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1026902A1 - 一种配置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置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1026902A1
WO2021026902A1 PCT/CN2019/100839 CN2019100839W WO2021026902A1 WO 2021026902 A1 WO2021026902 A1 WO 2021026902A1 CN 2019100839 W CN2019100839 W CN 2019100839W WO 2021026902 A1 WO2021026902 A1 WO 2021026902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fields
data packet
host
mapp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9/10083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朱元萍
史玉龙
戴明增
Original Assignee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BR1120220027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BR112022002748A2/pt
Priority to CN201980099364.0A priority patent/CN114245997A/zh
Priority to EP19941642.1A priority patent/EP4017093A4/en
Priority to PCT/CN2019/100839 priority patent/WO2021026902A1/zh
Priority to JP2022509685A priority patent/JP7413508B2/ja
Publication of WO2021026902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1026902A1/zh
Priority to US17/672,337 priority patent/US20220174538A1/e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04W28/0263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involving mapping traffic to individual bearers or channels, e.g. traffic flow template [TF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08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for supporting different services, e.g. a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DiffServ] type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91Mapping quality of service [QoS] requir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5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operative multipoint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5Access point devices with remote components

Definitions

  • FIG. 9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another configuration method provided by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the first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may include a m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spective first value ranges of the one or more first fields and the identifier of the first RLC channel.
  • the first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includes a m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lue range A1-A2 of field 1 and the value range B1-B2 of field 2 and the identifier of the first RLC channel.
  • the first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indicates that when the value of field 1 in the data packet satisfies the value of field 1 When a reference value range (for example, A1-A2), and the value of field 2 in the data packet meets the first reference value range of field 2 (for example, B1-B2), the data packet is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first RLC channel.
  • the first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may include field 1, field 2, ...
  • the second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indicates that when the respective values of the one or more mapping fields meet the respective first mapping value ranges of the one or more mapping fields, the host DU and the host
  • the RLC channel used to transmit the data packet between the child nodes of the DU is the first RLC channel.
  • mapping fields are M mapping fields, as shown in the first row of Table 4, that is, mapping field 1, mapping field 2, ... mapping field M, where M is an integer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
  • the RLC channel for transmitting the data packet is the second RLC channel.
  • the host DU sends the first data packet to the child node of the host DU through the RLC channel with the RLC channel identifier #1.
  • FIG. 9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another configuration method provided by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and FIG. 9 corresponds to the first example in the first implementation manner in FIG. 8. As shown in Figure 9, the method of Figure 9 includes:
  • the host CU obtains first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the first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may indicate that when the respective values of one or more reference fields in the data packet meet the respective first reference value ranges of the one or more reference fields,
  • the one or more mapping fields of the data packet are one or more first fields of the data packet.
  • the host CU obtains first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where the first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output value obtained by the first operation of the respective values of the multiple reference fields in the data packet is used to determine one or more mapping fields of the data packet.
  • one or more mapping fields can be any one or more fields carried in the downlink data packet in the IAB network, for example, it can be one or more of various protocol layer data headers of the downlink data packet in the IAB network. This field is not limited in the embodiment of this application.
  • S1104 The host DU determines one or more mapping fields of the first data packet according to.
  • FIG. 11 may also include S805-S808.
  • S805-S808 For details, please refer to the description of FIG. 8, which will not be repeated here.
  • S1203 The host DU receives the first data packet.
  • the UP of the IAB donor CU can generate a data packet and set the value of one or more mapping fields for the data packet, but the UP of the IAB donor CU may not be able to determine how to set the value of one or more mapping fields for the data packet. Accordingly,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provides a method, which includes:
  • the IAB-donor-CU-UP can add appropriate DSCP and/or flow label values to the next data packet, so that the IAB-donor-DU performs bearer mapping on the data packet according to the pre-configured mapping rules.
  •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1400 includes a processing unit 1401 and a communication unit 1402.
  •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1400 further includes a storage unit 1403.
  • the processing unit 1401 may include instructions, which may be executed on the processor, so that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1400 executes the method of the child node of the host DU in the foregoing embodiment.
  • instructions are stored on the storage unit 1403, and the instructions can be executed on the processing unit 1401, so that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1400 executes the method for accessing the IAB node in the foregoing embodiment.
  • the storage unit 1403 may also store data.
  • the processing unit 1401 may also store instructions and/or data.
  • the bus may also include a power bus, a control bus, and a status signal bus.
  • various buses are marked as buses in the figure.
  • the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includes one or more computer instructions.
  • the computer may be a general-purpose computer, a special-purpose computer, a computer network, or other programmable devices.
  • the computer instructions may be stored in a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or transmitted from one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to another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example, the computer instructions may be transmitted from a website, computer, server, or data cen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配置方法,可以由宿主CU提前配置数据包的映射规则,然后将映射规则发送给宿主DU,宿主DU根据该映射规则,将接下来接收到的数据包映射到相应的RLC channel上进行传输。本申请实施例其中一种方法是,宿主DU可以为宿主CU配置两次映射过程的映射规则,第一次映射过程为根据数据包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字段(下文为了表述方便,将这些字段称为参考字段)的取值先确定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第二次映射过程为根据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的取值去确定RLC channel。

Description

一种配置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置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相较于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五代移动通信(5G)针对网络各项性能指标,全方位得都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例如,容量指标提升1000倍,更广的覆盖需求和超高可靠超低时延等。接入回传一体化(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IAB)系统应运而生,通过大量密集部署的节点,可以为终端提供灵活便利的接入和回传服务,提升覆盖范围,从而满足5G更为严苛的性能指标。
在IAB网络中,为了保障不同数据包的QoS要求,IAB网络中的两个节点之间可以建立不同的RLC channel,不同的数据包可以被映射至不同的RLC channel上进行传输。而IAB网络拓扑较为复杂,任两个节点之间没有将数据包映射至该两个节点之间的合适的RLC channel上进行传输时,就有可能导致整个IAB网络中该数据包的QoS性能失去保障,从而极大地降低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置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能够使得宿主DU确定数据包映射的RLC信道,便于将数据包映射到合适的RLC信道上进行传输,保障数据包的QoS要求。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置方法,该方法可以由宿主DU或者宿主DU中的芯片执行。该方法包括:
宿主DU从宿主CU接收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数据包中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取值用于确定所述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或者所述宿主DU与所述宿主DU的子节点之间的信道的个数用于确定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或者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用于确定所述宿主DU与所述子节点之间传输所述数据包的信道;
所述宿主DU接收第一数据包;
所述宿主DU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
通过宿主CU指示宿主DU确定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的方法,可以根据不同数据包的特点确定数据包的映射字段,从而保证将数据包映射到合适的RLC信道(channel)上进行传输,并且可以灵活地设置映射规则,满足IAB网络中大量数据包的映射需要。
可选的,上述信道可以是RLC信道、RLC承载或者逻辑信道。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宿主DU根据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确定所述宿主DU与所述子节点之间传输所述数据包的信道。
也就是说,宿主DU确定数据包的信道有两步,第一步是确定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第二步是根据该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确定传输数据包的信道。
可选的,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当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取值相应满足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第一参考取值范围时,所述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所述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当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取值相应满足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第二参考取值范围时,所述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所述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
也就是说,第一配置信息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配置多套参考取值范围,宿主DU可以判断宿主DU接收到的数据包满足多套参考取值范围中的哪一套,从而确定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
可选的,该一个或者第一字段可以和该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具有相同的字段。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所述第一参考取值范围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
可选的,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所述数据包中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取值经过第一运算得到的输出值用于确定所述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当所述数据包中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取值经过第一运算得到的输出值满足第一运算取值范围时,所述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所述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运算取值范围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当所述数据包中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取值经过第一运算得到的输出值满足第二运算取值范围时,所述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所述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多个参考字段。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宿主DU从所述宿主CU接收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指示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的取值用于确定所述宿主DU与所述子节点之间传输所述数据包的信道。
可选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指示当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的各自的取值分别满足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各自的第一映射取值范围时,所述宿主DU与所述子 节点之间传输所述数据包的信道为第一RLC信道。
可选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各自的第一映射取值范围和所述第一RLC信道的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包括IPV4报头字段、IPV6报头字段、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可选的,IPv4类型数据包的IP报头字段可以包括版本、首部长度、服务类型(type of service)、DSCP、总长度、标识、标志、片位移、生存时间、协议(即传输层协议类型)、首部检验和、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字段。
可选的,IPv6类型数据包的IP报头字段可以包括版本、通信分类(traffic class)、DSCP、流标签、有效载荷长度、下一个头部(即传输层协议类型)、跳数限制、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字段。
可选的,在上述方法中,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包括flow label字段、DSCP字段、IP源地址字段、IP目的地址字段、传输层协议类型字段、源传输层端口号和目的传输层端口号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置方法,该方法可以由宿主CU或者宿主CU中的芯片执行。该方法包括:
宿主CU获取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数据包中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取值用于确定所述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或者所述宿主DU与所述宿主DU的子节点之间的信道的个数用于确定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或者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用于确定所述宿主DU与所述子节点之间传输所述数据包的信道;
宿主CU向宿主DU发送第一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所述第一参考取值范围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所述数据包中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取值经过第一运算得到的输出值用于确定所述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当所述数据包中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取值经过第一运算得到的输出值满足第一运算取值范围时,所述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所述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运算取值范围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18、根据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宿主CU向所述宿主DU发送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指示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的取值用于确定所述宿主DU与所述子节点之间传输所述数据包的信道。
可选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指示当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的各自的取值分别满足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各自的第一映射取值范围时,所述宿主DU与所述子节点之间传输所述数据包的信道为第一RLC信道。
可选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各自的第一映射取值范围和所述第一RLC信道的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包括IPV4报头字段、IPV6报头字段、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可选的,IPv4类型数据包的IP报头字段可以包括版本、首部长度、服务类型(type of servic)、DSCP、总长度、标识、标志、片位移、生存时间、协议(即传输层协议类型)、首部检验和、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字段。
可选的,IPv6类型数据包的IP报头字段可以包括版本、通信分类(traffic class)、DSCP、流标签、有效载荷长度、下一个头部(即传输层协议类型)、跳数限制、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字段。
可选的,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包括flow label字段、DSCP字段、IP源地址字段、IP目的地址字段、传输层协议类型字段、源传输层端口号和目的传输层端口号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置方法,可以由宿主DU或者宿主DU中的芯片执行,该方法包括:
宿主DU从宿主CU接收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当数据包中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各自的取值相应满足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各自的第一取值范围时,通过所述宿主DU与子节点之间的第一信道传输所述数据包;
所述宿主DU接收第一数据包;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中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各自的取值相应满足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各自的取值范围时,通过所述宿主DU与所述子IAB节点之间的第一RLC信道传输所述数据包;
其中,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字段包括DSCP和flow label,或者包括IP地址和DSCP,或者包括IP地址和flow label,或者包括IP地址、DSCP和flow label,或者包括IP地址和传输层协议类型和传输层端口号,所述传输层端口号包括源传输层端口号和/或目的传输层端口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各自的所述第一取值范围和所述第一信道的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还用于指示当所述数据包中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各自的取值相应满足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各自的第二取值范围时,通过所述宿主DU与所述子IAB节点之间的第二信道传输所述数据包;
其中,当所述数据包中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各自的取值相应满足所述一个或者 多个第一字段各自的第一取值范围时,所述数据包中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中至少一个第二字段的取值不满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字段的第二取值范围;且
当所述数据包中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各自的取值相应满足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各自的第二取值范围时,所述数据包中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中至少一个第一字段的取值不满足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字段的第一取值范围。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各自的第二取值范围和所述第二信道的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包括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中的部分字段。该部分字段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字段。
可选的,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不包括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中的任一个字段。
可选的,所述映射关系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字段,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为所述映射关系中具有所述第一取值范围的字段。
可选的,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DSCP、flow label、传输层协议类型、传输层端口号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字段。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置方法,可以由宿主CU或者宿主CU中的芯片执行,该方法包括:
宿主CU获取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当数据包中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各自的取值相应满足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各自的第一取值范围时,通过所述宿主DU与子节点之间的第一信道传输所述数据包;
宿主CU向宿主DU发送第一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字段包括DSCP和flow label,或者包括IP地址和DSCP,或者包括IP地址和flow label,或者包括IP地址、DSCP和flow label,或者包括IP地址和传输层协议类型和传输层端口号,所述传输层端口号包括源传输层端口号和/或目的传输层端口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各自的所述第一取值范围和所述第一信道的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还用于指示当所述数据包中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各自的取值相应满足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各自的第二取值范围时,通过所述宿主DU与所述子IAB节点之间的第二信道传输所述数据包;
其中,当所述数据包中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各自的取值相应满足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各自的第一取值范围时,所述数据包中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中至少一个第二字段的取值不满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字段的第二取值范围;且
当所述数据包中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各自的取值相应满足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各自的第二取值范围时,所述数据包中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中至少一个 第一字段的取值不满足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字段的第一取值范围。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各自的第二取值范围和所述第二信道的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包括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中的部分字段。该部分字段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字段。
可选的,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不包括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中的任一个字段。
可选的,所述映射关系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字段,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为所述映射关系中具有所述第一取值范围的字段。
可选的,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DSCP、flow label、传输层协议类型、传输层端口号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字段。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置方法,可以由宿主DU或者宿主DU中的芯片执行,该方法包括:
宿主DU从宿主CU接收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数据包中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各自的取值通过第一运算的输出值用于确定所述宿主DU和所述宿主DU的子下节点之间传输所述数据包的信道;
所述宿主DU接收所述数据包;
所述宿主DU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所述宿主DU和所述子IAB节点之间传输所述数据包的信道。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当所述数据包中多个第一字段各自的取值经过第一运算得到的输出值满足第一取值范围时,传输所述数据包的信道为第一信道。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取值范围与所述第一信道的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当所述数据包中多个第一字段各自的取值经过第一运算得到的输出值满足第二取值范围时,传输所述数据包的信道为第二信道。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取值范围和所述第二信道的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多个参考字段。
可选的,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包括flow label字段、DSCP字段、IP源地址字段、IP目的地址字段、传输层协议类型字段、源传输层端口号和目的传输层端口号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置方法,可以由宿主CU或者宿主CU中的芯片执行,该方法包括:
宿主CU获取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数据包中一个或者多个第一 字段各自的取值通过第一运算的输出值用于确定所述宿主DU和所述宿主DU的子下节点之间传输所述数据包的信道;
所述宿主DU向宿主CU发送所述第一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当所述数据包中多个第一字段各自的取值经过第一运算得到的输出值满足第一取值范围时,传输所述数据包的信道为第一信道。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取值范围与所述第一信道的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当所述数据包中多个第一字段各自的取值经过第一运算得到的输出值满足第二取值范围时,传输所述数据包的信道为第二信道。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取值范围和所述第二信道的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多个参考字段。
可选的,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包括flow label字段、DSCP字段、IP源地址字段、IP目的地址字段、传输层协议类型字段、源传输层端口号和目的传输层端口号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可选的,在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的方法中,信道可以为RLC信道,信道可以替换成RLC信道、RLC承载或者逻辑信道。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装置。本申请提供的装置具有实现上述方法方面中宿主CU或宿主DU的功能,其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的方法方面所描述的步骤或功能相对应的部件(means)。所述步骤或功能可以通过软件实现,或硬件实现,或者通过硬件和软件结合来实现。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宿主DU或者宿主DU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第一方面、第三方面和第五方面中的方法。
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包括该存储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
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单元,该通信单元用于与其他设备或者该通信装置中的其他组件通信。例如,所述通信装置是宿主DU,该通信单元包括宿主DU与宿主CU之间的接口,可选的,该通信单元还可以包括宿主DU的收发器和天线。例如,所述通信装置是宿主DU中的芯片,该通信单元为芯片的输入/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宿主CU或者宿主CU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第二方面、第四方面和第六方面的方法。
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包括该存储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
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单元,该通信单元用于与其他设备或者该通信装置中的其他组件通信。例如,所述通信装置是宿主CU,该通信单元为宿主CU与宿主DU之间的接口。例如,所述通信装置是宿主CU中的芯片,该通信单元为芯片的输入/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和该处理器耦合,该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方法,该接口电路用于与该芯片之外的其它模块进行通信。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方法的程序。当该程序在无线通信装置中运行时,使得该无线通信装置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程序,当该程序被运行时,使得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方法被执行。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中的宿主CU(或者宿主CU中的芯片)和上述第二方面的方法中的宿主DU(或者宿主DU中的芯片)。或者,该通信系统包括第八方面的通信装置和第九方面的通信装置。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灵活设置各个数据包的映射规则,保证各个数据包映射至合适的RLC channel上,保障QoS要求,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通信系统100的架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IAB网络200的架构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IAB网络300的架构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RLC信道、逻辑信道以及协议实体之间映射关系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RLC信道、逻辑信道以及协议实体之间映射关系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方法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配置方法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配置方法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配置方法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配置方法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配置方法的示意图;
图1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配置方法的示意图;
图12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IAB donor的结构的一种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140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通信系统100的架构图。移动通信系统100包括至少一个终端(例如,图1中的终端110、终端120)、至少一个无线回传设备(例如,图1中的无线回传设备130)、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例如,图1中的接入网设备140)以及至少一个核心网设备(例如,图1中的核心网设备150)。
在上述通信系统中,终端通过无线的方式与无线回传设备相连,无线回传设备通过无线的方式与接入网设备相连,可以是直接或通过其他无线回传设备间接与接入网设备相连。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与核心网设备连接。例如,在图1中,终端110通过无线的方式与无线回传设备130相连,无线回传设备130直接或者通过其他无线回传设备与接入网设备140相连,接入网设备140通过有线的方式与核心网设备150相连。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可以是支持第四代(fourth generation,4G)接入技术的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接入技术;或者,该通信系统也可以是支持第五代(fifth generation,5G)接入技术通信系统,例如新无线(new radio,NR)接入技术,或者,该通信系统还可以是支持多种无线技术的通信系统,例如支持LTE技术和NR技术的通信系统。另外,该通信系统也可以适用于面向未来的通信技术。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terminal)可以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或者数据连通性的设备,终端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用户单元(subscriber unit)、站台(station)、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TE)等。终端可以为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无线调制解调器(modem)、手持设备(handheld)、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无绳电话(cordless phone)、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台、平板电脑(pad)等。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可以接入无线通信网络、可以与无线网络侧进行通信,或者通过无线网络与其它物体进行通信的设备都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譬如,智能交通中的终端和汽车、智能家居中的家用设备、智能电网中的电力抄表仪器、电压监测仪器、环境监测仪器、智能安全网络中的视频监控仪器、收款机等等。终端可以是静态固定的,也可以是移动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入网设备可以是接入网侧用于支持终端接入通信系统的设备,接入网设备可以称为基站(base station,BS),例如,4G接入技术通信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B)、5G接入技术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B,gNB)、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中继节点(relay node)、接入点(access point,AP)等等,或者接入网设备可以称为宿主节点、IAB宿主(IAB donor)或宿主gNB(DgNB,donor gNB)等。
作为一种可能的方式,由于未来接入网可以采用云无线接入网(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架构来实现,一种可能的方式是将传统接入网设备的协议栈架构和功能分割为两部分,一部分称为集中单元(central unit,CU),另一部分称为分布单 元(distributed unit,DU)。一个CU可以连接一个DU,或者也可以多个DU共用一个CU,可以节省成本,以及易于网络扩展。CU和DU的切分可以按照协议栈切分,其中一种可能的方式是将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服务数据映射协议栈(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以及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部署在CU,其余的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以及物理层部署在DU。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的核心网设备可以控制一个或者多个接入网设备,或者对系统中的资源进行统一管理,或者可以给终端配置资源。例如核心网设备可以是4G接入技术通信系统中的移动管理实体(mobile management entity,MME)或者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5G接入技术通信系统中的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网元或者用户面性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等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无线回传节点可以是提供无线回传服务的节点,无线回传服务是指通过无线回传链路提供的数据和/或信令回传服务。一方面,无线回传节点可以通过接入链路(access link,AL)为终端提供无线接入服务;另一方面,无线回传节点可以通过一跳或者多跳回传链路(backhaul link,BL)连接到接入网设备,从而,无线回传节点可以实现终端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数据和/或信令的转发,扩大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
无线回传设备在不同的通信系统中可以有不同的名称,例如,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A系统中,该无线回传设备可以称为中继节点(relay node,RN);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5 th generation,5G)系统中,该无线回传设备可以称为接入回传一体化节点(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node,IAB node)。当然,在其他通信系统中,无线回传设备还可以有不同的名称,在此不作限制。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IAB网络200的架构图。下面结合图2,对图1中的终端、无线回传设备和接入网设备做进一步的说明。
在图2中,终端1或者终端2可以对应于图1中的终端110;IAB节点1、IAB节点2、IAB节点3、IAB节点4对应于图1所示的无线回传设备130;宿主节点可以对应于图1中的接入网设备140;宿主节点可以通过有线方式连接到图1中的核心网设备150。宿主节点可以简称为IAB宿主(IAB donor)或DgNB(即donor gNodeB)。
如图2所示,在IAB网络200中,终端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与1个或者多个IAB节点相连,一个或者多个IAB节点可以通过无线方式彼此相连,一个或者多个IAB节点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与宿主节点相连。其中,终端和IAB节点之间的链路可以称为接入链路,IAB节点之间的链路以及IAB节点和宿主节点之间的链路可以称为回传链路。
为了保证业务传输的可靠性,IAB网络支持多跳IAB节点和多连接IAB节点组网。因此,在终端和宿主节点之间可能存在多条传输路径。在一条路径上,IAB节点之间,以及IAB节点和为IAB节点服务的宿主节点有确定的层级关系,每个IAB节点将为其提供回传服务的节点视为父节点。相应地,每个IAB节点可视为其父节点的子节点。
示例性的,参见图2,IAB节点1的父节点为宿主节点,IAB节点1为IAB节点2和IAB节点3的父节点,IAB节点2和IAB节点3均为IAB节点4的父节点。终端的上行数据包可 以经一个或多个IAB节点传输至宿主节点后,再由宿主节点发送至移动网关设备(例如5G网络中的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简称UPF)网元),下行数据包将由宿主节点从移动网关设备处接收后,再经一个或多个IAB节点发送至终端。终端1和宿主节点之间数据包的传输有两条可用的路径,分别为:终端1→IAB节点4→IAB节点3→IAB节点1→宿主节点,终端1→IAB节点4→IAB节点2→IAB节点1→宿主节点。终端2和宿主节点之间数据包的传输有三条可用的路径,分别为:终端2→IAB节点4→IAB节点3→IAB节点1→宿主节点,终端2→IAB节点4→IAB节点2→IAB节点1→宿主节点,终端2→IAB节点2→IAB节点1→宿主节点。
可以理解的是,在IAB网络中,终端和宿主节点之间的一条传输路径上,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IAB节点。每个IAB节点需要维护面向父节点的无线回传链路,还需要维护和子节点的无线链路。若一个IAB节点是终端接入的节点,该IAB节点和子节点(即终端)之间是无线接入链路。若一个IAB节点是为其他IAB节点提供回传服务的节点,该IAB节点和子节点(即其他IAB节点)之间是无线回传链路。示例性的,参见图2,在路径“终端1→IAB节点4→IAB节点3→IAB节点1→宿主节点”中。终端1通过无线接入链路接入IAB节点4,IAB节点4通过无线回传链路接入IAB节点3,IAB节点3通过无线回传链路接入IAB节点1,IAB节点1通过无线回传链路接入宿主节点。
上述IAB网络仅仅是示例性的,在多跳和多连接结合的IAB网络中,IAB网络还有更多其他的可能性,例如,宿主节点和另一宿主节点下的IAB节点组成双连接为终端服务等,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IAB网络300的架构图。下面结合图3,对图2中的IAB节点和宿主节点做进一步的说明。
IAB网络中,宿主节点可以是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简称CU)(可以称为宿主CU,Donor-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简称DU)(可以称为宿主DU,Donor-DU)分离的形态。
其中,Donor-CU可以是用户面(User plane,简称UP)(本文中简称为CU-UP)和控制面(Control plane,简称CP)(本文中简称为CU-CP)分离的形态,即Donor-CU由CU-CP和CU-UP组成。
IAB网络中,IAB节点作为父节点时,可以充当一个类似接入网设备的角色,在宿主基站管理的可用的空口资源上通过调度为其子节点分配用于传输上行数据的上行资源。IAB节点作为子节点时,对于为该IAB节点提供服务的父节点而言可以充当一个终端设备的角色,像终端设备一样接入无线网络,执行终端设备的功能。通过小区选择、随机接入等操作,与父节点建立连接,获取父节点为其调度的用于传输上行数据的上行资源。作为示例而非限定,本申请实施例将IAB节点作为执行终端设备的功能称为IAB节点的移动终端(moblie terminal,MT)侧或IAB节点的MT功能单元,将IAB节点作为类似基站的接入网设备称为IAB节点的DU侧或IAB节点的DU功能单元。MT功能单元和DU功能单元可以仅仅是一种逻辑的划分,集成在IAB节点中;或者MT功能单元和DU功能单元可以是不同的物理设备.
如图3所示,宿主节点由Donor-CU和Donor-DU组成;IAB节点1由IAB节点1 的MT侧和IAB节点1的DU侧组成;IAB节点2由IAB节点2的MT侧和IAB节点2的DU侧组成。
如图3所示,在下行方向上,宿主CU可以向宿主DU发送数据包,或者操作管理维护(operations,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OAM)服务器可以向宿主DU发送数据包(图3中没有示意),宿主DU通过BL链路向IAB节点1发送该数据包,然后IAB节点1通过BL链路向IAB节点2发送该数据包,最终IAB节点2通过AL链路向终端发送该数据包。
在上行方向,终端可以通过AL链路向IAB节点2发送数据包,IAB节点2通过BL链路向IAB节点1发送该数据包,IAB节点1通过BL链路向宿主DU发送该数据包,最终宿主DU向宿主CU发送该数据包,或者宿主DU向OAM服务器发送该数据包(图3中没有示意)。
参见图4和图5,图4和图5为RLC信道、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LCH)以及协议实体之间映射关系的示意图。如图4或图5所示,RLC信道(channel)是RLC实体和RLC实体的上层协议实体之间的信道。例如,若RLC实体的上层为PDCP实体,则回传链路上的RLC信道是RLC实体与PDCP实体之间的信道。又例如,若RLC实体的上层为适配(也称为回传适配协议Bakhaul Adaptation Protocol,BAP)层实体,则回传链路上的RLC信道是RLC实体和BAP实体之间的信道。因此,RLC信道的定义具体视RLC实体的上层协议实体而定。
逻辑信道是RLC实体和RLC实体的下层协议实体之间的信道。例如,RLC实体的下层为MAC层,逻辑信道是RLC实体和MAC实体之间的信道。
IAB节点的RLC信道一一对应于一个RLC实体,也一一对应于一个RLC承载。
其中,BAP实体和RLC实体之间可以是一个BAP实体对应多个RLC实体,如图4所示,也可以是一个BAP实体对应一个RLC实体,如图5所示,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另外,BAP层具备以下能力中的一种或多种:为数据包添加能被无线回传节点(IAB节点)识别出的路由信息(routing information)、基于所述能被无线回传节点识别出的路由信息执行路由选择、为数据包添加能被无线回传节点识别出的与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需求相关的标识信息、为数据包执行在包含无线回传节点的多段链路上的QoS映射、为数据包添加数据包类型指示信息、向具有流量控制能力的节点发送流控反馈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具备这些能力的协议层的名称不一定为BAP层,也可以为其它名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只要具备这些能力的协议层均可以理解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BAP层。BH链路上的RLC信道可以理解为两个节点之间的BH链路上的业务区分通道,该业务区分通道可以为数据包的传输提供特定的业务质量QoS保障。BH链路上的RLC信道可以理解为一个逻辑概念,而非物理信道的概念。
具体地,BH链路上的RLC信道可以理解为BH链路的两个IAB节点的对等的RLC信道。例如,在图3中,宿主DU具有RLC信道1,RLC信道2;IAB节点1具有RLC信道1,RLC信道2;其中,宿主DU的RLC信道1的RLC实体与IAB节点1的RLC信道1的RLC实体为对等(peer)的RLC实体,宿主DU的RLC信道2的RLC实体 与IAB节点1的RLC信道1的RLC实体为对等(peer)的RLC实体,进一步可以理解为宿主DU的RLC信道1与IAB节点1的RLC信道1对等,宿主DU的RLC信道2与IAB节点1的RLC信道2对等,宿主节点DU与IAB节点1之间的BH链路的RLC信道1可以指宿主DU的RLC信道1和IAB节点1的RLC信道1,宿主节点DU与IAB节点1之间的BH链路的RLC信道2可以指宿主DU的RLC信道2和IAB节点1的RLC信道2。
由于RLC信道、RLC承载和逻辑信道是一一对应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这三种说法可以相互替代,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RLC信道可以替换成RLC承载或者逻辑信道。类似的,在BH链路的RLC承载,也可以称为BH承载或BH链路的承载,因此BH链路的RLC信道可以替换成BH链路的RLC实承载或者BH链路的逻辑信道或者BH承载或者BH链路的承载。
为了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更加清楚,以下对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内容以及概念在此处作统一介绍。
1)接入IAB节点和中间IAB节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入IAB节点是指终端接入的IAB节点,中间IAB节点是指为其他IAB节点(例如,接入IAB节点或其他中间IAB节点)提供无线回传服务的IAB节点。
示例性的,参见图2,在路径“终端1→IAB节点4→IAB节点3→IAB节点1→宿主节点”中,IAB节点4为接入IAB节点,IAB节点3和IAB节点1为中间IAB节点。IAB节点3为IAB节点4提供回传服务,IAB节点1为IAB节点3提供回传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IAB节点针对接入该IAB节点的终端而言,是接入IAB节点。针对接入其他IAB节点的终端而言,是中间IAB节点。因此,一个IAB节点具体是接入IAB节点还是中间IAB节点,并不是固定的,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确定。
2)链路、接入链路和回传链路
链路:是指一条路径中的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的路径。
接入链路指终端接入的链路,可以指终端与接入网设备之间,或者终端与IAB节点之间,或者终端与宿主节点之间,或者终端与宿主DU之间的链路。或者,接入链路包括某个IAB节点作为普通终端设备角色时和它的父节点进行通信时所使用的无线链路。IAB节点作为普通终端设备角色时,不为任何子节点提供回传服务。接入链路包括上行接入链路和下行接入链路。本申请中,终端的接入链路为无线链路,故接入链路可被称为无线接入链路。
回传链路指IAB节点作为无线回传节点时与父节点之间的链路。IAB节点作为无线回传节点时,为子节点提供无线回传服务。回传链路包括上行回传链路,以及下行回传链路。本申请中,IAB节点与父节点之间的回传链路为无线链路,故回传链路也可被称为无线回传链路。
3)节点的上一跳节点、节点的下一跳节点、节点的入口链路(ingress link)和节点的出口链路(egress link)
节点的上一跳节点:是指在包含该节点的路径中的、在该节点之前最后一个接收到数据包的节点。
节点的下一跳节点:是指在包含该节点的路径中的、在该节点之后第一个接收到 数据包的节点。
节点的入口链路:是指该节点与该节点的上一跳节点之间的链路,也可以称为节点的上一跳链路。
节点的出口链路:是指该节点与该节点的下一跳节点之间的链路,也可以称为节点的下一跳链路。
4)父节点与子节点:每个IAB节点将为该IAB节点提供无线接入服务和/或无线回传服务的节点视为父节点(parent node)。相应地,每个IAB节点可视为其父节点的子节点(child node)。可替换地,子节点也可以称为下级节点,父节点也可以称为上级节点。
5)数据包
数据包可以是无线承载(RB,radio bearer)中的数据包,该RB可以是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可以理解数据包是用户面的数据包;或者可以是信令无线承载(signaling radio bearer,SRB),可以理解数据包是控制面的数据包;或者,数据包可以是业务操作、管理和维护(operation,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ce,OAM)数据包,可以理解数据包是管理面的数据包。
6)传输(transmission或者transmit):可以理解为发送(send)和/或接收(receive)。例如,通过宿主DU与下一跳IAB节点之间的RLC信道传输数据包,对于宿主DU而言,通过该RLC信道向下一跳IAB节点发送该数据包,对于下一跳IAB节点而言,通过该RLC信道从宿主DU接收该数据包。
7)取值范围:本申请实施例中取值范围可以指一段取值的范围或者一个取值,该一段取值的范围可以包括多个连续的或者离散的取值。取值范围可以称为取值区间,当取值区间的左区间和右区间相等时,取值区间仅仅包括一个取值,当取值区间的左区间和右区间不相等时,取值区间包括落入该取值区间的所有值。或者,取值范围可以称为取值列表,该取值列表可以包括一个取值或者多个连续或者离散的取值。
8)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多个”理解为“至少两个”。“至少一个”,可理解为一个或多个,例如理解为一个、两个或更多个。例如,包括至少一个,是指包括一个、两个或更多个,而且不限制包括的是哪几个,例如,包括A、B和C中的至少一个,那么包括的可以是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可被互换使用。除非有相反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用于对多个对象进行区分,不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顺序、时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
在上述图1至图3的通信场景或者通信网络中,为了保障不同数据包的QoS要求,无线回传链路上可以建立不同的RLC channel,不同的数据包可以被映射至不同的RLC channel上进行传输。例如,对于数据包映射到RLC channel的方式有两种,其中一种是一对一映射,即一个RB中的数据包被唯一地映射到一个RLC channel上,该RLC  channel仅仅用于传输该RB中的数据包,对于某些UE的无线承载,例如QoS要求(QoS要求可以包括时延、带宽、可靠性等方面)较高的RB,可以考虑一对一的映射方式,从而保障数据包的传输性能。另一种是多对一映射,即多个RB(可以属于同一个UE,或者可以属于不同UE)中的数据包被映射到一个RLC channel上,该RLC channel用于传输该多个RB中的数据包,对于另一些UE的无线承载,例如QoS要求不高的RB,可以考虑多对一的映射方式,这样可以使得多个RB的数据包共享一个RLC channel,使得IAB网络可以无需扩展支持大量的RLC channel数量也能支持为多个用户服务。
然而,IAB网络中可能需要传输大量的数据包,而宿主DU与宿主DU的子节点(即宿主DU进行下行传输的下一跳节点,例如参考图3,宿主DU的子节点为IAB节点1)之间存在多个RLC channel,宿主DU在接收到下行数据包,可能无法确定将某个数据包映射至哪个RLC channel上进行传输,从而没有将数据包映射到合适的RLC channel上进行传输,导致无法保证数据包的QoS要求,最终极大地降低了用户体验。
为了保证宿主DU可以将数据包映射至合适的RLC channel上进行传输,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法,由于宿主CU可以获取到整个IAB网络的下行传输的情况,可以由宿主CU提前配置数据包的映射规则,然后将映射规则发送给宿主DU,宿主DU根据该映射规则,将接下来接收到的数据包映射到相应的RLC channel上进行传输。该方法既适用于一对一的映射方式,也适用于多对一的映射方式。关于映射规则,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方案:
方案一:可以根据数据包中一个或者多个字段的取值确定数据包映射的RLC channel,例如宿主CU可以指示宿主DU,当一个或者多个字段的取值满足特定条件时,将该数据包映射到特定的RLC channel。通过利用数据包中现有的字段就可以将数据包映射至合适的RLC channel,在保障数据包QoS要求的同时,不需要宿主CU和宿主DU之间额外的信息交互,可以节约通信资源。
方案二:IAB网络中需要传输大量的不同业务类型的数据包时,数据包的映射规则可能较为复杂,仅仅根据某一个或者多个字段的取值可能无法灵活地满足配置大量数据包的映射规则的需要,此时可以考虑不同数据包用不同的字段确定映射的RLC channel,例如可以根据数据包1中的字段1和字段2确定数据包1映射的RLC channel,可以根据数据包2中的字段3和字段4确定数据包2映射的RLC channel,字段1、字段2、字段3和字段4互不相同。
但在这种情况下,宿主DU在接收到一个数据包后,可能无法确定用该数据包中的哪些字段进行RLC channel的映射。所以,方案二中,可以设置两次映射过程,第一次映射过程为根据数据包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字段(下文为了表述方便,将这些字段称为参考字段)的取值先确定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第二次映射过程为根据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的取值去确定RLC channel。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灵活设置各个数据包的映射规则,保证各个数据包映射至合适的RLC channel上,保障QoS要求,并且两次映射的过程都利用的是数据包中现有的字段,不会带来宿主CU和宿主DU之间额外的信息交互,节约了通信资源。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附图对方案一和方案二进行说明。
方案一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方法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图6的方法包括:
S601:宿主CU获取第一配置信息,该第一配置信息指示当数据包中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各自的取值满足该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各自的第一取值范围时,通过该宿主DU与该宿主DU的子节点节点之间的第一RLC信道传输该数据包。可选的,数据包是下行数据包,可以指宿主DU可能接收的任一个数据包,并非宿主DU接收的特定的某个数据包,第一配置信息可以不携带数据包的标识,也就是说,宿主DU接收到数据包后,都可以根据第一配置信息确定传输数据包的RLC信道。
S602:宿主CU向宿主DU发送第一配置信息。
可选的,上述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携带在宿主CU发送给宿主DU的F1应用协议(F1 application protocol,F1AP)消息中。
可选的,宿主DU接收第一配置信息后,可以保存该第一配置信息。
S603:宿主DU接收第一数据包。
S604:宿主DU判断第一数据包中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各自的取值是否满足该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各自的第一取值范围。
S605:当满足时,宿主DU通过该第一RLC信道向宿主DU的子节点发送该第一数据包。
例如,参考图3,宿主DU的子节点为IAB节点1。
其中,S603-S605是可选的。
在图6的方法中,每个第一字段都有一个取值,以及一个第一取值范围,当每个第一字段的取值都满足该第一字段的第一取值范围时,通过第一RLC信道传输该数据包。
可选的,每个第一字段的第一取值范围可以包括一个值,或者包括多个连续或者离散的值。
例如,第一配置信息中,多个第一字段包括字段1和字段2,字段1的取值范围为A1-A2,字段2的取值范围为B1-B2,宿主DU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包中,字段1的取值为a,字段2的取值为b,当取值a落入取值范围A1-A2,且取值b落入取值范围B1-B2时,宿主DU通过第一RLC信道传输该第一数据包。
可选的,该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包括该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各自的第一取值范围和该第一RLC信道的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例如,第一配置信息包括字段1的取值范围A1-A2,且字段2的取值范围B1-B2,与第一RLC信道的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该第一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该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也就是说,第一配置信息包括该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以及每个第一字段的第一取值范围,以及第一RLC信道的标识。可选的,此时,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字段,其中,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是一个或者多个字段中具有第一取值范围的字段,一个或者多个字段中除了该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以外的字段不具有第一取值范围,或者第一取值范围为空。
可选的,该第一配置信息可以不包括该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宿主DU和宿主CU可以预配置该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预配置均可以理解为以静态方式写入宿主DU和/或宿主CU,例如宿主DU和/或宿主CU出厂时就写入了该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或者该预配置可以理解为宿主CU可以通过除了第一配置信息以外的配置信息向宿主DU指示该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下文对于预配置的概念不再进行赘述。
在上述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配置信息还可以指示当数据包中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各自的取值满足该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各自的第二取值范围时,通过该宿主DU与宿主DU的子节点之间的第二RLC信道传输该数据包。
类似地,每个第二字段都有一个取值,以及一个第二取值范围,每个第二字段的取值要满足该第二字段的第二取值范围。
例如,第一配置信息中,多个第二字段包括字段1和字段3,字段1的取值范围为A3-A4,字段3的取值范围为C1-C2,宿主DU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包中,字段1的取值为a,字段3的取值为c,当取值a落入取值范围A3-A4,且取值c落入取值范围C1-C2时,宿主DU通过第二RLC信道传输该第一数据包。
可选的,该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包括该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各自的第二取值范围和该第二RLC信道之间的映射关系。例如,第一配置信息包括字段1的取值范围A3-A4,且字段3的取值范围C1-C2,与第二RLC信道的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该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包括该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或者不包括该一个或者多个字段,宿主DU和宿主CU可以预配置该一个或者多个字段。具体可以参考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表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第一配置信息的示意表。需要说明的是,表1仅仅是一种示意,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存在其他携带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所有表格都仅仅是一种示意,配置信息均存在其他携带的方式,下文中不一一赘述。
假设数据包中共存在N个字段,如表1的第一行所示,分别是字段1,字段2,字段3···字段N,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可以是N个字段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字段,例如表1中的字段1和字段2,第一配置信息指示当数据包中字段1的取值满足字段1的第一参考取值范围(例如A1-A2),且数据包中字段2的取值满足字段2的第一参考取值范围(例如B1-B2)时,通过第一RLC信道传输数据包。其中,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字段1,字段2,···至字段N,字段1的第一参考取值范围,字段2的第一参考取值范围,以及第一RLC信道的标识,其中,字段3···字段N的参考取值范围为空(NULL)。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取值范围为NULL,均可以理解为参考取值范围为N/A,或者为不适用(not applicable)等。
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可以是N个字段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字段,例如表1中的字段1和字段3,第一配置信息指示当数据包中字段1的取值满足字段1的第二参考取值范围(例如A3-A4),且数据包中字段3的取值满足字段3的第二参考取值范 围(例如C1-C2)时,通过第二RLC信道传输数据包。其中,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字段1,字段2,···字段N,字段1的第二参考取值范围,字段3的第二参考取值范围,以及第二RLC信道的标识,其中,字段2,字段4···字段N的参考取值范围为空(NULL)。
依此类推,一个或者多个第K字段可以是N个字段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字段,当数据包中一个或者多个第K字段各自的取值相应满足一个或者多个第K字段各自的取值范围时,通过第K RLC信道传输数据包,K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其中,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字段1,字段2,···字段N,一个或者多个第K字段各自的取值范围,以及第K RLC信道的标识,其中,除了一个或者多个第K字段以外的字段的参考取值范围为空(NULL)。
Figure PCTCN2019100839-appb-000001
表1
可选的,一个数据包只能满足该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各自的第一取值范围,或者该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各自的第二取值范围。即,数据包无法既满足该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各自的第一取值范围,又满足该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各自的第二取值范围。可以参考表1,数据包只能满足表1中的某一行,而无法满足表1中的两行,三行或者更多。
也就是说,当该数据包中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各自的取值相应满足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各自的第一取值范围时,该数据包中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中至少一个第二字段的取值不满足该至少一个第二字段的第二取值范围;且当该数据包中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各自的取值相应满足该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各自的第二取值范围时,该数据包中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中至少一个第一字段的取值不满足该至少一个第一字段的第一取值范围。
通过该数据包只能满足该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各自的第一取值范围,和该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各自的第二取值范围中的一个,可以保证宿主DU可以唯一得确定用于传输数据包的RLC信道为第一RLC信道或者第二RLC信道,从而将数据包映射到合适的RLC信道上进行传输。避免数据包同时满足上述两种条件时,宿主DU无法 确定究竟是通过第一RLC信道传输数据包还是通过第二RLC信道传输数据包,导致最终没有为数据包选择合适的RLC信道进行传输。
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和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中的第一和第二仅仅起到标识作用,并不起起到限定作用,第一和第二可以互换。
可选的,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和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可能存在重叠(重叠可以理解为相同)的字段,也就是说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可以包括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中的部分字段(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字段),例如将重叠的字段称为重叠字段,重叠字段的第一取值范围和该重叠字段的第二取值范围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例如,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和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可以部分相同。
例如,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和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可以完全相同,此时可以保证至少一个重叠字段的第一取值范围和该重叠字段的第二取值范围不同,只要数据包不会同时满足表1中的两行即可。
可选的,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和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可能不存在重叠(不重叠可以理解为不相同),也就是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不包括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中的任一个字段。
可选的,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和上述一个或者第二字段,可以是IAB网络中下行数据包中携带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字段,例如可以是IAB网络中下行数据包的各种协议层数据报头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字段,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的,该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可以包括源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或者可以表述为IP源地址)、目的IP地址(或者可以表述为IP目的地址)、差分服务代码点(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DSCP)、流标签(flow label)、传输层协议类型、源传输层端口号、目的传输层端口号这7个字段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字段,可以理解,该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可以为上述7个字段的任意一个,或者任意n个(n为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7的正整数)的组合。
可选的,flow label可以用于区分宿主DU下的一个IAB节点的各个UE的不同RB的数据包。DSCP可以用于区分宿主DU下的一个IAB节点的一个UE的不同RB的数据包。IP地址可以区分IAB网络中某些特殊类型的业务的数据包,例如OAM业务的数据包。传输层协议类型和传输层端口号可以区分某些特殊类型的业务的数据包,例如OAM业务的数据包(在传输层使用TCP协议),流控制传输协议(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SCTP)相关的交互数据包,例如IAB节点和宿主CU之间建立SCTP偶联(accociation)时的握手包,SCTP心跳包等。可以根据IAB网络中的情况,选择一个或者多个字段的组合,从而可以为宿主DU可能接收到的数据包,灵活地制定映射规则,从而将数据包映射到合适的RLC信道上,保证不同数据包的QoS要求。
例如,该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可以为IP地址(源IP地址或者目的IP地址,下文类似,不一一赘述),或者DSCP,或者flow label,或者传输层协议类型,或者传 输层端口号,或者流标签+DSCP,或者IP地址+流标签,或者IP地址+DSCP,或者IP地址+流标签+DSCP,或者IP地址+传输层协议类型+传输层端口号。这里IP地址包括源IP地址和/或目的IP地址,这里的传输层端口号包括源端口号和/或目的端口号。当然,该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还可以是上述7个字段的其他组合,这里没有一一列出。
可选的,该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可以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DSCP、flow label、传输层协议类型、源传输层端口号和目的传输层端口号这7个字段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字段,可以理解,该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可以为上述7个字段的任意一个,或者任意n个(n为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7的正整数)的组合。
例如,该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可以为IP地址,或者DSCP,或者flow label,或者传输层协议类型,或者传输层端口号,或者流标签+DSCP,或者IP地址+流标签,或者IP地址+DSCP,或者IP地址+流标签+DSCP,或者IP地址+传输层协议类型+传输层端口号。这里IP地址包括源IP地址和/或目的IP地址,这里的传输层端口号包括源端口号和/或目的端口号。当然,该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还可以是上述7个字段的其他组合,这里没有一一列出。
当然,这里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与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不完全相同,也就是至少存在一个字段不同。
例如,该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可以是IP地址,该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是IP地址+DSCP。
表2是第一配置信息的一种示意表,下面结合表2对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内容加以说明。表2中的第1行表示字段,表2的第2至8行表示相应字段的取值范围或者取值,表2中的“IP地址”可以表示源IP地址或者目标IP地址,表2中的“传输层端口号”可以表示源端口号或者目标端口号,表2中的“N/A”代表第一配置信息不包括“N/A”对应的字段的取值范围。
如表2所示,当IP地址为120.109.1.1-120.109.1.10时,通过RLC channel标识为#1的RLC channel传输数据包(即IP地址120.109.1.1-120.109.1.10和RLC channel标识#1之间存在映射关系,下面表2中每行都是一个映射关系,不再进行描述);当流标签为121时,通过RLC channel标识为#2的RLC channel传输数据包;当DSCP为122时,通过RLC channel标识为#3的RLC channel传输数据包;当流标签为123,且DSCP为124时,通过RLC channel标识为#4的RLC channel传输数据包;当IP地址为125.130.1.1,DSCP为126时,通过RLC channel标识为#5的RLC channel传输数据包;当IP地址为127.168.2.101,流标签为128时,通过RLC channel标识为#6的RLC channel传输数据包;当IP地址为129.113.105.0,流标签为130且DSCP为131时,通过RLC channel标识为#7的RLC channel传输数据包;当IP地址为225.230.12.101,传输层协议类型为TCP,传输层端口号为68时,通过RLC channel标识为#8的RLC channel传输数据包。
Figure PCTCN2019100839-appb-000002
Figure PCTCN2019100839-appb-000003
表2
可选的,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指示表2中的任意一行,例如,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指示表2中的第一行,即当IP地址为120.109.1.1-120.109.1.10时,通过RLC channel标识为#1的RLC channel传输数据包,此时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包括IP地址120.109.1.1-120.109.1.10和RLC channel标识#1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指示表2中的任意多行(例如,2行,3行或者更多),例如,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指示表2中的第一行和第五行,即当IP地址为120.109.1.1-120.109.1.10时,通过RLC channel标识为#1的RLC channel传输数据包,当IP地址为125.130.1.1,DSCP为126时,通过RLC channel标识为#5的RLC channel传输数据包,此时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包括IP地址120.109.1.1-120.109.1.10和RLC channel标识#1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IP地址为125.130.1.1,DSCP为126,与RLC channel标识#5之间的映射关系。
例如,宿主DU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包中IP地址为125.130.1.1,DSCP的值为126,则宿主DU根据表2,可以确定通过RLC channel标识#5的RLC channel传输第一数据包。
通过图6的方法,通过利用数据包中现有的字段就可以将数据包映射至合适的RLC channel,在保障数据包QoS要求的同时,不需要宿主CU和宿主DU之间额外的信息交互,可以节约通信资源。另外,宿主CU根据可以不同数据包的特点,灵活地为不同数据包选择映射的字段,配置灵活的映射规则,IAB网络中大量数据包可以统一利用该映射规则进行映射,提高了映射的效率。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配置方法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图7的方法包括:
S701:宿主CU获取第一配置信息,该第一配置信息指示数据包中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各自的取值通过第一运算的输出值用于确定宿主DU和宿主DU的子节点之间传输该数据包的RLC信道。
可选的,数据包是下行数据包,可以指宿主DU可能接收的任一个数据包,并非 宿主DU接收的特定的某个数据包,第一配置信息可以不携带数据包的标识,也就是说,宿主DU接收到数据包后,都可以根据第一配置信息确定传输数据包的RLC信道。
S702:宿主CU向宿主DU发送第一配置信息。
可选的,上述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携带在宿主CU发送给宿主DU的F1AP消息中。
可选的,宿主DU接收第一配置信息后,可以保存该第一配置信息。
S703:宿主DU接收第一数据包。
S704:宿主DU根据第一数据包中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各自的取值通过第一运算的输出值确定宿主DU和宿主DU的子节点之间传输该第一数据包的RLC信道。
S705:根据该RLC信道向所述宿主DU的子节点发送该第一数据包。
例如,参考图3,宿主DU的子节点为IAB节点1。
在图7的方法中,每个第一字段都有一个取值,将每个字段的取值通过第一运算可以得到一个输出值。
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指示数据包中多个第一字段各自的取值通过第一运算得到的输出值满足第一取值范围时,通过第一RLC信道传输该数据包。
可选的,输出值的第一取值范围可以包括一个值,或者包括多个连续或者离散的值。
可选的,该第一运算可以是哈希运算,或者异或运算等,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运算的类型不作限定,任何运算都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运算。
可选的,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一取值范围和第一RLC信道的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包括该多个第一字段。也就是说,第一配置信息包括多个第一字段,第一取值范围和第一RLC信道的标识。
可选的,第一配置信息可以不包括多个第一字段,宿主DU和宿主CU可以预配置该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这里预配置的概念可以参考图6中的相关内容。
可选的,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一运算;或者第一配置信息可以不包括第一运算,宿主DU和宿主CU可以预配置该第一运算;或者宿主CU可以在第一配置信息外,通过其他的信息向宿主DU指示第一运算。这里预配置的概念可以参考图6中的相关内容。
表3是第一配置信息的一种示意表,下面结合表3对图7的内容加以说明。表3中的第1行表示字段,表3的第2至8行表示相应字段的取值范围或者取值。
如表3所示,当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各自的取值经过第一运算后的输出值(下文为了表述方便,称为输出值)满足范围O 1时,通过第一RLC信道传输数据包(即输出值的范围O 1和第一RLC信道之间存在映射关系,下面表3中每行都是一个映射关系,不再进行描述);当输出值满足范围O 2时,通过第二RLC信道传输数据包;当输出值满足范围O 3时,通过第三RLC信道传输数据包;以此类推,当输出值满足范围O k时,通过第K RLC信道传输数据包。其中,K可以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例如,当K为1时,输出值对应只有范围O 1,当K为2时,输出值对应有范围O 1和O 2。需要说明的是,表3中的范围O k可以包括一个值,或者包括多个连续或者离散的值。
输出值 RLC信道
范围O 1 第一RLC信道
范围O 2 第二RLC信道
范围O 3 第三RLC信道
范围O k 第K RLC信道
表3
可选的,表3中的输出值的范围O 1、范围O 2、范围O 3··范围O k可以涵盖宿主DU可能接收到的所有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经过第一运算后的输出值。这样宿主DU根据第一配置信息,无论接收到的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经过第一运算后的输出值是多少,均可以确定传输该数据包的RLC信道。
可选的,表3中的范围O 1、范围O 2、范围O 3··范围O n是彼此不重叠的。这样当宿主DU接收到数据包,可以根据第一配置信息唯一地确定传输该数据包的RLC信道,从而将该数据包映射到合适的RLC信道上进行传输。
可选的,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指示表3中的任意一行,例如,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指示表3中的第一行,此时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包括输出值的范围O 1和第一RLC信道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指示表3的多行(例如2行,3行,更多或者所有行),例如,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指示表3中的第一行和第二行,此时,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包括输出值的范围O】和第一RLC信道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输出值的范围O 2和第二RLC信道之间的映射关系。
例如,当第一数据包中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各自的取值通过第一运算的输出值满足表3中的范围O 3时,宿主DU通过第三RLC信道向宿主DU的子节点发送该第一数据包。
可选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可以是lAB网络中下行数据包中携带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字段,例如可以是lAB网络中下行数据包的各种协议层数据报头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字段,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的,该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可以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DSCP、flow label、传输层协议类型、源传输层端口号和目的传输层端口号这7个字段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字段,可以理解,该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可以为上述7个字段的任意一个,或者任意n个(n为大于l,且小于或等于7的正整数)的组合。
例如,该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可以为IP地址,或者DSCP,或者flow label,或者传输层协议类型,或者传输层端口号,或者流标签+DSCP,或者IP地址+流标签,或者IP地址+DSCP,或者IP地址+流标签+DSCP,或者IP地址+传输层协议类型+传输层端口号。这里IP地址包括源IP地址和/或目的IP地址。当然,该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还可以是上述7个字段的其他组合,这里没有一一列出。
通过图7的方法,由于一个或者多个字段的取值可能是比较多的,但一个或者多个字段的取值经过第一运算后的输出值的取值空间可能缩小,利用一个或者多个字段 的取值去确定RLC信道,可以利用有限的RLC信道满足大量数据包的映射需要,从而将数据包映射至合适的RLC channel,保障数据包QoS要求。并且图7的方法利用现有个一个或者多个字段的取值,不需要宿主CU和宿主DU之间额外的信息交互,节约通信资源。
上面结合图6和图7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一,方案一中,宿主CU直接指示确定数据包RLC信道的方法,从而实现将数据包映射到合适的RLC信道上进行传输。
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二,方案二与方案一的区别在于,宿主CU首先指示宿主DU用哪些字段确定数据包映射的RLC信道,然后宿主DU再根据这些字段确定数据包映射的RLC channel,下文为了表述方便,将这些用于确定数据包映射的RLC信道的字段称为映射字段,将用于确定映射字段的字段称为参考字段。
方案二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配置方法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
S801至S804为第一次映射的过程,宿主CU可以指示宿主DU确定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
S801:宿主CU获取第一配置信息,该第一配置信息指示宿主DU确定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
这里获取可以理解为生成,确定,或者宿主CU从其他网元接收,例如可以从网管接收。
其中,该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用于确定宿主DU与宿主DU的子节点之间传输数据包的RLC信道。
作为第一种实施方式,该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指示数据包中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取值用于确定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
在第一种示例中,该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指示当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取值相应满足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第一参考取值范围时,所述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
在第二种示例中,该第一配置信息指示数据包中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取值经过第一运算得到的输出值用于确定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
可选的,该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指示当数据包中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取值经过第一运算得到的输出值满足第一运算取值范围时,所述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所述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
作为第二种实施方式,该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指示宿主DU与宿主DU的子节点之间的RLC信道的个数用于确定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
作为第三种实施方式,第一配置信息指示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
在上述几种实施方式中,数据包是下行数据包,可以指宿主DU可能接收的任一个数据包,并非宿主DU接收的特定的某个数据包,第一配置信息可以不携带数据包的标识,也就是说,宿主DU接收到数据包后,都可以根据第一配置信息确定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
S802:宿主CU向宿主DU发送第一配置信息。
可选的,宿主DU接收第一配置信息后,可以保存该第一配置信息。
可选的,上述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携带在宿主CU发送给宿主DU的F1AP消息中。
S803:宿主DU接收第一数据包。
S804:宿主DU根据第一配置信息确定该第一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
在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则宿主DU根据第一数据包中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取值确定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
在第一种示例中,宿主DU可以判断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取值是否相应满足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第一参考取值范围,当满足时,所述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第一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
在第二种示例中,宿主DU可以判断第一数据包中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取值经过第一运算得到的输出值是否满足第一运算取值范围时,当满足时,第一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
在上述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宿主DU与数据包的宿主DU的子节点之间的RLC信道的个数用于确定第一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
也就是说,第二配置信息指示宿主DU根据宿主DU与宿主DU的子节点之间的RLC信道的个数用于确第一定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
在上述第三种实施方式中,则宿主DU可以根据第一配置信息获取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
S805至S808为第二次映射的过程,宿主CU可以指示宿主DU根据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的取值确定RLC信道。
S805-S808是可选的。
S805:宿主CU获取第二配置信息,该第二配置信息指示上述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的取值用于确定宿主DU与宿主DU的子节点之间传输该数据包的RLC信道。
可选的,S805可以与S801同时进行,例如通过同一条消息携带。
作为第一种实施方式,第二配置信息指示数据包中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各自的取值通过第一运算的输出值用于确定宿主DU和宿主DU的子节点之间传输该数据包的RLC信道。这里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图7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具体可以参考图7中的方法,这里不再赘述。
作为第二种实施方式,第二配置信息指示当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的各自的取值分别满足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各自的第一映射取值范围时,宿主DU与宿主DU的子节点之间传输所述数据包的RLC信道为第一RLC信道。下面对第二种实施方式进行介绍。
可选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各自的第一映射取值范围和所述第一RLC信道的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中每个映射字段的第一参考取值范围可以和其他映射字段的第一参考取值范围不同。
可选的,每个映射字段的第一参考取值范围可以包括一个值,或者包括多个连续或者离散的值。
表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配置信息的示意表。
假设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M个映射字段,如表4的第1行所示,即映射字段1,映射字段2,···映射字段M,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如表4的第2行,当数据包的映射字段1的取值满足映射字段1的第一映射取值范围,且映射字段2的取值满足映射字段2的第一映射取值范围,且映射字段K的取值满足映射字段K的第一映射取值范围时,传输该数据包的RLC信道为第一RLC信道。
如表4的第3行,当数据包的映射字段1的取值满足映射字段1的第二映射取值范围,且映射字段2的取值满足映射字段2的第二映射取值范围,且映射字段K的取值满足映射字段K的第二映射取值范围时,传输数据包的RLC信道为第二RLC信道。
以此类推,该第二配置信息还可以指示当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各自的取值相应满足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各自的第Y映射取值范围时,传输数据包的RLC信道为第Y RLC信道,Y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如表4的第5行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Figure PCTCN2019100839-appb-000004
表4
可选的,表4中的所有行可以覆盖数据包中M个映射字段的所有可能的取值,这样使得宿主DU接收到数据包后,无论数据包的M个映射字段的取值是多少,都可以根据第二配置信息确定传输该数据包的RLC信道。
可选的,可以通过表4中每一行的映射取值范围的设置,使得数据包中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各自的取值只能满足表4一行,这样使得宿主DU接收到数据包后,可以根据第二配置信息,唯一得确定传输数据包的RLC信道,从而将该数据包映射到合适的RLC信道上进行传输。
例如,S804中宿主DU确定该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IP地址、DSCP和flow label。
此时,该第二配置信息指示根据IP地址、DSCP和flow label的取值确定宿主DU与宿主DU的子节点之间传输该数据包的RLC信道。
表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配置信息的一种示意表,如表5所示,表5中的第1行表示字段,表5的第2至5行表示相应字段的取值范围或者取值。
IP地址 DSCP Flow label RLC信道标识
120.109.1.1-120.109.1.10 121 122-124 #1
120.109.1.1-120.109.1.10 122-130 125 #2
··· ··· ··· ···
225.230.12.0-225.230.12.101 130-150 126-121 #Y
表5
S806:宿主CU向宿主DU发送第二配置信息。
可选的,S806和S802之间的顺序不作限制,S806和S802可以同时发生,例如可以携带在同一条F1AP消息中,或者S802先发生,然后S806发生;或者S806可以先发生,然后S802发生。
S807:宿主DU根据根据第二配置信息确定宿主DU和宿主DU的子节点之间传输第一数据包的RLC信道。
可选的,S807和S804可以同时发生,或者S804先发生,然后S807发生。
例如,参考表5,例如,数据包的IP地址为120.109.1.8,DSCP为123,flow label为125,则宿主DU可以确定通过RLC信道标识为#2的RLC信道传输该数据包。
S808:宿主DU通过该RLC信道向宿主DU的子节点发送该第一数据包。
例如,宿主DU通过RLC信道标识为#1的RLC信道向宿主DU的子节点发送该第一数据包。
可替代的,S805-S808可以通过图6中的方法代替,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的,S805-S808可以单独执行,不依赖与S801-S804,也就是说S801-S804是可选的。
通过图8的方法,宿主CU可以先指示宿主DU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可以根据不同数据包的特点确定数据包的映射字段,从而灵活地设置映射规则,满足IAB网络中大量数据包的映射需要。
下面分别结合图9至图11对图8中的第一次映射过程进行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图8至图11中的内容可以相互引用和参考。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配置方法的示意图,图9对应于图8中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种示例。如图9所示,图9的方法包括:
S901:宿主CU获取第一配置信息,该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指示当数据包中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取值相应满足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第一参考取值范围时,所述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
其中,该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用于确定宿主DU与宿主DU的子节点之间传输数据包的RLC信道。
这里获取可以理解为生成,确定,或者宿主CU从其他网元接收,例如可以从网管接收。
可选的,该第一配置信息包括该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第一参考取值范围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中每个参考字段的第一参考取值范围与其他参考字段的第一参考取值范围虽然名称都是第一参考取值范围,但是它们的值可以不同。
可选的,每个参考字段的第一参考取值范围可以包括一个值,或者包括多个连续或者离散的值。
表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配置信息的示意表。
假设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为K个参考字段,如表6的第1行所示,即参考字段1,参考字段2···参考字段K,K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表6的第2至5行表示相应字段的取值范围、取值或者映射字段。
如表6的第2行,当数据包的参考字段1的取值满足参考字段1的第一参考取值范围,且参考字段2的取值满足参考字段2的第一参考取值范围,且参考字段K的取值满足参考字段K的第一参考取值范围时,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
如表6的第3行,当数据包的参考字段1的取值满足参考字段1的第二参考取值范围,且参考字段2的取值满足参考字段2的第二参考取值范围,且参考字段K的取值满足参考字段K的第二参考取值范围时,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
依此类推,该第一配置信息还可以指示当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取值相应满足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第X参考取值范围时,所述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第X字段,X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如表6的第5行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Figure PCTCN2019100839-appb-000005
表6
可选的,表6中,任意两行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可能具有重叠的字段,例如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和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可能有相同的字段。
可选的,表6中的所有行可以覆盖数据包中K个参考字段的所有可能的取值,这样使得宿主DU接收到数据包后,无论数据包的K个参考字段的取值是多少,都可以根据第一配置信息确定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
可选的,可以通过表6中每一行的参考取值范围的设置,使得数据包中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取值只能满足表6中的某一行,这样使得宿主DU接收到数据包 后,可以根据第一配置信息,唯一得确定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从而将该数据包映射到合适的RLC信道上进行传输。
可选的,该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
可选的,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包括第四版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IPv4)类型数据包的IP报头中的任意字段、第六版因特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类型数据包的IP报头中的任意字段、源端口号(即传输层的源端口号,或称为源传输层端口号)、目的端口号(即传输层的目的端口号,或称为目的传输层端口号)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其中,IPv4类型数据包的IP报头中的任意字段,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版本、首部长度、服务类型(type of service)、DSCP、总长度、标识、标志、片位移、生存时间、协议(即传输层协议类型)、首部检验和、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字段。由于服务类型字段中的部分比特(例如6比特)为DSCP字段,可选的,第一配置信息中包括的参考字段,可以包含DSCP字段或者服务类型字段中的一个。
IPv6类型数据包的IP报头中的任意字段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版本、通信分类(traffic class)、DSCP、流标签、有效载荷长度、下一个头部(即传输层协议类型)、跳数限制、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字段。由于通信分类字段中的部分比特(例如6比特)为DSCP字段,可选的,第一配置信息中包括的参考字段,可以包含DSCP字段或者通信分类字段中的一个。
可选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可以是IAB网络中下行数据包中携带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字段,例如可以是IAB网络中下行数据包的各种协议层数据报头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字段,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的,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包括flow label字段、DSCP字段、IP源地址字段、IP目的地址字段、传输层协议类型字段、源传输层端口号和目的传输层端口号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具体可以参考图7中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表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配置信息的示意表。表7可以理解为表6的一种示例。
表7中的第1行表示DSCP字段,表7的第2至8行表示DSCP字段的取值范围和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表7中以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为DSCP为例进行介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表7中的DSCP可以替换成上述IPV4类型数据包的IP报头的任意字段、IPV6类型数据包的IP报头中的任意字段、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字段,当替换成多个字段时,表7中的每一行表示多个字段的值分别满足时,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是什么字段。
如表7所示,当数据包中DSCP的值满足范围D 1时,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IP及flow label;当数据包中DSCP的值满足范围D 2时,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flow label;当输出值满足范围D 3时,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DSCP;当输出值满足范围D 4时,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IP地址;当输出值满足范围D 5时,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IP地址和DSCP;当输出值满足范围D 6时,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IP地 址、DSCP以及flow label;当输出值满足范围D 7时,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flow label和DSCP;当输出值满足范围D 8时,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IP地址、传输层协议类型以及传输层端口号;以此类推。此处IP地址,可以是源IP地址和/或目的IP地址;传输层端口号,可以是源传输层端口号和/或目的传输层端口号。
Figure PCTCN2019100839-appb-000006
表7
可选的,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指示表7中的每一行,例如可以包括每一行的DSCP的范围与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
S902:宿主CU向宿主DU发送第一配置信息。
S903:宿主DU接收第一数据包。
S904:宿主DU确定第一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取值是否相应满足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第一参考取值范围。
参考表6所示,宿主DU可以判断该第一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值是否相应满足表6中的某一行的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取值范围,若满足,该第一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该行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
例如,参考表7,若第一数据包的DSCP的取值满足范围D6,则该第一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IP地址+DSCP+flow label。
S905:当满足时,宿主DU确定该第一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
可选的,图9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图8中的S805-S808,具体可以参考图8,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图9的方法,利用已有的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的取值与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的取值范围的比较,就可以确定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简便高效,不会带来宿主CU和宿主DU之间额外的信息交互,可以节约通信资源。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配置方法的示意图,图10对应于图8中第一 种实施方式中的第二种示例。如图10所示,图10的方法包括:
S1001:宿主CU获取第一配置信息,该第一配置信息指示数据包中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取值经过第一运算得到的输出值用于确定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
每个参考字段都有一个取值,将每个参考字段的取值通过第一运算可以得到一个输出值。
可选的,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指示输出值与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指示数据包中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取值通过第一运算得到的输出值满足第一取值范围时,该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
可选的,该第一运算可以是哈希运算,或者异或运算等,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运算的类型不作限定,任何运算都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运算。
可选的,输出值的第一取值范围可以包括一个值,或者包括多个连续或者离散的值。
可选的,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包括输出值的第一取值范围和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包括该多个参考字段。也就是说,第一配置信息包括多个参考字段,第一取值范围和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
可选的,第一配置信息可以不包括多个参考字段,宿主DU和宿主CU可以预配置该多个参考字段。
可选的,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一运算;或者第一配置信息可以不包括第一运算,宿主DU和宿主CU可以预配置该第一运算。
预配置可以参考图6中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第一配置信息还可以指示数据包中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取值通过第一运算得到的输出值满足第二取值范围时,该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
表8是第一配置信息的一种示意表,下面结合表8加以说明。表8中的第1行表示字段,表3的第2至6行表示相应字段的取值范围或者取值。
如表8所示,当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各自的取值经过第一运算后的输出值(下文为了表述方便,称为输出值)满足范围O 1时,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即输出值的范围O 1和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之间存在映射关系,下面表8中每行都是一个映射关系,不再进行描述);当输出值满足范围O 2时,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当输出值满足范围O 3时,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一个或者多个第三字段;以此类推,当输出值满足范围O z时,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一个或者多个第Z字段。其中,Z可以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例如,当Z为1时,输出值对应只有范围O 1,当Z为2时,输出值对应有范围O 1和O 2
输出值 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
范围O 1 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
范围O 2 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
范围O 3 一个或者多个第三字段
··· ···
范围O z 一个或者多个第Z字段
表8
可选的,表8中的输出值的范围O 1、范围O 2、范围O 3··范围O z可以涵盖宿主DU可能接收到的所有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经过第一运算后的输出值。这样宿主DU根据第一配置信息,无论接收到的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经过第一运算后的输出值是多少,均可以确定传输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
可选的,表8中的范围O 1、范围O 2、范围O 3··范围O z是彼此不重叠的。这样当宿主DU接收到数据包,可以根据第一配置信息唯一地确定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从而根据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将该数据包映射到合适的RLC信道上进行传输。
可选的,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指示表8中的任意一行,例如,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指示表8中的第一行,此时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包括输出值的范围O 1和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指示表8的多行(例如2行,3行,更多或者所有行),例如,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指示表8中的第一行和第二行,此时,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包括输出值的范围O 1和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输出值的范围O 2和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和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不完全相同即可,也就是说至少存在一个第一字段与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都不相同。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和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可以有重叠的字段。
可选的,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包括IPv4类型数据包的IP报头中的任意字段、IPv6类型数据包的IP报头中的任意字段、源端口号(即传输层的源端口号,或称为源传输层端口号)、目的端口号(即传输层的目的端口号,或称为目的传输层端口号)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其中,IPv4类型数据包的IP报头字段和IPv4类型数据包的IP报头字段可以参考图9中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可以是IAB网络中下行数据包中携带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字段,例如可以是IAB网络中下行数据包的各种协议层数据报头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字段,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的,该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可以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DSCP、flow label、传输层协议类型、源传输层端口号和目的传输层端口号这7个字段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字段,可以理解,该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可以为上述7个字段的任意一个,或者任意n个(n为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7的正整数)的组合。
例如,该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可以为IP地址,或者DSCP,或者flow label,或者传输层协议类型,或者传输层端口号,或者流标签+DSCP,或者IP地址+流标签,或者IP地址+DSCP,或者IP地址+流标签+DSCP,或者IP地址+传输层协议类型+传 输层端口号。这里IP地址包括源IP地址和/或目的IP地址,这里传输层端口号包括源传输层端口号和/或目的传输层端口号。当然,该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还可以是上述7个字段的其他组合,这里没有一一列出。
表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配置信息的另一种示意表。表9中的第1行表示字段,表9的第2至8行表示相应字段的取值范围或者取值。表9可以理解为表8的一种示例。
如表9所示,当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各自的取值经过第一运算后的输出值(下文为了表述方便,称为输出值)满足范围O 1时,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IP地址和flow label(即输出值的范围O 1和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之间存在映射关系,下面表9中每行都是一个映射关系,不再进行描述);当输出值满足范围O 2时,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Flow label;当输出值满足范围O 3时,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DSCP··当输出值满足范围O 8时,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IP地址+传输层协议类型和传输层端口号。
Figure PCTCN2019100839-appb-000007
表9
S1002:宿主CU向宿主DU发送第一配置信息。
S1003:宿主DU接收第一数据包。
S1004:宿主DU根据第一数据包中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取值经过第一运算得到的输出值确定该第一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
例如,参考表8,当第一数据包的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取值经过第一运算得到的输出值满足范围O 1时候,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
例如,参考表9,当第一数据包的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取值经过第一运算得到的输出值满足范围O 1时候,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IP地址+flow label。
可选的,图10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图8中的S805-S808,具体可以参考图8,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图10的方法,利用已有的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的取值经过运算后的输出值 与一个输出值范围的比较,就可以确定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简便高效,不会带来宿主CU和宿主DU之间额外的信息交互,可以节约通信资源。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配置方法的示意图,图11对应于图8中第二种实施方式。如图11所示,图11的方法包括:
S1101:宿主CU获取第一配置信息,该第一配置信息指示宿主DU与宿主DU的子节点之间的RLC信道的个数用于确定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
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指示宿主DU与数据包的宿主DU的子节点之间的RLC信道的个数与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指示宿主DU与数据包的宿主DU的子节点之间的RLC信道的个数满足第一取值范围时,该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
可选的,第一取值范围可以包括一个值,或者包括多个连续或者离散的值。
可选的,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一取值范围和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
表10是第一配置信息的一种示意表,下面结合表10加以说明。表10中的第1行表示每一列的内容(RLC信道的个数的范围,及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表10的第2至6行表示第1行的内容的取值范围。
如表10所示,当宿主DU与宿主DU的子节点之间的RLC信道的个数(下文为了表述方便,称为RLC信道的个数)满足范围O 1时,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即RLC信道的个数的范围O 1和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之间存在映射关系,下面表10中每行都是一个映射关系,不再进行描述);当RLC信道的个数满足范围O 2时,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当RLC信道的个数满足范围O 3时,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一个或者多个第三字段;以此类推,当RLC信道的个数满足范围O z时,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一个或者多个第Z字段。其中,Z可以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例如,当Z为1时,输出值对应只有范围O 1,当Z为2时,输出值对应有范围O 1和O 2
Figure PCTCN2019100839-appb-000008
表10
可选的,表10中的输出值的范围O 1、范围O 2、范围O 3··范围O z可以涵盖RLC信道的所有可能的个数。这样宿主DU根据第一配置信息,无论RLC信道的个数是多少,均可以确定传输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
可选的,表10中的范围O 1、范围O 2、范围O 3··范围O z是彼此不重叠的。这样当宿主DU接收到数据包,可以根据第一配置信息唯一地确定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从而根据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将该数据包映射到合适的RLC信道上进行传输。
可选的,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指示表10中的任意一行,例如,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指示表10中的第一行,此时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包括RLC信道个数的范围O 1和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指示表10的多行(例如2行,3行,更多或者所有行),例如,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指示表10中的第一行和第二行,此时,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包括RLC信道个数的范围O 1和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RLC信道个数的范围O 2和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和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不完全相同即可,也就是说至少存在一个第一字段与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都不相同。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和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字段可以有重叠的字段。
可选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可以是IAB网络中下行数据包中携带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字段,例如可以是IAB网络中下行数据包的各种协议层数据报头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字段,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的,该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可以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DSCP、flow label、传输层协议类型、源传输层端口号和目的传输层端口号这7个字段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字段,可以理解,该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可以为上述7个字段的任意一个,或者任意n个(n为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7的正整数)的组合。
例如,该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可以为IP地址,或者DSCP,或者flow label,或者传输层协议类型,或者传输层端口号,或者流标签+DSCP,或者IP地址+流标签,或者IP地址+DSCP,或者IP地址+流标签+DSCP,或者IP地址+传输层协议类型+传输层端口号。这里IP地址包括源IP地址和/或目的IP地址。当然,该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还可以是上述7个字段的其他组合,这里没有一一列出。
S1102:宿主CU向宿主DU发送第一配置信息。
S1103:宿主DU接收第一数据包。
S1104:宿主DU根据确定该第一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
例如,参考上述表10,当RLC信道个数满足范围O 1,该第一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
可选的,图11还可以包括S805-S808,具体可以参考图8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图11的方法,可以灵活地根据宿主DU与宿主DU的子节点之间RLC信道的个数确定数据包映射的RLC信道,例如,当RLC信道个数比较多时,说明RLC信道的资源比较充足,可以根据数据包中的flow label字段,将数据包映射到专属的,例如一对一映射方式的RLC信道;当RLC信道个数比较少时,说明RLC信道的资源比较紧缺,可以根据数据包中的DSCP字段,将数据包映射到共用的,例如多对一映射 方式的RLC信道,从而保证各个数据包映射至合适的RLC channel上进行传输。并且利用宿主DU与宿主DU的子节点之间RLC信道的个数去确定数据包映射的RLC信道,不会带来宿主CU和宿主DU之间额外的信息交互,节约了通信资源。
图1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配置方法的示意图,图12A对应于图8中第三种实施方式。如图12A所示,图12A的方法包括:
S1201:宿主CU获取第一配置信息,该第一配置信息指示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
可选的,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携带数据包的标识。此时,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多个数据包分别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例如,该多个数据包是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宿主DU会收到的数据包。
可选的,第一配置信息可以不携带数据包的标识,例如,在宿主CU向宿主DU发送一个或者多个数据包之前,宿主CU向宿主DU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指示接下来一段时间要发送的一个或者多个数据包分别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
可选的,该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可以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DSCP、flow label、传输层协议类型、源传输层端口号和目的传输层端口号这7个字段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字段,可以理解,该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可以为上述7个字段的任意一个,或者任意n个(n为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7的正整数)的组合。
例如,该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可以为IP地址,或者DSCP,或者flow label,或者传输层协议类型,或者传输层端口号,或者流标签+DSCP,或者IP地址+流标签,或者IP地址+DSCP,或者IP地址+流标签+DSCP,或者IP地址+传输层协议类型+传输层端口号。这里IP地址包括源IP地址和/或目的IP地址。当然,该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还可以是上述7个字段的其他组合,这里没有一一列出。
S1202:宿主CU向宿主DU发送第一配置信息。
S1203:宿主DU接收第一数据包。
S1204:宿主DU根据确定该第一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
宿主DU读取第一配置信息可以确定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
可选的,图12A还可以包括S805-S808,具体可以参考图8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图11的方法,可以直接由宿主CU指示宿主DU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简单直接,不需要宿主DU的比较和运算等操作,保证各个数据包映射至合适的RLC channel上进行传输,保障QoS的要求。
在上述方案一和方案二中,宿主DU接收的数据包可以是从宿主CU接收的或者其他网络设备(例如OAM服务器或者网管等)接收的。宿主CU生成数据包时,需要为数据包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分别设定好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的值,以便于宿主DU根据数据包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的值,以及图6至图12A中的第一配置信息和/或第二配置信息确定将数据包映射到哪个RLC信道。
图12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IAB donor的结构的一种示意图,如图12B所示, IAB donor(即宿主基站,或IAB宿主,或宿主节点)可以包括一个IAB donor的CU,以及一个或者多个IAB donor的DU,例如IAB donor DU 1和IAB donor DU 2。IAB donor的CU由IAB donor CU的用户面(user plane,UP)和IAB donor CU的控制面(control plane,CP)组成,其中,IAB donor CU的UP(可简称为IAB donor CU-UP)与IAB donor DU(例如IAB donor DU 1和IAB donor DU 2)之间的接口为F1-U接口,IAB donor CU的CP与IAB donor DU(例如IAB donor DU 1和IAB donor DU 2)之间的接口为F1-C接口。
IAB donor CU的UP可以生成数据包,且为数据包设定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的值,但是IAB donor CU的UP可能无法确定如何为数据包设定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的值。据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
M1:IAB donor CU的CP向IAB donor CU的UP发送配置信息。
该配置信息包括承载信息和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该承载信息可以是用于标识承载的信息,可以为GTP TEID,或者为GTP和TEID以及目标IP地址;或者,该承载信息可以包括UE的标识和UE的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的标识。其中,GTP TEID是指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tunneling protocol,简称GTP)隧道的隧道端点标识(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简称TEID),该GTP隧道为IAB donor CU-UP和UE接入的IAB节点之间F1接口用户面的隧道,与UE的DRB一一对应。本申请中,GTP TEID可以是下行的GTP TEID(即IAB节点分配的TEID),或者上行的GTP TEID
(即IAB donor CU-UP分配的TEID),目标IP地址为IAB节点的IP地址。
可选的,当IAB donor CU下的数据包可以通过GTP TEID字段区分UE的DRB时,该承载信息可以仅包括GTP TEID,当IAB donor CU下的数据包可以不能仅仅通过GTP TEID字段区分UE的DRB时,该承载信息还可以包括目标IP地址。
可选的,该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可以参考图6至图12A中的内容,例如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可以是DSCP、flow label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例如,表11是配置信息的一种示意表,该配置信息可以指示当IP地址为第一IP地址,且GTP TEID为第一GTP TEID时,数据包的DSCP的值为第一DSCP,数据包的flow label字段的值为第一flow label。
IP地址 GTP TEID DSCP flow label
第一IP地址 第一GTP TEID 第一DSCP 第一flow label
··· ··· ··· ···
表11
可选的,IAB donor CU的CP和IAB donor CU的UP都保存有承载信息。
M2:IAB donor CU的UP根据配置信息确定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的值。
可选的,IAB donor CU的UP可以保存有承载信息,IAB donor CU的UP收到配 置信息后,可以结合IAB donor CU-UP保存的承载信息可以确定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的值,从而生成该数据包。
例如IAB donor CU-UP接收到第一数据包,该第一数据包为UE的用户面下行数据包,需经过IAB donor DU和IAB节点向UE发送,IAB donor CU-UP先确定第一数据包的承载信息,例如IAB donor CU-UP接收到第一数据包时,该第一数据包外封装QoS流(QoS flow)相关的信息,根据预先配置的QoS flow到UE DRB的映射关系,可以确定数据包属于哪一个UE DRB,进而确定承载信息,然后根据配置信息中的承载信息和映射字段的对应关系,确定一个或多个映射字段的值,可以将对第一数据包进行封装得到待发送的数据包,新封装的报头中携带确定的一个或多个映射字段的值。
M3:IAB donor CU的UP向IAB donor DU发送数据包。
通过该方法,IAB-donor-CU-UP可以为下数据包添加合适的DSCP和/或flow label值,以便IAB-donor-DU根据事先配置的映射规则,对数据包执行承载映射。
上面结合图6至图12B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一和方案二,需要说明的是,方案一和方案二是以下行为例进行介绍的,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内容同样适用于上行。此时图6至图12B中的宿主DU可以替换成接入IAB节点(例如图3中的IAB节点2)。图6至图12B中宿主DU与宿主DU子节点之间的RLC信道可以替换成接入IAB节点与接入IAB节点的父节点之间的RLC信道。图6至图12B中宿主DU通过RLC信道向宿主DU的子节点发送数据包,可以替换成接入IAB节点通过RLC信道向接入网IAB节点的父节点发送数据包。接入IAB节点判断接入IAB节点和父节点之间传输数据包的RLC信道涉及到的配置信息以及判断过程与图6至图12B中宿主DU判断宿主DU与子节点之间传输数据包的RLC信道涉及到的配置信息以及判断过程相同。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可以为基站的结构示意图,示例性地可以为宿主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当基站110为宿主基站时,其所包括的DU可以是指宿主DU,其所包括的CU可以是指宿主CU。如图13所示,该基站可应用于如图1至图3所示的系统中,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宿主基站的功能。基站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DU 1101和一个或多个CU 1102。所述DU 110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11011,至少一个射频单元11012,至少一个处理器11013和至少一个存储器11014。所述DU 1101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以及部分基带处理。CU110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1022和至少一个存储器11021。CU1102和DU1101之间可以通过接口进行通信,其中,控制面(Control plan)接口可以为Fs-C,比如F1-C,用户面(User Plan)接口可以为Fs-U,比如F1-U。
所述CU 1102部分主要用于进行基带处理,对基站进行控制等。所述DU 1101与CU 1102可以是物理上设置在一起,也可以物理上分离设置的,即分布式基站。所述CU 1102为基站的控制中心,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主要用于完成基带处理功能。例如所述CU 1102可以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设备的操作流程。
可选的,CU和DU上的基带处理可以根据无线网络的协议层划分,例如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及以上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 CU,PDCP以下的协议层,例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和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等的功能设置在DU。又例如,CU实现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的功能,DU实现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和物理(physical,PHY)层的功能。
此外,可选的,宿主基站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射频单元(RU),一个或多个DU和一个或多个CU。其中,DU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1013和至少一个存储器11014,RU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11011和至少一个射频单元11012,CU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1022和至少一个存储器11021。
在一个实例中,所述CU1102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单板构成,多个单板可以共同支持单一接入指示的无线接入网(如5G网),也可以分别支持不同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5G网或其他网)。所述存储器11021和处理器11022可以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单板。也就是说,可以每个单板上单独设置存储器和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相同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此外每个单板上还可以设置有必要的电路。所述DU1101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单板构成,多个单板可以共同支持单一接入指示的无线接入网(如5G网),也可以分别支持不同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5G网或其他网)。所述存储器11014和处理器11013可以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单板。也就是说,可以每个单板上单独设置存储器和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相同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此外每个单板上还可以设置有必要的电路。
可选的,CU1102的处理器11022可以执行存储器11021中的程序或者指令,从而执行图6至图12B中宿主CU的功能。
可选的,DU1101的处理器11013可以执行存储器11014中的程序或者指令,从而执行图6至图12B中宿主DU的功能。
可选的,CU1102的处理器11022可以获取图6至图12B中的第一配置信息和/或第二配置信息,CU1102的存储器11021可以保存该图6至图12B中的第一配置信息和/或第二配置信息。CU1102可以通过CU1102和DU1101之间的接口向DU1101发送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可以是图6至图12B中的第一配置信息和/或第二配置信息。
可选的,DU1101可以通过CU1102和DU1101之间的接口从CU1102接收数据包,或者通过网络接口从其他网络设备接收数据包,例如通过网络接口从OAM服务器接收数据包。
可选的,DU1101的处理器11013可以根据图6至图12B中的第一配置信息和/或第二配置信息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S604、S704、S804、S807、S904、S1004、S1104和S1204的操作。
可选的,DU1101的处理器11013可以利用天线11011,通过第一RLC信道向DU的子节点,例如IAB节点1发送数据包,例如S605、S705和S808的操作。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1400的结构示意图。通信装置1400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的说明。通信装置1400可以用于通信设备、电路、硬件组件或者芯片中,例如通信装置1400可以是宿 主CU、宿主CU中的芯片、宿主DU或者宿主DU中的芯片、接入IAB节点或则接入IAB节点中的芯片。
如图14所述,通信装置1400包括处理单元1401和通信单元1402。可选的,通信装置1400还包括存储单元1403。
处理单元1401可以是具有处理功能的装置,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或者专用处理器等。处理器可以是基带处理器、或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可以用于对装置(如,基站、终端、或芯片等)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
通信单元1402可以是具有信号的输入(接收)或者输出(发送)的装置,用于与其他网络设备或者设备中的其他器件进行信号的传输。
存储单元1403可以是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
可选的,处理单元1401、通信单元1402和存储单元1403通过通信总线相连。
可选的,存储单元1403可以独立存在,通过通信总线与处理单元1401相连。存储单元1403也可以与处理单元1401集成在一起。
通信装置1400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宿主DU。宿主DU的示意图可以如图13的DU1101所示。可选的,装置1400的通信单元1402可以包括DU1101和CU1102之间的接口。可选的,通信单元1402还可以包括DU1101的射频单元11012和天线11011。
通信装置1400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宿主DU中的芯片。通信单元1402可以是输入或者输出接口、管脚或者电路等。存储单元1403可以是寄存器、缓存或者RAM等,存储单元1403可以和处理单元1401集成在一起;存储单元1403可以是ROM或者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存储单元1403可以与处理单元1401相独立。可选的,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射频单元可以被集成在通信装置1400上,例如通信单元1402集成了图13所示的射频单元11012。
当通信装置800是宿主DU或者宿主DU中的芯片时,处理单元1401可以完成上述实施例中宿主DU执行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单元1401可以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可以在所述处理器上被运行,使得所述通信装置1400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终端的方法。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存储单元1403上存有指令,所述指令可在所述处理单元1401上被运行,使得所述通信装置1400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终端的方法。可选的,所述存储单元1403中还可以存储有数据。可选的,处理单元1401中也可以存储指令和/或数据。
例如,通信单元1402可以从宿主CU接收图6至图12B中的配置信息,通信单元1402可以从宿主CU或者其他网络设备接收数据包,处理单元1401可以确定数据包的RLC信道或者确定映射字段。具体可以参考图6至图12B中宿主DU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通信装置1400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宿主CU。宿主CU的示意图可以如图13中的CU1102所示。可选的,装置1400的通信单元1402可以包括DU1101和CU1102 之间的接口。可选的,通信单元1402还可以包括宿主CU与其他网络设备之间的接口。
通信装置1400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宿主CU中的芯片。通信单元1402可以是输入或者输出接口、管脚或者电路等。存储单元1403可以是寄存器、缓存或者RAM等,存储单元1403可以和处理单元1401集成在一起;存储单元1403可以是ROM或者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存储单元1403可以与处理单元1401相独立。
当通信装置1400是宿主CU或者宿主CU中的芯片时,处理单元1401可以完成上述实施例中宿主CU执行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单元1401可以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可以在所述处理器上被运行,使得所述通信装置1400执行上述实施例中宿主CU的方法。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存储单元1403上存有指令,所述指令可在所述处理单元1401上被运行,使得所述通信装置1400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的方法。可选的,所述存储单元1403中还可以存储有数据。可选的,处理单元1401中也可以存储指令和/或数据。
例如,处理单元1401可以获取图6至图12B中的配置信息,通信单元1402可以向宿主DU发送配置信息。具体可以参考图6至图12B中宿主CU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通信装置1400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IAB节点,例如接入IAB节点或者宿主DU的子节点。可选的,装置1400的通信单元1402可以包括接入IAB节点的收发器和天线。可选的,通信单元1402还可以包括接入IAB节点与其他网络设备之间的接口,例如与宿主CU之间的F1接口。
通信装置1400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宿主IAB节点中的芯片。通信单元1402可以是输入或者输出接口、管脚或者电路等。存储单元1403可以是寄存器、缓存或者RAM等,存储单元1403可以和处理单元1401集成在一起;存储单元1403可以是ROM或者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存储单元1403可以与处理单元1401相独立。
当通信装置1400是宿主DU的子节点或者宿主DU的子节点中的芯片时,处理单元1401可以完成上述实施例中宿主DU的子节点执行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单元1401可以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可以在所述处理器上被运行,使得所述通信装置1400执行上述实施例中宿主DU的子节点的方法。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存储单元1403上存有指令,所述指令可在所述处理单元1401上被运行,使得所述通信装置1400执行上述实施例中宿主DU的子节点的方法。可选的,所述存储单元1403中还可以存储有数据。可选的,处理单元1401中也可以存储指令和/或数据。
例如,通信单元1402可以通过RLC信道从宿主DU接收数据包,具体可以参考图6至图12B中宿主DU的子节点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当通信装置1400是接入IAB节点或者接入IAB节点中的芯片时,处理单元1401可以完成上述实施例中接入IAB节点执行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单元1401可以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可以在所述处理器上被运行,使得所述通信装置1400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接入IAB节点的方法。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存储单元1403上存有指令,所述指令可在所述处理单元1401上被运行,使得所述通信装置1400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接入IAB节点的方法。可选的,所述存储单元1403中还可以存储有数据。可选的,处理单元1401中也可以存储指令和/或数据。
例如,通信单元1402可以从宿主CU接收配置信息,通信单元1402可以从宿主CU或者其他网络设备接收数据包,处理单元1401可以确定数据包的RLC信道或者确定映射字段。通信单元1402可以通过RLC信道将数据包发送给接入IAB节点的父节点。具体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内容。
上面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要理解的是,宿主CU可以存在与宿主CU方法或者流程的步骤对应的功能单元(means),宿主DU可以存在与宿主DU方法或者流程的步骤对应的功能单元。以上模块或单元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软件、硬件或二者结合来实现。当以上任一模块或单元以软件实现的时候,所述软件以计算机程序指令的方式存在,并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处理器可以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以上方法流程。
本申请中的处理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或人工智能处理器等各类运行软件的计算设备,每种计算设备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执行软件指令以进行运算或处理的核。该处理器可以是个单独的半导体芯片,也可以跟其他电路一起集成为一个半导体芯片,例如,可以跟其他电路(如编解码电路、硬件加速电路或各种总线和接口电路)构成一个SoC(片上系统),或者也可以作为一个ASIC的内置处理器集成在所述ASIC当中,该集成了处理器的ASIC可以单独封装或者也可以跟其他电路封装在一起。该处理器除了包括用于执行软件指令以进行运算或处理的核外,还可进一步包括必要的硬件加速器,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PLD(可编程逻辑器件)、或者实现专用逻辑运算的逻辑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种类型: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r-only memory,EEPROM)。在某些场景下,存储器还可以是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该总线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系统,其包括前述的装置和一个或多于一个的网络设备。
还应理解,本文中涉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以及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illustrative logical block)和步骤(step),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5)

  1. 一种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宿主分布单元DU从宿主集中单元CU接收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数据包中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取值用于确定所述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或者所述宿主DU与所述宿主DU的子节点之间的无线链路控制RLC信道的个数用于确定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或者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用于确定所述宿主DU与所述子节点之间传输所述数据包的RLC信道;
    所述宿主DU接收第一数据包;
    所述宿主DU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宿主DU根据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确定所述宿主DU与所述子节点之间传输所述数据包的RLC信道。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当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取值相应满足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第一参考取值范围时,所述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所述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所述第一参考取值范围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所述数据包中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取值经过第一运算得到的输出值用于确定所述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当所述数据包中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取值经过第一运算得到的输出值满足第一运算取值范围时,所述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所述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运算取值范围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
  8. 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宿主DU从所述宿主CU接收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指示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的取值用于确定所述宿主DU与所述子节点之间传输所述数据包的RLC信道。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指示当所述一个 或者多个映射字段的各自的取值分别满足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各自的第一映射取值范围时,所述宿主DU与所述子节点之间传输所述数据包的RLC信道为第一RLC信道。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各自的第一映射取值范围和所述第一RLC信道的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11. 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包括第四版互联网协议IPv4报头字段、第六版因特网协议IPV6报头字段、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12. 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包括流标签flow label、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源互联网协议IP地址、目的IP地址、传输层协议类型、源传输层端口号和目的传输层端口号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13. 一种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宿主CU获取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数据包中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取值用于确定所述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或者所述宿主DU与所述宿主DU的子节点之间的RLC信道的个数用于确定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或者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用于确定所述宿主DU与所述子节点之间传输所述数据包的RLC信道;
    宿主CU向宿主DU发送第一配置信息。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当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取值相应满足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第一参考取值范围时,所述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所述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所述第一参考取值范围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
  16. 根据权利要求13或者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所述数据包中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取值经过第一运算得到的输出值用于确定所述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当所述数据包中多个参考字段各自的取值经过第一运算得到的输出值满足第一运算取值范围时,所述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为所述数据包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运算取值范围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字段之间的映射关系。
  19. 根据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宿主CU向所述宿主DU发送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指示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的取值用于确定所述宿主DU与所述子节点之间传输所述数据包的RLC信道。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指示当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的各自的取值分别满足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各自的第一映射取值范围时,所述宿主DU与所述子节点之间传输所述数据包的RLC信道为第一RLC信道。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各自的第一映射取值范围和所述第一RLC信道的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22. 根据权利要求13-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参考字段包括第四版互联网协议IPv4报头字段、第六版因特网协议IPV6报头字段、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23. 根据权利要求13-2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映射字段包括流标签flow label、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源互联网协议IP地址、目的IP地址、传输层协议类型、源传输层端口号和目的传输层端口号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24.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使得权利要求1至2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25. 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2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程序或者指令。
PCT/CN2019/100839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配置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WO2021026902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BR112022002748A BR112022002748A2 (pt) 2019-08-15 2019-08-15 Método de configuração, aparelho de comunicação, mídia de armazenamento de computador e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CN201980099364.0A CN114245997A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配置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EP19941642.1A EP4017093A4 (en) 2019-08-15 2019-08-15 CONFIGUR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CT/CN2019/100839 WO2021026902A1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配置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JP2022509685A JP7413508B2 (ja) 2019-08-15 2019-08-15 構成方法、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US17/672,337 US20220174538A1 (en) 2019-08-15 2022-02-15 Configur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100839 WO2021026902A1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配置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US17/672,337 Continuation US20220174538A1 (en) 2019-08-15 2022-02-15 Configur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26902A1 true WO2021026902A1 (zh) 2021-02-18

Family

ID=74570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9/100839 WO2021026902A1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配置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74538A1 (zh)
EP (1) EP4017093A4 (zh)
JP (1) JP7413508B2 (zh)
CN (1) CN114245997A (zh)
BR (1) BR112022002748A2 (zh)
WO (1) WO202102690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10263A1 (en) * 2021-08-03 2023-02-09 Zte Corporation Data transfer schem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66988A (zh) * 2019-04-30 2020-10-3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信息配置方法、信息交互方法、以及地址信息更新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5703A (zh) * 2016-08-01 2019-04-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管理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数据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US20190159277A1 (en) * 2018-01-23 2019-05-23 Intel Corporation Enhancing f1 application protocol (f1-ap) interfaces in a multi-hop relay network with centralized unit (cu) and distributed unit (du)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60566B2 (en) * 2009-04-10 2015-10-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QOS mapping for relay nodes
EP3100493B1 (en) * 2014-01-30 2018-12-05 Intel IP Corporation Mtc ue and method for coverage enhancement using radio link control configurat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5703A (zh) * 2016-08-01 2019-04-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管理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数据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US20190159277A1 (en) * 2018-01-23 2019-05-23 Intel Corporation Enhancing f1 application protocol (f1-ap) interfaces in a multi-hop relay network with centralized unit (cu) and distributed unit (du)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RAPPORTEUR): "Email discussion [105#47] [NR_IAB-Core] Bearer Mapping", 3GPP DRAFT; R2-1903964 SUMMARY OF EMAIL DISCUSSION REPORT OF [105#47][IAB] BEARER MAPPING_V2,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MOBILE COMPETENCE CENTRE ; 650, ROUTE DES LUCIOLES ; F-06921 SOPHIA-ANTIPOLIS CEDEX ; FRANCE, vol. RAN WG2, no. Xi’an, China; 20190408 - 20190412, 5 April 2019 (2019-04-05), Mobile Competence Centre ; 650, route des Lucioles ; F-06921 Sophia-Antipolis Cedex ; France, XP051704466 *
HUAWEI: "Bearer Mapping in Donor-DU and IAB node", 3GPP DRAFT; R3-190500 BEARER MAPPING IN DONOR-DU AND IAB NOD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MOBILE COMPETENCE CENTRE ; 650, ROUTE DES LUCIOLES ; F-06921 SOPHIA-ANTIPOLIS CEDEX ; FRANCE, vol. RAN WG3, no. Athens; 20180225 - 20180301, 15 February 2019 (2019-02-15), Mobile Competence Centre ; 650, route des Lucioles ; F-06921 Sophia-Antipolis Cedex ; France, XP051604440 *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4017093A4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10263A1 (en) * 2021-08-03 2023-02-09 Zte Corporation Data transfer schem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17093A1 (en) 2022-06-22
CN114245997A (zh) 2022-03-25
EP4017093A4 (en) 2022-09-07
JP7413508B2 (ja) 2024-01-15
US20220174538A1 (en) 2022-06-02
BR112022002748A2 (pt) 2022-05-10
JP2022544322A (ja) 2022-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10131B2 (en) Configuration metho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7315784B2 (ja) ルーティング方法及び装置
JP7405858B2 (ja) マッピング方法、ノード、通信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US20220272699A1 (en) Time domain resource format configur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734563B (zh) 切换场景下的QoS参数处理的方法及设备
WO2020164523A1 (zh) 一种无线回传链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20164615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0098747A1 (zh) 传输路径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22082679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0206582A1 (zh) 一种用于中继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20220174538A1 (en) Configur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1233445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228162A1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1134723A1 (zh) 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21159503A1 (zh) 资源配置方法和装置
WO2021062717A1 (zh) 一种缓冲区状态报告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2206317A1 (zh) 一种通信方法以及通信设备
WO2023246746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3207755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WO2021244078A1 (zh) 一种切换方法及装置
US2023006505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ffic routing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4027390A1 (zh) 一种基于接入回传一体化iab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3011111A1 (zh) 路由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3131094A1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1196197A1 (zh) 无线链路失败rlf通知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994164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2250968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J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REG Reference to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BR

Ref legal event code: B01A

Ref document number: 11202200274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BR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994164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Effective date: 20220315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1202200274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BR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2

Effective date: 202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