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1203847A1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1203847A1
WO2021203847A1 PCT/CN2021/077079 CN2021077079W WO2021203847A1 WO 2021203847 A1 WO2021203847 A1 WO 2021203847A1 CN 2021077079 W CN2021077079 W CN 2021077079W WO 2021203847 A1 WO2021203847 A1 WO 2021203847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deflector
air
indoor unit
air conditioner
conditioner indo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1/07707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杜亮
陈会敏
李文博
吴洪金
国德防
Original Assignee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1203847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1203847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Abstract

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10),机壳(10)具有用于向空调室内机所处空间内送风的出风口(11);和相互独立的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沿出风口(11)的长度方向并排地设置在出风口(11)处,且设置成在空调室内机处于制冷模式时均处于其自身的第一位置以避开人体送风、在空调室内机处于制热模式时均处于其自身的第二位置以朝向人体环抱式送风。通过设计两个导风板(20、30),并通过两个导风板(20、30)在不同模式下所处的位置相配合可以在每个模式下都取得良好的送风效果,提高了用户的舒适性体验。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通常能够起到较好的导风效果。但是现有的导风板通常为一整块板体,结构和送风形式都比较单一,不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实际需求,用户体验效果较差。例如,空调室内机在制冷过程中直吹用户导致空调病,在制热过程中直吹用户导致脸部干燥、眼睛干涩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舒适性体验较好的空调室内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简化空调室内机的结构和控制过程。
本发明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用户的舒适性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具有用于向所述空调室内机所处空间内送风的出风口;和
相互独立的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沿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并排地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且设置成在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制冷模式时均处于其自身的第一位置以避开人体送风、在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制热模式时均处于其自身的第二位置以朝向人体环抱式送风。
可选地,所述出风口为沿所述机壳横向延伸的条形出风口;
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沿横向并排设置,且均配置成受控地绕其自身的沿横向延伸的转轴转动,以在上下方向上调节所述出风口的出风角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均处于其自身的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中的其中一个处于由后往前地向上倾斜第一预设角度的倾斜状态、另一个处于由后往前地向下倾斜第二预设角度的倾斜状态。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角度为范围在0~30°之间且大于0°的任一角度值;且/或
所述第二预设角度为范围在15~60°之间的任一角度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均处于其自身的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相平齐。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均处于其自身的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均处于水平状态以朝向所述空间水平地送风。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均处于其自身的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均处于由后往前地向上倾斜第三预设角度的倾斜状态以朝向所述空间的前上方送风。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人体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空间内的人体所处的位置;以及
摆叶组件,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用于受控地根据人体所处的位置调节其在水平方向上的摆动角度,以朝向或避开人体送风。
可选地,所述人体检测模块包括红外传感器、摄像头或雷达传感器。
本发明将传统的一整块导风板换成两个并排设置在出风口处的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并在制冷模式时,使得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均处于其自身的第一位置以避开人体送风,从而避免用户直接吹到冷风;在制热模式时,使得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均处于其自身的第二位置以朝向人体环抱式送风,既能够获得良好的制热体验,又不会令用户感受到明显的风感。可见,本申请通过设计两个导风板,并通过两个导风板在不同模式下所处的位置相配合可以在每个模式下都取得良好的送风效果,提高了用户的舒适性体验。
同时,本申请通过两个导风板的位置配合就可以实现较好的送风效果,只需要将现有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换成两个独立并排的导风板,并对每个导风板设定两个位置即可,不需要其他导风结构、混风结构等,因此,空调室内机的结构非常简单,控制过程也不复杂。
进一步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人体检测模块和摆叶组件,可通过人体检测模块获取人体的具体位置,并通过摆叶组件调节出风口在水平方向上的送风角度,可进一步避免制冷时气流直吹人体、并确保制热时气流朝向人体环抱式送风,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舒适性体验。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均处于其自身第二位置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均处于其自身第二位置时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均处于其自身第一位置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均处于其自身第一位置时的示意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结构图,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室内机1包括机壳10,机壳10具有用于向空调室内机1所处空间内送风的出风口11。出风口11可位于机壳10的前侧下部,以便于送风。机壳10还具有用于供空调室内机1所处空间内的空气进入机壳10内的进风口(图中未示出),进风口可设置在机壳10的顶部或侧部。机壳10内可设有用于与气流进行换热的换热器、用于驱动气流流动风机等部件。由于空调室内机1的基本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获知的,因此这里不再赘述。
特别地,空调室内机1还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沿出风口11的长度方向并排地设置在出风口11处,且设置成在空调室内机1处于制冷模式时均处于其自身的第一位置以避开人体送风、在空调室内机1处于制热模式时均处于其自身的第二位置以朝向人体环抱式送风。也就是说,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均具有其自身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导风板20的第一位置和第二导 风板30的第一位置可设置成使得经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引导后的送风气流避开人体吹出。第一导风板20的第二位置和第二导风板30的第二位置可设置成使得经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引导后的送风气流形成环抱式的效果吹向人体。
本发明将传统的一整块导风板换成两个并排设置在出风口11处的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并在制冷模式时,使得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均处于其自身的第一位置以避开人体送风,从而避免用户直接吹到冷风;在制热模式时,使得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均处于其自身的第二位置以朝向人体环抱式送风,既能够获得良好的制热体验,又不会令用户感受到明显的风感。可见,本申请通过设计两个导风板,并通过两个导风板在不同模式下所处的位置相配合可以在每个模式下都取得良好的送风效果,提高了用户的舒适性体验。
同时,本申请通过两个导风板的位置配合就可以实现较好的送风效果,只需要将现有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换成两个独立并排的导风板,并对每个导风板设定两个位置即可,不需要其他导风结构、混风结构等,因此,本申请的空调室内机1的结构非常简单,控制过程也不复杂,很容易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口11为沿机壳10横向延伸的条形出风口,即出风口11的长度方向为机壳10的横向。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沿横向并排设置,且均配置成受控地绕其自身的沿横向延伸的转轴转动,以在上下方向上调节出风口11的出风角度。也就是说,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的转轴均沿横向延伸,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沿上下方向转动,并可在其自身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均处于其自身第二位置时的示意性结构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均处于其自身第二位置时的示意性侧视图,图3中的虚线与水平面相平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均处于其自身的第二位置时,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中的其中一个处于由后往前地向上倾斜第一预设角度α的倾斜状态、另一个处于由后往前地向下倾斜第二预设角度β的倾斜状态。也就是说,在制热模式下,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中的其中一个向上倾斜以将出风口11处的部分气流向机壳10的前上方引导,另一个向下倾斜以将出风口11处的另一部分气流向机壳10的前下方引导。向机壳10前上方和前下方吹出的两股气流在空间内形成环 抱式的效果吹向空间内的人体,令用户感觉柔和的风感甚至基本没有明显的风感。具体地,在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中,处于右侧的第二导风板30的第二位置为由后往前地向上倾斜第一预设角度α的倾斜状态,处于左侧的第一导风板20的第二位置为由后往前地向下倾斜第二预设角度β的倾斜状态。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的第二位置所处的状态可以互换。
进一步地,无论是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还是立式空调室内机,其出风口所处的高度通常都比较高,而人体通常的活动范围的高度较低,因此,出风口11吹出的部分气流上扬的角度要小于另一部分气流下倾的角度才能够确保形成的环抱式送风气流有效地吹向人体。为此,本申请进一步将上述第一预设角度α设计成小于上述第二预设角度β。也就是说,向上倾斜的导风板的倾斜程度小于向下倾斜的导风板的倾斜程度。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预设角度α可以为范围在0~30°之间且大于0°的任一角度值。例如,第一预设角度α可以为5°、10°、15°、20°、25°或30°。第二预设角度β可以为范围在15~60°之间的任一角度值。例如,第一预设角度可以为15°、20°、25°、30°、35°、40°、45°、50°、55°或60°。在具体取值时,确保第一预设角度α的取值小于第二预设角度β的取值即可。第一预设角度α和第二预设角度β的范围是根据人体通常所处的空间范围高度来设定的。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均处于其自身第一位置时的示意性结构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均处于其自身第一位置时的示意性侧视图,图5中的虚线与水平面相平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均处于其自身的第一位置时,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相平齐。即,在制冷模式下,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的导风角度是相同的,都是为了避免冷风直吹人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均处于其自身的第一位置时,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可均处于水平状态以朝向空调室内机所在空间水平地送风。无论是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还是立式空调室内机,其出风口所处的高度通常都比较高,而人体通常的活动范围的高度较低,因此,将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的第一位置设置成水平状态可以有效地避免冷风直吹人体,同时还可以体验到较好的制冷效果。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均处于其自身的第一位置时,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均处于由后往前地向上倾斜第三预设角度γ的倾斜状态以朝向空调室内机所在空间的前上方送风。也就是说,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均朝上倾斜,由此,即使空调室内机1的出风口11所处高度稍低,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冷风直吹人体,同时还可以体验到较好的制冷效果。
具体地,上述第三预设角度γ可以为范围在0~30°之间且大于0°的任一角度。由此,可以体验到较好的制冷效果又不会直吹人体。例如,第三预设角度γ可以为5°、10°、15°、20°、25°或30°。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1还包括人体检测模块40和摆叶组件(图中未示出)。人体检测模块40用于检测空调室内机1所处空间内的人体所处的位置。具体地,人体检测模块40可设置在机壳10的外部,以便于检测人体所处的位置。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人体检测模块40位于机壳10其中一个横向侧端的外部,位于其中一个导风板的横向外侧。摆叶组件设置于出风口11处,用于受控地根据人体所处的位置调节其在水平方向上的摆动角度,以朝向或避开人体送风。摆叶组件可以包括沿出风口11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的多个摆叶,每个摆叶的转动轴均沿竖直方向延伸。由于摆叶组件的结构及其转动原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获知的,因此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通过人体检测模块40实时地获取人体所处的位置,并通过摆叶组件与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的结合调节出风口上下方向、水平方向上的出风角度,可避免实际出风方向与期望产生较大偏差,用户体验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人体检测模块40可包括红外传感器、摄像头或雷达传感器,检测精度较高。当然,人体检测模块40还可以为其他能够检测人体位置的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称的“上”、“下”、“顶”、“底”、“横”、“前”、“后”等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是以空调室内机1的实际使用状态为基准而言的,这些用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 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 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具有用于向所述空调室内机所处空间内送风的出风口;和
    相互独立的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沿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并排地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且设置成在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制冷模式时均处于其自身的第一位置以避开人体送风、在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制热模式时均处于其自身的第二位置以朝向人体环抱式送风。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中,
    所述出风口为沿所述机壳横向延伸的条形出风口;
    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沿横向并排设置,且均配置成受控地绕其自身的沿横向延伸的转轴转动,以在上下方向上调节所述出风口的出风角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中,
    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均处于其自身的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中的其中一个处于由后往前地向上倾斜第一预设角度的倾斜状态、另一个处于由后往前地向下倾斜第二预设角度的倾斜状态。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中,
    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中,
    所述第一预设角度为范围在0~30°之间且大于0°的任一角度值;且/或
    所述第二预设角度为范围在15~60°之间的任一角度值。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中,
    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均处于其自身的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相平齐。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中,
    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均处于其自身的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均处于水平状态以朝向所述空间水平地送风。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中,
    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均处于其自身的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均处于由后往前地向上倾斜第三预设角度的倾斜状态以朝向所述空间的前上方送风。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人体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空间内的人体所处的位置;以及
    摆叶组件,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用于受控地根据人体所处的位置调节其在水平方向上的摆动角度,以朝向或避开人体送风。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中,
    所述人体检测模块包括红外传感器、摄像头或雷达传感器。
PCT/CN2021/077079 2020-04-07 2021-02-20 空调室内机 WO2021203847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98481.4 2020-04-07
CN202020498481.4U CN212252844U (zh) 2020-04-07 2020-04-07 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03847A1 true WO2021203847A1 (zh) 2021-10-14

Family

ID=73984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1/077079 WO2021203847A1 (zh) 2020-04-07 2021-02-20 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52844U (zh)
WO (1) WO20212038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2252844U (zh) * 2020-04-07 2020-12-2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113932302B (zh) * 2021-10-28 2023-07-1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及新风空调室内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82793A (ja) * 1999-09-16 2001-03-30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1116327A (ja) * 1999-10-12 2001-04-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風向制御方法
CN1403757A (zh) * 2001-08-24 2003-03-19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壁挂型空气调节装置
CN207196668U (zh) * 2017-08-01 2018-04-0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08418960U (zh) * 2018-05-07 2019-01-2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110131841A (zh) * 2019-05-28 2019-08-1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出风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2252844U (zh) * 2020-04-07 2020-12-2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82793A (ja) * 1999-09-16 2001-03-30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1116327A (ja) * 1999-10-12 2001-04-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風向制御方法
CN1403757A (zh) * 2001-08-24 2003-03-19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壁挂型空气调节装置
CN207196668U (zh) * 2017-08-01 2018-04-0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08418960U (zh) * 2018-05-07 2019-01-2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110131841A (zh) * 2019-05-28 2019-08-1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出风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2252844U (zh) * 2020-04-07 2020-12-2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52844U (zh) 2020-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203847A1 (zh) 空调室内机
CN204739747U (zh) 空调器室内机和挡风板
CN104697053B (zh) 空调器室内机和挡风板
CN106482230A (zh) 一种混流空调
JP5408317B1 (ja) 空調室内機
CN108180552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04629956U (zh) 空调器室内机和挡风板
JP2012229842A (ja) 空気調和機
WO2021190200A1 (zh) 空调室内机
CN110762614A (zh)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WO2022205899A1 (zh) 一种上下出风空调室内机和上下出风空调器
JP2003130381A (ja) 空気調和機
JP5408319B1 (ja) 空調室内機
WO2013035236A1 (ja) 空気調和機
CN110779088A (zh) 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与空调器
WO2023159936A1 (zh) 空调室内机
JP4879854B2 (ja) 空気調和機
US20220205448A1 (en) Blower and air-conditioning indoor unit
JP2019190766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10779089B (zh) 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与空调器
CN210399168U (zh) 一种空调器
JP2014055734A (ja) 空調室内機
KR102336631B1 (ko) 에어컨
CN111780245A (zh) 一种双出风口的空调器
CN220017525U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178382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178382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