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0187148A1 - 寻呼监听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寻呼监听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0187148A1
WO2020187148A1 PCT/CN2020/079176 CN2020079176W WO2020187148A1 WO 2020187148 A1 WO2020187148 A1 WO 2020187148A1 CN 2020079176 W CN2020079176 W CN 2020079176W WO 2020187148 A1 WO2020187148 A1 WO 2020187148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ndication information
rrc
condition
indic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0/07917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才宇
王键
谭郑斌
徐海博
Original Assignee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0187148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0187148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2Arrangements for increasing efficiency of notification or paging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Definitions

  • this application provides a paging monitoring method, including: when the first terminal meets the first condition, the first terminal sends first indication information to the second terminal, the first indication inform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that the second terminal is required Perform paging monitoring instead of the first terminal; the first terminal receives the second indication information sent by the second terminal, and the second indication inform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that the first terminal is paged.
  • the first terminal does not need the second terminal to perform paging monitoring on its behalf under any conditions. On the contrary, if the first condition is not met, the first terminal can perform paging monitoring by itself, thereby improving The flexibility of paging monitoring.
  • the first terminal in the fifth embodiment of the first aspect, is in the RRC_IDLE state, the RRC_INACTIVE state, or the RRC connection released state,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first terminal and the second terminal is less than the distance
  • the first terminal sends the first indication information to the second terminal. On the one hand, it ensures that the access network device can page to the first terminal through the second terminal, and on the other hand, it can improve the flexibility of paging monitoring.
  • the first terminal is in the RRC_IDLE state, the RRC_INACTIVE state, or the RRC connection release state for a preset period of time, and the first terminal and the second terminal Whe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terminals is less than the distance threshold, the first terminal sends the first indication information to the second terminal. On the one hand, it ensures that the access network device can page to the first terminal through the second terminal, and on the other hand, it can improve the paging monitoring performance. flexibility.
  •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provides a paging monitoring method, including: when the first terminal meets the second condition, the first terminal sends second indication information to the second terminal, and the second indication inform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that the second terminal is not required.
  • the terminal performs paging monitoring instead of the first terminal; the first terminal monitors paging.
  •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provides a communication device.
  •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is part or all of a first terminal, and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includes a processor and an interface circuit.
  • the processor is u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first terminal meets the first condition; the interface circuit is used to send first indication information to the second terminal when the processor determines that the first terminal meets the first condition, and the first indication inform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that the second terminal is required
  • the terminal replaces the first terminal to perform paging monitoring; the interface circuit is also used to receive second indication information sent by the second terminal, and the second indication inform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that the first terminal is paged.
  • the processor is also u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first terminal meets the second condition; the interface circuit is used to send the first terminal to the first terminal when the processor determines that the first terminal meets the second condition
  • the second terminal sends third indication information, and the third indication inform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that the second terminal is not required to perform paging monitoring in place of the first terminal; the processor is also used to monitor paging.
  • the processor is also u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first terminal meets the second condition; the transceiver is used to send the second condition to the second terminal when the processor determines that the first terminal meets the second condition
  • the terminal sends third indication information, and the third indication inform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that the second terminal is not required to perform paging monitoring in place of the first terminal; the processor is also used to monitor paging.
  •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provides a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the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omprising computer instructions, and the computer instructions are used to implement the paging monitoring method described in the first aspect or the second aspect or an alternative manner.
  • this application provides a paging monitoring method, device,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 the first terminal does not need a second terminal to perform paging monitoring instead of it under any conditions.
  • the first condition is not met, the first terminal can perform paging monitoring by itself.
  • the second condition is met, the first terminal can perform paging monitoring by itself, thereby improving the flexibility of paging monitoring.
  • 3B is an interface diagram of the first terminal provided by another embodiment of this application.
  • FIG. 6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a communication device 600 provided by an embodiment of this application.
  • FIG. 7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a communication device 700 provided by an embodiment of this application.
  • FIG. 8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a communication device 800 provided by an embodiment of this application.
  • FIG. 9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a communication device 900 provided by an embodiment of this application.
  • FIG. 10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a paging monitoring system 1000 provided by an embodiment of this application.
  • wearable devices have lower performance than mobile phones and other terminal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wearable devices.
  • a mobile phone or other paired terminal can be used to replace the wearable device to monitor paging. This situation can be referred to as the mobile phone taking over or proxying the paging of the wearable device.
  • the terminal paired with the wearable device monitors the page, it forwards the page to the wearable device through LTE technology, NR technology, Bluetooth, WiFi technology or other communication methods, or notifies the wearable device to be paged.
  • the terminal paired with the wearable device may not be able to monitor paging for the wearable device, or the wearable device may not need the terminal to monitor paging instead of it. Therefore, in the prior art, pairing with the wearable device There is a problem of low flexibility in the way that the terminal monitors paging.
  • the terminal instead of the wearable device to perform paging monitoring can mean that the terminal monitors the wearable device's paging occasion (Paging Occasion, PO) sent by the network device for paging the wearable device Paging message. After the terminal monitors the paging message used to page the wearable device, it sends information to the wearable device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between the wearable device and the terminal, and the inform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that the wearable device is paged by the network device .
  • the terminal instead of the wearable device to perform paging monitoring can also be understood as the terminal acting as the wearable device for paging messages.
  • the wearable device 11 can determine whether it needs the terminal device 13 instead of listening to the paging message sent by the core network device 14 through the access network device 12 based on different conditions, and send corresponding instructions to the terminal device 13 news.
  • the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 involved in this application can be the base station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BTS) in 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GSM) or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or it can be
  •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 GSM 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 NodeB, NB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 WCDMA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 LTE Long Term Evolution
  • eLTE Enh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
  • ng-eNB next generation-evolved NodeB
  • AP access point
  • ng-eNB next generation-evolved NodeB
  • the gNB in 5G NR is not limited here.
  • the second terminal may also be referred to as a subscriber unit (Subscriber Unit), subscriber station (Subscriber Station), mobil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remote station (Remote Station), access point (Access Point), The remote terminal (Remote Terminal), access terminal (Access Terminal), user terminal (User Terminal), user agent (User Agent) or user equipment (User Equipment) are not limited here.
  • the first terminal involved in this application may be wrist-supported watches and wristbands, foot-supported shoes, socks or other products worn on the legs, and head-supported eyes, helmets, headbands, etc. , And various product forms such as smart clothing, school bags, walking sticks, and accessories.
  • Fig. 1C is a flowchart of a paging process provided by another embodiment of the application.
  • step S11c the access network device sends a paging to the second terminal or the first terminal .
  • the second terminal or the first terminal receives new system information in the next system information change period.
  • Step S22 The first terminal receives second indication information sent by the second terminal, where the second indication inform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that the first terminal is paged.
  • the second indication information may be a paging message sent by the access network device to the first terminal, or the second indication information includes part or all of the information in the paging message sent by the access network device to the first terminal.
  • the current serving cell of the first terminal refers to the cell where the first terminal currently resides.
  • the current serving cell of the second terminal refers to a cell where the second terminal currently camps.
  • the first terminal when the first terminal is in the RRC_IDLE state, the RRC_INACTIVE state, or the RRC connection release state for a preset period of time, and the current serving cell of the first terminal and the second terminal are the same, the first terminal can push a prompt message.
  • the prompt message is used to prompt the user that the first terminal is in the RRC_IDLE state, the radio resource control-deactivated RRC_INACTIVE state, or the RRC connection release state.
  •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provides a paging monitoring method, wherein when the first terminal meets the first condition, the first terminal sends first indication information to the second terminal, and the first indication inform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that the second terminal is required Perform paging monitoring instead of the first terminal; the first terminal receives the second indication information sent by the second terminal.
  • the first condition includes: the duration of the first terminal being in the RRC_IDLE state, the RRC_INACTIVE state, or the RRC connection release state reaches a preset duration. That is, the first terminal does not need the second terminal to perform paging monitoring on its behalf under any conditions. On the contrary, if the first condition is not met, the first terminal can perform paging monitoring by itself, thereby improving the flexibility of paging monitoring.
  • Application scenario 1 There is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first terminal and the second terminal, and the information is used by the second terminal to determine whether to perform paging monitoring instead of the first terminal.
  • the second condition includes that the first terminal fails to track area update (TAU) in the current serving cell of the second terminal.
  • TAU area update
  • the second condition includes that the first terminal is in an RRC connected state.
  • Q rxlevminoffset for indicating a first offset to the terminal Q rxlevmin performed when accessing the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visited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VPLMN ) search residing on a high-priority PLMN.
  • Q qualminoffset for indicating a first offset to the terminal Q qualmin performed when accessing the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visited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VPLMN ) search residing on a high-priority PLMN.
  • Pcompensation is determined based on P EMAX1 , P EMAX2 and P PowerClass .
  • TAU trigger conditions include the following situations:
  • the tracking area identity (Tracking Area Identity, TAI) of the tracking area where the first terminal is currently located is not in the stored Tracking Area List (TAL).
  • TAL Tracking Area List
  • TAL includes one or more TAIs. According to the area, it usually includes one or more cells.
  • TAI may be stored locally in the first terminal, or TAI may be stored in the second terminal, or TAI may be stored in a cloud server, which is not limited in this embodiment of the application.
  • the type of the access network of the first terminal has changed, for example: the first terminal switches from the GSM network to the LTE network, or the first terminal switches from the NR network to the LTE network, etc.
  • the second condition includes: the first terminal is in the RRC connected state.
  • the first terminal may periodically determine its current state, for example: the first terminal determines its current state every 5 minutes or 10 minutes.
  • the first terminal when the first terminal initially accesses, a wireless connection is established: the first terminal will switch from the RRC_IDLE state to the RRC connected state.
  • Case 1 The first terminal initiates switching from the RRC-INACTIVE state to the RRC connected state, which specificall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 Step 1 The first terminal recovers from RRC_INACTIVE, and provides the NG-RAN-level ID allocated by the access network device last serving for the first terminal, that is,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cation (I-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 I-RNTI).
  •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cation I-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 I-RNTI
  • Step 4 The access network device to which the first terminal is to be connected completes the restoration of the RRC connection.
  • step 1 above when the access network device to which the first terminal is to be connected decides to reject the restoration of the RRC connection, the first terminal is kept in RRC_INACTIVE.
  • the network side triggers RAN paging, and the paging range is the entire RAN.
  • the network side uses I-RNTI to page the first terminal.
  • the second condition includes that the duration of the first terminal in the RRC connected state reaches the preset duration.
  • the second condition includes that the first terminal is switching from the RRC-IDLE state or the RRC-INACTIVE state to the RRC connected state. That is, the first terminal does not need the second terminal to perform paging monitoring on its behalf under any conditions. On the contrary, if the second condition is met, the first terminal can perform paging monitoring by itself, thereby improving the flexibility of paging monitoring.
  • the first sending module 501 is configured to send first indication information to the second terminal when the first terminal meets the first condition, and the first indication inform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that the second terminal needs to replace the first terminal to perform paging monitoring; receiving module 502 is used to receive second indication information sent by the second terminal, and the second indication inform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that the first terminal is paged.
  • the second indication information may be a paging message sent by the access network device to the first terminal, or the second indication information includes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in the paging message sent by the access network device to the first terminal.
  • the first sending module 501 is configured to send the first indication information to the second terminal when the first terminal is in the RRC_IDLE state, the RRC_INACTIVE state, or the RRC connection release state for a preset duration.
  • the preset duration can be 10 seconds, 20 seconds, etc. There is no restriction on this.
  • the first sending module 501 is configured to send a message to the second terminal when the first terminal is in the RRC_IDLE state, the RRC_INACTIVE state, or the RRC connection release state, and the current serving cell of the first terminal and the second terminal are the same. Send the first instruction message.
  • the current serving cell of the first terminal refers to a cell where the first terminal currently camps.
  • the current serving cell of the second terminal refers to a cell where the second terminal currently camps.
  • the first sending module 501 is configured to send the first terminal to the first terminal when the first terminal is in the RRC_IDLE state, the RRC_INACTIVE state, or the RRC connection release state,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first terminal and the second terminal is less than the distance threshold.
  • the second terminal sends the first instruction information.
  • the distance threshold may be 5 meters, 10 meters, 20 meters, etc., which is not limited in this application.
  • the first sending module 501 is configured to reach a preset duration when the first terminal is in the RRC_IDLE state, the RRC_INACTIVE state, or the RRC connection release state,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first terminal and the second terminal is less than When the distance threshold is set, the first indication information is sent to the second terminal.
  • the distance threshold may be 5 meters, 10 meters, 20 meters, etc., which is not limited in this application.
  • RRC_IDLE state RRC_INACTIVE state
  • RRC connection release state RRC_IDLE state, RRC_INACTIVE state and RRC connection release state
  • the first terminal when no data transmission is performed between the first terminal and the access network device exceeds a preset time period, in order to save the power of the first terminal, the first terminal enters the RRC_IDLE state.
  • RRC_INACTIVE is a state: the first terminal still remains in the CM-CONNECTED state, and the first terminal can move in the RNA area without notifying the NG-RAN.
  • the last access network device served for it reserves the context of the first termin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re network, when the first terminal is in the RRC_INACTIVE state, it is the same as the second terminal in the connected state.
  • the initiation condition of the RRC connection release is: when the first terminal has no data transmission, the network device will initiate the RRC connection release of the first terminal.
  • the type of the access network of the first terminal has changed, for example: the first terminal switches from the GSM network to the LTE network, or the first terminal switches from the NR network to the LTE network, etc.
  • the second sending module 503 is configured to send the second indication information to the second terminal when the first terminal is in the RRC connected state for a preset period of time.
  • the preset duration can be 20 seconds, 30 seconds, etc., and there is no limitation on this.
  •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600 further includes: a second sending module 603 and a receiving module 604, where the second sending module 603 is configured to send a message to the second terminal when the first terminal meets the first condition.
  • the terminal sends first indication information, where the first indication inform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that the second terminal needs to replace the first terminal to perform paging monitoring; the receiving module 604 is used to receive second indication information sent by the second terminal , The second indication inform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that the first terminal is paged.
  • the interface circuit 702 is specifically configured to: the processor 701 determines that the first terminal is in the RRC_IDLE state, the RRC_INACTIVE state, or the RRC connection release state,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first terminal and the second terminal is less than the distance When the threshold is set, the first indication information is sent to the second terminal.
  • the processor 701 is also u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first terminal meets the second condition; the interface circuit 702 is used to send the third terminal to the second terminal when the processor 701 determines that the first terminal meets the second condition. Indication information, the third indication inform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that the second terminal is not required to replace the first terminal to perform paging monitoring; the processor 701 is also used to monitor paging.
  • the interface circuit 702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when the processor 701 determines that the first terminal cannot reside in the current serving cell of the second terminal, send third indication information to the second terminal.
  • the interface circuit 702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if the processor 701 determines that the first terminal is in the RRC connection state, send the second indication information to the second terminal.
  • the interface circuit 702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when the first terminal meets the second condition, before the interface circuit 702 sends third indication information to the second terminal, the processor 701 is further configured to determine that the second terminal is Perform paging monitoring instead of the first terminal.
  •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provided in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can execute the above-mentioned paging monitoring method, and the content and effect of the method can be referred to the method embodiment part, which will not be repeated here.
  •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provided in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can be used to execute the above-mentioned paging monitoring method, and its content can be referred to the method embodiment part, which will not be repeated here.
  • the first terminal 1101 is also used to send first indication information to the second terminal 1102 when the first terminal 1101 meets the first condition, and the first indication inform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that the second terminal 1102 needs to be replaced.
  • the first terminal 1101 performs paging monitoring; the second terminal 1102 is used to send second indication information to the first terminal 1101, and the second indication inform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that the first terminal 1101 is paged.
  • the paging monitoring system provided by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includes a first terminal, and the first terminal can be used to execute the above-mentioned paging monitoring method.
  • the first terminal can be used to execute the above-mentioned paging monitoring method.
  • the content please refer to the method embodiment part, which will not be repeated here.
  • the program product includes computer instructions.
  • the instructions are executed by a computer, the computer realizes the above-mentioned paging monitoring method.
  • the content and effect please refer to the method embodiments.
  • the technical solution of this application essentially or the part that contributes to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or all or part of the technical solution can be embodied in the form of a software product, and the computer software product is stored in a storage medium , Including a number of instructions to make a computer device (which may be a personal computer, a server, or a network device, etc.) or a processor (processor) execute all or part of the steps of the method described in each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the aforementioned storage media include: U disk, mobile hard disk, read-only memory (Read-Only Memory, ROM), random access memory (Random Access Memory, RAM), magnetic disk or optical disk and other media that can store program code .
  • the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includes one or more computer instructions.
  • the computer may be a general-purpose computer, a special-purpose computer, a computer network, or other programmable devices.
  • the computer instructions may be stored in a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or transmitted from one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to another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example, the computer instructions may be transmitted from a website, computer, server, or data center.
  • the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may be any available medium that can be accessed by a computer or a data storage device such as a server or a data center integrated with one or more available media.
  • the usable medium may be a magnetic medium (for example, a floppy disk, a hard disk, a magnetic tape), an optical medium (for example, a DVD), or a semiconductor medium (for example, a solid state disk (SSD)).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寻呼监听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其中在第一终端满足第一条件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第二终端代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被寻呼。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第一终端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需要第二终端代替其进行寻呼监听,相反,如果不满足第一条件,则第一终端可以自己进行寻呼监听,从而提高寻呼监听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寻呼监听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要求在2019年3月18日提交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1910202602.8、发明名称为“寻呼监听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寻呼监听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演进的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中的核心网设备需要给终端发送数据或信令,或者需要终端重新附着时,则核心网设备会发起寻呼,核心网设备通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寻呼消息来发起寻呼过程。当终端处于无线资源控制-空闲(RRC_IDLE)或无线资源控制-去激活(RRC_INACTIVE)态时,由于核心网设备可能会寻呼终端,因此终端需要监听寻呼。
可穿戴设备(Wearable Device,WD)作为一种特殊的终端,相对于手机等终端其性能比较低,为了降低可穿戴设备的功耗。当可穿戴设备处于RRC_IDLE或RRC_INACTIVE态时,可以通过手机等与其配对的终端替代可穿戴设备监听寻呼。当与可穿戴设备配对的终端监听到寻呼后,通过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技术、新一代无线(new radio,NR)技术、蓝牙、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技术或其它通信方式将寻呼转发给可穿戴设备,或通知可穿戴设备有寻呼。然而,在有些场景下,与可穿戴设备配对的终端未必可以替可穿戴设备监听寻呼,或者,可穿戴设备未必需要终端代替其监听寻呼,因此,现有技术中通过与可穿戴设备配对的终端来监听寻呼的方式存在灵活性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寻呼监听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从而提高寻呼监听的灵活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寻呼监听方法,包括:在第一终端满足第一条件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第二终端代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被寻呼。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第一终端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需要第二终端代替其进行寻呼监听,相反,如果不满足第一条件,则第一终端可以自己进行寻呼监听,从而提高寻呼监听的灵活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满足第二条件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需要第二终端代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第一终端监听寻呼。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第一终端在满足第二条件时,则第一终端不需要第二终端代替其进行寻呼监听,从而提高寻呼监听的灵活性。
其中,上述可选方式的应用场景可以是:在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之前,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正在进行信息交互,这些交互的信息用于第二终端判断是否代 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或者,在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之前,第一终端确定第二终端正在代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第二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即在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时,第一终端需要第二终端代替其进行寻呼监听,一方面保证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第二终端寻呼到第一终端,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寻呼监听的灵活性。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第二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一方面保证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第二终端寻呼到第一终端,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寻呼监听的灵活性。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第三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相同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一方面保证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第二终端寻呼到第一终端,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寻呼监听的灵活性。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第四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相同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一方面保证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第二终端寻呼到第一终端,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寻呼监听的灵活性。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第五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一方面保证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第二终端寻呼到第一终端,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寻呼监听的灵活性。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第六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一方面保证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第二终端寻呼到第一终端,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寻呼监听的灵活性。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第七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获取到用户指令时,第一终端根据用户指令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用户指令用于指示需要终端设备代替可穿戴设备进行寻呼监听,一方面保证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第二终端寻呼到第一终端,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寻呼监听的灵活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第八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不能驻留在第二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基于此,第一终端自身进行寻呼,一方面保证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寻呼到第一终端,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寻呼监听的灵活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第九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在第二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中跟踪区更新TAU失败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基于此,第一终端自身进行寻呼,一方面保证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寻呼到第一终端,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寻呼监听的灵活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第十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在第二终端当前的 服务小区中跟踪区更新TAU失败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基于此,第一终端自身进行寻呼,一方面保证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寻呼到第一终端,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寻呼监听的灵活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第十一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处于RRC连接态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基于此,第一终端自身进行寻呼,一方面保证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寻呼到第一终端,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寻呼监听的灵活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第十二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处于RRC连接态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基于此,第一终端自身进行寻呼,一方面保证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寻呼到第一终端,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寻呼监听的灵活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第十三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正在从RRC-IDLE态或者RRC-INACTIVE态切换至RRC连接态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基于此,第一终端自身进行寻呼,一方面保证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寻呼到第一终端,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寻呼监听的灵活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寻呼监听方法,包括:在第一终端满足第二条件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需要第二终端代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第一终端监听寻呼。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第一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满足第一条件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第二终端代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第一终端接收终端转发的寻呼。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任一实施例中、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为可穿戴设备。
本申请还提供了通信装置、寻呼监听系统、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其效果可参考上述寻呼监听方法对应的效果。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通信装置为第一终端的部分或者全部,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处理器用于判断第一终端是否满足第一条件;接口电路用于在处理器判断第一终端满足第一条件时,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第二终端代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接口电路还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被寻呼。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实施例中,处理器还用于判断第一终端是否满足第二条件;接口电路用于在处理器判断第一终端满足第二条件时,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需要第二终端代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处理器还用于监听寻呼。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通信装置为第一终端的部分或者全部,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处理器用于判断第一终端是否满足第二条件;接口电路用于在处理器判断第一终端满足第二条件时,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需要第二终端代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处理器还用于监听寻呼。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实施例中,处理器还用于判断第一终端是否满足第一条件;接口电路用于在处理器判断第一终端满足第一条件时,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第二终端代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接口电路还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被寻呼。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通信装置为第一终端的部分或者全部,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处理器用于判断第一终端是否满足第一条件;收发器用于在处理器判断第一终端满足第一条件时,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第二终端代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收发器还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被寻呼。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第一实施例中,处理器还用于判断第一终端是否满足第二条件;收发器用于在处理器判断第一终端满足第二条件时,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需要第二终端代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处理器还用于监听寻呼。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通信装置为第一终端的部分或者全部,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处理器用于判断第一终端是否满足第二条件;收发器用于在处理器判断第一终端满足第二条件时,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需要第二终端代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处理器还用于监听寻呼。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第一实施例中,处理器还用于判断第一终端是否满足第一条件;收发器用于在处理器判断第一终端满足第一条件时,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第二终端代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收发器还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被寻呼。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寻呼监听系统,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第一终端用于在第一终端满足第一条件时,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第二终端代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第二终端用于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被寻呼。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还用于在第一终端满足第二条件时,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需要第二终端代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第一终端还用于监听寻呼。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寻呼监听系统,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第一终端用于在第一终端满足第二条件时,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需要第二终端代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第一终端还用于监听寻呼。
结合第八方面,在第八方面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还用于在第一终端满足第一条件时,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第二终端代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第二终端用于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被寻呼。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可选方式所述的寻呼监听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可选方式所述的寻呼监听方法。
综上,本申请提供一种寻呼监听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第一终端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需要第二终端代替其进行寻呼监听,相反,如果不满足第一条件,则第一终端可以自己进行寻呼监听。如果满足第二条件,则第一终端可以自己进行寻呼监听,从而提高寻呼监听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应用场景图;
图1B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寻呼过程的流程图;
图1C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寻呼过程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寻呼监听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3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终端的界面图;
图3B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终端的界面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寻呼监听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500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600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700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800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900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寻呼监听系统1000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寻呼监听系统1100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可穿戴设备作为一种特殊的终端,相对于手机等终端其性能比较低,为了降低可穿戴设备的功耗。当可穿戴设备处于RRC_IDLE或RRC_INACTIVE态时,可以通过手机等与其配对的终端替代可穿戴设备监听寻呼,这种情况可以称为手机接管或者代理可穿戴设备的寻呼。当与可穿戴设备配对的终端监听到寻呼后,通过LTE技术、NR技术、蓝牙、WiFi技术或其它通信方式将寻呼转发给可穿戴设备,或通知可穿戴设备被寻呼。然而,在有些场景下,与可穿戴设备配对的终端未必可以替可穿戴设备监听寻呼,或者,可穿戴设备未必需要终端代替其监听寻呼,因此,现有技术中通过与可穿戴设备配对的终端来监听寻呼的方式存在灵活性较低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终端代替可穿戴设备进行寻呼监听可以是指,终端在可穿戴设备的寻呼时机(Paging Occasion,PO)监听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寻呼可穿戴设备的寻呼消息。终端在监听到用于寻呼可穿戴设备的寻呼消息后,通过可穿戴设备与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向可穿戴设备发送信息,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可穿戴设备被网络设备寻呼。终端代替可穿戴设备进行寻呼监听也可以理解为终端为可穿戴设备代理寻呼消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寻呼监听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其中,图1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应用场景图,如图1A所示,第一终端11可以与接入网设备12无线连接,例如:第一终端11通过第二代(2 Generation,2G)、第三代(3 Generation,3G)、第四代(4 Generation,4G)、新一代无线(new radio,NR)等移动通信系统或者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连接到接入网设备12上,第一终端11也可以通过第二终端13连接到接入网设备12上,其中,第二终端13和第一终端11之间可以存在设备对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连接、蓝牙连接或者WiFi连接,第一终端11和第二终端13之间可以传输三类消息,分别为PC5指令、发现消息和数据包,这三类消息分别对应不同的协议栈,第一终端11在通过第二终端13进行通信之前,需要先和第二终端13发现彼此,获取第二终端13的标识,第一终端11可以通过第二终端13的标识与第二终端13进行通信。
在本申请中,可穿戴设备11基于不同的条件,可以确定其是否需要终端设备13代替其监听核心网设备14通过接入网设备12发送的寻呼消息,并向终端设备13发送相应的指示消息。
本申请中涉及的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或者增强的长期演进(evolved Long Term Evolution,e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B),或者是下一代演进型基站(next generation-evolved NodeB,ng-eNB)、还可以是WLAN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或者中继站,也可以是5G NR中的gNB等,在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中涉及的第二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该第二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至少一个核心网进行通信。该第二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带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音和/或数据。第二终端也可以称为用户单元(Subscriber Unit)、用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 Station)、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或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在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中涉及的第一终端可以是以手腕为支撑的手表和腕带等产品,以脚为支撑的鞋、袜子或者其他腿上佩戴产品,以头部为支撑的眼睛、头盔、头带等,以及智能服装、书包、拐杖、配饰等各类产品形态。
本申请中涉及的核心网设备可以为提供用户连接、对用户的管理以及对业务完成承载,作为承载网络提供到外部网络的接口的设备,例如:该核心网设备可以是LTE网络中的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或者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
图1B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寻呼过程的流程图,如图1B所示,当核心网设备需要给第二终端或者第一终端发送数据或信令时,或者需要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重新附着时。步骤S11a:核心网设备发起寻呼。步骤S12a:接入网设备向第二终端或第一终端发送寻呼。
图1C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寻呼过程的流程图,如图1C所示,当小区系统信息发生改变时,步骤S11c:接入网设备向第二终端或者第一终端发送寻呼。其中,第二终端或者第一终端接收到寻呼之后,在下一个系统信息改变周期接收新的系统信息。
下面结合上述应用场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寻呼监听方法的交互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涉及的网元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其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在第一终端满足第一条件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第二终端代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
步骤S22: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被寻呼。
可选的,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是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的寻呼消息,或者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的寻呼消息中的部分或全部信息。
可选方式一:第一条件包括第一终端处于无线资源控制-空闲(Radio Resource Control-IDLE,RRC_IDLE)态或无线资源控制-去激活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
可选方式二:第一条件包括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
可选方式三:第一条件包括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相同。
可选方式四:第一条件包括是第一终端处于RRC_INACTIVE态,并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相同。
可选方式五:第一条件包括第一终端处于RRC连接释放状态,并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相同。
可选方式六:第一条件包括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
可选方式七:第一条件包括第一终端处于RRC_INACTIVE态,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
可选方式八:第一条件包括第一终端处于RRC连接释放状态,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
可选方式九:第一条件包括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
可选方式十:第一条件包括第一终端处于RRC_INACTIVE态,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
可选方式十一:第一条件包括第一终端处于RRC连接释放状态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
可选方式十二:第一条件包括第一终端获取到用户指令,其中,用户指令用于指示需要终端设备代替可穿戴设备进行寻呼监听。
需要说明的是,最后一种可能的设计可以与其之前的至少一个可能设计结合。例如:
第一条件包括: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或RRC_INACTIVE态。以及,第一终端获取到用户指令。
或者,
第一条件包括: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或RRC_INACTIVE态。以及,第一终端获取到用户指令,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相同。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寻呼监听方法,在第一终端满足第一条件时,所述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所述第二终端代替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被寻呼。可选地,在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或者,在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或者,在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且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相同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或者,在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 者RRC连接释放状态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相同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或者,在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或者,在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或者,在第一终端获取到用户指令时,第一终端根据用户指令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即第一终端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需要第二终端代替其进行寻呼监听,相反,如果不满足第一条件,则第一终端可以自己进行寻呼监听,从而提高寻呼监听的灵活性。
实际上,上述可选方式中涉及第一条件包括: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或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的可选方式,可归纳为如下几种情况:
情况一:第一条件是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或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
情况二:第一条件包括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相同。
情况三:第一条件包括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
情况四:第一条件包括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且第一终端获取到用户指令,其中,用户指令用于指示需要终端设备代替可穿戴设备进行寻呼监听。
情况五:第一条件包括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相同,以及第一终端获取到用户指令,其中,用户指令用于指示需要终端设备代替可穿戴设备进行寻呼监听。
情况六:第一条件包括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以及第一终端获取到用户指令,其中,用户指令用于指示需要终端设备代替可穿戴设备进行寻呼监听。
具体地,通常当第一终端与接入网设备之间没有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间超过预设时长时,为了节省第一终端的电量,第一终端进行RRC_IDLE态。
RRC_INACTIVE是这样一种状态:第一终端仍然保持在呼叫管理-连接(Call Manager-connected,CM-CONNECTED)状态、且第一终端可以在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NA)区域内移动而不用通知5G无线接入网(NG-RAN)。第一终端处于RRC_INACTIVE态时,最后一个为其服务的接入网设备保留该第一终端的上下文。从核心网的角度来看,当第一终端处于RRC_INACTIVE态时,其和处于连接态的第二终端一样。
RRC连接释放的发起条件是:当第一终端没有数据传输时,网络设备会发起第一终端的RRC连接释放。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终端可周期性地判断自己当前所处的状态,例如:第一终端每隔5分钟或者10分钟判断一次其当前所处的状态,该状态包括: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
在情况二和情况五中,所述第一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指的是该第一终端当前驻留的小区。 所述第二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指的是该第二终端当前驻留的小区。
在情况四、情况五和情况六中的用户指令可以是用户的语音指令或者用户输入的文字指令,又或者是用户对第一终端上的软件或者硬件的操作,比如:该用户指令可以是用户对第一终端某按钮的按压操作等。或者,该用户指令可以是用户对第一终端界面上的虚拟按键的点击、触摸或者滑动操作等。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情况四,当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时,第一终端可以推送提示消息,该提示消息用于提示用户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无线资源控制-去激活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例如:图3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终端的界面图,如图3A所示,第一终端当前推送的提示消息,以提示用户第一终端当前处于RRC_IDLE态,图3B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终端的界面图,如图3B所示,第一终端当前推送的提示消息,以提示用户第一终端当前处于RRC_INACTIVE态。基于此,用户可以输入所述用户指令,以指示需要第二终端代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
针对情况五,当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时,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相同,第一终端可以推送提示消息,该提示消息用于提示用户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无线资源控制-去激活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例如:如图3A所示,第一终端当前推送的提示消息,以提示用户第一终端当前处于RRC_IDLE态,如图3B所示,第一终端当前推送的提示消息,以提示用户第一终端当前处于RRC_INACTIVE态。基于此,用户可以输入所述用户指令,以指示需要第二终端代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
针对情况六,当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时,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第一终端可以推送提示消息,该提示消息用于提示用户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无线资源控制-去激活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例如:如图3A所示,第一终端当前推送的提示消息,以提示用户第一终端当前处于RRC_IDLE态,如图3B所示,第一终端当前推送的提示消息,以提示用户第一终端当前处于RRC_INACTIVE态。基于此,用户可以输入所述用户指令,以指示需要第二终端代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
在情况三和情况六中,所述距离阈值可以是第一终端或者第二终端确定的,若距离阈值是第二终端确定的,则第二终端需要将该距离阈值发送给第一终端,以是第一终端判断其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其中,该距离阈值可以取5米、10米或者20米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寻呼监听方法,其中在第一终端满足第一条件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第二终端代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可选地,第一条件包括: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或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即第一终端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需要第二终端代替其进行寻呼监听,相反,如果不满足第一条件,则第一终端可以自己进行寻呼监听,从而提高寻呼监听的灵活性。
实际上,上述可选方式中涉及第一条件包括: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或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的可选方式,可归纳为如下几种情况:
情况一:第一条件是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
情况二:第一条件包括: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相同。
情况三:第一条件包括: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
情况四:第一条件包括: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且第一终端获取到用户指令,其中,用户指令用于指示需要终端设备代替可穿戴设备进行寻呼监听。
情况五:第一条件包括: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相同,以及第一终端获取到用户指令,其中,用户指令用于指示需要终端设备代替可穿戴设备进行寻呼监听。
情况六:第一条件包括: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以及第一终端获取到用户指令,其中,用户指令用于指示需要终端设备代替可穿戴设备进行寻呼监听。
其中,关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以及RRC连接释放状态的发起条件可参考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终端可周期性地判断自己当前所处的状态的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例如:第一终端每隔5分钟或者10分钟判断一次其当前所处的状态的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该状态包括: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该预设时长可以是10秒,20秒等,对此不做限制。
关于第一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的定义可参考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关于用户指令的定义可参考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情况四,当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第一终端可以推送提示消息,该提示消息用于提示用户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无线资源控制-去激活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例如:如图3A所示,第一终端当前推送的提示消息,以提示用户第一终端当前处于RRC_IDLE态,如图3B所示,第一终端当前推送的提示消息,以提示用户第一终端当前处于RRC_INACTIVE态。基于此,用户可以输入所述用户指令,以指示需要第二终端代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
针对情况五,当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相同,第一终端可以推送提示消息,该提示消息用于提示用户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无线资源控制-去激活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例如:如图3A所示,第一终端当前推送的提示消息,以提示用户第一终端当前处于RRC_IDLE态,如图3B所示,第一终端当前推送的提示消息,以提示用户第一终端当前处于RRC_INACTIVE态。基于此,用户可以输入所述用户指令,以指示需要第二终端代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
针对情况六,当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第一终端可以 推送提示消息,该提示消息用于提示用户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无线资源控制-去激活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例如:如图3A所示,第一终端当前推送的提示消息,以提示用户第一终端当前处于RRC_IDLE态,如图3B所示,第一终端当前推送的提示消息,以提示用户第一终端当前处于RRC_INACTIVE态。基于此,用户可以输入所述用户指令,以指示需要第二终端代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
关于距离阈值的定义可参考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寻呼监听方法,其中在第一终端满足第一条件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第二终端代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可选地,第一条件包括: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即第一终端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需要第二终端代替其进行寻呼监听,相反,如果不满足第一条件,则第一终端可以自己进行寻呼监听,从而提高寻呼监听的灵活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介绍了当第一终端满足第一条件时,第一终端需要终端代替其监听寻呼。下面将提供当第一终端满足第二条件时,第一终端可以自己进行寻呼监听。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执行,也可以单独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或者先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再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可以如下,但不限于此。
应用场景一: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存在信息交互,该信息用于第二终端判断是否代替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
应用场景二:所述第二终端正在代替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
结合上述应用场景,下面介绍寻呼监听方法。具体地,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寻呼监听方法的交互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涉及的网元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1:在第一终端满足第二条件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需要第二终端代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
步骤S42:第一终端监听寻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条件包括第一终端不能驻留在第二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条件包括第一终端在第二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中跟踪区更新(Tracking Area Update,TAU)失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条件包括第一终端在第二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中跟踪区更新TAU失败达到预设次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条件包括第一终端处于RRC连接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条件包括第一终端处于RRC连接态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条件包括第一终端正在从RRC-IDLE态或者RRC-INACTIVE态切换至RRC连接态。
在LTE中第一终端在开机后首先进行公共陆地移动网(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选择。一旦第一终端选择了一个PLMN,第一终端将进行小区选择,以选择一个属于该PLMN的合适的小区驻留。其中,第一终端基于小区选择准则选择一个合适的小区。目前标准中已经对小区选择准则S进行了规定,具体如下:
Srxlev>0,且Squal>0
其中,Srxlev=Q rxlevmeas-(Q rxlevmin+Q rxlevminoffset)-Pcompensation-Qoffset temp
Squal=Q qualmeas-(Q qualmin+Q qualminoffset)-Qoffset temp
Srxlev和Squal分别为基于第一终端测量的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和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RSRQ)的值。Q rxlevmeas是第一终端测量的当前服务小区接收功率,Q qualmeas为第一终端测量的小区的RSRQ;Q rxlevmin用于指示上述第一终端测量的小区内要求的最小接收水平。Q rxlevmin值的大小可以由网络设备配置。Q qualmin用于指示上述第一终端测量的小区内要求的最小质量水平。Q rxlevmin值的大小可以由网络设备配置。Q rxlevminoffset用于指示第一终端驻留在访问公用陆地移动网(visited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VPLMN)上搜索高优先级PLMN时对Q rxlevmin进行的偏移。Q qualminoffset用于指示第一终端驻留在访问公用陆地移动网(visited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VPLMN)上搜索高优先级PLMN时对Q qualmin进行的偏移。Pcompensation是根据P EMAX1,P EMAX2和P PowerClass确定的。P EMAX1和P EMAX2是网络设备配置的,P PowerClass是标准协议中定义的,是由第一终端功率优先级决定的最大上行发送功率。Qoffset temp是由网络设备配置的偏移量。可选的,在Srxlev和Squal的定义中,在一些情况下,除了Q rxlevmeas和Q qualmeas以外的参数可以是不出现的。小区的RSRP和小区的RSRQ是根据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CRS)确定的。在LTE中,小区的RSRP为在测量带宽内承载CRS的资源元素(Resource Element,RE)上的平均功率。RSRP用于表示被测量的信号的接收功率。RSRQ用于表示被测量的信号的接收质量,可以为根据RSRP和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确定。
基于上述内容可知,当第一终端在第二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不满足上述的小区选择准则S时,其不能驻留在第二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条件包括:第一终端在第二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中跟踪区更新(Tracking Area Update,TAU)失败。
通常TAU的触发条件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第一终端当前所在的跟踪区域的跟踪区域标识(Tracking Area Identity,TAI)不在保存着的根据区域列表(Tracking Area List,TAL)中。其中,TAL包括由一个或多个TAI。根据区域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小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TAI可以保存在第一终端本地,或者,TAI可以保存在第二终端中,或者,TAI可以保存在云端服务器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TAI可以是第一终端在出厂时预配置好的。
2、TAU定期更新,即第一终端周期性地更新TAU。
3、第一终端的接入网的类型发生了改变,例如:第一终端从GSM网络切换至LTE网络,或者,第一终端从NR网络切换至LTE网络等。
如上所述,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条件包括第一终端在第二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中跟踪区更新TAU失败达到预设次数。其中该预设次数可以是5次、10次等,对此不做限制。
如上所述,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条件包括:第一终端处于RRC连接态。
其中,第一终端可周期性地判断自己当前所处的状态,例如:第一终端每隔5分钟或者10分钟判断一次其当前所处的状态。
如上所述,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条件包括第一终端处于RRC连接态的时长达到预 设时长。其中该预设时长可以是20秒、30秒等,对此不做限制。
如上所述,在再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终端正在从RRC-IDLE态或者RRC-INACTIVE态切换至RRC连接态。
其中,当第一终端初始接入时,建立无线连接:第一终端会从RRC_IDLE态切换到RRC连接态。
第一终端从RRC-INACTIVE态切换至RRC连接态,分为两种情况:
情况一:第一终端发起从RRC-INACTIVE态切换至RRC连接态,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第一终端从RRC_INACTIVE恢复,提供由最后为其服务的接入网设备分配的NG-RAN级别的ID,即无线网络临时鉴定(I-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I-RNTI)。
步骤2:如果第一终端待连接的接入网设备能够解析I-RNTI中包含的最后为其服务的接入网设备的身份,则第一终端待连接的接入网设备向最后为其服务的接入网设备请求获取第一终端的上下文数据。
步骤3:最后为其服务的接入网设备提供第一终端的上下文数据。
步骤4:第一终端待连接的接入网设备完成RRC连接的恢复。
在上面的步骤1之后,当第一终端待连接的接入网设备决定拒绝RRC连接的恢复,则将第一终端继续保持在RRC_INACTIVE中。
情况二:网络侧发起从RRC-INACTIVE态切换至RRC连接态,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对于第一终端来讲,网络侧发生RAN寻呼触发事件。
2、网络侧触发RAN寻呼,寻呼范围是整个RAN。
3、网络侧使用I-RNTI寻呼第一终端。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寻呼监听方法,其中在第一终端满足第二条件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需要第二终端代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第一终端监听寻呼。可选地,第二条件包括第一终端不能驻留在第二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或者,第二条件包括第一终端在第二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中TAU失败。或者,第二条件包括第一终端在第二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中TAU失败达到预设次数。或者,第二条件包括第一终端处于RRC连接态。或者,第二条件包括第一终端处于RRC连接态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或者,第二条件包括第一终端正在从RRC-IDLE态或者RRC-INACTIVE态切换至RRC连接态。即第一终端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需要第二终端代替其进行寻呼监听,相反,如果满足第二条件,则第一终端可以自己进行寻呼监听,从而提高寻呼监听的灵活性。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500的示意图,其中,该通信装置可以是上述第一终端的部分或者全部,该第一终端可以是以手腕为支撑的手表和腕带等产品,以脚为支撑的鞋、袜子或者其他腿上佩戴产品,以头部为支撑的眼睛、头盔、头带等,以及智能服装、书包、拐杖、配饰等各类产品形态。如图5所示,该通信装置包括:第一发送模块501和接收模块502。其中,第一发送模块501用于在第一终端满足第一条件时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第二终端代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接收模块502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被寻呼。该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是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的寻呼消息,或者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的寻呼消息中的部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发送模块501用于在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 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时,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发送模块501用于在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预设时长可以是10秒,20秒等,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发送模块501用于在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相同时,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指的是该第一终端当前驻留的小区。所述第二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指的是该第二终端当前驻留的小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发送模块501用于在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相同时,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预设时长可以是10秒,20秒等,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发送模块501用于在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时,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该距离阈值可以取5米、10米或者20米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发送模块501用于在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时,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该距离阈值可以取5米、10米或者20米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针对上述的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和RRC连接释放状态进行如下说明:
通常当第一终端与接入网设备之间没有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间超过预设时长时,为了节省第一终端的电量,第一终端进行RRC_IDLE态。
RRC_INACTIVE是这样一种状态:第一终端仍然保持在CM-CONNECTED状态、且第一终端可以在RNA区域内移动而不用通知NG-RAN。第一终端处于RRC_INACTIVE态时,最后一个为其服务的接入网设备保留该第一终端的上下文。从核心网的角度来看,当第一终端处于RRC_INACTIVE态时,其和处于连接态的第二终端一样。
RRC连接释放的发起条件是:当第一终端没有数据传输时,网络设备会发起第一终端的RRC连接释放。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发送模块501用于在第一终端获取到用户指令时,根据用户指令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用户指令用于指示需要终端设备代替可穿戴设备进行寻呼监听。其中,用户指令可以是用户的语音指令或者用户输入的文字指令,又或者是用户对第一终端上的软件或者硬件的操作,比如:该用户指令可以是用户对第一终端某按钮的按压操作等。或者,该用户指令可以是用户对第一终端界面上的虚拟按键的点击、触摸或者滑动操作等。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一种通信装置500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503和监听模块504。其中,第二发送模块503用于在第一终端满足第二条件时,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需要第二终端代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监听模块504用于监听寻呼。
其中,在第一终端满足第二条件时,第二发送模块503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之 前,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存在信息交互,信息用于第二终端判断是否代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或者,在第一终端满足第二条件时,第二发送模块503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之前,第一终端确定第二终端正在代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发送模块503用于在第一终端不能驻留在第二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发送模块503用于在第一终端在第二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中TAU失败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
通常TAU的触发条件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第一终端当前所在的跟踪区域的跟踪区域标识(Tracking Area Identity,TAI)不在保存着的根据区域列表(Tracking Area List,TAL)中。其中,TAL包括由一个或多个TAI。根据区域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小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TAI可以保存在第一终端本地,或者,TAI可以保存在第二终端中,或者,TAI可以保存在云端服务器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TAI可以是第一终端在出厂时预配置好的。
2、TAU定期更新,即第一终端周期性地更新TAU。
3、第一终端的接入网的类型发生了改变,例如:第一终端从GSM网络切换至LTE网络,或者,第一终端从NR网络切换至LTE网络等。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发送模块503用于在第一终端处于RRC连接态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发送模块503用于在第一终端处于RRC连接态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该预设时长可以是20秒、30秒等,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发送模块503用于在第一终端正在从RRC-IDLE态或者RRC-INACTIVE态切换至RRC连接态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其中在第一终端满足第一条件时,第一发送模块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第二终端代替该装置进行寻呼监听;接收模块接收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被寻呼。即第一终端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需要第二终端代替其进行寻呼监听,相反,如果满足第二条件,则第一终端可以自己进行寻呼监听,从而提高寻呼监听的灵活性。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600的示意图,其中,该通信装置为上述第一终端的部分或者全部,该第一终端可以是以手腕为支撑的手表和腕带等产品,以脚为支撑的鞋、袜子或者其他腿上佩戴产品,以头部为支撑的眼睛、头盔、头带等,以及智能服装、书包、拐杖、配饰等各类产品形态。如图6所示,该通信装置包括:第一发送模块601和监听模块602,其中第一发送模块601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满足第二条件时,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需要所述第二终端代替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监听模块602用于监听寻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600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603和接收模块604,其中,第二发送模块603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满足第一条件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所述第二终端代替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接收模块604 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被寻呼。
其中,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装置可以执行上述寻呼监听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可参考方法实施例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700的示意图,通信装置为第一终端的部分或者全部,如图7所示,通信装置700包括:处理器701和接口电路702。处理器701用于判断第一终端是否满足第一条件;接口电路702用于在处理器701判断第一终端满足第一条件时,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第二终端代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接口电路702还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被寻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口电路702具体用于:在处理器701判断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制RRC连接释放状态时,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口电路702具体用于:在处理器701判断在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口电路702具体用于:在处理器701判断在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相同时,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口电路702具体用于:在处理器701判断在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相同时,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口电路702具体用于:在处理器701判断在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时,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口电路702具体用于:在处理器701判断在第一终端处于RRC_IDLE态、RRC_INACTIVE态或者RRC连接释放状态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时,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口电路702具体用于:在处理器701判断在第一终端获取到用户指令时,根据用户指令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用户指令用于指示需要终端设备代替可穿戴设备进行寻呼监听。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器701还用于判断第一终端是否满足第二条件;接口电路702用于在处理器701判断第一终端满足第二条件时,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需要第二终端代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处理器701还用于监听寻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口电路702还用于:在处理器701判断第一终端不能驻留在第二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时,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口电路702还用于:若处理器701判断第一终端在第二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中TAU失败时,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口电路702还用于:若处理器701判断在第一终端处于RRC连 接态时,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口电路702还用于:若处理器701判断在第一终端处于RRC连接态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口电路702还用于:若处理器701判断在第一终端正在从RRC-IDLE态或者RRC-INACTIVE态切换至RRC连接态时,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终端满足第二条件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之前,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存在信息交互,信息用于第二终端判断是否代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口电路702还用于:在第一终端满足第二条件时,接口电路702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之前,处理器701还用于确定第二终端正在代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
其中,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装置可以执行上述寻呼监听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可参考方法实施例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800的示意图,通信装置为第一终端的部分或者全部,如图8所示,通信装置800包括:处理器801和接口电路802。其中,处理器801用于判断第一终端是否满足第二条件;接口电路802用于在处理器801判断第一终端满足第二条件时,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需要第二终端代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处理器还用于监听寻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器801还用于判断第一终端是否满足第一条件;接口电路802用于在处理器801判断第一终端满足第一条件时,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第二终端代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接口电路802还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被寻呼。
其中,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装置可以执行上述寻呼监听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可参考方法实施例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900的示意图,其中,该通信装置是第一终端的部分或者全部,该第一终端可以是以手腕为支撑的手表和腕带等产品,以脚为支撑的鞋、袜子或者其他腿上佩戴产品,以头部为支撑的眼睛、头盔、头带等,以及智能服装、书包、拐杖、配饰等各类产品形态。如图9所示,该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器901、存储器902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903,所述处理器903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可以实现一定的控制或者处理功能。所述处理器903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或者专用处理器等。例如可以是基带处理器、或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其中存储器902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以使收发器901和处理器903实现上述的寻呼监听方法。
本申请中描述的处理器903和收发器901可实现在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模拟IC、射频集成电路(radio 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RFIC)、混合信号IC、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电子设备等上。该处理器和收发器也可以用各种1C工艺技术来制造,例如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nMetal-oxide-semiconductor,NMOS)、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ositive channel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PMOS)、双极结型晶体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BJT)、双极CMOS(BiCMOS)、硅锗(SiGe)、砷化镓(GaAs)等。
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的寻呼监听方法,其内容可参考方法实施例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寻呼监听系统1000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系统包括:第一终端1001和第二终端1002。其中,第一终端1001用于在第一终端1001满足第一条件时,向第二终端1002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第二终端代替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第二终端1002用于向第一终端1001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1001被寻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终端1001还用于在第一终端1001满足第二条件时,向第二终端1002发送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需要第二终端1002代替第一终端1001进行寻呼监听;第一终端1001还用于监听寻呼。
本申请提供的寻呼监听系统包括第一终端,该第一终端可用于执行上述的寻呼监听方法,其内容可参考方法实施例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寻呼监听系统1100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系统包括:第一终端1101和第二终端1102。其中,第一终端1101用于在第一终端1101满足第二条件时,向第二终端1102发送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需要第二终端1102代替第一终端1101进行寻呼监听;第一终端1101还用于监听寻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终端1101还用于在第一终端1101满足第一条件时,向第二终端1102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第二终端1102代替第一终端1101进行寻呼监听;第二终端1102用于向第一终端1101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1101被寻呼。
本申请提供的寻呼监听系统包括第一终端,该第一终端可用于执行上述的寻呼监听方法,其内容可参考方法实施例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计算机实现上述的寻呼监听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可参考方法实施例。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计算机实现上述的寻呼监听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可参考方法实施例。
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 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另外,各个方法实施例之间、各个装置实施例之间也可以互相参考,在不同实施例中的相同或对应内容可以互相引用,不做赘述。

Claims (28)

  1. 一种寻呼监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终端满足第一条件时,所述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所述第二终端代替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被寻呼。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终端满足第二条件时,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需要所述第二终端代替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
    所述第一终端监听寻呼。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终端满足第一条件时,所述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终端处于无线资源控制-空闲RRC_IDLE态、无线资源控制-去激活RRC_INACTIVE态或者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释放状态时,所述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终端满足第一条件时,所述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终端处于无线资源控制-空闲RRC_IDLE态、无线资源控制-去激活RRC_INACTIVE态或者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释放状态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所述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终端满足第一条件时,所述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终端处于无线资源控制-空闲RRC_IDLE态、无线资源控制-去激活RRC_INACTIVE态或者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释放状态,且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相同时,所述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终端满足第一条件时,所述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终端处于无线资源控制-空闲RRC_IDLE态、无线资源控制-去激活RRC_INACTIVE态或者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释放状态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且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相同时,所述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终端满足第一条件时,所述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终端处于无线资源控制-空闲RRC_IDLE态、无线资源控制-去激活RRC_INACTIVE态或者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释放状态,且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时,所述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终端满足第一条件时,所述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终端处于无线资源控制-空闲RRC_IDLE态、无线资源控制-去激活RRC_INACTIVE态或者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释放状态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且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时,所述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 息。
  9. 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一终端满足第一条件时,所述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终端获取到用户指令时,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用户指令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用户指令用于指示需要所述终端设备代替所述可穿戴设备进行寻呼监听。
  10.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满足第二条件时,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终端不能驻留在所述第二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时,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
  11.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满足第二条件时,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二终端当前的服务小区中跟踪区更新TAU失败时,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
  12.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满足第二条件时,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终端处于RRC连接态时,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1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满足第二条件时,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终端处于RRC连接态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1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满足第二条件时,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终端正在从RRC-IDLE态或者RRC-INACTIVE态切换至RRC连接态时,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15. 根据权利要求2、11-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满足第二条件时,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之前,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存在信息交互,所述信息用于所述第二终端判断是否代替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
  16. 根据权利要求2、11-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满足第二条件时,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正在代替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
  17. 一种寻呼监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终端满足第二条件时,所述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需要所述第二终端代替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
    所述第一终端监听寻呼。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终端满足第一条件时,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所述第二终端代替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被寻呼。
  19. 根据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为可穿戴设备。
  20.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为第一终端的部分或者全部,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
    所述处理器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满足第一条件;
    所述接口电路用于在所述处理器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满足第一条件时,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所述第二终端代替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
    所述接口电路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被寻呼。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满足第二条件;
    所述接口电路用于在所述处理器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满足第二条件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需要所述第二终端代替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监听寻呼。
  22.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为第一终端的部分或者全部,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
    所述处理器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满足第二条件;
    所述接口电路用于在所述处理器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满足第二条件时,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需要所述第二终端代替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监听寻呼。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满足第一条件;
    所述接口电路用于在所述处理器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满足第一条件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所述第二终端代替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
    所述接口电路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被寻呼。
  24. 一种寻呼监听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在第一终端满足第一条件时,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所述第二终端代替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
    所述第二终端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被寻呼。
  25.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满足第二条件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需要所述第二终端代替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
    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监听寻呼。
  26. 一种寻呼监听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在第一终端满足第二条件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需要所述第二终端代替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
    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监听寻呼。
  27.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满足第一条件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所述第二终端代替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寻呼监听;
    所述第二终端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被寻呼。
  28. 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寻呼监听方法。
PCT/CN2020/079176 2019-03-18 2020-03-13 寻呼监听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WO2020187148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02602.8 2019-03-18
CN201910202602.8A CN111726862B (zh) 2019-03-18 2019-03-18 寻呼监听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87148A1 true WO2020187148A1 (zh) 2020-09-24

Family

ID=72519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0/079176 WO2020187148A1 (zh) 2019-03-18 2020-03-13 寻呼监听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26862B (zh)
WO (1) WO202018714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2286A (zh) * 2021-01-28 2022-10-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78733A1 (zh) * 2021-02-24 2022-09-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寻呼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WO2022236597A1 (zh) * 2021-05-10 2022-11-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13283893A (zh) * 2021-05-28 2021-08-20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转移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23216973A1 (zh) * 2022-05-11 2023-1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5209531A (zh) * 2022-06-21 2022-10-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寻呼消息的接收方法、终端设备及电子设备
CN115915396B (zh) * 2023-02-01 2023-08-0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寻呼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14359A1 (zh) * 2016-07-22 2018-0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方法、基站及设备
WO2018040109A1 (zh) * 2016-09-05 2018-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8029156A (zh) * 2015-10-27 2018-05-11 英特尔Ip公司 针对可穿戴设备的个人区域网络通信
WO2018111470A1 (en) * 2016-12-15 2018-06-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co-operative traffic management
WO2018137284A1 (zh) * 2017-01-25 2018-08-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寻呼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9156A (zh) * 2015-10-27 2018-05-11 英特尔Ip公司 针对可穿戴设备的个人区域网络通信
WO2018014359A1 (zh) * 2016-07-22 2018-0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方法、基站及设备
WO2018040109A1 (zh) * 2016-09-05 2018-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111470A1 (en) * 2016-12-15 2018-06-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co-operative traffic management
WO2018137284A1 (zh) * 2017-01-25 2018-08-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寻呼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2286A (zh) * 2021-01-28 2022-10-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52286B (zh) * 2021-01-28 2024-04-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26862B (zh) 2022-04-05
CN111726862A (zh) 2020-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187148A1 (zh) 寻呼监听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083752A (zh) 不活动模式操作
EP3629626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0200034A1 (zh) 一种网络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WO2019228434A1 (zh) 一种传输策略的方法、pcf网元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24045693A1 (zh) 基于异网漫游的接入方法和装置
US20230209416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9538466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mobile terminal,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US20210051575A1 (en) System information updat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JP2020505889A (ja) 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デバイス
CN114342435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装置
WO2022237469A1 (zh) 一种小区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CN108924926B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16095113A1 (zh) 一种寻呼方法、移动性管理实体及基站
CN112399494B (zh) 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US1191047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ell selection and reselection based on user equipment (“UE”) access level
US20210243657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core network devi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00169923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WO2022067544A1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WO2020019329A1 (zh) 一种寻呼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240064702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WO2022134070A1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3142632A1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JP7431816B2 (ja) セル再選択方法及びユーザ装置
CN115175313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077366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77366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