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0048171A1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0048171A1
WO2020048171A1 PCT/CN2019/089703 CN2019089703W WO2020048171A1 WO 2020048171 A1 WO2020048171 A1 WO 2020048171A1 CN 2019089703 W CN2019089703 W CN 2019089703W WO 2020048171 A1 WO2020048171 A1 WO 2020048171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housing
camera
mobile terminal
slid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9/08970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余厚晖
Original Assignee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0048171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0048171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显示屏及第一摄像头,第二壳体滑动连接于第一壳体,显示屏安装于第一壳体远离第二壳体的一侧,第一壳体包括第一滑动面及第一凸块,第一滑动面具有左侧边和右侧边,第一凸块与左侧边的间距等于与右侧边的间距,第一摄像头安装于第一壳体,且部分或全部收容于第一凸块,第一摄像头的图像采集面的朝向与显示屏的朝向相反,第二壳体具有第二滑动面和第一凹槽,第一凸块滑动装于第一凹槽;当第一壳体相对第二壳体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一摄像头的图像采集面与第二壳体重叠;当第一壳体相对第二壳体滑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凸块滑出第一凹槽,以使第一摄像头的图像采集面相对第二壳体露出。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日趋发展,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传统上为了实现手机的前摄和后摄的功能,需在手机的壳体上开设透光孔,以用于采集手机外部的图像。然而,在手机壳体上开设透光孔将影响移动终端的外观。
申请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显示屏及第一摄像头,所述第二壳体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显示屏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壳体包括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滑动面及凸设在所述第一滑动面上的第一凸块,所述第一滑动面具有相背设置的左侧边和右侧边,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左侧边的间距等于与所述右侧边的间距,所述第一摄像头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且部分或全部收容于所述第一凸块,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采集面的朝向与所述显示屏的朝向相反,所述第二壳体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滑动面和设于所述第二滑动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块滑动装于所述第一凹槽;
当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采集面与所述第二壳体重叠;当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滑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凸块滑出所述第一凹槽,以使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采集面相对所述第二壳体露出。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摄像头的图像采集面朝向第二壳体设置,以当第一壳体相对第二壳体滑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摄像头的图像采集面相对第二壳体露出,此时,第一摄像头采集显示屏的背面图像,以实现摄像功能。此外,当第一壳体相对第二壳体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一摄像头的图像采集面与第二壳体重叠,从而避免在移动终端的外观面上开设透光孔,以使移动终端的外观更加简洁,从而保证移动终端的外观一致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在另一种使用状态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移动终端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在再一种使用状态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移动终端在另一种使用状态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移动终端在另一种使用状态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在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所示的移动终端在另一种使用状态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9所述的移动终端在A-A线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19所述的移动终端在A-A线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19所述的移动终端在A-A线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作为在此使用的“通信终端”(或简称为“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100。附图1的移动终端100处于初始位置。请结合参考图2,移动终端100包括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显示屏30及第一摄像头40。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壳体10及第二壳体20的轮廓形状大致一致,且轮廓形状大致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矩形。此外,显示屏30为显示电子图像的区域。显示屏30可以是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屏,也可以是液晶显示屏。第一摄像头40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彩色摄像头,黑白摄像头,长焦摄像头或者广角摄像头。
其中,第二壳体20滑动连接于第一壳体10。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握持住第一壳体10时,第二壳体20可以相对第一壳体10滑动。当用户握持住第二壳体20时,第一壳体10也可以相对第二壳体20滑动。显示屏30安装于第一壳体10远离第二壳体20的一侧。此时,当将显示屏30安装于第一壳体10远离第二壳体20的一侧时,第一壳体10可以保护显示屏30,即避免显示屏30在跌落或者触碰过程中发生损坏或者产生裂纹。
如图3所示,第一壳体10包括朝向第二壳体20的第一滑动面11及凸设在第一滑动面11上的第一凸块12。第一滑动面11具有相背设置的左侧边111和右侧边112。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使用移动终端100时,移动终端100的显示屏30正对用户。此时,第一滑动面11靠近用户左手的侧边为左侧边111,第一滑动面11靠近用户右手的侧边为右侧边112。第一凸块12与左侧边111的间距等于与右侧边112的间距。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凸块12与左侧边111的间距并不是严格的等于与右侧边112的间距,而是第一凸块12与左侧边111的间距大致等于第一凸块12与右侧边112的间距,即第一凸块12至左侧边111的间距可以与第一凸块12至右侧边112的间距存在误差,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该误差是能够接受的,且该误差不应该影响本实施例目的的实现。此时,当第一摄像头40用于拍摄时, 第一摄像头40直接正对景物,即避免用户在拍摄过程中额外调节移动终端100的角度,从而更方便用户拍摄。
其中,第一摄像头40安装于第一壳体10,且部分或全部收容于第一凸块12。第一摄像头40的图像采集面41的朝向与显示屏30的朝向相反。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凸块12为中空结构,第一凸块12的内部为第一壳体10的内部的一部分。第一摄像头40的部分或者全部收容于第一凸块12的内部。第一凸块12在第一方向的尺寸与第一摄像头40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大致相同,以尽量减小第一凸块12的体积,从而保证第一壳体10能够安装更多的器件,第一方向为左侧边111朝向右侧边112的方向。第一摄像头40可通过但不仅限于通过粘接方式固定于第一壳体10的内部。此外,当第一摄像头40的图像采集面41朝向所述第二壳体20时,第一摄像头40可用于拍摄移动终端100背面的图像。
其中,如图3及图4所示,第二壳体20具有朝向第一壳体10的第二滑动面21和设于第二滑动面21的第一凹槽211。第一凸块12滑动装于第一凹槽211。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凹槽21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一方向为左侧边111朝向右侧边112的方向。此外,第一凹槽211在第一方向的尺寸大致等于第一凸块12在第一方向的尺寸,以当第一凸块12相对第一凹槽211相对滑动时,第一凹槽211的槽壁可以对第一凸块12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第一凸块12在第一方向上发生偏移。再者,第一凹槽211的深度略大于第一凸块12的厚度,以避免因第一凸块12在第一凹槽211,触碰到第一凹槽211的槽壁而发生磨损。故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一摄像头40部分或全部设于第一凸块12处,并在第二壳体20上设置第一凹槽211,以使第一凸块12收容在第一凹槽211内,从而避免因第一摄像头40的厚度较厚而增加移动终端100的厚度。
具体的,如图1所示,当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一摄像头40的图像采集面41与第二壳体20重叠。此外,第一凸块12收容于第一凹槽211内。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摄像头40的图像采集面41与第二壳体20重叠指的是在移动终端100的厚度方向上,第一摄像头40的图像采集面41被第二壳体20所遮挡。故而,当用户不使用第一摄像头40时,第一摄像头40可以缩进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之间,从而保证第一摄像头40不会因经常暴露在外部而发生损坏。
如图2及图3所示,当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滑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凸块12滑出第一凹槽211,以使第一摄像头40的图像采集面41相对第二壳体20露出,即第一摄像头40的图像采集面41不再与第二壳体20重叠或不再被第二壳体20所遮挡。故而,当用户需要使用第一摄像头40进行显示屏30的背面场景拍摄时,用户只需使得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滑动至第一位置,以使第一摄像头40的图像采集面41相对第二壳体20露出,第一摄像头40采集显示屏30的背面场景的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摄像头40的图像采集面41朝向第二壳体20设置,以当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滑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摄像头40的图像采集面41相对第二壳体20露出,此时,第一摄像头40采集显示屏30的背面图像。进一步的,当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一摄像头40的图像采集面41与第二壳体20重叠,从而避免在移动终端100的外观面上开设透光孔,以使移动终端100的外观更加简洁,从而保证移动终端的外观一致性。
此外,通过将第一凸块12与左侧边111的间距等于与右侧边112的间距,以使第一摄像头40在拍摄过程中,更方便用户对焦。此外,通过设置第一凸块12与左侧边111的间距等于与右侧边112的间距,使得当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滑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凸块12位于移动终端100的中间位置,从而提高移动终端100的对称性,进而提高移动终端100的外观一致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100还包括闪光灯60。闪光灯60的排布方式具有多种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及图3所示,闪光灯60安装于第一凸块12。闪光灯60与第一摄像头40及第二摄像头50均间隔排布,且闪光灯60与第一摄像头40的排布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一方向为左侧边111朝向右侧边112的方向。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摄像头40或者第二摄像头50在外界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进行拍摄时,闪光灯60可以增加第一摄像头40或第二摄像头50的曝光量,从而保证第一摄像头40与第二摄像头50的拍摄质量。
进一步的,如图1及图3所示,移动终端100还包括第二摄像头50。第二摄像头50安装于第一壳 体10,且部分或全部收容于第一凸块12。第二摄像头50位于第一摄像头40与闪光灯60之间,且第二摄像头50、第一摄像头40与闪光灯60的排布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一方向为左侧边111朝向右侧边112的方向。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摄像头50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彩色摄像头,黑白摄像头,长焦摄像头或者广角摄像头。通过将第二摄像头50与第一摄像头40垂直于第一方向排布,相较于将第一摄像头40与第二摄像头50沿平行于第一方向排布,可以显著地减小第一凸块12在第一方向的尺寸。
具体的,如图1及图3所示,当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二摄像头50的图像采集面51与第二壳体20重叠,即第二摄像头50的图像采集面51被第二壳体20所遮挡。故而,当用户不使用第二摄像头50时,第二摄像头50可以缩进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之间,从而保证第二摄像头50不会因经常暴露在外部而发生损坏。当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滑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二摄像头50的图像采集面51相对第二壳体20露出,即第二摄像头50的图像采集面51不再与第二壳体20重叠或不再被第二壳体20所遮挡。故而,当用户需要使用第二摄像头50或者需要第二摄像头50与第一摄像头40配合使用时,用户只需使得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滑动至第一位置,以使第二摄像头50的图像采集面51相对第二壳体20露出,第二摄像头50采集显示屏30的背面场景的图像。
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处于初始位置时,闪光灯60与第二壳体20重叠,即闪光灯60被第二壳体20所遮挡。故而,当用户不使用闪光灯60时,闪光灯60可以缩进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之间,从而既保证闪光灯60不会因经常暴露在外部而发生损坏,又可以保证不需要在移动终端100的外观上开设透光孔,从而保证移动终端100的外观一致性。此外,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滑动至第一位置时,闪光灯60相对第二壳体20露出。此时,闪光灯60可以配合第一摄像头40或者第二摄像头50的使用。
另一种实施方式,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是: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滑动至第二位置时,闪光灯60相对第二壳体20露出。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自初始位置滑动至第一位置的方向为第二方向。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自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的方向为第三方向,第三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同。此时,闪光灯60位于第一摄像头40或者第二摄像头50的底部。换句话说,当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沿第二方向滑动时,第一摄像头40或者第二摄像头50先相对第二壳体20露出。当第一摄像头40或者第二摄像头50露出后,闪光灯60再相对第二壳体20露出。此时,当用户在外界光线较充足的环境中进行拍摄时,用户只需使得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滑动至第一位置,避免将闪光灯60相对第二壳体20露出,从而减小第一壳体10的滑动行程,进而减小移动终端100的能耗。当用户在外界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进行拍摄时,用户只需使得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滑动至第二位置,此时,闪光灯60与第一摄像头40或第二摄像头50均相对第二壳体20露出。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如图5所示,闪光灯60在显示屏30的投影与第一凸块12在显示屏30的投影相错开,即闪光灯60安装于第一壳体10,且闪光灯60与第一凸块12错开设置。闪光灯60可以靠近左侧边111设置,也可以靠近右侧边112设置。此时,相较于将闪光灯60设于第一凸块12内,本实施例通过将闪光灯60与第一凸块12错开设置,可以减小第一凸块12占用第一壳体10的体积。再者,第二摄像头50与第一摄像头40的排布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二摄像头50可以位于第一摄像头40的顶部,也可以位于第一摄像头40的底部。
具体的当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处于初始位置时,闪光灯60与第二壳体20重叠。当用户不使用闪光灯60时,闪光灯60可以缩进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之间,从而既保证闪光灯60不会因经常暴露在外部而发生损坏,又可以保证不需要在移动终端100的外观上开设透光孔,从而保证移动终端100的外观一致性。当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滑动至第一位置时,闪光灯60相对第二壳体20露出。此时,闪光灯60可以配合第一摄像头40或者第二摄像头50的使用。
一种实施例,如图3及图6所示,第一凸块12具有朝向第二壳体20的第一面122及相背设置的第一侧面123与第二侧面124。第一面122连接在第一侧面123与第二侧面124之间。第一侧面123朝向左侧边111设置。第一侧面123与第一面122形成第一角度α,α>90°。第二侧面124与第一面122形成第二角度β,β>90°。此时,通过设置α>90°以及β>90°,以在第一凸块12的形成过程中,方 便第一凸块12形成。例如,当第一凸块12通过注塑形成时,由于α>90°以及β>90°,使得第一侧面123与第二侧面124具有合适的脱模角,从而方便取出模具。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第一侧面123与第一面122的连接处1221通过圆弧过渡。第二侧面124与第一面122的连接处1222通过圆弧过渡。此时,第一凸块12的外观面的圆滑程度较高,以满足用户需求。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第一侧面123与第一滑动面11的连接处1231通过圆弧过渡。第二侧面124与第一滑动面11的连接处1241通过圆弧过渡。此时,第一凸块12的外观面的圆弧程度进一步地提高,从而进一步地满足用户需求。
一种实施例,如图3所示,第一凸块12设有第一透光孔121。第一透光孔121的开口位于第一面122。第一摄像头40的图像采集面41正对第一透光孔121。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透光孔121的形状可以为椭圆形也可以为圆形,具体的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当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滑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凸块12滑出第一凹槽211,此时,第一透光孔121露出第二壳体20,第一摄像头40通过第一透光孔121采集显示屏30背面的图像。此时,通过在第一凸块12设有第一透光孔121,从而既可以避免在移动终端100的外观面上开设透光孔,以保证移动终端100的外观一致性,使得移动终端100的外观更加地整洁。此外,进一步的,通过在第一透光孔12的周缘设置保护镜片,以保护第一摄像头40的镜头不会触碰到外界的物体。
一种实施例,如图4所示,移动终端100还包括第三摄像头70。第三摄像头70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彩色摄像头,黑白摄像头,长焦摄像头或者广角摄像头。第三摄像头70设于第二壳体20。第三摄像头70可以通过但不仅限于通过粘接方式将第三摄像头70粘接于第二壳体20。第三摄像头70的图像采集面71的朝向与显示屏30的朝向相同。此时,第三摄像头70用于拍摄显示屏30正面的图像。
具体的,当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三摄像头70的图像采集面71与第一壳体10重叠。故而,当用户不使用第三摄像头70时,第三摄像头70可以缩进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之间,从而保证第三摄像头70不会因经常暴露在外部而发生损坏。当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滑动至第三位置时,第三摄像头70的图像采集面71相对第一壳体10露出。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自初始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的方向为第二方向。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自初始位置滑动至第三位置的方向为第四方向。第四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此时,当用户需要使用第三摄像头70进行拍摄时,只需使得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滑动至第三位置,此时,第三摄像头70的图像采集面71相对第一壳体10露出。第三摄像头70采集显示屏30正面的景物的图像。
故而,当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三摄像头70的图像采集面71与第一壳体10重叠,第三摄像头70的图像采集面71与第一壳体10重叠,从而避免在移动终端100的外观面上开设透光孔,以使移动终端100的显示屏30更充分地安装于第一壳体10,进而提高移动终端100的屏占比。
例如,移动终端100的屏占比可高达85%,甚至95%。屏占比是指:在移动终端100的X-Y平面上,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屏幕(如显示屏30)的显示区域与移动终端100整体的投影面积之比。
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第一凹槽211的槽壁设有缓冲件2111。当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滑动至第三位置时,缓冲件2111被挤压在第一凸块12与第一凹槽211的槽壁之间。一种实施方式,缓冲件2111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泡棉。例如,缓冲件2111也可以为聚碳酸酯或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此时,当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滑动至第三位置时,第一凸块12抵持于缓冲件2111。缓冲件2111可以避免第一凸块12收容于第一凹槽211内的瞬间,第一凸块12与第一凹槽211的槽壁不会因发生刚性接触而导致第一凸块12发生磨损。
进一步的,如图9所示,第二滑动面21凸设有第二凸块212。第二凸块212与第一凹槽211相错开。第三摄像头70部分或全部收容于第二凸块212。第一滑动面11设有第二凹槽113。第二凸块212滑动装于第二凹槽113。一种实施方式,第二凹槽113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相同。进一步的,第二凹槽113在第二方向的尺寸大于第二凸块212在第二方向的尺寸的两倍,以为第二凸块212在第二 凹槽113中滑动提供足够的空间。第二凹槽113在第一方向的尺寸大致等于第二凸块212在第一方向的尺寸,以当第二凸块212相对第二凹槽113相对滑动时,第二凹槽113的槽壁可以对第二凸块212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第二凸块212在第一方向上发生晃动。此外,通过将第三摄像头70部分或全部设于第二凸块212内,以减小移动终端100的厚度。
如图10所示,第二凸块212设有第二透光孔2121。第二透光孔2121的开口位于第二凸块212朝向第一壳体10的表面。第三摄像头70的图像采集面71正对第二透光孔2121。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透光孔2121的形状可以为椭圆形也可以为圆形,具体的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当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滑动至第三位置时,第二透光孔2121露出第一壳体10,第三摄像头70通过第二透光孔2121采集显示屏30正面的图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第二透光孔2121的周缘设置保护镜片,以保护第三摄像头70的镜头不会触碰到外界的物体。
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1所示,移动终端100还包括结构光模组80。结构光模组80设于第二壳体20。当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处于初始位置时,结构光模组80与第一壳体10重叠,即结构光模组80被第一壳体10所遮挡。当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滑动至第三位置时,结构光模组80相对第一壳体10露出,即结构光模组80不会被第一壳体10所遮挡。
进一步的,第二壳体20朝向第一壳体10的一侧设有第一透射部22和第二透射部23。结构光模组80包括红外激光投射器81和红外摄像头82。红外激光投射器81正对第一透射部22,以经第一透射部22向外发射红外光。红外激光投射器81是用于根据拍摄主体投射光斑。红外摄像头82正对第二透射部23,以经第二透射部23采集被反射的红外光。具体的,红外摄像头82是用于接收被拍摄主体反射回来的红外光,并通过计算获取被拍摄物体的空间信息即深度图像信息。进一步的,移动终端100还包括红外补光灯,红外补光灯用于在第三摄像头70的识别过程中,进行光线补强,使红外摄像头82能够捕捉到更精准的深度图像信息,以提高第三摄像头70的识别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摄像头70与结构光模组80的位置关系有多种设置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1所示,第三摄像头70与结构光模组80位于第一凹槽211的同一侧。一种实施方式,第三摄像头70与结构光模组80的排列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可以理解的是,第三摄像头70与结构光模组80的排列方向并不是严格的平行于第一方向,考虑到公差,第三摄像头70与结构光模组80的排列方向可以偏离第一方向一定角度。此时,当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滑动至第三位置时,结构光模组80与第三摄像头70同时均相对第一壳体10露出。故而,通过将第三摄像头70与结构光模组80的排列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以减小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的滑动行程,从而减少移动终端100的能耗。
进一步的,如图11所示,移动终端100还包括控制器90。控制器90设于第一壳体10的内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控制器90也可以设于第二壳体20。当用户需要解锁显示屏30时,控制器90获取解锁信号。控制器90控制结构光模组80获取用户的面部信息。具体的,控制器90向结构光模组80发送控制信号,以使红外激光投射器81发射红外线。红外线经第一透光部22传播出第二壳体20的外部。红外摄像头82接收被拍摄主体反射回来的红外光,并通过计算获取被拍摄物体的第一面部信息,并将所获取的第一面部信息传送给控制器90,控制器90判断所获取的第一面部信息与预设面部信息是否相同。可以理解的是,预设面部信息指的是用户根据需求在移动终端100内存储的面部信息,且该存储的面部信息可用于在后续使用中,与结构光模组80再次获取的第一面部信息做对比。此外,第一面部信息并不是与预设面部信息完全相同。具体的,通过设置一个相似度阈值,以当第一面部信息与预设面部信息的相似度大于该相似度阈值时,第一面部信息与预设面部信息被定义为相同。当第一面部信息与预设面部信息的相似度小于该相似度阈值时,第一面部信息与预设面部信息被定义为不同。当第一面部信息与预设面部信息相同时,控制器90解除显示屏30的锁定状态,当第一面部信息与预设面部信息不同时,移动终端100的显示屏30处于锁定状态。
进一步的,当第一面部信息与预设面部信息不相同时,控制器90控制第三摄像头70开启,从而实现方便部分用户快速启动第三摄像头70。
此外,当移动终端100的显示屏30处于支付状态时,结构光模组80可用于提供一种安全支付的方式。具体的,当第一面部信息与预设面部信息相同,移动终端100进行支付确认,从而一方面避免用户通过输入密码以确认支付,显著提高该移动终端100的便捷性,另一方面,通过面部信息判断是否确认支付可以实现安全支付。当第一面部信息与预设面部信息不同,控制器90控制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滑动至初始位置,即移动终端100停止支付。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如图12所示,结构光模组80与第三摄像头70分别位于第一凹槽211的两侧。一种实施方式,结构光模组80与第一凹槽211的间距等于第三摄像头70与第一凹槽211的间距。此时,当结构光模组80相对第一凹槽211与第三摄像头70对称时,移动终端100的对称性高,从而进一步的保证了移动终端100的外观一致性。
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3及图14所示,移动终端100还包括受话器91。受话器91设于第二壳体20的内部,第二壳体20的顶部设有第一受话孔24。受话器91的声音经第一受话孔24传播至外部。此时,当用户需要接听来电时,只需通过第一受话孔24便能够实现接听功能,即无需使得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滑动,便可实现移动终端100的接听功能。
进一步的,如图13所示,第二壳体20设有受话孔25。受话孔25的开口设于第二滑动面21。当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二受话孔与第一壳体10重叠。当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处于第三位置时,受话孔25露出第一壳体10,且受话器91的声音经受话孔25传播至外部。故而,通过在第二壳体20设有受话孔25,从而既可以避免在移动终端100的外观面上开设通孔,以保证移动终端100的外观一致性,又可以为实现全面屏的移动终端100提供可能。此外,当用户接听电话时,通过将受话器91的声音经受话孔25以及第一受话孔24传播至外部,可以进一步地使用户接听声音更加地清楚。
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移动终端100还包括指纹识别模组110。指纹识别模组110安装于第二壳体20。当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处于初始位置时,指纹识别模组110与第一壳体10重叠。当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滑动至第一位置时,指纹识别模组110相对第二壳体20露出。可以理解的是,指纹识别模组110可以用于存储用户指定的指纹信息并在后续使用移动终端100时,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具体的,当用户需要解锁显示屏30时,用户按压指纹识别模组110。此时,指纹识别模组110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并将所获取的指纹信息传至控制器90。控制器90根据存储的指纹信息与所获取的指纹信息对比。当获取的指纹信息与存储的指纹信息相同时,控制器90向显示屏30发生电信号,以使显示屏30解锁。当获取的指纹信息与存储的指纹信息不同时,显示屏30处于锁持状态。
此外,当移动终端100的显示屏30处于支付状态时,指纹识别模组110可用于提供一种安全支付的方式。具体的,当获取的指纹信息与存储的指纹信息相同时,移动终端100进行支付确认,从而一方面避免用户通过输入密码以确认支付,显著提高该移动终端100的便捷性,另一方面,通过指纹信息判断是否确认支付可以实现安全支付。当获取的指纹信息与存储的指纹信息不同,控制器90控制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滑动至初始位置,即移动终端100停止支付。
一种实施例,如图16所示,移动终端100还包括操作屏1和控制器2。操作屏1安装于第二壳体20。可以理解的是,操作屏1与显示屏30的功能一致,即操作屏1也可以实现显示功能。控制器2设于第二壳体20的内部。当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处于初始位置时,操作屏1与第一壳体10重叠。当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滑动至第一位置时,操作屏1相对第一壳体10露出。操作屏1用于依据触摸动作形成触控信号,并发送至控制器2。
具体的,当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滑动至第一位置时,操作屏1完全露出第一壳体10,从而避免因操作屏1面积太大而造成浪费。所述操作屏1用于依据触控动作形成触控信号,并将所述触控信号传送至控制器2,控制器2控制显示屏30显示图像。举例而言,当用户需要使用第一摄像头40进行拍摄时,可以使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滑动至第一位置,以使第一摄像头40相对第二壳体20露出以及操作屏1相对第一壳体10露出,此时,用户可以触碰操作屏1,以使操作屏1形成触控信号。例如:当用户点击操作屏1上确认拍摄的按钮时,操作屏1依据触摸动作形成触控信号,并将触控信号传 至控制器2。控制器2控制第一摄像头40进行拍摄,并将拍摄后的图像显示在显示屏30上。进一步的,用户可在操作屏1上进行美图操作,以在显示屏30上出现操作后的图像。故而,通过在第二壳体20上设置操作屏1既可以避免用户在发生触控动作时不会因手部遮住部分显示屏30而影响图像处理,又可以在对拍摄图像进行处理时,图像能够完全铺满显示屏30,即避免功能按钮占用显示屏30。
一种实施方式,请再次参考图2至图4,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自初始位置滑动至第一位置的方向为第二方向,第二方向与移动终端100的左侧边111的延伸方向平行。
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7及图18所示,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自初始位置滑动至第一位置的方向为第二方向。第二方向与左侧边111相交。故而,当用户需要使用第一摄像头40进行显示屏30的背面场景拍摄时,用户只需使得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沿第二方向滑动,此时,第一摄像头40的图像采集面41相对第二壳体20露出,第一摄像头40采集显示屏30的背面场景的图像。当用户需要使用第三摄像头70进行拍摄时,只需使得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沿与第二方向的相反方向滑动,此时,第三摄像头70的图像采集面71相对第一壳体10露出。第三摄像头70采集显示屏30正面的景物的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20滑动连接于第一壳体10的机构具有多种设置方式:
实施方式一,如图19及图20所示,第二壳体20朝向第一壳体10的一侧设有滑轨201。滑轨20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方向平行,即滑轨201的延伸方向与左侧边111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一壳体10朝向第二壳体20的表面设有滑块14。滑块14在滑轨201上滑动。一种实施方式,第二壳体20设有两个滑轨201。两个滑轨201分别位于第二壳体20的两侧。第一壳体10朝向第二壳体20的表面设有两个滑块14。每个滑轨201分别滑动装有一个滑块14。具体的,当用户需要使用第一摄像头40时,用户推动第一壳体10滑动,以通过两个滑块14分别在滑轨201上滑动以使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滑动至第一位置。当用户需要使用第三摄像头70时,用户推动第一壳体10滑动,以通过两个滑块14分别在滑轨201上滑动以使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滑动至第三位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滑轨201也可以与第二壳体20一体成型,滑块14也可以与第一壳体10一体成型。
实施方式二:如图21所示,移动终端100包括齿条120、齿轮130及第一驱动器件140。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驱动器件140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电机或马达。齿条120固定于第一壳体10远离显示屏30的一侧。第二壳体20朝向第一壳体10的一侧设有收容槽202。齿轮130及第一驱动器件140件设于收容槽202内,齿轮130与齿条120啮合,第一驱动器件140用于驱动齿轮130转动,以使齿条120带动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滑动。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器90设于第二壳体20的内部。第二壳体20设有连接孔203。控制器90通过引线穿过连接孔203电连接于第一驱动器件140。当用户需要使用第一摄像头40时,控制器90接收到第一移动信号,控制器90向第一驱动器件140发送第一电信号,以使第一驱动器件140驱动齿轮10转动,此时,齿轮130带动齿条120移动,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自初始位置滑动至第一位置。控制器90向第一摄像头40发送第一开启信号,以使第一摄像头40开启,从而实现第一摄像头40的快速启动。当用户需要使用第三摄像头70时,控制器90接收到第二移动信号,控制器90向第一驱动器件140发送第二电信号,以使第一驱动器件140驱动齿轮10转动,此时,齿轮130带动齿条120移动,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自初始位置滑动至第三位置。进一步的,控制器90向第三摄像头70发送第二开启信号,以使第三摄像头70开启,从而实现第三摄像头70的快速启动。
实施方式三,与实施方式二不同的是:如图22所示,第二壳体20朝向第一壳体10的一侧设有收容槽202。第一壳体10朝向第二壳体20的一侧设有凸块14。凸块14在收容槽202内滑动。移动终端100包括传动杆120以及第二驱动器件140。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驱动器件140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电机或马达。传动杆120及第二驱动器件140收容于第二壳体20的内部。传动杆120与凸块14螺纹连接。第二驱动器件140用于驱动传动杆120转动,以使凸块14带动第一壳体10相对第二壳体20滑动。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器90设于第二壳体20的内部。第二壳体20设有连接孔203。控制器90通过引线穿过连接孔203电连接于第二驱动器件140。当控制器90接收滑动信号时,控制器90向第二驱 动器件140发送电信号,以使第二驱动器件140驱动传动杆120转动。此时,第一壳体10在传动杆120的带动下,相对第二壳体20滑动。
以上是本申请的可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 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显示屏及第一摄像头,所述第二壳体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显示屏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壳体包括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滑动面及凸设在所述第一滑动面上的第一凸块,所述第一滑动面具有相背设置的左侧边和右侧边,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左侧边的间距等于与所述右侧边的间距,所述第一摄像头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且部分或全部收容于所述第一凸块,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采集面的朝向与所述显示屏的朝向相反,所述第二壳体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滑动面和设于所述第二滑动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块滑动装于所述第一凹槽;
    当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采集面与所述第二壳体重叠;当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滑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凸块滑出所述第一凹槽,以使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图像采集面相对所述第二壳体露出。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闪光灯,所述闪光灯安装于所述第一凸块,所述闪光灯与所述第一摄像头间隔排布,且所述闪光灯与所述第一摄像头的排布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左侧边朝向所述右侧边的方向。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且部分或全部收容于所述第一凸块,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采集面的朝向与所述显示屏的朝向相反,所述第二摄像头设于所述第一摄像头与所述闪光灯之间,且所述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及所述闪光灯的排布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当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采集面与所述第二壳体重叠;当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采集面相对所述第二壳体露出。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闪光灯与所述第二壳体重叠;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闪光灯相对所述第二壳体露出。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闪光灯与所述第二壳体重叠;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滑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闪光灯相对所述第二壳体露出,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自所述初始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自所述第一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为第三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同。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闪光灯,所述闪光灯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且所述闪光灯在所述显示屏的投影与所述第一凸块在所述显示屏的投影相错开;
    当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闪光灯与所述第二壳体重叠;当所述第一壳体相对第二壳体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闪光灯相对所述第二壳体露出。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且部分或全部收容于所述第一凸块,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采集面的朝向与所述显示屏的朝向相反,所述第二摄像头与所述第一摄像头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摄像头与所述第一摄像头的排布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左侧边向所述右侧边的方向;
    当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采集面与所述第二壳体重叠;当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图像采集面相对所述第二壳体露出。
  8.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具有朝向所述第二壳体 的第一面及相背设置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所述第一面连接在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所述第一侧面朝向所述左侧边设置,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面形成第一角度α,α>90°,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面形成第二角度β,β>90°。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面的连接处通过圆弧过渡,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面的连接处通过圆弧过渡。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滑动面的连接处通过弧面过渡,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滑动面的连接处通过弧面过渡。
  11.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三摄像头,所述第三摄像头设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三摄像头的图像采集面的朝向与所述显示屏的朝向相同,
    当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三摄像头的图像采集面与所述第一壳体重叠;当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滑动至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三摄像头的图像采集面相对所述第一壳体露出,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自所述初始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自所述初始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三位置的方向为第四方向,所述第四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设有缓冲件,当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滑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缓冲件被挤压在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之间。
  13.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面凸设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错开,所述第三摄像头部分或全部收容于所述第二凸块,所述第一滑动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块滑动装于所述第二凹槽。
  14.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结构光模组,所述结构光模组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当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结构光模组与所述第一壳体重叠,当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滑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结构光模组相对所述第一壳体露出。
  15.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指纹识别模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当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与所述第一壳体重叠,当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相对所述第二壳体露出。
  16.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移动终端还包括操作屏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所述操作屏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当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操作屏与所述第一壳体重叠,当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操作屏相对所述第一壳体露出,所述操作屏用于依据触摸动作形成触控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器。
  17.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自所述初始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左侧边的延伸方向平行。
  18.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自所述初始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左侧边相交。
  19.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设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方向平行,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自所述初始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所述第一壳体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表面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在所述滑轨上滑动。
  20.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齿条、齿轮及第一驱动器件,所述齿条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所述第二壳体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设有收容槽,所述齿轮及所述第一驱动器件设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第 一驱动器件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动,以使所述齿条带动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滑动。
PCT/CN2019/089703 2018-09-03 2019-05-31 移动终端 WO2020048171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45547.2U CN209105219U (zh) 2018-09-03 2018-09-03 移动终端
CN201821445547.2 2018-09-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48171A1 true WO2020048171A1 (zh) 2020-03-12

Family

ID=67152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9/089703 WO2020048171A1 (zh) 2018-09-03 2019-05-31 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05219U (zh)
WO (1) WO202004817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012776A (ko) * 2019-07-26 2021-02-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양 방향으로 슬라이드 가능한 전면 플레이트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2306148A (zh) * 2019-07-31 2021-02-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304793A1 (en) * 2009-05-29 2010-12-02 Chong-Sok Kim Mobile device having two touch screen display panels
CN207283614U (zh) * 2017-10-25 2018-04-27 深圳传音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全面屏幕的智能终端
CN207369089U (zh) * 2017-10-13 2018-05-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304793A1 (en) * 2009-05-29 2010-12-02 Chong-Sok Kim Mobile device having two touch screen display panels
CN207369089U (zh) * 2017-10-13 2018-05-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207283614U (zh) * 2017-10-25 2018-04-27 深圳传音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全面屏幕的智能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05219U (zh) 2019-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35650B1 (ko) 이동 단말기
JP2008507936A (ja) 光学ズーム機能が可能な携帯用端末器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US10812640B2 (en) Mobile terminal
JP2004191820A (ja) カメラ付き携帯端末
WO2020048170A1 (zh) 移动终端
WO2020048171A1 (zh) 移动终端
WO2020199810A1 (zh) 移动终端及安装驱动模组
JP4000449B2 (ja) イメージセンサ、撮像装置および携帯電話機
CN208190696U (zh) 移动终端
WO2020215933A1 (zh) 摄像模组、安装驱动组合件和移动终端
CN210405378U (zh) 电子组件、安装驱动模组及移动终端
WO2019228324A1 (zh) 移动终端
US10681193B2 (en) Mobile terminal
WO2020048163A1 (zh) 移动终端
CN112468684A (zh) 摄像头模组和具有该摄像头模组的移动终端
KR20090077605A (ko) 휴대 단말기
CN112437214B (zh) 电子设备及其摄像头单元
CN208806832U (zh) 移动终端
WO2019210812A1 (zh) 移动终端和可折叠的移动终端
WO2020010942A1 (zh) 电子设备
CN110138898B (zh) 移动终端
CN112468683A (zh) 摄像头模组和具有该摄像头模组的移动终端
CN210120604U (zh) 终端设备
CN110138910B (zh) 移动终端
CN210670245U (zh) 摄像头模组和具有该摄像头模组的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985754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985754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