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5000148A1 - 通信方法、支撑节点及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支撑节点及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5000148A1
WO2015000148A1 PCT/CN2013/078753 CN2013078753W WO2015000148A1 WO 2015000148 A1 WO2015000148 A1 WO 2015000148A1 CN 2013078753 W CN2013078753 W CN 2013078753W WO 2015000148 A1 WO2015000148 A1 WO 2015000148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local area
area network
support nod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3/07875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李龠
郭小龙
朱松
杨飞
Original Assignee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PCT/CN2013/07875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15000148A1/zh
Priority to CN201380001994.2A priority patent/CN104396309B/zh
Publication of WO2015000148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5000148A1/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2Alternat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支撑节点及通信系统。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UE的支撑节点的IP地址,在局域网中寻址UE的支撑节点,由UE的支撑节点将基站发送的UE的消息转发至UE,或者直接获取UE在局域网中的IP地址,根据UE的IP地址在局域网中寻址UE,能够准确地在局域网和无线蜂窝网络构成的异构网络中,将基站发送的UE的消息准确地转发至UE,实现了局域网和无线蜂窝网络构成的异构网络中的UE寻址。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使得借助有线局域网的有线传输取代现有技术中支撑节点之间的短距离无线传输成为可能,让支撑节点之间的通信更加可靠,通信成本降低。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 支撑节点及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 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 支撑节点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 已经出现了多种制式的移动通信系统, 例如, 全球移动通讯系统 (GSM: 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网络、 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 (GPRS: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网络、 宽带码分多址 (WCDMA: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网络、 CDMA-2000 网 络 、 时 分 同 歩 码 分 多 址 ( TD-SCDMA : 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网络、 全球微波互联接 入 (WiMAX: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网络等。 这些 移动通信系统除了提供语音通信业务之外, 通常还提供数据通信业务, 因此, 用户可以使用这些移动通信系统所提供的数据通信业务来上传和下载各种数 据。
然而, 当前的通信手段都是针对单用户设备进行操作的, 即演进型基站 ( evolved Node B, 简称 eNB ) 直接与其管控范围内的用户设备 (User Equipment, 简称 UE) 进行数据的交互。 即使采用其他增强型的通信手段, 如多点协作传输 (CoMP: Coordinated Multipoint) 技术来提高处于小区边缘 用户设备的可靠性, 或载波聚合 (CA : Carrier Aggregation) 技术来提高用 户设备的吞吐率等, 这些技术仍然都是对单用户设备的操作, 一旦用户设备 所在小区环境恶化, 用户设备的数据传输的吞吐率和 /或可靠性也会急剧下 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合成通信 ( Multiple Users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MUCC )的概念被提出。如图 1所示,在合成通信下, eNBl 配置 UE2与 UE3建立合成通信连接, eNBl发送给 UE3的数据可以先发送给 UE3附近的与 UE3建立合成通信连接的 UE2, UE2通过短距离通信技术将该数 据转发给 UE3。 这样 eNB就可以选择信道条件好的 UE下发目标 UE的数据, 达 到多用户分集的效果。 其中, UE2与 UE3建立合成通信连接, 可将 UE2称为 是 UE3的支撑节点, 或是 UE3的超级 E5 , 该 UE2可以是一种专门为 UE3提供 转发服务的支撑 UE, 也可以是普通 UE。
如图 2所示的合成通信协议栈的设计, 是以合成层在 RLC层和 PDCP层之 间为例的, 实际上合成层位置可以有多种选择。 从图 2中可以看出, eNB需要 将 UE3承载上的数据, 分流到 UE2的协议栈上, 再由短距离传输给 UE3。 UE2 的协议栈参数和 UE3相同。 合成通信协议栈引入了合成层, 合成层提供了数 据分流合并、 信道质量监控、 承载映射等等功能。
从上述介绍可以看出, 合成通信(MUCC)会带来多用户分集, 但是 UE 的宏网空口链路开销, 如信道质量指示符 CQI等, 无法节省, 同时还会增 加 UE工作的复杂度、 UE的功耗也会增加。 这些问题在小数据传输中尤为 突出, 所以针对小数据传输的特点, MUCC又衍伸出了另一种形式, 如图 3所示, eNB与 UE3之间不再有直接通信, 所有数据均通过支撑节点 (如图 3中的支撑节点 21和支撑节点 22 ) 转发。 各支撑节点之间也建立合成通信 连接, 以进一歩提升无线回程线路 (Backhaul) 的可靠性和传输效率。 通 过图 3所示形式的 MUCC ,由 MUCC带来的终端工作复杂度和功耗增加等问 题都转嫁给了支撑节点, 而解放了大多数的 UE。
而现有通信系统中, 各支撑节点之间的通信还是采用无线通信。 而随 着最后一公里光纤 /宽带网络的建设, 有线网络接口已经遍布我们的周围, 尤其是一些热点地区, 如商场、 写字楼等。 目前尚没有有线 LAN与无线蜂 窝网通信结合的通信方法, 如何将基站发送的终端的数据能在无线蜂窝网 中和有线网络中被准确地转发至所述终端, 是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 支撑节点及通信系统, 用以实现在无线蜂 窝网和有线网络中, 将基站发送的终端的数据准确地转发至所述终端。
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通信方法, 包括:
获取用户设备 UE的支撑节点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若所述 IP地址不是自身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则根据所述 IP地址, 在 局域网中将接收到的基站发送的所述 UE的消息路由至所述 UE的支撑节点, 以使所述 UE的支撑节点将所述消息转发至所述 UE。
结合通信方法的第一个方面, 在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 所述获取 UE 的支撑节点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 UE的消息, 所述消息携带有 UE的标识; 根据所述标识, 获取所述 UE的支撑节点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结合通信方法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 所述 根据所述 UE标识, 获取所述 UE的支撑节点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包括: 查询路由列表, 所述路由列表中存储有支撑节点的 IP地址以及与所述支 撑节点 IP地址绑定的 UE的标识;
从所述路由列表中, 获取所述 UE标识对应的支撑节点的 IP地址。
结合通信方法的第一个发明, 或第一和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一种, 在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 还包括:
当与终端建立合成通信连接后, 获取所述终端的标识, 将所述终端的标 识与自身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绑定, 并存储在自身的路由列表中, 在所述局 域网中广播携带有所述终端的标识以及自身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的第一更新 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更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接收到的支撑节点将所述终端的 标识与所述 IP地址对应存储在所述支撑节点的路由列表中;
当与终端解除合成通信连接后, 获取所述终端的标识, 解除所述终端的 标识与自身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的绑定, 并将所述终端的标识从所述自身的 路由列表中删除, 在所述局域网中广播携带有所述终端的标识以及自身在局 域网中的 IP地址的第二更新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更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接 收到的支撑节点将路由列表中与所述 IP 地址对应存储的所述终端的标识删 除。
结合通信方法的第一个方面, 在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 所述获取 UE 的支撑节点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 UE的消息,所述消息携带有 UE的标识以及所述 UE的 支撑节点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其中, 所述 IP地址为所述支撑节点与所述 UE建立合成通信连接后, 由所述支撑节点上报至所述基站的;
根据所述消息, 获取所述 UE的支撑节点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 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 UE的消息, 所述消息携带有 UE的 IP地址;
根据所述 UE的 IP地址, 在局域网中将所述消息路由至所述 UE;
其中, 所述 UE的 IP地址为与所述 UE建立合成通信连接的支撑节点在 局域网中为所述 UE申请或分配, 并由所述支撑节点上报至所述基站的。
结合通信方法的第二个方面, 在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 还包括: 当与终端建立合成通信连接后, 向局域网中的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HCP 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所述终端标识的地址获取请求, 以使所述 DHCP服务器为 所述终端分配 IP地址;
当与终端解除合成通信连接后, 向所述 DHCP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所述终 端的 IP地址的地址释放请求, 以使所述 DHCP服务器释放所述终端的 IP地 址。
本发明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支撑节点, 包括:
获取模块, 用于获取 UE的支撑节点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第一处理模块, 用于当所述 IP地址不是自身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时, 根据所述 IP地址, 在局域网中将基站发送给所述 UE的消息路由至所述 UE 的支撑节点, 以使所述 UE的支撑节点将所述消息转发至所述 UE。
结合支撑节点的第三个方面, 在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 所述获取模块, 包括: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 UE 的消息, 所述消息携带有 UE 的标识;
获取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标识, 获取所述 UE 的支撑节点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结合支撑节点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 在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 所 述获取单元, 包括:
查询子单元, 用于查询路由列表, 所述路由列表中存储有 UE标识以及 对应的支撑节点的 IP地址;
获取子单元, 用于从所述路由列表中, 获取所述 UE标识对应的支撑节 点的 IP地址。
结合支撑节点的第三个方面、或第一种和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一种, 在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 还包括:
第二处理模块, 用于当与终端建立合成通信连接后, 获取所述终端的标 识, 将所述终端的标识与自身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绑定, 并存储在自身的路 由列表中, 在所述局域网中广播携带有所述终端的标识以及自身在局域网中 的 IP地址的第一更新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更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接收到的 支撑节点将所述终端的标识与所述 IP地址对应存储在所述支撑节点的路由列 表中;
第三处理模块, 用于当与终端解除合成通信连接后, 获取所述终端的标 识, 解除所述终端的标识与自身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的绑定, 并将所述终端 的标识从所述自身的路由列表中删除, 在所述局域网中广播携带有所述终端 的标识以及自身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的第二更新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更新 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接收到的支撑节点将路由列表中与所述 IP地址对应存储的 所述终端的标识删除。
结合支撑节点的第三个方面, 在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获取模 块, 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 UE的消息,所述消息携带有 UE的标识 以及所述 UE的支撑节点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其中,所述 IP地址为所述支 撑节点与所述 UE建立合成通信连接后, 由所述支撑节点上报至所述基站的; 获取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消息, 获取所述 UE 的支撑节点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本发明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支撑节点, 包括:
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 UE的消息, 所述消息携带有 UE的 IP 地址;
处理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 UE的 IP地址, 在局域网中将所述消息路由至 所述 UE;
其中, 所述 UE的 IP地址为与所述 UE建立合成通信连接的支撑节点在 局域网中为所述 UE申请或分配, 并由所述支撑节点上报至所述基站的。
结合支撑节点的第四个方面, 在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 还包括: 发送模块, 用于当与终端建立合成通信连接后, 向局域网中的动态主机 配置协议 DHCP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所述终端标识的地址获取请求, 以使所述 DHCP服务器为所述终端分配 IP地址; 当与终端解除合成通信连接后, 向所 述 DHCP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所述终端的 IP地址的地址释放请求, 以使所述 DHCP服务器释放所述终端的 IP地址。
本发明第五个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 包括: 基站、 用户设备 UE 以及 至少两个支撑节点; 其中,
所述基站, 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支撑节点无线通信连接,用于将所述 UE 的消息发送至所述至少两个支撑节点中的一个支撑节点;
所述 UE与所述至少两个支撑节点中的一个支撑节点为合成通信连接; 所述至少两个支撑节点在同一局域网中;
所述支撑节点用于获取用户设备 UE的支撑节点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若所述 IP地址不是自身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则根据所述 IP地址, 在 局域网中将接收到的基站发送的所述 UE的消息路由至所述 UE的支撑节点, 以使所述 UE 的支撑节点将所述消息转发至所述 UE, 或者接收基站发送的 UE的消息, 所述消息携带有 UE的标识以及所述 UE的支撑节点在局域网中 的 IP地址,其中,所述 IP地址为所述支撑节点与所述 UE建立合成通信连接 后, 由所述支撑节点上报至所述基站的; 根据所述消息, 获取所述 UE 的支 撑节点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本发明第六个方面提供一种支撑节点, 所述支撑节点包括: 处理器、 通 信接口、 存储器和总线; 其中,
所述处理器、 所述通信接口、 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 信;
所述处理器, 用于执行程序;
所述存储器, 用于存放所述程序;
其中,所述程序用于获取用户设备 UE的支撑节点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若所述 IP地址不是自身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则根据所述 IP地址, 在局域 网中将接收到的基站发送的所述 UE的消息路由至所述 UE的支撑节点,以使 所述 UE的支撑节点将所述消息转发至所述 UE。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 UE的支撑节点的 IP地 址, 在局域网中寻址 UE的支撑节点, 由 UE的支撑节点将基站发送的 UE 的消息转发至 UE, 或者直接获取 UE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根据 UE的 IP地址在局域网中寻址 UE, 能够准确地在局域网和无线蜂窝网络构成的 异构网络中,将基站发送的 UE的消息准确地转发至 UE, 实现了局域网和无 线蜂窝网络构成的异构网络中的 UE寻址。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 案, 使得借助有线局域网的有线传输取代现有技术中支撑节点之间的短距 离无线传输成为可能, 让支撑节点之间的通信更加可靠, 通信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 1为现有技术中基于一种 MUCC技术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 2为图 1所示的通信系统的协议栈原理图;
图 3为现有技术中基于另一种 MUCC技术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 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 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 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支撑节点的路由列表建立、 维护更新过程的实 例示意图;
图 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通信方法的信令示意图;
图 8 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通信方法对应的各网元设备的合成通信 协议栈的原理图;
图 9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通信方法的信令示意图;
图 10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通信方法对应的各网元设备的合成通信 协议栈的原理图;
图 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 12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通信方法的信令示意图;
图 13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通信方法对应的各网元设备的合成通信 协议栈的原理图;
图 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支撑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 15为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支撑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 16为本发明实施例九提供的支撑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基于 MUCC 技术, 建立了一种结合有线局域网络和无 线蜂窝网络的通信系统架构, 如图 4所示的通信系统, 借助有线局域网的 有线传输, 取代现有技术中支撑节点之间的短距离无线传输, 可以让支撑 节点之间的通信更加可靠, 且通信成本降低。
如图 4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 图 4所示, 所述通信系统包括: 基站 1、 用户设备 UE3以及至少两个支撑 节点(图 4中仅示出了两个支撑节点 23和 24的情况)。 其中, 所述基站 1 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支撑节点无线通信连接, 用于将所述 UE3的消息发送至 所述至少两个支撑节点中的一个支撑节点。所述 UE3与所述至少两个支撑节 点中的一个支撑节点为合成通信连接, 如图 4所示, 所述支撑节点 23与所述 UE3为合成通信连接, 即支撑节点 23是所述 UE3的支撑节点。 所述至少两 个支撑节点之间通过有线局域网连接。 各支撑节点用网线连接上了有线 LAN 的网口后, 会从本地 LAN 的动态主机设置协议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 简称 DHCP ) 服务器获取一个 IP地址。 或者, 所 述支撑节点不仅从本地 LAN的 DHCP服务器为自己获取一个 IP地址外, 还会向 DHCP 服务器申请为与所述支撑节点为合同通信连接的终端分配 一个 IP地址。 具体地, 如图 4所示实例, 支撑节点 23和支撑节点 24均 通过有线接口接入现有有线 LAN中。上述的支撑节点,用于获取用户设备 UE的支撑节点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若所述 IP地址不是自身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则根据所述 IP地址, 在局域网中将接收到的基站发送的所述 UE的 消息路由至所述 UE的支撑节点,以使所述 UE的支撑节点将所述消息转发至 所述 UE; 或者, 所述支撑节点接收基站发送的 UE的消息, 所述消息携带有 UE的 IP地址; 根据所述 UE的 IP地址, 在局域网中将所述消息路由至所述 UE; 其中, 所述 UE的 IP地址为与所述 UE建立合成通信连接的支撑节点在 局域网中为所述 UE申请或分配, 并由所述支撑节点上报至所述基站的。
基站选择至少一个支撑节点中信道条件好的支撑节点, 该信道条件好 的支撑节点可能是所述 UE的支撑节点, 也可能是除所述 UE的支撑节点 以外的其他支撑节点。 基站将 UE的消息先发送给该信道条件好的支撑节 点, 该支撑节点获取 UE的支撑节点的 IP地址, 在局域网中寻址 UE的支 撑节点, 由 UE的支撑节点将基站发送的 UE的消息转发至 UE, 或者直接 获取 UE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根据 UE的 IP地址在局域网中寻址 UE, 能够准确地在局域网和无线蜂窝网络构成的异构网络中,将基站发送的 UE 的消息准确地转发至 UE,实现了局域网和无线蜂窝网络构成的异构网络中的 UE寻址。基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通信方法,使得借助有线局域网的有线 传输取代现有技术中支撑节点之间的短距离无线传输成为可能, 让支撑节 点之间的通信更加可靠, 通信成本降低。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撑节点可以是现有 MUCC技术中预先固定布置的超级 E5 , 或者是网络侧挑选出的一些普通 UE, 或者是小型的中继节点 Relay等等。
如图 5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 5 所示的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支撑节点。 如图 5所示, 该方法包括:
歩骤 101、 获取用户设备 UE的支撑节点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具体地, 支撑节点在接入有线 LAN后, 会从本地 LAN的 DHCP服务 器获取一个 IP地址。本歩骤 101, 获取用户设备 UE的支撑节点在局域网中 的 IP地址, 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 包括:
首先,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 UE的消息, 所述消息携带有 UE的标识。 其中, 所述 UE 的标识可具体是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Cell Radio Network Temmporary Identify, 简禾尔 CRNTI) 。
然后, 根据所述标识, 获取所述 UE的支撑节点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具体地, 每一个支撑节点均存储有路由列表。 路由列表中存储有 UE标 识以及对应的支撑节点的 IP地址。 其中, 所述 UE标识以及对应的支撑节点 的 IP地址, 包括: 自身的 IP地址以及与自身 IP地址绑定的终端的标识, 以 及与自身建立合成通信连接的其他支撑节点的 IP地址以及分别与这些支撑节 点的 IP地址绑定的终端的标识。 当支撑节点与一个 UE建立合成通信连接之 后,该支撑节点会获取该 UE的标识,将所述 UE的标识与自身的局域网中的 IP地址绑定, 并存储在路由列表中, 在所述局域网中广播携带有所述 UE的 标识以及自身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的第一更新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更新指 示信息用于指示接收到的支撑节点将所述 UE的标识与所述 IP地址对应存储 在所述支撑节点的各自的路由列表中。 当与 UE解除合成通信连接后, 获取 该 UE的标识, 解除所述 UE的标识与自身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的绑定, 并 将所述 UE 的标识从所述自身的路由列表中删除, 在所述局域网中广播携带 有所述 UE的标识以及自身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的第二更新指示信息, 所 述第二更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接收到的支撑节点将路由列表中与所述 IP地址 对应存储的所述 UE的标识删除。
由此, 本歩骤 1012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为: 查询路由列表, 从所述路 由列表中获取所述 UE标识对应的支撑节点的 IP地址。
当系统中任意两支撑节点之间的合成通信连接的建立后, 任意两支撑节 点之间交互各自的 IP地址, 并分别建立自己的路由列表。 图 6列举出了通信 系统中支撑节点路由列表建立、 维护更新过程的实例图。 如图 6所示, 通信 系统中第一支撑节点 PS-UE1上电后, 接入有线 LAN和 LTE, 此时没有路由 列表, 只有自己从 LAN的 DHCP服务器中获取到的 IP地址。 第一支撑节点 PS-UE1分别与第二、 第三和第四支撑节点 PS-UE2、 3和 4建立合成通信连 接后, 与第二、 第三和第四支撑节点 PS-UE2、 3和 4进入地址交换流程, 所 述第一支撑节点 PS-UE1 建立路由列表, 并将经所述地址交换流程获取到的 各支撑节点的 IP 地址存储至所述路由列表中。 第二、 第三和第四支撑节点 PS-UE2、3和 4逐渐有了各自支撑的受益 UE后,分别向第一支撑节点 PS-UE1 上报各自支撑的受益 UE的标识 C-RNTI。 例如, 第一支撑节点 PS-UE1接收 第二支撑节点 PS-UE2发送的携带有第二支撑节点的 IP地址和与所述第二支 撑节点 PS-UE1建立合成通信连接的 UE的标识 C-RNTI1的第一更新指示信 息, 所述第一支撑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更新指示信息将所述标识 C-RNTI1与路 由列表中所述第二支撑节点的 IP对应存储在所述路由列表中。同理,图 6中, 第一支撑节点 PS-UE1的路由列表中存储的,与第二支撑节点 PS-UE2建立合 成通信连接的终端的标识 C-RNTI2, 与第三支撑节点 PS-UE3建立合成通信 连接的终端的标识 C-RNTI3、 C-RNTI4 和 C-RNTI5 , 以及与第四支撑节点 PS-UE4建立合成通信连接的终端的标识 C-RNTI6和 7,均可采用上述方法实 现, 此处不再赘述。 当第二、 第三或第四支撑节点 PS-UE2、 3或 4中有支撑 节点对应的受益 UE离开时, 第二、 第三或第四支撑节点 PS-UE2、 3或 4向 第一支撑节点 PS-UE1 上报离开的 UE 的标识 C-RNTI。 例如, 若标识为 C-RNTI2的 UE离开第二支撑节点 PS-UE2, 第二支撑节点 PS-UE2向与其为 合成关系的所有支撑节点上报离开 UE 的标识 C-RNTI2。 第一支撑节点 PS-UE1接收第二支撑节点 PS-UE2发送的携带有第二支撑节点的 IP地址和与 所述第二支撑节点解除合成通信连接的 UE的标识 C-RNTI2的第二更新指示 信息, 所述第一支撑节点根据所述第二更新指示信息, 将所述路由列表中所 述第二支撑节点的 IP对应存储的所述标识 C-RNTI2从所述路由列表中删除。 同理, 当有终端与第三支撑节点或第四支撑节点解除合成通信连接, 所述第 一支撑节点都会收到第三或第四支撑节点发送的第二更新指示信息, 以删除 路由列表中与所述第三或第四支撑节点解除合成通信连接的终端的标识。 若 所述第一支撑节点 PS-UE1与第四支撑节点 PS-UE4解除合成关系,则所述第 一支撑节点 PS-UE1删除自身路由列表中所述第四支撑节点的 IP地址和所述 第四支撑节点的受益 UE的标识, 同时,所述第四支撑节点 PS-UE4删除自身 路由列表中所述第一支撑节点的 IP地址和所述第一支撑节点的受益 UE的标 识。
或者, 本歩骤 101, 获取用户设备 UE的支撑节点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的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 包括:
首先, 接收基站发送的 UE的消息, 所述消息携带有 UE的标识以及所 述 UE的支撑节点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其中,所述 IP地址为所述支撑节点 与所述 UE建立合成通信连接后, 由所述支撑节点上报至所述基站的。
其中,所述支撑节点在从 LAN的 DHCP服务器中获取自身的 IP地址后, 将获取到的 IP地址上报给基站。 UE与支撑节点建立合成通信连接是在基站 的配置下完成的, 由此基站知道跟踪区域内所有合成通信连接的 UE与支撑 节点。 例如, 所述基站中存储有合成通信关系列表, 该合成通信关系列表中 对应存储有处于合成通信连接的 UE的标识和支撑节点的 IP地址。 当基站发 送 UE的消息时, 会直接将所述 UE的标识和所述 UE的支撑节点的 IP地址 携带在所述消息中, 如在所述消息的 MAC包头中携带, 所述基站将所述 UE 的消息发送至信道条件好的支撑节点, 该信道条件好的支撑节点可能是所 述 UE的支撑节点,也可能是除所述 UE的支撑节点以外的其他支撑节点。
然后, 根据所述消息, 获取所述 UE的支撑节点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歩骤 102、若所述 IP地址不是自身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则根据所述 IP 地址,在局域网中将接收到的基站发送的所述 UE的消息路由至所述 UE的支 撑节点, 以使所述 UE的支撑节点将所述消息转发至所述 UE。
基于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 使得借助有线局域网的有线传输, 取 代现有技术中支撑节点之间的短距离无线传输成为可能, 即通过局域网将 基站发送至支撑节点的 UE的消息路由至所述 UE的支撑节点,由所述 UE 的支撑节点将所述消息转发至所述 UE。 较现有支撑节点间短距离无线通 信技术, 本实施例采用支撑节点间有线局域网进行数据的传输, 可以让支 撑节点之间的通信更加可靠, 且通信成本降低。
为使得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更加清楚, 下面将以一具体通信系统作 为举例进一歩地说明本发明提供的通信方法。该通信系统包括 UE、第一支撑 节点、 第二支撑节点、 DHCP服务器和基站 eNB。 其中, UE与所述第一支撑 节点为合成通信连接, 即所述第一支撑节点为所述 UE 的支撑节点。 所述第 一支撑节点与所述第二支撑节点在同一局域网中, 且第一支撑节点与所述第 二支撑节点合成通信连接。所述 eNB与所述第一支撑节点和所述第二支撑节 点通信连接。 其中, 本实施例中任意两支撑节点建立合成通信连接的过程, 以及支撑节点与 UE建立合成通信连接的过程均可采用现有 MUCC技术中合 同通信连接建立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所述通信系统的 结构不仅限于此, 本实施例示出的通信系统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实施例 提供的所述通信方法。如图 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通信方法的信令 示意图。 本实施例三提供的所述的方法适用如图 7所示, 本实施例三的通 信方法可以包括:
歩骤 201、第一支撑节点和第二支撑节点分别与 DHCP服务器进行交互, 获取本地 LAN的 DHCP服务器为所述第一支撑节点和第二支撑节点分配的 IP地址。
歩骤 202、 所述第一支撑节点与第二支撑节点进行信息交互, 执行 IP地 址交换流程。
具体地, 第一支撑节点向所述第二支撑节点发送携带有第一支撑节点的 IP地址的信息, 以使所述第二支撑节点获取所述第一支撑节点的 IP地址, 并 将其存储在路由列表中。 同样地, 第二支撑节点向所述第一支撑节点发送携 带有第二支撑节点的 IP地址的信息, 以使所述第一支撑节点获取所述第二支 撑节点的 IP地址, 并将其存储在路由列表中。
歩骤 203、所述第一支撑节点将所述 UE的 CRNTI与自身的 IP地址绑定, 并将所述 UE的 CRNTI存储在路由列表中, 所述第一支撑节点向所述第二支 撑节点发送携带有所述 UE的 CRNTI与所述第一支撑节的 IP地址的第一更 新指示信息。
其中, 所述第一更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接收到的支撑节点将所述 UE 的 CRNTI与所述第一支撑节的 IP地址对应存储在所述支撑节点的路由列表中。
歩骤 204、 第二支撑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更新指示信息, 将所述 UE 的
CRNTI与所述第一支撑节的 IP地址对应存储在路由列表中。
以下假设第二支撑节点的信道条件好于所述第一支撑节点。所述 eNB自 动选择将 UE的消息发送至第二支撑节点。
歩骤 205、 eNB向所述第二支撑节点发送 UE的消息,所述消息携带有所 述 UE的 CRNTI。
歩骤 206、 所述第二支撑节点根据所述 UE的 CRNTI查询路由列表, 获 取所述 UE的 CRNTI对应的支撑节点的 IP地址,即第一支撑节点的 IP地址。
歩骤 207、 根据所述获取到支撑节点的 IP地址, 在局域网中将所述消息 路由至所述 IP地址对应的支撑节点, 即第一支撑节点。
上述实施例三所述的通信方法对应的各网元设备的合成通信协议栈的 设计, 如图 8所示, 图 8是以合成层在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Media Access Control, 简称 MAC ) 层为例的, 实际上合成层位置可以有多种选择。 在 各网元设备的协议栈中的数据流向,如图 8所示, eNB将 UE承载上的数据, 发送到第二支撑节点的协议栈上, 第二支撑节点再经有线局域网将 UE的 数据传输至第一支撑节点, 第一支撑节点再通过无线短距离将数据发送给 UE。
如图 9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通信方法的信令示意图。 本实施 例四提供的所述的方法同样基于上述结构的通信系统。 具体地, 如图 9所 示, 本实施例四的通信方法可以包括:
歩骤 301、第一支撑节点和第二支撑节点分别与 DHCP服务器进行交互, 获取本地 LAN的 DHCP服务器为所述第一支撑节点和第二支撑节点分配的 IP地址。
歩骤 302、 所述第一支撑节点和所述第二支撑节点分别向基站上报自身 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以下假设第二支撑节点的信道条件好于所述第一支撑节点。所述 eNB自 动选择将 UE的消息发送至第二支撑节点。
歩骤 303、基站将 UE的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支撑节点, 所述消息携带有 所述 UE的 CRNTI以及所述 UE的支撑节点的 IP地址。
歩骤 304、若消息中携带的 IP地址不是所述第二支撑节点的 IP地址, 则 所述第二支撑节点根据所述 IP地址, 在局域网中将接收到的基站发送的所述 UE的消息路由至所述 UE的支撑节点, 即第一支撑节点, 以使所述第一支撑 节点将所述消息转发至所述 UE。
上述实施例四所述的通信方法对应的各网元设备的合成通信协议栈的 设计,如图 10所示, 图 10是以合成层在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edia Access Control, 简称 MAC ) 层为例的, 实际上合成层位置可以有多种选择。 在 各网元设备的协议栈中的数据流向, 如图 10所示, eNB将 UE承载上的数 据, 发送到第二支撑节点的协议栈上。 eNB发送所述数据时, 添加的 IP地 址是 UE的支撑节点的 IP地址。 第二支撑节点经有线局域网将 UE的数据 传输至第一支撑节点终结之后, 第一支撑节点再通过无线短距离通信将数 据发送给 UE。
如图 11 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 11所示的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支撑节点。 如图 11所示, 该方法包括: 歩骤 401、接收基站发送的 UE的消息,所述消息携带有 UE的 IP地址。 其中, 所述 UE的 IP地址为与所述 UE建立合成通信连接的支撑节点在 局域网中为所述 UE申请或分配, 并由所述支撑节点上报至所述基站的。
歩骤 402、 根据所述 UE的 IP地址, 在局域网中将所述消息路由至所述 实质上, UE与 UE的支撑节点之间还是采用原有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进 行通信, 根据所述 UE的 IP地址, 可以在局域网中计算出传输路径。 该传输 路径中支撑节点之间是通过有线局域网进行通信的, 而传输路径的终点, 即 UE, 与传输路径终点的上一个支撑节点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短距离无 线传输技术进行通信的。
基于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 使得借助有线局域网的有线传输, 取 代现有技术中支撑节点之间的短距离无线传输成为可能, 即通过局域网为 UE获取 IP地址, 根据基站发送的 UE的消息中携带的 UE的 IP地址, 将 所述消息直接路由至所述 UE。 较现有支撑节点间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本实施例采用支撑节点间有线局域网进行数据的传输, 可以让支撑节点之 间的通信更加可靠, 且通信成本降低。
进一歩地, 上述实施例五所述的通信方法还包括:
当与终端建立合成通信连接后, 向局域网中的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HCP 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所述终端标识的地址获取请求, 以使所述 DHCP服务器为 所述终端分配 IP地址;
当与终端解除合成通信连接后, 向所述 DHCP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所述终 端的 IP地址的地址释放请求, 以使所述 DHCP服务器释放所述终端的 IP地 址。
如图 12 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通信方法的信令示意图。 如图 11所示, 该方法包括:
歩骤 501、第一支撑节点和第二支撑节点分别与 DHCP服务器进行交互, 获取本地 LAN的 DHCP服务器为所述第一支撑节点和第二支撑节点分配的 IP地址。
歩骤 502、 所述第一支撑节点在局域网中为所述 UE申请 /分配 IP地址, 由所述支撑节点将所述 UE的 IP地址上报至所述基站; 或者所述支撑节点将 所述 IP地址发送至所述 UE, 由所述 UE将自身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上报至 基站。
以下假设第二支撑节点的信道条件好于所述第一支撑节点。所述 eNB自 动选择将 UE的消息发送至第二支撑节点。
歩骤 503、 eNB向第二支撑节点发送的 UE的消息,所述消息携带有所述 UE的 IP地址。
歩骤 504、 所述第二支撑节点根据所述 UE的 IP地址, 将所述 UE的消 息路由至所述 UE。
具体地, 首先, 所述第二支撑节点根据所述 UE的 IP地址, 在局域网中 将所述 UE的消息路由至第一支撑节点。 然后, 所述第一支撑节点将所述 UE 的消息转发至所述 UE。
上述实施例六所述的通信方法对应的各网元设备的合成通信协议栈的设 计, 如图 13所示, 图 13是以合成层在 MAC层为例的, 实际上合成层位置 可以有多种选择。 在各网元设备的协议栈中的数据流向, 如图 13所示, eNB 将 UE承载上的数据, 发送到第二支撑节点的协议栈上。 eNB发送所述数据 时, 在 MAC包之上增加 UE的 IP地址包头。 第二支撑节点经有线局域网将 UE的数据传输至第一支撑节点终结之后,第一支撑节点再通过无线短距离通 信将数据发送给 UE。 eNB和 UE的协议栈中 IP层增加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 (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的目的是为了避免 IP包头出现新的类别。 当然,也可以在 IP包头新增上层接口类型,而去掉 eNB和 UE的协议栈中 IP 层增加 UDP。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歩骤 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 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 取存储介质中, 该程序在执行时, 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歩骤; 而前述 的存储介质包括: ROM、 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 质。
如图 14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支撑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如 14 所示, 所述支撑节点包括: 获取模块 11和第一处理模块 12。 其中, 所述获 取模块 11用于获取 UE的支撑节点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所述第一处理模 块 12用于当所述 IP地址不是自身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时,根据所述 IP地址, 在局域网中将基站发送给所述 UE的消息路由至所述 UE的支撑节点,以使所 述 UE的支撑节点将所述消息转发至所述 UE。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 UE的支撑节点的 IP地址, 在局域网中寻址 UE的 支撑节点, 由 UE的支撑节点将基站发送的 UE的消息转发至 UE, 能够准 确地在局域网和无线蜂窝网络构成的异构网络中, 将基站发送的 UE 的消 息准确地转发至 UE, 实现了局域网和无线蜂窝网络构成的异构网络中的 UE 寻址。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使得借助有线局域网的有线传 输取代现有技术中支撑节点之间的短距离无线传输成为可能, 让支撑节点 之间的通信更加可靠, 通信成本降低。
其中, 所述获取模块包括接收单元和获取单元。 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用 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 UE的消息,所述消息携带有 UE的标识。所述获取单 元用于根据所述标识, 获取所述 UE的支撑节点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具体地, 所述获取单元包括查询子单元和获取子单元。 其中, 所述查询 子单元用于查询路由列表, 所述路由列表中存储有 UE标识以及对应的支撑 节点的 IP地址。 所述获取子单元用于从所述路由列表中, 获取所述 UE标识 对应的支撑节点的 IP地址。
进一歩地,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撑节点还包括: 第二处理模块和第三 处理模块。 其中,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当与终端建立合成通信连接后, 获 取所述终端的标识, 将所述终端的标识与自身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绑定, 并 存储在自身的路由列表中, 在所述局域网中广播携带有所述终端的标识以及 自身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的第一更新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更新指示信息用 于指示接收到的支撑节点将所述终端的标识与所述 IP地址对应存储在所述支 撑节点的路由列表中。所述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当与终端解除合成通信连接后, 获取所述终端的标识,解除所述终端的标识与自身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的绑 定, 并将所述终端的标识从所述自身的路由列表中删除, 在所述局域网中广 播携带有所述终端的标识以及自身在局域网中的 IP 地址的第二更新指示信 息, 所述第二更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接收到的支撑节点将路由列表中与所述 IP地址对应存储的所述终端的标识删除。
或者,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接收单元和获取单元。 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 UE的消息,所述消息携带有 UE的标识以 及所述 UE的支撑节点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其中,所述 IP地址为所述支撑 节点与所述 UE建立合成通信连接后, 由所述支撑节点上报至所述基站的。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消息, 获取所述 UE的支撑节点在局域网中的 IP 地址。
如图 15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支撑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如 15 所示, 所述支撑节点包括: 接收模块 13和处理模块 14。 其中, 所述接收模 块 13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 UE的消息, 所述消息携带有 UE的 IP地址。所述 处理模块 14用于根据所述 UE的 IP地址, 在局域网中将所述消息路由至所 述 UE。其中,所述 UE的 IP地址为与所述 UE建立合成通信连接的支撑节点 在局域网中为所述 UE申请或分配, 并由所述支撑节点上报至所述基站的。
进一歩地, 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支撑节点还包括: 发送模块。 所述发送模 块用于当与终端建立合成通信连接后, 向局域网中的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HCP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所述终端标识的地址获取请求, 以使所述 DHCP服 务器为所述终端分配 IP地址; 当与终端解除合成通信连接后, 向所述 DHCP 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所述终端的 IP地址的地址释放请求,以使所述 DHCP服务 器释放所述终端的 IP地址。
如图 16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九提供的支撑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 16 所示, 所述支撑节点 30包括:
处理器 (processor)31, 通信接口 (Communications Interface)32, 存储器 (memory)33, 总线 34。
处理器 31、 通信接口 32、 存储器 33通过总线 3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 32用于与网元通信。
处理器 31, 用于执行程序 331。
具体地, 程序 331可以包括程序代码, 所述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 处理器 31 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 CPU, 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 ASIC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 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 33用于存放程序 331。存储器 33可能包含高速 RAM存储器, 也 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 , 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 器。 程序 331具体可以包括一段代码, 这段代码用于获取用户设备 UE的支 撑节点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若所述 IP地址不是自身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则根据所述 IP地址, 在局域网中将接收到的基站发送的所述 UE的消息路由 至所述 UE的支撑节点,以使所述 UE的支撑节点将所述消息转发至所述 UE; 或者接收基站发送的 UE的消息, 所述消息携带有 UE的 IP地址; 根据所述 UE的 IP地址, 在局域网中将所述消息路由至所述 UE; 其中, 所述 UE的 IP 地址为与所述 UE建立合成通信连接的支撑节点在局域网中为所述 UE申请或 分配, 并由所述支撑节点上报至所述基站的。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 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 上述描 述的系统、 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 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 过程, 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 应该理解到, 所揭露的系统、 装置和 方法, 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 例如,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 意性的, 例如, 所述单元的划分, 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 实际实现时可 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 系统, 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 或不执行。 另一点, 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 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 装置或单元的间接 耦合或通信连接, 可以是电性, 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 作 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 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 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 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 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 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 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 元中。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 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 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通信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获取用户设备 UE的支撑节点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若所述 IP地址不是自身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则根据所述 IP地址, 在 局域网中将接收到的基站发送的所述 UE的消息路由至所述 UE的支撑节点, 以使所述 UE的支撑节点将所述消息转发至所述 UE。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通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 UE的支撑 节点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 UE的消息, 所述消息携带有 UE的标识; 根据所述标识, 获取所述 UE的支撑节点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3、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通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 UE标 识, 获取所述 UE的支撑节点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包括:
查询路由列表, 所述路由列表中存储有支撑节点的 IP地址以及与所述支 撑节点 IP地址绑定的 UE的标识;
从所述路由列表中, 获取所述 UE标识对应的支撑节点的 IP地址。
4、 根据权利要求 1〜3中任一所述的通信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当与终端建立合成通信连接后, 获取所述终端的标识, 将所述终端的标 识与自身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绑定, 并存储在自身的路由列表中, 在所述局 域网中广播携带有所述终端的标识以及自身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的第一更新 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更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接收到的支撑节点将所述终端的 标识与所述 IP地址对应存储在所述支撑节点的路由列表中;
当与终端解除合成通信连接后, 获取所述终端的标识, 解除所述终端的 标识与自身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的绑定, 并将所述终端的标识从所述自身的 路由列表中删除, 在所述局域网中广播携带有所述终端的标识以及自身在局 域网中的 IP地址的第二更新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更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接 收到的支撑节点将路由列表中与所述 IP 地址对应存储的所述终端的标识删 除。
5、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通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 UE的支撑 节点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 UE的消息,所述消息携带有 UE的标识以及所述 UE的 支撑节点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其中, 所述 IP地址为所述支撑节点与所述 UE建立合成通信连接后, 由所述支撑节点上报至所述基站的;
根据所述消息, 获取所述 UE的支撑节点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6、 一种通信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 UE的消息, 所述消息携带有 UE的 IP地址;
根据所述 UE的 IP地址, 在局域网中将所述消息路由至所述 UE;
其中, 所述 UE的 IP地址为与所述 UE建立合成通信连接的支撑节点在 局域网中为所述 UE申请或分配, 并由所述支撑节点上报至所述基站的。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通信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当与终端建立合成通信连接后, 向局域网中的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HCP 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所述终端标识的地址获取请求, 以使所述 DHCP服务器为 所述终端分配 IP地址;
当与终端解除合成通信连接后, 向所述 DHCP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所述终 端的 IP地址的地址释放请求, 以使所述 DHCP服务器释放所述终端的 IP地 址。
8、 一种支撑节点, 其特征在于, 包括:
获取模块, 用于获取 UE的支撑节点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第一处理模块, 用于当所述 IP地址不是自身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时, 根据所述 IP地址, 在局域网中将基站发送给所述 UE的消息路由至所述 UE 的支撑节点, 以使所述 UE的支撑节点将所述消息转发至所述 UE。
9、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支撑节点, 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 UE 的消息, 所述消息携带有 UE 的标识;
获取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标识, 获取所述 UE 的支撑节点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10、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支撑节点, 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 包 括:
查询子单元, 用于查询路由列表, 所述路由列表中存储有 UE标识以及 对应的支撑节点的 IP地址;
获取子单元, 用于从所述路由列表中, 获取所述 UE标识对应的支撑节 点的 IP地址。
11、 根据权利要求 8〜10中任一所述的支撑节点,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二处理模块, 用于当与终端建立合成通信连接后, 获取所述终端的标 识, 将所述终端的标识与自身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绑定, 并存储在自身的路 由列表中, 在所述局域网中广播携带有所述终端的标识以及自身在局域网中 的 IP地址的第一更新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更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接收到的 支撑节点将所述终端的标识与所述 IP地址对应存储在所述支撑节点的路由列 表中;
第三处理模块, 用于当与终端解除合成通信连接后, 获取所述终端的标 识, 解除所述终端的标识与自身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的绑定, 并将所述终端 的标识从所述自身的路由列表中删除, 在所述局域网中广播携带有所述终端 的标识以及自身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的第二更新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更新 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接收到的支撑节点将路由列表中与所述 IP地址对应存储的 所述终端的标识删除。
12、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支撑节点, 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模块, 包 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 UE的消息,所述消息携带有 UE的标识 以及所述 UE的支撑节点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其中,所述 IP地址为所述支 撑节点与所述 UE建立合成通信连接后, 由所述支撑节点上报至所述基站的; 获取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消息, 获取所述 UE 的支撑节点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13、 一种支撑节点,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 UE的消息, 所述消息携带有 UE的 IP 地址;
处理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 UE的 IP地址, 在局域网中将所述消息路由至 所述 UE;
其中, 所述 UE的 IP地址为与所述 UE建立合成通信连接的支撑节点在 局域网中为所述 UE申请或分配, 并由所述支撑节点上报至所述基站的。
14、 根据权利要求 13所述的支撑节点,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发送模块, 用于当与终端建立合成通信连接后, 向局域网中的动态主机 配置协议 DHCP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所述终端标识的地址获取请求, 以使所述 DHCP服务器为所述终端分配 IP地址; 当与终端解除合成通信连接后, 向所 述 DHCP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所述终端的 IP地址的地址释放请求, 以使所述 DHCP服务器释放所述终端的 IP地址。
15、 一种通信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基站、 用户设备 UE 以及至少 两个支撑节点; 其中,
所述基站, 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支撑节点无线通信连接,用于将所述 UE 的消息发送至所述至少两个支撑节点中的一个支撑节点;
所述 UE与所述至少两个支撑节点中的一个支撑节点为合成通信连接; 所述至少两个支撑节点在同一局域网中;
所述至少两个支撑节点均采用上述权利要求 8〜14 中任一所述的支撑节 点。
16、 一种支撑节点,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节点包括: 处理器、 通信接 口、 存储器和总线; 其中,
所述处理器、 所述通信接口、 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 信;
所述处理器, 用于执行程序;
所述通信接口, 用于与网元通信;
所述存储器, 用于存放所述程序;
其中, 所述程序用于
获取用户设备 UE的支撑节点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若所述 IP地址不是 自身在局域网中的 IP地址, 则根据所述 IP地址, 在局域网中将接收到的基 站发送的所述 UE的消息路由至所述 UE的支撑节点, 以使所述 UE的支撑节 点将所述消息转发至所述 UE; 或者
接收基站发送的 UE的消息, 所述消息携带有 UE的 IP地址; 根据所述
UE的 IP地址, 在局域网中将所述消息路由至所述 UE; 其中, 所述 UE的 IP 地址为与所述 UE建立合成通信连接的支撑节点在局域网中为所述 UE申请或 分配, 并由所述支撑节点上报至所述基站的。
PCT/CN2013/078753 2013-07-03 2013-07-03 通信方法、支撑节点及通信系统 WO2015000148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78753 WO2015000148A1 (zh) 2013-07-03 2013-07-03 通信方法、支撑节点及通信系统
CN201380001994.2A CN104396309B (zh) 2013-07-03 2013-07-03 通信方法、支撑节点及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78753 WO2015000148A1 (zh) 2013-07-03 2013-07-03 通信方法、支撑节点及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00148A1 true WO2015000148A1 (zh) 2015-01-08

Family

ID=52143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3/078753 WO2015000148A1 (zh) 2013-07-03 2013-07-03 通信方法、支撑节点及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96309B (zh)
WO (1) WO201500014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49077A (zh) * 2023-02-27 2023-06-09 北京云智软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工作组成员通信路由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8324A (zh) * 2008-09-04 2010-03-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继网络的路由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396250A (zh) * 2009-04-17 2012-03-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用于在分段移动通信系统中管理本地ip访问的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7142B (zh) * 2008-03-26 2011-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注册方法及装置
CN101262705B (zh) * 2008-04-15 2011-05-11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漫游用户会话连接建立和释放的方法及系统
CN101562847A (zh) * 2008-04-18 2009-10-2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切换过程中跟踪用户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447545B (zh) * 2010-10-11 2014-12-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节能信息传输及处理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308603B (zh) * 2011-07-12 2014-01-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计费方法、核心网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8324A (zh) * 2008-09-04 2010-03-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继网络的路由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396250A (zh) * 2009-04-17 2012-03-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用于在分段移动通信系统中管理本地ip访问的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49077A (zh) * 2023-02-27 2023-06-09 北京云智软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工作组成员通信路由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CN116249077B (zh) * 2023-02-27 2023-10-20 北京云智软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工作组成员通信路由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96309B (zh) 2019-03-26
CN104396309A (zh) 2015-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46407B1 (ko) 통신 방법, 통신 과정 중의 데이터 메시지 전달 방법 및 통신 노드
US9191856B2 (en) Network system, offload device, and offload traffic control method
JP6028292B2 (ja) データ分割の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US20100046471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terminal station
US9451525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starting routing function and transmitting data
JP6501967B2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関連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JPWO2015068731A1 (ja) 端末装置、リレー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JP5724046B1 (ja)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14089756A1 (zh) Ue的通信方法、设备和通信系统
WO2012171222A1 (zh) 地址处理方法及网关设备、ap
WO2019119346A1 (zh) 一种通信路径确定方法及网络设备
WO2015003348A1 (zh) Gre隧道实现方法、接入点和网关
JP5256129B2 (ja) 基地局制御装置および無線パケット処理装置
WO2014026390A1 (zh) 一种无线承载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4101146A1 (zh) 协作通信方法、装置及基站
WO2014075235A1 (zh) 一种合成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KR101340019B1 (ko) 로컬 네트워크 인터넷 프로토콜 접속 방식을 지원하는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로컬 네트워크 접속 장치 및 방법
WO2014082201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及系统
WO2015000148A1 (zh) 通信方法、支撑节点及通信系统
WO2012167480A1 (zh) 本地路由的检测、建立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WO2011088606A1 (zh) 实现无固定锚点切换的wimax系统及其切换方法
WO2011079710A1 (zh) 一种可实现无固定锚点切换的Wimax系统及其切换方法
WO2015089837A1 (zh) 路由优化的方法、路由器及位置管理实体
WO2011088607A1 (zh) 实现无固定锚点切换的wimax系统及其切换方法
WO2011103707A1 (zh) 实现锚点切换的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系统及其切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388853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388853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