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8184295A1 - 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8184295A1
WO2018184295A1 PCT/CN2017/088790 CN2017088790W WO2018184295A1 WO 2018184295 A1 WO2018184295 A1 WO 2018184295A1 CN 2017088790 W CN2017088790 W CN 2017088790W WO 2018184295 A1 WO2018184295 A1 WO 2018184295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prb
dmrs
symbol
uci
prb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7/08879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刘云
王键
王达
Original Assignee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US16/500,96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11044706B2/en
Priority to CN201780065118.4A priority patent/CN109845314B/zh
Priority to EP17904496.1A priority patent/EP3595354B1/en
Publication of WO2018184295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8184295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控制信道的传输技术。在一种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中,第二设备生成配置信息并发送;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包括N个符号和M个PRB,N不小于1不大于12,M不小于1,所述M个PRB相邻或不相邻;第一设备在接收配置信息后,在上述时频资源上发送上述控制信道,第二设备则在上述时频资源上接收上述控制信道。可见,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可使用N个符号和M个PRB传输控制信道(N、M均不小于1),控制信道包含DMRS和UCI。进一步的,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在至少一个符号长度内使用目标PRB传输DMRS,从而在其他通信技术中实现传输控制信道。

Description

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4月7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710225316.4、发明名称为“一种识别无线通信报文归属网的方法”的国内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背景技术
在过去的近10年中,3GPP组织提出的LTE标准已经被全世界广泛使用,被称作4G通信技术。在4G通信技术中,支持在整个子帧上(一般为14个符号)传输上行控制信道(或称为上行控制信令)。
而其他通信技术则可能与LTE/LTE-A不尽相同。例如,5G接入网技术(New Radio,NR)的上行控制信道(或称为上行控制信令)仅支持一个或两个符号的时域资源。因此,如何在其他通信技术(例如未来通信技术)传输控制信道是目前需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以实现在其他通信技术中传输控制信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包括:第二设备生成配置信息并发送,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为控制信道配置的时频资源,所述时频资源包括N个符号和M个物理资源块PRB;所述N不小于1不大于12,所述M不小于1;所述控制信道包含解调参考信号DMRS和上行控制信息UCI;所述M个PRB相邻或不相邻;第一设备在接收配置信息后,在上述时频资源上发送上述控制信道,第二设备则在上述时频资源上接收上述控制信道。具体的,第一设备在所述N个符号中的至少一个符号内,使用目标PRB传输所述DMRS(或者相反,传输UCI);其中,所述目标PRB包含所述M个PRB中的至少一个PRB。DMRS和UCI在时频资源上的分布结构可预定义,例如,可在协议中制定好DMRS和UCI在时频资源上的分布结构。当然,也可由第二设备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信令为第一设备配置DMRS和UCI在时频资源上的分布结构。可见,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可使用N个符号和M个PRB传输控制信道(N、M均不小于1),控制信道包含DMRS和UCI。进一步的,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在至少一个符号长度内使用目标PRB传输DMRS,从而在其他通信技术中实现传输控制信道。此外,为了降低干扰,第二设备可指示第一设备第一扩频序列和第二扩频序列(第一扩频序列和第二扩频序列可相同或不同)。第一设备可使用第一扩频序列对上述DMRS进行扩频,采用第二扩频序列对上述UCI进行扩频,并且,上述第一扩频序列和第二扩频序列分别与相邻小区采用的扩频序列正交。这样,控制信道则就不会相邻小区干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N个符号至少包括第一符号;则前述在至少一个符号内,使用目标PRB传输所述DMRS包括:在所述第一符号的长度内,使用所述目标PRB传输所述DMRS。在一类分布结构中,还可设计在所述第一符号的长度内,使用与所述目标PRB相邻的RPB传输所述UCI。这样,可实现DMRS和UCI在PRB上间隔分布,传输DMRS的PRB周围的所有PRB都可以参考该PRB上DMRS的信道估计结果进行译码,可最大 化传输UCI的PRB个数。此外,在所述第一符号的长度内DMRS和UCI的分布结构还可包括:使用上述M个PRB中第一个PRB传输上述DMRS;使用上述M个PRB中第一个和最后一个PRB传输上述DMRS;使用第一个和最后一个PRB之外的PRB传输上述DMRS。DMRS和UCI也各自都占满整个PRB的12个子载波进行传输。第二设备则根据具体的分布结构在相应的PRB上接收DMRS或UCI。本实施例提供了第一符号内DMRS和UCI各种的分布结构,从而更好得实现了控制信道的传输。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上述M个PRB可被划分为至少一个PRB组,PRB组在频域上可相邻或不相邻。各PRB组中可包含目标PRB。在每一PRB组中,DMRS和UCI在时频资源上的分布结构可参考前述的记载。例如,第一设备在PRB组中序号(索引号/标识)为奇数的PRB上传输DMRS,在序号(索引号/标识)为偶数的PRB上传输UCI;再例如,第一设备在PRB组中序号(索引号/标识)为奇数的PRB上传输UCI,在序号(索引号/标识)为偶数的PRB上传输DMRS;DMRS和UCI各自都占满整个PRB的12个子载波进行传输。本实施例提供了第一符号内DMRS和UCI各种的分布结构,从而更好得实现了控制信道的传输。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第一符号的长度内,还可使用其他PRB的部分子载波传输所述UCI,部分子载波传输所述DMRS;其中,所述其他PRB包含所述M个PRB中的至少一个PRB,并且,所述其他PRB不包含所述目标PRB。例如,第一设备可在第一个PRB传输上述DMRS,在其他PRB的部分子载波传输UCI,部分子载波传输DMRS;再例如,第一设备可在第一个PRB和最后一个PRB上传输上述DMRS,在其他PRB的部分子载波传输UCI,部分子载波传输DMRS;再例如,第一设备可在第一个PRB和最后一个PRB之外的PRB上传输上述DMRS,在其他PRB的部分子载波传输UCI,部分子载波传输DMRS。具体哪些子载波传输DMRS,哪些子载波传输UCI可预定义,例如,可在协议中制定。当然,也可由基站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信令为终端配置。此外,所述N个符号还包括第二符号,也可在所述第二符号的长度内,使用所述其他PRB的部分子载波传输所述UCI,部分子载波传输所述DMRS。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N个符号还包括第二符号,在一个示例中,第二符号内DMRS和UCI的分布结构可直接复制第一符号上DMRS和UCI的分布结构,也即两符号上DMRS和UCI的分布结构相同。在另一个示例中,第二符号上DMRS和UCI的分布结构,可选取前述介绍的分布结构的任意一种,并且不必与第一符号上DMRS和UCI的分布结构相同。在又一个示例中,第二符号上DMRS和UCI的分布结构,可与第一符号上DMRS和UCI的分布结构相反。所谓相反指的是,在第一符号上传输DMRS的PRB或子载波,在第二符号上用于传输UCI。在又一个示例中,可在第二符号的长度内,使用所有PRB传输UCI。本实施例提供了第二符号内DMRS和UCI各种的分布结构,从而更好得实现了控制信道的传输。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考虑到前向兼容,还可在至少一个PRB上预留出子载波。在一个示例中,预留出的子载波间隔可为15×P千赫(P为正整数)。可在每一PRB上均预留子载波;也可在目标PRB上预留子载波;也可在目标PRB之外的PRB上预留子载波;也可在部分子载波传输DMRS、部分子载波传输UCI的PRB上预留子载波。上述预留出的子载波可用于本终端或其他终端传输信号,例如可利用预留出的子载波传输本终端或其他终 端的DMRS或UCI,当然,也可部分预留出的子载波传输DMRS,部分预留出的子载波传输UCI。在哪个PRB上预留子载波以及预留的子载波间隔可预定义,例如,可在协议中制定好。当然,也可由第二设备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信令为第一设备配置。可选的,终端可在预留子载波的PRB上提高每个子载波的传输功率。基站可以指示或者标准规定终端采用功率分配等方式提高在预留子载波的PRB上提高每个子载波的传输功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在一个符号的长度内,可使用预留出的子载波在时域上重复传输符号P次。假定预留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为60kHz,在时域上为实现15kHz子载波间隔的符号和60kHz子载波间隔的符号采用等时长方式传输。则可在一个15kHz子载波间隔的符号时长上,令60kHz子载波间隔的符号重复传输四次(或称为复制),这使得60kHz子载波间隔的符号的总长度和15kHz子载波间隔的符号时长相同。
序列用于对所述DMRS进行扩频,所述第二扩频序列用于对所述UCI进行扩频。
又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又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又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数据发送设备实现上述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例如生成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或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数据发送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可见,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可使用N个符号和M个PRB传输控制信道(N不小于1,M不小于1),而控制信道包含解调参考信号(DMRS)和上行控制信息(UCI)。进一步的,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在至少一个符号长度内使用目标PRB传输DMRS,从而在其他通信技术中实现传输控制信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2a和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的示例性结构图;
图2c-图2e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设备的示例性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4a至图10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信道分布结构示例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重复传输的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第一设备、第二设备),上以实现在其他通信技术中传输控制信道。
先介绍上述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的系统运行环境,本申请描述的技术可以采用各种无线接入技术的通信系统,例如采用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等接入技术的系统,还适用于后续的演进系统,如第五代(5G)系统(还可以称为新无线电(new radio,NR))等。
图1示出了包含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一种示例性通信系统架构。在该通信系统中包括第二设备102和至少一个第一设备101(图中示出了三个第一设备101),第二设备102和各第一设备101之间通过无线信号进行通信。
应理解,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架构中仅示出了一个第二设备102的情形,但本申请并不限于此。上述通信系统中还可包括除第二设备102以外的,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上传输业务的近邻第二设备和第一设备,每个第二设备的覆盖范围内还可以包括其他数量的无线通信设备。进一步可选的,图1中第二设备和第一设备所在的通信系统还可以包含其他网络实体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所应用的通信系统可以为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及其他应用正交频分(OFDM)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等。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系统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进一步的,请一并参见图2a至图2c,图2a为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的第一设备101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2a所示,第一设备101可以包括天线阵列、双工器、发射机(Transmitter,TX)、接收机(Receiver,RX)(TX和RX可以统称为收发机TRX)、以及基带处理部分。
其中,双工器用于实现天线阵列,既可用于发送信号,又可用于接收信号;TX用于实现射频信号和基带信号之间的转换,通常TX可以包括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数模转换器(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DAC)和变频器。而RX可以包括低噪声放大器(Low-Noise Amplifier,LNA)、模数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ADC)和变频器等。
基带处理部分用于实现所发送或接收的信号的处理,比如层映射、预编码、调制/解调、编码/编译等,并且对于物理控制信道、物理数据信道、物理广播信道、参考信号等进行分别的处理。进一步的,第一设备还可以包括控制部分,用于进行调度和资源分配、导频调度、用户物理层参数配置等。
图2b为上述第一设备101的另一种示例性结构。包括:第一接收单元1和发送单元2,本文后续将结合传输方法介绍各单元的功能。
上述第一设备101具体可以是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device),包括有线终端和无线终端。其中无线终端可以是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 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经无线接入网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的移动终端。例如,无线终端可以为移动电话、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个人数码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和电子书阅读器(e-book reader)等。又如,无线终端也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设备。再如,无线终端可以为移动站(mobil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另外,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为终端的一种,是在LTE系统中的称谓。为方便描述,本申请后续的描述中,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终端。
以第一设备为手机为例,图2c示出的是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手机200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参考图2c,手机200包括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210、存储器220、其他输入设备230、显示屏240、传感器250、音频电路260、I/O子系统270、处理器280、以及电源2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2c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本领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显示屏240属于用户界面(UI,User Interface),且手机200可以包括比图示或者更少的用户界面。
下面结合图2c对手机200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RF电路2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280处理;另外,将设计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2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5G接入网技术(New Radio,NR)等。
存储器2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2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2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2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2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
此外,存储器2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其他输入设备2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2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
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230可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光鼠(光鼠是不显示可视输出的触摸敏感表面,或者是由触摸屏形成的触摸敏感表面的延伸)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他输入设备230与I/O子系统270的其他输入设备控制器271相连接,在其他设备输入控制器271的控制下与处理器280进行信号交互。
显示屏2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200的各种菜 单,还可以接受用户输入。具体的,显示屏240可包括显示面板241,以及触控面板242。其中显示面板24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241。触控面板242,也称为触摸屏、触敏屏等,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接触或者非接触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242上或在触控面板242附近的操作,也可以包括体感操作;该操作包括单点控制操作、多点控制操作等操作类型),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
可选的,触控面板242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姿势,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处理器能够处理的信息,再送给处理器280,并能接收处理器2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242,也可以采用未来发展的任何技术实现触控面板242。
进一步的,触控面板142可覆盖显示面板241,用户可以根据显示面板241显示的内容(该显示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软键盘、虚拟鼠标、虚拟按键、图标等等),在显示面板241上覆盖的触控面板242上或者附近进行操作,触控面板242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操作后,通过I/O子系统270传送给处理器280以确定用户输入,随后处理器280根据用户输入通过I/O子系统270在显示面板2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2c中,触控面板242与显示面板2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手机200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242与显示面板241集成而实现手机2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手机200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2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2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手机2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2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手机200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260、扬声器261,麦克风262可提供用户与手机2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2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信号,传输到扬声器261,由扬声器2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麦克风2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信号,由音频电路2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至RF电路2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220以便进一步处理。
I/O子系统270用来控制输入输出的外部设备,可以包括其他设备输入控制器271、传感器控制器272、显示控制器273。
可选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输入控制设备控制器271从其他输入设备230接收信号和/或者向其他输入设备230发送信号。
其他输入设备230可以包括物理按钮(按压按钮、摇臂按钮等)、拨号盘、滑动开关、 操纵杆、点击滚轮、光鼠(光鼠是不显示可视输出的触摸敏感表面,或者是由触摸屏形成的触摸敏感表面的延伸)。
值得说明的是,其他输入控制设备控制器271可以与任一个或者多个上述设备连接。
所述I/O子系统270中的显示控制器273从显示屏240接收信号和/或者向显示屏240发送信号。显示屏240检测到用户输入后,显示控制器273将检测到的用户输入转换为与显示在显示屏240上的用户界面对象的交互,即实现人机交互。传感器控制器272可以从一个或者多个传感器250接收信号和/或者向一个或者多个传感器250发送信号。
处理器280是手机2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220内的数据,执行手机2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2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2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280中。
手机2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2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2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等功能。
尽管未示出,手机2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处理器280执行存储器220中所存放的程序以及调用其他设备,可用于实现下述图3-1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中第一设备101完成的动作。
图2d为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的第二设备102的一种示例性结构。第二设备102可以包括天线、双工器、TX和RX(TX和RX可以统称为收发机TRX),以及基带处理部分。
如图2d所示,第二设备具有多天线(即天线阵列)。应理解,第二设备也可以具有单天线。
其中,上述的双工器使天线阵列实现既可用于发送信号,又可用于接收信号;TX用于实现射频信号和基带信号之间的转换,通常TX可以包括PA、DAC和变频器,而RX可以包括LNA、ADC和变频器。
基带处理部分用于实现所发送或接收的信号的处理,比如,层映射、预编码、调制/解调、编码/译码等,并且对于物理控制信道、物理数据信道、物理广播信道、参考信号等进行分别的处理。进一步的,第一设备还可以包括控制部分,用于请求上行物理资源、判断下行数据包是否接收成功等。
控制部分与其他其他设备协调工作,可用于实现下述图3-1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方法。
图2e为上述第二设备102的另一种示例性结构,包括配置单元3和第二接收单元4,本文后续将结合传输方法介绍各单元的功能。
上述第二设备可为基站,或其他可发送控制信道的设备。本申请所涉及到的基站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中用以为第一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所述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接入点基站控制器,发送和接收点(transmission and receiving point,TRP)等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基站的具体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LTE网络中,称为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B,eNB或e-NodeB),在后续的演进系统中,还可以称为新无线节点B(new radio nodeB,gNB)。
下面,将以第二设备为基站、第一设备为移动终端为例,对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案进行介绍。
图3示出了传输方法的一种示例性交互流程。上述交互流程可应用于前述图1提及的通信系统(例如可应用于5G NR场景),还可应用于多通信技术共存(例如5G NR与LTE共存)的场景等。
上述交互流程至少包括:
S301:基站生成配置信息并发送。
上述配置信息可用于指示为控制信道配置的时频资源。
上述时频资源可包括N个符号和M个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示例性的,上述N不小于1不大于12,M不小于1。
以5G NR为例,上述控制信道具体可为上行控制信道,时域上占用一个符号或两个符号,由于时域上占用的符号相比于LTE较少(LTE的上行控制信道时域上占用13或14个符号),也可称其为短时长上行控制信道(信令),而LTE中的上行控制信道(信令)称为长时长上行控制信道(信令)。
需要说明的是,在5G NR系统中,上述N可等于1或2。当然,除了等于1或2外,还可根据不同的场景灵活设计N的取值,在此不作赘述。
具体的,可由前述的配置单元3执行步骤301。
S302:终端在接收配置信息后,在上述时频资源上发送上述控制信道。
以上行控制信道为例,上行控制信道可包括参考信号(Demodulated reference signal,DMRS)和上行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其中,DMRS可用于测量信道质量等辅助功能。在接收侧,基站接收到DMRS后,可根据DMRS计算信道估计结果,并可基于信道估计结果解码UCI。
在一个示例中,在上述N个符号的一个或多个符号内,可使用目标PRB传输DMRS;或者相反,使用目标PRB传输UCI。其中,上述目标PRB包含上述M个PRB中的至少一个PRB。
以前述的上行控制信道为例,前述提及了其在时域上可占用单符号或双符号。则对于单符号场景,可在该单符号的长度内,使用目标PRB传输上述DMRS(或者相反,传输UCI)。
举例来讲,假定为终端分配的时域资源包括一个符号,分配的频域资源包括PRB1和PRB2,其中PRB1为目标PRB。则在该单符号的长度内,可使用PRB1传输DMRS;
而对于双符号场景(包括第一符号和第二符号),可设计在第一符号或第二符号或所有符号内,使用目标PRB传输上述DMRS,或者相反,在此不作赘述。
举例来讲,假定为终端分配的时域资源包括第一符号和第二符号,分配的频域资源包括PRB1和PRB2。则终端可在第一符号内,使用PRB1作为目标PRB传输DMRS。而在第二符号内,是否使用目标PRB(例如PRB1)传输UCI,则可进行灵活设计。
DMRS和UCI在时频资源上的分布结构可预定义,例如,可在协议中制定好DMRS 和UCI在时频资源上的分布结构。当然,也可由基站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信令为终端配置DMRS和UCI在时频资源上的分布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多通信技术共存的场景,以5G NR与LTE共存为例,LTE中采用扩频序列(Zad-off Chu)序列传输长时长上行控制信令,但上述长时长上行控制信令所占用的时域位置,在邻小区可能用于传输5G NR的短时长上行控制信令,因此可能存在互相干扰的问题。
为了降低干扰,基站可指示终端第一扩频序列和第二扩频序列(第一扩频序列和第二扩频序列可相同或不同)。
终端可使用第一扩频序列对上述DMRS进行扩频,采用第二扩频序列对上述UCI进行扩频,并且,上述第一扩频序列和第二扩频序列分别与相邻小区采用的扩频序列正交。这样,短时长上行控制信令上的信号就不会被LTE的上行控制信令干扰。
本申请中所有实施例中的DMRS和UCI可分别采用第一扩频序列和第二扩频序列,后续将不再赘述。
具体的,可由前述的第一接收单元1接收上述配置信息,由前述的发送单元2在上述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S303:基站在上述时频资源上接收上述控制信道。
基站可根据DMRS和UCI在时频资源上的分布结构来接收控制信道。
具体的,可由前述的第二接收单元4执行步骤303。
可见,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可使用N个符号和M个PRB传输控制信道(N、M均不小于1),控制信道包含DMRS和UCI。进一步的,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在至少一个符号长度内使用目标PRB传输DMRS,从而在其他通信技术中实现传输控制信道。
下面将以第二设备为基站、第一设备为终端,控制信道时域上占用单符号(第一符号)为例,对如何在时频资源上传输控制信道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介绍控制信道在时频资源上的几种简单的分布结构。这几种分布结构的共同之处在于,终端使用与目标PRB相邻的RPB传输UCI,因此,DMRS和UCI在PRB上间隔分布。
DMRS和UCI在PRB上间隔分布,则传输DMRS的PRB周围的所有PRB都可以参考该PRB上DMRS的信道估计结果进行译码,可最大化传输UCI的PRB个数。
第一种分布结构:
终端(的发送单元2)在序号(索引号/标识)为奇数的PRB上传输DMRS,则相应的,基站(的第二接收单元4)在序号(索引号/标识)为奇数的PRB上接收DMRS。例如,请参见图4a,假定为终端配置了PRB1-PRB4,终端可使用PRB1和PRB3传输上述DMRS,PRB2和PRB4则可用于传输UCI。而基站在PRB1和PRB3上接收DMRS,在PRB2和PRB4上接收UCI。
在此种分布结构中,DMRS和UCI各自都占满整个PRB的12个子载波进行传输。若M为偶数,传输DMRS的PRB数量和传输UCI的PRB数量比例为1:1。
第二种分布结构:
终端(的发送单元2)在序号(索引号/标识)为偶数的PRB上传输DMRS,则相应 的,基站(的第二接收单元4)在序号(索引号/标识)为偶数的PRB上接收DMRS。例如,请参见图4b,假定为终端配置了PRB1-PRB4,终端可使用PRB1和PRB3传输上述UCI,PRB2和PRB4则可用于传输DMRS。而基站在PRB1和PRB3上接收UCI,在PRB2和PRB4上接收DMRS。
在此种分布结构中,DMRS和UCI各自都占满整个PRB的12个子载波进行传输。若M为奇数,传输DMRS的PRB数量和传输UCI的PRB数量比例可达1:2。
此外,终端(的发送单元2)还可使用上述M个PRB中第一个PRB传输上述DMRS(第三种分布结构);使用上述M个PRB中第一个和最后一个PRB传输上述DMRS(第四种分布结构);使用第一个和最后一个PRB之外的PRB传输上述DMRS(第五种分布结构)。第三至第五种分布结构中,DMRS和UCI也各自都占满整个PRB的12个子载波进行传输。基站(的第二接收单元4)则根据具体的分布结构在相应的PRB上接收DMRS或UCI。图4c-e示例性得给出上第三至第五种分布结构示意图,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此基础上进行灵活设计。
其次,介绍控制信道在时频资源上的相对复杂一些的分布结构。这几种分布结构的共同之处在于,M个PRB被划分为至少一个PRB组,在频域上可相邻或不相邻。各PRB组中可包含目标PRB。
在每一PRB组中,DMRS和UCI在时频资源上的分布结构可参考前述第一至第五种分布结构,下面简单说明:
第六种分布结构:
终端(的发送单元2)在PRB组中序号(索引号/标识)为奇数的PRB上传输DMRS,在PRB组中序号(索引号/标识)为偶数的PRB上则可传输UCI。(由于基站的动作是根据具体的分布结构来接收控制信道,为描述简要,本文后续将不再赘述基站的动作)。若M为偶数,传输DMRS的PRB数量和传输UCI的PRB数量比例为1:1。
为了达到分集增益,可在不相邻的两个或多个频域PRB组上传输DMRS信号。
举例来讲,请参见图5a,假定为终端配置了PRB1-PRB4,其中,PRB1和PRB2属于第一PRB组(PRB组1),PRB3和PRB4属于第二PRB组(PRB组2),并且两PRB组不相邻。则可使用第一PRB组中的PRB1和第二PRB组中的PRB3传输上述DMRS,而第一PRB组中的PRB2和第二PRB组中的PRB4则可用于传输UCI。在此种分布结构中,DMRS和UCI各自都占满整个PRB的12个子载波进行传输。
第七种分布结构:
终端(的发送单元2)在PRB组中序号(索引号/标识)为偶数的PRB上传输DMRS,在PRB组中序号(索引号/标识)为奇数的PRB上则可传输UCI。各PRB组在频域上可相邻或不相邻。在此种分布结构中,DMRS和UCI各自都占满整个PRB的12个子载波进行传输。
例如,请参见图5b,假定为终端配置了PRB1-PRB6。其中,PRB1-PRB3属于第一PRB组(PRB组1),PRB4-PRB6属于第二PRB组(PRB组2)。可使用第一PRB组中的PRB2和第二PRB组中的PRB5传输上述UCI,PRB2和PRB4则可用于传输DMRS。
再例如,请参见图5c,两PRB组之间不相邻。终端在第一个符号内及一个或多个PRB频域资源上传输DMRS信号。在图5b和5c中,每一PRB组中间的PRB上传输DMRS, 相邻两侧的PRB上传输UCI信号。此时,传输DMRS的PRB数量和传输UCI的PRB数量比例为1:2。
此外,请参见图5d,PRB组中包含的PRB的个数还可为偶数,在此不作赘述。
另外,还可使用PRB组中第一个PRB传输上述DMRS(第八种分布结构),或者使用PRB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PRB传输上述DMRS(第九种分布结构),或者,使用PRB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PRB之外的PRB传输上述DMRS(第十种分布结构)。第八至第十种分布结构中,DMRS和UCI也各自都占满整个PRB的12个子载波进行传输。图5e-5i示例性得给出上第八至第十种分布结构示意图,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此基础上进行灵活设计。
再次,介绍控制信道在时频资源上的更为复杂的分布结构。这几种分布结构的共同之处在于,在一个符号的长度内,使用(目标PRB之外的)其他PRB的部分子载波传输UCI,部分子载波传输DMRS;其中,上述其他PRB包含M个PRB中的至少一个PRB,并且,“其他PRB”不包含目标PRB。下面简单说明:
第十一种分布结构:
终端(的发送单元2)在第一个PRB传输上述DMRS,在其他PRB的部分子载波传输UCI,部分子载波传输DMRS。
示例性的,请参见图6a,假定为终端配置了PRB1-PRB3,则可使用PRB1传输DMRS,而PRB2和PRB3的一部分子载波传输DMRS,一部分子载波则可用于传输UCI。DMRS和UCI采用频分复用(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FDM)的方式共存。
具体哪些子载波传输DMRS,哪些子载波传输UCI可预定义,例如,可在协议中制定。当然,也可由基站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信令为终端配置。
第十二种分布结构:
终端(的发送单元2)在第一个PRB和最后一个PRB上传输上述DMRS,在其他PRB的部分子载波传输UCI,部分子载波传输DMRS。
示例性的,请参见图6b,假定为终端配置了PRB1-PRB4,则可使用PRB1和PRB4传输DMRS,而PRB2和PRB3的一部分子载波传输DMRS,一部分子载波则可用于传输UCI。DMRS和UCI采用FDM的方式共存。
第十三种分布结构:
终端(的发送单元2)在第一个PRB和最后一个PRB之外的PRB上传输上述DMRS,在其他PRB的部分子载波传输UCI,部分子载波传输DMRS。
示例性的,请参见图6c,假定为终端配置了PRB1-PRB4,则可使用PRB2传输DMRS,而其他PRB的一部分子载波传输DMRS,一部分子载波则可用于传输UCI。DMRS和UCI采用FDM的方式共存。当然,也可使用PRB2和PRB3传输DMRS,而其他PRB的一部分子载波传输DMRS,另一部分子载波则可用于传输UCI。
第十四种分布结构:
M个PRB被划分为至少一个PRB组,在频域上可相邻或不相邻。各PRB组中可包含目标PRB。
在每一PRB组中,DMRS和UCI在时频资源上的分布结构可参考前述第十一至第十三种分布结构。例如图6d示出了PRB组采用第十二种分布结构的示意图。
在介绍完控制信道时域上占用单符号的分布结构后,下面介绍控制信道在时域上占用多符号、在频域上占用M个PRB的分布结构。为描述简要,将以双符号为例进行讲解。
控制信道在时域上占用的双符号可包括第一符号和第二符号。
其中,在第一符号上DMRS和UCI的分布结构,可选取前述第一至第十四种分布结构的任意一种。
而对于第二符号,在一个示例中,其DMRS和UCI的分布结构可直接复制第一符号上DMRS和UCI的分布结构,也即两符号上DMRS和UCI的分布结构相同。
例如,请参见图7a和图7b,在第一符号的长度内,终端(的发送单元2)在PRB组中序号(索引号/标识)为偶数的PRB上传输DMRS,在序号(索引号/标识)为奇数的PRB上传输UCI。在第二符号的长度内,终端(的发送单元2)同样在PRB组中序号(索引号/标识)为偶数的PRB上传输DMRS,在序号(索引号/标识)为奇数的PRB上传输UCI。DMRS和UCI各自都占满整个PRB的12个子载波进行传输。若M为奇数,传输DMRS的PRB数量和传输UCI的PRB数量比例可达1:2。
在另一个示例中,第二符号上DMRS和UCI的分布结构,可选取前述第一至第十四种分布结构的任意一种,即不必与第一符号上DMRS和UCI的分布结构相同。
在又一个示例中,第二符号上DMRS和UCI的分布结构,可与第一符号上DMRS和UCI的分布结构相反。所谓相反指的是,在第一符号上传输DMRS的PRB或子载波,在第二符号上用于传输UCI。例如,请参见图7c和图7d,在第一符号上传输DMRS的PRB,在第二符号上用于传输UCI。
在又一个示例中,可在第二符号的长度内,使用所有PRB传输UCI。例如,请参见图7e和图7f,在第一符号的长度内,终端(的发送单元2)在PRB组中序号(索引号/标识)为偶数的PRB上传输DMRS,在序号(索引号/标识)为奇数的PRB上传输UCI。在第二符号的长度内,终端(的发送单元2)在PRB组中所有PRB上传输UCI。DMRS和UCI各自都占满整个PRB的12个子载波进行传输。若M为奇数,传输DMRS的PRB数量和传输UCI的PRB数量比例可达1:5。
在又一个示例中,可在第一符号内,使用目标PRB传输DMRS,使用其他PRB的部分子载波传输DMRS,部分子载波传输UCI;而在第二符号内,使用目标PRB传输UCI,而使用其他PRB的部分子载波传输DMRS,部分子载波传输UCI。示例性的,可参见图7g、图7h和图7i。
考虑到前向兼容,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可在为控制信道分配的PRB上预留空子载波。
在一个示例中,预留出的子载波间隔可为15×P千赫(P为正整数),以P=4为例,请参见图8,在一个PRB的12个子载波上,可每4个子载波中预留一个子载波,此时,一个PRB上一共可预留3个子载波。
结合前述的分布结构,在前述提及的各分布结构中,可在每一PRB上均预留子载波(示例性的可参见图9a-9d);也可在目标PRB上预留子载波;也可在目标PRB之外的PRB上预留子载波;也可在部分子载波传输DMRS、部分子载波传输UCI的PRB上预留子载波 (示例性的可参见图10a-10b)。
上述预留出的子载波可用于本终端或其他终端传输信号,例如可利用预留出的子载波传输本终端或其他终端的DMRS或UCI,当然,也可部分预留出的子载波传输DMRS,部分预留出的子载波传输UCI。
在哪个PRB上预留子载波以及预留的子载波间隔可预定义,例如,可在协议中制定好。当然,也可由基站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信令为终端配置。
可选的,终端可在预留子载波的PRB上提高每个子载波的传输功率。基站可以指示或者标准规定终端采用功率分配等方式提高在预留子载波的PRB上提高每个子载波的传输功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前述提及的所有实施例中,第一符号和第二符号可以互换。
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在一个符号的长度内,使用上述所有实施例中预留出的子载波在时域上重复传输信号P次。
如图11所示,假定预留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为60kHz,在时域上为实现15kHz子载波间隔的符号和60kHz子载波间隔的符号采用等时长方式传输。则可在一个15kHz子载波间隔的符号时长上,令60kHz子载波间隔的符号重复传输四次(或称为复制),这使得60kHz子载波间隔的符号的总长度和15kHz子载波间隔的符号时长相同。
而在接收侧,基站分别接收到的重复传输四次的符号,对其进行处理,得到60kHz子载波间隔的服务上承载的信息。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能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绍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0)

  1. 一种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设备,包括:
    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为控制信道配置的时频资源,所述时频资源包括N个符号和M个物理资源块PRB;所述N不小于1不大于12,所述M不小于1;所述控制信道包含解调参考信号DMRS和上行控制信息UCI;所述M个PRB相邻或不相邻;
    在所述N个符号中的至少一个符号内,使用目标PRB传输所述DMRS;其中,所述目标PRB包含所述M个PRB中的至少一个PRB。
  2. 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N个符号至少包括第一符号;所述在至少一个符号内,使用目标PRB传输所述DMRS包括:
    在所述第一符号的长度内,使用所述目标PRB传输所述DMRS;
    若所述N个符号还包括第二符号,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符号的长度内,使用所述目标PRB传输所述UCI或所述DMRS。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符号的长度内,使用所述目标PRB传输所述DMRS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符号的长度内,使用其他PRB的部分子载波传输所述UCI,部分子载波传输所述DMRS;
    其中,所述其他PRB包含所述M个PRB中的至少一个PRB,并且,所述其他PRB不包含所述目标PRB。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二符号的长度内,使用所述目标PRB传输所述UCI或DMRS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符号的长度内,使用所述其他PRB的部分子载波传输所述UCI,部分子载波传输所述DMRS。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符号的长度内,使用与所述目标PRB相邻的RPB传输所述UCI。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PRB被划分为至少一个PRB组;各PRB组在频域上相邻或不相邻;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符号的长度内,使用所述PRB组中除所述目标PRB之外的至少一个PRB传输所述UCI。
  7. 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至少一个PRB上预留出子载波。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留出的子载波间隔为15×P千赫,所述P为正整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一个符号的长度内,使用预留出的子载波在时域上重复传输信号P次。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采用与相邻小区采用扩频序列正交的第一扩频序列,对所述DMRS进行扩频;
    采用与相邻小区采用扩频序列正交的第二扩频序列,对所述UCI进行扩频;
    所述第一扩频序列和第二扩频序列相同或不同;所述第一扩频序列和第二扩频序列由 第二设备指定。
  10. 一种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设备,包括:
    生成配置信息并发送,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为控制信道配置的时频资源,所述时频资源包括N个符号和M个物理资源块PRB;所述N不小于1不大于12,所述M不小于1;所述M个PRB相邻或不相邻;
    在所述时频资源上接收所述控制信道;其中,所述控制信道包含解调参考信号DMRS和上行控制信息UCI;所述DMRS使用所述N个符号中的至少一个符号及目标PRB传输;所述目标PRB包含所述M个PRB中的至少一个PRB。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N个符号至少包括第一符号;所述在所述时频资源上接收所述控制信道包括:
    在所述第一符号的长度内,在所述目标PRB上接收所述DMRS;
    若所述N个符号还包括第二符号,所述在所述时频资源上接收所述控制信道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符号的长度内,在所述目标PRB上接收所述UCI或DMRS。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时频资源上接收所述控制信道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符号的长度内,在其他PRB的部分子载波上接收所述UCI,部分子载波上接收DMRS;其中,所述其他PRB包含所述M个PRB中的至少一个PRB,并且,所述其他PRB不包含所述目标PRB。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时频资源上接收所述控制信道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符号的长度内,在所述其他PRB的部分子载波上接收所述UCI,部分子载波上接收所述DMRS。
  14. 如权利要求10-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PRB中的至少一个PRB上预留有子载波。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一个符号的长度内,接收使用预留出的子载波并在时域上重复传输P次的信号。
  16.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指示第一扩频序列和第二扩频序列;所述第一扩频序列和第二扩频序列分别与相邻小区采用的扩频序列正交;所述第一扩频序列用于对所述DMRS进行扩频,所述第二扩频序列用于对所述UCI进行扩频。
  17. 一种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为控制信道配置的时频资源,所述时频资源包括N个符号和M个物理资源块PRB;所述N不小于1不大于12,所述M不小于1;所述控制信道包含解调参考信号DMRS和上行控制信息UCI;所述M个PRB相邻或不相邻;
    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N个符号中的至少一个符号内,使用目标PRB传输所述DMRS;其中,所述目标PRB包含所述M个PRB中的至少一个PRB。
  18. 权利要求17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N个符号至少包括第一符号;
    在所述在至少一个符号内使用目标PRB传输所述DMRS的方面,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一符号的长度内,使用所述目标PRB传输所述DMRS;
    若所述N个符号还包括第二符号,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第二符号的长度内,使用所述目标PRB传输所述UCI或DMRS。
  19.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符号的长度内使用所述目标PRB传输所述DMRS的方面,所述发送单元具体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符号的长度内,使用其他PRB的部分子载波传输所述UCI,部分子载波传输所述DMRS;
    其中,所述其他PRB包含所述M个PRB中的至少一个PRB,并且,所述其他PRB不包含所述目标PRB。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二符号的长度内使用所述目标PRB传输所述UCI或DMRS的方面,所述发送单元具体还用于:
    在所述第二符号的长度内,使用所述其他PRB的部分子载波传输所述UCI,部分子载波传输所述DMRS。
  21.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PRB被划分为至少一个PRB组;各PRB组在频域上相邻或不相邻;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符号的长度内,使用所述PRB组中除所述目标PRB之外的至少一个PRB传输所述UCI。
  22. 如权利要求17-21任一项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至少一个PRB上预留出子载波。
  23.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预留出的子载波间隔为15×P千赫,所述P为正整数,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在一个符号的长度内,使用预留出的子载波在时域上重复传输信号P次。
  24.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采用与相邻小区采用扩频序列正交的第一扩频序列,对所述DMRS进行扩频;
    采用与相邻小区采用扩频序列正交的第二扩频序列,对所述UCI进行扩频;
    所述第一扩频序列和第二扩频序列相同或不同;所述第一扩频序列和第二扩频序列由第二设备指定。
  25. 一种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单元,用于生成配置信息并发送,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为控制信道配置的时频资源,所述时频资源包括N个符号和M个物理资源块PRB;所述N不小于1不大于12,所述M不小于1;所述M个PRB相邻或不相邻;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时频资源上接收所述控制信道;其中,所述控制信道包含解调参考信号DMRS和上行控制信息UCI;所述DMRS使用所述N个符号中的至少一个符号及目标PRB传输;所述目标PRB包含所述M个PRB中的至少一个PRB。
  26.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N个符号至少包括第一符号;在所述时频资源上接收所述控制信道的方面,所述第二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一符号的长度内,在所述目标PRB上接收所述DMRS;
    若所述N个符号还包括第二符号,所述第二接收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第二符号的长度内,在所述目标PRB上接收所述UCI或DMRS。
  27. 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时频资源上接收所述控制信道的方面,所述第二接收单元具体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符号的长度内,在其他PRB的部分子载波上接收所述UCI,部分子载波上接收DMRS;其中,所述其他PRB包含所述M个PRB中的至少一个PRB,并且,所述其他PRB不包含所述目标PRB。
  28. 如权利要求25-27任一项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PRB中的至少一个PRB上预留有子载波。
  29.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单元还用于:在一个符号的长度内,接收使用预留出的子载波并在时域上重复传输P次的信号。
  30.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单元还用于:
    指示第一扩频序列和第二扩频序列;所述第一扩频序列和第二扩频序列分别与相邻小区采用的扩频序列正交;所述第一扩频序列用于对所述DMRS进行扩频,所述第二扩频序列用于对所述UCI进行扩频。
PCT/CN2017/088790 2017-04-07 2017-06-16 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18184295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500,965 US11044706B2 (en) 2017-04-07 2017-06-16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es
CN201780065118.4A CN109845314B (zh) 2017-04-07 2017-06-16 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EP17904496.1A EP3595354B1 (en) 2017-04-07 2017-06-16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control channe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25316.4 2017-04-07
CN201710225316 2017-04-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84295A1 true WO2018184295A1 (zh) 2018-10-11

Family

ID=63711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7/088790 WO2018184295A1 (zh) 2017-04-07 2017-06-16 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44706B2 (zh)
EP (1) EP3595354B1 (zh)
CN (1) CN109845314B (zh)
WO (1) WO201818429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86990A1 (zh) * 2019-03-15 2020-09-24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35904B1 (en) * 2017-06-07 2022-01-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roviding information on a control channel
US20220087749A1 (en) 2020-02-07 2022-03-24 Smith & Nephew, Inc. Augmented reality ready optical tracking system
US20230087709A1 (en) 2020-02-27 2023-03-23 Smith & Nephew, Inc. Fiducial tracking knee brace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of
WO2022104656A1 (zh) * 2020-11-19 2022-05-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信道的传输及接收方法、装置、通信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1577A (zh) * 2012-09-19 2015-05-20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5594286A (zh) * 2013-10-01 2016-05-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未许可频谱的lte/lte-a系统中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管理
CN106105088A (zh) * 2014-03-27 2016-11-0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ul dm‑rs开销减少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49011B2 (ja) 1998-01-09 2005-05-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
CN102196570B (zh) 2010-03-12 2014-04-1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546134B (zh) 2011-12-29 2015-07-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基于增强phich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02123B (zh) * 2014-09-11 2017-11-14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142075B2 (en) * 2014-11-03 2018-11-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d on multiple antennas
US10624068B2 (en) 2015-08-12 2020-04-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performing uplink transmission
KR102603814B1 (ko) * 2017-01-06 2023-11-1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상향링크 제어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WO2018135607A1 (ja) * 2017-01-20 2018-07-2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0652866B2 (en) * 2017-03-20 2020-05-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orting asynchronous uplink HARQ and multiple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s
US11350393B2 (en) * 2017-03-23 2022-05-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channel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140696B2 (en) * 2017-03-31 2021-10-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signal of a user equipment for V2X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1577A (zh) * 2012-09-19 2015-05-20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5594286A (zh) * 2013-10-01 2016-05-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未许可频谱的lte/lte-a系统中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管理
CN106105088A (zh) * 2014-03-27 2016-11-0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ul dm‑rs开销减少的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ET AL.: "New PUCCH format design to support UCI transmission for up to 32 component carriers",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2, RL-153770, vol. RAN WG1, 28 August 2015 (2015-08-28), XP051001216 *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3595354A4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86990A1 (zh) * 2019-03-15 2020-09-24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5314A (zh) 2019-06-04
US11044706B2 (en) 2021-06-22
EP3595354A4 (en) 2020-03-18
EP3595354B1 (en) 2021-02-24
CN109845314B (zh) 2020-12-04
EP3595354A1 (en) 2020-01-15
US20200037308A1 (en) 2020-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84295A1 (zh) 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JP7259082B2 (ja) 上りリンク制御情報送信、受信方法、端末及びネットワーク側機器
CN110719632B (zh) 一种准共址确定方法、调度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09089316B (zh) 调度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19095834A1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9392139B (zh) 一种接收广播消息的资源位置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958089B (zh) 传输块与码字的对应关系、相关设备以及系统
JP7206417B2 (ja) チャネルリソース決定方法、チャネル検出方法及び端末
CN111435899A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JP7210708B2 (ja) 伝送指示信号の伝送方法、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端末
WO2018201938A1 (zh) 资源映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WO2018113721A1 (zh) 一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用户设备
CN107889243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相关装置以及系统
CN110875808B (zh) 系统信息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WO2018130092A1 (zh) 一种信息接收、发送方法及设备
KR102589486B1 (ko) 업링크 전송 방법 및 단말
US20210297136A1 (en) CSI Measur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475373B (zh) 竞争窗口参数的维护方法及相关装置
EP3442149B1 (e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for transmitting pilot signal
WO2019149111A1 (zh) 一种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
EP4280513A1 (en) Pdcch configur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18145353A1 (zh)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5078399A1 (zh) 无线覆盖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KR102591425B1 (ko) 정보 전송 방법, 네트워크 기기 및 단말
CN108811108B (zh) 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790449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790449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Effective date: 2019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