体自噬致使肿瘤细胞死亡,进而预防或治疗脑转移瘤及其相关疾病。
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药物可以通过作用潜在靶标TRPV4诱导肿瘤细胞发生线粒体自噬,致使肿瘤细胞死亡,进而起到预防或治疗原发性脑肿瘤及其相关疾病的作用。
其中,TRPV4(瞬时感受器电位通道4)是一种瞬时性的钙离子通道,药物作用后会引起钙离子内流,而钙离子内流是激活内质网应激的主要诱因,在使用拮抗剂的情况下,TRPV4可以逆转药物的作用,所以,TRPV4可以作为药物在脑转移瘤中作用的潜在靶标。
本实施例提供的药物还可以显著诱导线粒体的形态变化,并且线粒体的数量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减少,所以,本实施例提供的药物可以显著诱导肿瘤细胞发生线粒体自噬,进而导致肿瘤细胞的死亡,抑制脑转移瘤的进一步发展和扩散,同时,药物中的协同增效物质还可以降低替莫唑胺的毒副作用,提高原发性脑肿瘤及其相关疾病的治疗效果。
所以,本实施例提供的药物,应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脑转移瘤及其相关疾病的药品中,可以减少脑转移瘤及其相关疾病临床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毒副作用,提高脑转移瘤及其相关疾病的治疗效果。
试验例1
本试验例设置对照组1和试验组1-3,每组均选择相同数量的体外乳腺癌细胞系,上述体外乳腺癌细胞系包括MCF-7细胞、MDA-MB-453细胞和MDA-MB-231细胞,其中,对照组1不对体外乳腺癌细胞系做任何处理,试验组1采用10μM大麻二酚对体外乳腺癌细胞系处理48小时,试验组2采用15μM替莫唑胺对体外乳腺癌细胞系处理48小时,试验组3采用10μM大麻二酚和15μM替莫唑胺对体外乳腺癌细胞系处理48小时,48小时后通过MTT法分别检测各组乳腺癌细胞MCF-7、MDA-MB-453和MDA-MB-231的活性情况。
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单独使用大麻二酚或替莫唑胺对患有乳腺癌的小鼠进行治疗时,乳腺癌细胞的活性具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即乳腺癌细胞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抑制,但是在联合使用大麻二酚和替莫唑胺对患有乳腺癌的小鼠进行治疗时,乳腺癌细胞的活性显著降低,即乳腺癌细胞得到了显著的抑制,所以,大麻二酚与替莫唑胺的联合使用,可以大大提高对于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进而大大提高对于乳腺癌的治疗效果。
试验例2
本试验例设置对照组1和试验组1-3,每组均选用6-8周龄的雌性NOD-SCID小鼠6只,采用异氟醚/O麻醉小鼠,并将1x10 5的乳腺癌细胞置于100μl PBS中注射至每只小鼠的左心室,其中,10天后对试验组1-3的小鼠采用表1所述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1的小鼠不进行任何治疗。
表1试验组1-3小鼠治疗方式对照表
Figure PCTCN2021070413-appb-000001
采用IVIS活体成像系统对各组小鼠进行无创生物发光成像,结果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对照组1的小鼠不进行任何治疗的情况下,乳腺癌发展迅速,并快速转移至脑部,在试验组1、试验组2的小鼠单独使用大麻二酚或替莫唑胺进行治疗的情况下,乳腺癌得到了部分抑制,脑部转移情况也有了一定的改善,在试验组3的小鼠联合使用大麻二酚和替莫唑胺进行治疗的情况下,乳腺癌得以显著抑制,并有效的阻止乳腺癌向脑部的扩散。
分别统计各组小鼠的生存期,结果如图3所示。其中,横轴表示天数,纵轴表示小鼠生存数量百分比,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照组1不接受任何治疗的小鼠生存期最短,试验组1和试验组2单独使用大麻二酚或替莫唑胺对小鼠进行治疗可以短暂延长小鼠生存期,而试验组3联合使用大麻二酚和替莫唑胺对小鼠进行治疗可以将小鼠的生存期延长一倍左右,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
所以本申请的药物可以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乳腺癌的生长以及向脑部的转移,抑制脑转移瘤的生长,延长生存期,对乳腺癌脑转移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试验例3
本试验例设置对照组1和试验组1-3,每组均选择相同数量的体外肺癌细胞系,上述体外肺癌细胞系包括A549细胞和NCI-H446细胞,其中,对照组1不对体外肺癌细胞系做任何处理,试验组1采用10μM大麻二酚对体外肺癌细胞系处理48小时,试验组2采用15μM替莫唑胺对体外肺癌细胞系处理48小时,试验组3采用10μM大麻二酚和15μM替莫唑胺对体外肺癌细胞系处理48小时,48小时后通过MTT法分别检测各组小鼠体内的肺癌细胞A549和NCI-H446的活性情况。
结果如图4所示,从图4中可以看出,在单独使用大麻二酚或替莫唑胺对体外肺癌细胞系进行处理时,肺癌细胞的活性具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即肺癌细胞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抑制,但是在联合使用大麻二酚和替莫唑胺对患有肺癌的体外肺癌细胞系进行处理时,肺癌细胞的活性显著降低,即肺癌细胞得到了显著的抑制,所以,大麻二酚与替莫唑胺的联合使用,可以大大提高对于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进而大大提高对于肺癌的治疗效果。
试验例4
本试验例设置试验组1-6,对照组1和试验组1-6每组均选择相同数量的体外乳腺癌细胞系,上述体外乳腺癌细胞系包括MBA-MB-453细胞和MD-MB-231细胞,其中,对照组1不对体外乳腺癌细胞系做任何处理,试验组1采用15μM大麻二酚和5μM四氢大麻酚对体外乳腺癌细胞系处理48小时,试验组2采用10μM替莫唑胺和15μM薄荷脑对体外乳腺癌细胞系处理48小时,试验组3采用10μM替莫唑胺和15μM冰片对体外乳腺癌细胞系处理48小时,试验组4采用10μM替莫唑胺、15μM大麻二酚和15μM薄荷脑对体外乳腺癌细胞 系处理48小时,试验组5采用10μM替莫唑胺、15μM大麻二酚和15μM冰片对体外乳腺癌细胞系处理48小时,试验组6采用10μM替莫唑胺、15μM大麻二酚、15μM薄荷脑和15μM冰片对体外乳腺癌细胞系处理48小时,48小时后通过MTT法对各组的体外乳腺癌细胞系的相对活力进行检测。
结果如图5所示,图5是体外乳腺癌细胞系的细胞相对活力示意图,其中,横轴表示组别,纵轴表示以对照组1作为参照的MBA-MB-453细胞和MD-MB-231细胞的细胞活力水平,可见试验组1采用大麻二酚和四氢大麻素对体外乳腺癌细胞进行处理,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效果并不明显,试验组2采用替莫唑胺和薄荷脑对体外乳腺癌细胞进行处理,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效果相对试验组1具有轻微改善,但改善并不显著,试验组3采用替莫唑胺与冰片对体外乳腺癌细胞进行处理,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效果与试验组1基本持平,试验组4采用大麻二酚、替莫唑胺和薄荷脑对体外乳腺癌细胞进行处理,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效果显著提升,乳腺癌细胞的活力显著降低,试验组5采用大麻二酚、替莫唑胺、薄荷脑对体外乳腺癌细胞进行处理,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效果得以进一步提升,试验组6采用大麻二酚、替莫唑胺、薄荷脑、冰片对体外乳腺癌细胞进行处理,对体外乳腺癌细胞的抑制能力最强,体外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活力最低。可见本申请提供的药物可以对乳腺癌细胞产生良好的抑制作用和治疗效果。
对各组体外乳腺癌细胞系的凋亡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图6所示,图6是MDA-MB-231细胞凋亡示意图,其中,横轴表示组别,纵轴表示活细胞、早期凋亡细胞、晚期凋亡细胞和坏死细胞的数量比例。从图6可以看出,在采用替莫唑胺、大麻二酚、薄荷脑、冰片对MDA-MB-231细胞进行处理的情况下,MDA-MB-231活细胞所占比例最少,MDA-MB-231细胞的凋亡数量最多,可见,本申请提供的药物可以对乳腺癌细胞产生良好的抑制作用,可以大大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凋亡,进而抑制乳腺癌的发展。
试验例5
本试验例设置本试验例设置对照组1和试验组1-5。对照组1和试验组1-5每组均选择60只患有乳腺癌,并且肿瘤已经扩散至脑部的小鼠,各组小鼠以同样的饲养环境和饲养条件饲养四周,其中,对照组1的小鼠不使用任何药物,试验组1-5小鼠的给药情况如表2所示:
表2各组小鼠给药情况示意表
Figure PCTCN2021070413-appb-000002
Figure PCTCN2021070413-appb-000003
对在饲养的第七天和第二十八天分别对各组小鼠的肿瘤生长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如图7所示,图7是小鼠肿瘤生长状况对比图,可见试验组1和试验组2在采用四氢大麻酚与大麻二酚、或替莫唑胺与薄荷脑对小鼠进行治疗的情况下,小鼠的乳腺癌并没有得到改善,并且并没有抑制乳腺癌向脑部的扩散,试验组3在采用替莫唑胺与冰片对小鼠进行治疗的情况下,小鼠的乳腺癌发展情况及脑部转移情况得到轻微改善,试验组4和试验组5在采用替莫唑胺、大麻二酚、冰片,或替莫唑胺、大麻二酚、薄荷脑对小鼠进行治疗的情况下,小鼠乳腺癌的发展以及脑转移得到显著抑制,治疗效果明显。可见,本申请提供的药物,可以用于乳腺癌以及乳腺癌脑转移瘤的治疗,治疗效果好。
试验例6
本试验例设置对照组1和试验组1-6。对照组1和试验组1-6每组均选择患有乳腺癌,并且肿瘤已经扩散至脑部的BALB/c-nu/nu7-8周龄雄性裸鼠50只,各组小鼠以同样的饲养环境和饲养条件饲养四周,其中,对照组1和试验组1-6小鼠的给药情况如表3所示:
表3各组小鼠给药情况示意表
Figure PCTCN2021070413-appb-000004
在饲养期间观察并统计各组小鼠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如表4所示。
表4各组小鼠不良反应情况对比表
Figure PCTCN2021070413-appb-000005
Figure PCTCN2021070413-appb-000006
目前,通常使用替莫唑胺治疗原发性脑肿瘤相关疾病,并且在采用替莫唑胺治疗原发性脑肿瘤相关疾病时往往会带来诸多不良反应。经过本试验例的验证,对患有乳腺癌脑转移瘤的小鼠单独使用替莫唑胺治疗的情况下,同样会引起胃肠道反应、血小板减少等严重的不良反应,参见对照组1的结果;如试验组1-2的结果所示,对患有患有乳腺癌脑转移瘤的小鼠同时使用替莫唑胺和冰片、或替莫唑胺和薄荷脑的情况下,小鼠的不良反应得到轻微改善;如试验组3的结果所示,在将替莫唑胺与大麻二酚联合使用对小鼠进行治疗的情况下,小鼠的不良反应得到显著改善;如试验组3的结果所示,在将替莫唑胺与大麻二酚、协同增效物质联合使用对小鼠进行治疗的情况下,不良反应得到进一步地抑制。
所以,本申请提供的药物将替莫唑胺与大麻二酚和协同增效物质联合使用可以显著减少由替莫唑胺引起的呕吐、恶心以及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改善患者使用感。
试验例7
本试验例设置试验组1-7,其中,试验组1-7均选择相同数量的耐药体外乳腺癌细胞系,上述体外乳腺癌细胞系包括MCF-7耐药细胞与MD-MB-231耐药细胞,上述的MCF-7耐药细胞与MD-MB-231耐药细胞均是通过替莫唑胺处理而形成耐药性的。其中,试验组1采用10μM替莫唑胺对体外乳腺癌细胞处理48小时,试验组2采用10μM替莫唑胺与15μM大麻二酚对体外乳腺癌细胞处理48小时,试验组3采用10μM替莫唑胺和15μM薄荷脑对体外乳腺癌细胞处理48小时,试验组4采用10μM替莫唑胺和15μM冰片对体外乳腺癌细胞处理48小时,试验组5采用10μM替莫唑胺、15μM大麻二酚和15μM冰片对体外乳腺癌细胞处理48小时,试验组6采用10μM替莫唑胺、15μM大麻二酚和15μM薄荷脑对体外乳腺癌细胞处理48小时,试验组7采用10μM替莫唑胺、15μM大麻二酚、15μM薄荷脑和15μM冰片对体外乳腺癌细胞处理48小时,48小时后采用MTT法对各组体外乳腺癌细胞系进行处理。
结果如图8所示,图8是耐药细胞株的细胞相对活力示意图,其中横轴表示组别,纵轴表示MCF-7与MD-MB-231耐药细胞株的细胞活力水平,可见在继续使用替莫唑胺对细胞进行处理的情况下,其对MBA-MB-453耐药细胞和MD-MB-231耐药细胞的抑制能力十分微弱,在将替莫唑胺与大麻二酚、薄荷脑、冰片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联合使用对细胞进行处理的情 况下,其对MBA-MB-453耐药细胞和MD-MB-231耐药细胞的抑制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尤其是在替莫唑胺与大麻二酚、薄荷脑、冰片联合使用对细胞进行处理的情况下,对MBA-MB-453耐药细胞和MD-MB-231耐药细胞的抑制能力极为显著。所以,本申请提供的药物,可以有效改善替莫唑胺的耐药性,提高脑转移瘤相关疾病的治疗效果。
此外,我们通过大量的小鼠试验观察到,在使用如四氢大麻酚等的大麻素类药物对患有脑转移瘤的小鼠进行治疗时,大部分小鼠精神状态不佳,常常精神不振,并且在停药一段时间后,其病情产生反复,精神状态愈发低迷,这说明如四氢大麻酚等的大麻素类药物会对小鼠的精神状态产生不良影响,并且极易产生依赖性和成瘾性;在使用大麻二酚对患有脑转移瘤的小鼠进行治疗时,大部分小鼠的精神状态良好,肿瘤情况得以显著抑制,在停药一段时间后也并未出现病情反复、精神状态改变的迹象,由此可见,采用大麻二酚治疗脑转移瘤及其相关疾病,不会对患者的精神状态产生不良影响,并且不会产生依赖性和成瘾性,治疗效果好。
综上所述,本提供的药物可以应用于制备治疗脑转移瘤及其相关疾病的药品,大麻二酚作为TRPV4激动剂能够促进TRPV4信号通道的钙离子内流,从而促进诱导肿瘤细胞发生线粒体自噬,实现了更强的抗肿瘤的作用,替莫唑胺作为肿瘤抑制剂可以与大麻二酚相互作用,诱导肿瘤细胞发生自噬,进而对脑转移瘤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大麻二酚与替莫唑胺配伍使用还具有极高的生物利用度和抗肿瘤活性,可以起到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大麻二酚可以显著降低替莫唑胺的耐药性,提高治疗效果。冰片和/或薄荷脑作为协同增效物质可以增强血脑屏障通透性,提高药物在脑部病灶区的作用浓度,促进机体对药物的吸收,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上述三者之间还可能会形成一个络合的整体,使其相互作用,不仅能够从多个角度来增强抗肿瘤效应,还能够显著降低毒副作用,尤其对传统替莫唑胺所产生的呕吐、眩晕、乏力等副作用具有良好治疗效果。
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限定这些相关部分的绝对位置。
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重要程度及顺序、以及互为存在的前提等。
在本文中,“相等”、“相同”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
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的数值范围不仅包括其两个端点内的整个范围,也包括含于其中的若干子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13)

  1. 一种药物在制备治疗脑转移瘤及其相关疾病的药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包括能够促进TRPV4信号通道的钙离子内流的至少一种TRPV4激动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TRPV4激动剂的浓度为0.01μM-30μ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TRPV4激动剂包括大麻二酚。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还包括至少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肿瘤抑制剂。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抑制剂与所述TRPV4激动剂的浓度比为(10-500):(10-30)。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抑制剂包括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抑制剂、直接影响DNA的抑制剂和干扰转录过程以及阻止RNA合成的抑制剂中的至少一种。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抑制剂包括替莫唑胺。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抑制剂还包括甲氨蝶呤、氟尿嘧啶、巯嘌呤、羟基脲、阿糖胞苷、烷化剂、多柔比星、放线菌素D、柔红霉素、氨柔比星、盐酸厄洛替尼片、来那替尼、依西美坦中的至少一种。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还包括协同增效物质,所述协同增效物质包括冰片和/或薄荷脑。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抑制剂、TRPV4激动剂与所述协同增效物质的浓度比为(10-500):(10-30):(10-80)。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还包括:赋形剂、佐剂、添加剂、表面活性剂、干燥剂、稀释剂中的至少一种。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为通过促进诱导肿瘤细胞发生自噬的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的药物及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活性协同抗肿瘤的药物。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脑转移瘤及其相关疾病包括脑转移瘤、脑转移瘤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疾病以及脑转移瘤引起的并发症、后遗症、与脑转移瘤具有相关性的疾病;
    所述脑转移瘤及其相关疾病包括肺部、乳腺、消化道、肝、胰、子宫、卵巢、甲状腺、肾上腺、前列腺、肾、骨骼的恶性肿瘤及肉瘤转移至脑部形成的脑部肿瘤及引起的相关疾病。
PCT/CN2021/070413 2020-07-01 2021-01-06 一种药物在制备治疗脑转移瘤及其相关疾病的药品中的应用 WO2022001082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2510.8A CN111773390B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药物在制备治疗脑转移瘤及其相关疾病的药品中的应用
CN202010622510.8 2020-07-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01082A1 true WO2022001082A1 (zh) 2022-01-06

Family

ID=72761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1/070413 WO2022001082A1 (zh) 2020-07-01 2021-01-06 一种药物在制备治疗脑转移瘤及其相关疾病的药品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73390B (zh)
WO (1) WO20220010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73390B (zh) * 2020-07-01 2021-08-20 南京大学 一种药物在制备治疗脑转移瘤及其相关疾病的药品中的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54592A (en) * 2010-03-12 2018-04-04 Gw Pharma Ltd Phytocannabinoids in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CN111773390A (zh) * 2020-07-01 2020-10-16 南京大学 一种药物在制备治疗脑转移瘤及其相关疾病的药品中的应用
CN111920788A (zh) * 2020-07-01 2020-11-13 绿禅生物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脑肿瘤的药物及其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71987B (en) * 2008-06-04 2012-02-22 Gw Pharma Ltd Anti-tumoural effects of cannabinoid combinations
GB2478595B (en) * 2010-03-12 2018-04-04 Gw Pharma Ltd Phytocannabinoids in the treatment of glioma
CN109310648B (zh) * 2015-10-27 2022-06-03 杰伊制药公司 用于治疗癌症的包含大麻二酚和第二治疗剂的组合物
CN109369344A (zh) * 2018-12-03 2019-02-22 云南民族大学 一种从工业大麻植物中分离提取大麻二酚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54592A (en) * 2010-03-12 2018-04-04 Gw Pharma Ltd Phytocannabinoids in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CN111773390A (zh) * 2020-07-01 2020-10-16 南京大学 一种药物在制备治疗脑转移瘤及其相关疾病的药品中的应用
CN111920788A (zh) * 2020-07-01 2020-11-13 绿禅生物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脑肿瘤的药物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nti-Cancer Chinese Medicines: Modern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28 February 2019, SHANGHAI SCIENTIFIC & TECHNICAL PUBLISHERS , CN, ISBN: 978-7-5478-4080-1, article XU HONGXI, FENG YIBIN, ZHU GUOFU: "Borneol", pages: 817 - 819, XP009539044 *
CHIEF EDITOR: SUN, XINCHEN ET AL.: "Brain Metastases", RADIATION ONCOLOGY TECHNOLOGY, 30 September 2015 (2015-09-30), CN, pages 334, XP009533414, ISBN: 978-7-5641-5962-7 *
GARCÍA-MORALES LÁZARO, CASTILLO AÍDA M, TAPIA RAMÍREZ JOSÉ, ZAMUDIO-MEZA HORACIO, DOMÍNGUEZ-ROBLES MA DEL CARMEN, MEZA ISAURA: "CBD Reverts the Mesenchymal Invasive Phenotype of Breast Cancer Cells Induced by the Inflammatory Cytokine IL-1β",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vol. 21, no. 7, 31 March 2020 (2020-03-31), XP055884828, DOI: 10.3390/ijms21072429 *
LI YAN, WANG PI-LIN,SONG MAOMIN,YIN ZI-YI: "The current treatment for brain metastases from breast cancer ", ZHONGGUO AI ZHENG ZA ZHI, vol. 19, no. 4, 31 December 2009 (2009-12-31), pages 313 - 317, XP055884831, ISSN: 1007-3639 *
NOREEN NIDA, MUHAMMAD FAQIR, AKHTAR BUSHRA, AZAM FAROOQ, ANWAR MUHAMMAD IRFAN: "Is Cannabidiol a Promising Substance for New Drug Development? A Review of its Potential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CRITICAL REVIEWS IN EUKARYOTIC GENE EXPRESSION., BEGELL HOUSE, NEW YORK, NY., US, vol. 28, no. 1, 1 January 2018 (2018-01-01), US , pages 73 - 86, XP055884822, ISSN: 1045-4403, DOI: 10.1615/CritRevEukaryotGeneExpr.2018021528 *
RONG GUO, XUAN CHEN, GUO HONG-YAN: "Review o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Tetrahydrocannabinol and Cannabidiol",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vol. 29, 15 August 2017 (2017-08-15), pages 1449 - 1453, XP055827626 *
SIENA S., CRINÒ L., DANOVA M., DEL PRETE S., CASCINU S., SALVAGNI S., SCHIAVETTO I., VITALI M., BAJETTA E.: "Dose-dense temozolomide regimen for the treatment of brain metastases from melanoma, breast cancer, or lung cancer not amenable to surgery or radiosurgery: a multicenter phase II study", ANNALS OF ONCOLOGY, KLUWER DORDRECHT, NL, vol. 21, no. 3, 1 March 2010 (2010-03-01), NL , pages 655 - 661, XP055884827, ISSN: 0923-7534, DOI: 10.1093/annonc/mdp343 *
SUN SHANG, LI HONGBIN: "Adva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Brain Metastases Using Temozolomide", RENMIN JUNYI, RENMIN JUNYI CHUBANSHE, vol. 54, no. 3, 1 March 2011 (2011-03-01), pages 235 - 236, XP055884826, ISSN: 1000-973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3390A (zh) 2020-10-16
CN111773390B (zh) 2021-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un et 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3-bromopyruvate-induced cell death in colon cancer
Chio et al. Improved effects of honokiol on temozolomide-induced autophagy and apoptosis of drug-sensitive and-tolerant glioma cells
CN109562080B (zh) 用于治疗癌症和癌症并发症的药物组合物
US20060275504A1 (en)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augmenting cancer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US8993587B2 (en) Combination of syrosingopine and mitochondrial inhibitors for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and immunosuppression
AU2022293208A1 (en) Use of atr inhibi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parp inhibitors for treating cancer
US10980768B2 (en) Composition containing carboplatin and use
EP2832358A1 (en) Pharmaceutical kit for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colon and colorectal cancer
WO2022001082A1 (zh) 一种药物在制备治疗脑转移瘤及其相关疾病的药品中的应用
TW201609094A (zh) 治療癌症之新穎方法
WO2022000771A1 (zh) 一种抑制脑肿瘤的药物及其应用
RU2396974C2 (ru) Фармацевтическая комбинация для лечения и/или хемосенсибилизации опухолей, устойчивых к противораковым средствам
KR100456831B1 (ko) 메타아르세나이트을 함유한 항암제 조성물
Assion et al. 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 under treatment with antidepressants? A critical review
WO2018064851A1 (zh) 低剂量西地那非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应用
Jo et al. Methanolic extracts of Uncaria rhynchophylla induce cytotoxicity and apoptosis in HT-29 human colon carcinoma cells
CN112263578B (zh) Tipranavir在制备杀伤肿瘤干细胞和肿瘤细胞的癌症治疗药物中的用途
WO2020099542A1 (en) Combination of a mcl-1 inhibitor and midostaurin, uses an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thereof
US20050119337A1 (en) Methods of application of Schisandrin B in the preparation of anticancer medications
CN110893192B (zh) 治疗鼻咽癌的药物组合物
CN107773559B (zh) 吲哚啉酮类化合物在制备预防治疗肺纤维化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10831597A (zh) 肝细胞癌的治疗
RU2784809C2 (ru)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ый продукт, содержащий дициклоплатин,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получения и применения
CN111419853B (zh) 一种治疗乳腺癌的葫芦素与依鲁替尼组合物
KR20230142733A (ko) 암 치료용 조성물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183455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183455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