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0173339A1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0173339A1
WO2020173339A1 PCT/CN2020/075705 CN2020075705W WO2020173339A1 WO 2020173339 A1 WO2020173339 A1 WO 2020173339A1 CN 2020075705 W CN2020075705 W CN 2020075705W WO 2020173339 A1 WO2020173339 A1 WO 2020173339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ection
refrigerator
blower
cooling cha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0/07570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朱小兵
刘建如
曹东强
李孟成
王晶
李伟
刘山山
刘阳
刘昀曦
Original Assignee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EP2076386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EP3929510B1/en
Priority to AU2020229908A priority patent/AU2020229908B2/en
Priority to US17/434,291 priority patent/US20220128287A1/en
Priority to EP23171638.2A priority patent/EP4227616A1/en
Publication of WO2020173339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0173339A1/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62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67Evaporator fan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25D11/02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with two or more evapo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8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using duc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efrigeration units with respect to devices or objects to be refrigerated, e.g. infrared det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03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for cooling refrigerating machiner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06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for mounting refrigerating machinery compon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6Walls
    • F25D23/062Walls defining a cabine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5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ir return
    • F25D2317/0651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ir return through the botto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ir supply
    • F25D2317/0661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ir supply from the botto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ir supply
    • F25D2317/0664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ir supply from the si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7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air duc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8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fans
    • F25D2317/0682Two or more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23/002Details for cooling refrigerating machinery
    • F25D2323/0021Details for cooling refrigerating machinery using air guides

Definitions

  • the rear wall surface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air supply duct is adapted to the rear wall of the receiving groove, and the front wall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air supply duct protrudes forward;
  • the refrigerator also includes a partition, which is arranged behind the bending section, the front part of which is connected to the rear end of the bottom horizontal section, and the rear part of which is connected to the front end of the pallet, and is arranged to hold the
  • the bottom opening is divided into the bottom air inlet and the bottom air outlet that are arranged horizontally.
  • the lowermost space of the refrigerator is generally a storage space.
  • the storage space is located at a low position.
  • the user needs to bend or squat down to pick and place items in the lowermost storage space. It is convenient for users to use, especially inconvenient for the elderly.
  • the evaporator of a traditional refrigerator is generally located behind the lowermost storage space, occupies the rear area of the lowermost storage space, so that the depth of the lowermost storage space is reduced.
  • the compressor compartment of a traditional refrigerator is generally Located at the rear and bottom of the bottom storage space, the bottom storage space will inevitably give way to the compressor cabin, resulting in an abnormal shape of the bottom storage space, further reducing the volume of the bottom storage space, and inconvenient for volume comparison Storage of large and difficult to divide items.
  • the refrigerator 100 may further include a windshield 107 extending back and forth.
  • the windshield 107 is located between the bottom air inlet 110a and the bottom air outlet 110b, and extends from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bottom horizontal section 113 to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 plate 112
  • the lower end of the partition 117 is connected to the surface, so that the bottom air inlet 110a and the bottom air outlet 110b are completely isolated by the windshield 107 and the partition 117, so that when the refrigerator 100 is placed on a supporting surface, the bottom of the refrigerator 100 is horizontally separated
  • the space between the wall and the supporting surface allows external air to enter the compressor cabin through the bottom air inlet 110a located on the lateral side of the windshield 107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heat dissipation fan 106, and then flow through the condenser 105 and the compressor 104 in turn Finally, it flows out from the bottom air outlet 110b located on the other lateral side of the windshield 107, thereby completely isolating the bottom air inlet 110a and the bottom air outlet 110b, ens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冰箱,包括位于最下方的储物内胆、蒸发器、送风风道和至少一个送风机。储物内胆内限定有储物间室和位于储物间室下方的冷却室。蒸发器设置于冷却室内,配置为冷却流经其的空气,以形成向储物间室供应的冷却空气。送风风道设置于储物内胆限定的空间内,配置为将蒸发器冷却的冷却空气输送至储物间室。送风机设置于送风风道内,配置为促使空气在冷却室与储物间室之间循环流动。本发明的冰箱通过将送风机设置于送风风道内,避免了送风机对冷却室的占用,可减小冷却室的高度,增加冷却室上方的储物间室的存储容积,而且送风机与蒸发器的距离相对增加,可减小送风机的叶片的结霜程度。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藏冷冻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现有冰箱中, 蒸发器一般位于最下方的储物空间的后部, 减小了该储物空间的前后 容积, 限制了储物空间的进深, 不方便放置体积较大不易分隔的物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大容积储物间室的冰箱。
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减少冷却室所占空间, 进一步增加储物间室的容积; 本发明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提升压机舱的散热效果。
特别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冰箱, 包括:
位于最下方的储物内胆, 其内限定有空间, 所述空间包括储物间室和位于所述储物 间室下方的冷却室;
蒸发器, 设置于所述冷却室内, 配置为冷却流经其的空气, 以形成向所述储物间室 供应的冷却空气;
送风风道, 设置于所述空间内, 配置为将所述冷却空气输送至所述储物间室; 至少一个送风机, 设置于所述送风风道内, 配置为促使空气在所述冷却室与所述储 物间室之间循环流动。
可选地, 所述送风风道设置于所述储物内胆的后壁前侧, , 与所述冷却室连通; 至少一个所述送风机设置于所述送风风道的下端, 配置为促使所述蒸发器冷却后的 至少部分气流经所述送风风道输送至所述储物间室内。
可选地, 至少一个所述送风机呈竖向地设置于所述送风风道的下端。
可选地, 所述送风风道的前壁形成有向所述储物间室吹送所述冷却空气的至少一个 第一出风口。
可选地, 所述储物内胆的后壁下端形成有向后凸出的容纳凹槽, 所述送风机设置于 所述容纳凹槽中; 其中
所述送风风道的下端后壁面与所述容纳凹槽的后壁适配, 所述送风风道的下端前壁 面向前凸出;
所述送风机设置于所述送风风道的下端后壁面与下端前壁面限定的空间中。
可选地,所述送风风道包括在气流流动方向上依次连通的第一风道段和第二风道段; 至少一个所述送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二风道段内, 配置为促使经所述蒸发器冷却的所 述冷却空气经所述第一风道段向所述第二风道段流动;
所述第二风道段形成有向所述储物间室吹送所述冷却空气的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口。 可选地, 所述第一风道段位于所述储物内胆的后壁前侧, 所述第二风道段位于所述 第一风道段的前侧, 所述第二风道段的前壁形成有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口。
可选地, 所述第一风道段包括位于所述储物内胆的后壁前侧, 并向上延伸至临近所 述储物内胆的顶壁的第一后区段和由所述第一后区段的上端向前延伸的第一上区段; 所述第二风道段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上区段下方的第二上区段和由所述第二上区段的 后端向下延伸并位于所述第一后区段前方的第二后区段;
至少一个所述送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二上区段临近前端的位置, 所述第二上区段的下 壁临近前端的位置形成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出风口, 所述第二后区段的前壁形成有至少 一个所述第二出风口。
可选地, 所述至少一个送风机为多个送风机, 所述多个送风机沿横向间隔分布。 可选地, 所述蒸发器呈扁平立方体状横置于所述冷却室内。
可选地, 所述冰箱还包括:
罩壳, 设置于所述储物内胆限定的所述空间内, 配置为将所述空间分隔为所述冷却 室和所述储物间室; 其中
所述罩壳罩扣在所述储物内胆的底壁上, 与所述储物内胆的底壁和横向两个侧壁共 同限定出所述冷却室。
可选地, 所述罩壳的前壁形成有前回风入口, 以便于所述储物间室的回风通过所述 前回风入口进入所述冷却室由所述蒸发器进行冷却;
所述送风风道的下端前壁面形成有与所述冷却室连通的风道入口;
所述罩壳的后端形成有与所述风道入口连通的所述冷却室的气流出口。
可选地, 所述储物内胆为冷冻内胆, 所述储物间室为冷冻室;
所述冰箱还包括:
横向分布的两个变温内胆, 位于所述冷冻内胆的正上方, 每个所述变温内胆内均限 定有变温室;
冷藏内胆, 位于所述两个变温内胆的正上方, 其内限定有冷藏室。
可选地, 所述冰箱还限定有压机舱, 所述压机舱位于所述冷却室的后下方。
可选地, 所述压机舱内配置有沿横向间隔分布的压缩机、 散热风机和冷凝器; 所述冰箱的底壁限定有横向排布的临近所述冷凝器的底进风口和临近所述压缩机的 底出风口;
所述散热风机还配置为从所述底进风口吸入环境空气并促使空气先经过所述冷凝 器, 再经过所述压缩机, 之后从所述底出风口流动至周围环境中。
可选地, 所述冰箱还包括:
底板, 其包括位于底部前侧的底部水平区段和从所述底部水平区段的后端向后上方 弯折延伸的弯折区段, 所述弯折区段包括位于所述底进风口和所述底出风口上方的倾斜 区段;
托板, 位于所述底部水平区段的后方, 且所述弯折区段延伸至所述托板的上方, 所 述托板与所述底部水平区段构成所述冰箱的底壁, 且与所述底部水平区段间隔分布, 以 利用所述底部水平区段的后端与所述托板的前端限定出底开口;
两个侧板, 由所述托板的横向两侧分别向上延伸至所述弯折区段的横向两侧, 构成 所述压机舱的横向两个侧壁;
竖向延伸的背板, 由所述托板的后端向上延伸至所述弯折区段的后端, 构成所述压 机舱的后壁;
所述压缩机、 所述散热风机及所述冷凝器沿横向依次间隔布置于所述托板上, 并位 于所述托板、 两个所述侧板、 所述背板及所述弯折区段限定的空间中;
所述冰箱还包括分隔件, 设置于所述弯折区段的后方, 其前部与所述底部水平区段 的后端连接, 其后部与所述托板的前端连接, 设置为将所述底开口分隔为横向排布的所 述底进风口和所述底出风口。
可选地, 所述冰箱还包括:
前后延伸的挡风条, 位于所述底进风口和所述底出风口之间, 由所述底部水平区段 的下表面延伸至所述托板的下表面, 并连接所述分隔件的下端, 以利用所述挡风条和所 述分隔件将所述底进风口和所述底出风口完全隔离, 从而在所述冰箱置于一支撑面时, 横向分隔所述冰箱的底壁与所述支撑面之间的空间, 以允许外部空气在所述散热风机的 作用下经位于所述挡风条横向一侧的所述底进风口进入所述压机舱, 并依次流经所述冷 凝器、 所述压缩机, 最后从位于所述挡风条横向另一侧的所述底出风口流出。
本发明的冰箱, 送风机设置于送风风道内, 使得送风机不再占用冷却室的空间, 可 增加蒸发器前后方向的尺寸, 缩小其高度方向的尺寸, 避免蒸发器高度对冷却室高度的 影响, 而且不必再因容纳送风机而增加冷却室竖直方向的尺寸, 如此从两个方面减小了 冷却室所占空间, 增加了冷却室上方的储物间室的存储容积。
另外, 送风机与蒸发器的距离相对增加, 可减小叶片的结霜程度, 送风机与排水口 的距离也相对增加, 可减小送风机从排水口处吸入的热风量, 从而减小热风对储物间室 温度上升的影响程度。 再者, 由于蒸发器前后方向的尺寸增加, 增加了对排水口的覆盖 程度, 从排水口进入的热空气可被蒸发器冷却, 避免储物间室的温度上升。
进一步地, 本发明的冰箱通过对送风风道的结构的改进和送风机位置的改进, 可完 全避免送风机的叶片结霜问题, 从而提升了冰箱的制冷性能。
再进一步地, 在本发明的冰箱中, 冰箱的底壁限定有横向排布的底进风口和底出风 口, 散热气流在冰箱的底部完成循环, 充分利用了冰箱与支撑面之间的这一空间, 无需 加大冰箱的后壁与橱柜的距离, 减小冰箱所占空间的同时, 保证压机舱良好的散热。
更进一步地, 本发明的冰箱中, 利用挡风条和分隔件将底进风口和底出风口完全隔 离, 保证进入冷凝器处的外部空气与从压缩机处排出的热空气不会串流, 提升散热效果, 保证冰箱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 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 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 附 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 这些 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 附图中:
图 1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图, 其中, 送风机为一个; 图 2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图, 其中, 送风机为两个; 图 3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图, 其中, 送风机为三个; 图 4a和图 4b分别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其中, 送风 机位于送风风道的下端;
图 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其中, 送风机位于送风风 道的上端;
图 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其中, 送风机位于送风风 道竖向上的大致中部位置;
图 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其中, 送风机为轴流风机, 且位于送风风道的上端;
图 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其中, 送风机为贯流风机, 且位于送风风道的上端;
图 9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其中, 送风机位于送风风 道的前端;
图 10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以及
图 11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冰箱 100,下面参照图 1至图 11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 100。 为了便于描述, 说明书中提及的“上” 、 “下” 、 “前” 、 “后” 、 “顶” 、 “底” 、 “横向”等方位均按照冰箱 100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空间位置关系进行限定, 例如, 如图 1 所示, 横向即是指与冰箱 100的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向。
参见图 4a至图 9,冰箱 100包括箱体,箱体一般性地包括壳体 110和设置在壳体 110 内侧的储物内胆, 壳体 110与储物内胆之间的空间中填充有保温材料 (形成发泡层) 。 储物内胆 130中限定有储物间室 131。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意识到的, 箱体还限定有冷却室 136和压机舱, 冰箱 100还可 包括蒸发器 101、 送风机 103、 压缩机 104、 冷凝器 105以及节流元件 (未示出) 等。 蒸 发器 101设置于冷却室 136中, 压缩机 104和冷凝器 105设置于压机舱中, 蒸发器 101 经由制冷剂管路与压缩机 104、 冷凝器 105、 节流元件连接, 构成制冷循环回路, 在压缩 机 104启动时降温, 以对流经其的空气进行冷却。 壳体 110与各个内胆 (下文详述) 之 间通过发泡层进行隔热, 相应地, 压机舱与冷却室 136之间也通过发泡层隔热。
特别地, 参见图 4a和 4b, 在一些实施例中, 冷却室 136由储物内胆 130进行限定, 具体地, 位于最下方的储物内胆 130内还限定有位于储物间室 131的下方的冷却室 136, 送风风道 134设置于储物内胆 130限定的空间内, 位于该储物内胆 130的后壁内侧, 且 与冷却室 136连通。 至少一个送风机 103设置于送风风道 134内, 配置为促使空气在冷 却室 136与储物间室 131之间循环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 送风机 103呈竖向地设置于送风风道 134的下端, 配置为促使蒸 发器 101冷却后的至少部分气流经送风风道 134输送至储物间室 131内。
其中, 位于最下方的储物内胆 130为冷冻内胆, 前述的储物内胆 130所限定的储物 间室 131为冷冻室。 冷冻室相对于变温室、 冷藏室而言温度最低, 冷却室 136分布于冷 冻室的下方, 有利于保持冷冻室的最低温度。冷冻内胆的前侧设置有冷冻室门体 132, 以 开闭储冷冻室。
本发明申请人在之前申请的专利中,送风机 103位于冷却室 136中,处于蒸发器 101 的后方, 由于送风机 103本身具有一定的高度, 造成冷却室 136上壁的高度较高, 增加 了冷却室 136占用的高度空间, 并且, 由于送风机 103位于蒸发器 101的后方, 在前后 方向上占用了一部分空间,造成蒸发器 101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受限,为保证蒸发器 101 合理的换热面积, 只能在高度方向上增加蒸发器 101的高度, 进一步造成冷却室 136上 壁的高度较高, 占用了较大的空间, 缩小了位于冷却室 136上方的储物间室 131的容积。
基于上述问题, 本实施例中的冰箱 100, 送风机 103 的位置被调整至送风风道 134 的下端, 且竖向地布置于蒸发器 101的后方, 也即是说, 送风机 103不再占用冷却室 136 的空间, 而是移动至蒸发器 101后方更高的位置处, 如此, 可以增加蒸发器 101前后方 向的尺寸, 缩小其高度方向的尺寸, 且不必再因送风机 103的高度而增加冷却室 136顶 壁的高度, 由此从两个方面减小了冷却室 136的高度, 增加了冷却室 136上方的储物间 室 131的存储容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 参见图 4a和 4b, 送风机 103可为离心风机, 送风机 103呈竖向地 布置可以理解为送风机 103的转轴与竖直面垂直。
送风风道 134的下端前壁面形成有与冷却室 136连通的风道入口 (未标号) , 在送 风机 103的驱动下, 冷却室 136中由蒸发器 101冷却后的气流流动至送风风道 134中, 并经送风风道 134吹送至储物间室 131中。 送风风道 134形成有与储物间室 131连通的 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口 134a。
另外, 相对于冷却室 136位于储物间室 131后方的传统冰箱 100, 本实施例的冰箱 100, 冷却室 136不再占用储物间室 131后方的空间, 加大了储物间室 131的进深尺寸, 进一步增加了储物间室 131的存储容积。 再者, 冷却室 136的存在抬高了其上方的储物 间室 131的高度, 降低用户对该储物间室 131进行取放物品操作时的弯腰程度, 提升用 户的使用体验, 尤其方便老人使用。
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 冰箱 100包括位于最下方的储物内胆 130、 罩壳 135、 蒸 发器 101和至少一个送风机 103。罩壳 135设置于储物内胆 130限定的空间内,配置为将 该空间分隔为位于下方的冷却室 136和位于冷却室 136上方的储物间室 131。蒸发器 101 设置于冷却室 136内, 配置为冷却流经其的空气, 以形成向储物间室 131供应的冷却空 气, 送风机 103则配置为促使空气在冷却室 136与储物间室 131之间循环流动, 从而可 向储物间室 131持续地供应冷却空气, 以保证储物间室 131的温度能够达到相应的目标 温度。 具体地, 在一些实施例中, 罩壳 135罩扣在储物内胆 130的底壁, 与储物内胆 130 的底壁和横向两个侧壁共同限定出前述的冷却室 136,罩壳 135的后端形成有与送风风道 134的风道入口连通的冷却室的气流出口 (未标号), 罩壳 135的前壁形成有前回风入口 135a, 储物间室 131的回风气流通过前回风入口 135a进入冷却室 136中由蒸发器 101进 行冷却。
传统冰箱中, 冰箱的最下方空间一般为储物空间, 该储物空间所处位置较低, 用户 需要大幅度弯腰或蹲下才能对最下方的储物空间进行取放物品的操作,不便于用户使用, 尤其不方便老人使用。 并且, 传统冰箱的蒸发器一般位于最下方的储物空间的后方, 占 用了最下方储物空间的后方区域, 使得最下方储物空间的进深深度减小, 再者, 传统冰 箱的压机舱一般位于最下方储物空间的后下方, 最下方储物空间不可避免地要为压机舱 让位, 导致最下方储物空间异形, 进一步减小了最下方储物空间的容积, 而且不便于体 积较大且不易分割物品的存放。
为解决传统冰箱存在的各种问题, 在本申请之前, 本申请的发明人设计了一种蒸发 器底置的新型冰箱, 该新型冰箱与本实施例的冰箱 100的共同点在于, 冷却室 136由位 于最下方的储物内胆 130限定, 储物内胆 130限定的储物间室 131则位于冷却室 136的 上方。 该类设计的冰箱 100, 由于冰箱 100最下方的空间为冷却室 136, 抬高了位于冷却 室 136上方的储物间室 131的高度, 降低用户对储物间室 131进行取放物品操作时的弯 腰程度, 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 蒸发器 101不再占用储物间室 131的后方空间, 保证了储物间室 131的进深尺寸。而且, 压机舱可位于冷却室 136的后下方, 冷却室 136 为压机舱让位, 储物间室 131无需再为压机舱让位, 可成型为体积较大、 形状规整的矩 形空间, 便于放置体积较大不易分割的物品, 解决无法在储物间室 131放置较大物品的 痛点。
然而, 该新型冰箱中, 送风机 103位于冷却室 136中, 处于蒸发器 101的后方, 由 于送风机 103本身具有一定的高度,造成冷却室 136上壁的高度较高,增加了冷却室 136 占用的高度空间, 并且, 由于送风机 103位于蒸发器 101的后方, 在前后方向上占用了 一部分空间, 造成蒸发器 101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受限, 为保证蒸发器 101合理的换热 面积, 只能在高度方向上增加蒸发器 101的高度, 进一步造成冷却室 136上壁的高度较 高, 占用了较大的空间, 缩小了位于冷却室 136上方的储物间室 131的容积。 另外, 如 果罩壳 135与蒸发器 101之间存在缝隙,储物间室 131的回风会穿过间隙进入送风机 103 内, 造成送风机 103的叶片结霜, 导致送风机 103的转速下降, 减小了风量, 对制冷性 能产生不利影响。 再者, 由于送风机 103距离排水口 130b (储物内胆 130的底壁形成有 用于将蒸发器 101的化霜水排出的排水口 130b)较近, 冰箱外部的热空气经排水口 130b 进入冷却室 136中, 容易未经蒸发器 101冷却而直接被送风机 103吸入, 送往储物间室 131, 造成储物间室 131的温度上升, 给食材的保鲜品质带来不利影响。
本申请发明人为解决上述问题,对送风机 103的设置位置进行了改进,将送风机 103 设置于送风风道 134内,使得送风机 103不再占用冷却室 136的空间,可增加蒸发器 101 前后方向的尺寸, 缩小其高度方向的尺寸, 避免蒸发器 101高度对冷却室 136高度的影 响, 而且不必再因容纳送风机 103而增加冷却室 136竖直方向的尺寸, 如此从两个方面 减小了冷却室 136所占空间, 增加了冷却室 136上方的储物间室 131的存储容积。 另外, 送风机 103与蒸发器 101的距离相对增加, 可减小叶片的结霜程度, 送风机 103与排水 口 130b的距离也相对增加, 可减小送风机 103从排水口 130b处吸入的热风量, 从而减 小热风对储物间室温度上升的影响程度。 再者, 由于蒸发器 101前后方向的尺寸增加, 增加了对排水口 130b的覆盖程度, 从排水口 130b进入的热空气可被蒸发器 101冷却, 避免储物间室 131的温度上升。
在一些实施例中, 如图 1所示, 送风机 103可为一个, 以降低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 中, 如图 2、 图 3所示, 送风机 103可为多个, 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多个送风机 103沿横向间隔分布, 以增加送风量, 提升冰箱 100的制冷速度。 其中, 图 1至图 3均隐 去了罩壳 135, 以示出蒸发器 101。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物内胆 130限定的空间内可设置有竖向分隔板 137,其将储物内 胆 130限定的空间分隔为横向分布的两个储物间室 131。至少一个送风机 103设置于送风 风道 134与其中一个储物间室 131对应的区段内, 至少一个另一送风机 103设置于送风 风道 134与另一储物间室 131对应的区段内, 如此保证两个储物间室 131均具有较大的 送风量。 例如, 如图 3所示, 两个送风机 103设置于送风风道 134与横向左侧的储物间 室 131对应的区段内, 一个送风机 103设置于送风风道 134与横向右侧的储物间室 131 对应的区段内, 左侧的储物间室 131相对于右侧的储物间室 131可具有更大的送风量, 可作为冷冻室使用, 而右侧的储物间室 131可作为变温室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 送风风道 134可设置于储物内胆 130的后壁前侧, 其前壁形成有 向储物间室 131吹送冷却空气的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口 134a, 至少一个送风机 103设置于 送风风道 134的下端。 本实施例中, 由于送风机 103位于送风风道 134的下端, 送风风 道 134仅在送风机 103布置位置处的厚度有所增加, 从而可保证储物间室 131的进深尺 寸。 其中, 第一出风口 134a可为多个, 如图 4a所示, 多个第一出风口 134a由上至下依 次间隔分布, 以向储物间室 131高度方向的不同区域送风, 有利于保持储物间室 131的 温度均匀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冰箱 100还包括冷藏内胆 120和两个变温内胆 140,两个变温内胆 140沿横向分布在储物内胆 130的正上方,而冷藏内胆 120位于两个变温内胆 140的正上 方。
每个变温内胆 140内限定有变温室 141,每个变温内胆 140前侧设置有一个变温室门 体 142, 以开闭对应的变温室 141。 冷藏内胆 120的前侧设置有冷藏室门体 122, 以开闭 冷藏室 121。
在一些实施例中, 冰箱 100还包括两个变温室送风风道 (未示出) 和两个变温室回 风风道 (未示出) , 分别与两个变温内胆 140—一对应。 变温室送风风道可通过变温室 风门与送风风道 134可受控地连通, 变温室回风风道具有与变温内胆 140连通的进口和 与冷却室 136连通的出口, 以将变温室 141的回风气流输送至冷却室 136中。 变温室送风风道和变温室回风风道可根据变温内胆 140的数量进行设置, 例如可以 为一个或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 如图 4a和图 4b所示, 冷藏室 121可具有独立的冷藏蒸发器 124 和冷藏送风机 125,冷藏蒸发器 124和冷藏送风机 125设置于位于冷藏内胆 120后壁内侧 的冷藏室送风风道 123中, 冷藏室送风风道 123具有向冷藏室 121送风的冷藏室送风口
123a0
在一些实施例中, 储物内胆 130的后壁下端可形成有向后凸出的容纳凹槽 130a, 送 风机 103设置于容纳凹槽 130a中, 如此减小送风机 103占用的空间, 增加储物间室 131 的容积。
进一步地,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 如图 4a所示, 送风风道 134的下端后壁面可与容纳 凹槽 130a的后壁适配, 送风风道 134的下端前壁面向前凸出, 送风机 103设置于送风风 道 134的下端后壁面与下端前壁面限定的空间中。 由于容纳凹槽 130a的存在, 减小了送 风风道 134的下端前壁面向前凸出的尺寸, 由此可增加前方的储物间室 131的容积, 并 且进一步减小送风风机 103对送风风道 134厚度增加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 如图 5至图 9所示, 送风风道 134可包括在气流流动方向上依次 连通的第一风道段 1341和第二风道段 1342,至少一个送风机 103设置于第二风道段 1342 内, 配置为促使经蒸发器 101冷却的冷却空气经第一风道段 1341向第二风道段 1342流 动, 而第二风道段 1342 形成有向储物间室 131 吹送冷却空气的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口 1342a。 本实施例对送风风道 134进行了改进, 将送风风道 134设计为位于上游的第一风 道段 1341和位于下游的第二风道段 1342, 并将送风机 103设置于第二风道段 1342中, 以进一步增加送风机 103与蒸发器 101之间的距离, 如果罩壳 135与蒸发器 101之间存 在缝隙,储物间室 131的回风会先流经第一风道段 1341被经蒸发器 101冷却的冷却空气 冷却, 从而可完全避免送风机 103的叶片结霜的问题。 而且进一步增加了送风机 103与 排水口 130b之间的距离, 经排水口 130b进入未经蒸发器 101冷却的热空气先流经第一 风道段 1341被经蒸发器 101冷却的冷却空气冷却,从而可完全避免对储物间室 131温度 的不利影响, 有利于食材保鲜品质的提升。
参见图 5至图 8,第一风道段 1341可位于储物内胆 130的后壁前侧,第二风道段 1342 可位于第一风道段的前侧, 第二风道段 1342 的前壁形成有至少一个前述的第二出风口 1342a。 其中, 第二出风口 1342a可为多个, 多个第二出风口 1342a由上至下依次间隔分 布, 以向储物间室 131高度方向的不同区域送风, 有利于保持储物间室 131的温度均匀 性。
参见图 5、 图 7和图 8所示, 第一风道段 1341可向上延伸至临近储物内胆 130的顶 壁的位置, 第二风道段 1342的上端可延伸至临近储物内胆 130的顶壁的位置, 下端可延 伸至与罩壳 135连接, 且第二风道段 1342的顶端高于第一风道段 1341的顶端, 送风机 103则位于第二风道段 1342位于第一风道段 1341上方的位置, 也即是说, 送风机 103 大致处于送风风道 134临近顶端的位置, 送风风道 134仅在送风机 103布置位置处的厚 度有所增加, 而送风风道 134位于送风机 103下方的整个区段的厚度相对较小, 对储物 间室 131容积的影响较小。
其中,第二风道段 1342的前壁位于送风机 103的上方可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口 1342a, 第二风道段 1342的前壁位于送风机 103的下方可形成有由上至下依次间隔分布 的多个第二出风口 1342a, 送风机 103可从其后侧吸风, 分别向第二风道段 1342位于送 风机 103上方的区段和位于送风机 103下方的区段排风, 以保证冷却空气可流经储物间 室 131高度方向上的整个区域, 提升储物间室 131温度的均匀性。
参见图 6, 第一风道段 1341可向上延伸至与储物内胆 130的后壁竖向大致中部位置 对应的位置, 而第二风道段 1342的上端可延伸至临近储物内胆 130的顶壁, 下端可延伸 至与罩壳 135连接, 送风机 103则位于第二风道段 1342位于第一风道段 1341上方的位 置, 也即是说, 送风机 103大致处于送风风道 134的大致中部位置, 从其后侧吸风, 分 别向第二风道段 1342位于送风机 103上方的区段和位于送风机 103下方的区段排风,而 第二风道段 1342的前壁位于送风机 103的上方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口 1342a, 第二 风道段 1342的前壁位于送风机 103的下方形成有由上至下依次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二出风 口 1342a, 以分别向储物间室 131高度方向上的各个区域送风。
在前述任一实施例中, 送风机 103可为离心风机、 轴流风机或贯流风机, 如图 4a至 图 6所示, 送风机 103为离心风机, 离心风机的旋转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 在图 4a所示 的实施例中, 基于送风机 103所处的位置, 送风机 103需从其前侧吸风, 向上排风。 在 图 5和图 6所示的实施例中, 基于送风机 103所处的位置, 送风机 103从其后侧吸风, 分别向上和向下排风。 在图 7所示的实施例中, 送风机 103为轴流风机, 轴流风机的旋 转轴线可由后至前呈向上倾斜设置, 有利于促使冷却空气分别向第二风道段位于送风机
103上方的区段和位于送风机 103下方的区段流动。在图 8所示的实施例中, 送风机 103 为贯流风机, 贯流风机的旋转轴可横向延伸, 并其前端排风, 使得冷却空气分别向第二 风道段位于送风机 103上方的区段和位于送风机 103下方的区段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 9所示,第一风道段 1341包括位于储物内胆 130的后壁前侧, 并向上延伸至临近储物内胆 130的顶壁的第一后区段 13411和由第一后区段 13411的上 端向前延伸的第一上区段 13412, 而第二风道段 1342可包括位于第一上区段 13412下方 的第二上区段 13421和由第二上区段 13421的后端向下延伸并位于第一后区段 13411前 方的第二后区段 13422,而且至少一个送风机 103设置于第二上区段 13421临近前端的位 置,第二上区段 13421的下壁临近前端的位置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口 1342a,第二后 区段 13422的前壁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口 1342a。如此在储物内胆 130的后壁前侧和 顶壁下侧均设置有风道, 增加储物间室 131 的送风均匀性, 而且由于第二上区段 13421 上的第二出风口 1342a临近第二上区段 13421的前端 (也即靠近门体 132的位置) , 并 向下送风, 可在储物间室 131的前方形成风幕, 有利于保持储物间室 131温度稳定, 减 少开关门对储物间室 131温度的影响。
本实施例中, 送风机 103可为离心风机、 轴流风机或贯流风机, 在图 9所示的实施 例中, 送风机 103为离心风机, 离心风机的旋转轴线竖向延伸, 以从其上端吸风, 向其 横向两侧排风, 促使冷却空气经第二上区段 13421上的第二出风口 1342a向下吹向储物 间室 131, 并经第二后区段 13422上的第二出风口 1342a向前吹向储物间室 131。
在前述任一实施例中, 送风风道 134可由至少两个风道盖板限定而成。 例如, 在图 4a所示的实施例中, 送风风道 134由位于储物内胆 130后壁前侧的两个风道盖板限定而 成, 在图 5至图 9所示的实施例中, 送风风道 134的第一风道段 1341由风道盖板与储物 内胆 130的内壁限定而成,送风风道 134的第二风道段 1342由前述风道盖板和另一风道 盖板限定而成。
参见图 4a,蒸发器 101整体可呈扁平立方体状横置于冷却室 136中,也即蒸发器 101 的长、 宽面平行于水平面, 厚度面垂直于水平面放置, 而且厚度尺寸明显小于蒸发器 101 的长度尺寸。通过将蒸发器 101横置于冷却室 136中, 避免蒸发器 101占用更多的空间, 进一步保证了冷却室 136上部的储物间室 131的存储容积。
参见图 4a, 罩壳 135的前壁可形成有前回风入口 135a, 储物间室 131的回风可通过 前回风入口 135a进入冷却室 136内由蒸发器 101进行重新冷却, 从而向储物间室 131持 续供应冷却空气。 由于前回风入口 135a形成于罩壳 135的前侧, 而罩壳 135位于储物内 胆 130限定的空间内, 使得储物间室 131直接通过前回风入口 135a即可与冷却室 136连 通, 无需设置回风风道, 省去了复杂的设计和安装, 降低了成本。
参见图 10和图 11,压机舱内配置有沿横向依次间隔分布的压缩机 104、散热风机 106 及冷凝器 105 o在本申请之前,本领域技术人员对压机舱设计思路通常是在压机舱的后壁 开设面向冷凝器 105的后进风孔和开设面向压缩机 104的后出风孔 1162a,在压机舱的后 部完成散热气流的循环; 或者在压机舱的前壁、 后壁分别形成通风孔, 形成前后方向的 散热循环风路。 然而, 为减少冰箱 100所在空间, 冰箱后部的通风空间一般较小, 影响 散热效果, 尤其对于嵌入式冰箱而言, 为改善散热效果, 需增加冰箱后部的通风空间, 带来了冰箱占用空间的增大。
为此, 本发明申请人跳出常规设计思路, 创造性地提出一种不同于常规设计的新方 案, 本实施例对冰箱 100的散热结构进行了改进, 可极大地提高压机舱的散热效果, 同 时减少冰箱 100的占用空间。 具体地, 冰箱 100的底壁限定有横向排布的临近冷凝器的 底进风口 110a和临近压缩机 104的底出风口 110b,冰箱 100在其底部完成散热气流的循 环, 充分利用了冰箱 100与支撑面之间的这一空间, 无需加大冰箱 100后部的通风空间, 减小了冰箱 100所占空间的同时, 保证压机舱良好的散热, 从根本上解决了嵌入式冰箱 100的压机舱散热和空间占用之间无法得到平衡的痛点, 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
散热风机 106配置为从底进风口 110a的周围环境吸入环境空气并促使空气先经过冷 凝器 105, 再经过压缩机 104, 之后从底出风口 110b流动至周围环境中, 从而对冷凝器 和 105压缩机 104进行散热。
在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中, 冷凝器 105的表面温度一般低于压缩机 104的表面温度, 故上述过程中, 使外部空气先冷却冷凝器 105再冷却压缩机 104。
另外, 在面对提升压机舱散热效果的问题时, 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是增加压机舱后 壁的后进风孔、 后出风孔 1162a的数量扩大通风面积, 或者增加冷凝器 105的换热面积, 例如采用换热面积更大的 U型冷凝器。 而本发明申请人创造性地认识到冷凝器 105 的换热面积和压机舱的通风面积并不是 越大越好, 在增加冷凝器 105换热面积和压机舱通风面积的常规设计方案中, 会带来冷 凝器 105散热不均匀的问题, 对冰箱 100的制冷系统产生不利的影响。
为此, 本发明申请人跳出常规设计思路, 对压机舱的散热结构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 压机舱的后壁与压缩机 104对应的板段 1162形成有至少一个后出风孔 1162a, 背板 116 (压机舱的后壁)面向冷凝器 105的板段 1161为连续的板面, 也即是说背板 116面向冷 凝器 105的板段 1161上没有散热孔,如此可将进入压机舱内的散热气流封闭在冷凝器 105 处,使得由底进风口 110a进入的环境空气更多地集中在冷凝器 105处,保证了冷凝器 105 各个冷凝段的换热均匀性, 并且有利于形成更加良好的散热气流路径, 同样可达到较好 的散热效果。本发明申请人创造性地认识到即使在不增加冷凝器 105换热面积的前提下, 反常态的减小压机舱的通风面积, 能够形成更加良好的散热气流路径, 而且仍然可达到 较好的散热效果。
并且, 由于背板 116面向冷凝器 105的板段 1161为连续板面, 不具有进风孔, 避免 了常规设计中出风和进风都集中在压机舱的后部而导致从压机舱吹出的热风未及时经环 境空气冷却而再次进入到压机舱中, 对冷凝器 105 的换热产生不利影响, 由此保证了冷 凝器 105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特别地, 冷凝器 105可包括横向延伸的第一直段 1051、 前后延伸的第二直段 1052以及将第一直段 1051和第二直段 1052连接的过渡曲段 (未标号) , 由此形成换热 面积适当的 L型冷凝器 105。 前述压机舱的后壁 (背板 116) 与冷凝器 105对应的板段 1161也即是背板 116面向第一直段 1051的板段 1161。
在一些实施例中, 压机舱的横向两个侧壁可分别形成有一个侧通风孔 119a, 侧通风 孔 119a可覆盖有通风盖板 108, 通风盖板 108形成有格栅式通风小孔; 冰箱 100的壳体 包括横向上的两个箱体侧板 111,两个箱体侧板 111竖向延伸,构成冰箱 100的两个侧壁, 两个箱体侧板 111分别形成一个与对应的侧通风孔 119a连通的侧开口 111a,以使得散热 气流流动至冰箱 100的外部, 增加散热路径, 保证压机舱的散热效果。 由侧通风孔 119a 进入的环境气流直接与第二直段 1052进行换热, 由底进风口 110a进入的环境空气直接 与第一直段 1051进行换热, 由此进一步将进入压机舱内的环境空气更多地集中在冷凝器 105处, 保证冷凝器 105整体散热的均匀性。
再次参见图 10和图 11, 冰箱 100可包括底板、 托板 112、 两个侧板 119和竖向延伸 的背板 116, 托板 112构成压机舱的底壁, 用于承载压缩机 104、 散热风机 106和冷凝器 105, 两个侧板 119分别构成压机舱的横向两个侧壁, 竖向延伸的背板 116构成压机舱的 后壁。
底板可包括位于底部前侧的底部水平区段 113和从底部水平区段 113的后端向后上 方弯折延伸的弯折区段, 弯折区段延伸至托板 112 的上方, 压缩机 104、 散热风机 106 及冷凝器 105沿横向依次间隔布置于托板 112上, 并位于托板 112、 两个侧板、 背板 116 及弯折区段限定的空间中。
托板 112与底部水平区段 113共同构成冰箱 100的底壁, 且托板 112与底部水平区 段 113间隔分布, 以利用底部水平区段 113的后端与托板 112的前端限定出底开口, 其 中,弯折区段具有位于底进风口 110a和底出风口 110b上方的倾斜区段 114。两个侧板由 托板 112的横向上的两侧分别向上延伸至弯折区段的横向上的两侧, 以封闭压机舱的横 向两侧; 背板 116由托板 112的后端向上延伸至弯折区段的后端。
具体地, 弯折区段可包括竖直区段 1131、 前述的倾斜区段 114和顶部水平区段 115, 竖直区段 1131由底部水平区段 113的后端向上延伸, 倾斜区段 114由竖直区段 1131的 上端向后上方延伸至托板 112的上方, 顶部水平区段 115由倾斜区段 114的后端向后方 延伸至背板, 以遮蔽压缩机 104、 散热风机 106及冷凝器 105的上方。
冰箱 100还包括分隔件 117,分隔件 117设置于弯折区段的后方,其前部与底部水平 区段 113的后端连接, 其后部与托板 112的前端连接, 设置为将底开口分隔为横向排布 的底进风口 110a和底出风口 110b。
由前述可知, 本实施例的底进风口 110a和底出风口 110b由分隔件 117、 托板 112、 底部水平区段 113限定而成, 由此形成了开口尺寸较大的槽形的底进风口 110a和底出风 口 110b, 增大了进风、 出风面积, 减小了进风阻力, 使得气流流通更加顺畅, 而且制造 工艺更加简单, 使得压机舱的整体稳定性更强。
特别地, 本发明申请人创造性认识到, 倾斜区段 114的斜坡结构能够对进风气流进 行引导、 整流, 使得由底进风口 110a进入的气流更加集中地流向冷凝器 105, 避免了气 流过于分散而无法更多地通过冷凝器 105, 由此进一步保证了冷凝器 105的散热效果; 同 时, 倾斜区段 114的斜坡将底出风口 110b的出风气流向地出风口的前侧进行引导, 使得 出风气流更加顺畅地流出压机舱外部, 由此进一步提升了气流流通的顺畅性。
进一步特别地,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 倾斜区段 114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 45 ° , 在该 实施例中, 倾斜区段 114对气流的导向、 整流效果更好。
并且,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本申请发明人创造性地认识到倾斜区段 114的斜坡对气 流噪音起到了较好的抑制效果, 在样机试验中, 具有前述特别设计的倾斜区段 114的压 机舱的噪音可减小 0.65分贝以上。
另外, 传统冰箱 100中, 冰箱 100的底部一般具有大致平板型结构的承载板, 压缩 机 104设置于承载板内侧, 压缩机 104运行中产生的振动对箱体 100底部影响较大。 而 本实施例中, 如前所述, 冰箱 100的底部由特殊结构的底板和托板 112构造为一个立体 结构, 为压缩机 104布置提供独立的立体空间, 利用托板 112承载压缩机 104, 减小压缩 机 104振动对箱体 100底部的其他部件的影响。 另外, 通过将冰箱 100设计为如上巧妙 的特殊结构, 使得冰箱 100底部的结构紧凑、 布局合理, 减小了冰箱 100的整体体积, 同时充分利用了冰箱 100底部的空间, 保证了压缩机 104和冷凝器 105的散热效率。
冷凝器 105的上端设可置有挡风件 1056, 挡风件 1056可为挡风海绵, 填充冷凝器 105的上端与弯折区段之间的空间, 也即是说, 挡风件 1056覆盖第一直段 1051、 第二直 段 1052及过渡曲段的上端,且挡风件 1056的上端应与弯折区段抵接, 以密封冷凝器 105 的上端, 以免进入压机舱的部分空气从冷凝器 105 的上端与弯折区段之间的空间通过而 不经过冷凝器 105,从而使得进入压机舱的空气尽可能多的通过冷凝器 105进行换热,进 一步提升冷凝器 105的散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冰箱 100还可包括前后延伸的挡风条 107,挡风条 107位于底进风 口 110a和底出风口 110b之间, 由底部水平区段 113下表面延伸至托板 112下表面, 并 连接分隔件 117的下端,以利用挡风条 107和分隔件 117将底进风口 110a和底出风口 110b 完全隔离, 从而在冰箱 100置于一支撑面时, 横向分隔冰箱 100的底壁与支撑面之间的 空间, 以允许外部空气在散热风机 106的作用下经位于挡风条 107横向一侧的底进风口 110a进入压机舱内, 并依次流经冷凝器 105、压缩机 104, 最后从位于挡风条 107横向另 一侧的底出风口 110b流出, 从而将底进风口 110a和底出风口 110b完全隔离, 保证进入 冷凝器 105处的外部空气与从压缩机 104处排出的散热空气不会串流, 进一步保证了散 热效率。
至此,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 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 性实施例, 但是,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 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 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 因此, 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 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权 利 要 求
1. 一种冰箱, 包括:
位于最下方的储物内胆, 其内限定有空间, 所述空间包括储物间室和位于所述储物 间室下方的冷却室;
蒸发器, 设置于所述冷却室内, 配置为冷却流经其的空气, 以形成向所述储物间室 供应的冷却空气;
送风风道, 设置于所述空间内, 配置为将所述冷却空气输送至所述储物间室; 至少一个送风机, 设置于所述送风风道内, 配置为促使空气在所述冷却室与所述储 物间室之间循环流动。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冰箱, 其中
所述送风风道设置于所述储物内胆的后壁前侧, 与所述冷却室连通;
至少一个所述送风机设置于所述送风风道的下端, 配置为促使所述蒸发器冷却后的 至少部分气流经所述送风风道输送至所述储物间室内。
3.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冰箱, 其中
至少一个所述送风机呈竖向地设置于所述送风风道的下端。
4.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冰箱, 其中
所述送风风道的前壁形成有向所述储物间室吹送所述冷却空气的至少一个第一出风
5.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冰箱, 其中
所述储物内胆的后壁下端形成有向后凸出的容纳凹槽, 所述送风机设置于所述容纳 凹槽中; 其中
所述送风风道的下端后壁面与所述容纳凹槽的后壁适配, 所述送风风道的下端前壁 面向前凸出;
所述送风机设置于所述送风风道的下端后壁面与下端前壁面限定的空间中。
6.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冰箱, 其中
所述送风风道包括在气流流动方向上依次连通的第一风道段和第二风道段; 至少一个所述送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二风道段内, 配置为促使经所述蒸发器冷却的所 述冷却空气经所述第一风道段向所述第二风道段流动;
所述第二风道段形成有向所述储物间室吹送所述冷却空气的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口。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冰箱, 其中
所述第一风道段位于所述储物内胆的后壁前侧, 所述第二风道段位于所述第一风道 段的前侧, 所述第二风道段的前壁形成有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口。
8.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冰箱, 其中
所述第一风道段包括位于所述储物内胆的后壁前侧, 并向上延伸至临近所述储物内 胆的顶壁的第一后区段和由所述第一后区段的上端向前延伸的第一上区段;
所述第二风道段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上区段下方的第二上区段和由所述第二上区段的 后端向下延伸并位于所述第一后区段前方的第二后区段;
至少一个所述送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二上区段临近前端的位置, 所述第二上区段的下 壁临近前端的位置形成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出风口, 所述第二后区段的前壁形成有至少 一个所述第二出风口。
9.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冰箱, 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送风机为多个送风机, 所述多个送风机沿横向间隔分布。
10.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冰箱, 其中
所述蒸发器呈扁平立方体状横置于所述冷却室内。
11.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冰箱, 还包括:
罩壳, 设置于所述储物内胆限定的所述空间内, 配置为将所述空间分隔为所述冷却 室和所述储物间室; 其中
所述罩壳罩扣在所述储物内胆的底壁上, 与所述储物内胆的底壁和横向两个侧壁共 同限定出所述冷却室。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冰箱, 其中
所述罩壳的前壁形成有前回风入口, 以便于所述储物间室的回风通过所述前回风入 口进入所述冷却室由所述蒸发器进行冷却;
所述送风风道的下端前壁面形成有与所述冷却室连通的风道入口;
所述罩壳的后端形成有与所述风道入口连通的所述冷却室的气流出口。
1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冰箱, 其中
所述储物内胆为冷冻内胆, 所述储物间室为冷冻室;
所述冰箱还包括:
横向分布的两个变温内胆, 位于所述冷冻内胆的正上方, 每个所述变温内胆内均限 定有变温室;
冷藏内胆, 位于所述两个变温内胆的正上方, 其内限定有冷藏室。
14.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冰箱, 其中
所述冰箱还限定有压机舱, 所述压机舱位于所述冷却室的后下方。
15. 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冰箱, 其中
所述压机舱内配置有沿横向间隔分布的压缩机、 散热风机和冷凝器;
所述冰箱的底壁限定有横向排布的临近所述冷凝器的底进风口和临近所述压缩机的 底出风口;
所述散热风机还配置为从所述底进风口吸入环境空气并促使空气先经过所述冷凝 器, 再经过所述压缩机, 之后从所述底出风口流动至周围环境中。
16. 根据权利要求 15所述的冰箱, 其中, 所述冰箱还包括:
底板, 其包括位于底部前侧的底部水平区段和从所述底部水平区段的后端向后上方 弯折延伸的弯折区段, 所述弯折区段包括位于所述底进风口和所述底出风口上方的倾斜 区段;
托板, 位于所述底部水平区段的后方, 且所述弯折区段延伸至所述托板的上方, 所 述托板与所述底部水平区段构成所述冰箱的底壁, 且与所述底部水平区段间隔分布, 以 利用所述底部水平区段的后端与所述托板的前端限定出底开口;
两个侧板, 由所述托板的横向两侧分别向上延伸至所述弯折区段的横向两侧, 构成 所述压机舱的横向两个侧壁;
竖向延伸的背板, 由所述托板的后端向上延伸至所述弯折区段的后端, 构成所述压 机舱的后壁;
所述压缩机、 所述散热风机及所述冷凝器沿横向依次间隔布置于所述托板上, 并位 于所述托板、 两个所述侧板、 所述背板及所述弯折区段限定的空间中;
所述冰箱还包括分隔件, 设置于所述弯折区段的后方, 其前部与所述底部水平区段 的后端连接, 其后部与所述托板的前端连接, 设置为将所述底开口分隔为横向排布的所 述底进风口和所述底出风口。
17. 根据权利要求 16所述的冰箱, 其中, 所述冰箱还包括:
前后延伸的挡风条, 位于所述底进风口和所述底出风口之间, 由所述底部水平区段 的下表面延伸至所述托板的下表面, 并连接所述分隔件的下端, 以利用所述挡风条和所 述分隔件将所述底进风口和所述底出风口完全隔离, 从而在所述冰箱置于一支撑面时, 横向分隔所述冰箱的底壁与所述支撑面之间的空间, 以允许外部空气在所述散热风机的 作用下经位于所述挡风条横向一侧的所述底进风口进入所述压机舱, 并依次流经所述冷 凝器、 所述压缩机, 最后从位于所述挡风条横向另一侧的所述底出风口流出。
PCT/CN2020/075705 2019-02-26 2020-02-18 冰箱 WO2020173339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0763860.2A EP3929510B1 (en) 2019-02-26 2020-02-18 Refrigerator
AU2020229908A AU2020229908B2 (en) 2019-02-26 2020-02-18 Refrigerator
US17/434,291 US20220128287A1 (en) 2019-02-26 2020-02-18 Refrigerator
EP23171638.2A EP4227616A1 (en) 2019-02-26 2020-02-18 Refrigerat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3330.9 2019-02-26
CN201910143330 2019-02-26
CN201910865912.8A CN111609636A (zh) 2019-02-26 2019-09-12 冰箱
CN201910865912.8 2019-09-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73339A1 true WO2020173339A1 (zh) 2020-09-03

Family

ID=71259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0/075705 WO2020173339A1 (zh) 2019-02-26 2020-02-18 冰箱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28287A1 (zh)
EP (2) EP4227616A1 (zh)
CN (2) CN210832691U (zh)
AU (1) AU2020229908B2 (zh)
WO (1) WO202017333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4754A (zh) * 2021-04-23 2021-07-23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6464B (zh) * 2020-08-18 2023-04-18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风冷冰箱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80040A (ja) * 1998-12-18 2000-06-30 Fujitsu General Ltd 電気冷蔵庫
CN101706189A (zh) * 2009-03-05 2010-05-12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多变温室冰箱
CN106813445A (zh) * 2015-11-27 2017-06-09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冰箱
CN206600961U (zh) * 2017-02-10 2017-10-31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CN107621114A (zh) * 2016-07-13 2018-01-23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风冷冰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3686B (de) * 1956-10-19 1958-07-10 Gen Motors Corp Haushaltskuehlschrank mit getrennten Tiefkuehl- und Vorratsabteilen
US2929229A (en) * 1958-02-26 1960-03-22 C V Hill & Company Inc Evaporator-blower unit for refrigerated equipment
US2994207A (en) * 1959-02-25 1961-08-01 Gen Motors Corp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with defrosting controls
US3027735A (en) * 1960-01-25 1962-04-03 Gen Motors Corp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US3120111A (en) * 1962-05-28 1964-02-04 Gen Motors Corp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with defrost means
US3475920A (en) * 1968-05-06 1969-11-04 Gen Motors Corp Keeping insulation dry
TW507061B (en) * 2000-05-22 2002-10-21 Matsushita Refrigeration Corp Refrigerator
JP4218531B2 (ja) * 2004-01-15 2009-02-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冷蔵庫
KR101635647B1 (ko) * 2010-03-25 2016-07-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US10588429B2 (en) * 2015-11-30 2020-03-17 Hill Phoenix, Inc. Refrigerated case with an induced airflow system
CN208475771U (zh) * 2018-06-04 2019-02-05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80040A (ja) * 1998-12-18 2000-06-30 Fujitsu General Ltd 電気冷蔵庫
CN101706189A (zh) * 2009-03-05 2010-05-12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多变温室冰箱
CN106813445A (zh) * 2015-11-27 2017-06-09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冰箱
CN107621114A (zh) * 2016-07-13 2018-01-23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风冷冰箱
CN206600961U (zh) * 2017-02-10 2017-10-31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4754A (zh) * 2021-04-23 2021-07-23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20229908B2 (en) 2022-09-15
US20220128287A1 (en) 2022-04-28
AU2020229908A1 (en) 2021-09-23
EP3929510A1 (en) 2021-12-29
CN111609636A (zh) 2020-09-01
EP4227616A1 (en) 2023-08-16
EP3929510B1 (en) 2023-05-24
CN210832691U (zh) 2020-06-23
EP3929510A4 (en) 2022-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173354A1 (zh) 具有带蜗壳离心风机的冰箱
WO2020173353A1 (zh) 大容积冰箱
CN113154750B (zh) 风冷卧式冷柜
CN113154749B (zh) 风冷卧式冷柜
WO2020173359A1 (zh) 具有分隔件的冰箱
WO2020173362A1 (zh) 一种具有双送风风机的冰箱及其送风控制方法
WO2020173339A1 (zh) 冰箱
WO2020173338A1 (zh) 回风口形成于箱体两侧壁的冰箱
WO2020173363A1 (zh) 六门冰箱
WO2022037719A1 (zh) 将冷凝器布置于压机舱内的冰箱
CN113154752B (zh) 风冷卧式冷柜
WO2020173355A1 (zh) 送风机位于蒸发器横向侧方下游的冰箱
WO2021082751A1 (zh) 蒸发器倾斜设置的冰箱
WO2020173361A1 (zh) 一种具有双送风风机的冰箱
WO2020173357A1 (zh) 具有两段式蒸发器的冰箱
CN113154751B (zh) 风冷卧式冷柜
CN113108524B (zh) 风冷卧式冷柜
WO2020173356A1 (zh) 送风机位于蒸发器横向侧方上游的冰箱
JPH0791811A (ja) 冷蔵庫
WO2020173337A1 (zh) 排水口设置有过滤板的冰箱
WO2022037718A1 (zh) 将冷凝器布置于压机舱内的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076386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2022990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AU

Date of ref document: 20200218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2076386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Effective date: 2021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