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1057594A1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1057594A1
WO2021057594A1 PCT/CN2020/115917 CN2020115917W WO2021057594A1 WO 2021057594 A1 WO2021057594 A1 WO 2021057594A1 CN 2020115917 W CN2020115917 W CN 2020115917W WO 2021057594 A1 WO2021057594 A1 WO 2021057594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ing
signal
time
link
occupi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0/11591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刘铮
张晓博
Original Assignee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1057594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1057594A1/zh
Priority to US17/696,87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20220210836A1/e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04W74/081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4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2Error control for data other than payload data, e.g. control data
    • H04L1/0073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feedback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06Assessment of spectral gaps suitable for allocating digitally modulated signals, e.g. for carrier allocation in cognitive radi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08Wavelet-divi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25Numerology, i.e. varying one or more of symbol duration, subcarrier spacing, Fourier transform size, sampling rate or down-clo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Definitions

  • This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method used in a first node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it includes:
  • the first signaling is transmitted through a first link
  • the second signal is transmitted through a second link
  • the first signal is transmitted through a third link.
  • the second link and the third link are not the same between any two links; the timing offset between the timing of the third link and the timing of the reference link is equal to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first information
  • the reference link is one of the first link and the second link; the first information is transmitted through an air interface .
  • the first signaling is transmitted through a first link
  • the second signal is transmitted through a second link
  • the first signal is transmitted through a third link.
  • the second link and the third link are not the same between any two links; the timing offset between the timing of the third link and the timing of the reference link is equal to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 the first information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and the reference link is one of the first link and the second link; the first information is transmitted through an air interface .
  • the above method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for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one sub-carrier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the time length of one time slot of the second link is equal to the first length ;
  • the first inform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the integer ratio between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and the first length.
  • the third information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reference delay, and the reference delay is also related to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one subcarrier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ing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and the thir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hrough the air interface.
  • the above method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indicate the third delay, and the second time slot is the earliest time slot including the time domain resources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For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one sub-carrier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the second time slot is the earliest time interval between the start time and the reference time not less than the third delay
  • the time slot; the reference time is one of the receiving end time of the first signaling, the sending end time of the first signal, and the receiving end time of the second signaling.
  • Fig. 3 show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a wireless protocol architecture of a user plane and a control plane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g. 5 show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a first node device and another user equipment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g. 6 shows a wireless signal transmission flow chart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g. 8 show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a second timing offset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g. 13 shows a structural block diagram of a processing device in a first node device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g. 14 shows a structural block diagram of a processing device in a second node device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Embodiment 1 illustrates a flowchart of the first signaling, the first signal, the second signaling, and the second signal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as shown in FIG. 1.
  • each box represents a step. It should be particularly emphasized that the order of each box in the figur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time sequenc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eps shown.
  • the first signaling is RRC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adio resource control) signaling.
  • RRC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adio resource control
  • the DCI format (Format) adopted by the first signaling is format 3.
  •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configure sidelink transmission.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ime-frequency resources occupied by the first signal”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implicitly indicate the first signal Time-frequency resources occupied by a signal.
  • the first signaling is also used to determine the modulation coding scheme (MCS, Modulation Coding Scheme) adopted by the first signal.
  • MCS Modulation Coding Scheme
  • the first signaling is also used to determine the HARQ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process to which the first signal belongs.
  • HARQ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air interface resources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directly indicate the location of the second signal. Occupied air interface resources.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air interface resources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indirectly indicate the location of the second signal. Occupied air interface resources.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air interface resources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implicitly indicate the second signal Air interface resources occupied by signals.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air interface resources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occupation of the second signal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s.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air interface resources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source of the second signal sequence.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air interface resources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occupation of the second signal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s, time domain resources and code domain resources.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ime-frequency resource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time domain included in the time-frequency resource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The length of the time interval between the start time of the resource and the end time of the reception of the first signaling is predefined.
  • the air interface resources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clude time-frequency resources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time-frequency resource occupied by the first signal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air interface resource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ing”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time-frequency resource occupied by the first signal Used by the first node in this application to determine the air interface resources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ing.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time-frequency resource occupied by the first signal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air interface resource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ing”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time-frequency resource occupied by the first signal It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ime-frequency resource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ing.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time-frequency resource occupied by the first signal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air interface resource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ing”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time-frequency resource occupied by the first signal It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de domain resources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ing.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time-frequency resource occupied by the first signal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air interface resource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ing”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time-frequency resource occupied by the first signal
  • the mapping relationship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air interface resources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ing.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time-frequency resource occupied by the first signal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air interface resource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ing”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time-frequency resource occupied by the first signal According to the implicit relationship, it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air interface resources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ing.
  • the first signal is transmitted through an air interface.
  • the first signal is used to carry a transport block (TB, Transport Block) accompanying the link.
  • TB transport block
  • the first signal is transmitted through PSCCH (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 Channel).
  • PSCCH 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 Channel
  • the first signal carries SCI (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ccompanying 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 the first signal is broadcast (Broadcast).
  • the first signal is unicast.
  • the second signaling carries HARQ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NACK feedback (Feedback) of the first signal.
  • HARQ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 NACK feedback Feedback
  • the second signal is transmitted through PUCCH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 PUCCH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 the second signal carries HARQ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 (Feedback).
  • HARQ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 the second signal carries HARQ feedback (Feedback) accompanying the link (Sidelink).
  • Transport Block (TB) is used to generate the second signal.
  • the air interface resources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ing include time-frequency resources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ing and sequence resources for generating the second signaling.
  • the unit of the first delay is milliseconds (ms).
  • the first delay is equal to the time length of a positive integer number of time slots (Slot), and the time slot corresponds to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one subcarrier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ing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 the reference delay is equal to the time length of a positive integer number of 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symbols.
  • the reference delay is represented by the number of slots (Slot).
  •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one sub-carrier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is equal to one of 15 kHz, 30 kHz, 60 kHz, 120 kHz, and 240 kHz.
  •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all sub-carriers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is equal.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reference delay is related to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a subcarrier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reference delay and the second signal The index of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one sub-carrier occupied by the frequency domain is related.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reference delay is related to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a sub-carrier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is realized by the following formula:
  •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one subcarrier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is the first index
  • the index of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one subcarrier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ing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is the first index.
  • the first index is a non-negative integer
  • the second index is a non-negative integer
  • D reference represents the reference delay
  • represents that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first index and the second index can be greater
  • the information carr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cludes information about whether the first signal is received correctly.
  • the information carr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cludes information about whether the first signal has not been received correctly.
  • the information carr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cludes information about whether the transmission block (TB) carried by the first signal needs to be retransmitted.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second signaling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information carr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information carr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cludes the information carried by the second signaling Information.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second signaling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information carr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information carr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duplicates the information carried by the second signaling Information.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second signaling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information carr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second signaling is u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first signal is correct When receiving, the information carr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cludes an indication of whether the first signal is received correctly.
  • the sentence "the second signaling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information carr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s: the information carr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and the information carried by the second signaling The information is the same.
  • the sentence "the second signaling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information carr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s: the information carr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and the information carried by the second signaling
  • the HARQ-ACK information is the same.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second signaling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information carr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information carr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cludes the information carried by the second signaling
  • the HARQ-ACK information is the same.
  • the sender of the first signaling is a base station device.
  • the sender of the first signaling is TRP (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 sending and receiving node).
  • the sender of the first signaling is a network device.
  • the sender of the first signaling is an eNB.
  • the sender of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r Equipment (UE, User Equipment).
  • UE User Equipment
  • the sender of the first signaling is a Road Side Unit (RSU, Road Side Unit).
  • RSU Road Side Unit
  • the sender of the first signaling is the second node device in this application.
  • the sender of the second signaling is TRP (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 sending and receiving node).
  • the sender of the second signaling is a network device.
  • the sender of the second signaling is an eNB.
  • the sender of the second signaling is User Equipment (UE, User Equipment).
  • UE User Equipment
  • the sender of the second signaling is a Road Side Unit (RSU, Road Side Unit).
  • RSU Road Side Unit
  • the sender of the second signaling is a node device other than the second node device in this application.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sender of the first signaling and the sender of the second signaling are not the same”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first signaling and the second signaling pass through different Air interface transmission.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sender of the first signaling and the sender of the second signaling are not the same”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first signaling and the second signaling pass through different Link transmission.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sender of the first signaling and the sender of the second signaling are not the same”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first signaling is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Uu interface, and the second signaling The order is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PC5 interface.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sender of the first signaling and the sender of the second signaling are not the same”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sender of the first signaling and the second signaling
  • the sender's node types are not the same.
  • Embodiment 2 illustrate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a network architecture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as shown in FIG. 2.
  • FIG. 2 is a diagram illustrating a system network architecture 200 of NR 5G, LTE (Long-Term Evolution), and LTE-A (Long-Term Evolution Advanced).
  • the NR 5G or LTE network architecture 200 may be referred to as EPS (Evolved Packet System) 200.
  • EPS Evolved Packet System
  • EPS 200 may include one or more UE (User Equipment) 201, NG-RAN (Next Gene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 202, EPC (Evolved Packet Core, Evolved Packet Core)/5G-CN (5G-Core Network) , 5G core network) 210,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home subscriber server) 220 and Internet service 230.
  • EPS can be interconnected with other access networks, but these entities/interfaces are not shown for simplicity. As shown in the figure, EPS provides packet switching services, but those skilled in the art will easily understand that various concepts presented throughout this application can be extended to networks that provide circuit switching services or other cellular networks.
  • NG-RAN includes NR Node B (gNB) 203 and other gNB 204.
  • the UE201 supports a PC5 interface.
  • the RLC sublayer 303 provides segmentation and reassembly of upper layer data packets, retransmission of lost data packets, and reordering of data packets to compensate for out-of-order reception due to HARQ.
  • the MAC sublayer 302 provides multiplexing between logical and transport channels.
  • the MAC sublayer 302 is also responsible for allocating various radio resources (for example, resource blocks) in a cell among the first node devices.
  • the MAC sublayer 302 is also responsible for HARQ operations.
  • the RRC (Radio Resource Control) sublayer 306 in layer 3 (L3 layer) of the control plane 300 is responsible for obtaining radio resources (ie, radio bearers) and using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second node device and the first node device.
  • the wireless protocol architecture in FIG. 3 is applicable to the first node device in this application.
  • the wireless protocol architecture in FIG. 3 is applicable to the second node device in this application.
  • the first signaling in this application is generated in the MAC302 or MAC352.
  • the first signaling in this application is generated in the PHY301 or PHY351.
  • the first signal in this application is generated in the RRC306.
  • the first information in this application is generated in the RRC306.
  • the third information in this application is generated in the RRC306.
  • the third information in this application is generated in the PHY301 or PHY351.
  • the second node device (410) may include a controller/processor 440, a data source/buffer 430, a receiving processor 412, a transmitter/receiver 416, and a transmitting processor 415.
  • the transmitter/receiver 416 includes an antenna. 420.
  • the data source/buffer 430 provides upper layer packets to the controller/processor 440, and the controller/processor 440 provides header compression and decompression, encryption and decryption, packet segmentation connection and reordering, and multiplexing between logic and transmission channels. Use demultiplexing to implement the L2 layer protocol for the user plane and the control plane.
  • the upper layer packet may include data or control information, such as DL-SCH or UL-SCH or SL-SCH.
  • the transmitter 416 is used for converting the baseband signal provided by the transmitting processor 415 into a radio frequency signal and transmitting it via the antenna 420, and the receiver 416 is used for converting the radio frequency signal received by the antenna 420 into a baseband signal and providing it to the receiving processor 412.
  • each receiver 456 receives the radio frequency signal through its corresponding antenna 460, and each receiver 456 recovers the baseband information modulated onto the radio frequency carrier, and provides the baseband information to the receiving processor 452.
  • the reception processor 452 implements various signal reception processing functions of the L1 layer.
  • the controller/processor 440 implements the functions of the L2 layer, including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carr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and the first information and the third information in this application.
  • the controller/processor may be associated with a buffer 430 that stores program codes and data.
  • the buffer 430 may be a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 the first node device 450 includes: a memory storing a computer-readable instruction program, the computer-readable instruction program generates an action when executed by at least one processor, and the action includes: receiving First signaling; sending a first signal; receiving a second signaling; sending a second signal; wherein,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ime-frequency resources occupied by the first signal, and the first signaling
  • the command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air interface resources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and the time-frequency resources occupied by the first signal a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air interface resources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ing;
  • the length of the time interval between the receiving end time and the sending start time of the second signal is equal to the first delay, and the receiving end time of the second signaling is earlier than the sending start time of the second signal;
  • the first delay is not less than the reference delay, and the reference delay is related to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the sub-carriers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the second signaling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second The information carried by the
  • the second node device 410 device includes: at least one processor and at least one memory, the at least one memory includes computer program code; the at least one memory and the computer program code are configured to Use at least one processor together.
  • the device of the second node device 410 at least: sends a first signaling; receives a second signal; wherein,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indicate the time-frequency resource occupied by the first signal, and the first signaling is It is used to indicate the air interface resources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and the time-frequency resources occupied by the first signal a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air interface resources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ing; the receiving end time of the second signaling and The length of the time interval between the sending start time of the second signal is equal to the first delay, and the end time of receiving the second signaling is earlier than the sending start time of the second signal; the first delay Time is not less than the reference delay, the reference delay is related to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the sub-carriers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the second signaling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first informatio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first information includes 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 the second information includes all or part of a 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 CE (Control Element).
  • 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
  • the third information is high-level information.
  • the third information is transmitted through a PUSCH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 PUSCH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 the third information is carried through Msg3.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third inform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the reference dela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third information is used to directly indicate the reference delay.
  • the first link is a downlink (Downlink, DL) of the Uu interface.
  • Downlink Downlink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first signaling is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first link”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first signaling is transmitted through a downlink channel.
  • the second link is an uplink (Uplink, UL) of a Uu interface.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second signal is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second link”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second signal is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channel of the second link.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second signal is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second link”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time domain resource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belongs to an uplink slot (UL Slot).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second signal is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second link”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any OFDM symbol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 the time domain belongs to the uplink OFDM symbol (OFDM symbol). ).
  • the third link is a side link (Sidelink, SL).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first signal is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third link”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first signal is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companion link channel.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first signal is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third link”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time-frequency resource occupied by the first signal belongs to the time-frequency resource pool of the accompanying link.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first signal is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third link”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occupied by the first signal belongs to the carrier of the accompanying link (SL carrier).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first signal is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third link”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s occupied by the first signal belong to the uplink carrier (UL carrier).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pool accompanying the link (Resource Pool).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first signal is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third link”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time domain resource occupied by the first signal belongs to the time slot (SL Slot) of the accompanying link.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first signal is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third link”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any OFDM symbol occupied by the first signal belongs to the time slot (SL Slot) of the accompanying link.
  • the second signaling is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third link.
  • the sentence "any two of the first link, the second link, and the third link are not the same"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first link , The link types between any two links in the second link and the third link are different.
  • the sentence "any two of the first link, the second link, and the third link are not the same”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first link It is a downlink (DL, Downlink), the second link is an uplink (UL, Uplink), and the third link is a companion link (SL, Sidelink).
  • the timing of the third link refers to the sending timing of the third link.
  • the timing of the reference link refers to the sending timing (Timing) of the reference link.
  • the timing of the reference link refers to: the timing of receiving the reference link (Timing).
  • the timing of the reference link refers to: for a given mathematical structure (Numerology), the timing of the slot of the reference link (Timing).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timing offset between the timing of the third link and the timing of the reference link is equal to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s: belonging to the third link and the The timing offset between the timings of the radio frames (Frame) with the same index of the reference link is equal to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timing offset between the timing of the third link and the timing of the reference link is equal to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first radio frame is the third link
  • the second radio frame is the radio frame (Frame) of the reference link
  • the indexes of the links are equal
  • the time domain offset between the start time of the first wireless frame and the start time of the second wireless frame is equal to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timing offset between the timing of the third link and the timing of the reference link is equal to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first radio frame is the third link
  • the second radio frame is the radio frame (Frame) of the reference link
  • the first radio frame and the second radio frame are partially overlapped in the time domain (Partial Overlapped)
  • the first radio frame is The start time of a radio frame is not earlier than the start time of the second radio frame
  • the time domain offset between the start time of the first radio frame and the start time of the second radio frame is equal to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is less than zero.
  •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is represented by the number of 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symbols.
  •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link refers to: the reception timing (Timing) of the radio frame (Frame) of the first link.
  •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link refers to: for a given mathematical structure (Numerology), the timing of the slot of the first link (Timing).
  •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link refers to: for a given mathematical structure (Numerology), the timing (Timing) of the OFDM symbol (symbol) of the first link.
  • the timing of the second link refers to the receiving timing of the second link.
  • the timing of the second link refers to: the reception timing (Timing) of the radio frame (Frame) of the second link.
  • the timing of the second link refers to the sending timing (Timing) of the radio frame (Frame) of the second link.
  • the timing of the second link refers to: for a given mathematical structure (Numerology), the timing of the OFDM symbol of the second link (Timing).
  • the timing of the second link refers to the position of a radio frame (Frame) of the second link in the time domain.
  •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is equal to TA (Timing Advance).
  •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is a TA (Timing Advance) for sending uplink transmission when the first node device sends the first signal in this application.
  • TA Timing Advance
  •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iming advance of the sending timing of the second signal relative to the receiving timing of the first signaling.
  • the first node device in this application assumes that the TA remains unchanged within a range that satisfies the timing error within the time interval between sending the first signal and sending the second signal.
  • the first node device in this application does not expect the TA to change within a range that satisfies the timing error within the time interval between sending the first signal and sending the second signal.
  •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belongs to high-level information.
  •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belongs to all or part of the MAC layer information.
  •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belongs to all or part of a field in a MAC header (Header).
  •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belongs to all or part of a field in a MAC subHeader (subHeader).
  •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belongs to all or part of a domain in a MAC CE (Control Element).
  •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is equal to zero.
  • the unit of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is all microseconds.
  •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is equal to a time advance of a downlink time slot (Slot) boundary with respect to a downlink time slot (Slot) boundary with respect to the start time of the first node device after the first signal is sent.
  •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is equal to half of TA.
  •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is equal to the sum of the first timing sub-offset and the second timing sub-offset
  • the first timing sub-offset is equal to the first node device and the second timing sub-offset in this application.
  • the second timing sub-offset is configurable.
  •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is equal to the sum of the first timing sub-offset and the second timing sub-offset
  • the first timing sub-offset is equal to the first node device and the second timing sub-offset in this application.
  • the RTT Riv Trip Time
  • the second timing sub-offset is the frequency domain range to which the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belongs ( Frequency Range) and the duplex mode used.
  •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is equal to the sum of the first timing suboffset and the second timing suboffset
  • the first timing suboffset is equal to the first node device and the second timing suboffset in this application.
  • Half of the RTT (Round Trip Time) between the senders of the first signaling, and the second timing sub-offset is the frequency domain to which the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belongs Range (Frequency Range) and the duplex mode used.
  •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is equal to half of the RTT (Round Trip Time) between the first node device and the sender of the first signaling in this application.
  •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is equal to the T TA of the first node device in this application when sending the first signal.
  •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is equal to 1/2 T TA of the first node device in this application when sending the first signal.
  •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is equal to (N TA + N TA, offset ) T c of the first node device in this application when sending the first signal.
  •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is equal to 1/2 (N TA + N TA, offset ) T c of the first node device in this application when sending the first signal.
  •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iming offset between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link and the timing of the second link
  • the second The timing offset is equal to the timing offset between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link and the timing of the second link.
  •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iming offset between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link and the timing of the second link
  • the second The timing offset is equal to half of the timing offset between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link and the timing of the second link.
  •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iming offset between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link and the timing of the second link
  • the second The timing offset is equal to 2 times the timing offset between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link and the timing of the second link.
  •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iming offset between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link and the timing of the second link
  • the second The timing offset is part of the timing offset between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link and the timing of the second link.
  •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iming offset between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link and the timing of the second link
  • the second The timing offset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timing offset between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link and the timing of the second link.
  •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iming offset between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link and the timing of the second link
  • the second The timing offset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iming advance of the transmission start time of the first radio frame of the second link with respect to the start time of the radio frame reception of the first link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radio frame Timing Advance
  • the first radio frame is a radio frame (Frame) of the second link when the first node device in this application sends the first signal.
  •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iming offset between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link and the timing of the second link
  • the second The timing offset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iming advance of the transmission start time of the first radio frame of the second link with respect to the start time of the radio frame reception of the first link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radio frame Timing Advance
  • the first radio frame is a radio frame of the second link (Frame).
  •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iming offset between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link and the timing of the second link
  • the second The timing offset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iming advance of the transmission timing of the second link with respect to the reception timing of the first link.
  •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iming offset between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link and the timing of the second link
  • the second The timing offset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uplink TA of the first node device in this application.
  •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iming offset between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link and the timing of the second link
  • the second The timing offset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iming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rame of the second link (Frame) and the frame of the first link (Frame) having the same frame index.
  •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iming offset between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link and the timing of the second link
  • the second The timing offset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boundary distance in the time domain between the frame (Frame) of the second link and the frame (Frame) of the first link having the same frame index.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first inform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and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first information is used in this application
  • the first node device is used to indic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and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first inform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and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first information is used to directly Indic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and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first inform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and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first information is used to indirectly Indic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and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first inform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and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first information is used to hide Formula indic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and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 the sentence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first information" in this application means: the first inform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and th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and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refers to: the m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and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and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refers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and half of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value.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and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refer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and twice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Difference.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and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refers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and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 Embodiment 9 illustrate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rst length and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as shown in FIG. 9.
  • each rectangle represents a time slot of the link to which it belongs, and the number in each rectangle represents the index of the time slot in the frame of the link to which it belongs; in case A and case B, The reference link is not the same.
  •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one sub-carrier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is equal to one of 15 kHz, 30 kHz, 60 kHz, 120 kHz, and 240 kHz.
  •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all sub-carriers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is equal.
  • the time length of any one time slot of the second link is equal to the first length.
  • the first length is greater than zero.
  • the unit of the first length is seconds.
  • the unit of the first length is milliseconds (ms).
  • the first length is expressed by the number of 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symbols.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first inform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the integer ratio between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and the first lengt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first information is used to directly indicate The integer ratio between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and the first length.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first inform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the integer ratio between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and the first lengt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first information is used to explicitly ⁇ indicates the integer ratio between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and the first length.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first inform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the integer ratio between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and the first lengt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first information is used to implicitly ⁇ indicates the integer ratio between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and the first length.
  • Embodiment 10 illustrate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a reference delay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as shown in FIG. 10.
  • the first column from the left represents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a subcarrier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 the second column from the left represents a subcarrier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ing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 the second column from the left represents the reference delay.
  • the third information in this applic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the reference delay in this application, and the reference delay is also the same as the second signaling in this application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the occupied sub-carriers is related, and the third information is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air interface.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reference delay is also related to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the subcarriers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ing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s: the reference delay and the second signal Let the index of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a sub-carrier occupied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be related.
  • the sentence “the reference delay is also related to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the sub-carriers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ing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second signaling is occupied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The index of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one sub-carrier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reference delay.
  • the sentence “the reference delay is also related to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the sub-carriers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ing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one sub-carrier is the first index
  • the sub-carrier spacing index of one sub-carrier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ing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is the second index
  • the first index is a non-negative integer
  • the second index is a non-negative integer
  • the reference delay is related to a small value compared between the first index and the second index.
  • the sentence “the reference delay is also related to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the sub-carriers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ing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one sub-carrier is the first index
  • the sub-carrier spacing index of one sub-carrier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ing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is the second index
  • the first index is a non-negative integer
  • the second index is a non-negative integer
  • the reference delay is related to a larger value compared between the first index and the second index.
  • the sentence “the reference delay is also related to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the sub-carriers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ing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one sub-carrier is the first index
  • the sub-carrier spacing index of one sub-carrier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ing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is the second index
  • the first index is a non-negative integer
  • the second index is a non-negative integer
  • a small value compared between the first index and the second index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reference delay.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reference delay is also related to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the sub-carriers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ing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is realized by the following formula:
  • D reference represents the reference delay
  • represents the index of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one sub-carrier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ing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 T C 1/(480000*4096) second
  • k 64
  • N 5 is a value related to ⁇ .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reference delay is also related to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the sub-carriers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ing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is realized by the following formula:
  •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one subcarrier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is the first index
  • the index of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one subcarrier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ing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is the first index.
  • the first index is a non-negative integer
  • the second index is a non-negative integer
  • D reference represents the reference delay
  • represents the small value compared between the first index and the second index
  • T C 1/(480000*4096) second
  • k 64
  • N 4 is a value related to ⁇ .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reference delay is also related to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the sub-carriers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ing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is realized by the following formula:
  •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one subcarrier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is the first index
  • the index of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one subcarrier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ing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is the first index.
  • the first index is a non-negative integer
  • the second index is a non-negative integer
  • D reference represents the reference delay
  • represents that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first index and the second index can be greater
  • the first signaling in this application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second delay
  • the first time slot is the earliest time including the time domain resources occupied by the first signal in this application. Slot, the starting time of the first time slot is not earlier than the receiving end time of the first signaling; for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one sub-carrier occupied by the first signal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the first The time slot is the earliest time slot of which the length of the time interval between the start time and the end time of receiving the first signaling is not less than the second delay.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second dela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by the first node in this application to determine the second delay. Delay.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second dela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directly indicate the second delay.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second dela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indirectly indicate the second delay.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second dela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explicitly indicate the second delay.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second dela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s: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indicate the target delay, the second delay and the The target delay is linearly related.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second dela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indicate the target delay, and the second timing in this application Half of the offset and the target delay a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second delay.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second dela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indicate the target delay, and the target delay is subtracted from the application The difference in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in is equal to the second delay.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second dela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indicate the target delay, and the target delay is the same as in this application.
  • the difference of half of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is equal to the second delay.
  •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in this application is also used to determine the second delay.
  • the sentence "The first time slot is the earliest time slot including the time domain resources occupied by the first signal”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start time of the first time slot is equal to the first time slot. The start time of the signal.
  • the first time slot is the earliest time slot that includes the time domain resources occupied by the first signal
  • the first time slot includes the time occupied by the first signal The earliest time slot of part of the time domain resource.
  • the first time slot is the earliest time slot that includes the time domain resources occupied by the first signal
  • the first time slot includes the time occupied by the first signal The earliest time slot of all time domain resources.
  • the second delay is equal to the time length of a non-negative integer number of slots (Slot).
  • the second delay is greater than zero.
  • the second delay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zero.
  • the second delay is equal to the time length of a non-negative integer number of time slots accompanying the link.
  • the second delay is equal to the time length of a positive integer number of time slots accompanying the link.
  • the second delay is equal to the time length of a non-negative integer number of downlink time slots.
  • the second delay is equal to the time length of a positive integer number of downlink time slots.
  • the second delay is equal to the time length of a non-negative integer number of uplink time slots.
  • the second delay is equal to the time length of a positive integer number of uplink time slots.
  • the second delay is equal to the time length of a non-negative integer number of time slots.
  • the second delay is equal to the time length of a positive integer number of time slots.
  • the second delay is equal to the time length of a positive integer number of OFDM symbols (Symbol).
  • the first time slot is a time slot (Slot) of the third link in this application.
  • the first time slot is a time slot corresponding to a sub-carrier spacing of one sub-carrier included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occupied by the first signal.
  • the start time of the first time slot is later than the end time of receiving the first signaling.
  • the start time of the first time slot is equal to the end time of receiving the first signaling.
  • the sentence “the first time slot is the earliest time slot with the second delay time between the start time and the end time of the reception of the first signaling not less than the length of the time interval”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in the carrier to which the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belongs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the first time slot belongs to a first time slot set, and the first time slot set includes a positive integer Time slot, the length of the time interval between the start time of any time slot in the first time slot set and the end time of the reception of the first signaling is not less than the second delay, and the first The time slot is the time slot with the earliest start time in the first time slot set.
  • the sentence “the first time slot is the earliest time slot with the second delay time between the start time and the end time of the reception of the first signaling not less than the length of the time interval”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in the carrier to which the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occupied by the first signal belongs, there is no start time of a time slot earlier than the first time slot and the reception of the first signaling The length of the time interval between the end moments is not less than the second delay.
  • Embodiment 12 illustrate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second time slot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as shown in FIG. 12.
  • each rectangle in the top row represents one of the links for transmitting the first signaling for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a sub-carrier occupied by the first signaling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 each rectangle in the middle row represents a time slot of the link transmitting the first signal for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a sub-carrier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each rectangle in the bottom row Represents a time slot of the link transmitting the first signal for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a sub-carrier occupied by the first signal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in case A, the reference time is the end time of receiving the first signaling; in case In B, the reference time is the transmission end time of the first signal; in case C, the reference time is the reception end time of the second signaling.
  • the first signaling in this application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hird delay
  • the second time slot is the earliest time including the time domain resources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 this application.
  • Slot, for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one sub-carrier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the second time slot is the length of the time interval between the start time and the reference time not less than the third delay
  • the earliest time slot; the reference time is the end time of the reception of the first signaling in this application, the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first signal in this application, and the time of the second signaling in this application One of the receiving end moments.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hird dela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by the first node device in this application to determine the first Three delays.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hird dela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directly indicate the third delay.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hird dela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explicitly indicate the third delay.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hird dela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implicitly indicate the third delay.
  • the second time slot is the earliest time slot that includes the time domain resources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 the start time of the second time slot is equal to the second time slot. The start time of the signal.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second time slot is the earliest time slot including the time domain resources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second time slot includes the time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The earliest time slot of part of the time domain resource.
  • the above sentence "the second time slot is the earliest time slot including the time domain resources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 the second time slot includes the time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The earliest time slot of all time domain resources.
  • each of the Y time slots includes the first time slot.
  • a part of the time domain resources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the second time slot is the earliest time slot among the Y time slots, and the Y is a positive integer greater than 1.
  • the third delay is equal to the time length of a non-negative integer number of slots (Slot).
  • the third delay is equal to the time length of a positive integer number of time slots.
  • the third delay is greater than zero.
  • the third delay is equal to the time length of a non-negative integer number of time slots accompanying the link.
  • the second transmitter 1304 transmits the first information; wherein, the first signaling is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first link, the second signal is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second link, and the first signal is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The third link performs transmission, and any two of the first link, the second link, and the third link are not the same; the timing of the third link and the reference link The timing offset between the timings of the paths is equal to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first information, and the reference link is the first link and the second One of the links; the first information is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air interface; the first receiver 1301 receives the second information; the second information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and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iming offset between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link and the timing of the second link, the first inform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and the second timing offse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cond information is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air interface.
  •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second delay
  • the first time slot is the earliest time slot including the time domain resources occupied by the first signal, and the The starting time is not earlier than the receiving end time of the first signaling; for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one sub-carrier occupied by the first signal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the first time slot is the starting time and the The length of the time interval between the receiving end moments of the first signaling is not less than the earliest time slot of the second delay.
  •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hird delay
  • the second time slot is the earliest time slot including the time domain resources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 the second signal is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one sub-carrier occupied by the frequency domain
  • the second time slot is the earliest time slot whose time interval between the start time and the reference time is not less than the third delay
  • the reference time It is one of the receiving end time of the first signaling, the sending end time of the first signal, and the receiving end time of the second signaling.
  • Embodiment 14 illustrates a structural block diagram of a processing device in a second node device of an embodiment, as shown in FIG. 14.
  • the second node device processing apparatus 1400 includes a third transmitter 1401 and a third receiver 1402.
  • the third transmitter 1401 includes the transmitter/receiver 416 (including the antenna 460) and the transmission processor 415 and the controller/processor 440 in Figure 4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the third receiver 1402 includes the transmitter/receiver 416 in Figure 4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the transmitter/receiver 416 (including the antenna 420), the receiving processor 412, and the controller/processor 440.
  • the third receiver 1402 receives the first information; the first signal is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first link, the second signal is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second link, and the first signal is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third link.
  • Link for transmission, and any two of the first link, the second link, and the third link are not the same; the timing of the third link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reference link.
  • the third receiver 1402 receives the first information; wherein, the first signal is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first link, the second signal is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second link, and the first signal is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third link performs transmission, and any two of the first link, the second link, and the third link are not the same; the timing of the third link and the reference link The timing offset between the timings of the paths is equal to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the first information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and the reference link is the first link and the second One of the links; the first information is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air interface; for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one sub-carrier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the time length of one time slot of the second link is equal to The first length; the first inform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the integer ratio between the first timing offset and the first length.
  • the first signaling is used to indicate the third delay
  • the second time slot is the earliest time slot including the time domain resources occupied by the second signal
  • the second signal is The sub-carrier spacing of one sub-carrier occupied by the frequency domain
  • the second time slot is the earliest time slot whose time interval between the start time and the reference time is not less than the third delay
  • the reference time It is one of the receiving end time of the first signaling, the sending end time of the first signal, and the receiving end time of the second signa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节点接收接收第一信令;发送第一信号;接收第二信令;发送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等于第一延时;所述第一延时不小于参考延时,所述参考延时和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二信令的发送者不相同。本申请保证反馈正确接收。

Description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方法和装置,尤其涉及无线通信中的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案和装置。
背景技术
未来无线通信系统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元化,不同的应用场景对系统提出了不同的性能要求。为了满足多种应用场景的不同的性能需求,在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RAN(Radio Access Network,无线接入网)#72次全会上决定对新空口技术(NR,New Radio)(或Fifth Generation,5G)进行研究,在3GPP RAN#75次全会上通过了NR的WI(Work Item,工作项目),开始对NR进行标准化工作。
针对迅猛发展的车联网(Vehicle-to-Everything,V2X)业务,3GPP也开始启动了在NR框架下的标准制定和研究工作。目前3GPP已经完成了面向5G V2X业务的需求制定工作,并写入标准TS22.886中。3GPP为5G V2X业务识别和定义了4大用例组(Use Case Group),包括:自动排队驾驶(Vehicles Platnooning),支持扩展传感(Extended Sensors),半/全自动驾驶(Advanced Driving)和远程驾驶(Remote Driving)。在3GPP RAN#80次全会上通过了NR V2X的技术研究工作项目(SI,Study Item)。在3GPP RAN#83次全会上决定对NR V2X启动WI(Work Item)进行标准化。
发明内容
NR V2X和现有的LTE V2X系统相比,一个显著的特征在于可以支持组播和单播以及支持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功能。在3GPP RAN1 #95次会上同意引入一个独立的伴随链路(Sidelink)的反馈信道(PSFCH,Physical Sidelink Feedback Channel)。PSFCH被用于携带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另外,3GPP同意了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可以将伴随链路(Sidelink)的HARQ反馈报告给基站。用户设备向基站报告伴随链路(Sidelink)的HARQ反馈设计需要解决方案。
针对NR V2X中的伴随链路的HARQ反馈报告的设计的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解决方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的描述中,只是采用NR V2X场景作为一个典型应用场景或者例子;本申请也同样适用于面临相似问题的NR V2X之外的其它场景,也可以取得类似NR V2X场景中的技术效果。此外,不同场景(包括但不限于NR V2X场景和伴随链路传输的场景)采用统一解决方案还有助于降低硬件复杂度和成本。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第一节点设备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应用到第二节点设备中,反之亦然。特别的,
对本申请中的术语(Terminology)、名词、函数、变量的解释(如果未加特别说明)可以参考3GPP的规范协议TS36系列、TS38系列、TS37系列中的定义。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信令;
发送第一信号;
接收第二信令;
发送第二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起始时刻之间 的时间间隔长度等于第一延时,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早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起始时刻;所述第一延时不小于参考延时,所述参考延时和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二信令的发送者不相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针对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之间的解码、转换、准备时间引入所述参考延时的限制,从而可以针对伴随链路的HARQ接收,伴随链路和上行链路的转换,伴随链路的HARQ报告的准备设计用户设备的能力,降低了NR V2X用户设备的产品实现的复杂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通过引入所述参考延时,并且限制所述第一延时不小于所述参考延时,使得伴随链路HARQ的接收到向网络汇报伴随链路HARQ之间的延时不超出用户设备的处理能力,从而保证了伴随链路HARQ报告的成功发送。
作为一个实施例,通过定义所述参考延时,并且将所述参考时延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子载波间距(SCS,Subcarrier Spacing)相关联,从而支持根据伴随链路HARQ报告所采用的信道的子载波间距调整伴随链路HARQ报告的最小时延,避免引入大量的用户设备能力汇报信令,节约了头开销。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令通过第一链路进行传输,所述第二信号通过第二链路进行传输,所述第一信号通过第三链路进行传输,所述第一链路、所述第二链路和所述第三链路中的任意两个链路之间不相同;所述第三链路的定时和参考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等于第一定时偏移,所述第一定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息,所述参考链路是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之一;所述第一信息通过空中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通过所述第一信息携带所述第一定时偏移相关的信息,从而使得网络侧可以获得伴随链路的定时信息,从而在配置伴随链路的HARQ报告时避免了由于伴随链路和上下行链路之间的定时偏差所造成的用户设备与基站设备之间对于伴随链路的HARQ报告的定时模糊,从而保证了伴随链路HARQ报告的正确接收。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第二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二定时偏移,所述第二定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链路的定时和所述第二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二定时偏移之间的关系;所述第二信息通过空中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通过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二定时偏移之间的关系信息,降低了所述第一定时偏移指示的头开销,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避免了伴随链路的HARQ报告的定时模糊。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所述第二链路的一个时隙的时间长度等于第一长度;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一长度之间的整数比值。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第三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参考延时,所述参考延时还和所述第二信令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所述第三信息通过空中接口传输。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二延时,第一时隙是包括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的最早的时隙,所述第一时隙的起始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对于所述第一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所述第一时隙是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二延时的最早的时隙。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三延时,第二时隙是包括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的最早的时隙,对于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所述第二时隙是起始时刻和参考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三延时的最早的时隙;所述参考时刻是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结束时刻、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中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通过定义所述第二信号在时域和所述参考时刻之间的延时(即所述第三延时),降低了指示伴随链路HARQ的报告的定时的信令的开销。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二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第一信令;
接收第二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第二信令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等于第一延时,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早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起始时刻;所述第一延时不小于参考延时,所述参考延时和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所述第二信令的发送者是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之外的节点设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令通过第一链路进行传输,所述第二信号通过第二链路进行传输,所述第一信号通过第三链路进行传输,所述第一链路、所述第二链路和所述第三链路中的任意两个链路之间不相同;所述第三链路的定时和参考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等于第一定时偏移,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定时偏移,所述参考链路是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之一;所述第一信息通过空中接口传输。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第二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指示第二定时偏移,所述第二定时偏移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链路的定时和所述第二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二定时偏移之间的关系;所述第二信息通过空中接口传输。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所述第二链路的一个时隙的时间长度等于第一长度;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一长度之间的整数比值。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第三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参考延时,所述参考延时还和所述第二信令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所述第三信息通过空中接口传输。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第二延时,第一时隙是包括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的最早的时隙,所述第一时隙的起始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对于所述第一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所述第一时隙是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二延时的最早的时隙。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第三延时,第二时隙是包括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的最早的时隙,对于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所述第二时隙是起始时刻和参考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三延时的最早的时隙;所述参考时刻是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所述第一 信号的发送结束时刻、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中之一。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信令;
第一发射机,发送第一信号;
第二接收机,接收第二信令;
第二发射机,发送第二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等于第一延时,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早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起始时刻;所述第一延时不小于参考延时,所述参考延时和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二信令的发送者不相同。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二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发射机,发送第一信令;
第三接收机,接收第二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第二信令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等于第一延时,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早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起始时刻;所述第一延时不小于参考延时,所述参考延时和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所述第二信令的发送者是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之外的节点设备。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方法具备如下优势:
-.采用本申请中的方法,从而可以针对伴随链路的HARQ接收,伴随链路和上行链路的转换,伴随链路的HARQ报告的准备设计用户设备的能力,降低了NR V2X用户设备的产品实现的复杂度。
-.采用本申请中的方法,使得网络侧可以获得伴随链路的定时信息,从而在配置伴随链路的HARQ报告时避免了由于伴随链路和上下行链路之间的定时偏差所造成的用户设备与基站设备之间对于伴随链路的HARQ报告的定时模糊,从而保证了伴随链路HARQ报告的正确接收。
-.采用本申请中的方法,使得伴随链路HARQ的接收到向网络汇报伴随链路HARQ之间的延时不超出用户设备的处理能力,从而保证了伴随链路HARQ报告的成功发送。
-.采用本申请中的方法,支持根据伴随链路HARQ报告所采用的信道的子载波间距调整伴随链路HARQ报告的最小时延,避免引入大量的用户设备能力汇报信令,节约了头开销。
-.采用本申请中的方法,在有效地避免了伴随链路的HARQ报告的定时模糊的同时降低了汇报伴随链路定时的头开销。
-.采用本申请中的方法,通过定义伴随链路HARQ的报告和PSSCH或者PSFCH之间的相对延时,降低了指示伴随链路HARQ的报告的定时的信令的开销。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中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信令,第一信号,第二信令和第二信号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的无线协议架构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节点设备和第二节点设备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节点设备和另一个用户设备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信号传输流程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定时偏移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定时偏移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长度和第一定时偏移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参考延时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时隙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时隙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节点设备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节点设备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实施例1
实施例1示例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信令,第一信号,第二信令和第二信号的流程图,如附图1所示。在附图1中,每个方框代表一个步骤,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图中的各个方框的顺序并不代表所表示的步骤之间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在实施例1中,本申请中的第一节点设备在步骤101中接收第一信令;在步骤102中在发送第一信号;在步骤103中在接收第二信令;在步骤104中发送第二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等于第一延时,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早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起始时刻;所述第一延时不小于参考延时,所述参考延时和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二信令的发送者不相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基带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射频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通过空中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通过无线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通过PC5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通过Uu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通过伴随链路(Sidelink)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通过下行链路(Downlink)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物理层信令。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动态信令。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携带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携带SCI(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伴随链路控制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PSCCH(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伴随链路控制信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用户特定的(UE-Specific)。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小区特定的(Cell-Specific)。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通过用户特定的(UE-Specific)RNTI(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的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通过SL-SPS-V-RNTI加扰的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通过SL-V-RNTI加扰的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通过空中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通过无线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通过PC5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通过Uu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通过伴随链路(Sidelink)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通过基带(Baseband)信号携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通过射频(RF,Radio Frequency)信号携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更高层信令。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所采用的DCI格式(Format)是格式3。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配置伴随链路(Sidelink)的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直接指示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间接指示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显式地指示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隐式地指示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还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采用的调制编码方式(MCS,Modulation Coding Scheme)。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还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属于的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Process)。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直接指示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间接指示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显式地指示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隐式地指示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的起始时刻。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包括的时域资源的起始时刻到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是预定义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包括的时域资源的起始时刻到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是固定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包括的时域资源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码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生成所述第二信号的序列。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和码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和码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和生成所述第二信号的序列。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和生成所述第二信号的序列。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时域资源和码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时域资源和生成 所述第二信号的序列。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的起始时刻。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包括的时域资源的起始时刻到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是预定义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包括的时域资源的起始时刻到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是固定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包括的时域资源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和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码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码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和生成所述第二信号的序列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生成所述第二信号的序列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本申请中的第一节点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空口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码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生成所述第二信令的序列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和生成所述第二信令的序列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和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码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根据映射关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空口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根据对应关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空口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根据隐式的关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空口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和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相关联(Association)。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是基带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是射频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通过空中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通过无线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通过PC5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通过Uu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通过伴随链路(Sidelink)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被用于携带伴随链路的传输块(TB,Transport Block)。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是通过SL-SCH(Sidelink Shared Channel,伴随链路共享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是通过PSSCH(Physical Side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伴随链路共享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是通过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是通过PSCCH(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伴随链路控制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携带SCI(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伴随链路控制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是广播的(Broadcast)。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是单播的(Unicast)。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是组播的(Groupcast)
作为一个实施例,一个传输块(TB,Transport Block)的全部或部分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一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一个传输块(TB,Transport Block)中的全部比特或部分比特依次经过经过CRC计算(CRC Calculation),信道编码(Channel Coding),速率匹配(Rate Matching),加扰(Scrambling),调制(Modulation),层映射(Layer Mapping),天线端口映射(Antenna Port Mapping),映射到虚拟资源块(Mapping to Virtual Resource Blocks),从虚拟资源块映射到物理资源块(Mapping from Virtual to Physical Resource Blocks),OFDM基带信号生成(OFDM Baseband Signal Generation),调制上变频(Modulation and Upconversion)得到所述第一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一个传输块(TB,Transport Block)中的全部比特或部分比特依次经过经过CRC计算(CRC Calculation),信道编码(Channel Coding),速率匹配(Rate Matching),加扰(Scrambling),调制(Modulation),层映射(Layer Mapping),天线端口映射(Antenna Port Mapping),映射到虚拟资源块(Mapping to Virtual Resource Blocks),从虚拟资源块映射到物理资源块(Mapping from Virtual to Physical Resource Blocks),OFDM基带信号生成(OFDM Baseband Signal Generation)得到所述第一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一个传输块(TB,Transport Block)中的全部比特或部分比特依次经过经过CRC计算(CRC Calculation),编码块分段和编码块CRC附着(Code Block Segmentation and Code Block CRC attachment),信道编码(Channel Coding),速率匹配(Rate Matching),编码块串联(Code Block Concatenation),加扰(Scrambling),调制(Modulation),层映射(Layer Mapping),天线端口映射(Antenna Port Mapping),映射到虚拟资源块(Mapping to Virtual Resource Blocks),从虚拟资源块映射到物理资源块(Mapping from Virtual to Physical Resource Blocks),OFDM基带信号生成(OFDM Baseband Signal Generation),调制上变频(Modulation  and Upconversion)得到所述第一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一个传输块(TB,Transport Block)中的全部比特或部分比特依次经过经过CRC计算(CRC Calculation),编码块分段和编码块CRC附着(Code Block Segmentation and Code Block CRC attachment),信道编码(Channel Coding),速率匹配(Rate Matching),编码块串联(Code Block Concatenation),加扰(Scrambling),调制(Modulation),层映射(Layer Mapping),天线端口映射(Antenna Port Mapping),映射到虚拟资源块(Mapping to Virtual Resource Blocks),从虚拟资源块映射到物理资源块(Mapping from Virtual to Physical Resource Blocks),OFDM基带信号生成(OFDM Baseband Signal Generation)得到所述第一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一个SCI的负载(payload)中的全部比特或部分比特依次经过经过CRC计算(CRC Calculation),信道编码(Channel Coding),速率匹配(Rate Matching),加扰(Scrambling),调制(Modulation),映射到物理资源(Mapping to Physical Resources),OFDM基带信号生成(OFDM Baseband Signal Generation),调制上变频(Modulation and Upconversion)得到所述第一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一个SCI的负载(payload)中的全部比特或部分比特依次经过经过CRC计算(CRC Calculation),信道编码(Channel Coding),速率匹配(Rate Matching),加扰(Scrambling),调制(Modulation),映射到物理资源(Mapping to Physical Resources),OFDM基带信号生成(OFDM Baseband Signal Generation)得到所述第一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是基带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是射频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通过空中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通过无线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通过PC5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通过Uu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通过伴随链路(Sidelink)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是通过PSFCH(Physical Sidelink Feedback Channel,物理伴随链路反馈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一个特征序列的全部或部分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二信令。
作为一个实施例,ZC(Zadoff-Chu)序列中的全部或部分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二信令。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携带SFCI(Sidelink Feedback Control Information,伴随链路反馈控制信息)中的全部或部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携带伴随链路的CSI(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信道状态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携带伴随链路的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携带伴随链路的RI(Rank Indicator,秩指示)。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携带伴随链路的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报告。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携带伴随链路的RSRQ(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报告。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携带伴随链路的L1-RSRP(Layer 1-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层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报告。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携带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反馈(Feedback)。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携带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NACK(Non-Acknowledge)反馈(Feedback)。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是否被正确接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号是否被正确接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号未被正确接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携带所述第一信号的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Feedback)。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携带所述第一信号的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NACK反馈(Feedback)。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是基带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是射频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通过空中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通过无线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通过PC5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通过Uu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通过上行链路(Uplink)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是通过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是通过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是通过UL-SCH(Uplink Shared Channel,上行共享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是背负(Piggyback)了UCI的PUSCH。
作为一个实施例,一个特征序列的全部或部分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二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携带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上行控制信息)中的全部或部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携带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Feedback)。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携带伴随链路(Sidelink)的HARQ反馈(Feedback)。
作为一个实施例,一个传输块(TB,Transport Block)的全部或部分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二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一个传输块(TB,Transport Block)中的全部比特或部分比特依次经过经过CRC计算(CRC Calculation),信道编码(Channel Coding),速率匹配(Rate Matching),加扰(Scrambling),调制(Modulation),层映射(Layer Mapping),预编码(Precoding),映射到虚拟资源块(Mapping to Virtual Resource Blocks),从虚拟资源块映射到物理资源块(Mapping from Virtual to Physical Resource Blocks),OFDM基带信号生成(OFDM Baseband Signal Generation),调制上变频(Modulation and Upconversion)得到所述第二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一个传输块(TB,Transport Block)中的全部比特或部分比特依次经过经过CRC计算(CRC Calculation),信道编码(Channel Coding),速率匹配(Rate Matching),加扰(Scrambling),调制(Modulation),层映射(Layer Mapping),变换预编码(Transform Precoding),预编码(Precoding),映射到虚拟资源块(Mapping to Virtual Resource Blocks),从虚拟资源块映射到物理资源块(Mapping from Virtual to Physical Resource Blocks),OFDM基带信号生成(OFDM Baseband Signal Generation),调制上变频(Modulation and Upconversion)得到所述第二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一个传输块(TB,Transport Block)中的全部比特或部分比特依次经过经过CRC计算(CRC Calculation),信道编码(Channel Coding),速率匹配(Rate Matching),加扰(Scrambling),调制(Modulation),层映射(Layer Mapping),预编码(Precoding),映射到虚拟资源块(Mapping to Virtual Resource Blocks),从虚拟资源块映射到物理资源块(Mapping from Virtual to Physical Resource Blocks),OFDM基带信号生成(OFDM Baseband  Signal Generation)得到所述第二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一个传输块(TB,Transport Block)中的全部比特或部分比特依次经过经过CRC计算(CRC Calculation),信道编码(Channel Coding),速率匹配(Rate Matching),加扰(Scrambling),调制(Modulation),层映射(Layer Mapping),变换预编码(Transform Precoding),预编码(Precoding),映射到虚拟资源块(Mapping to Virtual Resource Blocks),从虚拟资源块映射到物理资源块(Mapping from Virtual to Physical Resource Blocks),OFDM基带信号生成(OFDM Baseband Signal Generation)得到所述第二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一个传输块(TB,Transport Block)中的全部比特或部分比特依次经过经过CRC计算(CRC Calculation),编码块分段和编码块CRC附着(Code Block Segmentation and Code Block CRC attachment),信道编码(Channel Coding),速率匹配(Rate Matching),编码块串联(Code Block Concatenation),加扰(Scrambling),调制(Modulation),层映射(Layer Mapping),预编码(Precoding),映射到虚拟资源块(Mapping to Virtual Resource Blocks),从虚拟资源块映射到物理资源块(Mapping from Virtual to Physical Resource Blocks),OFDM基带信号生成(OFDM Baseband Signal Generation),调制上变频(Modulation and Upconversion)得到所述第二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一个传输块(TB,Transport Block)中的全部比特或部分比特依次经过经过CRC计算(CRC Calculation),编码块分段和编码块CRC附着(Code Block Segmentation and Code Block CRC attachment),信道编码(Channel Coding),速率匹配(Rate Matching),编码块串联(Code Block Concatenation),加扰(Scrambling),调制(Modulation),层映射(Layer Mapping),变换预编码(Transform Precoding),预编码(Precoding),映射到虚拟资源块(Mapping to Virtual Resource Blocks),从虚拟资源块映射到物理资源块(Mapping from Virtual to Physical Resource Blocks),OFDM基带信号生成(OFDM Baseband Signal Generation),调制上变频(Modulation and Upconversion)得到所述第二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一个传输块(TB,Transport Block)中的全部比特或部分比特依次经过经过CRC计算(CRC Calculation),编码块分段和编码块CRC附着(Code Block Segmentation and Code Block CRC attachment),信道编码(Channel Coding),速率匹配(Rate Matching),编码块串联(Code Block Concatenation),加扰(Scrambling),调制(Modulation),层映射(Layer Mapping),预编码(Precoding),映射到虚拟资源块(Mapping to Virtual Resource Blocks),从虚拟资源块映射到物理资源块(Mapping from Virtual to Physical Resource Blocks),OFDM基带信号生成(OFDM Baseband Signal Generation)得到所述第二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一个传输块(TB,Transport Block)中的全部比特或部分比特依次经过经过CRC计算(CRC Calculation),编码块分段和编码块CRC附着(Code Block Segmentation and Code Block CRC attachment),信道编码(Channel Coding),速率匹配(Rate Matching),编码块串联(Code Block Concatenation),加扰(Scrambling),调制(Modulation),层映射(Layer Mapping),变换预编码(Transform Precoding),预编码(Precoding),映射到虚拟资源块(Mapping to Virtual Resource Blocks),从虚拟资源块映射到物理资源块(Mapping from Virtual to Physical Resource Blocks),OFDM基带信号生成(OFDM Baseband Signal Generation)得到所述第二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一个UCI的负载(payload)中的全部比特或部分比特依次经过序列生成(Sequence Generation),映射到物理资源(Mapping to Physical Resources),OFDM基带信号生成(OFDM Baseband Signal Generation),调制上变频(Modulation and Upconversion)得到所述第二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一个UCI的负载(payload)中的全部比特或部分比特依次经过序列生成(Sequence Generation),映射到物理资源(Mapping to Physical Resources),OFDM基带信号生成(OFDM Baseband Signal Generation)得到所述第二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一个UCI的负载(payload)中的全部比特或部分比特依次经过经过 CRC计算(CRC Calculation),信道编码(Channel Coding),速率匹配(Rate Matching),加扰(Scrambling),调制(Modulation),分块扩频(Block-wise Spreading),映射到物理资源(Mapping to Physical Resources),OFDM基带信号生成(OFDM Baseband Signal Generation),调制上变频(Modulation and Upconversion)得到所述第二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一个UCI的负载(payload)中的全部比特或部分比特依次经过经过CRC计算(CRC Calculation),信道编码(Channel Coding),速率匹配(Rate Matching),加扰(Scrambling),调制(Modulation),分块扩频(Block-wise Spreading),变换预编码(Transform Precoding),映射到物理资源(Mapping to Physical Resources),OFDM基带信号生成(OFDM Baseband Signal Generation),调制上变频(Modulation and Upconversion)得到所述第二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一个UCI的负载(payload)中的全部比特或部分比特依次经过经过CRC计算(CRC Calculation),信道编码(Channel Coding),速率匹配(Rate Matching),加扰(Scrambling),调制(Modulation),分块扩频(Block-wise Spreading),映射到物理资源(Mapping to Physical Resources),OFDM基带信号生成(OFDM Baseband Signal Generation)得到所述第二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一个UCI的负载(payload)中的全部比特或部分比特依次经过经过CRC计算(CRC Calculation),信道编码(Channel Coding),速率匹配(Rate Matching),加扰(Scrambling),调制(Modulation),分块扩频(Block-wise Spreading),变换预编码(Transform Precoding),映射到物理资源(Mapping to Physical Resources),OFDM基带信号生成(OFDM Baseband Signal Generation)得到所述第二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一个UCI的负载(payload)和一个传输块(TB)一起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二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和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码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码域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和生成所述第二信令的序列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包括生成所述第二信令的序列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延时的单位是秒。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延时的单位是毫秒(ms)。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延时等于正整数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symbol)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延时等于正整数个时隙(Slot)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延时等于正整数倍Tc,其中Tc=1/(480000*4096)秒。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延时通过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symbol)的数量表示。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延时通过时隙(Slot)的数量表示。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延时等于正整数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symbol)的时间长度,所述OFDM符号对应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延时等于正整数个时隙(Slot)的时间长度,所述时隙对应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延时等于正整数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symbol)的时间长度,所述OFDM符号对应所述第二信令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延时等于正整数个时隙(Slot)的时间长度,所述时隙对应所 述第二信令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的单位是秒。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的单位是毫秒(ms)。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等于正整数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symbol)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等于正整数个时隙(Slot)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等于正整数倍Tc,其中Tc=1/(480000*4096)秒。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通过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symbol)的数量表示。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通过时隙(Slot)的数量表示。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等于正整数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symbol)的时间长度,所述OFDM符号对应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等于正整数个时隙中的首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symbol)之外的OFDM符号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等于正整数个时隙(Slot)的时间长度,所述时隙对应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等于正整数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symbol)的时间长度,所述OFDM符号对应所述第二信令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等于正整数个时隙(Slot)的时间长度,所述时隙对应所述第二信令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延时大于所述参考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延时等于所述参考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等于15kHz,30kHz,60kHz,120kHz,240kHz中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所有的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都相等。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延时还和所述第二信令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参考延时和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等于第一间距,所述第二信令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等于第二间距,所述参考延时和所述第一间距和所述第二间距之间相比较的小值有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参考延时和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包括以下含义:所述参考延时和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的索引有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参考延时和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的索引被用于确定所述参考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参考延时和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的所以是第一索引,所述第二信令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的索引是第二索引,所述第一索引是非负整数,所述第二索引是非负整数,所述参考延时和所述第一索引和所述第二索引之间相比较的小值有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参考延时和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 的所以是第一索引,所述第二信令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的索引是第二索引,所述第一索引是非负整数,所述第二索引是非负整数,所述参考延时和所述第一索引和所述第二索引之间相比较的大值有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参考延时和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的所以是第一索引,所述第二信令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的索引是第二索引,所述第一索引是非负整数,所述第二索引是非负整数,所述第一索引和所述第二索引之间相比较的小值被用于确定所述参考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参考延时和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是通过下式实现的:
D reference=N 4·(2048+144)·k·2 ·T C
其中,D reference代表所述参考延时,μ代表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的索引,T C=1/(480000*4096)秒,k=64,N 4是和μ有关的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参考延时和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是通过下式实现的:
D reference=N 4·(2048+144)·k·2 ·T C
其中,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的所以是第一索引,所述第二信令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的索引是第二索引,所述第一索引是非负整数,所述第二索引是非负整数;D reference代表所述参考延时,μ代表所述第一索引和所述第二索引之间相比较的小值,T C=1/(480000*4096)秒,k=64,N 4是和μ有关的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参考延时和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是通过下式实现的:
D reference=N 4·(2048+144)·k·2 ·T C
其中,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的所以是第一索引,所述第二信令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的索引是第二索引,所述第一索引是非负整数,所述第二索引是非负整数;D reference代表所述参考延时,μ代表所述第一索引和所述第二索引之间相比较能够得到大的D reference的索引值,T C=1/(480000*4096)秒,k=64,N 4是和μ有关的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包括伴随链路(Sidelink)的HARQ报告(Report)。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信号是否被正确接收的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信号是否未被正确接收的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信号所携带的传输块(TB)是否需要重新传输的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信号所携带的传输块(TB)是否需要重新调度的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信令所携带的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包 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复制所述第二信令所携带的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是否被正确接收,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信号是否被正确接收的指示。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和所述第二信令所携带的信息相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和所述第二信令所携带HARQ-ACK信息相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信令所携带HARQ-ACK信息相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令所携带的信息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是基站设备。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是TRP(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发送接收节点)。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是网络设备。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是gNB。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是eNB。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是用户设备(UE,User Equipement)。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是路边单元(RSU,Road Side Unit)。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是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的发送者是基站设备。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的发送者是TRP(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发送接收节点)。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的发送者是网络设备。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的发送者是gNB。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的发送者是eNB。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的发送者是用户设备(UE,User Equipement)。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的发送者是路边单元(RSU,Road Side Unit)。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的发送者是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之外的节点设备。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二信令的发送者不相同”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和所述第二信令通过不同的空中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二信令的发送者不相同”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和所述第二信令通过不同的链路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二信令的发送者不相同”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通过Uu接口传输,所述第二信令通过PC5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二信令的发送者不相同”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通过下行链路(Downlink)传输,所述第二信令通过伴随链路(Sidelink)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二信令的发送者不相同”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二信令的发送者是非共址的(Non-co-located)。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二信令的发送者不相同”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二信令的发送者的节点类型不相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二信令的发送者不相同”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是基站设备,所述第二信令的发送者是用户设备。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二信令的发送者不相同”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是gNB/eNB,所述第二信令的发送者是RSU。
实施例2
实施例2示例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网络架构的示意图,如附图2所示。图2是说明了NR 5G,LTE(Long-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及LTE-A(Long-Term Evolution Advanced,增强长期演进)系统网络架构200的图。NR 5G或LTE网络架构200可称为EPS(Evolved Packet System,演进分组系统)200。EPS 200可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201,NG-RAN(下一代无线接入网络)202,EPC(Evolved Packet Core,演进分组核心)/5G-CN(5G-Core Network,5G核心网)210,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220和因特网服务230。EPS可与其它接入网络互连,但为了简单未展示这些实体/接口。如图所示,EPS提供包交换服务,然而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了解,贯穿本申请呈现的各种概念可扩展到提供电路交换服务的网络或其它蜂窝网络。NG-RAN包括NR节点B(gNB)203和其它gNB204。gNB203提供朝向UE201的用户和控制平面协议终止。gNB203可经由Xn接口(例如,回程)连接到其它gNB204。gNB203也可称为基站、基站收发台、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器、收发器功能、基本服务集合(BSS)、扩展服务集合(ESS)、TRP(发送接收节点)或某种其它合适术语,在V2X网络中,gNB203可以是基站,通过卫星中继的地面基站或者路边单元(RSU,Road Side Unit)等。gNB203为UE201提供对EPC/5G-CN210的接入点。UE201的实例包括蜂窝式电话、智能电话、会话起始协议(SIP)电话、膝上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卫星无线电、全球定位系统、多媒体装置、视频装置、数字音频播放器(例如,MP3播放器)、相机、游戏控制台、无人机、飞行器、窄带物联网设备、机器类型通信设备、陆地交通工具、汽车、汽车中的通信单元,可穿戴设备,或任何其它类似功能装置。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将UE201称为移动台、订户台、移动单元、订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装置、无线装置、无线通信装置、远程装置、移动订户台、接入终端、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机、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汽车终端,车联网设备或某个其它合适术语。gNB203通过S1/NG接口连接到EPC/5G-CN210。EPC/5G-CN210包括MME/AMF/UPF 211、其它MME/AMF/UPF214、S-GW(Service Gateway,服务网关)212以及P-GW(Packet Date Network Gateway,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13。MME/AMF/UPF211是处理UE201与EPC/5G-CN210之间的信令的控制节点。大体上,MME/AMF/UPF211提供承载和连接管理。所有用户IP(Internet Protocal,因特网协议)包是通过S-GW212传送,S-GW212自身连接到P-GW213。P-GW213提供UE IP地址分配以及其它功能。P-GW213连接到因特网服务230。因特网服务230包括运营商对应因特网协议服务,具体可包括因特网、内联网、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和PS(Packet Switching,包交换)串流服务。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UE201对应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UE201支持在伴随链路中的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UE201支持PC5接口。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UE201支持车联网。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UE201支持V2X业务。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gNB201对应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gNB201支持车联网。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gNB201支持V2X业务。
实施例3
实施例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的无线协议架构的实施例的示意 图,如附图3所示。图3是说明用于用户平面350和控制平面300的无线电协议架构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用三个层展示用于第一节点设备(UE,gNB或V2X中的车载设备或车载通信模块)和第二节点设备(gNB,UE或V2X中的车载设备或车载通信模块),或者两个UE之间的控制平面300的无线电协议架构:层1、层2和层3。层1(L1层)是最低层且实施各种PHY(物理层)信号处理功能。L1层在本文将称为PHY301。层2(L2层)305在PHY301之上,且负责通过PHY301在第一节点设备与第二节点设备之间的链路。L2层305包括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子层302、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子层303和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子层304,这些子层终止于第二节点设备处。PDCP子层304提供不同无线电承载与逻辑信道之间的多路复用。PDCP子层304还提供通过加密数据包而提供安全性,以及提供第二节点设备之间的对第一节点设备的越区移动支持。RLC子层303提供上部层数据包的分段和重组装,丢失数据包的重新发射以及数据包的重排序以补偿由于HARQ造成的无序接收。MAC子层302提供逻辑与传输信道之间的多路复用。MAC子层302还负责在第一节点设备之间分配一个小区中的各种无线电资源(例如,资源块)。MAC子层302还负责HARQ操作。控制平面300中的层3(L3层)中的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电资源控制)子层306负责获得无线电资源(即,无线电承载)且使用第二节点设备与第一节点设备之间的RRC信令来配置下部层。用户平面350的无线电协议架构包括层1(L1层)和层2(L2层),在用户平面350中用于第一节点设备和第二节点设备的无线电协议架构对于物理层351,L2层355中的PDCP子层354,L2层355中的RLC子层353和L2层355中的MAC子层352来说和控制平面300中的对应层和子层大体上相同,但PDCP子层354还提供用于上部层数据包的标头压缩以减少无线电发射开销。用户平面350中的L2层355中还包括SDAP(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服务数据适配协议)子层356,SDAP子层356负责QoS流和数据无线承载(DRB,Data Radio Bearer)之间的映射,以支持业务的多样性。虽然未图示,但第一节点设备可具有在L2层355之上的若干上部层,包括终止于网络侧上的P-GW处的网络层(例如,IP层)和终止于连接的另一端(例如,远端UE、服务器等等)处的应用层。
作为一个实施例,附图3中的无线协议架构适用于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
作为一个实施例,附图3中的无线协议架构适用于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令生成于所述RRC306。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令生成于所述MAC302或者MAC352。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令生成于所述PHY301或者PHY351。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号生成于所述RRC306。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号生成于所述MAC302或者MAC352。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号生成于所述PHY301或者PHY351。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信令生成于所述RRC306。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信令生成于所述MAC302或者MAC352。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信令生成于所述PHY301或者PHY351。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信号生成于所述MAC302或者MAC352。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信号生成于所述PHY301或者PHY351。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息生成于所述RRC306。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息生成于所述MAC302或者MAC352。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息生成于所述PHY301或者PHY351。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信息生成于所述RRC306。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信息生成于所述MAC302或者MAC352。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信息生成于所述PHY301或者PHY351。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三信息生成于所述RRC306。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三信息生成于所述MAC302或者MAC352。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三信息生成于所述PHY301或者PHY351。
实施例4
实施例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第一节点设备和第二节点设备的示意图,如附图4所示。
在第一节点设备(450)中包括控制器/处理器490,数据源/缓存器480,接收处理器452,发射器/接收器456和发射处理器455,发射器/接收器456包括天线460。数据源/缓存器480提供上层包到控制器/处理器490,控制器/处理器490提供包头压缩解压缩、加密解密、包分段连接和重排序以及逻辑与传输信道之间的多路复用解复用,来实施用于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的L2层及以上层协议,上层包中可以包括数据或者控制信息,例如DL-SCH或UL-SCH或SL-SCH。发射处理器455实施用于L1层(即,物理层)的各种信号发射处理功能包括编码、交织、加扰、调制、功率控制/分配、预编码和物理层控制信令生成等。接收处理器452实施用于L1层(即,物理层)的各种信号接收处理功能包括解码、解交织、解扰、解调、解预编码和物理层控制信令提取等。发射器456用于将发射处理器455提供的基带信号转换成射频信号并经由天线460发射出去,接收器456用于通过天线460接收的射频信号转换成基带信号提供给接收处理器452。
在第二节点设备(410)中可以包括控制器/处理器440,数据源/缓存器430,接收处理器412,发射器/接收器416和发射处理器415,发射器/接收器416包括天线420。数据源/缓存器430提供上层包到达控制器/处理器440,控制器/处理器440提供包头压缩解压缩、加密解密、包分段连接和重排序以及逻辑与传输信道之间的多路复用解复用,来实施用于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的L2层协议。上层包中可以包括数据或者控制信息,例如DL-SCH或UL-SCH或SL-SCH。发射处理器415实施用于L1层(即,物理层)的各种信号发射处理功能包括编码、交织、加扰、调制、功率控制/分配、预编码和物理层信令(包括同步信号和参考信号等)生成等。接收处理器412实施用于L1层(即,物理层)的各种信号接收处理功能包括解码、解交织、解扰、解调、解预编码和物理层信令提取等。发射器416用于将发射处理器415提供的基带信号转换成射频信号并经由天线420发射出去,接收器416用于通过天线420接收的射频信号转换成基带信号提供给接收处理器412。
在DL(Downlink,下行)中,上层包,比如本申请中的第二信息和第一信令(如果第一信令中包括高层信息)中所包括的高层信息提供到控制器/处理器440。控制器/处理器440实施L2层及以上层的功能。在DL中,控制器/处理器440提供包头压缩、加密、包分段和重排序、逻辑与输送信道之间的多路复用,以及基于各种优先级量度对第一节点设备450的无线电资源分配。控制器/处理器440还负责HARQ操作、丢失包的重新发射,和到第一节点设备450的信令,比如本申请中的第二信息和第一信令(如果第一信令中包括高层信息)均在控制器/处理器440中生成。发射处理器415实施用于L1层(即,物理层)的各种信号处理功能,包括编码、交织、加扰、调制、功率控制/分配、预编码和物理层控制信令生成等,本申请中的第二信息和第一信令的物理层信号的生成在发射处理器415完成,生成的调制符号分成并行流并将每一流映射到相应的多载波子载波和/或多载波符号,然后由发射处理器415经由发射器416映射到天线420以射频信号的形式发射出去。在接收端,每一接收器456通过其相应天线460接收射频信号,每一接收器456恢复调制到射频载波上的基带信息,且将基带信息提供到接收处理器452。接收处理器452实施L1层的各种信号接收处理功能。信号接收处理功能包括对本申请中的第二信息和第一信令的物理层信号的接收等,通过多载波符号流中的多载波符号进行基于各种调制方案(例如,二元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PSK))的解调,随后解扰,解码和解交织以恢复在物理信道上由第二节点设备410发射的数据或者控制,随后将数据和控制信号提供到控制器/处理器490。控制器/处理器490负责L2层及以上层,控制器/处理器490对本申请中的第二信息和第一信令(如果第一信令中包括高层信息)进行解读。控制器/处理器可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的存储器480相关联。 存储器480可称为计算机可读媒体。
在上行(UL)传输中,数据源/缓存器480用来提供高层数据到控制器/处理器490。数据源/缓存器480表示L2层和L2层之上的所有协议层。控制器/处理器490通过基于第二节点410的无线电资源分配提供标头压缩、加密、包分段和重排序以及逻辑与传输信道之间的多路复用,来实施用于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的L2层协议。控制器/处理器490还负责HARQ操作、丢失包的重新发射,和到第二节点410的信令。本申请中的第一信息、第三信息和第二信号(当所述第二信号携带高层数据时)在数据源/缓存器480生成或者在控制器/处理器490生成。发射处理器455实施用于L1层(即,物理层)的各种信号发射处理功能,本申请中的第一信息、第三信息和第二信号的物理层信号在发射处理器455生成。信号发射处理功能包括编码和交织以促进UE450处的前向错误校正(FEC)以及基于各种调制方案(例如,二元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PSK))对基带信号进行调制,将调制符号分成并行流并将每一流映射到相应的多载波子载波和/或多载波符号,然后由发射处理器455经由发射器456映射到天线460以射频信号的形式发射出去。接收器416通过其相应天线420接收射频信号,每一接收器416恢复调制到射频载波上的基带信息,且将基带信息提供到接收处理器412。接收处理器412实施用于L1层(即,物理层)的各种信号接收处理功能,包括接收处理本申请中的第一信息、第三信息和第二信号的物理层信号,信号接收处理功能包括获取多载波符号流,接着对多载波符号流中的多载波符号进行基于各种调制方案(例如,二元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PSK))的解调,随后解码和解交织以恢复在物理信道上由第一节点设备450原始发射的数据和/或控制信号。随后将数据和/或控制信号提供到控制器/处理器440。在控制器/处理器440实施L2层的功能,包括对本申请中的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和第一信息和第三信息的解读。控制器/处理器可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的缓存器430相关联。缓存器430可以为计算机可读媒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设备450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成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用,所述第一节点设备450装置至少:接收第一信令;发送第一信号;接收第二信令;发送第二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等于第一延时,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早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起始时刻;所述第一延时不小于参考延时,所述参考延时和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二信令的发送者不相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设备450装置包括:一种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程序的存储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程序在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产生动作,所述动作包括:接收第一信令;发送第一信号;接收第二信令;发送第二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等于第一延时,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早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起始时刻;所述第一延时不小于参考延时,所述参考延时和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二信令的发送者不相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节点设备410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成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用。所述第二节点设备410装置至少:发送第一信令;接收第二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第 二信令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等于第一延时,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早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起始时刻;所述第一延时不小于参考延时,所述参考延时和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所述第二信令的发送者是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之外的节点设备。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节点设备410包括:一种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程序的存储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程序在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产生动作,所述动作包括:发送第一信令;接收第二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第二信令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等于第一延时,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早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起始时刻;所述第一延时不小于参考延时,所述参考延时和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所述第二信令的发送者是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之外的节点设备。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设备450是一个用户设备(UE)。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设备450是一个支持V2X的用户设备。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设备450是一个车载设备。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设备450是一个RSU(Road Side Unit,路边单元)设备。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节点设备410是一个基站设备(gNB/eNB)。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节点设备410是一个支持V2X的基站设备。
作为一个实施例,接收器456(包括天线460),接收处理器452和控制器/处理器490被用于本申请中接收所述第一信令。
作为一个实施例,发射器456(包括天线460),发射处理器455和控制器/处理器490被用于本申请中发送所述第二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发射器456(包括天线460),发射处理器455和控制器/处理器490被用于本申请中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接收器456(包括天线460),接收处理器452和控制器/处理器490被用于本申请中接收所述第二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发射器456(包括天线460),发射处理器455和控制器/处理器490被用于本申请中发送所述第三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发射器416(包括天线420),发射处理器415和控制器/处理器440被用于发送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令。
作为一个实施例,接收器416(包括天线420),接收处理器412和控制器/处理器440被用于接收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接收器416(包括天线420),接收处理器412和控制器/处理器440被用于接收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发射器416(包括天线420),发射处理器415和控制器/处理器440被用于发送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接收器416(包括天线420),接收处理器412和控制器/处理器440被用于接收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三信息。
实施例5
实施例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第一节点设备和另一个用户设备的示意图,如附图5所示。
在第一节点设备(550)中包括控制器/处理器590,存储器580,接收处理器552,发射 器/接收器556,发射处理器555,发射器/接收器556包括天线560。数据源提供上层包到控制器/处理器590,控制器/处理器590提供包头压缩解压缩、加密解密、包分段连接和重排序以及逻辑与传输信道之间的多路复用解复用,来实施用于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的L2层协议,上层包中可以包括数据或者控制信息,例如DL-SCH或UL-SCH或SL-SCH。发射处理器555实施用于L1层(即,物理层)的各种信号发射处理功能包括编码、交织、加扰、调制、功率控制/分配、预编码和物理层控制信令生成等。接收处理器552实施用于L1层(即,物理层)的各种信号接收处理功能包括解码、解交织、解扰、解调、解预编码和物理层控制信令提取等。发射器556用于将发射处理器555提供的基带信号转换成射频信号并经由天线560发射出去,接收器556用于通过天线560接收的射频信号转换成基带信号提供给接收处理器552。另一个用户设备(500)中的组成和第一节点设备550中的对应相同。
在伴随链路(Sidelink)传输中,上层包,包括本申请中的第一信号提供到控制器/处理器590,控制器/处理器590实施L2层的功能。在伴随链路传输中,控制器/处理器590提供包头压缩、加密、包分段和重排序、逻辑与输送信道之间的多路复用。控制器/处理器590还负责HARQ操作(如果支持的话)、重复发射,和到用户设备500的信令。发射处理器555实施用于L1层(即,物理层)的各种信号处理功能,包括编码、交织、加扰、调制、功率控制/分配、预编码和物理层控制信令生成等,本申请中的第一信号的生成在发射处理器555完成,调制符号分成并行流并将每一流映射到相应的多载波子载波和/或多载波符号,然后由发射处理器555经由发射器556映射到天线560以射频信号的形式发射出去。在接收端,每一接收器516通过其相应天线520接收射频信号,每一接收器516恢复调制到射频载波上的基带信息,且将基带信息提供到接收处理器512。接收处理器512实施L1层的各种信号接收处理功能。信号接收处理功能包括在本申请中的第一信号的物理层信号的接收等,通过多载波符号流中的多载波符号进行基于各种调制方案(例如,二元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PSK))的解调,随后解扰,解码和解交织以恢复在物理信道上由第一通信节点设备550发射的数据或者控制,随后将数据和控制信号提供到控制器/处理器540。控制器/处理器540实施L2层,控制器/处理器540对本申请中的第一信号进行解读。控制器/处理器可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的存储器530相关联。存储器530可称为计算机可读媒体。特别的,对于本申请中的第二信令,在用户设备500中的发射处理器515中生成,然后经由发射器516映射到天线520中以射频信号的形式发射出去。在接收端,每一接收器556通过其相应天线560接收所第二信令的射频信号,每一接收器556恢复调制到射频载波上的基带信息,且将基带信息提供到接收处理器552,接收处理器552解读本申请中的第二信令。
作为一个实施例,发射器556(包括天线560),发射处理器555和控制器/处理器590被用于本申请中发送所述第一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接收器556(包括天线560)和接收处理器552被用于本申请中接收所述第二信令。
作为一个实施例,接收器516(包括天线520),接收处理器512和控制器/处理器540被用于接收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号。
作为一个实施例,发射器516(包括天线520),发射处理器515和控制器/处理器540被用于发送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信令。
实施例6
实施例6示例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信号传输流程图,如附图6所示。在附图6中,第二节点设备N1是第一节点设备U2的服务小区的维持基站,第一节点设备U2和另一个用户设备U3通过伴随链路通信,虚线框中的步骤是可选的。特别说明的是本示例中的顺序并不限制本申请中的信号传输顺序和实施的顺序。
对于 第二节点设备N1,在步骤S11中发送第二信息,在步骤S12中接收第三信息,在步骤S13中接收第一信息,在步骤S14中发送第一信令,在步骤S15中接收第二信号。
对于 第一节点设备U2,在步骤S21中接收第二信息,在步骤S22中发送第三信息,在步骤S23中发送第一信息,在步骤S24中接收第一信令,在步骤S25中发送第一信号,在步骤S26中接收第二信令,在步骤S27中发送第二信号。
对于 另一个用户设备U3,在步骤S31中接收第一信号,在步骤S32中发送第二信令。
在实施例6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等于第一延时,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早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起始时刻;所述第一延时不小于参考延时,所述参考延时和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二信令的发送者不相同;所述第一信令通过第一链路进行传输,所述第二信号通过第二链路进行传输,所述第一信号通过第三链路进行传输,所述第一链路、所述第二链路和所述第三链路中的任意两个链路之间不相同;所述第三链路的定时和参考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等于第一定时偏移,所述第一定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息,所述参考链路是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之一;所述第一信息通过空中接口传输;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二定时偏移,所述第二定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链路的定时和所述第二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二定时偏移之间的关系;所述第二信息通过空中接口传输;所述第三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参考延时,所述参考延时还和所述第二信令在频域所占用的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所述第三信息通过空中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是高层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是物理层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是半静态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通过高层信令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通过物理层信令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了一个高层信令中的全部或部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了一个物理层信令中的全部或部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了一个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中的全部或部分IE(Information Element,信息单元)。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了一个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中的一个IE(Information Element,信息单元)中的全部或部分域(Field)。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了一个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中的全部或部分域(Field)。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了一个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CE(Control Element,控制单元)中的全部或部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了一个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头(Header)中的全部或部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通过一个UL-SCH(Uplink Shared Channel,下行共享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通过一个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是用户设备特定的(UE-specific)。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是通过Msg3携带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了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上行控制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通过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通过所述第二链路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空中接口是无线接口。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空中接口是Uu接口。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空中接口是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和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之间的无线接口。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息的目标接收者是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期望所述第一信息的接收者是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定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和所述第一定时偏移有关的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定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定时偏移。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定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和所述第一定时偏移有关的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定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定时偏移被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定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定时偏移被用于直接确定所述第一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定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定时偏移被用于间接确定所述第一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定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定时偏移被用于显式地确定所述第一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定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定时偏移被用于隐式地确定所述第一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定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息携带所述第一定时偏移通过运算获得的运算结果。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是高层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通过高层信令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通过物理层信令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了一个高层信令中的全部或部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了一个物理层信令中的全部或部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了一个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中的全部或部分IE(Information Element,信息单元)。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了一个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中的一个IE(Information Element,信息单元)中的全部或部分域(Field)。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了一个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中的全部或部分域(Field)。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了一个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CE(Control Element,控制单元)中的全部或部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了一个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头(Header)中的全部或部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了一个RAR(Random Access Response,随机接入响应)MAC负载(payload)中的全部或部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是TA命令(Timing Advance Command)。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是TA更新(Timing Advance Update)。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了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2(消息2)中的全部或部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了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B(消息B)中的全部或部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通过一个DL-SCH(Downlink Shared Channel,下行共享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通过一个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是广播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是单播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是小区特定的(Cell Specific)。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是用户设备特定的(UE-specific)。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是用户设备组特定的(UE group-specific)。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通过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窄带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一个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信令的全部或部分域(Field)。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二定时偏移”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息被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定时偏移。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二定时偏移”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直接指示所述第二定时偏移。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二定时偏移”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间接指示所述第二定时偏移。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二定时偏移”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显式地指示所述第二定时偏移。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二定时偏移”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隐式地指示所述第二定时偏移。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是高层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是物理层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是半静态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通过高层信令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通过物理层信令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了一个高层信令中的全部或部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了一个物理层信令中的全部或部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了一个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中的全部或部分IE(Information Element,信息单元)。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了一个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中的一个IE(Information Element,信息单元)中的全部或部分域(Field)。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了一个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中的全部或部分域(Field)。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了一个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CE(Control Element,控制单元)中的全部或部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了一个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头(Header)中的全部或部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通过一个UL-SCH(Uplink Shared Channel,下行共享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通过一个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是用户设备特定的(UE-specific)。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是通过Msg3携带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了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上行控制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通过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通过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链路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息携带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能力(Capability)指示。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三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参考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三信息被用于直接指示所述参考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三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参考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三信息被用于间接指示所述参考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三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参考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三信息被用于显式地指示所述参考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三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参考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三信息被用于隐式地指示所述参考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三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参考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三信息被用于指示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能力(Capability),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能力(Capability)所述参考延时的指示。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三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参考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三信息被用于指示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能力(Capability),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能力(Capability)能够被用于确定所述参考延时。
实施例7
实施例7示例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定时偏移的示意图,如附图7所示。在附图7中,每个矩形代表所属的链路的一个时隙,每个矩形中的数字代表在所属的链路的帧(Frame)中的时隙的索引;在情况A中,参考链路是第一链路;在情况B中,参考链路是第二链路。
在实施例7中,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令通过第一链路进行传输,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信号通过第二链路进行传输,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号通过第三链路进行传输,所述第一链路、所述第二链路和所述第三链路中的任意两个链路之间不相同;所述第三链路的定时和参考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等于第一定时偏移,所述第一定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息,所述参考链路是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之一;所述第一信息通过空中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链路是下行链路(Downlink,DL)。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链路是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到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下行链路(Downlink,DL)。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链路是Uu接口的下行链路(Downlink,DL)。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通过第一链路进行传输”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通过所述第一链路的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通过第一链路进行传输”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通过下行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通过第一链路进行传输”包括以下含义: 所述第一信令占用下行链路的时频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通过第一链路进行传输”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所占用的频域资源属于下行链路的载波(DL carrier)。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通过第一链路进行传输”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所占用的时域资源属于下行链路的时隙(DL Slot)。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通过第一链路进行传输”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所占用的任意一个OFDM符号属于下行链路的时隙(DL Slot)。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通过第一链路进行传输”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所占用的任意一个OFDM符号是下行链路的OFDM符号(OFDM symbol)。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通过第一链路进行传输”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携带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链路是上行链路(Uplink,UL)。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链路是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到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节点设备的上行链路(Uplink,UL)。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链路是Uu接口的上行链路(Uplink,UL)。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信号通过第二链路进行传输”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号通过所述第二链路的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信号通过第二链路进行传输”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号通过上行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信号通过第二链路进行传输”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号占用上行链路的时频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信号通过第二链路进行传输”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属于上行链路的载波(UL carrier)。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信号通过第二链路进行传输”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属于上行链路的时隙(UL Slot)。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信号通过第二链路进行传输”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号在时域所占用的任意一个OFDM符号属于上行链路的时隙(UL Slot)。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信号通过第二链路进行传输”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号在时域所占用的任意一个OFDM符号属于上行链路的OFDM符号(OFDM Symbol)。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信号通过第二链路进行传输”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号通过UL-SCH(Uplink Shared Channel,上行共享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链路是伴随链路(Sidelink,SL)。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链路是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和另一个用户设备之间的伴随链路(Sidelink,SL)。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链路是PC5接口的伴随链路(Sidelink,SL)。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号通过第三链路进行传输”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号通过所述第三链路的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号通过第三链路进行传输”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号通过伴随链路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号通过第三链路进行传输”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号占用伴随链路的时频资源。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号通过第三链路进行传输”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属于伴随链路的时频资源池(Resource Pool)。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号通过第三链路进行传输”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属于伴随链路的载波(SL carrier)。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号通过第三链路进行传输”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属于伴随链路的专用载波(Dedicated carrier)。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号通过第三链路进行传输”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属于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智能交通系统)频谱(Spectrum)。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号通过第三链路进行传输”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属于上行链路的载波(UL carrier)中的用于伴随链路的频域资源池(Resource Pool)。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号通过第三链路进行传输”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属于伴随链路的时隙(SL Slot)。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号通过第三链路进行传输”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属于伴随链路的时域资源池(Resource Pool)。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号通过第三链路进行传输”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任意一个OFDM符号属于伴随链路的时隙(SL Slot)。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号通过第三链路进行传输”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任意一个OFDM符号是伴随链路的OFDM符号(OFDM symbol)。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号通过第三链路进行传输”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号携带SCI(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伴随链路控制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号通过第三链路进行传输”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号通过PSSCH(Physical Side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伴随链路共享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号通过第三链路进行传输”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号通过PSCCH(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伴随链路控制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号通过第三链路进行传输”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号通过SL-SCH(Sidelink Shared Channel,伴随链路共享信道)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通过所述第三链路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通过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所认为的伴随链路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通过所述第二信令的发送者所认为的伴随链路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链路、所述第二链路和所述第三链路中的任意两个链路之间不相同”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链路、所述第二链路和所述第三链路中的任意两个链路之间的链路类型不相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链路、所述第二链路和所述第三链路中的任意两个链路之间不相同”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链路、所述第二链路和所述第三链路中的任意两个链路之间所占用的时频资源不相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链路、所述第二链路和所述第三链路中的任意两个链路之间不相同”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链路、所述第二链路和所述第三链路中的任意两个链路之间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正交。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链路、所述第二链路和所述第三链路中的任意两个链路之间不相同”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链路是下行链路(DL,Downlink),所述第二链路是上行链路(UL,Uplink),所述第三链路是伴随链路(SL,Sidelink)。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链路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三链路的接收定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链路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三链路的发送定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链路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三链路的无线帧(Frame)的定时(Timing)。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链路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三链路的无线帧(Frame)的接收定时(Timing)。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链路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三链路的无线帧(Frame)的发送定时(Timing)。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链路的定时是指:对于给定的数理结构(Numerology),所述第三链路的时隙(Slot)的定时(Timing)。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链路的定时是指:对于给定的数理结构(Numerology),所述第三链路的OFDM符号(symbol)的定时(Timing)。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链路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三链路的一个无线帧(Frame)在时域的位置。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链路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三链路的一个给定的索引的无线帧(Frame)在时域的位置。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链路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三链路的一个给定的索引的超帧(Hyper-Frame)在时域的位置。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链路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三链路的一个半无线帧(Half-Frame)在时域的位置。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链路的定时是指:所述参考链路的发送定时(Timing)。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链路的定时是指:所述参考链路的接收的定时(Timing)。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链路的定时是指:所述参考链路的无线帧(Frame)的发送定时(Timing)。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链路的定时是指:所述参考链路的无线帧(Frame)的接收定时(Timing)。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链路的定时是指:所述参考链路的无线帧(Frame)的定时(Timing)。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链路的定时是指:对于给定的数理结构(Numerology),所述参考链路的时隙(Slot)的定时(Timing)。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链路的定时是指:对于给定的数理结构(Numerology),所述参考链路的OFDM符号(symbol)的定时(Timing)。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链路的定时是指:所述参考链路的一个无线帧(Frame)在时域的位置。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链路的定时是指:所述参考链路的一个给定的索引的超帧(Hyper-Frame)在时域的位置。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链路的定时是指:所述参考链路的一个给定的索引的无线帧(Frame)在时域的位置。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链路的定时是指:所述参考链路的一个半无线帧(Half-Frame)在时域的位置。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三链路的定时和参考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等于第一定时偏移”包括以下含义:分别属于所述第三链路和所述参考链路的具有相同的索引的无线帧(Frame)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等于所述第一定时偏移。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三链路的定时和参考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等于第一定时偏移”包括以下含义:分别属于所述第三链路和所述参考链路的具有相同的索引的超帧(Hyper-Frame)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等于所述第一定时偏移。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三链路的定时和参考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等于第一定时偏移”包括以下含义:第一无线帧是所述第三链路的无线帧(Frame),第二无线帧是所述参考链路的无线帧(Frame),所述第一无线帧和所述第二无线帧在时域非正交(Non-orthogonal),所述第一无线帧的定时和所述第二无线帧的定时之间的定 时偏移等于所述第一定时偏移。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三链路的定时和参考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等于第一定时偏移”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三链路的一个无线帧(Frame)的定时和所述参考链路的一个无线帧(Frame)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等于所述第一定时偏移。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三链路的定时和参考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等于第一定时偏移”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三链路的一个无线帧(Frame)的起始时刻和所述参考链路的一个无线帧(Frame)的起始时刻之间在时域的偏移等于所述第一定时偏移。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三链路的定时和参考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等于第一定时偏移”包括以下含义:第一无线帧是所述第三链路的无线帧(Frame),第二无线帧是所述参考链路的无线帧(Frame),所述第一无线帧和所述第二无线帧在时域非正交(Non-orthogonal),所述第一无线帧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二无线帧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域偏移等于所述第一定时偏移。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三链路的定时和参考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等于第一定时偏移”包括以下含义:第一无线帧是所述第三链路的无线帧(Frame),第二无线帧是所述参考链路的无线帧(Frame),所述第一无线帧在所述第三链路的索引和所述第二无线帧在所述参考链路的索引相等,所述第一无线帧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二无线帧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域偏移等于所述第一定时偏移。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三链路的定时和参考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等于第一定时偏移”包括以下含义:第一无线帧是所述第三链路的无线帧(Frame),第二无线帧是所述参考链路的无线帧(Frame),所述第一无线帧和所述第二无线帧在时域部分重叠(Partial Overlapped),所述第一无线帧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二无线帧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域偏移等于所述第一定时偏移。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三链路的定时和参考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等于第一定时偏移”包括以下含义:第一无线帧是所述第三链路的无线帧(Frame),第二无线帧是所述参考链路的无线帧(Frame),所述第一无线帧和所述第二无线帧在时域部分重叠(Partial Overlapped),所述第一无线帧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二无线帧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域偏移等于所述第一定时偏移。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三链路的定时和参考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等于第一定时偏移”包括以下含义:第一无线帧是所述第三链路的无线帧(Frame),第二无线帧是所述参考链路的无线帧(Frame),所述第一无线帧和所述第二无线帧在时域部分重叠(Partial Overlapped),所述第一无线帧的起始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二无线帧的起始时刻,所述第一无线帧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二无线帧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域偏移等于所述第一定时偏移。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三链路的定时和参考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等于第一定时偏移”包括以下含义:第一无线帧是所述第三链路的无线帧(Frame),第二无线帧是所述参考链路的无线帧(Frame),所述第一无线帧和所述第二无线帧在时域部分重叠(Partial Overlapped),所述第一无线帧的起始时刻不晚于所述第二无线帧的起始时刻,所述第一无线帧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二无线帧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域偏移等于所述第一定时偏移。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三链路的定时和参考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等于第一定时偏移”包括以下含义:第一无线帧是所述第三链路的无线帧(Frame),第二无线帧是所述参考链路的无线帧(Frame),所述第一信令所占用的时域资源属于所述第二无线帧,所述第一无线帧是起始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二无线帧的最早的所述第三链路的无线帧,所述第一无线帧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二无线帧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域偏移等于所述第一定时偏移。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三链路的定时和参考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等于第一定时偏移”包括以下含义:第一无线帧是所述第三链路的无线帧(Frame),第二无线帧是所述参考链路的无线帧(Frame),所述第一信令所占用的时域资源属于所述第二无线帧,所述第一无线帧是起始时刻不晚于所述第二无线帧的最晚的所述第三链路的无线帧,所述第一无线帧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二无线帧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域偏移等于所述第一定时偏移。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大于0。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小于0。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定时偏移等于0。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定时偏移是有理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定时偏移的单位是秒。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定时偏移的单位是毫秒(ms)。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定时偏移等于正整数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symbol)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定时偏移等于正整数倍Tc,其中Tc=1/(480000*4096)秒。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定时偏移通过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symbol)的数量表示。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链路是所述第一链路,或者所述参考链路是所述第二链路。
实施例8
实施例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定时偏移的示意图,附图8所示。在附图8中,每个矩形代表所属的链路的一个时隙,每个矩形中的数字代表在所属的链路的帧(Frame)中的时隙的索引。
在实施例8中,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二定时偏移,所述第二定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链路的定时和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二定时偏移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链路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一链路的接收定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链路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一链路的发送定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链路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一链路的无线帧(Frame)的定时(Timing)。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链路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一链路的无线帧(Frame)的接收定时(Timing)。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链路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一链路的无线帧(Frame)的发送定时(Timing)。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链路的定时是指:对于给定的数理结构(Numerology),所述第一链路的时隙(Slot)的定时(Timing)。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链路的定时是指:对于给定的数理结构(Numerology),所述第一链路的OFDM符号(symbol)的定时(Timing)。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链路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一链路的一个无线帧(Frame)在时域的位置。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链路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一链路的一个给定的索引的无线帧(Frame)在时域的位置。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链路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一链路的一个给定的索引的超帧(Hyper-Frame)在时域的位置。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链路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一链路的一个半无线帧(Half-Frame)在时域的位置。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链路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二链路的接收定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链路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二链路的发送定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链路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二链路的无线帧(Frame)的定时(Timing)。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链路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二链路的无线帧(Frame)的接收定时(Timing)。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链路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二链路的无线帧(Frame)的发送定时(Timing)。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链路的定时是指:对于给定的数理结构(Numerology),所述第二链路的时隙(Slot)的定时(Timing)。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链路的定时是指:对于给定的数理结构(Numerology),所述第二链路的OFDM符号(symbol)的定时(Timing)。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链路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二链路的一个无线帧(Frame)在时域的位置。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链路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二链路的一个给定的索引的无线帧(Frame)在时域的位置。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链路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二链路的一个给定的索引的超帧(Hyper-Frame)在时域的位置。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链路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二链路的一个半无线帧(Half-Frame)在时域的位置。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定时偏移等于TA(Timing Advance,定时提前)。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定时偏移是在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在发送所述第一信号时的发送上行传输的TA(Timing Advance,定时提前)。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定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定时相对于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定时的定时提前量。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定时偏移是在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在发送所述第一信号时的发送上行传输的TA(Timing Advance,定时提前),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假定在发送所述第一信号和发送所述第二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内TA保持不变。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假定在发送所述第一信号和发送所述第二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内在满足定时误差的范围内TA保持不变。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假定在发送所述第一信号时的上行传输的TA和发送所述第二信号时的上行传输的TA相等。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不会期望在发送所述第一信号和发送所述第二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内在满足定时误差的范围内TA发生变化。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不会期望在发送所述第一信号时的上行传输的TA和发送所述第二信号时的上行传输的TA不相等。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定时偏移属于高层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定时偏移属于MAC层信息中的全部或部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定时偏移属于一个MAC头(Header)中一个域的全部或部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定时偏移属于一个MAC子头(subHeader)中一个域的全部或部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定时偏移属于一个MAC CE(Control Element,控制单元)中一个域的全部或部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定时偏移属于一个MAC负载(Payload)中一个域的全部或部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定时偏移大于0。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定时偏移小于0。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定时偏移等于0。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定时偏移是非负的实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定时偏移的单位都是微秒。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定时偏移的单位都是秒。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定时偏移等于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晚于所述第一信号发送信号的起始时刻相对于一个下行时隙(Slot)边界的时间提前量。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定时偏移等于整数个Tc,其中Tc=1/(480000*4096)秒。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定时偏移等于所述第二信号时的发送定时提前(Timing Advance)。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定时偏移等于TA的一半。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定时偏移等于等于第一定时子偏移和第二定时子偏移的和,所述第一定时子偏移等于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和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之间的RTT(Round Trip Time,来回路径时间),所述第二定时子偏移是可配置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定时偏移等于等于第一定时子偏移和第二定时子偏移的和,所述第一定时子偏移等于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和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之间的RTT(Round Trip Time,来回路径时间),所述第二定时子偏移是和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所属的频域范围(Frequency Range)有关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定时偏移等于等于第一定时子偏移和第二定时子偏移的和,所述第一定时子偏移等于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和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之间的RTT(Round Trip Time,来回路径时间),所述第二定时子偏移是和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所属的频域范围(Frequency Range)以及所采用的双工模式有关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定时偏移等于等于第一定时子偏移和第二定时子偏移的和,所述第一定时子偏移等于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和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之间的RTT(Round Trip Time,来回路径时间)的一半,所述第二定时子偏移是和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所属的频域范围(Frequency Range)以及所采用的双工模式有关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定时偏移等于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和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之间的RTT(Round Trip Time,来回路径时间)。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定时偏移等于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和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之间的RTT(Round Trip Time,来回路径时间)的一半。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定时偏移等于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和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之间的传输延时(Propagation Delay)。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定时偏移等于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在发送所述第一信号时的T TA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定时偏移等于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在发送所述第一信号时的1/2T TA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定时偏移等于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在发送所述第一信号时的(N TA+N TA,offset)T c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定时偏移等于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在发送所述第一信号时的1/2(N TA+N TA,offset)T c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定时偏移等于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在发送所述第一 信号时的N TAT c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定时偏移等于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在发送所述第一信号时的1/2N TAT c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定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链路的定时和所述第二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以下含义:所述第二定时偏移等于所述第一链路的定时和所述第二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定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链路的定时和所述第二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以下含义:所述第二定时偏移等于所述第一链路的定时和所述第二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的一半。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定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链路的定时和所述第二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以下含义:所述第二定时偏移等于所述第一链路的定时和所述第二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的2倍。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定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链路的定时和所述第二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以下含义:所述第二定时偏移属于所述第一链路的定时和所述第二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的一部分。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定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链路的定时和所述第二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以下含义:所述第二定时偏移被用于计算得到所述第一链路的定时和所述第二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定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链路的定时和所述第二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以下含义:所述第二定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链路的第一无线帧的发送起始时刻相对于所述第一无线帧所对应的所述第一链路的无线帧接收起始时刻的定时提前量(Timing Advance),所述第一无线帧是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在发送所述第一信号时的一个所述第二链路的无线帧(Frame)。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定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链路的定时和所述第二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以下含义:所述第二定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链路的第一无线帧的发送起始时刻相对于所述第一无线帧所对应的所述第一链路的无线帧接收起始时刻的定时提前量(Timing Advance),所述第一无线帧是一个所述第二链路的无线帧(Frame)。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定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链路的定时和所述第二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以下含义:所述第二定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链路的发送定时相对于所述第一链路的接收定时的定时提前量。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定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链路的定时和所述第二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以下含义:所述第二定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上行TA。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定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链路的定时和所述第二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以下含义:所述第二定时偏移被用于确定具有相同的帧索引的所述第二链路的帧(Frame)和所述第一链路的帧(Frame)之间的定时差别。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定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链路的定时和所述第二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以下含义:所述第二定时偏移被用于确定具有相同的帧索引的所述第二链路的帧(Frame)和所述第一链路的帧(Frame)之间在时域的边界距离。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二定时偏移之间的关系”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息被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二定时偏移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二定时偏移之间的关系”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直接指示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 第二定时偏移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二定时偏移之间的关系”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间接指示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二定时偏移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二定时偏移之间的关系”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显式地指示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二定时偏移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二定时偏移之间的关系”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隐式地指示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二定时偏移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句子“所述第一定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息”是指: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二定时偏移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二定时偏移之间的关系”是指: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二定时偏移之间的大小关系。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二定时偏移之间的关系”是指: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二定时偏移之间的映射关系。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二定时偏移之间的关系”是指: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二定时偏移之间的函数关系。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二定时偏移之间的关系”是指: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二定时偏移的一半之间的大小关系。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二定时偏移之间的关系”是指: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二定时偏移的一半之间的差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二定时偏移之间的关系”是指:2倍的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二定时偏移的大小关系。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二定时偏移之间的关系”是指: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2倍的所述第二定时偏移的大小关系。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二定时偏移之间的关系”是指: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2倍的所述第二定时偏移之间的差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二定时偏移之间的关系”是指: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二定时偏移之间的差值。
实施例9
实施例9示例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长度和第一定时偏移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如附图9所示。在附图9中,每个矩形代表所属的链路的一个时隙,每个矩形中的数字代表在所属的链路的帧(Frame)中的时隙的索引;在情况A和情况B,参考链路不相同。
在实施例9中,对于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链路的一个时隙的时间长度等于第一长度;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一长度之间的整数比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等于15kHz、30kHz、60kHz、120kHz、240kHz中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所有的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都相等。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长度和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是反比例关系。
作为一个实施例,对于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所述第二链路的任意一个时隙的时间长度等于所述第一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长度大于0。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长度的单位是秒。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长度的单位是毫秒(ms)。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长度是通过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symbol)的数量表示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长度是通过Tc的数量表示的,其中Tc=1/(480000*4096)秒。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一长度之间的整数比值”包括以下含义:当所述第一定时偏移能被所述第一长度整除时,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一长度之间的商;当所述第一定时偏移不能被所述第一长度整除时,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一长度之间的商的向上取整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一长度之间的整数比值”包括以下含义:当所述第一定时偏移能被所述第一长度整除时,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一长度之间的商;当所述第一定时偏移不能被所述第一长度整除时,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一长度之间的商的向下取整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一长度之间的整数比值”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直接指示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一长度之间的整数比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一长度之间的整数比值”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间接指示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一长度之间的整数比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一长度之间的整数比值”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显式地指示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一长度之间的整数比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一长度之间的整数比值”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隐式地指示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一长度之间的整数比值。
实施例10
实施例10示例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参考延时的示意图,如附图10所示。在附图10中,左数第一列代表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左数第二列代表所述第二信令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左数第二列代表参考时延。
在实施例10中,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三信息被用于指示本申请中的所述参考延时,所述参考延时还和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信令在频域所占用的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所述第三信息通过空中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参考延时还和所述第二信令在频域所占用的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包括以下含义: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等于第一间距,所述第二信令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等于第二间距,所述参考延时和所述第一间距和所述第二间距之间相比较的小值有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参考延时还和所述第二信令在频域所占用的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包括以下含义:所述参考延时和所述第二信令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的索引有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参考延时还和所述第二信令在频域所占用的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令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的索引被用于确定所述参考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参考延时还和所述第二信令在频域所占用的子载 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的所以是第一索引,所述第二信令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的索引是第二索引,所述第一索引是非负整数,所述第二索引是非负整数,所述参考延时和所述第一索引和所述第二索引之间相比较的小值有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参考延时还和所述第二信令在频域所占用的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的所以是第一索引,所述第二信令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的索引是第二索引,所述第一索引是非负整数,所述第二索引是非负整数,所述参考延时和所述第一索引和所述第二索引之间相比较的大值有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参考延时还和所述第二信令在频域所占用的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的所以是第一索引,所述第二信令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的索引是第二索引,所述第一索引是非负整数,所述第二索引是非负整数,所述第一索引和所述第二索引之间相比较的小值被用于确定所述参考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参考延时还和所述第二信令在频域所占用的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是通过下式实现的:
D reference=N 5·(2048+144)·k·2 ·T C
其中,D reference代表所述参考延时,ρ代表所述第二信令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的索引,T C=1/(480000*4096)秒,k=64,N 5是和ρ有关的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参考延时还和所述第二信令在频域所占用的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是通过下式实现的:
D reference=N 4·(2048+144)·k·2 ·T C
其中,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的所以是第一索引,所述第二信令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的索引是第二索引,所述第一索引是非负整数,所述第二索引是非负整数;D reference代表所述参考延时,μ代表所述第一索引和所述第二索引之间相比较的小值,T C=1/(480000*4096)秒,k=64,N 4是和μ有关的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参考延时还和所述第二信令在频域所占用的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是通过下式实现的:
D reference=N 4·(2048+144)·k·2 ·T C
其中,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的所以是第一索引,所述第二信令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的索引是第二索引,所述第一索引是非负整数,所述第二索引是非负整数;D reference代表所述参考延时,μ代表所述第一索引和所述第二索引之间相比较能够得到大的D reference的索引值,T C=1/(480000*4096)秒,k=64,N 4是和μ有关的值。
实施例11
实施例11示例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时隙的示意图,如附图11所示。在附图11中,上面一排的每个矩形代表对于第一信令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传 输第一信令的链路的一个时隙,下面一排的每个矩形代表对于第一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传输第一信号的链路的一个时隙,每个斜线填充的矩形代表第一信令在时域所占用的一个时隙,每个交叉线填充的矩形代表第一信号在时域所占用的一个时隙。
在实施例11中,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二延时,第一时隙是包括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的最早的时隙,所述第一时隙的起始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对于所述第一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所述第一时隙是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二延时的最早的时隙。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二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二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直接指示所述第二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二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间接指示所述第二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二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显式地指示所述第二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二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隐式地指示所述第二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二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目标延时,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定时偏移和所述目标延时一起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二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目标延时,所述第二延时和所述目标延时线性相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二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目标延时,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定时偏移的一半和所述目标延时一起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二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目标延时,所述目标延时减去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定时偏移的差等于所述第二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二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目标延时,所述目标延时和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定时偏移的一半的差等于所述第二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定时偏移也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第一时隙是包括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的最早的时隙”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时隙的起始时刻等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起始时刻。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第一时隙是包括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的最早的时隙”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号在时域所占用的最早的OFDM符号(Symbol)属于所述第一时隙。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第一时隙是包括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的最早的时隙”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时隙是包括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一部分的最早的时隙。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第一时隙是包括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的最早的时隙”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时隙是包括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全部时域资源的最早的时隙。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第一时隙是包括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的最早的时隙”包括以下含义:X个时隙中的每个时隙都包括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的一部 分,所述第一时隙是所述X个时隙中的最早的时隙,所述X是大于1的正整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延时等于非负整数个时隙(Slot)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延时等于正整数个时隙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延时大于0。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延时大于或者等于0。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延时等于非负整数个伴随链路的时隙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延时等于正整数个伴随链路的时隙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延时等于非负整数个下行时隙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延时等于正整数个下行时隙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延时等于非负整数个上行时隙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延时等于正整数个上行时隙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对于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所述第二延时等于非负整数个时隙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对于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所述第二延时等于正整数个时隙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延时等于正整数个OFDM符号(Symbol)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延时等于正整数个Tc的时间长度,其中Tc=1/(480000*4096)秒。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时隙是伴随链路(Sidelink)的时隙(Slot)。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时隙是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三链路的时隙(Slot)。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时隙是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频域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所对应的时隙。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时隙的起始时刻晚于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时隙的起始时刻等于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时隙是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二延时的最早的时隙”包括以下含义:在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在频域所属的载波(Carrier)中,所述第一时隙属于第一时隙集合,所述第一时隙集合包括正整数个时隙,所述第一时隙集合中的任意一个时隙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二延时,所述第一时隙是所述第一时隙集合中起始时刻最早的时隙。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时隙是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二延时的最早的时隙”包括以下含义:在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所属的载波(Carrier)中,不存在一个早于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隙的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二延时。
实施例12
实施例12示例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时隙的示意图,如附图12所示。在附图12中,在每种情况中,最上面一排的每个矩形代表对于第一信令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的传输第一信令的链路的一个时隙,中间的一排的每个矩形代表对于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的传输第一信号的链路的一个时隙;最下面一排的每个矩形代表对于第一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的传输第一信号的链路的一个时隙;在情况A中,参考时刻是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在情况B中,参考时刻是第一信号的发送结束时刻;在情况C中,参考时刻是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
在实施例12中,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三延时,第二时隙是包括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的最早的时隙,对于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所述第二时隙是起始时刻和参考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不小于所述 第三延时的最早的时隙;所述参考时刻是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结束时刻、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中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三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三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直接指示所述第三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三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间接指示所述第三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三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显式地指示所述第三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三延时”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隐式地指示所述第三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第二时隙是包括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的最早的时隙”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时隙的起始时刻等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起始时刻。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第二时隙是包括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的最早的时隙”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信号在时域所占用的最早的OFDM符号(Symbol)属于所述第二时隙。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第二时隙是包括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的最早的时隙”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时隙是包括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一部分的最早的时隙。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第二时隙是包括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的最早的时隙”包括以下含义:所述第二时隙是包括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全部时域资源的最早的时隙。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第二时隙是包括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的最早的时隙”包括以下含义:Y个时隙中的每个时隙都包括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的一部分,所述第二时隙是所述Y个时隙中的最早的时隙,所述Y是大于1的正整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延时等于非负整数个时隙(Slot)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延时等于正整数个时隙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延时大于0。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延时等于非负整数个伴随链路的时隙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延时等于正整数个伴随链路的时隙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延时等于非负整数个下行时隙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延时等于正整数个下行时隙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延时等于非负整数个上行时隙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延时等于正整数个上行时隙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延时等于非负整数个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三链路的时隙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延时等于正整数个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三链路的时隙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延时等于非负整数个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链路时隙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延时等于正整数个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链路时隙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延时等于非负整数个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链路时隙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延时等于正整数个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二链路时隙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对于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 距,所述第三延时等于非负整数个时隙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对于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所述第三延时等于正整数个时隙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对于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所述第三延时等于非负整数个时隙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对于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所述第三延时等于正整数个时隙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延时等于正整数个OFDM符号(Symbol)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延时等于正整数个Tc的时间长度,其中Tc=1/(480000*4096)秒。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延时等于正整数个所述第一信号所采用的数理结构(Numerology)的时隙(Slot)。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时隙是上行时隙(Uplink Slot)。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时隙是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所包括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所对应的时隙。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时隙和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间长度不相等。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时隙和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时隙的时间长度相等。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时隙的起始时刻晚于所述参考时刻。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时隙的起始时刻等于所述参考时刻。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时隙是起始时刻和所述参考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三延时的最早的时隙”包括以下含义:在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在频域所属的载波(Carrier)中,所述第二时隙属于第二时隙集合,所述第二时隙集合包括正整数个时隙,所述第二时隙集合中的任意一个时隙的起始时刻和所述参考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三延时,所述第二时隙是所述第二时隙集合中起始时刻最早的时隙。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第二时隙是起始时刻和所述参考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三延时的最早的时隙”包括以下含义:在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在频域所属的载波(Carrier)中,不存在一个早于所述第二时隙的时隙的起始时刻和所述参考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三延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参考时刻是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结束时刻、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中之一”包括以下含义:所述参考时刻是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参考时刻是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结束时刻、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中之一”包括以下含义:所述参考时刻是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结束时刻。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句子“所述参考时刻是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结束时刻、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中之一”包括以下含义:所述参考时刻是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是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时域资源所属的时隙(Slot)的接收结束时刻。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是所述第二信令在时域所占用的OFDM符号中的最晚的OFDM符号的接收结束时刻。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是所述第二信令在时域所占用的OFDM符号中的最晚的OFDM符号所属的时隙(Slot)的接收结束时刻。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结束时刻是所述第一信号在时域所占用的OFDM符号(Symbol)中的最晚的OFDM符号的结束时刻。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结束时刻是所述第一信号在时域所占用的OFDM符 号(Symbol)中的最晚的OFDM符号所属的时隙(Slot)的结束时刻。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是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时域资源所属的时隙(Slot)的接收结束时刻。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是所述第二信令在时域所占用的OFDM符号中的最晚的OFDM符号的接收结束时刻。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是所述第二信令在时域所占用的OFDM符号中的最晚的OFDM符号所属的时隙(Slot)的接收结束时刻。
实施例13
实施例13示例了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节点设备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附图13所示。在附图13中,第一节点设备处理装置1300包括第一接收机1301,第一发射机1302第二接收机1303和第二发射机1304。第一接收机1301包括本申请附图4中的发射器/接收器456(包括天线460),接收处理器452和控制器/处理器490;或者第一接收机1301包括本申请附图5中的发射器/接收器556(包括天线560),接收处理器552和控制器/处理器590;第一发射机1302包括本申请附图4中的发射器/接收器456(包括天线460),发射处理器455和控制器/处理器490;或者第一发射机1302包括本申请附图5中的发射器/接收器556(包括天线560),发射处理器555和控制器/处理器590;第二接收机1303包括本申请附图4中的发射器/接收器456(包括天线460)和接收处理器452;或者第二接收机1303包括本申请附图5中的发射器/接收器556(包括天线560)和接收处理器552;第二发射机1304包括本申请附图4中的发射器/接收器456(包括天线460),发射处理器455和控制器/处理器490;或者第二发射机1304包括本申请附图5中的发射器/接收器556(包括天线560),发射处理器555和控制器/处理器590;
在实施例13中,第一接收机1301接收第一信令;第一发射机1302发送第一信号;第二接收机1303接收第二信令;第二发射机1304发送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等于第一延时,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早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起始时刻;所述第一延时不小于参考延时,所述参考延时和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二信令的发送者不相同。
作为一个实施例,第二发射机1304发送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令通过第一链路进行传输,所述第二信号通过第二链路进行传输,所述第一信号通过第三链路进行传输,所述第一链路、所述第二链路和所述第三链路中的任意两个链路之间不相同;所述第三链路的定时和参考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等于第一定时偏移,所述第一定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息,所述参考链路是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之一;所述第一信息通过空中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第二发射机1304发送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令通过第一链路进行传输,所述第二信号通过第二链路进行传输,所述第一信号通过第三链路进行传输,所述第一链路、所述第二链路和所述第三链路中的任意两个链路之间不相同;所述第三链路的定时和参考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等于第一定时偏移,所述第一定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息,所述参考链路是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之一;所述第一信息通过空中接口传输;第一接收机1301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二定时偏移,所述第二定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链路的定时和所述第二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二定时偏移之间的关系;所述第二信息通过空中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第二发射机1304发送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令通过第一链路进行传输,所述第二信号通过第二链路进行传输,所述第一信号通过第三链路进行传输,所述第一链路、所述第二链路和所述第三链路中的任意两个链路之间不相同;所述第三链路的定时和参考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等于第一定时偏移,所述第一定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息,所述参考链路是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之一;所述第一信息通过空中接口传输;对于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所述第二链路的一个时隙的时间长度等于第一长度;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一长度之间的整数比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第一发射机1302发送第三信息;其中,所述第三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参考延时,所述参考延时还和所述第二信令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所述第三信息通过空中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二延时,第一时隙是包括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的最早的时隙,所述第一时隙的起始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对于所述第一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所述第一时隙是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二延时的最早的时隙。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三延时,第二时隙是包括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的最早的时隙,对于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所述第二时隙是起始时刻和参考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三延时的最早的时隙;所述参考时刻是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结束时刻、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中之一。
实施例14
实施例14示例了一个实施例的第二节点设备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附图14所示。在附图14中,第二节点设备处理装置1400包括第三发射机1401和第三接收1402。第三发射机1401包括本申请附图4中的发射器/接收器416(包括天线460)和发射处理器415和控制器/处理器440;第三接收机1402包括本申请附图4中的发射器/接收器416(包括天线420),接收处理器412,和控制器/处理器440。
在实施例14中,第三发射机1401发送第一信令;第三接收机1402接收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第二信令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等于第一延时,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早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起始时刻;所述第一延时不小于参考延时,所述参考延时和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所述第二信令的发送者是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之外的节点设备。
作为一个实施例,第三接收机1402接收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令通过第一链路进行传输,所述第二信号通过第二链路进行传输,所述第一信号通过第三链路进行传输,所述第一链路、所述第二链路和所述第三链路中的任意两个链路之间不相同;所述第三链路的定时和参考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等于第一定时偏移,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定时偏移,所述参考链路是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之一;所述第一信息通过空中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第三接收机1402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令通过第一链路进行传输,所述第二信号通过第二链路进行传输,所述第一信号通过第三链路进行传输,所述第一链路、所述第二链路和所述第三链路中的任意两个链路之间不相同;所述第三链路的定时和参考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等于第一定时偏移,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 定所述第一定时偏移,所述参考链路是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之一;所述第一信息通过空中接口传输;第三发射机1401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指示第二定时偏移,所述第二定时偏移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链路的定时和所述第二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二定时偏移之间的关系;所述第二信息通过空中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第三接收机1402接收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令通过第一链路进行传输,所述第二信号通过第二链路进行传输,所述第一信号通过第三链路进行传输,所述第一链路、所述第二链路和所述第三链路中的任意两个链路之间不相同;所述第三链路的定时和参考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等于第一定时偏移,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定时偏移,所述参考链路是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之一;所述第一信息通过空中接口传输;对于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所述第二链路的一个时隙的时间长度等于第一长度;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一长度之间的整数比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第三接收机1402接收第三信息;其中,所述第三信息被用于确定所述参考延时,所述参考延时还和所述第二信令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所述第三信息通过空中接口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第二延时,第一时隙是包括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的最早的时隙,所述第一时隙的起始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对于所述第一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所述第一时隙是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二延时的最早的时隙。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第三延时,第二时隙是包括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的最早的时隙,对于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所述第二时隙是起始时刻和参考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三延时的最早的时隙;所述参考时刻是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结束时刻、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中之一。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硬盘或者光盘等。可选的,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者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形式实现,也可以由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申请不限于任何特定形式的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本申请中的第一节点设备或者第二节点设备或者UE或者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上网卡,低功耗设备,eMTC设备,NB-IoT设备,车载通信设备,飞行器,飞机,无人机,遥控飞机等无线通信设备。本申请中的基站设备或者基站或者网络侧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宏蜂窝基站,微蜂窝基站,家庭基站,中继基站,eNB,gNB,传输接收节点TRP,中继卫星,卫星基站,空中基站等无线通信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信令;
    第一发射机,发送第一信号;
    第二接收机,接收第二信令;
    第二发射机,发送第二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等于第一延时,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早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起始时刻;所述第一延时不小于参考延时,所述参考延时和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二信令的发送者不相同。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射机发送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令通过第一链路进行传输,所述第二信号通过第二链路进行传输,所述第一信号通过第三链路进行传输,所述第一链路、所述第二链路和所述第三链路中的任意两个链路之间不相同;所述第三链路的定时和参考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等于第一定时偏移,所述第一定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息,所述参考链路是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之一;所述第一信息通过空中接口传输。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第一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二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息被用于确定第二定时偏移,所述第二定时偏移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链路的定时和所述第二链路的定时之间的定时偏移,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二定时偏移之间的关系;所述第二信息通过空中接口传输。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一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所述第二链路的一个时隙的时间长度等于第一长度;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定时偏移和所述第一长度之间的整数比值。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一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射机发送第三信息;其中,所述第三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参考延时,所述参考延时还和所述第二信令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所述第三信息通过空中接口传输。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一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二延时,第一时隙是包括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的最早的时隙,所述第一时隙的起始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对于所述第一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所述第一时隙是起始时刻和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二延时的最早的时隙。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一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三延时,第二时隙是包括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域资源的最早的时隙,对于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一个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所述第二时隙是起始时刻和参考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三延时的最早的时隙;所述参考时刻是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结束时刻、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中之一。
  8.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二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发射机,发送第一信令;
    第三接收机,接收第二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第二信令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等于第一延时,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早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起始时刻;所述第一延时不小于参考延时,所述参考延时和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子载波的子载波 间距有关;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所述第二信令的发送者是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之外的节点设备。
  9.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信令;
    发送第一信号;
    接收第二信令;
    发送第二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令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等于第一延时,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早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起始时刻;所述第一延时不小于参考延时,所述参考延时和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和所述第二信令的发送者不相同。
  10.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二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第一信令;
    接收第二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信号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一信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被用于确定第二信令所占用的空口资源;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等于第一延时,所述第二信令的接收结束时刻早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发送起始时刻;所述第一延时不小于参考延时,所述参考延时和所述第二信号在频域所占用的子载波的子载波间距有关;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信号所携带的信息,所述第二信令的发送者是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之外的节点设备。
PCT/CN2020/115917 2019-09-26 2020-09-17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WO2021057594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696,879 US20220210836A1 (en) 2019-09-26 2022-03-17 Method and device in nodes us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19218.X 2019-09-26
CN201910919218.XA CN112564869B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US17/696,879 Continuation US20220210836A1 (en) 2019-09-26 2022-03-17 Method and device in nodes us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57594A1 true WO2021057594A1 (zh) 2021-04-01

Family

ID=75030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0/115917 WO2021057594A1 (zh) 2019-09-26 2020-09-17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10836A1 (zh)
CN (2) CN112564869B (zh)
WO (1) WO20210575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59627B2 (en) 2021-08-09 2023-05-23 Corning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plitting cells in a network for internet of things (Io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43530A1 (zh) * 2016-02-24 2017-08-31 富士通株式会社 接口资源选择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US20170272384A1 (en) * 2016-03-17 2017-09-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uffering v2x message for path switch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80234973A1 (en) * 2017-02-10 2018-08-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culating channel occupancy ratio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8145296A1 (zh) * 2017-02-10 2018-08-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相关设备以及系统
CN110089173A (zh) * 2016-09-29 2019-08-02 夏普株式会社 从重叠资源池中选择无线电资源以用于车辆(v2x)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4704B (zh) * 2009-07-23 2013-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通信方法、装置与通信系统
CN102624507B (zh) * 2011-02-01 2015-04-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下行调度信息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7347207B (zh) * 2016-05-04 2019-10-0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窄带移动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43530A1 (zh) * 2016-02-24 2017-08-31 富士通株式会社 接口资源选择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US20170272384A1 (en) * 2016-03-17 2017-09-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uffering v2x message for path switch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089173A (zh) * 2016-09-29 2019-08-02 夏普株式会社 从重叠资源池中选择无线电资源以用于车辆(v2x)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20180234973A1 (en) * 2017-02-10 2018-08-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culating channel occupancy ratio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8145296A1 (zh) * 2017-02-10 2018-08-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相关设备以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32007A (zh) 2023-05-16
CN112564869B (zh) 2023-01-20
US20220210836A1 (en) 2022-06-30
CN112564869A (zh) 2021-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8944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communication node us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21082932A1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US1177022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communication node us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ith multiple antenna panels
WO2021043105A1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US1186412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a node us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19228410A1 (zh)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通信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US1105125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a node us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20216019A1 (zh)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通信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US2022015964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nodes us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21027452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used in nod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5623594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WO2021031899A1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WO2021057594A1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072136A1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US2022020163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nodes us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2235751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WO2021103925A1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123797A1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025014A1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005781A1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000976A1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186163A1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WO2024088394A1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4785468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086939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86939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86939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32PN Ep: public notification in the ep bulletin as address of the adressee cannot be established

Free format text: NOTING OF LOSS OF RIGHTS PURSUANT TO RULE 112(1) EPC (EPO FORM 1205A DATED 03/11/2022)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86939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