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1088360A1 - 一种无线充电底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充电底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1088360A1
WO2021088360A1 PCT/CN2020/094216 CN2020094216W WO2021088360A1 WO 2021088360 A1 WO2021088360 A1 WO 2021088360A1 CN 2020094216 W CN2020094216 W CN 2020094216W WO 2021088360 A1 WO2021088360 A1 WO 2021088360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plate
vent hole
electronic device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0/09421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武昊
陈君
肖永旺
黎俊
Original Assignee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EP2088411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EP4027479A4/en
Publication of WO2021088360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1088360A1/zh
Priority to US17/704,996 priority patent/US11991854B2/e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05K7/20145Means for directing air flow, e.g. ducts, deflectors, plenum or guid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lding portable devices containing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05K7/20172Fan mounting or fan spec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2External expansion units, e.g. docking stations

Definitions

  • it further includes a third vent hole and a fourth vent ho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无线充电座,主要应用于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该无线充电座包括:充电板(11),用于给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充电板(11)包括第一通风孔(111)和第二通风孔(112),第一通风孔(111)设置在充电板(11)的下表面上;第二通风孔(112)设置在充电板(11)的四周的侧面上;其中,第一通风孔(111)与第二通风孔(112)之间存在风道;第一底板(13)设置在充电板(11)的上表面上,且位于充电板(11)的一端,用于在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托起电子设备;第一底板(13)包括第三通风孔(131),第三通风孔(131)设置在第一底板(13)的第一表面上;第二底板(12)设置在充电板(11)的下表面上,且位于与第一底板(13)在相同的一端,用于支撑充电板(11);第二底板(12)包括第四通风孔(121),第四通风孔(121)设置在第二底板(12)的第一表面上;其中,第三通风孔(131)与第四通风孔(121)之间存在风道。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充电底座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11月05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921891897.6、申请名称为“一种无线充电底座”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底座。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今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支持无线充电。但是无线充电器散热能力直接影响充电功率和充电速度,现有无线充电普遍采用自然散热或采用1颗风扇给无线充电器散热。在充电过程中,电子设备主要通过自然散热,由于自然散热比较慢,大大限制充电速度,因此需要增加给电子设备主动散热的方式来提升无线充电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底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底座,包括:充电板、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
所述充电板,用于给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所述充电板包括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
所述第一通风孔,设置在所述充电板的下表面上,所述下表面为所述电子设备在充电时与所述充电板相接触的表面的相反的表面;
所述第二通风孔,设置在所述充电板的四周的侧面上;其中,所述第一通风孔与所述第二通风孔之间存在风道;
所述第一底板,设置在所述充电板的上表面上,且位于所述充电板的一端,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托起所述电子设备;所述上表面为所述电子设备在充电时与所述充电板相接触的表面;所述第一底板包括第三通风孔,
所述第三通风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一表面为所述第一底板的靠近所述第二通风孔的表面;
所述第二底板,设置在所述充电板的下表面上,且位于与所述第一底板在相同的一端,用于支撑所述充电板;所述第二底板包括第四通风孔,
所述第四通风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底板的第一表面为所述第二底板的靠近所述充电板的表面;其中,所述第三通风孔与所述第四通风孔之间存在风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底座,在充电板上设置两个通风孔,使气流从该两个通风孔中风道流过,实现给充电板内部的电路降温;在两个底板上各设置两个通风孔,使气流从该两个通风孔中风道流过,实现给正在充电的电子设备降温。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中,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风扇和至少一个第二风扇,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风扇设置在所述充电板的内部,用于将空气从所述第一通风孔和所 述第二通风孔中的一个通风孔吸入所述充电板内部,形成的气流从所述第一通风孔和所述第二通风孔中的另一个通风孔流出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风扇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的内部,用于将空气从所述第三通风孔和所述第四通风孔中的一个通风孔吸入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内部,形成的气流从所述第三通风孔和所述第四通风孔中的另一个通风孔流出来。
本申请通过在充电板和底板内部设置风扇,从而实现充电板上两个通风孔之间的风道和两个底板上的通风孔之间的风道中形成气流,并在风道中流动。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中,还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
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设置在所述充电板的四周的侧边上,且所述充电板位于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之间,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将所述电子设备固定在所述充电板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两个夹板,在电子设备靠附在充电板上进行充电时,将电子设备固定在充电板上,防止电子设备掉落。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中,第五通风孔和第六通风孔;
所述第五通风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板的与所述第二夹板的相对的表面上;
所述第六通风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板的与所述第一夹板的相对的表面上;
其中,所述第五通风孔和所述第六通风孔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风孔和所述第二通风孔之间存在风道。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夹板上设置通风孔,与其它通风孔之间形成风道,当气流从该两个通风孔中风道流过,实现给正在充电的电子设备降温。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的相对的表面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在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的相对的表面之间形成风道。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夹板的相对的表面上设置凸起,防止夹板在固定电子设备时,堵塞该表面上的通风孔,同时在夹板与电子设备之间形成风道,当气流从该风道流过,实现给正在充电的电子设备降温。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充电板还包括第七通风孔,
所述第七通风孔,设置在所述充电板的上表面上;其中,所述第七通风孔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风孔和所述第二通风孔之间存在风道。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充电板的与正在充电的电子设备相接触的表面上设置通风孔,与其它通风孔之间形成风道,当气流从该风道流过,实现给正在充电的电子设备降温。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充电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在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充电板的上表面之间形成风道。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充电板的与正在充电的电子设备相接触的表面上设置凸起,防止电子设备靠附充电板上,堵塞该表面上的通风孔,同时在充电板与电子设备之间形成风道,当气流从该风道流过,实现给正在充电的电子设备降温。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在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一表面之间形成风道。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第一底板的靠近第二通风孔的一侧的侧面上设置凸起,防止电子 设备放置在第一底板充电板上,堵塞该表面上的通风孔,同时在第一底板与电子设备之间形成风道,当气流从该风道流过,实现给正在充电的电子设备降温。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充电板之间的夹角为90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板和第一底板,
所述充电板,用于给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所述充电板包括第一通风孔,
所述第一通风孔,设置在所述充电板的四周的侧面上;
所述第一底板,设置在所述充电板的四周的的侧面上,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托起所述电子设备;所述第一底板包括第二通风孔,
所述第二通风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一表面为所述第一底板的靠近所述充电板的表面;其中,所述第一通风孔与所述第二通风孔之间存在风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底座,在充电板和底板上各设置通风孔,使气流从该两个通风孔中风道流过,实现给充电板内部的电路和正在充电的电子设备降温。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中,还包括至少一个风扇,
所述至少一个风扇设置在所述充电板的内部,用于将空气从所述第一通风孔和所述第二通风孔中的一个通风孔吸入所述充电板内部后,形成的气流从所述第一通风孔和所述第二通风孔中的另一个通风孔流出来。
本申请通过在充电板内部设置风扇,从而实现充电板上两个通风孔之间的风道中形成气流,并在风道中流动。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中,还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
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设置在所述充电板的四周的侧面上,且所述充电板位于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之间,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将所述电子设备固定在所述充电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两个夹板,在电子设备靠附在充电板上进行充电时,将电子设备固定在充电板上,防止电子设备掉落。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中,还包括第三通风孔和第四通风孔,
所述第三通风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板的与所述第二夹板的相对的表面上;
所述第四通风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板的与所述第一夹板的相对的表面上;其中,所述第三通风孔和所述第四通风孔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风孔和所述第二通风孔之间存在风道。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夹板上设置通风孔,与其它通风孔之间形成风道,当气流从该两个通风孔中风道流过,实现给正在充电的电子设备降温。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的相对的表面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在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的相对的表面之间形成风道。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夹板的相对的表面上设置凸起,防止夹板在固定电子设备时,堵塞该表面上的通风孔,同时在夹板与电子设备之间形成风道,当气流从该风道流过,实现给正在充电的电子设备降温。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充电板还包括第五通风孔,
所述第五通风孔,设置在所述充电板的上表面上,所述上表面为所述电子设备在充电时与所述充电板相接触的表面;其中,所述第五通风孔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风孔和所述第二通风孔之间存在风道。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充电板的与正在充电的电子设备相接触的表面上设置通风孔,与其它通风孔之间形成风道,当气流从该风道流过,实现给正在充电的电子设备降温。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充电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在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充电板的上表面之间形成风道。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充电板的与正在充电的电子设备相接触的表面上设置凸起,防止电子设备靠附充电板上,堵塞该表面上的通风孔,同时在充电板与电子设备之间形成风道,当气流从该风道流过,实现给正在充电的电子设备降温。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在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一表面之间形成风道。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第一底板的靠近充电板的一侧的侧面上设置凸起,防止电子设备放置在第一底板充电板上,堵塞该表面上的通风孔,同时在第一底板与电子设备之间形成风道,当气流从该风道流过,实现给正在充电的电子设备降温。
附图说明
下面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底座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底座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底座的侧视时气流流通方向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底座的正视时气流流通方向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底座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底座的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底座的正视时气流流通方向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底座的内部剖面时气流流通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抵触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底座用于给电子设备充电,其中电子设备可以为手 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手持计算机、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设备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下面将以手机为上述电子设备举例。
图1、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申请实施提供的无线充电底座包括充电板11、底板12和底板13。
充电板11的内部设置有进行无线充电的电路(图中未示出),用于当手机靠近充电板11时,给手机进行充电。其中,充电板11的形状不仅限于如图1-2所示的长方体,还可以为目前市场常见的圆柱体、正方体等各种形状。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充电板11的内部设置有风扇151。其中,充电板11包括至少两个通风孔,通风孔111位于充电板11进行充电时与手机相接触的一面的相反的表面上(为了便于后续描述将该表面称为“下表面”,将充电板进行充电时与手机相接触的一面称为“上表面”),通风孔112位于充电板11的四周的侧面上。
在风扇151工作时,通风孔111和通风孔112中的一个作为进风口为其提供空气,通风孔111和通风孔112中的另一个作为出风口为其排出空气。由于充电板11在为手机进行充电过程中,内部温度会越来越高,本申请通过在充电板11内部设置一个风扇151,以为充电板11在工作时进行降温。
优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以通风孔111作为进风口,以通风孔112作为出风口。空气通过通风孔111进入充电板11内部的风扇151后,形成气流从通风孔112流出来,如图3所示的箭头导向方向。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以图2所示的将通风孔111作为进风口,将通风孔112作为出风口为例。上述本申请已提过,在充电板11内有进行无线充电的电路,风扇主要为该电路降温,所以该电路可以设置在风扇151和通风孔112之间,以便风扇151工作时形成的风流经过该电路,实现降温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风扇151的种类、型号等均不限,风扇151的尺寸要小,以便装在充电板11的内部,且不能造成无线充电底座整体的体积增大。风扇151的数量也不限,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风孔111的位置最优选的在充电板11的下表面的紧邻风扇151处,以便更好的为风扇151提供空气或排出空气。其中,通风孔111的形状可以为如图2所示的类蜘蛛网形状,也可以为多个圆孔构成的矩阵型,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另外,通风孔112的形状可以为如图1所示的一个半径较大的圆孔,也可以为类蜘蛛网型、多个圆孔构成的矩阵型等形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做任何限制。
在一个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在充电板1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通风孔113。通风孔113的位置最优选的在充电板11的上表面的紧邻风扇151处,以便风扇151工作时吹出的气流更好的从通风孔113流出来,如图3-4所示的箭头导向方向,实现给正在充电的手机降温。其中,通风孔113的形状可以为如图1所示的一个半径较大的圆孔,可以为类蜘蛛网型、多个圆孔构成的矩阵型等形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做任何限制。
在一个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在充电板11的上表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用于在手机贴近充电板11进行充电时,手机和充电板11的上表面之间形成风道,避免两者紧贴在一起导致温度上升,同时在充电板1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通风孔113时,方便气流从通 风孔113流出来,实现给正在充电的手机降温。其中,多个凸起构成的形状,不仅限于如图1所示的圆形,还可以为矩形、星形等各种图案,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做任何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底座还包括两个夹板14。两个夹板14分别设置在充电板11的四周的侧面上,使充电板11位于两个夹板14之间,用于固定在进行无线充电时的手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两个夹板14的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通风孔141,夹板14的内部设置为空心结构或设置有导风管(图中未示出),所述空心结构或导风管连接到充电板11的内部,使得通过风扇151吹出的气流导入空心结构或导风管后,经通风孔141流出来,如图3所示的箭头导向方向,实现给正在充电的手机降温。
其中,通风孔141的形状不仅限于如图1所示的多个圆孔构成的矩阵形状,还可以为多个平行的长方形孔构成的矩阵型、多个方形孔构成的矩阵型等形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在一个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在两个夹板14的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用于在固定手机时,手机与两个夹板14的相对的表面之间形成风道,避免两者紧贴在一起导致温度上升,同时两个夹板14的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通风孔141时,方便气流从通风孔141流出来,实现给正在充电的手机降温。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的夹板14的形状和固定方式不仅限于如图1所示,还可以为其它形状和固定方式。在一个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夹板14包括第一结构(图中未示出,为图5(a)中嵌入在充电板11内部的部分)和第二结构(图中未示出,为图5(a)中在充电板11外侧且与充电板11呈垂直状态的部分),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相连接,且彼此呈垂直或近似垂直关系。
其中,第一结构嵌入在充电板11的内部,第二结构位于充电板11的两侧,在第一结构的与第二结构相连接的一端的相对的一端的侧面上设置有通风孔142,在两个第二结构的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通风孔141。在第一结构的与第二结构的内部设置为空心结构或设置有导风管(图中未示出),使得通过风扇151吹出的气流从通风孔142导入空心结构或导风管后,经通风孔141流出来,实现给正在充电的手机降温。
当需要进行充电的电子设备的形状比较大,超出了充电板11的宽度时,需要将充电板11两侧的夹板14彼此背向拉开,让两个夹板14的第一结构不断从充电板11中抽出,使两个第二结构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如图5(a)到图5(b)的状态。在两个第二结构之间的距离达到需要进行充电的电子设备的宽度时,将该电子设备放置在充电板11的上表面和两个第二结构之间,以实现将进行充电的电子设备固定。
本实施例这种设计夹板14的形状和固定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充电的电子设备的形状大小来调节夹板14之间的距离,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底座可以为不同大小形状的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优选地,通风孔141作为出风口。空气通过风扇151形成的气流从通风孔141流出来后,在正在进行充电的手机上下表面上形成气流,以实现给正在充电的手机降温。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提供的无线充电底座可以没有夹板14。当充电板11水平或小角度倾斜的放置桌面上时,此时手机可以直接放置在充电板11上表面,无需夹板14进行固定。
底板13设置在充电板11的上表面上,且位于除设置有通风孔112和夹板14的一端,用于 当充电板11在倾斜状态下为手机进行充电时,托起手机,防止其向下滑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底板13的靠近夹板14的表面上设置有通风孔131,且在底板13的内部设置为空心结构或设置有导风管(图中未示出),使得空气气流导入到空心结构或导风管后,从通风孔131流出来,如图3-4所示的箭头导向方向,实现给正在充电的手机降温。
其中,通风孔131的形状不仅限于如图1所示的多个圆孔构成的矩阵形状,还可以为多个平行的长方形孔构成的矩阵型、多个方形孔构成的矩阵型等形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申请上述的底板13的内部设置为空心结构或设置有导风管,其空心结构或导风管可以连接到充电板11的内部,将风扇151吹出来的气流导入到底板13的空心结构或导风管后,从通风孔131流出来;也可以连接到后续描述的底板12的内部,具体后面再进行详细的描述。
在一个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在底板13的靠近夹板14的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用于在托起手机时,手机与底板13的靠近夹板14的表面之间形成风道,避免两者紧贴在一起导致温度上升,同时底板13的靠近夹板14的表面上设置有通风孔131时,方便空气从通风孔131流出来,实现给正在充电的手机降温。
另外,底板13与充电板11的之间形成的角度可以为直角,也可以为小于90度的角度。当底板13与充电板11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的角度小于90度时,手机放置在底板13上,在底板13的靠近夹板14的表面与充电板11的上表面连接处,形成一个凹槽,这样避免两者紧贴在一起导致温度上升。同时,当底板13的靠近夹板14的表面上设置有通风孔131时,方便空气从通风孔131流出来,实现给正在充电的手机降温。
底板12设置在充电板11的下表面上,且位于底板13相同的一端。底板12与充电板11呈一定的角度。用于在无线充电底座放置在桌面时支撑充电板11。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底板12的内部设置有风扇152。其中,底板12包括通风孔121,通风孔121位于底板12的靠近充电板11的下表面的表面上。底板12内部可以设置为空心结构或设置有导风管(图中未示出),该空心结构或导风管与底板13的空心结构或导风管相连接,空气从通风孔121进入风扇152后,将气流从底板12的空心结构或导风管导入底板13的空心结构或导风管中,然后从通风孔131流出来,如图4所示的箭头导向方向,实现给正在充电的手机降温。
其中,通风孔121的位置最优选的在底板12的靠近充电板11下表面的表面上的紧邻风扇152处,以便更好的为风扇152提供空气。其中,通风孔121的形状可以为类蜘蛛网型、多个圆孔构成的矩阵型等形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风扇152的种类、型号等均不限,可以与风扇151相同,具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类型和尺寸。风扇152的数量也不限,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另外,底板12与充电板11之间形成的角度要小于90度。最优选的角度为45度-75度。当然,底板12与充电板11之间的连接方式不仅限于如图1所示的固定连接,还可以为转动连接,这样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转动底板12以改变底板12与充电板11之间的角度,以调出用户想要的形状。
优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以通风孔121作为进风口,以通风孔131作为出风口。空气通过通风孔121进入底板12内部的风扇151后,形成气流通过底板12的空心结构或导风管导入底 板13的空心结构或导风管后,从通风孔131流出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底座,在充电板的内部设置一个风扇,为充电板11在工作时进行降温,且为正在充电的电子设备降温;在用于支撑充电板的底板的内部设置一个风扇,通过风扇形成的气流通过用于托起正在充电的电子设备的底板上的通气孔流出来,实现给正在充电的电子设备降温。
图6、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申请实施提供的无线充电底座包括充电板21、底板22和两个夹板23。其中,该无线充电底座应用场景多用于车载无线充电等场景,其通过在充电板21的背离与电子设备接触的表面上(为了便于后续描述将该表面称为“下表面”,将充电板进行充电时与手机相接触的一面称为“上表面”)设置有耦合装置,通过耦合装置,将该无线充电底座耦合在玻璃、驾驶室的空调排风口上的叶片、墙面等物体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充电板21的内部设置有风扇。本申请以选用两个风扇为例,两个风扇分别为风扇251和风扇251。其中,充电板21包括至少两种通风孔,通风孔211(本申请实施例中通风孔211设置在夹板后面,所以从图6上不能看到该通风孔)位于充电板21的四周的侧面上,还有被与底板22和夹板23相耦合的通风孔(为了方便后续描述,将该通风孔定义为“虚拟通风孔”)。其中,通风孔211的形状可以为一个半径较大的圆孔,也可以为类蜘蛛网型、多个圆孔构成的矩阵型等形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做任何限制。虚拟通风孔的形状需要根据底板22和夹板23的形状确定。
在风扇251和风扇252工作时,通风孔211和虚拟通风孔中的一个作为进风口为其提供空气,通风孔211和虚拟通风孔中的另一个作为出风口为其排出空气。由于充电板21在为手机进行充电过程中,内部温度会越来越高,本申请通过在充电板21内部设置风扇251和风扇252,以为充电板21在工作时进行降温。
优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以通风孔211作为进风口,以虚拟通风孔作为出风口。空气通过通风孔211进入充电板21内部的风扇251和风扇252后,形成气流从虚拟通风孔流出来,如图8-9所示的箭头导向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风扇251和风扇252以叠加的方式排列,空气进入充电板21内部后,通过风扇251形成气流后导入风扇252,风扇252进一步将气流扩大,从出风口流出来。当然,风扇251与风扇252之间的排列方式不仅限上述叠加方式,也可以为并列、交叉等方式排列,本申请在此不作限定。
其中,风扇251和风扇252的种类、型号等均不限,风扇151的尺寸要小,以便装在充电板11的内部,且不能造成无线充电底座整体的体积增大。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虽然采用了两个风扇,但是如果限于无线充电底座的体积不能容下两个风扇,本申请可以在充电板21内设置一个风扇,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充电板21内部设置的风扇数量可以三个、四个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也不作限定。
在一个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在充电板2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通风孔212。通风孔212的位置最优选的在充电板21的上表面的紧邻风扇252处,以便风扇252工作时吹出的气流更好的从通风孔212流出来,实现给正在充电的手机降温。其中,通风孔212的形状可以为如图6所示的一个半径较大的圆孔,可以为类蜘蛛网型、多个圆孔构成的矩阵型等形状,本申 请实施例对此也不做任何限制。
在一个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在充电板21的上表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用于在手机贴近充电板21进行充电时,手机和充电板21的上表面之间形成风道,避免两者紧贴在一起导致温度上升,同时在充电板2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通风孔212时,方便气流从通风孔212流出来,如图8-9所示的箭头导向方向,实现给正在充电的手机降温。其中,多个凸起构成的形状,不仅限于圆形,还可以为矩形、星形等各种图案,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做任何限制。
两个夹板23分别设置在充电板21的四周的侧面上,使充电板21位于两个夹板23之间,用于将正在进行无线充电时的手机固定在充电板2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夹板23的形状为类“L”型(此处为了便于后续描述,将嵌入在充电板21的内部且与充电板23相平行的部分称为第三结构,将位于充电板21的两侧且与充电板21相垂直的部分称为第四结构)。
其中,第三结构嵌入在充电板21的虚拟通气孔中,第四结构位于充电板21的两侧,在第三结构的与第四结构相连接的一端的相对的一端的侧面上设置有通风孔232,在两个第四结构的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通风孔231。在第三结构的与第四结构的内部设置为空心结构或设置有导风管(图中未示出),使得通过风扇251和风扇252吹出的气流从通风孔232导入空心结构或导风管后,经通风孔231流出来,实现给正在充电的手机降温,如图8-9所示的箭头导向方向。
当需要进行充电的电子设备的形状比较大,超出了充电板21的宽度时,需要将充电板21两侧的夹板23彼此背向拉开,让两个夹板23的第三结构不断从充电板21中抽出,使两个第四结构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在两个第四结构之间的距离达到需要进行充电的电子设备的宽度时,将该电子设备放置在充电板21上和两个第四结构之间,以实现将进行充电的电子设备固定。
优选地,通风孔231作为出风口。空气通过风扇251和风扇252形成的气流从通风孔231流出来后,在正在进行充电的手机上下表面上形成气流,以实现给正在充电的手机降温。
在一个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在两个夹板23的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用于在固定电子设备时,电子设备与两个夹板23的相对的表面之间形成风道,避免两者紧贴在一起导致温度上升,同时两个夹板23的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通风孔231时,方便气流从通风孔231流出来,如图8-9所示的箭头导向方向,实现给正在充电的手机降温。
其中,通风孔231的形状不仅限于如图6所示的多个圆孔构成的矩阵形状,还可以为多个平行的长方形孔构成的矩阵型、多个方形孔构成的矩阵型等形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提供的无线充电底座可以没有夹板23。当充电板21水平或小角度倾斜的放置桌面上时,此时手机可以直接放置在充电板21上表面,无需夹板23进行固定。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的夹板23的固定方式不仅限于上述所述的方案,还可以直接固定在充电板21的两侧的侧面上,还可以为其它固定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底板22设置在充电板21的四周的侧面上,除设置有夹板23的一侧的侧面上,用于当充电板21在倾斜状态下为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托起电子设备,防止其向下滑落。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底板22的形状为类“L”型(此处为了便于后续描述,将嵌入在充电板21的内 部且与充电板23相平行的部分称为第五结构,将位于充电板21的两侧且与充电板21相垂直的部分称为第六结构)。
其中,第五结构嵌入在充电板21的虚拟通气孔中,第六结构位于充电板21的除设置有夹板23的一侧的侧面上,在第五结构的与第六结构相连接的一端的相对的一端的侧面上设置有与充电板21相通的通风孔,在第六结构的靠近充电板21的表面上设置有通风孔221。在第五结构的与第六结构的内部设置为空心结构或设置有导风管(图中未示出),使得通过风扇251和风扇252吹出的气流从与充电板相通的通风孔导入空心结构或导风管后,经通风孔221流出来,如图8-9所示的箭头导向方向,实现给正在充电的手机降温。
当需要进行充电的电子设备的形状比较大,远超出了充电板21的长度时,需要将充电板21一端的底板22向背离充电板21方向拉开,让底板22的第五结构不断从充电板21中抽出,使第六结构距充电板21的距离不断增大。在第六结构距充电板21的距离达到需要进行充电时电子设备不会发生向后翻倒的长度时,将该电子设备放置在充电板21上、两个夹板23和底板22之间,以实现将进行充电的电子设备固定。
优选地,通风孔221作为出风口。空气通过风扇251和风扇252形成的气流从通风孔221流出来后,在正在进行充电的手机上下表面上形成气流,以实现给正在充电的手机降温。
在一个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在底板22的靠近充电板21的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用于在托起电子设备时,电子设备与底板22之间形成风道,避免两者紧贴在一起导致温度上升,同时底板22的靠近充电板11的表面上设置有通风孔221时,方便气流从通风孔221流出来,实现给正在充电的手机降温。
其中,通风孔221的形状不仅限于如图6所示的多个圆孔构成的矩阵形状,还可以为多个平行的长方形孔构成的矩阵型、多个方形孔构成的矩阵型等形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的底板22的固定方式不仅限于上述所述的方案,还可以直接固定在充电板21的一端的侧面上,还可以为其它固定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底座,该无线充电底座多用于车载充电场景,器在充电板的内部设置两个风扇,为充电板11在工作时进行降温和为正在充电的电子设备降温。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适合的方式结合。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7)

  1. 一种无线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板、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
    所述充电板,用于给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所述充电板包括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
    所述第一通风孔,设置在所述充电板的下表面上,所述下表面为所述电子设备在充电时与所述充电板相接触的表面的相反的表面;
    所述第二通风孔,设置在所述充电板的四周的侧面上;其中,所述第一通风孔与所述第二通风孔之间存在风道;
    所述第一底板,设置在所述充电板的上表面上,且位于所述充电板的一端,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托起所述电子设备;所述上表面为所述电子设备在充电时与所述充电板相接触的表面;所述第一底板包括第三通风孔,
    所述第三通风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一表面为所述第一底板的靠近所述第二通风孔的表面;
    所述第二底板,设置在所述充电板的下表面上,且位于与所述第一底板在相同的一端,用于支撑所述充电板;所述第二底板包括第四通风孔,
    所述第四通风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底板的第一表面为所述第二底板的靠近所述充电板的表面;其中,所述第三通风孔与所述第四通风孔之间存在风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风扇和至少一个第二风扇,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风扇设置在所述充电板的内部,用于将空气从所述第一通风孔和所述第二通风孔中的一个通风孔吸入所述充电板内部,形成的气流从所述第一通风孔和所述第二通风孔中的另一个通风孔流出来;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风扇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的内部,用于将空气从所述第三通风孔和所述第四通风孔中的一个通风孔吸入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内部,形成的气流从所述第三通风孔和所述第四通风孔中的另一个通风孔流出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
    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设置在所述充电板的四周的侧边上,且所述充电板位于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之间,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将所述电子设备固定在所述充电板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通风孔和第六通风孔;
    所述第五通风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板的与所述第二夹板的相对的表面上;
    所述第六通风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板的与所述第一夹板的相对的表面上;
    其中,所述第五通风孔和所述第六通风孔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风孔和所述第二通风孔之间存在风道。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的相对的表面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在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的相对的表面之间形成风道。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板还包括第七通风孔,
    所述第七通风孔,设置在所述充电板的上表面上;其中,所述第七通风孔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风孔和所述第二通风孔之间存在风道。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在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充电板的上表面之间形成风道。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在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一表面之间形成风道。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充电板之间的夹角为90度。
  10. 一种无线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板和第一底板,
    所述充电板,用于给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所述充电板包括第一通风孔,
    所述第一通风孔,设置在所述充电板的四周的侧面上;
    所述第一底板,设置在所述充电板的四周的侧面上,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托起所述电子设备;所述第一底板包括第二通风孔,
    所述第二通风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一表面为所述第一底板的靠近所述充电板的表面;其中,所述第一通风孔与所述第二通风孔之间存在风道。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风扇,
    所述至少一个风扇设置在所述充电板的内部,用于将空气从所述第一通风孔和所述第二通风孔中的一个通风孔吸入所述充电板内部后,形成的气流从所述第一通风孔和所述第二通风孔中的另一个通风孔流出来。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
    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设置在所述充电板的四周的侧面上,且所述充电板位于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之间,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将所述电子设备固定在所述充电板。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通风孔和第四通风孔,
    所述第三通风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板的与所述第二夹板的相对的表面上;
    所述第四通风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板的与所述第一夹板的相对的表面上;其中,所述第三通风孔和所述第四通风孔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风孔和所述第二通风孔之间存在风道。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的相对的表面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在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的相对的表面之间形成风道。
  15.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板还包括第五通风孔,
    所述第五通风孔,设置在所述充电板的上表面上,所述上表面为所述电子设备在充电时与所述充电板相接触的表面;其中,所述第五通风孔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风孔和所述第二 通风孔之间存在风道。
  16.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在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充电板的上表面之间形成风道。
  17.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在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一表面之间形成风道。
PCT/CN2020/094216 2019-11-05 2020-06-03 一种无线充电底座 WO2021088360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0884116.3A EP4027479A4 (en) 2019-11-05 2020-06-03 WIRELESS CHARGING BASE
US17/704,996 US11991854B2 (en) 2019-11-05 2022-03-25 Wireless charging bas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91897.6U CN211744148U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无线充电底座
CN201921891897.6 2019-11-05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US17/704,996 Continuation US11991854B2 (en) 2019-11-05 2022-03-25 Wireless charging bas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88360A1 true WO2021088360A1 (zh) 2021-05-14

Family

ID=72872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0/094216 WO2021088360A1 (zh) 2019-11-05 2020-06-03 一种无线充电底座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991854B2 (zh)
EP (1) EP4027479A4 (zh)
CN (1) CN211744148U (zh)
WO (1) WO202108836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01784A (zh) * 2021-06-24 2021-08-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2543377U (zh) * 2020-03-19 2021-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器
JP7359170B2 (ja) 2021-02-05 2023-10-11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送風機能付き収納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766038U (zh) * 2018-01-12 2018-08-24 深圳市迪奥科科技有限公司 自带散热功能的无线充电器
CN207765996U (zh) * 2018-01-12 2018-08-24 深圳市迪奥科科技有限公司 自带散热功能的无线充电支架
US20190014683A1 (en) * 2017-07-10 2019-01-10 Cpc Co., Ltd. Wireless charger with structure for directly cooling portable terminal
CN209233498U (zh) * 2018-10-15 2019-08-09 惠州市雨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型无线充电器
CN209375207U (zh) * 2019-03-22 2019-09-10 深圳市烁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41747B1 (ko) * 2016-08-10 2024-02-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충전 장치
EP3340420A1 (en) * 2016-12-21 2018-06-27 Panasonic Automotive & Industrial Systems Europe GmbH Wireless charger air cooling system
KR102377279B1 (ko) * 2017-03-28 2022-03-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각 기능을 갖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20190115781A1 (en) * 2017-10-16 2019-04-18 Daobin Feng Wireless charger
CN207234486U (zh) * 2017-12-12 2018-04-13 桑堇馨 车载无线充电器
WO2019121530A1 (en) * 2017-12-20 2019-06-27 Panasonic Automotive Systems Europe Gmbh Airflow guiding device
CN207725322U (zh) 2017-12-26 2018-08-14 惠州市德恒润实业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车载支架
US10793084B2 (en) * 2018-06-27 2020-10-06 Shenzhen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Electric vehicle holder
US20200091755A1 (en) * 2018-09-19 2020-03-19 Apple Inc. Inductive charging dock
CN109586377B (zh) * 2019-01-19 2019-08-30 东莞市晋源祥塑胶五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固定的防滑型无线充电器
US11329506B2 (en) * 2019-02-15 2022-05-10 Xentris Wireless, Llc Modular wireless power bank system
CN212543377U (zh) * 2020-03-19 2021-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器
KR102302100B1 (ko) * 2020-05-22 2021-09-13 김효진 차량용 스마트기기 무선충전기
CN113852144A (zh) * 2020-06-28 2021-12-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装置
CN113036838B (zh) * 2021-02-09 2024-04-09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器
CN215071741U (zh) * 2021-06-18 2021-12-07 深圳市美极创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无线充电器
CN217159308U (zh) * 2021-12-14 2022-08-0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014683A1 (en) * 2017-07-10 2019-01-10 Cpc Co., Ltd. Wireless charger with structure for directly cooling portable terminal
CN207766038U (zh) * 2018-01-12 2018-08-24 深圳市迪奥科科技有限公司 自带散热功能的无线充电器
CN207765996U (zh) * 2018-01-12 2018-08-24 深圳市迪奥科科技有限公司 自带散热功能的无线充电支架
CN209233498U (zh) * 2018-10-15 2019-08-09 惠州市雨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型无线充电器
CN209375207U (zh) * 2019-03-22 2019-09-10 深圳市烁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4027479A4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01784A (zh) * 2021-06-24 2021-08-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27479A4 (en) 2023-01-04
US11991854B2 (en) 2024-05-21
EP4027479A1 (en) 2022-07-13
US20220217866A1 (en) 2022-07-07
CN211744148U (zh) 2020-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88360A1 (zh) 一种无线充电底座
US20190133002A1 (en) Back to back electronic display assembly
CN101257780B (zh) 电子设备导风装置
EP2983461A1 (en) Cabinet structure and container data centre thereof
US8971037B2 (en) Cooling apparatus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201119235Y (zh) 导风罩装置
US20140126146A1 (en) Air duct
WO2019114253A1 (zh) 车载无线充电器
TWM595355U (zh) 快速散熱式無線充電器
US8089762B2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power supply disposition and cooling
CN211019105U (zh) 一种具有散热防尘功能的交换机
EP3188579B1 (en) Heat dissipation apparatus and portable device
CN216210749U (zh) 计算机模块及交互智能平板
CN210982974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高亮液晶屏
CN207965786U (zh) 笔记本电脑用防尘散热装置
TWM596478U (zh) 無線充電器
US9803655B2 (en) Airflow accelera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214852417U (zh) 一种手机主板的主动式散热结构
US20130299127A1 (en) Container data center
CN216057469U (zh) 一种音频信号转换装置
US2014036331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ir blower
CN218302051U (zh) 一种具有散热风扇的核心板
CN209435727U (zh) 一种用于定位终端的散热装置
CN218096784U (zh) 一种冷水机机架
CN215298122U (zh) 一种综合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088411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2088411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Effective date: 20220407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